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2024-04-17

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共9篇)

篇1: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近日,我校进行了师德培训,我深有感触。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自从我们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活动以来,我通过学习明确了教师应具有怎样的师德师风,自身素质应在哪些方面提高等几方面的问题,使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在我看来,教师应以爱生乐教、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做一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典型,全力做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中一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

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我们才能做到爱岗敬业。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二、关爱学生就要要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教师必须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

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同时关爱学生也要做到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士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三、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人民教师应该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很差,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而且会对他们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每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使学生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每位人民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终身学习”在师德规范中备受关注,在《中小学教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都有提到。如今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今后我要继续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2: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我觉得收益很大,让我对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幼儿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热爱幼儿,必须对每一个幼儿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幼儿,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幼儿。其次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第二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幼儿也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第三,我觉得教师要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一名教师应该对幼儿无私奉献,热爱幼儿,尊重、理解幼儿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幼儿。第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

篇3: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一、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课题组于2012年9月抽取了岳阳地区三所职业院校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石油化工学院) 不同专业共800名三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二年级学生500名, 新生300名, 涵盖了医卫类专业、工科类专业、财经类专业和语言类专业。调查结果如图 (见表1) 所示:

岳阳地区三所职业院校共126名英语教师 (其中50岁以上9位, 40~50岁18位, 30~40岁54位, 20~30岁45位;职称上, 副教授49位, 讲师40位, 助教37位) 的专业发展现状调查显示。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见表2、表3) :

从上述调查结果中, 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扎实, 对英语的兴趣不浓厚, 课堂参与度不高, 对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倾向于演示法和练习法。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 所以学生很难流畅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就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情况来看, 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教学创造性和教学反思方面所取得的效果不够突出。因此, 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 我们要根据这些问题, 研究并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模式, 从多元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二、促进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多元策略

1.确立学习主体意识, 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

要想学好英语, 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关键。教学中教师应训练学生实践的技能, 要求学生课堂上多思考问题、多动手操作、加强听和说的练习、培养学生自愿策略、让学生自主学习, 充分理解学习动机, 使其具备学习主体意识。

2.指导学生阅读训练, 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在阅读训练中, 教师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学生预测结果,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有助于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可根据一些信息词和句来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 根据字面意思、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细节的暗示, 推敲作者的态度, 帮助理解文章的寓意, 促进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

3.创设良好语言环境, 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语言环境对英语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教学内容的遴选应涉及跨文化领域, 通过文化知识来创设动态化环境, 让学生寓情于景, 能够积极通过英语口语来表达感情, 了解跨国文化知识。

4.适当调整教法学法,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一方面, 教师可以运用听说训练、演说训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共同讨论中掌握知识;另一方面, 教师应鼓励学生合作表演课文内容和小组合作练习, 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 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加快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我省几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够强, 包括课堂教学实施、教学创新和教学反思等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高, 社会实践不多, 专业发展状况不清晰。因此,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 在专业发展方面都存在哪些需求, 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1.专业发展意识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没有太强烈的要求, 加之被派出进行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 就年龄和职称方面来看, 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比较强烈, 相比之下, 年龄结构偏大的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的自我需求并不高。另外, 鉴于专业的缘故, 英语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方面不具备优势, 研究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 高职英语教师已认识到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除了语言技能以外, 还需要具备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2.专业发展途径需求

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负担较重, 专业发展机会相对较少, 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压力使得教师无暇顾及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方面, 很多教师认为缺少进修培训的机会。通过交流与合作, 青年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 中年教师能提高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集体备课、集体准备教案的形式就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和合作。上述调查显示, 高职英语教师总体上缺乏教学反思的意识, 对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对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缺乏足够的了解。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培训学习, 丰富教师的教育内涵

学校应通过定期给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和开展读书交流等活动, 有效改进学校内部的阅读氛围, 通过这种氛围让教师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取向, 从而自主地学习。另外, 学校可以让教师通过培训学习, 不断向教师宣传教学新理念, 多给予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 互相学习, 开阔视野。

2.采用集体备课与合作科研, 促进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建立以集体为单位的备课制度和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为教师交叉教学与合作研究提高提供保障。同时, 还可在校内举行一些教学竞赛的活动, 激发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达到相互学习的结果。

3.提倡教学反思, 鼓励教师不断提升

我们应该让教师们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引领教师养成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 增强研究意识, 能以研究者的眼光进行反思, 并分析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较量、协调与合作, 互相学习, 共同分享经验。

四、结语

总的来说, 对于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首先应该从教师的教学上做出重大改革, 同时, 学生也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努力增强自身学习意识。就教师专业发展来看,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踊跃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自身不足, 进行教学反思,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以科研推进教学效果, 从而全面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方梅.如何培养高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6 (1) .

篇4: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

进入21世纪,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席卷了全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教育者不再是单纯地传递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学习者新型自由人格的塑造。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开发小学生的潜能,培育其健全的人格,使之身心得以全面的发展,在未来社会中学会学习、学会如何生存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相关研究,人们意识到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校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一、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这个概念是由霍得在1997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的。他指出,当参与者以提升自身教育和专业发展水平为动机,通过合作共享的方式,实践自身所学内容时,这些人所组成的团体就是专业学习共同体。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认为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存在的基本前提。它是专业学习共同体中不同个性的组织成员凝聚在一起的基本保证,是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是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蓝图,是个体前进的动力。只有形成共同愿景,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团体中的成员才有共同的使命感,才有合作的动力。当然,共同愿景是共同体成员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考虑组织的发展需要,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生成的。它不是自动生成的,更不是上级部门或学校领导分派产生的。有关这一点,国内外研究者已经达成共识。由于基础教育阶段面对的是身心正在发育中的孩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更多体现的是个体间的主观能动性,只有通过共同的愿景,才能把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诉求、学生的进步统一为一体,形成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焦点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实现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合作文化

合作文化是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因素。根据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正常运行除了以共同的愿景为前提外,还要形成健康的合作文化。合作体现了现代创新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学会合作,强调了小学教师个人在团体中的意义和价值。在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在实施和整合阶段,为了达成共同愿景,组织成员就不能各自为政,必须相互帮助、相互协商、相互尊重,进而营造合作氛围,并且能够做到不断反思彼此间存在的教学差异性,从而扩大共同体成员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共享,并及时更正不符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行为。这样既激发了教学共同体各成员的潜能和教育教学情感,彰显了个性,弘扬了其主体性,又辅以合理的计划安排,结合相应的规章制度,促使其进行教学反思,明确其教学动机,达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共同愿景。“合作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激发教师改革热情的同时,还要为他们智慧的成分发挥提供支持,……同时它也能够积极寻求和吸收组织外部新的思想和知识。这样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对于获得成功具有核心意义”[1]。

(三)平等对话

平等对话是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团体中成员间的彼此尊重显得尤为重要。平等参与是共同体的伦理特质。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该理论中,马斯洛认为只有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才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有利于开发潜力。尊重是以平等对话为前提的。在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没有“教育者”、“学习者”、“管理者”的界限,更没有地位高低的区别。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大家以共同体为平台,围绕共同的意愿,形成统一的价值追求,进行商讨、交流、对话,交换经验。共同体成员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践行自身专业内容,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学习共同体的结构越复杂,功能越强大,参与者的角色就越丰富多样。这就决定了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活动方式是多样化的,共同体就应该在成员的平等对话中开展活动。

二、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中的阻碍因素

(一)客观方面

这是因为学校领导干预过度,使得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行政化倾向。有些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不是自觉、自愿加入,而是由学校安排或因工作需要的结果,参与时间没有保证,还要做出较多的合作承诺;在进行团体活动时,学校领导通常采取行政管理手段直接介入,而没有引导共同体成员形成共同意愿和共享价值,目标不一致;强调领导权威的影响力和个体的服从意识,缺乏交流和分享。在这样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被扼杀,盲目“从众”,团体活动难以持久或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主观方面

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内因在起作用。小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小学教师在发挥作用。作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有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观念陈旧,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欠缺,对专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小学教育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基础教育阶段要依赖于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认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专业发展的内涵,对专业发展的周期、规律、价值等也认识不清。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参与度不高[2]。此外,部分小学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是“教书匠”,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诚然传递知识是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之一,但信息化发展的当今社会要求基础阶段的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的是“专家型的教师”和“研究型教师”。这类小学教师就是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怀特在1956年提出的“组织人”。这些个体没有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忠于组织,单纯地机械地接受各种“条条框框”,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没有分担责任意识,更没有自我管理意识,显示不出自身的价值。

三、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一)学校层面提供发展平台。

在相关政策制度的规定和要求下,学校作为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整体体现者,要自觉地将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支持结构纳入学校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合作环境、时间保障、流程安排、教师评价、技术资源等,并为形成协作性学习文化,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学校提供的这种支撑实质上是为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规范。这些规范并不是针对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个体进行强制性的约束,而是以更理性的态度和方式,从具体的层面上确保其有效地运作,从而促进共同体成员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改进。在这些规范的要求下,共同体成员各尽其职、各就其位。同时在互为责任的原则下,学校与高校、家长、社区广泛合作,建立积极的内外伙伴关系,以更积极的态度回应院校协作关系的建立、家长的参与和社区活动的开发,使小学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得到扩展。

(二)学校领导民主管理,进行赋权增能。

在小学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初期阶段,学校领导能够从制度建设方面给予共同体以规范和支持,使共同体正常运作。作为公共领导者,设计有效的制度,工作机制去除行政化、教研评价制度公正合理、教师专业引领制度多样化,保证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学校领导需要了解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的需要,并积极做出回应,对个体行为的探索、创新进行鼓励;定期参与共同体会议,清楚共同体的团体活动,为共同体的发展提供后续保障。同时,学校领导需要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机制,实现民主管理;相信集体智慧,积极参与共同体成员的合作与对话,给予共同体的成员以参与决策的机会和权利,一起分享决策权,用行政支持赋权小学教师,调动其积极性,唤醒教师的责任意识,激励教师发挥优势,为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相互依赖关系的成长提供保障。尽量避免因学校领导的变迁和领导的不一致性,损害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三)教师要强化反思意识,形成统一的愿景。

杜威说:“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中,有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那就是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师对已有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与领悟,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学反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对自身的教育现象进行总结,对教育问题尝试解决,从而提升教育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叶澜教授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在撰写教案的同时,还会自觉地对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的话,那么三年他就可能成为名师[3]。可以说,一个教师成长的起点就是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之间就某些价值观和原则达成一定共识,形成共同愿景。这是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所在,也是共同体成员发自内心的真实渴望。在教师个人愿景不断协商的基础上,由共同体成员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构成的。就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而言,成员间的共同愿景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小学教师对教育信念的追求,对教育理想的坚持,使得他们在共同体中以共同愿景为纽带,积极参与,知识储备量不断增加,为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进而产生相适应的工作动机和情感体验,形成教育责任意识,自身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发展。应该注意的是在形成共同愿景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共同体成员所在学校的校本情况和共同愿景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根据大环境的客观实际不断进行调整,进行更新。

参考文献:

[1]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王建青.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5:关于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1

学习会计已近一学期,在这半年的学习中,不仅对会计有了比较系统和科学的认识,并且学到实用的技巧去处理相关方面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有关财务会计的知识,对会计的基础知识进行初步接触。主要围绕着分为五大部分,财务会计的方法和原则,会计报表,会计等式和账户,复式记账,以及账户调整和报表编制。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学习,对会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改正了过往的一些错误认识,改变了对会计的态度。

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会计准则为依据,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带企业发生的能够用货币确认、计量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财务会计的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会计事项,具体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财务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企业财务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其次,财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再则,财务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正是由于其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会计学好,学透成为从事财经方面学习的人的不可逃避的任务。

有人会说会计是枯燥的,但是在我看来,会计是门数字的艺术,而这种感觉在编制三表时尤为强烈。从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用丁字形账户反映出来后,如果没有出差错的话,那最后那份平衡的报表则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一个个数字在笔下演绎一场美妙绝伦的舞蹈,她们流畅地完成每个动作,扮好了自己在队伍中的角色,各司其职,给观众呈现的则是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美感的艺术。从中可以获得无法言喻的成就感和欢畅感,就像经过努力完成了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看着自己一点点把原始数据梳理清,整理好,再分别记录成册,最后完成编制,如同看着手中的艺术品如何一点点塑形,烘制,定型,着色,抛光,最后摆在柜台上以供欣赏。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会计并没有那么枯燥无聊,不会梦到所有的数字都变活来追杀,尽管有时会被繁多的数字弄得头昏脑胀,但是只要真正热爱这门学科,去真诚地发现其中蕴含的美,那么这门课带来的不仅仅是学识的扩大,还有成长的喜悦。

会计的学习特别需要细心和专注,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核算过程中出点小差错

就会影响整个操作过程的进展和完美,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次在做资产负债表时,因为丁字型账户中有笔活动只有借方项目没有相应的贷方项目,结果在最后填写报表时没法配平,又不得不回到丁字型账户中去检查每个项目的变动和调整,而且还是检查好几次才查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事后算了一笔账,这个查漏就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但除去浪费时间不说,还影响了整个工作的进度,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划算。所以学习会计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还要考虑全面防止对一些问题的忽略。如果坚持下去,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减少出差错的次数,养成一个严谨的好习惯。这样才会在学习工作上表现出色,受人赏识,才能够被人信任去做重要的项目。

尽管现在对会计还只是浅尝,但是会计也对日常生活有帮助。我学会如何把自己日常生活开支账户做的更好,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每个月的开支详情,还懂得该如何规划下个月的开支以使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我觉得这有利于我以后的理财,有利于我形成较好的花费习惯,也是一笔不错的收获。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把会计只是学以致用的,而不是让其束之高阁,而且会计的真谛正是用其科学系统的理论来指导社会经济的运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2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在体例结构上每章均有学习目标与知识目标,设计了相关链接、思考与实践。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给出社会实践的方向,旨在提高其动手能力。本书配有学习卡,可从网站上获得更多教学资源;为便于学生随时检查自身的学习情况,配有习题集(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了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配有教学参考书及电子教案。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对口升高职的考试用书,还可作为在职人员培训用书。

目前初中毕业生主要流向高中,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而财会专业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枯燥抽象、实践性要求严格、规范的课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这里谈几点体会。

因材施教、激发兴趣。所谓因人施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的活,学生才能学得活、用得活。

凡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不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而是使学生的情绪、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把授课的过程变成学生思考、记忆的过程。有的教师抱怨学生学过的知识背不下来,脑子笨,应用、考试时用不上;其实,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正是教师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疏忽的问题。

职高财会专业的学生,未曾参加过生产经营活动,既缺乏理性知识,又缺乏感性知识,因此,在授课时就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也就是用学生最容易理解、最熟悉的方法说明问题,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最贴切的实例来解释问题。如解释流动资产,用人的血液来比喻非常形象,易于让学生接受。有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而并不深奥,如凭证、账簿。通过实际参观,增强感性认识,明白究竟。有的既抽象、深奥,又比较复杂,这时就要运用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理解中接受。如讲资金平衡原理时,运用两块面积相等的图形代表资产和权益,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化,用图形割补演示增减变化的过程及结果,让学生理解其原理。如果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接受的、兴奋的状态,对老师讲不到的知识他们也能想到,这样便能给学生以渔的本领而非授之以鱼。

从学生大量作业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做账务处理时,常常把会计科目用错,主要原因是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及会计制度规定记得不清。学生遗忘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老师讲的知识不少,但学生掌握的东西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简单、松懈、抓得不扎实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对概念、财经纪律、制度规定强行死记,对原理、方法在弄懂的基础上进行复述,逐一过关的方式。如果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犹如盲人摸象。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抓实干,把功夫下到位,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学,提高职高学生的技能。

要使学生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形成立体、多方位、动态的体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样,学过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

要使学生掌握真本领,具备真才实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课堂练习、单元练习、分步模拟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等,让学生有活学活用的机会,通过练习,形成技能。再一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身临其境,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经济建设人才。许多学生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是老师代替我们吃梨子,然后告一诉我们梨子是甜的,让我们死一记住梨子是甜的:现在我论文下载们自己吃了梨子,就立即知道梨子的甜味,对梨子的味道有时比老师品的还仔细,梨子是啥味,我们永远忘不了。”

总之,如何把学生培养成自食其力,既能实际操作,又有理论知识的合格型经济人才,始终是我们专业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3

在将近一年的学习中,使我对会计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是适应社会的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活动。

在还没有接触基础会计学这么学科之前,我们很多人对它都只是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有密切的来联系。当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对基础会计学系统的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我们知道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有效的会计制度对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它,要认真学好它,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础会计毕竟只是基础会计,它的内容是基础的,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把它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要太多太深的拓展,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只要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的认识,使自己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额,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是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核算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

会计作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学科,实习是检验学校里的教学成果的最好试金石。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的参加实习过,但我明白学校中的知识都要转化为工作能力,这样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会计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完成的。所以,我们的会计教育应当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假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假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通过学习了基础会计学过后,我了解到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是需要一定的道德素质的。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能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

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基础会计学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要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么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么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原理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将总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对于会计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因为学习一些原理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应该趁自己还年轻,努力的多学习些知识!这样才可以为以后找工作加大自己成功的筹码。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4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本人有了点儿零星感触,认为会计科目的内容其实是最难学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最难把握的。但是,个人认为知识的学习就好似建筑楼房,也需要打建‘地基’,方可建起高楼大厦。基础如果不够牢固,那么盖得越高,倒塌的危险性就越大。直至最终,导致一头雾水,无法准确掌握。所以我认为,基础学习非常重要。

第一章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就是对全书内容的总括,所以建议大家只要大概了解即可的。但是有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需要重点掌握,因为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上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个基本前提,可以说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基础,所以个人认为必须牢记而且要深入理解。会计主体是假设中的重要要素,主体一旦确定,中心对象、服务对象也就随之确定了,一切会计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主体而展开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会计主体可未必等同于法律主体的。通常,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的,但会计主体可未必是法律主体的。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二者绝对不可以混淆的。

会计主体确定后,顺理成章生存下去自然要产生经营活动的,而且这个经营活动一定会是可持续的。一旦一个企业无法正常持续经营主营业务,那么这个会计主体一定是出现了问题,生存也就受到了威胁。不过,如果直接假设一个会计主体是不可以进行持续经营的,很明显是个错误,会误导经济决策行为。所以,假设持续经营是不要的。

然而,有了会计分期才会使不同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础,从而才会出现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不难看出,合理进行会计分期也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学习会计科目上也应成为我们注意的一个重点。

最后,上述一切行为都要通过报表,用相应货币去进行计量,展现给使用者一组有价值的数据。所以,合理选择货币去体现所想说明的一切,才不会给使用者带来误导,故而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刻理解和经典习题辅助强化,牢固掌握,把基础知识打造的更为坚实。这样,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才可以保证大方向上不会严重偏失,对问题的理解上才会更加准确。有了这一切,你的知识结构才会更加牢固,才会打建得更加高大。

此外,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要以不变去应万变。不过,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体会到基础学习的重要性。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5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学期的时间又过去了。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死板,以前这个词我们总定义给会计,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后来为了考取会计资格证书,对会计学这门课进行了算是比较系统的学习。但经过32个学时的系统学习,对于《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会计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自从学习了会计学后,知道活学活用才是实质。所谓活学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作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就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各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当然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会计学要求我们在学习基础理论时,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具体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一般经济业务;掌握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会计处理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编制企业共同业务的基本会计分录,学会必要的计算及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对于我们,目前来说主要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由于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学习上更应联系实际,方便与掌握应用。

在课程学习当中,最为关键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在做好笔记的同时能够及时思考相关问题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并快速理解老师所给出的例子。如过能对老师上课中已经提及,但又未充分说明的东西能刨根问底,就更好了。这里需要特别讲到的是老师所发的课本。虽然上课的时候不用,但在课下,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更能全面,深刻的理解老师上课所讲到的内容。另外由于课本提供了不少例子和练习,方便我们做基础训练。

在学习内容上,我认为首先应弄清楚各个基本概念,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或者练习。这样一是容易由于基本概念不清的产生问题而让进一步的学习进行缓慢,二是避免因基础问题产生不必要的困惑。对于基本概念良好的理解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区别会计学当中许多分类问题。在实际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很多时候问的“为什么”都是由于对基本概念的不熟悉。其次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实际的练习。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准备的题目,我们需要靠自身的能力独自完成,同时尽量在练习的时候少看或者不看讲义。如此,我认为才能起到练习的基本作用,并发现自己在之前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以便今后改正。课下,我们一是可以选择老师出的题目进行反复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二是可以选择课本练习进行更多样化,更复杂的练习,遇到不懂的时候在下次课中询问老师。同时尽量避免去问同学。因为问同学所得到的答案一是不见得正确,二是表述上很不精确。对于会计学这么一门精确的工具性学科,不精确往往就意味着错误。

在学习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

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在学了一些内容后,就有了放弃的想法,更有甚者还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会计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问,它不像其它的课程那样形像,有些同学学习起来觉得相对比较难,尤其是编制会计分录。有些同学到学习最后仍然搞不清楚有关业务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热情。热情,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不可或缺的一点。教师的热情,自然会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一个对自己的学科没有热情的老师,很难想象学生们会喜欢这门课并尊重这个老师。

其次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应该让他们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就是努力让学生觉得会计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体会会计的艺术美,发现会计学习中的乐趣。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做的相对较好。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老师重视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提高了我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力。

篇6: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侯米斯

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的感触很多:逐条对照,觉得我真的应该细细品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小学教师,现谈谈我的体会和心得。

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我们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师德为先,以能力为重,以终身学习为典范。这些理念都是与时俱进的,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因素。其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通过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作为教师在工作上应该认真做到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重视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的教育能静下心培养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小学生。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主动走近身边给予关爱;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篇7: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在这个桂花飘香,漫山红叶的季节里,我端着一杯飘香的清茶,顿时一种清凉的心境,让我卸下世俗中所有的疲惫,静下心来学习《专业标准》,感受颇多.

想要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我们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思想、追求、个性和尊严,维护他们的天性--“求生的欲望、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才能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生命的融合.关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我们教师还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就必须有效地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我们知道不同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对后进生要做到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方向;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现在这个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时代,我觉得每次考试可以出几份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那样卷上的成绩就不会打击到那些学习困难户,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我想那样后他们一定也能从最简单的试卷开始做到和优等生一样的试卷.

篇8: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当前,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 实现体育教学从“应试”行为到“素质”行为, 仅仅是体育贯彻落实“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阶段性任务, 要真正构筑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与健康素质教学体系, 从整体上搞好体育教学, 防止行式主义的体育与健康素质教学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那么, 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如何看待目前教改中的体育教学?他们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有何看法?体育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该怎么走等等,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以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便为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落实并实施新课程标准确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冠今中学高一 (2) 、 (4) 、 (6) 、 (8) 四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在参阅关于体育教学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体育教学实际, 设计了本研究的调查问卷, 其内容基本涵盖了体育课程的方方面面。

(2) 问卷调查法

抽取冠今中学高一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发问卷219份, 回收有效的问卷210份, 回收率95.9%。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以下是得出的初步统计结果与分析。

结果分析

1.对体育教育的思考和认识

统计结果显示:有76.4%的调查对象概本不知道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至于素质教育, 绝大多数 (89.8%) 的调查对象表示知道但对其含义、实质以及实施的目标、内容有8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不清楚。可见, 直至今天, 当前最重要的“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观还远没有为广大的学生所了解、接受, 又何来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和支持呢?学生端正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的起点, 也是关键。这颇让人深思, 让人警醒,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针对学生对教学指导思想认识的不足, 有83.2%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观的研讨和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非常必要, 但对开设专门的现代教育思想课的支持率只有20.1%。

2. 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与认识

调查表明:尽管近年来在体育教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那种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讲述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 这种状况与素质教育所需的“教学合一”的要求差距甚大, 严重地制约和妨碍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总体上调查对象对现在的体育教学方法不甚满意, 评价较低。其中对体育教师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能力表示怀疑的比例高达53.1%, 这与许多学校条件设施缺乏有关, 同时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教师在这方面的素质也令人担忧。对教师仍主要采用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示肯定的仍占55.4%, 但同时对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倡议却占65.6%, 由此可见, 学生在这些方面认知的不足。另外, 调查对象对自主学习形式为最主要的学习形式的支持也只有68.2%, 这与目前学生自身体育能力不足引起的自我忧虑不无关系。

3. 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思考与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有63.7%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和社会现实脱节, 不赞成“竞技”和“达标”型体育课的占91.1%, 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厌恶体育课的占56.9%。可见, 摒弃传统的以“达标”、“竞技”和“考试”为主线的内容, 代之以健康为目标的内容, 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强烈要求。因此, 以下提议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支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有82.6%, 要求增加时代性、现实性内容的学生有88.1%, 而支持在体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高达92.3%。总之, 体育教学内容一定要重视教育与教养结合;体育与卫生保健结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与现实生活、时代的联系和发展;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阶段、心理水平;注重基础性、综合性、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娱乐性、趣味性、健康性, 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 对体育课堂管理的思考与认识

统计数字表明:有66.7%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课堂管理观念, 认为目前的管理是非人性化的而是以纪律、班规为本的学生有63.2%;认可管理上严厉的体育教师的学生有41.5%;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大多数 (90.4%) 均对用体罚、责骂、训斥等极端方法管理约束学生只会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反感、甚至对抗持一致的肯定态度;但同时持体罚、责骂、训斥违纪学生是无可厚非的观点的学生比例却高达49%。在提议的几种管理方法中, 调查对象最认可教师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批评说服违纪学生, 其次是严与爱结合的教育管理, 认可的比例分别是86.5%和78.8%。此外, 高达85.2%的学生认为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是教师管理好课堂秩序最重要的条件。结果表明:传统的以恐吓型为主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预见,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结合教学的过程目标及终极目标, 注重情感管理、注重心理管理, 提高体育课动态管理的能力与技巧, 优化课堂秩序和氛围, 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与健康人格的形成, 是课堂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5. 对体育课程评价的认识与思考

统计数据显示:有89.9%的学生认为单纯用分数多少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不合理的, 表示赞成改革目前的评价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的有78.6%, 而对把体育技术的掌握与否列入学习评价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表示支持的只有33.4%。必须承认, 直至今天, 对体育的学习评价仍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从评价模式、评价目 (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上均存在着体制性的缺陷, 制约�着�课程标准的实施, 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突破口。综合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多数的调查对象对长期且片面地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持反对态度, 转而支持与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列入学习评价体系, 如体育能力、身体素质、体质健康、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等, 而且比例很大, 分别为83%、74.2%80%、82%、80.3%, 这恰恰与“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 也与课程标准评价标准要围绕着健康这个核心目标的提法相符合, 反映出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是大势所趋。�.�

小结

学校体育教学尽管长期受到历史、传统、体制、经济、实践等因素的制约, 但近年来经过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勤奋努力与艰辛的实验探索, 体育教学在改革中取H.得�了长足的进步, h��嗯$�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均有较大的改善, 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已基本成型, 从受教主体看, 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 热爱体育, 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仍在大多数, 厌学、拒学的在少数, 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课程标准确的实施更加关心、关注、投入的支持者越来越多, 这既鼓励我们体育人要充满信心和热情, 又鞭策我们要头脑清醒, 要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思想与素质教育, 还体育本来面目, 使体育与健康课成为学生最需要、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占春.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五十年, 中国学校体育, 2000 (1—2) .

[2]曲宗湖.谈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三项工作, 体育教学, 2000 (1) .

[3]周峰.素质教育:理论, 操作, 经验,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篇9:关于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笔者有了很深的体会,我们的小学数学学习要想实现有效和高效,首先,教师要对新课标的理念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现有的评价方式以及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相符了,教师也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标   教学改革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32

今年,我们学区组织了校本培训学习,笔者有幸参与了本次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地认识到,课改并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教材的改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将课改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就能明显地体会到课改的重大变革:传统教学对于知识的学习比较注重,而新课改则是将培养方向和目标放在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上;传统教学对于教学过程不太重视,只要能够达到结果就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而新课改则将着眼点放在了学生的发展上,并设立了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个方面并重。因此,教师也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使我们的教学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自己的感受,我浅谈一点浅陋的看法。

一、深入理解新课程,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标的学习中我们懂得,“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并且,它还知道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结合这些内容对数学进行观察、实验,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在数学活动中实现猜测与推理。我们都知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想让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有效、高效,教师必须对新课标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对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还要把握住新课标的总体思想和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新课本的要求,对教材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研究,进而准确地掌握教材的主旨,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使难点得到分散、疑点实现轻松突破。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轻松驾驭,灵活地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和调整。

二、对于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

新课标认为:数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理解、接受能力,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引导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和思考,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学会学习,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完成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小学生都有很大的学习潜力,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开发,当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了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时,教师要多加鼓励,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进行探索和实践。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他们,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组织和协调。小学生的知识面还较为狭窄,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进行敏锐的捕捉,并将这种长处进行拓展、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更好的发挥。

三、对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评价的形式和性质有很多种,有的评价是终结性的,有的评价则是发展性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评价形式,它是一个较长时期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发展的评价。它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不仅有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有他们的技能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和多种领域的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我们之所以采取发展性评价,是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有效的发展。评价具有激励的功能和诊断的功能,只有在实际教学和评价中使它的功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我们的评价才算是有意义的,学生也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同时,对于评价的主体,我们要尽量避免单一,利用多元化的主体以及交互性的形式,使评价的主体得到扩大。小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获得健康的心理,幸福、快乐地成长。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上一篇:日语专业就业分析下一篇:作文我发现了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