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和语境练习题

2024-05-01

词义和语境练习题(精选6篇)

篇1:词义和语境练习题

第三讲词义和语境

一、知识点

1、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

2、根据词性辨析词义

3、注意多义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4、掌握同义词与反义词的知识,注意辨析同义词

5、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6、结合具体语境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二、试题精讲:

1、下列各句加线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那时海真的要了。

B、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C、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D、我吃了,却并没有昨夜的那么好吃。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

2、找出跟例句中加线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例句:这件事情又搁浅了。

A、这篇文章只是堆砌材料,毫无自己的意见。

B、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

C、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大家沉浸在幸福和欢乐的气氛之中。

D、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

3、下边句中画线的词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D、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4、选出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

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地推理论证,()地测量计算,()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A、精细 精确 精密 B、精密 精细 精确

C、精确 精密 精细D、精细 精密 精确

5、依次填入下面划线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 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____两手都硬起来,____能使两个文明一起上; 单有一手硬,____可能有一时的效果,____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 去。

A、只有才虽然但

B、只要就即使反而

C、因为所以 尽管可

D、既然就也而

三、思考题:

1、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

B、那时,死海真的要了!真是“死海不”。

C、找到了这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经过不断奋斗,普遍地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

D、长此以往,国将不-----------党国倒愈像一个------

2、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3、依次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部著作受到学术界的________。

②在荣誉面前大家互相__________。

③他的高尚品德为人们所________。

④这本书很好,应该向学生______。

A、推重 推让 推崇 推荐B、推崇 推重 推让 推荐

C、推重 推荐 推崇 推让D、推让 推崇 推荐 推重

4、加线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

D、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5、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读书应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就可能对必须仔细研究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吸收到很可怜的一点收获。()两种方法不可偏废,应该巧妙结合。这()是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读书的艺术。

A、所以但是于是不仅因而

B、如果要是因此不但甚至

C、因为即使所以不仅因此

D、假使假如因而不但所以

篇2:词义和语境练习题

分析语境探求词义

文言文教学要根据上下文意的`内在联系确定词义;要根据全文脉络及作者的意思揣摩其情理和意味,从而斟酌词义;要联系语言和文化背景审定词义;要结合具体语境,活解词义.

作 者:蒋士祥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年,卷(期):2008“”(2)分类号:H1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分析语境 探求词义

篇3:语境与词义

语境,context,旧译上下文,与语言分析密切;现代语言学中指语言环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凡是包含上下,包括时间、空间,包括情景、心境等,都是语境的内容。一句话,语境包括语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语言的内部环境指一定语言单位的上下文,包括词语之间的关系,句子之间的关系和段落篇章间的关系。索绪尔最先注意到语言自身的关系或结构,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结构由两种关系构成:横向组合关系 (sgntagmatic) 和纵向聚合关系 (paradigmatic) 。横向组合关系指语言要求彼此一个挨一个地排在言语的横轴上,组成以互相区别为原则,以线条特征为基础的一条语言链。这种组合有音位语合、语素组合、词语组合、句子组合、段落组合等等。纵向聚合关系指人们在心理联想的作用下,将同义或近义的语言单位聚合起来,按同一性原则形成可替换性的纵向。每一种语言单位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中,并在这种关系中显示其意义。下面着重阐述内部语境是如何显示词义的。

(一)语境使词义增加或者变换色彩

色彩指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如朱自清的《春》:“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其中“卖弄”一词原意是炫耀,有贬义,在这个语境中就变为“尽情的表现”,从贬义色彩转为褒义色彩。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也有,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其中“狡猾”一词本是一个贬义形容词,原义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而文中的“狡猾”从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形象地刻画出我的调皮的情态。相类似的,诗词作品中也有出现,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就是典型一例:“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诗中“无赖”一词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淘气”,其中含有责备的意味,但更多的却是浓厚的喜爱之情,把小儿的无忧无虑、活泼娇憨,表现得淋离尽致,而且给那浑朴纯真的田园情趣增添了无限的新意。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是概括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中,词义显得相对具体。如广东中考第18题:结合上下文,理解第 (9) 段中划线句“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的含义。“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这个数”,这句话本身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一种价值的比较。那么,究竟是什么事物之间的价值比较呢?读过文章就应该明白肯定不是倒进去的糖和糖罐之间的比较。联系上文倒糖的相关情节可以看出,“我”没有宣扬秦霜偷糖的行为,为了不让别人察觉反而用自己的糖把秦霜偷吃了的糖补起来,“我”的这一举动感动了秦霜,也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秦霜看来那倒进糖罐里的糖是“我”真诚、善良、宽容的心,这哪是区区五万元能相比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敲出这句话的含义是:“我”的行为对秦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行为表现出的真诚、善良、宽容的品质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三)语境使词义产生临时意义

词所表达的现实现象的意义,本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在一定语境中,有些词可带特殊的意义。如曹禺的《雷雨》中:“好,你去吧,小心风暴就要起来。”其中“风暴”本指刮大风,而又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现象,这里产生临时的意义,专指家庭矛盾激化。此类事例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就不再多举例。

(四)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多义词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却不会产生混淆,是因为语境使其中一个意义显示出来,从而排除其他的意义。例如“感”一词在“身体偶感不适”中,是指觉得;在“感人肺腑”中,是指感动;在“外感内伤”中,是指感受风寒;在“百感交集”中,是指情感、感想;而在“摄影胶片感光”中,指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

特定的语境使词义单一,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如吴晗的《说谦虚》:“否认认识赖于实践的那种 (1) 先知先觉,对新 (1) 萌芽的事物,一露头便能认识其全部意义和内部规律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人们的认识有先有后,所贵于 (2) 先知先觉的,是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的经验,能够认识这个新事物,是 (2) 萌芽,对之采取欢迎、扶植、研究的态度。”其中第 (1) 个“先知先觉”是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较早认识新事物的人;第 (1) 个“萌芽”是动词,意思是产生、出现。第 (2) 个“萌芽”是名词,比喻产生的未长成的事物。

语言的外部环境是指什么呢?“新批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瑞恰慈曾对语境设立这样一个概念:“语境这种熟悉意义可以进一步扩大到包括任何写出或说出的话所处的环境;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到包括该单词来描述那个时期为人们所知的其它用法。”例如莎士比亚剧本的那个词书后还可以扩大到包括那个时期有关的一切事情;或者与我们注释这个词有关的一切事情。很显然,瑞恰慈把语境扩大到使用语言外在条件或具体情景,即语言外部环境。它是指存在于言语之外的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以及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经历、性格、情绪等等。

语言不仅存在于内部的语言结构中,受到内部环境的制约;而且处于外部环境中,其涵义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是在外部环境中确立的。例如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中,季交恕问方维夏:“你知道这个消息吗?”方维夏:“什么消息?”季交恕:“蒋介石开刀啦!”方维夏:“什么病开刀?”季交恕:“你还睡觉!杀人!”方维夏没有联系1927年革命形势的变化,就不明白“开刀”这两字究竟指什么,需要别人作进一步的解释。总之,很多话都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了解它的确切意思。

同样的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是不等值的。这一现象说明了语言环境对言语涵义提供多样性、丰富性的可能。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里举过一个例子:“譬如‘妈的’一句话,乡下是有许多意义的。有时咒骂,有时佩服,有时赞叹。”曹禺的《日出》第四幕中,陈白露听到茶房王福长说,客人都回家了之后,她低声自言自语:“是啊,谁还能一辈子住旅馆!我大概是真玩够了。够了,我也想回家去了。”这里的“家”不是指人生活的固定场所,而是安全、舒适和温暖的象征。陈白露最后说:“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个“睡”字,并非意指睡眠、休息,而是意味着告别、死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行刺董卓未成,逃亡到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听见后堂有人说话:“缚而杀之,何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时时防备别人的告发和官府搜捕的曹操却误为吕伯奢一家人要杀他,所以杀尽吕伯奢一家,直到后来看到一口绑着待宰的猪才知道杀错了。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外部环境与词之间的联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涵义是确定的,可以把握的。所以无论是什么语词话语,它的意义或涵义,总在语境中显示,在一定语境中自我确认,自我完成。

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为对文本细节考查的重要考点之一。语境对词语的理解之重要可见一斑。

联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或作用有个总原则,即: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具体讲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2.联系人物形象来理解。3.结合作者的情感来理解。4.联系文体的语言特色来理解。

如: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词,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词,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词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严密)等。

在语境中体味和推敲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应该理解被要求解释的词语本身的意义,然后再结合文章的行文思路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从而对所要求体味推敲的词语作出正确合理的阐释。考生在解答此类考题时常见的失误是:缺乏理性的思考,只是单纯的从句子本身的含义来解释,显得很肤浅。更为严重的是不整体阅读文章,不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是无法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答的。

篇4:分析语境 探求词义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分析语境 探求词义

以词汇教学为基础,以词义探求为核心,这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共识。因为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不理解这些文言文词语的含义,要想顺利地阅读古代作品是 不可能的。而要确切地解释一个词语在句子里具体的、独一无二的意义,就需要分析词语所处的特定环境。

一、根据上下文意的内在联系确定词义

上下文意有的可以从相应的词句看出,有的则需要从情理上推断。

(1)微行入古寺(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微行”有二义:一是小径;二是不使人知其尊贵身份,便装出行。本句中对此释义,中学课本取第二说。若联系上下文,此说不能贯通,因为上文有“从数骑出”,似乎并无隐藏身份之意,下文还有“解貂覆身”,身着贵重的貂皮外套,也不像改装出行的样子。这样看来,此句中的“微行”以释“从小路走”为宜。

(2)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中学语文课本及不少选注本都说“识”读zhì,通“志”,是“记得、记住”的意思。这样解读不合本文事理。“识”在古书中有通“志”的,如《礼记·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但《石钟山记》中的“识”却应该读shí,意为“懂得、知道”,因为苏轼在实地考察石钟山时,由“噌吰”巨响而联想到“无射”钟,由“窾坎镗鞳之声”而联想到“歌钟”古乐器,这完全是他个人的切身体会,而并非“古已有之”。对此,其长子苏迈是无从“记得”的。此句当译为“你明白这情况吗?”

二、根据全文脉络及作者的思想揣摩其情理和意味,从而斟酌词义

(3)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长恨歌》)

对句中的“宛转”一词有三种解释:一说是形容杨贵妃被勒时身体扭动之状;一说是形容“蛾眉”的美好;一说是温顺,随从。通观全诗的感情基调,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故事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因此不会特别描写杨贵妃死前的惨状,第一说不可取。杨贵妃天生丽质,诗中已有多处描写,在她临死前再着一笔似乎多余,因此第二说虽可通,但并不妥帖。若参阅有关的记载,则会以第三说较为恰当。

(4)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为击破沛公军”一句,有人说“为”是动词,这里作“安排、准备”讲;中学语文课本注为“为(weí):将要”;有人说“为”是介词,读weì,介词后的宾语因是自述者而省略,补足后即“为我击破沛公军”。联系上下文意、人物性格及语气(上文两次提到“项羽大怒”),当以后说为佳。

三、联系语言和文化背景审定词义

(5)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这里的“山东”是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即秦以外的旧六国之地。《战国策·赵策二》:“六国从亲以摒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又称“关东”,因旧六国之地在函谷关以外,如《史记·李斯传》:“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唐以前“山东”“关东”所指相同。后则以太行山以东之地,即黄河下游的齐鲁之地称为“山东”;把山海关以外之地,即东北三省称“关东”则为时更晚。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

“庙堂”被解释为“朝廷”是不确切的。查阅中国古代官制资料得知,唐宋时期曾称宰相或副相这个职务为“庙堂”。范仲淹曾担任过参知政事(副宰相),后又出为地方官。所以“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即分别指此。“朝廷”之说后为引申之义,在这里就不当了。至于以“在朝廷做官”来解释句中的“庙堂”,也见其模糊不确。

四、结合具体语境,活解词义

古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但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义又是确定的、单一的。字典、辞书中的词义解释是从一个词的众多的用法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性,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一个词的词义往往在概括词义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因此照搬字典、辞书的释义往往并不贴切,因而要结合具体语境作出变通的解释。例如;

(7)A.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B.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C.(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汉书·张骞传》)

“得”是一个极常用的字,“得到”“获得”是它的常用义、概括义。但“得”字进入具体语境后,词义非常灵活多变,常常需要作多种变通的解释。A结合文意,当活结解为“发现”;B活解为“心得、体会”;C当活解为“俘虏”。这些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与“得到、获得”字典中的概括义有明显的联系,但其具体含义通常是不列为字典中的一个义项的。

(8)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恶》)

上例中的“节”是个多义词,新版《辞海》列有十七个义项,《辞源》(修订本)列有十五个义项,但细细推敲,却没有一个义项是可采用的。根据上下文意,我们可以推知此“节” 是“验证”的意思,与下文的“征”同义。《辞源》中虽然没有一个切合可用的义项,但都列出一个共同的义项“符节”。“符节”是一种信物,上面刻有文字或图形,使用时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一,以两片相合为验。这“验证”的意义当是从“符节”引申出来的。另外,《汉书·董仲舒传》引作“善言者必有验于今”,也可资旁证。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6.

[3]蒋礼鸿.古汉语通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4]许嘉璐.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实用古汉语大词典[Z].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篇5:词义和语境练习题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中也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可见词义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也是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一个途径。以下是我的两个词义教学片断: 片段一:

“垂头丧气”的意思。(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风筝》)

师:我们垂头丧气的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那“垂头丧气”什么意思呢?你能做做动作吗? 生:做动作。(同学们个个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师:相互看看。这就是、、、、、、(生接“垂头丧气”)师:那你能用“垂头丧气”说句话吗?

生1:我们班这次考试没考好,同学们个个都垂头丧气的不说话。

生2:我的玩具小熊丢了,我垂头丧气的坐在板凳上。、、、、、、片段二: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如何理解?(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

师:孔子的一言一行让我们佩服,其实更让我们佩服的还是他的治学思想,他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一治学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1:我妈妈原来做饭不好吃,可我妈妈一直都在学习做饭,现在我妈妈做的饭可好吃了。我觉得这就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生2:我爷爷都六十多岁了,还在每天都看报纸、、、、、、生3:我爸爸原来不会做饭,但只要冬天有空了,爸爸就一直都在学习,现在爸爸会做饭了、、、、、、、、、、、师:从刚才大家举的事例中,我们知道了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不管年龄大小都在学习,这就是、、、、、、(生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浓缩成一个词就是“学无止境”。

篇6:语境与词义

关键词:语境理论;语言语境; 非语言语境;词义;

中图分类号:H319.3

一、引言

语音、语法和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学好语音、语法和词汇是学好语言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在特定的语境中,准确地理解词义和得体地使用词汇,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词汇意义在一定的语境中的应用和理解是语用学研究的课题,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的目标和要求。

二、语境的内涵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上下文或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提出的。1923年他在所著的《意义的意义》这本书中提出了语境这一概念,并将语境划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他认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是必不可少的。[1] 此后,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吸收并发展了马林诺斯基的观点,1950年在他所著的《社会中的个性和语言》一书中提出了“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的概念。[2] 韩礼德( Halliday)从实际语言使用的过程对语境的构成进行观察和分析,1964年在其所著的《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一书中提出了“语域”这一概念,[3]“语域”其实就是语境。1968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了“背景场景论”,指出说话既要符合语法规则,又要适合语境。[4Leech对语境的解释是:说者和听者所共有的,对话语的解释有作用的任何背景知识。这些语言学家对语境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理解语境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国的语言学家们对于语境问题也作了相当多的研究和论述。王德春先生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5] 语言学家何兆雄在他的《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中将语境知识分为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6] 胡壮麟教授将语境分为三个层次,即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分别指上下文,语篇所涉及的具体场景、事件及参与者,和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7]

尽管各位语言学家对语境的表述不完全一致,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的观点是大体一致的,即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的,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总是受到语境的制约。因此,借鉴各位语言学家的研究,按照通行的研究方法,我们将语境分为两大类: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包括词汇语境、语法语境和言语语境;非语言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三、语境

1、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指言语表达的上下文,包括词汇语境、语法语境、和言语语境。对各种语境的正确把握有助于准确地理解词义。.

①词汇语境

词汇语境指的是多义词的搭配,搭配不同则显示的意义不同。比如:piece一词在词典中有多种词义,它的搭配不同,词义也就不同。例如:

1)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

2)a piece of advice 一条忠告

3)a piece of furniture 一件家具

4)a piece of paper 一张纸

5)a piece of work 一项工作

句中的piece的语境不同,则显示的意义不同。

②语法语境

语法语境指的是一个词所在的句型结构,句型结构不同,词义可能不同,比如动词mak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make+宾语(SVO)的结构中,词义是“制造;生产”, 比如:

Nissan now makes cars at two plants in China.

目前日产公司在中国有两家工厂生产汽车。

2)make+宾语+宾补(SVOC)的结构中,其词义为“使得;使成为”,比如:

Smog from the plant made him cough.

工厂的烟雾呛得他咳嗽起来。

3)make+表语((SVC)的结构中,其词义是“成为”,比如:

He will make a good actor.他會成为一名好演员。

4)make+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OO)的结构中,其词义是“为…做”

He made us a report on pragmatics.

他给我们作了个语用学报告。

可以看出动词make的不同词义是由它所在的不同句型结构决定的,句型结构不同,其词义不同,这说明语法语境可以决定词义。

③言语语境

言语语境可以指上下文,全篇文章,甚至是整本书,有些情况下甚至包括整个社会文化背景。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3单元A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Commitment among parents is a key ingredient in the Hyde mixture.” 其中的Commitment一词在词典上的意义是“承诺;献身;花费”,可是无论翻译成哪个词似乎都与语境不符,继续往下读到“it is worthwhile for them to participate”,以及整篇文章作者所宣扬的教育理念这个大背景时,我们才有可能理解commitment指的是家长的“参与”。因此我们认为,词义和语境是相辅相成的,脱离了语境,词义是很难准确把握的。endprint

2、非语言语境

非语言语境指的是语言自身之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客观语境因素指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交际话题等;主观语境因素指交际者的认识水平、说话方式、思想修养、以及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因此,非语言语境还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①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景,实际情景决定说话人言语表达的实际意义,同样的言语在不同的情景中意义可能大不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比如:

He is a good student.这句话的意义很明确,但它的意义会因交际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话语意义。比如:

①他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只是成绩优秀)

②他是一名学习勤奋的学生。(学习勤奋,但不一定成绩优秀)

③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好,品德好)

④他是一名听话的学生。(不捣乱的学生)

因此,情景语境可以使言语产生言外之意,因此,要想准确地把握词的语用意义,就必须要结合一定的语境去理解言语的真正含义。

②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交际者所在的言语社团的社会、文化、地理、风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所以说,英汉两种语言承载着各自民族的文化信息。由于这些方面的差异,。因此,当语境中言语的理解依靠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解释不了时,就必须结合文化语境,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来理解。我们知道,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内容,这些因素也是语境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意义的理解影响很大。

例如privacy一词,词典上的意义是“隐私”。 在西方人眼中,和自己有关的一切事情都属于自己的“隐私”,其他人不能干涉,所以外国人很不理解中国人,总是好奇问“Where are you going?”因为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问候外国人的,没想到却侵犯了“隐私”。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隐私”这个词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也有了广泛应用,但是仅指个人的,不好的,怕被人知道有失面子的事情。再比如“politician"一词含有贬义,专指那些为了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政客” 而非“政治家”。

另外表示色彩的词的文化差异,比如black tea是红茶,不是黑茶,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 a blue Monday是倒霉的星期一,而不是蓝色的星期一。还有表示动物的词, 如“dog”一词,现在也许受西方生活影响,中国人也开始喜欢宠物狗了,然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以狗为条目的词语几乎都是贬义: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腿子等;而在英语中dog常常是褒义,用来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表现出英美民族爱狗,把狗当成忠实朋友的含义。

以上例子反映出文化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重要性。英语中有不少蕴含文化意义的词汇,其意义的确定需要依靠文化语境。对老师来说,要提高学生对这类词汇的理解及运用。就必须结合文化语境进行讲授;对学生来说,只有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有可能理解蕴含丰富文化意义的词汇。

四、结语

以上我们从语境的各个角度讨论了语境对词义的影响,说明语境制约词义,语境不同,词汇意义就不同,意义的确定完全依赖于语境。正像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弗斯(Firth)指出的那样: “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语境对词义的限制和词义对语境的依赖。无论是在口语或是书面语中,准确地理解和得体地使用词义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 Malinovski, B.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 Appendix to C.K. Ogden and I.A. 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23.

[2] Firth, J.R. Papers in Linguist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3] Halliday, M. A. K.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M]. Edward Arnold, London, 1973.

[4] Hymes, D.H. Models of the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and Social Setting[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67

[5] 王德春. 语境研究论文集[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 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7]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1.论文题目:语境与词义

2.基金項目:语用学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是201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2010b220。

3.作者姓名:石军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地址:湖北襄阳隆中路296号,邮编:441053

4.作者简介:石军,男,1961年1月14日北京出生,湖北文理学院大学英语部讲师,硕士。联系电话: 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5.论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英文)

Context and Meaning

Abstract: The writer briefly re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xt theor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on meaning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hows that context determines meanings which depend on context, and concludes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words stay with contexts.

上一篇:《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阅读答案下一篇:五户联保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