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

2024-05-01

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共6篇)

篇1: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

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

中共樟树市委书记、市长 黄玉剑

神州大地多烂漫,一片红旗百尺竿。

三十春秋挥手间,芳菲四季绿堪染。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迅速蓬勃的30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1978年到2007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46637亿元,增长70多倍!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药都”樟树腾飞的30年。在30年的改革开放的征途中,樟树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1978年到200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从0.917亿元增长到79.338亿元,增长86.5倍,工业总产值从0.6亿元增长到101亿元,增长了169倍,农业总产值从0.72亿元增长到29.38亿元,增长了40.9倍,财政收入从0.1252亿元增长到8.0719亿元,增长了64.48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万元,增长了38.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28.99元,增长了56.1倍.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4431万美元,利用市外资金16.72亿元人民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江西著名商标29个,江西名牌产品24个品牌总量居全省县市首位。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樟树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活力,以及城镇建设和人民的和谐生活环境,都大为改观。

樟树30年奋斗,30年拼搏,其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启示我们,只有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安康。

一、只有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每一次思想上的解放,都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通道,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几乎所有的重大变革,都是由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突破来推动的。像荷兰的“商业改革”、英国的“工业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等,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是由思想解放启动推进的。自1978年以来,我国有多次思想解放的高潮,专家说法不一,但从樟树市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第二次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第三次是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确立到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而每一次都能够引领樟树的发展加速,发展速度由一位数上升到两位数,甚至翻番。其动力都保持在5—7年。正当大家在发展上出现一些困惑时,中央高瞻远瞩,把解放思想上升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再次提出要在全党全国开展思想大解放,就是要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思想大解放,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省委、宜春市委及时组织了继续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活动,樟树市根据当地实际,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发发展促赶超”主题教育。作为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在新形势下继续解放思想,就要善于在借鉴经验中求发展,巧于在抢抓机遇中谋思路,敢于在对比差距中搞创新,乐于在改善民生中献真情.具体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与继续解放思想相结合,提升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围绕“打造‘三都’(药都、酒都、盐都)富民兴樟、进入全国百强”的总目标,确立“突出一区”、“加速三化”、“推进五大战略”“发展六大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即突出“工业园区”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项目带动、开放促动、产业联动、科技推动、城乡互动战略;全面发展提升药业、食品、盐化工、五金机械、旅游和现代农业六大产业,促进产业聚群发展。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相结合,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实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做大经济总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是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大开放与全民创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集群化、园区化、品牌化之路,积极推动全民创业。

四是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与优化政务环境相结合,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政府工作的重心放到改善宏观经济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上来,形成高效的机制。在优化环境上实现七大转变:即由优化投资环境向优化发展环境转变;由优化单个企业的投资环境向优化支柱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转变;由注重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向生态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转变;由主要以行政手段优化投资环境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转变;由注重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向同时重视并优化劳动者的生存发展环境转变;由单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向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优化转变;由局部优化投资环境向系统优化、整体提升投资与发展环境转变。

二、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催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促进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可以说这三十年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伴共生的三十年、走向成熟的三十年。特别是樟树市国有经济相对薄弱,主要是以“五小工业”起家的,具有发展市场经济的良好基础,因此改革开放以后,全市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经济建设的绝对主力,到2007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税收超百万元的有66家,民营企业占了95%以上,两户税收超亿元的都是民营企业,樟树的财政收入有70%来源于民营企业。现在,樟树的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2000美元,发展方式和经济质量也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就显得更加重要。必须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研究探索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断促进市场的进步与成熟,为经济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原则,继续弘扬樟帮“诚信通天下”的优良传统,政府保证政策层面的诚实守信,企业保证经营层面的诚实守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所有合法经济成分,严格实行同一国民待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保障市场经济主体公平竞争、健康发展;始终坚持法制有序原则,严厉打击各种不法经营,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促进市场经济规范有序。在提升开放水平上,要做到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牢固树立没有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就没有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的观念。要以解放思想、维护开放、促进开放、自觉开放为荣,以墨守成规、害怕开放、挑剔开放、阻碍开放为耻。一切开放的举措,只要符合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全社会各领域都要解放思想,以十分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开放举措,坚持用是否有利于加快发展来衡量开放的举措和开放行为。

二是必须牢固树立科学辩证的开放双赢观念。双赢,就是把既符合本地根本利益又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开放的基本准则。要辩证地看待双赢:对半得益是双赢,不对半得益也是双赢;有时赢有时不赢,全局赢局部不赢,但只要维护和增大本地利益,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不出现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现象,就是双赢。要学会算大帐,看长远,能让利,会让利,会赢利,做一个高明的大开放决策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是必须牢固树立以抓大项目促开放的观念。开放的跨越既要坚持广泛而持久的招商引资战略,更要确立重点抓好大项目的战略。大项目是经济引擎,抓大项目就能迅速扩大总量,实现资本集中,增加发展后劲,并且能够通过其本身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基地,从而成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突破口和起飞点。

四是必须牢固树立以改革创新促进思想文化、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同外部对接,实现全方位开放的观念。我们要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解放思想,大胆主动地使原有的思想文化、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同外部高位的要求相对接,为解放开放型经济的生产力服务,也为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制度保障。

三、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意义更加重大。这既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民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向上,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为此,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和谐的重点,力求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樟树在不继发壮大中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不继提高养老保险率,全市参保率达95%,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90%,仅2007年建设经济实用房2.43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5。8万人,资助普通贫困高中生近1100人,资助考入大学贫困生200多人,解决了农村用水,行路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这些实践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其一要尊重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最强大的建设发展力量;其二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实际行动团结和调动一切发展的积极因素。要紧紧围绕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千方百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并按照他们的贡献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使有老年人都能享受发展的成果,幸福安度晚年;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中低价位普通居民住宅建设,致力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其三要保护广大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热情,坚决制止并纠正发展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证发展全过程既是群众的创业过程,又是受益过程。

四、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我们倍加珍惜并始终坚持。樟树建市以来,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思路,使全市的发展稳步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加速发展、争先发展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到“好”字优先、又好又快,樟树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速度稳步加快,发展质量稳定提高,在城市竞争中的排名快速前移,经济实力连续多年进入全省十强县(市)。去年进入了全省五强,在近年全省县市的综合考评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统筹好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事业才能协调前进,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重点要在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降低消、保护环境上下功夫。樟树作为资源大市,要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重点研究解决经济发展方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和谐发展。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由过多的依赖物质消耗和大量投资向更多的依靠科技进步的战略转变;要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下功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五、只有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改革开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正如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樟树市委坚持用改革创新精神抓党的建设,历届市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动摇。《瞭望》新闻周刊把樟树称为全国的“党建试验田”。“试验”出了一系列抓党建的成果,其中疏通党员出口在全国推广,先进性教育三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先上岗,后入党的党员发展机制得到中组部的肯定并推广。在新的形势下抓党的建设,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着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二是着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在提高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上下功夫。坚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三是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提高领导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重点,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维护和增强团结,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培养,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着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干部人事工作的难点问题和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五是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下功夫。要坚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农村、城市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和“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逐步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的广泛覆盖。要创新活动方式,探索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要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六是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上下功夫。要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把阶段性任务和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着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通过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增强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充当改革发展稳定的组织者、实践者。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樟树市委又提出了新的更远大的目标,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经济强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和谐建市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者:中共樟树市委书记、市长

篇2: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道德建设:经验与启示

发轫于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道德建设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伴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嬗变,也经历了不平凡的三十年。回顾我国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梳理和总结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我们今天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思考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历史定位、基本思路和发展方略,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历程与成就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的道德建设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改革开放之初,为重建社会道德秩序,顺应人民群众对正常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也初步明确了改革开放初期道德建设的目标。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着重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应运而生,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第二阶段:1986-1996年。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再次明确,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在这个阶 段,加大了扫除社会不正风气和丑恶现象的力度,全国普遍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活动,道德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第三个阶段:1996-2001年。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专门研究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十四届六中全会还指出了‚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等一些领域的突出问题。根据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定,1997年5月,中央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

第四个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道德建设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针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新的标杆和新的遵循,全国兴起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深层次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公民道德意识新的生长点,也是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起步 点。三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人民群众参与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高涨,重道德、讲文明、知荣辱、促和谐的社会道德风尚正在初步形成。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主流,不仅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还应从中认真总结经验。

二、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也成为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形成新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孵化器‛和‚推进器‛,推动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经过三十年来的探索和发展,道德建设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第一,道德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我国一直有‚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反思历史教训,提出要尊重人们的物质利益,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又出现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义‛和‚利‛的天平再次失衡。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种新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为我国道德建设沿着正确道路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道德建设要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 养‚四有‛公民,全体公民不仅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也是道德建设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如‚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等,都是基层群众创造出来的鲜活经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公民的独立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更加要求道德建设不能停留在‚领导作报告、群众受教育‛的惯性思维层面,要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引导公民在生活中自己创造、亲身体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不断提升自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第三,道德建设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坚持典型引路一直是我党开展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建设,在不同时期都重视发现培养和树立典型,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目标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影响、激励和感召人们去学习和效仿,从而促进道德建设的发展。孔繁森、郑培民、张海迪、李素丽、吴天祥、王顺友等先进典型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更是近年来各个领域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的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近三千万群众积极参与投票评选,53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54名提名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感动了全国,激发了广大群众开展道德实践的热情,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

第四,道德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手段和载体广泛开展道德建设,如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开展的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在汶川大地震后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等等。在活动载体上,避免空洞的道德说教和强硬的道德灌输,充分运用典型示范、艺术感染、公益广告、网上访谈等新的手段和方式,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增强了道德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五,道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道德建设先进性与广泛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对于党员和领导干部以及各类优秀分子的道德要求,应体现出先进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于大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则不能随意拔高道德要求,而应侧重于广泛性的层面,注重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只有将道德需求的层次性与道德目标的阶段性结合起来,分层次、按阶段,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道德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第六,道德建设要充分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华文化提倡的‚贵德精神‛、‚和合精神‛等道德思想和伦理精神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这些传统道德资源,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和新的实践,不断赋予以新的内涵,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使道德建设从丰厚的传统道德资源中不断汲取给养,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 中不断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启示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三十年。社会的转型与变革,意味着旧的社会规范的式微与消解,新的价值体系的萌生与建立,也必然带来伦理观念和道德范式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倡导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运用有效的方式引导人们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近三十年来的道德建设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启示一:道德建设在理念上要由‚价值理性‛更加强调‚实践理性‛。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思想道德作为一种价值理性,是关于人类社会‘应当怎样’的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我国的道德教育源远流长,从孔孟诸子的伦理思想到程朱陆王的宋明理学,可谓蔚为大观,闪烁着东方道德哲学的智慧。然而,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构成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由于缺少行动的载体,容易成为抽象的价值符号,陷入空洞的德说教。受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都存在着‚重道德教育、轻道德建设‛、‚重价值引导、轻道德实践‛不良倾向。恩格斯曾指出,‚人们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实际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离开了生动的道德实践,就中断了社会道德理想和道德准则这些‚价值理性‛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范式的根本链条,道德教育的得失成败也难以检验和衡量。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条件下,要创新载体,深入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强化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平。

启示二:道德建设在重心上要由‚美德伦理‛更加强调‚规则伦理‛。中华民族素来以美德闻名于世,有舍生取义、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有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高尚情操等,在伦理追求上是理想主义的,注重道德的高尚性和无限性,要求个人通过自身的修养达致道德的纯备。传统美德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弘扬,然而,客观地看,美德不等于道德,美德是道德的超越,是道德的更高层次。很多美德仅是少数优秀分子所能达到的道德境界,如果将其作为道德建设的普遍目标,不顾阶段、不顾对象地要求全社会成员向高的道德标准看齐,不仅会欲速不达,而且会挫伤大多数公民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从伦理学意义上讲,道德建设的过程,是道德的价值形态转换为规范形态并进一步转化为秩序形态的过程,从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看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形势下‚规则伦理‛建设更加凸显。打牢公民道德建设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并继续发挥崇高道德理想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将道德建设的目标定位加以阶段性的分解,道德建设才能真正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启示三:道德建设在方式上要由‚运动推进‛更加强调‚制度推进‛。道德从根本上不能仅仅依*自律,还须通过他律来实现,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道德‚自律‛都是强制性的制度‚他律‛养成的。我们以往的道德建设习惯于运动式、缺少刚性的制度约束和弹性的操 作手段,陷入空泛化,容易走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构筑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为重点的制度基石和价值导向系统越来越成为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中央及各地文明委(文明办)的成立,本身就是党和国家从制度层面推进道德建设的战略举措。近年来科学研制‚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等道德建设重要领域的考核标准和测评体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道德建设工作机制,推进了道德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道德建设的制度化,还要尤其注重道德建设外部保障体系的完善,综合运用行政、法律、舆论等各种手段,例如,为解决诚信问题而建设的公民个人征信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等,成为一种有效约束不守信用行为的社会制约机制。

篇3: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

改革开放的巨变

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创造了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三十年间,全省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势头,社会经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

(一)经济发展由欠发达省份变为经济强省,实力明显增强,对国家贡献增大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在全国属于欠发达省份。1978年,全省GDP和财政收入低于当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速慢于全国平均增幅。广东的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1965年超过江苏,1978年仅为江苏的75%和68% (1) 。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对外扩大开放,对内改革先行一步和学江苏,赶先进,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7年,全省GDP和源于广东财政总收入为31084.4亿元和7750.3亿元,分别占全国12.5%和15.1%,人均GDP高于全国七成多;1979年—2007年,全省GDP年平均递增13.8%,快于全国同期4.1个百分点,可谓世界走一步,中国走三步,广东跨四步 (2) ,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广东GDP和财政收入八十年代末赶上江苏,九十年代后期分别超过江苏一成和五成,至今仍居全国前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全面展开,文化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开创新局面。

近三十年来,广东对国家财政净收入贡献大大增加。1995年至2007年,广东财政收入对全国的贡献率(两者增量之比)为15.5%。

(二)经济指导思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观念也向现代市场新观念转变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广大干部群众从理论到实践上坚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三十年来,不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改革的大潮中逐步确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价值观念、时效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等新观念;人们创业的主动性、进取性和开创性的意识获得社会认可;争时间、重效益、讲竞争、行合作的思想深入人心。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给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先行发展。

(三)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激励了富有商品经济意识的粤人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冲破计划价格控制的束缚,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0年起,将统购派购的118种一、二类农产品和80多种工业品逐步减少,计划定价从调到放。1985年又在全国率先放开生猪等副食品价格。生产资料经过计划价、市场调节价“双轨制”过渡后,也并轨为市场价。1992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时,旧的计划经济已被冲破,基本形成市场调节的格局。消费品市场改革,促进了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育。计划投资也为多渠道集资所代替,创造了“以桥养桥”,“以电养电”的新模式。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扰。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民营和“三资企业”快速发展的“增量效应”,也激励、带动国有经济的改革创新。国有经济经过“承包制”、“股份制”和1994年建立现代企业试点的艰苦探求与改革,增强了活力。目前,全省非公有制的GDP已占67%,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虽然比重下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中仍发挥较强的主导作用。多种经济成份发展,构筑了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基础,又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宏观调控也从行政手段转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基础的构建,市场主体的确立和政府职能转变,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

(四)经济格局由封闭型向外向型经济的方向转化

广东运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较早地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束缚,逐步形成以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特区为“窗口”,以珠三角开放区为主体,从沿海到山区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纵深地带——构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6340.35亿美元,贸易伙伴遍布世界各国。截至2007年底,累计合同外资额3234.79亿美元,外商实际直接投资1944.91亿美元,实有外商企业6.68万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有力地带动和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全面的发展。

(五)经济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农业劳动主导型向非农产业主导型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全省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高达73.7%,表明七成多的劳动力为“吃饭”而劳动,处于传统农业劳动主导型的落后状态下。1991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为50%(相当欧洲大多数国家十九世纪末水平),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比例为5.4∶51.3∶43.3,劳动力结构为29.4∶39∶31.6。广东劳动力结构变化比全国快二十年。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型模式”和有关参数进行分析,广东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但由于产业产值和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偏离度过大(目前广东劳动力结构仅相当于欧洲二次大战前,日本60年代初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过小,对广东工业化评估不能过高。但不管怎样,广东产业结构这一历史性重大变化,标志着以传统农业劳动力主导型的经济结构已向非农劳动力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演变,这是广东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六)教育事业从动乱的摧残中迅速恢复发展并向教育大省方向发展

广东教育事业在十年动乱中遭受严重破坏。1981年初,广东省统计局选写的《我省教育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一文指出1950年,广东省平均万人在校大学生、普通中学生、中师生、小学生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2%、202%、124%和122%。1980年下降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4%、86.8%、72%和98.2%。“我省(教育)已从一个比较先进的省份,逐渐变成一个后进的省份。”时任省委书记任仲夷阅后批示:“……这份材料反映的问题很值得重视,应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发展广东教育事业。广东在经济上要先走一步,教育事业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 (3) 。

自八十年代以来全省先后作出了《关于普通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8年)、关于按除农业外国民收入的1%征收教育附加费的决定,(1993年)、《关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决定》(1993年)。这些决定和措施,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促使教育事业发展。经过不断努力,全省较早实现普九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教师质量也大大提高,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由1978年38%,提高到83.6%;初中由6.42%上升到95.5%;小学由15.5%上升到99%。自2006年以来,先后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免收义务教育书本费。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尤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发展较快。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921.54万人,较1978年增加858.49万人,增长80.8%。其中高校学生由1978年3.07万人,增加到111.97万人,增长35.5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由3.64万人,增加到90.76万人,增加24倍;普通中学由313.3万人,增加到655.38万人,增长一倍多;小学在校学生增长37%。教育结构也逐步优化。

(七)社会保障覆盖面由局部逐步向整体推进

改革开放初承袭了六十年代末形成的“企业保险制”——项目和标准由国家统一制订,支付核算和服务由企业各自负责。随着老企业严重亏损,企业的退休职工增多,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无法保障。

为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广东对此进行一系列改革探求。1983年将企业直接支付的保险费用改由社会统筹支付,1986年建立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1990年试行固定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93年颁发《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实行境内所有单位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保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和给付。目前,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已从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发展到外商企业、股份制、联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使不同所有制,不同用工形式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权益得到保护。2007年底止,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226.79万人和2022.2万人,此外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正在逐步扩大和健全。至2005年累计社会保险费结余1138亿元,为社会保险提供了资金支持。

(八)社会居民生活状况由贫困温饱型向小康及部分富裕小康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乡居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广东居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7699.3元和5624元。1979-2007年,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递增7%和6.8%。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恩格尔系数,2007年为35.3%和49.7%,分别比1978年下降30.3和12个百分点。目前,已出现一部分先致富的群体。据抽样调查,珠三角的深圳、顺德、东莞的城镇有10%家庭户年平均收入超过二十万元。城乡居民拥有各类耐用消费品的比率大幅度提高,居住状况也大大改善,平均居住面积增加3.6倍和2倍。

改革开放实践的启示

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回眸过去的战斗历程,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我们应当注意如下的启示。

(一)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差距与压力,把握发展的定位,形成传承滚动的发展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八十年代,全省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中,形成以打破闭关自守,对外扩大开放,对内放权为改革发展的主线。通过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不断改革,苦炼内功,赶超江苏,加快发展。1978-1991年,全省GDP年平均递增13.1%,翻了两番多,解决了供给短缺问题,又赶上江苏,经济总量跃居全国首位,实现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次大解放的第一次大发展。

1992年至2002年,全省以打破计划经济桎梏,构建现代市场体制为改革发展的主线。先后作出了追赶亚洲“四小龙”,推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定位和决策。十年间,全省GDP以年平均14.3%的速度持续大增长,又翻了两番多。2002年,全省总体步入小康,珠三角部分地区步入富裕小康,实现广东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第二次大发展。

2003年后的几年间,广东在总体步入小康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发展观总结、审视发展的经验和问题。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破解“先发思维定势”,开创性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改革发展主线。尽管当前,遇到从数量经济扩张向质量经济提升的磨合与挑战,遇到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制度创新转变的新挑战。但同时,我们已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良好开端。日前,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了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和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全省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正步入全面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次大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视差距,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有迎头赶上的劲头和举措,传承和滚动每一阶段发展任务,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持续领先的启示之一。

(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发展的主题,排除发展的干扰,化解发展的困难

改革开放的征途并不平坦,但不管遇到什么干扰困难,广东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中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发展这个主题。

广东试办特区初期,有人把特区譬作昔日的“租界”,遭到不少非议。面对担心与责难,当时省委书记任仲夷及时提出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坚定不移”,要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坚定不移的走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之路。经过磨难进取,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特区越办越好,广东也几年内赶超江苏,实现跨越式发展。

1985年,全国出现过“三超”(收入超分配、需求超供给、投资超实力)、四失控(投资、信贷、消费基金、外汇使用失控)的问题 (4) 。1989至1991年,又遇上经济过热和物价升幅过猛(1988、1989年全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30.2%和21%)。在两次治理整顿中一方面把握总量的“双紧”关闸,控制信贷、消费基金总需求,压缩投资增长过快。另一方面从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发展的主题,控制操作力度,增加农业投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过分紧缩带来滞胀的负效应,较好的处理整治、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5) 。使1985年和三年整治中全省经济总量仍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向前发展(全国1989-1990年,GDP分别增4.1%和3.8%),为广东迎来持续发展的机遇。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经济发展主题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二。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一个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市场体制,形成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前,我们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下,国家列名计划的产品、中央部、省计委和省主管厅局下达计划的产品约各占三分之一,生产的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由于统得过死,包得过多,造成市场主体(企业)与市场割裂开来,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经济运行失去活力,制约了经济发展。广大群众在多年生活实践中已深感旧体制的弊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鼓舞下,为冲破旧计划经济的束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广东对此作了艰辛、大胆的探求。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和“三有利”原则,进行了以塘鱼价格为突破口的一系列改革,逐步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和工业品计划收购调拔的做法,较早的全面开放各类商品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发展,较好的解决了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短缺供应的矛盾。较早的按市场运作规则开辟了多渠道筹资建设的新途径,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使广东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力量迅速增强。较早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多年来,按照先调(调整价格、调减计划品种)后放(放开价格控制、取消计划任务),先易后难,先突破后扩展,先单一后整体(即体制转换)的路子进行。通过一系列改革改变国家统一下达生产任务,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定价,国家出钱投资和单一公有制的旧体制,形成企业自主,市场配置资源,公平竞争,富有活力的新体制。即使广东经济理论界在全国较早提出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探求遭到非议 (6) ,率先取消粮食凭证供应受到批评,广东仍坚定不移的进行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目前仍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断探求。

广东以市场为取向的一系列改革,获得了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给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提供物质保障(仅“十五”期间全省以千亿元用于低保补助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国企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金,1000多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再改革创新—增长改革新优势,形成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三。

(四)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发挥地缘人缘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运用中央给予的对外开放的有关政策,发挥毗邻港澳的人缘、地缘和区位优势,不断拓展与世界各大洲的贸易往来。目前已与2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2007年,全省出口总值3692.39亿美元,占全国30.3%。其中工业品出口占全省工业总产值三成多。全省外贸出口依存度9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171.2亿美元,占全国22.9%,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20多亿美元(包对外借款)。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设备,使各部门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造就了一批粤产名牌,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启示之四。

(五)必须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年代,要建一个电厂,造一条大桥,筑一条大堤,往往由于体制、资金的诸多问题,总是难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粤人冲破束缚,上下开拓创新,以集资造桥,收取过桥费返还投资的“以桥养桥”的模式,先后建起了2.6万座桥梁,包括不少具有创意的特大桥梁。使昔日珠三角河网纵横众多的轮渡,化为座座大桥凌空飞架,既缩短了区际间交往的时间,又改善了投资环境。为了解决“开四停三”的电力瓶颈的制约,开创了集资,合资,引进外商私人资本进行电力建设,形成以利润返还,以股分红的“以电养电”的模式,使全省增加电力装机容量近4000万千瓦,缓解了电力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从山区到珠三角,也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例如梅州市的防洪大堤,长期由于体制和资金问题,无法建设。改革开放中,以新的思路,开创了引进社会资金与社会力量,把防洪堤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政府不花钱,筑起了12公里百年一遇的防洪大堤。既提高了防洪能力,又美化了城市环境。使梅州市区变成“一城山色,一城湖”。过去,一些田地丢荒,他们开创了引进经济实体和资金的新途径,办起了万亩果园和小庄园,山上造林,山腰办场,山下养鱼,形成了“立体农业”或旅游休闲农业基地,促进规模农业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珠三角的顺德、南海、中山、东莞同处珠三角腹地,在改革大潮中,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发挥各自创造力,探索出风格各异的发展之路,被视为从“农村工业革命”起步的四个典型,——珠三角的“四小虎”——即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遍地开花,从下而上,外源经济为起步动力的“东莞模式”;以乡镇企业、大集体企业、“大公司”、“大集团”为主体,从镇办工业中间突破带动工业发展的“四主一新”(一新指引进新技术)的“顺德模式”;以原有国企为龙头,企业集团为载体,名牌为商标的“中山舰队”发展之路的“中山模式”;以“六个轮子一起转(即县、镇、各区、经济社、联合体、私营经济)三大产业齐发展的”“南海模式”。“四小虎”近三十年来,以其独特模式,迅速发展,1979-2007年,GDP年平均递增分别是:顺德(16.8%)、南海(17.5%)、中山(14.9%)、东莞(16%);2007年人平GDP依次为64770元、59995元、49488元和46027元。其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且超越亚洲“四小龙”同期速度,在全省率先步入富裕小康,成为珠三角发展模式的佼佼者,“四小虎”模式的核心价值是根据现实,适时求变求新的创新思维。“四小虎”发展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过分依靠粗放外向型企业和环境污染处理滞后问题。目前和全省一样正面临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海啸的冲击。需要以世界眼光,审视自身发展,以睿智的新思路,新举措,争取新发展。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这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五。

(六)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经济关系

三十年来,全省社会经济沿着高速发展的轨迹向前发展,但剖析发展过程,在处理各种经济关系中为我们留下不少值得深思和有待解决的问题。1978-2007年,全省GDP增加42.5倍,发电装机容量增加22倍,电力弹力系数仅为0.52,今年电力预计最大缺口600万千瓦,反映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在教育建设方面,尽管有长足发展,但教育优势仍未恢复(1949年全省万人大学生仅次于中央三直辖市,居全国各省之首,为江苏的1.3倍),至今,万人在校大学生、十万人口大学学历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居全国18位和13位。人才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滞后和经济建设高级人才不足。在物价波动方面,八十年代两度出现经济发展过热,物价大幅度上升(1985年上升13.6%,1988、1989年上升30.2%和21%),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压力,并被迫进行整治,反映经济发展超越承载能力和农业发展滞后的矛盾。今年CPI上升,除国际油价暴升,年初风雪灾害影响外,也反映了小农经济不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需求,反映了工业化对农业产业化反哺不足。在工业发展方面,电子通讯为主导的IT产业的产值占全省26.6%,成为全省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但其利税低于产值份额10个百分点,百元利润率、百元利税率均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反映这个支柱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城乡、地区发展方面,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人口占全省50.5%,财政收入仅占9.8%;城乡人均收入比从1978年的2.13∶1,变为2007年的3.15∶1,反映了区域与城乡差距扩大的矛盾。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占用劳动力过多。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5.5%,劳动力却占29.4%,仅相当于日本六十年代初和欧洲二次大战前水平,反映了农村生产要素过于固化,未能优化组合,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在收益分配方面,全省最终消费率、劳动报酬率由1990年的60.9%和55.4%下降为48.5%和38.8%;而企业盈利率则从19.5%上升为32.4%。全省两率低于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10多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幅也低于江、浙。

近三十年来发生的“三滞后一波动”(电力基础设施、教育事业和农业发展滞后,物价波动过大),“三低一高”(电子通讯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含量偏低、山区东西两翼和农村收益率偏低、消费率和劳动报酬率偏低、第一产业占用劳动力过高)的上述种种问题,说明社会经济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规模与可供资源和承载能力关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产业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发展一般工业与支柱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关系;处理好发展生产与改善民生关系。对此,省委、省政府已分别作出改革发展的相应决策,逐步加以解决。今后,我们还必须在民主、科学决策基础上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这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的启示之五。

篇4: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

当今中国社会的这种基本格局,向中国的经济学人提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不同的历史要求,不仅要求中国的经济学人懂得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去观察和判断中国经济的实际运作,而且还须懂得中国的政法传统、历史传统、文化精神、数十年中国计划经济实践所遗留下来的行政惯性运作方式,以及过去革命意识形态的遗产,并且还需要把我们中国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交往形式以及各种习俗和惯例作为自己理论思考以及观察和判断中国社会运作及其未来走向的“支援意识”(英语为“subsidiary awareness”——当代西方一位认识论哲学大师Micheal Polanyi语, 见POLANYI, 1962)。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学人才有可能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有一些较为清醒和确当的把握。这实际上要求真正有洞见的中国经济学家,不能只懂经济学,还要具备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正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社会格局中,笔者作为一名中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师,一个中国三十年改革的经历者、参与者和观察者,在近几年来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中,阅读的文献越来越杂,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发散:不仅阅读了(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之外的其他哲学、社会学科的一些文献和书籍,而且也撰写并发表了许多并非在现代意义上的“纯经济学”的论文和随笔。收入《市场、法治与民主:一个经济学家的日常思考》中的大部分文章,与其是说“经济学随笔”,不如说是“时评”和“政论”。是由于近几年写作任务的“转型”,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除了前面讲的由于阅读和观察的结果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现实的原因:通过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实际运作的观察和思考,我个人越来越觉得,在近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正在不断积聚,如政府官员腐败,社会财富以及社会收入分配不断拉大,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环境污染,社会诚信短缺,民众的怨气和其他社会等各种不安定元素在积累,如若这些社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或缓解,将会对中国经济“长期的”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近几年发表的一些文章中,尤其是在自己的“博客日记”中,我对当今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较为直接的分析和评论,并表达了一些直言的、善意的和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介书生,我从来不奢望自己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和评论能够被社会所接纳或“付诸实施”。但是,作为一个学人、一个知识分子,我觉得有必要并有责任把自己那些感觉写出来并尽可能让更多的世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果巨大而辉煌是无人能置否的;但是,伴随者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取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这也是事实。无论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现实中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中不存在一定的社会问题。这里只不过是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面以及对社会的长期发展是否“性命攸关”而已。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中不断出现并持存、积累的一些社会问题,现在究竟如何看待其严重性和其需要解决的迫切性且不论,但我这些年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克服,而不能经由“走回头路”的方式来解决。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研读东西方——尤其是近现代——的经济史、法制史和政制史的有关文献,并正在撰写一部有关东西方市场生成与扩展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方面的专著。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推进,人类社会运行的一些基本法则在我心中渐渐地明朗起来了:在人类任何社会的任何历史时期中,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均主要有赖于市场分工和交易的深化和扩展;市场分工和交易要不断深化、成长和扩展,需要某种良序的能保障市场交易当事人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没有现代宪政民主政制,确保市场运行的财产的法律制度就建立不起来,或者说就不可能良序运作。西方各国近代兴起的历史非常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明清时期市场经济的兴衰证明了这一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也证明了这一点,甚至当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也正在不断地昭示出这一点。正是基于这一观察和信念,笔者相信,未来中国经济的动态发展,以及当今中国当下社会格局及其动态演变,正在把政制和政府体制改革渐渐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是任何人也无法回避和无法改变的大趋势。如果人们能够尽早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中国经济体成长的“年轻时期”(即高速成长时期)就积极稳妥且渐进性地启动中国的政制和政府体制改革,我们的社会就可能只需付出较小的“制度变迁的成本”。否则的话,如果认识不到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这一大趋势,或者说为了某种短期的“社会安定”和“近期绩效”而尽量拖后中国政制改革时间表,待到已经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不断积累且绞缠在一起从而社会矛盾已经甚为激化的时候,或者说待到中国经济成长的“成熟期”或“中老年时期”,任何“伤筋动骨”的政制改革,都须得我们的国家和整个民族付出巨大的制度变迁成本。

概言之,经历了差不多四十年计划经济的试验和三十年经济改革实践的当代中国,目前正在一步步走向一个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十字路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毫无疑问,在人类二十一世纪初的现今世界格局中,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和苦难经济演变史的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契机。中国三十年经济社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和辉煌的,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这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就这过去的三十年来看三十年,或者说不能仅与中国近四十年的计划经济试验相比来评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只有把中国这三十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和辉煌历程置放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中的市场经济周期性兴衰的历史长河里,把它还原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及在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历史比较中,方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目前到底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位置上。也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庆贺和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当下,在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这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面前,谨奉上这本粗浅文论汇编的集子,以期与关注着我们国家命运和未来发展之路的同仁、朋友和学生们一起来共同思考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这个社会的未来发展道路。

篇5: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

食品***8林月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进行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是伟大的三十年,是祖国大地山河面貌巨变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人民改写历史、谱写新的篇章的三十年。

一、在改革开放强劲东风的推动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二、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三、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三十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匮乏、定量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

四、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以前农村劳作耕田主要用的都是牛,且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种水稻有插秧机,采集木材有电锯。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增长。粮食生产不断创历史最好水平。

五、我国十三亿人民,不仅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而且生活质量、膳食结构大大改善。回顾历史,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很多人住的最好的都只是平瓦房,进村的路一遇见下雨,就会变成烂泥路想走都困难,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了,农民的说活水平也随着提高,现在不少人人都建起了楼房,家里还买了各种样式的家用电器,老百姓的生活过的也越来越有滋味,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穿着方面也趋向中高档成衣化、多样化。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补丁衣服随处可见,式样色泽较为单一,中山装为当时的主要式样,脚穿的是布鞋和解放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农民的吃也从“填不饱肚子”到讲究营养。改革开放前,谁都会记得农产品供应短缺,人们寄希望于吃饱。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

篇6: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王立华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改革既保持了历史的延续性,又不断向纵深发展,改革模式、改革行为日趋科学、合理,迄今已基本确立起符合教育发展、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性架构。

一、制度构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稳定下来并逐步走向成熟

“拨乱反正”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运行路径。(1)资格取得制度的初步建立。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规定:“小学各班采取教师责任制,各设班主任一人。”“中学以班为教学单位„„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在各班教员中选聘。”不仅明确了班主任的合法地位,更规定了班主任队伍的来源。自此,班主任工作制在中小学普遍施行,尽管“文革”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1978年后此制度基本延续下来。(2)物质肯定制度的初步建立。考虑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国家从1978年起正式实行了班主任津贴制度。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1980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在中等专业学校、盲聋哑学校班主任中试行津贴的通知》。1981年,国家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技工学校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至此,班主任津贴制度得以在中小学全面建立。(3)精神鼓励制度的初步建立。党和国家对班主任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优秀班主任的评价体系。1984年,国家专门召开了全国优秀班主任表彰大会,有2914名优秀班主任受到表彰。

在前期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稳定下来并走向完善。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方法、任免的条件、待遇与奖励、管理等内容,这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自此,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走上了健全完善的发展道路。随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完善的步伐愈加紧密,突出体现在2006年。在这一年的6月和8月,教育部接连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意见》规定“每个班必须配备班主任”。《通知》规定:“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相比以往的各种规定,该《通知》对班主任的资格取得做了更明确、更专业的要求,赋予“班主任”这一岗位以专业形象,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基本完善起来了。伴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强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的建构力度,一些地方性的规定、措施相应出台,如2007年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上海市普陀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从中观层面上完善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从微观上看,各学校都制定了切合本校实

际的操作性强的、更细致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一些学校还设立了班主任节,如山东临淄实验中学、上海七宝中学、河北唐山七中等。

二、理论探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建构进入专业自主时期

1.“创建——本土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后的教育拨乱反正。这时候,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像《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许多教育刊物都辟有“德育”“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等类似主题的专栏;教育学领域之外的理论刊物几乎都刊载过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术文章;后来,出现了专门的研究刊物,以湖北教育学院1984年创办的《班主任之友》和北京教科院于1985年创办的《班主任》为突出代表。

在这一时期,一些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不断召开,这些辅导性和普及性的学术会议,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建构与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不少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反映了研究者们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不同建构取向,但理论探讨勾勒出来的基本框架没有性质上的差异,都从元认知的立场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与阐释。

2.“规范——中国化”发展时期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时期,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撑。于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建构也相应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研究队伍日渐壮大,研究人群的来源与分布也变得更多元化,尤其是一大批中小学班主任也加入到了理论研究的队伍中来。随着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一些新的更有效的研究方式与方法被逐步应用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中。在探讨中,随着基本问题的解决,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除了从班主任主体论的视角进行研究外,还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对象、过程等客体论、介体论的视角加大了研究,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框架。此外,这一时期开始运用除教育学外的多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研究,不仅深化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内涵,也拓展了其外延。由于研究效能的快速提升,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在这一时期的探讨中,有三支力量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优秀班主任。他们纷纷将工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或成熟的操作规程体系。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任小艾的《我的班主任工作》等。这些著作在基层学校引发了阅读风暴,有的一版再版,对当时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一些教育类刊物的编辑。他们在编发刊物的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如《班主任》杂志的原主编王宝祥主编的《班主任工作全书》等。三是一些高校的教师。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如钟启泉的《班级管理论》、唐迅的《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范畴的陈述方式,还是从概念、命题的陈述方式上分析,这一时期的理论探讨带有明显的“中国化”内涵: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探讨是中国

独一无二的特色,是中国独有的。

3.“自主——专业化”发展时期

“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是在2002年10月天津市大港区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由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提炼后确定的,并在柳州市首先进行了实践。笔者认为,从此,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探讨进入了“自主——专业化”时期。

2003年10月,柳州市教育局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集中总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柳州市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成果。2003年11月,全国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柳州举行,“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了会议的主题,柳州市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由此以民间学术影响的方式推向全国,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民间研究意义上的“班主任专业化”理论探讨。2004年,《人民教育》在第15和16期推出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明确地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班华教授等专家、教师在《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等文中对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厘定、制度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等进行了概略式的论述。在这之后,各种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出现。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开创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先河。2005年4月16日,《人民教育》编辑部在浙江省桐乡市举行了全国班主任工作与班主任专业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中小学班主任参加。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表明,班主任专业化的探讨出现了方兴未艾的良好局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性文字不断涌现,并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成果,在《班主任之友》《天津教育》《班主任》等报刊上相继发表。一些理论成果因其独到性,还被国内学术权威机构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编辑的《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引起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领域的震动,而一些相对成熟的书籍面世后也受到了广大班主任的热烈欢迎,如黄正平主编的《专业化视野中的小学班主任》等。

综观这一发展时期,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建设成绩斐然,有几个特点是其他几个时期所没有的:从服务对象来看,他们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负责,说真知灼见;从理论内容来看,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许多新的教育观念都被吸收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中来;从研究方法上看,思辨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研究实现了互补,逐步落实到研究过程中。

三、实践架构:范式构建到范式转型

1.前范式时期(1978年——1988年)

在这一时期,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法规在有关教育政策法规中有所涉及,但没有专门的行文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必须共同遵守的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价值观念和具体要求;又由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与实践范式。所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研究处于价值定位有失偏颇、实践徘徊不定的不良状态,存在深层次的范式危机。不少专家、学者意识到了必须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范式拯救。这种范式意识的自觉

是一门学科或一个岗位走向成熟、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方法论标志,因此,把这一时期界定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前范式时期。

2.范式初建时期(1988年——2006年)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方法、任免的条件、待遇与奖励、管理等内容,标志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范式初步建立。这期间,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文件规定,使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有了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和具体的操作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已初步具有了正规意义上的工作范式。

3.范式转型时期(2006年至今)

2006年,教育部接连出台了两份规定,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很多问题重新进行了界定,由此,班主任的当前地位逐渐高于以往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不专业和半专业,接近专业成熟。因此,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资格“业余”、职能履行随意、无群体效益的教育范式,而2006年以后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则是一种价值追求定位明晰、学科专业自主、实践岗位专业化的新的教育范式。因此,从“业余班主任工作”走向“班主任专业化”,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但在当前,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成熟毕竟是处于一种发展的中间状态,要完成班主任工作的范式转型,需要借助很多力量,而“班主任专业化”就成了推动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基本力量。

四、未来展望:“班主任专业化”成为推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基本力量

1.改革走势:在继承中寻求发展、创新

班级与班主任存在的必要性得到普遍认可,班级设置的基本要求日趋生态化。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负担重,现在尚未找到一种能够取代班级授课制的更好的教育形式,因此,班级、班主任还将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尽管同龄原则仍将是班级设置首先关注的生理学、心理学依据,但班级设置更要考虑卫生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使教室空间与学生人数有一个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比例,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影响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质量。

在固定的班级开展教育活动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有本质变化,但班级教育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随着教育个性化时代的到来,班级教育的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这些组织形式有:学校将更多地考虑按学生的兴趣、现有能力编班;固定的班级可能会改为富有弹性的学级班;班级编制将趋于小型化;走班制、分层制等更加开放的教育组织形式也将日渐增多。

班主任素养提升的要求是群体性称职,但班主任的个体水平要求日趋专业化。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机会的增多,加之接受能力在一些领域比成年人快,很多学生掌握的某些领域的信息将比班主任更系统、更丰富,对班主任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办学格局越来越向社会开放,社会阴暗面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涌来,教育难点与热点层出不穷,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些都要求班主任的素养进入专业化的轨道。

日常工作的落实仍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但其工作内容日趋多元化。很多

来自社会、家庭的工作事务将更多地出现在当代班主任的工作范围中。另外,学生受教育的时空不再局限于学校、社区,走进社会受教育的机会将不断增多。

常规方式仍是班主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首选,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日趋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家校通”“班级博客”“电子信箱”等信息化特点明显的工作方式将被班主任熟练使用。由于这些工作方式方便、快捷、易操作,原有的谈话、书信、家访等工作方式将受到很大的冲击,有些甚至会被淡化。

2.发展建议:“班主任专业化”成为推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基本力量

从“业余班主任工作”走向“班主任专业化”,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实现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切入:

第一,运用系统观点,重新认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作用。系统论认为,从学校内部结构体系的层面分析,班主任处于联系学校管理者和各科任教师的枢纽地位;从学校与社会结构体系的层面分析,班主任处于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枢纽地位;从学生成长的层面分析,不管是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内容的选择,还是再培养工作的实施,班主任还是处于枢纽地位。尤其是我们当前往往把德育当工作来开展,忘却了德育在传统教育价值观里原本是当作教育目的来追求的。这种认识模糊直接导致了实践偏差:德育成了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学校教育生态圈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加强学科建设,重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21世纪的教育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中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与地位,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传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的变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到底向哪里发展等带有逻辑起点性质的原理,都需要从全新的视野进行深入探讨。如果不加强学科建设,许多实践中的盲点、困惑都会存在一个理论原点模糊、价值本体混乱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实践的摇摆不定。

第三,赋予专业形象,中小学班主任走专业化发展的成长之路。班主任应立足岗位发展,在实践中赋予自己以专业形象。在专业道德上,完成从教育事业的奉献者到教师生命的提升者的转型;在专业知识上,完成从知识体系的完善者到知识体系的拓宽者的转型;在专业能力上,完成从教育研究的跟随者到教育研究的先行者的转型;在专业文化上,完成从教育理论的消费者到教育理论的创造者的转型;在专业智慧上,完成从教育智慧的守望者到教育智慧的生发者的转型。而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应该从教育理念的形成与丰富、教育原则的确定与坚守、教育内容的开发、教育策略的选取、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等五个维度来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赋予自己专业形象。第四,打造科学机制,确保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长效推进。从2002年开始的班主任专业化讨论所形成的一些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这些理念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者、校长、教师的行为之间尚存在不小的差距,行为转型落后于理念转型,而机制转型又落后于行为转型与理念转型。当前,就全国范围内的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而言,由于存在机制缺陷,期望它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全新的班主任成长范式是不明智的。没有一个长效的激励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机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只能是以往各种教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樟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查与启示】相关文章:

樟树市林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05-15

樟树市拆迁办2010年度综治工作总结04-13

江西樟树05-11

老樟树作文04-18

两颗樟树作文04-21

香樟树作文04-27

描写樟树高贵的语句05-03

香樟树小学作文05-1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07-15

写樟树叶的作文04-25

上一篇:登灵山 作文下一篇:山中老僧,山中老僧欧阳詹,山中老僧的意思,山中老僧赏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