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意识的培养

2024-05-03

论武术意识的培养(精选6篇)

篇1:论武术意识的培养

论高职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

房磊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32101

版权所有,抄袭注册引用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武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武术内容的锻炼,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政治素质好、受企业欢迎的技能性人才。本文通过阐释武术文化的内涵、特点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武术教学的情况,探讨在高职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

【关键词】高职武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开展是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实现的,其中包括了学校的领导阶层也有高职院校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他们在武术教学政策和方针的制定有着明显的向导作用。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武术教学对学生的深刻影响,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之外,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不能局限于传授理论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将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渗透于武术教学之中,不仅提高学生对武术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也会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和终生热爱武术理念的培养。同时,通过成立武术协会、设立校运动会武术比赛项目,让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武术比赛,加强武术交流,进一步营造高职院校武术文化氛围,将武术项目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中,从而达到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并传承武术文化,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

一、强化武术教学能力培养,重视人文精神内涵建设

高职武术的人文精神培养是武术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人文精神是一种崇尚人文科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人文精神的主旨,就在于从根本上启发、启迪在校高职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动力,以及人们关注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等观念。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人文教育力度不够,学生人文精神相对匮乏,当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容易出现独立生活能力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低,承受心理压力能力不足以及应变能力缺乏等,造成长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在工作中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团队的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健全学生人格,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要求技术过硬,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意识,因此在武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整体武术教学阶段,让学生把人文精神思想与为人处事紧密结合起来,以诚信、合作、敬业为本质,构建扎实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教育体系。

二、伴随时代发展,加强高等职业人文精神培养的武术课程设置

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少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人文方面的表现也越来越高,这不仅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之间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需求,学

校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武术教学中把武术文化教育当做重要一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武德,要先学武先学武德,在我国传统的武术教学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的先决条件。现代的武德体现了武术最本质的内涵,结合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既有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又融人了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充分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也是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品德。武术文化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才能给自己很好的定位,并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武术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弘扬爱国精神,把爱国主义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从而通过武术教学促进高职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加强学生爱国主义。

武术教学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在内容上用先进思想统领武术教学过程,并逐步实现武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在方法上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真正的把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理论知识和理论观点渗入到学生的心里,进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健康的体魄,还具备高职院校学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让他们还具备审美能力、高尚的情操及远大的理想,具备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奋斗意识,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去适应各种竞争和挑战。

三、结合武术文化的独特性,加深人文精神培养

学生通过对武术基本动作和武术套路的学习和训练,能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武术文化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身心整体素质。可以看出武术教学讲究内外兼修,既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又注重心神意气的结合,对学生的精神、心理健康以及情感上的调节都具有特殊的作用。武术文化的理论性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学生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学习,能够深刻领悟到武术文化的独特性,懂得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无私奉献和报效国家的人文素质。学生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学习,不但有助于发展自己的智力,而且还能从中了解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自觉以社会导向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学校教师注重用高等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良好的人格力量来指导学生如何做人,真正的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政治素质好、受企业欢迎的、业务精的技能性人才。

四、小结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对它的学习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渊源流淌,开展武术文化人文精神教育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把武术人文教育贯穿于高职武术教学的始终,以培养出具有健康的身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家傲.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武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体育世界.2012,11,25

[2]纪明泽.学校人文精神的弘扬.【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3]陈刚.试论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开展武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内江科技.2009,01,25

篇2:论武术意识的培养

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当代中国走向法治化进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公民法律意识作为现代依法治国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既可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也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在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主要依靠政府推进实现法治的国家,要培植法律意识,使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的建立必然要求法律意识培养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律观念内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律意识。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依法治国的建立。因此,塑造全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必经之路。

对于培养公民法治意识的作用:第一,公民法律意识是立法的精神源头。立法者在进行立法活动时确认和保护什么利益、需求,限制什么需求与主张,往往根据的是自己的法律情感、法律认知以及法律理念构成的法律意识,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该种意识左右。立法者的法律意识水平与状况意义重大,法律意识对立法的指导作用十分突出。

第二,公民法律意识对严格执法、守法有重要作用。法律能否发挥作用,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重要的是看它能否为人们所接受和拥护,即取决于公民法律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国家的立法、司法活动,小到个人的生活、学习,如公民依法纳税,签订各种合同等,都是公民法律意识支配公民做出的。因此,公民法律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法律活动尤其是执法与守法活动的潜在原动力。

第三,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实行民主和监督机制。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实行民主政治,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但在现实中,公民能否积极踊跃地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还得看公民的法律意识,看公民在合理、合法的法律要求的基础上是否具有权利主张精神和护法精神。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促使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国家管理,有利于社会民主法治化的进程。

那么,如何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呢?

第一、随着我国国民教育和素质的普及提高和普法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全体社会成员要全面进行更深层面的法律意识教育。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懂得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必须依法行为。

第二、要继续完善各个领域中的立法,使法律法规更具有严密性和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加有效地规范和制约现代社会生活的运转。这种法治社会环境必然“感染”及于每个社会成员,形成普遍的、更具深层面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现代化行政执法、行政管理机制。使执法者意识到其必须依法行政,所行使的行政权力是管理社会和为民服务的行政,消除以法治百姓的传统观念;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司法体制及其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司法人员树立严明司法的意识。为此,国家必须逐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司法考试制度,选拔高素质和相当懂得法律知识的人任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的公职。

第三、强化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的法律宣传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传播于全社会。要经常不断地运用各种典型实例,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实例,向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传播,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升华于这种法治氛围之中。

第四、不断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要进一步消融国家优位理念,逐步树立起社会优位理念。要在加强基层民主自治体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独立于政府及其它权力机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努力建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公民社会,使公民在自治中培养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样重要的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市场经济对规则的需求,市场主体对权利意识的发育和扩张都为法律意识的成长准备了土壤。从历史上看,正是市场经济造就了市民社会的主体,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塑造了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塑造了市民社会的自治体制,促进了适合于市民社会的法律理念和制度的形式。

基于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表明,大力培养和增强全社会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不可松懈的计划。法律是有一定成本的,不投入就难有回报。一个国家对执法和司法的投入毕竟要受综合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执法和司法投入的不足,只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望缓解或最终解决。因此,立法相对容易,而法律的完全实现尚需一段过程,中国的依法治国自然是一条渐进式的道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 一方面, 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为中国人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法律意识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 社会结构的转型期所具有的矛盾性又使法律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过渡转型时期的特点, 具有多元性和矛盾性, 中国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在诸多方面还不成熟, 对法律的性质、功能、态度和信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偏颇之处。在新世纪里我们应随着社会的变迁、法律文化的变迁而加大法律意识的变革力度,只有当全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养成、法律素养提升的时候, 依法治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参考文献

1、程东:《论法律意识》1999年1月

2、李步云 刘士平《论法与法律意识》《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第70-79页

篇3:论武术的身体意识培养功能

舒斯特曼认为“美学”意为“感官感知的科学”,具有“提高人的感知能力和感官意识,继而提高欣赏与表演”这个关键性的实践性目标,即完善感性认识,这个过程包括意识与感知,主要是一种意识问题。这是身体美学的核心观念,同时舒斯特曼恢复美学创立之初忽视的中心——身体的培养,在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研究中,“身体”这个术语,不是指通常与心灵相对的一种无知觉,无生气的物质性肉体,他所指的“身体”是活生生的、敏锐的、动态的、具有感知能力的身体[1]。以这种充满灵性的身体为媒介所具有的身体意识,既包括对于身体客体(对象)化或工具化的意识,又包括身体与世界接触与体验等的“身体化的意识”,即它可以将自身同时体验为主体与客体。舒斯特曼所提的身体美学就是将这种活生生具有感知能力的身体作为感性审美欣赏与创造性自我塑造的核心场所,加强对身体体验与身体应用的研究,培养身体意识,从而提高我们与外界的感知,促进我们与之融合,增加成就,自我关怀和增强愉悦,即身体美学是以身体意识培养为研究核心,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2]。而所谓培养身体意识,即是通过培养身体器官在运行时的注意力与技巧来校准实际的感觉行为,关注身体的外在形式表现与内在体验,以便增加感觉的控制力,提高身体的功效与执行力,增强意志,进而形成敏锐的反思性身体意识,让我们的意识总是超越身体的本身。而要培养我们的身体意识,必须通过必要的身体训练,给予身体的改善指导,去改正我们感觉功能的实际执行,从而达到以上的意义与价值。

2 武术训练与身体意识培养的共通性

2.1 武术与身体意识关注的身体都具有关系性、共生性的特征

身体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而根本的维度,身体形成了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最初视角,形成我们与世界融合的模式[3]。它塑造了我们的需要、习惯、愉悦等,塑造了实现我们目标与手段的能力,也塑造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舒斯特曼所建立的身体美学重置了身体的本体地位,认为身体是沟通直接源初世界的桥梁,它对提高我们欣赏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又因为身体就如心灵一样被融入到周围的环境,离开环境,身体将无法被恰当地感受与理解。这意味着身体是具有“交往作用的”,是动态的,共生的。这种共生的身体观念激发出这种推论:要提高身体控制的灵敏性,应发展身体对环境条件,关系和周围能量的灵敏性。所以,身体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关注身体本身,关注身体的共生性。在这种观念下开启身体自我修养的宇宙模式——“与天地万物一体”。武术训练就是把身体纳入到自然的环境中,增强身体对自然环境及世界运行规律的认识和感应。武术训练遵循着自然规律,许多拳种动作比拟于自然物象或万物之形,遵循太极八卦的运行规律。如象形拳,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又如以自然特点比喻的拳势,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等,这些认识都来源于身体对天地自然的结构及特征的内在体验。此外,武术训练注重身体与四季,气候,地理位置的协调,在训练中,注意演练位置的方位,训练的时辰等,尽量使身体训练与自然规律相吻合,达到身体与自然相通。通过身体对自然的时间,空间变化的感受,完善了我们身体经验,提高身体对环境的敏锐度,改良身体的自我意识。

2.2 武术训练与身体意识培养都是身——心一体观的表演性模式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强调身体目的与价值的统一,提出身心一体的身体观,即外表形象影响着我们的感觉和感受,反之,我们的感觉和感受也影响着外在表现。而改良身体意识的身体训练包括有表象性的身体训练与体验性的身体训练,这些表象性身体训练需要体验性身体训练的辅助,而体验性同样需要外在表象来协助,在这种身——心一体及身体训练互助思维下,表演性的身体美学被引入,它致力于身体力量,身体技巧或身体健康。这种以表演为取向的训练不仅针对外在的身体展示,同时也为了加强力量,技巧与健康的内在体验,我们将这种外在的身体展示与内在的身体体验合并于占主导地位的表象性中或体验性模式之中[2]。武术训练本身就是这种反对身心二元论,承认身——心一体的训练模式,即为表演性模式,它的内外三合,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等特点无不是表演性模式的体现。武术训练注重培养外在的“手、眼、身、步”,同时也注重培养内在的“精、气、神”,而且外在的“手、眼、身、步”是在内在的“精、气、神”的催动下得以规范的,而内在的“精、神”为“体”,为“主”,得以外在的形式“力、功”来“用”,来“辅”,这种体用一体体现出武术训练中身体外在展示与内在体验的统一;而它的内外六合(心意合,意气合,气力合,手足合,肘膝合,肩胯合)产生的形神一致,以意(心)支配动作,提高了意识对动作的控制能力,而武术训练中“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修身养气思想,以“着熟”达到“神明”的境界,体现出外在的套路(动作)训练促进身体意识的改良,继而使得个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得以和谐。可见,武术对身体的培养,是身与心同时具有的,并相互协调的,通过这种意识对动作的控制,动作对意识的改良练习,身体意识得以提高,增强身体的敏感度。

3 武术训练与身体意识的相互作用

3.1 武术训练依赖于身体审美知觉

詹姆斯认为:“伴随或紧跟着身体的改变,往往会出现精神的改变”,从身体的改变到精神的改变,首先得肯定我们的身体具有可以被意识到,明确的,体验性的感知以及自觉地,聚焦于身体上的各种思想和再现,我们统称为身体感觉。这些可以明确意识到的身体感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更多的受控与我们外在的或距离感官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另一种为依赖于身体内在的感觉,即生理的本体感受与肌肉运动知觉。这种依赖于本体感受或肌肉运动知觉的身体审美感知系统带来的感知被视为身体审美知觉。人们就是依靠这种身体审美知觉进行武术训练,形成所谓的“武术意识”,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演练水平。

武术技术是以身体为媒介,由简单到复杂,经历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形成的。在意识层次上,首先经历了我们最基础的“肉体意向性”到没有明确知道的有意识身体知觉,即“原初意识”。在武术技术形成中,“原初意识”可以清晰地把武术动作感知为一个确定的,具体的事物,但不能引入聚焦性的注意力和清晰地意识。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说,武术技术在该阶段正处于泛化的阶段,即为感性认识阶段。在该阶段,武术技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身体最初的意向性的运动机能,通过“原初意识”对动作进行模仿,期间意识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差,动作出现不协调,僵硬等现象;下一步的武术技术训练,身体对武术动作的知觉则被提升到能自觉,明确的感觉,能区分这种知觉是身体外的,还是对身体内的,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把注意力聚焦在武术步型,手型,动作的路线等方面。在该阶段,武术可初步建立动作定型,即分化抑制加强,动作进入分化阶段;而下一步的武术技术训练,不再重点聚焦于武术动作,而是通过身体动作在意识中的再现,对我们的意识进行监控,形成自觉,伴随着清晰意识的自我反思性身体知觉。该阶段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巩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处于动作巩固与自动化阶段。该阶段身体形成所谓的武术意识,通过这种意识的控制,可清晰地感知武术动作的连贯,规范,规律等,有利于对武术动作细腻化处理,提高身体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意识这几个层次的展示,可知,武术训练就是人们在身体审美知觉基础上及身体审美意识系统的协调下进行动作练习的。

3.2 武术训练改善感受的意识,促进身体意识的培养

从胡塞尔所说的:“身体是所有感知的媒介”,可以认识到身体是我们最主要的工具或者媒介,把它提高到构建者和真实场所的地位。舒斯特曼所确定的身体不仅仅包含外在形式与表现(真实场所),也包含活生生身体体验(构建者),在身体这个场所中致力于改善我们对于感受的意识。对于武术运动者本身来说,通过武术技术训练,体会自身身体的愉悦,心灵的自由,丰富了我们的身体体验,改善我们的感受意识,对运动者本身的心理(精神)起调节作用。特别是心静体松的太极拳等内家拳种,重视身体的内视,追求平和,和谐的状态,更是一种对自身的内在体验。而对于武术运动的观赏者而言,身体的内在体验主要通过感受武术的运动形式美,如技术动作的连贯,劲力的顺达,动作的舒展等,让观赏者与武术动作所体现的内在精气神发生“共鸣”,产生移情体验,通过镜像神经元系统作用引发观赏者内心的愉悦,体验武术表演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武术训练就是在身体这个场所中,通过外在的技术演练,改善武术运动者本身与观赏者感受身体的意识,从而培养身体意识。

3.3 武术训练塑造出以“仁”为核心特征的身体风格

身体风格是身体化的表现,通过身体各种不同因素形成与表现出来的,也通过我们各种身体感官来欣赏[3]。身体风格不仅是指自我的外在修饰,更包括根深蒂固的习惯、意向性的机制或运动、感觉和态度的倾向,这些习惯、机制或倾向控制着我们的行为,也形成我们的身体风格。因此,身体风格是内在于性格的,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维度,同时也依赖于超越自我的环境因素。本着形式与内容的相对,我们在自我感觉,行为的深层习惯基础上把身体风格扩展到构成整体的一个维度,它就是个人的特殊精神的表达,包含了与其外貌区分开来的精神。可见,风格与自我联系密切,那么形成身体风格可以通过自我的发展与创作。在自我发展创造中涉及两个维度,一个是塑造身体的外形,另一个是以内在精神提炼人的身体风格,同时塑造外形是塑造内在的手段,塑造内在同时提升外形[4]。

武术训练就是专注道德品质的修养来改变身体的外形,自有“德艺双修”“未习武先修德”之说,因此在武术训练中形成一种特有的现象——武德修养,以此来塑造武术练习者特有的内在与外在合一的身体风格。武术训练一方面提高身体内脏功能,强化骨骼肌肉,塑造匀称身型,形成健康风格,这些健身作用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早已验证。另一方面在内在风格塑造中,武术训练注重以下道德品质的培养:谦和含蓄,谦敬忍让的处事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励志精神以及崇德扬善,重信守诺的侠义精神。思想上以“仁”为核心,讲求恭、宽、信、让、谦、义等,强调“慎独”“君子必慎其独”,时常要谨慎反省,并以“诚”来说明“慎独”。通过这些道德规范,意向性机制,习惯和态度,决定习武者尊师重道,爱众亲人,团结友爱的行为,以及在传习武术过程中表现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闻鸡起舞”积极进取精神。在这些行为之下,表现出深沉含蓄、含而不露的内在品质,继而创造出一种气势恢宏、翩翩大度、宽厚忍让,其志不轻浮,处世躬行于“实”,心必“恒”的身体风格。武术训练就是通过这种环绕天地万物之道德的认知、整合和实践,根据美德的模范,来激发我们的精神敏感性,自觉意识和鉴赏性,起到改良身体意识,形成独有的身体风格的作用。

摘要:现代社会武术的潜在价值功能——身体意识培养功能开始走入人们视野,该功能有助于解决当代社会因身体意识遮蔽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从舒斯特曼身体美学视角对武术训练与身体意识培养的共性与关系进行探讨。可知武术训练与身体意识培养具有共通性,其关注的身体都具有关系性,共生性特征,而且两者的训练与培养过程都是“身——心一体观”的表演性模式。同时,武术训练与身体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武术训练依赖于身体审美知觉,也改善感受的意识,并能塑造出以“仁”为核心特征的身体风格。通过上述研究,阐释出武术具有身体意识培养功能,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运动方式,是引导身体愉悦的手段,也是解决因身体意识遮蔽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武术,身体美学,身体意识培养,共通性,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4:8,43.

[2](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347.

[3](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3.

篇4:论武术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和谐意识;和谐社会

1前言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瑰丽和独具特色辉耀于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武术,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武术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芸芸民众历来高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使武术在沦桑岁月中蕴藏了许多厚实的灵魂,并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棵奇葩,它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蕴含民族文化的精髓,强调“内外合一、内外兼修”。

自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以来,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民族素质、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巨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客观世界的。这一整体性思维的特征对中国武术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整体性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必然得出世界要和谐的观点,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意识显得更加珍贵,本文就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作一粗浅的论述。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书籍、资料等,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进行分析、整理。

2.2专家访谈法

先后走访了20多位武术专家、武术管理者、优秀武术运动员、知名武术教练员,了解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2.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对本文进行归纳和推理。

3 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

和谐意识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涵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1〕。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古代先哲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天人合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古代先哲又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中庸”或“中和”。因此,人们关于中国文化之和谐意识的阐述和讨论基本上是围绕“天人合一”和“中庸”这两个命题来展开的〔2〕。

武术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而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包蕴了丰厚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中国传统武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内在精神,追求整体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天人合一”、崇德尚技、身心和谐,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特点;武术在传承的过程特别重视武德。“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徒弟技艺高,莫忘师傅劳”、还有拳术技击中的“舍己从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德行,进行了教育和引导。传统武术套路中不仅含有攻防技击性,同样具有美的观赏性和独特的艺术成分;它与导引、吐纳相结合,使其在本来健身的基础上又增强了其独特的养生功能;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人们的武术情结,使之成为了一种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使武术在中国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起到弘扬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3.1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和谐意识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表为天人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天”的解释至少含了这样三层意思:一是自然之天,指自然万物生和发展的根源和必然性,反映的是一种客观然现象;二是伦理之天,指体现为天的普遍必然道德原则和价值依据,又指内在于人的仁义礼等道德本;三是人格之天,指某种神秘的、无认识、无力摆脱的掌握人类命运的神或帝。

中国传统武术的两大主流主导思想儒家、道家思想都提倡“天人合一”,习武者把“天人合一”看作是最高境界〔3〕。“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一致,中国传统武术将这个道理发扬到了极致〔4〕。“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道家倾向于人自然化,儒家倾向于把自然人化〔5〕。但他们共同之点在于都认为人与自然界一气贯通,一理贯通,认为自然规律与人的规律完全是一样,研究天实际上是研究人,天与人是一体的,天(即包括宇宙天地万物和自然)与人是有感应的,天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变化,而人体自身的变化也可反应自然运动规律,天与人的最佳状态是相互和谐,传统武术文化深受影响,特别强调和谐意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一致。首先,传统武术文化在编拳和拳理研究中极力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反映人、动物和谐统一的象形拳产生了。如鹰爪拳、猴拳、蛇拳、螳螂拳;反映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产生了,它们都是在模仿动植物的动作形象和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武术中出现了西方体育少有的模仿动物活动的肢体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鹤翔桩,以及猴拳、螳螂拳、蛇拳、鹰爪拳等动物名和动作。其次,传统武术文化不仅主张编拳与拳理要与自然和谐统一,而且主张练拳时要顺应自然,与自然时空变化和谐统一。如《形意拳理论研究》一书认为,形意拳的锻炼要与四时相配合,要顺应四季发展的规律,即春发、夏放、秋收、冬藏,应时辰。就是要按“子午流注”中十二时辰血气运行规律进行练功,则可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相应统一,练功者甚至还选择方向,如主张站桩时要面向南方,使人体阴阳与磁场相合,有人主张面向太阳练功广纳太阳的能量,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开门见山地说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再次,在练功原理上也追求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形意拳的五行拳,象征着大自然中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即臂拳属金,崩拳属木,钻拳属水,炮拳属火,横拳属土,从而构成技击上的五相生,五相克。以上这些融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现,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极致表现。

3.2练功方法上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练形与练神的和谐意识

传统武术文化认为,人体的构成一为形,一为神。身心之在,古哲谓之形神,即人体的构成分为形与神两个方面。形者、型也,体形也,形体包括筋、骨、皮、血肉组成;神者,精神意志也,广义的神,即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人是身体与心神共融之共称,是精神与物的统一体。形中合神,神中合形,心神因身体之形而显现,形体被心神所制御。传统武术文化要求外练筋骨皮,内练精神气神,太极拳理论明确提“心、意、神、气”四字密诀。导引气功也非常强调意守,“存想”、“入静”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做到内外兼收修,形神合一。强调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如何做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要求,众多拳术流派尽管在练方法上不尽相同,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则强调精、力、气、骨内外兼修,但不难看出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应是各家各派练功共同的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练形与练神的要求上,传统武术文化主要是要求以动练形,以静练神,从而体现形神兼备的特点。

3.3传统武术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重德、贵“和”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意识

传统武术不仅锻炼身体和学习自卫技术,还有重要的社会学意识,就传统而言,首重德性,隆尚礼,非危难而不发的原则是光辉典型,要求尚武者德艺双馨,做到道德的圆满和技艺的完臻相统一。武术众多流派拳种的宗旨,戒律的制度,武林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几乎都以武德为标准和依据。各武术流派首先要严把择人关,把学拳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永春白鹤拳拳谱》云:“不信者不与传,无礼者不教。”《昆吾箴言》具体规定“十不传”,即“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而无信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市井人不传;拳脚不行不传。何也?恐有占昆吾高尚也。”没有合适的对象,甚至“宁可失传,也不轻传。”《昆吾剑箴言》指出:“可传之人不传,不可传之人而传,失剑。如认人不真,宁失人不失剑。”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的极重要性,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规定:“学校宜以德行为先,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拳为本,举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武林人士大多仿古代仁人义士的行为。不少著名武术家的道德情操亦累世称道,堪为师表,至于武林中道德败坏者,则普遍为人所不齿。

3.4追求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谐统一的健身理念

健康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健康的身体使人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因而人们普遍关注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可见只有心理、生理皆能应对自然和社会才能叫健康。精神健康也很重要,这个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追求内外兼修、德艺兼修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正是符合这一现代健康理念,有很强的健身效果,其中的太极拳被世人誉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

太极拳强调心理、生理、道德的和谐统一,它通过加强精神状态的健康,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首先从心理方面来说,太极拳讲究修身养性,把健身活动和人生的修养融为一体,把心理、生理和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武术是历来讲求“武以观德”“崇武尚德”“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修身养性,其实就是道德修养,一个道德修养好,道德高尚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经常保持平和的心态,有益于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健康。太极拳在练习时要求虚静动中求静,实中求虚,要求心静,意专,时时刻刻想着练拳,这就能调整自己的意念,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其次从生理方面来说,太极拳在练时要求身正、体松、心静。其中身正是人体的一个基本状态。身正,就能保证脊柱、腰柱、胸椎等骨骼处于正中不偏的状态,从而使人体的肌肉骨骼达到平衡状态,松体、心静,则肌肉不紧张,气血畅通无阻。

4传统武术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4.1传统武术文化可提高人们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正当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取得一个个辉煌胜利的同时,一种盲目而错误的观点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即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意索取的对象,致使人们从狭隘的私利出发,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严重破坏自然条件和人类的社会环境,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基础〔6〕。严酷地事实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次全面的反省,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应当进入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以求得同自然界协调和谐、共生共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即要求习武者必须使人体自身顺乎宇宙自然,二者达到相互统一,才能完满实现武术的目的。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天人协调说,是建筑在天人合德、生生不息观念之上的,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文言》)并能将仁爱之心推广及天下,泽其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

4.2传统武术文化可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效手段

“健康——人类永恒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实的现代社会,健康已成为人们最为宝贵的财富而备加珍惜和追求。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一亿,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四亿人以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如何让老年人健康生活,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传统武术集强身健体于一身,是我们传统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太极拳号称世界健身第一品牌,并且老少皆宜。人们学习武术不仅是获得一种防身自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养生强体、延展生命。武术的这一功效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并用来为健康服务。

4.3传统武术文化为人们消费闲暇时间,促进社会关系的改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越来越长,如何合理利用大量的闲暇时间进行健身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传统武术提供有效解决方法,首先我国的武术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武术文化的内容广泛,可供人们选择的范围大。它既有以演练为主的套路运动,又有相互斗智斗勇的攻防运动形式,既有适合青少年锻炼的长拳、南拳等,又有适合中老年锻炼的动作柔和缓慢、轻灵连贯、静心用意的太极拳、八卦等。再次,从事武术活动的投资少,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武术活动不光是一种纯粹的体育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常常在一起谈武论剑,一起交流技艺,互相学习,共同锻炼,这样社会关系就会大大增加,使很多老年人摆脱孤独感,极大的改善他们的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寻找自身的和谐,平衡发。

参考文献

〔1〕刘卫琴.《论语》的“和谐”意识〔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7—30.

〔2〕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5,(1).

〔3〕张立文.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J〕.学习与探索,1998,(2).

〔4〕李慎之.对“天人合一”的一些思考〔N〕.文汇报,2009,(5):13—12.

〔5〕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李金龙.试析整体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7,(1).

〔7〕吉灿忠.论武术“文化空间”之功能〔J〕.体育承认教育学刊,2013(8).

〔8〕屈政梅.对当代传统武术蜕变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9).

篇5:论体育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尤力鹏

(辽宁省庄河市第四高级中学)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说的规矩是指规则。在现代社会,处处都是规则,家有家规、学校有校规,国家有法律。任何社会个体与外界的交流都离不开规则的限制。人们遵守规则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的体现,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规则意识的概念

什么是规则呢?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具备了遵守规则的意识,会对其终生形成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并加强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二、体育课与规则

体育课与规则密不可分,在体育中处处能体现出规则。体育比赛时有比赛规则;体育游戏时有游戏规则。例如,在比赛中无论你有多强的能力,不遵守规则是必输无疑的。如在篮球比赛中,投篮命中率是百分百,但每次都犯规那也是不得分的。体育课堂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规矩亦可称之为规则。

三、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1、师生共同制订规则,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规则,主要有道德方面的规则、学习方面的规则、安全方面的规则、秩序方面的规则、人际方面的规则等。学生自己制订的规则,是一种可执行的规则。因此,课堂规则的制订不可根据教师的好恶制订,而应该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后形成的。让学生明白规则制订标准,了解规则,提高对规则的`认同度。只有这样制订出的课堂规则,学生才会自觉遵守并承担责任。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强化规则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认识规则,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提升。如:在排球的基本技术学完后,经常会进行比赛。比赛时,教师要讲解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学生通过篮球规则的学习,懂得只有遵守规则,比赛才能公平公正的进行。通过实践,学生会逐步养成遵守比赛规则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具体实际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规则

教师和学生制订规则都是明确、合理、可行的。

2.制订的规则应严格地执行

在体育学习中,对于严格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应得到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反之,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违反规则的行为,教师或同伴就要指出这些违反规则的行为,并做出适当的“惩罚”,在教学中一定要赏罚分明。教师要严格地执行规则,逢错必罚,不可姑息迁就或不了了之。对于接受处罚的学生而言,也要认真地去执行。教师态度必须是积极地,因为不恰当的教育行为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对于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私下谈话的方法,了解该生的思想,了解他的实际困难,帮助他尽快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篇6:试论农村妇女现代意识的培养

试论农村妇女现代意识的培养

摘要:在数量庞大的农村妇女当中普遍缺乏经济独立、少生优育、参政议政等现代意识。培养农村妇女的现代意识对其个人、家庭及农村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加强农村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基础教育,开展多种技能培训,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少生优育政策鼓励等培养农村妇女的现代意识,以期发挥农村妇女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农村妇女;现代意识;培养途径。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女性人口的数量为63319万,占总人口的48.47%,女性同男性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但生活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女性主体性作用的实现程度不同。在城镇,妇女受传统影响较少,现代意识较强,具有男女平等的观念,追求政治、经济、文化上与男性的平等地位;在社会上拥有一份职业,并以之为平台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去;努力摆脱自我卑弱、自我束缚的心理状态,既体现自身的价值,又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目前仍有三亿多的女性生活在广大的农村,由于生存环境的闭塞,传统因素的影响至深,加之农村妇女自身条件的各种限制,特别是在自我意识上未能实现“自觉”,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仍是“一天到晚围着锅台转”的生存模式。经济上的绝对依赖束缚了她们的自主意识,同时降低了她们的抗风险能力,不仅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很有可能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力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培养农村妇女独立自主的现代意识,认识到其主体性地位,提高自身能力,并积极参与到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建设当中去。

一相关概念界定。

现代意识是与传统意识相对的,其主旨是培养农村妇女具有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意识。具体说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独立意识。

经济地位决定着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没有经济地位的独立,妇女在家庭地位中的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等只能是空谈。物质是基础,恩格斯曾谈到:“如若实现妇女的解放,第一个先觉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1]一份被社会所需要的职业对于女性独立至关重要,一旦女性经济独立,则婚姻就不再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么简单,经济独立不仅能改变女性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同时也会使她们获得自尊及人格的独立。

(二)少生优育意识。

生育观念直接支配和制约着人们的生育行为,现代生育观念是重育而不是重生。农村的重生究其根本原因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农业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由于男女两性之间的生理性差别,家庭注重生养男性,同时提倡多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转变,需要的不再是大量的劳力资源,而是更倾向于智力资源,因此“生男生女都一样,妇女也能当英雄”的朴素观念诠释了现代生育理念———少生优育,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

(三)参政议政意识。

与男性一样在我国社会建设中都居于主体性的地位,公共事务、社会建设不再只是男性的责任,同时也是女性的义务。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民众的参与。

二农村妇女现代意识缺乏的表现。

遍观农村妇女生存意识的现状,普遍的缺乏现代意识,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农村妇女经济依附现象普遍存在。在广大的农村,妇女的正职是“全职太太”,操持家务,哺育后代,无闲暇时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有自我空间。家庭的经济收入完全依赖其丈夫,这导致如果出现婚姻家庭问题时,农村妇女往往采取妥协态度。有学者在对广东省阳东县某村实地调查时曾访谈一留守妇女,问其是否担心自己在外打工的丈夫有外遇时,其回答说:“遇到那种事情没办法,靠自觉。逢场作戏可能有,但人家不抛掉你(就行了)。几十岁的人,离了婚,他有得娶,谁娶我啊。”[2]可见经济的不独立,也造成人格上的依附。

其次,农村妇女生育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生育性别偏好男孩。70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头胎是女孩的家庭,不惜远走他乡,躲躲藏藏的超生以期生育男孩,影视小品《超生游击队》生动地反映了此现状。(2)重生不重育。虽然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但在广大的农村许多家庭都不只一个孩子,孩子多,又加之农村妇女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儿童的教育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型的教养方式。由于旧的生育观念造成一些农村家庭子女较多,父母无力承担多个子女的教育投资,这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女童辍学的情况尤为严重,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下一代的子女早婚早育,且日后教育堪忧。

再次,农村妇女的参政议政意识薄弱。在广大农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颇深。与农村最接近的政治是农民自助组织的选举活动,包括选举村长及村委会的其他成员,但是一般情况下,所谓选票只有一户的男主人名额,妇女无投票权。同时妇女们认为公共事务与经济建设等是男人们的事情,从心底认为自己是应被公共事务排除在外的,并无热情去参与其中。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城市扩建,城郊失地农民增多。在土地政策变更中利益受损的农村妇女,部分未能意识到自我利益的损失,部分虽意识到但不知道怎样去维护,一般只得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三培养农村妇女现代意识的重要性。

农村妇女现代意识普遍缺乏的现状使得培养其现代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妇女现代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其个人及家庭的生存,同时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从个人层面上讲,妇女的现代意识有力地推动个人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妇女群体自杀率偏高的原因是:主观上,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缺失与不平等导致这一群体的素质普遍低下,对个体价值,尤其是生命价值不觉醒;客观上,以土地承包权为首要内容的财产权在事实上的缺失和不平等使妇女的生存基础相对薄弱[3]。培养农村妇女的现代意识是推动农村妇女自我觉醒的开始,思想是行动的先锋,促使其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识,认识到生存的价值,能有效地处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抗风险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增强个人生活幸福感。

从家庭层面上讲,培养农村妇女的现代意识对于个体家庭现今及未来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农村妇女如果具有经济独立意识,就会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还会使家庭中夫妻双方的地位能够持衡,实现各自人格的独立,家庭内部的和谐。此外,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教育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母亲,自身的育儿理念是否正确关乎下一代的成长发展。具有开明独立意识的妇女在子女教育上将会对子女产生耳濡目染的良好影响,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发展。

从社会层面上讲,农村妇女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经济独立意识的妇女能够积极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从而成为乡村建设当中的另一股有力的推动力量。农村妇女现代意识的培养过程也是增强农村妇女发展能力的过程,只有实现人的发展,才能从

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发展。同时,具备了现代意识的农村妇女在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了社会基本细胞的稳定也就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广大的农村,农村妇女自我具备少生优育的现代生育理念能够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少生优育可以使妇女及家庭用有限的财力精力培养下一代,使其尽可能多地获取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将来把自己的智慧贡献于社会发展铺垫基石。

四培养农村妇女现代意识的途径。

培养农村妇女的现代意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个人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帮助农村女性树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生存意识。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开展多种技能培训。

意识的培养与对象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培养农村妇女现代意识的根本途径是加强教育。

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农村女性文盲人口已占农村女性总人口的16.89%,教育是农村妇女素质优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必须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关注弱势群体的女性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女性开展形式不同的教育。对于学龄阶段的女性,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未雨绸缪,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这项政策落到实处。否则先期的教育不足会导致后期能力发展的缺陷,基础教育可以提高最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文化素质,这有利于其现代经济、政治、文化意识的树立。对于农村已婚女性,根据当地的产业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培训,掌握农业或手工业的一技之长。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规模庞大的妇女流动人口的形成。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当前全国女性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7385万人,占据全国流动人口的半壁江山。女性流动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千千万万的男性流动人口一样,离开家乡,告别故土,融入到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大潮中去[4]。鉴于此经济现状,我们必须打破行业性别歧视,为农村妇女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让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去。对于劳动力富庶的地区,在进行专门的培训之后,可以组织农村妇女进入当地城镇从事一些餐饮、服务、加工之类的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为增加农村妇女的经济收入提供机会,使农村女性在经济上拥有独立地位,增强其经济自主能力。同时获取接触城市开放文化的机会,开阔视野。

对农村妇女自身而言,不仅要配合基础教育,同时要有意识地寻找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例如通过电视农业频道听取一些农业致富“经”。在就业观念上树立灵活就业的思想,农业生产之余寻找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例如短时期的外出务工或在本地区做个小买卖等,以期多种渠道来解决经济来源问题。

(二)落实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土地是农村妇女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是据全国妇联对30个省市202个县市区1212个村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没有土地的人群中,妇女占了七成,有26.3%的妇女从来没有分到过土地,有43.8%的妇女因为结婚而失去土地,有0.7%的妇女在离婚后失去了土地[5]。作为农村妇女最主要的生存财富和保障的土地,一旦失去,妇女的经济状况会急剧恶化。据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农村离婚妇女离婚回娘家后,没有土地可以承包,她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只得依附于他人。她们在经受精神痛苦的同时,生活处境不尽人意[6]。

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规定了保障农村女性土地权益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三十二条规定:“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也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切实落实这些法律规定,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可以为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提供坚实基础。只有在基本生存问题解决的情况下,才有利于树立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的意识。

(三)发展经济,政策协助以转变生育观念。

生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具有不平衡性,有研究者在对深圳流动人口生育观念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发现:流动后农村流动人口的期望子女数减少,生育数量偏好与城镇户籍人口无显著差异;理想子女性别偏好观念有所弱化,但仍强于城镇户籍人口;农村流动人口初育年龄推迟,初育间隔缩短,一胎与二胎生育间隔延长,但仍具有较强的男孩偏好特征,男孩偏好行为的改变滞后于观念的变化[7]。生育观念的转变首先在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经济发展产生较高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们开始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扩大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范围和机会,引发农村妇女生育观念的更新。

地方政府有必要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奖励政策,在物质上促进农村妇女少生优育意识的培养。例如乡村政府设立专门奖励资金,面向本地区考取大学等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村民,以期鼓励农村妇女生育观念由注重数量及性别向注重质量的转变。

农村妇女的现代意识关乎其社会地位,具有较强现代意识的农村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较大的主动权,现代意识成为其争取地位的内在推动力。培养农村妇女的现代意识是为了缓解我国的“三农”

上一篇:夹河镇中心小学2013春季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教育厅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