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企业的世纪对话--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综述

2024-05-08

美学与企业的世纪对话--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综述(共6篇)

篇1:美学与企业的世纪对话--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综述

在实际经营管理中,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究竟哪个在先?是先制定战略还是先构建文化?战略与文化孰轻孰重、孰缓孰急?捷盟咨询结合咨询实践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作为当今企业经营管理的两大关键, 一个代表“文治”, 一个代表“武功”, 文事武备, 武事文备, 二者越来越走向融合协同。企业制定战略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因素, 将企业文化提升到企业软实力甚至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企业文化引领企业战略, 同时企业战略又对企业文化具有强化作用,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交替领跑、互相修正、双向优化、共同形成合力, 对企业的科学发展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2企业文化引领企业战略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 “战略需要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取向。制定一个好的战略定位有五个条件。第一, 必须要有一个独到的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要有别于竞争对手”。波特所说的独到价值观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由此可见,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具有引领作用。这一思想同样反映在众所公认的麦肯锡7S战略模型中。

如下图所示,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 其中有硬件因素, 也有软件因素。战略、结构、制度是硬件, 风格、共同价值观、员工、技能是软件。企业只有在软硬件两方面七个要素很好协调下才能取得成功。在这七个要素中, 共同价值观居于中心要位。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引领作用还表现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 渗透在各个环节, 包括战略目标确定、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评估、战略实施等。第一, 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 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企业愿景是企业为之奋斗的未来蓝图, 回答了“我们要成为什么样企业”的问题。企业愿景与战略目标相当于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关系。只有先明确了企业愿景, 战略目标才有基本依据和最终方向, 各个时期的战略目标也才能很好地衔接并可持续。第二, 一个成功的战略分析, 除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外, 还应该重点分析企业内部因素。在内部因素分析中, 企业精神、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等共同价值观则是不得不重视的隐性因素。企业战略必须充分利用共同的价值观对战略的正向作用, 有效规避分散价值观对于战略的消耗作用。“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以说是对企业文化在战略中的作用的高度概括。在战略制定前期, 尤其是在企业的重大战略转折之际, 首先要在企业文化上达成高度统一, 形成统一的士气, 才能确保战略成功。第三, 战略实施是否成功最关键影响要素也是企业文化。处在同一个背景下, 硬件完全一致的两个企业, 选择了相同的战略, 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表面上看是对战略的执行差别, 而执行的背后则是企业文化的作用。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由此可见文化是战略的保障。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 往往具有明确的使命、清晰的愿景、正确的价值观、上下一致的企业精神、共同的行为方式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它为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接受和履行, 从而使企业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这样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产生积极的正效应, 引领企业形成别具一格、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实际的企业战略, 并为战略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反, 一个落后的企业文化通常表现为一种离散文化, 不仅没有明确的使命、愿景和价值理念, 而且存在多种部门亚文化, 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决策难以达成共识, 从而导致整个企业缺乏凝聚力, 企业内部形似一盘散沙。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之下, 连正常的日常工作都难以有效开展, 关系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就更无法出奇制胜了。

捷盟咨询的客户之一——北京同仁堂可以称得上是以优秀文化引领成功战略的典范。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 同仁堂将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和同仁堂历史有机结合, 形成了特点鲜明、厚重纯朴的企业文化。2002年, 应对新的发展环境, 同仁堂全面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 提出“以现代中医药为核心, 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成为国际驰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战略定位。在这一战略的制定过程中, “弘扬中华医药文化, 领导绿色医药潮流, 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使命, “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的精神, “以义为上, 义利共生”的经营理念以及“继承创新”的发展观贯彻始终, 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3 企业战略强化企业文化

不同的企业, 由于所处的成长阶段、外部环境、企业领导等不同因素, 企业文化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对于处于创业和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 企业文化也处于萌芽和发展时期, 一般来说并不成熟, 甚至处于弱势。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战略的重要性容易被认可, 文化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淡化。同时, 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战略一贯强势的企业, 管理管控也相对到位。这说明企业战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具有强化作用。因此, 战略的落实必然要求有统一文化支撑, 当企业文化跟不上战略发展的需要时, 企业就会自觉地要求加速文化建设, 甚至要求变革企业文化甚至再造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拥有优秀、鲜明的企业文化, 并且制定的企业战略与之相匹配时, 全体员工的认知、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就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随着战略实施的推进, 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精神、经营理念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放大, 形成一种战略与文化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通常包含很多基因, 其中有优秀的基因, 也有不良的基因, 适应某一时期的文化基因不一定永远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战略是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经营调整, 而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惯性。当原有企业文化与新的企业战略相抵触时, 某些文化基因的“抗性”就会显现出来, 成为战略实施或战略转型的绊脚石, 这势必要求企业文化发生变革, 剔除那些不协调的基因。在战略调整和实施过程中, 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又会对企业文化产生新的基因需求, 以弥补原有文化中的基因缺失, 从而带动企业文化不断创新, 促进新旧文化更替。在这一系列互相作用的过程中, 文化与战略自身势必都会受到影响, 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对于一个正处于上升期或发展顺境中的企业, 清晰的发展战略对于企业文化具有提升力和强化力, 企业文化随着战略的成功实施会相应地完善和提升。比如联想集团在选择了国际化战略后, 根据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加紧实施文化变革, 大力实施跨文化管理。在企业内部大规模开展名为“鸡尾酒文化”的企业文化再造工程, 联想文化最终由亲情文化、创新文化迈入了跨文化管理, 联想的成长又一次脱胎换骨, 国际化战略度过了危险期, 实现了成功转型。

4战略与文化的合力企业科学发展需要

无论是企业文化, 还是企业战略, 同是源于企业的使命和愿景, 服务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暂时抛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争论, 大量的企业实践证明, 二者具有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 企业文化引领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强化企业文化。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 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阶段, 文化与战略交替领跑、互相修正、双向优化, 但唯有形成战略文化合力时方可推动企业快速、科学发展。

如何才能形成战略与文化的合力呢?

一方面, 构建先进的文化, 让文化为战略的最终方向保驾护航。

战略, 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 就缺少精神与灵魂, 难以持久。斯迪克·兰德在论述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匹配关系时说, “选择一种能够与现行公司文化中‘不可侵犯’或不可改变的部分相一致的战略是战略制定者的责任”。因此, 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初, 应当尊重企业文化的引领和基础作用, 强调战略与文化的匹配, 尤其是与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这一观点非常适合文化优秀、文化强势的企业。

企业战略是企业文化的必然产物, 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战略。文化高度一致, 战略就高度清晰;文化高度离散, 企业运行必然一盘散沙, 更谈不上具有战略。在制定企业战略之前, 应对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诊断, 厘清精华与糟粕, 确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 进而以企业使命、愿景为基础, 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战略规划, 确定与之匹配的战略目标, 并进行目标分解, 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举措。这样制定出的企业战略才更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特点、符合企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也就更便于新的发展战略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和支持, 减少执行阻力。

另一方面, 选择正确的战略, 在战略落实中不断强化文化管理。

大量事实表明, 改变企业文化使其适应新的战略要比改变企业战略使其适应现有文化更有效。这是因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导入企业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熟练掌握企业文化这一管理工具需要企业界长期实践的积累。我们相信, 随着企业管理探索实践的不断深化, 企业文化的地位会日益突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都是精心培育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企业文化也需要进行科学规划, 成为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现在许多优秀的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纷纷制定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只有将企业文化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企业文化才能引起员工的高度重视, 文化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是这两个战略要有机协调, 互相支持。

篇2:美学与企业的世纪对话--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综述

欢迎广大企事业单位党政工团干部和相关人士报名参加。

为方便代表顺利参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报到时间:8月4日

会议地点:新疆食品大厦,乌鲁木齐市黄河路83号

乘车路线:

机场—新疆食品大厦:乘51路公交车到“七一酱园”站或乘民航大巴抵“红山”站转乘109路公交车到“七一酱

园”站下车即到。

火车站—新疆食品大厦:乘10路、16路、902路公交车到“七一酱园”站下车即到。

会议经费:会议收费每人2500元:团体组织每10人以上带队者免收1000元。

注意事项:各单位请于2007年7月31日前将参会人员联系方式通知杂志社,自行与会代表也请于同期内将本人

情况告之杂志社。

联系人:张胜利徐昌木

电话:(023)6877064613628338502(023)6877050413251342916

传真:(023)68770743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邮编:400042

新疆食品大厦电话:(总机)0991/5836888

企业文明杂志社

篇3:美学与企业的世纪对话--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综述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讲话中说,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和企业文化建设规律, 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深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企业软实力。特别要准确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把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企业的改革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强化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铸造企业之魂, 凝聚广大干部职工。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实践, 不断探索企业文化融入管理的新载体、新途径, 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使先进的企业文化内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成为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 做到为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与职工全面发展而建设企业文化, 依靠广大职工积极参与, 发挥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来建设企业文化, 形成职工与企业文化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生动局面, 从而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在讲话中说,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企业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出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能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彰显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的商誉价值, 通过促进诚信道德建设、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社会的尊重与信赖。在当今变革调整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怎样才能提高发展质量, 增强发展后劲,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首先, 要把握战略发展方向, 坚持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一方面, 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以核心价值观来衡量、判断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各阶段发展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与最高追求, 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平衡短期生存与增强长期竞争力的关系, 从而使企业无论选择什么战略, 都不会背离企业发展的初衷和偏离企业的经营宗旨。另一方面, 要通过在组织成员中形成对企业使命、共同愿景和企业精神的广泛认同, 使企业形成高度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以确保企业战略的执行到位。其次, 企业发展靠管理, 管理成功靠文化, 而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的产物。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就要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强调全员参与管理。要以提升价值创造力为核心, 通过持续不断的引导、教育、感化、沟通、激励, 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变他律为自律,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通过培训、考核、评估、主题活动等一整套系统化的操作规程, 将企业经营理念融入企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中, 贯穿于企业运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之中, 固化到每个岗位和管理流程当中, 渗透到由设计、开发、生产、资源配置、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构成的价值链体系之中, 使企业精神层面的激励作用有效地转化为企业高度自觉的执行力, 为企业提升长期绩效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持久的动力。第三,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构建自由、开放的创新发展平台,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大力倡导开拓进取、敢于探索、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让员工的创新活力得以充分发挥。作为企业, 不仅要在产品、技术层面深入开展创新活动, 而且要在体制、机制、组织、战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创新, 尤其要注重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努力实现由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为新一轮发展赢得先机和主动。

中国企业联合会宣委会常务副秘书长祝慧烨在发言中说, 在“后危机时代”, 企业应继续从传统的东方智慧中汲取营养, 使企业的价值理念合乎社会进步的方向。应制定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定期进行审核, 使之贯彻在经营的全过程。要发挥文化的凝聚功能, 重视员工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人员的招聘、考核和发展都要基于公平的标准, 要关心员工身心健康, 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机制, 增进员工和管理层交流。要真诚服务于客户, 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要与合作伙伴建立文化责任价值链, 实现责任共担、合作共赢。企业应追求“受社会尊敬程度”, 积极支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创新能力的获得有赖于企业创新文化的提升, 因此应大力培育创新文化。

篇4:美学与企业的世纪对话--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综述

《企业文明》自1986年创刊以来,紧密围绕和服务于广大企事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连续多年被评为行业、省、市级优秀刊物、一级刊物,被中宣部和中国期刊协会确定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赠送刊物,并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1992年以来,企业文明杂志社就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政治优势、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现代企业形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管理创新、实施人本管理,做好“入世”准备等企业所关注的话题,先后在重庆、乌鲁木齐、包头、海口、青岛、厦门、承德、昆明、南京、哈尔滨、南宁、丹东、成都等地举办了近30期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全国各地几千名厅局级领导和企事业单位的中上层管理者参会参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十多年来,企业文明杂志社在聚精会神办好刊物的同时,认真贯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方针,积极开展对企事业中上层管理者的培训,坚持“精心组织、周到服务、办出信誉、办出效益”的办会原则。在此次研讨会,参会人员既听到了高质量的讲座和研讨,又兴致勃勃考察了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麦趣尔集团、新疆吉瑞祥集团等一批全国闻名企业,参观了新疆昌吉市容市貌及新世纪花园、南吾工小康村等,亲身感受到了祖国边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民族团结和睦的可喜情景。代表们认为,通过此次研讨会,为继续推进广大企事业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把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企业改革、发展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实现突破与创新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动力。

篇5:美学与企业的世纪对话--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一、高职院校引进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高职教育大规模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02年、05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相继出台之后,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办学规模、在校生人数、内涵外延建设、发展速度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众多的高职院校把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导致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中的软肋。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求生存求发展,不仅要创硬件一流,更重要的是要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将企业先进的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打造新型高职校园文化,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零距离”对接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准职业人。

2006年,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着重进行内涵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高[16] 号文件就如同一个方向标,理顺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思路,确定了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合作育人”为核心内容的研究方向。

二、高职院校引进企业先进文化的对策与途径研究现状

比较早提出将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是任锋、王平亮发表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的“试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渗与结合”,提出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 探寻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最佳结合点,高效率地幵展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陈德峰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8期的“论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价值”中,先从校企文化互动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出发,从而提出校企互动对高职生成才的意义以及怎样实现校企互动的有效方式。

另外,还有朱发仁,傅新民的“‘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一文中较早提出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和结合等观点,此后陆续有研究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的文章发表。雷久相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文中对校企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证分析,并初步提出了校企文中对校企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证分析,并初步提出了校企文化对接的方法和措施。此外还有黄浩伶的“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章从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杨燕“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认识与实践”,这篇论文从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经验出发,探索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路径,给本文的继续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三、关于高职院校引进企业先进文化的对策与途径研究的价值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扩展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有效构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平台,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进学生、贴近现实、贴进社会,更有利于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说服力。校企文化融合后的创新型高职校园文化理念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形成牢固的职业道德观念、树立崇高的思想品德具有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还具备实践价值,有利于校园文化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文化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这种无形资产,不仅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校企文化融合对策的研究,寻找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途径;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力,达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任锋,王平亮.试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渗与结合[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2]陈德峰.论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

[3]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6).

[4]雷久相.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J].职教论坛,2010(4).

篇6:美学与企业的世纪对话--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综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本次展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政府主办的展示中小企业发展风貌的展览会。展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多方位、多角度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通过艰苦创业、技术进步、创新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中小企业发展中涌现出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及优秀科研带头人的先进事迹;展示中小企业在科技文化、教育、社会及公益事业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马凯同志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企业创新,走出一条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涌现更多世界知名品牌的发展之路。企业是市场竞争和创造财富的主体,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培育和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中、小企业,才能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的需要,才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马凯同志指出,通过这次展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希望广大中小企业以此次展会为契机,加快自主创新、大力调整结构、不断提高素质,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和中华民族振兴做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

本次展会拥有2.2万平方米展区,设标准展位1000个。根据地区和产品特色,设立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创业园区等展区,以各省、区、市进行组织,统一布展,充分体现中小企业的区域优势和地区特色,反映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1100余家参展企业共生产产品67000余种,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领域,有的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信息、航天航空、石油、电信、电力、煤炭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有的成为我国一些新兴产业链中核心产品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同时提供了城镇就业岗位237余万个。本次展会展示产品16000余件。如此众多的产品所展示的先进技术涉及产业之广、科技水平之高、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之大,都是空前的。

展会集中体现了七大特色:一是突出自主创新。二是突出资源节约。三是突出协作配套。四是突出企业素质。五是突出产业集群。六是突出公共服务。七是突出政府重视。

上一篇:2024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复习提纲下一篇:《一剪梅》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