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024-04-29

对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精选6篇)

篇1:对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公司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进入公司已经一年多,对公司情况也比较熟悉,身为网管,对公司电脑和网络的使用情况比较熟悉,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也发现一些不足.个人对公司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主要包含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日常办公OA系统,第二方面是公司对外形象及信息发布窗口.以下是两方面的详细介绍

一: 日常办公OA系统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企业信息化的定义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信息化简而言之就是电子化办公,电子化办公的核心就是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而这也是其与传统办公的根本区别。

房地产企业有着一般企业所没有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业务环节众多: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土地获取、规划及设计、融资、项目管理、市场营销、销售、物业管理等,部门关联密切,但协同管理的难度大。正是由于房产企业的特殊性,对其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企业各种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据的综合利用、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共享和传递、对领导决策的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整合了房产企业全部业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些要求的趋势所在。国内房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阶段,企业开始引进计算机硬件的同时,引进了一些功能软件,但这时候的软件应用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统计、查询、资料整理工作,实属于单机版的初级的信息化。

第二阶段:企业开始采用一些售楼管理、物业管理软件、财务软件、工程预决算软件,初步实现了销售、物业管理的电脑化。这些信息化的应用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和部门的工作负荷问题,但仍然无法满足房地产企业全方位的信息化需要。

第三阶段:目前少数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围绕房产开发的特殊性和流程建立了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采用统一的先进的开发工具和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从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进行系统规划,完全整合办公自动化、人事管理、项目管理、楼盘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物业管理、租赁管理等专项业务管理功能,使彼此之间完全融合,实现数据间的直接交换与运算,减少信息流转中间环节,形成企业办公、信息交流、业务管理的统一信息化大平台。

由于房产企业多是围绕开发项目进行运作,周期长且涉及的业务环节众多,所以房产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不仅仅只是单一的个人、部门的问题,而关系到整个流程和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也不仅仅是IT产品的采购、程序开发和系统维护等工作,而是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企业的科学管理服务。

作为一个处于信息时代并对信息有较多倚重的行业,作为一个想在行业中有一番作为的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管理性的行业,房产企业的管理效益远大于生产效益,而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并且只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才能与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适应,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

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本意为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现代化管理的标准。OA从最初的以大规模采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标志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的以运用网络和计算机为标志的现阶段,对企业办公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OA软件解决企业的日常管理规范化、增加企业的可控性、提高企业运转的效率的基本问题,范围涉及日常行政管理、各种事项的审批、办公资源的管理、多人多部门的协同办公、以及各种信息的沟通与传递。可以概括的说,OA软件跨越了生产、销售、财务等具体的业务范畴,更集中关注于企业日常办公的效率和可控性,是企业提高整体运转能力不可缺少的软件。

(一)个人办公

员工进行各类申请、审批等工作流工作,员工通过本模块可进行收发文处理、会议审批、用车申请、请假申请、出差申请、外出申请、办公用品领用申请等日常工作。

(二)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是办公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文件的起草与流转。它实现了文件从起草到审批到分发最后再到归档的全过程管理。并实现了对分发出的文件反馈信息的实时跟踪。实现对公文档案的销毁鉴定、公文借阅、公文查询、公文催办等的管理。

(三)会议管理

对包括会议的计划起草、更改、审批、查询、安排、通知、会议取消,一直到会议纪要编写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功能包括:会议计划、会议通知、会议归档、会议室管理、草稿箱。

(四)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管理:图书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礼品管理。

(五)档案管理

本系统的又一核心模块,是所有审批(公文审批、会议审批、申请单等)的最终流向。用于存储各类的档案资料,如公文档案、会议档案、表单档案、自定义档案等,并可对各种资料分类检索。

(六)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模块为方便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而设计,可对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职称、专业、毕业学校等登记备案,同时可实现对员工的个人履历信息、家庭关系、证件等的管理操作。利用本模块可以进行单位人事资料的浏览,查询和分析,以便于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发.(七)公共信息

如:公告栏、新闻中心、规章制度等。每个栏目又可以设置栏目的发布权、发布对象等,并提供红头文件、普通文件、模板文件三种信息显示形式。有助于员工在第一时间了解公司内外信息,是员工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一个很好的公共平台。

(八)即时短信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OA在线用户实时短消息的相互发送和接收。以更直接更迅速的方式实现信息以及工作的交流。

(十)邮件管理

邮件管理包括内部邮件管理、外部邮件管理。其中内部邮件管理是辅助日常文件传输的很好的工具。它可以灵活的实现多用户收发、转发,邮件分类整理和删除功能。

二: 公司对外形象及信息发布窗口

通过网站建设及宣传创造华夏海龙地产品牌, 首先,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心理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品牌价值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房子不再是“钢筋+混泥土”的遮风避雨的缩影,而成为一种拥有者身份、地位、品位的标识,而品牌赋予房屋“尊贵、典雅、时尚、温馨、运动”等更人性化的价值内涵,带给人们精神和文化的体验,提高业主满意度。其次,房地产品牌是克敌制胜的利器。在房地产业发展初期,多数楼盘好女不愁嫁。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再新颖、规划再科学、布局再合理,很快就会被对手“克隆”,产品的日益同质化导致单靠产品本身难保长久的魅力。而品牌所包含的不仅是房子本身,它还包含着情感和文化,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往往“手未出而占先机”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选择机会的增多,消费者购房行为日益挑剔。如今许多消费者在购房时,不再找楼盘买房,而热衷于找有品牌的开发商买房。当房地产企业积累了较强品牌资产后,无疑为其后续项目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在其它项目广告投入不大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借助母品牌效应,获取较大的市场影响,这大大降低了企业扩张的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品牌能实现资本和产品的增值。一个强势地产品牌能够让产品规避单纯的价格及硬件之争,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立和培育品牌是房地产企业最经济的投资,能持续让企业获取超额收益。一项相关调查表明,对于同质量楼盘,有品牌的开发商比没品牌的开发商每平方米能多卖300元,而万科更是能多卖1500元。而且,在资本市场上,高品牌价值的企业更易为投资者所青睐,企业资本能实现更多的溢价。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到各行各业。房地产业,这一关系到消费者切身问题——衣、食、住、行的行业,当然也不例外。小区智能化、小区局域网、项目网站、开发商网站等的纷纷出现,充分体现出房地产与互联网或者网络的有机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上可见,传统房地产营销将楼盘信息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向消费者传播,是一种直线的单向传递。开发商发布信息,是主观的意愿。至于有多少人看到了和看到了又能从中领会到开发商想表达的内容,开发商一般很难预计,通常依靠所谓的经验来判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且每次的信息发布,发展商很难得到客户的及时反馈,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广告或者销售上的调整。房地产项目上网,结合楼盘的特点,配合楼盘的销售策划工作,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互动式营销,突出设计楼盘的卖点,及时介绍工程进展情况,配合现场热卖进行网上动态销售情况介绍、预售情况介绍及按揭情况介绍并提供网上预售、网上咨询等服务。房地产企业上网,可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突破地理空间和时间局限,及时发布企业信息(如楼盘、房产、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装饰装修材料等)、宣传企业形象并可在网上完成动态营销业务。(一)个性化

互联网的最大特性之一就是充满个性,每个人上网都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房地产项目网站更应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为目标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令上浏览者有亲切的感受,仿佛整个网站就象专门为其服务的。缺乏个性的网站是没有竞争力和生存价值的。(二)互动性 将房地产项目上网,可以弥补利用传统媒介进行宣传的片面性和单向性。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发布项目信息,通常很难估计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多数凭经验来估算,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果信息在网上发布,上网者可以马上与之联系,形成信息反馈。反过来开发商也可以与之联系,达到相互间互相沟通的目的。开发商可以及时根据信息反馈的情况,及时改变规划或营销策略,紧跟市场发展动态。

3、实用性

实用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建立网站就想最大限度地进行对房地产项目本身和发展商自己的宣传。若网站只是为小区的业主服务,那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失去了建网站的意义。因此除了小区业主外,还要大量地吸引社会上的其他消费者浏览、使用这一网站,以形成更多的潜在客户。

4、技术性

技术是一种网站建设实施的手段,先进的技术能够保证将所要传达的信息完美地表现。技术在于运用,如何在适当的地方运用合适的技术是网站成功的关键。应用多种技术实现强大的网站功能,展示网站个性化,与浏览互动交流信息,实现企业资源与网络的整合。

彭学真

2010-4-11

篇2:对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以统一全局认识为出发点,着力更新传统观念,实现“三个统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部分民警甚至个别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为此,该局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会议、培训、考察等途径,自上而下进行广泛地宣传动员,切实把全体民警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上来。

主要做到了“三个统一”:

一是统一党委班子的思想认识。局党委班子始终把信息化建设置于突出位置,经常在党委会、办公会等重大会议上专题讨论信息化建设情况,开展了大量的理论调研活动,在思想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向科技要警力,信息化建设必须强力推进。

二是统一中层领导的思想认识。为了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开展,局党委响亮地提出了“不会计算机的领导将会失去指挥权,不会计算机的民警将会失去工作岗位”的口号,要求中层领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信息系统,带头参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

三是统一广大民警的思想认识。县局以集中培训、会议座谈等方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和鼓励民警积极接受新事物。

二、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全力夯实基层基础,狠抓“三项工作”

一是狠抓基础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缺少硬件,信息化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本之源。因此,该局大力加强了对基础硬件的建设,在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新购电脑60台,下发到基层科所队。目前,该局百名民警的计算机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

二是狠抓信息采集录入。信息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生命力,也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根本。该局按照“准确采集,录入规范”的原则,狠抓各单位在新刑侦综合系统、网络执法与监督系统的录入,落实信息录入责任,确保做到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与此同时,oa办公系统也广泛的在全局民警中使用,除了发文和收发电子邮件外,还不少民警开始通过oa撰写工作日志。

三是狠抓系统软件研发。为了迅速构建信息化软件平台,该局隆古派出所、环城派出所通过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研发出“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了责任区民警人口管理、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全面实现资源共享,突破了困扰公安多年的人口管理瓶颈,走出了一条具有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子。

三、以开展全警培训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应用能力,做到“三个增强”

推进信息化,应用是灵魂,也是动力。为了提高全体民警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该局以“三基”建设为契机,按照“五会”的要求,大力加强民警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训练。主要实现了“三个增强”:

一是因势利导,增强民警学习的自觉性。

该局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和日常实战应用考核、组织信息化应用比武竞赛等办法,将信息化应用学习培训融入日常警务工作中去。与此同时,该局还规定将计算机考核结果直接与年终的评先评优挂钩,引导和促使全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去学电脑用电脑,切实提高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信息化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二是因地制宜,增强民警学习的便捷性。为了便于民警学习,县局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将白天用于培训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中心,在每周一至周五的夜晚19时至21日对民警开放,以发挥信息化培训中心的最大效益。

三是因材施教,增强民警操作的熟练性。信息办根据市局信息化考核细则和信息化实际操作应用,组织专人编写了《信息化建设操作详解》、《oa办公系统应用手册》等教材,通过媒体教学指导民警学习操作。通过此举极大的提高了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操作技能。在4月17日的市局抽考中,该局民警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截止目前,该局已经完成了10期的培训工作,实现了民警的全员培训。接下来,该局将针对民警的计算机水平再举办几期不同类型的培训班。

四、以完善警务保障为支撑点,规范日常工作制度,落实“三个保障”

信息化建设旨在促进公安工作,提升公安工作管理水平,没有强有力的保障,信息化建设或停滞不前,功能弱化;或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为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该局主要落实了“三个保障”:

篇3:对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财务报表是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然而财务报表在信息披露方面有诸多局限性。比如: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以财务信息为主, 但是一些重要的非财务信息, 如商誉、人力资源、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等没有得到有效披露;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主要是历史信息, 对企业未来状况的预计则较为缺乏;财务报表的通用性与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存在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就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财务报表不能提供的信息进行列示, 并对企业未来状况进行合理预计, 以供决策者参考, 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初步形成既向国际惯例靠拢、又体现中国特色的财务报表附注规范。然而, 我国对财务报表附注的研究起步较晚, 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和实务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我国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 附注披露的信息质量不足。

一是我国上市公司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较差。何建国等 (2010) 指出,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为了达到操纵盈余, 达到配股、贷款等盈余管理的目的, 尽量避免确认负债, 在信息披露时往往对有利事项披露较多, 对不利事项披露较少或根本不披露。某些企业在披露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时, 故意含含糊糊、避重就轻, 甚至隐瞒真相、歪曲事实。企业实际披露中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屡屡出现。我国上市公司报表附注披露相关性不足, 主要体现在对没必要过多披露的内容作了大篇幅的陈述以及对应该披露的信息披露不足两个方面;二是我国财务报表附注信息关于未来信息的披露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 人们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披露历史信息, 还要求适度地披露未来信息。但是, 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主要披露的是历史信息, 对未来信息的披露少之又少, 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

(二) 附注披露规范之间存在冲突。

我国对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规定较多, 制定者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和证监会。这里说的冲突主要产生于财政部和证监会之间。我国的附注披露规范主要体现在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之中。此外, 上市公司还要接受证监会的监管, 按其披露要求进行附注披露。财政部强调的是协调, 消除与国际惯例之间不必要的分歧, 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而证监会强调的是接轨、规范和统一, 即实行与国际惯例相同的标准化会计, 使我国会计融入国际会计行业, 也因此, 《企业会计制度》和证监会的要求二者之间在内容上还缺乏协调, 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 对分部信息的披露, 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以附表的形式披露相对详细的分部信息, 并未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揭示;而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 则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这两个项目披露分部信息, 且二者对于分部基础、可报告分部的确认以及分部信息的关键指标之间都存在着分歧。二者之间的冲突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造成了实务中的混乱。

(三) 财会人员对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不同于财务报表主表披露, 财务报表主表披露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会计凭证和账簿, 而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来源比较广泛, 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预测信息、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 甚至企业管理、专业技术性知识等,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会计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 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目前, 我国多数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还无法满足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要求。

三、完善我国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 完善财务报表附注披露规范体系。

作为财务报表附注编制的依据, 财务报表附注规范的科学合理是编报良好的财务报表附注的基础。在我国, 当务之急是完善财务报表附注披露规范体系。首先, 要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内容, 尤其是应当针对那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 及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其次, 建立和完善证监会和财政部在制定准则和制度时的协调机制, 从而避免政出多门, 避免规定之间相互重复或矛盾。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套合理公平的制定程序, 即制定机构首先要充分了解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再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草拟准则, 然后广泛征求意见, 根据反馈的意见修改准则, 最终形成定稿。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规范的统一和协调;第三, 财政部应积极研究和制定《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附注》的具体准则, 为编制财务报表附注提供一个总体的思路和具体的操作规范, 明确附注的结构和内容, 并可以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从而避免由于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而相关信息得不到披露的情况发生。

(二) 拓展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就财务报表附注应披露的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具体包括“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或有事项的说明”等十三项内容。大多数企业以此为依据进行编制。但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这些已不再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因此应对报表附注的内容有所扩充。 (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才、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企业最具价值和最重要的资源已不再是物质资本, 而是人力资源, 应考虑从定性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此进行披露; (2) 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企业风险信息、不确定信息以及前瞻性信息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应适当增加对财务预测的有关分析; (3) 随着企业社会性的增强, 为规范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 需要企业编制反映就业水平、报酬及福利、工作组织、保险与安全措施、环境及能源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此外, 还有物价变动、市场分布、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等等, 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补充。

(三)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质量。由于会计人员对现有规章、制度理解不够、实务操作能力不强, 对附注信息披露很多不规范, 有证据表明, 一些信息披露不够规范的原因, 主要在于一些会计人员素质较差。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附注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编制的, 据此, 很多公司的会计人员还达不到对附注信息进行编制及披露所要求的业务水平。这就必然要求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的培训, 加强诚信教育, 加大技能培训, 严控把握会计从业资格关, 尽量减少因会计人员道德、技术原因造成的附注信息披露的不规范之处。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当前, 提高我国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主要措施有: (1) 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相关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 (2) 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这对会计人才的选拔, 促进会计人员系统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等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建国, 帅星.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及改进[J].财会通讯, 2010.6.

篇4:对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显著标志,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每一个企业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使内部管理结构更加扁平化,可以节约营运中的各种业务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实现传统经营方式的转变,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1.缺乏领导重视以及对信息化产业的认识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但总体程度还不够。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流程,资金投入,技术选型,人员素质等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企业领导对信息化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

2.支持核心业务不足

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企业各种信息资源为企业服务。在建立计算机网络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同时,企业信息资源的规划、收集、整理和建设必须同步进行,甚至基础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还要先行一步。

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一开始都是由信息技术驱动,没有和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挂钩。信息化浮在表面,建个网,开发个网页,建个邮件系统,等等,最多搞个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技术没能广泛地,深入地渗透到具体业务中去,没能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真正起到支持作用,也就无法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企业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3.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及针对性

由于经济发展快,企业经营管理者思想活跃。因此,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企业很早就成为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的追求。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部分企业很早就进行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尝试。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是从零开始,没有成熟的硬件设备,硬件价格高;另一方面,企业在创建信息化系统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实施信息化,实质上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手段,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能力。企业信息化的根本问题在于通过高效技术手段辅助企业有效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信息化不等于计算机化、网络化。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盲目投入,导致投入大、收效小。

4.内外合作欠缺经验

很多大型企业因为自己拥有较为强大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所以常常包揽企业信息化的一切,闭门造车,不愿意对外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外部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引入,也不利于自身队伍的健康成长。实际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适当地采取拿来主义,要善于利用外部力量。

三、加快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企业信息化基础

为了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首先应该加快深化企业改革的步伐。企业改革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发展企业信息化则可以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改革是相互促进的。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因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是将引发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方式、管理模式的变革,乃至全新的企业经营革命。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会使企业的管理、运行机制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符合企业发展客观需要的形式上来。企业信息化从根本上讲是企业的一种行为,只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理性的行为主体时,企业信息化行为才会是有效率的。这时,由于企业有了较强的自觉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内在基本需求动力,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与现代化管理机制的良性互动关系,来加快其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与政府支持

企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政府对企业较强的宏观指导作用,可以促进企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过政府在国家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和金融电子化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使我国网络通信基础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我过企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很多企业认为主要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主要领导的决心,关键时刻的决策与亲自领导、组织、协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面对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有超前的预见性与决策的长远性,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将成为其成败的关键!另外,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以开展并顺利发展的物质条件,企业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足够的资金来源。同时,还应十分重视信息人才培养,造就一直过硬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化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孙蕾,蔡镭,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信息理解解释,情报杂志,2011年1月

[2]李朝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情报科学,2011年6月

篇5:对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摘要]本文结合自来水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客观分析自来水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其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功能以及在其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为公司在今后自来水信息化建设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来水 信息化 建设 思考

“数字供水”是自来水公司服务理念、管理水平的体现,随着城市规模逐步扩大、新型产业出现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的需求从质和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这就对自来水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国内自来水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提出自来水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构架方案,为公司在自来水信息化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自来水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国内自来水行业信息化现状。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自来水行业就不同程度地开始致力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数字供水”、建设信息社会的出现,对自来水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以生产管理、管网管理、营业管理、无纸化办公为主要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城市供水企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在大中城市自来水行业的信息化大都采用以SCADA为基础的数据系统,它很好地解决了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的数据采集、分析等支持功能;以ERP/EAM为核心,并与SCADA系统对接,对设备的运行、维护实施全面的在线实时管理;以GIS为辅助系统,与SCADA系统、ERP/EAM系统整合,形成实时在线的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提高城市自来水信息化水平。

2.国内自来水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富平自来水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建设与逐步完善阶段,分析借鉴国内同行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而又迫切,纵观国内一些自来水公司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观念问题。在现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自来水公司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在一些企业认为:企业建设没有必要非赶信息化这个“时髦”。还有些人认为:信息化建设仅仅只是计算机操作,软、硬件的配置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或者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已经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种认识制约行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人才问题。自来水公司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单一,很少能建立起自己的IT团队,对人才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也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IT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单位信息化建设借助外来力量完成,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沟通难成为信息化建设的软肋。

(3)资金问题。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捉襟见肘,加之建设后期资金不足间接造成了初期体系建设的软硬件建设不到位,有的单位每年的系统维护费用更是没有着落。

(4)管理问题。有的单位信息化建设虽然完成,但是公司内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信息化只是完成了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远远没有实现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的目的;虽然建设了基础数据库、积累了大量数据,但是尚不注重数据的整理和挖掘。加之系统建设缺少一个规范的自来水信息统一管理平台(自来水企业信息门户);一些子系统各自为政,信息的处理和流转只局限于本部门,不能在整个公司进行很好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二、自来水信息化系统的组成和其逻辑关系

1.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此平台建设可使企业内部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各自的权限在浏览器上共享、分析、处理和应用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实现生产自动化、运营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信息资源化和运作网络化。

2.建立稳定可靠的核心数据交换中心。通过对各个业务环节信息数据的实时全面采集和发送,实现企业运营信息的集中存储,形成一个信息共享体,带动整个业务流程运作顺畅,保证决策管理系统对各个业务环节的监控和指挥。

3.建立营业收费管理系统。这是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基本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也是城市基础性公益性大型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数据建立和完善,将直接共享应用到城市自来水规划、城市输配自来水管网数学模型、城市GIS系统以及自来水企业各有关管理部门和各有关上级领导决策部门。

4.建立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客户服务中心是企业与用户以及社会各界的直接面对面窗口,也是信息化工程中的关键部分,此系统建立将直接影响公司形象和社会稳定。客户服务中心以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每一个自来水用户建立一组档案,记录用户开户之日起到现在的所有的情况,使自来水企业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一个非常清楚全面的了解,是自来水企业搞好对外服务的基础工作。此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用户报装管理系统、自来水表管理系统和热线服务管理系统。

5.办公自动系统建设。其内容有: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仓库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物流后勤管理、自来水表管理等。这些系统良好运行,为自来水企业规范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为领导层提供及时、准确的经营信息和辅助决策信息。

6.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此系统以实时动态管理系统为主,包括自来水企业的主营产品—自来水的整个生产处理过程和把产品通过管网系统送到千家万户的整个传输过程。这一部分以基本生产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自来水输配过程进行控制。基本生产信息的数据一方面用于生产运行,另一方面和基本用户数据一起作为管网建模的主要基础数据来源。通过数据分析处理,科学指导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合理的管网运行,为其建设和规划提供宝贵的数据。

7.系统内容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业务应用系统和辅助支持与决策系统统一运行在公共信息平台上;业务应用系统与辅助支持与决策系统数据通过中心数据库平台实现双向互通;业务应用系统中只有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和营业收费管理系统直接面对用户,办公自动和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是公司内部运行系统,主管部门和外部相关机构只与业务发展管理系统联系。

三、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原则。自来水行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原则;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系统开放原则;技术先进、可靠、实用原则;“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信息安全原则。其系统设计要先进、可靠、实用。要充分利用成熟可靠的公用网络,根据其分散和遍布的特点,采用VPN虚拟局域网,保证数据的实时准确传输。

2.系统运行的开放性。系统必须便于开发、使用、维护、管理和系统升级的支持,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要考虑到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各类数据资源得到共享。

3.系统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内部业务流程自动化,提升服务素质,提高社会满意度;便民利民应贯穿信息化建设始终,建立企业与用户沟通的友好界面,让用户便于操作。

4.系统安全性。建立信息化系统安全机制,制定规章制度,防数据泄密、丢失,防病毒和黑客的恶意攻击,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四、自来水信息系统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领导重视,企业“一把手”亲自抓,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保证。首先实施“一把手”工程,因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管理手段;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和业务流程的重组;信息公开和规范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人员的权限变化。因此从实质上来讲这是一个管理系统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系统,整个系统实际应用都要体现领导思维建立在现代化信息平台基础之上的管理思想。

2.注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信息系统建设要从全局的观念出发组建系统,制定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规划重点考虑企业全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编制系统功能目标。确定部门信息处理应用要求和公司全面管理需要之间的合理配合,根据系统要求和市场技术经济条件,合理配置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的能力并留有发展余地。

3.系统建设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系统建设的可持续性关键是应用程序可以持续使用。这要求应用程序要易于理解、扩充和改动,并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升级的平台上。对此,在开发阶段就应该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深入分析,合理地做出安排,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结构。

4.注重人才的培养及梯队的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实施以人为本是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的保证。公司内部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系统维护力量,否则难以完成系统的日常运行。系统维护应当能够完成系统硬件、软件和网络平台的日常维护,处理一般的系统故障、系统参数设置、数据库的维护和备份、用户权限分配、在应用层面上对软件功能和界面的调整修改等。同时,还要求企业员工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型管理工具,而且这也是一个企业走向现代化和成熟的标志之一。

五、结束语

篇6:对公司的建议

提议人姓名:...

所在部门:营运部

所在岗位:保费岗单证岗

提议部门:总公司保费部

提议议题:关于对续期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的提议

问题及影响描述:

总公司保费部在续期组织架构上已明确设置,各职能部门也已规范,可是总公司保费部在教育培训上却是空白,各分公司仅靠机构间交流,互相参考管理方法,这样对从事保费的员工,异常是刚从事保费工作的新员工,不管在本事上或者是技巧上都不能得到提高,分公司难以提升整体团队素质和技能,建立团队核心力。

提议方案:提议总公司保费部增加对续期人员的教育培训,做个系统的培训规划:

1.优秀机构续收人员的的心得分享,从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

2.视频培训,以PPT或者下发资料的形式进行系统化的视频培训;

上一篇:杨坡小学名师工程培训方案下一篇:护理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