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植诗歌的生命意识

2023-01-12

第一篇:论曹植诗歌的生命意识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摘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1]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降临,到最终的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2]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这种思考更多地出现在童年时期,当我们意识到有生便有死这一问题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题。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而作为诗人的顾城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诗歌和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整体,他曾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3]这话似乎有点玄,但从另一个的方面来理解即诗的产生不是刻意做作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生命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顾城的诗歌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顾城是一位天才诗人,到七八岁,顾城就预感到:"我将来是诗人!"一次在小学班上被老师指名朗诵诗歌,顾城回忆说:"我被自己的声音震动了。我不知是怎么结束朗诵的,只记得坐下来时,必须用手按住膝盖,才制止那激动的颤抖。"[4]这是诗歌的力量与诗人天性撞击的结果,天才的诗歌原子早已潜藏在其性格、气质中,流淌在血液里。[5]而诗人的生命意识也觉醒的很早,13岁时写的一首小诗"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诗人对幻想的渴望和幻想的破灭的感悟已经初露其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参悟其作品中通过各种意象表现出的生命意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与自然为伴的童话诗人--对生命的顶礼膜拜

在顾城的诗歌尤其是早期的诗歌中无不透露着一个崭新的小生命对世界的好奇、关注以及崇拜。其诗歌中不断出现天空、月亮、云、海、树枝等意象。15岁的《无名的小花》"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诗中通过无名的小花自比,与秋菊、牡丹的对比而表达一种朴素的美好。对生命的崇拜和礼赞饱含在这些意象中。再如诗人创作于十五岁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太阳烘着地球,/象烤一块面包。/……我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融进了/我的生命。/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十五岁的少年已经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但在这样的无奈中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唤起对生命的热爱而去赞美和歌颂个体生命的伟大。喷薄而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阳光"这一意象被诗人比喻成瀑布,阳光的照射则顺理成章地"洗"黑我的皮肤;而"太阳"这一意象则被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处理转而成为"我的纤夫"。尽管被阳光"洗黑了皮肤"被太阳"用强光的绳索拉着"诗人依然不屈服于强压之下而是"赤着双脚。/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图章"这一意象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标志,一种无法抹杀的力量的象征,更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用"阳光"、"太阳"这两个意象与"图章"这一意象作对比,更彰显了诗人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的勇气,更要让这种勇气有了承担的载体--"图章"。最后诗人更是"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小"我"不小,与宇宙的融合彰显了人类的力量。连顾城的父亲顾工在提起这首诗时都说:"我和十四岁的顾城在河滩上晒着黝黑的肢体。他用手指在沙砾中写了一首歪歪扭扭的《生命幻想曲》--我至今还在为那些美妙的诗句而惊喜。多么好,我真惊奇他那细小,柔软的手指怎会划出这样的宏丽、壮美的句子。"[6]这个"早熟"的少年已

经有很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瘦弱而黝黑的身体中蓄积着强大的力量,骨子里的倔强透露出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生命的礼赞。

(二)寻求生命不能承受的"重"和"轻"平衡点的矛盾诗人--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思索。

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所谓灵魂的受难者指的是诗人注定一生为灵魂所累,因为太想寻找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平衡点而苦苦思索。而作为诗人的顾城也不例外,更确切地说顾城是一个"受难者"的典型代表。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顾城的一首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泪的眼睛……"这首诗歌有类似童谣的天真,也透露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再看另外一首诗《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却/而耸起的脊背。"这首《弧线》乍一看,我们感慨作者在处理"鸟儿"、"少年"、"葡萄"和"海浪"这几个意象时的巧妙。"触丝"和"脊背"的比喻也十分精当,但仔细品读过后就发现,作者对于这几个意象的处理不决不是信手拈来,随意组合。"鸟儿"为什么在疾风中"迅速转向"?葡萄因幻想延伸了的触丝,为什么又转向海浪因退却而耸起的脊背?"少年"这一意象的插入又是为什么?不难看出这是作者另外一种人生观的反映,即是面对困难消极回避的态度。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和《弧线》进行一个对比,借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关于"轻和重"的思想,我们可以说如果《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反映诗人不能承受现实的重压转而逃避现实试图寻求一个童话般美好的世界,而在享受身心快乐、浪漫、自由的同时又对这种逃避现实的"生命之轻"表示某种怀疑;那么《弧线》反映的则是诗人洒脱和超凡的表面之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诗人一直在寻求一个所谓没有痛苦和忧伤的快乐天国,但现实世界的残酷一直在粉碎着他的梦想;即便他的内心再纯澈明净但毕竟人的生存离不开现实的沃土,于是诗人一面追求着"生命之轻"但又表示怀疑;一面承受着"生命之重"的平衡点而苦苦挣扎。这种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思考始终没有停过,一直贯穿在诗人的生命中并体现在作品里。游走在"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之间,顾城用一生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但很可惜他始终不能游刃有余地在两者之间周旋从而获得一种生活在现世而高于现世的人生境界,而是选择用死亡来结束这种永无宁日的思考。诗人之所以选择死亡是因为他们太在乎怎么活了。

(三)幻想坍塌唤醒死亡意识的悲情诗人--对死亡的诗意品读。

很多事情生来就注定了,就象生命一旦降生则注定了死亡,在顾城的诗歌中"死亡"亦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他用诗歌解读着生命也解读着死亡,从另一个角度讲,死亡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生命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也正是生命意识的另一个侧面。

顾城的诗的生命几乎是同步的,他经历着怎样的生命就将其幻化在诗中,而诗中表达的思想正是他生命的最真实写照。顾城在十三岁时就写出了"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美》)小小年纪就已经意识到了不管多美的生命到了最后也终究不过成为灰烬,一种无奈和失落油然而生。诗中虽未出现明确的"死亡"意象,但"灰烬"这一意象已暗指死亡。在明白了生命最终要消失的悲哀之后,诗人进一步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昨天,/象是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昨天象黑色的蛇》)诗中"黑色的蛇"这一意象虽指那个特殊的年代,不特别指个人,但我们依然能从那对死亡的阴森恐怖的描写中窥见一个少年对死亡的恐惧。而慢慢地当诗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之后转而品味死亡甚至颂扬死亡,我们来看看他的《就义》:"站住!/是的,我不用走了,/路已到尽头。/虽然我的头发还很乌黑,/生命的白昼还没开始。……/风,/别躲开,/这是节日/一个开始;/我毕竟活过了,/快乐的,/又悄悄收下了/这无边无际的礼物……"诗人借助"头发乌黑"、"风"、"礼物"等意象写出了一个孩子的死亡。没有什么比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更加残忍,但面对这样的死亡,诗人却说"我毕竟生活过了",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态度已比以前"超然"许多,而到了最后,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最终转向一种宿命的归宿,诗中也越来越热衷于谈论死亡。如"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墓床》)顾城也多次说过:"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死亡是我们的想象,所以它是没有的。"[7]在顾城的头脑中生命是永恒的,不是瞬间的,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生活是暂时的,生命是永远的。他的生命指挥着诗歌,诗歌指引着生命,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引入"死亡"这一意象,但是没有哪一个诗人象顾城一样热衷于"死亡"的讨论和描写,也没有哪一个诗人如同顾城一样

用死亡来完成对生命的扪问。张捷鸿曾说:"他的死不同于海子、骆一禾等诗人的诗人之死。他的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深刻的本质的生命的死亡,是典型的从灵魂到肉体的人的死亡。"[8]

顾城很多次谈到他小时候有过的一次经验。那时他还小,有一次大人都出去了,他一个人被关在一个亮着灯的屋子里。忽然,他从被灯关照着的墙壁上看到了一双双眼睛象从雾里慢慢浮起来,这些眼睛都是空洞洞的,一种迷茫的无可奈何的感觉。他感到害怕,而且马上知道,人死了就要变成灰烬涂在墙上,他自己迟早也会这样。他说他从那一刻起,对世界的看法就形成了。他的短短一生充满着对生命和死亡的启示。只要说到诗,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死亡。毕光明和樊洛平曾说:"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生命意识成为顾城诗歌的萦绕不绝的主旋律,为什么他的诗勾勒的只是一条永恒生与死的轨迹,这完全为一种生命的直觉体验所决定。"[9]

顾城是最善于把生命融进诗歌的诗人,他的一生便是诗的一生。对于顾城的研究目前有很多,但多数集中于他的诗歌的审美价值研究或者是津津乐道他的死亡。对于他诗歌中最能感动读者的根本之点--意象中表现的生命意识的研究则未涉及很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顾城诗歌的价值不在思想性上,也不能简单地从艺术价值方面来品读,而是要掠过一切通常意义上对某个作家(下转第14页)(上接第9页)某部作品的"一般性"品读,跨越到参悟其诗歌中隐含的深沉生命意识。为灵魂而写作的他自然将灵魂赋给了诗,这就要求我们在品读其诗歌时要深切感受作品中体现出的"灵魂之音"。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把握顾城诗歌的内核,从其诗歌的意象中反应出来的生命意识这个角度看,在现代诗歌创作和品读的领域里是应该值得一提并且有推广的价值。

注释:

[1]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8.9.16.87。

[2]转引自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7.88。

[3]转引自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4]顾城:顾城文选[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11。

[5]曾宏:别有天地非人间--纪念顾城诞辰五十周年[J].新作文,2006(9):8。

[6]姚家华编:朦胧诗论争集[D].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37。

[7][8]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9]毕光明、樊洛平、顾城:一种唯灵的浪漫主义[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2)。

另外,本文所引用顾城的诗歌均选自顾城.顾城精选集[D].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精选集[D].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北岛:北岛诗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3]舒婷:舒婷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5]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二篇:论唐代女诗人诗歌中的士大夫意识(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唐代的诗歌创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诗歌的创作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体,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女诗人,其中薛涛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薛涛诗风雄健、沉雄凝重,少有脂粉气,其诗男性化色彩浓郁,在诗中表现了士大夫的意识。而女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不仅仅只有薛涛一人,唐代的其他女诗人的诗中也表现有士大夫意识。女诗人的诗中表现士大夫意识是女性认同士大夫的评价体系和追求士大夫的审美品位的具体体现。女诗人诗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

关键字:女诗人;薛涛;男性化;士大夫意识

1 论唐代女诗人诗歌中的士大夫意识

—以薛涛诗歌中的士大夫意识为例

唐代是中国诗歌全盛的时期,将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顶峰。与整个唐代的诗歌成就相比,女诗人的分量是非常小的,但女诗的人创作却是唐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女诗人由于受特定的环境和诗歌规律的影响,其创作受到士大夫的影响,并在她们的诗歌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唐代女诗人的诗歌中普遍的表现出士大夫意识。其中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的诗歌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是最为明显的。明代文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价薛涛时曾云:“(涛)工绝句,无雌声,自寿者相”[1] 。所谓“无雌声”是指薛涛诗歌中表现出男子气、大丈夫气,在其细腻、柔媚、温婉之余,还彰显出一种博然宏大的阳刚之气。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把薛涛作为清奇雅正之升堂者之一,与方干、马戴、任藩、贾岛、项斯等六位男性诗人并列。[2]北宋佚名者《宣和书谱》中称薛涛“作字无女子气,笔力俊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3]。由此可见,历代皆认同薛涛诗作的男性化特征。 唐代是一个人人能言诗的社会,上至帝王将相,下达老妪妇幼皆能诗,产生了众多女诗人。在唐代的女诗人中,要数薛涛的诗歌成就最高,被后世誉为唐朝第一女诗人。薛涛,字洪度,是中唐时的成都乐妓。性辨慧,调翰墨,《全唐诗》小传称她“辨慧工诗,有林下风致。”又说她曾出入节度使幕府,“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4] 薛涛早年以宦家女身份流入乐籍,她以聪慧的诗才走入男性的文化圈。她出入节度使府,曾与许多文人名士相互酬唱。据张篷舟先生所撰的《薛涛诗笺》,薛涛今存诗89首,其中与人酬唱的诗占多数。费著《笺纸谱》载:“与涛唱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吴武陵、张祜,余皆名士,记载凡二十人,竞有酬和。”[5]其中元稹与薛涛交往最深,元稹曾以诗赠涛曰:“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涛与诗人王建之间也有酬唱,王建在《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楷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6]可见,薛涛与文人名士往来频繁,受到了文人名士的赞赏和肯定,薛涛积极融入到士大夫的文化圈,与士大夫们进行思想的交流。特定的生活环境,西蜀的风物人情、节度使府的生活面貌,与文人名士交往的特别经历等,形成了薛涛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在她的诗中表现了她的清高、坚贞、关心国事,诗中少有脂粉气,却有着浓郁的男性化色彩。

一、 薛涛诗歌中士大夫意识的表现

(一)诗风雄健豪放

薛涛以一名乐妓的身份与文人名士交往,她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文人名士对其的轻薄鄙视,薛涛以其敏捷诗才,用不卑不亢的言行塑造出一个“并非卖弄”风情的女子。她极力的洗涤其诗中的脂粉气,努力融入士大夫的文化圈,并假借男性的口吻与他们交往,在薛涛的诗中可以找到作为女子少有的豪迈气概。如薛涛酬和所作《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诗:“蜀门西更上青天,强为公歌《蜀国弦》,卓氏长卿称士女,锦江玉垒献山川。”这首诗是薛涛和武元衡《题嘉陵驿》所作,承认若想治理当时的西蜀的确很难,但诗人坚定相信武相国能将蜀地治理好,并在最后一句中将蜀人热切盼望一个全新蜀地出现和蜀地壮丽的景象融汇在同一图画中,充满了对蜀地新景象的展望,将一幅宏大壮丽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用雄伟宏大的视角去展望新的蜀地,这宏大气势不逊色于士大夫。薛涛另有《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落日重城夕雾收,玳筵雕俎荐诸侯。因令朗月当庭燎,不使珠帘下玉钩”(其一);“东阁移尊绮席陈,貂簪龙节更宜春。军城画角三声歇,云幕初垂红烛新”(其二)。二首诗都写得庄严宏丽,气势昂扬,非一般女子所能为。薛涛《上王尚书》诗云:“碧玉双幢白玉郎,初辞天帝下扶桑。手持云篆题新榜,十万人家春日长。”钟惺《名媛诗归》评价这首诗:“逸而动,绝不带媚气。”[7]

(二)清高志节

薛涛是个坚毅的女子,在其生活中表现出“苍苍劲节奇”,这是其融入士大夫文化圈,对士大夫所追求的高洁品格的认同。如《酬人雨后玩竹》诗云:“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在诗中诗人以竹之坚劲、高雅,喻人的高尚情操。首联写出了竹绝不随环境的恶化而改变自己的高尚品格。颔联说竹虚心自持的品质。颈联以“竹林七贤”、“二妃泣竹”的故事赋予竹以高洁忠贞的品格。末联以老竹不改劲节自况,抒写自己所追求的清拔、高雅的品质,寄兴非凡,流露出一般女子不能及的倔强与清拔。而另一首薛涛陪王播等人赏菊所赋的诗《浣花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赋早菊》云:“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则以秋菊自喻,塑造了菊花高洁、孤独的形象,表现了不同流俗的清高品质,而且表明自己身为官伎却能在应付官场侍酒赋诗之外,洁身自好、不畏强暴的高傲气度。这两首诗诗中所塑造的竹子虚怀若竹,劲节不改;菊花群芳谢去,遗世独立,孤高清拔,俨然名士风范。而在《酬雍秀才贻巴峡图》中“感君识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峡口图。”是以晋孙楚枕流漱石的典故,表明自己对隐士高洁情志的追慕。《酬杨供奉法师见招》云:“远水长流洁复清,雪窗高卧与云平。不嫌袁室无烟火,惟笑商山有姓名。”是对商山四皓的远离尘世的生活的向往,并自比东汉袁安宁愿饿僵也不愿麻烦他人,表

3 明了自己的高远情志。

(三)关心国事,忧患时局 中国古代士大夫信奉“修齐治平”,把“治国”、“兼济天下”当作实现人生意义的目标,薛涛积极融入其中,思考天下事,忧患时局,得到了士大夫的褒扬。薛涛经常出入节度使幕府,与文人名士相交往,这让她有机会接触政事,知道一些家国大事,了解身边的社会现实。使她能和男性一样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而且她对着政治有着独特的眼光。如薛涛《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其一);“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其二)。这两首诗是薛涛被罚赴松州途中所写的,有“重光万里应相照,目断云霄信不传”大开大合的雄健笔法。松州地处边疆,生活艰苦,诗人关心驻守边疆士兵的疾苦,以吐蕃侵犯蜀地讽喻韦令公的专横无理。杨慎《升庵诗话》评论此诗:“有讽喻而不露,得诗人之妙处,使李白见之,亦当叩首,元、白流纷纷停笔,不亦宜乎?”[8]与李白诗相提并论,元、白之流甚至应该感到惭愧,可见杨慎对薛涛的这首诗的评价之高。可以说这两首诗是薛涛在边城所见所闻的缩写,反应了当时士兵在边疆戍守生活的困苦。钟惺在《名媛诗归》评论此诗是:“二诗如边城画角,别是一番哀怨。”[9]薛涛另有《筹边楼》诗:“平临云鸟八窗求,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登筹边楼有感而作,第一诗句描写诗人登上筹边楼所见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一个“壮”体现了筹边楼的雄伟壮观,后两句诗谴责将军们目光短浅,贪婪掠夺,招来外敌。此诗的前两句烘托出筹边楼气势磅礴,给敌人震慑,后两句更为妙绝,直陈现实,告诫将士切莫忘记历史教训,以国事为重。全诗将对李德裕的赞颂和边疆将士的劝诫融为一体,意义深刻,因而钟惺有评价:“教戒诸将,何等心眼,洪度岂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10]清代的纪昀亦有评价:“其托意深远,有‘鲁嫠不恤纬,漆室女坐啸’之思,非寻常裙屐所及,宜其名重一时。”[11]这是何等的见识,和古代深藏于闺阁的一般女子比照,有十万八千里的差别。这是一种男子汉的气度、风骨,飒飒作响,让时人为之赞叹。薛涛晚年隐居在浣花溪,但她并没有与现实社会隔绝开来,依然关心时事,忧患时局,这首《筹边楼》便是她关怀时事政治心情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薛涛诗歌中具有非常鲜明的士大夫意识,特别是她的酬唱之作中男性化倾向更为明显。薛涛的诗气势雄浑、峻洁,诗风越发深沉凝重、雄健。诗人极力洗削诗作中的脂粉气,使她的诗作越来越男性化,在诗中有许多体现士大夫意识的诗。薛涛诗中所表现是一个品格清高的女子,有着士大夫的高洁品质,从来不会因为自己身份低微而感到羞耻,也不会献媚于达官贵人。薛涛始终保持着清拔、高雅的品格,清高的志节丝毫不逊色于士大夫。在中国古代,女子与国家大事基本是扯不上关系的。而薛涛却关心国事,忧患时局,而且关注政治的程度绝

4 对不会少于士大夫。其实薛涛本身就是西蜀政治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人,她与十一位蜀地的节度使相处共事过,见证了蜀地的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正如历来评论家所说的,这样的一个薛涛岂是一个女子也,她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士大夫的形象。

二、薛涛诗中士大夫意识的成因

薛涛的诗中表现了士大夫的意识,从总体上来说,薛涛的诗风偏向于男性化的,她摆脱女子阴柔,使其诗风显雄浑、峻洁。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总是也其他事物相联系的,薛涛诗中士大夫意识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形成的。要分析其成因,必须从薛涛的生活道路、人生经历等方面去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唐代人们对于诗歌的普遍认识,故本人将其原因归结为性格、环境、对诗的认识。

(一)薛涛清高、刚烈的性格 薛涛是一个高洁、刚烈的女子,她不畏强权,不因自己身份的鄙微而献媚于士大夫,而是竭力洗削脂粉气,积极追求士大夫所推崇的审美品位。如在薛涛《赠苏十三中丞》:“洛阳陌上埋轮气,欲逐秋空击隼飞。今日芝泥检徵诏,别须台外振霜威。”诗中用《后汉书》张纲年少官微,敢于弹劾权贵的典故,表现出诗人非凡的见识、不畏强权的勇气。钟惺在《名媛诗归》中称赞这首诗“气质森挺”。[12]又如《贼平后上高相公》:“惊看天地白荒荒,瞥见青山旧夕阳。始信大威能照映,由来日月借生光。”将贼平后蜀地壮丽的景色刻画的精妙绝伦,气势雄健,丝毫不见脂粉气。钟惺在《名媛诗归》中曰:“开口自然挺正,而有光融拓落之气,觉文人反多牵摔。”据宋代王谠《唐语林》记载:“尝有黎州刺史作《千字文令》,带禽鱼鸟兽,乃曰:‘有虞陶唐。’坐客忍笑不罚。至薛涛云:‘佐时阿衡。’其人谓语中无鱼鸟,请罚。薛笑曰:‘衡字尚有小鱼子。使君“有虞陶唐”,都无一鱼。’宾客大笑。”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薛涛清洁、刚烈的一面,她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女子。薛涛追求士大夫的审美品位,又具有士大夫清洁、刚烈的性格,所以其诗作也会呈现出男性化的特点,诗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

(二)与文人名士相交往

薛涛早年以宦家女身份流入乐籍,她以聪敏的诗才走入男性的文化圈。她经常出入节度使府,与许多达官贵人相交往,又与许多文人名士互相酬唱。作为乐妓的她既为不幸又是幸运的,她获得了寻常女子没有的活动自由,得到了一般女子不可能有的文化氛围和特殊体验。中唐时期的风物人情、节度使府的生活面貌,与文人名士交往的独特经历等都是薛涛诗中士大夫意识表现的重要原因。沦落为乐伎的她不将诗才当作取媚求怜的资本,而是着力洗削俗媚之气。孙棨在《北里志·序》曾说“比常闻蜀妓薛涛之才辨,必谓人过言,及睹北里二三子之徒,则薛涛远有渐德矣”。可见,论“才辨”或许薛涛不是唐代妓女中最好的,但为什么她们的诗却很少

5 留下来呢,北里诸妓的诗以“艳诗”求赏,以“媚才”取怜,她们的色艺只为士大夫的赏玩。而薛涛却能以“人的尊严”驾驭“才辨”,洗涤脂粉俗媚之气,从乐伎中走出来。薛涛与许多文人名士相酬唱,思想上受到了士大夫思想的深刻影响。积极融入到士大夫的文化圈中,学士大夫过隐居生活,精神生活进一步男性化了。经常出入节度使府,政治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她,薛涛关心时事,忧患时局。“营妓”的生活经历和被罚赴边城的遭遇,使她深切的体会到男性中心文化主宰着每个人的命运,要实现自我人格的独立,必须符合男性中心文化的评价标准。所以薛涛的诗作趋向男性化,诗中表现着了士大夫的意识。

(三)唐代人对于诗歌的普遍认识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无论从诗歌的数量、诗人都是以往历来朝代不能相比的,其诗歌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诗歌发展巅峰。唐代参与诗歌创作的人非常多,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皆能诗。唐代人继承了前人关于诗的认识,同时又结合唐朝的特点,对诗有了新的认识。唐代人继承了前人“诗言志”和“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认识。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外在呈现,诗歌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孔子对诗的认识深深的影响了历代的国人,言诗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确,近为侍奉父母,远为侍奉君王。在男子当政的时代,人们对于诗歌的认识自然会呈现男性化,诗歌就是男性侍奉君王、父母的一种工具,诗歌因此烙上了男性化的特点。唐代完备了科举制度,以诗取士,诗才成为进入仕途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古代,入仕是士大夫的人生目标,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能言诗成为了士大夫必不可少的素质,诗歌的创作与发展无不与士大夫相关,诗也成为了士大夫的交流语言。妇人言诗多为与士大夫交流,所以她们的诗歌必须符合士大夫的审美要求,她们创作的诗歌总会受到士大夫的影响,在她们的诗歌中流露出士大夫意识。

三、唐代其他女诗人诗歌中士大夫意识的表现

薛涛是唐代众多女诗人中的其中之一,她的诗风雄浑、沉雄凝重,气势雄健,洗削女子身上的脂粉气,其诗歌中不带媚俗之气。诗风趋向男性化,而在其诗歌中体现了许多士大夫的意识,赞同男性清高志节,关心国事,忧患时局,追求士大夫的审美品位。而在唐代的女诗人中,诗歌中表现士大夫意识的不仅仅有薛涛一人,还有诸多女诗人在其诗歌中表现了士大夫的意识。如有“女中诗豪”之称的李冶,她的诗风流雅畅、意象高远、语言自然,善于遣境而且不拘格律,诗风雄发、豪放。另有鱼玄机, 她与薛涛、李冶合称为唐代三大女诗人,其诗文藻有余,可格调却不高,集中放佚语比较多,雕琢的痕迹也较明显,与薛涛、李冶相比略显逊色,诗风艳冶。就算如此,鱼玄机的诗中同样有士大夫意识的表现。

6

(一)李冶诗中士大夫意识的表现

李冶,字季兰,中唐初曾为乌程地方女道士,晚岁被召入宫。李冶被誉女中诗豪,诗歌成就高,工格律诗尤佳。与众多文人名士相交往,其诗风雄健、豪放,少有脂粉气。如李冶《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身歌》:“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闻。玉琴弹出转寥夐,直是当时梦里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幽闺里。巨石崩崖指下生,飞泉走浪弦中起。初疑愤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令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作流泉镇相续。”诗句开头诗人以巫山神女自况,以美妙的音乐来结尾,大开大合,气势澎湃。将音乐之美描写的淋漓尽致,状曲声如画般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美相媲美。黄周星在《唐诗快》中评论此诗:“此诗似幽而实壮,颇无脂粉习气。”[13]李冶诗歌成就很高,历来被认为是大历时期重要的诗人,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说“将其置之大历十子之中,不复可辨”,可见李冶在的重要地位。李冶性格豪放,不拘束于封建礼教,以拟男心态与士大夫相交往,从外貌到精神气质都与男性相类似,使其诗趋向于男性化,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价李冶云:“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也,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不以迟暮,亦一俊抠。”[14]“形气既雄”既指李冶外貌精神方面的男性化,同时还包括李冶诗歌创作中的男性化。李冶模拟男性的生活和创作,使她的诗显得雄健、豪放,其诗也体现着士大夫雄健之态。

(二)鱼玄机诗中士大夫意识的表现

李冶诗雄发、豪放,颇无脂粉气,她的诗是其拟男心态下的创作成果。与“女中诗豪”李冶相比,鱼玄机的诗显得艳冶无比。尽管鱼玄机的诗风艳冶,但是其诗中同样有表现士大夫意识的诗作。鱼玄机,字蕙兰,长安人,咸通中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在其今存诗中来看,多为表达情爱相思的主题,但也有表现士大夫意识的诗作。如她的《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云:“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崇真观时看见朝廷科举放榜有感而作。中国古代的士大夫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入仕途也成为了他们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根深蒂固的植入到士大夫的思想中。科举是朝廷选拨人才最为重要的途径,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是士大夫学文言诗的一个重要动力。在这首诗中,诗人志意激切,感叹自己是女儿身,否则一定能金榜题名。钟惺在《名媛诗归》曰:“风流艳冶,偏与文士相宜,故其语亦矜重自喜。”[15]诗人叹息罗衣掩其诗才,表达了士大夫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这一思想意识。

(三)诗中表现士大夫意识的其他女诗人

不管是诗风豪放的李冶,还是诗风艳冶的鱼玄机,在她们都有表现士大夫意识的诗作。当

7 然,在诗中表现士大夫意识的女诗人不止上述的三人,还有武则天、上官婉儿等。武则天在以《唐明堂乐章》、《唐大饗拜洛乐章》这两首诗歌的创作中体现出男性化的特征,在《腊日宣诏幸上苑》这首诗中,更加充分的体现男性化雄伟、宏大特征,充满了帝王之威。武则天经历由一个妃子到皇上的转变,其心理也由拟男心理到完全男性化心理的转变,其诗歌创作更多展现着帝王之威,表现了士大夫的君臣意识。上官婉儿是一名具有男性化心理的宫廷内官,她的诗作也体现出了男性化的特点,以《彩书怨》为例:“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该诗从审美视角和审美意象的选择上都充满男性作家的豪放气度,丝毫看不出女性特质,其诗作趋向男性化,在上官婉儿的应制酬唱诗中表现了士大夫侍奉君王的意识。在唐代的众多女诗人中,在诗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不仅仅有上述几位,还有很多女诗人在其诗中表现出了士大夫的意识。女诗人的诗作男性化趋向明显,女诗人的诗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并不是个别,而是普遍存在的。

四、总结

唐代女诗人的诗歌中表现士大夫意识,这是女诗人对士大夫思想的认同和对士大夫审美品位的追求的体现。在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是作为弱势群体出现在生活之中,相对于男性而言其文学地位是非常低的。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文化活动的主体一直是男性,男性的文学创作才是社会活动的主流,而女性是文学创作更多的表现了学习、模仿男性的文学创作,女性的文学创作多为依附于男性的文化活动上的。在男性文化圈,女性总是作为弱小者出现,女性只有努力融入男性主流文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得到男性的认同和尊重。这在女诗人的酬唱诗中是表现最为明显的,在与男性的交往中,女性为了得到男性认同,其诗作须符合士大夫的评价标准,所以她们的诗作会趋向男性化,在诗中表现一些士大夫意识。薛涛的酬唱诗中这一现象是表现最为明显。面对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不利地位,女诗人渴望得到士大夫的认同与尊重。她们终其一生都在进行“合规范”的韧性抗争,抗争女性被拒绝于主流文化之外的既定模式,抗争的方式便是以不让须眉的才华创作男性色彩浓郁、符合士大夫评价体系的诗歌,以堪与士大夫抗衡的人格、诗格赢得了士大夫群体的尊重。 女性的诗作渴望得到男性的肯定与赞赏,女性以男性世界的审美标准去创作,所以其诗中会带有浓郁的男性化色彩,表现士大夫意识。女性努力融入士大夫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所谓“超性别写作”或“无性别写作”,其诗歌则呈现出男性化风格,表现着士大夫的意识。女诗人在作诗竭力洗削身上的脂粉气,淡化或隐藏自己的女性化特征,模仿士大夫的文学创作,在诗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并希望以“诗人的身份”与士大夫进行较为公平的交往相处。受此影响,唐代女诗人的诗歌中总是或多或少表现出了士大夫意识。而这一现象并非仅限于某个女

8 诗人的诗作中,女诗人的诗作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女诗人的诗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是一种正常的文学现象,是女性认同和追求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学的具体体现。唐代女诗人的诗中表现出士大夫意识是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那么其他朝代女诗人的诗中是不是也有表现士大夫意识,关于这个问题有待我们进步去探究。

注释:

[1]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 ]张为.诗人主客图,丁福保辑,历代诗话(全三册,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1). [3] 宣和书谱,张篷舟.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27. [4] 全唐诗(第二十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9035. [5]费著.笺纸谱,张篷舟.薛涛诗笺·薛涛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08. [6] 全唐诗(第九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3434. [7] 钟惺.名媛诗归,李冶,薛涛,鱼玄机.唐女诗人集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4. [8]杨慎.升庵诗话,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全三册,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1883 :913. [9]钟惺.名媛诗归,李冶,薛涛,鱼玄机.唐女诗人集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1. [10]钟惺.名媛诗归,李冶,薛涛,鱼玄机.唐女诗人集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3. [11](转)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583. [12]钟惺.名媛诗归,李冶,薛涛,鱼玄机.唐女诗人集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7. [13]黄周星.唐诗快,李冶,薛涛,鱼玄机.唐女诗人集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1. [14]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506. [15] 钟惺.名媛诗归,李冶,薛涛,鱼玄机.唐女诗人集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12.

参考文献:

[1]张篷舟.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李冶,薛涛,鱼玄机.唐女诗人集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钟惺.名媛诗归[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339册.齐鲁书社,1997. [5]全唐诗(第二十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 [6]苏雪林.唐诗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92. [7]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8]黄芸珠. 略论薛涛诗风“男性化”的成因及其表现[J].中国文学研究,2003(2). [9]王永波,黄芸珠.论薛涛诗歌男性化审美形态的表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7). [10]许秋群.浅析薛涛诗的二重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1]宫为菊. 女性情怀辉映男子气概—试论薛涛诗歌中的双重情感[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5). 10

第三篇:论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当代中国走向法治化进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 公民法律意识作为现代依法治国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既可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也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在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主要依靠政府推进实现法治的国家,要培植法律意识,使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的建立必然要求法律意识培养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律观念内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律意识。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依法治国的建立。因此,塑造全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必经之路。

对于培养公民法治意识的作用:第一,公民法律意识是立法的精神源头 。立法者在进行立法活动时确认和保护什么利益、需求,限制什么需求与主张,往往根据的是自己的法律情感、法律认知以及法律理念构成的法律意识,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该种意识左右。立法者的法律意识水平与状况意义重大,法律意识对立法的指导作用十分突出。

第二,公民法律意识对严格执法、守法有重要作用 。法律能否发挥作用,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重要的是看它能否为人们所接受和拥护,即取决于公民法律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国家的立法、司法活动,小到个人的生活、学习,如公民依法纳税,签订各种合同等,都是公民法律意识支配公民做出的。因此,公民法律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法律活动尤其是执法与守法活动的潜在原动力。

第三,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实行民主和监督机制 。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实行民主政治,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但在现实中,公民能否积极踊跃地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还得看公民的法律意识,看公民在合理、合法的法律要求的基础上是否具有权利主张精神和护法精神。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促使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国家管理,有利于社会民主法治化的进程。

那么,如何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呢?

一、随着我国国民教育和素质的普及提高和普法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全体社会成员要全面进行更深层面的法律意识教育。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懂得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必须依法行为。

第二、要继续完善各个领域中的立法,使法律法规更具有严密性和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加有效地规范和制约现代社会生活的运转。这种法治社会环境必然“感染”及于每个社会成员,形成普遍的、更具深层面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现代化行政执法、行政管理机制。使执法者意识到其必须依法行政,所行使的行政权力是管理社会和为民服务的行政,消除以法治百姓的传统观念;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司法体制及其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司法人员树立严明司法的意识。为此,国家必须逐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司法考试制度,选拔高素质和相当懂得法律知识的人任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的公职。

第三、强化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的法律宣传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传播于全社会。要经常不断地运用各种典型实例,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实例,向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传播,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升华于这种法治氛围之中。

第四、不断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要进一步消融国家优位理念,逐步树立起社会优位理念。要在加强基层民主自治体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独立于政府及其它权力机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努力建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公民社会,使公民在自治中培养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样重要的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市场经济对规则的需求,市场主体对权利意识的发育和扩张都为法律意识的成长准备了土壤。从历史上看,正是市场经济造就了市民社会的主体,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塑造了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塑造了市民社会的自治体制,促进了适合于市民社会的法律理念和制度的形式。

基于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表明,大力培养和增强全社会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不可松懈的计划。法律是有一定成本的,不投入就难有回报。一个国家对执法和司法的投入毕竟要受综合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执法和司法投入的不足,只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望缓解或最终解决。因此,立法相对容易,而法律的完全实现尚需一段过程,中国的依法治国自然是一条渐进式的道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 一方面, 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为中国人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法律意识现代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 社会结构的转型期所具有的矛盾性又使法律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过渡转型时期的特点, 具有多元性和矛盾性, 中国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在诸多方面还不成熟, 对法律的性质、功能、态度和信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偏颇之处。在新世纪里我们应随着社会的变迁、法律文化的变迁而加大法律意识的变革力度,只有当全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养成、法律素养提升的时候, 依法治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程东:《论法律意识》1999年1月

2、李步云 刘士平 《论法与法律意识》《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第70-79页

6、刘旺洪.法律意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第288-296页

第四篇:《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洪艳艳

摘 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文人更多地关注自身。《古诗十九首》 以其纯熟

的艺术传达出人们普遍的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被称为“五言冠冕”。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表现手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是一组五言诗,计十九首。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应产生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年-190年之间。《古诗十九首》以其纯熟的艺术传达最真挚的情感,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我想,它之所以能久传不衰,原因正在于此吧。

一、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

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清代学者沈德潜说:“《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友,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或寓意,或显言,反复低徊,抑扬不尽,使读者悲感无端,油然善入。”[2]可见,《古诗十九首》中蕴含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1、相思之情,震摄人心。

《古诗十九首》中一半以上的诗篇都是游子,思妇真挚的情感的抒发,深刻剖析了游子思妇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痛苦相思,其情感的诚挚、热切与悲凉,足以让人震撼。

古诗中的游子不管其仕途顺利与否,都同样深感于**之时天各一涯的沓无音讯,深感于遥遥无期的相逢苦等,深感于长期独处的凄清寂寞,深感于远离家乡的思家之愁等等。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是一首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和妻子的诗,该诗主人公由思念而采芙蓉,由采芙蓉赠人而望故乡远 1 道,由望故乡远道不见而倍增思念。“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充分表现了爱情不得意的痛苦和无奈,虽然两人“同心”而爱情不移,无奈空间令二人不得相见相依,于是在忧伤之中生命老去了,美丽而令人哀伤。

游子在外漂泊虽然孤苦无依,但他们可以驾车出游,把酒言欢,而思妇只能独守空房,甚至连向外人诉说的机会都没有,因而她们的处境更悲惨。“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中“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久远,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开篇追叙别时情景,一个“生”字尽显离别之痛,继而说路远难会面——“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分别的空间遥不可及,时间不可跨越,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等中,产生了担忧、疑惧:“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害怕自己的殷切等待换回的是丈夫的无情背叛。清代吴淇在评价“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时说:“妙在‘已晚’上着一‘忽’字。彼衣带之缓曰‘日已’,逐日抚髀,苦处在渐,岁月之晚曰‘忽已’,兜然惊心,苦处在顿。”[3]把别离写得更加可怕和难以忍受。

《冉冉孤生竹》中的女主人公对未婚夫满怀思念,但未婚夫与她相隔甚远,迟迟不来迎娶成亲,她饱受相思的煎熬,向对方发出“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如怨如诉的呼唤。《明月何皎皎》中“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展示女子因思念丈夫,深夜起衣徘徊,对月相思,无以慰藉,最后只能以泪解忧,《孟冬寒气至》中的妻子把丈夫三年前托人捎来的书信贴心深存:“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更”,不但见其忠心,更见其痛苦。

更为可贵的是《古诗十九首》体现的思妇的生命意识在于对传统礼教压制人欲的抗争,对个体生命的渴求。《青青河畔草》中思妇天生丽质,“昔为倡家女”的出身,不安分的举动和打扮,使她在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春景下发出“空床难独守”的呼唤。全诗最末的“守”字,是全篇的诗眼。“难守”,是把贞洁道德放在与真情的冲突中展示生命的力量。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

马茂元先生说::“现实生活的刺激,使得诗人突破了因袭已久的传统的社会意识,而把隐藏在内心深处平日认为不可告人的东西毫不顾忌地裸陈出来。”[4]这种“不可告人的东西”,就是从儒教的严密束缚底下解脱出来的一度泯灭了的

2 人类的真情和自我的生命意识,就是对我情感的重视,对自我生命的歌唱。

2、生命易逝,人生无常。

这些游子漂泊异乡,远离亲人,仕途并不十分得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使他们内心极为复杂和痛苦,尤为深刻地体会到个体生命的匆促、短暂与渺小。《古诗十九首》中几乎每篇都充斥着对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的体会。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叹生命如白驹过隙;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和“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叹生命无奈地消逝,“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感时光飞逝,漂泊异地,居留无定,前途末卜,就自然产生人生如寄,命运无常的羁旅感受和过客心态。游子境遇的无定,无常、客居、寄托、飘零是其人生状态的真实写照。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不安也使诗人们更加敏感而忧伤:生命是那样脆弱,又是那样渺小,无从把握,不可捉摸。

《今日良宴会》中“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用所愿,含义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在这个热闹的宴会上,诗人本应该饮酒行乐。但是人生短促,盛筵难再,诗人始终难以摆脱这种生命短暂的困扰,因为他看重的仍然是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

这种感伤从思妇口中说出则表现为对青春易逝,容颜衰老的畏惧意识,对死亡正在无情逼近,人生竟然如此短促的惶恐感。如《行行重行行》中“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冉冉孤生竹》中“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惠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这些体现个体生命意识的作品,正是汉末社会时代思潮所致。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的“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3、世态炎凉,知音难觅。

诗人们寓居他乡,生命困顿,饱经磨难,渴望得到同情与帮助,然而人情淡漠,世态炎凉,心中充满了孤寂与怨恨,《明月皎夜光》中写道“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昔日的同门好友,一朝仕途得意竟全然不顾往日的情谊,抛弃自己就像行人身后遗留的足迹,诗人心中的悲伤与愤慨溢于言表。《去者自己疏》

3 一诗:“去昔日已疏,来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何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诗人走出城门,本想排谴一下思乡的痛苦。结果,放眼望去,只见远处丘坟垒垒,一些古墓已被犁成了平地,枯松也被砍伐,只有那些幸存的白杨在寒风中飒飒作响,给人一种阴冷,可怕的感受。人终究是要死去的,坟墓可谓是人的最后归宿。但是,活着的人不仅很快就会忘却死去了的人,而且连死人的坟墓也不让它久留!这实在是一件令活人和死人都十分痛苦和悲哀的事情。

世态炎凉使得诗人更加感叹知音稀少,怀才不遇。《西北有高楼》的作者被楼上飘下来的歌声所吸引,心有所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他把歌者设想成一个失意之人,自命为歌者的知音和对方同病相怜,抒发了知音难遇的悲哀。

4、追求功名,及时行乐。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长久地处于失意之中,希望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呼声异常强烈,在诗里集中表现为对功名的追求。如在《今日良宴会》一诗里,“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诗人要奔竞仕途,争取捷足先登,抢占显要职位,以摆脱贫贱辛苦的处境。即使在《明月皎夜光》中“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同门友”的不满,诗里隐含的依然是那颗为博取功名的炽热的心。东汉末黑暗的社会现实阻塞了广大文人的入仕之路,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借助立德、立功、立言等使自己虽“奄忽随物化”,但仍有“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中涌动的也是强烈的追求功名的情绪。万物皆去故而就新,更何况人呢?只有光荣的名声才是不朽的,所以人间都把它当作珍宝。但是,这种强烈地要求建功立业,扬名于后世以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愿望,在现实面前,无不被击得粉碎,这种想法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人们长年漂泊,热衷求仕进官,扬名后世又屡屡碰壁,这些目标都难以实现,于是由精神追求转向物欲满足。

《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此时的文人不再有成仙长生的梦想,同时辛辣嘲讽守财为后代子孙的愚者,对生命的绝望使他们沉溺于美酒的麻醉,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思潮在他们心中泛

4 滥开来。似乎他们的追求堕落了,人生意义退化了,但这种感伤的情调和享乐主义的思潮,正反映当时文士对人生的珍惜和执着。李泽厚就曾指出:“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受、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5]

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古诗十九首》以其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刘勰《文心雕龙》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6]钟嵘《诗品》评“十九首”曰:“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7]

1、回环复沓,反复咏叹。

《行行重行行》从初别追叙起,分别从“道路阻且长”,“相去万余里”,“相去日已远”的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角度,回环咏唱,组成低沉回荡的旋律。

2、使用叠字,生动自然。

《迢迢牵牛星》与《青青河畔草》中双叠字均有六句,确切真实,自然生动,有异曲同工之妙,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说:“‘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是人的神情,词性不同,用法上极尽变化之能事。”

3、虚实交替,相互映衬。

《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凉风率以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闺。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全诗二十句,首八句点明时节,从深秋蝼蛄的悲鸣写起,都是居者听到,感受到的。以已度人,她既担心丈夫无御寒之衣,又怕他远离家乡在外别有新欢,思念至极而入梦。中间六句写梦中之景,充满了欢乐,新婚良辰的重演,携手同游的幸福生活在梦境中一一呈现出来。最后六句写梦醒后的感伤惆怅乃至绝望。诗人的笔触细腻而曲折,刻划的心情迷离恍惚,给诗的形象染上了一层奇丽的梦幻色彩。

4、兴而兼比,余味无穷。

《冉冉孤生行》前六句追忆新婚时夫唱妇随,女子托身于君子,如孤行托根于泰山,兔丝附于女萝,兴而兼比。“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仍是用比,兔丝开花有一定的时间,夫妇相会也应有适当的时间,即青春正盛之时,比喻巧妙。

《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比喻游子思乡。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诗篇通篇比兴,足见作者写作之精妙。

总之,《古诗十九首》以其诚挚热烈的情思,高超精妙的表现手法,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529页

[2]沈德潜《古诗源》

岳麓书社

1998

[3]吴淇《古诗十九首定论》中华书局出版社

1955 第9页

[4]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第52页

[5]李泽厚《美学三书》[M]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6]刘勰《文心雕龙》[A] 周振甫

文心雕龙今译[C] 中华书局

1986 第58页

[7]钟嵘《诗品》 [A],陈延杰

诗品注[C],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第17页

参考文献:曹

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

王国维《人间词话》

第五篇: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作者:祝娟

单位:博英阳光幼儿园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简爱》出版于1847年。在那个年代,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作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实属难得,更可贵的是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独立意识,虽然这种独立意识在强大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下显得有些无助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病态。但《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

【关键词】简爱

女性意识

平等

独立

女性意识界定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具体得说:“‘女性意识’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它主足于女性的‘此在’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19 世纪的英国是“女性小说的时代”。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创作出超越时代的女主人公简·爱。她既不是“家里的天使”也不是“理想的淑女”,她的桀傲与叛逆显然和时代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却因勇敢的挑战男权控制下的既定秩序,追求女性的独立、平等成为女性文学不朽的经典人物形象。

女性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

十九世纪的英国普遍存在的妇女观是什么呢? 当时的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论女王的花园》中就说, 理想的妇女和理想的家庭与现实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竞争互不相容,妇女的地位不是在社会上, 而是在家庭中。按照当时流行的说

法, 就是做“家里的天使。”这就意味着女人必须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 否则就是不合乎“家里的天使”的模式, 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价值。显然, “天使”集中概括了一个男权主义世界里十分荒谬的妇女观。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十分盛行, 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简·爱却大声宣布“我不是天使, 我就是我自己! ”这呼声既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英国社会的公开挑战, 也是为捍卫女性人格与尊严的呐喊。若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说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当时有名么激进,多么有份量! 可以它是打开《简爱》的一把钥匙。

简爱从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寄养家庭里少爷的专横, 小姐的傲慢, 夫人的恶意, 仆人的偏见,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不公平!不公平! ”这是她的结论。 终于在她被她的表哥打得头破血

流之际,她发疯似的和他对打,使尽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并发泄地叫道:“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 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 你像罗马的皇帝! ”她甚至敢于对她残忍的舅母说: “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你! ”

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了简爱被送进劳渥德孤儿院。这是一所以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 简仍是那样叛逆不驯。她对好友海伦经常受到责骂和鞭打却从不抱怨十分蔑视和愤恨。她奉劝海伦说, 如果自己受鞭打, 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 当面把它折断, 而且“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狠狠地回击!”这正是简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 简以她顽强的生命力熬过了八年窒息刻板的学校生活, 但她始终念念不忘的是“我向往自由, 我渴望自由”。这都表明了简“不与环境命运相妥协, 勇于反抗斗争, 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可贵精神, 而这正是当时广大妇女觉醒的标志。”

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在简爱生活的年代,结婚是女子的唯一出路。但在简爱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简爱经历了痛苦, 贫穷的童年,但她发奋努力,终于以超群的才华当上了老师,经济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对经济上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强烈的也是贯穿始终的。罗切斯特给她买的昂贵的衣服首饰,都让她一一推掉。她向罗切斯特表示: “不要任何财物,只要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她永远也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得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她执意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而要继续作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这个挣得我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离开桑菲尔德和她所深爱的男人后, 简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担了圣约翰为他介绍的艰苦工作。为穷人服务,做一名乡村教师。同时,这份工作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 简爱在经济上独立的要求, 并没有使她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简爱在金钱面前,在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 她立即就把遗产的大部分转赠给她贫穷的表哥表姐。很明显, 作者努力让她的女主人公在经济上独立的用心是良苦。我认为, 遗产的安排并非象许多评论者所说的是“画蛇添足”, 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经敏锐地看到, 女性的独立。

首先在于经济的独立。她清楚地懂得, 如果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 那么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可言, 这个认识无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 那么妇女的解放, 妇女同男子的平等, 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按照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行为规范, 简爱有两大过失:一是向一个男人(罗切斯特)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 二是拒绝另一个男人(圣约翰)的求婚。简爱与男主人翁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 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的鸿沟: 罗切斯特出身名门,是上流社会的绅士; 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气馁,或者自我贬低,而是勇敢地向自己! 向罗切斯特承认自己的感情。在一场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爱情当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她认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这无疑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向社会偏见的大胆挑战。“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貌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在英国小说史上,简是第一位女主人翁,为强烈的感情所驱使,主动地向她爱慕的男主人翁表达爱意,而又如此率真感人! 当她为自己不能与罗切斯特结合却仍被留在庄园而感到屈辱时, 她愤然说道: “你认为,因为我穷! 低微! 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 ” 这番有力的自白表明了简一贯遵循的神圣原则一一自重、自尊、自爱。

由于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使他们无法结成夫妻, 于是罗切斯特就决定带简到遥远的地方一起生活, 但简认为自己无异于当一名情妇, 她对自己说:“我关心自己, 我越是孤独, 越是没有朋友, 越是没有支持, 我越尊重自己”。她勇敢地面对厄运的挑战, 作出了离开罗切斯特这一痛苦而又坚决的抉择。这正是她把爱情与人的真正价值紧紧连在一起, 从而使爱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她的出走, 不仅完满地表现了她的性格, 她的执著追求, 而且是对世俗观念的大胆蔑视。因此, 她的离去, 不是逃避现实, 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选择, 是在争取一个普通女子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往前迈了一步。

简爱在离开庄园后,流浪荒郊,幸好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在圣约翰与简的交往中, 他发现了简的性格中闪出的不平凡的光彩: 她直爽, 单纯, 富有激情,特别是她的能吃苦耐劳和有毅力这一点, 圣约翰认为是适合作一个传教士的妻子的有利条件,所以他向她求婚。但他对简的求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上帝的旨意。简虽然佩服圣约翰的献身精神,但他们的爱情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分歧。她认为圣约翰向她求婚,不是因为爱她,只是要在他在印度的辛苦工作中有一个合适的同事。她一再坚持在爱情婚姻上应该是平等的,应该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而不应该把妻子当作传教士的一件有用工具。 她对圣约翰说: “我鄙视你的爱情观念! 我瞧不

起你奉献的这种不真实的感情! 是的,圣约翰,你把它奉献出来的时候,我鄙视你!

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 ”

圣约翰对简的求婚,实际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 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作工具,当作附庸,当然被简爱所拒绝。

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平凡的简·爱虽然相貌普通,出身卑微,然而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如空气,没了它,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简·爱的善良除了我们理解的同情心外,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无私与宽恕。

在简·爱舅妈里德太太临终时,她陪在身边的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读者。从小

说中,我们看到里德太太简直就是简·爱苦难的源头,随着收留她,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的去世,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里德太太把简·爱当作佣人一样对待,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不但不给予同情与关爱,反而处处苛责,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更可恨的是,她把简·爱送进了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并且在前来接简·爱的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撒谎怒斥简爱是一个撒谎而讨厌的女孩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简·爱原谅了。

当这位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临终时,在没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去探望了她,并对她所受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怜悯之情,她弯下腰吻了吻她,深情地叫了一声 “舅妈,亲爱的舅妈”并妥善安排了她的后事。简·爱在此的表现,让每一位读者都看到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马克·吐温曾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

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意无意伤害别人,也会被别人伤害,如果执著于这些伤害,只会让自己更痛,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许宽容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童年,饱尝了人情冷酷,世态炎凉的滋味,并没有使简·爱变成一个冷酷麻木的女孩,相反,她用一颗善良博大的爱心关爱着身 边的人。简·爱这样一个平凡而圣洁的女子告诉21 世纪的女性们不仅要爱自己, 还要去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只有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无私的给予,在世俗怨恨中心胸旷达而付出真爱,才称得上 是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形象。

简·爱悲惨的成长历程让她早早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 尊严。她宁可承受孤独,也不愿低三下

四、无视人格地去乞求廉价的怜悯和同情。当仆人告诉她称呼表哥主人时,她勇敢地反问道“: 他怎么是我的主人? 我又不是仆人!”无论是舅母的虐待还是学监的侮辱,无论心灵受到多大的挫伤,她都自尊自爱,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

在做罗切斯特养女阿黛勒的家庭教师时,她虽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小姑娘,本应是很容易低声下气,乞求怜悯的。但简·爱却不。在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第一次有关礼物的谈话中,罗借养女阿黛勒要礼物的茬口,试探简·爱对他人的施舍和恩赐的态度:是否期望别人的礼物? 简·爱实实在在地答到“: 我

说不上来,先生,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经验,一般认为是讨人喜欢的。”罗讥讽

道“: 爱小姐,你不像阿黛勒那么单纯,她一见到我就嚷着要‘礼物’,而你却转弯抹角。”简不露声色说“: 因为我对自己是否配得礼物,不像阿黛勒那么有信心”罗再次为难道“: 啊,别以过分谦虚来搪塞!”简不卑不亢说到“先生,你已经给了我‘礼物’,我很感谢你,赞扬学生的进步,是教师们最向往的酬劳。” 在谈话中,她既不忘家庭教师的身份,又充分表现出作为一个平等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简·爱的自尊自爱还表现在当她发现自己爱的人有妻子时,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和简·爱相爱后,欢天喜地到教堂准备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早已结婚和 阁楼上藏疯妻的秘密。这一消息使简·爱伤心欲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来之不易的幸福瞬间就要消失了,是去还是留?虽然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不愿违背道德准则,不愿失去做人的尊严去做罗切斯特的情人。她告诉罗切斯特:“先生,你的妻子还活着,这是早上你自己承认的事实。要是按你的希望同你一起生活,我岂不成了你的情妇。别的说法都是诡辩———是欺骗。”她拒绝了这份不道德的

婚姻,以非凡的自制力,克制了对罗切斯特强烈的爱,毅然离开了庄园。这使我们感受到简·爱独立人格中包涵的平等、自尊的进步爱情观以及她的独立人格的锋芒和魅力。

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读者来说,爱情主题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最能引起感情共鸣的主题;对创作者来说,爱情主题是最能展示作者人性力量的主题。简·爱的爱情让读者感到一股强大的、热情优美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她的感情历程,读懂了她对爱情与女性独立的诠释,也让读者为她在情感与理智徘徊中作出令人振奋的抉择而喝彩。

简·爱的感情观中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平等的爱情。罗切斯特虽专横傲慢,但感情真挚强烈,经过骄傲和感情之间长时间的斗争,被简·爱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她。简·爱知道这种爱情在当时注重阶级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在她以为罗切斯特要与贵族小姐结婚时,她选择离去,而罗切斯特却要求她留下来,这也激发了简爱的表白。“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

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 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可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爱情表白,道出了简·爱内心要求人格平等的呼声, 充分表现了她反对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庸俗爱情观,鄙视资

产阶级的门第观念,以大胆的叛逆精神向罗切斯特告白。

其次,在简爱寻求的爱情里,二人在经济上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依附性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一惟物主义理论不仅仅适合阶级范畴,也对男女的社会关系作出了相适应的解释。女性要独立,首先要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抛开对男性的物质依赖。所谓“靠诚实的劳动挣得的面包,比不劳而获的面包更香甜。”在她打算嫁给罗切斯特时,她的想法就是:不愿依附于对方,而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带来更多的财产。她拒不接收罗切斯特送给她的钻石戒指、项链和手镯等奢侈礼品。当罗切斯特要她立刻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时,她拒不认同,而是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来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维护了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也正因为这样,简·爱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简·爱的婚姻观首先表现在她发现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后,选择理智地离开。尽管她非常爱罗切斯特,但她知道如果与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她将失去尊严,因为她的留下只会使她成为一名情妇。她要的不是这样不纯净的爱情和婚姻。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痛苦而坚定地离开了他,去独自谋生。至此,可以看到简· 爱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

反映简·爱婚姻观的另一个例子还体现在她拒绝表哥圣约翰的求婚中。离 开桑费尔德庄园后,简·爱历尽艰辛,最后被里佛斯兄妹收留。兄妹中的哥哥圣 约翰是一个虔诚的传教士,在他打算去印度传教时,他多次向简·爱求婚,但却 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他赏识简·爱的才华和毅力,在他心中婚姻只不过是为自己 取得一位帮手的工具。面对他的求婚,简·爱有过挣扎,但她明白,如果她和圣 约翰在一起就等于抛弃了一半自我,过一种完全克制自己受人支配而且没有真 正爱情的虚伪婚姻的生活。尽管她非常赞赏他献身宗教的精神,感激他对她的 赏识,她还是拒绝与圣约翰缔结没有爱情的婚姻。第二天,她在爱的呼唤下,告 别了圣约翰家,重返桑费尔德,她要到那儿去寻找自己真正的爱情与归宿。在罗 切斯特庄园被烧,眼瞎臂断时,简·爱毅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待在自己深爱的 人身边,不离不弃,奉献给灾难中几乎绝望的罗切斯特以真诚的爱。她用自己的 行为表明了自己的爱情观,那就是平等自主,真诚奉献。

女作家精心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很不寻常的家庭女教帅形象, 歌颂了把两颗灵魂平等结合在一起的爱情,同时也歌颂了敢于和男权社会顽强斗争的妇女, 把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从表层意义上说, 《简爱》的爱情故事是平民女作家站在进步的立场上, 对于当时盛行的以金钱、门第、美貌作为交换条件的买卖婚姻的否定。可是从深层内涵看,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中, 深藏于其中的意义, 是令人震撼的开始觉醒的。19 世纪西方妇女强烈的女性意识, 千百年来柔弱可怜、因没有人格的独立而寻求男性保护的女性,在女作家建构的世界里, 挺立起来了, 她获得了雄伟刚强的力量, 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更实现了经济上的自主。简爱这一形象变得高大而不同凡响, 她闪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象暗夜中的火把, 为广大妇女点燃了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简析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潮[J].人文2009 (1):127—128. [2]李涛,新历史主义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3):48—51. [3]苗福光,欧美生态女权主义述评[J].学术论坛2005 (10):181—184. [4] 王文惠,简•爱性格的另一面——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 (2):64—66. [5] 王文惠,《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读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 (11):86—88. [6] 王文惠,从被压迫者到压迫者——论《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兼及相关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 (6):99—101. [7]王文惠,月亮与火的宗教意象之美——读夏洛蒂•勃朗特之《简•爱》[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 (3):89—92.

上一篇:冷冲压期末考试及答案下一篇:领导班子政治建设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