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诗歌学习三个建议

2024-04-21

文言诗歌学习三个建议(精选9篇)

篇1:文言诗歌学习三个建议

中学生平时学习用时最多的是文言文,化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是文言文,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一年一年的文言文的考试越来越重要,分值越来越大,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有点望而却步,摇头叹息,不知如何是好。

《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教学实践中,以《课程》为蓝本,以考试为纲,以自主学习为经线,以诵读拓展激趣为纬线,竟然收到良好的效果。激趣的方法如下:

一、诵读琅琅上口 提高记忆效率 诵读即有声之读,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手段,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诵读。充满朗朗的悦耳读书声,在读中还文言文以生命、活力。方法多种多样: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很多时候,我和学生都陶醉在书声中,忘记了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那优美旋律的朗读声,构成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尝试断句分段 学习其乐无穷 文言文离我们现在的环境相去甚远,古人当时又未断句分段。这几年考试,对文言文的标点又相当重视,我在课堂上加大了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初读几遍的基础上,就把无标点、无分段标志的原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试着标点、分段,然后与课文的标点分段比较异同,并且只要言之成理,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可以保留。如在给《桃花源记》标点时,有学生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断句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课文的断句比较,这位学生的断句有道理,也合理,并可见学生在用脑思考,自己在琢磨,读懂了文言文。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学生的思考独立性,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法避免了老师的全堂硬灌,学生的死记硬背,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自主阅读交流 加强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交流是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发散,在交流中问题越辩越明,学习积极性也高涨。老师的条分屡析应该由学生的自主阅读所代替。让学生具备整体感知、体会感情、把握思路等正确并有创见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我教给学生学习的步骤:结合资料的解说,逐字逐句弄懂语句,勾画出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在课上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互相解决问题,然后提出疑难点,在课堂上公开提出,学生可以回答的尽量让学生表现,确实不能解决的,我加以点拨和指导,学生的收获特大,改变了过去由老师一人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师生都觉得枯燥无味的单向活动的教学局面。老师传授的是学生想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转化为为自己而学,在学习中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交流中也锻炼了胆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四、辅助以多媒体 拓展学习环境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辅以画面想象,拓宽形象空间;辅以音乐品味,美化内容意境;辅以声色影,开拓想象的空间。我常自制教学课件、在网上下载课件,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上、悦耳的音乐中,开动感官尽情享受,用美熏陶、感染学生,从而快速理解内容,加深记忆,提升认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如《狼》一课,课文本很长,但是学生学完就能背诵,我播放自制的配乐朗读加画面的课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背诵的任务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文言文教学中辅以多媒体,能够化文字为形象,化机械为生动,化困难为容易,化繁为简。

五、比较鉴赏阅读 增强理解功能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中学习,在比中思考,在比中理解。在学习《爱莲说》时,为了更好理解莲的形象,我就引用李渔《闲情寄趣·芙蕖》,两文并读,学生易于理解。学《山市》时,我就引进现代的海市蜃楼的科学知识做比较,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山市》中的情景。

六、学习方法汇报 示范力量无穷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更注重方法的引导,并且方法的介绍不只由我越俎代庖,我让学习有方法的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些方法是学生的实践中来,切实可行,很有示范性。学习的方法列举:有归纳总结法:学过一个单元后就应该对文言文的知识作小结,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之、者、于、以、而)概括,把松散的知识加以梳理,知识就系统化、科学化,便于复习、应考。

篇2:文言诗歌学习三个建议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我了解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建议》的第一条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提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心民心。“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第二条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完善发展理念。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个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做出的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概括,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从以下七点举措了解到如何创新发展:

1、培育发展新动力。

2、拓展发展新空间。

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5、构建产业新体系。

6、构建发展新体制。

7、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分别是推动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四个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办好特殊教育。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篇3:对初一同学学习文言文的几点建议

一、准确熟记文学常识

对于与所选文段有关的文学常识,应该准确熟记,这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识记这些文学常识可以从名 (姓名) 、时 (时代) 、地 (籍贯) 、评 (评价) 、作 (作品) 五个方面进行把握。

二、掌握规律,准确朗读

准确朗读,可以把握两个原则:即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

(一) 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如: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二) 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所属的内容间应该停顿。

如: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2.若夫/淫雨/霏霏。

(三) 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状语提前的应停顿。

如:中/轩敞者/为舱。

(四)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如: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2.可/以一战。

(五) 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的成分。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的“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动词“鼓”。

(六) 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的节奏。

如:其一/犬坐于前。

三、积累理解文言词句

(一) 文言实词的考查

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若干个词让作解释。除加强对实词含义的识记外,同学们学习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特定的含义;2.比较熟悉的语句,辨明古今异同;3.结合成语,掌握文言词义。

(二) 文言虚词的考查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一类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一类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一类起语气助词作用的,如“也”“乎”“哉”“焉”等。同学们做题时应注意

以下几点:

1.分析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要根据它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它的意义。

2.分析文言虚词的作用,可与现代汉语作比较,看哪些作用沿用下来了,哪些意义和用法产生了变化。

在解释的时候,应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应的词语来代替。

3.虚词与句子语气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可以通过朗读来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 文言句式的把握和翻译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特殊的句式主要有:

1.判断句。

多用“者”、“也”、“……者……也”、“……者也……”作判断的标志;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也有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如:“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 ,可译为“看见渔人,他们是非常吃惊的。”

2.省略句 (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 。

如《桃花源记》中,主要表现为主语、宾语的省略,如“ (村中人) 见渔人,乃大惊,闻 (渔人) 所从来, (渔人) 具答之。 (村中人) 便要还家……”

此外还有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谓语的,在译成现代汉语时,我们常常需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

3.倒装句。

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

如宾语前置句:“长夜沾湿何由彻!”中“何由彻”是“由何彻”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挨到天亮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如定语后置句:“出没于鲸波万仞中。”中“鲸波万仞”是“万仞鲸波”的倒装,定语“万仞”后置,可译为“万仞高的巨浪。” (《观潮》)

四、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

(一) 文言翻译的原则

信 (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 、雅 (简明、优美、有文采) 。

(二) 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这两种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的方法为留、删、补、换、调、变。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庆历 (年号) 四年春,滕子京 (人名) 谪守巴陵郡 (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2.补:补出省略成分。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 (主语) 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中“谪”应该换成“被贬官”。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 (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 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

篇4:文言文学习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实意义;探求方法

一、学习文言文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李刚们”事件、“小悦悦”事件等,这些事件背后都反映了国人的冷漠以及诚信道德的缺失。所以,最近几年国学盛行,让人们重读经典,以期待唤醒国人,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许多古文的思想性是相当高的,人们可以从中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也可以鉴借道家的“少私寡欲”;法家的“废私立公”等思想。我们的祖先既然创造了光辉而灿烂的文明,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抛弃、遗忘,我们肩负着传承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传给后来人,留给我们的子孙!一个没有文化传统的民族是可悲的。尤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传承文化经典,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并挖掘其中的精髓,这样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二、探求方法

由于文言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和表达形式都与现在相隔的时间久远,尤其是与中学生的喜好、知识阅历有“代沟”。我们读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容易使我们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学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浅,但却是最基本的。基本的没弄好,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学习文言文首先必须掌握一些常用词语、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型及古代文学常识等,这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现在学生读文言文感到困难的关键就在语言文字和句法上,而不是在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上。比如对于古今异义词的掌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人”一词,古代是“那个人”的意思,如果把它理解成现在“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这个意思,那就与上下文不通了,诸如此类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教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平时教师对常用词、特殊型句式等知识的总结,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牢固的掌握和逐课积累。

2.重视诵读

朗读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更要注重“读”,这样才有利于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

读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范读、导读,学生可以默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读,并且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学生通过自读,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翻译原文。翻译要注重采用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直译要求原文要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意译则是译出原文的大意,根据字意,结合语境,达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的标准。例如:《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两句,翻译时既要讲究句式,又要讲究文采,达到“雅”的要求,可译为:“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而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像是插翅离开人世,登上了仙境。”

3.激发学生兴趣

本人认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背景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在读一篇古文时如果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特点等,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比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先应该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在朝中担任“左师”职务。赵太后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教师还应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大约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当时,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让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秦国认为这时候有机可乘,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那么太后舍得让儿子去做人质吗?她怎么可能舍得呢。这就为我们设置了悬念,吸引我们读文章,看看触龙又是怎样巧妙地说服太后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

总结

希望提出的建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逐渐积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阅读更多的古籍,从而学习古人的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到现代生活中来。

参考文献:

[1]王红.文言文教学浅谈.文学教育.2011年9期

篇5:文言诗歌学习三个建议

随着新课标、新课改的深入人心,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的影响越来越大。课堂教学必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原则更是毋庸置疑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始终让“三个重视”即重视诵读、重视积累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指导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我愿把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同行分享,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1.重视诵读

即让诵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起始课时的示范朗读、全体学生的自由读和个别学生的试读目的在于读准字音、熟悉课文。接下来是带着“理清思路”任务的整体感知的默读。学生边读边思考,思维负荷比之前的几次读大许多。这些读属于粗读。之后是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义的读。这就是精读。因为此时的读不仅要解决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还要解决重点实虚词的含义、文言句式的特点等问题,任务量是很大的。最后,在完成整篇文章的学习之后学生再读课文,此时的读就是高品位的.读了,必须把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诵读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数次诵读中不仅对课文内容理解深入了而且也为背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重视积累

首先体现在基础知识的积累。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课件展示“读准字音“”指出实词含义“”一词多义的辨析“”判断词类活用的类型”等多种形式的训练题,检测学生知识储备的程度。如“一词多义的辨析”训练侧重于把握“其”字的用法“,判断词类活用”的类型训练侧重于名词用作状语或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判断等。其次,通过提问衔接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反馈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遗忘了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达到积累的目的。

3.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6:文言文课堂教学需要理顺三个关系

一.规范与个性

广州听课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对于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探索, 规范是首选。这里所说的规范, 不单指课堂的表征, 还包括文本解读、教材内容取舍与拓展、教学设计等。

首先, 规范课堂, 教态是表征, 是整堂课的大印象, 更有甚者以之来判定一个语文老师是否具有文学气质, 讲授文言文, 这一点更应该引起重视。听课中, 发现大部分老师的教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教学语言清晰流畅, 情绪饱满亲和, 互动热情友善, 板书规范美观, 教与学通达通透, 收放有序。能在这样大的阵势中应对自如, 课堂驾驭非常有章法, 这应该归功于平常的打磨。当然, 在听课中, 我也发现有个别老师非常注意个性的张扬, 但是并不成功。一位女老师上《记承天寺夜游》, 整个教态简直就是对待低龄的孩子, 语文味被冲淡了, 甚至于有听者认为有些矫情。另一位老师上《桃花源记》, 她把自己当作导游, 带同学们游桃花源。可是, 整个课堂很难坚持这一设计, 对于堂上出现的问题, 没有很好的应对, 浅尝辄止, 重点不突出, 文言文的味道全没了。还有老师“过于自信”, 各环节都不精细, 整堂课显得很“乱”。这可能都是平常不“规范”带来的恶果。

其次, 规范还应表现在教学设计方面。文言文教学设计必须包括文言词句、文言诵读、品赏升华。两节《孙权劝学》, 讲课者分别是广州和惠州的老师, 她们都在引导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落实文言词句, 分析人物性格。非常重视诵读, 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让学生感受文言文音韵节奏之美。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深圳的一位老师, 领着学生变着样地诵读《醉翁亭记》, 把该文“也”字句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 整个会场都互动起来了。《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对话和《岳阳楼记》中的景物描写都适合读, 但讲课者读得不够, 《曹刿论战》设计读的难度太大, 都没有读好, 事实上, 课堂效果也要差些。还有几位老师设计了“减字背诵”环节, 效果非常好!

二.深入与浅出

如果把备课分为两部分, 那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研究, 一部分体现在对学生的研究, 对教材的研究主要是“深入”, 对学生的研究主要是“浅出”。“深”是根本, 平常的教学研究要从“精细”方面体现这个“深”之内涵。“浅”主要体现在设计方面, 是“艺术化”的方向, 让人回味无穷。

这里所说的“深”既指文本所包含的“背景、事件、情感”之间的内在关系, 又指教学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生成关系。比如讲《记承天寺夜游》, 有老师是在介绍作者时重点呈现“乌台诗案”的背景, 有老师按六要素来讲事件, 情感都是通过品读月景描写后分析出来的。三者相对独立, 内在生成关系没有设计好。我想, 这篇课文的难点就在一个“闲”字上, 这是教学设计的方向。我非常重视在教学设计方面体现“深入浅出”的原则。这个“浅”也是讲究艺术的。我上这课时让学生找六要素, 对于地点, 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承天寺”, 我在后面补上了“黄州”, 自然生成两个问题:为什么来到黄州?为什么住在寺院?学生查看注释, 讨论, 自然又生成“贬官”“寄居”两个词, 背景也就呈现出来了, 为后面讲“闲”字埋下伏笔。这里设计学生找“六要素”, 既是暗扣题目中的“记”字, 以便于向学生介绍读“记”的一般切入方法, 同时又符合初中生的文言水平和认知习惯。在显性地点“承天寺”之后加上隐藏的“黄州”, 从而引出查找参考资料 (一般学生手头都有) 、研读注释、互补讨论等学生活动, 文言文的学法全在其中, 课堂生动活泼, 提高了效率。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文本的把握方面没有深入, 必然导致在课堂设计方面停留于表面, 或者主题的呈现完全是一厢情愿, 生搬硬套, 而非自然生成。学生在没有弄透文本的时候, 就要思考文本的主题, 或者是升华, 真是让学生很为难, 甚至令学生很痛苦。有学生上完课后, 说这不是享受, 而是煎熬。讲《爱莲说》的那堂课, 学生基础好, 预习较深入, 思维非常活跃, 但老师还是按照既定的教案执行, 没有在学生基础上提高。我当时想, 如果能够多研究一下周敦颐, 研究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引导学生从价值选择的角度作一些有益于“当下”的思考就好了, 学生也能得到提升。因为课下介绍周敦颐的注释中提到了《太极图说》《通书》, 翻阅资料就能了解周敦颐的生平及研究方向, 简单概括即“州县小吏, 政治边缘, 寄情山水, 心控之术, 安身之道”。从“心控”角度来理解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和“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真正用意。于是面对黑暗官场, 有了三个选择, 即菊式隐居、牡丹式追逐名利、莲式内圣外王的君子之道, 由此还可迁移到现代社会的一些选择。但是上课老师没有往这方面突破, 我想还是“深入”不够。所谓“一堂课, 十本书”, 老师对文本研读不深, 一辈子糊涂, 课不可能有进步。

三.主体与认知

我们的课堂在“以学生主体”的设计方面突出不够, 为了简化教学环节, 或者是出于功利, 学生的参与往往被弱化了, 或者说在文本初读方面体现了学生主体, 但是在品读或展读时就主要由老师操办了, 恰恰这一部分的隐性功能是强大的, 因为它可能会触及学生的深处。这里所强调的主体, 除了体现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之外, 还有一部分是重点的选择以及能力训练是否也切中了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需要也是体现学生主体的重要表现, 否则学生非常被动, 设计的活动也会在执行时遇到难度或者无功而返。

新课标的三维评价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的课堂少不了“升”这一环节。对于一堂课的升华, 不能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 自说自话, 而应该是从课堂设计、执行操作、参与互动之后自然生发出来的。如果我们对文本研究不透,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那升华就不透彻, 最后成了老师的独脚戏:照本宣科、满堂灌输了。这样的话, 课, 也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 升华没有实现, 反而助长了虚浮做作之风。语文教学有一定的人文使命, 这是研究教材、引导升华的指导思想, 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才能促使我们努力钻研教材, 联系社会生活, 关心学生成长, 从认知规律出发, 合理有效设计教学。这里强调认知规律, 主要是因为我们目前对学生的研究不够, 对这个年龄的心理、接受特点的变化等把握不准, 难免操之过急, 有所逾越, 或者次序颠倒, 不利拓展。

讲授初三学段《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的老师, 为升华“士之风采”和“刿之精神”, 忽视了学生“先事后理”这一认知特点, 没有很好地设计“通读文本, 借助想象, 还原故事”环节, 后面的提升完全是老师和几个素质较好的学生对话了, 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这一方面与老师文本解读的程度有关, 一方面对学生研究不够。事实上, 教学材料的把握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研究, 把这个年龄应该掌握的内容和能够掌握的升华呈现出来, 而且还要特别注意教学设计, 不能一厢情愿, 或自说自话, 逼学生就范, 这都是非常落后的教法, 必须认真反思。初二下册的《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课, 都是借初二的学生来上, 很明显, 讲授《岳》的老师在取舍和设计时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充分, 贪多求大, 效率较低。讲授《醉》的老师抓住“读”这一环节, 选前两段来上, 从容深入, 课堂生动, 开了两次“火车”, 学生有效参与多, 文言文的味道全出来了。

至于广州某老师的《狼》, 亮点更多, 尤其值得提出来的是设计非常符合学生主体特点。让学生纠正老师复述时的错误, 以及画两幅画, 让学生找出画中的错误, 以此来疏通文意, 包括重要的文言词汇的理解。这一设计是充分考虑了学生认知特点的。轻松游戏式的“纠错”活动是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所热衷的, 我们只要把这一设计换成教师串讲式, 学生的热情立即回到冰点。另外读图与读文的交叉运用, 也非常新颖, 因为读图更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所熟悉的。一些老师运用简笔画来板书, 也是深谙此道的。包括用减字背诵法来带领学生当场背诵全文。这些方法看上去很简单, 但是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一位老师的《湖心亭看雪》, 一些问题的设计很巧妙, 也很简明, 学生也好回答, 进入主题也很清楚。比如对“痴”字的理解, 她问作者能够与金陵客、舟子成为朋友吗?学生答的时候自然就联系到这个句子了!这就叫做“抛砖引玉”, 这是设计的智慧!这不仅是功底的表现, 更有即兴的发挥。当然, 这种即兴的表现还是得益于对文本的独特把握和对学生的主体关照, 把教学目标融入了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特别注意到了生成的运用, 互动非常好, 学生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上课现场, 最后是带着欣喜离开会场, 这是老师的成功。

篇7:关于文言文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巧借注释

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底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文下面浅显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释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二、工具书不可少

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句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以列举出来,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就掌握并积累了学习方法。

三、反复诵读是关键,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意,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俗话说:“熟读百遍,其意自见。”每教一篇文言文,都可以把教师泛读或听录音、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语感,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说话能力,变得善学。

篇8:文言诗歌学习三个建议

或许是由于对“课标”理解的片面机械, 初中文言文教学常常出现止步于“读懂”, 而不求“读通”, 造成有“言”而无“文”的畸变。我认为, “课标”的以上表述只是侧重于“言”而言, 文言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仍然努力达成“课标”中的关于文章阅读的相关要求, “言”“文”并重。唯如此, 文言文学习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熏染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人教版、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初中语文教材都把《送东阳马生序》收在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篇出自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笔下的赠序, 是一篇劝学的典范性文章, 语言凝练, 对比鲜明, 很值得玩味。在教学过程中, 我在落实字词句教学, 疏通文意, 把握作者观点之后, 通过一组拓展题, 把教学导入了审美阅读的天地, 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交口称赞。现把具体的内容展示如下。

我设计的拓展题目分4个方面, 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两题完成。具体题目是:

1.品味:对我最有震撼的语句 (找描写的句子) ;对我最有启发的语句 (找议论的句子) 。

2.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勤学的故事?示例:凿壁偷光 (匡衡) 。

3.创作: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内容或表达学习感悟。

4.代言:收到这篇赠序后, 马君则会对宋濂说什么呢? (有点文言味。)

文言文教学拓展的教学价值要想得以保证, 拓展的方向必须指向于文本、文言和文化, 否则就可能变成华而不实的作秀。自认为, 以上这几个拓展题目的设计之所以激活了这篇赠序的教学, 是因为它们符合文言文教学拓展的“三个向度”, 体现了“言”“文”并重的教学追求。

【向度一】指向于“文本”

好的拓展, 不应该脱离文本的地面, 而应该紧扣文本的发展点、动情点、空白点等关键之处, 拓出情趣。

拓展题目一, 引导学生在品味“对我最有震撼”的语句, 拉近了与作者的时空距离, 在“求学”这个共振点上, 激活了学生思维, 精彩发言层出不穷:

生1:最震撼我的语句是:“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求学的奔走之劳, 让我更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优越学习条件。想起自己一到冬天, 就舍不得热被窝, 每天早起都怨气满怀, 我真感到脸红。

生2:最震撼我的语句是:“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宋濂的谦恭, 来自于他的求学心切, 他对老师的敬畏, 其实是源于他对知识的敬畏。虽然, 我们今天的师生关系应当更和谐、平等, 但带着一颗虔敬之心求学还是很必要的。

生3:最震撼我的语句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校长国旗下讲话要求我们“不和同学比吃穿”, 可我总还是不自觉地去比, 对老师反复提到已经被公派新加坡留学的学姐徐佳文初中三年都是穿妈妈做的布鞋的事例也不以为然。宋濂穿着“缊袍敝衣”, 却能“略无慕艳意”, 是源于他对学习之乐的深刻理解呀!

…………

品味“对我最有启发的语句”时, 学生发言也精彩不断。我想这里的精彩, 正源于成功链接了文本信息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成功开发了文本的动情点, 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又深化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向度二】指向于“文言”

在设计“代言”这个拓展题目时, 我犹豫了很久才加上了一个补充要求——有点文言味。犹豫是因为害怕初二的学生还适应不了这个要求, 这样的要求会抑制他们表达的热情。而最终加上这个要求, 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我觉得最能激发起学生探索热情的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 我相信大多数学生会愿意接受这个挑战;二是因为我觉得对于缺乏日常运用情景的文言文学习而言, 学生在写这段话时, 肯定会更自觉地调动他的知识积累, 创设尝试运用这个情境, 不失为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好途径。学生的表现, 带给我以惊喜——

●余三生有幸, 蒙宋公抬爱, 劳形作序劝余, 心中不胜感激。余虽无冻馁之患, 奔走之劳, 叩问之难, 亦当效公之嗜学、勤学、苦学。余定当惜此优境, 益用心于学, 不负公之厚爱。学路漫漫, 余将上下而求索, 以公为范, 专心于学, 以报公知遇之恩也。

●闻宋公教诲, 如醍醐灌顶, 备感贴心, 先表谢意于此。公之苦心已昭然于我心, 为学不易, 唯不畏险阻, 不思安逸方可成。古今贤人多读书以明志。何为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公以学识报国, 修史册, 荣列文臣之首, 生仰慕之至。生当循先达之道而行。公之教诲, 深契于心, 感激不尽。

●宋先达德隆望尊, 此赠序字字珠玑。公誉余为善学者, 余愧不敢当。今余业未精而德未成, 当得先达之志, 效先达之专, 以日有所进, 不负先达之厚望。

还有一名学生, 甚至写了一段“三字经”——

沐赠序, 心感激。悟甚多, 愧亦多。敬宋公, 借书读, 手自录, 计日还。为求学, 行深山, 刺骨寒, 苦也甘。衣袍敝, 无愧色, 得学问, 中足乐。想今朝, 条件优, 比宋公, 勤不够。专于学, 惜年华, 得长进, 谢先达。

我坚信, 学生在迁移训练中所获得的收获, 绝不亚于又学习了一篇新的文言文。这种指向于文言的拓展, 让学生在困顿、尝试、收获、成功的曲折体验中, 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向度三】指向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1988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诺贝尔获得者会议上, 曾经有人宣布:“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学习文言文, 如果不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渗透点、生成点, 承担起优秀文化传承的责任, 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就本文而言, 尽可能充分地汲取古仁人的治学精神的营养,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

如何加深学生对文中所渗透的治学精神的感悟呢?我想到了对联, 这个散发着传统文化熠熠光辉的表达形式。拟对联, 不同于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感悟, 它需要学生“入得文本、悟得真意”之后, 再经过提炼加工, 留下最精粹的内容。于是, 这种形式更能引导学生进入沉思的境界, 得到更深的感悟。学生拟写的对联也很有一些趣味。

有的学生侧重于对内容的提炼——

●宋学士劝学用心良苦, 马君则善学定成大器。

●寻访名师不怕高山大谷, 专心学问何惧穷冬烈风。

●宋公当年学勤志笃, 终成国家栋梁;马生今朝言和色夷, 堪称青年翘楚。

有的学生侧重于表达对进取精神的感悟——

●勤学苦学卒获有所闻, 乐学善学终学业有成。

●为学悟道勤苦作伴, 精业成德专心为先。

●时已过, 先贤良言犹在耳;境虽迁, 后昆大义当经心。

篇9:文言文教学的三个举措

一、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如何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呢?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看课文后面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加强对字词的理解和语法、句式的运用。这种工作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在一定的时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难点进行释疑。如蒲松龄的《促织》,文章篇幅过长,教师或学生来翻译都不太可取且难度不太大,翻译浪费时间。这时教师采用提问点拨法,在速读之后,学生自己把圈画的难点提出,教师加以解释。学生若对难点把握不准,老师应及时点拨。如在第一段有个“责”字出现两次,分别是“因责常供”、“每责一头”。可问学生两字是否同义,在回答否定之后,加以点拨为“责令”“寻求”。其中“寻求”义项少见,可利用成语联想法解决,我们常见的一个成语“求全责备”,按原文注解:全、备同义,求、责同义,就是这一义项。这种做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具有扎实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讲解,对讲解的时间应加以严格的控制,对一些较深较难的问题和学生通过自读可悟出大意的内容应大胆的放弃,因为较深较难的问题,教师自己可能找不出一句现代汉语的话来代替或替换。如苏轼的《石钟山记》中“……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窾坎镗鞳”课文解释为: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但如果直译成“有击物声和钟鼓声”,有点与文章的美感不符。如果教师对几个拟声词进行描摹,可能由于知识有限,描摹不出。像这样的语句,就直接跳过而译为“有窾坎镗鞳的声音”,否则就越讲越糊涂,使学生听不出所以然来,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偏离了教学目标。而对于学生可通过自读自悟的大意内容进行讲解,则太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刀刃上”。特别是教师在讲解作者的名言佳句和优美词句时,不要逐字逐句的讲解翻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点到为止,让学生自由地品读玩味,使他们有了真情实感,他们才会主动去读,才能使书本中的东西为我所用。

三、提倡大量诵读

一要读通。学生在预习时,要把字读准,不懂的要查字典,尤其是一些多音多义字、词类活用现象更要注意。这样才能读得朗朗上口,整体效果明显,无形中就增强了文言语感。

二要读意。通过读,读出文章的韵致和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以至于与作者达到水乳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要读透。通过对文章艺术的客观审视,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住文章的艺术特色,领略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上一篇:历史学考研简答题类型分析与解题技巧下一篇:高尔基童年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