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2024-04-23

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精选3篇)

篇1: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2008年5月16日)

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4月22日至23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刘伟作重要讲话,副省长贾万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与会人员分别参观考察了蓬莱、莱阳两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烟台、潍坊、山东六和集团等单位作了大会典型发言。会上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表彰了30个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区和50家优秀龙头企业,公布了第四批174家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各市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农工办主任、农业局局长,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县市区委书记、优秀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总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提出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会议指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20多年探索,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探索起步、全面发展迈入了深化提高的新阶段,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继续深入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工作指导和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实现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分工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再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发展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培育省重点龙头企业50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70%,出口创汇突破200亿美元,75%以上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二)部署安排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515”工程,即用5年时间,投入财政与信贷资金100亿元,重点支持50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在“七个重点工作”上下功夫。一要在培育壮大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上下功夫,着力抓好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区,重点培育粮油、蔬菜、畜牧、水产、果品、棉花、林木花卉、种子、生物质和生态旅游十大产业体系。二要在促进规模化经营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优势,盘活资本,整合资源,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创新产业化经营体制,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和组织形式,提高综合效益。三要在推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及质量全程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四要在打造农业品牌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省级知名品牌、国家知名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五要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能人、龙头企业、村“两委”、乡镇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信用合作和供销合作,探索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小型基础设施股份合作、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形式。依托优势产业产品,组建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六要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和引导。七要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金融保险服务网络、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服务支撑、资金保障和技术服务。

(三)制定出台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意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按照中央今年加大粮油生产、

篇2: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苏北精神、合力谋求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

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稳定粮食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政策支撑,持续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0家,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家;生产基地规模快速膨胀,各类种养基地达到410万亩,养殖规模1.1亿头(只),全市55%的农户和53%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进入产业化经营。去年全市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5271元,增长14.8%,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同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保持了面积稳定、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的良好态势,确保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生产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产业聚集度低,产业雷同化现象突出;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档次偏低,竞争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农业经营综合效益不高;经营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利益联接关系不够紧密;龙头企业贷款融资难,资金瓶颈制约仍很突出。全球范围内出现粮食危机,国内部分地区春旱严重、农资价格持续走高,再加上四川等产粮大省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粮食供给将进一步趋紧。我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全省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做好稳定粮食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这两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学习苏北精神为动力,把握机遇,自加压力,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二、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把扩大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作为重要基础,把培育特色品牌作为关键环节,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进一步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实现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农民组织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50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0家,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5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力争突破500亿元,其中过亿元的达到70家、过10亿元的10家;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700个,农产品出口创汇力争突破6亿美元;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达到70%。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规模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全市六大专业生产区、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规划布局,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大蒜圆葱,加快发展精细瓜菜、食用菌、甜叶菊、优质果品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调整扶持政策,采取重大项目立项制,尽快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特色产业带和聚集区,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50%的乡镇建成主导产业突出的专业乡镇,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效种养示范区,打造5—6个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县市区。依法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集中。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上有所突破。

(二)以企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从今年起启动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333”工程,即通过3年努力,集中投入财政和信贷资金30亿元,重点扶持3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继续实行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制,强化督促调度,确保如期完成。同时,扶持新建一批与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配套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提升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梯次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培育,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积极推行“土地、产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和集约经营、规模生产、小段定额、收益分红”等经营模式,力求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能抓出典型。

(三)以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

全示范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加快推进以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为龙头的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积极做好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品牌经营,叫响“孔孟之乡”知名品牌。近期要重点包装推介好微山渔湖产

品、鱼台大米、金乡小米、嘉祥山药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迅速提升我市地方名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要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产业化经营全过程,所有生产基地、主导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尽快形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养加模式。要强化以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为重点的农资监管,逐步建立农药定期抽查和举报查处制度,确保奥运之年辖区内农药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任何问题,确保完成年内规划建设的7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0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新增“三品”认证100个的任务目标。

(四)以市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加快培育农村流通主体。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发展一批流通型、贸易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交易中心,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态。以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产品冷链物流和“超市+基地”试点,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农产品展销平台建设,扎实办好市第三届农博会。三是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不断扩大我市大蒜圆葱、渔湖产品、薯类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加大优势农产品推介力度,推进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农产品市场的对接与合作,力争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增幅保持在25%以上。

(五)以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对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经济能人、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基层服务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创办合作组织,培育和扶持农村种养大户和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产业化经营,依托优势产业和产品,组建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把同类产品经营的企业和农户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以同一产品生产经营和利益联接为纽带、相互关联、上下贯通的合作组织网络。鼓励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服务功能。

(六)以服务社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强支撑、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政策服务支撑。市政府确定从明年起,在4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也要不断增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和用水、用地、用电、运输等优惠政策。二是强化金融资金支撑。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发展各类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分担和化解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经营风险。三是强化信息服务支撑。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加快构筑主管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农村种养大户共同参与的农村经济信息平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快捷、及时、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四是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坚持以技术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搞好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管理人才和农村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列入政府扶持范围。不断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科研和推广机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互补充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三、扎实开展以小麦玉米为重点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我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到2010年,小麦、玉米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分别达到430公斤和550公斤,再加上水稻、地瓜、大豆、杂粮等,力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万吨左右。

(一)实施“

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在推动全市粮食均衡增产上下功夫。围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重点抓好6个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力争在小麦、玉米上创出十亩高产攻关示范点、百亩高产示范田、千亩高产示范片、万亩高产示范方,具体亩产指标和相关措施,市政府专门行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要根据高产创建任务要求,规划建设各自的高产创建示范乡和示范村。特别是6个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县,要把创建任务尽快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二)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上下功夫。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将粮食高产创建与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设立领导指挥田、品种展示区等措施,大力引进推广高产优质良种。集中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在小麦上重点推广氮肥后移技术、精播半精播技术、垄作栽培技术和旺长防控减灾技术;在玉米上重点推广“合理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一增四改技术和适当晚收技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害防控预案,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和专业化、社会化综合防治。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生产条件上下功夫。在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有效灌溉的同时,高度重视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结合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农业良种工程、秸秆还田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整合项目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建设一批成效显著、带动能力强的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区。

(四)创新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在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实行包保粮食高产创建技术推广责任制的办法,建立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加大绿色证书教育、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现场指导,确保各项高产技术进村入户。同时,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力争全市小麦机收率达到100%,玉米机收率达到35%以上。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强化创建工作保障上下功夫。一要加大农业项目整合力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标准粮田建设、良种和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都要支持高产创建活动,加大向粮食高产创建的倾斜力度。二要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在确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足额到位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扩大小麦、玉米良种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范围。三要努力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从今年开始,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重点用于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设施改善等。各县市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要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项目带动等综合措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田升级转化,力争全市面上85%以上的小麦、玉米建成高产稳产田,小面积单产实现历史新突破。

四、努力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营造良好条件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局;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摆上议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及时发现、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严格责任考核。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分管领导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农口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市、县两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发改、财政、国土、交通、工商、税务以及涉农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要建立督导调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年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篇3: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精神传达提纲

一、会议基本情况

2014年4月17日,全省环境安全管理暨环境执法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全省17市环保局分管环境安全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的副局长及主管环境安全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的机构负责人,省厅有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上5个单位就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做了典型发言,葛为砚副厅长做了题为“凝心聚力 务实创新 努力开创环境安全管理和环境执法新局面”的重要讲话,总结了2013年全省环境安全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对当前环境形势进行了分析,对2014年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葛为砚副厅长讲话精神

葛为砚副厅长从三个方面总结了2013年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取得的成就。

环境应急队伍同心协力,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一是扎实推进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二是着力强化环境风险防控管理。三是突出抓好应急处置。四是积极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环境监察队伍求真务实,环境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切实加强日常环境监察。二是大力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三是排污费征收额再创历史新高。四是着力提高执法效能。

全省环保系统强基固本,能力建设和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强化应急和执法能力建设。二是积极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和岗位培训。三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肯定工作的同时,葛厅长强调指出,我省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全省涉及重金属、剧毒物质和危险化学品排放的企业近5000家,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突出;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和PM2.5等新的污染问题集中显现;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保障的任务既十分敏感又相当艰巨;突发环境事件呈上升趋势,并且事件危害大、处置难、社会关注度高;公众对突发环境事件甚为关注,一旦处置不当,有可能演化为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严峻的形势,葛厅长指出,我们的环境安全管理在一些方面还不够适应目前形势,突出表现在环境应急能力普遍较低,部分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少数环保部门仍然存在重应对、轻防范的问题,一些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等。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葛厅长指出:做好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各级环保部门就必须切实领会总书记“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这句话的内涵,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要继续围绕预防、预警、应急三大环节,严格落实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

应急处置四项工作机制,筑牢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确保全省环境安全。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预防优先,深化环境风险防控。严格执行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力争从源头上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继续组织开展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尾矿库企业、沿海沿江涉油企业、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为重点环境安全大检查。及时修订政府和部门的环境应急预案。督促企业编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定期对环境隐患进行自查自纠。严格落实预案评估和备案制度,规范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提高对预案的熟练应用程度。

(二)强化预警监测,提高环境安全预警能力。认真落实《山东省环境安全预警水质监测方案》,搞好水质分级预警监测。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完善在线监测设施,针对重金属、剧毒物质实施自动监控,提高快速预警反应能力。围绕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和重点,继续实施“超标即应急”工作机制和“快速溯源法”工作程序,着力在及时发现和尽快消除影响环境质量达标的问题上下功夫。

(三)加强应急处置,着力保障环境安全。各级环保部门要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和统计分析工作,做好记录和归档,确保有据可查。对较大以上事件要开展污染损害评估。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五个第一时间”的要求,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重金属、南水北调沿线和化工园区的环境安全防控,严防由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南水北调沿线要建立一套从省、市、县到工业园区、企业的完整有效的应急防控体系,确保水质安全。各市环保局要按照省厅要求,组织辖区内县(市、区)环保局,以“超标即应急”和“快速溯源法”为主题开展演练比武,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狠抓规划落实,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突出抓好重金属总量减排,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组织涉重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污染源综合治理,严格对新(扩、改)建涉重项目排放量的审核确认,实行重金属总量控制。定期对重点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定期公布重点企业名单和相关信息。强化考核基础工作,建立完善重金属企业数据库,规范企业环境管理台账,准确上报相关数据,完善支撑证明材料。从今年起,环保部对大气和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情况分开进行考核,各级环保部门要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做好各项迎接考核准备工作,确保我省再创佳绩。

葛厅长指出,我省环境执法监管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和挑战突出。一方面,从当前环境形势看,我省目前大气污染加剧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巩固提高水污染防治成果任务十分艰巨,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另一方面,从自身工作看,我们在执法模式、执

法能力和执法力度等方面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葛厅长要求,面对环境执法监管工作的诸多矛盾和挑战,面对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埋头苦干,下决心攻坚克难,勇敢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今年我省的环境执法工作,要严格按照李克强总理铁腕执法、铁面问责的要求,敢于碰硬、重拳出击。要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改善执法方式,努力提高全省环境监察职业化水平,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到全国前列。

(一)全面推行独立调查,不断强化日常环境监察。省环境监察总队自开展独立调查工作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市环保部门也要参照省厅的做法,在突出环境问题检查、重点信访舆情案件查处和开发区、重点污染源巡查等工作中全面推行独立调查。要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经常性监察,强化源头控制;要继续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做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督查和畜禽规模养殖检查工作;要认真查处环境信访、舆情案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提高案件办理质量,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二)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努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6项新标准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地要以燃煤发电、钢铁、水泥、化工、玻璃等行业企业为重点,严肃查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抓好新标准的贯彻落实。要围绕确保南水北调输水水质,进一步强化南水北调东线的环境执法监管。要在我省部分“土小”企业密集区和边界地区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大力整治区域环境污染。要继续扎实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全省污水排放口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检查。

(三)大力强化执法能力,提高环境监察职业化水平。要加快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实现相关数据互联互通。要按照“一企一册”的要求,对重点污染源建立现场检查操作技术规范,实行精细化监管。要组织搞好重点行业现场执法观摩活动,通过相互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要严格执行省厅印发的《山东省污染源监察工作规范》,提高环境监察执法的计划性、全面性、规范性,推行“痕迹化”执法,确保执法活动全过程留痕备查。要充分借助司法、公安的力量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做好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今年是环境监察稽查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各级务必高度重视,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开展专项稽查、专案稽查,进一步提高稽查工作质量。

(四)科学核定排污量,实现排污费征收全程信息化管理。要进一步扩大全省排污申报核定的覆盖面,做好新增排污企业的申报核定工作,并充分应用自动监测数据,科学准

确核定排放量。要在全省深入开展以钢铁、火电等行业为重点的排污费征收专项稽查,确保应收尽收。要按照环保部和省厅有关文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排污费征收全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务必于今年10月1日前完成系统部署、联调并投入使用。

在安排部署2014年环境安全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后,葛厅长提出:要加强领导,改革创新,实现环境安全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新跨越。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对于环境安全,地方政府要履行保障环境安全的第一责任,环保部门要强化环境安全的监管责任,企业要落实环境安全的主体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参照省厅的模式成立环境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单位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对于环境执法,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按照“联动式执法、全方位覆盖、网格化定位”要求,开展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划分、责任到人”的执法模式,构建覆盖全省、以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办)等基层执法力量为主体的环境监管网络,确保实现监管到位。

(二)创新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能。一是建立行政区域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各市要按照省厅要求,按规

定时限签订协议,建立统一协调、相互协作、快速高效的区域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突破区域限制,形成执法合力。二是探索开展公开执法、透明执法。要及时公开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和排污费征收等信息,并拓宽媒体、公众参与渠道,保持与媒体和民间环保组织的沟通。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深化企业监督员制度,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法律帮助与技术服务。

上一篇:核医学科监测制度下一篇:小学生代表消防宣传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