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鉴赏论文

2024-04-12

唐三彩鉴赏论文(通用6篇)

篇1:唐三彩鉴赏论文

唐诗与唐三彩唐诗与唐三彩-漫束罗裙半露胸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经成为全世界电影人的盛况,也成为全世界电视转播的重头戏。在这个颁奖典礼上,全世界都可以一睹奥斯卡明星的风采。她们的衣着打扮,她们的发型,她们的首饰,都会成为全世界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奥斯卡女星们领导着全世界时尚新潮流。

但是,和唐代社会中国妇女的时尚相比,奥斯卡明星们足足落后了一千多年。

当一个个踏上红地毯的好莱坞明星们,以低胸装炫耀她们迷人的胸前曲线时,我们早已在唐诗中读到了这样的诗句:“漫束罗裙半露胸”,“胸前瑞雪灯斜照”。这是诗人的梦境,还是唐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请看唐代诗人李群玉在唐诗《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中这样写道: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而周濆也在《逢邻女》一诗中写道:

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半露胸”三字已经使春光乍露乍泄,而“灯斜照”三字更会引起无穷的遐想,这样的文字已经把好莱坞明星式的时尚刻画得淋漓尽致,还有比此更精彩更含蓄更贴切的词汇吗?要记住,这是我们祖先在一千年多前写下的文字,他们不认识好莱坞的明星们,他们的诗只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产物,所以说,我国唐代的妇女,在一千年多前,已经比好莱坞女星们更懂得时尚懂得打扮自己。看看图示的唐三彩仕女图,这样的艳丽,这样的时尚,低胸装比好莱坞明星绝不逊色。所以说,唐诗中关于唐代妇女时尚的描述,绝不是诗人梦中的臆想,而是现实生活情景的升华。

篇2:唐三彩鉴赏论文

洛阳,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中心。据史书记载, 洛阳先后有夏、商、周、战国韩、汉、曹魏、晋、北魏、隋、唐等15个建都朝代, 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8个陪都朝代, 共有105位皇帝在这里登基。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1880年, 洛阳汉魏故城北部邙山上, 古墓塌陷, 三彩器初露头角, 由于史书并无相关记载, 因此当时并未引起注意。1905年, 随着洛阳至开封铁路的修建, 埋于邙山王室墓群中的洛阳三彩被发现, 尤其唐三彩出土最多, 但由于是明器, 所以百姓多弃置不顾。而后, 洛阳三彩陶塑在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面世, 引起了王国维、罗振玉两位专家的注意, 他们对这些出土文物做了细致的研究并将其命名唐三彩, 指出了其所蕴含的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赞为国宝。1920年, 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高成汉等七位艺人修复出土时损坏的唐三彩, 仿古唐三彩由此开始。1942年, 古玩学家赵汝珍将唐三彩入编《古玩指南》, 三彩的艺术价值开始显现。1958年洛阳市民间美术供应社更名为洛阳市古今陶瓷厂, 生产仿古唐三彩, “文革”期间停止生产, 于1971年, 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仿古唐三彩又恢复生产。因此, 洛阳三彩在中国三彩器物史上最负盛名, 有着重要影响力, 在唐三彩的承上启下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唐三彩的由来及演变

三彩是种低温釉陶器, 以白色粘土为胎料, 用含铜、铁、钻、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 釉色呈深绿、浅绿、蓝、黄、白、褐等多种色彩, 其中黄、绿、褐三种釉彩为基本釉色, 故名三彩, 后来釉色日渐丰富, 但汉语中“三”也有“多”之意, 因此三彩一名被沿用下来。三彩不仅展示出传统中国画的写意韵味, 更是表现出古代雕塑技艺的精湛,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文物部门对三彩的准确表述为, 三彩器以三彩统称, 年代另述, 而非以“唐三彩”一言以蔽之。所谓唐三彩, “唐”为时代, “三彩”指工艺, 仅指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所烧造的三彩器物,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研究表明, 唐三彩雏形源于汉代低温铅釉陶, 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 又称“北方釉陶”, 多以普通粘土为胎, 呈砖红色。铁和铜为主要呈色剂, 多为单色釉。700℃-800℃烧制。器形出要有鼎、钟、壶、动物、佣等模型, 制作方法多为轮制、模制或手捏, 制作工艺较为粗糙。而后, 在汉三彩釉色基础上尝试多色并用, 形成了典型的南北朝三彩。胎土也由普通粘土变为瓷土, 烧制温度也达到1100℃, 而后上釉二次烧制, 南北朝三彩是唐三彩的萌芽期。

三、唐三彩代表作艺术造型分析

唐代三彩釉色平滑, 色彩艳丽, 虽胎体已用瓷土, 烧制温度提高, 但与魏晋后期的青瓷相比仍不够结实耐用, 因此不能作为食用器被普遍使用。开元盛世时, 由于经济的繁荣, 唐代的厚葬之风盛行, 并不能作为食用器的唐三彩却因厚葬之风受到上层社会的赏识, 仅短短二十几年便进入了全盛时期。《唐会要》记载:“王公百官, 竞为厚葬, 偶人像马, 雕饰如生, 徒以炫耀路人, 本不因心致礼, 更相煽动, 破产倾之, 风俗流成, 下兼士庶。”目前发现的唐三彩大致分为三大类:人物、动物和日常器皿, 目前洛阳地区出土的唐三彩没有发现生活用具, 基本上都是作为明器使用的马、骆驼、镇墓兽、胡人佣、天王俑等, 造型规矩大气、雍容华贵, 且均成对成批量的出现, 因此可以看出当时有资格随葬唐三彩的人基本都是身份显贵的钱权大家之人。

由于马在古代军事、农业、交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自古人们对于马就有一种偏爱。据资料记载, 唐代官府养马最多时达70万匹, 因此马在洛阳唐三彩器物中独占鳌头。洛阳唐三彩马主要有三种造型, 载人马或人马组合、放养马以及鞍马。从洛阳地区大量成对出土的牵马佣和马匹唐三彩作品中可以看出, 马匹几乎与身材高大的胡人等高或更高, 体型硕大健美, 丰腴圆润, 证明唐代盛行的马种并非一般的蒙古马, 而是西域的汗血宝马。所谓放养马, 即无鞍无缰之马, 表现其长嘶、狂奔、伫立、漫步、回头、俯首等诸多形态。而提到鞍马, 则必提到1981年出土于洛阳龙门安菩夫妇墓的三彩黑釉马, 高73厘米, 全身黑釉, 头、鬃、尾、鞍四足等处施白釉, 釉色匀称, 光亮。由于没有黑色釉药, 因此黑色这种釉色在当时是很难被烧制出来的, 而事实上, 之所以能呈现出这种黑釉是因为将褐红色釉加厚到一定程度后烧制而形成的效果, 因此这种黑釉马极为罕见。但不论是哪种造型的马, 马蹄部位皆不施以釉彩, 以应“龙种神驹, 四季踏雪”一说。且毛毡部分大多也不施釉彩, 有时会以大红色做装饰, 以竹签刻印以做出拉毛效果, 质感逼真。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马均以写实的手法创作制造, 其艺术价值不可低量, 因此唐三彩马又是马造型艺术中的代表, 同时也更进一步地证明了唐人对马的喜爱。

除此之外, 昂首嘶鸣的骆驼也深受唐三彩匠师的喜爱。诗人杜甫描写的“东来囊驼满旧都”“胡儿制骆驼”, 正是西域商人驼队络绎不绝来往于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写照。骆驼造型唐三彩分为光背骆驼以及驼峰中带有兽面驼囊和丝绸的骆驼。例如同为1981年出土于龙门安菩夫妇墓的珍品三彩载丝驼, 高88厘米, 长76厘米, 色彩瑰丽, 体态饱满, 骆驼背垫黄、白、绿花毯, 颈上曲, 头昂扬, 张口嘶鸣, 双峰间搭兽面驼囊, 囊的前后有丝绢, 丝绢两头分别系有小口瓶、鸡头壶、干粮袋和肉块, 基本再现了当时胡人驼队到内地经商满载丝绢归途的真实情景, 表现出唐朝繁荣的经济以及与各民族友好交流的盛况。

镇墓兽作为守护墓主人的器物, 均成对出现在墓门两边, 一个是人面兽身, 另一个时兽面兽身, 两两对称出现。唐代镇墓兽十分华丽, 一般为多种动物组合, 蹄子多为牛蹄或兽爪, 表现出力量或速度, 肩部带有翅膀, 寓意可以翱翔, 兽头均有角伸出。兽面通体施釉而人面不施釉, 原因如下:其一由于开相工艺, 即烧制之后再进行脸部描摹更显栩栩如生;其二, 由于唐三彩釉色极易流淌, 若人面施釉, 则釉彩流淌后面部表情显得较为狰狞, 无法呈现出人面的特征, 所以迄今为止, 牵扯到人面的唐三彩均无施釉。

对于天王佣来说, 也是成对出现。在墓中位置逐渐替代以前的武士佣, 其形象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作用是镇墓辟邪。天王俑一般呈现出唐代时身穿华丽光亮“明光铠甲”的将军形象, 脚踩地鬼或青牛青羊以彰显力量, 尽享威武阳刚之气。但他们已不再是实战的武夫, 而成为炫耀墓主生前富贵和威仪的忠实卫士。值得一提的是, 唐代时期的天王造像身材开始凸凹有致, 符合人体工学比例, 而唐之前, 天王造像则是以写意的艺术手法表现, 以线条勾勒人物, 身材曲线均隐藏在衣纹下面。

这一时期, 唐三彩不仅产量大、质量高, 而且在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且由于洛阳地区生产的唐三彩均以洁白细腻高岭土作为胎体, 因此无需施化妆土即可上釉色, 胎体和釉质结合的较为紧密, 不易脱落, 使其更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当代艺术对唐三彩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工艺美术品, 以朝代命名的极少。而现在无论国内外, 提到三彩艺术, 大家都会习惯性的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在三彩艺术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其中洛阳唐三彩又是最富盛名的。如今, 为了更好地推广三彩艺术, 洛阳唐三彩在传承历史技艺的基础上衍生出仿古三彩以及三彩釉画艺术品, 常作为国家及礼品被赠予各国。洛阳仿古三彩始于上个世纪, 完全按照唐代工艺制作, 而后人工做旧, 生产出土文物的复制品作为工艺品装饰摆件, 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配料球磨→设计造型→铸模→干燥→素烧→素胎检验→上釉→釉烧→酸洗→敷泥→陈放等, 工艺精美, 手法细腻。如果说仿古三彩是对唐三彩的传承, 那么三彩釉画则是对唐三彩的创新, 它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工艺, 将立体的唐三彩平面化, 在三彩釉色的基础上将色彩最大化丰富, 融合油画、国画等不同风格的表现方式, 给予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空间。形制从马赛克瓷砖到巨型壁画, 既可固定色彩也可利用流动的釉色创作独一无二的窑变作品,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天马行空的设计构思和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制作技艺创造出如此创意的工艺美术品, 这也是现代艺术家对古代艺术匠人智慧表达最高敬意的方式吧。

五、结语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高峰。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社会安康, 因此唐人充满了朝气与浪漫。宏达富丽、五彩缤纷的审美成为主流。唐三彩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唐三彩是融雕塑、绘画、陶艺三种技术于一体的艺术结晶, 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珍宝。而洛阳唐三彩几乎把中国陶瓷文化的全部潜能和优势都彰显出来, 它继承了秦汉以来写实主义的雕塑技法, 发挥了高度凝练与简洁, 概括与无限的特点, 给人以无限的创作灵感及想象空间。唐三彩的魅力同时感染了世界各地, 它不仅仅是唐代的一种工艺美术品, 也那个时代中原、东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交流的映射。

参考文献

[1]孟津县志[Z].

[2]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文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

[3]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出土文物集萃[M].郑州:中州古藉出版社, 1990.

篇3:唐三彩三足炉精品鉴赏

王蔚波(1963年-),男,河南偃师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发掘过渑池仰韶村、新郑郑韩故城、上蔡蔡国故城等重要遗址,发表或出版文物专业论著60余篇(部),主要研究方向:美术考古与文物鉴赏。

驰名中外的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葩,其最能体现盛唐气象与大唐文化的雄浑博大。无论造型工艺,还是釉色装饰,都闪烁着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光辉。

唐三彩的名称在古代文献中不见记载,直至二十世纪初才被大量发现和真正认识。1905-1909年,清廷修筑陇海铁路时,在洛阳一带从东到西沿邙山南麓,挖开许多古墓,其中唐墓中出土了数量颇多的三彩器皿和俑类。民国初年,古玩商们将其运到北京琉璃厂销售,引起了王国维、罗振玉等著名学者的赞赏和重视,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人的重金购买,唐三彩顿时名扬天下,并开始为世人所珍藏。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才首次提出“唐三彩”之名。其中这样说到:“以铅黄绿青等三色描画花纹于无色釉之白地胎上,即世所称之唐三彩者为最佳。”其实,古代是以三为多,但不一定都是三种颜色,有的器物或俑像只具一彩或两彩,有的则具三彩甚至多彩,但大多是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加上三彩即多彩之意,所以人们习惯将其统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在洛阳、西安、扬州、丹东地区和山西、甘肃两省的唐墓中均有发现,其他省区则很少。其中洛阳和西安出土最多,又因较早发现于洛阳,故洛阳唐三彩最为驰名。但鲜为人知的是,河南不仅洛阳有唐三彩,而且其他地区也发现和出土有不少精美的唐三彩。笔者在此所要论述介绍的,就是河南其他地区的唐三彩三足炉。

中国古代器物中,使用最为广泛而又差别颇大、造型各异的就属香炉了。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香炉似乎只是焚香的器具,于是说到香炉的样式,人们脑海里总会出现宋代哥窑或龙泉窑的双耳炉,再就是明代的铜质宣德炉及其仿制品了。事实上,香炉的种类和用途远不止于此,唐三彩三足炉便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它造型别致,精美奇巧,极具魅力。

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有河南省巩义市黄冶窑址、陕西省铜川市黄堡窑址、河北省内丘县西关窑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机场窑址。巩义黄冶窑址,位于巩义市区以东5公里的站街镇大、小黄冶村附近的黄冶河两岸,西距洛阳50公里,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它于1957年被发现,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处唐三彩窑址,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首次考察并公布于世。之后,河南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对其进行调查和试掘,收集和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标本、素烧器物和窑具、模具等。釉色主要为黄、绿、白、褐、蓝等单彩、二彩和三彩及多彩,种类有生活用具、玩具、俑类和模型等,其中不乏各种唐三彩三足炉。

唐三彩的生产工艺,主要经过选料、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程序。它虽是陶器,却又与一般的低温釉陶不同,其多系白色粘土(高岭土)作胎,手模兼制成型,使用了两次烧成的烧造工艺。先是将其胚胎成型晾干后,入窑经1000~1100℃的高温烧出素坯,然后在已素烧冷却过的胎体上施以铅釉,再第二次入窑经900℃的低温釉烧而成。

唐三彩三足炉的成型方法均是采用转盘拉坯工艺制作圆形器皿部分,三足和贴花部分则另外模制或捏制后粘贴而成。如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就出土有三件典型的三足炉足范:一是高7厘米,蹄足形状,素面无饰(图1);二是高7.5厘米,蹄足形状,中部一棱(图2);三是高7厘米,兽足形状,五爪有饰(图3)。

又如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还出土有两件典型的三足炉贴花模具:一是狮子模(IT2③:1),长8.9厘米,宽5.3-6.1厘米,厚1.9厘米,陶色灰白,质地坚硬。长方圆角略呈椭圆形,狮子昂首翘尾,张口怒吼,鬃毛斜竖,四肢粗壮,作奔走状,体型虽小,但纹饰清晰,刻画精美,精神抖擞,活泼可爱(图4);二是兽面模,直径10厘米,圆形,陶质。头长双角,颌下生须,圆眼凸珠,浓眉弯曲,张嘴露齿,鼻翼突出,面容显得十分狰狞(图5)。

唐三彩是造型工艺和釉色装饰的结合。有一类唐三彩三足炉,在釉色装饰的基础上,还采用了胎上贴花的方法。贴花是在器胎上粘贴模印制作的浮雕图案纹饰,然后整体施以彩釉统一烧制,这种贴花工艺更加凸显了其立体装饰的效果。如永城市唐墓出土的三彩狮形贴花三足炉,口径12.5厘米,腹径21.3厘米,高17.1厘米,侈口外翻,卷沿圆唇,短颈微束,丰肩略斜,圆鼓腹,圜形底,腹下部位设有兽爪状三足。肩部一周等距离装饰五个叶状贴花。腹上部略下则间饰五个狮形贴花,呈浮雕状,幼狮模样,圆眼竖耳,大嘴怒张,翘尾稍卷,昂首奔腾,额、鬓、颈、胸、腿、尾等处均有长短各异的体毛,造型夸张,动感强烈。器施酱黄、墨绿、乳白釉,色彩斑斓,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给人一种美的质感。釉不及底,露出陶胎,质地洁白,细密坚致。三足炉是巩义黄冶窑常见的器形,其造型仿自唐代的金银器,以唐三彩较为多见,此外还有白釉、黑釉、蓝釉等品种。据有关专家研究成果表明,这件唐三彩三足炉应是巩义黄冶窑之制品(图6-图9)。

又如1987年淮阳县王店乡大宋村唐墓出土的三彩伎乐人贴花三足炉,残高16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略斜,短束颈,斜丰肩,硕鼓腹,圜状底,腹下部原有三足,惜已残失。肩部一周等距饰以六片草叶纹贴花。腹上部与三足对应饰有三个菩萨贴花图案,腹中部三足之间相应位置饰三组松叶忍冬卷草纹伎乐人图案贴花。颈、肩、腹、底等部位的数周弦纹装饰,则打破了佛教图案的规矩呆板。通体施以黄、绿、白三色彩釉,以绿釉为主,间饰黄白。底部略露白胎。这件唐三彩三足炉虽有残缺,但其贴花图案却十分精美和珍贵。该器三个贴花伎乐人,即奏乐艺人,均曲肢跪坐,手弹琵琶,形象较为写实。伎乐人的周围是忍冬图案。忍冬俗呼“金银花”,通称卷草,因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为流行,且多被作为佛教装饰,比喻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后来又被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到唐代己十分流行。菩萨手持净瓶贴花图案在佛教中有着一种普度众生的功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保佑众生、平烦息灾、神通无限的象征。这些都说明当时佛教的盛行已经影响到最不容易为外来宗教所侵入的葬俗中来了。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唐代伎乐的直观资料,也反映出大唐文化与佛教艺术兼收并蓄的辉煌(图10-图12)。

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完整的素胎器物和烧成后的三彩制品,而且有施釉后尚未入窑烧制的半成品器物,充分说明唐三彩是先制坯第一次入窑素烧,再上釉后入窑二次烧成。如2002年巩

义黄冶窑址出土的素烧三足炉(GXHⅡT10⑩:11),口径13厘米,高13厘米,胎系白色,器呈罐形,侈口,卷沿,圆唇,短束颈,圆鼓腹,圜形底,下承以三兽足。炉体器皿部分颈、肩和腹部均有数周弦纹,明显采用转盘拉坯工艺制作成型。此炉通体素胎,从三底足处可见粘结痕迹,炉身与三足比例合理,制作协调,造型端正,形制饱满(图13)。

又如2002年巩义黄冶窑址出土的素烧施釉三足炉(GXHⅡT4H15:58),口径10.2厘米,底径5.7厘米,高11.5厘米,口沿外翻,束颈较短,圆肩鼓腹,下收为小平底,承三兽蹄形足。器肩与腹部分别饰有数周凹弦纹。粉白色高岭土胎,质地细腻坚硬。全身外壁施以白色化妆土。口沿、颈、腹和三足涂有三种釉汁,尚未二次入窑釉烧。该器虽然只是素烧施釉,没有烧就呈现斑斓的色彩,却具有非常难得的研究价值(图14)。

唐三彩器物中,有的三足炉的沿口以及洗的内底上均遗留有三处支烧痕。由此可知,炉、洗等大件器物上还叠烧以其他器物,有的在器内套烧有小件器物,以此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每窑的装烧量。如2002年11月9日,在巩义黄冶窑址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GXHⅡT4H15:57),口径14.5厘米,高15.3厘米,口微侈,沿略卷,唇厚圆,短束颈,扁圆鼓腹,球状圜底,兽面蹄足。颈肩、肩腹交汇部位,分别界以带状凸弦纹,使颈与肩、肩与腹更加立体明显。下腹及近底部则均饰一周凹弦纹。口、颈及足部施以黄釉,器身以绿釉为主,间饰白、黄釉斑。底不施釉,白胎质细,体表敷有一层粉白色化妆土。器内壁施有一层淡黄色透明釉。内底正中垫饼上,黏结有一小件器物残片,其上施以黄釉。沿口基本等距分布三枚支烧痕(图15-图18)。巩义黄治窑址唐三彩三足炉等遗物的出土,再现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流程,使我们对唐三彩制品的成型、装饰、烧成工艺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图19)。

最为珍贵的唐三彩三足炉是带有蓝釉的,这是因为唐代蓝釉三彩器往往被称为极品。民间收藏界有一种说法:“三彩挂蓝,价值连连。”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钴蓝在中国的应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胎琉璃珠,而用于中国陶器较早的例子则是唐三彩蓝釉器。虽然唐三彩发现和出土较多,但挂有蓝釉的却相对少见。据有关专家考证,烧制这种蓝釉的呈色剂是钻,其来源很可能是唐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原料。不仅如此,蓝釉陶瓷的烧制、上色难度也较大,所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巩义黄冶窑址中发现的唐三彩,就数蓝釉器数量最少。其中1976年在巩县(今巩义)小黄冶电灌站,发掘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T1:113),口径15.5厘米,腹径22.5厘米,高16厘米,侈口,卷沿,圆唇,束颈,鼓腹,圜底,下腹部等距离附有三个兽蹄形足。器内壁施透明釉。外腹上、中、下部不同位置分别饰有数周凹弦纹。白胎,通体敷有一层化妆土,施釉至下腹部。口颈、下腹及足施有黄褐釉。腹中部施白釉,略微泛黄。肩部乃视觉中心,则以蓝釉为底色,自然流淌。施蓝釉时,采用石蜡控制法,圈点18个不规则的白釉圆圈,每个圆圈中间又点加黄色斑块,互相映衬,美轮美奂,恰似朵朵怒放的宝石花,显得高贵而典雅(图20-图22)。

巩义黄冶窑的唐三彩中,有的三足炉虽然也施蓝釉,却不似前件那样明显,而是与其他颜色交错施釉,相互浸润,流串晕散,融为一体。如1976年7月巩县(今巩义)小黄冶电灌站出土的另一件唐三彩三足炉,口径11.4厘米,腹径16.5厘米,高11.5厘米,侈口外翻,卷沿圆唇,颈微束,圆鼓腹,圜状底,腹下部等距附三蹄足。颈肩处和腹上部各饰一周较粗的凸弦纹,腹下部则有数周较细的凹弦纹。口与颈部施纯黄釉,唇色较深,略微泛褐。三足施釉,上绿下黄。腹部以蓝釉为主,白、黄釉斑施于其问,黄蓝交融形成绿色,积釉处则呈褐色。器内壁罩有一层淡透明釉。器外壁敷有一层化妆土,白胎泛黄(图23-图25)。若与前件相比,后者烧制工艺似乎更加成熟,釉面变化尤为明显,斑驳灿烂,瑰丽神奇,但却不如前者素净雅致、色泽沉稳,可谓各有千秋,雅俗共赏。

挂有蓝釉的唐三彩器物,还见于1998年周口市信用社唐墓山土的三足炉,高14.6厘米,侈口网唇,口缘外翻,短颈微束,丰肩,鼓腹,圜底,下有三兽爪形足。肩、腹部饰三组数周弦纹,有凸有凹,唯肩与腹之连接处凸棱明显,转折起伏,富于变化。白胎,体敷化妆土,釉至下腹,底部露胎。施蓝、黄、白三色彩釉,口足部分为黄釉,肩与腹部蓝釉为地,交错饰以三层点缀有黄釉的白花,釉色在烧制过程中晕染流动,如浮光掠影,十分特别(图26)。

周口地区发现的另一件唐三彩器物,是1992年在郸城墨河唐墓出土的三足炉,其造型更加圆润丰满,釉色装饰也颇别致。该炉高14.9厘米,侈口,卷沿,圆唇,束颈,丰肩,鼓腹,圜底,下承以三兽足。炉口、颈及足部施以黄褐釉,肩部饰有一周三色覆莲瓣纹,层次分明,腹部交错施以黄、绿、白釉,黄绿打底,白斑点缀,似为花瓣,飘浮散落。釉色斑斓,黄、绿、白、褐各色相互交融浸润,给人一种暖色基调和美的质感。釉不及底,积釉处呈现熟褐色调。胎质洁白,莹润细腻(图27)。

河南发现或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造型基本大同小异,但釉色装饰却没有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控制其釉色的自然流淌所致。诸如1999年3月26日,在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东,约250米处大白线公路段,发掘的唐墓中出土有一件三彩三足炉,口径12厘米,高11.5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略尖,束颈较短,肩部丰满,圆鼓腹,圜状底,下腹等距离设以三兽爪形足。外底露胎,质细色白。口沿、颈部及三足施酱黄釉,炉身施草绿、酱黄、粉白三彩,以绿釉为主体色调,间以黄白形成的斑纹,纹饰流畅,色彩协调,有一种流光溢彩、自然洒脱的艺术效果(图28-图29)。

又如在平顶山市发现的唐三彩三足炉,侈口,卷沿,圆唇,短束颈,丰肩,鼓腹,圜底略平,下承三兽爪形足。颈、肩及底部饰有数周凹弦纹。釉不及底,敷化妆土,并露白胎。口、颈与足部施酱黄釉,身施黄、绿、白三色彩釉,白釉为地,间饰黄绿。肩部一周等距饰以9组草叶纹,釉从上腹向下流淌,似呈写意草丛纹样,风格简约,朴素别致(图30-图32)。

比较典型的还有2003年7月,在郾城县(今漯河市郾城区)召陵镇窑厂唐墓出土的三彩三足炉,高14.5厘米,口径14厘米,腹径16.5厘米。体呈半球形,侈口,短颈,丰肩微耸,鼓腹,圜底,三兽爪形足。颈与肩和肩与腹之连接处,以及下腹三足间均饰凸棱,以界定不同釉色。口、颈及足施酱黄釉,肩和上腹施黄、绿、白相问的低温彩釉。肩部重点装饰,翠绿为地,交错饰以两周各15朵黄蕊白花,向下依次又有两周淡绿和酱黄色带衔接晕染,翠绿色釉偶有下淌,流痕长短不一。下腹与下足部露出白胎。内壁施有一层透明釉。该炉造型丰满,稳重大方,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三足和下腹酱黄色彩的处理,既打破了炉身下部的飘浮感,又与口颈颜色呼应,极其符合美学理念;而肩部的绿底白斑,以及黄点装饰,则犹如奇葩异卉盛开在茂密的草地,非常富有诗意(图33-图34)。

河南出土的唐三彩三足炉中,大部分都是有器无盖,但也发现有一些是带盖的。如1991年禹州市郭连乡郭东村唐墓出七的三彩带盖三足炉,通高20厘米。侈口,卷沿,圆唇,短颈,鼓腹,圜底,下有三兽爪形足。上承斗笠形盖,顶设圆纽。盖及肩部饰有数周凹弦纹。器身与盖交错施橙、绿、白釉,橙色为主,间饰绿白,并以斑点形式构成多组不规则抽象梅花图案。三足外侧均施绿釉。器底和足底及内侧部位露出白色陶胎。造型浑圆饱满,装饰精致华美,三足挺拔有力,格外大气规整,充分显示出大唐盛世的别样风韵(图35-图36)。

篇4:唐三彩鉴赏论文

炉(T6⑧:412):卷沿,球腹,肩部饰二道弦纹,三兽足,口部施黄釉,腹部施黄绿(蓝)白三色釉,不及底。釉面艳丽,胎色灰白,胎釉结合不紧密。炉的口径13厘米,高14厘米(见图1)。

钵(T6⑧:429):敛口,扁圆腹,小平底,施黄绿白三彩釉,施釉仅在肩部,灰白胎。器物口径为10厘米,高10.4厘米(见图2)。

罐:分两种形状,一种瓶式罐(T6⑧:411),一种钵式罐(T5⑨:80)。瓶式罐,小直口溜肩,鼓腹弧线下收至底,肩部装对称双条耳系,施黄绿两色釉,粉红色胎。罐的口径4厘米,高9.2厘米(见图3)。钵式罐大口稍敛,球腹,小平底,肩部饰一对模制葫芦形耳系,饰黄绿蓝三彩(白色为露胎所致),彩釉施至三分之一处,色彩艳丽、绚烂,灰白胎。罐的口径12.4厘米,高10.3厘米,底径5.7厘米(见图4)。

碗(T6⑧:336):敞口,宽沿,斜弧腹,饼底,内满釉,以黄绿白三彩装饰,釉面光彩绚烂,灰白胎。碗的口径21.6厘米,高6.8厘米,底径6厘米(见图5)。

豆(T6⑧:409):敞口,宽平沿外折,斜弧腹,圈足,以黄绿白三彩装饰,仅施于宽沿部位。灰黄胎,胎泥有细小颗粒,胎釉结合较好。豆的口径10厘米,高4.2厘米,足径5.8厘米(见图6)。

洗(T8⑤:177):直口,弧腹,大平底,外施黄色单釉不及底,内施满釉,施黄绿白三色釉,内底刻划具有异域风格的纹饰,中心刻八角形,胎色灰白。冼的口径25厘米,高6.8厘米,底径18厘米(见图7)。

盂(T5⑨:92):小口内敛,球腹,小平底,施三分之二的黄绿白三色釉,釉面艳丽,灰白色胎。盂的口径2.4厘米,高3.2厘米,底径2.2厘米(见图8)。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唐三彩从器形到釉色、胎质都比较杂,釉色多为绿黄白,少量的蓝黄白、褐黄绿,也有绿黄彩的组合,还有较多的单色彩釉;釉层厚薄不一,部分胎釉结合不紧,有剥釉现象;火候有高低之分,胎体有坚硬与松软之别;胎色有白胎、灰白胎、灰红胎、灰黄胎、粉红胎五种,前四种质地较硬,粉红胎质地较软,呈粉状细腻,用指甲能划动。这一切都说明这些三彩并非产于一地。对于唐三彩的认识,最早见于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史》书中的论述,认为三彩只产于河南的巩县窑,直到1985年陕西考古所在黄堡镇发现唐三彩窑炉,在河北邢窑发现唐三彩,及后来在其他地方发现的唐三彩窑址,如河南的登封窑、鲁山窑、扒村窑、密县窑,河北的定窑、邢窑等。我们才对唐三彩有了新的认识。

巩县窑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用白色黏土做胎,先经过1100摄氏度的高温素烧,然后用铜、铁、铝、锰等多种元素加入铅釉中作催化剂,施在已烧过的胎体上,再经过900摄氏度的低温烧制而成。由于铅的易熔性和在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器物表面便形成黄、绿、白、蓝、褐等多种色调,由于大多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调,因此习惯上简称为唐三彩。但唐三彩之名并不见于唐代文献,它的出现是在20世纪初期,1905—1909年在修陇海铁路时在洛阳北邙山脚下施工损坏一批唐墓,出土了很多三彩器皿,古玩商们将其运到北京后,引起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的赞赏和重视,唐三彩由此蜚声中外,为世人所珍。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炉、钵、罐、盂、碗、洗,胎质较硬,胎色灰白,釉色鲜艳,釉层流动性好,釉色多为黄、绿、白,蓝色只在三彩炉上有。这与阎存良先生在《唐三彩》一书中关于河南巩县三彩的描述(胎质较为洁白细腻,火候略高,胎质坚硬,釉料润泽瑰丽,浸润流淌自然,蓝色较丰富)以及冯先铭在《中国陶瓷史》中的描述(巩县三彩“器形以双系罐为多,黄彩、绿彩常见于碗、洗之类”)较一致。另外,冯先铭、李辉炳编《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河南卷》和河南考古所编《巩县黄冶唐三彩》两本图录的彩图中都有与遗址出土的三彩器相似的器物,因此笔者认为遗址内出土的炉、钵、罐、盂、碗、盆等应该是巩县窑产品。

陕西黄堡窑三彩胎质是“由陶土烧成的红胎,基调以褐色釉为主,再补以黄绿等色釉”“胎色白中闪红,胎质较松软不及河南三彩胎质坚硬细腻,釉色不鲜艳”。“但从外表看陕西黄堡生产的唐三彩胎质也很坚硬,坯体表面修整不如巩县的光洁,胎色白中闪红褐色的居多。胎泥中有细小的颗粒,修胎略为草率。”在笔者所列举的出土三彩中,“三彩罐”是由陶土烧成的红胎,胎质松软不及河南三彩胎硬,施褐绿两种釉色。“三彩豆”胎质较硬,胎色呈灰黄,修胎草率,胎泥中有细小颗粒。它们与上述描述较一致,因此这两件器物可能是陕西黄堡窑所产。

关于遗址出土的胎色粉白,软、硬两种胎质,釉面绚丽的三彩残片,就这个问题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邢窑三彩与同期的白瓷一样均以当地瓷土做胎,胎质瓷化程度偏高,有的几乎与瓷器相类,少部分由于温度的高低形成胎色的差别,有的类似陶胎,胎色有粉白、白中闪黄、白中微闪红之别,釉色绚丽。定窑三彩胎色洁白,胎质松软,不施化妆土,釉色淡雅以绿釉层多,黄白起点缀作用,没有蓝色釉彩,多施满釉。此次出土的唐三彩(包括残片)不论所呈现的釉色如何就胎质而言未见瓷化程度偏高的。那些胎色粉白胎质较硬的可能是邢窑三彩中那些类似陶胎的部分,胎质较软的可能是定窑三彩。

柳孜遗址出土的三彩,绝大多数是唐代前期的巩县窑产品,说明巩县三彩在当时已经销量很大,此时巩县窑的外销路线有两条航线:第一条是顺黄河东去,横穿华北大平原,经渤海湾到高丽(新罗)直达日本;第二条是经南北(隋唐)大运河,由长江直航海外。遗址出土的三彩证明了河南巩县三彩是由隋唐大运河运往海外这一事实。

另外遗址内出土的三彩除巩县外还有其他窑址生产的,但都为生活器皿,没有大型三彩俑,说明三彩在唐代作为生活用品已经进入流通,并且较普及。至于在遗址内没有发现大型三彩俑的残片,据笔者了解(2006年宿州运河遗址新闻发布会的报告)宿州遗址也没有类似残片,该现象为大型三彩俑只存在河南、陕西两地的唐墓中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篇5:唐三彩浅释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以白色黏土作胎,先在1100℃左右的高温下烧出素坯,然后在已素烧过的胎体上施釉,再经过800℃低温烧成。施釉是制作三彩的关键工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工匠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工艺流程,充分利用铅的氧化物易溶解的特点,把釉料点涂在设定的部位上,使釉料自然向下流淌,色彩互相交融浸润,形成自然、随意的印痕。它像画家笔下匠心独运地泼墨或晕染,给世人一种巧夺天工之感。

历史文化悠久的青州市出土有很多精致的唐三彩器物,现择要简介如下:

三彩炉:口径10.8厘米,高15厘米。侈口,卷唇,短颈,圆肩,鼓腹,圜底,附兽形三足。肩腹上下各饰一周弦纹,弦纹上有两种凸起的堆塑图案,分别为变形的狮面纹和变形的花瓣纹,两种图案呈六组交替排列,花瓣纹偏上,狮面纹偏下。口、颈处施褐釉,其余部分施蓝、绿、黄三釉,唐三彩中施蓝釉者较少,相对珍贵。

三彩钵: 口径13.7厘米,高13.6厘米。敛口,丰肩,球形腹,圜底。器身施黄、绿、褐三彩釉料,釉色自上而下均匀地流泛在器物表面上,下垂欲滴,腹下无釉处露出白色化妆土,整个器物近似一个半球体。

三彩四系罐:口径2.3厘米,高6.8厘米,底径2.8厘米。直口,短颈,圆肩,腹呈球形,假圈足。为穿绳提携方便,有意在颈与肩部装饰有对称的四系。通体用淡黄、石黄、淡绿三彩釉料,点彩形成晕染图案。

三彩双鱼壶: 口上有附盖,盖上有一穿圆孔方钮,便于开启。造型为两条向上的鲤鱼相拥构成壶体,高圈足外撇,上刻阴线形成鱼尾。突起的鱼鳍恰在壶身两侧,堆塑成穿带用的双系和沟槽,正对槽的圈足处做有双孔与之对应,可将穿带从壶肩部一直伸到底部,利于携带中壶的稳固。器物中部有一竖线,为双鱼分界线。鱼头部有阴刻双钩鱼眼,眼珠用赭彩点缀,周身涂抹大面积绿釉,表现鱼的勃勃生机,只在胸部鱼鳞和眼、嘴部位点抹了黄色釉料,使鱼的形象更加逼真,生动传神。双鱼壶是选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物——鱼,制瓷工匠抓住了双鱼跃起争食一瞬间的动作,造型奇妙,格调清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国力强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能工巧匠们突破了常规限制,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空间,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器物造型。

唐三彩以造型生动、色泽艳丽和生活气息浓郁而著称于世。宋三彩、辽三彩都与它有直接继承的渊源关系。特别是钴料的应用,为以后青花瓷的创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篇6:河洛奇葩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多种色彩。所谓“三彩”,也并不仅限于三种颜色,除红、绿、黄外,还有白、黑、蓝、紫等颜色。在三彩器物中,有的只具备上述几种颜色中的一种,人们称为“单彩”或“一彩”;带两种颜色的,人们称为“二彩”;带有两种以上颜色的则称为“三彩”。因这种彩釉陶器创制于唐朝,故后人称为“唐三彩”。唐代这种艺术珍品,大部在洛阳发掘出来,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唐三彩以斑斓夺目、鲜丽明亮的釉色和形象生动、优美精湛的造型而著称于世,再现了唐代的文化艺术特色和大唐盛世的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风貌,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作为唐代洛阳的雕塑杰作,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成了当时重要的输出品,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据各国考古学者提供的资料,唐三彩几乎遍及欧、亚、非,可见唐三彩艺术在世界上影响之广。

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上一篇:消除尴尬的多姿多彩英语口语下一篇:煤矿6月安全月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