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三彩的认识

2024-04-18

对唐三彩的认识(精选9篇)

篇1:对唐三彩的认识

对唐三彩的认识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艺术上到达了一个顶点。在陶瓷艺术上,唐三彩是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受到喜爱。它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褐、绿为基本釉色,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坛等等。,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点;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 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唐三彩外层的釉色是利用矿物资中金属氧化物的呈色机理烧制而成,唐三彩的特色表现在其多彩的釉色和制作工序上。唐三彩的烧制始于唐高宗时期,在天宝年间发展到顶峰

贞观后厚葬之风日渐盛行,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已经远不如当时出现的青瓷和白瓷。唐代三彩陶气的器物一般分为四种:一种是人物塑像类,二是动物塑像类,三是生活用具类,尤其以动物居多。

1959年6月陕西西安堡村唐墓中出土的唐三彩是唯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的文物,唐三彩是唐代艺术的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上有着重要作用、

篇2:对唐三彩的认识

今年暑假,我姨奶送给我一个唐三彩。姨奶说:“唐三彩是唐代人制作的工艺品,如果能得到他们留下来的唐三彩,那当然最好,可得不到的话也可以买一个现代人仿制的唐三彩来欣赏”。那个唐三彩制作的是那么精美,它是由淘泥烧成的。它跟一个书包差不多大,像一匹健壮的骏马。它是黄色的,在灯光的照射下,变得闪闪发光。小马背上还有一个碧绿色的马鞍子。它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样,看起来好像还在看我呢!它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和四只细长的腿。从远处看,它好似马上就要奔跑一样。我把它当作我心爱之物,放在一个玻璃罩内。它昂首站立在里面,显得很高贵、优雅。

我对妈妈说:“看那个马,好像真是一匹宝马呀!妈妈这个唐三彩太好看了,咱们应该好好感谢一下姨奶。”妈妈快乐地说:“是啊!”我轻轻地抚摸唐三彩,它是那么光滑,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我非常喜爱我的唐三彩,因为它像征着“马到成功”,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只要看见它,我就精神一振,克服困难。

篇3:对唐三彩的认识

洛阳,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中心。据史书记载, 洛阳先后有夏、商、周、战国韩、汉、曹魏、晋、北魏、隋、唐等15个建都朝代, 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8个陪都朝代, 共有105位皇帝在这里登基。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1880年, 洛阳汉魏故城北部邙山上, 古墓塌陷, 三彩器初露头角, 由于史书并无相关记载, 因此当时并未引起注意。1905年, 随着洛阳至开封铁路的修建, 埋于邙山王室墓群中的洛阳三彩被发现, 尤其唐三彩出土最多, 但由于是明器, 所以百姓多弃置不顾。而后, 洛阳三彩陶塑在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面世, 引起了王国维、罗振玉两位专家的注意, 他们对这些出土文物做了细致的研究并将其命名唐三彩, 指出了其所蕴含的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赞为国宝。1920年, 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高成汉等七位艺人修复出土时损坏的唐三彩, 仿古唐三彩由此开始。1942年, 古玩学家赵汝珍将唐三彩入编《古玩指南》, 三彩的艺术价值开始显现。1958年洛阳市民间美术供应社更名为洛阳市古今陶瓷厂, 生产仿古唐三彩, “文革”期间停止生产, 于1971年, 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仿古唐三彩又恢复生产。因此, 洛阳三彩在中国三彩器物史上最负盛名, 有着重要影响力, 在唐三彩的承上启下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唐三彩的由来及演变

三彩是种低温釉陶器, 以白色粘土为胎料, 用含铜、铁、钻、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 釉色呈深绿、浅绿、蓝、黄、白、褐等多种色彩, 其中黄、绿、褐三种釉彩为基本釉色, 故名三彩, 后来釉色日渐丰富, 但汉语中“三”也有“多”之意, 因此三彩一名被沿用下来。三彩不仅展示出传统中国画的写意韵味, 更是表现出古代雕塑技艺的精湛,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文物部门对三彩的准确表述为, 三彩器以三彩统称, 年代另述, 而非以“唐三彩”一言以蔽之。所谓唐三彩, “唐”为时代, “三彩”指工艺, 仅指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所烧造的三彩器物,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研究表明, 唐三彩雏形源于汉代低温铅釉陶, 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 又称“北方釉陶”, 多以普通粘土为胎, 呈砖红色。铁和铜为主要呈色剂, 多为单色釉。700℃-800℃烧制。器形出要有鼎、钟、壶、动物、佣等模型, 制作方法多为轮制、模制或手捏, 制作工艺较为粗糙。而后, 在汉三彩釉色基础上尝试多色并用, 形成了典型的南北朝三彩。胎土也由普通粘土变为瓷土, 烧制温度也达到1100℃, 而后上釉二次烧制, 南北朝三彩是唐三彩的萌芽期。

三、唐三彩代表作艺术造型分析

唐代三彩釉色平滑, 色彩艳丽, 虽胎体已用瓷土, 烧制温度提高, 但与魏晋后期的青瓷相比仍不够结实耐用, 因此不能作为食用器被普遍使用。开元盛世时, 由于经济的繁荣, 唐代的厚葬之风盛行, 并不能作为食用器的唐三彩却因厚葬之风受到上层社会的赏识, 仅短短二十几年便进入了全盛时期。《唐会要》记载:“王公百官, 竞为厚葬, 偶人像马, 雕饰如生, 徒以炫耀路人, 本不因心致礼, 更相煽动, 破产倾之, 风俗流成, 下兼士庶。”目前发现的唐三彩大致分为三大类:人物、动物和日常器皿, 目前洛阳地区出土的唐三彩没有发现生活用具, 基本上都是作为明器使用的马、骆驼、镇墓兽、胡人佣、天王俑等, 造型规矩大气、雍容华贵, 且均成对成批量的出现, 因此可以看出当时有资格随葬唐三彩的人基本都是身份显贵的钱权大家之人。

由于马在古代军事、农业、交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自古人们对于马就有一种偏爱。据资料记载, 唐代官府养马最多时达70万匹, 因此马在洛阳唐三彩器物中独占鳌头。洛阳唐三彩马主要有三种造型, 载人马或人马组合、放养马以及鞍马。从洛阳地区大量成对出土的牵马佣和马匹唐三彩作品中可以看出, 马匹几乎与身材高大的胡人等高或更高, 体型硕大健美, 丰腴圆润, 证明唐代盛行的马种并非一般的蒙古马, 而是西域的汗血宝马。所谓放养马, 即无鞍无缰之马, 表现其长嘶、狂奔、伫立、漫步、回头、俯首等诸多形态。而提到鞍马, 则必提到1981年出土于洛阳龙门安菩夫妇墓的三彩黑釉马, 高73厘米, 全身黑釉, 头、鬃、尾、鞍四足等处施白釉, 釉色匀称, 光亮。由于没有黑色釉药, 因此黑色这种釉色在当时是很难被烧制出来的, 而事实上, 之所以能呈现出这种黑釉是因为将褐红色釉加厚到一定程度后烧制而形成的效果, 因此这种黑釉马极为罕见。但不论是哪种造型的马, 马蹄部位皆不施以釉彩, 以应“龙种神驹, 四季踏雪”一说。且毛毡部分大多也不施釉彩, 有时会以大红色做装饰, 以竹签刻印以做出拉毛效果, 质感逼真。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马均以写实的手法创作制造, 其艺术价值不可低量, 因此唐三彩马又是马造型艺术中的代表, 同时也更进一步地证明了唐人对马的喜爱。

除此之外, 昂首嘶鸣的骆驼也深受唐三彩匠师的喜爱。诗人杜甫描写的“东来囊驼满旧都”“胡儿制骆驼”, 正是西域商人驼队络绎不绝来往于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写照。骆驼造型唐三彩分为光背骆驼以及驼峰中带有兽面驼囊和丝绸的骆驼。例如同为1981年出土于龙门安菩夫妇墓的珍品三彩载丝驼, 高88厘米, 长76厘米, 色彩瑰丽, 体态饱满, 骆驼背垫黄、白、绿花毯, 颈上曲, 头昂扬, 张口嘶鸣, 双峰间搭兽面驼囊, 囊的前后有丝绢, 丝绢两头分别系有小口瓶、鸡头壶、干粮袋和肉块, 基本再现了当时胡人驼队到内地经商满载丝绢归途的真实情景, 表现出唐朝繁荣的经济以及与各民族友好交流的盛况。

镇墓兽作为守护墓主人的器物, 均成对出现在墓门两边, 一个是人面兽身, 另一个时兽面兽身, 两两对称出现。唐代镇墓兽十分华丽, 一般为多种动物组合, 蹄子多为牛蹄或兽爪, 表现出力量或速度, 肩部带有翅膀, 寓意可以翱翔, 兽头均有角伸出。兽面通体施釉而人面不施釉, 原因如下:其一由于开相工艺, 即烧制之后再进行脸部描摹更显栩栩如生;其二, 由于唐三彩釉色极易流淌, 若人面施釉, 则釉彩流淌后面部表情显得较为狰狞, 无法呈现出人面的特征, 所以迄今为止, 牵扯到人面的唐三彩均无施釉。

对于天王佣来说, 也是成对出现。在墓中位置逐渐替代以前的武士佣, 其形象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作用是镇墓辟邪。天王俑一般呈现出唐代时身穿华丽光亮“明光铠甲”的将军形象, 脚踩地鬼或青牛青羊以彰显力量, 尽享威武阳刚之气。但他们已不再是实战的武夫, 而成为炫耀墓主生前富贵和威仪的忠实卫士。值得一提的是, 唐代时期的天王造像身材开始凸凹有致, 符合人体工学比例, 而唐之前, 天王造像则是以写意的艺术手法表现, 以线条勾勒人物, 身材曲线均隐藏在衣纹下面。

这一时期, 唐三彩不仅产量大、质量高, 而且在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且由于洛阳地区生产的唐三彩均以洁白细腻高岭土作为胎体, 因此无需施化妆土即可上釉色, 胎体和釉质结合的较为紧密, 不易脱落, 使其更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当代艺术对唐三彩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工艺美术品, 以朝代命名的极少。而现在无论国内外, 提到三彩艺术, 大家都会习惯性的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在三彩艺术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其中洛阳唐三彩又是最富盛名的。如今, 为了更好地推广三彩艺术, 洛阳唐三彩在传承历史技艺的基础上衍生出仿古三彩以及三彩釉画艺术品, 常作为国家及礼品被赠予各国。洛阳仿古三彩始于上个世纪, 完全按照唐代工艺制作, 而后人工做旧, 生产出土文物的复制品作为工艺品装饰摆件, 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配料球磨→设计造型→铸模→干燥→素烧→素胎检验→上釉→釉烧→酸洗→敷泥→陈放等, 工艺精美, 手法细腻。如果说仿古三彩是对唐三彩的传承, 那么三彩釉画则是对唐三彩的创新, 它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工艺, 将立体的唐三彩平面化, 在三彩釉色的基础上将色彩最大化丰富, 融合油画、国画等不同风格的表现方式, 给予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空间。形制从马赛克瓷砖到巨型壁画, 既可固定色彩也可利用流动的釉色创作独一无二的窑变作品,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天马行空的设计构思和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制作技艺创造出如此创意的工艺美术品, 这也是现代艺术家对古代艺术匠人智慧表达最高敬意的方式吧。

五、结语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高峰。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社会安康, 因此唐人充满了朝气与浪漫。宏达富丽、五彩缤纷的审美成为主流。唐三彩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唐三彩是融雕塑、绘画、陶艺三种技术于一体的艺术结晶, 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珍宝。而洛阳唐三彩几乎把中国陶瓷文化的全部潜能和优势都彰显出来, 它继承了秦汉以来写实主义的雕塑技法, 发挥了高度凝练与简洁, 概括与无限的特点, 给人以无限的创作灵感及想象空间。唐三彩的魅力同时感染了世界各地, 它不仅仅是唐代的一种工艺美术品, 也那个时代中原、东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交流的映射。

参考文献

[1]孟津县志[Z].

[2]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文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

[3]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出土文物集萃[M].郑州:中州古藉出版社, 1990.

篇4:南迁的唐三彩

江西九江地区几十年来共考古发掘了数十座唐代墓葬,与同时期墓葬出土器物相比,出土的唐三彩数量十分稀少。因此,这种文化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查阅60多年来江西各地发掘的唐代墓葬资料,除九江地区外,其他地区目前尚没有出土唐三彩器物的报道,这种现象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疑问和思考:一是整个江西省为什么只在九江地区出土了唐三彩,其他地区没有这类器物;二是九江地区出土的这些唐三彩器物是作为商品流通到了九江,还是中原人南迁时带来的?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考释,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一、江西九江地区出土唐三彩概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西九江地区的部分唐代墓葬中相继出土了十多件唐三彩陶器。

唐三彩龙鋬盘口壶:1957年1月1日出土于九江市化工厂,壶高18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7厘米。盘口、龙鋬、束颈、鼓腹、饼形足,口沿堆塑龙鋬,颈部饰有数道弦纹。对称双系及一短鸡首,器身施黄、绿相间釉。出土时盘口已残,器身局部有脱釉现象(见图1)。

唐三彩三足炉:1984年7月1日九江市金属厂出土,炉高12.5厘米、口径10.5厘米,口沿外卷,稍有变形并留有三处支烧垫痕。束颈、丰肩、鼓腹,三足为兽蹄形。腹部饰有一道凸起弦纹。肩部饰黄、绿、蓝三种釉色的变体莲瓣纹,腹部饰白色釉点状纹,底部无釉,出土时有脱釉现象(见图2)。

由于两件器物都是在基建工地出土,出土现场完全毁坏,故第一手资料无法准确掌握,但从两件器物制作工艺和纹饰装饰来看,应为随葬冥器。

1986年在九江永修县云山垦殖场的一座唐代墓葬中,一次性出土了以下9件唐三彩器物:

唐三彩镇墓兽:通高83厘米、宽37厘米,底座宽18厘米、长20厘米,造型为人面兽身,蹲坐状,兽蹄足,长鬣耸立,有双翼,头生双角,形象较凶猛,器身施黄、绿釉(见图3)。

唐三彩骆驼俑:通高61厘米、长52厘米,底座宽20厘米、长31厘米,造型比例匀称。双驼峰下饰有一垫座,器身施黄、绿釉,绿釉脱落严重(见图4)。

唐三彩胡人俑:共两件,一件通高37厘米、宽15厘米;一件通高48.3厘米,出土时已残破。除尺寸不同外,两件俑的造型基本相同,均为立式。人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双手弯曲伸出,双足裸露,身施黄、绿釉(见图5)。

唐三彩矮奴俑:高17厘米、宽8厘米。立式,头戴毡巾,右手插在胸前,左手垂直藏于袖内,双足裸露,身施绿釉,首足无釉(见图6)。

唐三彩仕女俑:共三件,造型相同,俑高均为23厘米,立式,头戴高冠,双手握圈放在胸前,足藏于裙下,身施黄绿釉,俑首无釉,俑内中空(见图7)。

唐三彩男侍俑:俑高29厘米,立式,头戴毡巾,双手插在袖中环于胸前,双足裸露,身施黄釉,首无釉,俑内中空(见图8)。

江西九江地区出土的11件唐三彩,为盛唐时期较为流行的题材,如骆驼俑、胡人俑、矮奴俑等,反映了大唐与西域文化交流的现象;而鸡首壶、香炉、男侍俑、仕女俑又带有传统的中国文化色彩。由此说明,这些唐三彩的制作年代应该为中唐时期。人物俑的造型已经基本淡去了北朝以来体态清庾、亭亭玉立而欠生动的遗风,唐文化特征较为明显。

二、九江出土唐三彩来源考释

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背依庐山,与湖北、安徽、湖南交界。因其优越的地缘条件、便捷的水运交通,历史上九江一直是江南地区承接中原文化的重要通道之一。从政治地理版图上看,西汉以来,九江就归属在江西省的行政辖区内,其历史文化特征与江西其他地区相比,有着一定的趋同性,江西历年来的考古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曾盛行于中原地区的唐三彩为什么会在九江有所出土,究其原因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

唐开元、天宝年间,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势力相继而起。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暴发了震惊海内的“安史之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盛行,唐朝统治从此由盛而衰。此时的江西,由于偏离政治中心,又由于在安史之乱期间,张巡、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市),挫败了安禄山攻打江淮的企图,江南地区没有直接遭到叛乱的兵祸,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区域。

“安史之乱”前,北方以关陕河洛为核心,之后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点,成为中央征集粮食、赋税的重要供给地。以建昌县(今九江市永修县)为例,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形成了“邻邑幕之来归者众,户口日增”的局面。与动乱不定的中原地区相比,江南地区成了一片安身立命的乐土,大批中原百姓举家南迁,九江成了他们南迁安居的重要地区之一。据《江西史稿》载:从唐代贞观年到天宝年间,九江的户口统计情况看,似乎也是说明了这一点。唐代贞观十三年(639年),江州的户数为6360户,人口数为25599口。到了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增加到了19025户,人口数增加到了105744口,短短的103年,户数增加了两倍,人口数增加了四倍。这些数据说明,人口在短期内骤增是与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有关系的。

从九江出土的唐三彩数量上看,比较稀少,说明唐三彩在九江流行面并不宽,当地人还没有用唐三彩随葬的习俗。从九江出土的唐三彩文化内涵上看,也与九江唐时的民俗风情不同。因此,我们认为这些“三彩器”应该是随中原人南迁时带到九江的。

为什么说这些唐三彩不是作为商品流通到九江的呢?首先是量的问题。如果是商品,使用的范围一定比较宽泛,否则就会失去商品的基本属性,这是社会习俗和文化心理决定的。考古资料反映,唐朝时期,九江用于随葬的冥器多以青瓷为主,器物主要是壶、碗、碟、罐、盏等。这些“事死如生”的观念较为明显,中原文化对九江丧葬习俗影响不大。其次,九江临江(长江)靠湖(鄱阳湖),古往今来,一直是南北水运的“命门”之地。从九江往南,越鄱阳湖过赣江可连接岭南各地,向北有二条水路,一是从江州(九江)过沔州(湖北安阳)、襄州(湖北襄樊)、商州(今陕西商县)达长安;一是从江州、扬州(进入大运河)、楚州(江苏淮安)、泗州(安徽泗县)、宿州、汴州(开封)入黄河至洛阳而抵长安。这既是一条水上南北黄金运输线,又是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唐代以后,九江的历史文化,商业贸易地位日趋凸显。唐宋之际,每当政治动荡、战争云起的时候,南北商贸活动几乎停止。从中唐以后百年历史局面看,政治、社会基本处在不稳定状态,中原地区的商品很少进入江南地区。

由此分析,九江出土的唐三彩不会是商品现象,而是中原人南迁时带来的。他们经过长途跋涉,身心疲惫,越过长江后,认为相对安全了,就落居在九江。死后将其随身携带的唐三彩随葬于墓穴中,留下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文化现象。

篇5:描写唐三彩的作文300字

我和爸爸各有一匹唐三彩马。

我那匹被艺术家们设计成了蓝色,可马鬃和马尾巴却是白色的。马的头伸在左前蹄的前面,脖了弯成了月牙形,好像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草。四条健壮的腿站在菱形的底托上,显得十分稳重。马鞍的颜色黄绿相间,鞍髻下垂着一个个黄色的`小穗。我和妈妈都喜欢这匹马。征得妈妈的同意,我把它放在自己的书柜里,免得别人碰坏它。每当我去拿书时,总要看它两眼,它仿佛又在吃草呢!

爸爸的那匹黑色鬃毛的唐共彩马可不是这个姿势。找条有力的腿站在带黑点的底座上,另外一条后腿向前抬着,马头侧着低下来,够着蹄子,好像在挠痒痒。=

这两匹马虽然都很漂亮,但我总觉得马尾巴太短了,和身子不大相称。

篇6:唐三彩作文

这匹唐三彩很漂亮,它是由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四种颜色组成。它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论从正面、侧面哪里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唐三彩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四只足,正踏在一块玉石上。玉石是白色的,上面飘着绿色的飞絮,它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份,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行走的唐三彩能巧妙的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这个行走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二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去奶奶家,晚上睡觉怎么也睡不着,爸爸就把这个宝贝拿出来让我抱着,看着它那栩栩如生的样子,想象着它飞驰草原、越过雪峰、踏过险滩的神驹风范,不知不觉的让我沉于梦中……

篇7:唐三彩纪实故事

康乡长和老贵去的时候,梅花正坐在床边嘤嘤地啜泣,栓保蹲在地上,不住地吧嗒着旱烟,很无精打采的样子。

老贵在康乡长后面悄声说道,栓保兴许正在为梅花的学费发愁呢。

康乡长似乎没听到老贵的话,朗声说,栓保,女儿考上了北大,祝贺你啊!

栓保这才发觉来客人了,忙慌乱地站了起来,讪笑着说:康乡长来了。梅花别过脸去,用袖子擦拭着脸上的泪痕。

康乡长看了看,栓保家里依然空荡荡的,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当,墙角一缸咸萝卜散发出一种说臭不臭说咸不咸的味道。

老贵附在康乡长耳边说,栓保家一年四季把咸萝卜当饭吃。

康乡长发现墙旮旯放着一个瓷罐,突然两眼一亮,这个罐子是干什么用的?

栓保不好意思地一笑,当年腌制咸菜用的,现在嫌它有点小,就不用了。

康乡长把瓷罐搬到光亮处,用手小心地擦拭了一下,哇塞,这是宝物啊!

栓保,还有老贵都眨巴着眼睛,好像不明白康乡长的话。

康乡长说,这个瓷罐不是一般的瓷罐,是唐三彩。

栓保说不可能吧,是俺爹活着的时候用两个鸡蛋在集市上换来的。

康乡长摇了摇头,接过老贵递过来的一块破布仔细地抹拭着,得意地说你们瞧瞧,这个瓷罐绝对是唐三彩。

老贵一愣一愣的,康乡长,你可看仔细了。

康乡长说,你们瞧瞧这瓷罐,造型古雅端庄、生动别致,彩饰新颖细腻,釉色莹润鲜亮,有一种斑斓富丽的艺术效果。

老贵说为啥叫唐三彩呢?

康乡长侃侃而谈,说这种制陶工艺是从唐朝时期开始的,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经过高温烧制后,三种釉色相互交融,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形成了有原色、复色的斑驳淋漓的多种颜色。据说这种玩意儿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釉质的自然下流,烧制好的唐三彩会产生许多复杂奇妙的变化,因此,没有任何两件唐三彩作品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说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康乡长一席话,把老贵和栓保搞得目瞪口呆,傻了一般。

栓保迟迟疑疑地问,康乡长,这个瓷罐真是宝物?

康乡长点点头。

栓保说,可是,可是,这宝物对我来说也没啥用处,也不知道有人要没有?

康乡长说这样吧,我出3万块,你卖给我如何?

栓保惊喜地说真的?

康乡长说不骗你。

栓保慌乱地点了点头。

老贵也松了口气说,梅花这下可以上大学喽。

第二天,当康乡长交给栓保3万元要把瓷罐抱走时,梅花红着脸说,康乡长,这个瓷罐既然是唐三彩,肯定是我家祖传的东西,所以我不想让它流落到他人手中。

康乡长眨巴着眼睛说,你这话什么意思?

梅花说康乡长,你要保存好这个瓷罐,5年后,我用4万块把它赎回,中不中?

没想到是这样,康乡长一时说不出话来。

梅花说康乡长,你要不同意,就请拿走你的钱,把瓷罐留下。

康乡长说那好,5年后你可以赎回,但不是4万,是10万!

梅花沉默了片刻,使劲点了点头。

康乡长走后,栓保气急败坏地对梅花说,闺女,你是疯了还是咋的?那个破瓷罐他买走就买呗!你还赎它干啥?你当真以为那就是宝物?

梅花说爹,我找专家鉴定了,那个瓷罐就是唐三彩。

栓保说确实是我跟着你爷在集市上拿鸡蛋换的,怎么会是宝物呢?若真是宝物,3万块钱咱是不是卖亏了?

梅花说没有,我们还捡了一个大便宜。

栓保说那就好,赎回不赎回都中。

梅花在大学里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由于成绩优异出类拔萃,毕业后被一家公司聘为副总,年薪20万。在老贵的带领下,梅花开着小轿车带着10万元辗转找到了康乡长。康乡长又惊又喜,他抱出那个瓷罐,说闺女,实话跟你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瓷罐。

梅花一点也不感到惊讶,说谢谢您!我当初就知道是个很普通的瓷罐。

康乡长很是意外,说那你为何还要赎回去?

梅花说做人得讲良心,当年要不是您出手相帮,我不可能有今天。

老贵有点明白又有点糊涂,说,康乡长,既然您知道是假的唐三彩,为啥当年提出要让梅花拿10万元来赎回?

梅花抢先插话说,老贵叔,康乡长一是不想让我赎回这个假的唐三彩,二也是在逼我学业有成,干出一番事业啊。

康乡长欣慰地说,梅花,我只拿回属于我的3万,其余的7万你捐给村里如何?

篇8:唐三彩: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葩

一、唐三彩的产生与发展

在唐代以前北朝时期的黄绿彩陶器被视为唐三彩的前身, 然而它毕竟不是三彩。考古发掘表明, 低温、单色釉器物的发明渊源于汉魏六朝时期, 中国北方地区的北朝和隋已经出现青瓷。这些工艺是唐三彩出现的基本条件, 釉陶和瓷器的成熟, 使艺匠们得到启迪, 终于在唐代创造出多彩变幻、别具艺术魅力的唐三彩。

唐代三彩器的制作始于何时, 从有纪年的唐墓考察, 早于唐高宗时期的唐墓不见出土。这似乎说明, 三彩器始烧于唐高宗时期。综合目前资料, 真正的、别具一格的三彩器的确是在唐高宗以后形成的。发现于纪年墓葬的最早的唐三彩是唐高宗麟德元年 (664年) 郑仁泰墓的一件蓝釉三彩盖钮, 还有高宗上元二年 (675年) 李凤墓的三彩双联盘、三彩塌。其后三彩器突然兴盛, 出现了大型器物, 许多都是作为冥器随葬, 在随葬品中大量取代陶瓷器。最好的三彩器作品主要集中在8世纪前半叶, 地域主要分布在洛阳和长安地区。如永泰公主墓出土瓷器皿仅5件, 而三彩器皿多达104件。

既容易烧造又十分漂亮的三彩器在唐墓中作为一种随葬品而盛行, 大约在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 (650—756年) 。三彩生活用器的出现要早于三彩俑, 武则天以后的墓葬中三彩俑才较多地出现。唐开元、天宝年间 (713—756年) , 是烧制三彩器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三彩俑不仅产量大、质量高、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而且人体结构准确, 形态逼真传神。以色彩取胜、富丽堂皇的三彩器的特殊工艺给图案构想创造了新天地, 唐朝人在三彩器创作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天宝以后三彩器的数量逐渐减少。至中晚唐以后, 三彩器在墓中几乎没有出土, 而被瓷器所代替。若对三彩器的发展进行总体观察, 其中的原由不难理解。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赭黄色为主, 间以白色或绿色釉, 采用蘸釉法, 施釉较草率, 釉层偏厚, 流釉或烛泪状, 釉层没有完全烧开, 色泽暗淡。盛唐时期, 三彩器工艺明显进步, 在器型品种上, 除了器皿以外, 出现了大量生动的三彩俑, 尤其是天王俑。这时的三彩器釉色润莹, 赋彩自然, 采用混釉技法, 器皿多为内外满釉, 色彩有绿、黄、白、蓝、黑等;装饰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 还广泛使用堆贴和捏塑;装饰内容丰富多彩, 花鸟走兽无所不包。然而中晚唐时期的三彩器制品每况愈下, 多为小件, 趋于单彩釉, 而且釉面单薄, 脱落剥蚀现象严重。这一现象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现象, 而这正是安史之乱促使的。

二、唐三彩的制作工艺

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成就, 可在唐代文献中却没有记载, 唐三彩之名是在近现代古董收藏者中叫开的。作为一种工艺品, 它并不仅仅在唐代烧造。

唐三彩虽然是陶器, 但与一般低温的釉陶不同, 它的胎体是用白色黏土 (高岭土) 制成的, 釉的釉基是石英, 釉料则用数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 主要有3种:用氧化铜烧成绿色、氧化铁烧成黄褐色、氧化钴烧成蓝色, 并用铅作釉的溶剂, 利用铅在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烧成黄、赭黄、翠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各种色调, 斑斓绚丽, 使人想见盛唐的风采。

唐三彩的烧造工艺为两次烧成, 先是在1000—1100℃的高温下烧出素坯, 然后取出在胎体上施釉, 再经800—900℃低温复烧而成。经检测, 其坯釉膨胀系数基本一致, 这使得坯釉结合良好。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实带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 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到北朝时期, 也就是公元5世纪初, 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 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三、唐三彩器类

唐三彩器大致可分如下三大类:

(一) 生活用器, 有瓶、壶、罐、钵、杯、盘、盂、烛台、枕等10多种, 每一种又有许多式样, 如瓶有双龙耳瓶、双系扁瓶、花口瓶、洗口瓶和细颈瓜腹瓶等多种。

(二) 俑, 人物有贵妇俑、男女侍俑、牵马俑、文官俑、武士俑、胡俑、天王俑等, 动物俑有马、驴、骆驼、猪、牛、羊、狗等, 禽有鸡、鸭等;

(三) 居室用具的各种模型, 常见的有亭台楼阁, 又有花园中堆砌的假山和水榭, 各种房屋、仓库、厕所、车、柜等, 凡死者生时所享用的事物无不具备。

四、唐三彩的生产

三彩器在唐代大中型墓葬中经常出土, 但找到制造场所较晚。上世纪50年代在河南巩县 (今巩义市) 大、小黄冶村发现窑址, 采集到不少三彩器的残片, 当时没引起关注。1975年以后进行了反复调查, 发现分布在黄冶河东岸有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的窑场, 试掘出土了一批遗物, 有三彩炉、盂、壶、注子、罐、碗、豆、盘、枕、俑, 以及一些动物玩具、建筑材料。遗址发现三个叠压层, 出土遗物有隋代青瓷, 可知隋代已经建窑烧瓷, 唐代有大量三彩器, 宋代继续烧造, 为洛阳发现的大批三彩随葬品找到了烧造地点。

西安地区出土三彩器更多, 表明唐长安城及周围应有大规模三彩作坊。西安西郊唐长安城的醴泉坊出土了经过素烧而不合格的陶坯、施釉而烧结的次品, 种类有天王、文吏、仕女、动物和生活用品, 还发现陶范和支烧架, 还有“天宝四载……祖明”字样的陶片。推测此处可能为唐长安城烧造唐三彩的作坊, 它可能受官府控制或为官府服务, 兼烧随葬用的冥器。

经过大规模发掘并清理出作坊、窑炉和大量器物的三彩窑址位于陕西铜川黄堡。发现3座窑炉, 1座呈马蹄形, 由窑门、燃烧室、窑床、烟囱组成。燃烧室为扇形, 用耐火砖砌成。窑床长方形, 两个烟囱在窑床后面。燃烧室堆满炭灰, 里面夹杂三彩残片、支烧具, 窑床上也有三彩残片。

五、唐三彩艺术及其影响

在种类众多的唐三彩器中, 最能生动地体现大唐神韵的是作为雕塑艺术品的三彩俑。这一时期的人俑塑造风格比较明显, 一改魏、晋时期秀骨清相的作风, 讲求“丰腴为度”, 女俑丰满富态, 男俑英武得体, 形象生动, 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景, 也反映了唐人的审美要求。唐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 海路贸易也日渐频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证了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原一带生活, 他们多从事商业和艺术活动。在胡人俑中经常可以见到胡人牵着背负着丝绸等货物的骆驼的造型, 形象极其生动。而作为超越生活、反映佛教信仰的天王俑则以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着唐人的精神和力量。

篇9:对唐三彩的认识

长期以来在洛阳唐墓中就出土了许多形态各异、独特的造型三彩骆驼和三彩胡人牵骆驼俑。唐人养驼爱驼,还屡见于唐代的绘画和诗文中。从唐墓中出土的众多胡人俑骆驼、放养立驼、载丝驼、载物驼来看,在北方商路上,由粟特商人、突厥商人、东罗马使节组成的商队万里迢迢,日夜兼程奔波于东罗马帝国与大唐之间,表现出中西贸易繁忙与艰辛。同时也见证了唐代大贾高人达官贵人与骆驼的亲密关系,这就为唐三彩骆驼的制作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也为后世遗存创造了条件。为了鉴别唐三彩骆驼真品与仿品的不同,本文着重就唐三彩骆驼的种类、制作工艺与鉴别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唐三彩骆驼的种类

三彩驼以双峰为多,偶见单峰。单峰驼产于中东、近东地区,体型略小,陕西咸阳、河南洛阳均有出土,延颈长嘶,颈项及腿部的驼毛都塑造得非常逼真。在众多出土的唐三彩中最常见骆驼有三种。一是放养立驼,二是乘人骆驼,三是载物骆驼。

放养立驼:

高大的双峰驼较多,少见单峰。单峰驼身较小,四肢修长,产于阿拉伯、北非和印度,陕西咸阳契苾明墓曾见出土。三彩立驼的体态健壮,骨肉匀亭,或仰首嘶鸣,或曲项敛声,柔厚的驼毛、饱满的肌腱都真实细致地得到表现。

这匹放养立驼,啸天骆驼肌肉灰白,褐毛斑斓,引项嘶鸣,若有所望;骆驼褐釉深沉,莹光四射,膘肥体壮,鬃毛飘拂。骆驼各部位塑造得匀称,动静鲜明,呼之欲出。(图一)

三彩乘人骆驼:

各种人俑和骆驼的结合,是三彩骆驼的又一表现方式。唐代社会生活中,仪仗、出游、商贸都需骑骆驼,三彩中有各种装束的骑驼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三彩骑胡人骆驼,高50厘米,俑带尖顶胡帽,深目高鼻,手呈持缰状,骑于两驼峰之间。驼昂首前视,静立于长方形底板上。俑袍施绿釉,腿部及驼均施褐釉。驼上骑胡俑者极少,因而显得弥足珍贵。(图二)

三彩载物驼:

这件骆驼高40厘米,彩色釉骆驼眼圆目瞪,引颈昂头,张口作呜叫状,鼻孔微张,四肢强颈有力,立于一长方形踏板上,颈部驼毛梳剪整齐:背部双峰,向左右倾倒,表现出了骆驼仰天长鸣时的生理特点。

三彩驼驼形体硕大,构造复杂,无法使用普通手工拉坯法来完成,所以多用模制法成型。唐三彩骆驼的底板一般都是不上釉。唐代工匠在制作时总要在底板上刷一层白色的化妆土。此件接口用毛笔在驼背捆扎的鞍上点染蓝色釉汁斑点,呈现出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这种装饰华丽、制作精细的三彩骆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为墓主所用,装饰更加华丽绚美,配有骆驼卒或谓牵骆驼俑。头小,颈长,骠肥体壮,比例准确,色彩纯正华贵。骆驼的躯身很肥壮,但腿部细小,突出表现的是肌健的骨骼,正是这骨与肉的变化对比,使骆驼圆浑而不臃肿,矫健而不失俊雅。完美的造型,深、浅白釉反差,彰显了骆驼高贵的气度,沿袭秦汉以来我国彩塑的写实艺术手法,形神俱佳,显示了唐期工匠高超的技艺,创造性地运用低温铅釉色彩的绚丽斑斓,烘托出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氛,为唐三彩器中罕见的珍品。(图三)

玩具驼:

河南巩县黄冶窑址中发现过载物驼和载人驼。载物驼高6.3厘米,昴首引颈,背置鞍垫,两峰之间有驮子,颈和腿部绒毛清晰可见。载人驼高6.5厘米左右,驼昂首曲颈,摆尾,背有垫。骑驼俑胡人形象,深目高鼻,蓄须,头戴小帽,足登皮靴。同时发现了陶范,说明这些玩具驼是成批生产的大宗产品。这种小型骆驼是否属平民随葬之用待考。

彩色釉立骆驼,长43厘米,高35厘米。此件彩色釉立骆驼俑头小颈长,骨壮膘肥,臀部发达,腿部强颈有力,处处都透溢出一种内在、真实的美感。其眼睛、耳朵、筋骨、肌肉等局部雕琢精细,刀工娴熟,将骆驼的外貌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此骆驼仰首嘶鸣,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柔厚的驼毛,饱满的肌肉,体现了唐代三彩匠师对骆驼之外貌、神态、秉性所做的极其深入的了解。立驼俑是唐三彩中常见的品种,即四腿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的三彩骆驼,而此件作品则堪为翘楚。

唐三彩骆驼的制作工艺

唐代工匠经过无数次实践,将唐三彩骆驼的工艺制作分为(一)塑造;(二)成型;(三)施釉;(四)装饰、特征等工艺予以实践。

一、塑造工艺:

先进行分模,具体步骤:先搞造型,用泥巴先推出骆驼的大概形状,待晾干后精工细雕,整体骆驼完成以后,再把驼身、头、峰、底板等主要部位切割成分解。

真品骆驼的塑造,健壮高大,比例匀称,肌肉、骨骼、筋脉都较符合解剖学,尤其是堆塑的驼毛显现出强烈的质感,逆向运动的驼峰则是在写实的基础上突出了动态。如上个世纪50年代出土于宝鸡的彩绘骑卧驼俑,除了骑驼者塑造得体格健壮、神情激越、精神抖擞外,骆驼也是形体硕大,四足卧地,张嘴瞪目,骆驼双峰略呈逆向排列,反映了雕塑家细致的观察力和传神的雕塑技能。数量众多的骆驼造型,无论负重或轻装,无论站立或蹲卧,均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不畏征途、吃苦耐劳的“沙漠之舟”的风采与神韵。

二、成型加工工艺:

它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选高岭土加工而成原料。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然后才能使用。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

其次再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模制方式:先把驼身分中线,两边对等,便于模具退出,再用石膏倒模。与近代陶瓷制造业中的手工挤浆法相类似,采用双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而成。组合套模适用于比较大型的人物俑、动物俑和复杂器皿。

另一种是采用捏塑方式:一件造型较为复杂的三彩作品,需要采用多种成型手段,同时使用模制、堆塑、雕刻等手法,各部位分别制作。器身的贴花用模印,最后黏结在一起,用泥浆黏结成型。按坯,把反复揉好的泥条放入模具内,慢慢展开到模具边沿,两块模具合拢后,待水份吸收半黏状态方能出模。再把粘接缝修复平整,开始组装,先把驼身修复好。再粘接驼头、驼峰,将驼身翻过来,支在特定的架子上,再粘接四条腿和底板,待能站立成形,晾干后入窑素烧。

三、施釉焙烧工艺:

坯胎成型晾干后,胎为骨才是一件好的三彩骆驼,造型再好如果施釉不好,其价格也要大打折扣,因此施釉显得格外重要。先入窑用氧化焰经过1000℃~1100℃左右高温焙烧素胎。

素胎烧好后,经过冷却,挂上配好的含有不同金属氧化物的釉汁,称为素烧。然后人窑进行第二次焙烧,釉烧时窑炉温度为900℃左右。釉料在窑炉内经过充分熔融,各种颜色的釉料互相浸润交融,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

唐三彩器最大特色,是在于其高度发挥了低温铅釉的熔点低、流动性强等性能,运用黄、绿、蓝、褐等颜色釉,形成华美绚丽的釉装饰,称为釉烧。从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唐代焙烧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窑工们已经能够十分纯熟地掌握火候的大小和窑炉温度的高低。在进行第二次烧釉过程中,由于火候和窑炉温度控制把握得当,保证釉汁与胎体的膨胀系数均衡一致,使得釉汁与胎体结合紧密,因此,三彩骆驼很少有脱釉现象。

唐三彩作为一种铅釉陶器,经过素烧与釉烧即成三彩器,它的颜色以黄绿白或黄绿蓝赭等多种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因而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调。人们称之谓“唐三彩”,实际上不是只有三种颜色,而是多种色釉的意思。唐代工匠经过无数次实践,成功配制出白色、浅黄、棕黄、褐红、淡青、翠绿、深绿、天蓝、茄紫、赭黑等彩色釉。经过化验和分析,可知唐三彩釉料主要成分是石英、硅酸铅及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石英用来增加釉料色泽的光亮度,铅成分则是用来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帮助釉汁溶解,呈色剂主要有铁、铜、钴、锰、锑、铬等。按照装饰的需要,在釉料中加人呈色剂经过高温烧造,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氧化钴呈蓝色,氧化铁呈褐红色、浅黄色、赫黄色,氧化铜或铬呈青绿色,氧化锰呈紫色等,而白色则是以铅的氧化物与含铁量低的白色黏土所配成,不加着色剂。蓝色釉在7世纪中期偶有出现,工匠此时掌握了三彩挂蓝釉的技术。一件好的唐三彩挂蓝骆驼价格要高于一般普通三彩骆驼的10~20倍。

四、胎体装饰工艺:

浓郁而热烈,艳丽张扬奔放是唐三彩骆驼的艺术个性,这种个性是通过陶瓷工艺和雕塑工艺的有机结合而完成的,精湛的胎体造型为釉彩装饰提供了良好基础,姹紫嫣红的釉彩又使器物瑰丽多彩。唐三彩骆驼等动物雕塑器的整体造型和细部枝节都精雕细刻,准确而真实。器皿采取贴花、划花、印花的方法加强胎体的装饰性。

贴花:河南巩县和陕西铜川的三彩窑址,发现不少贴花印模。贴花一般用在骆驼身上的施彩,大多数为两种釉色,即黄绿色。因贴花后器物表面凹凸不平,彩釉聚散厚薄不一,浓淡深浅各异,彩色的变化扑朔迷离,如前述三彩载物驼的背上装饰精细华丽,更使三彩的艺术感染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唐三彩骆驼的鉴别

三彩骆驼是唐代雕塑艺术品中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博物馆、社会个人收藏家总是重金购买。而以制作假文物发财致富的人,自然把仿唐三彩骆驼作为生财之道,生产出各种形象各异和大小不同的三彩骆驼、马以及其他各种人物、动物等。一般粗制滥造和新手做的赝品很容易鉴定,而有几十年制作经验高手,专做几件高仿精品骆驼,以假乱真,特别是那些工艺技术力量很强的三彩陶厂,完全采用老传统工艺精心仿制,仿制品连科学仪器都很难鉴定,判断起来很难。那么真品与仿品如何鉴别呢?笔者长期从事文物的征集、交流工作,故将个人鉴定真假三彩骆驼的经验体会与大家探讨。

第一看时代氛围:认真体会唐三彩骆驼的时代精神特性

唐三彩骆驼是雕塑艺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产物。大唐盛世,文化教育艺术发达,孕育出生机勃勃的雕塑艺术。骆驼这种动物形体结构本来就很美,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包括宫廷生活的祝寿、庆典、商业运输和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骆驼。唐朝工匠做骆驼时总是将其形象和精神升华为大唐盛世精神的体现。因此,真唐三彩骆驼各种形象气宇轩昂,有个性,有情调,有姿态,用内在的劲而发外在的形,线条流畅,骨肉均匀,神韵气足,加上班斓绚丽的彩釉,使骆驼的雕塑不同凡响。唐朝以后没有哪一个时代骆驼的形象有这样多姿多彩,这样神情激越、精神抖数。

目前仿三彩制造者还没有这样高超的技艺,也没有大唐盛世的时代气氛,根本无法逼真塑出三彩骆驼这样的艺术形象。他们只能照考古发掘品、博物馆陈列品和出版物上的形象模仿。模仿不是创作,既没有生活体验,又没有激情,塑造的骆驼外形可以像骆驼,但没有精气神,比如线条不够流畅,软弱无力,气宇不轩昂。真正唐三彩骆驼的头、颈、胸、背脊、肚腹、臂部、腿蹄的比例结构,富有弹性的线条组成流畅而有力的形体,变化自然。而假骆驼面部扁平,眉骨、颧骨、鼻梁、嘴唇、牙齿起伏变化不大,比较死板。颈部线条太直,太僵硬,丰满的胸部和臀部为了夸张,做得几乎呈方形,没有真品的圆润感。真品生机勃勃,强烈的时代精神感,把人们引导到了一千多年的唐朝社会,假骆驼则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体会这个感觉对判断真假三彩骆驼有所帮助。第二看胎体判断真假

洛阳出土的唐三彩,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铁质。因烧成温度和炉内气氛的差异,烧成后的胎体颜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黄色等多种,胎质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像是石英的微小颗粒,并有其他矿物杂质。从胎体坚实度来看,有的因烧成温度高,胎体比较坚硬;有的因烧成温度低,胎体硬度小一些,胎体较疏松,釉层容易酥落。

仿制品的制作,一种是一般仿品,采用加工现代三彩工艺品的胎体材料,没有经过特殊配料加工,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比较坚硬,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手感较重,与唐代三彩区别较大。另一种高仿品,选用的材料是高岭土,也采用与古代相近的工艺对胎料进行加工,并挖空心思,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石英粉和其他物质,经过精心配制,用传统工艺进行炭烧,使仿品无论从硬度、胎色还是疏密度都与唐代三彩接近,区别开来有一定难度。

第三看特征三彩釉本质特征的真假差异

真品釉质比较厚润,基本颜色是白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由于长期埋入地下,历经千余年,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等的侵蚀,光亮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釉面的开片均匀细小,有规律,开片四边微微上翘,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银沁,类似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用肉眼直接观察,侧面看釉面的表层,生成一种像蝇翘一样薄薄的一层,开片之间像是鼓起的线条,这即是唐三彩的“包浆”。

仿制品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泽,往往采用氢氟酸去光,再用碱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涩。近年来,制作者也研究釉面开小片的方法,但开片坚硬,有的过于细碎、粗大,有的纹路杂乱无章,开片往往产生个别纹线过长的现象,釉面无蝇翘“包浆”。有的虽然也制作了一层银片或出现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层薄雾,很浅薄,而且不牢固易脱落。

上一篇:竞聘动员主持词下一篇:“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