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

2024-04-15

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通用9篇)

篇1: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

深化明主管理,打造和谐之路

上海亨豪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管理企业的需要;是切实维护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监督权,打造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需要。因此,近年来,不管企业如何改制,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没有变,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没有变,扎实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成为做大做强企业的“阳光工程”。

一、健全建立领导体系,形成厂务公开合力

公司从2001年开始实行厂务公开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健全 厂务公开的领导体系,加强了对厂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一是公司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了三级工作机制。公司行政领导担任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下设一个工作小组和一个监督小组。工作小组成员由工会成员担任,监督小组成员由职工代表和工会委员一起担任。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互相监督,是厂务公开顺利有序的发展。公司上下齐抓共管,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是加强对厂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全力抓好落实。厂务公开的具体操作,由公司工会负责。特别是对公司运行中重点环节管

理过程进行公开,确保厂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逐步建立职工董监事制度,使厂务公开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二、运用有效载体,保证厂务公开规范操作

一是公开形式规范。企业党政班子始终有这样一个理念:在 企业里,领导与群众没有区别,只是分工不同罢了,我们必须紧紧地围绕和依靠广大职工群策群力,才能办好企业。为此,我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来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例如《职代表会制度》、《干部、员工聘任及考核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等,采用厂区公告栏、局域网、职代会、中层干部会议等形式,向员工传达厂务公开信息;用意见箱反馈员工意见和建议;每年都用调查表进行职工满意度和合理化建议的调查,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合理化建议采纳情况进行公示。

二是公开内容规范。我们通过在厂区内建立厂务公告栏及时将企业经营状况、经营决策、职工工资福利、招待费用、中层干部考评结果、员工奖励、领导干部收入、收入分配方案等内容进行公开。让职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职工知企业情,参企政,与企业共进退,营造了一种“亨豪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氛围。

三是公开时间规范。我们根据不同公开内容的时限,按月度、半年、定期更新公开内容。每月,以财务数据形式公布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职工四金缴纳情况;半年,公开中层干部职代表会考评结果,企业文化建设;年终将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工作能手、质量标兵、节能降耗标兵等评选结果、奖励情况、公

司招待费用、员工及领导干部年终收入情况等进行公开。

四是公开程序规范。为了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期间职代会制度成为深化民主管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每年的《集体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工资专项协议》的签订,《企业规章制度汇编》等制度的出台,年终收入分配方案的确立和实施我们以职代会的形式推出草案,在职工的共同讨论之后形成决议,最后将结果予以公示,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职工的支持和拥护,为企业规章制度、重大决策的宣传与执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是管理规范。充分发挥厂务公开各小组职能,领导小组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六个化”严格要求各小组,深入实际,深入班组,深入到职工中去,把职工同意不同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立足点,定时召开工作例会进行自查,发放职工满意度调查表,接受群众和上级工会的监督,在2007年被评为嘉定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及上海市“模范之家”,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职工和上级工会的肯定。

“一满意”即让员工满意。由于我们坚持了“五规范”,确

保了厂务公开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员工对公司厂务公开的满意率。通过厂务公开,员工们认识到公司的发展和自己息息相关。只有自己努力工作,公司才能不断发展,员工的利益才能最大程度得到保证。

几年来,我们通过对厂务公开的实施和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说来有三个增强:

一是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通过厂务公开,向全体员工亮了家底。使员工对公司管理由不了解变为了解和理解,由疑虑变为信任和支持,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二是增强了管理者的廉洁自律意识。实行厂务公开后,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公开化,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完全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形成了管理者廉洁自律的制度保证。

三是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厂务公开的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财务等管理制度,建立了相应的约束机制。以制度规范行为,有效地加强了内部管理。再加上员工参与意识的增强,变少数人决策为群策群力,确保了决策的正确性,切实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公司实行厂务公开以来,企业员工的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知情权得到了有效的发挥。通过上下沟通,公司聚精会神抓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五规范”,加强监督检查,使厂务公开提高一个新水平。

篇2: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

和谐发展

一、江苏烟草商业“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烟草”,优化发展环境的成功经验

管理生态学认为,企业是社会生态链的一个部分,企业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重要的是与其它,链条共生进化;企业不断成长的前提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省局党组提出了“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烟草”的发展理念。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江苏烟草的具体体现,它对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江苏烟草科学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烟草”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激发了江苏烟草人不断进取的原动力

“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烟草”,以其强劲的原动力,要求每一个干部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摆在首要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两个至上”和“三大战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以其强烈的凝聚力,要求全体干部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结一心,努力拚搏,共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从而推进“三大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其巨大的文化力,带动干部员工自觉投身到企 业改革发展中,以勤奋的工作为企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江苏烟草在共享的美好愿景下,逐步优化了企业内外发展环境

五年来,烟草商业企业干部员工在“共建”的基础上,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了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共同成长,调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的事业心和积极性,为员工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和物质的支持。员工得到了关爱,尊重、激励和培育,提高了工作效能,政令得以畅通,制度得以执行,内部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

江苏烟草人在共建的大力指引下,奋力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年来,全系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卷烟销售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和“全国卷烟打假工作特殊贡献奖”;全国网建现场会在徐州成功召开,对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推进作用;规范管理,完善机制,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激发活力,增进动力,三个文明建设全面进步,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在高平台上进一步提高。

泰州烟草着力打造阳光文化高,保持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受到了国家局党组的充分肯定。

二、制约江苏烟草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若干要素

制约要素之一,价值体系的局部失衡。江苏烟草通过开展“两个维护”大讨论并深入践行,全系统干部职工树立起 “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但是传统经营观念仍有影响。

制约要素之二,公共公关意识的相对缺乏。应将供应链内外的每一个维度的有效合作都列入企业的公共关系发展战略中。

制约要素之三,机关效能的体制性障碍。一是企业发展缺乏竞争。表现为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理念滞后,机制僵化,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不少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二是个人职业发展缺乏竞争。

三、打造一流发展环境,实现江苏烟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理念是前提,不断深化“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烟草”的发展理念

一要大力宣传,树立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生进化观念,使广大员工从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变成自觉的习惯。二要狠抓培训,加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对科级以下干部、执法、服务、“窗口”部门一线干部、一线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识。三要丰富内容,不断拓展“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烟草”理念的内涵和外延,重点在构建价值均衡体系、与客户利益共同体建设上寻求突破,真正打造一个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机制是根本,努力形成“共创成 功、共同发展”的价值均衡体系

我们应该明白,全省30多万个零售户,是我们30多万个市场信息来源点和企业形象的宣传站,是我们江苏烟草公共关系的“基本盘”。因此,在打造价值均衡体系上,我们应以“与客户共创成功”的服务理念全面审视我们的各项工作,从健全客户利益联结机制人手,把营造公平市场、组织适销对路货源、提高零售户赢利能力作为重点,运用“利益纽带”联结零售户,深化共同利益,增强其对江苏烟草的认同、忠诚与归属感。通过与客户更加深度的利益共同体联结,促进共生进化、共同发展。

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形象是关键,充分展示“诚信烟草、责任烟草”的恢弘气魄

1、企业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组织开展调查,监测舆论环境,分析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战略和相关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制定整体传播计划,有效地传播企业或品牌的良好形象;积极、主动地和那些与企业运营有关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沟通,并协调和拓展这些关系。

2、将公共公关预算编列至企业预算中,通过机构、人员、资金的落实,充分发挥其职能,努力在拓展公共关系、拓宽运作渠道、传播品牌形象上完善提高,以“诚信烟草”的姿态求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篇3: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

1 我院基本情况

句容市天王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56年, 目前是一级甲等医院, 服务人口约10万人, 占地面积9100平米, 医疗建筑面积9689平米, 在编职工人数109人, 开放床位100张, 2014年医院业务收入为3287万元。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一手抓内涵建设, 一手抓安全生产, 着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近年来, 先后荣获“江苏省巾帼示范岗”、“镇江市文明单位”、“镇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医院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思想, 创新工作机制, 努力为一线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工作及休养环境。

2 主要做法

2.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层层落实平安创建责任制

首先和当地政府联动, 成立了以分管镇长为组长, 医院院长, 当地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明确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其次是年初下达了综治安全目标责任书, 层层落实责任, 每月对各科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兑现奖惩。其三是将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与开展“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相结合, 全院上下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其四是强化宣传培训, 增强安全意识。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利用宣传橱窗、标语横幅、公示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 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平安医院”创建的浓厚氛围。

2.2 转变服务理念, 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院从加强干部职工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着手, 使大家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一是开展了门诊“一站式服务”, 实现服务人性化、流程便捷化。二是实行院务公开制和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制, 让病人明白消费, 放心就医。三是举办卫生法律法规专题培训、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学术讲座, 改进沟通方式, 注重沟通效果。四是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 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和安全措施, 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2.3 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提高医疗质量, 维护医疗安全

我们认真贯彻医疗法律法规, 举办知识讲座和学术交流, 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危机意识。第一, 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 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 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第二, 抓好病人医疗安全, 落实安全责任制。严实行医疗差错、事故追究制和医疗安全奖惩制;做到精心治疗、精心护理, 严防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第三, 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安民警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工作预案, 加强节假日和夜间值班管理, 不定期抽查值班人员在岗情况, 确保出车迅速, 交接规范, 救治及时。

2.4 加强综治消防以及重点科室的安全管理, 注重隐患整改

一是加强对院内的安全检查,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院领导亲临科室排查分析, 健全监管组织, 完善应急处置预案。邀请市消防大队定期对全院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组织现场灭火演练。对火灾易发场所进行重点检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 确保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处于正常状态。二是对院内主要通道、路口、停车场等实施24小时监控, 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三是制定完善了防灾害事故、防群体性事件等应急处置预案, 加大对毒麻药品、危险物品的监管力度。不定期对医院餐厅食品和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督导, 严防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通过以上举措, 我院强化了人防、物防、技防应急措施的落实, 达到了全院零案件、职工零犯罪的预期目标。

2.5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创建和谐医院

医院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 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 通过自查自纠, 查找反映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建立长效机制, 从制度、教育、监督入手, 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 纠建并举的预防机制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 有效的预防职务犯罪。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的先进性”等教育活动, 学习赵亚夫、黄洪海等先进事迹, 增强职工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组织“三基三严”知识竞赛、护理技能比武和“5.12”护士节演讲比赛等, 构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促进平安医院建设工作。

近年来, 我院未发生重大医疗安全责任事故、无医疗纠纷未接处情况、无医疗纠纷上访事件。

篇4:深化文明创建 推进社会和谐

一、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高扬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旋律

文明是和谐的必然要求,和谐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当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变成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

首先,坚持围绕经济发展抓创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只有以经济发展做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支撑。多年来,我们张家港市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的理念、原则和要求实实在在地体现和贯穿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了文明创建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及民主政治建设互促互动的良好氛围和运行机制。文明城市创建的十年,也是我市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5亿元,上交国家各项税收168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3.02倍、11.54倍和20.31倍。

其次,坚持围绕优化环境抓创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良的发展平台。人与环境、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共生共荣,是实现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发展功能、打造城市发展“硬实力”的过程,也是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彰显城市个性、创造城市发展“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不仅力求人和自然协调共处,做到生态环境好、人居环境佳、城市功能优,而且大力营造诚信、包容、开放、文明、创新的良好人文环境,为经济社会不断在高平台上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十年的文明城市创建实践,“张家港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市独特的“城市品牌”和巨大的无形资产。

再次,坚持围绕以人为本抓创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市民素质,是现代城市的灵魂;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建城育人”的思路贯穿于创建的始终,围绕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生产力发展、倡导现代文明方式三个重点,按照“以城市眼光建农村、以市民标准育农民”的要求,贴近实际,创设载体,落实措施,全体市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在创建中不断得到提升,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持久的智力支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积极探索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这是深化文明创建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感到,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要从“提升五个力”着手,找准文明城市创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与突破口:

致力于提升文明创建的渗透力。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的理念、原则和要求实实在在地体现和贯穿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向经济社会领域延伸、渗透的力度,对张家港来说,就是要实行港口工业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文明法治城市三位一体、同步创建、互动并进,提升文明创建的渗透力,提高发展的和谐度。

致力于提升城市环境的形象力。城市形象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最鲜明、最生动的体现。为此,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生态等六大环境的要求,整体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魅力。大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实现政务工作的高效率、低成本、透明化、便民化。进一步深化“诚信城市”创建工作,探索建立诚信监督机制,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围绕“海派、精致、生态”的城市建设个性要求,注重城市形态和结点空间的形象建设,科学重组与区分“一城四区”功能,努力使城市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真正使我市做到田园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人与自然环境高度亲和。

致力于提升全体市民的创造力。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攻点,大力营造全体市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互相配套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开展岗位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职职工年岗位培训率力争超过60%,务农劳力要掌握2-3项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市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组织开展“争当文明市民大讲坛”、公民道德宣传教育和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城乡市民整体文明素质。

致力于提升载体抓手的影响力。载体抓手的品牌化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今后,“三入户”、“四个市”、“五句话”、“六个一”、农村社区建设、城乡文明三个一体化、长江文化艺术展示周和社区文化艺术节以及诚信城市建设等一批富有我市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品牌,将进一步延伸拓展、做优做强。继续规范、引导市级以上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公益服务向基层、向社区一线延伸,形成同创共建的合力。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增强我市典型的说服力和美誉度。通过各种载体和抓手,累积推进,稳步提高,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生动活泼的外在形象相统一。

致力于提升创建为民的拉动力。坚持把实现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文明创建从党政的“行政推动”变为群众的“内需拉动”。精心组织实施市镇两级的政府十件实事工程。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农民维权制度,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问题。大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健全综治、司法、信访“三位一体”的调解网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城乡社区的建设。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快推进文明创建向乡村延伸、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拓展。

三、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市已形成了一套切合实际的创建保障机制。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努力使创建机制更加科学、有效。

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动力机制。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真正硬起来,关键是领导。特别是各级“一把手”负总责不能虚化,齐抓共管的责任必须落实。二是要强化激励导向。通过利益导向、教育诱发、榜样鼓舞、道德鞭策和制度规范等多种形式,激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活力。三是要强化为民服务。坚持以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和窗口行业为重点,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努力使为民服务制度化、经常化,提高创建活动的向心力和影响力。

建立健全同创共建的联动机制。必须注重创建资源的整合和效益,正确处理好文明城市创建与其它争先创优的关系,确立文明城市创建的“龙头”意识,树立全市创建“一盘棋”思想,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市文明委切实负起指导、协调和组织落实的责任,按照责任明晰、分工协作的原则,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努力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各镇、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建、互动配合的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各方参与的投入机制。以战略的眼光审视文明城市软硬件的投入,对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对软硬件方面存在的差距,逐一进行专题研究,排出分批到位的实施计划。同时,切实解决好精神文明建设内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把市民素质培养和宣传经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投入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深化创建的关键措施,列入各级年初规划,并形成制度。积极开辟筹资渠道,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确保文明创建活动有阵地、人才有保障、经费有落实、工作有实效。

(作者系中共张家港市委副书记)

篇5: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

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新乡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乡以建设中原城市群强市为目标,城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快速提高,城市形象持续提升,城市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城市化加速期、城市成长关键期和城市价值提升期。站在城市发展的质变点上,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抢抓城市发展机遇,在可持续发展中提升新乡城市价值,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是新乡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

国家卫生城市的成功创建就是打造“幸福宜居之城”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涵。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及巩固提升工作,将其列为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并以深化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体市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明确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工作,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和谐新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落实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 新乡市于2008年12月份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全市上下备受鼓舞,下决心保持并巩固创卫成果,持续改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让全

市人民长期享有一个卫生、舒适,秩序良好的生活环境。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创建工作要从行政强力推动到制度保障运行转变,从突击治理到日常的严格监督管理转变,从非常态创卫到常态的有效管理转变的“三个转变”,使城市管理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使新乡创卫的成果得到不断完善和巩固。

市委书记吴天君,市长李庆贵等新乡市主要领导一年内对城市卫生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40余次的巡视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60多件,协调各部门解决问题100多件。一年内对城市卫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多次批示,如2009年12月12日,市委书记吴天君在爱国卫生简报上的批示中要求:“要按照原确定的市爱卫会和市城管指挥中心的运作机制,加大督查、整改力度,严格兑现奖惩政策,确保我市创卫成果。”

新乡市出台了《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爱国卫生工作构建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新政办〔2008〕165号)确立了“市领导周巡查,城管指挥中心日督查,爱卫办月暗访”的工作机制,每周安排市四大班子一名市级领导带队开展巡视活动;每月由市爱卫办组织有关专家对照创卫标准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五小治理、病媒生物防制等进行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下达工作督办通知书,多次整改不到位的下达整改通知书,进行经济处罚,并报效能监察室处理;对工作开展好、长效机制落实到位的单

位颁发红旗进行表扬和相应的经济奖励。截止今年8月份,市爱卫办工下达工作督办通知书214份,整改通知书3份。市纪委监察局在城管指挥中心设立效能监察室,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同时还设立有群众举报电话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以及新闻媒体曝光等多种途径接受社会监督。每月召开一次多部门共同参加的城市管理讲评会,对各区、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进行点评和部署,严格落实奖惩政策。

目前,新乡市爱卫办、城管指挥中心、城管监督中心、市纪委效能监察室已建立起了良好的运作机制,并在不断优化提升中,真正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的精细化管理,从制度上保障了城市卫生管理的长效保持,并不断推向深入。

二、大力实施“3010”行动计划,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广大群众对卫生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人群、环境、社会的健康水平,成为了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迫切需要,也是党委政府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工作重心。新乡市以“3010”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市民群众生活需求。

“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是按照“产城共融、交通先行、产业协调、城乡一体、集约发展”的理念,即通过优化周边八条快速通道连接功能, 绿化美化沿路景观, 实现 30 分

钟到达六座卫星城和大型产业聚集区 ,打造“30分钟经济圈”,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建设“10分钟生活服务圈”,使市民出门步行 10 分钟 , 即可方便地到达游园广场、学校、医院以及购物、休闲、健身等场所;建设 “10分钟生态休闲圈”,从市区乘车 10 分钟 , 即可到达市区周边的生态园、植物园、水系景观等景点 , 游览和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造就一个生态、和谐、舒适、方便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力地提升市民居住的舒适度、出行的便利度、环境的适合度和服务的满意度。

(一)快速通道、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截止2010年7月份,全市新建8条快速路的拆迁、绿化任务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98%;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28个,已启动12个,累计拆除各类房屋213万㎡;新建提升改造3座污水处理厂,正在按计划推进;升级改造12座农贸市场,已完成2座;23处游园建设已全部完工并开放使用;全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4个,构建了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市传染病医院应急救治病房楼、市疾控中心、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市卫监所,城市医疗卫生环境得到改善。

(二)道路维护、垃圾中转站建设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进展迅速。

2009年新乡市市政设施翻修、维护工作量是前三年的总和。翻修维修道路17.4万平方米,便道维修达1.4万平方米,维修经费达1764.8万元;2010年上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相继投入2.3亿元,兴建的“一湖两线三园”圆满竣工并交付使用,为提高新乡城市品位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我市协调社会力量投资213.6万元,设置广告式果皮箱1300个,大型户外公益广告900块;市政府投资641万元,购买各种环卫工程机械、工作车辆32部;市政府计划投资3600万元,新建和改造公厕100座、压缩式中转站20座。36座新建公厕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即将开工建设;3座压缩式中转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3010”行动计划的实施,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卫生城市创建,全面促进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使群众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城区带动辐射,城乡一体推进,连片创建。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卫生城市工作要以市区为龙头,带动辐射各县(市)共同创建。以此来提升新乡全市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更多人群的生活环境条件。

市委市政府要求,已经创成省级卫生城市的县(市)要

在3年内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条件成熟的县(市)要立即申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其他县(市)要在3年内提出申报。并以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列入对各县(市)的目标考核内容,追踪督查落实。

每年4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将整治活动引向乡村。在城镇重点解决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庭院、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占道经营等市容市貌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问题;在农村重点解决暴露性垃圾、厕所及饮用水安全等突出问题。生活垃圾处理要形成“户投放、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全市已建成及在建农村垃圾中转站56座,县级垃圾处理场8座;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建设上,09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四分之一,今年运用中央改厕专项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农村改厕力度,截止目前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已逾三分之一。

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物业、卫生医疗、生活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管理上跟进。以各级卫生城镇创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引导农民逐渐提升卫生意识,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已建成新乡县祥和新村社区、辉县市孟庄社区等一批基础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完善具有典型示范带动意义的新型农村社区,极大地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

四、对爱国卫生工作的几点体会:

我们认为,持续深化爱国卫生工作是当地党委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自我加压,呼应群众需求,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惠民工程,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反映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认为,卫生城市的概念不仅仅是指环境卫生,其外延更加广泛,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积极健康,生活的舒适,环境的优美,设施的完善,功能的齐全,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精神生活的愉悦等等。是一个地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

我们认为,卫生城市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评估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持续提升的过程。重在建设而非创建;重在过程而非结果;重在坚持不懈而非半途而废;重在长远谋划、统筹兼顾而非急功近利、以偏概全;重在持续提升而非一蹴而就。

我们认为,创建卫生城市是一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立体工程,需要乘时代之风,聚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去完成的综合性民生工程。在政府合理规划,专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们认为,创建卫生城市要从创建卫生村、卫生镇、卫

生社区、卫生单位等细胞工程做起。要由城镇向乡村延伸;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延伸;由单体个别创建向辐射连片创建延伸;由短期集中整治向长期制度化管理运行延伸。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高度来认识创建卫生城市工作。

篇6:创建文明村 打造和谐园

打造和谐园

我们张青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东南18处,人口1412人,耕地376亩。多年来,在上级的关怀支持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党对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上,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曾多次荣获省委组织部颁发的“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文明村”;在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中,经过不懈的努力,2009年已步入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行列,受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表彰。

创建文明村,打造和谐园是我们村党支部及全体村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村在89年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在70年代我们这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论富数兴宁,广播数大兴、最穷是张青”。在那时,我村也曾想摆脱贫穷,也曾办过刀具厂、油膏厂、奶牛场。但始终没有甩掉落后的帽子,是名副其实的三类村。自现任党支部书记张泽桥同志在89年上任后,开始兴办集体企业,用了三到五年的时间,我村就发生了巨变,集体经济已跻身于先进村的行列。在村民生活日益提高的时候,张泽桥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一手抓经济的同时,一手开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1996年冬季,先是召开两委会,支部大会,群众议事会,对我村《村规民约》自治章程进行了认真修订;紧接着制定了《关于张青村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意见》和《关于加强我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规定》。成立了张青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书记张泽桥同志任主任。下设有宣传员2名,通讯员2名。1997年又制订了《张青村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组织的建立,制度的修订,为我村创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之后,我村还相继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人民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民营协会》、《老干部协会》、《关工委》等组织,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在活动开展中,我们还特聘市委党校教授张敬民同志为我村文明建设顾问。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创建工作善始善终,从未放松。二000年前后,我们的此项工作先后受到县委、县政府多次表彰。

二、强化教育、育人育德

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过街标语、宣传手册和党员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对广大党员和全体村民进行教育,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行为十二戒》、《村全体直属人员要求做到十二条》,村民应做到“四爱”、“五守”、“六要”,在村民中实行“八提倡”、“八反对”。要求党员干部和村民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并为每户村民订阅《新乡道德周刊》旨在教育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一代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多年来,我们一年一度的评先活动从未间断。其评先内容有:“模范党员”、“模范村民代表”、“模范教师”、“模范协会会员”、“十佳青年”、“模范标兵”、“卫生之家”、“文明农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对评选出得“好媳妇”,我们还采取为娘家送匾的形式,激励村民,争当模范。在创建活动中,我村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宣传队,号称“张青梨园春”。十几年如一日,每星期的两个晚上都会为村民进行义务演出,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前夕,他们还特意邀请了附近的几个戏迷班来我村为村民演唱三个晚上。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我村老干部协会的作用,对广大村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因为在老干部身上有着艰苦创业、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有着关心集体、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崇高品德。他们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他们是我们干群之间的一座桥梁,一副纽带,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为我们村干部解决了许许多多的干部矛盾、调解了一起起邻里纠纷。正是有老干部协会的存在,我村社会秩序才会有长期稳定的局面。也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村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的现象才会销声匿迹。我村“关工委”工作,也正是有他们的参与,才开展的有声有色。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我们全民动员,实行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的方法,要求家庭成员言行举止当好表率,既要关心下一代的生活,更要关心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要求学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在社会上,我们积极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的原则是育才、育德、育廉。我们村两委会把教育工作当做百年大计。在93年我村经济相当薄弱的情况下,通过集体筹资、村民捐资的方式,建起了标准化的教学楼,并配备了必要的教学器材,在全县率先对教师实行奖惩办法。现在我村小学教育质量一直居全区之首。多次受到上级表彰。2005年我村又投资80万元,修建了一所幼儿园,在解决村民入幼难的同时,也为少年儿童打造了一所乐园。

三、全民动员、创建文明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村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按照文明村的标准,结合我村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资金到位。并通过广播、墙体标语、漫画营造创建氛围。在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大会上,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创建目标,号召村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要求村民牢记:“文明建设、从我做起、村兴我荣、村衰我耻”。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文明农户”、“文明信用户”创先争优活动。也正是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我村于2006年、2007年先后已步入全市“文明村”和省级文明村的行列。2008年我们荣获“全省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荣誉称号。2006年被我县农村信用联社授予“信用村”。

自2006年我们成立社区后,我们张青社区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同年还被新乡市环保局评为“绿色社区”。

四、强化服务、提高质量

篇7:深化文明创建 打造和谐烟草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我园开展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是: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级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制度为重点,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不安全因素,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园风良好的市级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幼儿园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中深化改革和稳步发展。

我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坚持创建良好的治安秩序和文明的育人环境,领导小组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巩固已经取得成果的同时,稳步推进,全园上下联合行动,使创建工作一开始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领导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制。

为了使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我园建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园长助理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食堂人员等参加的安全文明校园领导小组(包括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饮食卫生领导小组、安全保卫领导小组)。每学期把安全文明工作纳入幼儿园工作计划,并建立了安全会议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安全问题。层层落实责任制,使创建方案工作更加系统化、网络化。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园实行目标化管理,针对传染病流行、火灾、地震、安全疏散、大型集会、运动事故、食品安全、外出参观、疑似食物中毒等可能突出事件,制定了处置工作预案,并就火灾逃生、交通安全、集会疏散等进行了演练。对教室、会议室、科学发现室、食堂等重要部位制定和完善了安全文明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和奖惩制度。严格门卫制度、验证制度,严格实施值班管理等制度。健全了校园安全文明责任追究制,对造成重大事故者在评优评先、晋级晋职上实行“一票否决”。

2、预防为主,保障校园平安

我园经常利用晨谈、班会、教工大会、黑板报、宣传栏、网络、讲座、演练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各种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营造了“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通过生命教育使全体师生知道安全、自我防范和保护的重要性;还经常对师生开展有关人防、物防和技防的宣传教育,如防盗、防火、食品卫生、疾病预防、交通安全、自我救护,把安全防范知识普及到每个班级,做到入耳入脑,人人皆知。并开展了有关安全知识竞赛、讲座、报告,在宣传栏、橱窗、展板中宣传安全问题。努力做好校园及周边如建筑物、围墙、运动设施、教学器材、厕所、护栏、楼梯及幼儿午睡室上下床位的安全检查,防微杜渐。在安全问题上要求师生做到“四个不放过”——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3、崇尚科学,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安全无小事,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幼儿园对 “fa轮功”分子等可能性非法活动提高警惕,并适时进行“学习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我园多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老师层面的,如学习交流、观看宣传片等,在幼儿层面,我们则开展了宣传教育周活动,老师以最浅显的语言和图片,向孩子们宣传,并通过孩子辐射到家庭,全力推进了崇尚科学的思想。

4、齐抓共管,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后,为了保证此项工作有效进行,领导小组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摸

底,就消防安全、学生人身安全、治安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责任人,食堂管理规范,除有防中毒、投毒措施外,人防措施到位,安排工作人员值班,随时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值班室配有外线电话,遇有突发事件便于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我园还对师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师生的安全防范和遵纪守法意识普遍提高。为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盗、防中毒、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勒令及时整改,消除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事故。每逢组织重大活动,学校都认真制定安全工作预案,做到领导有力,分工细致、责任明确。耐心细致做好师生思想工作,努力营造和谐舒心的校园,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内部和萌芽状态,没有发生一例越级或集体上访。

5、加大投入,构建和谐校园

在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中,园领导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管理,整治校园环境,在改善环境条件方面,我园加大了绿化美化投入力度,做到合理规划,倾心打造,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幼儿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整齐有序、环境优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幼儿食堂连续两年被市卫生局和教育局定为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并注重师生、家长安全文明意识、行为的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了爱护校园环境的习惯,自觉成为一个文明守纪的人。

篇8:打造和谐队伍创建和谐企业

一、充分认识队伍和谐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要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以和谐的员工队伍为基础。在一个企业里, 没有员工队伍的和谐就不可能有企业的和谐, 这是当前也是今后和谐企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企业管理者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是队伍和谐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条件。一个企业要完成经营任务、实现宏伟蓝图, 必须依靠组织的协同配合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员工队伍和谐了, 可以使人们心情舒畅、工作愉快, 还可以增强各方面的责任感, 使整个经营活动充满活力。

二是队伍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工作环境不仅需要各级管理者精心营造, 还需要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广大员工的共同维护。大量事实证明, 一个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如果他在工作或其他方面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一个人能顶三个人;如果消极工作, 三个人不如一个人。因此, 想方设法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队伍和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凝聚力出战斗力, 凝聚力体现了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并为实现统统目标而努力的强度。成功的群体有助于成员个人目标的实现。建设和谐员工队伍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基础, 要通过培育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来吸引和凝聚员工队伍。靠单一个体的力量, 孤军奋战, 是很难干成一件大事的。特别是像采油生产企业, 点多面广, 人员分散, 工作难度和强度很大, 因此, 尤其需要有一支团结有力、善打硬仗的员工队伍。

二、加强和谐队伍建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人的因素在和谐企业创建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而企业中人所创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是和谐企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在企业和谐创建的推动下, 企业要处理好员工与员工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经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双赢”关系。

一是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双赢关系。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双赢是营造企业和谐创建氛围的微观层面, 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层面。但是, 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团队和谐共进氛围, 往往很难依靠员工之间自发形成, 所以需要企业在组追平台的基础上, 为员工提供进一步的制度保障, 依靠制度的约束逐步培养起员工之间的这种关系。而在保障制度得到有力执行的同时, 企业还需要辅之以文化营造, 通过领导重视、会议强调、树立典型、公开表彰等方式的综合运用, 来促进这种氛围的形成。

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双赢关系, 从企业与员工关系的角度探讨企业和写创建的深层次含义, 就是要讲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联系起来, 把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成长统一起来;通过员工的努力促使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进而促使企业的成长;企业的壮大又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支持, 促进员工的成长;获得了成长的员工又以更高的价值创造效率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而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使得企业与职工之间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是经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双赢关系。经营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转变观念。企业管理者唯有以人为本, 将彼此之间的关系建设为鱼水关系, 营造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和谐氛围, 才有可能取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经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更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 员工努力工作, 经营管理者关爱员工, 从而使二者达到和谐双赢。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队伍和谐的重要手段

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社会阶层多样化、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多样化, 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局面, 因此,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队伍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手段。主要做好以下四点:

一要推进民主管理, 切实维护员工民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在企业里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号企业全体员工的公平与正义, 人们才能心情舒畅, 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 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时刻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进一步完善厂务公开制度, 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切实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 要关心员工生活, 关心民生, 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 努力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使员工树立与企业同生存、共命运的思想, 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二要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搭建发展平台。要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 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 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杜绝因员工知识贫乏, 文化低、岗位技能知识不足而造成的不思进取、工作不能胜任的状况。要实现队伍和谐就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员工学习培训和用人留人机制, 给晋升机会、给创业舞台、给施展空间, 让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让最合适的人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工作, 做到各尽所能, 人尽其才, 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要打造特色文化, 以文化铸魂魄。企业是我们每一名员工共同的家园, 个人的荣辱进退、家庭的幸福安康都与之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定要继续大力弘扬以“和合”为主导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以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的铸魂、塑形、聚力。要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 使广大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要以稳定保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和谐、以文化育和谐为基调, 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在共建和谐企业中共享和谐成果, 在共享和谐成果中共建和谐企业, 为企业发展、社会和谐尽心尽力。

四要落实共建共享原则, 春风化雨聚人心。共建共享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一个重要体现, 是我们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做到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 发展的成果惠及员工, 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全面共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优化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 是企业的发展有充足的人才保证。要切实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 使员工的利益同步得到保障和提高。要积极实施人性化管理, 加强对困难员工群体的帮扶救助,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不断丰富职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职工的心理和谐, 努力为和谐企业建设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支持。

总之, 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和谐企业理论, 是在当今企业生产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企业应该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一支和谐向上的员工队伍, 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摘要:队伍和谐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条件,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的因素在和谐企业创建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而企业中人所创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是和谐企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队伍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手段。

篇9:深化创先争优 创建和谐企业

以两个100%优秀率为目标

领导班子建设提出新举措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取得企业发展预期目标的重要前提。在服务中心工作,泉州电业局以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两个优秀率100%为目标,每季度开展模拟考核测评,认真分析落实意见建议,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领导班子能力水平;领导班子成员挂钩经营指标,严肃承诺、认真践诺,发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带头作用;以执行力记分考核为基础手段,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推进创建员工满意职能机关活动,致力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基层效率水平。

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集中学习,积极参加福建省电力公司组织的专题讲座,吸收前沿信息,开阔视野。为党员发放《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等读物,业务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相结合,着力提升领导班子的学习力。拓展常态化学习培训系统,覆盖到职能部室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全员学习和常态化训练。

强化干部员工队伍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调整优化泉州电业局各部门和县供电企业领导班子,规范县供电企业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事干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后备干部集中考查,加强各级干部后备梯队建设和公开选拔工作。持续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认真开展福建省电力公司“首席带新人”活动。选树典型立标杆。坚持优先从基层选拔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制定并落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下一级党政正职领导谈心谈话制度,从深入了解、关心关爱和帮助教育干部的角度出发,加强沟通、密切联系、交流思想、适时提醒、强化监督,进一步激发下一级单位党政正职领导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加强基层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每月一次的政工例会和党群口碰头会,组织分析全局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员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及时化解矛盾,维护队伍稳定,为完善党委决策提供了参考。

以推进党建标准化为渠道

党组织建设进入新阶段

推进党建标准化。落实福建省电力公司党组关于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按照“党员3名及以上设立支部”的原则,调整支部设置,新成立9个党支部;及时配齐配好支委会,完善支部“三会一课”,实现无党员班组逐年减少;把领导组织关系编入机关,推进机关支部建设;持续开展“活力党小组”活动;制定指导目录和党支部常规工作列表,加强对支部建设指导。全面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员的参评率、合格率均达到100%。

四个县供电企业党组织全面升格。按照党委的要求,积极与地方党委沟通协调,目前,泉州电业局四个县供电企业党组织全面升格为党委,并成立纪委。县供电企业党组织都被当地党委列入重要一类党委,工作上归属县直党工委管理。

推进“电网先锋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建标准化水平。完善和深化运作对标系统,提高党总支运转能力,加强县供电企业“三个建设”。培育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基层党组织,2010年该局电费中心党支部、德化三班供电所等6个党支部获得福建省电力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的荣誉称号。

持续总结和改进数字政工对标体系。完善数字政工的内容和功能,实现政工对标与工作业绩的衔接相融,有效发挥对标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杠杆作用,提高了政治工作信息化水平。

以推进创先争优为标志

党建活动开创新局面

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近年来,泉州电业局在全局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活动方案,确立“创先争优当表率,跨越发展电先行”的活动主题,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管理指标、机关建设和岗位工作等方面开展“六比六赛六争先”活动。在抓好党员承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着重做好“三个区分”、畅通“四个渠道”,做到局领导点评率100%、公开率100%和内部检查率100%,在全局党员中掀起“我承诺、我践诺”的热潮。围绕省市重点涉电项目,组织30支党员先锋队开展攻坚活动。扎实推进“创先在基层·争优在岗位”主题活动。做好先进典型的培育与选树,各支部做到一支部一先进,有效促进先进典型发挥作用。该局被确定为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10个联系点之一。

基层支部建设呈现新亮点。各基层党支部紧密围绕部门生产经营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增强自转能力,呈现出不少亮点。如变电党支部与永春北溪村开展党建共建等活动,这些做法形式新颖、内容多样、主题鲜明、成效明显,是对党建工作的极大丰富和有力补充。

服务大局履行责任。泉州电业局积极服务泉州现代化建设大局,全面组织落实福建省提出的“大干150天,实施五大战役”的涉电项目,成立了30支党员先锋队,与工人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一同活跃在“五大战役”各个战场,掀起建设高潮,确保各项目如期完成,受到市委市政府多次表扬和表彰;实施市区缆化工程,推进配网改造,市区缆化率达到55%;提前超额完成全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全力参与结对共建、军企共建等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展示“国家电网”的良好品牌形象。

深入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单位活动。2011年,泉州电业局开展“擦亮金牌”活动,建立“续满意”工程“5+1”长效机制,加强与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重要客户沟通;开展创“员工满意的职能机关”活动,征集意见建议,认真整改落实,实行约谈制度,加大宣传发动,有效提升机关办公效率和文明程度。

上一篇:汽车行业自我总结下一篇:稳住的瞬间是那份爱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