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点滴

2024-04-28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点滴(通用8篇)

篇1: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点滴

初中作文教学经验点滴谈

庙沟门中学:温永平

本人从教中学语文六年多,每年都肩负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和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任务,谈到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其列为语文教学任务之首,同时也是我的教学夺冠之宝。曾在一本语文报刊中看到这样一段关于对学生作文心理的调查,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竟达85%,当然本人也相信这是事实,尤其在农村学校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是很普遍的,造成这种令人吃惊的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本人的做法略谈点滴。

一、给学生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成功的环境。

1、更新对作文的评价观。

首先,教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尊重不够。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为幼稚、琐碎、不典型。如此这般,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不敢写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撇开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编造生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其次,不去求全责备。在作文评改时,我们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有一点毛病就意味着作文的失败。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便是经典之作。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我不仅重在指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更注重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的亮点,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等。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第三,要学会欣赏。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写出了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教师给予的往往是“表扬”而不是欣赏,更不是激赏。表扬是馈赠,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欣赏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们”的情感共鸣;表扬诉诸价值判断,而欣赏诉诸审美价值。所以我更注重欣赏,欣赏更易于通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因而,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闪光点,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激赏。一次对学生作文发自内心的激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态度和精神生活。第四,评语要恰入其分,富有个性。“文如其人”,况且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羡慕身边有文章发表的人,如果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评语,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无所适从,学生对写作的亲近感、热情 心就在一次次“外行人”的空洞指导下逐渐消失,甚至走向逆反。

2、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阵地,他们的活动天地毕竟不宽广,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有限,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我在课余时间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劳动等,指导学生成立各类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如科技制作、摄影、剪纸、音乐、书法等,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景色,洞察社会的变化,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入到社会。“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次现场会”、“一场报告”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来源。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写作“干预生活”的能力。

3、给学生一个锻炼写作的广阔空间。

教师要努力更新作文教学观念,不能将写作局限于一种文体或特定的要求中。我经常让学生写一些应用性强的文字,如消息新闻、对联谜语、知识小品、故事新编、文章赏析等,这样做一者使学生有话可写,二者联系了生活,达到了作文的功利性目的。其次经常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本学期学校举行文体活动,我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十四岁”为话题写自我;另外,我还经常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如:给学生写一封信,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然后启发学生写《老师一封信的感想》,并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展示佳作。同时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我们不能将作文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景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练笔的空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随时进行作文练笔。随笔

本上的作文,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让学生将当天、本周、近段时间内自己感触较深的人或事写下来,并持之以恒,坚持写作。

二、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绩的平台。

1、美句段欣赏。

学生的作文如果不是“做”成的或“凑”成的,而是认真写出来的,它都有习作者认为写得满意的句段,教师要认真分析,特别是起步作文或学困生的作文,教师更是要去找寻。在作文评讲课上,我每次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这些满意的句段,并阐述满意的理由,让全班同学欣赏。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给予充分肯定,即使是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只有一两句。这些妙语其价值往往会超出那些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四平八稳的整篇作文,况且那些名篇名著之所以“名”,有哪篇又少了妙语的功劳呢?

2、班内优秀习作展示。

我班级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同时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作文、锻炼演讲才能的机会;每期班级黑板报都要选用学生作文片段。

3、校内优秀习作展示。

对那些有一定水平、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作文,我都及时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校园板报等,甚至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作文展览活动,扩大习作者的影响,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4、作文获奖或发表。

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利用竞赛主办单位的权威性、竞赛活动的高等级性、竞赛舆论的社会性刺激学生写作的热情。由于网上发表作文比在报刊公开正式发表难度低,我经常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文章,达到“奇文共欣赏”。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真正调动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就必须给学生创设写作空间,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多写自己的感受认识;在作文讲评中以激赏为主,同时让学生的写作得到家庭、社会的激

励。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一定会得到改变,独具风景的作文教学的春天也一定会到来。“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也将永远地成为过去。

篇2: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点滴

孙涛 九年级 数学

数学课堂总是会让人联想到数字、计算、解题,概念、公式、定理,字母、证明、推理;直尺、三角板、圆规;粉笔、黑板、老师;以及一群昏昏欲睡的学生。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人一种严肃、古板、枯燥、乏味的感觉。诚然,数学课堂里, 没有语文课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也没有英语课的感受异国情调的浪漫之旅。然而,事实上,数学中也处处隐藏着神秘的美。只要你善于去挖掘它,发现它,你就有机会去感受它,去欣赏她。譬如,数学特有的线条美、对称美、结构美、思维美;在解题过程中,你尽可以纵情地去想象,体会 “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神奇, 去感受“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去寻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功感觉。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将严密的抽象的数学知识演变成生活中一个个可触摸、可感知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索它,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参与到课堂的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能享受到数学中蕴含的美,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所以在数学课堂上, 多一点趣味化,多一点形象化,多一点生活化,让学生能真正地领略到数学的美!

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趣味化、形象化、生活化,我想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谈谈几点实践经验。

一、导入趣味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前五分钟的导入是决定一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导入部分不仅为后面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决定性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一开始就对这一节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才会愿意学、主动学。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小故事、小游戏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悖论、逻辑趣题导入新课,努力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让学生自己随便准备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老师根据学生的方法演示,最好用吹塑纸。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几何知识的教材,采用动手操作导入新课的方法效果良好。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操作:折纸飞机,折剪五角星,观察打开后的图形有何特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定义中的两点:一是它是一个图形能沿某一直线折叠。二是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并把这两个特征作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标准,有几条直线,就有几条对称轴(投影显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这样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的兴趣。

一元二次方程趣味情景激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

十位恰小个位三,个位平方与寿符;

哪位学子算得快,多少年华属周瑜?

此诗中的问题,你能用数学中方程解决吗?

二、教学过程形象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常常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再加一张嘴。确实,无论对于任何教师来说,哪怕其有三寸不烂之舌,也很难将数学课上的形象、生动、活泼。然而,多媒体技术的问世,确实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视觉化、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平行线的教学,可将生活中的一些有平行关系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平行概念,再用直线代替图形中互相平行的部分。这样就把简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图形,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概念更易理解。

另外,利用多媒体能静中求动,对比出概念的异同。数学概

念是静止的,抽象的,很多概念有相近之处,有的只是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如果理解掌握得不好,学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也常配以声音和色彩。优美的音响加上绚丽多彩的动画画面等构成具体形象必能带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时,利用多媒体动态地演示“蜻蜓、蝴蝶、树叶的轴对称”伴随着美妙音乐把“轴对称”这一抽象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学生利用直观的形象思维,积极调动学生耳,眼,脑等器官投入学习。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必将服务于生活。将数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使课堂教学不单调、不枯燥、不乏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浓浓的生活气息,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数学感兴趣。为了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调整教材,重新组织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或贴近他们生活的素材来调整、改编和补充现行教材中一些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教学的大课堂,赋予现行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教行程问题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发令“出发”,两个学生很快就撞在一起,教师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种同时从两地相向行,碰到一

起就叫相遇。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种运动叫做相背而行。再让两个学生从同一地点,一慢一快向相同方向前进,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教室里一片欢笑,学生仿佛不是在上课,好像老师领着他们在玩。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变得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

篇3: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经验点滴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经验,责任心

笔者从2009年开始从事本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 在我校行政及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 经过两年多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践, 我在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粗浅的经验。现通过本文将这些点滴的经验简单做一些介绍, 与大家共享。

一、做好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意义

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的学习, 对化学知识充满了好奇, 特别是对化学实验有极大的兴趣。如果学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得好, 能够保证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开足开齐, 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特别是通过分组实验, 学生自己亲自动手, 成功地做好化学实验, 这将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这对提高学校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反之, 如果学生看不到成功的演示实验, 不能成功地做好分组实验, 这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将会是极大的打击。

二、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经验点滴

通过两年多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践, 我在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粗浅的经验。我认为, 作为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 要做好初中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要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必须制度先行。实验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化学仪器、药品管理使用制度》、《实验室危险药品管理使用制度》、《学校实验室守则》等。

2.明确实验室常规管理目标。中小学是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任务, 实验室工作的宗旨是为实验教学服务,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因此, 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目标应该是: (1) 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免遭非正常损失, 保持教学仪器在数量上的动态平衡。 (2) 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确保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 实验开出率100%, 力求更高, 并要满足课外科技活动的需要, 使仪器设备的教育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 确保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3.优化实验室环境建设。搞好实验室环境建设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洁净、整齐, 具有科学实验氛围的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以激励学生探索进取, 获取知识。实验室的环境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 要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做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 要坚持天天打扫实验室, 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一尘不染。 (2) 营造实验室的科学氛围。实验室内张贴“学生实验守则”, 两边墙上张贴中外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学科实验挂图、实验操作口诀等供学生观看, 使他们从中得到启示、获得知识。

4.熟悉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要领, 我本人及绝大多数化学实验教师都是因为年龄或身体的原因, 由教学一线转为实验教师的。虽然很多实验教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实验操作也很熟练, 但是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并不一定很熟悉。因此, 实验教师无论有着怎样丰富的教学经验, 都要加强学习, 逐渐熟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我认为要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 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 制订好实验教学计划, 并认真组织实施。实验教师要协同任课教师制订学期或学年度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的安排、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等, 计划排定后要认真贯彻执行, 不能随便更改。 (2) 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师要按照任课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或课外实验预约单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和用品。实验教师对准备好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事先要做一遍, 排除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 以取得最佳效果。尤其是化学实验中一些定型的实验装置及试剂, 品种多、用量大, 临时准备耽误时间, 实验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 (3) 做好仪器设备的借还登记工作,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做好仪器设备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是搞好使用管理的关键。所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外借、回收都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办理借还手续。做到:发放有登记, 回收有签收, 按时发放, 限期收回。 (4) 自制教具, 勤俭节约做实验, 提高实验开出率。自制教具是师生动手动脑的一项创造性活动, 也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一种好形式。自制教具有利于发扬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 有利于开发智力, 培养动手能力。同时, 自制教具往往在改进仪器性能或操作方法等方面有所创造, 成为开发新产品的一个途径, 必须积极开展。

5.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要做好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要端正工作态度。有的实验教师觉得初中化学实验比较简单, 自己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实验操作又很熟悉, 所以对实验前准备工作就不很认真, 仪器、药品在实验前才临时准备, 不事先做一遍。

篇4:初中作文教学经验点滴

【关键词】兴趣 贴近生活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指归。如何搞好作文教学呢?我总结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以培养写作兴趣来提高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一、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看”为写服务,激发学生观察乐趣和写作热情

还有一道题是通过创设特定情景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的。作文题目为《任课老师》,要求写正在本班任课的一位老师,不能写出其姓名、性别及所教学科的有关信息;通过对其外貌、服饰、神态、性格、兴趣爱好、习惯语言和习惯动作等方面的描述,能让本班师生认定写的是谁。达到这个要求的就算写作合格,否则要重写,直至成功。这道作文题以写人物为内容,提出了特殊的情境要求。不是老师提供“景”,让学生触景生情写作文,而是老师提出对象和写作要求,让学生据此去“捕捉”老师的外貌服饰及语言行为,然后写成文章。情景不是存现在眼前,而是隐藏在课后的生活中。

这样的情景作文,老师有计划地设置观察目标,把观察目标与写作需要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地把老师的教学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写作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形成观察生活的自觉性。哪怕作文基础很差的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观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可是为什么教师平时布置写观察日记,学生兴趣总是不高呢?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观察的愿望,没有既定的目标,观察后,短期内派不上用场,看不到观察的作用。但如果教师观察活动设计精巧,学生观察过程心情愉快,写作时又能马上派上用场,那么,学生必定会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解决了学生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问题,学生就有事可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2 、“听”替写铺垫,拓宽学生想象天地和写作空间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每一个青少年的头脑里都有许多美丽的幻想,他们常常可以绘声绘色地讲给自己的知音听。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如设计过这样一些题型:请学生先听一个故事开头的录音,然后叫学生想象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并把所想象的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写下来。最后是回过头来听原故事的经过和结果的录音,看谁编得更好。或者反过来,先听一个故事的结局,然后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故事的起因和经过,再听听原来的录音,比较一下谁的想象最高明。这类写作训练,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写作热情高涨。

二、回归作文本源,强化作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在教育中,我们有义务教会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这也是作文教学能够胜任的使命。可以说,亲近自然是中学作文教学的手段,更是中學作文教学的目标。当学生为一草一木而感怀的时候,当学生为一山一水而动情的时候,他们的作文便有了需要表达的思想,而他们的人格、他们的情趣同样会得到一次难能可贵的提升。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和努力。

首先,教育学生关心生活,亲近自然。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与课外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组织一些参观、访问、游览活动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做到“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引自《语文课程标准》)

其次,作文要表现生活、干预生活。根据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原则,我们应大力提倡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有感悟的东西,努力发掘并表现身边平凡生活的美和意义,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有了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作文自然就会血肉丰满,有真情实感了。虽然它也许还很稚嫩,但它毕竟是一种真实的、鲜活的、可贵的生命的活动,是创作主体个性的张扬。

三、注重课外阅读

阅读的读物和方式要多样化,要切忌单一。课外阅读的读物应允许在统一中求个性,阅读的方式要在稳定中有变化。在阅读尝试中“欣赏一个作家”任学生自由选择,不求一致;“推荐一篇文章”因同龄人推荐,更有知音之感,并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大受赏识;“系列专题阅读”则开阔了阅读的视野;每周抄写并点评自己喜爱的一篇文章的阅读方式由于抄文章也是一种享受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维护和认可。让名著经典与杂志时文并存,读写抄评与听说论辩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多样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四、进行系统化的、切实有效的写作技巧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思想、关注生活、强化阅读等固然十分重要,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大家都经历过同样的事情,都见过同样的景物,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写成一篇好文章,有的人却不能?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不同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是技巧。写作教学讲究的是宏观与微观兼顾,只有大而广的理论(指导思想)而没有系统而具体的训练,一切都是空谈。当然写作训练“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指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篇5:拼音教学经验点滴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拼音又显得十分抽象、枯燥,难点多多。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探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直观、形象教学。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叫拼音字母时,我让他们看插图、看挂图,使学生有直观的印象,从而体会字母的形和音之间的联系。新教材上每个字母都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的图表示字母的形状,如蚕表示“S”,等;有的图表示字母的音,如人们用力时发出“ei、ei、”的声音。还有的图则既表音又表形,如刺猬“C”、西瓜“X”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对字母形状有形象的记忆,帮助学生记和发音。

二、示范互助教学。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学生主要是模仿学习,我通过反复的范读让学生对字母的发音有个基本认识,再通过小组同学之间互助纠错口型和发音特点,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把听和看结合起来。如“b”和“d”、“p”和“q”、“n”和“l”、“zh”、“ch”、“sh”和“z”、“c|”、“s”之间的区别,看听结合,使学生能够准确的发音。

三、学生拼读训练。学好拼音,关键是要让学生正确发音,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在拼读训练中,教师不断纠正拼读中的差错,从而达到发音准确。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领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大声读、小声读……不断变换读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读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发音。

篇6: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经验点滴

六年级第一学期已近结束,在学校领导、以及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协助下,我成功的完成了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的教学,繁忙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感慨万千。现将我在本学期教育教学中的感触和体会谈一谈:

一、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工作中我全力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工作扎扎实实。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意,并能正确书写;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了积累语言的习惯。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含意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联系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正确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领会一些词语的意思,提高阅读的速度,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了作者观察事物方法和表达的方法。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逐步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并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能试着修改自己习作。养成了较好的语文能力。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教法设计尽量做到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要根据教材、因材施教,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讲解式、辩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唤起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主动、紧张地思考、学习。如此一课始终,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无形中调动了自己的一切思维,积极参与了活动,学习效果较好。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现象非常频繁,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必须紧密团结,而我也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协作能力、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根据教材而采取的多种形式的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习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课堂上的教师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另外,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处处尊重他们,同他们结成亲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学伴关系,这样学生会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持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渐入佳境。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指出不足,使我再学习、再改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更出色的表现!

三、班主任、语文工作中所取得的点滴经验。

1、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入手,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逐步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觉得老师更爱自己,也让学生觉得教师是良师又是益友,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如对于优生,加以了严格的要求,使其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且认真进行了辅导。还利用中午、下午放学时间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有一定的收效。使大部分学生顺利地达到了目标。

4、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与家长取得了联系,除了经常与价值通电话交流外,还与学生交心,并再次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学生的策略,最大限度争取了家长的支持,共同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四、工作中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不足:

1、由于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这是第二次带高年级、毕业班,教学经验缺乏,对于培优补差缺少好的方法。

2、虽然经常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可是对于学生的消极的思想的转化欠缺好的方法。

3、对于六年级学生的作为水平提高是否有捷径(时间短有效率)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教学,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

2、情系学生,诲人不倦,使之学而不厌。树立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3、紧跟教材、拓展教材,扎牢“双基”,形成能力。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鼓励、表扬,激励学生不断奋进。

4、注意因材施教,狠抓薄弱点,不断总结,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的方法,加大力度全面复习。

篇7:幼儿园美术教学经验点滴

经过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上,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从而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知识经验。如在画《秋游》时,通过游览活动,每个幼儿从不同角度来创作,因此画出来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则完全不同。有的表现秋天的景色,有的表现秋游时大家愉快的心情,还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秋游的整个过程。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

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二、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成人不横加干涉,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在儿童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老鼠画得比猫大;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雨天开出红太阳……成人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那么,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幼儿把画画的过程当作是一种游戏,边画边投入角色,仿佛自己就身在画中。我们班上有位小朋友受到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影响,认为老鼠聪明可爱,而猫却特别愚蠢,总是被老鼠玩得团团转,因而它就把“猫捉老鼠”画成了“老鼠追猫”,此时的幼儿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想象与现实融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这些被成人看来有些“出格”“错位”的画面往往表现了幼儿自身情感的好恶。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

知,成人不必大惊小怪,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而因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甚至可以帮助所有欣赏者包括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留下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试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读到自己儿时这闪亮的一幕时,该是何等的惬意!

三、恰当地指导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1、别忽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

在幼儿园阶段,年龄越小的幼儿绘画水平越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幼儿说是让成人了解幼儿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而且,幼儿绘画的特

点之一是边说边画,年龄越小特点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想象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意愿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绘画形式

意愿画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还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由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提高创作兴趣,激发创作灵感。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站睡觉么?”当时,我就被他问住了。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恰当地评价孩子的画

评价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为他们提供积极有效的反馈。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成人也不必大惊小怪、立马否定幼儿的作品,而应该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询问幼儿的画法并作出具体的评价。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要知道,许多科学知识的掌握,都是在生活中逐渐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来的,就好比小时候我们也许有过画绿太阳、红小草的类似经历,但如今还有谁不知道小草长在地上是绿颜色的呢?成人过多的关心与干涉只能使幼儿失去创作的源动力,扼杀了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

篇8:中专语文教学的点滴经验

目前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和普通学校一样, 仍然延续着对同一专业同一年级, 按照相同的教学计划、相同的课程和教材、相同的教学大纲、相同的教学进度开展教学, 其结果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世界是多样化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 学生的个性是多样化的。市场不欢迎“千面一人”。

我校的中专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 有着不同的性别与年龄, 其文化基础、知识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异。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不爱学文化知识, 只想学一技之长, 尽早就业。然而, 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 既便是有了一技之长, 进入社会也无法与人交流、沟通, 那么, 就不会有立足之地, 更谈不上施展所学的技能了。因此, 根据学校的专业教学实际,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适应时代要求, 体现时代特点, 我对自己的传统教学观进行了调整。

一、注重人文观, 培养健康的身心

在教学过程中, 我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把每一个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完整的人, 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观点, 在教学中让他们有发表言论的自由。教学内容答案单一化、标准化, 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方式,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与教育教学原则相违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不用成绩的高低来评定学生人品的好坏, 要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懂得, 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 来自于挑战现状, 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学”贵于“问”, “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基于这一点, 我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允许他们随时打断我的讲课, 提出学习中的学习问题。比如在上莫泊桑的《项链》时, 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路瓦栽夫人不把丢项链的真相告诉佛来思节夫人?如果告诉她, 不是就不用受十年的艰辛了吗?我让全班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踊跃回答, 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都给予了肯定, 并且问他们, 如果是你, 你会不会告诉你的朋友真相。有的学生说不会, 也有的学生说会。我因势利导指出性格决定命运, 同一件事情因不同的性格就有不同的处理结果。这样, 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人的基本素质中,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我在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的同时, 还要教学生做人, 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我曾经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要招聘一批基层管理人员, 告示发出去, 应聘者众多。董事长松下幸之助在笔试和面试中发现一位叫神田三郎的特别出色者, 但最后公布此人却未在被录取的10人之列。松下幸之助赶紧叫人复查。结果发现, 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排名第二, 因为电子计算机出了故障, 把名次排错了。松下立即吩咐, 给神田三郎补发录取通知书。第二天, 松下先生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未接到录取通知书而跳楼自杀。松下先生沉默了好久。一位部下自语道:“这么一个有才华的青年, 我们没能录取, 可惜了。”“不!”松下先生摇摇头:“我们幸亏没有录取他。意志如此不坚强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通过这个小故事, 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学生明白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 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敢于直面困难, 迎难而上, 才能有所作为。

二、强调人才观, 利用学生长处引导学习

一个人是否成才不是以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为标准的, 主要还是看他在未来社会中的奉献和影响力, 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大学还未毕业就去社会创业, 努力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 并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首富。现在我国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从工人起步的。在教学中, 我不会因某些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而不闻不问, 而是善于发现学生各方面的长处, 加以引导。

在汉字速记班上课中, 我发现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没有听课, 低头在看课外书。我没有在课堂上大发脾气, 而是走到他们跟前示意他们赶快收书, 孩子们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立即收起课外书投入课堂。我想这几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愿意看书也是件好事, 通过看书也能增加识字量。我便利用他们这一长处, 专门为学生安排了课外阅读课, 并为他们借来一些名著等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学习的书籍, 让他们在阅读中将不认识的字或念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 记在笔记上, 利用字、词典将其解决。这样既满足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心理, 又帮助他们增加了识字量, 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三、培养学习观,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1. 讲究授课的艺术性。

授课的艺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拿莫泊桑的《项链》来说, 我问学生:“小说的结尾有两个特点:一是合乎情理;二是新颖别致。而这两个特点恰好就是续写的要求。那么, 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 会怎么样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 设想一下好吗?”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 进行大胆又合理的想象。这种教法, 是从假设的角度出发, 开发学生智力功能,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 这是寻常思维训练所不能替代的。

2. 创设教学情景, 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的学生对诗词不感兴趣, 一学习诗词单元时, 就表现得无可奈何。我就用符合教学的音乐,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李煜的《虞美人》时, 我先放一段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 介绍了作者及其作品, 再让学生听一遍, 才进入诗句的讲解。在万种感触涌上心头的音乐感染中, 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印象颇深, 久久不忘。

3. 加强知识积累, 丰富文化底蕴。

“一言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人类社会发展至今, 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 人们口头表达能力的强与弱, 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年代, 这个时代呼唤着人才, 而人才就必须具备口才, 口才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人的说话能力, 像一块试金石, 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智力水平和口语表达的技巧。语言要有感染力, 就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俗言俚语登不了大雅之堂;没有知识的储备, 搜肠刮肚, 讲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来。因此, 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 业余时间搜集材料。在课上, 我让学生记录我整理的名诗古语、俗语谚语、成语的来历, 让学生做好笔记, 丰富自己的语言, 提高知识水平, 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师生关系观, 注重情感教育

作为教师要努力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一种信任, 爱是一种尊重, 爱是一种鞭策, 爱是一种激情, 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我班的学生是学习汉字速记的, 结合专业特点, 我为他们开设了普通话知识的学习, 把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得在给学生讲普通话知识时, 我在黑板上写下词组, 让他们对这些词组进行正确发音。正好下课了, 我告诉他们下节课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进行发音训练, 大家做好准备。等再上课时, 我一进班级学生们就偷偷地笑, 让我感到莫名其妙, 我也没在意。当我指名让学生站起来读黑板上的词时, 发现有不少的词组已经被调皮的学生在原字的基础上改变成另一个字了。学生都等着看我发脾气。我非但没训斥他们, 反而夸字改得不错。这一举动使学生们愕然, 改字的同学也不好意思了。从那以后, 调皮的学生上课时也能紧跟着我的思路, 认真听讲, 我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许多。课下, 学生们都能把心理话说给我听。在我得到学生尊重的同时, 学生不仅对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还直接感觉到了语文知识在专业课中应有的价值, 学生对学习语文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一篇:以存在为话题的议论文下一篇:天赐湾乡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