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24-05-15

深圳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精选2篇)

篇1:深圳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深圳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新浪财经 4月12日消息,深圳市委常委会将于今日下午研究通过《改善金融服务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系列配套文件。新浪财经事先独家获取该配套文件,披露深圳市今年系列重大金融创新措施。

重大金融创新已获国家层面支持

深圳将与香港试点开展双向跨境贷款。文件称,国家部委层面对于前海一揽子优惠政策的征求意见和协调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央行、银监会等部委对于在前海试点开展双向跨境贷款已取得一致共识。该项工作在中央层面已取得较快进展,在政策正式批复后即可正式启动;

具体实施上,文件称,加快推进深港银行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加快推进深港银行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利用香港低成本人民币资金支持前海开发开放和重点产业发展。争取更多前海地区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拓宽在港融资渠道。

深圳将设立战略新兴产业国家级创投母基金。文件称,在前海设立股权投资母基金高度契合国务院关于前海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导向,相关政策将于近期批复。目前,深圳市正与国家开发银行细化完善该国家级创投母基金相关设立方案,支持前海开放开放,支持深圳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试点;

跨国公司境内集中设立资金管理机构。文件称,争取国家批准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机构,同意管理自有资金,满足总部企业资金管理需求,支持跨国企业在前海设立全球结算中心;

年内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文件称,推动建设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争取2012年内获准筹建,率先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

扩大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试点。文件称,争取深圳高新技术园区纳入国家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第二批试点范围,推动有潜质的园区企业到代办股份系统挂牌;

深圳将创新债券市场发展。文件称,将创新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研究制定区域集优债融资等专门针对发债设计的金融服务方案并推动实施。探索开发适合战略新兴产业特点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和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

文章出处版权归天和财富网所有

篇2:深圳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坚持高端定位、优化环境,建成一批高端金融集聚发展新载体

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核心区位于广州科学城,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目前已经累计建成超过100万平方米的高端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包括总部经济区、科学城商业中心、科汇金谷、绿地中央广场、万达广场等,对落户上述金融集聚区的金融项目实行场地优惠政策,为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硬环境支撑。

(二)坚持项目引领、集群发展,集聚培育一批优质金融服务机构

广州开发区集聚了3000多个外商投资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30多个;科技企业3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20多家。全区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活跃,经济效益显著,企业投融资需求旺盛,吸引了众多优质金融机构纷纷落户,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

(三)坚持政府引导、创新驱动,鼓励创业投资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2008年,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广州开发区在全市率先成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由区财政出资5亿元注册成立了广州凯得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母基金,以不低于1:4的杠杆效应,联合中科招商、力鼎资本、德同资本、基石资本等国内知名创投企业联合发起设立了5支子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达到61.5亿元。2012年,广州市政府授予广州开发区“广州市股权投资基地”称号。2015年,联合广州基金、广药集团、冠昊生物、恒运集团与以色列前首席科学家苏格博士团队合作,发起设立规模为6.06亿元的广州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全面借鉴以色列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探索以风险投资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经基金行业协会登记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66支,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25亿元。另有一批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投资公司,注册资本规模达到210亿元。

为引导区内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区内企业,政府引导资金参与发起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明确约定投资区内的金额不低于80%;专门制定了鼓励创业投资基金参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办法,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投资奖励和风险补偿。此外,为促进投融对接,创设了创梦空间,获得市政府支持设立了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开展常态化项目路演。

(四)坚持完善机制、扶优扶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取得新成效

广州开发区建立了全区上市及“新三板”后备企业资源库,联合各相关部门为企业上市、“挂牌”提供全流程贴身服务,并对上市企业、“新三板”企业分别提供300万元、150万元的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目前全区上市企业达到41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自2000年以来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70亿元,平均每家募集资金约9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85家。

(五)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扶持,制定实施一系列投融资扶持政策

遵循企业成长规律,制定了《广州开发区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办法》为引领的“1+N”金融政策体系,区财政每年安排科技金融发展资金2亿元,为中小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期全过程的金融政策支持。

为解决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信息不对称、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的问题,构建了“投保贷”联动机制,建立投、银、政、企等多方合作机制,主导建立“融资汇”活动平台,推动贷款业务与创业投资业务紧密结合,鼓励和帮助银行与风投机构交流和联动,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政策上提供包括科技企业贷款贴息、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奖励等专项扶持。

二、着力打造综合性金融创新试验基地

新的发展阶段,广州开发区以科技金融、产业金融、互联网与数据金融为重点发展方向,努力打造立足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的科技金融集聚区、综合性金融创新试验基地,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柱。

(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打造金融发展高端载体

按照“一核两翼多支点”空间布局思路,以科技金融为重点,发挥广州科学城重点金融集聚区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及金融配套服务机构进驻广州科学城。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为契机,着力打造跨境金融创新区。充分发挥临港经济区区位优势和制造业集聚优势,围绕企业发展需求,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电商金融。

(二)进一步突出发展重点,加快培育区域特色金融新业态

一是发挥“广州股权投资基地”聚集效应,大力引进股权投资类企业,为获国家、省、市创投计划立项的创业投资基金提供500万元的配套资金扶持,支持区内龙头企业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对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给予不少于1亿元的引导资金扶持。

二是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拓展金融服务链条,以资本投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助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着力引进一批融资租赁机构落户,鼓励医疗器械、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成立融资租赁公司,拉动企业设备投资与销售,带动产业升级。

四是稳健发展互联网与数据金融,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基地的建设等,加快互联网与数据金融新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完善区域投融资服务体系

贯彻落实《广州开发区关于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项用于集聚培育重点金融项目、股权投资类企业,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扶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小微企业业务部,针对不同科技型企业不断探索各种模式的投贷联动业务。

积极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担保机构,创新科技保险模式,适应科技型企业融资特点,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创业投资、担保以及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

以广州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知识城即将上升为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项目为契机,谋求国家和省、市层面的金融创新政策支持,并争取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配套的金融政策试点。

(四)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加强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密切与上级监管部门、交易所市场的沟通交流,加强企业上市改制辅导,积极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券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支持企业利用改革机遇加快上市步伐。

进一步加强新三板挂牌企业培育发动和服务资源整合,鼓励企业利用全国股转系统做市商等制度深化资本运作,逐步形成“新三板”的广州开发区板块。

(五)进一步打造五大金融发展平台,强化基础支撑

上一篇:秘书处干事工作总结 (500字)下一篇:工程项目招标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