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防治

2024-05-08

微生物学防治(精选十篇)

微生物学防治 篇1

1 对鳞翅目昆虫的防治

辽宁义县开展了白僵菌粉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于4月中下旬开始玉米秸秆封垛并喷洒白僵菌粉剂, 20至30天后统计对照垛和白僵菌封垛的僵虫率, 结果为对照组的僵虫率为1.1%, 封垛组为83.0%。实验表明封垛防治玉米螟省力又安全, 没有污染, 有效的防治越冬虫源, 值得推广从而降低当地的玉米减产量[2]。除此以外, 对甜菜夜蛾、杨尺蠖、马尾松毛虫以及水稻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昆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4,5]。

2 对同翅目昆虫的防治

室内试验表明108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进行喷雾的方法防治月季长管蚜, 25℃条件下5天的最高累积死亡率达99.3%, 且死亡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提高[6], 107孢子/ml的白僵菌BLK菌株孢子悬液处理假眼小绿叶蝉, 12天后的校正死亡率达86.92%[7]。接种白僵菌孢子12小时后就在烟粉虱虫体表萌发, 24小时后牙管即穿过体壁, 36小时后于虫体表皮下产生新的孢子, 并于72小时后再虫体外发现分生孢子, 具有侵染其他烟粉虱的能力[8], 表明了白僵菌在防治烟粉虱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3 对鞘翅目昆虫的防治

烟草甲对仓储烟草的造成危害, 可将每克中含有4×1010孢子量的白僵菌孢子粉喷施于虫害烟叶, 21天后烟草甲的死亡可达84.4%, 且昆虫烟草甲能带菌自由迁飞, 依靠带菌昆虫的迁飞可以在虫间进行传播, 因此可以减少白僵菌的用量并节约人力, 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9]。

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田间试验表明, 采用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于667平方米中使用50至100克白僵菌可湿性粉剂TVP红 (500亿孢子量) , 施用15天后, 检测到稻水象甲的死亡率达到86%, 且对水稻的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 并对稻田生物如青蛙, 蜘蛛以及蝌蚪等有益动物几乎没有影响[10]。

4 对半翅目昆虫的防治

室内试验表明球孢白僵菌的孢子悬浮液 (108个/ml) 对不同龄的棉蚜毒力有着显著的差异, 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龄若蚜6.7%、2龄若蚜3.3%、3龄21.3%、4龄64.0%、成蚜96.0%[11], 表明球同一孢子量的孢白僵菌对不同龄棉蚜的毒力不同, 整体看来随着棉蚜龄期增长, 所受毒力越大, 综上建议再利用白僵菌对棉蚜采取生物学防治过程中, 结合蚜虫龄期的预测预报, 尽量在成蚜期实施防治。白僵菌对绿盲蝽的2龄若虫的致死率可达85%以上, 同时对苜蓿盲蝽和黑盲蝽也有一定的致病力[12]。

微生物学防治 篇2

摘要: 主要针对常见杂草种类、防治现状及除草剂的应用等做一简单阐述, 旨在了解和掌握常用杂草的种类、危害程度、防治现状、防治措施等。同时通过对这几种常见杂草人工除草、农艺治草、化学防草等杂草防治现状及分析, 为这类杂草种类鉴别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常见杂草;种类;防治;除草剂,生物学,生化,遗传;杂草是指再不希望有它的地方生长着的植物, 或者说不应该生长的地方生长的植物, 即长错了地方的植物。从经济角度来看, 在一定条件下, 凡害大于益的植物都可称为杂草, 都应属防治之例。

由于杂草幼苗生长快, 光合速率高, 根系发展快,光合传导与分配迅速, 营养生长比生殖生长快, 具干扰栽培植物的特殊性能, 对环境条件的改变具有高度适应性, 即可自花传粉又可异交, 以风、虫蝶或其它方式传播, 条件适宜与否都能结实, 形态与生理与栽培植物近似, 抗机械防除, 种子结实多, 寿命长, 在土壤内休眠, 长时期内不断发芽, 兼之多种杂草同时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因此给杂草的治带来极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法进行防除, 防除效果不佳, 防除速度赶不上杂草发生速度, 而且费时费力, 支出高, 对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伤害较大。因此, 应大力加强杂草的调查与综合防治研究, 包括草坪杂草的预测预报、预防、草坪的养护治理、物理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等措施的综合应用。

1.常见杂草的种类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气候条件相差很大, 各地区均有种类和数量不同的杂草。但据资料显示, 各地区的主要杂草都集中在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茜草科、车前科、玄参科、石竹科、马齿芡科、觅科、萝科以及莎草科。杂草防除

杂草可以多种途径侵入草坪, 如种子、根茎、分枝草皮块通过土壤(包括表施上壤、草坪机具、畜禽活动、机具及由风传, 雨水冲积而蔓延开来。可结合机械方法应用芽前除草剂清除种子及营养繁殖体, 从而清除杂草入侵源。对于生长期杂草的防除, 可采用以下方法: 2.1物理方法

2.1.1 手工拔除对一年生杂草及多年生杂草幼苗清除极为有效, 应在杂草结籽前进行。可用小型工具与手工相结合。杂草成为优势植物时不再适用手工拔除, 手工拔杂成本高,效率低, 防除不彻底, 拔除杂草的同时拔除了草坪苗, 从而降低草坪密度、质量及功能。

2.1.2修剪: 对于宽叶杂草极为有效, 可清除大多数直立型杂草, 通常于现蕾期或早期修剪。

2.2 化学防除

2.2.1 作物杂草防治对策分类。按生物学类型划分, 又可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按其生长年限, 可分为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按照其发生危害期, 一般又可划分为春夏发生型和秋冬发生型。按杂草防除对策分类, 即根据杂草对不同除草剂表现出敏感性的差异, 可将作物杂草分为三类: 禾本科杂草、双子叶杂草、莎草科杂草。

一般来说,由于多年生杂草抗芽除草剂, 防除难度远远大于一年生杂草。在防治时, 根据不同杂草的发生类型、生长年限和生物学类型, 采相对应的防除策略和技术,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一年生杂草采用除草剂土壤封闭, 如阿特拉津, 可以土壤中形成药障, 在杂草萌动时接触杀灭杂草。通过土壤封闭, 对杂草防效可达9 0 % 以上;再结合芽后除草剂的施用, 可以有效防除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如使它隆百草敌可选择防除萌发后的双子叶杂草。

2.2.2 化学除草剂分类。

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类,分为触杀型和内吸型;按使用方法分类, 可分为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按选择特性分类, 可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如草甘麟为非选择内吸茎叶处理除草剂,茅草枯为非选择性触杀性茎叶除草剂, 使它隆为选择性内吸性茎叶除草剂, 丁草胺为选择性土壤处理剂。使用除草剂前应先弄清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选择特性。如对一年生杂草可以采用芽前除草剂在杂草萌发前进行封闭处理, 对以萌发杂草, 采用选择性茎叶‘!涂草剂杀灭。

2.2.3 化学防治策略 2.2.3.1 作物播前处理。作物播前杂草防除, 可以利川灌水等措施促使杂草萌发, 再采用非选择型茎叶除草剂彻底清除杂草, 或者采用土壤熏蒸方法消灭有害生物。

2.2.3.2 作物播后苗前杂草防除。在作物播后苗前选川选择性芽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 可以大大减轻作物苗后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促进作物生长, 节省大址人力物力。据估算, 采用土壤封闭方法与人工拔草相比, 可节约成本9 0% 以上, 经济效益显著。

2.3生物防治

2.3.1 植食性动物防治技术

利用昆虫防治杂草是该防治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利用昆虫除草绝大多数集中在防治外来入侵杂草的工作上,而对本地杂草的控制工作尚未有成功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本地杂草与天敌昆虫因子已处于一个生态平衡状态,所以利用天敌昆虫对本地杂草的防治要比对外来杂草的防治的可行性要小得多。在利用昆虫除草工作中,初步的观察研究应着眼于昆虫对杂草的危特征上,包括危害部位、危害状态以及对杂草造成的影响等。发现某种昆虫能危害一种杂草,并且对杂草危害严重,这并不意味着就可用于生防,因为有些昆虫食性很杂或属多食性,除可取食观察到的杂草外,还能取食别的植物,特别是同属、同科的植物。

2.3.2 以菌治草技术

虽然从理论上讲杂草的天敌包涵所有的杂草病原微生物,但有希望成为生防作用物的只有那些能严重侵染杂草,并且能长期影响其生长发育与繁殖的病原微生物。因此,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安全、高效、高致病力三条标准。在生防作用物中潜力最大的应该是病原真菌,主要是由于其具有种类多、具专化性、易被发现和获得、对农作物安全、产孢子能力强,有希望工厂化生产的特点[5]。以菌治草有经典方式和淹没式两种方式。经典方式从原产地引入与其协同进化的专化病原物,该方法主要用于外来恶性杂草。而后者则是针对本地杂草,利用该方法淹没式施放本地产的专性寄生菌达到除草的目的。当然,这种方法在某些时候也用于外来杂草的生物防治。

3.在防治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要了解主要危害杂草的优势种、群落组合及其生物学特性, 做到对症下药要 根据杂草品种特性、生育期以及作物品种等, 确定单位面积最佳用药量、施药时期和施用方式等, 同时还要考虑该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避免长期使用除草剂有道是,无毒不药。因此生产中应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某一除草剂, 以免杂草产生抗性, 促使杂草群落向多年生难除杂草群落演变, 增加土壤某些有害元素的残留,造成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减少, 破坏土壤肥力和作物正常生理生化功能。

适当合理混用除草剂可扩大杀草谱、提高防效、减小杂草的抗药性、降低农药残留如甲草胺+ 阿特拉津, 可防除对三氮苯类产生抗性的藜属与苋属杂草。除草剂的混用必须注重以下五点, 一是混用时不能相互反应;二是内吸型和触杀型的混用;三是在土壤中移动大的和较稳定的混用;四是见效快的与见效慢的混用;五是长效与短效的混用关于目前常用除草剂相互混用可行性3。

此外, 由于除草剂种类繁杂、危险性高、使用难度大、剂量不好控制以及受药品价格、质量等因素制约, 目前群众对除草剂的使用顾虑较大, 一般仅停留在传统药剂种类上。为此, 可通过专业的人员培训和适宜群众参照的农药技术手册, 以提高其除草技术。只有这样, 才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力争使更多的、更环保、更有效的除草剂服务于生产。

4.结语 的历史与人类农业史并存。由于杂草一般都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强、种子寿命长, 再生能力强、种子休眠及分批出苗等特点, 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杂草的防治, 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具有较大技术难度的历史性任务, 只有采取多方考虑、综合应用的技术手段,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生产、服务于广大群众。

5.参考文献

[1] G.L.克林受等著.李伟格、张乔译, 《杂革科学一原理实践》,农业出版社., 1 9 80 年.[2J 李孙荣主编,<杂草及其防治》,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 90 年;[3] 韩烈保、徐志宏、邓刚, 北京地区苹坪杂草种类的初步调查,草业科学, 2 9 9 7.[4J 沈国辉、石鑫、王学鹤, 上海地区草坪杂草的发生危害及控制。面向2 1 世纪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四], 329 ~3 3 5.[5 ]杨小育1 世界恶性杂草的分布与危害[ J]1 世界农业, 1992, 4(4 : 40-421 [ 6] 华南农业大学1 植物化学保护[M] 1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21 [ 7] 高正中, 戴法和1 宁夏植被[M] 1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1

樗蚕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篇3

关键词: 樟;樗蚕;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763.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4-0038-03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又名乌桕大蚕蛾、椿蚕、小桕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寄主植物有核桃Juglans regia、石榴Punica granatum、柑桔Citrus reticulata、蓖麻Ricinus communis、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樟Cinnamomum camphora、乌桕Sapium sebiferum、银杏Ginkgo bilob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槐、柳等。分布 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各地[1-3]。

樗蚕属偶发性害虫,2003年以来在荆州市荆州区、松滋市等地危害樟。2005年,该虫在荆州区八岭山林场、马山镇、川店镇爆发成灾,发生总面积666 hm2,虫口密度200头/百叶以上,几天时间就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为控制其传播蔓延,本文对樗蚕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开展了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虫情调查

樗蚕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在荆州区八岭山林场进行,按照发生程度轻、中、重分别设置试验区。共选择30个小班,每个小班根据地形、林分状况和小班面积,设置1~3个标准地观测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效果。每个标准地面积666.7 m2,各选择3 株标准株,清点每株标准树上的虫口数,将林下杂草杂灌清除,铺上塑料薄膜,便于清点死亡幼虫数,连续观察10 d,统计虫口减退率。另设一个标准地作为对照,不进行任何防治,按照上述方法选择标准木,清点幼虫数,计算自然虫口减退率。

1.2 数据处理

防治前、防治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第10天,分别统计防治标准地和对照样地内标准株下的死虫数,以及样株上的活虫数,计算防治虫口减退率和自然虫口减退率:

虫口减退率(%)=累计死亡幼虫数/防治前活幼虫数×100%;自然虫口减退率(%)=(防治前对照活虫数-防治后对照活虫数)/防治前活幼虫数×100%;校正虫口减退率(%)=虫口减退率×(1-自然虫口减退率)

1.3 试验药剂

50%甲胺磷乳油,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吡虫啉乳油,安徽永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灭幼脲悬浮剂,四川绿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1.2%苦烟乳油,赤峰市帅旗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2.1.1 生活史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蛹于5月上旬~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第一代卵期5月上旬~6月中旬;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上旬结茧化蛹;成虫7月下旬~8月下旬羽化。第二代卵期7月下旬~9月上旬;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9月下旬以后陆续作茧化蛹越冬。

2.1.2 习性

成虫:樗蚕成虫夜间活跃,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远距离飞行能力,在日光灯下非常活跃,能高飞,也能低飞,直到快天明时才飞离灯光。成虫飞行距离可达3 000 m以上,寿命5~10 d,羽化的成虫当晚即可进行交配,交尾时间长达24 h,交尾结束后不到1 d即可产卵。雄虫有多次交尾的性能;卵:卵多成堆产于叶背,平均每雌虫产卵240粒,最多430粒;幼虫:共5龄,平均一头幼虫总食叶量达406.87 cm2。初孵幼虫群居在卵块附近不动,以后开始爬行取食叶缘,3龄后开始分散,并且食量猛增,以4至5龄幼虫食量最大,约占一生总食叶量的90%。该虫在食料充足时不转移为害,其耐饥饿能力也比较强,3~4 d不取食也饿不死;蛹:老熟幼虫在叶柄或小枝等被害处吐丝作茧化蛹,树上无叶时,则下树在地被物上结褐色粗茧化蛹,蛹期约50 d,越冬蛹期长达6~7个月。

2.2 防治方法

2.2.1 人工防治

利用冬闲季节,发动群众剪除越冬茧蛹,火烧、深埋,减少越冬基数。在成虫羽化期间,可人工捕杀成虫。

2.2.2 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期间,可利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成虫。

2.2.3 化学防治

樗蚕3龄前幼虫具有群集性且体壁无蜡粉,抗药性差,是药物防治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药效试验表明:50%甲胺磷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5%吡虫啉1 500倍液, 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6%以上见表2。

2.2.4 生物防治

在低虫口幼虫期,可喷洒生物药剂进行防治,控制虫口上升。 药剂可以选择25%灭幼脲1 500 倍液、5%吡虫啉1 500 倍液、1.2%苦烟1 500倍液等,防治效果可达96%以上见表3。

调查中还发现,七星瓢虫、螳螂、小茧蜂及麻雀等天敌对樗蚕有抑制作用,尤其是麻雀对樗蚕的发生量的控制作用比较大,对这些天敌应当加以保护利用。3 结论

(1)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枝上的丝质茧内越冬。

(2)在樗蚕未产生危害之前,可在冬季农闲时人工剪除越冬茧蛹,降低越冬代虫口基数。同时,在成虫羽化盛期,可利用樗蚕成虫趋光性强的特点,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成虫。

(3)在低虫口密度期,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一是使用灭幼脲、吡虫啉、苦烟等生物制剂防治樗蚕。二是保护瓢虫、螳螂、小茧蜂、麻雀等天敌,抑制樗蚕发生和危害。

(4)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参 考 文 献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2]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3]万前进.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 206-207.

谷子鸟害的生物学防治技术 篇4

针对麻雀 (为害谷子的主要鸟类种群) 多生活在居民区2~3 km之内, 喜成群活动的习性, 把种植地点规划到远离居民点的地方, 即种植地在居民区2~3 km以外。

2. 适时播种

5月中旬播种, 9月中旬破口抽穗, 10月中旬收获。按此时间种植, 当谷子灌浆上籽时, 早播的玉米等已经收获晾晒, 避开了麻雀青黄不接之时, 觅食地点转移到了村庄就近取食;9月秋高气爽之时鹰及鹞子开始追逐麻雀, 使其无处藏身, 不敢到远处觅食, 会躲进村庄。

3. 优选品种

选用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为好, 如张杂谷3号, 生育期115 d, 5月上旬播种, 秸秆韧度高, 抗倒伏, 鸟类飞上去也不易折断。

4. 采用声光技术驱鸟

将弃旧的录音带扯出, 缠绕在谷子秸秆3/4处。录音带在阳光下的闪光和风起时的异响可惊动麻雀。

5. 利用气味驱鸟

(1) 利用樟脑丸驱鸟把樟脑丸放在一个小纱布袋里, 每袋2~3粒, 按15~30袋/0.067 hm2的比例均匀地挂放在将要成熟或成熟待收的谷子田里。每隔15~20 d更换一次, 直至收获;也可用樟脑注射液20 m L加水15kg喷雾。

杨尺蠖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篇5

关键词:杨尺蠖;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80-3

杨尺蠖(Apoe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名春尺蠖,柳尺蠖等,俗名“顶门吃”,是我国北方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10年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先后造成严重危害,每年都有大面积成林和林网受灾。2002年,该虫在豫北大量发生,造成严重危害。杨树刚刚萌发的新芽新叶常常被吃光,造成杨树“夏季冬景”现象,从而影响树木光合作用,降低林木生长量,甚者整株死亡。为有效控制该虫危害,减少林业经济损失,我们于2005-2009年对该虫的生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1 分布与寄主

1.1 分布

杨尺蠖在我国北方广泛分布,是我国北方用材林和防护林主要虫害。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等地,上世纪70年代,我省部分地区遭受其害,近10年来豫北黄河故道沙区发生严重。

1.2 寄主

杨尺蠖食性复杂,该虫主要危害杨树,其次对柳树、榆树、槐树、梨树、苹果、葡萄等各种树木进行危害,同时也危害农作物及茅草等。

2 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史

杨尺蠖在新乡地区,为一年一代,以蛹在树冠下软土层内越冬。来年2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2月18日开始见卵,3月19日开始见幼虫,22-23日为卵孵化为幼虫高峰期,5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过夏越冬。

2.2 生活习性

2.2.1 成虫 该虫雌虫无翅,只能爬行上树产卵,雄虫有翅飞翔力极差。与气象资料对比表明,当地表温度达到0℃左右时,开始有成虫羽化出土,当月平均气温达5℃以上后,成虫开始羽化进入高峰期,当天气晴朗而且气温较高时,成虫羽化出土量比降雨阴天气温较低时出土量大。雌虫羽化后潜伏周围地表;雄虫羽化后爬行至树干背阴面潜伏。在傍晚时分,纷纷爬行上树,寻找雄虫交尾。交尾后,雌虫寻找树干裂缝、断枝伤口处进行产卵。根据室内成虫产卵量观察,每只雌虫分3-5批把卵才能产完,最少产卵43粒,最多产1012粒,平均391粒。雌虫发育程度好虫体大产卵的数量就多,呈正相关。

2.2.2 卵 由于该虫产卵较早,气温较低,卵的孵化期相对较长,其平均孵化期为32d。该虫卵块3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上旬全部孵化结束。先后经历20d。卵的自然孵化率为73.3-88.4%。卵的孵化率和孵化速度受温度的影响。

2.2.3 幼虫 杨尺蠖幼虫共分5个龄期,各期平均为8.3d、5.6d、5.1d、6.2d和5.2d,历期30.4d。刚孵化出的幼虫具有很强的耐饥饿能力,幼虫沿树干爬行至枝上寻找食物,当周围的食物被取完后,幼虫靠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寻找新的食物,在食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4-5 龄幼虫便皆可入土化蛹。据试验统计,4-5龄幼虫为暴食阶段,食量为整个幼虫期的77.4-78.9%(见表1)。一条幼虫一生平均食叶面积8983.7mm2,折合8.5片中等杨树幼叶片。

2.2.4 蛹 在5月上旬幼虫处于老熟状态,开始下树入土化蛹越夏越冬。蛹多分布于以树干为中心,半径为1.5m深度0-20㎝范围内的土层中,集中分布在土深0-10㎝土层中,占总蛹数的85%。杨尺蠖蛹的自然死亡率约为31.6%,因为食物短缺提前化蛹越夏越冬的自然死亡率最高可达85%以上。

3 发生与环境

3.1 温度

气温对该虫发育影响较大,该虫在新乡地区的休眠期为270天左右,早春成虫羽化地表温度为0℃左右开始,月平均温度5℃以上,羽化达到高峰期。根据越冬幼虫羽化期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来预测、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内该虫的发生发展情况,为不失时机地做好该虫的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因为该虫在温度34-35℃时,幼虫开始昏迷、死亡。当5月份温度升高后,该虫幼虫几乎同时入土过夏。

3.2 降水

早春时期雨水多的年份对该虫幼虫危害很大,特别是3月下旬4月上旬降雨,当降水量大,持续阴雨时间长,对初孵幼虫致死率就高,当年虫口量减少,对杨树危害程度就轻。

3.3 林分

据调查,林分对该虫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3年生以前的杨树林内几乎很少发生该虫危害;3年生以后杨树林内该虫害率为35.3%;已经郁闭停止间种农作物的杨树林内该虫危害率为84.4%。此外,纯林比混交林易发生,林内比林缘危害严重,不间种林地危害程度比间种林地严重。

3.4 天敌

該虫在卵期主要天敌有:蚂蚁、蜘蛛取食该虫卵块及初孵幼虫;在幼虫期主要天敌有:大山雀、麻雀、云雀、喜鹊等鸟类食取幼虫;在蛹期主要天敌有:蜂寄生;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对幼虫感染。

4 药物防治

根据该虫发生规律,我们进行了树干喷药防治试验、树干涂药防治试验和树体喷药防治试验。

4.1 树干喷药防治试验

2月15日在获嘉县林场随机方式排列,每处理30棵树,设了3个重复,并用清水对照。根据该虫雌虫无翅膀不能飞的特点,于2月中旬成虫羽化前在树干高1.0m处,用15-20cm宽塑料袋捆绑塑料裙,阻隔雌虫上树产卵,在3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前,用10%氯氰菊脂或2.5%溴氰菊脂500-1000倍液,喷干毒杀成虫和卵块,每隔2d调查一次防治效果。2007-2008年,每年用此方法试验,可达到很好的效果(见表2)。

4.2 树干涂药防治试验

3月25日,在林场内随机方式排列,每处理30棵树,设了3个重复,并用清水对照,采用树干刮皮后用有机磷农药原液与凡士林混合均匀涂干施药方式,防治杨尺蠖幼虫。每株树涂干15-20cm高,每隔2d调查一次防治效果(见表3)。

4.3 树体喷药防治试验

按照随机方式排列,每处理为50棵,重复4次试验,用清水作试验对照,采用高压喷雾机喷施农药防治该虫幼虫,每隔2d调查一次防治效果,其结果见表4。

5 结论

通过对各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为:不同药剂对该虫卵和幼虫都有好的杀虫效果,重复间无差异,处理间有显著差异。树干喷药各处理都能达到97%以上,卵的孵化率明显低于对照,实际生产中在卵孵化前期建议用2.5%溴氰菊脂乳油500倍液,在卵孵化高峰期用2.5%溴氰菊脂乳油或10%氯氰菊脂乳油1000倍液;树干涂药各处理都能达到95%以上特,40%久效磷乳油效果为最好;树体喷药各处理中2.5%溴氰菊脂乳油1500倍液和10%氯氰菊脂乳油1000倍液都能达到99%以上的防治效果。由此可见,当该虫大发生时,选择适宜杀虫剂防治,不失时机地进行防治,可以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 篇6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0~35mm, 翅展105~135mm, 体色有黄褐、灰褐、深褐等多种。头小, 复眼黑色;触角雌栉状, 雄羽状。前翅顶角雄突伸较明显宽圆, 前翅内线紫褐色;外线暗褐色;亚端线为棕褐色波状双线;前缘近顶角处有1黑斑, 臀角处有白色月牙形纹, 中室端部有月牙形透明斑, 围有棕褐色环似眼状。后翅中室端有1个大眼斑, 中心紫色或黑色, 其周围灰橙色, 内侧有白纹, 外围为棕色环;中横线棕褐色波状, 亚端线同前翅。

卵:初产时鲜绿色, 后渐变为白灰色, 带有米黄色的花纹, 椭圆形, 两端略平, 顶端有一明显小黑点;长径2.2~2.5mm, 短径为1.2~1.5mm;排列不整齐。

幼虫:体长100mm左右, 银灰色微带黄绿, 口器浅褐色, 体腹面褐色或黑色, 腹线白色, 气门线乳白色, 气门下线至腹线深绿色;各节密生白长毛, 间有黑毛。三龄以后, 个体明显增大, 渐变为浅绿色, 6~7龄为绿色, 个体均有先黄绿后变白色的毛束两对, 着生于各体节的背部和节侧的4个瘤上。此外, 除尾节外, 各节的两侧下方竖生一个很明显的眼状蓝色椭圆形斑。老熟幼虫, 由体背毛束连成一条很整齐的毛带, 初为黄绿色后变白色, 幼虫体驱腹部10节, 足8对, 体长达100~120mm, 宽10~15mm。

茧:初时银白色, 后渐变为褐色, 椭圆, 长50~55mm, 宽20~25mm, 茧有壳小孔, 很不规则, 由粗丝组成, 表面革质而光滑无毛, 茧后端有开放孔, 空茧壳较轻, 约360~50只/kg。

蛹:被蛹, 褐色, 头顶中央有纵隆线, 茧暗褐色长椭圆形, 长38~44mm, 宽13~17mm, 腹部可以自由活动, 复眼呈棕色而凹陷, 各附肢及分布都清晰, 接近羽化时, 蛹由黄色变为黑褐色。

2 生物学特性及生活习性

银杏大蚕蛾在吉林省1a 1代, 以卵在枝干上越冬, 翌春4~5月寄主发芽后孵化, 初孵幼虫稍群栖后即分散取食, 幼虫期60~80d, 共7龄, 6月下旬~7月老熟后缀叶于内结茧化蛹, 有的爬到杂草中及灌木上结茧化蛹, 9月~10月羽化。成虫有趋光性, 卵产在树干下部1~3m或树枝分叉处, 常数十粒至百余粒产在一起成块, 有的两层重叠, 每雌可产卵100~300粒, 天敌有步甲、螳螂、蜘蛛等。

成虫期:8月下旬开始羽化成虫, 羽化时间多在傍晚, 羽化期10d左右, 羽化初时周身潮湿, 而翅紧贴于体壁, 1~2h后即飞翔, 4~12h内交尾, 时间长约16~24h, 交尾后很快就产卵, 一般产3~4次, 一只雌蛾, 产卵250~400多粒。

卵期:卵多集中成堆或单层排列, 产于背风向阳的老龄树干表皮裂缝或凹陷的地方, 雌蛾对产卵位置和树种的选择性很强, 除老龄核桃楸外, 幼龄树皮光滑, 鲜见有卵。

幼虫期:幼虫的孵化阳坡发育较快, 比阴坡早约15d, 2012年全结标地, 孵化始期5月4日, 高峰期为5月9日~12日, 盛末期是5月16日, 然而小顶山标地, 则至5月8日才开始孵化, 5月22日~24日为高峰期, 6月2日才达盛末期。初孵幼虫多群集在卵块处, 经1h后开始上树取食, 幼虫3龄前喜群栖, 4~5龄时开始活动, 5~7龄时完全单独活动, 一般都是白天活动和取食。幼虫1d中, 在10:00~14:00取食量最大, 一条6龄幼虫, 在这4h中能食叶250mg。取食从叶尖开始, 沿叶缘向里, 或在叶中咬一小孔, 向外扩张。据实验6~7龄幼虫平均24h, 每头能食鲜叶片669.5mg。

3 防治措施

在冬季或早春用刮皮刀刮除卵, 集中烧毁。5月中旬、6月上旬, 喷3%高效氯氢菊酯800倍液毒杀幼虫。7月下旬、8月上旬, 组织人力摘除虫茧销毁。保护利用天敌。卵期有赤眼蜂、平腹小蜂、柞蚕绒茧蜂, 幼虫期有寄生蝇、布谷鸟、大山雀、戴胜、灰喜鹊等捕食幼虫, 应加以保护利用。

摘要:银杏大蚕蛾, 又称核桃楸天蚕蛾, 属鳞翅目大蚕蛾科, 在吉林省1年1代, 以卵过冬, 越冬卵5月上旬孵化, 5月中旬7月中旬为幼虫危害期。幼虫期喷洒3%高效氯氢菊酯800倍液, 可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银杏大蚕蛾,生物学,观察,防治

参考文献

[1]黄树林.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 1983.

[2]辛国, 杜文艳.核桃树银杏大蚕蛾的无公害防治[J].果农之友, 2006.

桃蚜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措施 篇7

1 形态特征

1.1 有翅雌蚜

体长1.8~2.2 mm。头部黑色,额瘤发达且显著,向内倾斜,腹眼褐色,胸部黑色,腹部体色多变,有绿色、淡绿色、黄绿色、褐色、赤褐色,腹背面有黑色的方形斑纹一个。腹管较长,圆柱形,端部黑色,触角黑色,共有6节,在第3节上有1列感觉孔,9~17个,尾片黑色,较腹管短,着生3对弯曲的侧毛。

1.2 有翅雄蚜

体长1.5~1.8 mm,基本特征同有翅雌蚜,主要区别是腹背黑斑较大,在触角第3、第5节上的感觉孔数目很多。

1.3 无翅雌蚜

体长约2 mm,近卵圆形,无蜡粉,体色多变,有绿色、黄色、樱红色、红褐色等,低温下颜色偏深,触角第3节无感觉圈,额瘤和腹管特征同有翅蚜。

1.4 若蚜

共4龄,体型、体色与无翅成蚜相似,个体较小,尾片不明显,有翅若蚜3龄起翅芽明显,且体型较无翅若蚜略显瘦长。

1.5 卵

长椭圆形,长约0.5 mm,初产时淡黄色,后变黑褐色,有光泽。

1.6 与相似虫害的比较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很多,主要有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桃蚜、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innaeus))。这3种菜蚜成虫的识别特征:观察有翅蚜时要注意体长、体色、触角感觉圈分布与数目、腹管颜色与形状、尾片形状等特征。这3种菜蚜成虫(有翅雌蚜、无翅雌蚜)的特征见表1。

2 生物学特性

2.1 发生世代

桃蚜在上海地区年发生20~30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卵在植株枝条的芽腋内(菜心)、分枝或枝梢的裂缝中越冬,还可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风障地菠菜或作物根际处越冬。桃蚜除了在菜株之间越冬之外,还可以在桃、李、杏、梅等果树枝条上产卵越冬。越冬卵翌年3—4月孵化,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再产生有翅蚜迁回蔬菜田为害。在上海及其以南地区(或北方的加温温室内),则终年或营孤雌生殖,无越冬现象。

上海地区桃蚜的发生盛期为4—6月和9—11月。这2个时段桃蚜在蔬菜作物上主要为害大白菜、青菜等十字花科及其他根菜作物如萝卜等。桃蚜4—5月从桃、李等果树为害后,可迁飞到菜株上,在9—10月又从菜株再次迁飞到桃、李等果树上。

2.2 生活习性

桃蚜有翅蚜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对银灰色有忌避习性,且具有较强的迁飞和扩散能力。在适宜条件下,寿命可长达10 d以上,平均每头有翅和无翅雌蚜胎生仔蚜60头左右。受温度制约,在上海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菜蚜(桃蚜和萝卜蚜)年发生呈春秋双峰型,分别出现在5—6月和10—11月前后,隆冬低温季节和盛夏高温季节发生量都很低。由于桃蚜较萝卜蚜耐低温,而萝卜蚜较桃蚜耐高温,故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5月田间发生的菜蚜优势种主要是桃蚜。经笔者仔细观察:2013年1月10日—1月20日期间,在枇杷果树下面,桃蚜仍以群集方式在青菜叶子上刺吸汁液。这是上海地区1984年12月入冬以来,28年严冬之中气温的新低值,即最冷的1月。每年7—10月上旬田间发生的主要是萝卜蚜,6—7月及11—12月是桃蚜与萝卜蚜2种蚜虫比例结构的变换时期。

2.3 生长发育

适宜桃蚜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29℃,最适环境温度为16~25℃。桃蚜有翅型和无翅型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4.3、3.9℃,自胎生至羽化为成蚜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33、120℃。在日均温17~20℃的条件下,胎生至羽化为成蚜的历期为7~12 d;在26℃的条件下整个若虫期只需5~7 d。

3为害特点

桃蚜的发生盛期在4—6月、9—11月。以成蚜和若蚜、以群集方式在蔬菜叶子、果树幼叶与嫩茎上刺吸汁液(图7),可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和萎缩,严重时全株枯死,蚜虫的分泌物蜜露还影响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引发煤污病,污染蔬菜光洁度和品质,并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图8)。留种菜被害后不能正常抽苔、开花和结实。

桃蚜同萝卜蚜、甘蓝蚜的为害方式和为害症状相同,且萝卜蚜常与桃蚜等混合发生。具体识别还应根据形态、发生区域、喜食性(表2)等特征。

4 防治措施

4.1 综合防治

首先要做好虫情调查,方法有黄板诱蚜预测、水捕法、利用成蚜与若蚜比率预测法。菜蚜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为辅。各种防治方法的具体实施及注意事项见表3。

4.2 桃、李、杏等果树上的化学防治

应在田间蚜虫发生时段内用药,4—5月、9—10月用20%杀灭菊脂乳油1 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连续喷洒2~3次,防治间隔时期10~15 d。为减少农药残留量,在采收上市之前10~12 d,必须停止用药,以确保果品品质与食品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梁彩勤.啶虫脒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药效试验[J].广西植保,2007,20(1):32-33.

[2]龙丽萍,凌炎,周国辉,等.除虫菊素对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J].中国瓜菜,2006(4):20-21.

[3]席敦芹,李瑞昌,郝宝文.甜菜夜蛾.桃蚜的药效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94-5196.

[4]熊艺,刘小明,司升云.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识别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6(2):32.

反渗透装置的微生物污染与防治 篇8

我们在某钢铁企业除盐水站的RO出口水检测到大量的细菌, 该除盐水站的RO膜使用的是聚酰胺复合膜 (TFC膜) , 而且在其后的管道、设备、水箱等内壁处包括RO容器及元件内层均发现大量菌膜粘液, 经分析测试, 污堵物中有细菌、真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

1 微生物污染的原因

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反渗透 (RO) 进水。由于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中都存在着微生物, 预处理系统对细菌的去除效果较差, 不能确保反渗透 (RO) 进水无菌, 微生物进入RO组件, 而RO组件内部潮湿阴暗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理想环境, 若在进人反渗透系统前不加以杀灭, 这些微生物将以反渗透膜为载体借助反渗透浓水段的营养盐而繁殖生长, 在温热的条件下, 微生物的生长更是迅速, 几天之内便可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层, 导致反渗透系统进出水间压差迅速增大, 产水量与脱盐率快速下降, 同时污染产品水[1]。另一方面预处理也可能是微生物污染源, 如辅助除去悬浮物体的絮凝剂过量, 给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还有活性炭过滤器出水有时会有大量微生物, 因为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会成为微生物繁殖的温床。

该除盐水站使用的RO膜元件是聚酰胺复合膜 (TFC膜) , 这种膜具有产水通量大, 脱盐率高等优点, 但是由于TFC膜耐氧化性差, 对进水中含氯量有严格的要求 (Cl2<0.1ppm) , 非但不能在水中加Na Cl O, 还必须把水中原有的余氯通过加药 (Na HSO3等还原剂) 除去, 通常情况下还原剂会过量投加, 这样不但会还原余氯, 同时会还原水中的游离氧, 从而造成一个厌氧的环境。剩余硫的化合物会为硫细菌的代谢提供能量来源。系统的硫细菌为厌氧的光能营养菌, 因此有可能使膜表面细菌大量繁殖而造成微生物污染。[2]

2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该系统在系统水进入反渗透之前加入了阻垢剂, 阻垢剂采用的是六偏磷酸钠, 该药剂易水解为正磷酸盐, 而磷酸根又是细菌极好的营养源, 会使水富营养化而导致细菌和藻类繁殖, 并造成RO系统的微生物污染, 所以我们用有机磷酸来替代六偏磷酸钠, 阻垢效果好了很多, 而且也不会使水富营养化, 对抑制细菌在RO系统的繁殖有一定的效果。

在生产过程中原水在进入预处理系统前要投加氧化性杀菌剂, 进入反渗透装置前要投加还原剂 (亚硫酸氢钠) 防止膜元件氧化。通常情况下还原剂会投加过量, 造成一个厌氧环境, 使膜表面细菌大量繁殖, 造成微生物污染。针对现场的情况, 首要是切断细菌的营养来源, 抑制其生长。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检测进水的余氯值, 调整还原剂 (亚硫酸氢钠) 的投加量, 使反渗透进水的余氯互之平衡。

经过以上处理之后, 我们再从产水口取样化验, 细菌量少了很多, 但仍有一部分细菌没有去除, 考虑到可能是RO进水的微生物较多, 同时RO系统已经遭受微生物的污染, 我们在RO进口水中又添加了抑菌剂 (异噻唑啉酮) , 异噻唑啉酮属非氧化杀菌剂, 它具有广谱 (能杀死水中的细菌、真菌、藻类, 包括粘液膜下的微生物) 、高效 (加药浓度为0.5mg/L就能很好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低毒 (对昆明种小鼠的LD50为2.723g/kg) , 对环境安全等优点, 是较为理想的抑菌剂, 它分子中含有氮—硫键, 通过断开细菌和藻类蛋白质的键而起杀菌作用, 与微生物接触后, 就能迅速地抑制其生长, 这种抑制过程是不可逆的, 从而导致微生物细胞的死亡, 在细胞死亡前, 用异噻唑酮处理过的微生物不能再合成酶和分泌有粘附性的生物膜的物质。[3]异噻唑酮还能穿透粘附在设备、管道、水箱表面的生物粘液膜, 抑制和杀灭粘膜下的微生物。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之后, 再次从RO产水口取样化验, 大部分细菌、微生物都已经被去除, 产水的细菌含量已经达到标准要求。

3 RO系统停用时的控制

当RO系统停止使用超过48小时, 既不能使RO膜风干 (会使RO的水通量变小且不可逆) , 又要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增生。

短期 (一周内) 停用, 可每24小时常规冲洗一次。或者用1%~3%的甲醛溶液每2天冲洗一次, 每次冲洗15min。

停用超过一周, 应依次用RO出口水;碱清洗剂 (0.1%Na OH+0.2%EDTA-Na2, p H=12) , 1%甲醛清洗液, 酸清洗剂 (0.1%HCl) 依次清洗RO系统各30min, 排去清洗液后用1-1.5%的连二亚硫酸钠 (SMBS) 溶液充满RO系统并密闭封存, 该保存液每月更换一次。

4 结语

(1) 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膜的微生物污染在各种膜污染中是最严重的。它具有发展迅速, 形成的生物膜难于彻底清除等特点, 易堵塞膜, 导致反渗透系统进出水间压差迅速增大, 产水量与脱盐率快速下降, 可能污染产品水, 甚至损坏膜。

(2) 可以通过监测给水、产水和浓水中的细菌总数值的变化来简易判断是否是微生物污染。

(3) 要加强对地下水作为原水时预处理消毒杀菌的重视, 防止在RO装置中出现微生物污染。

(4) 对微生物污染的防治除常规方法外, 还可以采用氧化性和非氧化性杀菌剂定期、交替冲击性、大剂量杀菌。严格控制给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活性炭处理工艺, 只要调整好反洗频率及更换频次, 也可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摘要:本文针对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分析了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产生的原因, 提供了微生物污染防治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建国, 罗凯.反渗透应用与研究现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4 (12) :6.

[2]杨显丽.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厂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 2003 (1) :77-78.

苦瓜瓜实蝇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 篇9

瓜实蝇(Dacus cucurbit ae Coquillet t)又名黄瓜实蝇、瓜小实蝇、针蜂、瓜蛆等,属于双翅目(Dipt era)实蝇科(Tephrit idae)昆虫。其主要为害苦瓜、西瓜、甜瓜、丝瓜、南瓜等葫芦科作物,也为害辣椒、番茄等,为瓜果类蔬菜上较为重要的一种害虫。笔者对瓜实蝇的生物学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苦瓜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体长为7~10 mm,翅展长为1 5~1 8 mm,体形似蜜蜂,黄褐色至红褐色(图2)。雌虫比雄虫略小,初羽化成虫体色较淡,虫体大小不及产卵成虫的一半。复眼茶褐色或蓝绿色,有光泽,复眼间有前后排列的2个褐色斑,触角黑色,后顶鬃和背侧鬃明显。前胸背面两侧各有1个黄色斑点,前胸左侧和右侧及中、后胸各有1个黄色纵带斑,腹部第1、2节背板全为淡黄色或棕色,无黑色斑带,腹部第4节以后有黑色的纵带纹。翅膜质、透明、有光泽,亚前缘脉和臀区各有1个长条斑,翅尖有1个圆形斑,径中横脉和中肘横脉有前窄后宽的斑块。

1.2 卵

卵乳白色,细长形,长为0.8~1.3mm,一端稍尖。

1.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9~12 mm,蛆状,乳白色至米黄色(图3),前小后大,尾端最大,呈截形,具明显的黑色口钩,有时透过表皮可见其呈窄“V”型。体躯第1节背面两侧各具有1个颗粒状突起,尾端背面有相连的颗粒状突起2个,腹面1个。

1.4 蛹

蛹长约5 mm,圆筒形,初为米黄色,后变为黄褐色。

2 生物学特性

2.1 发生世代

瓜实蝇在上海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以蛹或成虫在土中越冬,冬季温暖晴朗的天气情况下偶尔可见成虫活动的现象,越冬成虫常在4—5月间开始活动,5—6月数量逐渐增多,直至11月底前后开始越冬。

瓜实蝇第1代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全代历期为30~35 d;第2代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全代历期为25~32 d;第3代发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全代历期为25~30 d;第4代发生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全代历期为35~47 d。一般从第2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田间以7—9月为为害盛期,以第2、3、4代为主害代,其中第2、3代为严重代。

2.2 生活习性

成虫具有日出性,对糖、酒及芳香物质有趋化性,飞翔力强。一天中以9:00—1 1:00与1 6:00—1 9:00最为活跃,中午炎热时,常静伏于瓜棚或叶背等阴凉处,阴雨天和傍晚后停息于叶背,不活动。

成虫寿命为10~25 d,羽化后需要一定时间补充营养,卵巢才可发育成熟;雌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产卵,每次产卵数粒至十多粒,平均每天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幼虫孵化后在瓜内取食,老熟后即钻出烂瓜,入土2~5 cm处化蛹。

2.3 生长发育

适宜瓜实蝇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8~38℃,最适温度为22~35℃,土壤含水量为20%~40%。瓜实蝇各生长阶段的发育历期因气候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表1),一般随着气温的升高,瓜实蝇各生长阶段的发育历期逐渐缩短。

3 为害特点

瓜实蝇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苦瓜,使其变为畸形(粪便在瓜内),腐烂变臭,造成大量落瓜。

成虫以产卵器刺入幼瓜皮内产卵,造成伤痕、刺孔及其附近组织变褐,渗出胶液,导致腐烂;即使不腐烂,苦瓜会畸形下陷,果皮硬实,果实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

幼虫在苦瓜内蛀食为害,初孵幼虫先从产卵孔向瓜心中央水平为害发展,然后向下端为害,最后向上端扩展,幼虫钻蛀为害瓜瓤及籽粒,呈暗褐色破絮状或粘连颗粒状,有臭味。苦瓜瓜瓤被害后,瓜皮初期仍呈绿色,后渐转黄至红黄色或灰黄色(图4),最后产卵孔以下瓜段呈灰白色水渍状腐烂脱落,或不腐烂而孔周围组织畸形下陷果皮坚硬。一般1个瓜内有4~5头幼虫,也有少数1个瓜内有8~10头幼虫。

4 防治技术

4.1 农业措施

4.1.1 清洁田园

田间查见被害苦瓜后,及时摘除及收集虫瓜和落地烂瓜,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每隔3~5 d收集1次;将收集的虫瓜和落地瓜集中倒入装有药液的塑料大桶、大缸或水泥池中,密封盖严沤杀,以防止蛹羽化和减少虫源。同时,应做好土壤深翻,并喷施21%灭杀毙乳油6 000倍液,以杀死落瓜中的幼虫和土壤中的蛹。

4.1.2 套袋护瓜

此法是目前防止苦瓜免受瓜实蝇为害的一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为避免瓜袋影响雌花受粉,应于苦瓜花完全凋谢后,待幼瓜生长至2cm长时套袋,以阻隔成虫产卵。果实套袋前必须喷1次农药,防治其他的病虫,确保瓜果套袋后的质量。套瓜后要尽量把苦瓜拉至瓜棚阴凉处,使瓜避免阳光直射。另外,瓜袋可循环利用。

4.2 保护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有利于控制瓜实蝇发生为害。蚂蚁能捕食裸露的实蝇老熟幼虫、蛹和刚羽化的成虫;隐翅虫、步行虫能捕食落果中的实蝇幼虫。

4.3 诱杀成虫

4.3.1 粘纸法

将“粘蝇纸”固定于竹筒(长约20 cm、直径7 cm)上,挂于离地面1.2 m高的苦瓜架上。每14~20m2挂1张,10 d换纸1次,连续3次,防效显著。也可用绿色或黄色的粘纸,包在矿泉水瓶外,挂在瓜棚内的真瓜附近。由于水瓶的形状与真瓜相似,可迷惑瓜实蝇飞上去。

4.3.2 毒饵法

用发酵后可产生甜、酸味的酸醋加清糠,或白糯米、酒药再加白糖,也可用香蕉皮或菠萝皮、南瓜或甘薯等物煮熟发酵,混入90%晶体敌百虫和少量香精,再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毒饵,涂在瓜棚篱竹上或盛在器具内直接挂于棚下,田块中设放置点450~525个/hm2,每个点施用25~30 g毒饵,诱杀成虫,防治效果佳。

4.3.3 性引诱剂

农田中悬挂诱杀瓶60~1 50个/hm2,性诱成虫。诱杀瓶的制作方法为:在1.25 L的可乐瓶瓶身中部剪2个直径约3 cm的小口,将铁丝从瓶口穿入,在瓶中悬挂1个直径约1 cm的棉团作诱芯,然后在诱芯上滴2 ml性诱剂和数滴敌敌畏;每月补滴1次性诱剂,每隔5~7 d补滴1次敌敌畏。

4.4 田间施药

在成虫盛发期的7—9月,于中午或傍晚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因成虫出现期长,需5~7 d喷1次,连续2~3次。同时要严格遵守苦瓜收获期间的安全用药间隔期。

4.4.1 常规防治

可选用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劲翔)525g/hm2,加水稀释至3 000倍液后喷施;或用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三令)750 g/hm2,加水稀释至2 000倍液后进行喷雾。

4.4.2 绿色防治

可选用60%灰蝇胺水分散粒剂(网蝇)750 g/hm2,加水稀释至2 500倍液后喷施;或用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潜克)675 g/hm2,加水稀释至2 500倍液后进行喷雾。

4.4.3 综合措施

采用常规防治与绿色防治交替连续喷药的方法,可大大增强对瓜实蝇幼虫的防治效果。由于苦瓜生育期较长,一般在每年的3月1 0日—1 0月31日,全生育期约为235 d,属于边开花结瓜、边采收的蔬菜品种,因此要注意苦瓜瓜果上的农药残留量。在每批次采摘苦瓜之前8~1 0 d必须停止用药,以保证苦瓜食用品质的安全。

摘要:瓜实蝇是苦瓜上的主要害虫,其不仅为害苦瓜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瓜果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笔者根据多年对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苦瓜种植的田间调查和研究,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特点3个方面对瓜实蝇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多种防治技术,以期为苦瓜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苦瓜,瓜实蝇,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班用名,王明总.夏季苦瓜免耕套袋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0(11):40-41.

[2]邓稳桥,王安乐,林佳福.瓜实蝇及其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12):62,143.

[3]李威,张家卫.瓜实蝇的发生及防治[J].植物医生,2012,25(2):13.

[4]韦淑丹.广西南宁市瓜类实蝇的发生为害及瓜实蝇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D].南宁:广西大学,2011.

[5]向飞.柑橘小实蝇的识别与防治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41-42.

[6]赵明平,钟石春,黎忠森,等.瓜实蝇综合防治[J].湖南农业,2010(8):19.

[7]陈景芸,蔡平,张国彪,等.橘小实蝇发生与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24-17326,17336.

[8]廖永林,张扬,李燕芳,等.不同诱捕处理对桔小实蝇和瓜实蝇的诱集作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2(6):81-83.

[9]韦淑丹,黄树生,王玉群,等.温度对瓜实蝇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7):744-747.

[10]李国平,柳凤,常金梅,等.不同食物诱剂对苦瓜园瓜实蝇的诱杀效果[J].中国蔬菜,2012(2):79-82.

[11]苗明军,常伟,李志,等.苦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园艺与种苗,2011(6):106-109.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措施 篇10

关键词:美国白蛾;生物学特征;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14-02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在美国、加拿大、东欧各国及日本、朝鲜等北纬19°~55°之间的国家广泛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天津、陕西、上海等省市,严重危害白腊、国槐、柳树、椿树、泡桐、核桃、金银木、苹果、法桐、山楂、速生杨等几十种树木,严重影响树木的观赏和生长。为此,园林绿化部门及林业部门每年都要划拨大量经费用于防治美国白蛾,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洲,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等国。1979年,美国白蛾传入我国辽宁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美国白蛾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 km,可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

1 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

1.1 成虫

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12 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34 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 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1.2 卵

圆球形,直径约0.5 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1.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8~35 mm,头黑,具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

1.4 蛹

体长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2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征

美国白蛾在美国、加拿大、东欧各国及日本、朝鲜等北纬19°~55°之间的国家广泛分布,在我国可发生2~3代/a。

美国白蛾传入我国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几个纬度的渐变群。美国白蛾在我国可能的生存范围为北纬26°~50°、东经79°~l32°,年发生代数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光照、温度、湿度。其发生代数区域划分如下:北纬40°~50°地区,美国白蛾发生2代/a,个别年份为不完整的3代,这一区域包含现疫区河北省的唐山市、秦皇岛市及陕西省的武功县;北纬35°~40°地区,美国白蛾发生2~3代/a,第3代有相当部分能完成生活史,这一区域包括现疫区天津市,辽宁省大连市及山东省东营市、威海市、烟台市;北纬30°~35°地区,美国白蛾发生完整的3代/a,这一区域为现疫区上海市。

3 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检疫

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严禁外运。同时,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以控制疫情。

3.2 人工防治

在幼虫3龄前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网幕,并集中处理。如幼虫已分散,则在幼虫下树化蛹前采取树干绑草的方法诱集下树化蛹幼虫,定期定人集中处理。

3.3 物理防治

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把诱芯放入诱捕器内,将诱捕器挂设在林间,直接诱杀雄成虫,阻止害虫交尾,降低繁殖率,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欧美及日本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对该虫的性信息素生物学、化学结构鉴定、人工合成及应用等进行研究。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但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与应用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4 化学防治

在幼虫危害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重点检查桑树、悬铃木、臭椿、榆树、金银木、桃樹、白腊等树种是否有幼虫危害,一经发现,全面对所辖区域进行检查,及时防治。用Bt乳剂4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5%来福灵

4 000倍液喷药防治,均可有效控治此虫危害。

3.5 生物防治

自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白蛾在我国的危害日趋增大,传统防治方法的效果越来越差。1998年,我国启动美国白蛾治理工程,使生物防治成为突破口。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原产我国,是美国白蛾的天敌。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林科院杨忠歧研究员主持下,从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调查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并从其卵、幼虫和蛹中饲养出多种天敌。经过筛选,发现一种寄生率高、出蜂量大、能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蛹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这种小蜂寻找在各种隐蔽场所化蛹的美国白蛾,并产卵寄生。该项研究成果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不杀伤天敌,是防治美国白蛾的先进技术。

以虫治虫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相结合的措施,在大连、陕西、山东、秦皇岛等疫区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是我国生物防治的一个创举,使我国利用昆虫天敌防治美国白蛾的技术跃居世界前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这种高效、经济、无污染的生防研究技术成果已通过鉴定,正在疫区大面积推广使用。

魏建荣、杨忠岐等利用生命表评价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 气候和鸟类捕食是美国白蛾幼虫期的重要致死因素;美国白蛾蛹期在放蜂区的主要致死因子是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放蜂区不使用化学农药,能够保护其它寄生性天敌,在多种天敌的综合作用下,美国白蛾蛹的存活率大大降低。然而,对照区的美国白蛾蛹期亡率则较低。2) 从种群趋势指数的比较来看,无论是第1代还是第2代美国白蛾,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区的种群趋势指数值均小于l,表明下代种群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种群扩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照区美国白蛾各阶段死亡率虽然也较高,但由于美国白蛾产卵量大、孵化率高,因此两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值仍大于1,表明其下代的种群数量将继续呈增长趋势。3) 美国白蛾生命表研究表明,在美国白蛾化蛹初期和盛期各释放一次白蛾周氏啮小蜂,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科伟,刘慧珍,何余容.玉米螟赤眼蜂雌蜂繁殖力与年龄的关系[J].昆虫学报,2005,48(5):712-717..

[2] 杨忠岐,王小艺,王传珍,等.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5,41(5):72-8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微生物学防治】相关文章:

水中微生物污染的防治05-13

微生物学简历04-09

微生物工程05-02

微生物检查05-02

内源微生物05-05

微生物治理05-06

自养微生物05-09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04-16

微生物学论文范文05-10

微生物学理论论文05-14

上一篇:原因分析及建议与对策下一篇:厂务公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