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首届服务农民基层(金牛文化馆)申报材料

2024-05-03

省首届服务农民基层(金牛文化馆)申报材料(通用2篇)

篇1:省首届服务农民基层(金牛文化馆)申报材料

四川省首届

“服务农民、服务基层”

先进集体申报材料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汇报材料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总人口69.8万,其中原农业人口10.1万人,主要集中在金泉(原金牛乡)、沙河源(原洞子口乡)、天回(原天回乡)三个涉农街道办事处,全区流动人口60余万人。1998年,金牛区在成都市率先荣获由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先进区”光荣称号;金牛区洞子口乡于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九里堤街道(原涉农街道)于2004年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以上成绩的取得,源于金牛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是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金牛区文化馆作为群文战线的排头兵和主力军,1992年,区文化馆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四川省一级文化馆”荣誉称号;2004年,率先在四川省荣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国家一级文化馆”称号,不辱使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来均荣获成都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及“模范班组”等称号。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躬身实践“三贴近”的要求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成立于1955年,半个世纪以来,区文化馆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1]7号)的文件精神,牢固树立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的工作理念,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立足于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把农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农民群众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扎实推动我区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三贴近”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由于区委、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使我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名列各区县前列。1998年5月,区政府投资1100多万元,对文化馆进行了扩建,2000年4月,新的文化馆大楼正式启动并投入使用,使文化馆的馆舍面积从最初的800多平方米,增加到了5700平方米。区文化馆现拥有办公区、培训区、室内外活动区及剧场四部分,其中剧场采用现代装饰及声学设计,共438个座位,设施设备在省内区县中堪称一流。馆设备总值200万元(含舞台音响、灯光器材;钢琴等各类乐器;电视、电脑、电子阅览室、录音棚、观光电梯等 1

设备)。区文化馆在抓好自身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制定了《金牛区文化活动室设臵标准》、《金牛区文化活动室内外设臵要求》等指导意见,并着力加强对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指导,现金泉、沙河源、天回三个涉农街道分别建有高标准的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和艺术培训室,其中金泉街道还拥有建筑面积达3000㎡以上的文化广场。

三、坚持开展文化阵地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让文化工作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区文化馆常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辅导、培训活动,涉及舞蹈、声乐、美术、书法、摄影、文学、器乐等专业,人均每年下基层均在60天以上。坚持常年开展 “送演出”、“送春联”、“送科普书籍”、“送电影”、举办讲座以及为农民群众免费摄影等文化下乡活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文化馆培训部是全区文化艺术培训的重要基地,每年开设有各类(舞蹈、美术、书法、器乐、英语等)培训班300余个,培训人数7000余人,200000余人次。

金牛区文化馆着力于为涉农街道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具体做法如下: 针对洞子口乡(现沙河源街道)农民群众摄影爱好者较为集中的特点,我馆于2001年在洞子口乡策划组织了“先进文化之光——中国西部乡村摄影邀请展”,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幅作品参展,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配合成都市人民政府重点工程——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宣传,我馆在洞子口乡举办了大型摄影巡回展“沙河追梦”的开幕式。此外还组织了该乡农民群众开展了多次摄影采风活动以及“凉山风情”摄影展等文化交流活动。在我馆的指导下,洞子口乡的农民摄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队伍日益壮大,2003年,国家文化部正式将洞子口乡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摄影类)”。

区文化馆还会同洞子口乡古柏村,联合组建起西南地区首家村一级的农民艺术团——洞子口乡古柏乡村艺术团。其间我馆不仅担当了重要的指导工作,还在乐器、服装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该艺术团目前已成为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文化轻骑兵。中央电视台曾于2004年春节群众联欢文艺专题中播出了该艺术团的演出。沙河源街道今天艺术团成立于2003年,经过文化馆业务干部的辅导培训,该团的表演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2007年,该团在全市众多文艺团队中脱颖而出,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在成都的演出活动,她们的精彩演出展现了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综合素质。

多年来,区文化馆特别注重农民作者的培养。在文化馆专业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区文化馆下设的群文团会(文学创作中心、金牛区美术书法协会、金牛区摄影协会)为平台,通过开展文学讲座、交流、采风、展评等项活动,使一批农民作者成为了省、市,乃至全国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分别在全国、省、市的各项赛事中获得大奖。如文学作者刘盛陶的作品《兰草王后》在国家

文化部故事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同时还组织我区农民作者杨学用(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获得者)等一批省、市作协会员创作、出版《苦旅文丛》(24部)、《金牛文丛》(20部),这些作品得到了省、市文联、作协的高度评价,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还培养出了中国美协、四川省美协会员余志新、赵雨树、刘公华、吴子明、苟衍熙等一批农民画家、美术教育家;农民摄影艺术家曾子强的作品《装卸工》获第十三届全国群星奖优秀奖,向心杰的作品《孟屯河风情》获国家计生委、文化部等八部委人口文化奖铜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为省、市、区争得了荣誉。

四、坚持改革创新,巩固和发展“国家一级馆”成果

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怎样改革创新,怎样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追求的工作目标。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区文化馆走出了一条精心策划、广泛组织、常年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之路。

(一)“城乡文化大交流”

由区文化馆全程策划并参与组织的“城乡文化大交流”活动,是我区变单向的文化下乡为双向的城乡文化交流的成功实践。其组织形式是:“部门牵头、城乡结对,互促共建”,并以文化交流为载体,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的共同进步。该活动自1998年推出时便纳入了区级机关各部门助村帮社和街、乡工作的目标管理。几年来全区在各村共举行群众文艺联欢会110余场,参与群众达30余万人次。区级部门和各街道分别向各村赠送图书达8万余册,赠送彩电、音响、电脑等设备价值数十万余元,捐赠扶贫、修路、修桥等资金数十万余元。做到了全面覆盖基层,群众广泛参与,主要表现为:沟通了城乡交流渠道,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了文化工作基础,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为精神文明建设植根于基层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成规模,三年成制度的目标,该活动荣获1998年成都市“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

(二)“世纪金牛——高雅艺术进社区系列活动”

“世纪金牛——高雅艺术进社区系列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是金牛区的品牌文化活动,共举办高雅艺术进社区大型广场文化活动24场,吸引了十万基层群众观看。在这些大型文化活动中,我们十分注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表演和参与的机会,如在2005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开幕式上,区文化馆在全区50多支业余腰鼓队中,特意选择并推荐了我区洞子口乡120人的腰鼓队参加了开幕仪式上的唯一一个腰鼓表演。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展示自身风采的舞台。又如在2005年3月,针对我区农民工较多的特点,区文化馆积极争取到“共建美好家园”——成都市情暖民工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区举办,活动现场我馆还特邀请了区有关职能部门为外来农民工提供了医疗卫生、就业服务、子女读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近4000农民群众观看了文艺表演。再如在2005年国庆期间,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丰富处于转型期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区文化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策划举办了“两河城市森林开园”系列文化活动,以及次年举办的“天回银杏园开园”系列文化活动为当地农民群众带去了文艺表演、川剧京剧清唱、现场书画、秧歌腰鼓踢踏舞邀请赛、“七夕” 民俗知识展览、多姿多彩的婚庆仪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金牛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交响金牛”广场音乐会、“文化金牛大擂台”选拔赛

继“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之后,区文化馆于2007年策划举办了“交响金牛”——“文化惠民”工程广场音乐会、“文化金牛大擂台”——金牛区“十佳业余文艺团队”、“十佳群文演艺之星”选拔赛活动,基层群众不仅享受到了高雅的文化艺术,更是有幸登上舞台同台竞技一展风采,受益群众五万余人次。

五、坚持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区文化馆常年坚持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了一批反映基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舞蹈《欢乐的老姆苏》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群星奖”金奖,实现了四川省在该项赛事中金奖“零”的突破,为成都市和四川省赢得了荣誉。舞蹈《老姐妹》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群星奖”银奖,能够在同一届大赛中摘金夺银实属罕见,这充分显示了我区文化馆在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方面强大的实力,也因此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一致赞许和好评,为金牛区文化馆率先在全省荣获“国家一级文化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在第四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由区文化馆老年艺术团表演的舞蹈《云朵上的阿都》再次一举荣获四川省唯一一个金奖,为省、市、区争得了殊荣。此外歌曲《妈妈的日记》获第九届全国群星奖银奖;论文《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强化政府行为》获第十一届全国群星奖银奖;小品《妈妈》获第十一届全国群星奖铜奖;舞蹈《彝鼓声声》获四川省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等奖项。

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也是一项光荣的职责。我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此项工作,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成都市金牛区文化广播电视局二00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篇2:省首届服务农民基层(金牛文化馆)申报材料

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紧贴群众需求, 推进服务内容标准化, 包括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 使每个农家书屋拥有基本藏书1500册、流动图书300册, 每村配备6—8台电脑等。

农民文化乐园定位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推进功能定位标准化。设施包括综合文体广场、讲堂、礼堂;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脑室;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展览墙等。建设中, 坚持资源整合, 推进建设形式标准化;加强财力保障, 推进资金投入标准化。

上一篇:《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作文下一篇:不屈的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