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资源弘扬民族文化

2024-05-19

民俗资源弘扬民族文化(精选九篇)

民俗资源弘扬民族文化 篇1

1 武夷文化区民俗体育文化内涵

武夷文化区位于福建省北部, 称其为海西绿色腹地, 其界闽、浙、赣三省, 东北与浙江省为邻, 西北与江西省相接, 东南与福州市、宁德市交界, 西南与三明市毗连。由于地理位置独特, 上古时期是闽越族人主要聚居地之一, 它西邻荆楚, 北接吴越, 很早就已“ (南楚) 与闽中、越杂俗”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秦、汉之后, 中原人口南迁, 尤其“自五代离乱, 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逃难于此, 故备五方之俗” (宋·《建安志》) 。《南平志》记载:“道教文化早在秦、汉之初就已在此地区传播”[2]。由于闽越族文化的融入、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传播、宗教文化的渗透, 及本地区的特定地理环境和风土习俗, 积淀了丰厚的民俗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文化影响下,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下来, 并长期存活于地方的民俗节日、传统习俗、宗教礼仪等活动中, 如:“游蛇灯”、“拔烛桥”、“傩舞”、“鸟步求雨舞”、“抢溪洲”、“战胜鼓”、“伞技”、“挑幡”、“跑龙赛”、“抢酒”等等。除了本地域的特色民俗体育文化外, 一些外来民俗体育活动也在延续, 如:划龙舟、舞龙、舞狮、放风筝、等等, 保持与其他地方相同的文化。

2 民俗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分析

德育功能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由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构成。这三者相互作用, 共同发挥着德育功效[6]。民俗学专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功能具有规范、维系、调节、教化等功能[7]。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民众日常生活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也同样发挥着特有的德育功能。

2.1 社会规约的“补丁”功能

任何民俗体育活动都具备教化规范, 民众在参与中共同遵循规则和行为, 自然形成无形、无意识、潜移默化的规约性力量, 这些规约性有着完整体系结构, 它包含技术规范、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宗教礼仪等习俗系统和团体的组织纪律, 并伴随着文化的传承得到良好的传递与认同, 为民众行为规范发挥良好的效应。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复杂化, 政府机关的制度、规约并不能完全解决存在于民众每个生活空间的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传统文化带来的时代问题, 必须依靠民俗事象的长幼尊卑、忠、孝、礼、义等一系列的规则解决, 民俗文化发挥了社会制度规范的“补丁”作用。

2.2 爱乡爱国教育

民俗体育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 对社会系统的稳固所起的重要作用, 它对群体成员的团结所发挥的效用。由于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 不同的族群地域, 由大不相同的语言、符号、形式、信仰来支撑, 这些赖以存在的文化标志和独特文化的象征符号作为族群内部的自识性标志, 特别当离开生养自己的地域时, 这种文化的标志和认同感就彰显出来, 这些文化认同不仅表现行为活动, 更扎根于人的心理结构。这些民俗体育文化发挥的族群维系功能巨大而稳固, 有利于激发爱国爱乡热情。

2.3 构建社会和谐

民俗体育活动不仅是单一展示, 更需要先前大量准备过程, 在这过程中参与成员从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教化, 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自然形成心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俗体育活动多在节庆、岁时的乡村里进行, 并得到民众的共同的认可, 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在活动中各有各的定位又有集体合作, 有利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时, 显现了浓浓的风俗习惯和淳厚的乡土风情, 全村男女老少在参与时目标一致, 抛开了往常的争分和计较, 有利加强彼此之间的交往, 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传统的习俗活动变成加强情感沟通的平台, 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增加社会活力,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4 调节身心健康

民俗体育作为特殊形式的体育活动, 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宣泄, 同时还有益于参加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民俗体育产生初期为先民们在劳动之余进行自娱的一种手段, 在活动中自由抒发情感发掘潜在的心理能量, 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享受生活的乐趣, 通过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来消除生理上的疲乏。随着社会发展, 这些活动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不断丰富, 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和娱乐形式, 参与者充分调动和发挥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在活动中获得心理的愉悦, 起到锻炼意志, 开启心智, 发掘潜在的心理能量, 实现自我娱乐的心理满足。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方式, 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提高。

2.5 人格教育功能

恩格斯说过:“个体生活历史是适应由他的社会环境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民俗体育文化是由人的日常生活产生, 凝聚人的智慧, 在整个活动有着完整体系和模式, 并世代将文化成果和文化行为不断复制, 相沿成习, 形成传统文化, 人们在传承中不断得到教化, 随着社会和民众的需求加入创新, 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体系和模式, 通过不断的适应—创新—发展的周期传承, 形成具有时代性的民俗体育文化。民俗体育文化具备重视道德修养、人际和谐、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帮扶弱小等传统美德, 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对于当代德育教育是十分宝贵的鲜活的教育资源。

3 民俗体育文化的德育资源开发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 民俗体育文化本身就来源于生活, 经过民众长期实践中形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完整结构体系, 这些结构体系承载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蕴涵着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和精神, 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 特别是民俗体育文化德育教育功能, 解决社会规范中不同层面的盲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1 加强民俗体育文化基地建设

民俗体育是地方特色文化遗产, 是民族的精神财富, 政府应长期投人资金、人力, 整合民俗体育文化德育资源, 建立民俗体育文化资料库和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 在德育基地中纳入民俗体育文化内容。在民俗体育文化展示中, 通过“看、听、谈、做”的进行德育教育。即:参观资料库、文化博物馆以及观看民俗体育活动展示, 了解地方特色文化, 直观感性认识地方文化。深入学习和研究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结构体系, 对家乡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讨论和参与体验以及社会实践让人们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教化, 培养爱乡的之情, 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2 探索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是文化的传播地, 课堂是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生是最好的文化传承者, 学校要积极开展民俗体育课程教学, 与学科活动紧密结合, 将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纳入学校课堂, 贯穿学科教学中, 把民俗文化教育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 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甚至将民俗文化作为校本特色课程, 如:“伞技”、“挑幡”、“鸟步舞”作为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建设。还可以将部分民俗体育文化经过提炼成为学校艺术课程, 如将“拔烛桥”等进行舞蹈艺术化。以及编写《地方文化》德育校本教材, 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校本德育之中, 润泽学生的心灵, 开启学生的智慧, 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树立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使命感, 责任感。

3.3 构建民俗文化氛围

挖掘社会文化和民俗体育文化的结合点, 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精品, 充分发挥民俗体育文化的德育育人功能, 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因素进行环境布置, 如:将民俗体育文化纳入公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 营造民俗文化氛围, 让民俗体育文化教育借助各种环境进行引导, 弘扬民俗体育文化精神。积极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 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样的活动。如:文化知识竞赛、民俗体育文化比赛等, 营造出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

3.4 提升民俗文化内涵

民俗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提升其内涵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一、正确引导良性创新, 积极提升文化品位。与时俱进的良性变异是当代人们的需求, 追求美的精神享受是人们的共同心理趋向。因此对其技艺、道具, 形态等应满足视觉效果上发展, 同时还可以进行艺术提炼与加工, 形成舞台艺术。二、推动民俗体育生活化。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精神满足的需求越来越渴望, 都在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体育娱乐方式, 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本身是民众自娱自乐民俗活动, 其艺术性和娱乐性它反应了人的聪明才智, 和谐艺术展示和表演易于人们接受和参与。三、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竞技化, 培养民众社会适应能力。民俗体育话的竞技性大多都以斗奇制胜, 参加者通过参加竞技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 锻炼意志品质, 还可以促进人智力、心理发展, 培养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 田野调查, 访谈等研究方法, 对武夷文化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分析表明:具有社会规约“补丁”功能, 调节社会和谐、人的身心健康, 以及爱国爱乡教育、人格教育的功能。从而提出加强民俗体育文化基地建设、民俗体育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构建民俗文化氛围和提升民俗文化内涵进行德育资源开发利用。

关键词:武夷文化区,民俗文化,德育功能,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体育学刊.2008, 15 (9) .101-104

[2]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平市志[EB].福建省情资料库, 2006, http://www.fjsq.gov.cn/

[3]雷军蓉.舞龙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1.15,

[4]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9

[5]刘建军.认同感[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 1

[6]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品味春节民俗 弘扬节庆文化 篇2

——致全市青少年朋友的倡议书

全市青少年朋友们:

虎年匆匆,兔年将至。首先祝全市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新春快乐!春节是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美好节日,是中华民族追求幸福美满、体现祥泰和谐、彰显亲情与温馨的传统佳节。为进一步感悟春节节庆文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值此新年来临之际,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过“红火的民俗年”。广大青少年要主动参与和组织开展各类民俗展示、歌舞表演、花会歌会、社火庙会、灯谜灯会、书法棋艺、美术摄影等生动有趣的年庆民俗活动,深入挖掘春节的历史文化内涵,过大年、品年味,积极营造喜庆热烈、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二、过“感恩的亲情年”。广大青少年要从细微处做起,充分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对师长的敬爱,对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的关心;积极参加向“双百”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拜年走访、慰问联欢等活动;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走进老军人、老模范、老党员、“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孩子家庭,做义工、送温暖、献爱心、递亲情。

三、过“低碳的健康年”。广大青少年要倡导勤俭,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善于利用短信、电子贺卡、微博、QQ群等无纸低碳方式互致新春祝福;自觉参加“美在家庭、美在社区”环境整治行动,积极参与社区、家庭的清洁卫生和绿化美化;走进运动场馆,走进大自然,掀起体育健身活动的新热潮。

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泰州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共青团泰州市委员会

中学语文教学应弘扬民俗文化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18-02 收稿日期:2012-02-15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对此反响热烈,民众以空前的热情、丰富的活动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人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日娱乐、禁忌习俗。

二、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原因与可行性分析

(一)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鲜活的民俗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能感受、体验到语言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对于民俗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正在消失。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洋快餐,看日本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民俗文化,甚至对祖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调查发现,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民俗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话语里,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导致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实施民俗文化教育的提供了可能。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未真正形成,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大都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有所侧重的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恰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用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课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

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古诗与文言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会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民俗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自然会得以传承。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三)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荐和引导 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是一座巨大的蕴涵着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广大中学生去摸索。然而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但每天若能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祖国经典著作推荐给学生,是对民俗文化弘扬的最好途径。

(四)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弘扬民俗文化。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五)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弘扬民俗文化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教给学生珍视真挚的友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学生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在教材中若涉及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教育。

(六)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弘扬民俗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民俗文化气氛,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3]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4]陈娟.《高中语文新课程资源开发应重视民俗文化》《现代语文》 2008.

四川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篇4

一是四川民俗文化底蕴厚重。四川历史源远流长, 人类文明发达, 名人才俊辈出, 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使成都平原诞生了早期城市文明, 人类活动在四川盆地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为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据统计全省共有汉、彝、藏、苗、羌、回等15个民族, 其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巴蜀文化魅力;历史文化名城古镇达数十个, 为旅游开发和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源。同时四川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种多样, 以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商业街战国船棺葬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 以宣汉罗家坝为代表的巴人文化, 以武侯祠、庞统祠、富乐山、剑门蜀道为代表的三国文化, 以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为代表的特色文化, 以杜甫草堂、望江楼、三苏祠、李白陇西院、郭沫若故居为主要体现的中国诗歌文化, 以鹤鸣山、青城山、青羊宫为代表的道教仙游胜地, 以峨眉山、文殊院、昭觉寺、安岳石刻等为代表的佛教禅游胜地等, 反映出四川博大精深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文脉。

二是四川民俗文化资源民族性突出。从文化资源的分系来看, 虽然四川文化旅游资源以巴蜀文化为主体, 但优势部分则集中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从古到今巴蜀文化的不断积累、变异和发展, 创造了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和神圣的精神世界。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的特殊价值, 使其成为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灵魂和象征。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第二大藏族聚居区, 唯一的藏羌自治州和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所在地, 民族风情浓郁而独特, 奇异的民族风情,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各式各样的民族建筑、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 无不充满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大凉山彝族的火把节、甘孜州的康巴文化、阿坝州的嘉绒藏文化、绵阳平武白马藏族文化、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文化等诸种高品位文化资源都极具旅游开发的潜力和价值。

三是民俗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同时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具有相对完整性, 并且形成了轴带片结合的组织格局。大体上以成都平原为主体, 承载了古巴蜀文化核心区;而沿岷江水系、金沙江水系、嘉陵江水系、涪江水系则形成以江河文明为主题的若干文化走廊, 如成都、绵阳、乐山、内江等地

成都大学许虹

形成诗书画文化旅游带, 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的三国文化旅游带。在四川西部, 以甘孜州、阿坝州等地为主的川西高原, 形成了康巴文化和藏羌文化旅游区。而以凉山州、攀枝花等地为主的川西南山地, 则形成了攀西横断山的彝族风情旅游区。以遂宁、广安、南充、达州、巴中等地为主的川北嘉陵江流域, 形成了三巴文化旅游区和伟人英杰故里红色文化旅游带。以雅安、眉山、乐山等地为主的川南, 形成了巴蜀禅游文化和汉唐巴蜀文学与艺术文化旅游区;以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等地为主的川东南, 形成了竹海人文化、夜郎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旅游区。

2 四川民俗旅游开发问题

四川民俗文化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家底不清,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但丰富在哪里, 为什么丰富, 并不十分清楚, 所以开发起来, 就显得有些盲目。然而民俗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一经开发不可复原;二是缺乏规划, 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 什么是可以开发的资源, 什么是不可以开发的资源, 什么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开发的资源, 什么是应该严格禁止开发的资源。这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三是市场运作, 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 要坚决反对绝对的商品化, 要坚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有限性质, 不能搞全面的所谓市场运作。一些地方商业化开发成功了, 但民俗文化已经失去了原貌;四是误导包装, 这种误导包装多表现在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宣介和解释的小画片、小画册上, 当然其中不乏认真严肃之作, 但更多的是哗众取宠, 有些根本就是错误的东西。民俗文化资源决不能作为纯商品来出售, 不能为了一般性商品包装, 把某些民俗文化错误地流传出去, 否则贻害无穷;五是民俗伪化, 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 主要的部分是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风情, 而由于无知和商业利益驱使, 民俗伪化随处可见。要么是基层文化人员从根本上制造伪民俗, 要么是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 在原有的民俗基础上“瞎编”而来的伪民俗, 要么是所谓的开发者为了降低成本, 自己想当然地编造伪民俗;六是掠夺性开发, 一些地方的民俗旅游区居民, 所获得的实际收入仅是不到十分之一的利润。或是打着“扶贫”旗号来进行开发, 不管开发的条件是否成熟而进行非理性开发, 可能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位不当、过度商业或扭曲性开发, 影响了旅游开发的良好形象。或是没有理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民俗文化旅游点一开发就变味, 要么低俗化, 要么庸俗化。

3 四川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对策

农村瑶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篇5

临桂县宛田瑶族乡位于桂林市西北部,全乡面积330平方公里,东靠灵川,北接龙胜,西与黄沙瑶族乡毗邻,南与中庸乡相邻。宛田乡于1984年被批准为瑶乡建制,是桂林市15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全乡共有15个村委,142个自然村。居住有瑶、壮、苗、汉等四个世居民族。

1 古香古色的“干栏式”建筑

宛田的瑶族擅长建筑,宏伟壮观、凌厉飞扬的吊脚楼、鼓楼和风雨桥,是瑶乡重要的标识[2]。全杉木结构,凿榫穿枋,架挑对接,吊脚悬空,不用一钉一铆,体现出一种朴素。

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傍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吊脚楼。木楼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坐落的方向不限。瑶族人多居住在山区,很少有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于是他们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子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木楼一般分为三层:吊楼下为第一层,用于圈家畜;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储存粮食和物品。山区气候潮湿多雨而且炎热,为了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的侵害,瑶民采用了一种房屋下部架空,称为干栏式的建筑方式。这种吊脚楼看起来美观,灵巧别致,凌空欲飞;住起来舒适,干爽透气,通风采光;还有人认为它的建筑艺术体现了瑶族人民“地不平我身平”的哲学思想(见图1~4)。

2 别具风采的民族服饰

服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的一种外显标志,因此,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族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宛田瑶族服饰在男女衣着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宛田境内的瑶族分为盘瑶、花瑶和红瑶。盘瑶因崇拜“盘瓠”而得名,又名过山瑶;花瑶因其妇女服饰花色花纹多而得名;红瑶妇女服装分饰衫、花衣、便衣三种,从瑶族妇女的头饰就可区分少女、未婚妇女、已婚妇女、阿婆、阿公等(见图5~8)。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编织是瑶族女儿主要手艺之一。七八岁的女孩就在母亲精心指导下,在祖辈溜光圆滑的木式织布机上开始学习。一块被面往往要织上数十种花纹,历时一两个月乃至更久。织被面用的是麻或纱,经过漂、晒、洗、染等数道工序,再一圈圈地绕在梭子上,准备上机。在穿梭引线的编织中,最关键的是要精心设计,嵌织八宝图案和花纹,力求完美和对称,渗透着瑶族独特的文化观和审美情操。

3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和别具韵律的民族歌舞

作为旅游资源的节庆,由于它们的可参与性,对游客来说是最具“震憾力”的,也是民俗风情的一种“浓缩”展示。如瑶族的“禁风节”,它是瑶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

相传为避免玉帝发怒刮大风、降灾祸,这天在家里不许弄出声音,舂米、劈柴等活动都禁止,谓之“禁风节”。宛田一带的瑶族同胞每到这一节日都身穿着节日盛装聚会庙坪街,人山人海,瑞狮狂舞,好戏连台,热闹非常,欢度节日,形成古今相传的“庙坪会期”。“庙坪会期”有舞狮、唱彩调、对山歌、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瑶俗知识竞赛、瑶族风俗展示、跳盘王舞、还盘王愿仪式、瑶族家宴、民族篝火舞会等节目。除此之外,宛田瑶族每年还有盘王节、达努节、歌堂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新米节、目莲节等重大节日,这些都是瑶族民族风情的集中展示[3](见图9~10)。

4 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和旅游方式在发生着变化。据调查,英美诸国的旅游者均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近年来,一个全新的旅游分支一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来吸引旅游者,已成为许多地区旅游开发商的积极行动”。事实上,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历来为旅游吸引的主体,而特色和区域差异显著的少数民族文化则更受旅游者的青睐.宛田瑶族民族风情,既体现了瑶族文化的主流,又有其神秘、奇特与鲜为人知的一面,有着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文化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农村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与否,是一个地区旅游业是否兴旺发展的必备条件。宛田农村瑶族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民俗旅游长廊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加上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自然风光——桂林山水、龙脊梯田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有充足的客源。大桂林的建立,使其旅游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阳朔、龙胜、兴安、全州等县农村地区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大桂林旅游圈建立的充分保障[4]。这些旅游资源分布均匀,各具特色,对于旅游者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参考文献

[1]黄尚茂.王晶晶.科学发展耀八桂[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289-292.

[2]赵秀琴.浅析瑶族文化对民居建筑艺术的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6-59.

[3]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论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资源特色 篇6

1 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主要特征

1.1 约定俗称性

景德镇陶瓷民俗主要是景德镇瓷业中众多的生产环节和行业分工需要的一种组织制约和引导集体行为的制度文化或生活风俗。这些制度或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准则, 具有一定的约定俗称性, 往往没有文字记载。其传承主要依靠口头传承和行业相教。这些规定或程式大多铭记在民众的心中, 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上。如挑坯工在路口拐弯时, 他必然要“打叫口” (即吆喝) , 听到他们的吆喝声你置之不理, 或没留意撞到了挑坯工的坯, 不用解释和争辩, 你应该赔偿坯钱, 还有自觉请挑坯工到餐馆吃粉蒸肉, 这些都是不要解释的规矩。

1.2 传承民间性

现代民间陶瓷较多的保留了传统陶瓷的成型、装饰和烧制方法。民间陶瓷匠师中的优秀者, 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技艺, 他们常常自行设计、自行制作, 在生产制作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 其传承性和群众性很强。民间陶瓷技艺一般是师传或家传, 师傅传授给徒弟, 长辈传授给晚辈, 徒承师业、陶艺世家在民间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样, 陶瓷艺术多是以历史性和集体性的创造而体现出来的, 它代表着一方水土的共同审美血脉, 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其乡土味很浓地域性强。我们可以透过其表面的造型和纹饰去理解它的文化内涵, 洞察它所表达的普通百姓的审美心态的共性。

1.3 朴素情感性

陶瓷艺术民俗的发展, 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而民间陶瓷艺术, 则是普通百姓和市民阶层生活的物化表现。从原始陶瓷的出现, 到“南青北白“的瓷业布局, 从商代釉陶尊, 到五代白瓷碗, 中国陶瓷的发展始终民间陶瓷工作者的智慧和创造密切相关, 也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陶瓷艺术来源于广阔的现实生活, 分析、概括、熔铸、提炼成一幅幅反映社会风俗时尚、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及饱含民俗心理的吉祥图案, 充分显示了民间陶瓷质朴、自然和生活化的审美风格。

1.4 生活情趣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建立在民众生活基础上的民间陶瓷艺术, 不少用纯熟简炼的技艺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件加以概括, 格调拙朴粗犷, 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透过一件件发展脉络清晰、装饰拙朴简练并具诗意般的瓷器画面, 我们不难看出民间艺术在艺术创造中的独具匠心和对生活的情感。无论是在构图、技法、还是造型、装饰、功能, 这些都不是民间艺术家主观臆造, 而是他们凭借对生活的热爱,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的表现。

2 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

2.1 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生活关照

景德镇自古便是瓷业生产中心, 同时也是开放的商业码头。所以, 来往商贾众多, 镇上百姓交杂, 出现了各地人民杂居的情形。来自南北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本地的风俗习惯, 但是, 经过长期的杂居相处, 也就逐渐形成了南北交融、丰富多彩、独具景德镇特色的民俗文化。景德镇的瓷业开始于汉朝, 历经千年而不衰, 其瓷业生产技术也日臻完善, 因袭成风的瓷业习俗是当地最典型、最重要的内容。所以, 陶瓷民俗文化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景德镇作为陶瓷古都, 其制瓷技艺和制瓷文化都享誉世界, 瓷工不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 同时他们也创造了璀璨的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自古以来, 民俗文化都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民俗文化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中国民间有“入乡随俗”的说法, 由此可见, 民俗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是有一定的影响。

2.2 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可以说, 景德镇各类陶瓷器物简单、平实、朴素、洁净的风格, 是墨家思想认为的“好”的器物。墨家的实用主义和单纯的绝对平均主义应用于陶瓷器物的以及成器行为方面就是墨家思想的典型例证和其思想主张得以传承的凭借。

而儒家提倡仪礼, 讲究“仁义礼智信”, 因此陶瓷器物的成器标准是为考察其能否表现“礼”的价值, 官方或者民间岁时节令、庆典仪式所用礼器或者墓葬所用明器等都认为是合理的, 反映出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和民间工匠造物的智慧和技巧, 甚至推崇各种毫无实际功用的繁琐的装饰纹样和细节, 以及极尽豪华奢侈之能事的奢侈品陶瓷器物。

道家思想推崇的“无为而治”的“空”的理论, 强调”“减损”的作用, 认为人类甚至可以不要进行器物的制造, 仅仅利用自然界提供的物品就可以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当然这样的人文虚无主义也不是完全可取的, 而是站在纯粹的回归自然的理想层面上教化陶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要敬畏自然的力量, 使用自然之原材料, 维护生态的平衡、尊重环境的制约、保持资源的原生性, 这样的造物理想恰恰符合当前全人类普遍面临的生态、环境等全球性需求, 是一种真正的“低碳”环保主义者的千年追求。

2.3 表现了兼收并蓄的开放特征

“景德镇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景德镇在历史上并非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没有建设城墙;另一方面也从深层意义上形象地说明了景德镇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历史上, 由于战乱等原因, 中国多次发生大范围的人口南迁现象, 北方制瓷工匠也南下来到景德镇。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民族进入中原, 工匠南迁, 不少人来到景德镇;第二次是北宋末年, 金兵南下, 北方汝、定、钧等名窑的工匠南迁景德镇;第三次是元兵南下, 南宋灭亡, 各地瓷窑遭到破坏, 很多技术工匠又逃亡并聚集到景德镇。景德镇制瓷业在自己原有的技术基础上, 不断吸收外来技艺与文化元素, 形成“集天下制瓷技艺之大成”的瓷业生产特征。

景德镇开放性的陶瓷文化特征表现在对各种文化的吸收上, 景德镇的民窑制品反映了民俗文化特征, 但是由于制品的进贡、朝廷及中央机构的定做、瓷工到御窑厂服役及“官搭民窑”等原因, 这一民窑文化又受到了帝王和士大夫阶层的影响, 而融合了官窑文化、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

民俗文化不仅仅是静止的艺术现象, 还表现为一种符号和文化载体, 同时又具有生活过程的意义, 是生活整体的一部分。显然, 景德镇陶瓷民艺是千百年来景德镇社会文化的生动写照, 深刻反映了当地民众生活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 了解陶瓷民艺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 是认识景德镇社会变迁史和陶瓷艺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皮道坚说过:“陶瓷媒介在当代艺术中最具优势的是它的文化身份, 以及它和本土文化之间内在而深层次的联系。”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资源源于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 更源于景德镇历史上辉煌的民俗文化。了解景德镇的陶瓷民俗的文化特征, 把握景德镇的陶瓷民俗艺术与当地文化的紧密关系, 研究景德镇陶瓷民艺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内涵, 对创新陶瓷艺术、传承陶瓷文明、复兴城市文化, 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摘要:民俗文化是研究地域独特文化的重要载体。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深刻反映了当地民众生活和地方文化的独特风格。本文主要从研究了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两个方面总结景德镇陶瓷民俗的资源特色, 反映景德镇当地民众生活风情和地域文化的个性风格。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抢救民艺[M].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6, 1.

[2]陈雨前主编.景德镇陶瓷习俗[M].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10.

[3]齐皓.论景德镇陶瓷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 2012, 12.

[4]张俏梅.论景德镇陶瓷民艺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 2012, 12.

旅游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的甄选和提炼 篇7

旅游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的甄选是一项重要而且艰巨的工作。甄选能够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民俗文化, 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这项工作的完成不仅是需要旅游工作者来完成, 而且需要专家学者和民众的共同参与才能够完成。比如在广西的来宾金秀瑶族博物馆, 是目前我国收藏瑶族服饰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博物馆之一。其在甄选和提炼上, 就充分融合了动态和静态来全面展现瑶族的生活。文物展览分两个展厅进行, 第一展厅主要展出瑶族史、民族革命斗争史、石牌制、瑶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宗教艺术、出土文物等;第二展厅主要展出中国瑶族服饰。该馆充分展现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 根据自身的条件, 把瑶族特色表达出来, 弘扬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立瑶族博物馆的需要的瑶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出土文物等等都是在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及群众的努力帮助之下完成的。

旅游民俗文化注重一种体验感受。甄选出来的景区往往是被作为剧场以景区建设为布景, 以食、住、行、游、购、娱为道具。整个旅游设计始终把旅游放在中心的位置, 围绕着游客对景区的旅游体验来开发、利用资源, 建立旅游项目。体验式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更大的突破, 利用当地的不同民俗文化来建设不同的体验方式, 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上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成功的体验式旅游能够吸引游客重复消费, 使景区获得长久的发展。素有“旅游之城”之称的桂林, 在其甲天下的风景优势上还注重了体验式的旅游开发。取自由中国出发达到世界的深意, 由桂林乐满地主题区和曼陀罗园组成。其中主题区包括六大不同特色风格:时空交错的欢乐中国城、惊险刺激的美国西部区、奇妙魔幻的梦幻世界区、充满神秘的海盗村、高贵典雅的欧洲区以及热情洋溢的南太平洋区。还通过园内的各种体验设施:极速动感、大峡谷急流泛舟、鬼屋历险、碰碰车、海盗船、惊涛骇浪、飞艇冲浪、破浪过山车、龙卷风、蹦极跳等等二十多项游乐设施来满足游客的体验。这种旅游资源更加强调的是在整合了桂林多样是山水和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之后, 为更多样的选择上设置的, 更进一步满足了游客多样的旅游要求。

旅游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的甄选始终是离不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群众生活的。能够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群众的生活结合起来就能够在甄选的时候做到独具特色。巴马瑶族自治县就是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龙洪天然八卦景观、东山瑶族风情、瑶族竞技大观及好龙天坑等等的资源都是令人神往的[1]。这些资源特色在于其能够满足旅游所要寻求的那种体验差异性来获得精神生活的满足。游客在其中能够进行一种审美和娱乐。游客在超越了自己所在的区域限制当中能够获得新的环境带来的冲击上的美的感受。巴马长寿乡正是出于人们对于健康生活和养生之道的好奇来提炼出一种具有巴马特色的旅游民俗特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具有多样的特色民俗文化[2]。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正式成为国家区域开发战略以后, 北部湾的旅游民俗文化的甄选和提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天下第一滩的北海, 红色经典的百色等等都是展现广西不同风景的代表。将全区的风景和民俗生活进行整体的规划、整合, 连点成线、以线带面、联动发展、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到人的认同[3]。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之下, 全区的旅游行业确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 主要是协调了四个相关的主题旅游项目, 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少数民族风情游和体验边境旅游。综合了人文和地理的资源特色, 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旅游民俗文化精品路线, 使广西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大的开发, 带动了全区的经济发展。

1 鼓励乡村旅游, 推动新农村建设

旅游行业被称为“没有污染的工业”。乡村旅游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鼓励乡村旅游可以为目前动力不足的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动新农村社会的建设, 同时也为我国在统筹城乡的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经验。结合广西的乡村旅游来看, 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可以大致分为四类: (1) 农家乐旅游。比如恭城县, 主要是以柿子和芋头的种植而闻名, 很多的游客选择在恭城红岩瑶村来体验农家乐的活动, 包括采摘柿子, 制作芋头干等等。 (2) 民俗文化村旅游。著名的十八家瑶寨就位于金秀县忠良乡十八家自然村, 那里生活着花篮瑶、盘瑶、板瑶等瑶族村落, 可以全面地了解瑶寨的生活。 (3) 农村生态农业园游。深受欢迎的八桂田园, 展现出来的正是高科技的农业风光。 (4) 乡村风景名胜游。广西特色的龙脊梯田就是龙胜平安壮寨的优美风光。据广西的旅游消费数据显示, 在这几类的特色乡村旅游当中, 接待的游客达到了2000万人次, 达到的旅游总额是50多亿人民币。相对于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 很多的都市人都把农村旅游作为一种休息娱乐的重要活动。在日益发展的乡村旅游的带动之下, 很多富有特色的乡村都通过开发自己本村特有的旅游资源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4]。在新农村的建设上, 乡村旅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 发展红色旅游, 丰富精神文化

红色旅游是2004年正式提出来的, 它所依托的旅游资源常常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纪念地为旅游资源, 在红色旅游的崛起和发展的过程当中, 始终和革命的传统息息相关。在旅游文化的发展当中红色旅游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2009年是百色起义80周年的纪念日。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就成为了广西的红色旅游重要的资源。在这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到来, 资料显示, 当年的接待量已经突破了23万人次, 同时也发挥出了红色旅游资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红色旅游能够把发扬革命传统精神和旅游增长知识结合起来。结合当地的民俗特色, 建立起特色的红色旅游路线是广西发展特色旅游的重点。其中的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线, 就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路线之一。这一条路线充分整合了崇左的红八军军部旧址、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红七军军部旧址、红军码头、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等等[5]。革命老区在历史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今天的旅游发展当中, 通过红色旅游系列继续发扬老一辈先烈的精神, 也带动老区的经济发展。在发展该地区的旅游业的同时, 利用旅游业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很多的学校、团体也通过集体参观红色革命老区, 来缅怀先辈, 在老区的革命传统精神的影响之下, 他们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认知, 增强了爱国主义的情怀。老区人们的奋斗精神通过红色的精品旅游也传达到了各个地方, 使人们在物质文化越来越丰富的今天, 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3 打造少数民族风情游, 达到文化的交融

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我们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之下, 生活着56个民族, 发展各地的旅游业的时候, 在甄选和提升民俗文化的时候, 各地都打造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旅游路线。广西的精品旅游线路的选择上就有极受推崇的柳州-融水-三江-龙胜-临桂-桂林。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 以刘三姐为民俗文化打造的特色资源包括了南宁的民歌艺术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 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印象刘三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 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魅力的山水实景剧场, 传唱最久远的民族山歌, 史无前例的漓江风情巨献;巴马长寿村的东山瑶族风情、瑶族竞技大观。民俗的原始村落, 传统的民间住宅, 少数民族特有的节庆礼俗都是旅游民俗文化当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开发这些资源的同时, 能够把该地的特色宣传出去, 能够通过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来展现民众的热情和好客, 达到文化的融合。

4 体验边境旅游, 感受异国风情

伴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落户之后, 边境旅游掀起了旅游的热潮。跨国的多条旅游路线包括像是在东兴和凭祥的边贸旅游资源, 传统的新马泰旅游路线, 老越柬神秘之旅, 吴志明足球之旅等等这些跨国的神秘线路是整合了两国的民俗资源特色, 充分达到国际合作效果的旅游项目[6]。这些旅游项目不仅体现出了中国和东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也是伴随着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 群体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广西也不断加大了对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文化风情的介绍, 通过这些来宣传边境旅游, 使边境旅游呈现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境外的很多游客在和中国的游客接触过程当中也深深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激发出了他们对中国的向外,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通过这些精品的旅游路线来到中国, 了解中国。边境旅游不仅带动了外贸经济的发展, 而且达到了对中国很好的宣传效果。在体验异国风情的边境文化当中, 强调的是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边境旅游, 感受的是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历史、生活和习俗。

在旅游民俗文化特色资源的开发上还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 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不考虑将来该地区的发展[7]。适当的开发才能够为将来的提炼提供条件。每一个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都是当地的独一无二的财富。比如我们进行黄姚古镇的旅游资源的提炼时, 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当地的传统的建筑文化风貌和环境。注重对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 避免传统文化形态被破坏[8]。通过完整的文化风貌和环境来展示黄姚古镇的民俗文化, 才能够真正地体现出古镇的旅游价值。总而言之, 旅游民俗文化特色资源是一种富有魅力的资源, 通过富有创造的甄选和精心的提炼, 才能够打造出精品的旅游线路, 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要:旅游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的甄选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的, 在结合当地的民俗特色的基础上, 考虑到游客的旅游需求进行选择的。在提炼旅游民俗文化资源上也讲究把旅游进行类别上的划分, 整合不同的资源特点, 把区域上的不同结合起来, 打造那些精品的旅游线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 通过对区域间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甄选和提炼, 形成了四个主题旅游项目, 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少数民族风情游和体验边境旅游。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特色资源

参考文献

[1]徐蕻.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J].山西建筑, 2010, (1) .

[2]杨文琪.休闲时代生态旅游的政府管理模式刍议[J].北方经济, 2010, (1) .

[3]邝伟楠.广西旅游项目建设成绩斐然[J].中国旅游报, 2010, (14) .

[4]王莹, 徐东亚.农民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

民俗资源弘扬民族文化 篇8

1 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 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 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 (如节日、礼仪等等) 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 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1]

湘西民俗体育能够延续至今, 完全依赖于她自身的民族文化资质和功能价值。她的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健身娱乐性等, 使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民俗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由于湘西人民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湘西民俗体育不仅具备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属性, 还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 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

湘西民俗体育独特的文化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多元的价值功能成为发展湘西旅游业的重要文化资源。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民俗体育和旅游业融合可供利用的资源:第一, 自然资源:山川、森林、气候等;第二, 人文资源:又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主要指民俗体育景点与体育产品。如:民俗体育项目和服装器材等;无形资源:主要指人们对民俗体育的思想观念。第三, 社会资源:主要指人们的生活中体现民俗风情的一些活动。如苗族百狮会、苗族赶秋节、端午节赛龙舟等活动都是民俗体育的社会资源。

2 旅游产业

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 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 改善健康情况, 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

在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旅游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期, 既有重要的发展机遇, 又有严峻的挑战。我国旅游业已处在“市场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管理提升期”, 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艰巨任务, 迫切需要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 由满足人们旅游的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为此, 我国旅游业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完成促进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三大任务, 达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 培育新型重要产业的战略目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育改革的深化, 体育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1998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的我国第三产业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增长点。由于体育产业和经济、文化、艺术、旅游、饮食等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 于是,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业等进行战略合作, 广泛拓展体育旅游的经营领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娱乐、丰富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价值, 也在逐步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可以预见, 体育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4]

3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的契合

3.1 湘西民俗体育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湘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州, 境内居住着200多万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十多个民族的居民。虽因然由于历史原因, 湘西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事业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 但正是这个差距使得他们的民族特色更为突出, 今后发展的势能更大。民俗体育在一个相对封闭环境中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后, 积淀了稳定的民族文化, 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使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丰富,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在今日发展的后劲。湘西民俗体育大家庭为体育旅游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她可以为进行体育旅游的消费者提供迥然不同、清新活泼的运动项目, 让游客们观赏民族地区美丽风光的同时, 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 身心放松, 获得健康。

3.2 旅游可以推动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体育文化旅游的开展依赖于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人文地理资源与民俗体育资源良好的配置结构, 体育旅游对民俗体育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人民群众是一切活动的主体, 体育旅游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结合必须通过组织当地广大民众进行, 那么, 在一系列组织、培训、教育的过程中, 增进他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民俗体育的普及和开展;体育旅游可以宏扬民族文化, 在促进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向经济性、娱乐性、健身性方向发展的同时, 有利于民俗体育的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3.3 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和旅游的契合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和旅游的契合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提高湘西的知名度, 促进湘西的对外开放。湘西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苗族族百狮会期间进行舞龙、舞狮、苗鼓、秋千、龙舟等项目竞赛和表演, 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这些活动不仅推广了民俗体育的开展, 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而且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增强体育部门的活力, 甚至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城市形象的树立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4 对策

4.1 促进民俗体育和旅游的“联姻”

把民俗体育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回归自然, 融入文化, 注重参与”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反映了当代人们的需求变化, 界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据统计, 国内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是山水风光, 其次是历史文化。湘西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胜地, 风光秀美, 景色怡人, 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以借助张家界、古城凤凰、猛洞河、桃花源等旅游风景区的自然资源有时选取一些娱乐性、观赏性较强的项目, 在旅游区开展富有地方风情的体育活动, 既推广民俗体育, 又发展边区旅游事业。

4.2 加强民俗体育自身发展

发展民俗体育, 首先要做好理论准备。数十年来, 许多学者从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不同角度对民俗体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 时代的发展又赋予其新的价值和功能。因此, 我们应当与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和湘西科协联合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 在继承和发扬基础上推陈出新, 这对于发展民俗体育, 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大有裨益。要注重人才培养, 培养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民族传统体育需要依据市场需求来制定培养目标, 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帮助地方政府开展体育旅游业。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以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集团公司, 与地方政府组建的体育旅游旅行社利益共享。

4.3 培育民俗体育旅游产业主体

争取国家或地方财政对发展民俗体育事业的投入。不断扩大体育旅游中的消费需求, 促进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 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发展民俗体育, 推动民俗体育和旅游业的结合。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和湘西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研究, 为湘西发展有特色的区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发展, 促进湘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契合

参考文献

[1]涂传飞, 陈志丹等.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8) .

[2]旅游业[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goas5cYQgZWnZb9kWUwiGVCbx2Q1LpbfF-DoXQM8Ke8PpesGt-zIgut5HSMELc8.

[3]田祖国.湘西民族传统体育调查[M].吉首:吉首大学出版社, 2003.

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篇9

一、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贵州全省近4000万人口当中, 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高达1500万人, 占贵州省总人口数量的38.98%。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当中, 主要包括:侗族、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大型并世代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多达17个。这也是贵州省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关键。同时, 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习惯等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贵州省的民族大家庭当中, 各个民族当中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 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 并具备大量的旅游资源, 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到推动,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针对贵州的各个地区, 都能够发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针对贵州省内某一地区来说, 其体现的是贵州省内民俗文化的“孤岛”, 针对贵州省的整体布局而言, 由各个“孤岛”形成“千岛”奇观。这些文化各具特色, 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贵州省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 历时十余年的时间, 目前这一领域市场开发的前景较为广泛。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 使得当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09以来, 随着我国对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业的不断重视, 贵州省凭借着这一推动力以及自身具备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的发展旅游业, 使得该地区在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3%, 并且具备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 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滞后, 宣传力度不达标并且与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 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根本需求。由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众多, 并且民俗旅游景点多分布于群山当中, 这些地区较为偏远, 交通欠发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问题是阻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 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 导致开发的效率低下。同时, 全省各个地区接待游客服务的住宿环境以及条件较差, 在旅游旺盛的季节明显存在床位不够, 并缺乏星级宾馆满足接待需求,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偏远山区当中。由于该地区是当地人世代生活的区域, 依旧沿袭传统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 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受到破坏, 当地居民对于旅游文化重视程度低下, 不能够参与以及自主的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 严重的影响旅游文化的开发。

2. 整体上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

贵州省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 除少数民俗景区外, 贵州省内的大多数已经获得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未获得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评估, 导致全省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缺乏实地的调查以及整体规划, 造成景区分布不够合理, 呈现出混乱状态。由于贵州省内的多数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都分布与村寨当中, 开发以及建设的方式普遍采用粗放式开发模式, 只为追求近期的利益回收, 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布局, 造成不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产生, 导致民俗景区与民俗景区、民俗景区以及非民俗景区之间的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衔接。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层次较低, 缺乏配套设施的建设, 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3. 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开发等相关体制落后。

当地在开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间组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扶植力度低下, 缺乏对开发与保护的必要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 经营管理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政策扶植以及相关体制的落后, 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 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发展情况以及风俗习惯的关键内容, 但具体涵义在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被歪曲, 为了经济收益可以迎合游客, 导致民俗文化的传承遭到破坏。因此, 加强旅游资源体制建设, 保证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扬,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4.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是影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关键。目前, 贵州省内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奇缺, 边远山区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属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人才进行推动, 保证当地民俗文化得到弘扬, 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并不愿意到偏远山区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 导致民俗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优秀的人才进行推动。同时, 由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展, 主要聘用外地的人员担任民俗文化景区的管理者以及向导, 但其并不懂得当地民俗文化的具体含义, 造成理解上出现偏差, 并由于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缺乏理解, 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影响。

三、促进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分析

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 只有将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位于村寨当中, 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 保证村寨交通的基础建设与完善。在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 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 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住宿条件, 政府以及管理者应该充分的重视住宿条件的改善, 满足游客的实际旅游需求。群众是整个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的重要因素,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参与程度, 保证民众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 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 展现地域特色, 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 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合理布局。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地域性较强的特点, 并且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其中地理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 在进行实际的开发过程中, 应该重视资源的合理规划, 制定科学有效的开发模式。首先, 在具体规划时, 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域文化的特色, 从当地的旅游资源层面出发, 保证将该地区内部存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 将具体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凸显。将景区的设计进行整体规划, 有效解决区域内部景点分布不均的状况;其次, 在贵州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重视“点”与“面”的关系, 保证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区域内部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充分的降低经营成本;最后, 在开发贵州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应该贯彻并落实民俗文化的保护性原则, 以保护为根本内容进行建设, 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实现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相结合, 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

3. 充分协调各方关系。

由于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并且受到制度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 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因此, 需要充分的协调各方关系,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将政府、民众以及当地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保证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开展能够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 将当地民众的地位进行提升。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来, 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第二, 处理好人、自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将三方关系进行充分的协调, 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 避免过度开发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 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应该重视社会效益, 加强贵州地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切实的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福利。

4. 加强民俗文化旅游人才培养。

人才是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保障。因此, 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 需要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与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贵州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 需要重视传承。可以通过家族传承、社区范围内的人才培养等方式推选出更多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以及旅游管理的人才, 保证人才对民俗文化的充分掌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可以充分的运用学校教育的优势, 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校专业的教育与旅游地的实践训练相结合, 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团队。

四、结论

“江南千条水, 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 云贵胜江南”这是对贵州地区美好风光的诠释, 同时也是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充分肯定。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光是自然风光, 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该地区定会取得蓬勃的发展, 带动整个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增长。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对推动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石.贵州省苗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2.

[2]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1.

上一篇:鸟巢下一篇:交通施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