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2024-05-07

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共11篇)

篇1: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本学年,我校本着“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宗旨,注重发挥“课题带队伍,科研促教改,教研提质量”的整体效能,务实创新,不懈进取,我们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课程改革注重实效,教研活动关注校本,学科竞赛打造品牌,教育科研初见成效,咬定教学质量不放松。

一、课改工作注重实效

教科研的工作在充分发挥我校在教科研方面的优势基础上,建立了以学科年级组为单位的教研模式,始终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实行双周为教研活动,单周为理论学习,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主题(周一为英语组、周二为语文组、周三为综合组、周四组为数学组的活动时间),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例、组内讨论、梳理成点滴经验、张贴海报”等形式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与不解,转变了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注重实效,通过集体备课、骨干教师领引、领导亲自指导等过程。这样集思广益,将个人的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共性或个性的问题,改善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了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教研活动关注校本

教研活动是学校的教学常规性的活动,也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主要渠道。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教科处力争在校本教研上不断探索,努力指导教师合作探究,细研教材,上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始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本学年共安排了40节校级研讨课:其中语文15节;数学15节,英语6节,综合4节。

通过以上教研活动,老师们深深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的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我们力争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力争呈现高效、规范、充满创新、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让师生在尊重与合作,爱心与赏识中渡过每一个40分钟,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丰富的知识涵养、文化底蕴,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教研活动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发展的基石,今后我们将努力吸收其他学校的经验,打造自己的优质教研品牌。

三、学科竞赛打造品牌

学科竞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本学年安排的学科竞赛有:3---6年级的作文竞赛;锦江小学首届“英语节”;2---6年级的查字典比赛;1----6年级的口算比赛,跳绳及乒乓球比赛,全省英语听力竞赛,全国数学希望杯竞赛。这些活动都展示了各自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学生,充满了童真童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给学生一个才华展示的平台,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打造品牌教师,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如省、市电教课评比;省、市论文比赛;市优秀授课教师比赛;余江县优质课比赛;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竞赛活动:锦江小学首届“信江杯”优质课竞赛;锦江小学“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锦江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

在这些竞赛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在省、市电教课评比中我校共获得省级三等奖1节,市级一等奖1节,二等奖1节;在论文比赛中获得省级将的15篇、市级14余篇。在市优秀授课教师评比中有5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授课教师;全省英语听力竞赛和全国数学希望杯竞赛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四、教育科研正在起步

课题研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百年老校却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老师既爱之又怕之,爱的是那份光环,怕的是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从发放的《锦江小学教科研申请表》回收情况,就一清二楚,那份艰难可想而知。为把课题研究认真扎实做好,发放了两种表格:《锦江小学教科研申请表》、《锦江小学五年以下教龄教师调查表》并召开了锦江小学第一次课题研究人员会议;同时在4月18日建立了锦江小学教科研博客。为了使教师能尽快了解教育教学的新信息,我们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除了狠抓校本教研,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邀请了深圳道虹集团的高方教授来我校讲课,一年来我们先后选派了70多位老师到湖北宜昌、广州、南京、南昌、九江、婺源等地学习,为教师的成长注入了新的血液。

五、咬定质量不放松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最直接的标准。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教学质量曾一度滑坡,引起了我们高度的重视,开学初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把毕业班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之一,加强了毕业班教师的力量,分别在3月份和5月份召开了毕业班教师座谈会,了解状况,进一步明确了“争3保5”的奋斗目标,宣读了《六年级教学质量奖方案》;同时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主,打好双基,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堂堂清、课课结、特别对以前学习底子薄的学生,更要关心照顾。要经常与家长真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动态,掌握他们的心理倾向,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逐步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篇2: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本学期教科处工作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教学工作为重心,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着力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抓好教研组建设,致力于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改与质量的关系,努力寻找平衡点,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圆满完成了本学期各项工作任务。现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1.精心设计、组织教师风采大赛,抓好四个阶段,从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四个环节入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2.继续做好青蓝工程。举行了新教师与指导教师结对启动仪式,并通过各种检查督促指导落到实处。召开了两次青年教师交流会,并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青年教师工作、学习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3.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本学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含国培项目)14人次,市级培训200人次,区级培训80人次,校级培训450人次。组织了全校教师到重庆文理学院集中培训,全校高考学科教师网上直播集中培训,培训效果好。4.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在线教研4次,上交学习心得50余篇。

5.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论文大赛、区级优质课大赛等活动。全校论文获国家级二等奖1篇;市级一等奖7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31篇;教师参加市区级赛课获市级二等奖4人,区级一等奖5人,区级二等奖8人。

6.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打造优质课录制视频20节,上传教案、课件172件。

7.组织了每年一次的教师业务考试。二.加大教研(备课)组建设力度

1.建立规范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四定”,与教管处、级部协同开展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巡查。本学期深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各组活动开展规范,研讨有针对性,大多教师参与积极。

2.组建了由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学研究指导小组,深入课堂、诊断课堂,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3.实行行政干部蹲点教研组、备课组,对各组活动高效开展有较大促进作用。

4.本学期开展教研备课工作会、培训会5次,形成例会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并对教研队伍进行培训。

5.根据区进修校相关工作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各种教研活动。

6.各教研组开展富有特色的学科活动4次。三.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本学年重点以“教师风采赛”、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抓手,大力推进两项课改。

篇3: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科研工作;现象;对策

G625.1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科研工作存在的现象

(一)领导不够重视

很多区域的小学因為校内资源的有限,因此领导人员对于教科研工作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因为领导人员将学校的建设中线放在了校内安全、教学常规管理层面之上,在数学教研进度掌控上明显处于低落境遇,想要从中全面整改既定教学质量格局显得更加不且实际。

(二)数学研究水平低

在开展教学教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由该学科的学校组长来复杂的,在很多的地方小学内老师的数学水平并不算高,而教科研小组的研究进度以及研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研究人员以及研究负责人的影响,素质水准直接决定后续相关工作内容的拓展速率。现如今地方小学教师素质本就不高,尤其在自身专业素养萎靡不振前提条件下,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教研方案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因为特定区域师资、信息技术资源比较匮乏,使得屈指可数的经验尚足的教师承接多项教务职务内容,大工作压力和有限精力形成鲜明对比,对于数学教研工作开展制约效应便可想而知。

(三)学校教科研氛围低迷

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区域内的教学资源以及教育氛围也是不同的,在部分小学内教师的教科研氛围十分的低迷,这便使得本身对数学课程感知兴趣不高的学生长期陷入低迷课堂氛围之中,而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开展教研工作期间完全是走个过场,其间制定的分析方案和信息记录材料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此类形式过于死板且缺乏学术交流的教研活动,使得数学教师浪费过多精力,对于后期学生成绩提升和素质调整都将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四)教研形式单一且引导方式陈旧

我国各地区小学因为长期承受经费限制等因素影响,使得教师外出接受最新培训活动机会变少,尤其在各类教学引导模式上了解不够深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校研究工作具体利用校内互听互评活动加以拓展,如若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支撑活力而重教轻研,在某种角度上便遏制学校自身教学体制更新效率,至于后期教研工作调整也显得步履维艰。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科研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完善教科研机制

在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研究的关键因素,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的内在动力,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素质。然而仅靠教师培训部门几次集中性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观念、体现在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实践中才具有现实意义。小学立足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智慧,创设教师间相互关爱与合作、相互切磋与交流的氛围,培育崇尚反思、学习、实践、研究的文化,就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为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

(二)加强对于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

针对部分教师思想落后,不思进取的状况,应结合目前教育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寻找个人不足,促使教师积极教研加紧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搞好教科研。一方面要利用好学校的远程教育系统和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用好学校的骨干教学能手,加大帮扶力度,要拟定帮扶计划,并把帮扶工作立为年终考核和评优的依据。

(三)提升教科研检查的质量

上级领导部门在开展教科研检查时应当将检查落实下来,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要重在实际,检查工作不能以书面资料为依据,领导要深入教研组参与他们的研讨。业务学习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个人自学,集体探讨,专题报告等。此外应当作好校级交流,把别人请进来,也把自己推出去,交流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对比,找出差距,才能起到取长补短。

(四)将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数学教育科研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不管是城镇学校、还是学校,都有巨大的教育科研空间,需要花大力气投人。数学教育科研的每一个步骤言之有理、每一个环节无懈可击,而不是自以为是地不顾实际条件盲干。应当以课题牵动教研。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实践检验--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探究过程,抓一点带一线,提一线带一面,解决教研过于空乏,无法深入的问题。教科研工作不允许造假、注水,而是需要数学教师心中有“数”、目中有“学”,脚踏实地、一如既往地开展数学研究。数学教育课题不但要吸引眼球,更要在学校数学教育中行之有效。数学教育科研一旦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所谓的教科研成果是空中楼阁,效果不佳。因此,教育科研应切合学校的实际工作。

(四)重视教科研的价值成果

在开展教科研工作时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应当认识到课题研究不是理论游戏,而是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因此,数学教育科研工作是有效的、科学的,而不是毫无价值的文字游戏。数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要找到课题研究的价值,即研究是为了促进数学教学,而不是二者毫无联系的空洞研究。数学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是有成果、有成绩的,决不是自娱自乐般毫无价值的研究。数学教师哪怕研究的课题级别是低的、内容是浅的、形式是土的,但不代表着无成果、无成绩,相反,研究的成果极具创造性。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其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课堂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充分的发挥课堂教育的指导性和创造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努力探索,重视教学的教科研工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标准服务,令学生在数学知识海洋中激流勇进。

参考文献:

[1]韩媛媛.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5,12(37):171-171.

[2]白玛旺加.浅谈小学数学教研工作[J].读与写:上,下旬,2015,26(2):115-116.

篇4: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黄石七中教科处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工作总结

又是一年芳菲尽,在此酷暑来临之际,一个忙碌而又充实的学期已进入尾声。回顾一学期来的教科研工作,教科处一直在努力追求一种工作状态,那就是“创新”、“务实”和“提高”。本学期我们认真领会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意图,贯彻落实年初学校九届一次教代会的精神,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计划和教师业务发展计划,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在其他处室、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支持协作下,在相关主管部门、友好学校的指导与帮助下,开展课题研究,组织业务学习,创建特色教研,营造学术氛围,圆满完成了学期初制订的教科处工作计划。下面从三个层面进行总结和汇报。

一、在常规工作中求创新

教科研常规工作年年月月、每周每天重复进行,是维持教育科研日常运作秩序和维护教育科研长远和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好的常规管理能够使工作有动力、有活力,增加工作成效。为进一步搞好教科研常规管理,教科处不断创新教科研常规工作,改进管理方法,以期打开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具体如下:

1、改进教研活动考察方法

本学期教科处对于教研活动的考核由以前的仅检查出勤情况改为对考勤、主题、过程、主持人、教研组一周事务的全面考察,为此,教科处设计了新的教研组活动考核表,并且实施新的教研活动考核与通报制度。将以往月通报制度改为实行每周一小结、一通报制度。在教研活动资料管理上也加强了规范化管理,使之有计划、有内容、有主题、有过程、有结果,为年终考核评比和市级优秀教研组评比作准备。

2、教研组工作推陈出新

本学期初,教科处召开了本学期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张坤副校长在会上作了题为《精心设计,有所作为》的讲话,指出各教研组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突出教研主题,彰显学科特色。按照这一要求,一学期来各教研组开展的活动有声有色,推陈出新。

(1)开展说课预赛活动。

这一活动的开展从4月9日到5月9日,为时一个月。预赛活动推选出各学科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本组参加了5月份学校举行的决赛。语文等教研组在此活动中组织有力,过程扎实,表现突出。

(2)举行讲公开课活动

本学期,英语教研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听课、评课活动,范茵老师的课被评价为“大师级别”,唐慧英老师的课博得“因材施教,朴实无华”的赞誉,刚走上讲坛的孙军老师的课“思路清晰”,被大家一致看好。数学组在多媒体教室安排了生动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万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探究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素材。(3)举办论文撰写和交流活动

三月份,数学组组织了三次论文交流活动,分别由高三年级的张本金老师,高二年级的袁季春老师,高一年级的黄齐云老师主持讨论三人撰写的论文,数学组成员就论文内容认真学习,积极讨论,本活动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突出。

另外在本学期,历史组参加了教研中心举办的“黄石市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论文评比活动”。(4)开展教师解题能力比赛

3月28日,生化组老师们集中起来,利用高三联考试卷组织了生化组教师解题能力比赛,最后由高三教师批阅了试卷。生化组教师认为,在规定时间内对教师进行闭卷测试,能使教师更好地体会学生的应试心理,同时也自我检查了专业知识水平。

(5)编写校本资料

早在上学期,政治组就酝酿编写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资料。政治组人数虽然不多,却是顶尖级高手云集之组,有两位副校长“坐镇”,有老教师出谋划策,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勇挑大梁,可谓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本学期政治组编写政治学科教学资料,能以喷薄之势和迅雷之速进行写稿、组稿、统稿和校对,当在意料之中。

(6)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学科竞赛

4月15日,物理组的老师们带领我校三个年级共94名学生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高中生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活动,在这之前,物理组组织了报名工作,并且对学生进行了悉心的赛前指导。4月18日上午,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黄石赛区初赛)在我校举行,包括我校在内的市区各高中的800多名选手参加了角逐。

(7)指导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在上半年举行的第22届黄石市和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各学科组指导学生参加了答辩比赛,刘建中等老师辅导的学生科技项目被市科协推荐参加湖北省比赛,陈雄伟老师被推荐参加湖北省优秀科技辅导员评比。

(8)协办《教科研简讯》

本学期外语组和生化组的老师参与了《简讯》的协办工作,老师们对课题的实验与研究给《简讯》注入了活力与新鲜元素,使其在真切程度、可读性方面更进了一步,出现了一些有内涵的文章。在外语组协办的第55期,组长严爱民的一篇文章《创新教科研,造就一支教学过硬﹑科研突出的和谐实力团队》论述很有见地,体现了对教科研工作和教研组建设的思考。

3、将师训工作重心侧重到提高青年教师业务实力上

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的希望所在,影响到学校发展的后劲,而青年教师的业务实力又是青年教师自身立足讲坛的根本。本学期,为了促进教师参与结对活动的积极性和提高这一活动的实效性,在结对方法上,实行青年教师自己拜师方式,即自己选择师傅,报至教科处;在结对任务上,要求青年教师每月做一份本学科的综合试卷,并针对试卷题型、内容和自己做卷情况进行水平自测和教学反思;在考核内容上,着重考察青年教师解题能力和实用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4、试行教研组协办《教科研简讯》新办法 本年度起教科处开始试行了教研组协办《简讯》的新办法,即不定期地将某一期简讯的举办交付教研组,由先进的教研组对本组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自己进行说明和宣传,教研组自主进行撰稿组稿和栏目设计,期号、主题和版式编排由教科处统一管理。试行协办《简讯》,其目的是“营造教研氛围,增强教研意识,启发教研行为,推动教研工作”(张坤副校长语)。教研组协办《简讯》,更深入、细致、真切地宣传了教研组成绩,办活了《简讯》,增强了可读性。本学期,英语教研组协办的第55、56期《简讯》以外语组所走过的教研历程进行报道,内容丰富详实,图文并茂,形式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生化教研组协办的第58期《简讯》以集体备课和高考复习为主题,着重反映了教研组建设中的真实需求。

二、在专项活动中求务实

1、“师徒结对”活动立足于教师根本的职业需求

教科处在学期初专门召开了“师徒结对”工作会议,在一学期的活动过程中坚持每月一次的严格考评。本学期,师徒结对工作在去年教师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将结对目标转移到提高教师业务实力上,提出青年教师每月做一份本学科的高考模拟综合试卷的这一具体化实用化要求,并上交教科处检查。几年来,我校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年轻一代教师在老教师的扶持下正日渐成熟起来。

2、编印更适应教师需要的专题学习材料

本学期教科处编印了第6、7、8共三期《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第6期以《教研活动》为主题,针对教研活动需要讨论解决的几点问题而编辑,其中张坤副校长的文章《教研组长,掀起你的盖头来》就教研组长组织教研组活动的方法和意义等进行了阐述,对教研组工作有明确的导向性作用。第7期以《说课和说课教案》为主题,为教研组历时一个月的说课活动而专门编印,强调了说课是教研活动的方式之一,精选的案例对教师编写说课教案起着明显的启示作用。第8期主题为《如何说课》,本期对于说课的内容、说课语言的运用、说课特点的把握进行了重点说明,最后附录的《说课竞赛评分标准》可以说是为关注第二届说课决赛的老师而特别设置。

3、执行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反馈汇报制度

为了把外地先进的经验真正学到手,使本校广大教师都受益,本学期教科处强调:凡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研讨会,回来后都要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专项汇报,以撰写学习报告或上示范课的形式把学习的精髓和心得展示出来,供全体教师学习和借鉴,杜绝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平平淡淡、学习内容束之高阁的现象。四月,在学校教科处的安排下,由陈雄伟老师带队,蒋文秀、袁薇、张霞、孙军等近两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前往湖北师范学院学术报告厅,免费听取了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关于“课程改革和教师角色的转变”的学术讲座。参加学习的孙军老师在汇报中深有感触:当今的教育,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社会教育环境都在发生变化,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适时地改变一下自身的角色,不再将知识的权威与学生的主宰集于一身,而做知识的学习者,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我们自身。五月,我校高一年级成功教育实验班班主任周永杰老师在湖北大学报告厅里聆听了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老师所作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的专题报告。回校后,周老师以《一场值得欣赏的报告会》为题,对任小艾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归纳以 “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作了介绍和推广。“今天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是,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这就是成功教育的真正理念!”周老师总结中的这段话可谓是深得其精要。六月,受市教研中心派遣,我校外语组长严爱民老师将到武汉担任全省农村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师的暑期培训工作,届时,教科处将通过《简讯》及时报道培训内容。

4、扎实开展青年教师业务竞赛

为从竞赛渠道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本学期教科处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说课竞赛活动。4月份由教研组长以教研活动形式组织本组说课预赛,推选出各组的佼佼者参加了5月份由教科处和教务处联合举办的“黄石七中第二届青年教师说课竞赛”决赛。朱小明、张云、蒋雯秀、樊莉、万园、袁丽6位教师获得决赛一等奖,刘桂芳、陈雄伟、詹志群、刘鑫、聂钢、黄春凯、陈义兰、张霞8位教师获得决赛二等奖。

另外,本学期生化组、外语组、语文组、数学组在组长带领下,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师业务能力展示与竞赛专项活动。

5、与年级及其他处室相协作

教科处工作一直得到其他处室和年级组的不少帮助,教科处也本着全校工作一盘棋思想,树立教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在开展专项活动中,与年级和其他处室相互协作,以产生最大效益。

(1)行动与宣传相协助

教科处工作特点使其除了组织科研之外,培训和宣传功能也较为突出,这使得教科处在教育教学宣传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本学期一些年级和处室也参与了《简讯》的联办。在高三年级主任何仲才的支持下,第60、61、62期由高三年级协办的《简讯》(文综版、理综版、语数外和高考心理辅导版)以“临近高考话备考”为专题,高三各学科的把关教师和骨干教师张坤、何仲才、徐国娇、刘建中、占兆贤、朱菁、周小平、胡丙林、严爱民等对于如何在考前最后一段时间搞好备考工作谈了自己的经验,对于学生参加高考具有指导意义。第64期由德体卫艺处协办的《简讯》(国防教育进校园专题)对黄石市国防(人防)教育进校园活动启动式在我校成功举行作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报道:校门两侧,两门高射炮威武雄壮;走廊教室,图片资料丰富多彩;主席台上,校长叶甲友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训练场中,解放军官兵的演练场面激烈逼真,教育形式真可谓多种多样!对这次大型活动的宣传,德育处胡丙林主任提供了活动的详尽材料,《简讯》特约通讯员冯海、余璐、袁薇老师参与了对启动式的报道。

(2)组织与技术相协助

本学期,我校学生在高二(6)班学生黄丹、高一(4)班学生陆宇峰等发动下,组成了学生自己酝酿和策划已久的科普社团——学生科普协会。对此,德育处和教科处联合对学生表示,对于学生健康积极的社团活动,一定给予最大力量的支持。德育处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在组织和引导方面做工作,下大力气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倡导积极向上的风尚;教科处将继续发扬我校重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优良传统,在技术层面和宣传方面予以积极的扶持,以弘扬青少年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德育处与教科处帮助学生举办生物克隆常识讲座和参观湖师生物标本馆等活动,冯海、陈雄伟等教师已被学生社团特聘为指导老师。

(3)管理与实施相协助

应学校要求,从4月起教科处协助德育处开展了“爱与智慧 ——班主任教育叙事征文”活动和“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在后一活动中语文组承担了具体的组织工作。

5月12日,在袁季春主任的协调下,教科处和教务处联合行动,在同一时间在两处赛场,分文、理两组进行了青年教师说课竞赛的总决赛。两处室联合行动,力量大大加强,使得决赛组织有力,进行得干脆、利落,为历时一个月的说课竞赛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

三、在整体工作中求提高

1、中心课题研究按计划进展

(1)建立了科学、严谨、有效的课题研究构想

组织并开展课题研究是教科处的中心工作。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市教科室的指导下,我们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充分设想,制定并上交了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案。对于我校中心课题“学业不良高中生学习心理行为以及教育干预的研究”,教科处正在着手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学习借鉴高校的相关课题研究经验和方法。经过联系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获得对方的帮助,目前已取得一些相关资料和我市几所高中的相关调查统计数据。另外,教科处针对我校的一些相关情况也设计了调查问卷,并且在5月份选定高三年级陈桂菊老师的班级(高三(8)班)、高二年级朱小明老师的班级(高二(4)班)、高一年级周永杰老师的班级(高一(11)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目前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正在作数据统计。

第二步,以学业不良高中生和学业优良高中生的数据对比的明显差异为研究切入点。利用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法来寻找导致学生学业不良的深层原因和影响他们心理行为的因素。通过科学的数据工作可以避免某些先入为主的观点,认识在普通情况下不易觉察的隐藏因素的影响。

第三步,部署力量致力研究。分解研究任务,对每个实验任务及实验报告落实到教科研骨干个人(或组合),教科处在其中起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

第四步,组织统稿、补充研究、修改等后期工作。(2)形成了各处室、各年级、各学科研究的联动态势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主持下,教科处将开展教育科研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同时,在教研组、年级组和其它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对我校中心课题“学业不良高中生学习心理行为以及教育干预的研究”进行了一些实验、积累了一些经验。教科处、德育处集中了相关教育教学案例50余个、教师研究论文20多篇、我校三个年级的问卷调查数据2类共3组,另外经过联系得到湖北师院教科系提供的黄石市高中调查统计数据2类共2组,在技术层面上还不断得到市教研中心教科室支持。我校中心课题研究已形成联动态势。

(3)奠定了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稳固基础

继上学期学生竞赛好消息频传、尤其是高中英语竞赛我校学生朱学舟以全市第一名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之后,本学期我校的学生活动又显得独具特色、丰富多彩:各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参加了省、市级高中物理、生物学科竞赛、中小学生写作比赛和学校学生会活动等;学生们自主行动起来,征得学校同意和支持,组成了自己酝酿和策划已久的科普社团——学生科普协会,并开展了健康有益的科普活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好评,被推荐参加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的评比;六月的高一年级科技文化艺术节又送来一股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自治能力,这些都为我们探索学业不良高中生的教育问题启迪了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案例、素材和数据,奠定了课题研究的稳固的实验基础。

2、中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稳步提高

通过师徒结对、组织业务学习、专项竞赛、校内外研讨交流等手段和途径,通过教师自身不断的努力进取,我校中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稳步提高,在教育教学中担当重任,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好评。

(1)教师课堂教学在市教研中心调研中受到好评

4月24日,市教研中心来我校调研,通过听课评课、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校、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地理、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情况作了一个全面调研,我校教师课堂教学受到好评,教师执教能力得到肯定。

(2)青年教师王霞芳、陈义兰被推荐参评市级优秀教师

3月,按照黄石市教研中心的对相关学科优秀教师参评的标准和要求,我校美术、音乐课教师王霞芳和陈义兰,经过体音美教研组组内评比,被教科处推荐参评市级美术、音乐学科的优秀教师。由此可见,我校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日益提高,也受到各方肯定。

(3)外语组长严爱民担任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授课教师

6月,受市教研中心委托,我校外语组长严爱民老师将到武汉担任全省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是黄石市中小学外语学科唯一担当这一重任的教师,殊属不易。

教科处这一部门工作似乎刻板、平淡、了无新意,但因了创新,我们的工作就不是日复一日简单的重复,月复一月无谓的重复;正是因了创新,教科处的每一项工作在我们的眼中都是新的,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在创新中,我们又时刻注意各个方案、各项举措要切乎实际、能够落实,注重其务实性。我们永远追求更优化高效的教科研工作方法、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不断克服缺点、弥补不足。我们希望教科处工作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再上台阶,再创新高。

执笔人:徐艳红

篇5: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及行事历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争创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学校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作用,将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改革的先导,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向教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同时以省诊改指导方案为基础,积极配合学校诊改工作小组,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明确教科处在学校诊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周期和任务,落实学校诊改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打造学研型团队,促进教师岗位成长,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技师、工程师以上资格或职称的比例超过30%。落实学校诊改工作方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做好教师出国培训和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类培训的推荐工作,扎实开展校级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教师培训。

树立教科研服务意识,努力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走上“循序渐进,全面铺开,不断深入”的发展道路。

三、主要工作:

.认真研究《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中的诊改的指标与要求,以教研组为依托,做好对全校教师教科研考核工作和诊改有关工作。

2.认真组织参加“人才强教工程”,充分发挥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青等优秀教师的骨干带头与示范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3.倡议学校添设“青年教师发展研修学校(班)”。将青年教师培养、“青蓝工程”活动,以及校级以上(含)教学骨干、能手、优青、带头人评比等统一进行计划与具体实施。

4.带领全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等专项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培训,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5.组织开展校级优秀论文征文、评奖与推荐工作。做好校级个人课题研究引导工作,形成各级各类课题并存,内容全面的课题结构。

6.渗透与强化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教科研活动中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7.组织开展校级教学技能竞赛,校、区、市各级优秀教师争创活动。争取我校教师在省、市、区“五课”教研、“信息化大赛”等各类教学评比中取得好成绩。

8.加强教育科研的档案、资料的建立、收集与管理,重视台帐建设工作。

9.积极参与学校“省现代化示范性学校”的争创工作和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等活动。

在校长室领导和指导下,在全校各专业部、处、室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我们将以《xx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为指针,以积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结合我校发展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和促进全校教科研工作,为全校教师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青年教师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成果推广等方面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务,并为此努力工作。

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职教研工作行事历

(2018年2月—2018年6月)

2月份

.与教务处联合召开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2.制订教科处本学期工作计划;

3.宣传论文撰写与发表;

4.参加教学例会;

5.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信息化教学比赛。

6.组织教师进行省课题申报;

7.参加市教科处主任会议;

8.整理材料,做好开学工作检查的相关工作。

3月份

.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信息化教学比赛;

2.校人才强教申报。

3.组织教师参加市、区论文评比;

4.组织教师进行区个人课题申报;

4月份

.区个人课题申报材料上交;

2.2018年上半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师网络培训报名;

3.校级课题申报;

4.完成校园网内网建设相关工作。

5月份

.xx市2018年度优秀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征文;

2.组织对参加省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师的评课活动。

6月份

.校开放日准备活动。

2.收集专业课参加市信息化教学评比材料:教案、上课等,参加省信息化教学评比的材料为主。

3.统计教师参加培训资料。

4.完成论文获奖或发表等资料的收集、归档与统计。

5.课题情况等资料的收集、归档与统计。

6.教师外出培训等资料的收集、归档与统计。

7.教学成果等资料的收集、归档与统计。

8.优岗考核相关工作。

9.完成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

0.根据期初分工完成所有相关工作。

篇6:小学学年政务处年度总结

1、听说20xx年度年终综合督导,我校成绩很好,这完全在我预料之中。20xx年督导反馈的问题在我桌面上整整放了1年,3天时间,9109字的督导自评报告,没有一个字是从网上下载的,正规装订并亲手递到督导室殷主任手中后,“你们学校弄的太正规了”,我高兴的回到学校,告诉本处室人员,只要评估细则上有的项目有材料就行,保证成绩孬不了。其实检查呀、评估呀就是这样,一看态度,二看实绩,我们都做到了,还能孬到哪儿去。

2、班级管理工作抓到实处,我校的“五五四”系列主题活动再次受到好评。如果只从表象上来看,政务处既没有贴出很多红纸,又没有召开过很多会议,处室工作好像完全没有用心去做也没有多少亮点,其实不然,2部电话,几乎每天都要充电,平均每个月1537个电话,“年级政务主任是所有副主任当中最优秀的也是最忙的”,一语道破天机,如此频繁的交流,让班主任每每听到电话铃响就条件反射。其实政务处的工作就是这样琐碎,大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小到一片废纸,这都是班级管理,时常督促,时常提醒,时常重复,每时每刻都是如此,想不好都难。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有大型任务,我必亲历亲为,其他人给我打下手。省规复验、市卫复验、职称过渡、职称评聘、资格注册,兄弟处室的一句话让我啼笑皆非,“这种活你怎么也自己干,分给政务员干不就行了吗”,我没作任何反驳,甚至连想反驳的一丁点意思都没有,我在想,难怪人家检查的领导问起来你们盒内有什么时,脸红了嘴哑了!而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能对答如流。一项工作,校长分给分管校长,分管校长再分给处室主任,如果处室主任再一股脑给了工作人员,有些工作可以这样做,但总不能连这样的大型检查都让工作人员替咱干了吧?他们知道的毕竟少啊,高度不同嘛,同样一份报告,副校长准备出来是校级的水平,主任准备出来是处室的水平,而让一个普通老师准备出来最多是一个老师的水平。其实工作切忌指挥的多干的少,都在指挥就是瞎指挥!作为一个处室,一看团结,二看工作,团结出效率,迎接所有检查,我请,平时他们请,领导带头干,哪能不团结。

4、坚持每天早上巡视校园。“你怎么不和校长他们一块巡视”,我笑而不答,心想,这样的人千万别当了领导,爱做样子的人。春夏秋冬,每天至少2圈,发现了不少问题,打了不少电话,碰到了不少老师,掌握了不少真实情况,总结起来,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为谁胜任班主任,谁只能当初一班主任,谁可以当三年班主任,谁干完初二上学期必须下去,谁适合只当初三班主任,谁华而不实,爱做样子给领导看,我相信白沙埠中学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比我更明白。如此抓班主任,让演戏之人无路可逃。这就是班级管理。

5、严格考勤。“张主任,这个考勤机能不能调啊”,我知道下一句他要说什么,我迅速的补充了一句“有密码,不能调”,因此没有下文。自20xx年抓考勤以来,好像白沙埠中学历任校长都知道我可以信赖,不过好多老师也清楚,我这人不好求,无论签到考勤,会议考勤,升旗考勤,只要你没到,说也答应着但没有用。也正因为如此,谁的工作态度好,谁的工作态度一般,谁善于耍一些小把戏,我一个人足可以进行评判。如果这些工作全部都交给政务员去干,既不能保证工作不出问题,自己心里还稀里糊涂。

6、阳光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自10月份去城北中学学习并着手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来,不仅受到省规复验组省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还在年终工作表彰中荣获体育工作优秀奖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确确实实得到了锻炼,班级确确实实增强了凝聚力,学校办学层次也确确实实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篇7: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一、起模范带头作用

这个班的学生有很多毛病:做什么事情懒散拖沓,而且自私心很重。我就经常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做事情又快又好,×××爱学习爱劳动,有礼貌,爱帮助比他差的同学。我做事情也快速认真,说话做事说一不二,干脆利落,带头和学生、同事、领导打招呼,带头去干又脏又累的活。我们班打扫一楼厕所,卫生任务很重,一天有200多人如厕,又脏又臭,学生去打扫时他们就有怕的思想,胡乱打扫一下,绝大部分都没有整干净。我就叫上打扫厕所的劳动委员和学生,让他们看我怎样打扫,并且给他们说哪些地方该怎样做,这样下来,他们不再怕脏怕臭,把厕所打扫得非常干净。

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单一追求分数

上学期我们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我们班是毕业班,学生基础差,学习任务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还是花时间积极与学生一起训练,有些项目还请学校有专长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运动会上,团结进取,顽强拼搏,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总分全校第一,而且夺取了很多项目的第一名。学生士气大振,我乘胜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上学期期末再次获得优秀的成绩,数学成绩第一次总分超过了另一个平行班,进入县同层次毕业班数学的第一名;班级的各项工作也非常不错,纪律卫生评比也是荣获全校的优秀班级,还非常荣幸地被评为县优秀班集体。

三、注重班干部的能力培养

我现在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是轻松加愉快。可是去年刚带这个班的那段时间,我头都大了,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对班干部进行思想行为教育,教育他们要爱劳动,爱卫生,乐于助人,有礼貌,谦让,不欺负弱小,孝亲敬长,守纪律讲秩序,经常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经常表扬表现好的班干部。通过反复教育,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变得有集体荣誉感,有责任心,爱劳动,讲卫生,主动去帮人。其次,对班干部进行培训。鼓励每个班干部要有自信,有胆量,有能力去干好本职工作。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我有忧,有乐。最深的体会是学生与我同进步,共发展。

篇8: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这三个多月的教学生活,可谓紧张而忙碌。这一学期,我校全体教师认真按照学校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工作,开展校本培训。我们结合温州市下发的新教学常规,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本学期,我校教师认真学习实践各科课标,力图更接近最新的教学理念。同时,组织教师学习温州市的新教学常规,以新的常规要求老师们备课,上课,使课堂更加有效,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继续开展校内听课评课及教学诊断活动

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认真积极地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公开课、教学诊断、优质论文交流等多项活动。公开课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该学期我们共开展了6次语文研讨课,6次数学研讨课。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

有付出就有收获,我校邵**老师在骨干班培训中,一堂《平均数的认识》深受好评;讲座《角的初步认识》更是得到研训员南**老师的高度赞扬。

三、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该学期我校共开展了11次组内集体备课。通过老师们课前的积极探讨,深入研究,对文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读,课堂教学效益大大提高。

四、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本学期,我们按照新常规开展了2次常规检查,做到狠抓、落实,不走过场,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工作习惯。本学期,我校所有老师的教学常规明显好转。其中,本学年新进的教师金晓静尤为优秀。更为一提的是,我校两位老教师陈福荣和陈美英老师,虽在教学岗位上二十余年,但对于教学常规丝毫不懈怠,值得所有的青年教师学习。

五、校本活动特色创新

该学期我们教研组在教导的带领下,更加关注教师的自身基本素质,从读到写,以写为重,该学期我们开展了教师写字活动,经过书写优秀的老师的指导,示范,各老师学习,模仿,练习,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素质修养。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校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新上岗教师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校戴**老师被评为县工会先进工作者,戴**和郑**被评为学区先进教师,汤**老师在县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在2015年1月的教育教学论文中,我校教师积极参与,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朱**老师的《取教材之源,优化复习之课》获得县一等奖;戴**、叶**、邵**、沙**老师获二等奖,郑**、沙**荣获三等奖。

此外,我校陈**老师共发表了6篇文章,2015年1月《行孝吟》童谣评奖教学中荣获省三等奖。陈老师以身作则,引领着我校教师在习作这条路上笔耕不辍。

在提升自身的同时,我校教师不忘学生,努力指导学生并取得一定成绩。

陈**老师指导多数学生作文在《语文周报》、《冰心少年文学》、《少年素质报》上发表,让身处于农村的孩子可以带着想象的翅膀飞出大山,广博见识。

在学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朱**老师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一等奖,戴**老师获得三等奖。

在学区艺术节比赛中,我校也小有成绩。摄影比赛中,三年级的邹**和陈尔**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书法比赛中,侯**、敬**获得三等奖,班级书法三等奖;同时,在纂刻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季**老师指导我校足球队在县足球赛中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篇9: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本学期教科室在学校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强化教育科研的核心地位,帮助教师树立科研意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现就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教科研制度,规范和强化教育科研日常工作。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完善并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月考核”、“教科研成果奖励”等制度建设,以此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深入发展,使教科研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教师教育科研月考核:本学期改革了学校教师月考核奖励条例,有针对地指导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于月底组织交流评比活动。以此鼓励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研究实践和反思总结,提升自己教科研水平,切实改善自己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教科研氛围,着力落实教师的培养工程

教科研工作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优化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本学期引导全体教师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开展校本研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日常性行动研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1)鼓励加强理论阅读:鼓励和督促教师认真阅读《江苏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研究》等教育理论书籍,同时还要求教师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完善个人博客,提升理论素养,拓展科研视野。

(2)大力倡导行动研究:在鼓励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一线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起来,努力开展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日常性行动研究活动,并将反思总结形成文字。经常进行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学习,积极引导无课题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申报课题,本学期有6位青年教师先后申报了“小课题”研究项目,形成了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新局面。

(3)突出专家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市级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说课”“评课”“教学设计”等基本功的培训。同时还邀请领导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沙龙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学校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加速他们的专业成长。

(4)创造条件开拓教师视野。努力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本学期先后组织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前往南京、扬州、常熟等地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此让青年教师得到一种全心的历练。

三、积极参与“新基础”实验活动,加强了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校德育课题《促进师生道德生命成长的班集体德育建设的研究》的实施借助了“新基础”实验的“东风”,扎实有效地开启了实验研究的第一步。本学期实验组教师包丽佳、孙华秀老师承担了研究课“书市淘宝”和“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分别就“小队建设”和“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下实现人的培养”做了研究展示。也生发了我们研究组成员许多思考:如“评价一堂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如何看待班主任工作发展水平?”等等。研究带动思考,思考促进研究,在这样真实有效的研究状态下,我们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开始形成了一个个小高潮,班级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小窗口——班级网站,来展示自己班级的特色,来彰显班级文化建设的风采。班主任也形成了自我更新,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意识。

四、及时推广教育科研成果。

(1)、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论文比赛。鼓励教师个人向报刊、杂志投稿,做好学生作品的推荐发表工作。加大推广与宣传力度,展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2)本学期精心准备,于5月9日接受了市科研基地中期评估。我校教科研工作以管理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显著而获得与会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也是对我们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大鼓励。

(3)学校的“书画艺术校本课程” 本学期扎实有序地正常开展,并且在书法教学科研上又有新的突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实验教材审定会上,我校老师设计的教材样章被教育部规划汉字委员会选中,现已作为范本在部分省市推广,为常州市书法教育增添了荣誉。同时书画组老师共同研究,由李波老师执教的书法教学视频案例获得了市一等奖。2008年4月我们天宁区书法协会也在我校中山书画苑宣布成立。

(4)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我校的沈花老师语文学科获得二等奖、李波老师获得科学学科的二等奖。

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相信在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下,我们终会成为成功者的!我们将树立信心,扎实有效的开展研究工作,达成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景:那就是依托教科研活动真正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加强教学、教研、科研、培训多位一体的整合,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常州市中山路小学教科室

篇10:小学教科处工作总结(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依据学校实际,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品位”这一总体思路,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使教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立足新学期教导处的中心工作,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为主阵地,创新课堂教学,深入推进《“化育共生”学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引领下的“点化”课堂教学实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

二、工作目标

1、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继续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打造“点化”艺术课堂教学。

2、教研常规工作有序有效,加强学习,多渠道的提高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研究水平。

3、加强学校龙头课题《“化育共生”学校教育》的实践研究,汇编成果;

4、抓实课题实施过程,做好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工作,注重积累教科研成果。通过自主论坛、沙龙等活动,提高区级课题与校级课题的研究实效。

三、具体内容

(一)、开展主题教研,实现“点化课堂”

1、深入学习,使“点化教学”的理念更明确(1)、自主学习。本学期,各教研组将继续依托校本教研,主要围绕“点化艺术”,开展“210”(两周一次;每次10分钟)深度主题式教研,具体做法是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围绕“课程标准”和“点化教学艺术”、“组内课题”等主要内容开展“嵌入式”培训活动,深化“点化教学艺术”的课题研究。(2)、专家培训。借鉴静安区一师附小“支架式”学习的研究经验,充分运用华师大专家团队的平台,开展“点化课堂”系列培训活动,督促教师对学科教学内容建立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框架,内化“点化教学艺术”的本源和宗旨等。

2、认真实践,使“点化教学”的研究更深入

继续借助“华师大高校团队指导”的契机,以备课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录播系统开展 “一师一优课”研讨、录播、点评活动,引导教师聚焦课堂,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绿色学业指标”下的“点化”课堂。

(二)、加强课题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总结梳理成果。

完善“科研引领——项目推进——教育教学实践——适度帮助——反思总

结”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实施教研组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日志”和教师课题引领下的“教学研究札记”,使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两研”合一,三位一体。借鉴静安区一师附小“支架式”学习的研究经验深化“点化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的研究,撰写案例与论文,汇编《古小科研优秀成果集》,开展主题科研沙龙活动;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做好校本课题结题和2017年区级课题申报。

(三)、理论学习促提高。

继续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来更新观念,促进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订阅《现代教学》等刊物,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提倡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分析所任年级的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和学习各类理论杂志,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理论水平,做科研型的教师。

(四)、加强教师科研意识建设。

(1)借助华师大专家团队,继续探讨点化课堂教学艺术。(2)与教学研究紧密联系,以研促教。

(3)以教研组为中心,开展特色学科建设小课题研究。

附行事历:

三月:

1、校本课题负责人工作例会暨2017年区级课题申报动员会

2、指导2017区级课题的申报

3、“点化课之一师一优课”教研活动 四月:

1、资源联盟学科联动教研

2、“点化课之一师一优课”教研活动

3、区重点课题《“化育共生”学校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汇编 五月:

1、“点化课之一师一优课”教研活动 2、2016学年区级一般课题中期交流 六月:

1、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11: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及总体特色

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开宗明义点出“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超越现在同类教材的水平,争取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努力做到让一线教师好教好用。

温儒敏教授将此套教材的总体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

1.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温教授说:“教材编写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此套教材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空洞说教的。“立德树人”是基本点,其“德”不只是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习惯、法规等等,都有机地渗透到教材的方方面面,化为“血肉”。

2. 接地气,满足一线教师教学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得到普及,深入人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普遍存在“两多一少”,即精读精讲多、反复操练多、读书太少;课堂活跃但思维浅表;综合性学习走过场;等等。这套教材努力使语文教学做“两个延伸”——向课外阅读延伸,向语文生活延伸,如从一年级就编排“快乐读书吧”栏目,引导“和大人一起读”,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

3. 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及时转化科研成果。重视学术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如:优先编排认识300常用字;借鉴吸收各版本教材乃至民国教材的优点,使本套教材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4. 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包括教材体例结构、选文、单元和练习设计、插图、装帧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富有生活气息。

二、“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七大创新点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在四方面总体特色之下,具体表现为七大创新点。

1. 选文坚持四个标准,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语文教材以课文为载体,因此,选文的质量关乎教材质量。课文要的是经典的、美的,又能适合教学。总体看本套教材“时文”减少了,传统经典篇目、革命传统篇目和古诗文增加了,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针对教学而言)。一年级再次降低拼音教学的难度,一是将拼音教学往后挪,先识字后学拼音;二是更明确拼音的功能定位,即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阅读;三是拼音教学本身与识字、阅读更好地融合。

2. 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一是采取“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编排内容。所谓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各单元内容由隐线“人文主题”和明线“语文要素”来组织,每个单元的若干篇课文大致体现一个主题,但不明确命名。而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单元导读”或习题设计之中,即“语文要素”,使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干货”落地。二是教材提供一个“框架”,将各板块内容,如课文、识字写字、汉语拼音、口语交际等穿插进去。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致依照几个板块的顺序进行,也可以灵活安排、有机融合。

3.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让一线教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即在语文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上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得”的“一得”不只是人文的,更主要的是“语文要素”。这些“语文要素”体现在:(1)单元导读;(2)思考题和拓展题;(3)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4)初中阶段还有“补白”;(5)教师用书中,并努力做到有梯度、螺旋式上升。教师在备课时要梳理清楚,细化为教学行为。另外,本套教材还特别重视阅读策略、阅读技能,如朗读、默读、快读、浏览、跳读等训练,使学生有方法地阅读。

4. 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以往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但实际教学中,不管什么文体的课文,也不管“精读”“略读”都一个模式、一种套路。本套教材为根治这种“课型混教”的毛病,开出“药方”,采取“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编排内容。一方面,将“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从名称上反映教学理念的转变——顾名思义:“教读”课文强调教师的“教”,明确“教读,主要是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教读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自读”课文强调学生自己的“读”,明确“自读,主要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很多情况下,自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另一方面,阅读教学格外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强化运用阅读策略方法进行阅读;二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有方法有速度地阅读,合力提高阅读质量。

5.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书香社会”才有真正的落点。小学一年级先识字、读儿歌童谣、听故事,再学拼音,设置“和大人一起读”;中高年级每个单元都有向课外阅读延伸,“快乐读书吧”一以贯之;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读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增加阅读教学的阅读量,例如,采取“1+X”的方式,教读一篇带若干篇。没有阅读量这一条,一切免谈。

6. 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一是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明确拼音的功能定位——为识字、阅读服务,将拼音教学挪后并与识字、学词、阅读紧密结合;二是优先编排认识300常用字;三是强化“多认少写、先认后写”的原则,以尽快阅读。

7. 提高写作(习作)教学的效果。习作就是习作,不要要求太高。教材中编排有以习作指导为主线的独立单元,以增强习作指导的序列,提高习作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三、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本”教科书

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亮明“一个观点”:一套好的语文教材,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让语文教师不再纠结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他坦承“部编本”教材“好教”,但要“教好”并不容易,要“教好”这套教材,必须增强“六个意识”。

1. 国家意识。在任何一个国家,母语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部编本”语文教材也不例外。它以语文核心素养统领,从六个方面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体现“国家意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民族团结教育;(5)海洋与国家主权教育;(6)法治教育。教好这套教材,要时刻绷紧国家意识这根弦,必须怀抱对国家、对党、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责无旁贷。

2. 目标意识。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教学中,要强化目标意识,大胆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能力训练。(1)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要从三个维度即方法、能力和习惯来组织内容,将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细化落实到单元内容中,并且要在单元导读中明示。如,一年级的语文要素包括,朗读: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内容理解:找出课文中的信息,概括信息作简单推断;标点: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等。教材采取“双线组织结构”组织单元内容:宽泛的“人文主题”是暗线,教学时不要在人文主题上钻牛角尖;明确的语文要素是明线,教学时首先要明确训练目标、语文要素是什么。为强化语文要素,教材还编排了以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提问、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等)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和以习作指导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2)目标系列更清晰,梯度明显,螺旋式上升。目标系列上,分为阅读系列和表达系列,加强表达系列,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加强“功能性”交际训练,从人文主题中走出来,如商量、转述等。梯度上,教材先把“语文要素”列出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散到各册各单元中,每册都有两个重点训练项目,对“重点训练项目”与“一般训练项目”进行区分,使教学更有“抓手”。(3)语文活动的设计体现学与用相结合,例如,一年级编排“字词句运用”训练项目。

3. 文体意识。弱化策略,淡化文体,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低的重因。不管是什么文体,基本上是按记叙文的模式去教学,本是虚构的小说,如《桥》,却当纪实作品教学;本是神话的《普罗米修斯》,孩子却真以为人间的火是“盗来的”。树立文体意识,就是对不同文体要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解读,如小说关注的是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等。这套教材编排的文学作品超过历套教材,很多单元都以文学体裁来编排。教学时关注什么、怎么教,要认真研究,要教出这一文体的特点——“这一个”。教师们要加强文学修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如寓言、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小说、诗歌、散文等等。

4. 读书意识。不读书,怎么学得好语文。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是此套教材的基本思想。每册教材课文篇数减少了,阅读量却增加了。怎么增加?一是课外阅读教材化。“快乐读书吧”栏目一以贯之,亲子阅读、“无压力”阅读、自主阅读、全民阅读的“读书线”贯穿始终,如一年级编排“和大人一起读”,从孩子入学开始就“倒逼”家长读书,进而实现全民阅读,为建设“书香社会”作出贡献。二是课文变长了。课文篇数少了,但长篇课文多了,到中年级就有3000字以上的课文。三是编排了若干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生怎样阅读,进而会阅读。如:从读封面、读目录、读序言开始读整本书;从读儿歌童谣到读寓言故事再到读整本书;等等。要让学生读书,教师首先要读书。教师如果不读书,如何教得好学生读书。因此,读书应成为教师生活的“新常态”。

5. 主体意识。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这个“主人”“主”得如何,关键看教师的组织、引导、激励、点拨的功夫。如果可以离开教师的组织、引导、激励和点拨,学生为什么还要到学校?当然,学生之所以要到学校,是因为最终要离开学校。因此,教师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促使自得、自悟、自能——学生会学习了,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便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辩证关系。这套教材,继续倡导:(1)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自主阅读、自主表达。该扶的扶,该放的放,扶放结合,扶放适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2)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又回到机械繁琐训练的老路上去。训练是必要的,但训练要体现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训练面要扩大,但训练时间要缩短,效率要提高。怎么解决这对矛盾?区分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是一条路;让训练变得有趣是一条路。“语文课要有激情、有意思。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舍不得下课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

6. 科研意识。怎样用好这套教材?要加大教科研的力度,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从宏观上说,(1)教材的思想性问题:①教材怎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容易落实?②在传递核心价值观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2)教材的科学性问题:①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排方式是否科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②教材是否体现了课改最新的成果?在完善教学理念方面有何突破?(3)教材的适用性问题:①教材的容量和难易度是否符合当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接受程度?学生使用的感受如何?②教材是否便于教师教学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③还有哪些提升或改进的空间?从微观上说,(1)每课的识字量、写字量是否合适?每课新出现的偏旁部首、新的笔画安排是否适合?(2)每册编排的4个口语交际内容与人教版实验教材或其他版本教材有不同的,也有相同的,不同内容如何进行教学?相同内容又如何创新教学?(3)语文园地中“字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的各项内容需要做哪些改进、提高?(4)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如何进行操作?等等。总之,不做研究,就难以胜任教学,所以说“部编本”教材“好教”,但“教好”不容易。

四、用好“部编本”教科书的建议

“教好”教材,其实质是“用好”教材。就如何“用好”教材,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教师要学习。语文教师“学习”的首要标志是读书。诚如温儒敏教授所言“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读书,你就是语文教师”。读书,要成为语文教师的“通行证”。此其一。其二,要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读懂了课程标准,就读懂了教材(也读懂了教学)。研读课程标准是“取法乎上”。其三,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研读教材,首先,要熟读教材,做到整本教材了然于胸。其次,要读到“文字背后”去,即对编写者的意图了然于胸,大到单元导读、课文及训练栏目的设计,小到插图、练习题、栏目名称和示例,都体现着编者用心,即便是一道小小的“扩词”练习(如下图),都蕴含着“分类”等逻辑思维训练。再次,要琢磨如何把种种“用心”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书会助你一臂之力,因此,研读教师用书,是必做之功课——照着教师用书去做,大抵不会偏,也能事半功倍。

第二,教师要研究。研究就是针对问题想,想明白了去做,做得有趣有效就是研究成果。前面已经罗列了陈先云理事长提出的“宏观”和“微观”研究课题,这里再补充一些更细微、更实在的问题:(1)为什么要先识字后学拼音?学习拼音干什么用?(2)为什么要“多认少写”?怎么认、怎么写?(3)反复几遍就能认识一个字、就能写对(记忆)一个字?(4)拼音四线格、汉字田字格到底做什么用、怎么用?(5)一篇课文到底要教(学)什么、怎么教(学)、怎么评价教(学)的结果?即“一课一得”的“一得”(语文要素)问题,如朗读、字词、理解(明显信息、简单推断)。(6)插图怎么用?(7)如“天地人你我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怎么讲?(8)怎样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9)说话与写话的联系与区别。等等。只有静下心来,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才是真研究,才是教师做研究之根本。

第三,评价要改变。评价是“牛鼻子”。评价不改,死路一条!不管是用“部编本”新教材,还是北师大版修订教材,抑或其他年级现行教材,评价不改革,教学改革都将功亏一篑。对于一年级:(1)不建议“纸笔测试”。即便纸笔测试,坚决不考按四线格写拼音、给汉字注音等等。(2)拼读、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词语(扩词、近义词、反义词、说话),课文理解(找明显信息),讲故事,等等评价,都应该结合教学、落实在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完成。(3)建议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记录”,但不是一人“一袋”或一人“一(印刷)本”。(4)必须开好家长会,指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评价中。

一言以蔽之,“教好”教材也罢,“用好”教材也罢,都要遵循“二八律”。如给教师一个明确的目标,即80%的教师“教教材”,努力“教好教材”;20%的教师“用教材教”,努力“用好教材”(其中5%的教师努力做到“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当然这两部分是流动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退要有底线。“底线”就是“好好地教教材,努力地教好教材”。

上一篇:下乡支农总结下一篇:合伙经营宏达摩托车修理行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