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健康书行健康路

2024-05-01

看健康书行健康路(共14篇)

篇1:看健康书行健康路

看健康书行健康路

目前,全国约有400家出版社参与健康书市场的角逐。其中。有专业的医药卫生类出版社、科技类出版社,也有非专业的文艺类出版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并非我们想当然的专业类出版社,而是文艺类出版社。

根据《新京报》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数据显示,在3年时间啊,共有25家出版社的53本健康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其中专业类出版社3家,占12%,出书共5种,占9.4%;文艺类出版社8家,占32%,出书共26本种,占49.1%;其他出版社14家,占56%,出书22种。可见文艺类出版社所出的健康书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该类书籍市场当仁不让的“王者”。

一、文艺类出版社健康书畅销的成功之道

文艺类出版社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参与健康书市场的角逐,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大获成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发现并留住优秀作者

优秀的作者对于一个选题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健康书由于其选题的特殊性,对作者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能否发现并留住优秀作者,对于进军健康书市场的社来说至关重要。

例如,《求医不如求己》第一本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的,在花城出版社《人体使用手册》销售大好形势下,《求医不如求己》也迅速获得好评,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江苏文艺出版社在分析市场之后,迅速与《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达成协议,在6个月后推出《求医不如求己2》。借助《求医不如求已》的影响力,《求医不如求己2》也大获成功。此后,该社推出《求医不如求己3》和珍藏版精华集,形成了系列图书,在健康书市场打响了品牌。再如,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从头到脚说健康》,亦是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年3月出版的《曲黎敏养生十二说》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之后,与该书作者接洽,在2008年7月推出的,在市场上也大获全胜。可以说,文艺类出版社能够在众多参与健康书市场竞争的出版社中脱颖而出,与他们敏锐的市场观察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抉择是分不开的。

2.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编辑手下“妙笔生花”

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健康书市场,除专业社和文艺类出版社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出版社参与角逐,但偏偏是文艺类出版社拔得头筹,这与文艺类出版社懂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是分不开的。凡事均有两面性,如果说深厚的医学背景和作者资源是专业社编辑的优势,那么熟练的文字运用能力就是文艺类出版社编辑制胜的“法宝”。文艺类出版社编辑虽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但在内容深入浅出和表达方面都可以为作者撰稿提供指导意见,形成优势互补。

除此之外,相较于专业类出版社,文艺类出版社编辑对图书的装帧设计、版式方面也更考究。专业类出版社的健康书往往显得比较严谨,版式缺乏变化,较少运用插图,装帧设计不够市场化,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文艺类出版社的优势。

3.巧借东风,引进版图书市场受捧

众所周知,版权引进已成为推动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健康书来说也一样。与《人体使用手册》同样获得市场热销的《YOU:身体使用手册》《YOU:身体使用手册2——腰部管理》是由译林出版社引进的。在健康书市场,更有出版社借助了这股“东风”,成功进军新的图书领域。

4.书市沉浮,成就畅销书运作高手

如果说到业内畅销书运作的高手,“金黎组合”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就会跳进脑海。相比于专业类出版社,文艺类出版社可以说是畅销书运作的高手。在健康书市场,文艺类出版社再次大显身手。例如,鹭江出版社在进行《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的宣传时,除了常规的新书发布会在新华书店进行宣传之外,还组织作者巡回讲座,利用电视、网络视屏等立体传播方式对书籍进行宣传造势。

二、文艺类出版社健康书市场竞争中的缺失

1.缺乏作者资源,限制持续发展

前文提到文艺类出版社成功的一大原因,是发现并留住了优秀的作者。但是,从另一面也说明出版社作者资源的匮乏,这对于出版社的长久发展来说是一大限制。作者资源的争夺,必然导致出版社之间的价格战,无形间提高了选题的成本,也让出版社受制于人。长江文艺出版社在进军健康书领域时,采取跟踪战略,全程参加曲黎敏的所有演讲、讲座,规划和设计出版思路,作者’一经落实,就以20万元现金作为预付稿酬,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曲黎敏的新作《从头到脚说健康》快速推向市场。20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大概相当于8万册图书的预付版税。当然,对于长江文艺出版社这个畅销书运作的巨擘来说,这个销量只是小儿科。但对于其他出版社来说,恐怕就没有稳坐钓鱼台的心态了。

未来健康书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选题的细分。这就需要相应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优质的出版资源,而作者资源的匮乏,将成为制约文艺类出版社在健康书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编辑缺乏资质,编校和审读难以保证质量

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出版范围应与该社编辑的知识结构相一致,否则难以符合出版的要求,进而对书中的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不能严格把关或无从把关,导致对读者的负面影响甚至身心伤害。因出版《无毒一身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印刷60次,销售60万本)而声名鹊起的林光常被告上法庭,原因是读者听信了书中所说的排毒理论,吃了林博士所推荐的“排毒餐”从而延误了疾病的治疗,导致癌细胞的扩散。林光常、刘太医、胡万林和张悟本事件给出版界敲响了警钟。

从社会来看,一般读者对健康书中所介绍的理论与方法普遍缺乏正确判断力,因而容易产生盲目的信从心理,一旦书中内容出现错误或误导,对读者来说可能会是一场灾难。因此,编辑资质对保证图书质量至关重要。

文艺类出版社除了编辑知识结构不符合健康书出版要求外,在审读上也存在缺失。众所周知,出版一本图书需要经过三审三校一读,如果没有资质合格的编校人员和各级审读把关的领导。所谓的三审制效果可想而知。

三、如何实现文艺类出版杜健康书的健康发展

1.为读者负责,担当文化责任

文艺类出版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使健康书能够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出版社本身的自律精神。健康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直接关乎人体健康和生命,所以来不得半点马虎。对于健康书市场的准入制,也是最近业内讨论的一个热点。读者期待能尽快推出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确保图书质量,但真正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还是出版社本身要提高对健康书质量的重视程度,自觉自律,背负起出版人的文化责任。

2.细分市场,精心选题策划

随着健康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原先“精品迭出”的形势后继乏力。在利益的驱使下,书业市场常见的盲目跟风现象再次抬头。关于健康书选题的图书策划雷同、书名相似、内容东拼西凑、制作粗糙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健康书市场将最终走向疲软。因此,文艺类出版社要想保持目前的大好势头,必须站在读者的立场,细分市场,精心策划选题,要根据读者的需要,将健康书的选题策划向“纵深化”发展,要让读者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图书向读者普及大众保健养生科普知识。

3.挖掘优秀作者,培育后起之秀

纵观近年来的健康书市场,畅销书作家就那么几个。文艺类出版社与其保持良好密切的联系,能够获得其书稿当然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事。但这类作者的稿酬较高,争夺也非常激烈。从长远角度考虑,出版社应当为自己储备后续人才,也就是“选种育苗”。

当下社会上有不少名老中医,他们往往拥有过人的本领,但因时间、精力或缺乏文字表达能力等因素,不能将自己的经验和保健主张通俗易懂地整理出来,出版社可请一些资质合格又文字功底好的作者来捉刀,协助完成书稿。除此之外,出版社还要保持对市场的关注。一旦发现有潜力的新作者,就对其精心培养,并通过持续培养、预付稿酬和提前签约等方式,增强作者对出版社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待到其作品成熟时,即使有其他出版社提出更丰厚的条件,作者也能心悦诚服地按约交稿。

4.引进培育专项人才,构建健康书编辑部

可以说,缺乏具备医学资质的编辑,是非专业类出版社,特别是文艺类出版社出版健康书的“硬伤”。

由没有医学资质的编辑出书是不符合出版要求的。文艺类出版社无论是出于本身的责任意识,还是为了出版社在这个领域内的持续发展,都须广纳贤才,引进或培养具有医学资质的符合大众读物要求的编辑人才,并设立专门的健康书编辑室,以保证图书的质量。

5.严格审稿。控制编校流程

相比于专业类出版社,文艺类出版社缺乏拥有医学资质的编辑人才,而要使健康书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更需要严把质量关。对于文艺类出版社来说,在选题策划之初就需要请专家们审定是否符合大众健康需求、是否存在争议性的问题,以保证稿件本身的质量。各出版社可外请具有医学资质的编校人员和复审人员层层把关,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对于书中出现的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请相应领域的专家分别进行审核。如专家对书籍中部分内容产生疑义,则需要让作者与专家进行沟通,矛盾若不可调和,则采取专家“一票否决制”,宁愿这部分内容删除,也不能出现错误的不科学的知识,以免误导读者。

6.不但“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与各国之间的版权贸易越来越频繁。笔者认为,文艺类出版社的健康书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做好版权的引进与输出工作。

继续加大版权引进力度,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助力出版社提高竞争力。引进版图书可以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将国外先进的保健理念引进来,成为中医文化的重要补充。做好版权引进工作,对于提升出版社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康书“走出去”工程。首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作为四大国粹之一,以完全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人的眼里充满了神秘性,让人有一窥究竟的欲望。其次,目前,国内的健康书市场也日趋饱和,竞争也日益激烈,出版社可以通过版权贸易,开拓新的市场。目前健康书在版权输出上已有成功例子:外文出版社在2009年10月举行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推出了包括《电脑人的8分钟健身操》在内的一系列中国传统医学及健康书总计15种,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7.利用媒体融合,延伸产业链

健康是一种刚性的需求,出版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电子版、网络版、手机版、MP3/MP4等不同形式的载体进行发布和传播,从而扩大图书的市场机会和影响力,进而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产品群,以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还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作品的章节,通过相对廉价的有偿阅读,扩大书籍的影响力,在线阅读和视屏都是很好的选择。

此外,对于健康书,不少读者阅读完之后存在很多疑问,当自身情况与书中描述接近,但有差别时更希望得到作者的回应和指导,以此来确认书中所描述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使用。因此,出版社可以建立一个读者咨询机制,建立起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一是出版社可以整合旗下的作者,建立读者俱乐部,定期举办养生科普活动,为读者释疑;同时,也可以与其他作者互相讨论交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二是可以由出版社牵头,利用网络,建立QQ群,由在线作者对读者释疑,出版社编辑也可以从交流中寻找市场需求点,以策划出符合读者需要的健康书。三是可以组织作者建立微博客,通过“围脖”这一新近大热的网络新事物,扩大图书影响力,促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8.加强出版管理,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目前我国健康书市场较为混乱,出版社和民营出版商受利益驱使,存在跟风、过度宣传和炒作现象,加之作者资质、编辑资质和出版社资质的缺失,不仅给读者健康一定伤害,也给出版业造成不良影响。作为出版管理部门,应从两方面加强对健康书市场准入的监管力度:第一,制定准入门槛,在宏观上对作者、编校人员、审读者和出版企业资质进行把关,但要注意掌握好度的问题,既要提高健康书的准入门槛,又要鼓励行业竞争,激活市场;第二,加强上游的选题管理,杜绝雷同选题,规范出版市场,使健康书真正走上“健康”路。

更多相关文章请参阅http://。

篇2:看健康书行健康路

教学反思

《健康看电视》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一课。

看电视这一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生活体验,也有话可说.所以这一课的课堂气氛从一开始就非常活跃。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电视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还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而电视作为日常化的现代媒介之一,给青少年带来了空前的信息压力。有些青少年沉溺其中,被电视所绑架,出现信息处理上的茫然状态。如何增强他们对电视信息的辨别能力、过滤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学会合理地有效使用已成为重要的教育可题。

虽然,现代社会要让孩子懂得闲暇是基于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约束,从电视媒介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看电视和其他生活的关系,培育健康、积极的看电视习惯是本课目标所在。

本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讨论、分享中发现电视带给我们的好处以及不科学、不健康的看电视方式带给我们的弊端。在讨论和分享中掌握一些健康看电视的原则和方法。这一课旨在通过课堂的讨论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些烦恼。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电视”,同时学会把握好“度”。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板块:

“神奇的‘宝盒”引领学生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来发现电视中的各种“宝贝”

“眼睛的‘抗议书’”主要通过一

封眼睛的“抗议书”引出不科学的看电视方式对我们眼睛的伤害,以及对身体的其他伤害;“别让它抢走太多”,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电视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但是需要我们“健康”地”寻宝”,不能因此而失去和家人的交流、和同伴的玩耍等,否则就是得不偿失。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课前汇报的形式引入看电视的话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内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看电视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看电视的时段、姿势等,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对话交流,使他们认识到健康看电视的重要性,以及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另外,在教学中还巧妙地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交流看电视的距高、时长、光线等问题,从而完成了增情感、明道理的目标。这样,让教学面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促进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从而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说理”到“实践”的转变,使得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水到渠成,能够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目标要求。

篇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

现在我国发展迅速, 国人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小康的标准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以前吃饱穿暖手头有点积蓄就叫小康了, 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生活方式健康, 身体身材才是小康的重要呈现形态。但是现今人们的身体状态却不容乐观, 常见病、慢性病之外还出现无药可医的奇怪病症。据权威统计, 2012年~2015年, 人类患重大疾病的几率为72.18%, 中国目前癌症患者700万, 每年新发病100万人, 高血压患者1.3亿, 心血管病人8000万, 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2.3亿, 有20%的人将发生癌变或硬化。其中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 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 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疾病表现除枯黄消瘦之外还有病态肥胖。并且近年来我国肥胖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 我国青少年学生中肥胖患病率, 女生从3.38%上升至7.18%, 男生从2.75%上升至8.65%。而肥胖可能给青少年带来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所以肥胖原因和肥胖的防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生活越来越“好”, 人们的身材却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形。据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近期调查显示:地球上每4人中就有1人过于肥胖, 肥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病, 并且越来越流行。在美国, 黑人女性的肥胖发病率已经超过了50%, 美国人平均的肥胖发病率已经达到40%左右。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成人超重率为22.8%。全球肥胖人口1/5是在中国。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 我国儿童的肥胖率为8.1%, 到2007年增加了28倍。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处都是小胖墩, 而且胖得越来越厉害。肥胖, 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一种疾病。

虽然肥胖有一部分的遗传因素, 但殊不知还有一些隐性原因一直被大家所忽略。

其一, 高热量食品。2014年6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发布了《休闲食品及饮料儿童需求调查》。调查显示, 儿童是休闲食品和饮料的重度消费群。由于目前国家在食品标准、广告营销等方面均缺乏对儿童食品的有效界定, 使得儿童食品存在高糖高盐、添加剂过量等健康隐患, 这是导致肥胖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现在零食包装鲜艳、口味独特、种类多样, “高糖、高热、高盐”是这些零食的主要特点。调查显示, 高频消费休闲食品和饮料的儿童超出正常体重比例在9.4%到25.4%。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每4个儿童就有一个肥胖儿。除了缺乏锻炼外, 小胖墩的形成与当前儿童喜食这些零食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是定量的, 如果摄入的营养超过了人体正常的需求, 就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造成营养堆积, 并带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在日常的食物中, 没有一样是营养含量齐全的。无论何种食物, 单一、大量食用都会导致营养过剩或者失衡, 更不用说那些公认的垃圾食品, 所以说很多毛病都是吃出来的。

其二,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品行业也逐步兴起, 甜味剂、防腐剂、乳化剂、色素香料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 也似乎变成一个难以抵挡的趋势。但是, 这种看似便利、成本低廉的食品添加剂, 却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根据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 几乎在所有加工食品中都可以发现乳化剂, 乳化剂会覆盖肠道的黏膜层, 让细菌更容易穿透肠道黏膜层, 导致更多促炎性化学物质的产生, 从而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这不但会导致食欲的上升、干扰免疫系统, 还会增加肥胖跟代谢症候群的风险。即使是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 长期食用也有可能会使人体肠道中微生物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同样可能导致人体肥胖。

其三, 转基因食品。俄罗斯之声网站曾发表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专家认为, 转基因作物导致癌变以及肥胖症。“这些生物都是危险的, 因为其生产的技术远非完美——它具有致病细菌和病毒的特性。当科学家们测试动物后, 他们惊恐地发现——癌症和肥胖。”。与此同时, 俄罗斯政府建议管理转基因生物的使用文化。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曾下令调查俄罗斯此类作物和编译所有进口物品。

过去人们认为外国的肥胖现象仅与人种有关。自从我国有了转基因食物后, 超级肥胖患者大量出现, 他们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为代价, 证明了肥胖与人种无关, 与转基因食物有一定关系。

其四, 内分泌。随着人们对肥胖形成原因的深入研究, 专家们发现内分泌失调同样也是促使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内分泌异常会伴有继发性肥胖症, 影响脂肪的代谢。内分泌失调除了生理因素、情绪原因、环境影响之外, 饮食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社会在发展, 人们生活的节奏也相对快了起来。多数的现代人饮食不健康, 运动量不足甚至不运动, 每天长时间坐着工作, 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长时间使用电脑, 肥胖或超重现象根本避免不了。特别是三餐不定时的人, 反而容易暴饮暴食进而吃进太多的热量。不平衡的摄入将会导致内分泌紊乱, 不但会让肌肤恶化、脾气急躁、妇科疾病、不孕等现象发生而且更会引起肥胖。据内分泌科医生介绍:肥胖跟本人的内分泌失调有一定关系, 同样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

篇4:看人中知健康

女性的膀胱和子宫都位于盆腔,其病色反映在人中沟的上中1/3 交界处。正常情况下,人中沟的气色与面部其他部位一样,应当是黄中透红,明亮、润泽、含蓄。人中的气色形态正常,标志着其人的子宫、外阴等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女性的月经、排卵、生殖正常,膀胱功能也正常。

人中沟的形状和孕育能力有关。端直型、梨型人中沟的妇女孕育能力较好,人中宽直比人中短窄好。其次,人中形状和子宫大小有关。人中端直型、梨型的人子宫大小正常。此外,人中也和女性月经情况相关。人中正常、呈八字型的女孩初潮较早,一般在12~14 岁;人中较平坦、呈短浅型的女孩初潮较迟,一般在15~18 岁;人中呈八字型、倒梨型的人行经时或经前多伴有腹痛、腰酸;人中短浅、长窄、偏斜者,多见闭经。

对男性来说,人中除了可以观察肾精、肾气是否充足,长寿还是短寿,还可以判断生殖系统的状况。中医把男性生殖系统概括为精室,如果把下嘴唇到下颌的部位分成3等份,那么偏上1/3 那一部分反映的是男性精室。精室的气色以明亮、润泽、含蓄为好,颜色也应当是黄中透红,有的可能会比下颌其他部位要稍暗一点,但绝对在一定范围之内。

(摘自《保健时报》)

篇5:牙齿看相:从牙齿看富贵与健康

牙齿自然是口腔的门户。可以说是越严密,越整齐越好,它起着保养五脏六腑作用,因而以紧密、又长又直、又多又白的为好。

1、牙齿坚固紧密的人,长寿,健康,性格温和,一生运气较顺,主富贵之像。

2、牙齿逆反横生,主狡诈横蛮。牙齿暴露很多,主性情不稳,易烦易怒。

3、牙齿疏松有漏的人,财源流失。牙齿短缺低下的人愚钝,反应较慢。牙齿焦黑枯黄,身弱多病。

4、说话不露牙的人富贵。

5、青壮年牙齿自然脱落而掉牙的身弱命苦。

6、牙齿越多越整齐越富贵。有三十八个牙齿的人有王侯的命运,三十六个牙齿的人能做卿、相这样的官,三十四个牙齿的能在朝廷做官而且会成为巨富,三十二个方齿的中年有福,三十个牙齿在是一般的人,二十八个牙齿的是贫下之人。

7、牙齿很黄,色黑,常遭不顺利。牙齿象石榴子的,有福。牙齿象剑锋的人长寿。牙齿象梗米一样白的人高寿。牙齿象果椹的人寿命短。

8、君子的牙齿密又方,小人的牙齿又稀又长。牙齿白得象玉就会少年出名,早年及第。牙齿洁白嘴唇鲜红的人善写好文章。

9、牙齿细小短疏、色黄色黑,不利学业,早年挑灯苦读也难出人头地,只是枉费心神。

篇6:中班健康活动:天天刷牙看谁棒

从事学前教育多年,不少幼儿有牙病,常牙痛,针对这一现象,怎样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懂得怎样从小爱护自己的牙齿,并培养幼儿正确有刷牙方法,因此就在班里开展了《天天刷牙看谁棒》活动。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2、培养幼儿的认知观察力和初步的自服务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知道怎样保护牙齿和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活动难点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刷牙姿势。活动准备

提前两天用醋泡好的鸡蛋壳、幼儿牙齿情况记录表、牙刷、小镜子、牙齿模型等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是怎么样刷牙的?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小朋友们,牙刷是什么样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牙刷)教师小结: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齐。

老师:上面的牙齿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往上刷。两边的大牙齿要由里往外来回刷(齿模型)。

③组织幼儿徒手练习。④幼儿小结刷牙方法。

(练习的基础上再通过语言小结,加深印象。)⑷集体练习刷牙。①老师强调刷牙方法; a.做好刷牙前的准备; b.刷牙要按一定的规律。②放音乐,集体练习刷牙。

(音乐活跃气氛,更增添幼儿兴趣。)⒊结束部分。

⑴小熊小结刷牙方法。

老师:小朋友的牙齿都刷得很干净。孩子们,你有没有学会刷牙的方法呢? 孩子们:学会了。

老师:那你给小朋友讲讲吧。

孩子们: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挤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满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接着,开始刷牙。上面的牙齿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往上刷。两边的大牙齿要由里往外来回刷。对了,小朋友一定要坚持早晚刷牙,吃饭以后要用水漱口。⑵评一评看谁刷牙姿势最正确,并上台演示。⑶放音乐,轻松一下 附:天天刷牙好 小牙刷,手中拿,张开的小嘴巴。上下刷,里外刷,牙齿刷得白花花。早上刷,晚上刷,没有蛀牙人人夸。

教学反思

篇7:来看看性格是否决定你的健康

自我防御型。这种性格的人总对别人疑心重重,充满敌意。他们极易把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居心叵测、不怀好意”。这样的人很可能发展成心脏病患者。研究表明,对别人怀有敌意、处处提防的人内心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导致体内一种叫C3的蛋白质含量骤升,该蛋白质和心脏病、糖尿病有很大关系。

自暴自弃型。如果你的生活没有目的,那么你的生命也随之缩短。《身心医学期刊》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有强烈生活目标的老人在未来5年内死亡的几率降低了50%。另一些研究也显示,有目标的人压力激素水平、免疫系统和心脏健康都有较大改善。

烦躁紧张型。神经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停地担心并且意志消沉的人,要比同龄人过早地离开人世。一项针对1800名男性长达30年的调查显示,烦躁不安的人最易通过吸烟安抚心态,但是这样短暂的缓解和香烟造成的长期危害相比,并不值得。

意志薄弱型。约会迟到,制定的计划无法按时完成,这些貌似无害的习惯也会损害健康。20多项研究均证实,自律性、组织性强的人要比意志薄弱的人多活2—4年。研究人员认为,能控制自己的.人不容易染上抽烟、酗酒的恶习,所以他们寿命更长。

焦虑不安型。焦虑好比给大脑戴上了一个“紧箍咒”。一遇到担心的事情就会发作。研究表明,举止成熟大方、性格开朗的人相对于焦虑者患痴呆的几率大大降低。

忧郁羞怯型。忧郁、害羞的人不但在社交方面处于劣势,而且身体素质也大打折扣。研究表明,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外周动脉疾病,早亡的几率更大。因为他们更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而忽略快乐的感受。

压力重重型。长期的压力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流感和代谢综合征的几率。另外工作升迁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你的精神压力随之升高,而看病时间却越来越少。

精神上的自我调节。贾母活到80多岁,在当时算长寿了。这是因为B型性格者情绪稳定,温和乐观,不爱争辩,不易急躁;内心平和,性格随和,能以平常心对待挫折和困难,社会适应能力好;处事从容不迫,易知足,容易感到幸福。B型性格者说话不像A型性格者那么快、音调也不高,举止神态都相对悠闲。

不温不火的性格特征。B型性格是相对健康的一种性格。这种不温不火的性格特征让他们能抗压,神经内分泌功能较少发生紊乱,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较低。

容易痊愈。研究表明,长寿人群中,B型性格者占83%。由于这种性格的人更能从容不迫地应对现实中的人和事,因此即使患病,也容易痊愈。

篇8:中医教你如何看脸色知健康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以颜面之五色来辨病, 总的规律是:青黑色为痛, 黄赤色为风热, 白色为寒, 黄而膏润为脓, 红赤者为血, 痛甚为痉挛, 寒甚为皮肤麻木不仁。赤色出两颧上大如拇指的, 会有猝死之证;黑色出于庭 (脑门) , 大如拇指的, 一定没有什么症状而突然去世。

从上可以看出, 中医通过辨别颜面的五色, 也就是常说的看脸色, 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其实, 中医所说的五色源于古人对光的感觉。

黑:是北方色, 火所熏之色也, 篆文是下面为炎上面为囱。黑在五藏配“肾”, 肾主骨, 通于冬气, 为寒。

白:是西方色。篆文从入合二, 二, 阴数。古代认为出者为阳;入者为阴。白在五藏配“肺”, 肺主气与皮毛。通常, 肺比喻为白虎, 指虎体阳而性阴, 在八卦为兑, 以静寂为用。人要想入静, 当先调呼吸。

青:是东方色, 东方属木, 木生火, 因此“青”字的篆文写法是上面为“生”, 下面为“丹”。俗言信诺若丹青, 指的是其相生之理有必然也。丹者, 石之精, 因此, 大凡药物之精者曰丹。青在五藏配“肝”, 肝主筋, 经筋连缀百骸, 病则为痛或痉挛。

黄:是地之色。篆文从田光声。古代认为天玄而地黄。因此, 古人在重大礼仪上喜欢上衣着青色, 下裳着黄色, 取与天地之象相合之意。黄在五藏配“脾”, 脾主身之肌肉, 《灵枢·经脉》曰:“肉为墙”。象泥土之性, 故为土藏。在《易》象为“坤”, 主“厚德载物”。

篇9:看指甲测健康

指甲根部的新月形白痕若有一层蓝晕,表示可能有下列病症中的任何一种:血液循环受阻、心脏病、雷诺氏症状—手指和脚趾的血管痉挛,通常是由于曾受严寒冷冻所致,但有时也与类风湿关节炎或自体免疫的疾病红斑狼疮有关。

指甲中间下陷,整片指甲变成平坦或匙状,这种指甲与铁质不足性贫血病、梅毒、甲状腺障碍、风湿热等有关。

指甲近甲尖的一半呈粉红色或褐色,近甲状表皮的一半则呈白色,这种指甲又名两截甲,可能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迹象。

指甲上出现横沟,是表示营养不良或得了某种会暂时影响指甲生长的严重病症,如麻疹、腮腺炎、心脏病突发。

指甲面下的皮肤大部分变成了白色,只剩下近指甲尖处的一小部分仍然呈现正常的粉红色。这可能表示肝脏硬化。

指甲的生长速度减慢,而且变得厚和硬,呈黄色或黄绿色。成因包括慢性呼吸器病、甲状腺病或淋巴病等。

裂片形出血,指甲上如果出现纵向红纹,是表示微血管出血。如果有多条这种血线出现,可能是表示患了慢性高血压、牛皮癣或一种名叫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可能致命感染。

不规则凹点,很多牛皮癣病人有此现象。

成行的凹点,指甲的表面如果变成如打铜师傅捶成的铜器表面,有时是因患了簇状秃发症所致。这是一种医学家还不甚了解的自体免疫病,会造成头发部分或全部脱落。

篇10:幼儿园健康教案看谁能捉住

设计意图:班上的孩子都很能跑,在教室里面,他们都喜欢你追我赶,可是教室毕竟有很多物品,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我想除了应该让他们在更宽阔的地方跑动之外,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及躲闪能力,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也能让孩子和老师

之间有互动.活动目标:

1.练习四散跑和改变方向跑.2.发展动作的灵敏,协调及躲闪能力.活动准备

大的操场上

重难点:练习四散跑和改变方向跑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玩游戏.教师站在全体孩子的面前对大家说:”小朋友,我在前面跑,你们一起来捉我,看谁能捉住我.”说完,教师在前面跑,孩子四散地在后面追捉,在孩子快要接近时,迅速躲闪孩子,改变方向跑.跑了一段时间,教师停下来让孩子捉住.2.幼儿玩游戏.请一名动作发展较好,跑得较快的幼儿在前面跑,其余孩子四散追捉,直到捉住.休

息后,可换人继续.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手持某样教具,让幼儿来捉,使幼儿兴趣更浓.反思:幼儿非常感兴趣,追得时候很尽兴,但是有个别出现过度疲劳和跌倒现象,因此教师要适当控制游戏时间和活动量..文档仅供参考

顶球

设计意图: 球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玩具,但是幼儿的玩法比较单一,有些幼儿曾经看到电视中有人用头顶球玩,所以我选择这个活动来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活1.2.3.活动

: 练习原地向上跳起顶球,发展弹跳能力.初步获得跳的高低与顶球关系的经验能积动

与准

..: 气球若干,分别绑在绳子上,吊球高度略高于孩子身高 重活1.介绍难点:动

地过,孩

起程

范顶

。:.教师:”场地上吊了许多球,它是给小朋友顶球玩的.每个小朋友站在球的下面,用里向上跳起,用头把球顶起来,跳起来时要对准球顶,落地时轻.谁愿意来做给大家看?”请一名孩子给大家表演,教师在旁指导,保护 2.孩子顶球.每个孩子找一个高度合适的球,站在球下,孩子双脚跳起顶球,跳一下,顶一下,连续跳,连续顶,孩子顶到了,教师要鼓励,还可指导孩子用力跳起将球顶高一活动

些延

.: 教师还可将绳子调高,让幼儿跳起击球,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弹跳能力.活动

篇11:熬夜看球导致亚健康怎么办?

广州男人普遍爱熬夜 看世界杯要有选择性

近日,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及多家健康权威机构男性专家对该市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男性中展开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0013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多种不健康生活方式中,吸烟、缺乏锻炼、酗酒和压力大排名前四位,在调查对象中吸烟的人占到了33%,高居首位,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夜生活较丰富的广州人来说,熬夜现象更为普遍。15%的人每天都熬夜,有48%的人表示每周熬夜超过三天。专家建议,如果熬夜了,应该找适当的时机补回来,这样不至于身体和心理的过度疲劳,

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妻子应该包容男性,球迷也应该有选择性地看。

熬夜看球导致亚健康怎么办?

熬夜看球导致亚健康怎么办?精心调制一些健康食谱即可。体质较好的年轻男性偶尔熬夜,只要此后的睡眠、营养跟上去,基本无大碍。然而,由于现代白领大多工作繁忙,身体多少存在气虚等亚健康症状,而熬夜则会使症状加重,因此,也要注意饮食调理,以下介绍几款预防亚健康的食疗方。

1 消痛清热(生地炖鸭蛋):用料是生地20克、鸭蛋1至2个。做法是加水适量隔水炖之,蛋熟后去壳,再放入汁中炖20分钟,冰糖调味,食蛋饮汁,每日1次或每周2至3次。

2 补肾强骨(猪腰炖杜仲):用料是杜仲25克、猪腰子1个。做法是隔水炖上述材料1小时。

3 益气解痛(粉葛生鱼汤):用料是粉葛250克洗净切成小块,生鱼一条去腮及内脏。做法是加水适量共煲,鱼熟后放入姜丝、油盐调味,食鱼饮汤。

4 清火降压(夏枯草煲瘦肉):用料是夏枯草10克、猪瘦肉50至100克,水适量。做法是上述材料同煲,肉熟后加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汁。

篇12:看健康书行健康路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让我有机会接触大学生心理课,让我明白了,原来成为大一新生所有的焦虑,暂时对陌生的学校环境及周边环境感到迷惘,不只是我有,而是每一个新生都会出现的情绪反应。我学到了人生的首要课题:保持心身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保健的方法;学会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规划我的大学生活,了解到大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并逐渐适应自觉学习,自我学习的方式,了解到大学生情感与健康种.种问题及调节方法;学习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及特点,有意识地健全自己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更科学地了解自己,更充分地认识真实的自己;对于很多大学生都会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恋爱。从第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对恋爱方面的知识,虽然不是陌生的,但是老师给我们剖析地更彻底,的确大学生恋爱现状让很多人忧心,由于刚上大学,又对恋爱的向往,大都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寻找学习动力、追求浪漫,也有盲目攀比、满足虚荣心的、满足好奇心的,更有摆脱压抑感,甚至有游戏人生的;

通过学习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及恋爱中的技巧,让我认识到大学生恋爱的正确处理方法,更加深了对恋爱含义的认识,当然也会更慎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恋爱;而学习了个性健康后,又知道了更多有关大学生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力,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能力又会影响活动的效果,而培养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要做到:建立和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现原来有很多阅人的方法,各种各样的个性,当然也加深了对同学的认知,更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也熟悉人际关系与交往的方法与艺术,对自己以后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帮助,面对大学生常见的挫折与压力时,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等别人帮忙的小女生了,而是有能力自我帮助与帮助同学,合理地应对与调节遇到的困境,直面危机,学习了自杀的预防与干预,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分类及其防治……

学习心理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有利于个人以后的学习生活的合理有效地进行,更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确地把握自己光明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人生。

篇13:从文化学角度看心理健康观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心理健康观, 我们可以发现因文化的区域性、时代性等的影响, 心理健康观具有随着文化在空间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文化适应性、随着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异而变化的时代性, 以及在多元文化中表现出的多层次多元结构性。

一、心理健康观的文化适应性

人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属性。个体心理的社会文化历史性决定了心理健康观的不同, 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塑造个体, 同时个体也适应和改变着社会文化。心理健康观是动态发展的, 具有文化相对性。不同的文化必然有不同的心理健康观。个体有适应文化模式的可塑性, 人类的大多数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 而是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 并且这种模塑作用不是个体被动接受为前提, 相反, 在文化的习得和适应过程中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本民族文化的适应是心理健康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妮迪克特在《文化的模式》中指出, 个体的反常并不是由于生理的反常所致, 而只是个体的文化选择与社会的文化模式之间存在分歧而已, “任何社会都要选择人类可能的行为这个弧上的某一段, 只要这个社会要完成整合, 它的种种风俗就倾向于去推进它所选择的某片面的表达, 同时又去阻止相反的表达。”[2]。而如果个体的行为与其文化相悖, 那么他的行为被视为不正常。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所谓的“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其实是看它能否被他所处的文化所支持和接受。人们在文化模式允许的范围里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越文化模式的限度。如在日本人体盛———用少女裸露的身躯作装盛大寿司的盛器被视为饮食文化中视觉美的享受, 而在中国被认为是变态的需求[3]。

中国传统这些的基础是天人合一的观点。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 乐天知命, 享受生命。乐天知命才能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价值, 也因享受生命的意义而健康长寿。

(2)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 淡泊名利, 知足常乐。将欲望控制在适度范围, 价值观正确, 客观对待名利。

(4) 从客处事, 宽客待人。需要开阔的胸怀和善良仁爱之心, 也是人格健康的标志。

(5) 与人为善, 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6) 天人一体, 心身和谐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维护心理健康强调躯体无病痛的同时注意心与身, 即形与神协调和谐[4]。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直观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准。而基于西方哲学中决定论、身心二元论的心理健康观分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精神与肉体, 忽略人的精神能量。进入工业化时代后, 随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兴起, 西方心理健康观强调个体的价值, 注重个人价值系统、自主性、适应性、自我、创造性等因素在强调个体主体性, 在强调个体主动性的基础上, 在个体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意义上考察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观的时代性

文化的变迁不仅发生在空间上, 还有时间的变迁。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的存在。文化的时间性不仅表现在现在, 还表现为存在或过去, 它是一个由存在和历史构成的二维空间。人们对行为的判断也不仅随空间变异而变化, 还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有所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直观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 要求从个人身心阴阳的平衡、形神统一的基础上, 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这个标准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 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就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这个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理论基础[5]。儒家的入世主义、道家的出世主义、佛家的弃世主义以及与它们相应的心理健康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观的核心。儒家把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人际关系完善的“君子”为个体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提出“知天命”“乐群贵和”“重义轻利”, 追求个体和社会和谐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健康观。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崇尚游心于物之初、游心乎道之和、内直而外曲的逍遥人生, 力图让人们摆脱名利牵绊, 对物欲横流、精神沦丧的病态提出了异议[6]。佛家提出了超越性的人生见解, 提倡普渡众生、不作恶、奉善行, 以出世的态度来超然处世, 化解人世矛盾, 保持心地清净。儒家的心理健康观注重人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和谐, 道家则更关注人与自然适应过程中的和谐, 佛家则从超越的高度, 看到人的终极价值, 提倡灵魂的升华。在西方近百年来随着西方的心理健康观进入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健康心理观也受到挑战, 人们也看到了它们不承认个体主体性的缺点。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都要求个体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以个体与外界建立的良性关系为基础, 牺牲个性换以关系的和谐。经过了近百年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冲击, 到现代社会里逐渐形成了在人与自然分离、人与群体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以个体主体性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观, 强调个体价值的实现和个体的适应性。

心理健康观的时间性, 不仅表现在过去与现代的差异上, 还表现在生活在同一年代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健康观的差异上。何心展的“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也发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的心理健康观在某些方面的有显著差异。

三、多元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多元文化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社会或区域中存在的单一文化而提出的, 是指一个群体、社会或区域系统中, 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且各自具有独立文化特征的几种文化。多元文化里的文化是广泛意义的文化, 指任何社会或群体的全部生活方式。多元文化和多极文化的差别在于多元文化有内聚性, 它们不仅承认彼此的差异性, 更重要的在于发现了彼此间的共性, 即形式上多元, 实质上是一体化。从多元文化的一般表现形式上可以把多元文化划分为主导文化、亚文化、反文化和文化飞地等形态[8]。中国自古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从文化的历史相继性角度来看, 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就是主导文化, 而亚文化包括历代的儒家仕士文化、道家的隐士文化、佛家的弃世文化、楚骚愤世的忠士文化等。从文化发展的区域性的角度看, 有汉文化为主导、各少数民族文化为亚文化的多元文化。从文化发展的阶层性看, 因社会各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

文化背景的不同必然导致心理健康观的差异。19世纪末, 现代精神医学之父Emil Kraepelin考虑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里, 他的精神疾病分类是否正确而去印度尼西亚作研究, 发现了一些西方文化里所没有的一些精神疾病, 他们称之为“土著精神病”“民俗特异精神病”或者“与文化有关的特殊精神病”, 从而发展了一个新学科《文化精神病学》。研究表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有显著差异, 且常常将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代替心理健康标准[9]。西北师范大学蒋强等发现汉、回、藏、维大学生对“怎样才算心理健康的人”的认识, 在情绪、人际关系和性格方面较一致, 而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 存在显著差异。此项研究中的被试是大学生, 所以不能忽略教育的影响。

面临地球村世界来临,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结构的变更引发了文化冲突。2007年世界心理卫生联盟提出了以“变迁世界中的心理健康:文化和多样性的冲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当地原居民、新居民、留学生等的文化适应和文化冲突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界定的时候也应考虑文化适应、文化冲击等。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我国的《跨文化精神病学》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这些理论和思想提示我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 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各方面必须要考虑文化上的敏感、文化上的知识、文化上的体会 (即文化上的同感) 、文化上的指导。对不同亚文化群体的个体必须考虑他们文化上的独特的精神文化景观。

四、心理健康观的文化普遍性

因文化的无限广泛性、复杂性, 古今内外对文化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文化”这个概念的出现不仅仅体现和强调了人类生活、心理、行为等个方面的多样性, 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通过考察不同文化群体的差异性, 达到全人类心理、行为等诸方面的相通性的可能。各种文化背后的本质相通, 所以各种文化在拥有诸多不同的同时, 还有诸多相通相同之处。各文化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性和相通性是矛盾双方, 也辩证统一。心理健康观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也同样有文化差异性的同时有文化相通性。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差异和相同之处的同时也应看到同一文化群体中个体间差异。

孔子和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都视中庸之道为美德, 强调中庸之道的适度和因人而异[10]。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心理机能健全者有如下五个特征:对经验的开放性;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自我关注;与他人和睦相处。与我国传统医学著作《内经》所提倡的心理整体观、和谐观大同小异[11]。

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健康观不仅存在差异, 更有相通之处[12,13,14]。任何个体的心理解释都要应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入手。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2]露丝·本尼迪克特著, 王炜等译.文化的模式[M].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2.

[3]马驿.丑陋的日本人[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4]王庆其.中医心理健康观刍议[J].中医文献杂志, 2006.03.

[5]金勇, 郭力平.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J].心理科学, 1998, 21 (5) .

[6]王晓燕.庄子心理健康关对现代人的启迪[J].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8, 6 (2) .

[7][9][12]何心展.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2, 8 (2) .

[8]岱牟.多元文化概论[M].社会科学辑刊, 1996.

[10]欧顺军.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的比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7.12.

[11]张伯华.《内经》中的心理健康观[O].中医心理学在线.

[13]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态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1.

篇14:看手相 知健康

不便对看手相算命妄加评论,但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手,确实能了解身体的一些信息。

手掌理论

手指的长短比例是胎儿时期形成的,并保持一生不变。而手指的长度比例能反映胎儿时期激素情况。最能反映这个信息的是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比。绝大多数女性的食指和无名指基本等长,如果食指比无名指长,说明她在胎儿时期子宫的雌性激素比较多。

看手相预测身体状况

有些疾病的发作与体内环境有很大关系。激素水平是体内环境一个重要指标,而手指可以反映激素水平。比如你食指比无名指长得比较多,就不容易得心脏病,但较易患乳腺癌。

手指长度比例还能反映其他一些生物信息。食指比无名指长得越多,你的生育能力越强,音乐能力比较强。相反,你成为左撇子,患言语困难症,狒狒孤独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手指测试

确定食指与无名指的比例:将任一只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向上,用尺子从指根到指尖测量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记录下测量的数据,最好用厘米作单位。

计算:用食指长度除无名指长度,所得结果就是它们的比例。比如,食指长为7.2厘米,无名指长为7.1厘米,它们的比就是1.0 1:1。这说明胎儿时雌性激素比雄性激素多。如果比例小于1,说明胎儿时雌性激素少于雄性激素。

上一篇:师徒结对 师傅总结下一篇:邮政公司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