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

2024-04-23

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精选7篇)

篇1: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

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

自查自评报告

我镇在成立自评工作组的基础上,依据教科研工作的评估细则,于十月份对中心小学、村小的教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镇小学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63个教学班,在校生2685人,教职工147人。根据教科研工作的要求和本镇的小学实际,实施了“一把手”工程,设置了教科室,中心课题研究组,六个课题研究小组,做到了从中心到村小,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以教科研骨干教师为组长的指导小组。人人参与全方位引入,从过程管理,形成了群众性的教科研热潮。

二、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情况

我镇中心小学十月份对教科研自查自评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工作小组,按照评估细则,分工负责,利用三天的时间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了自查自评。采用边查边评边纠相结合的办法,克服了“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的错误做法,确保了教科研工作实效性的健康运转。

三、学校教科研达标情况

我镇教科研工作整体评价为良好,总分为85。具体评估细则如下:

A1组织领导得9分 B1领导重视得6分

C1实施“一把手”工程,学校主要领导重视并 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得2分。

C2分管领导明确,能保证参加教科研活动,得1分 C3校级领导承担市(县)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有相应科研成果得1分

C4有激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政策措施得1分

C5教科室的作用在学校整体工作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得1分。

B3规划安排得3分

C6有教育科研工作规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得1分

C7教科研工作列入学校行政办公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教育科研工作,有会议纪要得2分。

A2教科室建议得21分 B3机构设置得2分

C10设有教科室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教科室主任得2分。

B4人员配备得3分

C11有专职工作人员得2分。

C11有兼职科研人员3名以上得1分

B5办公场所得2分

C12有专门的办公场所,面积在8平方米以上得2分。

B6装备资料得7分

C14有专用档案柜、橱得1分

C15有专用微机得2分

C16有专用教科研资料室得2分

C17教育科研类图书、资料丰富管理规范得2分

B7制度建设得3分

C18教科室、教科研人员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得1分 C19教育科研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上墙明示得1分

C20建立教育科研课题一览表,并上墙明示得1分

B8档案建设得4分

C21教科室自身科研活动档案建立完备、整齐得2分

C22教师个人教育科研档案建立齐全得2分 A3队伍建设得8分 B9科研人员得3分

C23科研人员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得1分。

C24教科研人员定期外出参加科研培训得2分 B10教师队伍得5分

C25经常地对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培训得2分。

C26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比例在85%以上,中青年教师参与率在95%得1分。

C27积极主动地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科研指导,提供智力支持得2分。

A4课题研究与管理得26分 B11承担课题得6分

C29独立承担了市级以上课题的可得4分 C30独立承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得2分。B12科研活动得7分

C32经常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专题研讨会,有活动内容、过程分析、效果反馈、调整策略、研究方向得5分。

C33课题研究每学期必须在4次以上得2分 B13课题管理得7分 C34按时开题,有规范的课题研究方案或计划得1分。C35重视课题过程管理,有阶段性研究成果得2分。C36按时结题有规范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得2分。C37有市级课题,校级、个人课题结题率90%以上得2分。

B14经费投入得5分

C38有教育科研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得2分。C39有科研课资助经费和成果奖励经费得1分。C40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奖励基金得2分。B15教科室成果得2分 C43主持市级课题得1分

C44主持校级课题得0.5分,结题0.5分,计1分 A5科研成果与推广得2分 B16教师科研成果得6分

C46(1)论文获市级奖或在市级报刊发表(2)论文获省级或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得6分。

B17成果推广得6分

C49积极推广应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推广的科研成果得2分。

C50借鉴并扩大国内外的先进教改经验得2分

C51总结本校的教改经验并进行扩大,卓有成效得2分。

A6信息与宣传得7分

B18信息提报得7分

C52教育信息渠道畅通得2分

C53每学年被采用的信息得5分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 C28独立承担或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或确定为省级课题实验基地、实验学校。

C41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分),结题(2分),优秀课题(4分)。

C42主持地、市级课题(2分),结题(1分),优秀课题(3分)

C47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或获地、市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6分。

C48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教科研类专著市级4分,省级6分,国家级8分。

C54被国家级报刊等新闻媒体采用每条6分,被省级报刊等新闻媒体采用,每条4分,被地、市级报刊等新闻媒体采用,每条2分。

以上几条,均为空项,我们决心在新的学期里,加强对教科研工作领导的力度,积极主动地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填补以上的空白。

篇2: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

大村镇中心小学 2010年4月6日

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汇报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必先行。近年来,我校教科研工作在上级科研部门的关怀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局教育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教育科研“两主动、三服务”的工作方针,大力发扬和谐、勤勉、精致、高效的工作作风,强化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进一步扩大了教科研在兴教、强效、塑师方面的影响力。加强教育科研,转变思想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为推进我镇小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和教育内涵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领导高度重视 激发了教研热情

我校自1986年建校,全校教师80余人,从整体上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教科研意识较薄弱。针对实际学校确定了“骨干引领、科研先行;点上突破、面上辐射;整合强化、凸显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们镇域教科研骨干教师为全体老师作了精彩的教科研报告,使老师们明晰了教科研的意义、步骤与方法,打破了对老师们来说教科研高深莫测的神话,使全校老师走向了问题型教研课题研究。学校在教科研上实施政策激励、全力支持。我校承担了“十一五” 课题《学习策略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生活化习作教学有效性研究》研究,于08年三月份立项开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历时两年多的刻苦攻,今年六月份迎接总课题组鉴定结题。老师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找到了自信,激发了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课题引领润无声,校园兴起教研风”已经成为我校教学教研的真实写照。

二、完善科研制度,加强学校科研管理

为使教师的科研工作热情持之以恒,真正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我校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研管理机制,明确了以校长、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为首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不仅设专人统一管理科研工作,而且设立了每个课题的负责人与核心组。每学期初,在制定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前,校长都亲自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首先制定出教科研课题的计划,旨在以科研带动教研。课题研究的操作实施以及阶段小结、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也都亲力亲为,带领全校教师同做科研课题,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在校长的亲自带领下,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学校各类课题的申报、立项,并进行分类管理,组织课题的实施工作,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对课题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我校的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有行政管理和科研经费保障,科研档案齐全。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工作制度、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引进教育科研新信息,把讲座与学习结合起来,课题申报制度——教师结合学校教科研课题,依据自己实际自选子课题,学校统一调控,论证立项;科研成果汇报制度——每学年进行一次校级科研成果交流活动,由学校教科研室整理汇总,进行全校交流;科研奖励制度——

对教科研成果显著的个人和教研组给予奖励。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的完善,充分调动了我校老师们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三、组织学习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提高教的教研意识与能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法。历年来,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非常重视。为此,我们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体举措为:每学期必须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利用教师例会,在教师中开展“每月一讲”活动,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期末结束时,举行读书报告会,重点交流阅读后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成效。鼓励教师做教育博客,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所感所悟及时记录下来。

2.加强校本研讨,增强科研活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以教育教学沙龙为平台,开展专题研讨。近年来,我们围绕“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我的教育故事”、“趣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教学的模式与评价构建”等主题,坚持每月进行一次交流活动。(2)推行“导研制”,促进共同成长。由学校教学督导办公室成员先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攻关目标。(3)推行“三级评课法”,提高评议成效:一是听课老师独立评课,填写好听课本上的评析栏及评课表;二是年级组讨论,填写好集体评议表;三是教研组集中交流。(4)推行“行动跟进式”,实践先进教学经验:外出观摩学习的教师必须汇报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作为教师进行自主实践课改的目标与方向。

3.本着强化一个思想(科研兴校)形成两支队伍(一支较强的教科研管理队伍,一支有科研意识能独立实施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的思路,为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制定了《大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三年规划》。我们把教师分成三个梯队:一是才上岗的教师和工作三年内的年轻教师,二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需要发展和培养的教师,三是骨干教师。才上岗的教师和工作三年内的年轻教师,每学期必须上汇报课,由教导处和所在教研组组长亲自听课评课,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指明下步的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磨练,促进年轻教师进步,上台阶,求发展,形成教师队伍的一个梯队。对于发展中的教师,学校努力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如上观摩课、公开课,参加各级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使他们保持对教学的高度热情,对今后的努力方向也更加明确。对于我校的骨干教师,要求他们设立小课题,把教学与课题结合起来,开展课题研究,为年轻教师的发展引路。我们要使这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成为既有实际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理论修养的科研型的教师。

4、以落实胶南市教体局小学教学常规为抓手,以开展各种活动为手段保证了构建有效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先后组织了“校级优质教案、优质案例、优质课、我的教育故事”等各项评优活动及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目前,校内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使我校教师在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中增长了才智、提升了教育教学

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一批中年轻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刘爱、赵福菊、丁丽丽、臧科运、于清信、刘婷婷、赵艳、丁春美、许波、王明斗、杜秀娟、杨学丽、丁华等老师在各类活动比赛中多次获奖。

四、重视研究过程 优化管理落实科研的实效性

通过学校把关对于立项的课题从开题之日起,教科室主任靠上调度,每月一次形成制度。将制定研究方案、实施步骤、理论学习、观摩课例、个案分析、研究进度、考察效果、总结方法、形成策略、材料积累、申请鉴定等每一个环节都抓在手上,使学校对课题的研究都做到心中有数。如遇有疑惑,学校便邀请市教科室领导、骨干教师进行指导,确保各类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有:《生活化习作教学有效性研究》,从课题可以看出,教育科研在我校各项工作中已经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教师不自觉地投入到实践研究当中,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培养自身科研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增强科研意识,逐步落实教育科研实效性。

五、强化激励措施,提高科研积极性

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学校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每学期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对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辅导学生等劳动成果均有奖励措施。

回顾一年来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大村镇中心小学

篇3: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

近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努力营造全面育人的氛围,以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不断加大科技教育力度,坚持以学生为本,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知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如今的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已配有多功能报告厅、录播教室、微机室、会议室、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室、劳技室、舞蹈房、音乐室、美术室、音体美器材室、少先队工作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等专用功能室,经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创业,共同努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科系统模范教工之家”“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泰州市绿色学校等各级各类奖牌及称号。

篇4:正村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正村镇中心小学位于正村镇址所在地,辖区生源为镇直属、正村村、西沟村、北沟村适龄儿童。在校学生520人,其中女生233人。在校教职工25人,其中门卫3人。

二、安全工作组织建设

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分管校园安全工作,教导主任分管常规教学安全工作,政教主任分管学生交通安全工作,后勤主任分管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德育主任分管思想教育安全工作。办公室主任分管,事故上报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校长同每位分线管理的二线领导、任课教师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三、制度建设

学校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安全工作管理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制度④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⑤家长入校制度⑥校产安全管理制度⑦路队管理制度⑧事故报告制度⑨档案管理制度。让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

四、安全工作预案

专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安全事故应急队伍。保证突发事件的专人、专项有序进行。预案涉及防范、防火、用电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体育课活动课、教室课间活动、交通、流行传染病、大型活动、外来暴力侵害、自然灾害、其他伤害事故等12项校园常见紧急事件。保证在紧急的情况下,专业、高效的组织救援和抢救工作。

五、安全工作排查

学校成立有安全排查小组,坚持每月一次的专项排查,并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各分线领导限期整改。冬季到来,为保障学生能够平安过冬,我们还进行了冬季学生安全工作调查统计,涉及困难学生、路途较远学生家长接送情况、家庭取暖情况。我校在校生520人中有95人(女38人)有家长接送。煤炉取暖家庭50人,电取暖家庭117人。并对以上排查问题,及时的通过面谈、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保障学生往返学校的人身安全,保证温暖安全过冬。

六、安全教育与总结

学校每学年将学校安全工作写入学校工作计划,政教处制定全年安全教育行事历,保证一月一主题。同时学校主管领导每月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安全主题教育,班级依据学校月教育主题,每周2次安全主题教育。内容涉及

等方面,要求教师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总结正面典型,发现隐患与不足,及时补救。

七、安全应急演练

依照安全工作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要求应急小组和应急队伍严格按照预案进行操作,演练结束后及时的进行教育和总结,让学生切实的掌握一定的逃生和自救能力,让我们的教师队伍切实的做到规范、高效进行救援。

篇5: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

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做好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是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服务群众实际需求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接市教育局的《诸城市关于做好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诸教便函【2014】120号)通知后,中心校领导非常重视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立即召开学校班子成员会议,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切实领会通知精神,制定林家村镇小学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成立延时看管工作机构

1、成立延时看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历建福 副组长:黄庆河 臧志明

成员:孙军勋 高增禹

金发亮

徐功礼 刘焕友 郭玉军 王海深 郑泽友 赵鑫生 史守恒 郑泽玲 纪汝春

蒲玉清 陈永亮

姜恩勇 陈玉征 魏福彩 刘清见 刘玉砚 臧志明 管培军 马耀堂

2、成立延时看管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延时看管工作。臧志明兼任办公室主任,黄庆河、管培军、马耀堂为成员。地点:教科室

二、延时看管服务的具体要求

1、服务分类:

延时看管服务工作分为校内延时看管和校外延时看管两大类。

2、服务对象:

延时看管服务工作主要针对家庭看管确有困难的学生。校内看管服务对象主要为低年级学生;倡导中、高年级学生选择社区“四点半学校”或有关社会机构进行校外看管,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也可实行校内看管。

3、服务时间:

校内延时看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一般情况下,冬季到17:30,其它季节到18:00。社区、社会机构的服务时间可在教育部门指导下自行确定。

4、服务内容:

(1)校内看管:以公益服务为主,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可以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自主学习、智力游戏、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也可以以兴趣小组或社团等不同形式组织的自主实践活动,以及其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育人课程。

(2)校外看管:看管机构要依据实际,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育人实效。

5、服务主体:

校内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由学校安排教师直接看管,也可由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义工进行看管,还可吸纳社会人士、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参与看管。校外看管由社区或有关社会机构负责。延时看管服务工作,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委员会的参与和监督。

三、服务程序:

由家长向学校提出延时服务申请,学校审核申请并与家长签订《学生放学延时看管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

四、延时看管服务的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

学校高度重视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事项,纳入学校工作常规,加强领导,精心策划,认真实施。

2、健全制度。

学校立即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等,确保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3.激励措施。

将延时服务纳入学校工作量化考核,校长:该项工作占校长工作考核“责”项中的10%,教师:在教师绩效中的学校工作中另设分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延时看管服务。

4、规范管理。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4)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5)自愿参加延时看管的学生须由家长为其投平安保险。(6)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五、全镇各小学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关于12月25号报小学教研室审查后,于12月底在本校网站上公布。

篇6:市中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汇报

一.学校简介

市中办事处中心小学始建于1957年,时称市中区中心小学,前身为青岛县南头完小。该校曾四次改建扩建,1996年9月迁到现址。

学校占地1999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76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072名,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专任教师71人,其中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32人,中专学历2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多年来,我校始终以“办市中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 “规范立校、科研兴校”为目标,确立了“为学生明天的成功而奠基”的教育理念,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思善问、活学巧用”的学风。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实验仪器、图书配备均达到省定标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机器人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舞蹈房、体育活动室、美术教室、德育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等齐全,教师每人配备一台微机并建成校园网,较大地提高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校信息化的水平。

近几年来,“科研兴校”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的共识,我们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现有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立项课题2个,市级立项课题8个,区级立项课题18个。近年来,在区、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有300多篇,其中有近百篇论文在国家、市级刊物上发表。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校先后被确定为省“循序自主作文”实验基地;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并被评为青岛市精神文明示范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青岛市卫生先进单位;市中区先进基层党支部;市中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区妇女儿童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区群众满意的街道站所,连续多年被区教育局评为“办学水平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师、学生在市、区级多项比赛中获奖人次居全区前列。

回首往事,令人欣慰,展望未来,信心倍增。市中中心小学的全体教干教师将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努力把握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机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志存高远,锐志进取,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二.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做法

(一)领导重视、支持科研工作

以“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是我校主要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多年来努力实践,从不动摇。

1.设置科研机构

我校在1996年成立了教科室。校长亲自抓教科研工作,有一名副校长分管教科室工作,教科室配备主任一名,教科员一名,具体负责全校的教科研管理工作。教科室承担全校的科研活动计划的制订,课题研究业务的指导和管理,以及骨干教师的业务辅导等工作,为此,教科室还组建了一支以课题组长为主力的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全面履行学校科研职责。

2.纳入学校规划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需要依靠教科研来推动。学校领导始终将科研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甚至是每学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每学期学校工作报告,校长必将重点放在教科研工作上,提出教科研工作方向及基本要求;在每学期初的教师大会上,教科室须公布学期科研工作目标。教科室还根据区教科室计划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目标,制订好学期工作计划,召开全校的教科研工作会议,明确教科研工作任务,并对骨干教师进行科研培训,使全校的科研工作有方向、有计划,分工明确,落实到人,讲求实效。

3.率先投身科研

学校主要领导支持教科研不仅在口头上,还体现在行动上。近三年来,一把手杜校长亲身投入,躬身实践,已承担省级级课题1项并顺利结题。分管校长确立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已经结题。并且,学校在科研经费上给予教科研工作大力支持,教科室举办的工作会议、校本研究培训班、名师学术讲座、研究课活动、主题沙龙研讨会、外出参观考察活动、读书笔会等经常有领导参加活动。

4.制度管理科研

教科研要重视过程管理,特别是要追求课题研究的常态化和有效度,必须要有一套机制。以制度管理科研是一种保障。多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学校教科研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事,以制度带人。特别是去年以来,学校实施绩效考核,修订了《市中中心小学各类竞赛奖罚条例(修订稿)》和部分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将教科研工作量化,全面纳入年终教师绩效考核和村级小学年终量化工作,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校教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室创新,全心全意构建科研文化

领导支持是一所学校能顺利开展教科研的决定性因素,但如果没有教科室主任的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育科研也不会生气勃勃,更谈不上创建科研文化。

1.稳定的网络

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首先应有一支比较稳定的科研骨干队伍引领。多年来,教科室坚持聘请有水平、有热情的一线专任教师任兼职教科员,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科研网络,并且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培训、考核。每学年组织他们外出参观、考察,努力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并且,为保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做到课题组长及其核心成员中途基本不更换,保证了课题研究和科研活动的连贯性,激发了课题组长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2.创新的机制。

学校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杜绝开题热闹,过程冷清,结题照抄的现象。为此,教科室创新科研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促使课题发挥真正的为教育教学、为教师学生、为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坚持“操作组长负责制度”、“期初计划、期末总结、每月活动记录制度”、“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袋和调研制度”、“实行区级以上课题信息化管理制度”等,并且倡导科研、教研合一,强调课题研究课堂化,课堂教学问题化,要求每个课题每学期必须要有一堂研究课,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定内容;必须要有一次课题沙龙研讨会;每次活动教科室、课题管理组人员必须全程参与,人人发言。并且,课题组老师随时采集活动信息,及时发至教科研信息组;每学年,教科室根据各课题组研究工作和实验情况,开展年终评估活动,评选“科研型“老师,并将考核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大大增强了课题组成员投身科研的动力。

3.坚实的基础。

光有骨干队伍引领和机制的保障还不够,必须动员全体教师参与,“人人是科研工作者”,开展群众性科研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文化,让每一位老师参与教科研,在科研中磨炼自我,在评判中反省自我,在管理中规范自我,在受益中发展自我。

多年来,我们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坚持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读书、反思活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举办读书笔会,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育随笔等的评论,举行“读书型”教师,“反思型”教师评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修养和自我评判精神,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2008年以来,我校承研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5项,区级课题12项,校级课题9项,部分课题已于2009年结题,这些课题全部由科研骨干担任操作组长,吸收了80%的教师参与。2010年,学校又成功申报立项3项市级课题,18项区级课题,19项校级课题,90%以上老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来。以课题为核心的群众性教育科研之气候已然形成,夯实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学校发展储备了后劲。

三.资源共享,不遗余力宣传科研成果

三年来,我们努力倡导“课题从课堂中来,研究到课堂中去,成果为自己所用”的研究思路,努力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再研究、再发展。

不仅如此,我们还不遗余力宣传、推广我们的科研成果,共享我们的科研文化资源,携手合作,共同繁荣教育科研。

一是积极参赛。三年中,我们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市级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三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区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近300多篇科研论文在区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或在区级以上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成果及论文的获奖和发表不仅检验了我们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科研的整体水平。

二是出版信息报。《先锋》是由教科室编辑的一份校报,是一个很好的介绍我校教科研动态,宣传我校教科研成果,展示教师教育风采的平台。我们每月编辑出版,并利用教科研工作会议等机会向兄弟学校宣传,以扩大科研影响力。

三是采集网报信息。学校网站是宣传、推广教科研成果的最便捷、最有效的窗口。我们专门设立科研信息组,经常性地采编科研信息,及时进行网站宣传,以达到科研成果和科研资料共享的目的。我们还建设课题专题网页,展示学校校园文化和研究成果,大力宣传我们的科研文化,共享成果资源。

篇7:大村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品不断向农村推进、公共财政不断向农村转移

2013年末, 全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6亿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亿人, 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在城镇常住人口中, 包括流动人口2.5亿人, 与美国现状城镇总人口规模2.6亿人大致相当。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 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人;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人左右, 城镇化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以预见, 经过未来30~40年的发展, 中国人口城镇化达到基本稳定, 维持在70%左右, 届时我国城市的人口规模将达到10.5亿人, 居住在农村的人口约为4.5亿人 (与现状城镇户籍人口4.8亿人的规模大致相当) 。总体看来, 未来的城镇化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方面, 要为5.9亿人 (现状半城镇化人口2.5亿人加上未来新增城镇常住人口3.4亿人) 提供城市生存空间, 这个规模超过了当前城镇户籍人口4.8亿人的规模;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提高留在农村的4.5亿人的生活质量, 逐渐实现共同富裕。

如何进一步提高留守农村的4.5亿人的生活质量?2012年,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规划要求“统筹城乡, 强化基层”: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 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建设, 大力推进区域间制度统筹衔接, 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覆盖全民。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 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 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 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基于公共财政的不断强大, 政府需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 同时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公共品不断地向农村推进、公共财政不断地向农村转移。通过新型城镇化改变以前按照人头分配的只关注解决温饱问题的最低保障, 从农民个体保障走向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 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社会福利等各项社会服务的全面保障。

如何通过公共财政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本文从村镇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角度, 提出农村“生活圈”理论, 进而对面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村镇中心布局规划进行初步探索。

2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农村生活圈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农村社会提供各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设施, 主要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公共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以及行政管理等配套设施。合理配置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是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公共服务的手段之一, 也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从国际上看,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 特别注重农村公共服务和设施的配置, 如欧盟结构基金 (Structural Funds) 中60%~70%的资金用于乡村地区开发, 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美国从2007年起实现从农业到农村发展的政策转向。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普遍存在“能力贫困”问题, 农村中心服务设施薄弱。

2007~2010年, 笔者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关键技术研究》发现: (1)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是以居民的设施利用行为作为基准, 设施配置的标准与设施的空间布局息息相关; (2) 不同等级与规模的村镇作为农村地区的中心, 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集聚地; (3) 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在地表上呈现的集聚、向心的特征, 组成相互重叠的圈层结构。于是, 借鉴日本生活圈的经验, 进一步提出基于生活圈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配置方法。

农村生活圈, 关乎某一特定的地理及社会的村落范围, 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诸活动, 是一种类似于中心地体系的公共服务等级分布体系。1933年,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 (W.Christaller) 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中心地理论” (Central Place Theory) 。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通过对该地区乡村聚落的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进行实际调研分析, 研究中心地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 总结出三角形聚落分布和六边形市场区的经济地域体系 (见图1) 。中心地理论表明了社会需求与市场的空间逻辑, 一方面, 地表上服务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由于市场力量而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一个中心地是中心与腹地的统一体, 每种公共服务必定存在一个“门槛”距离, 小于门槛距离则无法支撑相应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 中心地理论展示了在市场条件下, 单个中心地相互交叉、叠合, 形成具有等级特征的地域服务网络系统。1979年联合国亚太经社合作组织出版的《乡村中心规划指南》, 把中心地理论作为乡村中心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 随着大城市的迅速扩张带来的人口和各种功能向周边扩散, 日本出现了以地方中小城市为对象的、以中心地功能集聚为指标的城市等级划分, 研究地方城市的生活圈、商圈、势力圈, 以中心地的功能分类和集聚程度为基准来测算中心性、判别中心聚落等级结构等。1969年克里斯泰勒的著作在日本被翻译出版, 出现关于中心地理论的系统介绍。20世纪60年代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 随着城市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显著, 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农村地区整备的重点放在对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上, 在乡村“生活”环境整备工作中, 借鉴中心地理论, 应用“生活圈”的规划配置方法。

在中国平原地区, 也可以运用中心地理论较为深刻地刻画农村聚落的规模等级体系。1964~1965年, 美国学者施坚雅 (G.William Skinner) 研究中国传统农村社会, 将传统市场作为一个空间体系进行描述时, 借鉴中心地理论引入了市场区域的正六边形模式。2010~2011年, 笔者在关于江苏睢宁县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 运用中心地理论来探究县域村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与布局规律。睢宁地处黄淮海平原, 境内的自然条件较好, 濉水、沂水、泗水贯穿其境, 利灌溉、利农作、便交通。从区域尺度看, 睢宁是徐州与淮阴之间次区域的服务中心。近代以来, 在徐州—淮阴交通走廊、运河—废黄河水运通道这两条运输干线带动下, 睢宁—宿迁一线城镇体系发育较成熟, 双沟、古邳、睢宁等均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在市场及交通的影响下, 在睢宁周围形成半径30公里的辐射影响圈, 呈现出明显的六边形空间结构特征 (见图2) 。结合睢宁的山水格局与交通条件, 提出睢宁县域村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规划建议 (见图3、图4) 。

在平原地区, 村镇体系在空间上出现不同等级六边形嵌套的结构, 这些不同等级的六边形市场区域, 实际上就相当于不同等级的“生活圈”。因此, 可以借鉴中心地理论中“中心地”与“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提出“生活圈中心”和“生活圈”的概念。一些规模较大、服务功能较强、交通条件较好的居民点起着生活圈“中心”的职能, 各个等级的生活圈“中心”周边的一定距离之内, 就是该“中心”的“腹地”范围。所谓“一定距离”, 就是处于“腹地”边缘的居民到生活圈“中心”接受某种特定服务的最远距离, 是基于人的生活习惯的一个经验距离, 超过这一距离, 就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出行不便, “生活圈中心”的服务效率下降。当然, 由于具体的地形与交通条件的影响, 设施的可达性发生变化, 影响居民到达不同服务中心的出行时间, 从而引起生活圈范围的变化, 下文将进一步讨论。

3 生活圈理论强调以居民实际需求为依据

在传统的城乡规划中,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规模和等级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一般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市级—居住区—居住小区”三种级别,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也是按照“镇区—中心村—自然村”的等级序列进行配置。总体看来, 传统依据等级序列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清晰明了, 可以满足规划快速编制的要求, 也考虑了城市和乡村的各自特征和经济门槛, 但是以等级为依据的配置方法认为到了一定级别就应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这不仅忽略了居民的需求内容和需求数量, 也忽略了不同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容量的差异。实际上, 无论是城市居民或者农村居民, 内部属性的差异导致了居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分异性, 如老人群体与中年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种类和需求数量相差较大。因此, 村镇规划不能简单沿袭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技术, 套用城市规划中的“千人指标”, 而必须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改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方法, 即变以等级为配置依据为以居民的客观需求为配置依据, 构建指导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基础理论。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 通常将农村处理为城市发展的背景, 村镇被抽象为不同等级的居民点。但是, 如果从乡村规划的角度看, 农村则是包括村镇、农田、交通、生态与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复杂空间。进而言之, 农村居民的居住地、工作地、农田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活动中心, 都需要保持在一定的合理空间距离之内, 超过这一合理距离, 就会引起农村居民生活、就业出行不便, 增加社会成本。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各种活动、各种公关服务场所, 以及相应的出行范围的深入分析, 可以将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划分为四个空间圈层:

(1) 幼儿与老人的徒步界限圈层, 徒步15~30分钟。幼儿与老人的日常出行距离在各个年龄阶层中是最小的, 约为老人徒步15~30分钟, 其空间距离不超过1km, 70%~80%的老人行动都是集中在这个圈层中。在这个圈层应集中布置幼儿园、儿童游乐场、老年活动室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

(2) 小学生徒步界限圈层, 步行1个小时。除幼儿与老人阶层之外, 小学生空间出行距离是较小的, 极限为小学生徒步1小时, 约为4km。在这个圈层范围内, 需要布置小学、卫生室、图书室、室外活动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 满足小学生阶层的公共服务需求。

(3) 中学生徒步界限圈层, 步行1.5个小时或自行车30分钟。中学生的出行距离的空间界限为6~8km, 这是步行所能达到的最大空间界限。在此圈层内, 需要布置较高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 如中学、图书馆、卫生院和体育运动设施。

(4) 机动车出行圈层, 机动车行驶30分钟左右。居民的一般公共服务需求在以上三个层次内都可以解决, 某些需求频度较小、但层次较高的公共服务无法在以上三个圈层得到满足, 需要在这个圈层内得到满足, 服务半径为15~30km (见表1、图5) 。

从空间上看, 面向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设施布局呈现出圈层结构, 也就是“农村生活圈”。基于农村生活圈的村镇规划, 显然可以使公共服务有机融入到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去,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4 自下而上地生成农村生活圈

如何构建农村生活圈?从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的角度看, 就是面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将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选址作为设施配置的优先环节, 兼顾设施配置效率。这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情景:一是在服务全部农村人口的情况下, 寻求公共投入的最小化;二是在有限公共投入的情况下, 寻求服务人口最大化。从规划技术实现手段看, 就是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为平台, 结合社会整体效率约束, 对一个地区的生活圈进行定量的空间分析和模拟, 通常以县域为单位, 在已知现状农村居民点位置及人口分布、地形与交通条件的情况下, 选择和提取 (优选) 各个等级农村“生活圈中心”, 实现生活圈自下而上的逐级生成。

众所周知, 在农村地域系统中, 村镇数量众多, 地域差异大, 情况复杂。虽然潜在的生活圈不计其数, 但是规划可以确定设施配置的具体目标, 根据该目标建立描述配置的运筹学数量模型, 通过计算, 可以将适合作为生活圈中心的村镇挑选出来。从提高配置效率、节约社会成本出发, 以设施使用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建立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i代表设施需求点, 即各村镇居民点编号;j为居民点中的服务中心备选点编号;hi为点i的公共服务需求量 (可用村镇i的人口规模折算) ;dij为点i与点j的出行距离 (可以用出行时间来表示, 单位为分钟) ;Xij为判断点i和点j间是否存在服务关联的参数, 当点i接受点j服务时, Xij取1, 否则为0;Dm为生活圈模式中给定的某等级生活圈的覆盖半径, 由于设施的最远服务范围不能超过Dm, 所以当i、j间的距离大于Dm时, Xij必定为0。

目标方程 (1) 表示在所有村镇居民点中, 选择有限个点作为生活圈中心提供相应等级的公共服务, 使整个规划范围内居民使用设施的出行成本最小。限制条件 (2) 为一个分段函数, 表示当需求点i与服务点j的距离小于特定生活圈尺度Dm时, 点i有可能接受j提供的服务, 反之则i、j之间不存在服务关联。条件 (3) 限定了所有居民点的服务需求都要得到满足。将上述数量模型转译为规划语言, 可以表述为:从规划区内所有的村镇居民点中挑选出其中一些作为某等级生活圈服务中心, 在这些中心配置服务设施, 可以使所有居民在生活圈半径范围内享受服务, 同时, 使全体居民使用设施的总成本最小。

将规划调研得到的数据代入上式, 经过计算, 就可以从市域所有的居民点中筛选出适合提供公共服务的生活圈中心。由于涉及海量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 上述运算必须借助计算机进行综合模拟、分析、评价、处理, 以实现对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整体分析计算, 自下而上地生成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见图6) 。当然, 基于不同的规划目标和条件限制, 模型存在着多种表达形式, 这还有待规划中不断总结和丰富。

5 基于生活圈的村镇中心布局规划:以江苏金坛为例

基于“生活圈”的村镇中心布局规划, 就是将农村的“生活圈中心”作为各个等级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备选点, 该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 “生活圈中心”与其腹地之间, 以及各个层级的“生活圈中心”之间, 具有严格的空间距离限制, 关联性强。“生活圈”构成了一个基层农村的生产、生活有机分层系统, 通过空间约束, 将农村居民及其对农村人居环境的使用紧密关联在一起。

第二, “生活圈中心”是现有村镇体系中, 规模较大、区位条件较好的地点。农村居民点选址是对这些地点进行改造、提升、扩容, 而不是“推倒重建”或“易址新建”, 强调依托现有条件, 进行“有机更新”和“渐进改良”。

第三, “生活圈中心”既是未来农村公共投资、发展、扩大建设的重点地区指引, 也是农村整治和改造的重点地区, 它为农村“土地整理”与“村容整治”提供了契合点。

显然, 与传统农村集中布点方法比较, “生活圈”模式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长期性考虑在内, 更加全面的统筹农村建设和使用的社会成本、效益。目前, 这一模式已经在江苏省金坛市的村庄布点规划中得到了初步应用。2011~2013年, 笔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活圈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在实践应用部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城市发展研究所, 以及金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合作, 开展金坛市 (县) 村庄布点规划试点工作。

金坛地处江苏省南部, 地处宁、沪、杭三角地带之中枢, 市域面积976.7平方公里, 地势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构成。2011年市域人口55.2万人, 2011年城市化水平为50.97%, 低于江苏省同期60.6%的总体城市化水平。经济总量处于区域中等水平, GDP持续增长, 占常州地区GDP总量的1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金坛全市外来人口为82016人, 占常住人口的14.86%;全市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为83822人, 总体上人口流入与流出基本平衡。全市现有村庄1585个, 2005年镇村布局规划确定规划布点村庄452个, 2011年金坛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文件形式调整为117个。

从村庄发展情况来看, 金坛农村发展优势、问题并存。一方面, 金坛村庄内部设施配套较为齐全, 农民生活较为方便, 村庄基本实现硬化道路村村通;村庄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供电达到全覆盖;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学校和医院也配置齐全。根据对金坛农村生活居住状况的调查, 大部分农村居民接受教育、医疗、购物比较方便, 可以控制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同时, 农村居民住房条件较好、住宅较新。农村居民住宅面积以100~200平方米居多, 绝大多数受访者的房屋是自建, 为独栋形式。71%的农村居民住宅建于1990年以后, 1980年代以前的住宅仅占1.2%。43%有5年内建房、买房的打算, 且33%的居民选择在原地翻建住宅。对于农村新建住区, 大多数居民比较看重提高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另一方面, 金坛市农村居民点也存在数量多、规模小、资源浪费等等问题。超过60%的农村居民点面积不足1公顷, 农村居民点平均面积为1.49公顷。而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只有6%左右。同时, 公共设施闲置现象比较明显, 部分设施使用率不高, 例如村里的图书馆、乒乓球桌等设施。村民就医和购物、孩子上学, 则多选择集镇而不在村里, 存在设施与服务对象错位的现象。

总体看来, 金坛的农村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城乡生活水平正在朝向一体化方向迈进。未来村庄居民点布局的主要工作, 重点应当是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尤其是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的便利性。与此同时, 逐步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农村资源闲置、浪费问题。针对这个目标, 确定规划的基本思路为:尊重原有乡村聚落体系, 优化乡村聚落空间;通过适度集聚, 促进公共服务资源最优化配置;通过增强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引导村庄合理集聚;保护乡村空间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在具体的技术路线上, 通过发展“热点”地区和限制建设地区寻找, 确定人口分布引导目标;用“集聚度”提升幅度作为乡村空间优化目标;进而利用“生活圈”理论, 确定村庄优先布点区域 (见图7) 。

在优先布点区域选择上, 金坛市村庄布点规划应用了“生活圈”分析技术, 为金坛村庄布点的选址提供总体框架和依据。首先, 根据现状地形和交通条件, 模拟金坛市现状各个居民点居民的“出行路径”, 计算各个居民点的“出行成本”, 在此基础上计算和生成金坛生活圈体系, 选取各个等级的生活圈中心, 结果为金坛市域范围内城乡基本生活圈中心435个, 一次生活圈中心73个, 二次生活圈 (县级) 服务中心1个 (见图8、图9) 。其次, 以435个基本生活圈服务中心作为村庄初步布点方案, 进一步落实城区、镇区规划用地, 去除规划范围内村庄布点, 落实特色村庄, 形成市 (县) 域层面初步方案, 共有318个规划布点村庄 (见图10) 。最后, 在镇域层面上, 又与各镇、村进行详细的沟通, 对布点位置经过多轮修正、校核, 规划确定金坛全市 (县) 规划布点村庄为213个 (见图11) 。规划将这些最终确定的“生活圈中心”作为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居民点选址、扩建优先考虑的空间位置, 通过多种引导方式, 逐渐推动周边腹地农村居民在新建住房过程中, 向“生活圈中心”集中, 实现农村居民点的小规模有机循环更新。

基于“生活圈”的村镇中心布局规划为江苏金坛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统筹全局、上下协调的框架, 为制定发展计划、分配公共投资提供了一个科学决策的基础。规划在市、镇、村三个层面编制, 各有侧重, 但相互反馈、统筹考虑, 保证自上而下的一贯性。在具体工作中, 还需要针对具体实施情况, 对“生活圈中心”的具体位置进行深化调整, 深入制定各个等级中心居民点的用地规模、公共投入规模以及相关政策等等。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内容。

6 面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村镇中心布局规划的可能走向

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品不断向农村推进、公共财政不断向农村转移的新形势, 本文提出面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村镇中心布局规划, 这无疑是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 但是并非全部。面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村镇中心布局规划的可能走向, 取决于更高层面村镇规划的定位及其发展。

何兴华通过对1979~1998年间中国内地村镇规划实践的历史考察敏锐指出, 20年的村镇规划实践证明, 单独解决城市问题或者乡村问题都是表面的、不可持续的。只有将村镇规划的基本内容纳入已有的城市规划专业, 或将城市规划扩展为城乡规划, 才能更为恰当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居民点变迁对于学科建设的真实要求。在此基础上, 通过更进一步的实践, 才能加深对于城乡物质空间环境整体性的认识, 形成《城乡规划法》的立法基础。事实上, 中国规划发展走了“将城市规划扩展为城乡规划”的道路, 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 城乡规划体系包含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这五类。所谓村镇规划, 实际上涵盖了城乡规划体系中的部分镇规划 (镇总体规划中涉及所辖的村庄规划) 、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这三类。

然而, 毋庸讳言, 与城市规划相比对于广大农村的规划工作包括村镇规划显得很薄弱。中国现代化或城市化过程, 不是单纯的从农村中国到城市中国, 而是从农村中国, 经由城市中国, 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需要建立新型城乡关系,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新型村镇规划与新型城乡规划。有鉴于此, 2014年9月25~26日在“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宁夏银川) 上, 笔者提出面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村镇中心布局规划的两种可能走向:

一是村镇中心布局与乡村设计相结合, 走向新型村镇规划。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 人们忧虑地看到城乡空间日益被几乎毫无重点的大片蔓延式人居景观所淹没, 过去由环境造就的城乡发展的多样性正在迅速消失, 中国乡村的美正在丧失。如今, 人们正从乡村的没落中警醒,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镇建设中的“乡愁”, 实际上源于人们对农村人居的“家园感”。历史地看, 人们一开始生活在乡村, 安于乡村的美, 将乡村看成是他们的家园。农民在农耕生活中形成对所耕作的土地, 种植出的庄稼 (包括绿色的麦田、金色的稻穗、黄色的油菜花、白色的棉花等等) , 以及他们所居住的村庄 (包括村落环境的河流与树林) , 乃至日月星辰, 都会产生的亲切之情, 这里就是他们生长的“家园”。这是一种“自然美”, 在童年时代就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扎根。因此, 人们并非是在离开了农村这些“自然美”的时候, 才开始将它们看成是美的自然。恰恰相反, 真正后起的是城市的美, 因为在城市兴起以后, 才开始有城市的美。人们在离开或失去这些“家园”之后, 对它们产生无限的追忆和向往, 从而产生对自然的爱好, 并制作出艺术作品, 因为“家园”曾经留给他们太深的印象。乡村之所以“美丽”, 从根本上讲, 正是源于其作为家园的人居环境, 是一种自然的美。在城镇化的洪流中, 这也是城乡差别化发展, 乡村保持其比较优势的关键。因此, 以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 建设美丽家园, 这不是高层次的要求, 而是乡村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

乡村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思维, 主要是对乡村景观及其中的建筑物进行空间安排, 有助于乡村社区通过空间整理与环境整治, 找到乡村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的机会。如果说村镇中心布局是从农村这个广阔的“面”来确定农村公共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问题, 那么, 乡村设计则是致力于理解并体现乡村开放的景观与生态系统的特征, 最大限度地展现在开敞的地景空间中来建设美丽村镇这个“点”, 将乡村建设镶嵌于开阔的地景之中。村镇中心布局与乡村设计相结合, 更有利于综合考虑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

二是农村生活圈与城市生活圈相结合, 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构建城乡生活圈。

中国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 相应地, 广大农村地域也将发生持续的变化。村镇规划必须尊重城镇化的客观规律, 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系统的渐进改良, 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切实改变目前大拆大建、一步到位式的发展方式, 提倡在发展的长期动态过程中综合衡量社会的成本和效益, 尽量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社会文化资源, 新建与整治共举、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行, 努力在有限的公共资源条件下, 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村发展最集中和最关切的问题, 这也是本文提出依托现有农村中心构建农村生活圈的初衷之一。

随着城镇化向纵深推进, 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将受到密集型城市空间的影响, 并且受影响的程度也将愈来愈深刻。即使是那些真正农村地区的村镇居民点, 它们的居住特征和变化趋势会由于是否处于一个密集型空间的影响区而显示出明显的差别。受密集型空间影响的农村地区, 由于城市移民, 经常导致人口增长和建设区扩大, 很容易造成不同功能要求的冲突, 因而也就需要更加缜密的规划。相反, 那些远离城市密集区的农村大都没有这种聚居的压力, 而更多面临人口流失的危险。因此, 城乡人居景观越来越不再像从前那样存在明显对立的城市和农村地区, 人们更多地观察到城市—乡村这样的连接体, 它们由许多不同的聚落形式, 包括从高密度的大城市中心到具有特殊功能的城市扩展区 (例如居住区和中小型工业区) , 再到由城市和农业地区随机混合而成的密集型空间边缘区等相互连接在一起。从生活圈的角度看, 随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逐步实现, 覆盖城乡全域的规划将从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相互独立, 甚至乡村规划的缺位, 日益走向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下的城乡统筹规划。而面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生活圈, 也将从农村生活圈走向城乡生活圈, 届时村镇规划将真正成为城乡规划中与城市规划相平行的部分。

2014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4]25号) , 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 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 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 从实际出发, 循序渐进, 通过长期艰苦努力,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知特别提出“城乡统筹、突出特色”的原则: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城乡互补, 协调发展。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保护乡情美景, 弘扬传统文化, 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其中, 乡情美景、传统文化、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都是农村在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 不仅对于农村自身发展, 而且对于中国城乡未来的整体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村镇规划建设中的每一个美丽的村镇, 都播下了一个未来美丽中国的种子, 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城乡空间奠定基础! (本文为“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7.

[2]EC.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R/OL].1999-05[2010-03-02].http://ec.europa.eu/regional_policy/sources/docoffic/official/reports/pdf/sum_en.pdf.

[3]Agricultural Economics Society (AES) .Eurochoices (Special Issue:Special Issue comparing EU and US R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J].2008, Volume 7, Issue 1.

[4]The Hague: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UN-Habitat (1996) .Habitat Agenda.

[5]张能, 武廷海, 林文棋.农村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配置研究[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1.

[6] (日) 日野正輝.1950年代以来日本城市地理学进展与展望.刘云刚, 谭宇文, 译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 (2) .

[7]邓奕.从构想、规划到实施的日本农村生活环境整备 (武廷海张城国校)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关键技术研究分报告:空间配置与规划设计关键技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0.

[8] (美) 施坚雅, 著.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 徐秀丽,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9]何兴华.中国村镇规划:1979~1998[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1 (2) .

[10]武廷海.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市规划, 2013 (11) .

上一篇:法制交通安全教育会主持词下一篇:他发明了什么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