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简历

2024-04-09

微生物学简历(通用10篇)

篇1:微生物学简历

姓 名: 性 别: 男

年 龄: 25岁 学 历: 本科

工作年限: 3年 婚姻状况: 未婚

户 口: 深圳市 身 高: --

居 住 地: 广东省深圳市 现任职位: 总监助理

待遇要求: 5000--8000/月 到岗时间: 面谈

希望地区: 深圳市 广州市 东莞市

希望岗位: 经理助理 行政助理 物流管理

自我评论

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做事认真,能坚持,性格执着,乐于主动学习。工作经验

某公司 -03 - -04

公司性质:农林牧副渔

担任职位:总监助理

离职原因: --

工作职责和业绩:

协助生产总监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及协调各本文信息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dxs.收集部门工作,下达总监指示并及时将生产各项问题上报至总监及公司以获得解决方法。汇总生产数据并制作图表分析生产异常情况。 教育经历

湖南科技大学 -09 - 2009-07

最高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专业描述: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生化产品测与分析 生物技术制药 现代仪器分析 药物分析,细胞工程,酶工程,药剂学

技能专长

技能专长:

熟练英语听说读写,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熟练使用生物学常用的PCR及色谱仪等大型仪器。

更多相关文章:医学检验专业简历模板、生物制药专业自我介绍、化学分析测试员简历表格

篇2:微生物学简历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6年5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20xx年6月

最高学历: 硕士

毕业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所修专业: 微生物学

居 住 地: 浙江省 温州市 瓯海区

籍 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库车县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浙江省 杭州市 , ,

期望职位: 研发

意向概述: 想在生物类外企公司里做研发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专业 学历

20xx年9月 - 20xx年6月 东北林业大学 微生物学 硕士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20xx年6月 - 20xx年1月 温州中环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科长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 机:

篇3:微生物学简历

一、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现状

对于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新生们, 虽然他们在大学期间都学习过微生物学实验, 但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学期间的微生物学实验重点在基础训练和知识点的学习, 许多微生物学实验如形态观察、培养技术等相互独立, 学生很难将这些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尤其是在科研中很难系统运用这些实验;二是微生物学实验课时少, 许多大学均以大类专业招生, 与微生物科研相关的专业主要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 这些专业与微生物相关的实验课程只有微生物学实验, 课时一般不超过70个学时;三是专业人数多, 许多大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数往往超过60人, 而许多大学尤其是新增生物学相关专业的院校, 实验设施和实验经费有限, 导致学生的独立训练机会少。基于以上原因, 许多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 对如何从本科的学习型教育转入研究生的研究型教育感到不适。

二、开设《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微生物学硕士专业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专业, 要求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不但要完成较高水平的、有一定创新性的硕士论文, 还要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 这对于在大学阶段没有经过系统科研训练的学生而言无疑是艰巨的任务。在研究生新生阶段开设“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等研究性实验课程, 可以为研究生新生重温大学阶段所学的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研究性实验中, 这将有助于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将本科学习的知识与研究生的课题研究衔接起来, 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进入研究课题的工作中。因此开设“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对于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是很有必要的。

三、《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改革措施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首先是课程内容的设置, 其次是对课程开设方式进行研究。

1. 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针对本专业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 设置了四个大实验, 具体实验内容见表1。第一个实验是微生物学综合大实验, 包括了如何从自然界获得某种特定产物如蛋白酶、淀粉酶等的微生物、如何对该微生物进行鉴定。本课程的讲义中编写了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果胶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等多个实验供学生自由选择, 自己设计方案, 自己配制培养基、采集样品、分离目的菌、鉴定菌种等。第二个实验是发酵和产品测定, 包括如何发酵生产某个产物、如何测定该产物的产量等内容。本课程的讲义中编写了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等多个产物的发酵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供学生自由选择。第一个和第二个实验基本涵盖了微生物应用开发的全部内容。学生经过该实验的训练, 基本掌握了从事微生物研究的基本手段, 加入课题研究后很快即能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第三个实验是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和再生, 第四个实验是三亲本结合实验, 这两个实验主要针对本学院许多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涉及基因功能鉴定或菌种的分子改造等而开设的。在第三个实验中, 课程讲义编写了黑曲霉、米曲霉等霉菌的原生质体制备、白地霉的原生质体制备和酵母菌的原生质体制备等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所在课题组的课题情况有针对性选择实验。

2. 课程开设方式的研究。

由于本课程主要的实验对象是微生物, 其生长和产生某种产物是有连续性和时效性的, 若按本科生每周安排1~2次实验课的方式进行, 势必无法让学生很好地观察实验的变化过程, 也无法让学生体会科研的过程。本研究打破本科实验的分段进行模式, 采用连续开课方式, 即将整个课程的时间连贯在一起, 几个实验穿插在一起进行, 这样既可以在有限的40个学时内完成四大实验, 又可以使学生能连贯地将实验完成, 很好地体验科研的整个过程。采用这种方式, 学生完成课程后就像经历了一次研究过程, 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训练。我们还将课程安排在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已基本结束, 即将进入实验室之前进行, 本课程一结束学生即进入各自的研究室开展课题研究, 这样就使学生得到了类似“岗前培训”的科研训练。

四、《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效果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自2005年开始开设了“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 7年来, 共有250多名研究生选修本课程, 经过7年的实践证明, 该课程的设立对研究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课题研究是很有帮助的。许多研究生, 尤其是来源于新开设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院校的研究生,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 都能快速地开展课题并顺利地完成课题的研究, 证明了本课程的开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实验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探讨了广西大学微生物学硕士生实验课程“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开设与实践研究, 就课程内容、设课方式及教学效果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微生物学硕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

参考文献

[1]文莹, 李大伟, 李颖.微生物专业研究生实验课设计思路与特色[J].微生物学通报, 2011, 38 (1) :123-126.

[2]潘懋元, 吴玫.关于当前研究生教育体制创新的若干问题兼论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问题[J].煤炭高等教育, 2004, 22 (1) :1-4.

篇4:微生物学名词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细菌学 bacteriology 研究细菌等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和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立克次氏体学 rickettsiology 研究立克次氏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及其致病性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真菌学 mycology 研究真菌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分类、进化和生态分布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病毒学 virology 研究病毒的形态、结构、遗传变异、分类进化、感染免疫等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噬菌体学 bacteriophagology 研究噬菌体的形态、结构、感染复制、遗传变异等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系统学 systematics 研究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学科。

系统发育树 phylogenetic tree 又称“进化系统树”。依据系统发育构建的生物谱系分支之间相互关系的树状图,用以表示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特征 character 又称“性状”。某一分类单元所具有的能与其他生物进行比较的各种特点。

祖征 plesiomorphy 祖先所拥有的特征状态。

共同祖征 symplesiomorphy 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单元共有的祖征。

独征 autapomorphy 又称“自有衍征”。仅在单一分类单元中存在的独有的衍征。

衍征 apomorphy 由祖征演化而来的特征状态。

分类 classification 根据微生物相互间的相似性或亲缘关系将其划归为合适的类群或单元的过程。

分类单元 taxon 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任一等级。

分类等级 taxonomic rank 在经典的生物分类中,分类单元以相互包含的程度进行排列而形成的阶元。主要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模式 type 分类单元的名称所永久依附的实物要素,包括标本、图或在代谢不活跃状态下保存的培养物等。

模式标本 type specimen 在发表名称时被指定作为模式的标本。

菌毛 pilus 又称“纤毛”,曾称“伞毛”。多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表面的丝状中空的蛋白质附属结构,比鞭毛短且细,数量较多,与细菌间或细菌和动物细胞黏附有关。

菌蜕 ghost 细菌细胞裂解后由细胞质膜组成的空囊。

荚膜 capsule 固定在细菌或酵母菌细胞壁外结构较致密且较厚的糖被。

菌落 colony 在固体基质表面或内部形成的紧密生活在一起肉眼可见的同一微生物物种的群体,或来源于同一细胞的一群细胞。

菌苔 lawn 在固体培养基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菌落。

菌膜 pellicle 在液体培养基表面由微生物生长形成的一层连续性或碎片性的膜。在酵母菌中曾称“[菌]醭(mycoderm)”。

芽孢 spore,gemma (1)又称“芽胞”。细菌在胞内形成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强抗逆性能和有利于传播的无性休眠体。(2)卵菌中一种厚壁、有时不规则的细胞,与厚垣孢子相似的一种无性繁殖体。

支原体 mycoplasma 不具有细胞壁结构的一类可独立生活的细菌,兼性厌氧,有些是动、植物的病原体。

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中,并有自主产能代谢系统的革兰氏阴性菌。

衣原体 chlamydia 专性寄生在原核细胞内,有细胞结构但无自主产能代谢系统的、对抗生素敏感的一类原核生物。

子囊菌 ascomycetes 菌丝有隔,有性生殖时在子囊内形成有性孢子的真菌类群。

核菌 pyrenomycetes, pyrnomycetes 产生子囊壳的子囊菌通称。

盘菌 discomycetes, cup fungi 产生子囊盘的子囊菌通称。

腔菌 loculoascomycetes 在子囊腔内形成子囊的子囊菌通称。

酵母菌 yeast 单细胞真菌的通称。无性繁殖主要通过芽殖或分裂进行。

半知菌[类] deuteromycetes, imperfect fungi进行无性繁殖,尚未发现有性生殖的真菌。

担子菌 basidiomycetes 在担子上形成有性孢子的真菌类群。

伞菌 agaric 蘑菇目(Agaricales)真菌的通称。

菌丝 hypha 真菌或放线菌等形成的多细胞或单细胞管状细丝结构。

气生菌丝 aerial hyphae 在基质表面生长的菌丝。

营养菌丝 vegetative hyphae 基质内吸取营养的菌丝。

菌索 mycelial cord 营养菌丝组成的索状结构。

子实体 fruit body 又称“孢子果(sporocarp)”。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子座 stroma 由营养菌丝形成,在表面或内部形成子实体的密集结构。

子囊 ascus 子囊门真菌共有的囊状或袋状结构,是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处所,内部形成子囊孢子。

子囊果 ascocarp, ascoma 又称“囊实体”。含有子囊的产孢体。

子囊壳 perithecium, pyrenocarp 具有自身的壁结构并在顶端有真正孔口的封闭子囊果。

子囊盘 apothecium, discocarp 敞口的盘状子囊果。

担子果 basidioma, basidiome, basidiocarp 产生担子的子实体。

担子 basidium 担子菌特有的细胞或器官,核配及减数分裂的场所,表面产生一定数目的担孢子。

冬孢子堆 telium, teleutosorus 锈菌和黑粉菌在寄主植物组织中由双核细胞形成的产生冬孢子的结构。

夏孢子堆 uredinium 锈菌在寄主植物组织中由双核细胞形成的产生夏孢子的结构。

春孢子器 aecium, aecidiosorus 又称“锈[孢]子器”。锈菌在寄主组织内由双核细胞形成的产生锈孢子的结构。

孢囊果 sporangiocarp 含孢子囊的子实体。

孢子堆 sorus 聚集成团的孢子囊或孢子。

孢[子]囊 sporangium 全部原生质转化为不定数目孢子的袋状结构。

孢子 spore 真菌或细菌中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微小繁殖单元。

休眠孢子 hypnospore, resting spore 处于生理不活动状态的孢子。

厚垣孢子 chlamydospore, chlamydoconidium又称“厚壁孢子”。在营养菌丝中间或末端形成的厚壁无性孢子。其主要功能不在传播而在延续生存。

篇5:生物学专业简历表格

目前所在: 广州 年龄: 40
籍贯: 广州 国籍: 中国
婚否: 未婚 民族: 汉族
身高: 175 cm 体重: 140 kg

简历求职意向

求职职位: 英语翻译:英语翻译,外语翻译:
工作经验/年: 7 专业职称: 无职称
工作类型: 兼职 就职时间: 随时
期望薪资: 1000--1500 求职地区: 广州,广东省

工作履历

美国密西根州韦恩大学 起止年月:20XX-08-01 ~20XX-02-01
公司性质: 其它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工作描述: 生物学博士后研究
离职原因: 回国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起止年月:19XX-07-01 ~ 19XX-09-01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所属行业:医疗/护理/保健/卫生
担任职位: 医生
工作描述: 临床诊断与治疗
离职原因: 赴日本留学

教育简历

毕业学校: 日本九州大学

 

 

 

 

最高学历: 博士获得学位: 博士 毕业时间: -03-01
所学专业: 牙科生物学 第二专业: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XX-04-01 19XX-08-01 日本九州大学 牙科学 JICA培训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精通 粤语水平: 一般
第二外语: 日语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为人诚恳、踏实、肯干、务实、细心。从事医疗及生物学研究工作。能熟练使用电脑软件,精通英语及日语。

求职自我介绍参考

本人是一个踏实稳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有高度责任感和团代精神、以及对工作积极的年轻人。能面对工作压力;较强的分析能力、善于解决问题、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较强。希望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为就业单位创造更大的效益。本人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希望能找一家适合自身长远发展, 公司各方面的制度和福利都要相对完善及稳定的单位发展,为求并肩前进, 共创辉煌!

篇6:微生物检测组长简历

2. 负责标准操作指引的编写,超常(OOS)检验结果调查表及原因分析

3. 检验方法的验证,新技术引进和内部质量控制以及能力验证和对外交流沟通等;

4. 引进了实时荧光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和实时荧光PCR致病菌检测系统;

/4 – 2014/5:XX有限公司[1年1个月]

所属行业: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品保部 微生物室负责人

1. 每日微生物检验;

2. 挑战性试验

3. 防腐剂的最低抑菌浓度、API细菌鉴定;

4. 生产车间的.空间微检和卫生状况的检查;

教育经历

/8— 2013/6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资源科学 本科

证书

/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自我评价

篇7:化学生物学个人简历

户口所在: 天津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60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行政专员/助理, 中学教师, 人事专员/助理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三个月以后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深圳,天津

◆ 工作经历

化州市第七中学 起止年月:-09 ~ 2012-11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实习生

工作描述: 熟悉教师的基本工作,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跟随指导老师到班上听课汲取经验。给学生讲解习题,批改作业。学习备课,并进行试讲。

离职原因: 实习结束

天津世茂生态城 起止年月:2012-05 ~ 2012-06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 话务员

工作描述: 给客户打电话,向客户介绍世茂生态城的.新产品,调查他们是否有购房意向,并做好登记

离职原因: 期末考试

毕业院校: 天津师范大学

篇8:生物学专业毕业生简历

◆ 基本资料

姓 名:YJBYS

年 龄: 23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婚姻状况: 未婚

目前所在: 天津

户口所在: 天津

身 高: 163 cm

◆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行政专员/助理, 中学教师, 人事专员/助理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三个月以后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天津

◆ 工作经历

XX市第X中学 起止年月:-09 ~ 2012-11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实习生

工作描述: 熟悉教师的基本工作,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跟随指导老师到班上听课汲取经验。给学生讲解习题,批改作业。学习备课,并进行试讲。

离职原因: 实习结束

天津XX城 起止年月:2012-05 ~ 2012-06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 话务员

工作描述: 给客户打电话,向客户介绍世茂生态城的新产品,调查他们是否有购房意向,并做好登记

离职原因: 期末考试

毕业院校: XX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日期: -07

专 业 一: 生物学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 很重视公司或组织的传统,并努力地去维护它

2. 能将精力很好地集中在所需要关注的点上

3. 工作热情、努力、认真,责任意识强,是值得信赖的一个人

4. 通情达理、善解人意,能友好的与别人合作

5. 做事情的`时候会讲求实际效果,采用现实可行的方法

篇9:微生物学简历

1.1 我们周围的微生物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我们时常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由于肉眼分辨能力的原因,我们几乎忽略了那些无所不在的微小生物。

1.2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原核类:真细菌、古菌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藻类。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易;分布广、种类多。

1.3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并还在不断地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1.4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 1.4.1微生物的发现

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个人是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 k, 1632~1723,但他的最大贡献不是在商界而是他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他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300倍,构造很简单,仅有一个透镜安装在两片金属薄片的中间,在透镜前面有一根金属短棒,在棒的尖端搁上需要观察的样品,通过调焦螺旋调节焦距。利用这种显微镜,列文虎克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由于他的划时代贡献,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4.2 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

继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世界以后的200年间,微生物学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的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和德国的柯赫(Robert Koch, 1843~1910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巴期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巴斯德

巴斯德原是化学家,曾在化学上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下列三方面。

(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自生说”是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物是自然发生的。到了17世纪,虽然由于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循环,使“自生说”逐渐软弱,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如何证实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仍然是一个难题,这不仅是“自生说”的一个顽固阵地,同时也是人们正确认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一大屏障。巴斯德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试验,其中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巴斯

德自制了一个具有细长而弯曲的颈的玻瓶,其中盛有有机物水浸液,经加热灭菌后,瓶内可一直保持无菌状态,有机物不发生腐败,因为弯曲的瓶颈阻挡了外面空气中微生物直达有机物浸液内,一旦将瓶颈打断,瓶内浸液中才有了微生物,有机质发生腐败。巴斯德的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并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2免疫学-预防接种

Jenner虽然早在1798年发明了种痘法可预防天花,但却不了解这个免疫过程的基本机制,因此,这个发现没能获得继续发展。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

(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酒精发酵是一个由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过程还是一个纯粹的化学反应过程,曾是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激烈争论的问题。巴斯德在否定“自生说”的基础上,认为一切发酵作用都可能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经不断地努力,巴斯德终于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此外,巴斯德还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奠定了基础。

(4其他贡献

一直沿用至今天的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和家蚕软化病问题的解决也是巴斯德的重要贡献,他不仅在实践上解决了当时法国酒变质和家蚕软化病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推动了微生物病原学说发展,并深刻影响医学的发展。

2柯赫

柯赫是著名的细菌学家,由于他曾经是一名医生,因此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2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这是当时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因此柯赫获得了诺贝尔奖。

(3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法则。科赫建立了研究微生物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尤其在分离微生物纯种方面,利用平板分离方法寻找并分离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菌。

1884年提出了科赫法则,其主要内容为:病原微生物总是在患传染病的动物中发现而不存在于健康个体中;这一微生物可以离开动物体,并被培养为纯种微生物;这种纯种培养物接种到敏感动物体后,应当出现特有的病症;该微生物可以从患病的试验动物体中重新分离出来,并可在实验室中再次培养,次后它仍然应该与原始病原微生物相同。

柯赫除了在病原菌研究方面的伟大成就外,在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更是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些技术包括:(1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这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前体,这项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2配制培养基。也是当今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之一。这二项技术不仅是具有微生物学研究特色的重要技术,而且也为当今动植物细胞的培养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5 20世纪的微生物学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微生物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形成,并进行着自身的发展。但在20世纪早期还未与生物学的主流相汇合。当时大多数生物学家的研究兴趣是有关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态学、繁殖和发育、遗传以及

进化等;而微生物学家更关心的是感染疾病的因子、免疫、寻找新的化学治疗药物以及微生物代谢等。到了20世纪

40年代,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生物学难以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遗传学上的争论问题,使得微生物这样一种简单而又具完整生命活动的小生物成了生物学研究的“明星”,微生物学很快与生物学主流汇合,并被推到了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6 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

1.6.1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

所谓“基因组学”是1986年由Thomas Roderick首创,至今已发展为一专门的学科领域,包括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功能分析和比较分析,是结构、功能和进化基因组学交织的学科。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微生物主要是模式微生物、特殊微生物及医用微生物。而随着基因组作图测序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基因组研究将成为一种常规的研究方法,为从本质上认识微生物自身以及利用和改造微生物将产生质的飞跃。并将带动分子微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学科的发展。

1.6.2 以了解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内容的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细胞微生物学等,将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获得长足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

1.6.3 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更加受到重视。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可概括为:(1微生物具有其它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例如可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代谢途径和功能,如化能营养、厌氧生活、生物固氮和不释放氧的光合作用等,反映了微生物极其丰富的多样性。

(2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代谢、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等,甚至其基因组上含有与高等生物同源的基因,充分反映了生物高度的统一性。

(3 易操作性:微生物个体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大量培养,易变异,重复性强等优势,十分易于操作。

微生物具备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是21世纪进一步解决生物学重大理论问题,如生命起源与进化,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等,和实际应用问题,如新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粮食等的最理想的材料。

篇10:微生物学实验

一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除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作简单。但此法的缺点是所测得的结果通常是死菌体和活菌体的总和。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如结合活菌染色微室培养(短时间)以及加细胞分裂抑制剂等方法来达到只计数活菌体的目的。本实验以血球计数板为例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另外两种计菌器的使用方法可参看各厂商的说明书。

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该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列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血细胞计数板构造如图l5-1。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图15—2);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一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400个。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lmm,则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lmm2,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l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lmm3(万分之一毫升)。

图15—1 血细胞计数板构造

(一)图15—2 血细胞计数板构造

(二)A.正面图;B.纵切面图; 放大后的方格网,中间大方格为计数室

1.血细胞计数板;2.盖玻片;3.计数室

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25或16,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lml菌液中的总菌数。

设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如果是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则

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4×B=50000A·B(个)

同理,如果是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16×104×B=32000A·B(个)

(三)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

2.仪器或其他用具 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滴管。

(四)操作步骤

l.菌悬液制备

以无菌生理盐水将酿酒酵母制成浓度适当的菌悬液。

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的毛细滴管将摇匀的酿酒酵母菌悬液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室均能充满菌液。

取样时先要摇匀菌液;加样时计数室不可有气泡产生。

4.显微镜计数

加样后静止5min,然后将血细胞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调节显微镜光线的强弱适当,对于用反光镜采光的显微镜还要注意光线不要偏向一边,否则视野中不易舌清楚计数室方格线,或只见竖线或只见横线。

在计数前若发现菌液太浓或太稀,需重新调节稀释度后再计数。一般样品稀释度要求每小格内约有5~10个菌体为宜。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格(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一个中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

5.清洗血细胞计数板

使用完毕后,将血细胞计数板在水龙头用水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有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洗涤至干净为止。

(五)实验报告

l.结果

将结果记录于下表中。A表示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B表示菌液稀释倍数。

各中格中菌数AB二室平均值菌数/ml

12345

第一室

第二室

2.思考题

(1)根据你的体会,说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误差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应如何尽量减少误差.力求准确?

(2)某单位要求知道一种干酵母粉中的活菌存活率,请设计1~2种可行的检测方法。

二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习近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器材

1.菌种 大肠杆菌菌悬液。

2.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

3.仪器或其他用具lm1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

l.编号

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

4、10-

5、10-6。(稀释度)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10-

1、10-

2、10-

3、10-

4、10-

5、10-6。

2.稀释

用lmL无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OptionsEmail Replies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另取一支lml吸管插入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人管底,吹时离开液面,以免将吸管中的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用此吸管吸取10-1菌液lmL,精确地放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其余依次类推,整个过程如图15-3所示。

放菌液时吸管尖不要碰到液面,即每一支吸管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悬液,否则稀释不精确,结果误差较大。

3,取样

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10-

4、10-5和10-6。的稀释菌悬液各l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平皿中,每个平皿放0.2mL。

不要用lmL吸管每次只靠吸管尖部吸0.2mL稀释菌液放入平皿臼,这样容易加大同一稀释度几个重复平板间的操作误差。

图15—3平板菌落计数操作步骤

4.倒平板.

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平皿中倒入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约15毫升/平皿,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平皿,使培养基与菌液混合均匀,而又不使培养基荡出平皿或溅到平皿盖上。由于细菌易吸附到玻璃器皿表面,所以菌液加入到培养皿后,应尽快倒入融化并于已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摇匀,否则细菌将不易分散或长成的菌落连在一起,影响计数。

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计数

培养48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

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含菌量较为合适。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对照的菌落数不应相差很大,否则表示试验不精确。实际工作中同一稀释度重复对照平板不能少于三个,这样便于数据统计,减少误差。由10-

4、10-

5、10-6三个稀释度计算出的每毫升菌液中菌落形成单位数也不应相差太大。

平板菌落计数法,所选择倒平板的稀释度是很重要的。一般以三个连续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倒平板培养后所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好,否则要适当增加或减少稀释度加以调整。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操作除上述倾注倒平板的方式以外,还可以用涂布平板的方式进行。二者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后者先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融化后倒平板,待凝固后编号,并于37℃左右的温箱中烘烤30min,或在超静工作台上适当吹干,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稀释好的菌液对号接种于不同稀释度编号的平板上,并尽快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均匀,平放于实验台上20~30min,使菌液渗入培养基表层内,然后倒置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48h。

涂布平板用的菌悬液量一般以0.1ml较为适宜,如果过少菌液不易涂布开,过多则在涂布完后或在培养时菌液仍会在平板表面流动,不易形成单菌落。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2.将培养后菌落计数结果填入下表

稀释度10-410-510-6

Cfu数/平板123平均123平均123平均

每毫升中的cfu

2.思考题

(1)为什么融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

(3)试比较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4)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是集中在一起时,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5)用倒平板法和涂布法计数,其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培养较长时间(48h)后观察结果?

三 光电比浊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光电比浊计数法的原理。

2.学习、掌握光电比浊计数法的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当光线通过微生物菌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微生物细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而光密度或透光度可以由光电池精确测出(图15-4)。因此,可用一系列已知菌数的菌悬液测定光密度,作出光密度—菌数标准曲线。然后,以样品液所测得的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出对应的菌数。制作标准曲线时,菌体计数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或细胞干重测定等方法。本实验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光电比浊计数法的优点是简便、迅速,可以连续测定,适合于自动控制。但是,由于光密度或透光度除了受菌体浓度影响之外,还受细胞大小、形态、培养液成分以及所采用的光波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微生物的菌悬液进行光电比浊计数应采用相同的菌株和培养条件制作标准曲线。光波的选择通常在400~700nm之间,具体到某种微生物采用多少还需要经过最大吸收波长以及稳定性试验来确定。另外,对于颜色太深的样品或在样品中还含有其他干扰物质的悬液不适合用此法进行测定。

图15—4 比浊法测定细胞浓度的原理

(三)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培养液

2.仪器或其他用具 721型分光光度计,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试管,吸水纸,无菌吸管,无菌生理盐水等。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制作

(1)编号 取无菌试管7支,分别用记号笔将试管编号为1、2、3、4、5、6、7。

(2)调整菌液浓度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培养24小时的酿酒酵母菌悬液,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稀释调整为每毫升1×106、2×106、4×106、6×106、8×106、10×106、12×106含菌数的细胞悬液。再分别装入已编好号的1至7号无菌试管中。

(3)测OD值 将1至7号不同浓度的菌悬液摇均匀后于560nm波长、1cm比色皿中测定OD值。比色测定时,用无菌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并将OD值填入下表

管号12345678

细胞数106/ml

光密度(OD)

每管菌悬液在测定OD值时均必须先摇匀后再倒入比色皿中测定

(4)以光密度(OD)值为纵坐标,以每毫升细胞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

将待测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摇均匀后,用560nm波长、lcm比色皿测定光密度。测定时用无菌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

各种操作条件必须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的相同,否则,测得值所换算的含菌数就不准确。

3.根据所测得的光密度值,从标准曲线查得每毫升的含菌数。

(五)实验报告

l.结果

每毫升样品原液菌数=从标准曲线查得每毫升的菌数×稀释倍数

2.思考题

(1)光电比浊计数的原理是什么?这种计数法有何优缺点?

(2)光电比浊计数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3)本实验为什么采用560nm波长测定酵母菌悬液的光密度?如果你在实验中需要测定大肠杆菌生长的OD值,你将如何选择波长?

四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特征和规律,绘制生长线。

2.复习光电比浊法测量细菌数量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将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作图所绘制的曲线称为该细菌的生长曲线。不同的细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不同,同样的细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绘制的生长曲线也不相同。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了解其生长繁殖规律,这对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控制细菌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用于测定细菌细胞数量的方法已在上述实验作了介绍。本实验用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进行光电比浊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细菌悬浮液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也可以直接用试管或带有测定管的三角瓶(图15-5)测定“klett units”值的光度计。如图15—6所示,只要接种1支试管或1个带测定管的三角瓶,在不同的培养时间(横坐标)取样测定,以测得的klett units为纵坐标,便可很方便地绘制出细菌的生长曲线。如果需要,可根据公式1 klett units=OD/0.002换算出所测菌悬液的OD值。

图15—5 带侧臂试管的三角烧瓶

(三)器材

1.菌种 大肠杆菌

2.培养基 LB液体培养基70ml,分装2支大试管(5ml/支),剩余60ml装入250ml的三角瓶。

3.仪器或其他用具 722型分光光度计,水浴振荡摇床,无菌试管,无菌吸管等。

图15—6 直接用试管测OD值

(四)操作步骤

1.标记

取11支无菌大试管,用记号笔分别标明培养时间,即0、1.5、3、4、6、8、10、12、14、16和20h。

2.接种

分别用5ml无菌吸管吸取2.5ml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培养10~12h)转入盛有50ml LB液的三角瓶内,混合均匀后分别取5ml混合液放入上述标记的11支无菌大试管中。

3.培养

将已接种的试管置摇床37℃振荡培养(振荡频率250r/min),分别培养0、1.5、3、4、6、8、10、12、14、16和20h,将标有相应时间的试管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最后一同比浊测定其光密度值。

4.比浊测定

用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作空白对照,选用600nm波长进行光电比浊测定。从早取出的培养液开始依次测定,对细胞密度大的培养液用LB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光密度值在0.1~0.65之内(测定OD值前,将待测定的培养液振荡,使细胞均匀分布)。

本操作步骤也可用简便的方法代替:

1.用1ml无菌吸管取0.25ml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转入盛有3~5ml LB液的试管中、混匀后将试管直接插入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糟中,比色糟上方用自制的暗盒将试管及比色暗室全部罩上,形成一个大的暗环境,另以1支盛有LB液但没有接种的试管调零点,测定样品中培养0h的OD值。测定完毕后,取出试管置37℃继续振荡培养。

2.分别在培养0、1.5、3、4、6、8、10、12、14、16和20h,取出培养物试管按上述方法测定OD值。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但须注意的是使用的2支试管要很干净,其透光程度愈接近,测定的准确度愈高。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1)将测定的OD600值填入下表:

培养时间对照 0 1.5 3 4 6 8 10 12 14 16 20

光密度值OD600

(2)绘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2.思考题

(1)如果用活菌计数法制作生长曲线,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两者各有什么优缺点?

(2)细菌生长繁殖所经历的四个时期中,哪个时期其代时最短?若细胞密度为103/ml,培养4.5h后,其密度高达2×108/ml,计计算出其代时。

(3)次生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在哪个时期?根据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采用哪些措施可使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更多?

上一篇:牛蛙搞笑养殖技术纲要下一篇:(贵阳)申请生育津贴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