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2024-04-23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精选8篇)

篇1: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2008-12-18 14:52:21)标签:情感

分类:祈旭社刊

——《改革开放三十年》读后感

槐南中学初一(7)班 罗雅婷

指导老师:罗旌辉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就是已故的邓小平爷爷,他早在1978年就想画这个圈的。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爷爷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从此,在中国大陆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沉睡千年的雄狮开始重振他的威严,咆哮的声音在30年的时间里越传越远。

翻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学生读本,浏览改革篇、开放篇、发展篇、民生篇、和谐篇和展望篇,篇篇都有亮点。我一口气读完了全书,随着眼球的移动,看到了这30年来,中国从城市到农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民经济的腾飞,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我们清楚地知道,这30年,是解放思想的30年,是解放生产力的30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30年。要说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就拿衣食住行这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来说吧!

衣 听妈妈说,小时候,她可想过年呢!不为别的,就为了新年的花衣裳。在那个年代,人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添置衣裳,一年四季只有两三套换洗的衣服,还都打着补丁。即便是新衣服不过是用新买的花布自己做的衣裳罢了。而现在,人们一年四季不知要买多少套衣服,只要喜欢就可在第一时间买到称心如意的;到集市逛服装店,各种牌子的服装,准让你看得眼花缭乱。改革开放,不仅使人们过上温暖的生活,还提高人们生活的品位。

食 听爸爸讲,他也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了,就可以大块吃肉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只能用肉票买东西。过年前,在副食品站门前,天不亮就排起长蛇似的队伍。最心急的便是孩子们了,他们在家里心急如焚地等着,连做梦也幻想着爸爸买肉回来。而如今,别说是过年了,随时随地都能尝到肉的美味,哪要用肉票去排上半天的队才能买到的呀!市场上闹哄哄的,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谁还会排队买东西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吃肉已是家常便饭了,时不时还会添一道山珍海味,换换口味。改革开放,开放了市场,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衣食无忧,还让人们向小康生活迈进。

住 听奶奶说,他们从前住的是土坯房,房顶盖着芦苇,晴天还行,可雨天就糟了。天空中乌云滚滚,不一会儿雷声大作,雨就到了,愈下愈大,繁密的雨点不住地打在芦苇上,“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最可怕的是“屋漏又遭连夜雨”。他们只能期盼着大雨快点停下。而如今,不管刮风下雨,人们都不用愁了。因为我们现在住的是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改革开放,不仅有房子住,还让人们住得宽敞明亮而又舒适,这可是一种享受啊!

行 听爷爷讲,他们从前走的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很难走的。特别是到了雨天,原本就泥泞不堪的路更是泥泞了。要是人们稍不留神就会摔一跤,平路上摔跤,那才尴尬。如果要去城里,一路颠簸,走走停停,要花半天以上的时间,疲惫不堪不用说,耽误了办事,那可就糟了。而如今,笔直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个乡镇,去城里办事花一天时间就足够了;乡村的大路小路都硬化了,行走非常方便,骑着摩托车也是畅行无阻的。而出行工具变化就更大了,摩托车已代替了自行车,在不久的将来小轿车也将代替摩托车了。改革开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眸过去,人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沧桑巨变;展望未来,人们坚信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但是我们仅仅满足现在的生活吗?不,就像生物学家说的那样“如果说人类优越于其他任何一种生物的话,那是因为他们不断地改变未来„„”让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用理想装点青春,用奋斗成就未来,用坚强战胜困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2: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十.一”是祖国的生日,在天安门前,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式,阅兵式上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显示出我们的国防日益强大,游行群众的良好精神面貌更是反映出我们祖国六十来的巨大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祖国的强盛。

衣。以前人们衣服的颜色似乎象黑白电视画面一样,沉闷而单调;样式也多是不变的中山装。由于没有钱买衣服,人们的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添置一件新衣服。现在的衣服多种多样,花花绿绿,就在我们上千人的学校里也很难见到同学穿同样的衣服。穿打补丁衣服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食。听爷爷说,由于物质匮乏,过去的年代,人们很少能吃上一顿饱饭,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就是因为那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带肉的饺子。而现在超市和市场里食品丰富,价格便宜,购买方便;酒楼、饭店更是比比皆是;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也成了我们小朋友的最爱。现在人们饮食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

住。过去人们经常是几代十几口人住在面积不大的小平房里,屋里的床铺分好几层,生活很不方便。现在人们富裕了,很多农民也盖起了楼房,城里更是高楼林立,人们的居住面积不但扩大了,而且还要进行装修,不同的房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了。

行。以前道路的条件很差,大都是土路,人们出行基本是靠脚走路,后来虽然有了自行车、摩托车,但比起现在,大街上出租车招手即停,并

且很多人家都有了私家车,这变化可真是大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出现也让交通变得更加通畅,坐飞机出游已经不在是梦想了。听爸爸说,丹东到沈阳也要建铁路客运专线了,那时从丹东到沈阳将从目前的最快3个多小时缩减为仅需40多分钟哩!

篇3: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巨变

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创造了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三十年间,全省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势头,社会经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

(一)经济发展由欠发达省份变为经济强省,实力明显增强,对国家贡献增大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在全国属于欠发达省份。1978年,全省GDP和财政收入低于当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速慢于全国平均增幅。广东的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1965年超过江苏,1978年仅为江苏的75%和68% (1) 。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对外扩大开放,对内改革先行一步和学江苏,赶先进,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7年,全省GDP和源于广东财政总收入为31084.4亿元和7750.3亿元,分别占全国12.5%和15.1%,人均GDP高于全国七成多;1979年—2007年,全省GDP年平均递增13.8%,快于全国同期4.1个百分点,可谓世界走一步,中国走三步,广东跨四步 (2) ,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广东GDP和财政收入八十年代末赶上江苏,九十年代后期分别超过江苏一成和五成,至今仍居全国前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全面展开,文化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开创新局面。

近三十年来,广东对国家财政净收入贡献大大增加。1995年至2007年,广东财政收入对全国的贡献率(两者增量之比)为15.5%。

(二)经济指导思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观念也向现代市场新观念转变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广大干部群众从理论到实践上坚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三十年来,不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改革的大潮中逐步确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价值观念、时效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等新观念;人们创业的主动性、进取性和开创性的意识获得社会认可;争时间、重效益、讲竞争、行合作的思想深入人心。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给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先行发展。

(三)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激励了富有商品经济意识的粤人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冲破计划价格控制的束缚,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0年起,将统购派购的118种一、二类农产品和80多种工业品逐步减少,计划定价从调到放。1985年又在全国率先放开生猪等副食品价格。生产资料经过计划价、市场调节价“双轨制”过渡后,也并轨为市场价。1992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时,旧的计划经济已被冲破,基本形成市场调节的格局。消费品市场改革,促进了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育。计划投资也为多渠道集资所代替,创造了“以桥养桥”,“以电养电”的新模式。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扰。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民营和“三资企业”快速发展的“增量效应”,也激励、带动国有经济的改革创新。国有经济经过“承包制”、“股份制”和1994年建立现代企业试点的艰苦探求与改革,增强了活力。目前,全省非公有制的GDP已占67%,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虽然比重下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中仍发挥较强的主导作用。多种经济成份发展,构筑了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基础,又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宏观调控也从行政手段转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基础的构建,市场主体的确立和政府职能转变,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

(四)经济格局由封闭型向外向型经济的方向转化

广东运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较早地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束缚,逐步形成以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特区为“窗口”,以珠三角开放区为主体,从沿海到山区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纵深地带——构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6340.35亿美元,贸易伙伴遍布世界各国。截至2007年底,累计合同外资额3234.79亿美元,外商实际直接投资1944.91亿美元,实有外商企业6.68万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有力地带动和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全面的发展。

(五)经济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农业劳动主导型向非农产业主导型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全省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高达73.7%,表明七成多的劳动力为“吃饭”而劳动,处于传统农业劳动主导型的落后状态下。1991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为50%(相当欧洲大多数国家十九世纪末水平),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比例为5.4∶51.3∶43.3,劳动力结构为29.4∶39∶31.6。广东劳动力结构变化比全国快二十年。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型模式”和有关参数进行分析,广东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但由于产业产值和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偏离度过大(目前广东劳动力结构仅相当于欧洲二次大战前,日本60年代初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过小,对广东工业化评估不能过高。但不管怎样,广东产业结构这一历史性重大变化,标志着以传统农业劳动力主导型的经济结构已向非农劳动力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演变,这是广东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六)教育事业从动乱的摧残中迅速恢复发展并向教育大省方向发展

广东教育事业在十年动乱中遭受严重破坏。1981年初,广东省统计局选写的《我省教育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一文指出1950年,广东省平均万人在校大学生、普通中学生、中师生、小学生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2%、202%、124%和122%。1980年下降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4%、86.8%、72%和98.2%。“我省(教育)已从一个比较先进的省份,逐渐变成一个后进的省份。”时任省委书记任仲夷阅后批示:“……这份材料反映的问题很值得重视,应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发展广东教育事业。广东在经济上要先走一步,教育事业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 (3) 。

自八十年代以来全省先后作出了《关于普通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8年)、关于按除农业外国民收入的1%征收教育附加费的决定,(1993年)、《关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决定》(1993年)。这些决定和措施,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促使教育事业发展。经过不断努力,全省较早实现普九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教师质量也大大提高,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由1978年38%,提高到83.6%;初中由6.42%上升到95.5%;小学由15.5%上升到99%。自2006年以来,先后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免收义务教育书本费。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尤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发展较快。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921.54万人,较1978年增加858.49万人,增长80.8%。其中高校学生由1978年3.07万人,增加到111.97万人,增长35.5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由3.64万人,增加到90.76万人,增加24倍;普通中学由313.3万人,增加到655.38万人,增长一倍多;小学在校学生增长37%。教育结构也逐步优化。

(七)社会保障覆盖面由局部逐步向整体推进

改革开放初承袭了六十年代末形成的“企业保险制”——项目和标准由国家统一制订,支付核算和服务由企业各自负责。随着老企业严重亏损,企业的退休职工增多,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无法保障。

为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广东对此进行一系列改革探求。1983年将企业直接支付的保险费用改由社会统筹支付,1986年建立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1990年试行固定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93年颁发《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实行境内所有单位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保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和给付。目前,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已从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发展到外商企业、股份制、联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使不同所有制,不同用工形式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权益得到保护。2007年底止,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226.79万人和2022.2万人,此外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正在逐步扩大和健全。至2005年累计社会保险费结余1138亿元,为社会保险提供了资金支持。

(八)社会居民生活状况由贫困温饱型向小康及部分富裕小康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乡居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广东居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7699.3元和5624元。1979-2007年,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递增7%和6.8%。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恩格尔系数,2007年为35.3%和49.7%,分别比1978年下降30.3和12个百分点。目前,已出现一部分先致富的群体。据抽样调查,珠三角的深圳、顺德、东莞的城镇有10%家庭户年平均收入超过二十万元。城乡居民拥有各类耐用消费品的比率大幅度提高,居住状况也大大改善,平均居住面积增加3.6倍和2倍。

改革开放实践的启示

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回眸过去的战斗历程,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我们应当注意如下的启示。

(一)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差距与压力,把握发展的定位,形成传承滚动的发展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八十年代,全省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中,形成以打破闭关自守,对外扩大开放,对内放权为改革发展的主线。通过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不断改革,苦炼内功,赶超江苏,加快发展。1978-1991年,全省GDP年平均递增13.1%,翻了两番多,解决了供给短缺问题,又赶上江苏,经济总量跃居全国首位,实现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次大解放的第一次大发展。

1992年至2002年,全省以打破计划经济桎梏,构建现代市场体制为改革发展的主线。先后作出了追赶亚洲“四小龙”,推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定位和决策。十年间,全省GDP以年平均14.3%的速度持续大增长,又翻了两番多。2002年,全省总体步入小康,珠三角部分地区步入富裕小康,实现广东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第二次大发展。

2003年后的几年间,广东在总体步入小康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发展观总结、审视发展的经验和问题。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破解“先发思维定势”,开创性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改革发展主线。尽管当前,遇到从数量经济扩张向质量经济提升的磨合与挑战,遇到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制度创新转变的新挑战。但同时,我们已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良好开端。日前,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了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和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全省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正步入全面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次大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视差距,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有迎头赶上的劲头和举措,传承和滚动每一阶段发展任务,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持续领先的启示之一。

(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发展的主题,排除发展的干扰,化解发展的困难

改革开放的征途并不平坦,但不管遇到什么干扰困难,广东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中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发展这个主题。

广东试办特区初期,有人把特区譬作昔日的“租界”,遭到不少非议。面对担心与责难,当时省委书记任仲夷及时提出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坚定不移”,要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坚定不移的走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之路。经过磨难进取,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特区越办越好,广东也几年内赶超江苏,实现跨越式发展。

1985年,全国出现过“三超”(收入超分配、需求超供给、投资超实力)、四失控(投资、信贷、消费基金、外汇使用失控)的问题 (4) 。1989至1991年,又遇上经济过热和物价升幅过猛(1988、1989年全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30.2%和21%)。在两次治理整顿中一方面把握总量的“双紧”关闸,控制信贷、消费基金总需求,压缩投资增长过快。另一方面从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发展的主题,控制操作力度,增加农业投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过分紧缩带来滞胀的负效应,较好的处理整治、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5) 。使1985年和三年整治中全省经济总量仍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向前发展(全国1989-1990年,GDP分别增4.1%和3.8%),为广东迎来持续发展的机遇。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经济发展主题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二。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一个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市场体制,形成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前,我们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下,国家列名计划的产品、中央部、省计委和省主管厅局下达计划的产品约各占三分之一,生产的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由于统得过死,包得过多,造成市场主体(企业)与市场割裂开来,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经济运行失去活力,制约了经济发展。广大群众在多年生活实践中已深感旧体制的弊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鼓舞下,为冲破旧计划经济的束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广东对此作了艰辛、大胆的探求。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和“三有利”原则,进行了以塘鱼价格为突破口的一系列改革,逐步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和工业品计划收购调拔的做法,较早的全面开放各类商品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发展,较好的解决了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短缺供应的矛盾。较早的按市场运作规则开辟了多渠道筹资建设的新途径,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使广东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力量迅速增强。较早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多年来,按照先调(调整价格、调减计划品种)后放(放开价格控制、取消计划任务),先易后难,先突破后扩展,先单一后整体(即体制转换)的路子进行。通过一系列改革改变国家统一下达生产任务,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定价,国家出钱投资和单一公有制的旧体制,形成企业自主,市场配置资源,公平竞争,富有活力的新体制。即使广东经济理论界在全国较早提出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探求遭到非议 (6) ,率先取消粮食凭证供应受到批评,广东仍坚定不移的进行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目前仍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断探求。

广东以市场为取向的一系列改革,获得了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给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提供物质保障(仅“十五”期间全省以千亿元用于低保补助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国企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金,1000多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再改革创新—增长改革新优势,形成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三。

(四)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发挥地缘人缘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运用中央给予的对外开放的有关政策,发挥毗邻港澳的人缘、地缘和区位优势,不断拓展与世界各大洲的贸易往来。目前已与2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2007年,全省出口总值3692.39亿美元,占全国30.3%。其中工业品出口占全省工业总产值三成多。全省外贸出口依存度9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171.2亿美元,占全国22.9%,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20多亿美元(包对外借款)。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设备,使各部门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造就了一批粤产名牌,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启示之四。

(五)必须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年代,要建一个电厂,造一条大桥,筑一条大堤,往往由于体制、资金的诸多问题,总是难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粤人冲破束缚,上下开拓创新,以集资造桥,收取过桥费返还投资的“以桥养桥”的模式,先后建起了2.6万座桥梁,包括不少具有创意的特大桥梁。使昔日珠三角河网纵横众多的轮渡,化为座座大桥凌空飞架,既缩短了区际间交往的时间,又改善了投资环境。为了解决“开四停三”的电力瓶颈的制约,开创了集资,合资,引进外商私人资本进行电力建设,形成以利润返还,以股分红的“以电养电”的模式,使全省增加电力装机容量近4000万千瓦,缓解了电力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从山区到珠三角,也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例如梅州市的防洪大堤,长期由于体制和资金问题,无法建设。改革开放中,以新的思路,开创了引进社会资金与社会力量,把防洪堤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政府不花钱,筑起了12公里百年一遇的防洪大堤。既提高了防洪能力,又美化了城市环境。使梅州市区变成“一城山色,一城湖”。过去,一些田地丢荒,他们开创了引进经济实体和资金的新途径,办起了万亩果园和小庄园,山上造林,山腰办场,山下养鱼,形成了“立体农业”或旅游休闲农业基地,促进规模农业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珠三角的顺德、南海、中山、东莞同处珠三角腹地,在改革大潮中,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发挥各自创造力,探索出风格各异的发展之路,被视为从“农村工业革命”起步的四个典型,——珠三角的“四小虎”——即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遍地开花,从下而上,外源经济为起步动力的“东莞模式”;以乡镇企业、大集体企业、“大公司”、“大集团”为主体,从镇办工业中间突破带动工业发展的“四主一新”(一新指引进新技术)的“顺德模式”;以原有国企为龙头,企业集团为载体,名牌为商标的“中山舰队”发展之路的“中山模式”;以“六个轮子一起转(即县、镇、各区、经济社、联合体、私营经济)三大产业齐发展的”“南海模式”。“四小虎”近三十年来,以其独特模式,迅速发展,1979-2007年,GDP年平均递增分别是:顺德(16.8%)、南海(17.5%)、中山(14.9%)、东莞(16%);2007年人平GDP依次为64770元、59995元、49488元和46027元。其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且超越亚洲“四小龙”同期速度,在全省率先步入富裕小康,成为珠三角发展模式的佼佼者,“四小虎”模式的核心价值是根据现实,适时求变求新的创新思维。“四小虎”发展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过分依靠粗放外向型企业和环境污染处理滞后问题。目前和全省一样正面临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海啸的冲击。需要以世界眼光,审视自身发展,以睿智的新思路,新举措,争取新发展。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这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五。

(六)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经济关系

三十年来,全省社会经济沿着高速发展的轨迹向前发展,但剖析发展过程,在处理各种经济关系中为我们留下不少值得深思和有待解决的问题。1978-2007年,全省GDP增加42.5倍,发电装机容量增加22倍,电力弹力系数仅为0.52,今年电力预计最大缺口600万千瓦,反映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在教育建设方面,尽管有长足发展,但教育优势仍未恢复(1949年全省万人大学生仅次于中央三直辖市,居全国各省之首,为江苏的1.3倍),至今,万人在校大学生、十万人口大学学历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居全国18位和13位。人才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滞后和经济建设高级人才不足。在物价波动方面,八十年代两度出现经济发展过热,物价大幅度上升(1985年上升13.6%,1988、1989年上升30.2%和21%),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压力,并被迫进行整治,反映经济发展超越承载能力和农业发展滞后的矛盾。今年CPI上升,除国际油价暴升,年初风雪灾害影响外,也反映了小农经济不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需求,反映了工业化对农业产业化反哺不足。在工业发展方面,电子通讯为主导的IT产业的产值占全省26.6%,成为全省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但其利税低于产值份额10个百分点,百元利润率、百元利税率均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反映这个支柱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城乡、地区发展方面,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人口占全省50.5%,财政收入仅占9.8%;城乡人均收入比从1978年的2.13∶1,变为2007年的3.15∶1,反映了区域与城乡差距扩大的矛盾。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占用劳动力过多。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5.5%,劳动力却占29.4%,仅相当于日本六十年代初和欧洲二次大战前水平,反映了农村生产要素过于固化,未能优化组合,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在收益分配方面,全省最终消费率、劳动报酬率由1990年的60.9%和55.4%下降为48.5%和38.8%;而企业盈利率则从19.5%上升为32.4%。全省两率低于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10多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幅也低于江、浙。

近三十年来发生的“三滞后一波动”(电力基础设施、教育事业和农业发展滞后,物价波动过大),“三低一高”(电子通讯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含量偏低、山区东西两翼和农村收益率偏低、消费率和劳动报酬率偏低、第一产业占用劳动力过高)的上述种种问题,说明社会经济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规模与可供资源和承载能力关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产业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发展一般工业与支柱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关系;处理好发展生产与改善民生关系。对此,省委、省政府已分别作出改革发展的相应决策,逐步加以解决。今后,我们还必须在民主、科学决策基础上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这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的启示之五。

篇4: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当今中国社会的这种基本格局,向中国的经济学人提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不同的历史要求,不仅要求中国的经济学人懂得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去观察和判断中国经济的实际运作,而且还须懂得中国的政法传统、历史传统、文化精神、数十年中国计划经济实践所遗留下来的行政惯性运作方式,以及过去革命意识形态的遗产,并且还需要把我们中国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交往形式以及各种习俗和惯例作为自己理论思考以及观察和判断中国社会运作及其未来走向的“支援意识”(英语为“subsidiary awareness”——当代西方一位认识论哲学大师Micheal Polanyi语, 见POLANYI, 1962)。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学人才有可能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有一些较为清醒和确当的把握。这实际上要求真正有洞见的中国经济学家,不能只懂经济学,还要具备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正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社会格局中,笔者作为一名中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师,一个中国三十年改革的经历者、参与者和观察者,在近几年来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中,阅读的文献越来越杂,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发散:不仅阅读了(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之外的其他哲学、社会学科的一些文献和书籍,而且也撰写并发表了许多并非在现代意义上的“纯经济学”的论文和随笔。收入《市场、法治与民主:一个经济学家的日常思考》中的大部分文章,与其是说“经济学随笔”,不如说是“时评”和“政论”。是由于近几年写作任务的“转型”,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除了前面讲的由于阅读和观察的结果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现实的原因:通过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实际运作的观察和思考,我个人越来越觉得,在近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正在不断积聚,如政府官员腐败,社会财富以及社会收入分配不断拉大,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环境污染,社会诚信短缺,民众的怨气和其他社会等各种不安定元素在积累,如若这些社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或缓解,将会对中国经济“长期的”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近几年发表的一些文章中,尤其是在自己的“博客日记”中,我对当今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较为直接的分析和评论,并表达了一些直言的、善意的和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介书生,我从来不奢望自己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和评论能够被社会所接纳或“付诸实施”。但是,作为一个学人、一个知识分子,我觉得有必要并有责任把自己那些感觉写出来并尽可能让更多的世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果巨大而辉煌是无人能置否的;但是,伴随者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取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这也是事实。无论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现实中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中不存在一定的社会问题。这里只不过是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面以及对社会的长期发展是否“性命攸关”而已。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中不断出现并持存、积累的一些社会问题,现在究竟如何看待其严重性和其需要解决的迫切性且不论,但我这些年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克服,而不能经由“走回头路”的方式来解决。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研读东西方——尤其是近现代——的经济史、法制史和政制史的有关文献,并正在撰写一部有关东西方市场生成与扩展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方面的专著。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推进,人类社会运行的一些基本法则在我心中渐渐地明朗起来了:在人类任何社会的任何历史时期中,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均主要有赖于市场分工和交易的深化和扩展;市场分工和交易要不断深化、成长和扩展,需要某种良序的能保障市场交易当事人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没有现代宪政民主政制,确保市场运行的财产的法律制度就建立不起来,或者说就不可能良序运作。西方各国近代兴起的历史非常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明清时期市场经济的兴衰证明了这一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也证明了这一点,甚至当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也正在不断地昭示出这一点。正是基于这一观察和信念,笔者相信,未来中国经济的动态发展,以及当今中国当下社会格局及其动态演变,正在把政制和政府体制改革渐渐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是任何人也无法回避和无法改变的大趋势。如果人们能够尽早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中国经济体成长的“年轻时期”(即高速成长时期)就积极稳妥且渐进性地启动中国的政制和政府体制改革,我们的社会就可能只需付出较小的“制度变迁的成本”。否则的话,如果认识不到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这一大趋势,或者说为了某种短期的“社会安定”和“近期绩效”而尽量拖后中国政制改革时间表,待到已经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不断积累且绞缠在一起从而社会矛盾已经甚为激化的时候,或者说待到中国经济成长的“成熟期”或“中老年时期”,任何“伤筋动骨”的政制改革,都须得我们的国家和整个民族付出巨大的制度变迁成本。

概言之,经历了差不多四十年计划经济的试验和三十年经济改革实践的当代中国,目前正在一步步走向一个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十字路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毫无疑问,在人类二十一世纪初的现今世界格局中,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和苦难经济演变史的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契机。中国三十年经济社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和辉煌的,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这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就这过去的三十年来看三十年,或者说不能仅与中国近四十年的计划经济试验相比来评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只有把中国这三十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和辉煌历程置放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中的市场经济周期性兴衰的历史长河里,把它还原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及在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历史比较中,方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目前到底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位置上。也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庆贺和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当下,在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这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面前,谨奉上这本粗浅文论汇编的集子,以期与关注着我们国家命运和未来发展之路的同仁、朋友和学生们一起来共同思考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这个社会的未来发展道路。

篇5: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回首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在许多领域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谨对部分重大变化进行概述,并同时在其中提出一些我个人之于这些变化的看法与感想。

1.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改革,成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变化,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一窥全貌。

(1)我国GDP增长14倍:按2007年的总量来计算的话,我国的GDP比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14倍。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GDP总量仅为3624亿元人民币;在1990年,中国位居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之后,名列世界第十位;而在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0倍:改革开放之初,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亿元;而到2007年达到5.1万亿元。

(3)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

由这些数据可见,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相伴而行的,还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增大、基础设施的增强,还有与国际贸易的接轨——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

但是,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也为我国带来了许多问题。

比如特权与垄断问题。一些具有特权垄断特征的国有企业,阻碍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部分程度上导致了“国富民穷”问题的出现和产生。国有企业利润率低,又覆盖在电力、能源、交通、烟草、电信等多个领域,近些年又向房地产业有侵入现象。特权与垄断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在医疗、教育、环保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大大损害了对公平的保证。

比如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不断加大的问题,环境恶化的问题等

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可以被看做是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亟待解决的一些不良后果。

2.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①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③医疗保险制度;④失业保险制度„„等等方面。2006年,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了1.29亿、1.41亿和1.04亿;2007年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然而,特权垄断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12%,而且其中相当大的部分用于维持官僚机构的运转。

3.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同时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外交领域有卓越的成就。

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还表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事件中。

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责任”、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等问题。

篇6:从汶川抗震救灾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2008年5月12日,是国人永难忘怀的一天。当天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顷刻间数万同胞的生命淹没于废墟和泥石之中,男人、女人、孩子、老人皆难以幸免。山河齐哀,举国同泣,那些生死相夺的瞬间,至今还历历在目。

汶川大地震唤起人们对当年唐山大地震的痛苦记忆。两次灾难相隔32年,其间,正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所以,这既是一次发生在信息时代的大灾难,也是一场展开于改革开放30年后的大救援。也许,从表面看来,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应急管理方式和灾难救助方式。但仔细想一想,这一切改变,其实都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都根植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可以这么说,正是通过抗震救灾斗争的检验,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没有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成就的综合国力,就没有抗震救灾中强大的技术保障和丰厚的物质支持。大地震发生时,一种被称为生命探测仪的信息检测技术在现场被广泛使用,它用高灵敏的声波探测方法,发现了不少常人难以发现的幸存者,从而抢救了更多的生命。地震造成电力和电信设施尽毁,一支使用遥感摄影技术的航拍部队拍摄的地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体滑坡变形、道路河流堵塞、建筑房屋损毁、堰塞湖分布等情况,甚至可以精确地到房屋、车辆和人,为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地震发生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抗震救灾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界捐款捐物的热情不断高涨。截止到目前,中央财政下拨抗震救灾资金、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数百亿元。

正是30年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中国人的腰杆子硬了起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面对这场国难,我们很难想像会是什么局面。

没有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没有抗震救灾中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体系和现代高效的国家管理能力。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即发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等一道道坚定明确的指令;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迅速果断高效地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救援队水、陆、空并进,3天内,来自数千里外不同方向的、挂着北京、广州、青岛、沈阳等不同牌子的白色救护车,已按划定分工出现在灾区各县、各镇。

“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这是中共中央会议对抗震救灾作出的新部署。把对灾区的全面支援转为定点长期支援,这是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生动体现。彰显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一省帮一重灾县,从江南到塞北,从沿海到大漠,从都市到乡村,从国内到海外,到处洋溢着重建家园的创造精神。没有30年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快政治文明前进步伐,就没有抗震救灾中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精神的成长壮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和综合频道停止包括各时段广告在内的各栏目的正常播出,改播《关注汶川地震》特别节目,24小时滚动直播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国内外媒体都有记者深入灾区和后方开展实时播报。中央政府更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即公布了本次地震的预计死亡人数,国务院新闻办从震后第二天开始每天下午定时举办新闻发布会。用事实说话,用真诚说话。实际上,允许媒体自由采访和发布有关灾情的信息,对于动员全国人民投入抗震救灾,对于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对于稳定灾区群众的情绪和制止谣言传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面对极其严重的困难,广大官兵连日奋战在救援一线,10万余名志愿者与灾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全国人民与灾区群众的心揪在一起、连在一起。心理疏导机制的投入使用,全国哀悼日的设立,对死者DNA的提取保存记录等,都深刻地凸现了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人性的回归、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和民族凝聚力的提高。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世界看到的中国,是一个开放、自信、民主的大国形象。

同志们,30年奋斗,30年拼搏。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抗洪抢险;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今年迎战冰雪、抗震救灾,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壮大中国,推动我们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的,我们无法回避灾难,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灾难!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与中国同在!

篇7:三十年的变化作文900字

昨天下午我妈妈带我去大港银山公园玩,我们走的时候我还不忘让妈妈带上照相机。我们在银山公园里玩的很开心,拍了很多照片,4点多的时候我们回去了,路上,我四处的看着,突然我看见前面的绿化带里有一种很漂亮的花,我让妈妈停下车来,给我拍张照片。我站在花的旁边,我摆好造型,我妈妈用照相机给我拍了一张,随着闪光灯的一闪,一张照片拍好了,我说:“妈妈,给我看看!”我跑过去,那了照相机把刚刚拍的照片翻了出来,看看真漂亮!我妈妈说:“照片拍好了,走吧,回家去!”“嗯”我回答了一声。我又坐上了车,一起回家了。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照相机连到电脑上,我把照片很快的传到了网上,还不忘说一句:“真漂亮。”这时,我妈妈到房间里来拿东西,我让她看了看照片,妈妈说:“你们现在要拍照片真容易,哪像我们以前。”这句话勾起了我的兴趣,我好奇的问道:“妈妈,你们那个时候怎么拍照片啊?”“我们拍照片都是要去照相馆的.,一年都难得去几次,照片要几天才能取,哪像你们现在拍了照片就可以看。我们那时候的照片还是黑白的,你们现在是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拍出来就是什么颜色。还有,我们的背景都是一张纸,纸上都是画,你就站在画前面拍。”我妈妈说,我激动的说:“妈,你能不能照一张出来看看?”“我来找找看,”说着,我妈妈放下手中的东西,从抽屉里取出几本厚厚的影集,我打开了,我一页页的翻着,我看到了一张黑白的照片,我从中取了出来,这张照片的背景是一个塔,还有山,上面的这个人应该是我爸爸小时候吧,还穿了一身军装。黑白色的照片和我们现在的照片真的差的很多。

三十年间,变化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技术,还有房子,马路等,就像马路,我记得三年级之前,我每天早上上学要从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上走过,晴天还好,一遇到下雨天,家长的眉头就皱起来了,马路上全是泥泞的泥浆,车从上面走很滑,一不小心就是一个跟头,而且经常把身上也弄得一身泥。自从三年级之后,学校旁边的大马路做好了,我上学就再也不怕下雨天了,马路变宽了,上面还铺上了一层柏油,即平整还干净。还有中间多出了绿化带,绿化带里种满了各种花。路边上还有许多路灯。

篇8: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一、从国情出发, 我党成功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 社会主义首先产生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像英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国家, 然而现实是社会主义却诞生在经济落后, 生产力不发达的俄国和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没有经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 人口多, 底子薄, 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 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是, 还不具备建设成熟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大约要一百年的时间。换句话说, 我们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逐步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现代化以后, 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因此,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办一切事情, 都必须从这个国情出发, 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曲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同志带领我党进行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有益探索。建国初期的一段时间, 我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比较符合实际, 制定的方针政策也是正确的。但是, 我们党由于对我国国情缺乏全面的认识, 特别是“左”的错误思想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以至于后来产生了对外封闭, 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 忽视发展生产力, 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严重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把中国经济推向了崩溃边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 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其基础就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估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冲破了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及时、成功地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搞现代化建设, 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 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 民族的命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 最根本的利益”。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才能增强国力, 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才能促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 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实践证明,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就是源于我们很好地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二、从国情出发,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这些基本矛盾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展生产力与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其他方面体制的矛盾, 只有改革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犯了急于求成超越发展阶段的错误, 在经济上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去变更生产关系, 忽视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并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存在很多弊端, 它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落后, 人民生活普遍贫穷, 社会主义优越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邓小平同志指出: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要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的部分, 解放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 才能发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发展, 所以,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 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从改革的效果来看, 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引起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改革三十年的发展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3786元, 比上年增长17.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 而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4元。改革不仅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而且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革, 并带来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特别是亲身经历参与改革进程的中国人民,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热爱自己的社会主义祖国。

三、从国情出发, 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现代化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 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 实现现代化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面临的国情。从工业化进程来看, 我们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人均资源贫乏, 是我国国情的两个突出特点, 我国城乡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而且这种差距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 城市化的任务相当艰巨。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但从人均量上看则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资源和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 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 在我国工业化道路选择上, 资源约束不仅表现为资源供给不足的约束, 而且表现为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 这就提出了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

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并存。在这种国际国内环境下, 如何消除各种复杂, 、不确定因素, 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 抓住机遇,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科学地判断和全面地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产力水平低, 人口多, 底子薄, 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换句话说,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远没有完成, 而且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还需很长的历史过程。只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 经济发展出现了阶段性变化, 体现了阶段性的特征:经济发展了, 但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了, 但相应的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了;经济效率提高了, 收入差距扩大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 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滞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领导集体, 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变化了的国情的准确判断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 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4 (第2版) .

上一篇:在职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下一篇:听化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