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

2024-05-14

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共3篇)

篇1: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

文章标题: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

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生产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双方共同出资设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公司名称和住所

第一条公司名称:

第二条公司住所:[文章-http:///找文章,到]

第二章公司经营范围

第三条公司经营范围:

第三章公司注册资本

第四条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万元。由全体股东在公司设立登记前一次性缴足所认缴的全部出资。股东的出资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必须召开股东会并由全体股东通过并作出决议。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经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也可以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公司减少注册资本,还应当自作出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应依法向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股东的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

第五条股东的姓名、出资方式及出资额如下:

股东姓名证件号码出资方式出资额

货币人民币万元

货币人民币万元

第六条公司成立后,应向股东签发盖有公司印章的出资证明书,置备股

东名册。

记载于股东名称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股东依法转让其出资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及受让的出资额记载于股东名册。

股东若变更其名称,由公司将变更后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出资额记载于股东名册。

第五章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股东享有如下权利:

(1)参加或推选代表参加股东会并根据其出资份额享有表决权;

(2)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选举和被选举为执行董事或监事;

(4)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获取股利并转让;

(5)优先购买其他股东转让的出资;

(6)优先购买公司新增的注册资本;

(7)公司终止后,依法分得公司的剩余财产;

(8)有权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报告;

(9)《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八条股东承担以下义务:

(1)遵守公司章程;

(2)按期缴纳所认缴的出资;

(3)依其所认缴的出资额承担公司的债务;

(4)在公司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后,股东不得抽回投资;

(5)《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六章股权转让

第九条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第十条股东转让股权由股东会讨论通过。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

股权时,必须经其他股东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的,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其他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如其他股东放弃该优先购买权的,须出具放弃该优先购买权的书面材料。

第十一条股东依法转让其股权后,公司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

第七章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第十二条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执行董事,决定有关执行董事的报酬事项;

(3)选举和更换监事,决定监事的报酬事项;

(4)审议批准执行董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监事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的方案;

(8)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9)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10)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1)修改公司章程;

(12)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

(13)《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对前款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

第十三条股东会的首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

第十四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第十五条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应当于会议召

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临时会议可当即通知全体股东,经全体股东同意后即召开。定期会议应每半年召开一次,临时会议由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或者执行董事、监事提议方可召开。股东出席股东会议也可书面委托他人参加股东会议,行使委托书中载明的权利。

第十六条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并主持。执行董事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或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第十七条股东会会议应对所议事项作出决议,决议应由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但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修改公司章程所作出的决议,应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出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第十八条不设董事会,设执行董事一人,执行董事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公司股东会负责,由股东会选举产生。执行董事任期3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执行董事在任期届满前,股东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

执行董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执行董事在任期内辞职的,在改选出的执行董事就任前,原执行董事仍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执行董事职务。

第十九条执行董事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负责召集和主持股东会,检查股东会会议的落实情况,并向股东会报

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

(7)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

(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提名公司经理人选,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

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1)代表公司签署有关文件;

(12)在发生战争、特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对公司事务行使特别裁

决权和处置权,但这类裁决权和处置权须符合公司利益,并在事后向股东会报告;

(13)《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条公司设经理1名,由股东会聘任或解聘。经理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2)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4)拟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5)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6)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7)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执行董事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第二十一条公司设监事1人,由公司股东会选举产生。监事对股东会负

责,监事任期每届3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

监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监事在任期内辞职的,在改选出的监事就

任前,原监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监事职务。

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1)检查公司财务;

(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3)当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执行董事、经理予以纠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在执行董事不履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5)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6)依照《公司法》第152条的规定,对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

诉讼。

(7)对执行董事决定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

(8)《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监事可以列席股东会会议。监事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

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监事行使职权所必需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第二十二条公司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公司监事。

第八章财务、会计、利润分配及劳动用工制度

第二十三条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并应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应于第二年二月一日前送交各股东。

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由股东会决定。公司股东会就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表决时,应当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

第二十四条公司利润分配按照《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公司应当于每年12月按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向股东分取红利。

第二十五条劳动用工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

第二十六条公司的营业期限为20年,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七条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散: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

(2)股东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

(4)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

销的;

(5)因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时;

(6)宣告破产。

(7)人民法院依照《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予以解散的。

公司有上述第(1)种情形时,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续。

第二十八条公司解散时,应依《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

清算。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第十章股东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九条公司根据需要或涉及公司登记事项变更的可修改公司章程,修改后的公司章程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修改公司章程应由全体股东表决通过。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应送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涉及变更登记事项的,同时应向公司登记机关做变更登记。

第三十条公司章程的解释权属于股东会。

第三十一条公司登记事项以公司登记机关核定的为准。

第三十二条公司章程未尽事项,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公司章程条款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三十三条本章程经各方出资人共同修改,自修改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四条本章程一式四份,公司留存两份,并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两

份。

全体股东签字(盖章):

年月日

《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来源于,欢迎阅读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

篇2: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

对东道国的法律以及其他风险,只能通过对其法律的熟悉及遵守来减少障碍,依赖于政府之间的合作以促进海外投资。但是对母国法律,我国可以通过法律规定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同时对其提供政策指引与保护。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海外投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制定专门的海外投资管理法律,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国海外并购法律规制现状

调整海外投资关系的国内法规范,主要是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若干行政规章,只是重点涉及投资的审批、税收、外汇、国有资产等方面。而调整我国海外投资的国际法规范则主要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一系列双边投资协定,税收协定等双边条约以及我国加入和缔结的国际公约。

分析可见,我国现在缺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统一的海外投资法律或单行立法,大量存在的是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法律文件颁布机关多,时限和效力各不相同的状况。一方面造成了法律规范上的不统一、不协调,不利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进行;另一方面,直接造成了海外投资者之间的不平等,不利于国家对外投资政策的贯彻实施。从具体的法律规定而言,我国已有的对海外并购的法律规制也存在许多问题。

二、现有海外并购法律规制之程序法分析

我国目前的海外投资立法主要集中在对海外投资的审查和批准制度方面。境外投资项目需经过三个审查与核准程序,一是发改委对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二是商务部对境外开设企业的核准,三是外汇管理部对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另外,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不少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从实施来看,现有的审批立法模式为强制性的“允许审批”,另外,中国企业欲进行海外投资,必然要使用外汇,必然需要经过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可见,我国海外投资审批程序的主要特点是逐级审批与多元审批同时并存,按不同的企业类型和中方投资额大小划分审批权限。中央、地方部门都有一定的审批权。这种分级审批总体上增加了政府监管成本,甚至会进一步导致各地方之间的盲目无序竞争,浪费监管资源。而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外汇管理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各地方的相关部门都具有海外投资的审批权限,另外,我国海外投资在境外还要受中国驻外使馆商务参赞处的指导和管理。这种审批主体的多元化又导致职能分散,各部委都管审批而在出现问题时又相互推诿责任,审批程序由此变得冗繁和低效率。

同时,逐级审批与多元审批还给中国企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进行海外投资,那么应当在何时取得中国相关机构的批准?在申请不同机构核准时的顺序应当是怎样的?

首先,根据《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投资主体就境外投资项目签署任何具有最终法律约束力的相关文件前,须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的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证明。”依据此条规定,企业似乎只要在与东道国被投资项目签署具有最终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之前取得发改委核准或备案文件即为合法。那么何为“具有最终法律约束力的相关文件”?结合《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而外汇管理规定中的境外投资前期费用的制度设计,允许境内企业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汇出境外投资项目的前期费用,此时申请材料中不要求有主管部门的批准,而只需要提交向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报送的书面申请。这种安排,使得首先与海外并购的目标公司进行协商,再获取各项行政许可成为可能。所以所谓“具有最终法律约束力的相关文件”,指最终签署的投资协议,只要欲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在签署具有最终约束力的相关文件之间取得政府批准即可。而上述合同中约定取得政府批准合同才生效已经超出了法律许可的范围,必须先取得这种批准,才可以签署最终协议。

其次,对于不同机构核准的顺序问题,由于现有法律文件皆为国务院所属各部委颁发的部门规章,相互之间不存在法律位阶之高低,而且除明确约定应在取得核准之后取得外汇使用许可之外,不存在孰先孰后的规定。

三、现有海外并购法律规制之实体法分析

由于我国现在关于本土企业海外并购的规定基本上处于法律真空状态,一旦本土企业在海外遭受到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将难以得到全面的保障。此外,我国尚没有关于海外并购的明确产业政策和产业指导规范,海外目标企业的选择具有较大的随机性,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效率和效果。一国之所以对其本国企业海外投资进行审查等法律规制,主要是出于保护国际利益与本国投资者之利益,但是,我国目前集中在对海外投资的审查和批准制度方面的海外投资法律规制,其中对海外投资审查核准与禁止的标准十分宽泛,而且也存在其他问题。

1、申请海外投资的主体有限制

我国海外投资的国内立法对投资主体的规定一般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国家批准具有对外合作经营权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不仅将我国公民排斥在海外投资主体之外,而且对一些法人组织也人为地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

但是我国签订的大多数双边条约都将投资主体扩大到具有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或我国公民,包括被我国经济组织或公民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经济实体。而且将自然人作为投资主体也是符合WTO国民待遇规定的。

2、海外投资审批条件需明确

首先,审批条件过于宽泛。我国现有的审批禁止的标准,只强调要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国家法律及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时东道国应当稳定安全。这种规定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晰。

其次,在我国法律现有规制中,缺少企业经营战略的考察。而是将其作为商业风险,由企业自己承担。

另外,不论是对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外国投资企业,适用的是同样的审批规则,但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显然不如国有企业和外国投资企业那么复杂,尤其是国有企业,可能涉及的需要防范的问题更加多,这样同一而论的做法,其实是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负担。

3、海外投资失败由谁“埋单”

近年来的海外并购项目屡屡受挫,我国已有的海外投资法律规定中没有对投资失败问题做出相应规定。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如果因其审批不慎或者其他程序上的拖延,而造成海外投资失败,那么政府应当承担一定责任。另外,针对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所有权特殊性,所以使得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审批本身就令人怀疑其客观性,因此而造成的国有企业损失,尤其不应当仅仅作为商业风险处理。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决策层此时应当承担一定责任。

另外,这里还涉及到海外投资监管立法的问题。监管应该作为与审批同等重要的法律,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更加注重审批,而忽视监管。如前所述,我国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管一块的情况,造成在外之将不知听谁之令,易使海外投资监管不力。

四、结语

我国在以海外并购方式实现资本输出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在我国近年盲目推崇海外并购的热潮中更加需要对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冷静思考和反刍。特别是我国对境内企业海外并购投资的法律规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甚至在海外投资的许多法律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海外投资管理经营尚停留在无法可依的层次上,因此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我国海外投资的各项制度,完善我国的海外投资立法。

摘要:中国对境内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法律规定仍十分单薄,本文从程序与实体角度进行分析,同时给出完善立法建议。

关键词:海外并购,审批,程序法,实体法

参考文献

[1]林爱民.论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缺陷及完善.河北法学,2008;7:第26卷第7期

[2]李芳.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些法律思考.法制与经济,2007;第9期

[3]《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第八条

篇3:国内股分制企业章程

本装置采用山西煤化所一步法甲醇合成汽油工艺,该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实现了工艺、设备全部国产化,投资较省。此工艺的核心技术是催化剂的研制,汽油合成催化剂采用托普索GSK-10,是一种分子筛类的催化剂,可重复再生使用、温度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

1 国内某甲醇合成汽油装置介绍

甲醇一步法制芳烃(汽油)装置,采用国内技术,装置主要由芳烃合成单元、再生单元、芳烃分离单元、罐区单元等组成。合成芳烃装置由甲醇蒸发、过热、合成、粗芳烃冷却及分离、催化剂还原等部分组成。芳烃分离装置由气体脱除塔、液化气分离塔、产品分离和吸收塔等部分组成。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来自罐区的精甲醇首先经预热、蒸发和过热,甲醇蒸气过热后送入合成反应器,反应产生的反应热通过一个完整的热回收体系加以利用。反应器出口产物的热量部分用来副产物低压蒸汽,部分在甲醇气化系统内作为热介质,使反应热得到充分利用。从甲醇气化系统来的过热甲醇蒸气和预热的循环气混合后送往两台正在运行的合成反应器中。合成反应器是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甲醇在此反应器中转化为芳烃、干气和水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在粗芳烃分离器中将粗芳烃分离出来,粗芳烃经气体脱除塔,液化气分离塔,产品分离塔,分离出合格的产品——重芳烃、轻芳烃和LPG。在合成芳烃的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表面会产生积炭,由于积炭的形成,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失活后,需要对催化剂进行再生以恢复其活性。粗芳烃经过简单的精馏,即可达到国Ⅲ标准,并且油品中无铅、无硫、无需调和即可使用。

甲醇一步法制芳烃(汽油)装置,在国内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庆华集团的10万t/a规模装置已于2012年2月一次开车成功,开车负荷60%,2012年4月满负荷运行,装置开车后运行平稳,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2 GSK-10催化剂在国内某装置的应用情况

2.1 基础机械数据和操作条件

反应器3台,反应器内径 3.2 m,装填高度 4.0 m, 反应器体积 32.3 m3,总催化剂体积96.9 m3。操作条件:压力1.8 MPa,最小入口温度: 320 ℃,最大出口温度: 430 ℃,原料流量: 33.576 t/h(按100%甲醇计),23.487 Nm3 /h(按100%甲醇计)。甲醇要求:AA级甲醇。

2.2 催化剂的装填

由于催化剂本身具有高活性,如果装填了过多的催化剂,催化剂会让产品发生“裂解”反应,产品的质量将会变差。每台反应器的最大装填体积为32.2 m3,但并不必须装填满催化剂。采用每台反应器装填16.5 m3,这相当于原来设计的50%的量。随着再生的过程,催化剂的量可根据需要再调整,因此采购量按设计75%的装量(即相应每台反应塔采购24.2 m3)。

2.3 催化剂的运行

在一个周期的开始,催化剂在入口温度340 ℃开始操作,最大出口温度在400 ℃。通过催化剂床层的温升、原料气流量/循环流量比控制(根据循环比)以及进入反应器总流量控制。 进入反应器甲醇原料在此时最佳控制在2.3~2.5 kg甲醇/每公斤催化剂/每小时(以下简称为质量空速)。如果无法获得上述质量空速,则必须要降低甲醇流量,同时提高循环比,这样能让热点温度/出口温度得以控制在385 ℃。当甲醇开始从反应器流出的时候,此时达到了设计极限,则应该按照1~2 ℃的阶梯慢慢提升入口温度,最大不得超过355 ℃。入口温度应该随时受到监控,且保持越低越好以获得更高的性能表现。出口温度允许慢慢提升,如通过反应器床层的温升控制在不变的60 ℃时,入口温度会达到355 ℃,同时甲醇的漏出也会达到限定值。从这一点开始就视为此次周期的末端,依靠降低总流量控制甲醇漏出量(仅需使其低于设计限定值),同时保持温升在大约60 ℃,例如,通过调节循环比,在入口温度355 ℃时,出口温度415 ℃。具体的末期,取决于实际工厂的布置设计,但当质量空速达到1.5~1.3时即视为末期。在每一次周期中,如果催化剂在低负荷下运行,则大部分的催化剂(底部)将在高的温度下运行。这样,会使催化剂的寿命增加、缩短每个周期的时间(因为更快的结碳),还会影响到汽油的产品质量和使收率下降,因为一部分的汽油会在热态裂化。如果以上描述的质量空速无法达到,就应该降低甲醇流量和增大循环比(12~19),以使得热点温度/出口温度能保持在385 ℃以下。通过此规律进行控制,催化剂的温度易于控制,操作方便。

2.4 催化剂的再生

影响到催化剂性能的另一因素是再生。对于运行来讲,如果再生的效果不好同样会影响催化剂的表现性能。以下是GSK-10催化剂再生的程序关键说明:首先用氮气循环,催化剂被升温加热到大约350 ℃。加入空气,大约相当于0.3%(φ) O2接触到催化剂入口处,温度曲线形成。随着O2在入口处浓度升至0.4%~0.5%(φ)时,温差就会升至45~50 ℃。以上条件应一直保持,直到温度曲线开始有下滑,这就说明了出口温度的下降以及O2在催化剂出口位置的浓度上升至500~1000 mg/kg。此时,入口温度按照每小时提温10 ℃速度至390°C温度。获得新的运行条件后,保持直到温度曲线再次有下滑。入口温度按照每小时提温5~10 ℃速度升到430 ℃。如果热点温度在反应器的任何位置超过480 ℃,则加热应该立即停止,空气流减半。一旦热点温度得到了控制,空气流缓慢的提升回直到温差重新获得45~50 ℃,这时加热可以继续。这些条件一直保持,直到出口温度下降到大约450 ℃,催化剂出口的氧气浓度升高至0.2%~0.25%(φ)。由于氧气穿过了催化剂,这时就有必要降低空气流,以维持入口的氧气浓度。此时,调节空气流,在催化剂入口处的氧气浓度降低至0.2%~0.25%(φ)后,入口温度根据每小时10 ℃的速度提升到480 ℃。在这样的情况下,暂时降低空气流量,维持催化剂入口480 ℃和氧气0.2%~0.25%(φ),直到热点/出口温度下降至490 ℃后,入口氧气的浓度被允许增长至8%(φ),按照每小时2%的速度。一旦获得所需氧气量,氧气入口浓度提升至19%~21%(φ),按照每小时5%的速度,但前提是床层温度或出口温度都不超过500 ℃。这些条件持续保持,直到催化剂床层不再有温度的变化。此时催化剂完全再生。催化剂床层用氮气置换,移除任何空气并留下过压的氮气,直到下一次运行使用为止。再生过程中,CO2在氮气中的水平应保持低于3%(φ)。

2.5 GSK-10催化剂的性能

每一床催化剂的寿命在大约18个月。每个反应器/催化剂床的替换周期在大约18~22天,首个周期除外,首次在16天,平均周期时间为20天。汽油和LPG收率在每一个周期内以及催化剂寿命期间会有所波动。首个周期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初始的催化剂活性非常高。

3 合成汽油情况

主产品轻芳烃的比例越大,经济效益越高。该工艺前五个周期前产品比例为:LPG 15%,轻芳烃82%,重芳烃3%。第五个周期后:LPG 9%,轻芳烃85%,重芳烃6%。轻芳烃比例皆在80%以上。主要副产物为LPG,副产物利用价值高。生产取样分析数据如表1所示,可见:产品分布非常集中,C5-C11轻芳烃产品占烃类产品的84%,副产少量C3 、C4组分, C1、C2、C11以上组分极少;合成产物优良,无硫、无铅;液体产品只需经过简单的蒸馏将少量C1、C2、C3、C4分离,轻芳烃辛烷值即可达到93号汽油标准(研究法)。

产出的汽油收率如表2所示,收率高。LPG主要是由C4组分组成,汽油的组成为:烷烃(主要是异构烷烃): 40%~60%(ω)、芳烃 30%~45%(ω)、环烷烃: <5%(ω)、烯烃: 5%~10%(ω)。在首个周期的时候,汽油产品预期会有相对高的芳烃,高达60%~65%(ω)。产品芳烃性的表现会随着周期约来越低。以上是基于甲醇的平均消耗在33.5 t/h,实际上,甲醇的消耗会在29~41 t/h波动。总的循环流量也会在190000~260000 Nm3/h区间内波动。经过催化剂床层的最大压降将会在270~290 kPa。

4 结 语

(1)与其他甲醇下游技术相比,一步法甲醇制芳烃技术,相对简单,甲醇一步法生产芳烃的装置,在国内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和工业化生产,工艺成熟,装置投资少。在反应器技术、产品后处理技术及产品品质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甲醇转化生产的芳烃,无铅、无硫,可以直接作为调和高辛烷值的汽油使用。

(2)托普索公司GSK-10分子筛作为甲醇合成汽油催化剂,可重复再生使用、温度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使用周期可达18个月。

(3)合成产物优良,产品分布非常集中,C5-C11轻芳烃产品占烃类产品的84%,副产少量C3 、C4组分, C1、C2、C11以上组分极少。只需经过简单的蒸馏将少量C1、C2、C3、C4分离,轻芳烃辛烷值即可达到93(研究法)。

总之,托普索公司的GSK-10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高效甲醇合成汽油催化剂。

摘要:介绍了国内庆华集团甲醇制汽油装置引进的托普索公司的催化剂GSK-10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催化剂可重复再生使用、温度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使用周期可达18个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此值得推广;合成产物优良,无硫、无铅,只需经过简单的蒸馏,不需要进行调和即能达到优质93号汽油标准。

关键词:甲醇制汽油,催化剂GSK-10,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银斌,臧甲忠,于海斌.甲醇制汽油技术进展及相关问题探讨[J].煤化工,2011,(3):16-19.

[2]刘于英,原丰贞,赵霄鹏.甲醇制汽油工艺概述[J].山西化工,2009,29(4):2-3.

[3]应卫勇.甲醇制汽油及合成气直接合成汽油[J].煤化工,1994,12:13-20.

[4]蒋云峰,邓蜀平.甲醇制汽油方案技术经济性分析[J].化工进展,2010,29(s2):91-95.

上一篇:万科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下一篇:保护海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