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

2024-05-08

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明确的知道小学英语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为主,而不是对高分的追求。只有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学习了,才能使孩子无论在小学还是中学、大学,学习都能游刃有余。要想做到以上要求,需要我们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个人修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标准》中提出的心理调试方面的要求: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对我们的心理有极大的帮助。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对教师提出这个“标准”非常必要。要想在学生心中播撒阳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阳光。新时代,新形势,呼唤阳光教师。一个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具有平滑心态的老师,必将给学生提供优质文化场,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学习《标准》,我感觉做一名教师除了不断开拓、创新,更要执着的爱岗、敬业,做一个享受教育的老师。

篇2: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

教育部2011年12月12日推出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我们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读完《专业标准》,逐条对照,感到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教龄的老师,离标准还有不小的距离,以下是本人对《标准》的理解。

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小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小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在“专业能力”部分,《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

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第五,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篇3: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

一、基本内容

1. 基本理念。

无论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还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其基本理念都强调, 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生为本、终身学习。具体包括:热爱教育事业, 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尊重学生人格, 关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权益, 使学生学习活动生动活泼、成长过程健康快乐, 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把学科理论知识与教育理论实践结合, 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优化自身教育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追求专业发展。

2. 专业知识。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规定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知识、通识知识四大板块。了解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理解学科课程标准并掌握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方法与策略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掌握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熟悉中国教育基本概况与发展形势, 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是现代教师的基本素养。

3. 专业能力。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规定教师的专业能力体现在以下方面, 设计教学能力: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学习, 尤其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实施教学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物理环境与氛围, 提高教学效率, 实施有效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基本能力,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同伴关系。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完善学生的基本人格。教育教学评价:全面掌握多元评价方法, 合理选择利用教育评价工具与评价手段, 多视角、全面评价学生发展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沟通与合作:全面了解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 与学生交流。反思与发展:教师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收集信息,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 进行探索和研究, 不断反思, 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制定适合自身条件的专业发展规划, 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二、特征研究

1. 能力为重的务实精神。

世界各国的教师专业标准都将教师实践能力作为其重要方面[1], 《专业标准》强调“能力为重”, 把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突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教师应细心研究学生及学生成长规律, 开展专业化的教学;并注重坚持实践, 反思, 再实践, 再反思, 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使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专业水平与质量较高的职业。《专业标准》对中学教师, 小学教师, 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进行了具体要求。如对中学教师教学实施能力要求:“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与物理环境与氛围, 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方式, 有效实施教学。对教学过程要进行有效调控, 能够科学合理处理课堂事件。要注重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2]对幼儿教师教育活动实施能力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汲取国内外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 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3]

2. 以生为本的德行修养。

《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师德为先, 以生为本。换言之, 要更恰当地体现师德, 必须正确认识与对待学生, 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具体体现在教师要“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与权益,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以生为本”的德行修养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特征体现, 更是将传统师德为先的教育文化与西方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有机结合, 在教师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 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体现了教师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 教师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要注重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学习国内外教育实践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我国《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强调教师专业技能需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 反馈和反思而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虽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但各阶段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终身性。教师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是许多发达国家都倡导的专业标准理念, 日本为了确保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终身学习之路, 确保教师能够定期更新知识和技能, 获得社会的信赖和尊重, 2007年, 文部科学省发布《教员资格更新制》, 规定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10年, 新的制度为教师发展终身化提供了法律保障。[4]

三、启示分析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的出台标志着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未来教育发展过程中, 教师专业发展应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终身性”。

1.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专业性。

正如《澳大利亚全国教学专业标准框架》中将“专业价值观”作为教师都必须具备的素质, 要求“教师要致力于自身的专业发展, 不断地分析, 评价和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教师应具有高尚的专业道德情操, 能够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多样性, 教师要体现其专业行为能力, 尤其是在与学生、其他专业人员以及团队其他人员交往时。[5]我国教师发展的专业性体现在具备完善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包括职业理解与认同, 以生为本的态度。

2.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系统性。

《专业标准》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作为专业标准的三个基本维度。同2007年9月《英格兰教师专业标准》一样, 将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解、专业技能作为标准框架的基本维度。[6]从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基本维度来看, 这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性。此外, 教师专业标准各维度内也体现了其系统性:一方面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发展既包括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的养成, 也包括其“为人师表”的职业修养;第二,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通识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知识等;第三, 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应该是系统全面的, 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三个教学环节, 到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沟通与合作等, 要求教师全面发展。

3.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终身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趋势是:由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学习, 由短期培训课程到终身生涯发展课程, 由以大学为主的自上而下的培养模式到自我发展为导向的大中小学合作模式。这说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持续性、终身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要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将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保障教师教育质量提升。评析我国《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对我国现阶段及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法指引, 在此基础上,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策略, 促进教师向更高专业水平发展。

摘要:为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12年9月13日, 教育部制定并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该标准规定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知识构成、能力要求等, 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究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活动做了启示分析。

关键词:教师专业标准,述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云, 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标准述要[J].教育科学研究, 2010, (8) :72.

[2]教育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教师[2012]1号[S].

[3]教育部,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教师[2012]1号[S].

[4]年智英.终身学习型专业发展:日本教师资格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11 (8) :35.

[5]Ministerial Council on Education,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A National Framework Fo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November2003[EB/OL].http://www.mceetya.edu.au/verve/_resources/national_frame-work_file.pdf.20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

篇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篇5: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

这几天,我认真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内容,也增强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有四条: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包括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中又包含了若干领域,并且明确提出了每一个领域的基本要求。

《标准》再次强调了“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灵魂与核心,高尚的师德是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是教师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自觉奉献的根本保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程和民族的未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常令我深思,课改的进行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让自己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如何更好的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师德之说古来有三,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然而,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热爱学生,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师生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篇6: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

中宁九小 马瑛

在最近的学习中,我意识到,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在学习中,我仔细研读,静心体会,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的理解了很多过去所不理解的内容,收获了许多相关知识。特别是再次学习标准中的四个理念,既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后,受益匪浅,无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相关标准,只有有了标准,才有个衡量好坏的依据,才能有所进步和提高!

下面我简单谈谈几点收获体会:

(一)学生为本(教育教学中,学生是第一位的,再高超的技巧,不重视学生,也是枉费)“以生为本”是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能歧视、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孩子的发展是有特点和规律的,绝不等同于成人,把孩子当作成人看,或是希望孩子成为成人,这都是极端错误的。教育不是一把不变的尺子,而是应该适合每个不同的孩子的,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到自己的尊严和权益,他们的在校学习才能活泼生动,他们的成长才能健康快乐。

(二)“师德为先”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我们要用模范的言行去熏陶、感染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做出榜样。“德”是一个人成为合格教师的首要条件,否则,再高超的技巧也只是装饰,稍稍假以时日,外表的粉饰就会剥落。无德无良的教师,任凭其技术多高明,也不会让学生受益,所以,考察教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任何人,只要不学习都会落后,可以不知道,但是学而后知,一生坚持。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的素养,教师如果“闭门造车”,学生必定“胸无大志、目光短浅。”

二、“我”需要加强哪些知识、调整哪些行为?

(一)要认真钻研教材,拟写好教案。

教材是每个教师喂给学生吃的“粮食”,教师只有自己把教材吃透了,才能把其中的精要部分传授给学生。教案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只有把课备充分了,教师才能在上课时获得更多的主动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认真备课是对的,可是写教案没必要,往往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才抄的教案,对上课没多大帮助,反而浪费时间,不如把写教案的时间花在备课上。

其实,教案,并不是课文的抄录,也不是所有参考资科的掺和,而是教师对课文和各种资料进行创造加工的成果。在教案中,不仅应该使讲课重点鲜明突出,讲授内容深刻系统,而且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深度广度;在教案中,还要考虑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安排教学内容,而且要组织好全部教学过程。课时计划考虑得越细致、越具体,越周到,上起课来就越主动、越生动、越活泼,越有成效。

(二)切实搞好老带新活动,多听老教师的课。

上一篇:一件小事作文1000字下一篇:中考冲刺题反义疑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