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拍腿音乐教案

2024-04-25

声势,拍腿音乐教案(精选9篇)

篇1:声势,拍腿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声势—拍腿》

教学目的: 1.节奏训练 2.学乐器的准备练习 3.读谱入门:节奏谱视奏 4.听力训练 5.即兴演奏

6.声势(拍腿)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具准备:

声势谱、慢四拍乐曲音带、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小瓷酒盅。

附拍腿声势谱。教学建议:

——教师带领学生,做各种拍腿声势节奏(每种样式要反复做几次一一至少四次)。

——由学生带着做。

——看声势谱视谱拍腿,(每小节的速度和次数根据学生水平掌握)。——放慢四拍速度的歌曲或乐曲,边听音乐边看谱拍腿(每小节四遍)。——每人一件打击乐,放刚才的录音,请拿双响筒的看谱敲(每小节四遍),其他乐器即兴轻声伴奏。

——选一小节做固定音型,为童谣或已学过的歌曲伴奏。

——放一段蒙族歌曲(如《蒙古人》、《草原恋》、《雕花的马鞍》等)。用小瓷酒盅做道具,学蒙古盅碗午,即兴打节奏伴奏(如加简单的动作更好)。

——拍腿声势加十六分音符练习。——换音条乐器(取下F.B),节奏照谱(可反复数遍),音高即兴,其他同学拍腿(双响筒保留)。

——分组, 每组选一首童谣或儿歌编一个伴奏谱,每架音条琴选一个固定音型,节奏乐器选一个固定节奏型,。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谱子。

——这种方法也可移植到键盘乐器上(同样去掉F.B音,或在黑键上)即兴,可2一3人同时弹奏,其余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提示

音乐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有操作。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个教案提供了一种可能。

篇2:声势,拍腿音乐教案

教学目的:

1、节奏训练

2、学乐器的准备练习

3、读谱入门:节奏谱视奏

4、听力训练

5、即兴演奏

6、声势(拍腿)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声势谱、慢四拍乐曲音带、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小瓷酒盅。

附拍腿声势谱。

教学建议:

——教师带领学生,做各种拍腿声势节奏(每种样式要反复做几次一一至少四次)。

——由学生带着做。

——看声势谱视谱拍腿,(每小节的`速度和次数根据学生水平掌握)。

——放慢四拍速度的歌曲或乐曲,边听音乐边看谱拍腿(每小节四遍)。

——每人一件打击乐,放刚才的、录音,请拿双响筒的看谱敲(每小节四遍),其他乐器即兴轻声伴奏。

——选一小节做固定音型,为童谣或已学过的歌曲伴奏。

——放一段蒙古族歌曲(如《蒙古人》、《草原恋》、《雕花的马鞍》等)。用小瓷酒盅做道具,学蒙古盅碗午,即兴打节奏伴奏(如加简单的动作更好)。

——拍腿声势加十六分音符练习。

——换音条乐器(取下F、B),节奏照谱(可反复数遍),音高即兴,其他同学拍腿(双响筒保留)。

——分组,每组选一首童谣或儿歌编一个伴奏谱,每架音条琴选一个固定音型,节奏乐器选一个固定节奏型,。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谱子。

——这种方法也可移植到键盘乐器上(同样去掉F、B音,或在黑键上)即兴,可2一3人同时弹奏,其余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提示

篇3:对小学音乐声势教学的思考

一、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

学会聆听是音乐课堂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在情景氛围中学会安静地聆听,充分感受音乐,不仅领略音乐包含的情感要素,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并尝试记忆音乐中的简单乐句等。在音乐声势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乐器现场演奏、歌唱示范、师生合唱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聆听,获得对音乐的感知与记忆。

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因为节奏让音乐更有生命力!声势教学法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为此,教师要从认识音乐节奏中的音符、节拍和节奏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比如,让学生认识音符,教师可以通过彩色的卡片、图片,让他们辨别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在认识音符的基础上,感受不同音符的时值。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音乐节奏中的2/4、3/4、4/4等节拍,感知不同节拍的音乐旋律与歌曲,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音响效果,从而表达多样化的情感。

三、在音乐律动中学习音乐要素

音乐律动可以通过不同的肢体表现出来,根据肢体律动选择合适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律动中学习音程、歌词、音符时值、节拍,这是声势教学法的重要内容。教师选择合适的乐曲旋律,一般以优美动听、节奏型简单且易于小学生记忆为主,设计肢体律动的动作时,根据乐曲旋律的走向和起伏,融入拍打肢体(手、腿)、跺脚等简单而形象的动作,充分感受不一样的律动。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声势教学时,应突出过程性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抓实抓好以上环节。此外,教师要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形式,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摘要: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已被很多音乐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采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抓实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篇4:对小学音乐声势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声势教学法;思考

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声势教学法不仅不受场地与教学器材的约束,同时师生可以自由灵活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音乐教学与自由活动中都可进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音乐声势教学,教师的弹奏、学生聆听、充分感受音乐,伴随美妙的音乐他们还自发、自由地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创造出动人的美感,让他们享受于音乐,享受快乐的课堂。

一、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

学会聆听是音乐课堂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在情景氛围中学会安静地聆听,充分感受音乐,不仅领略音乐包含的情感要素,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并尝试记忆音乐中的简单乐句等。在音乐声势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乐器现场演奏、歌唱示范、师生合唱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聆听,获得对音乐的感知与记忆。

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因为节奏让音乐更有生命力!声势教学法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为此,教师要从认识音乐节奏中的音符、节拍和节奏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比如,让学生认识音符,教师可以通过彩色的卡片、图片,让他们辨别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在认识音符的基础上,感受不同音符的时值。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音乐节奏中的2/4、3/4、4/4等节拍,感知不同节拍的音乐旋律与歌曲,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音响效果,从而表达多样化的情感。

三、在音乐律动中学习音乐要素

音乐律动可以通过不同的肢体表现出来,根据肢体律动选择合适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律动中学习音程、歌词、音符时值、节拍,这是声势教学法的重要内容。教师选择合适的乐曲旋律,一般以优美动听、节奏型简单且易于小学生记忆为主,设计肢体律动的动作时,根据乐曲旋律的走向和起伏,融入拍打肢体(手、腿)、跺脚等简单而形象的动作,充分感受不一样的律动。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声势教学时,应突出过程性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抓实抓好以上环节。此外,教师要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形式,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篇5:声势,拍腿音乐教案

声势律动,即是运用声音和姿势相结合的方法感受音乐节奏的律动,通过不同的姿势发出与音乐节奏一致的声响,如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发出节拍。其实,这种声势结合的方法早在音乐诞生之时就出现了,人们通过身体动作记住节拍,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趣味性,也能够更好地激发音乐创作欲望。声势律动方法也被叫作“体态律动”方法,由于部分学生天生乐感不足,所以我们创造出这种音乐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乐理规则,其目的与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通过声势律动的教育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创作音乐的机会,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深化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同时,每一种音乐理念与身体律动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也是声势律动方法的一大突出优势。

二、声势律动对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学的发展已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不同于高等专业的音乐教学,初中音乐更偏向于传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而现在的声势律动教学方法就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声势律动方法,可以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现在的初中生身体正处在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精力旺盛,肢体运动协调,拥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和表现能力,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声势律动的核心正是身体运动与音乐的结合,所以十分符合现在初中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也与初中生的学习方式更加贴切。比如,老师可将上课前十分钟设定为“音乐身体演绎”环节,音乐课堂上的身体律动教学通过无形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每时每刻都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拍,从而进一步让学生熟练运用这一方法练习音乐节奏,达到教学目标。

其次,声势律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兴趣、发掘学生的创作才华。音乐的旋律原本是无形的,但是通过身体动作将之转换为有形的节奏,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旋律,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表达对音乐的想法及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老师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乐队(乐队由主唱、吉他手、鼓手组成),学生也可自由更改乐队形式,以课上教学、课下练习的方法,安排课堂表演时间,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音乐教学有多种不同方法,声势律动只是其中之一,而对于该方法的运用也有其自身的使用原则,我们应当严格遵循。此外,我们需要认识到声势律动教学方法只是对音乐课堂起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代替音乐课堂教育。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遵循适度性原则,由于声势律动是通过身体动作调动学生兴趣的,所以部分学生往往在进行正式的音乐学习后,心思仍停留在身体动作创造上,这样会影响到音乐课堂的正常学习,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应当掌握好声势律动的适度性,以身体动作为辅,音乐学习为主,把控课堂动与静的结合,完成音乐教学目标。

其次,声势律动方法还应具有一定指向性。该方法是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创造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声势律动环节中明确教学目标。

四、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借助音乐节奏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音乐节奏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律动效果,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使自然节奏和律动得到充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借助声势律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将舞蹈和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渲染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音乐情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律动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第三,借助声势律动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要真正地品味到音乐作品本身蕴含的韵味,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五、结语

声势律动是一种十分适用于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把握声势律动教学的原则,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兴趣最大化地激发出来,使学生更透彻深入地了解音乐这一学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摘要:音乐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是艺术表现的载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声势律动教学方法,将其融入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律动感,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围绕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汪常仙.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04).

[2]钱璐.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5(10).

[3]张燕梅.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07).

篇6:音乐教学中声势教学法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学 声势教学法 内涵 应用

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就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变化。音乐教育贯穿于我国教育的整个阶段,不仅存在于普通的教育过程中,更在专业教育中得到优化。音乐教育拥有多种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音乐教育的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音乐教学方法。声势教学法属于奥尔夫教学体系,是现阶段使用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声势教学法能够把思维和动作统一起来,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音乐的理解。声势教学法能够激发人原始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一、声势教学法的内涵和优势

(一)声势教学法的内涵

声势主要是指能够发出声响的人体动作,例如拍手、拍腿、跺脚和捻指等动作。声势教学法主要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开展的声势训练方法。在当代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法运用非常广阔,而且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声势教学法把动作、节奏、演奏、演唱、朗诵融为一体,使音乐教学集合了多种方式。声势教学法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础类别。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包括五种教学方法,分别是节奏朗读教学法、律动教学法、声势教学法、器乐表演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其中声势教学法是最为原始和直接的教学方法。声势教学法突出动作与音乐的结合,学习者可以在音乐节奏中,运用自主的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内涵。

(二) 声势教学法的优势

声势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声势训练中,学生可以锻炼听辩能力。一段音乐作品,通过学生仔细的聆听,就会辨别出不同音乐之间的差异,学生就会根据差异产生多种思维,形成对音乐丰富性的感悟。声势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在声势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做出相关的动作,而动作是形象的训练,动作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音乐教学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教学难点。音乐是抽象性的体验,学生的记忆能力需要在长期的音乐教学训练中得以实现。声势教学法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感知能力。音乐是律动的节拍,音乐乐感培养来源于天然的体验,更来源于长期的感知能力熏陶。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通过声势教学法来实现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声势教学法因为有动作作为支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容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音乐创造能力。创造力是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声势教学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是明显的,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我国多位著名作曲家对声势教学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声势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通过节奏模仿,增强音乐辨识能力

音乐教学中设计的专业知识较多,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音乐辨识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音乐辨识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否通过听觉第一时间判断出音乐的基本要素,例如音阶、音符、时值等。声势教学法通过节奏模仿,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特性,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节奏模仿,由慢到快的节奏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辨识结果,作出对节奏的基本认知。节奏模仿是声势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步骤,通过节奏模仿学生能够把音乐常识进行简化,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感受。

(二)开展接龙游戏,加强节奏训练

一部音乐作品具有一个主旋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主旋律呢,声势教学就是一个直观的方法。接龙游戏是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接龙游戏就是通过教师的节奏引导,学生进行连续性的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音乐节奏有了初步的记忆,而且在记忆中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接龙游戏需要教师进行充分引导,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学生有重要反映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作,通过变换的不同动作,产生更多优质的效果。

(三)注重节奏创作,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声势教学的优势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进行音乐学习。这种方式尤其时候小学阶段的音乐的教育。孩子们在动作中,能够自主发挥音乐创造能力。例如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其多列》,这首歌曲节奏感强,短小精炼,容易学习,学生通过跟随教师打出节奏,然后就会自主的进行节奏的更新和创作,形成更加崭新的音乐创作。声势教学具有动作的变幻性,同时也具有了创作力的多变性。

(四)采用声势伴奏,强化特色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中最具有特色的方法就是多声部教学方法,而声势教学与多声部教学具有统一性。声势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最原始的音乐感知,加上具有特色的音乐类型,声势教育就会呈现出多种音乐类型共同发展的局面。通过声势伴奏,学生们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是一定音乐素养的积累。通过声势训练学生能够增强身体的协调性,通过多种参与,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合作能力,实现音乐教学从传统转为现代,从单一性转为多样性。

三、结语

音乐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科目。音乐教育能够增强人的艺术创造能力,能够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能够体现审美思想价值。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根据音乐本身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声势教学法把音乐和感官統一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协调,将音乐植入动作化语言中,形成对音乐的具体体验。声势教学法可以应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在成人音乐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J].曲阜师范大学,2011,(02).

[2]白璐.浅谈声乐艺术中的呼吸原理和训练方法[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3).

[3]刘亚军.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儿童多种能力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2,(09).

[4]李红菊.2012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学前篇[J].艺术评论,2013,(05).

篇7:声势,拍腿音乐教案

一、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兴趣, 而声势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 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得他们的兴趣集中点比较短, 需要通过肢体动作等外部条件的辅助和刺激来进行学习, 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律动式的音乐教学是促使孩子们乐于参与音乐的最佳方式之一。

一般而言, 在积极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时, 需要孩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映, 如:语言反映、身体反映、内心反映、歌唱反映、演奏反映等。声势活动把幼儿从板凳上解放出来, 要求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动起来, 产生很多丰富、立体的音响效果, 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融入到教学之中, 同时容易引起他们的表演和创造欲。近代西方先进的音乐教学及其改革得到的一项普遍的共识是让儿童尽可能一切都通过自己做, 从实际的做中来学习一切, 包括音乐及其技艺。这正是意大利女教育家Haria Montessori创建的蒙特梭里教学体系的根本要义。德国音乐教育家欣得米特也说过:“做音乐比听音乐更好。”音乐的生动性, 非自己亲自动手不足以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因此要强调要求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 诉诸感性, 鼓励和培养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

“声势”活动将身体语言作为音乐的“化身”, 把幼儿心中对音乐的感受, 通过身体的动作表现出来, 这种方式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

1. 节奏感的培养。声势活动以身体为乐器, 通过动

作挖掘人与生俱来的节奏感, 体验和发展人更加敏锐的节奏感。人的动作本身就最富有节奏动力, 从最简单的走、跑, 到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本身, 就蕴含着丰富的动作节奏教学的素材。而对儿童来讲, 通过动作来发展其对节奏的直接感受和体验, 则是最佳年龄接受期。因为这个年龄段身体的协调、身心的敏锐反应及表现, 都最适宜结合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这种方式, 方法简单, 效果却最好。

2. 创造力的培养。

声势活动经常以教师先给出一个片断, 由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即兴的创编或将听到的音响 (音乐) 即兴做出身体动作的反应, 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对声音的感受, 如:声音的高低、走向及强弱变化, 甚至不同的音色、曲式结构, 用动作来表示时, 就必须要有想象力才能做到, 甚至因为声音的非定量性和多解性, 动作的反应完全有更大的自由度去表现, 这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对于音乐教学来说, 不应有一个系统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 音乐课堂应永远是动态的、变化的, 许多音乐教师在理论上同意音乐教育要培养幼儿想象力, 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代替幼儿的思考。

3. 协调能力的培养。

声势活动要调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对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无论是演奏、合唱, 还是重奏、重唱等活动, 常会遇到声部间多种不同比值的节奏关系。个人双手操作方式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备既能各自独立, 又能相互协调的能力。如:让幼儿左手匀速地拍, 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 右手上下直线拍, 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这说明各自独立活动, 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 那么, 若在教学中加入声势活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协调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活动是耳、脑、眼、手等多位一体地敏锐地联系起来对音响的内在感受。利用声势活动是教授音乐的一种方法, 不仅可以发展幼儿音乐感, 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基本能力, 如创造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分析力、集中力和感受力等, 比“坐着听”、“坐着唱”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笔者认为应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积极倡导声势活动训练, 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

篇8: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声势训练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尽管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会得到学校、学生、家长等方面更多的重视,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对于文化艺术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地显现出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声势教学法源于奥尔夫教学体系,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声势训练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和动作有效的统一,使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对节奏意识的加深,增强对音乐方面的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声势训练。所谓声势训练,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能够发出声响的人体动作训练,具体包括拍手、跺脚、拍腿等。声势训练教学法突出动作与音乐方面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感受到节奏,自主运用身体做出各种功动作,充分感知到音乐的内涵。声势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它将动作、演奏、节奏控制等融入一体,集合了多种教学方式,使小学音乐教学能够融入更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枯燥感逐渐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声势训练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其优势能够明显地显现出来。首先,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锻炼自我的听辨能力,特别是同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差异,他们通过仔细的聆听,可以得到不同的音乐感悟。其次,学生可通过声势训练,不断地提升其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在声势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音乐熟记相关动作,而动作也相应地帮助学生增强了其记忆能力。特别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其自学习能力和复习能力相对较差。小学音乐中许多音乐知识其中包括乐谱等都需要学生良好的熟记,而这方面又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缺陷。因此,声势训练的应用,给予了学生科学的记忆方式,促进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元素。再次,声势训练能够增加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感知,促进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音乐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现阶段的小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小学生对于音乐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对其的热爱程度不够。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乐感的培养,更多地需要来自于天然的体验,更多需要来自长期的音乐感知。声势训练,增强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三、声乐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通过对节奏的模仿,增强学生音乐的辨识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从而通过听觉判断音乐的基本要素。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使其借助音乐节奏模仿感知音乐的特性,使学生能够慢慢地体味到音阶、时值、音符等音乐基础概念。学生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下,不宜掌握和理解这种概念性的知识点。而通过声势训练教学,学生可以有效的结合节奏模仿,结合这些节奏的感化,来感悟这些概念。学生对于此类音乐常识不断的简化,使其形成了自我独特的学习感受。

2.通过游戏加强学生节奏感的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是一项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旋律呢?声势训练教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开展相关游戏教学如接龙游戏,来对学生进行节奏模仿引导。这种将声势训练包含到游戏中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中以听唱教学内容为主的单调模式。学生通过趣味游戏,增强了对音乐感的记忆,促进了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音乐的节奏感,使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3.选择适当的歌曲进行声势训练

小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前,接触最多的音乐就是儿歌。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能够接受声势训练,是声势训练在音乐课程推广的首要问题。而教师利用儿歌进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生通过唱儿歌来进行声势训练,可以使学生对于声势训练教学的陌生感大大降低。比如,教师在进行儿歌《幸福拍手歌》讲解时,当歌词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时,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当歌词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脸”,让学生随着节奏拍拍脸。上述这些声势训练的应用,使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把控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让他们感受到声势训练在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为他们更好地培养乐感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4.重视声势训练的反馈

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声势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这种教学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特别是学生对于这种声势训练教学的适应度,教师要及时的总结留言。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细化教学流程,使整个教学更加地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地向前迈进。

四、结语

总之,音乐方面的学习将贯穿整个教育阶段,同时音乐也会促进人类心灵的升华。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教育。它能不断地培养小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于文化的热爱。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小学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的容易,更加的主动。它把音乐和听众的感官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协调起来,植入动作化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石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3,(02).

[2]钟雪.基于人文化视角探究小学音乐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J].音乐时空,2014,(06).

[3]吴超明.谈“视觉音乐”——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2002,(06).

篇9:声势,拍腿音乐教案

一、学会聆听

听是声势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声势教学质量的基础。所以,在提高声势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教会学生的就是聆听,因为只有懂得了“听”,学生才能随着“听”到旋律“動”起来,才能支配肢体动作,才能有效地将音乐和动作协调起来,产生美,进而为提高小学音乐声势教学质量做好保障工作。

比如,《小鼓响咚咚》是一首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在音乐中表现的作品,也是旋律比较清晰的一首儿歌,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聆听”,除了听歌词之外,还要听歌曲中的旋律,感受“小鼓”的鼓点,然后,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手指敲桌子,随着音乐中的旋律来进行敲打,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跟不上节奏、会乱,但是,随着聆听的深入,学生慢慢就会走进音乐,敲打桌面的声音也会和谐。

二、学习歌词

歌词是学生理解音乐的保障,也是提高音乐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力差,又不能真正理解歌词的大意,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歌词,去理解歌词大意,进而引导学生在歌词的学习中进行声势教学。

例如,在教学《木鼓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大意,感受歌词中所表达的那种欢乐的气氛,在授课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佤族”,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木鼓,同时,通过对歌词的介绍来引导学生感受当时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场景之中。接着,我引导学生借助“脚尖点地”的形式来随着自己对歌词理解以及旋律的展示来进行声势教学,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节拍学习质量的提高。

总之,素质教育下,我们要重视声势教学,有效地将音乐的歌词教学、聆听教学、简谱学习以及音符学习等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进而在展现音乐魅力的同时,也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以及高效音乐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杨慧.声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大观,2014(10).

上一篇:格蕾丝餐厅广告策划下一篇:钢铝散热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