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的通知

2024-05-11

西安出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的通知(共8篇)

篇1:西安出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的通知

河北省关于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发展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顺利推进。

一、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

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各地要督促房地产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对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要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其开工建设、上市销售。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开工建设。

进一步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各地要根据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和时序,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的利用效率。城市人民政府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内,于今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2010-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重点明确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建设规模,并分解到住房用地供应计划,落实到地块,明确各地块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等控制性指标要求。

强力推进回迁房安置房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动作,多渠道招商引资,落实优惠政策,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坚持依法拆迁、合理补偿、积极推行先安置、后拆迁,鼓励拆迁货币补偿和异地实物安置,引导被拆迁人使用补偿款从市场购买商品房。要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确保被拆迁人按时得到回迁安置。

二、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各地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建设项目、土地供应及建设资金,确保责任目标的完成。要加大廉租住房建设规模,多渠道筹集廉租住房房源。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相关规定,对农户自愿放弃宅基地及其房屋进入城镇居住的,可参照有关规定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或限价商品住房政策。棚户区改造(危陋住宅区改建)要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点,加快组织推进。国有煤矿(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要充分调动有棚户区改造任务的企业和棚户区居民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适当增加试点户数。

增加政策性住房供应渠道。要认真落实配建廉租住房规定,将配建廉租住房的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套数、布局、套型及套型建筑面积作为土地出让或划拨的前置条件,并在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中载明相关事项。发展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及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的住房困难。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困难群体住房需求、承受能力、市场小户型租赁住房供求情况、租金水平等因素,确定发展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具体方案,并制定相应实施方法。

加大政府调控能力。各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要达到当年住宅建设用地总量的25%以上,并优先予以安排;对上述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达不到住宅建设用地总量核定比例的,将核减其下一的用地指标。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房地产税收和金融政策

继续实施差别化的住房税收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首次购房与非首次购房的差别化税收政策。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按1%执行;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金融机构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要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位。

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40万元。对未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购房人,由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且未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职工(不少于2人)提供担保,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拒绝为购房人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

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违规开发预售、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出让价款的收缴,深化合同执行监管,加强对闲置土地的调查处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和囤地、炒地行为。价格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行为。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偷漏税行为的查处力度。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

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有关商品住宅用地的宗地出让面积上限规定,大城市不超过20公顷,中等城市不超过14公顷,小城市(镇)不超过7公顷。规范商品房用地出让行为,严格出让合同管理。综合考虑土地价格、价款缴纳、合同约定开发时限及企业闲置地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内容,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

强化商品房销售监管。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并开始销售。未按规定时间将房源公开对外销售的,房地产管理部门要责令房地产开发企业限期改正。完善监管手段,建立健全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加大交易资金监管力度。

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坚持公平、有序竞争,严格执行信贷标准。要严格执行房地产项目资本金要求,严禁对不符合信贷政策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开发项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要加大对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业务的监管和指导。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和跨境投融资活动的监控,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防止境外“热钱”冲击省内市场。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和监测,及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定期相似和会公布房地产市场信息,增加市场透明度,稳定市场预期。

引导合理住房消费。引导居民树立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理性消费、梯度消费。新闻媒体要客观、公正、全面的宣传报道房地产市场形势,避免不实和炒作性报道,共同营造我省房地产市场公开、公正、透明、有序的发展环境。

五、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严格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规定。认真执行省政府公布保留的行政审批、备案项目以及取消、停收、降低、放开收费标准、下放权限的收费(基金)项目目录,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简化程序,最大程度的压缩办理时间。继续贯彻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站式收费、全程代理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等制度。

积极引导环京津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吸引京津城市居民购房置业消费,培育好房地产市场。环京津的城市要超前思维、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推行房屋登记办证“立等可取”。整合房屋交易登记机构、改革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加强部门协调、提高人员素质、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在全省推行房屋登记办证“立等可取”,缩短办证时限,进一步提高房屋登记效能。

篇2:西安出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政策,确保商品住房价格平稳,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商品住房价格备案审查,严格明码标价制度

(一)实施商品住房价格备案。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在销售(预售和现楼销售)前,应先到市价格主管部门办理销售价格备案。对报价明显高于周边在售项目价格和本项目前期成交价格且不接受指导的商品住房项目,价格主管部门不予备案;没有进行价格备案的项目,属于期房预售的暂不核发预售许可,属于现楼销售的暂不办理权属登记。房价一经备案6个月后方可调整,但如需调低备案价格的,间隔时限可以缩短为1个月。

(二)落实明码标价制度。严格执行《商品房明码标价的规定》(发改价格〔2011〕548号)和《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的规定》(粤价〔2011〕106号)等相关规定,对取得预售许可或现楼销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10天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明码标价,实行“一套一标、一房一价”,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等内容,且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备案价格。同一批次分批销售时,不得提高销售价格。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开发建设成本、合理利润等因素确定商品住房合理销售价格,必须兑现公示的各项价格承诺,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不得使用虚假或不规范的价格标示误导消费者进行价格欺诈,不得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等各种不正当手段,哄抬价格和串通涨价。

(三)严肃查处哄抬房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大执法检查,对已经取得预售许可,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对外公开销售或未将全部准售房源对外公开销售,故意隐瞒销售情况,捂盘惜售,人为制造房源紧张的行为,以及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商品住房,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使用虚假或不规范的`价格标示误导消费者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二、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

商品住房预售前,应当依法取得预售许可证。取得预售许可证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销售商品住房,不得与购房人签订商品房认购书或以任何形式收取购房人的意向金(诚意金)、定金;不得委托销售代理机构(包括电商)对外销售、收取认筹金或团购服务费;不得由电商或其他机构针对特定项目、特定楼栋、在特定时间以入会等形式收取会费或其它任何费用。一经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须立即清退所有收取的费用,未清退完毕的不予办理预售许可或暂缓办理预售许可,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预售人应当按照《广东省商品房预售管理条例》的规定,以书面方式向预购人明示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项目开发进度和竣工交付使用时间、预售商品住房的价格和付款办法、商品住房预售款的专用账户等法定事项。

三、实行住房限购及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强对商品住房销售的金融监管

(一)实行限购政策。

对拥有3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向其销售新建商品住房。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半年以上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允许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对拥有1套住房、无法提供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2年以上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向其销售新建商品住房。

属于规上限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的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的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毕业生、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型人才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企业法人代表签名的劳动合同及本市社会保险证明的,允许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

经市人才主管部门同意引进或纳入政府管理服务备案的非本市户籍院士、领军人才等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出具的证明,允许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在本市连续工作满1年以后,允许购买第二套新建商品住房。

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向其销售新建商品住房。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提供补缴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购买新建商品住房。

对在中山辖区内没有住房的祖籍中山的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家庭,允许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

(二)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购房者,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相关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如下:

1.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按照国家政策,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

2.对于有购房贷款记录但申请贷款购房时实际没有住房的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或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

3.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4.对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发放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三)排查房地产非法金融风险。从严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企业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非法金融业务、以“股权众筹”等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开展“垫资”、“首期贷”、“赎楼贷”、“尾款贷款”性质业务以及违规众筹炒楼等不良行为,进一步降低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

四、加强房地产中介市场整顿

(一)加大房地产中介市场整治力度。加强房地产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备案管理,严格执行商品房销售代理机构及销售人员备案制度,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无证经营、未备案中介机构进行商品房销售。

(二)房地产经纪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得炒卖房号,不得在代理过程中赚取差价,不得违规交易,不得采取内部认购、雇人排队等手段制造营销恐慌。

(三)加强房地产企业及中介机构诚信管理。将全市所有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纳入诚信系统管理,对不守诚信的企业(机构)采用警告、处罚、资质降级、取消市场准入、依法追究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理,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失信情况,促其依法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五、加强房地产市场舆论引导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相关信息公开,及时解答市民关心的政策等相关问题。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平台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客观公正报道房地产市场情况,倡导理性经营和理性消费理念,正确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防止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猜测、评论误导消费。对各类机构及个人捏造信息、散布虚假消息,造谣滋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坚决予以查处。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篇3:西安出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的通知

落实好《通知》明确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措施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把政策尽快落实到位。要加强与当地发改部门沟通, 共同落实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项目。目前中央财政已拨付能繁母猪补贴资金, 各地要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能繁母猪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办财[2011]103号) 要求, 抓紧核实能繁母猪存栏基数, 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尽快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母猪养殖户手中。要会同财政部门督促生猪调出大县切实用好奖励资金, 统筹规划调出大县生猪产业发展, 增强调出能力。要主动配合各地保监部门做好生猪保险工作, 增强生猪养殖户抵御重大疫病和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在落实好各项新增政策的同时, 要继续督促项目县按项目进度要求, 保质保量地实施好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 加速生猪品种改良进程。

2.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是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增强猪肉市场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继续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 (农牧发[2010]6号) 要求, 积极引导和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 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改善饲养和防疫条件, 提高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创新工作机制, 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要继续探索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有效技术措施, 积极推广经济高效适用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模式。要按照《通知》要求, 积极争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支持, 加大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投入力度, 切实帮助养殖场户解决用地难和贷款难问题。

3. 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种业是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当前, 我部正组织编制《全国养殖业良种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 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 继续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抓紧制定本区域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 明确发展思路, 切实增加投入, 增强自主育种和供种能力。要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要求, 做好核心育种场的培育和推荐工作, 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 积极开展遗传交流与评估, 稳步推进生猪联合育种。要大力支持种猪扩繁场和种公猪站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种猪场 (站) 执法监管,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做好种猪场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的监测净化工作, 提高种猪质量水平。要按照我部印发的《关于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 通过专家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 帮助养殖场户改善饲养管理, 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4. 切实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工作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在全力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防控的同时, 要加强仔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的防控。对免疫病种, 加大免疫工作力度, 特别是要做好新补栏仔猪、散养猪的日常补免, 加强免疫效果监测, 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加强养殖企业防疫监管, 强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 实行严格封闭管理, 开展夏季消毒灭源, 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逐步实现调运生猪的可追溯管理。强化检疫监管, 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加大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力度, 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对病死猪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 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抓好应急处置工作, 确保一旦发生疫情, 有效反应、及时应对, 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提高基层防疫水平。大力开展防控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 不断提高广大养殖者防疫意识和防疫能力。

5.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各地要深入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自配料中添加“瘦肉精”和滥用抗生素的行为, 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健全养殖场 (户) 日常监管制度, 督促养殖场 (小区) 完善养殖档案, 如实记录商品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 严格实行休药期制度。加强对养殖场 (户) 的普法宣传教育, 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 增强养殖场 (户) 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假劣饲料兽药识别能力。建立养殖场 (户) 质量安全承诺制度, 活畜出栏时向收购者出具《无“瘦肉精”承诺书》。大力推广应用配合饲料, 提高饲料转化率,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猪健康水平。严格饲料市场准入, 加强饲料质量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假劣饲料产品和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要加强对育肥后期和出栏生猪的“瘦肉精”监督抽查。

6. 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和预警

各地要建立准确、可靠的生产和市场供销基础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在按时保质完成农业部定点监测县任务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 强化形势分析研究判断, 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 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要加强生猪产区和销区供需信息通报, 促进生猪产销衔接, 引导合理出栏, 促进均衡上市。

篇4:西安出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的通知

闽建房[2010]4号

各设区市建设局、规划局、房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省直、铁路、煤炭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闽政办[2010]7号,以下简称《通知》),切实抓紧做好调控房地产市场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特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调控政策。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当前,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房价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事关经济发展大局和民生,既复杂又敏感。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把握好政策,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是今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重点工作之一。各级建设(房地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把贯彻《通知》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吃透精神,把各项调控政策全面贯彻好落实好。要切实担负起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牵头单位的重要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提出本地区贯彻《通知》的具体意见和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做好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属于建设(房地产、规划)主管部门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抓紧抓实;涉及土地、财税、金融等调控政策的落实工作,要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1—

二、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增加商品住房市场有效供给,既是缓解市场供需矛盾,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又拉动投资增长的需要。

(一)抓紧编制2010-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按照《通知》要求,尚未开始组织编制规划的市、县,要立即向当地政府领导报告,尽快明确规划编制牵头单位,加快编制,确保各市、县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并经当地政府批准后,于4月10日前报省厅备案。同时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制定土地供应计划,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规划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居民居住状况、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实际状况组织编制,明确2010-2012年住房建设总量、布局和住房供应结构,提出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要求和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目标。住房建设计划应当明确2010住房建设的规模、布局和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目标,并与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相衔接,分解落实到具体地块,明确各地块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结构比例、廉租住房配建比例等控制性指标要求。

(二)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各地规划主管部门在确定拟出让的住房用地规划条件时,要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会同房地产、国土资源部门研究确定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结构比例,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并载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划主管部门在审查住房建设项目建筑方案时,要严格审查住房套型结构比例指标,不得擅自随意变更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住房套型结构比例要求。对不符合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住房套型结构比例指标,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要将是否按照比例要求建设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作为建设项目竣工规划条件核实的重要内容之

—2— 一,严格把关,对未按照比例要求建设的,不得出具建设项目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合格证明。

(三)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对近期已安排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各地规划、房地产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业主抓紧申报。对申报的项目,规划部门要优先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加快工作进度。各地建设(房地产)部门要组织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清查,逐项逐幢建立开工、竣工及建设进度管理档案,重点跟踪督促已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施工许可证未建、已建未售的商品住房项目。要认真实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制度,严格按规定要求开发企业每个月都要利用全省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系统对项目基本情况、开发经营动态及时录入变更,强化开发项目的跟踪监管。对未批或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商品住房项目,要分门别类地采取加快项目审批,加强跟踪督查,实施项目跟踪协调和服务等“促开工、促投资、促上市”措施,督促开发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尽快形成市场有效供应。

三、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加强市场监管。

按照《通知》要求,从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入手,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市场秩序。

(一)把好预售许可关。各级房地产主管部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的通知》(闽建房[2010]2号)要求,必须整幢整批办理预售许可,实行包括合理定价在内的销售方案备案制度,并按时限要求开发企业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同时,将开发项目售房部现场布置按规定要公示的事项情况纳入预售许可的审查内容。制定并推行销售公示的内容文本、公示栏目制作样本,做到公示信息齐全、规范,对不按规

—3— 定布置公示的,暂缓审批其预售申请。研究制定商品房销售行为规范,在开发企业领取预售许可证时,随附销售行为规范文本,加强对开发企业销售行为规范的指导和教育。

(二)加强批后监管。督促开发企业在现场公示销售行为规范文本,让消费者监督开发企业销售行为,并在销售现场公布主管部门举报电话,方便群众投诉。同时要加强批后跟踪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不按规定公布相关信息和销售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要暂停其预售资格,作为不良经营行为记录其信用档案。

(三)规范商品房预购行为。针对多数企业采取先签预购书再签正式买卖合同的实际,制定并推广商品房预购书示范文本,将预购行为纳入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管理,实行预购书网上即时备案,既规范预购行为,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又使得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与项目销售实际状况同步一致,真正做到销售信息公开、透明、准确。

(四)继续开展专项检查。按照《关于开展商品房销售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的通知》(闽建房[2010]3号)的部署,重点抓好在建在售项目检查和县、市开展工作情况的督查,重在通过检查,完善管理制度,努力营造诚信经营、行为规范、监管有力、市场有序的商品房销售市场秩序。并根据市场形势,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市场秩序整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五)建立和完善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加快企业信用档案建设,把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并与企业资质管理相结合,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4—

四、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以廉租住房为重点,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一)落实2010年廉租住房工作任务。今年全省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7万套。一是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各设区市要尽快把今年廉租住房建设与保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所辖县(市),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二是做好2010年中央增投廉租住房项目前期工作,各地已筛选申报2010年廉租住房建设项目48个,计划建设廉租住房10998套。各地要按照上报的项目,抓紧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三是继续加快推进中央增投廉租住房项目建设。各地抓紧主体工程实施,尽早交付使用。四是抓紧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在抓紧廉租住房建设的同时,立即启动实物配租的相关工作。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廉租住房,要尽快配租到户;尚未竣工的,要根据在建套数,抓紧开展申请、审核、公示、轮候等配租前期工作,确保竣工交付使用后尽快安排到户。采取先租赁补贴、后实物配租等办法,加快廉租住房保障进度,将租赁补贴发放及时到位。五是把棚户区改造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统计范畴。六是开展廉租住房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大检查,确保廉租住房工程质量。

(二)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全省计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万套,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和调整经济适用住房群体的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有机衔接,实行廉租住房可租可售,经济适用住房可售可租,租赁并举。

(三)大力发展经济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对不符合廉租

—5— 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条件,又无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家庭,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发展经济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方式,因地制宜地解决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四)抓好住房保障试点。晋江、南安、永安、长汀等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试点县(市),要按照试点方案加快试点工作步伐,先行先试,重点是扩大保障范围,实行可租可售,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并在上半年开展试点过程总结,推广经验,推动工作。

(五)健全政策支撑体系。重点是廉租住房可租可售相关政策,明确廉租住房可售比例、产权管理、资金管理等相关政策。研究经济租赁住房与限价商品住房相关政策,制定经济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明确经济租赁住房建设标准、供应对象、优惠政策等。

(六)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作用。一是选择福州、厦门进行试点,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本地区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二是借鉴学习省外经验,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贴息贷款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开办住房公积金贴息贷款业务,对购买保障性住房并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按应偿还利息的一定比例进行贴补。

(七)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各地要抓紧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体制。一是建立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廉租住房供应的日常性受理机制。二是加快建立廉租住房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统计、分析制度。三是研究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廉租住房租后、售后的后期管理机制,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各地要加强保障性住房机构和队伍建设,利用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契机,成立机构,配足人员,确保保障性住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6—

五、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一)抓紧制定和完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规划。近期省政府将出台我省贯彻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的实施意见,还将召开全省会议进行部暑,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我省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成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任务。当前重点要抓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规划和计划编制,己完成编制的市、县要进一步完善,并因地制宜地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二)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增加试点户数。一是抓紧摸清危房情况。各市、县要抓紧做好农村危房调查摸底工作,按照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普查或抽样调查,摸清当地农村危房情况和困难群众住房情况,提出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实施试点方案,力争今年各市、县都要启动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二是试点县(市)要加快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今年全省确定的晋江、永春、光泽、长汀等四个试点县(市),要尽快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范围和试点对象,落实试点补助资金,倒计时安排危房改造工作计划,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认真做好危房改造统计工作。各市、县要按部、省要求,组织专人负责危房改造统计工作,要将造福工程、灾后重建、地质灾害搬迁中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加快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市场月形势分析制度,尤其是要加强对房价上涨过快

—7— 城市的跟踪调研,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各级房地产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小组负责市场调查,适时把握投资、市场供求、房价等主要指标变化情况,完善市场监测分析和动态报告制度,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省厅报告。

加快省级房地产市场信息监测系统建设,2010年9月底实现省级与各设区市系统衔接,各地要积极配合做好。各设区市进一步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开发规模较大的县(市)要加快建设,确保在2010年底前建成,并实现与设区市市场信息系统衔接。

要加大对《通知》的政策宣传力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合理引导市场预期。要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适时披露土地供应、市场供求及地价、房价变动等信息,增强市场透明度。

七、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责任。

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对去年以来出台的地区性政策措施及时进行清理,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各级建设、房地产、规划等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单位要密切合作,整合资源,齐抓共管。设区市建设(房地产、规划)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辖区县(市)贯彻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问题突出地区要重点督促指导。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省监察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将联合进一步加强对市、县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结构性矛盾突出、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要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一○年三月三日

篇5:西安出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的通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 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促进房地产市场

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各省辖市房地产管理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房„2010‟53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开发秩序

各地要严格市场准入,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一是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项目手册、预售管理和竣工综合验收制度。二是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动态监管,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违规项目、随意变更规划、虚构买卖合同、面积短缺和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三是各地要明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完善各项制度,落实预售商品住房的责任,强化预售商品住房的质量保证机制。将未经验收的房屋交付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验收手续;将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返修,并依法处交付使用的房屋总造价2%以下的罚款,给购房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四是对房价较高的城市,在加大供应力度的同时,遏制投资性购房需求的过快增长,保护和鼓励合理住房需求。五是各地要根据市场情况,对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房地产项目,采取促开工、促投资、促上市的相关措施,确保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二、加强预售监管,规范交易行为

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预售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一是进一步严格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和工程形象进度,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小于栋,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擅自 — 2 — 预售商品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已收取预付款1%以下的罚款。二是加强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预售,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付款等性质的费用;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对外销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将企业自留房屋在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前对外销售,不得采取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的方式预售商品住房。三是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强化商品住房预售方案管理,完善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管理,查处签订虚假商品住房买卖合同,进行虚假交易的行为,加强对预售商品住房退房的管理。四是各地要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商品住房预售资金要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由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住房项目工程建设,要确保预售款的使用安全、合法。五是加强市场销售监管。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销售行为,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曝光力度。

三、搞好动态考核,完善信用管理

各地要搞好对房地产企业的动态考核,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以提高土地、能源等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为核心,加快由粗放

— 3 — 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化,健全和加强房地产信用档案建设,加强房地产企业的信用管理。一是搞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动态考核。未取得资质等级证书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依法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是各地要督促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产品符合省地节能环保的要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和污染,加快住房建设由数量增长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转换,实现建设方式的根本转变,缓解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住房建设中的突出矛盾。三是完善信用档案管理。要积极拓展房地产信用档案功能和覆盖面,发挥信用档案作用,将销售行为、住房质量、交付使用、信息公开等内容逐步纳入房地产信用体系,作为考核企业资质的依据。四是加大信用档案管理力度。各地要对违法违规销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等行为的企业,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公开予以曝光。

四、调整供应结构,引导合理消费

一是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引导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家庭,通过政府保障性住房或发租赁补贴解决基本住房问题。二是各地要加大普通商品房、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力度,提供面积适中、功能齐全的住宅。三是加大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力度。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各地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 — 4 — 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四是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供应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五是要引导购房者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模式。有支付能力的家庭通过市场购买或换购住房;中等偏下收入家庭通过租赁解决住房,以减轻购房带来的较重负担。六是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住房合理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为基调,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五、加强市场管理,搞活各级市场

一是大力发展住房一、二级市场,实现住房一、二级市场的联动,形成住房梯度消费模式,满足各层次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需求。二是规范市场中介服务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中介机构代理销售商品房的,应当向中介机构出具委托书,中介机构销售商品房时,应当向商品房购买人出示商品房的有关证明文件和商品房销售委托书。三是加强房地产销售代理和房地产经纪监管。打击房地产中介存在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认真执行房地产经纪人、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创造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四是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范市场租赁行为,在培育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上下功夫,租售并举,满足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多渠道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

六、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市场监测分析

各地要加快推进信息公开、信息系统建设和市场需求分析、数

— 5 — 据采集、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信息公开。各地要及时将批准的预售信息、可售楼盘与房源及违规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向社会公开,并要求开发企业将预售许可情况、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开发建设单位资质、代理销售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情况等信息,在销售现场清晰明示。二是逐步完善以月报为主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体系,及时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关注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好处理预案。三是以房屋权属登记信息系统为基础,全面推进“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四是在现有信息系统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稳定市场预期。

七、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督查力度

一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地要对退房率高、价格异常及消费者投诉集中的项目,要重点核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记入房地产信用档案,并可暂停商品住房网上签约,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从严查处,直至取消其开发企业资质。二是严格相关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对在预售商品住房管理中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有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三是强化房地产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加强房地产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商品住房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加强销售现场巡查。四是加强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协作、沟通和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的联合查处机制。各地要畅通举报投诉渠 — 6 — 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积极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五是各省辖市房地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县(市)房地产市场检查指导,共同促进本地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八、开展企业检查,集中清理整治

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的要求,各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对本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进行一次检查,及时纠正和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房„2010‟53号)要求,各地近期要对所有在建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和整治,对已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逐一排查,准确掌握已预售和正在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数量等情况,并将清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各省辖市要分别将检查和清理结果于今年6月15日前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郑州市另将清理结果于6月底前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在5月底对各省辖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一○年五月五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房地产 管理 通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篇6: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见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与住房开发建设,加大金融支持,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保障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31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调整土地出让价款支付方式。拟出让的经营性用地,可采取“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两种方式缴纳土地出让价款。采用“分期付款”的,土地出让价款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分期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成交款首付比例不低于50%(含竞买保证金); 5000万元—2亿元人民币的,分期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9个月,成交款首付比例不低于40%(含竞买保证金); 2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分期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成交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含竞买保证金)。

二、受让人支付土地出让价款达到总地价款的70%后,国土部门可以下达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市直相关部门可为受让人办理项目开工建设的其它前期手续。受让人按出让合同约定付清全部出让价款后,国土部门应当及时为其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

三、经营性用地竞买保证金的比例由20%调整为10%,项目开工建设保证金暂不收取。

四、适当调整居住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90平米以下套型住宅停车指标调整为0.5车位/户;轨道交通站点及沿线500米范围内小区90平方米以上套型住宅及其他的停车位配建指标按照《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标准进行折减,折减系数为0.85。居住小区已经预留地下机械停车设备安装空间的,经房地产开发企业书面承诺后,可以允许其分期建设。

五、在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条件下,允许商业设施分割销售。分割销售的商业设施四周应当有明确的界线。

六、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配套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白蚁预防工程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人防易地建设费)延期至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收取。

七、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质量保证金由工程总造价的5%调整为2.5 %。

八、鼓励银行增加有效的信贷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正常合理的信贷需求。积极探索开展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集合信托、在建工程抵押等业务,推进房地产信贷产品创新和担保方式创新。

九、拓宽房地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资信条件较好的企业经批准发行企业债券,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重点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开发建设;对有实力有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有关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相关金融服务。

十、建立政府、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政银企座谈会等方式,搭建银企对接的互动平台。

十一、完善房地产业统计制度;建立房地产新闻发布制度,定期发布房地产市场动态信息,引导理性投资和理性消费;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涉房矛盾纠纷处置力度;加强对房地产领域的宣传规范和舆论引导,杜绝虚假不实信息,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等行为。

篇7:西安出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的通知

一、目前辽宁省房地产产业发展态势

1. 开发投资规模快速增长。

统计数据表明, 今年1~3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72.17亿元, 同比增长61.2%。房屋施工面积6260.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4.6%, 其中新开工面积92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60.2%。

2. 商品房销售稳步上升。

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 2009年1~2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95.12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0.5%, 商品房销售额41.83亿元, 同比下降5.4%, 销售形势不太乐观。进入3月份后, 辽宁省及各市政府分别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商品房销售, 销售形势明显回暖。1~3月份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405.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8.8%;商品房销售额160.2亿元, 同比增长20.4%。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增幅均高于去年平均水平。

3. 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字显示, 辽宁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1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部分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二、辽宁省内各市房地产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 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排序:

2. 按新开工面积增幅排序:

3. 按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排序:

4. 按商品房销售额增幅排序:

三、辽宁省房地产发展的突出特点

1. 领导高度重视, 全力推动全省房地产业发展。

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关注全省房地产业发展。今年2月1日, 省委书记张文岳批示“要继续努力, 采取更加有效措施保住这一势头, 健康稳定地发展房地产市场, 为扩内需、保增长做出更大贡献”。省长陈政高三次召开房地产业发展座谈会, 先后到沈阳、大连、锦州等地进行调研, 听取政府部门、开发商、研究机构意见, 对促进全省房地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沈阳经济区2009年春季房交会开幕式上, 省长陈政高强调:“辽宁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 市场价位合理, 发展平稳健康, 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辽宁省委、省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把我省房地产业发展起来, 保持下去。”省内各市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本地区房地产业发展。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 开发企业投资信心逐步恢复, 消费者购房热情得到提升, 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2. 下达工作任务, 明确全省房地产发展目标。

为确保完成辽宁省政府提出的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00亿元、商品房销售额增幅不低于15%、县城房地产施工面积80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2000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 在辽宁省建设工作会议上, 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 把房地产业发展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市。大连、锦州、营口、阜新、铁岭、朝阳、盘锦等市自加压力, 主动承担任务。各地市按照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进一步细化分解, 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 为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3. 采取有效措施, 为房地产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按照辽宁省政府的工作部署, 省建设厅、财政厅、公安厅和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银行信贷支持、契税补贴、外籍人士购房、购房落户和鼓励团购等方面给予了更加优惠的政策。锦州、葫芦岛等市在去年制订的政策基础上, 又出台了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 涉及开发优惠政策、购房优惠政策、改进审批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大连市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 实现协议贷款金额170亿元, 有效地缓解了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鞍山市举办了房地产招商推介会, 出让土地16幅, 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0亿元, 签约项目42个, 吸引投资220亿元。

4. 以房交会为突破口, 重点抓好商品房销售。

为实现房地产发展开门红, 今年以来,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锦州、营口、辽阳等市已成功地举办了房交会, 在税费、补贴、贷款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销售成果十分显著。其中, 沈阳经济区房地产博览交易会, 特别推出了“押旧房买新房”活动, 极大地刺激了购房者的热情, 实现商品房和存量房总成交面积159.35万平方米, 总成交额52.21亿元。另外, 辽中县、辽阳县等地举办了县城房交会, 为启动县城房地产市场积累经验。

四、辽宁省房地产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尽管目前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但仍面临很多困难:一是消费者对房价下降仍存在心理预期, 持币待购氛围依然浓厚;二是部分开发企业观望心理没有完全消除, 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为确保完成省政府提出的2009年房地产发展目标, 下一步各地市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高度重视房地产业发展。

各地市要把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发展, 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 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全力推进房地产业发展。

2. 加快发展县城房地产。

一要搞好县城规划,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保证房地产开发有序进行;二要推进城镇化进程, 鼓励农民进城购房;三要加快旧城改造,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增加住房需求。

3. 大力发展工业、商业地产, 实现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三箭齐发。

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等措施和手段, 推动商业地产开发, 加快建设工业园区。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 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除重大项目外的一般项目进入工业园区, 通过租赁或购买标准化厂房发展生产。

4. 进一步活跃房地产交易市场, 促进商品房销售。

各地市要结合本地区房地产交易市场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 有针对性地制订政策措施, 刺激住房消费。要继续通过举办房交会、巡展大蓬车、免费看房游等活动, 进一步促进商品房销售。

5. 做好房地产发展形势分析工作。

各地要采取有效手段, 及时了解掌握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各项数据和信息, 按月分析本地区房地产发展形势。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向省建设厅报送房地产市场信息, 包括工作总结、简报、统计数据等, 以便对全省房地产发展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

五、赋予房地产市场新的使命

在前面谈到的“辽宁省房地产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中, 提到加快发展县城房地产, 以及大力发展工业、商业地产, 实现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三箭齐发。这就是强调房地产业要走出传统思维模式, 在新形势下赋予房地产市场新的使命。所以, 在本文最后, 有必要进一步展开这方面的思路。

目前, 当务之急是弥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对相关联的实体经济所造成的损失, 用商业地产牵动农产品工业地产, 形成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商业一条龙的农工商链条。应对农工商链条的建立, 我们应该引导一部分有诚信、有实力的开发商参与商业地产开发和县城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工业地产开发。

只有实现了农产品工业的兴起和服务业、家电业、家具业以及建材工业即各类无污染的轻工业向县城转移, 才能保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从而带动就业岗位和就业居民的增多, 这样就对住房产生了需求。所以建议政府加大对县城的棚户区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同时鼓励开发商在县城以商招商, 进行县城的总体开发和建设, 形成中央资本搭台、民间资本唱戏的投资格局, 实现钢铁业、建材业和家电业、装饰装修业的拉动, 应对城市房地产的低迷状况。

有几点建议:一是根据新型城市居住区居民的需求, 规划布局一批方便人民群众的居住小区超市、居住区超市和城市区域中心超市。参照星级酒店的管理模式, 由开发商进行商业地产开发。二是规范现有超市的服务行为, 以商招商, 成立规范的管理公司。三是引导开发商进入县城, 在定位上, 由过去的项目开发过渡到城市开发。四是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县城转移, 加快县城城镇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 有条件的乡镇还可以进行合屯并村, 集约土地, 节省村村通油路、通电、通水、通气的费用。五是建立以城市服务业带动县城轻工业、服装、食品加工业和规划农村种植业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把县城建成科技的孵化器、科研产品的发祥地和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隆起带, 使之成为吸引大量就业人群和劳动业密集企业的乐土, 从而保证因金融危机引发的回乡农民工实现新的就业。六是在科学定位、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县城结构调整, 对不合理的企业实施搬迁改造, 大力改造县城棚户区, 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普通百姓。如此, 不仅会激发普通百姓对改革开放的热情, 调动普通百姓的积极性, 还有利于弥补城市房地产开发由于消费者与开发商之间信任危机导致的有价无市局面所带来的相关联产业的低迷状态。七是大力推进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 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完善县城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提升县城为消费者衣食住行服务的基础设施标准, 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连接各县城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方便群众出行, 加强人员交流, 形成合理的人流、物流。

篇8:探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文

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的管理要求,继续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市场体系,深化完善“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现就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建立联席会议

市政府建立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的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新闻办等部门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参加,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市的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跟踪、分析和研判,及时提出相关监管完善措施。同时,本市建立统一、规范的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机制。

各区县政府要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协调各相关管理部门承担和落实本区域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职责。

二、加大住房用地供应力度

加快住房用地出让前期工作,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提高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比例,中心城区不低于70%,郊区不低于60%(供需矛盾突出的郊区,供应比例提高到70%)。

三、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提高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年限,将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

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若其交易对象为个人,按照本市限购政策执行。

四、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购房人首付款的核查,购房人在申请贷款时,应承诺首付款为自有资金,如违反承诺,则作为失信行为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五、强化市场监管和开展执法检查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防止捂盘惜售。进一步加强交易管理,将住房限购审核从房产登记环节前置至交易备案环节。规范房产中介行为,强化房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网上签约管理。建立二手房交易资金第三方监管制度。加强房屋抵押管理、房屋租赁管理和房屋产权管理。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产中介机构的监管,重点查处捂盘惜售、炒作房价、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涉案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依法暂停其网上销售,降低直至取消其开发资质,并将相关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涉案房产中介机构,可依法取消相关门店网上签约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区域网上签约资格,予以公开曝光,并将相关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机构从事首付贷、过桥贷及自我融资、自我担保、设立资金池等场外配资金融业务。对各类非正规金融机构为房产交易提供各种形式金融业务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六、推进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

统筹做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筹措和运营管理工作,健全分配供应、租后管理、到期退出等各项机制。为扩大符合政策的住房困难群体受益面,支持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通过代理经租方式,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支持区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市场机构代理经租社会闲置存量住房向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的对象供应。

七、多渠道筹措人才公寓住房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科技企业引进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公寓。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项目配建不少于5%保障性住房政策。其中,外环以内配建房源一律作为公共租赁住房使用,不得上市转让,只租不售;产业类工业用地配套建设租赁房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其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从7%提高到不超过15%;利用轨道交通场站“上盖”,配建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自建人才公寓(单位租赁房),向职工出租。

八、搞好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建设、供应和供后管理

确保对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量,20继续开展新一批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受理工作。按照国家和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后管理工作。为方便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生活,加快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移交接管和开办运营。

九、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上一篇:《朝花夕拾》测试题答案下一篇:这世界是你的遗嘱,而我是你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