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2024-05-24

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精选10篇)

篇1: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曲靖市马龙县旧县中学

简 介

马龙县旧县中学始建于1971年,原名马龙县第二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农村初级中学。2005年5月根据马龙县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更名为马龙县旧县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2990平米,建筑面积12750平米。现有24个教学班,有学生1200余人,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39人,专科以上学历83人,学历合格率99%。

建校至今,通过几代领导及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已形成了旧县中学端正的办学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志存高远、和谐发展”是中学的办学理念,“给学生信心、使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是中学的办学目标,“修德善行、启智育人”是中学的办学精神,“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是中学的办学思路。中学拥有一个理念新、视野广、信息灵、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适应性快的年轻班子队伍;工作中团结一致,职责分明,作风民主,十分注重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

四十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一代代体育教师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淀了旧县中学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教学经验,取得了丰硕的体育教学、训练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这些人中,有像黎则文(中国田径史上第一个男子竞赛世界冠军;第十七届世界杯竞走赛20公里冠军;参加1996年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第八届、第九届全运会20公里竞走冠军)、伍朝才、高家福、李乔明等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国际级运动健将,也有像钱森文(马龙竞走学校校长)、彭文党(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教练)等一大批默默耕耘在体育教学、训练一线的体育教师、教练员。现在,学校每年均向曲靖市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和马龙县少 体校培养输送多名优秀体育苗子,通过他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都已成为各训练队中的骨干,深受各级学校、教练员好评。

我校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曲靖市的体育传统项目(竞走)学校,学校在发展中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和“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艺术、体育教育为突破口,推动全面改革”的创新模式,形成了“以德立校,以智育人,以体健身,以艺养性”的育人目标,营建了“科学与人文并重,制度与人性互融”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一、体育场地、器材的基本情况:

我校校园总占地面积近50亩,有可供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5000余平方米。近年来,我校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同时,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标准,现有200米环形四道跑道运动场一个,篮球场两个和即将开工建设的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等项目。

教学仪器全部达Ⅰ类标准,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达100%。体育器材按国家教委颁布《体育教学大纲》规定配备齐全,已达Ⅰ类标准,体育器材室设专职管理员,制定有“管理工作职责”和“体育器材管理使用制度”。学校体育场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

二、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情况:

学校领导始终把体育工作当作贯彻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牢牢把握“办特色学校,育世纪人才”这一宏伟目标,牢固树立“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打造省级名校。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完成本次传统项目学校申报工作,我校认真研究部署,召开校级领导班子会议,成立了体育工作组织,制定了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教师负责具体实施,班主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领导班子将体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学期初有布置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有表彰,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体育传统项目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 李兴亮 副组长: 高志平

成 员: 张达贵、徐有华、杨吉清、吕菊仙、何丽玲

三、体育教师配置情况:

我校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要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体育教师的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五名,分别为篮球两名,田径三名,其中男教师3名,女教师2名。他们热爱体育事业,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张大贵老师是老牌体育专业毕业生,热爱运动,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曾多次代表马龙县以队长身份参加市职工篮球运动会;徐有华老师,本科学历,国家二级篮球、田径裁判员,曲靖市体育骨干教师,以责任心强、素质全面、勤奋敬业、教法灵活著称;吕菊仙老师,大学本科,他始终坚持长跑,篮球运动他更是乐此不疲,他从事体育教育多年,在马龙体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从教10多年来为省市体校培养输送了2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杨吉清老师,省一级运动员,2004年青少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全国田径锦标赛第五名,擅长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何丽玲老师,大学本科,省一级运动员,2000年云南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3000米、5000米冠军,2002年云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10000米冠军,3000米、5000米第二名,多次代表马龙县参加市职工篮球运动会和教育系统篮球运动会。

四、抓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我校对上好体育课提出严格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制定好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标准选好教材教法,掌握好重点难点,书写好教案,在课堂上以身示范,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认真贯彻课堂教学常规,严格考勤、考核制度,积极开展教改实验,每学期都举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课。教师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兴趣等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好体育课。按照上级的要求,我校开足“两课”、“两操”、“两活动”,不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2.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大课间活动”。

我校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时间为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约25—30分钟,模式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内容为广播操、跑步、队列队形、韵律操、校园集体舞、眼保健操等,有时有音乐伴奏,这使学生有了新鲜感,调动了积极性,保证了质量,在欢乐的乐曲中大家进行所喜爱的体育运动,调节了学生的身心,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3、全面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列》、《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组每学期都把体育达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积极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锻炼与测验,从每学期初就开始,抓好体育达标活动,采取竞赛形式在学校掀起体育达标热潮,就本学年度来说,全校体育达标率98.68%。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除 身体残疾免于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外,体育测试不达标不得颁发毕业证书,达标成绩达到良好以上方可评为“三好学生”。

我校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制定并落实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学生睡眠时间。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加强青少年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专项监督检查。根据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五、抓好业余运动队的训练。

我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各类训练小组。我校有田径(竞走)、篮球等业余运动队,每个队都有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坚持常年活动,每天活动1小时以上。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纲要》的要求,认真抓好学校体育系列训练队,各运动队在抓好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着重抓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注重队员思想品德和文化课的学习与修养。在马龙县2011年至2015年举行的体育后备人才选拨赛中,分别荣获两个第二名、两个第四名、一个第五名和一次体育道德风尚奖的优异成绩。

六、我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营造有利于体育工作的氛围。

学校大力宣传健康第一的思想,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做到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科学用眼、科学营养等科普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特长,为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我校每年召开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抓好各类校内比赛活动,如广 5 播操、跳绳、拔河、篮球比赛等活动,使全校掀起体育训练、强身健体的热潮,我校学生体育技能合格率达95%以上。

七、体育教师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近年来,学校还特别重视体育学科的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县以上的教科研成果多项。张达贵老师在曲靖市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论文《体育中考初探》获省一等奖,论文《浅谈体育学科中的分层教学》获省论文竞赛二等奖。吕菊仙、何丽玲分别在2011、2012年的马龙县体育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何丽玲的《激励在长跑训练中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途径和方法》、《浅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徐有华的《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论文获省教科院论文竞赛三等奖。

回首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会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更新观念,科学管理,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再创体育好成绩。目前,全校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为我校的体育工作努力拼搏,为我县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2015年5月15日

曲靖市马龙县旧县中学

篇2: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申 报 材 料

我校创建于1982年,即将迎来30年的办学历程。30年来,通过一代代三中人的艰苦创业和精心打造,学校已发展成为湘中娄底一所办学条件优越、教育质量上乘、办学规模较大、竞争实力雄厚的区属完全中学、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62亩,教职工371人,教学班级98个,学生总数6777人,其中高中班级49个,高中学生3031人。

2003年通过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后,我们以省示范性高中建设标准为要求,以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为动力,坚持依法治校,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办学成果,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积极推进省示范性高中创建,呈现了健康、稳定、持续、繁荣发展的良性态势,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强,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年学校荣获了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国先进实验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南省群众体育

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第三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优秀等级学校、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4项国家级和12项省级荣誉。

近几年来,娄底三中体育工作坚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业余训练为突破口,以群体活动为落脚点,以加强体育科研、探索科学训练为动力,体育工作实现了飞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以足球项目为亮点的学校办学特色。学校体育工作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创新办学理念,建设体育(足球)文化

创校伊始,我校就提出了“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依法治校、科研兴教、整体优化、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以及“建精良队伍、争一流质量、创特色学校、育合格人才”的办学目标,强调把“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充分认识体育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与德育、智育并重的位置上来发展,大力弘扬、宣传科学的体育文化,营造浓厚的“尚体”文化氛围,使全体师生重视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追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学生把穿着体育服装,谈论体育(足球)明星,观看体育(足球)赛事,参加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的时尚,铸造了积

极、勇敢、乐观、顽强的精神风貌。

学校领导一贯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根据我校地处城区,条件较好的优势,将足球项目作为我校体育的特色来培养,为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保证。学校专门成立了“培养体育(足球)后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亲自负责,下设体艺室,把运动员的学习、管理、训练以及推广等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从初一到高三,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确保每周上二节体育课,每天做一次广播操,上午和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经常进行健康教育,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和各种球类比赛,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二、创造良好条件,打造体育(足球)及特色

学校现有专职称体育教师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本科学人,平均年龄岁,是一支爱岗敬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其中李建新老师毕业于华东师大体育系足球专业,业务能力强,专职负责学校足球队的训练工作。

学校的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教育经费预算内,体育经费大大起过国家标准,足球项目的训练经费更是远远起出了指标,特别是近几年,学校投入3000多万元,迅速改善办学条件,2008年投资1100多万元修建了设施一流的体育

馆,2009年,又斥巨资修建了塑胶田径场,2010年又修建了网球场,学校有篮球场12个,排球场10个,足球场1个,门球场1个,400m田径场1个,风雨跑道1个,健身休闲广场1个,射击馆1个,体育馆1个,学校体育设施达到了省示范性高中的硬件条件,为我校体育(足球)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严格管理,科学训练

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了五年的体育发展规划,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重视体育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每位体育教师均有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彭长湘老师的论文多次在国家级体育报刊上发展。

为了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学校制定了《运动员守则》、《运动员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运动员准时参加训练,促使他们在训练中认真刻苦,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收到应有的效果。建立运动员登记卡,把运动员每学期的学习成绩、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测试、体检结果记录下来,针对不同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科学训练的效果。

四、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在上级体育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

生的努力,我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08年——2010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人次。取得了省青少年跆拳道比赛男团第一、第五届湘鄂赣地区射击比赛女子步枪和男子手枪第一、市中学生定向越野比赛男团第一,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第二名等佳绩,特别是男女足球连年荣获娄底市第一名,男足连续两年代表娄底市参加省级比赛,并取得第六名、第二

(四)名的好成绩。

篇3: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我省级体育传统学校共322所, 开设了十六个体育项目, 他们分别是:田径、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航模、游泳、健美操、毽球、手球、射击、拳击、摔跤、射箭、跳绳和跆拳道。而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涉及开设项目8个, 分别是田径、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航模、游泳、跆拳道。其中开设篮球的学校25所, 开设比例为总数的40.3%。

2、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教师情况

通过走访了解到,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篮球教练员大都是本校的体育教师, 也有一部分教练员来自体校;还有个别体育教师利用自身关系邀请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体校教练员来作指导。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情况, 我们对被确定为调研对象的45所学校的180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教练员的年龄大多集中在25-40岁之间, 所占比例为51.7%, 其次为40-46岁这个年龄段, 比例为17.2%。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教练员的年龄集中在青年、中年阶层, 因此, 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篮球教练员年龄分布是比较合理的。从性别的调查结果来看, 男性教练员远远高于女性教练员。由此, 建议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应增加女教师入围的几率, 适当增加女教师数量。

3、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专业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 田径专业的教练员占33.7%, 排在第一, 篮球占17.8%, 排在第二, 其次是排球和乒乓球。比较巧合的是, 这些项目刚好是教练员所在学校的传统项目。分析其原因, 我们认为作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该校的传统项目除了受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外, 更重要的是受体育教师的影响和引导。

4、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训练情况

4.1、篮球训练体育特长生来源

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得知, 目前中学的生源选拔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特招, 省级体育传统学校高中, 每年都有特长生名额。第二种是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 体育教师都会对篮球技术比较优异的学生留意。第三种是海选。在自愿原则的指导下, 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进行报名, 体育教师进行组织筛选。

据调查参加训练的篮球特长生63.7%来自海选, 28.8%的学生来自学校运动会的优秀运动员, 4.8%的特长生来自学校的特招政策。

4.2、篮球特长生参加训练的动机

就参加篮球训练的学生来看, 有73.4%是想通过训练走体育生的道路, 以弥补文化课成绩过低的缺陷, 还有9.8%的学生参加训练动机不纯, 就是为了逃离文化课堂来自老师的管束, 7.4%的学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参加训练。

河南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能够将训练和升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找到了促使自己刻苦训练, 最终能成才的有效途径, 但还有9.8%的学生动机不纯, 对学习失去信心, 打着训练的幌子躲避文化课堂。

4.3、篮球特长生参加训练的时间段和练习时间情况

学者研究发现:人体一昼夜间机体能力是不断变化的, 每天8点—12点, 下午14点—17点是肌肉速度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 若在此时间里进行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 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在我们在对学生训练时间调查中发现, 99.5%的教练员训练安排在下午16:00-18:00之间;29.4%的教练员训练时间安排在早晨6:00-8:00之间;7.8%的教练员早晨、下午都安排训练。从而不难发现, 下午训练是大多数教练员选择的合适时间, 训练持续时间为1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 而且基本都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占用学生休息和自习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 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少。

4.4、篮球运动的竞赛情况

就目前学生能参加的比赛层次来看, 大部分比赛层次比较低, 且重复现象严重, 推出新人慢。我们给学生发放问卷, 调查得知:89.8%的学生参加过市级比赛;77.8%的学生参加过省级比赛;18.3%的学生参加过国家级比赛;随着比赛级别的升高, 参加过的学生人数逐减。

5、小结

(1) 篮球项目在我省参与人数众多, 体育传统学校应尽力将该项目做大, 同时和协会共同协作, 加大资金与政策的扶持力度。

(2) 学校在对教师的招聘过程中, 可适当增加女教师数量, 并且可以更好的为体育教师提供教师培训和接受再教育学习的空间, 可以不断提高培训的“含金量”。

(3) 每年登封的体育考试, 对学校的篮球训练以及学生影响巨大, 若能将篮球项目的考试在高考中占有一部分的话, 将对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4) 加大监管力度, 防止学校将体育资金转移, 并且积极教育训练队员的态度思想偏差, 使学校的体育氛围形成良性学循环。

参考文献

[1]陈春一.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 (篮球) 学校发展对策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 2009, 6.

篇4: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关键词]武术 体育教学 民间体育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往往与民族习俗、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既富有很浓的民族风格,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资源,并使之发扬光大。由于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繁多,特点也不同,我们分别对几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做如下分析: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拔河:拔河是民间常用的健身方法,可以进行单人对拔或集体对拔。进行拔河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对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协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从运动方法来看,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力量均衡的两队,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发挥本队最大力量,遵守规则,战胜对手。拔河项目的典型性在于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动作的协调一致和团队力量的展示。

2.踢毽子:这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项目,可以单人踢、多人踢,可以表演,也可以进行比赛。经常踢毽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协作与竞争精神有重要作用。从运动方法来看,踢毽子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器材简便易制,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踢法也变换无穷。踢毽子项目的典型性表现在:通过踢毽子的准确度、表演的样和一次重复的次数,来展示个人或团队的高超技能和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3.跳绳:跳绳是以跳跃为主的运动,经常从事这项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协调力、灵活性和耐久力等身体素质,对增强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可以产生良好作用。从分类的角度看,按绳的长度可以分为长跳绳和短跳绳;按绳的数量可以分为跳单绳、双绳、三绳等;按参加人数可以分为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和多人跳绳。其运动方法花样繁多,有跳短绳(如向前单摇单、双、两脚交换跳;向后单摇单、双、两脚交换跳;正、反编花跳;正、反双摇跳等)、跳长绳(如单脚跳、双脚轮流交换跳、改变方向跳、抱膝跳、蹲跳等)以及跳花绳等。跳绳运动的典型性表现在动作的连续次数以及完成动作的花样。

二、武术教学

武术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武術动作方法及其动作攻防的含义,其难点在于动作的力度、套路的节奏和内外兼修的结合。武术教学的三个环节为:

(1)基本动作的教学。手型和手法、步型和步法等基本动作是学习套路的基础。学习基本动作,要注意动作规格,准确掌握,建立良好的肌肉感觉。

(2)组合动作和基本拳术的教学。注意逐步增加组合动作的难度,可以通过变化练习的条件进一步掌握基本动作。学习基本拳术时,要注意使学生理解掌握套路的特点和动作的要求,并逐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体会套路的节奏,发展身体素质。

(3)攻防动作和器械的教学。随着学生对武术运动感受的加深,应该使学生在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进行攻防动作的学习,理解攻防动作的含义,掌握攻防动作的方法,建立攻防意识。

三、民间体育项目教学

1.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繁多,特点也各异。因此,选择民间体育内容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从实际出发。选择民间体育内容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把那些便于练习的项目内容选来。(2)突出学校特色。选择民间体育内容要把具有本校传统的强项结合边地区人们喜欢的项目地方特色。(3)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一些表达爱情等情感的民间体育项目,要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进行筛选或改编,使其达到既锻炼身体,又受到良好教育的要求。

2.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学既要考虑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要做到对学生有专门的教学要求。如拔河、踢毽、跳绳等项目教学,不要单纯迎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比赛,而一定要坚持有练有赛,重视基本技术的掌握,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增加比赛激烈程度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3.注意教学安全卫生,尽量避免出现伤害事故。如对练、器件、跳跃等项目教学,要注意踝、膝、髓、腰等身体部位的准备活动,练习中要注意擦伤、摔伤,不可麻痹大意。

篇5:徐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

学校简介

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是徐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学校。目前共有30个教学班,其中专职体育教师10人,体育教学、训练器材齐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田径教育教学风格,积淀了丰富的底蕴。近年来,学校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为铜山区获得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称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校多次夺得徐州市中小学田径比赛冠军,传统校田径比赛团体冠军。

一、基本条件

我校是新课程改革体育学科示范学校,因此加强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认识,并率先进行实践和探索,成为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追求。我校主要沿着“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田径项目为龙头”的总体思路,以两个《条例》为规范,逐步形成了自上而下人人重视体育,人人参与体育的优良传统。几年来我校在体育工作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1领导重视健全制度

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各处室负责人、体育教研组长和医务室负责人。学校专门制定《郑集中心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发展规划》、《郑集中心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实施与管理方案》、《郑集中心中学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细则》等一系列方案,并制定体育传统项目特长生招生政策,确保优质生源的不断输入。学校还把体

育传统项目工作业绩纳入体育教师绩效考核。从而使各项活动都能科学合理的实施并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2全方位培养体育师资队伍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组织学生的体健活动,还要负责学校运动队的课余训练,任务重、压力大。培养打造一支业务精干,思想素质过硬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学校为他们订阅了大量的体育教研与训练方面的报刊杂志,鼓励他们开展体育科研活动。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0人,本科学历10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省、市级体育先进工作者3人,国家田径二级裁判员3人,专职田径教练员2人。多人多次参加省市级培训,成绩优秀。3设施器材齐全

学校体育工作软件环境提升的同时,硬件设施也不断改善。现拥有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一个,田径训练设施设备齐全。均符合国家标准,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场地器材的充分利用。

4经费保障有力

体育训练的开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学校体育经费比例远超过年度教育经费支出总量的5%,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竞赛的补贴经费及带训教师的补贴经费保证及时足额,专款专用。

二、工作要求

1普及性体育活动

学校每学期举行田径运动会,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体育类竞赛,如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冬季三项赛(长跑、跳绳、踢毽子)、十分钟耐力跑等,学校坚持课间操、眼保健操和

大课间活动。校工会每年组织“教职工趣味性田径比赛”,确保80%以上的教师参加。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增强了全校师生的体质,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多年的坚持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已达95%以上,优秀率10%以上。我校先后承办省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区体育课改现场会、体育田径训练研讨会等活动。

2让阳光体育照到师生的心田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主阵地。通过上好体育课,培养了全体同学强身健体的好习惯,帮助学生较好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育与健康课已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意志、张扬个性的天地,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3课余训练

我校历来重视运动队的梯队建设,坚持小学、初中 “一条龙”的训练模式,保证不同年龄段的队伍紧密衔接、梯队稳固。目前13—16岁年龄段均有队员训练。教练员敬业负责,认真撰写计划、科学指导训练,保证队员每周训练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90分钟。并充分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集中训练、比赛。

4竞赛活动

我校有计划的开展田径运动会、冬季三项赛;团委、年级部、体育组联合组织班级、年级间的田径(50米)、篮球、足球等体育竞赛活动。上述活动每年按计划有组织定期开

展,形成制度。选拔优秀队员参加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

5学生运动员管理

我校全心全意为运动员服务,为运动员提供独立宿舍、独立餐厅,科学搭配营养膳食;重视运动员文体均衡发展,通过文化课一对一辅导、针对性补课等方式确保运动员文化学习成绩;关注运动员身心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励志讲座、制度规范等多种方式对运动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训练。三工作成绩

1培养与输送

我校运动员培养成果显著,自2008年以来向徐州体校等输送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运动员名单:

杨丹 赵曼 孙稳 张亮 杜明阳 黄聪 周梓秋 乔天宇 王莹 张腾高坤

2比赛成绩 :

近四年来我校田径队获得的比赛成绩:

2008年徐州市第十九届运动会田径比赛 第二名 2011年徐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组第四名

2011年徐州市中小学生传统校田径比赛中学组第三名 2011年 徐州市中小学生传统校田径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2012年 徐州市第二十届运动会田径比赛第一名

2012年徐州市中小学生传统校田径运动会第一名 2012年徐州市体育传统校篮球比赛第一名

3表彰奖励

我校教练员郭凤祥老师获得“徐州市优秀教练员”称号。我校教练员陈技老师获得“徐州市优秀教练员”称号 我校教练员姬程老师获得“徐州市优秀教练员”称号

4科研成果

我校体育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有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获奖;市级课题一个,区级课题一个。5积极研发校本教材

体育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充分调动、整合现有资源,大胆调整教学内容,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自编特色操、武术操,使全校学生每人至少掌握1-2套健身操,做到不同的年级做不同的操,实现一校多操,一曲多操。

6运动技能与体育文化

我校积极实施体艺“2+1”项目计划,努力普及田径运动。按照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要求,我校高标准建成了塑胶场地,强化运动场地周边环境的阳光体育文化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学生大多掌握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体育技能,并普遍掌握我校田径特色项目的运动技能。回顾与展望

回顾学校这几年体育工作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体育在我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我们把田径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校的体育氛围也在蒸蒸日上,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在稳步提高。在今后的学校体育工作中,我校仍然坚持以田径为龙头,带动学校体育稳步发展,为向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郑集镇中心中学

篇6: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张家界市第一中学汇报材料

湖南省张家界市一中位于风景名胜张家界市城区,创建于1938年。1999年正式挂牌为省属重点中学。1991年确定为湖南省传统项目(田径)学校,现有教学班59个,学生近3200余人,教职员工29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布局合理,绿化率达70%以上,先后被授予“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湖南省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湖南省少数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

2004年以来,学校加强了学校体育领导的建设,加大体育投资力度,学校坚持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通过引进先进经验,扩大对外交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培训,跨省、市进行业务进修和学习,积极开展教学比武,促进教师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学校成立了体卫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余国忠担任组长,屈波为分管体育工作副校长,校行政领导和体育组教师为成员。制定了《张家界市一中体育工作规程》,使学校体育工作有章可循。并从2004年开始招收入体育特长班,目前有体育教师16名,中共党员4人,其中中学一级教师7人,二级教师9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人,全国先进2人,本科15人,专科1人,专职传统项目教练2人,兼职教练7人,档案管理员1人,体育器材保管员1人,体育群体工作组5人。参加全国短期培训5人次,省级培训15人次,市级培训22人次,张家界市继续教育培训指导教师1人。田径国家级裁判员1人、田径国家一级裁判员4人,篮球国家一级裁判员3人,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1 1

人,国家一级健美操指导员3人,教师业务培训和学历培训达100%。

学校拥有高规格、多功能科学馆一座,能容纳2000人同时就餐的综合食堂和能容纳近1600人住宿的男、女生公寓;拥有符合标准的400m环形塑胶田径运动场、5道140m塑胶室内训练棚、乒乓球室4间、篮球场8个、力量训练房3间等。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达到了省Ⅰ类标准。并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运动体育器材。学校在体育经费上大力扶持专款专用,体育经费年年超出计划。

在体育教学方面,严格执行体育课《课堂常规》,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每周开足2节体育课,认真组织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成绩统一上报存档。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普及性体育活动。为了普及传统项目学校传统项目的开展,制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项传统项目运动。使参加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人数占学校总数98%以上。

坚持每周开展传统项目活动一次。为了提高活动质量,学校每天由政教处对学生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传统项目活动进行检查,逐周公布评比结果。为了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明确规定,体育课外活动上课表一律不准作其它内容安排。

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并严格掌握测验标准。

为了跟上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从1993年开始每年举办体育节,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应有尽有,田径运动会、共青团、学生会、年级组举行的拔河、登山赛、足球赛、篮球赛、接力赛、棋类赛、广播操赛、传统项目赛,使学生的参与率达100%。2004年3月至

2006年7月全校共举行12大项竞赛活动,各种比赛500余场次,3万多人次参加比赛。丰富了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积极性,提高了运动队成绩。

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成立张家界市体育联合会,下设张家界市一中足球分会、篮球分会、健美操分会、武术分会、各分会要求进行比赛和训练。为了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张家界市一中体育资源,学校在双休日、节假日学校的部分体育场地对内开放,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馆,并有体育教师进行科学指导。

在课余训练方面,学校成立训练组,运动训练和竞赛由训练组长负责,下设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民族体育传统项目,主教练1人。采用主教练负责制,每周开一次教练员研究会,研究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运动员的心理由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系统训练。有总结计划、训练周期计划,训练工作计划,每周训练6天,早晚10次,每次训练90分钟,并且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全体运动员进行集训。

学校开展班级、年级、校级之间比赛已形成制度,积极参加区、市、省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传统校运动会。

在抓学生训练的同时,认真抓好运动员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建立校级各代表队档案库,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水平等情况跟踪调查、分析并科学的指导学生训练。

经过常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学校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批体育人才。学校先后获国家先进3次,省级先进8次,市级先进26次,有3人获国家级表彰,人次获省级表彰,20人次获市级表彰;在教学比武中,有4人次获省级奖,10人次获市级奖;有1篇论文获国家奖,20篇论文获市级;

在运动比赛中,学校获省级奖9次。有17人次在国家级比赛获奖,省级比赛获奖93人次。向上一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各级业余体校运动学校,省(区、市)优秀运动队,大专院校输送大批体育后备人才。达一级运动员9人,达二级运动员32人。

在新世纪里,学校全体师生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体育传统项目的开展和提高,以更辉煌的成绩,谱写新世纪张家界市一中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湖南张家界市第一中学

篇7: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现将我校近年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情况做一总结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体育教学工作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校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校秉承养成立校、改革活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的工作思路,坚持“五育”并重,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克服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办学倾向。在多年的体育工作中,我们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到了体育工作和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两到位两落实”。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落实制度建设。我校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良好的体育工作管理制度,保证了各项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艺体中心主任和体育教师为成员的体育工作领导组暨体育项目校创建工作领导组,明确了领导组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制订了学校体育工作相关制度和办法。结合学校工作章程和发展规划,制订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建设发展规划。为加强体育教研组的组风建设,我们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了每周例会制度,做到每周分析、总结,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建立体育课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体育教学,确立体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工程,遵循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主旋律,开展大课间活动、进行校园舞、广播操、课外活动的辅导、检查、评比制度,把它列入学校“十项常规”检查评比之中,促进课外群体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对于体艺特色教育,我们在思想上给予足够重视,加强改革,明确目标,制定一套完善的体艺特色教育管理方案。用集中管理、集中学习、集中专业训练来确保我校体艺特色教育的顺利实施。针对体艺特长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学习训练管理工作等。成立由校级主管领导负责,体育处、教务处、德工处领导参加的体艺特色教育管理小组具体领导。建立运动员训练、参赛、学习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促进运动员全面快速健康成长;建立教研组长、训练主教练每周汇报制度,及时交流信息,掌握动态,以利于安排工作;建立每周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练员和教师全面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除此之外,我校还制定了一些群体活动等方面的细则。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我校体育工作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是队伍建设到位,落实教师配备。采取“一岗多责”的管理办法,加大教师的工作量,体育教师既要从事日常体育教学工作,还要承担代表队的训练,同时还肩负着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以班级体育工作为基础,注重发挥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积极作用,搞好班级体育活动和体育管理。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不断加大体育教师培训与监督检查力度,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与训练水平上狠下功夫,下实功夫。目前我校逐步形成了学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体育教师具体抓,广大体育教师齐抓共管,抓教学,议教学,风清气正,干劲十足的体育工作格局。

二、加大建设投入,增加体育器材设施

为有效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近年来,在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校多方筹资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把学校体育经费列入学校教育事业费,不断充实和增加体育器材和设施。

建设教工之家,打造教师活动专门场所。教工之家内设健身房、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2009年,学校投资300余万元新修建高标准的塑胶体育场,占地面积19432平方米,建有400米标准环形田径场,场内设标准草皮足球场地,场内还设有乒乓球训练馆、健身房、台球室、室内乒乓球活动室、棋牌室、器材室、体质测试室。室外运动场地设篮球场8片,总面积4864平方米;排球场4片,总面积1146平方米;高标准室外乒乓球台36张;另有高标准网球场一处,羽毛球场2个,大型露天健身场内,单杠、双杠、平衡木、肋木、云梯、联合训练器等运动设施齐全,安放合理。教工之家设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房、台球室。先进的设备,齐全的设施,为师生体育锻炼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三、开展体育活动,倡导师生每日锻炼 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我校一贯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并把它作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工作日程。近年来,学校倡导师生每日锻炼,将体育锻炼经常化,努力践行着“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学校发展”办学宗旨。通过早操、课间操和其他体育锻炼,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生动活泼、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心理品质;保证学生的体育课开全开好,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为了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广泛开展好群众性的快乐健身活动,学校举行了拔河、篮球赛、校园运动会、体育健身月等体育活动,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10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组织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各种体育锻炼队,有专任教师定期组织专业训练,学生训练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市举行的多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均取得体育运动与精神文明双丰收;中学生篮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等也屡创佳绩。我校高度重视教职工的体育生活,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四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号召广大师生增强体育锻炼,修身健体,强健体魄,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日常学习与工作。学校工会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围棋、跳绳、拔河等项目的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活动,更能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也极大地提高了教职员工的身体素质,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很好地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四、付出总有回报,体育教学硕果累累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学校近年在各级体育竞技比赛中硕果累累。

四年来,我校已成功承办了1次莱城区田径运动会,1次莱芜市田径运动会。我校代表队获得区运会第二名2次,第三名2次,市运会第二名1次,第三名2次,第四名1次,同时在市区组织的中学生乒乓球赛、篮球赛及教职工太极拳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篇8: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

1 小学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实施的现状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 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综合制定出符合他们年龄、生理、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等的体育教学内容, 把其中具有高度代表性和普及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去。比如武术已经是我国许多学校体育的教材教学内容, 但是仅武术这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众多少数民族青少年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再如黎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跳竹竿, 他们能够伴随着有规律、有节奏的竹竿撞击声中非常自如的做出多种技术动作, 动作舒展、优美, 在锻炼人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让人赏心悦目, 可以作为学校供男女生选用的体育项目。还有朝鲜族的顶瓮竞走、满足珍珠球、傈僳族的爬竿、蒙古摔跤、达斡尔族的波依阔、回族的母球等都可以供选用。据调查, 目前我国中小学中尝试采用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比如打秋千、打陀螺、跳骆驼、双燕飞、斗风筝、踩高跷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 而且还锻炼了身体与陶冶了情操, 熟悉了民族文化。遗憾的是目前开展的范围不具有普遍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还不够。在国际社会, 许多国家把自身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 比如英国完成了足球从建立、规范, 发展成英国的“国球”, 并传遍了整个世界。之所以能传播迅速, 主要得益于最早时被引入到了学校的体育教学之中。包括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印度瑜伽等作为当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项目, 无一不是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后传播开来的。我国有55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 有许多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具有形成民族体育特色文化的先天优势。但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做的却还远远不够, 缺少民族特点和个性, 目前采用的大多数项目是课间操, 包括跑步、踢毽子、跳绳和跑步等, 没有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因此, 笔者认为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作为一项重大的课题来研究, 将大有可为。

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设想

(1) 组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社团。社团的活动性质和组织形式, 有较大的娱乐性和自由空间, 小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社团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项目, 并且认识许多兴趣一致的朋友。每个社团由学校配备指导教师, 及时引导学生在进行锻炼中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掌握练习的方法和规则。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体会到运动的快乐, 不断增加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 进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2) 举办校园民族体育文化季。举办体育文化季可以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氛围。体育季最好选在气候宜人的月份, 时间不宜多长, 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学校学生的民族种类和当地地域特点来综合决定。活动尽量多样化, 应该分设单人和集体项目, 尤其是集体项目应尽可能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有集体的表演和竞赛项目, 也可以有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 甚至是跨班级跨年级自由组合参赛,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能找到可以参与的项目, 并参与到其中。如此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状况, 培养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情感和保护民族体育的责任感。

(3) 适时的举办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单项比赛。相比体育季的筹备, 单项比赛更加灵活, 时间短、规模小, 容易组织。笔者认为, 每个学校都可以结合自身所在的自然环境, 地理地域状况, 选择一些适合本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四川地区学校可以选择以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较多的体育项目为主, 如射弩、民族式摔跤、蹴球、押加、珍珠球、田径、陀螺等。在满族、朝鲜族占大多数的东北地区, 最适合将满族的珍珠球, 适合朝鲜族的摔跤、跳板、秋千等作为学校单项竞赛项目。

(4) 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文体活动。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多彩节日文化。作为在民族地区的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借此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使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提高民族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少数民族学生状况, 根据各少数民族的习俗, 在他们的节日里安排一些文体活动。如像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古尔邦节等都很有特色。在这些节日里, 要一方节日, 八方参与, 共同欢庆, 采取融民族的文化、体育、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形式。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丰富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窦喆.试论中国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6) .

[2]翟金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2, (3) .

篇9: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摘 要】国家体委、教育部颁发《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中第一条指出“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下简称传统校)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体育后备人才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指出“传统校应在广泛普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开展特色项目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关键词】体育传统学校;排球项目;发展研究

北京市重视传统项目的发展,在2015年发文件促进北京市排球的发展。2009年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委共同制定并下发了《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根据执行情况及工作实际,以及结合国家体育局、教育部《关于印发(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的通知》(体青字[2013]10号)要求,现对《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同时制订了《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分标准》《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估和运动成绩奖励标准》。以上三个文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从2016年开始市体育局、市教委每三年评选命名一次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进行表彰奖励。北京市传统项目排球比赛在2016年3月开始,对本次比赛进行了调查研究。

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是我国排球三级业余网络体系的基础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当前学校课余训练的重要组织形式。[1]北京市2015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奖励资助经费,东城区总额29.5万元、西城区42.5万元、朝阳区9万元、海淀区33.5万元、丰台区8万元、通州区2万元、昌平区7万元共7区36所中小学8个组别取前8名进行了奖励。进一步促进排球项目的发展。政府部门想办法去发展排球传统项目,普及排球项目,提升排球项目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活动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排球项目并能够参与排球运动,使得各级各类的排球队带动各级的人群参与排球运动,让其逐渐大众化反过来促进我国的排球竞技水平,在全世界有立足之地。

我们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又如何呢?2015年决定了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等212所中小学为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其中26所是排球项目传统学校,现在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办的是多数学生向往的学校,部分学校办的没有声色,有比赛参加比赛在排球项目的训练和普及没有多少动作,每个区都有每个区自己的相应的管理办法,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不同目标,各个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差异较大,北京市决定的三年评选命名一次,下一次会有多少学校保持下去呢?又有多少学校能进入到传统项目学校。三年后的结果来见证北京市排球传统项目运动的发展。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只是针对运动队的训练,他要求普通学生也要参与到排球的学习和娱乐中区,注重排球运动项目开展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娱乐性。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寓训于教、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弥补了旧有培养体制下体、教单极化的不足,符合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的要求,为培养排球后备人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2]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喜欢排球运动是参与排球训练的主要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实验表明,运动兴趣与运动效果通常是成正比的。[3]传统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展示有引领的作用,所以办好传统学校体育项目有其深远的意义。

现在有了政策,学校积极的申报,实施的情况如何?有多少客观因素的存在,才影响排球的发展,北京市不是全部学校开展排球,只有传统学校体育项目学校实施的比较好,在这些学校也有一定的问题,本次比赛对教练员进行了调查了解。1.训练时间,各个学校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周训练五次,有的四次,有的3次,都在训练当中,每次训练的时间也有所不同2小时以上的占三分之一,1.5小时到2小时的训练队占三分之一,剩下的学校占三分之一;2.场馆设施,中学的学校在体育馆训练的代表队较多,小学代表队多数在室外训练,没有体育馆排球项目的发展在北京市来说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不能够保证训练。3.教练员,教练员的排球水平问题,我们不少学校带队的教练员不是排球专业的教练员;教练员的待遇形形色色,待遇好和差的相差甚远,影响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传统学校带队训练的老师月补助150~300的学校占多数,好的學校月训练补助是他们的10倍。差的学校教练员就是在混日子。现在没有一个激励的办法,要是有职称晋升或者经费的解决,会有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排球的事业上来,学校现在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育课是经常会被 “征用”上数学、语文等其他课程,学校不去管理视而不见,他们要的是升学率,要的是安全。四、裁判员。要规范比赛,让比赛从小学就要养成有程序规范的的比赛,裁判员的业务水平需要定时的培训学习,及时的掌握排球裁判业务的新知识,培养一批北京市高水平的裁判员,并且在小学的比赛也不简化比赛的程序,让有排球特长、爱好愿意从排球运动项目的,从就有一个规范的认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形成传统,并在至少两个体育运动项目技能上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校;传统校应在广泛普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开展特色项目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排球传统项目学校要在学生中广泛的开展排球传统项目,面向大众形成一种体育氛围和体育文化。范清惠,李相如在文章《关于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重要地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我国运动训练体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呈高度正相关,而奥运争光计划是我国体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设立体育传统项目也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张江安在《试析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设及运作对策》中提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强化学生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片沃土。周润泉在其文章((建立学校业余训练体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中提出体育运动党争的实质是体育人才的角逐,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一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的较量。挖掘学校业余训练的潜力是开拓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从体育竟争的规律和需要、从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建立学校业余训练体系势在必行。排球传统校运动员身份具有双重性,他们首先是学生,其次兼具运动员身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明显示,智力因素在训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运动员的选材是很重要的,在我们普通学校当中有一些身体条件好的适合排球项目的学生,由于我们的排球开展的不够普及,划片入学后这名学生所在学校不是排球项目传统学校,甚至都没有排球课,让部分运动员流失了,北京市的中小学那么多,就有那么多的人才没有被发现。

总之,北京市排球项目的发展需要社会、学校、从事排球事业等各级人士的共同努力来促进其健康的发展,把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办好,有监督有激励让其良性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E]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黄香伯,周建梅.体教结合培养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l):19一21.

[3]刘大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114-118.

篇10: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材料---学校简介

——某某中心小学申报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自评报告

我校始建于1912年,1977年定为镇中心小学,1998年镇政府投资1270万元易地重建,现学校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9680平方米,在校学生24个教学班共1312人,在编教师56人。学校于1999年评为中山市一

级学校,2004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现为中山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中山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中山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作为镇中心小学、省一级学校,我校秉承“致力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师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办学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就作为中山市田径传统校,开展小学生田径竞技体育苗子的培养,在着眼于提高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在校内初步形成了让每一个学生懂体育、爱体育、会体育、练体育的良性体育环境,获得市镇教育界、体育界的高度评价。

我们基本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条例。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法》和两个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按照中山市教育局颁布的课程计划现学校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保证体育课质量是我校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如今,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近年的课改游戏体育中找到了结合点,重新认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兴趣;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技能的健康学生。体育课质量稳步上升。我校长年坚持每天早上8:15--:8:30为早操时间、10:05—10:20为体育大课间时间、下午3:10—3:15为眼保健操时间,下午4:15--5:00为学生体育自由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两操一课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纳入学校文明行为规范班级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运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健康起来。”十多年来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达95以上。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学生参与面达40;每年举办一次趣味体育美育节,学生参与面达100。

我们认真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我们注重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原创:http:///学校制定了《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活动安全保护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安全参加体育锻炼。十多年我校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我校还被全市文明单位。我们要求体育科的教师(尤其是负责传统项目的教师)必须制定好学期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达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器材等,使教学工作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重点而有所侧重。2004年11月,我校徐永岩老师的体育试验课获得专家们的好评,并推荐代表三乡参加全市体育录相课比赛获佳绩。近年来,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水平不断提高,自2005年以来,我校作为市首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学校,认真评估学生身体素质并及时上报,同时还参与指导本镇兄弟小学进行测试上报工作,受到镇教办领导的好评。

在面向全体,全面做好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同时,我校逐步形成了田径、乒乓球等特色强势项目。八十年代初,在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郑慕贤校长争取到了市田径传统校的学生训练任务。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把田径传统校的管理和训练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成立了田径传统项目领导小组。五任校长亲任组长,再从行政中抽调一名体育专干具体分管田径训练队,并安排专职体育教师操作教练。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我校田径传统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按照有关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我们还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规、有序地进行。经过不断地总结,我校已初步形成了抓好田径传统校训练工作的常规管理经验和科学训练经验。2006年2月,学校具体分管该项工作的刘瑞明主任还在全市传统项目学校工作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二、条件保障、训练科学

条件是基础。我校体育训练场地和条件经验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逐步完善过程。八十年代初的祠堂学校,学生训练场地狭小。1998年学校迁址新建后,我校建有标准300米6道田径运动场(目前正在改建塑胶跑道)。学校一楼大堂建有风雨体育场,雨天学生可以大堂锻炼和训练。1999年,学校建设了80平

米方沙池体育器材场;2003年,学校筹资建了700多平方米的“欢乐天地”主题体育园地,学校还有两个标准彩色地面篮球场、五个羽毛球场练习场地、一个25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我校体育设施建,已决定投资800万元新建内设两个篮球场的综合体育馆。各样体育运动器材配备齐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器材进行课余训练。

人员是保证。为了抓好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工作,我校配备了三名专职田径训练教练员(其中一名本科生、两名专科生)、四名兼职体育教师。其中三名专职训练老师均多次参加了镇、市的教练员培训班,两名教练员是三乡镇业余体校教练。

经费是动力。为开展了传统项目训练,镇体委每年补助训练经费一万元,学校为训练教师发训练补助、每年购买教练服。据统计,学校每年所用项目基本经费、教练运动员补助、器材设施购买、外出竞赛等费用达五万元以上。

训练是生命。我校每学期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纳人工作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刘杰校长和分管领导刘瑞明主任林荣立副主任能深入实际,掌握传统项目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是体育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生活问题。年级组长、班主任能支持、关心体育传统项目工作。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制定了三年的体育发展计划,按照有关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我们还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规、有序地进行。同时,我校非常重视与市内各传统项目学校的联系、沟通,经常与他们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经验,还与镇业余体校实行教体结合,互补长短,形成课余体育训练的网络,使我校的田径训练能蓬勃开展起来。

梯队和时间。我校田径队训练每周平均训练7次,晨练每次60次分钟,下午每次90分钟。在梯队建设方面,我校田径项目建有校级竞赛队、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参赛队、班校运会运动队,我校十分注意年龄梯队衔接,目前,9—13岁年龄段均有队员训练。

三、创新机制、形成制度

激励成体系。为更好地进行常年、科学的业余训练。我校田径训练工作到做到三有五固定(有计划,有救案,有总结;计划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器材固定、人员固定),为了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学校制定了《运动员守则》、《运动员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考勤、奖罚制度,保证运动员准时参加训练,促使他们在训练中刻苦认真,吃苦耐劳,按照教练的要求自觉苦练,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注重抓好队员的思想表现和文化学习,教练员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队员的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对学习态度不够好、成绩比较差的队员,班级除进行教育外,还抽时间给他们进行学习辅导,保证他们不掉队。为了更好地了解田径队员的身体形态、技术状况、文化学习和其他资料,我们建立田径队员登记卡,把队员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每学年的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测试、每年的体检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对不同的队员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科学训练的效果。

竞赛成系列。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了校内以传统项目为主的小型多样竞赛制度,安排了各种的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每年都举行体育美育节和校运动会,今年,将迎来我校第二十届运动会的体育盛会。我们还根据体育传统项目的特点,开展男子、女子田径对抗赛际、年级比赛,此外还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四.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由于市镇体育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我校的高度重视,我校的田径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校十多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近十年共输送40多名运动员到市体校,郑颖诗等12位运动员被纪中中山中学等省重点中学录取,3名运动员输到省体工队和兰州军区。在竞赛成绩方面,我校毕业的郑妙诗在80年代初获全省标枪第一名,破省记录、获全国性比赛标枪第三名,郑观航代表兰州军区参加全军运动会获跳高第一名;毕业生郑惠霞获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射箭第一名。郑建忠、陈淑琴、黄嘉怡多次代表中山市参加全省比赛都获得优异成绩。何文欣、郑建清、刘楚甄等运动员多次打破市跳高、60m市纪录。其中郑永春同学92、93、94连续3年打破市小学女子跳高纪录。我校多次在市级体育比赛中获奖。其中:广播操获市体育节比赛3次获一等奖。篮球、田径多次获市级比赛第一名。去年我校单独组队参加中山市第五届运动会田径丙组比赛,14人参赛11人获奖,并获团体总分第四名。我校教练员16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体育教师和田径训练先进教练及市优秀教师。

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我们长期以来坚决贯彻中山市课余训练工作会议的精神,加大课余田径训练的力度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坚持突出以田径为重点带动其他项目运动队训练的体系、坚决贯彻“选好苗子,着眼未来,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认真抓好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特别是与各级领导、体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每年许多孩子家长都希望其子女能进入某某读书,他们认为:在某某读书,他们放心,能使自己的子女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校的体育工作在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自认为离上级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坚信:田径传统项目将在某某中心小学这间百年老校的沃土上,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甘愿成为中国田径腾飞路上的铺路石!

上一篇:【热门】小学三年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奥尔夫音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