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

2024-05-21

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共10篇)

篇1: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

(省农牧厅二○○七年五月十一日)

为规范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选址、规划、饲养、消毒、用药、防疫、诊疗、废物处理和组织管理行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根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原则

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坚持人畜分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二、建设要求

(一)选址条件。

1、符合当地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

3、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加工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

4、坚持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料供给、运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

5、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6、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3000米以上。

(二)规划布局。

1、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划布局要科学合理、整齐紧凑,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便于动物防疫。养殖场、养殖小区分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3部分。管理区、生产区处于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消毒室、消毒池、技术服务室。

3、生产区包括畜禽圈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草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牛羊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运动场、青贮窖,养羊场、养羊小区建设药浴池。兽医室、畜禽圈舍、饲草料库房、青贮窖和饲养员住室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

4、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由围墙和绿化带隔开。

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人员、畜禽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畜禽周转等;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

(三)公共卫生设施。

1、养殖场、养殖小区周围建有围墙或其他隔离设施,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集中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要求。

3、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防止雨季污水满溢,污染周围环境。

4、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建设专门的粪便贮存与处理场地,其位置设在生产及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废弃物处理区建设焚尸坑,用于对病死畜禽尸体、流产胎儿、胎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焚尸坑周围定期消毒。地下水位较浅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安装小型焚尸炉。

6、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各功能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带,以便于防火及调节生产环境等。

(四)畜禽圈舍建设。

1、畜禽圈舍按照畜禽品种饲养要求统一设计建造,场区设计符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要求,力求科学、经济、实用。

2、畜禽圈舍内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空气等条件适合不同畜种、不同生产用途、不同生长阶段畜禽的生长发育需要。

3、相邻畜禽圈舍纵墙、端墙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少于7米,畜禽圈舍与围墙距离不少于3米。

三、养殖规模

(一)养殖场规模。养猪场:饲养基础母猪100头以上或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存栏奶牛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饲养繁殖母牛100头以上或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肉羊养殖场:饲养繁殖母羊2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家禽养殖场:年存栏蛋鸡50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鸡10000只以上。家兔养殖场:饲养家兔1000只以上。

(二)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小区占地面积、入驻农户数量、养殖规模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川塬区在10亩以上,山区在5亩以上。以入驻农户计算,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5户。以养殖数量计算,各畜种最低饲养规模为:养羊小区:饲养繁殖母羊300—500只,或年出栏肉羊1000—1500只。养牛小区:饲养繁殖肉牛(奶牛)100—150头,或年出栏肉牛300—500头。养猪小区:饲养基础母猪200—300头,或年育肥出栏瘦肉型猪(包括提供种猪)1500—3000头。养鸡小区:饲养蛋鸡1—2万只,或年出栏肉鸡3—5万只。

河西5市及中东部土地面积较广的地区,饲养规模应在上限以上,其他地区饲养规模应不低于下限。

四、品种引进及利用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系谱、合格证齐全的畜禽品种(包括遗传材料)。

(二)养殖场、养殖小区引进的种畜禽符合品种标准和质量要求,引进后加强选种选配,积极开展人工授精,确保优良畜禽品种的种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做好种用畜禽的更新换代。

(三)养殖场、养殖小区应从非疫区引进种畜禽,引进的种畜禽经检疫确定为健康,并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四)引进的种畜禽隔离观察30天,经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

(五)只进行育肥的商品生产场和小区引进畜禽时,首先从达到无公害产地认定标准的养殖场引进,经隔离观察确定为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五、饲养管理

(一)日常管理。

1、及时调整畜禽存栏结构,做到畜禽品种、畜群结构合理,公母比例适中。采用科学工艺流程,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性能、不同年龄段畜禽实行分舍饲养,推广“全进全出”养殖方式。

2、畜禽圈舍内饲养密度适宜,生产环境和生产用具保持清洁卫生。

3、做好防鼠、防虫、防蝇工作,禁止猫、犬等其他动物进入场区。

4、饲养人员保持相对固定,并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规程开展生产活动。

5、畜禽饲养标准参照《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NY/T5033—2001)、《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NY/T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NY/T5033—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NY/T5049—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NY/T5043—2001)和《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NY/T5038—2001)执行。

(二)饲料及添加剂使用。

1、根据不同畜禽不同生产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奶牛、肉牛和肉羊注意搭配青贮、块根类饲料及青绿饲料。牛羊等反刍动物禁止使用同源动物源性饲料。

2、饲料添加剂为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所规定的品种和取得批准文号的新品种。

3、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遵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有关规定。

4、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为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按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5、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停用的添加剂。

6、不得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草料。

六、疫病防治

(一)免疫接种。养殖场、养殖小区在当地动物防检疫部门指导下,根据《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免疫程序,积极开展疫病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并做好免疫标识的佩带。

(二)消毒。

1、养殖场、养殖小区卫生消毒制度化。选用符合兽药管理规定的环境友好型消毒剂,确保使用后人畜禽安全、设备无损害,并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有害残留,不造成环境污染。

2、针对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进出人员、车辆、畜禽及圈舍、饲养用具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选择不同消毒剂、按照不同浓度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剂类型。

(三)兽药使用。

1、养殖场、养殖小区所需兽用药品为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的合格产品,畜禽用药由有资质的兽医人员开具处方,并在其指导下按照兽药标签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2、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严格执行有关停药期的规定。

3、畜禽不同饲养阶段科学使用药物。

(四)疫病诊断控制。养殖场、养殖小区主动配合当地动物防检疫监督机构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情及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机构,并积极配合采取相应措施处置。

(五)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时隔离病畜禽,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实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将病死畜禽出售、丢弃或作为饲料再利用。

七、组织管理

(一)组织形式。

1、养殖小区成立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对小区实施“八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养殖畜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

2、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必要的改良、防疫、诊疗器械和检验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负责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卫生消毒、兽药使用等工作。

2、养殖场、养殖小区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养殖场、养殖小区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培训计划,聘请畜牧兽医专家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三)制度管理。

养殖场、养殖小区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建立管理制度,包括目标管理、技术操作规程、饲养档案、物品管理、畜禽出入场管理、兽药(疫苗)购进使用管理、饲草料(添加剂)加工使用管理、卫生防疫、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畜禽传染病控制、环保管理以及生产人员培训、产品销售等制度。

(四)档案记录管理。

1、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专人负责档案记录与管理。饲养单元建立规范的档案记录和生产记录,所有记录保存2年以上。

2、每批、每群畜禽都有相应的资料记录,包括畜禽来源、品种、代次、数量,饲料来源、消耗及饲养技术,配种、分娩、成活、育成、销售或淘汰情况,发病、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结果、用药、疫苗免疫种类、免疫时间等记录。

3、有完整的种畜系谱档案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八、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废弃物处理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污染物排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要求;并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定,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二)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干法清粪工艺,及时将粪便单独清出,并将产生的粪便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不宜将尿、污水混合排出,不得将粪物随意堆放和排放。

(三)养殖场、养殖小区内排水系统实行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产生量较大的猪和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宜采用沼气发酵方式处理污水。养殖小区既可以养殖单元为单位建设沼气池,也可统一进行沼气处理,处理后的沼渣及沼液可用于农田施肥。

(四)养殖场、养殖小区内畜禽粪便可采用自然堆积发酵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采用机械强化法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处理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恶臭污染。

九、备案管理

(一)备案条件及要求。全省范围内已建和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应根据本办法开展备案登记工作。备案登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备案程序。

1、养殖场、养殖小区向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报告,填写《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备案申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养殖场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2)饲养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

(3)养殖场建设布局、建筑面积;

(4)生产、防疫、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艺及设施设备情况;

(5)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数量、学历、技术职称;

(6)生产管理、卫生防疫措施等。

2、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在接到备案申请报告20个工作日内,对备案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由相关行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经审查验收合格者,予以备案登记,发给畜禽标识代码(参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发放);不合格者,将审查验收结果及未予登记的原因书面通知申报单位,经整改达标后,再行申报登记。

十、本办法由省农牧厅负责解释

十一、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篇2: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

法》的通知

发文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甘政办发[2007]111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

省农牧厅制定的《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

为规范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选址、规划、饲养、消毒、用药、防疫、诊疗、废物处理和组织管理行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根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原则

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坚持人畜分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二、建设要求

(一)选址条件。

1、符合当地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

3、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加工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

4、坚持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料供给、运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

5、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6、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3000米以上。

(二)规划布局。

1、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划布局要科学合理、整齐紧凑,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便于动物防疫。养殖场、养殖小区分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3部分。管理区、生产区处于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消毒室、消毒池、技术服务室。

3、生产区包括畜禽圈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草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牛羊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运动场、青贮窖,养羊场、养羊小区建设药浴池。兽医室、畜禽圈舍、饲草料库房、青贮窖和饲养员住室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

4、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由围墙和绿化带隔开。

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人员、畜禽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畜禽周转等;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

(三)公共卫生设施。

1、养殖场、养殖小区周围建有围墙或其他隔离设施,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集中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要求。

3、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防止雨季污水满溢,污染周围环境。

4、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建设专门的粪便贮存与处理场地,其位置设在生产及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废弃物处理区建设焚尸坑,用于对病死畜禽尸体、流产胎儿、胎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焚尸坑周围定期消毒。地下水位较浅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安装小型焚尸炉。

6、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各功能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带,以便于防火及调节生产环境等。

(四)畜禽圈舍建设。

1、畜禽圈舍按照畜禽品种饲养要求统一设计建造,场区设计符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要求,力求科学、经济、实用。

2、畜禽圈舍内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空气等条件适合不同畜种、不同生产用途、不同生长阶段畜禽的生长发育需要。

3、相邻畜禽圈舍纵墙、端墙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少于7米,畜禽圈舍与围墙距离不少于3米。

三、养殖规模

(一)养殖场规模。养猪场:饲养基础母猪100头以上或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存栏奶牛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饲养繁殖母牛100头以上或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肉羊养殖场:饲养繁殖母羊2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家禽养殖场:年存栏蛋鸡50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鸡10000只以上。家兔养殖场:饲养家兔1000只以上。

(二)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小区占地面积、入驻农户数量、养殖规模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川塬区在10亩以上,山区在5亩以上。以入驻农户计算,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5户。以养殖数量计算,各畜种最低饲养规模为:养羊小区:饲养繁殖母羊300—500只,或年出栏肉羊1000—1500只。养牛小区:饲养繁殖肉牛(奶牛)100—150头,或年出栏肉牛300—500头。养猪小区:饲养基础母猪200—300头,或年育肥出栏瘦肉型猪(包括提供种猪)1500—3000头。养鸡小区:饲养蛋鸡1—2万只,或年出栏肉鸡3—5万只。

河西5市及中东部土地面积较广的地区,饲养规模应在上限以上,其他地区饲养规模应不低于下限。

四、品种引进及利用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系谱、合格证齐全的畜禽品种(包括遗传材料)。

(二)养殖场、养殖小区引进的种畜禽符合品种标准和质量要求,引进后加强选种选配,积极开展人工授精,确保优良畜禽品种的种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做好种用畜禽的更新换代。

(三)养殖场、养殖小区应从非疫区引进种畜禽,引进的种畜禽经检疫确定为健康,并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四)引进的种畜禽隔离观察30天,经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

(五)只进行育肥的商品生产场和小区引进畜禽时,首先从达到无公害产地认定标准的养殖场引进,经隔离观察确定为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五、饲养管理

(一)日常管理。

1、及时调整畜禽存栏结构,做到畜禽品种、畜群结构合理,公母比例适中。采用科学工艺流程,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性能、不同年龄段畜禽实行分舍饲养,推广“全进全出”养殖方式。

2、畜禽圈舍内饲养密度适宜,生产环境和生产用具保持清洁卫生。

3、做好防鼠、防虫、防蝇工作,禁止猫、犬等其他动物进入场区。

4、饲养人员保持相对固定,并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规程开展生产活动。

5、畜禽饲养标准参照《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NY/T5033—2001)、《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NY/T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NY/T5033—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NY/T5049—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NY/T5043—2001)和《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NY/T5038—2001)执行。

(二)饲料及添加剂使用。

1、根据不同畜禽不同生产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奶牛、肉牛和肉羊注意搭配青贮、块根类饲料及青绿饲料。牛羊等反刍动物禁止使用同源动物源性饲料。

2、饲料添加剂为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所规定的品种和取得批准文号的新品种。

3、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遵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有关规定。

4、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为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按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5、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停用的添加剂。

6、不得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草料。

六、疫病防治

(一)免疫接种。养殖场、养殖小区在当地动物防检疫部门指导下,根据《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免疫程序,积极开展疫病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并做好免疫标识的佩带。

(二)消毒。

1、养殖场、养殖小区卫生消毒制度化。选用符合兽药管理规定的环境友好型消毒剂,确保使用后人畜禽安全、设备无损害,并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有害残留,不造成环境污染。

2、针对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进出人员、车辆、畜禽及圈舍、饲养用具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选择不同消毒剂、按照不同浓度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剂类型。

(三)兽药使用。

1、养殖场、养殖小区所需兽用药品为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的合格产品,畜禽用药由有资质的兽医人员开具处方,并在其指导下按照兽药标签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2、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严格执行有关停药期的规定。

3、畜禽不同饲养阶段科学使用药物。

(四)疫病诊断控制。养殖场、养殖小区主动配合当地动物防检疫监督机构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情及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机构,并积极配合采取相应措施处置。

(五)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时隔离病畜禽,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实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将病死畜禽出售、丢弃或作为饲料再利用。

七、组织管理

(一)组织形式。

1、养殖小区成立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对小区实施“八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养殖畜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

2、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必要的改良、防疫、诊疗器械和检验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负责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卫生消毒、兽药使用等工作。

2、养殖场、养殖小区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养殖场、养殖小区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培训计划,聘请畜牧兽医专家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三)制度管理。

养殖场、养殖小区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建立管理制度,包括目标管理、技术操作规程、饲养档案、物品管理、畜禽出入场管理、兽药(疫苗)购进使用管理、饲草料(添加剂)加工使用管理、卫生防疫、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畜禽传染病控制、环保管理以及生产人员培训、产品销售等制度。

(四)档案记录管理。

1、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专人负责档案记录与管理。饲养单元建立规范的档案记录和生产记录,所有记录保存2年以上。

2、每批、每群畜禽都有相应的资料记录,包括畜禽来源、品种、代次、数量,饲料来源、消耗及饲养技术,配种、分娩、成活、育成、销售或淘汰情况,发病、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结果、用药、疫苗免疫种类、免疫时间等记录。

3、有完整的种畜系谱档案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八、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废弃物处理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污染物排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要求;并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定,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二)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干法清粪工艺,及时将粪便单独清出,并将产生的粪便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不宜将尿、污水混合排出,不得将粪物随意堆放和排放。

(三)养殖场、养殖小区内排水系统实行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产生量较大的猪和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宜采用沼气发酵方式处理污水。养殖小区既可以养殖单元为单位建设沼气池,也可统一进行沼气处理,处理后的沼渣及沼液可用于农田施肥。

(四)养殖场、养殖小区内畜禽粪便可采用自然堆积发酵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采用机械强化法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处理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恶臭污染。

九、备案管理

(一)备案条件及要求。全省范围内已建和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应根据本办法开展备案登记工作。备案登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备案程序。

1、养殖场、养殖小区向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报告,填写《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备案申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养殖场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2)饲养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

(3)养殖场建设布局、建筑面积;

(4)生产、防疫、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艺及设施设备情况;

(5)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数量、学历、技术职称;

(6)生产管理、卫生防疫措施等。

2、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在接到备案申请报告20个工作日内,对备案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由相关行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经审查验收合格者,予以备案登记,发给畜禽标识代码(参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发放);不合格者,将审查验收结果及未予登记的原因书面通知申报单位,经整改达标后,再行申报登记。

十、本办法由省农牧厅负责解释

十一、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省农牧厅

篇3: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

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对今年实施的大中型项目及养殖小区、联户供气工程项目管理及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并要求参加培训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通过培训切实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推动全省农村沼气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会上传达了《甘肃省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农村能源办公室与各项目县、项目监管单位和实施单位签订了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责任书。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讲授全国大中型沼气工程成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建设技术和高效的运行模式,使我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有一个高的起点,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培训班特别邀请到农业部能源环境工程项目技术指导专家、上海明星洁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曾邦龙董事长,农业部沼气产品及质检中心西北工作站站长、中国沼气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邱凌教授和省招标中心的专家讲授了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设计与规范运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大中型沼气工程运行和维护,“三沼”综合利用基本技术,项目物资招标采购相关程序和办法等。

篇4: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1、Q:养牛场可以申请财政资金吗?

A:可以呀,只要你是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养殖,有好多农业的扶持政策是专门针对养殖类的

2、Q:我是唐山的,有700多头奶牛,2012年注册的,现在想做扩建,有什么符合的申报政策吗?

A:因为农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所以在农业这块的扶持申报项目还是很多的,比如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现代农业园区2015年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申报;奶牛养殖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菜篮子”工程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3、Q:我们的700多头奶牛,“奶牛养殖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这个项目能扶持多少钱呀

A:这个扶持的金额规定是年存栏300—4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80万元。年存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130万元。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170万元。您这边700多头如果符合要求是能拿到130万元的扶持的,4、Q:“奶牛养殖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要申报这个项目有哪些要求呀,我这边的情况符合吗?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A:这个项目的申报的一些主要的硬性条件就是存栏奶牛数量要在300头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奶牛饲养实行人畜分离、封闭管理,具有完整的养殖档案;没有患口蹄疫及检出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阳性的奶牛,具有相应的检疫合格证明;项目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

5、Q:恩,这些条件我们这边都满足,因为我们一直是按照标准的养殖基地的模式来做的,我们这边还有就是除了养殖奶牛我们还有一些种植业在一起做,像我们这样的模式,这个会重点或者优先扶持吗?

A:这个如果您的种植业也能达到一定规模,奶牛养殖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这个项目是有优先支持种养结合的,另外还有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养殖场及乳品加工企业奶源基地。这些都是有优先支持的,但是这个扶持项目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2008-2014年已安排中央投资的养殖场是不能再申报的

6、Q:我们还没有申报过任何扶持呢,这个是没有问题的,这个的申报程序是怎么样的呢,我要怎么才能拿到这个扶持呢

A:您这边只要要带着您这边的工商营业证、环评报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用地证明、畜禽养殖代码证、开户许可证等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套到县畜牧局畜牧科申报就可以了,这个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4月份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7、Q:这个扶持下来的钱有什么要求吗?要用做哪方面的建设呢?我这边是想扩建可以吗?

A:可以呀这个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就是用作:养殖场(小区)的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生产性能测定采样、青贮等配套设施设备。或者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各项目场要将挤奶厅、贮奶间和装奶点等关键部位的网络高清视频监控设备纳入项目建设内容。

8、Q:那我们如果明年想申报这个项目,今年需要加强的还有哪些方面呢?

篇5: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

邢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邢台市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建设项目公示

为促进我市生猪生产发展,提高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关于上报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建议计划的通知》要求,市畜牧水产局和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各县(区)上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筛选确定了44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进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一、项目申报条件

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经改造后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优先支持农业部标准示范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成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和已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的规模养殖场。

2、2005年以来国家已安排过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

目投资以及2007-2011年已安排过中央投资的生猪扩繁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投资的不再安排。

二、项目建设内容

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内容,中央投资要优先安排粪污处理建设并达到环保部门相关要求,剩余资金可适当安排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项目补助标准

中央投资补助标准为:分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和3000头以上四个档次予以补助。其中: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20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4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60万元;年出栏3000以上的养殖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80万元。

四、项目申报程序

申报:由各县(区)畜牧主管部门会同本级发展改革局按照申报条件组织项目初选,并将初选结果上报市畜牧水产局和市发展改革委;市畜牧水产局和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各县(区)上报情况组织人员实地走访调查,筛选确定建设项目,公示后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农业厅审批。

五、项目审定结果

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共

44个)。

1、河北唯强牧业有限公司

2、隆尧县福达养殖厂

3、南和县新世纪猪场

4、南和县畜丰养猪场

5、新河县荆庄养猪场

6、沙河市开元养殖场

7、沙河市红卫养殖场

8、柏乡县华瑞养猪场

9、任县一诺畜禽养殖场

10、广宗县旧店养猪场

11、内丘县连文养猪厂

12、邢台县固坊固坡养殖场

13、邢台县一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14、河北恒倩实业有限公司隆尧县恒倩农牧科技生态园

15、南宫市华星种猪繁育场

16、南和县南师村五元养猪厂

17、南和县爱礼猪场

18、沙河市册井乡魏庄村贵西养殖场

19、广宗县国军养猪场

20、威县鑫达养殖场

21、巨鹿县平川生猪养殖场

22、内丘县坤达养猪场

23、内丘县李志奇养猪场

24、邢台县旭东养殖场

25、邢台县山富养殖基地

26、巨鹿县新五丰养猪厂

27、临城县平安养猪场

28、任县金胜养殖场

29、临城县西沟养猪场

30、邢台市桥西区卧龙庄韩振礼养猪场

31、邢台经济开发区邢台奥美菌业有限公司

32、邢台经济开发区宏峰养猪场

33、柏乡县强大养猪场

34、南宫市新昇养猪场

35、临西县尖庄镇顺达养猪场

36、平乡县前进养猪场

37、威县天蓬养殖有限公司

38、临西县摇鞍镇乡临南养猪场

39、南宫市鑫源猪业

40、广宗县春草牧业有限公司

41、内丘县永鹏养猪场

42、平乡县宏兴养猪场

43、任县永发养殖场

44、邢台经济开发区邢台春光养猪场

如对公示项目存在异议,请于公布之日起3日内向市畜牧水产局(电话:0319-3163230)、市发展改革委(0319-3288020)电话、书面反映或面谈。

特此公示。

篇6:养殖场(小区)后续管理制度

项目建成后,各项目点技术人员不能因项目验收结束而撤走,必须继续对养殖户、场(小区)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养殖户、场(小区)养殖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养殖场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区域内养殖业的发展。各项目点要按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制定饲料、防疫、治疗用药、家畜进出、消毒等有关制度,并认真执行和作好记录。同时加大对外市场的联系,搞好营销网络建设,条件成熟时可与外部营销企业达成订单生产,使区域家畜的养殖早日走上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轨道。

一、组织保障

后续管理领导小组。以种草养家畜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为后续管理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农牧科技局、县发改局、县国土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供电局、工贸局、招商局、税务局、工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设在畜牧办公区,由分管畜牧办公区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相关单位抽调专人办公。明确各有关项目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

二、技术保障

(一)草场管理:为巩固和完善种草养家畜项目草土建-1-

设成果,促进草土生态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草地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之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放牧:必须实行划区、有序轮牧,减轻草场载畜量压力,防止草场退化,确保草场和养家畜的良性循环。

2、禁牧:拟定放牧制度上墙,牧草萌发生长初期,严禁放牧,禁牧期发现一次在禁牧区放牧,5-10元/头(只),有利保护草场。

3、刈害:牧草旺盛期应及时刈割,及时加工与调制,有利于牧草生长,防止杂草侵害,防止草场过是退化。

4、施肥:牧草要适时刈割及时施肥,用量为7.5-10kg/亩;春秋两季各施肥一次,施用量10-15kg/亩。

5、病虫害防治与监测:认真填写好监测记录,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二)饲养管理

1、分群

要合理分群,根据家畜体质状况,分为三群:强群、弱群、患病群。

2补料:应根据白天放牧采食量而定,夜间酌情补料。家畜的补料配方(仅供参考):玉米67%、统糠10%、麸皮6.0%、豆粕15.0%、钙粉0.5%、食盐1.0%、碳酸氢钠0.5%。饲喂时,粗饲料(干草—按青草水分80%折算成青草重、青贮秸秆)占75—80%,配合料占20—25%的配比进行补饲。

3、饮水:每天收牧入圈后,要供给充足的饮水。

4、防寒保暖

加强圈舍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在入冬前应认真做好家畜舍门窗的维护工作,对已坏的窗户要进行维修,对没有窗户的要进行重新安上,防止冬天冷空气侵入,确保家畜群安全越冬。家畜舍门窗最好建造为冬天能挡风,夏天能通风的活动式门窗。

5、圈舍卫生

在敝养期间,家畜舍要保证清洁卫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打扫和消毒,先将家畜舍内的粪便清扫干净后,用10-20%石灰乳喷洒消毒或用三氯异氢脲酸或月苄三甲氯胺等稀释液对圈舍和环境进行消毒。圈养后,要求每天早、晚各打扫一次,要求每间隔5-7天消一次毒,消毒药物必须交替使用。

6、驱虫、治疗与保健

要定期对家畜群进行驱虫,一般采取在早春和秋初各驱一次。体外寄生虫经第三次口服驱虫药处理后,若效果不明显,要采取皮肤直接用药的方式进行处理。对患有霉菌病的家畜只,要求防疫部要加强治疗,直至全愈为止。

驱虫结束后,要及时对家畜进行健胃,主要药物以家畜胃药与保健定为主,按照家畜的大小、确定剂量,进行灌服。驱虫药主要以啊维菌素为主以及其它合格的驱虫药物。

7、消毒:要做好入栏前及日常管理的清洁卫生和消毒,保证每3天一次小消毒,7-15天一次大消毒。

(三)饲料储备:抓好秋季秸秆收购与青贮饲料调制,收购足量的干稻草,准备足量的精料,确保安全越冬。

(四)建立健全养殖档案

畜牧技术员应定期到户督促指导养殖户记录好养殖档案的填写,随时掌握养殖户养殖生产情况。

三、滚动扶持

根据家畜群发放的数量和重量,逐步收回滚动扶持其他农户,年龄要求达1岁以上(小家畜双月龄以上),并作好滚动发展记录。家畜群还清后,项目户可自行经营,也可参与其它组织经营,搞好养殖生产,稳定增加收入。

四、资金管理

种草养家畜资金及配套工作经费由财政按项目批复计划拨付到乡财政和相关部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规定到乡财政所报账。县财政局、发改局、扶贫办、畜牧局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检查,项目结束后,县审计局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五、监督措施

1、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扶贫等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实行全程监督。

2、层层签订责任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财政与项目乡(镇),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分别签订责任状;项目乡(镇)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协议;县畜牧兽医局与乡(镇)畜牧兽医站签订责任状。完善工作机制,将任务目标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人、实施到户。项目乡(镇)在每月

25日前向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县扶贫办书面报送工作进度,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县扶贫办按要求及时上报省、地相关部门。

3、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及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其项目实施资格。

4、项目养殖户的审批及补助款发放到户的资金,一律实行公示,按受群众监督。

六、建立督促制度和激励机制

篇7: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

甘肃省农牧业良种场原种肉羊场, 是2002年由省农牧厅兴建的省级原种肉羊场。全场占地90亩, 总建筑面积5.97万㎡, 其中:标准化羊舍42栋1.89万㎡, 饲料加工车间和贮草棚各1栋, 建筑面积1450㎡, 青贮窖10座4000m3;建成人工授精室、羊毛分析室、药浴池、兽医室等辅助设施200平方米;配套饲草料加工、饲养、防疫及运输等仪器设备35台套;有饲草料基地1500亩。全场现有职工35人, 高级畜牧师3人, 畜牧师8人。该场现存栏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羊、小尾寒羊4个品种2770只, 其中:基础母羊1936只、种公羊221只, 后备羊613只。年生产能力2750只, 年选育提供优良种羊1800多只, 是全省供种量的三分之一。年实现销售收入907万元, 纯收入149万元。曾多次承担实施省科技厅、省农牧厅等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 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展科学试验项目, 推广肉羊新技术。并积极为新建的规模养羊场、养殖小区和养羊大户提供设计、技术指导、技术服务, 受到广大场户赞扬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此外, 该场还先后为全省各地种羊场、规模养羊户培训技术人员3800多人次, 接待省内外参观考察活动100多场次, 近1.2万人次;先后从国内外原种羊场引进肉羊新品种1182只, 经不断扩繁、选育, 各项生产性能有了新的提高。向全省各市、县及新疆、青海、宁夏毗邻省区提供各类种羊6800只, 其中原种和父母代种羊5000多只。该场在肉羊良种工程及标准化养殖创建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与实践, 走出了一条具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子, 创下了“五个一流”的成绩, 即一流的品种、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效益。现已形成科研、教学、生产为一体的原种肉羊育种场及示范基地。

1 因地制宜, 优化配置资源

该场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本地已经形成和潜在的优势。一是种羊场位于甘肃省景泰县, 土地广阔, 是甘肃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滩羊主产区,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二是种羊场周边的景泰、靖远、会宁3个羔羊肉优势产区, 羊产业发展较快, 肉羊规模化养殖起步较早, 年存栏羊300多万只, 每年向兰州、白银市区提供优质肥羔230多万只, 具有良好的市场条件。三是该场的主管部门———省畜牧管总站有专业技术人员66人, 研究员9人, 高级畜牧师28人, 在长期的畜禽品种改良和繁殖育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充足的饲草料优势, 实现了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2 依托项目,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该场在省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 按照“抓重点、强基础、保安全、促发展”发展的思路, 于2002年实施了《甘肃省农牧业良种场原种肉羊场建设项目》, 为了扩大种羊场生产规模, 适应肉羊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 实施了《秸秆养畜示范项目》、《甘肃省农牧业良种场原种肉羊场改扩建项目》和《世界银行贷款甘肃牧业发展项目》, 累计争取建设资金1238万元, 其中世行贷款498万元。设计建成了砖混结构玻璃钢架式羊舍和钢架结构的凉棚, 配套建设了人工授精室、饲料加工车间、青贮窖、病羊隔离舍和粪污处理场。先后从澳大利亚、北京、宁夏等国内外原种肉羊场引进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等肉羊品种4个900只, 从山东省引进小尾寒羊282只, 扩大肉羊纯种繁育。同时, 为了满足种羊场对饲草料的需求, 增加饲草料种植面积, 种植优质紫花苜蓿200亩, 优质玉米1300亩。不仅夯实了种羊场发展的基础, 加快了种羊繁殖步伐, 也增强了种羊场的生产能力。

3 依靠科技, 提升种羊质量水平

推进肉羊标准化生产, 核心是依靠科技进步。该场在投产运行中, 通过“一个加强、三个坚持”, 不断提升养羊生产的科技含量。一是加强肉羊育种。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原则, 坚持对种羊进行鉴定整群, 严格选留淘汰;对种公羊进行后裔测定, 加强选种选配;对基础母羊全面进行人工授精, 加强羔羊初生、断奶鉴定及强化培育, 使全场种羊品质得到迅速提高。肉羊群体平均产羔率达到138.1%, 其中双羔率达到38.5%。特一级成年公母羊比例达到33%和30%, 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周岁公母羊剪毛后平均体重分别为74.5kg和65.6kg、97.3kg和74.8kg、78.7kg和66.4kg, 剪毛量平均为3.66kg和2.83kg、3.37kg和2.63kg、5.22kg和4.23kg。二是坚持科学开发利用饲料。建场以来, 引进紫花苜蓿和粮饲兼作玉米良种5个, 优化饲草料种植结构, 提高单产, 增加总产。加强玉米秸秆的青贮, 秸秆揉丝打包等加工调制, 改善饲料营养。三是坚持科学饲养管理。羊群按品种、公母、年龄合理分群, 并根据不同羊群生理和营养需要, 设计优化饲料配方, 定时定量饲喂;在疫病防控上, 坚持春秋两季防疫、一年三次驱虫和剪毛后药浴, 羊舍定期进行消毒。提高了羊只健康水平, 提高了繁殖成活率, 缩短了饲养周期, 加快了出栏, 增加了收入。羔羊断奶繁殖成活率达到135.6%, 羊只死淘率降低到3%以内。四是坚持产学研结合。结合种羊场建设, 在景泰、靖远、会宁3县实施《肉羊三元杂交繁育及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在金塔、山丹、民勤等10个羊产业大县实施《肉羊引进及杂交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研究建立了以省原种肉羊场为依托、市级肉羊繁殖场为骨干、养羊小区和规模养羊户为基础, 以“寒滩” (小尾寒羊×滩羊羊) 、“寒蒙” (小尾寒羊×蒙古羊) 为母本, 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等肉羊为终端父本的三级三元杂交繁育体系。同时, 以种羊场为实验培训基地, 与大专院校开展技术交流, 与市、县规模养殖场户进行技术协作, 先后培训实习学员800多人次, 培训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及肉羊改良进程, 带动了全省肉羊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 羊场加基地, 联动上规模

种羊场按照“建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占市场”的发展思路, 成立了景泰养羊协会, 帮助景泰、靖远县协调贷款2000多万元, 建立肉羊基地, 先后建成千只以上肉羊繁殖场户30多户, 百只以上规模养殖户500个, 组建基础母羊群1.6万只, 投放肉用种羊150多只, 建立了以人工授精为主的肉羊改良繁育体系。为了扩大肉羊改良覆盖面, 协会按照“良种场+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方式, 推行了“六统一”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供种、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服务) 经营机制, 在基地建立常温人工授精点20处, 投放了人工授精器械, 培训配种员30人。同时购置了供精专用车, 在配种季节将种公羊运到规模养羊户, 进行现场采精及人工授精, 有效增强了示范辐射带动功能, 提高了羊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养羊协会成员达300多个, 规模养羊场户达360个, 范围覆盖中部地区4市、18个县区, 年辐射改良羊只近60万只。

5 强化领导, 创新机制

建场以来, 场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新的头脑,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发展草食畜牧业良种严重短缺的挑战, 从增产、高质、促销、节支四个环节入手, 强化种羊场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肉羊育种领导小组, 研究制定了育种计划, 明确了育种目标及发展重点, 加强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二是制定和完善《肉用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肉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种羊场兽医卫生防疫技术规程》、《无角陶赛特品种绵羊鉴定标准》、《特克塞尔品种绵羊鉴定标准》、《种羊场场长管理责任制》、《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范》和《青贮饲料技术操作规程》等10个技术标准和《饲草料储备与加工管理办法》、《种羊场场长工作职责》和《景泰养羊协会章程》等10项管理制度。三是压缩非生产人员, 加强生产第一线, 打破大锅饭,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超产重奖, 减产重罚, 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确保了该场建设及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2010年成年羊保活率达到98%, 羔羊断奶成活率达到97%, 节约饲料成本3.5%, 创历史最好记录。

篇8: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与管理论文

摘要:畜禽养殖作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期粗放式的养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当前条件下的畜禽养殖应朝着精细化方面迈进。其中畜禽养殖小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方式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的研究,全文在具体分析中,首先分析了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的现实意义,同时分析了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给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研究

早期的畜禽养殖主要以个体化养殖为主,但是这种养殖方式明显落后,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畜禽养殖逐步向大型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与上述要求具有一致性,因而在部分地区开始了尝试,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相对于早期粗放式的养殖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就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分析如下:

篇9: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与管理论文

在畜禽养殖小区规划中,应该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具体的规划设计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完成,整个设计过程中高度重视选址工作,选址期间应与当地的土地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养殖户的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址完成后根据计划的养殖畜牧业品种、数量等相关内容,确定出不同的养殖区域及其相关功能,规划中还应该协调好养殖小区的水电供应、交通运输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畜禽养殖小区规划中应朝着绿色养殖小区的方向发展,严格的控制好环保指标。图1所示即为某畜禽养殖小区养猪场场规划平面设计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养猪场场规划平面设计中将猪圈集中在一起,养猪场内部的规划设计错落有致,整齐有序,将养殖小区的办公室与饲料室集中在一起,避免了饲料的污染,在道路下方设置有管道,主要用于排出猪的粪便,同时在养殖小区内设置了一定的绿化面积,提高养殖小区的环境水平,总体固规划设计相对合理。

3.2制定出严格的、可行性较高的养殖小区管理制度

畜禽养殖小区的日常管理必须要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在日常各项管理中有据可循,同时根据畜禽养殖小区的实际管理规模成立小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中确定出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在规章制度中采用责任制,保证权责对立,这些管理人员均属于畜禽养殖专业人员,保证了养殖小区内的日常管理、运行等相关事物的专业性。由管理委员会将制定的制度向养殖户进行宣读,让每一位养殖人员明确养殖小区内的管理制度,从而为后期的管理奠定基础。通过制定出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养殖小区日常管理的规范性。

3.3畜禽养殖粪便处理的多元化

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该准备一定的资金用于畜禽养殖粪便的处理,资金保证是实施畜禽养殖粪便处理的基础,没有资金支持,养殖小区的粪便污染问题很难解决。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确定出养殖小区中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小区内出现的粪便污染问题可直接由第一责任人承担,这样能够保证了小区中管理人员对粪便处理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实际的粪便污染处理中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畜禽种类、数量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粪便处理模式,具体的粪便处理中可采取分区域的治理方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通过沼气池治污设施、三级沉淀处理污水等方式进行动物粪便处理,所有建设完成后的粪便处理设施均需要经过环保部门的身审查,检验,确保实际的应用效果满足环保要求。

3.4重视养殖小区的信息化建设

当前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养殖小区的进经营管理当然也离不开信息化建设,针对养殖小区建设中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养殖小区可建立专门的养殖小区门户网站,建立自己良好的畜禽养殖品牌及其产品输出。实时的掌握市场畜禽业信息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将养殖小区的养殖户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除了采用传统的短信、电话形式外,还可以采用QQ群以及微信群等方式将养殖小区内的信息、市场信息、养殖技术培训、疫病防控成果等重要信息及时的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便捷的信息交流,既能保证信息传输的便捷性,同时能够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减少养殖文化水平的差异性,提高整体的养殖水平。

3.5做好养殖区疾病防控管理

养殖小区内的畜禽数量较多,对此应重视养殖区的疾病防控管理:①提高养殖小区内的环境卫生,确保动物所处环境的卫生满足一定的要求,这样能够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率;②提高养殖小区管理人员的疾病防控意识,随时随地重视疾病防控;③明确当地畜禽常见的疾病以及发病季节、发病特点等,保证防控的针对性。在配备畜禽养殖小区配备一定数量的兽医服务人员,兽医除了做好日常动物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外,还应该对养殖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采购、加工以及经营等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尤其是从外地引进新型动物品种过程中需要严格做好检疫工作,确保进入养殖小区的动物符合检疫要求,避免外来病菌的侵入。

4结束语

畜禽养殖小区的出现提高了畜禽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同时实现了畜禽动物养殖指导的统一化,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应从科学角度出发,保证养殖小区规划的合理性,从而为后期的管理提供便捷。

参考文献:

[1]飞丽,张海鹏,程志斌.对畜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03).

[2]陈学忠.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的相关问题研究[J].当代畜牧,2016(2).

[3]刘培言.现代畜禽养殖场的建设[J].中国畜牧业,(7):78~79.

[4]李俊.关于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农家科技旬刊,(4).

[5]依旺叫.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探讨[J].云南农业,2014(12).

[6]张庆东,戴晔,耿如林,等.我国畜禽养殖小区标准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49(20):18~21.

篇10:甘肃省养殖小区(场)管理办法

(一)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臵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在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5、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6、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7、疫苗接种及反应处臵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8、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9、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11、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二)疫情报告制度

1、义务报告人:驻场(小区)兽医当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站报告。

2、临时性措施:(1)将可疑传染病病畜隔离,派人专管和看护。

(2)对病畜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3)病畜死亡时,应将其尸体完整地保存下来。

(4)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到来之前,不得随意急宰,病畜的皮、肉、内脏未经兽医检查不许食用。

(5)发生可疑需要封锁的传染病时,禁止畜禽进出养殖场(小区)。

(6)限制人员流动。

3、报告内容:

(1)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2)发病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4、报告方式:书面报告或电话报告、紧急情况时应电话报告。

(三)消毒制度

1、养殖场(小区)大门和圈舍门前必须设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液;场内还应设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2、养殖场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扫、冲洗、光照和使用化学药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消毒。

3、选择高效低毒、人畜无害的消毒药品,消毒药应根据消毒目的、对象选择贮备,对环境、生态及动物有危害的药物不得选择。

4、圈舍每天清扫1至2次,周围环境每周清扫一次,及时清理污物、粪便、剩余饲料等物品,保持圈舍、场地、用具及圈舍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对清理的污物、粪便、垫草及饲料残留物应通过生物发酵、焚烧、深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工作,一般圈舍和用具一周消毒一次,周围环境一月消毒一次。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6、场内工作人员进出场要更换衣服和鞋,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场内使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同时定期进行消毒。

7、所有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须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并对手、鞋消毒。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8、产房消毒:进入产房前,地面和设备应冲洗干净并严格消毒,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并消毒后进入产房,分娩前必须严格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消毒药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及时清洗产房。

9、养殖场实行“干稀分离、雨污分流”排放,干粪实行发酵处理利用,尿污进入沼气池沼化处理利用,防止粪尿污染环境。

(四)无害化处理制度

1、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2、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处理化尸池。

3、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的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传染病时,一律不允许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5、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生猪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

6、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7、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五)畜禽标识制度

1、新出生生猪,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2、猪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从外地引进的生猪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在右耳中部加施。

3、生猪的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4、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

5、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六)养殖档案制度

(一)养殖场(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1、生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生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生猪养殖代码;

(二)养殖场(小区)应当依法向市畜牧食品局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三)饲养种猪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生猪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上一篇:学生网登录下一篇:烈士学习发言稿 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