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

2024-05-15

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精选10篇)

篇1: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摘要: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他律、自律和实践,是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公德意识;高校德育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类社会群体,但社会公德的失范现象在他们身上却屡见不鲜,这反映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有所欠缺。依据多年高校德育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高校德育要紧抓公德意识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公德意识: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

社会公德即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的关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也就是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和践行公共生活准则的观念和意识。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高尚人格的前提和基础。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完善,就应该从培养公德意识开始。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人的道德修养也只有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起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比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般说来,它所要求的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有人认为,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应该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事,对大学生还讲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岂非“小题大作”?诚然,社会公德教育早在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才是生理心理蓬勃发展并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臻定型,思想道德日趋完善的重要时期。正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青年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因此,必须深化和加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为形成高尚品格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无疑也说明加强大学生公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第二,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恩格斯在评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时,曾经热情洋溢地讴歌“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无疑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成长及其特征同时代的要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时代与人才成长的永恒的辩证法。那么,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造就怎样的人才?很显然,绝不会是那些不学无术,一无所长的庸庸碌碌之辈,也绝不会是

那种“思想骑墙”、“有奶便是娘”的所谓“知识分子”,人才应是“德”与“才”的统一,应是“德才兼备”的人。

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理想,有道德。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德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指标。如果缺乏公德意识或者公德意识比较差,那么,聪慧的人将变得险恶和狡诈,健壮的人也会显得野蛮和粗莽,而貌美的人,也同样会流于庸俗和乏味。可见,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才是实才。因此,潜心向道,严谨治学,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正是塑造“人才灵魂”的基础工程,也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第三,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在精神文明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道德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或者说,道德是精神文明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组成部分。而在道德领域,社会公德又以其范围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内容上的总括性和一般性,以及结构上的传统性和沿袭性而区别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础。由此可见,社会公德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作为青年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一类群体,透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最能看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也最能反映出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指标。大学生本身也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很强的公德意识,都能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就会对社会发生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助于安定、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能否“自善其身,兼善天下”,能否开风气之先,创时代业绩,能否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既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看待

二、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路径

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需要有一个培养、确立、巩固和形成的过程。

第一,以“他律”来培养和确立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绝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系统的道德教育,经过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他律”来加以培养和确立。

一是以高校为主,进行道德教化。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阵地。高校遵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两课”教学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灌输与教育,高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有序的道德教育,其教育方式的特点和效果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可比拟的。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言传身教,训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熏陶学生。高校对大

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小事着手,要求学生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班级的一桌一椅,尊敬师长,友善同学等等,于小事上见精神。

二是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育人。在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但是,学校不是万能的,光靠学校唱独角戏是行不通的。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变革时代的大学生更不能远离社会环境而遗世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务实心态,也具有比一般社会大众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必须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公德意识的培养合力。关注大学生成长,培养合格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只有整合和发挥社会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就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源”。来自家庭的公德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来进行的。我国目前约有2.7亿个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来自家庭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积极影响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的还有大众传播媒介,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榜样得以传播的载体,更能以其特有的多样性、生动性和艺术感召力引起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对心灵发生巨大的振荡和感染作用。尤其是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出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总之,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对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而言,有人概括说要争取“四面八方”的配合和支持,即家庭、学校、社会和政 府四个方面,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公安、司法、群众团体八个方面,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真的不无道理。

第二,以“自律”来强化和巩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单靠来自学校和社会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会成为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更应该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道德修养就是人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它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大学生主动进行道德修养,就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展开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的斗争,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这种内心世界的斗争和解剖过程,决不是受迫于某种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由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将其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将其视为自我实现需要的主体构成部分。如果离开了人的自觉、自愿与自为,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修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必须从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角度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变“要求大学生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为“我要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第三,在实践中锻炼和形成公德意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公德教育和公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践。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时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因此,要真正把外在的公德要求变成大学生自身的公德意识,必须投身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开展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各种活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只有深入社会、研究社会、了解国情,才能认

清实际,只有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才能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汲取营养和力量,才能不断激发为民造福、为国奉献的热情,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因此,要让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品质、磨炼意志,在了解国情民情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公德意识牢固地树立起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45.[2]梁启超.新民说[M]//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49.[3]鲁迅.热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陶行知:陶行知论师范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2: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

论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

“道德滑坡”和“法律纸面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两大难题及其症结,而解决这一难题及其症结的`关键在于公民意识的确立,因为公民意识的普遍确立并获得意识形态性,不仅是新时期伦理秩序和法治秩序的内在支撑,也是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精神动力.

作 者:李洁珍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刊 名:求实 PKU CSSCI英文刊名:TRUTH SEEKING年,卷(期):“”(5)分类号:C91关键词:伦理秩序 法治秩序 公民意识 道德滑坡 法律纸面化 意识形态

篇3:浅论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

一、制约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的因素

(一) 生态伦理意识的缺失

目前来说, 由于我国生态化发展意识的普及, 多数农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认识还是很不足。主要表现在不能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仅仅把它当作是人类生存的工具来索取;还表现在对于生态破坏的反应迟缓, 满不在乎上。农民关注的重点是自我的经济收益, 对具有公众利益性质的生态环境无暇顾及。因为在他们看来, 环境变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破坏了环境, 也不知道这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损失。绝大多数农民不清楚什么是环境问题。比如农民对生活污染问题如乱排生活污水、乱倒垃圾等习以为常, 对使用化肥、农药等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甚至浑然不知, 许多农民并不把其看成是环境问题。

(二) 市场经济刺激下农民没有理性的消费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消费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表现在: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农民商品观念逐渐增长, 为了自身利益, 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表现在:随着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当中, 有些人在消费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有些农民人情消费铺张、红白喜事攀比操办、盲目攀比、盲目建设的过度消费行为时有可见。这些不理性的行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破坏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三) 粗放型农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仍以自然农业、黑色农业为主, 在现代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经济发展的压力下, 自然农业正演变成一种掠夺式的发展, 农民用不可持续的生产经营方式粗暴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农产品;而黑色农业则是一种高污染、高投入的农业。这两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是以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生产模式。有相当多的农民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 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 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损害正在弱化的环境资源, 如目前农民在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就是黑色农业的典型表现。这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土壤肥力的退化。

导致我国农民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缺失。众所周知,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正是由于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的缺失, 才使他们既不可能有生态伦理责任意识, 更不可能有自觉的生态伦理行为,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民生态伦理问题, 因此, 解决农民生态伦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

二、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的内容

(一) 培养农民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伦理意识

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是消费问题, 因此, 要解决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很有必要从人类的消费观念入手。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问题, 必须要消除人类消费行为中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要让人们认识到,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实际上都是有限的。绿色消费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性消费新潮流, 它是反对以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为代价的一种生态性的消费。在面对消费抉择时,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绿色消费伦理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 需要人们不断的培养和深化。适度消费的伦理意识在生态保护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适度消费的伦理观是建立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绿色消费意识。农民是我国数量最大的消费群体, 其消费行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农民应该学会并采取绿色生态的方式进行消费, 合理利用资源, 为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二) 培养农民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识

可持续发展, 是指发展既要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又要减少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 让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农民所占有的实际土地面积和其他的生态资源要比城市人多, 可部分农民由于狭隘自私的小农意识, 在开发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时只顾眼前利益, 全然不顾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还有许多农民乱砍滥伐, 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 使森林变秃山, 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化加重;一些农民则竭泽而渔, 不注重休养生息, 造成渔类资源急剧减少。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部分人造成了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觉, 事实上尽管科技能帮助我们在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中作出一定的贡献, 但是科技并不是万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而且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一旦枯竭, 人类将不再拥有这种资源。所以我们人类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尤其是要灌输和培养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意识。很多农民缺乏这种伦理意识, 只顾眼前利益, 而忽视了后代人的利益, 从而造成了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严重地制约了农村以及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维护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 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农民可持续发展伦理意识的培养。

(三) 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伦理意识

绿色农业, 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村是指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 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调整, 来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在农村, 许多农民依然延续着黑色农业的经营方式, 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高消费却严重污染环境的农作物用品。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有利于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环境的净化。只有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才能避免黑色农业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农产品更加健康, 农村环境更加美好, 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有相应的提高。所以, 为了让农村的经济更好更快健康地发展, 我们应该让农民树立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的伦理意识。

三、培养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措施

(一) 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教育

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生态保护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因此, 必须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只有增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 才能增强对农村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 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农村生存环境, 维护和营造农村生态平衡的实践中去, 自觉履行作为农村生态伦理主体的责任。

(二) 领导农民自觉遵守生态伦理

在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和宣传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注重农民自身的生态伦理自律能力。外在的知识只有通过成功的内化过程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农民自觉伦理意识的培养, 使外在的约束力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深刻的责任感和权力感, 使农民能自觉的遵守生态伦理道德的要求选择生态伦理行为。在加强农民生态伦理自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榜样作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面来提高。

(三) 将生态伦理建设法制化

传统意义上的伦理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 与法律无关, 更多的是人的自觉和自省。如果人们违背了相关的伦理规范就会受到来自内部的道德良知和来自外部的社会舆论的谴责。仅限于此,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来说力度明显不足。生态保护是一项坚决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伦理建设必须体现出更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不仅要得到鼓励, 而且要得到强制执行, 走法治化建设道路。不仅要把生态伦理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 还要制定一系列加强农村环境政策的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等, 以法律形式保证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法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四) 加大生态伦理宣传力度

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生态伦理宣传, 通过舆论宣传来营造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往往可以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和引导作用。因此, 新闻机构在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时可以灵活地开展对农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例如可以使用电视公益广告的形式来加大对广大农民的生态伦理的宣传力度, 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五) 加大法律的宣传和监督力度

在中国农村,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宣传力度, 环境保护法的普及率低, 农民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对于生态保护有很大的障碍。因此我们普及生态伦理的同时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普及效率。另一方面, 全社会要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监督力度, 不仅要对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进行监督, 还要对有关的执法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 从而保证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农村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成金.加强农村坏境保护, 确保农民实现小康[J].中国环境管理, 2005, (06) :25.[1]李成金.加强农村坏境保护, 确保农民实现小康[J].中国环境管理, 2005, (06) :25.

[2]刘水芬, 朱丽雪.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以赣中农村为例[J].特区经济, 2008, (11) :184.[2]刘水芬, 朱丽雪.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以赣中农村为例[J].特区经济, 2008, (11) :184.

[3]胡雅波.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新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2) .[3]胡雅波.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新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2) .

[4]武青艳.影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川[N].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4]武青艳.影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川[N].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

篇4:论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

关键词:公民;消费伦理教育;必要性;内容;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86-02

一、我国公民消费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消费伦理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消费伦理教育是伴随着我国公民在消费领域消费伦理问题的突出而逐渐成为社会焦点的。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之所以必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1.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主要指消费主义的消费行为。我国公民的过度消费主要表现为:在生活实践中无所顾忌和毫无节制地消费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讲排场、摆阔气、赶时髦等。他们以追求新、奇、特的行为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持有“生存即消费”的人生哲学和生存方式。其对物质财富占有欲的极度膨胀和对感官文化的狂热痴迷,不仅掠夺性地消费着能源和各种大自然的创造物,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一个浪费型的社会。挥霍、浪费使自然惨遭毁灭性破坏,温室效应、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和和谐发展。

2.盲目消费

盲目消费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计划、漫无目的的消费。消费逐渐成为一种病态的非理性需要,公民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消费时深受社会潮流和广告宣传的影响,消费完全是为了满足从众和攀比的心理需要,消费变成了一种对物品无度的索取和占有。在我国公民中盲目消费主要表现为公民在进行某些消费活动时并不是求得某种享受,而是获得某种地位的感受。我国公民在盲目消费中还表现为无计划、无目的的乱消费,体现在购买消费品时其并非为必需品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购买,以至于购买后没有使用造成极大浪费。盲目的消费并没有给公民带来幸福,而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消费欲望和资源的浪费。

3.奢侈消费

奢侈消费作为节俭消费的对立面是指:“用于奢侈目的或为炫耀财富而进行的一种过度消费,是对资源的一种不合理的配置和浪费。”[1]我国公民的奢侈消费主要体现在:消费超过本人收入和财产承受能力的消费,特别是一种表现为挥霍和浪费的消费。出于虚荣、攀比和过度享乐的奢侈消费,不但会造成社会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消耗稀缺资源,而且容易助长享乐主义思想,助长社会腐败之风,甚至还会诱发人们通过不法手段获取金钱的欲望,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还容易加大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隔阂,危及社会稳定等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集中反映出我国公民整体的消费伦理意识的淡薄和公民消费伦理教育的缺失。只有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使其在主体内部树立起来。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

二、我国公民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

针对目前我国公民在消费活动中存在的消费伦理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公民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消费伦理知识的教育、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消费伦理情感的教育以及公民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消费伦理知识的教育

费伦理知识的教育指加强对公民如何进行合理消费的知识教育,即让我国公民正确认识什么是消费伦理、如何进行合理的消费即消费方式的教育。消费伦理是指在整个消费活动中,以善恶为标准来调节、指导、评价消费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要使我国公民正确的认识消费伦理的内涵,必须立足长远从娃娃抓起,加强学校教育,同时要利用传媒对公民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和影响。消费方式指公民消耗和享受消费对象(物质的、精神的、服务的)的方法和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公民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都是消费的两种基本形式。首先,消费方式教育要摒弃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费方式。主要表现为过渡消费和畸形消费。其次,要积极倡导环保、节约、文明的消费方式,注重消费同资源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第三,提倡适当合理的“超前消费”和“信用消费”。

(二)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

1.适度消费

亚里士多德认为:“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性。”“在财富的接受和支付上,中间性是慷慨,过度了变成挥霍,不及了变成吝啬。”[2]适度消费理念是对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针对我国公民中消费主义消费观的扬弃,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公民自身消费活动的理性约束与规范,是科学消费观的基本原则。“如果没有消费社会物质欲望的减少、技术的改变和人口的稳定,人类就没有能力拯救地球!”[3]

2.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观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必须以环境资源的承受力为前提,改变过去那种对自然资源的强盗式掠夺和暴发户式的挥霍,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消费生活的质量。”[4]可持续消费既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也能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它维护了公平与公正原则,即追求生活质量的权利对于当代全球的每一个人,对于当代与后代的每一个人应该同等地享有。

3.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深绿环保主义者的心愿是:克服当代‘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主流生产、生活方式,采用符合生态学规律、不破坏自然环境的生产方式,过物质简朴、精神上丰富的生活。”[5]绿色消费倡导公民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转变公民的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

消费行为习惯是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总称。“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应当理想等的价值体系,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诸活动的动力。”[7]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公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对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则是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消费素质,促使我国公民养成合理的消费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民在消费生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从而达到消费伦理教育的目的。对我国公民进行消费伦理教育时,一是要注意提高公民正确地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二是公民要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三是公民必须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四是政府应建立督导机制。

三、我国公民消费伦理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在公民消费伦理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中应作为表率,认真学习消费伦理知识;作为领导者切实遵守消费伦理的原则和规范,为公民做榜样;积极大力的支持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加大软件、硬件的投入,为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提供保障。开展社会主义消费荣辱观的教育,杜绝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推动全社会良好消费道德风气的形成。消费伦理是消费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有什么样的消费伦理,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和教育,转变社会消费风尚,培养公民健康的消费心态和节俭意识。

(二)注重提升公民消费伦理的践行能力

“消费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却不只是消费。这不独是一种经济伦理,也是一种人生哲学。”[8]在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中要注重公民践行消费伦理能力的提升,只有提升了公民的消费伦理践行能力,我国公民才能更加合理、健康的消费,使消费置于幸福的维度之下,使公民的消费生活水平更高、更和谐。提升公民消费伦理的践行能力应:培养和加强公民的理财能力,使公民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公民应为自己每个月的开销编制预算,理性消费,防止透支过度以避免消费的无计划性。在具体的消费过程中,则要把握消费适度原则,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明确消费标准,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消费不超出自己的经济实际,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

(三)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一,早在《左传》中就有这样的论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所以能够自古至今,传扬不衰,就在于无论对修身、持家、治国,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9]因此,在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的建设中,继承和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是十分必要的。“在他(亚里士多德)看来,对于人的正常合理的生活来说,吝啬与奢侈都是极端的生活方式,正确的行为策略应当是节俭。所谓节俭,并不是简单的要求人们去一味地‘省吃俭用,而只是告诉人们用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来过自己的日常生活。”[10]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节俭消费应立足于经济和伦理的双重维度,着眼于生产和消费的互动关系,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为人们理性的生活态度和适度的消费观念,要求人们的消费行为以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为比照,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适当节制个人的生活欲望。节俭消费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消费思想的扬弃,还体现了新时期积极消费观的道德性包容。

参考文献:

[1]龙林.浅论奢侈消费[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6):34-35.

[2]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7.

[3][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7.

[4]倪瑞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95.

[5]卢风.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73.

[6]余艳.浅谈运用情感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1) :110-111.

[7]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57.

[8]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09.

[9]李春秋,毛蔚兰.传统伦理的价值审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3.

[10]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185.

篇5: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论文

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院 *********专业 *****

指导老师:***** 摘 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终生身体)的意识培养,应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 专长的形成,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应积极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使之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关键词: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意识;意识培养;大学体育

1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
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社会为人们的生活 带来了许多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电子计算机 的广泛应用,机械化、自动化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交通电信的现代化,缩短了人们之间空间距 离;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家用设备的电器化,大大减少了人们身体活动的机会和日常生活中的体力 活动;食物构成的改善,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越来越多;城市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的破坏等等,这一切都严重地危害了人体健康,造成了肌肉萎缩、适应能力降低、机体退化 等“现代都市病”和“现代文明病”。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终身体育锻炼,体育锻 炼不仅能够调节和愉悦精神生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能够强身健体,使人们保持 生命力,提高有机体的工作和适应能力,以及反抗疾病的能力,体育健身还能够消耗人体内过剩的 营养,维持营养的供需平衡,使人们保持健康的体魄、健美的身材,并使人们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多彩。终身体育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近年来,人们对生活方式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社会历史 的发展来看,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电的发明和利用、汽车进入到家庭等,很大 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人们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迫 切要求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现代生活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人们余暇休闲时间 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作为能够丰 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愉悦心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实人生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身体机 能和适应环境、反抗疾病的重要手段,很自然地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大学在人才产出系统增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据对

我国知识分 子的调查显示,平均寿命为 58。52 岁,比同期人口短 10 岁,直接降低了科教兴国的人才效益。据 1995 年发表在 《中国体育报》 上的一份对一千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各行各业人员的调查表明,90% 有 的人体育锻炼意识淡薄,既无体育锻炼的能力,又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与大学体育不无关联,大 学是个体在校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衔接的关键时期。假如大学 体育培养了个体终身体育思想,必将避免上述调查类似情况的出现,从而使大学体育在人才产出中 增值。
1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论文

2 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原因
2.1 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有过重要影响的思想主要有:(1)增强学 生体质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打破了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确立了以技能教学为 体育教学目标的教学体系。(2)技术教学的思想。有些学者认为,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思想,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思想之一。(3)快乐体育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否定体质锻炼和 技能学习的枯燥乏味的基础上流行起来的。快乐体育在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兴趣方面是与素质 教育的思想相通的,但是否应该使体质和技能的目标由显性转为隐性是值得讨论的。(4)终身体育 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终身体育思想是把人一生的身体锻炼问题 看成一个系统,把学校体育看成人一生身体发展的子系统。它把学校体育的视角从关注学生的当前 扩展到关注学生的未来,甚至终生。它也体现了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5)综合性学校体育思想。由于体育多功能的特性,也由于上述学校体育思想存在的问题,有不少中国学者产生了综合性学校 体育思想。综合性学校体育思想引出了学校体育多目标的问题。虽然在体育目标关注问题上有一个 两难问题,检查与评定无现存的模式,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它。只有贯 彻终身体育思想,才能形成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2.2 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新要求 2.2.1 大学生个体主观需求 从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稳定,他们对在中 学阶段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认知、目的和意义有了一定的水准。在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更热衷 于追求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因此,大学体育教育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向终身体育方 向发展。2.2.2 社会发展对当代大

大学生个体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归纳为健壮的体魄、高超 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健壮的体魄应当是体质良好、体能全面、自理健康、道德高尚。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在进入社会后,终生从事体 育锻炼才能维持机体健康。所以,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只有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意识,才会在校外、在进入社会后终生从事体育锻炼。

3 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转变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高校体育将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市场化趋势,高校体育应根 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命来指导和规划高校体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改革,使之顺利地与社 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接轨,并纳入终身体育、生活体育的轨道。同时,还应突出高校体育的特点,符 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实际贴近,使体育教育的目标具有个性,使学生 不仅懂体育而且也喜欢体育。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 的体育爱好。爱好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动机培养的起点,它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 体验,动员其心理的积极性。运动爱好和良好锻炼习惯是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坚持终身
2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论文

的体育锻炼,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 体育的爱好和爱好,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中要善于发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爱好和爱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并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角度出发,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将爱好爱好转化为自觉锻炼身体的行动,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意 识。培养大学生的各项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大学时期是“教育体育”向“自我体育”过渡 的关键时期,教会学生按自我需要而进行自我锻炼的技术技能,教给学生在各种条件和社会环境中 坚持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学生能否进行终身体育锻炼,要看他们是否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即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 力、适应能力等,也就是人们应具有的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本领。完善治理体制,为学生课余锻炼提供方便目前,大部分高校除满足学生体育课的场地器材外,课 下为学生提供锻炼

篇6: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部分高职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为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更好地担负起国家法治建设的历史重任,必须突出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的作用,实行依法治校、创新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作 者:张国锋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系,464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法律意识   培养  

篇7: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

我国学生奥运意识的培养及参与方式研究

一、前言 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作 者:谢玮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部刊 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7(3)分类号:关键词:

篇8:论我国大学生质量意识培养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大学生,质量意识

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高校开始扩招,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 大学生人数急速上升,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进而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树立高等教育质量观, 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进而使高等教育达到“质”的飞跃。

一、追求正确的质量意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脚步的加快, 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质量意识, 已成为我国公民个人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首先,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质量意识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意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都使得社会对进入社会生产实践的受教育者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这种要求不仅表现为多样化, 更对受教育者的质量化提出了高标准。

其次,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质量意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不再是是否能接受高等教育, 而转为是否能接受好的高等教育, 一个“好”字, 便看出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的需求。最后,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质量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时代的主题, 人民的质量问题关乎全民族的素质, 关乎国家的兴旺, 关乎国际的声誉与地位, 其人民的质量意识更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标志。政府及社会在加强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 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 加大质量教育宣传, 已成为促使全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

二、质量意识的缺乏是束缚高等教育质量的“瓶颈”

( 一) 国家和高校多重视教育质量体制变革, 忽视质量意识教育

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席卷, 都要求我国在各领域转变发展方式以及调整机制体制以适应世界社会的发展。其中, 国家和高校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高等教育质量制度的修订与创新上, 将完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调整教学计划, 修订教学大纲, 完善课程设置等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 二) 教师质量意识局限, 缺乏对学生质量意识的有效引导

现今, 很多高校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只重视所教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匹配或优劣程度, 只重视课堂上固有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认为教师只有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课程目标就是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大学生人数的增加, 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生源的质量大幅下降, 进而导致教师在其教育过程中降低对大学生的衡量标准。

三、正确的质量意识要有正确有力的措施来保障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质量现状, 必须把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质量意识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采取有力的措施, 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稳步前进。那究竟怎样培养并加强大学生正确的质量意识, 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 一) 深化质量教育改革, 构建质量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基础, 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 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稳固度。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为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的优势, 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国家要强调质量意识教育, 将质量教育融于教学计划, 建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监督质量活动实施情况, 重视质量评价, 深化教育改革, 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质量意识放在突出的位置, 从基础上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二) 重视质量意识教育, 建立完善质量监督机制

高校是育人的基地, 是传播知识的摇篮。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及个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 高校应倡导与鼓励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提供条件锻炼质量能力, 增强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建立并完善质量监督机制, 促使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由教育鉴定过程向教育监督过程转变, 重视校园文化质量氛围, 培养出具有正确质量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 三) 关注教师质量意识, 增强教师自身质量观

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大群体, 教师的意识与行为对学生乃至全校都起着积极主动的影响作用。教师的质量意识更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质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更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升。因此, 教师应将自身正确的质量意识传播并感染给学生, 运用巧妙丰富的形式与方法, 丰富质量理论, 在教育教学中贯注质量意识, 渗透质量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并肩负自己的责任, 履行自己的义务, 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 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随着知识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高等教育大国, 实行质量教育, 培养有正确质量意识的高质量人才, 紧跟时代发展, 才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增加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保文.论教学质量意识的概念、结构及其形成[J].内蒙古师大学报, 1996, (04) :50-55.

[2]陈强, 王元汉.树立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J].咸宁师专学报, 2002, 22 (01) :67-69.

[3]李建兵.论大学生质量意识培育[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5, 6 (06) :133-137.

[4][美]菲利浦·克劳士比.质量免费[M].杨钢, 林海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1.

篇9: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儒家伦理;差序格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08—02

一、公民教育的兴起与传统儒家文化的融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教育日渐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包括心理健康、道德规范、法律、民主、公民、环保等概念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这一转变,标志着德育教育从简单的政治宣传转化为关注学生的法律和公民意识以及基本的人格培养。

德育教育内容上的转变,本质上是从单纯的“说教”、“灌输”向人本主义教育模式的转变,同时也是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德育教育领域的体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民教育的兴起,在80年代中期之前,公民教育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1],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主流话语对于教育的目标却有了很大的改变,由新中国成立早期的发展社会主义公民转化成为了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的“培养合格公民”。在1988年实行的“中学德育大纲”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是德育的目标。这一目标也从初高中,延展到了大学课程中。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中,各地逐步将原有的政治课变成公民课,并且学校也在课外活动中增加了相关的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与西方国家公民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公民教育往往强调的是政治参与、公民权利和公民训练。而我国的德育教育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并将其渗透到了公民教育之中。而在强调爱国主义的条件下,中国人的文化身份感也在我国的公民教育中被强调。在这样的条件下,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都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些内容也被融入公民道德教育中,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些学者眼中,甚至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共识”,就是西方式的公民人格只有在融入到中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之中,才能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公民道德,甚至认为,公民社会的法治理念只有和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纽带——儒家传统——相结合,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这些都为公民教育中加入传统的儒家文化因素打开了大门。而在实践过程中,则往往是将儒家的一些只言片语和公民教育中的某些内容画上等号,将传统美德和儒家的基本观念画上等号。甚至认为,公民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吸纳西方公民教育的‘民主、自由、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理念”[2]。

二、儒家伦理中的差序格局

与脱胎自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民社会的现代公民社会不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和“市民”。也没有“公民”或“市民”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传统道德领域,基本上对人的政治属性划分只有两种,一是专制统治者,二是臣民。专制统治者人数极少,甚至往往只有一人。他们高居在政治金字塔的顶端,拥有奴役臣民的强大力量。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这样的专制主义者,足以摧毁任何人的自由意志,建立道德政治社会上的君权。“君权”不仅是对其他人权利的压抑,本质上也是对专制统治者自身人格的强制。这种居高临下的君权,必然形成奴役。而不论我们是否承认,则身体的奴役下,必然包含着君主对广大臣民精神上的钳制和扼杀,甚至包括某种精神上的麻醉和控制。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数以万计的臣民以习惯性的意志来服从君主政治的统治,来服从这种精神钳制与麻醉。而儒家以及其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正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一种对君权统治合理化解释的伦理思想。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一伦理思想事实上创造了一个以道德威望来确保臣民敬畏和服从的政治统治模式。从这点上看,传统的儒家文明的社会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可以依靠个人努力而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自由社会,在儒家文明为主导的传统中国社会中,所有阶层中臣民的位置是不能轻易改变的。而所谓差序格局就是一种等级制度的安排。差序的核心,是分尊卑。尊者统治,而卑者只能服从。百姓只不过是“治下之民”,而非政治主题。所谓“民贵君轻”,不过是一种政治幻觉,在“家天下”的模式下,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必然需要一个伦理来提供合法性的依据,而儒家的伦理完全依靠君主的视野来建构,它所形成的差序格局蕴涵了一种尊卑有别的差序伦理,涉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上下尊卑的君臣民等级关系是建立在家国一体的体系之中,根深蒂固。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模式下,家庭中的自然伦理差序被放大成为了国家统治过程中的政治伦理差序,最终维护的是君主的权威伦理。在这样的政治模式下,臣民的一切行为、习惯、思维、性格和心理结构,事实上都被烙上了順从和依赖的印记。他们无法决定个人生活中的事务,更不用说去主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事务。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臣民唯一的权利,就是服从君权的支配,把个人的意志融化到对君权的崇拜中。有时甚至连自身的生命和安全,也没有保障。

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儒家“仁”模式的差序格局下,不平等、不自由的奴性意识事实上成为了封建道德的本质。在这样的政治和伦理模式下,人民是不存在,公民是不存在的,只有千千万万的顺民和臣民。传统“仁”的儒家伦理,一方面要求的是臣民对君主自觉的顶礼膜拜,另一方面是要求人民对自身权利的主动放弃。尽管儒家也对君主的个人道德提出了要求,也提出了一些关于民本思想的理念,并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但是在这些从本质上看,都是为了维护起封建伦理的要求。比如“仁政”事实上是王德之治,是家族主义与义务本位,是仁君爱民的宗法人伦主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和关怀。

三、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与儒家差序格局的矛盾

现代公民意识强调公民自身意志自主。公民是一个有着明确的社会规定性的、有着诸多社会关联内容和清晰的社会身份的“自我”。公民必须体现出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培养出公共意识。公民身份关键在于公共领域的存在,而私人领域中,就不存在公民这一身份。公民的意志是自主的,实际上强调的公民在私人领域的道德价值信念取决于“自我”的良知派段。从这种公民身份出发,“公共”的道德价值判断都是“公共意志”的产物。从这些方面上看,我们就可以判断,建立在传统中国专制制度上的儒家“仁”的思想,本质上与现代公民意识并不相契合。比如“仁者爱人”,其“爱人”确是建立在爱有差等,也就是敬亲有别的基础上,与公民社会所强调的“博爱”毫不相干,甚至是背道而驰,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直接体现。这些“仁”的意识,以及这些意识带来的“善”与现代公民意识所强调的“善”,难以在一个平台上形成契合。

现代公民意识强调“人权天赋”,强调公民的权利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限制,他是公民存在的根本。从公民的生命权、人格权、言论权、财产权、政治权到社会文化权,这些权利都不能被任何人所剥夺。在这样的权利体系下,公民是政治的主体,是伦理生活的主体,拥有自律的个人人格,又有向所有公共成员敞开,追求公共利益的公共人格。而在传统的儒家社会中,权利是高度集中的。个人的权利必须笼罩在君权的阴影之下。个体是没有真正意义上有保障的财产权、人格权、政治权或社会文化权。根本没有言论权,而生命权也只获得了有限的保障。这些都是现代公民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而同样,自由、民主也是差序伦理所难以容忍的,这将动摇传统伦理中“君臣父子”的关系,让“家国一体”走向崩溃,历史的事实也证明了,公民意识的崛起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

在传统社会中,私人生活空间和公共生活空间是混一的,没有明显的界线。在儒家伦理中,个人的私人空间事实上就是国家秩序的一个缩小版,而国家秩序在家国一体的体系中就是个人私人生活空间的一个放大版。不存在所谓的私人生活领域,自然就没有所谓的私人生活领域的道德价值。在传统社会中,公民并不存在,其为自身立法所带来的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也不存在。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在传统社会中,事实上也不存在所谓的独立人格。这样自然就不能产生滋生公民道德的土壤。

事实上,差序格局从本质上是儒家价值体系与现代公民社会矛盾的一个集中体现。在推行公民教育的同时融入儒家的传统,却很难回避一个现实,那就是那就是儒家价值体系的精华,事实上是在于维系一个稳定的专制的小农经济的政治模式,而这种政治模式已经灭亡了。而从公民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上看,现代公民社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发育和成熟的阶段,而今天,我国也正经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公民社会逐步形成的经济基础。而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儒家文化究竟应当作为一个体系,来接纳公民意识的某些方面呢?还是相反,由公民社会接纳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儒家思想的材料,这是一个很需要探讨的话题。

作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来说,笔者认为,儒家作为一个思想体系,是不能被容纳到公民教育的范畴之中的。公民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本质上和儒家的价值取向相互背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孔子、孟子的一些思想在今天仍然有可取之处,但是要融化到公民教育中,却不能以体系的面目出现,仅仅只能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背景或参考。

真正的公民教育,核心是公民意识的教育,按梁启超的说法:“公民之资格,可以参与一国政事,是国民全体对于政府所争得之自由也。”[3]在1904年时,公民的资格需要国民向专制的政府争取,结果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而在今天,在推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養也必然要向传统思想中的落后思想开展,彻底打破旧有的观念,只有这样,公民意识才能扎根下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告别过去差序格局下不平等身份,实现公民之间相互关系的信任和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斌贤.试论公民教育的意义、动力和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1997,(3):13—15

[2]李延伦.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47—48.

[3]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4:56.

篇10: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

为了建设军队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军委总部十分重视提高军校大学生的数质量,不断加大培养教育的力度,并将其充实到基层任指挥干部。这些军校大学生是部队建设的希望和未来,是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胜利的人才资源。如何培养和使用好他们,使之扎根军营,尽快成为适应新时期军队质量建设需要和科技强军的骨干力量,已成为加强我军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军校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偏差与分析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军校大学生抱负大,志向远,阅历丰富,兴趣爱好广泛,思想活跃,分析观察问题能力强,综合素质比较好,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但一些同志对军人这个职业,对军营的生活,对个人在军营中的成长进步,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

(一)一些学员不能正确对待军地反差,认为到军校是投错了门,走错了路。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无论是训练、工作,还是学习、生活,都强调整齐划一。军校是军队的重要组织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军校的管理比部队更加严格,军校的生活比部队更加紧张。过惯了地方中学自由生活的军校大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紧张的军校生活,因而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情绪,个别的甚至提出退学。某陆军指挥院校就有4名军校大学生因自感不适应紧张的军校生活而提出退学,其中有一名学员,在学员队干部反复做工作无效的情况下而退学。军人的职业决定了军校大学生不仅要学文,更要学武。一些军校大学生感到军事生活艰苦、枯燥而对自已的选择产生了怀疑。军人的职业决定了军校学员不可能象在地方工作的同龄人那样经商搛钱,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军地的收入反差比较大,使一些学员产生了“当兵穷,穷当兵”、“当兵苦,苦当兵”、“当兵傻,傻当兵”的想法,有的甚至认为,上军校是进错了门,走错了路。

(二)一些学员认为在部队成才难,奋斗进取的精神有所减退。一些军校学员认为,发展市场经济,部队没什么真“功”实“业”可建;有的学员认为,在基层部队工作,管理几十号人,整天跟泥土打交道,成不了什么真“才”;有的学员认为,与其同龄入伍的初中生、高中生,提升比自已还快,上了大学也没有用。因而学习、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敷衍搪塞。过去,一些军校大学生对进步问题比较关注,不少人有当将军的抱负。现在有的对此也看得不重了,感到部队的官是金字塔式的,干到上面很难,即使干上去了,部队的官也没多大意思。一些军校学员进取意识弱化,在部队建功立业的光荣感、使命感淡薄了。

(三)一些学员不注重提高政治修养,只注重提高专业素质。有的学员认为,军人不应该过问政治,在军校只要学好文化课,搞好军事训练,干好日常工作就行了,不学政治理论也能干好工作。因而对文化课学得很认真,对各项军事训练也抓得较紧,但对政治理论学习就不感兴趣。有的认为,政治理论是空的,多学点专业技术才是实的。个别学员平时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能从政治上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旗帜不鲜明。比如

有个别军校学员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对“法轮功”这一非法组织的认识不足,有的甚至参与了上访和非法集会活动。有的学员平时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调整,往往以个人的得失来评价党的政策。政策对个人、家庭利益有利时,工作积极性就高一些,学习就用功一些,反之就产生埋怨情绪,有的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如果带着这样的思想情绪到部队,显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四)一些学员对部队缺乏了解,不能适应部队生活。军校里所学的知识主要是针对部队管理教育和训练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军校的生活与部队的生活也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一些军校大学生由于没有在部队生活过,不了解部队的情况,往往用军校的生活去比拟部队的生活,对到边防、海岛、山沟等条件艰苦的环境生活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军校大学生与部队战士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军校大学生文化素质高,头脑反应快,人员结构成分单纯,从地方高考入校的大学生兵龄相同,便于管理。而部队战士兵龄有长有短,文化水平较低,有的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成份比较复杂,管理难度比较大,思想工作比较难做。一些军校大学生对此认识不足,对部队的管理教育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往往把军校模拟连的管理模式套用到部队管理中,常常“碰钉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军校学员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很好地确立;另一方面,军队院校的学员队干部对学员的培养教育做得还不够。有的学员队干部对学员的文化学习、军事训练抓得比较紧,但对学员的管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和经常性基础性的思想教育往往抓得不够,尤其是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针对性有效性不够强。一些院校学员队干部自身形象不好,综合素质与培养高素质的军校大学生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力度,打牢军校大学生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

(一)针对军地生活条件反差大,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得与失,安心军营作奉献。要教育他们用先公后私的精神对待得失,通过教育,使他们进一步懂得:历史要前进,时代要发展,决定了总要有一批人为时代、为社会作出更大的牺牲、更多的奉献。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历来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光荣传统。要教育他们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对待得失,使他们进一步懂得得的收获来自失的积累,得的欢乐来自失的苦痛的道理。要教育他们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得失,使他们懂得得兮失所伏、失兮得所倚的道理。要教育他们用淡泊的情操对待得失,教育他们要吃难吃之苦,容难容之事,站得高,看得远,眼界非常开阔,胸怀非常开阔,干大事,守小节,以从容的态度“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而不被身边的区区小利而累,把眼前的、局部的、暂时的得失看得那么重。

(二)通过深化“四个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的军人地位。要教育他们不能把军队战略任务的转移,说成军人的地位低了,掉价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军地经济收入的反差,不以拥有金钱的多少来权衡军人的价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体制、机构改革对军队干部

调整、转业安置的影响,不以职务大小和岗位优劣来权衡军人的价值;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对军人的态度,不能把与地方交往中遇到的某些困难,社会上个别人对军人的偏见,说成是“军人不吃香,军人是最可怜的人”。总之,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牢固树立献身国防的思想。

(三)针对军校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认真组织实习。从人才成长规律看,一个人的知识越厚实,实践经验越丰富,他的思路就越开阔,创造力就越强,能力提高也就越快。军校大学生大都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基础,有发展潜力,只要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他们的成长就会更快更健康。作为院校要认真组织好学员的实习。目前,军队院校大都在学员毕业前安排一次实习。我认为,大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可以安排两次下部队实习。第一次实习重点是过“兵”的生活,让他们对部队有个直观的认识,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进行思考分析。返校一年后,再一次组织他们下部他实习,这次实习重点是过“官”的生活。让他们亲身体会怎样才能胜任第一任职。通过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最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引导他们自觉向所在单位的领导学习,向干部战士学习,并勇于到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实践和磨炼自已,用自身的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实习,使他们明确实现个人抱负必须建立在部队建设的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个人成才与立足本职的关系。

(四)针对军校大学生心理特点加强管理教育。要依据军校大学生认识上独立性比较强的特点,注意充分发挥其特长,并注意防止其走极端。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克服“保姆式”的工作方法,放手让他们挑重担。要依据军校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强的特点,注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并加强引导。要教育他们在树立进取心的同时保留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看待工作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要依据军校大学生成才意识强的心理特点,注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要依据军校大学生参与意识强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关心集体建设,同时注意培养其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三、院校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从而坚定学员扎根军营的信念。

江主席指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就是下级和部属的一面旗帜,就是无声的命令,就可以对群众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学员队干部担负着培养部队干部的重任,更应该身先士卒,在学员中起好表率作用,从而坚定学员热爱国防、献身国防、扎根军营的信念。

(一)干部形象给学员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常言道:什么样的连长带什么样的兵,同样,什么样的学员队干部带什么样的学员。队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员的军校生活,甚至对学员一生的成长与进步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军校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对部队、对军人的印象,仅仅是从书本、从电视、电影、广播中得来的,对部队直接地认识还是来自军校,队干部的言行举止、表率作用、带兵方法等等,都会在学员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首先,学员队干部言谈举止对学员

会产生重大影响。队干部只有做到讲话文明,语气适中,举止规范,态度谨慎,才能在学员中树立好的印象。否则,会对学员产生不良影响。如队长成某平时讲话粗俗,出口就是“他妈的”,而且不拘小节,经常卷裤脚,挽袖子,走路抽烟,要求大家要“土气”一点,否则到部队“吃不开”。这些事看上去是小事,但它制约了中队的正规化建设。其次,学员队干部表率作用对学员会产生重要影响。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句话揭示了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对部属的影响。作为管理者,能否说服人,教育人,光靠言教是不行的,必须注重身教。要求学员做到的必须自已首先做到,条令禁止的必须带头执行,否则是带不好学员的。如队长官某爱好打麻将,赢了钱就对学员好一点,学员的“日子”就“好过”一点。只要那天管理松,学员们就知到队长今天赢钱了。否则,输了钱就拿学员出气。结果,该队长由于打麻将赌博受了处分,学员队的建设也受到了影响。第三,学员队干部是否公正廉洁对学员会产生重要影响。常言道:“公则明,廉则威。”作为队干部更应该廉洁自律,公道正派,为学员做好榜样,这是最好的管理之道。一个廉洁自律、公道正派的管理者,不仅能取得学员的理解、支持和信赖,而且还能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员学有榜样,干有方向。第四,学员队干部的管理艺术对学员会产生重要影响。学员既是一个“兵”,同时他们又是未来的“官”,将来也是要管理教育人的。因此,队干部应该让他们从自已的身上学到管理的艺术,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平是时要注意帮助学员正确处理学员的人个、家庭问题,正确解决学员之间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矛盾。让学员从中领悟为“官”之道。

(二)抵制和克服影响思想稳定的种种因素,牢固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当前部分学员队干部思想不稳定,有种种因素,主要表现在:学员队干部比较清苦,每个人都有个人和家庭问题,有的家属下岗了,有的两地分居。有些同志由于种种原因提长升较慢,想在部队干觉得“奔头”不大;想转业,担心地方难安置;想自谋职业,又怕丢了现有的待遇划不来。有的干部感到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却不如社会上有些人那么实惠,因而对工作被动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把主要心思用在抓中队建设和搞好本职工作上。作为学员队的干部,要在克服和纠正这些问题上做榜样。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员队干部要给学员讲好“大道理”,自已首先要明白“大道理”,更重要的是照“大道理”去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党要求军队在建设精神文明中继续带好头,走在社会的前列,队干部要当好好员的“排头兵”,带头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以自已的模范行动为学员做好样子。二是要守得住清贫,经得起利益关系调整的考验。学员队干部要带头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地看待军地在若干方面的差别,矫正不平衡的心理。要看到改革中个人利益牺牲只是暂时的,标明一步树立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的思想,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要通过自已的行动促使学员进一步坚定军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安心军校生活,坚定地走好人生之路。三是要牢固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我们今天正处于新的艰苦创业时期,特别需要艰苦创业精神。如果丢弃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追求享受,贪图安逸,就会贻误学员队建设事业,贻误学员的前程。因此,中队干部要以艰苦为本,以创业为本,待遇上不攀比,工作上创一流,以实际行动去影响、感召学员。

上一篇:课程学习经验总结下一篇:美术专业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