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购全球化挑战和启示

2024-04-25

乐购全球化挑战和启示(精选6篇)

篇1:全球化时代化肥产业的挑战和应对

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IT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互联网使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信息化和互联网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全球已成为地球村。

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并推动的全球化时代其特点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讨论经济和科学两方面的特点。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故而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均衡发展。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随着IT产业的发展,也带动其他高新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这些发达国家纷纷撤出低端产业链领域,并将传统产业资金技术人才转向高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和金融产业,以及新能源的研发,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

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力图通过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过释放市场对全球经济再分工:他们以生产控制高端产品高新技术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但由此也造成美国等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从而在2007年底爆发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始料未及的。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也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的经济得以高速发展,迅速填补了西方国家留下的经济空缺。在此期间,我国化肥产业也大力发展,大量引进先进化肥装置,大中小化肥齐头并进。

目前,中国经济实力已大为增长,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占世界制造业的19.8%,美国为19.4%;去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占全球GDP的9.5%,相当于美国GDP的40.2%;外汇储备达3万亿美元。

这一切都得益于全球化时代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全球化时代另一特点是促进了科学技术全球广泛的合作,“人造太阳”科研项目是最为典型的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新能源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基于传统石化能源的三废污染性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苏联、欧盟联合实施了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也称人造太阳计划。模拟太阳能释放过程,即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2003年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加入,成为七方合作项目。2007年运作。这是全球范围的科研合作项目。

受控热核聚变能是清洁高效而又无核电放射性污染的人造太阳能,ITER计划的实施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大规模地使用核聚变能,从而解决人类新能源问题。

然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推动全球化科研合作的同时,当然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在科学技术上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凭借他们的科学技术强势地位,对于高新技术的合作研发,大多以科学先进的七国集团(G7)为主,而将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同时,宣称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将知识经济化,对于已研制成功的高科技产品,也不轻易卖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中国贸易顺差。

而对于传统产业,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他们的先进强势格局及既得利益,保护其对科技知识以及技术复杂的传统产业的垄断和控制地位,将传统产业的科学知识与技术融为一体,组合成科技知识产权,加以保护。故而他们虽然口头上宣传科学技术全球一体化,但却用知识经济化来掩盖其对科学知识保护之本质。

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技术复杂的传统产业继续深化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以下进一步讨论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化肥产业产生的影响。

化肥产业是技术复杂的传统产业,经过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百余年的研究,技术日臻完善,其技术开发空间和提升力度日趋减小,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由于电子计算机及计算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对传统化肥产业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开发和计算,从而基本掌握了化肥产业的知识核心和技术核心,以及发展趋势和规律。故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将化肥产业定位为“夕阳产业”,不再继续发展。原来的技术力量只留守部分,其余的纷纷转向信息产业、高新技术、新能源等“朝阳产业”;或开展新一轮全新的化肥技术研究。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其对传统化肥产业的技术垄断,先进化肥公司遂将化肥产业的科技知识与技术融为一体,组合成“科技专利”,并且积极宣传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期继续保持其对化肥产业技术和知识的双重控制。这一切,阻碍并滞缓了发展中国家对化肥产业的继续发展和节能降耗。

2 传统化肥产业的弊病

2.1 传统化肥生产过程分析

传统的化肥产业是以地下资源为主要原料:氮肥以地下碳基石化资源为原料;磷钾肥以含磷钾的矿石为原料。在开采、提炼、制造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能源,其能源供应以传统的碳基石化原料为主。

传统化肥生产过程可表达如下:

2.2 弊 端

从上述通用表达式可见,传统化肥生产有如下特点和弊端。① 原料采自地下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经过数百余年的开采,已日渐枯竭。② 排出的三废产物污染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的化肥,如基础氮肥——合成氨、尿素,还会排出温室气体CO2,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平均温度升高,气候变化无常,经常有极端天气出现。③ 化肥生产还是高耗能产业,在采矿、提炼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消耗能源。尤其是基础氮肥产品——合成氨和尿素,均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产的,这不但投资巨大,也是导致产品能耗高的重要原因。

化肥生产的能源一般是碳基石化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地下资源的利用过程也排出三废物质;同时还排出CO2等温室气体。

由此可见,化肥产品排出的三废物质和CO2温室气体是双重的。人类虽然得到了化肥产品,但造成了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和气候环境受污染和危害,人类必须对这种黑色高碳型高能耗生产模式进行反思并改革。

3 挑战与现实

由上分析可见,全球化时代传统的化肥产业面临着两大挑战:其一为传统化肥产业的高碳型黑色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气候问题;其二为知识经济时代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知识技术封锁垄断,从而遇到技术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

然而,从现实角度来考察,人类为了生存,不能缺少化肥。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由于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极端天气而造成粮食减产,已经为粮食危机敲响了警钟。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因此,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生产化肥,并进一步发展化肥来保障粮食的供应。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以上的人口,基于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且地少人多这一国情,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因而毋庸置疑,党和政府今后必然会继续支持传统化肥产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然而,面对全球化时代的上述挑战,化肥产业将如何应对?

4 应对措施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写入党的十七届五中报告及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单位产值GDP的能耗指标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7%。

若将我国十二·五规划精神引入化肥产业,必须切实改变传统的黑色高碳型生产模式,走节能减排为主线的绿色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

再从十二·五上述两项指标来分析,都与化肥产业的运作关系密切。由于我国能源的80%来自排放CO2的石化能源,因此,对于只耗能而无排放CO2的普通产业而言,十二·五期间,控制能耗下降16%已是极限要求;而对于既耗能又排CO2的传统化肥产业,因为还有碳耗指标,故而压力更大。为此,十二·五期间化肥产业必须承担降能耗降碳耗的双重任务。切实推动化肥产业走既节能降耗又减排三废产物和CO2为主线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具有艰巨的紧迫性。

对于这一新的化肥发展模式,可归纳说明如下。

4.1 三废治理

全面治理化肥产业在采矿、炼制及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渣、废水、废气,实现零排放及循环经济。保护化肥生产区域的生态环境,将原来的黑色污染产业改造成绿色产业。三废治理是创建我国绿色化肥产业首要的任务。工信部就三废治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逐年加大,化肥产业理应积极治理本行业存在的三废污染,具有紧迫性。

4.2 减排CO2

近年来,天气变化无常,极端灾害性气候频繁出现,气候变化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严重问题,是当前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

然而,气候变化是极为复杂的科学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持不同观点者虽有争论,但气候变化是两者共同作用之观点已取得共识。

所谓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利用地下碳基石化物质,如油、煤、天然气等,产生能源而排出CO2,形成温室效应,从而使地球温度升高及大气变化复杂。为防止CO2浓度继续升高,从上世纪90年代起,联合国召开了多次气候会议,达成了减排CO2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0)及《京都议定书》(1997)确定的原则为,西方发达国家应承担明确的减排CO2目标;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CO2目标但应负有减排义务。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协议》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的行动。

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也应积极行动。为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两个约束性指标:能耗下降16%;CO2排放下降17%。

CO2排放除了能源利用之外,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如化肥产业,若用碳基石化资源来生产基础化肥——合成氨,同样也会排放CO2。若以煤为原料,元素平衡式如下:

undefined

可见,生产1 t NH3,会同时排出2.28 t CO2,其排放的CO2量很为可观。故而化肥产业更应自觉减排CO2,以消化十二·五规划中设定的CO2排放下降17%的约束性指标。本文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1)生产固碳化肥产品

利用基础化肥液氨能与CO2反应的特性,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CO2固定,并固化为固体化肥产品,从而达到减排CO2之目的,这是一个既生产化肥又达到减排CO2的一举两得之举。

若以液NH3为原料来生产NH4NO3,NH4Cl,(NH4)2SO4等化肥产品,或用NH3生产其他下游产品,则并无固碳功能。在氮肥生产中,只有尿素和碳酸氢铵两种化肥产品具有固碳功能,反应式如下:

undefined

undefined

由反应式可见,碳酸氢铵的固碳功能最为理想,优于尿素。

用元素平衡式可以分析,不论以何种原料(煤、石油、天然气)生产碳酸氢铵,都能固定系统中释放出的所有CO2,液氨还有多余可供进一步减排之用。而生产尿素时,只有以天然气、轻油为原料系统的CO2才能全部固定;若以煤为原料,系统并不能固定所有的CO2,仍有部分CO2要排入大气。

(2)固碳技术

将碳基石化资源利用过程中排出的CO2固定住并存封,使之不排入大气,就是“固碳技术”。

先考察一下目前世界关注并正在开发的“深埋固碳技术”,包括脱碳、压缩、封存三个阶段。

用物理或化学吸收法将石化电厂或其他产业排出的CO2吸收下来,再解吸回收为纯CO2气体(第一阶段);在高压下压缩为液态(第二阶段);液化后将其深埋封存于海洋深处或地下深处(第三阶段)。

化肥产业之一的合成氨生产中,将系统中产生的CO2脱除及回收是工艺的要求,故而脱碳技术是一项现成而成熟的技术,即对于合成氨工艺而言,“深埋固碳技术”的前两阶段(脱碳和压缩)并不困难,只要将压缩成液态的CO2去封存深埋即可。

由此可见,化肥产业开发“深埋固碳技术”具有独特的行业技术优势,这是排碳大户火电站所不具备的。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团队协作,建设我国“深埋固碳技术”示范装置。开发出的技术不但可在本行业应用,还可推广到传统的石化电站,在我国CO2减排中发挥作用。项目经费建议从国际能源署碳融资基金获得。

4.3 节能与低碳经济

全球化时代的节能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节能也已赋予了全新内容:因为节能不单联系着经济效益与产品的成本,同时还与气候变化等因素相关联。基于能源主要来自碳基石化资源的实际情况,故而能耗越高,CO2排放也越多。为此,各国政府积极倡导以减排CO2为主旋律的节能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节能即减少碳足迹的理念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化肥产业而言,由于技术复杂,我国的化肥装置基本上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其定位为夕阳产业,不再继续发展。并且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封锁与垄断的情况下,欲使装置能耗指标有所突破,将能耗进一步降低,难度不小。

本文认为,化肥产业的节能与低碳经济,应重点开展以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知识核心为主,进行自主知识创新,然后以创新知识为导引,开发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肥新技术,这是引领我国传统化肥产业实现新的节能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走向化肥强国的合理途径。

4.4 探索研究新的化肥生产方法

人类施用化肥使农作物增产,虽然不足一百年时间,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的不断扩张,粮食的需求大为增加,因而现在人类已离不开化肥。

但是,随着全球化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化肥生产方法和过程,权衡化肥生产对人类的利弊得失。

传统化肥生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原料问题;投资与能耗问题。

若以基础化肥合成氨来考察上述两问题:工业上合成氨生产的原料以碳基石化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与传统火电厂的原料相同。从而其弊端亦同时显现:排出的三废物质污染了人类生存环境,尤其是排出的CO2温室气体使天气变化无常,全世界深受其害,此点最为令人忧虑!另一方面,碳基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经过一二百年的挖掘已逐年减少,有朝一日终究会枯竭。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将本国煤炭石油等作为战略资源不再继续开采。

同时,化肥生产的建设投资和生产能耗也十分巨大,亟需改革。仍以合成氨为例,由于采用碳基原料及高温高压条件下操作,建设合成氨生产装置的投资费十分昂贵,新建一套大型化肥装置需数十亿人民币;另外,单位化肥产品能耗也很高,如果沿袭传统的合成氨生产路线,能耗已临近极限,约为超过理论能耗的50%~100%,已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为此,人类必须未雨绸缪,针对上述两大问题开展探索研究。不言而喻,西方发达国家必然会率先开展探索性实验研究,只是未报道而已。

我国的应对措施:(1)首先要搜集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上述问题而开展研究的科技信息;(2)同时,国家科技部也应组织班子,启动上述两方面的实验探索研究。

摘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针对化肥生产存在的弊端,提出应对措施。

篇2: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三大特点即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回避的挑战。十七大是一个新的开局,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环境的有利因素,又必须及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格局。

机遇: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尽管遇到内部和外部一些问题和风险的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仍取得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骄人成绩,在国际经济之林中一枝独秀,令世界瞩目,令国人振奋。这一重大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及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这个良好机遇。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世界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重新配置。我国则通过有效地推进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为融入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适应了新的形势。多年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自2002年底,我国加入WTO一周年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经济在2003~2006年期间分别增长2.7%、4.1%、3.5%和3.9%,年均增长3.6%。特别是2006年世界经济增速是二战以来仅次于2004年的第二个快速增长年。这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外部市场。我国则充分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提供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速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0%的佳绩。2006年经济增速达到10.7‰是加入WTO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006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其中,美国经济继续走强,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势头明显增强,日本经济已经基本摆脱了通货紧缩,开始加快增长。世界及主要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对外需求扩大。我国充分利用了国际市场,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2006年,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1%,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此外,针对国内一些资源短缺的状况,我国在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资源性产品的同时,还在西亚、北非、南美、东南亚、中亚等地建立了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原油生产基地,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在境外也形成了相当规模生产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倡导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为其跨国公司更多地利用世界资源和占领国际市场而设计的。而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潮流,适应世界科技创新浪潮和世界产业布局重构特别是世界制造业继续转移的形势,继续引进外资,不仅补充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在吸引资金的过程中同时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积极推进国内技术自主创新工作,进而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率。

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按照WTO规则完善市场经济政策、法规,与世界共同分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更新了观念,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素质。

挑战: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

我国在充分利用世界有利因素实现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世界经济运行中不利因素的挑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世界市场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比预期放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扩大和经济增长速度。据美国普查局测算,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占我国GDP总量的7%左右。国际社会普遍预计,受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可能要低于2006年。

贸易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世界贸易不平衡程度目前虽略有缓解,但状况依然严重。再加上世界经济放缓,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抬头。据英国经济智库集团近期面向全球286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剧;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保护幼稚产业以及关乎国家安全的产业,贸易保护主义也逐步加强。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仍主要依靠低价竞争和数量扩张来推动出口发展。这种粗放型增长导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我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进而加剧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吸引外资面临新的挑战。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容量大、劳动力成本低以及政治、社会稳定等优势,近年来我国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当前我国吸引外资面临新的挑战是,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制造业产业转移趋势有所放缓,一些跨国公司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加大了对其他发展国家的投资力度,2006年我国吸引外资比上年下降4.1%就说明了这一点。再加上我国目前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吸引外资的优势有所减弱。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随市场调节而逐渐升值,未来升值的压力仍较大。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更快、更大幅度地升值,以解决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国际组织反复强调中国应实施更灵活的汇率政策,以缓解全球贸易失衡状况;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国际投机资本可能大量流入。虽然,由于美国、欧盟从我国进口的消费品需求具有很大的刚性,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汇率变动对缩小我国外贸顺差规模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不可掉以轻心。

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在高位上波动将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加重了我国节能降耗任务紧迫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时期,而国内一些资源短缺,因此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所需资源。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在国际初级品市场定价领域的话语权较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部市场的变化,经济发展成本可能上升。

为此,我们应密切关注当前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大力调整内需和外需结构,努力扩大国内需求,逐步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进而减弱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第二,实现出口渠道多元化,并将发展对外贸易重点从数量规模的扩大转向质量和技术的提升,从而逐步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平衡。同时,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尽可能降低不利的影响程度。

第三,继续坚持积极的利用外资政策,但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第四,按照自主、可控、有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但应有效把握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幅度和步伐,避免因过大、过急的变化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和震动。

第五,在能源方面:一是在国内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建立健全我国重要战略性资源储备制度,密切关注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走势,适时调整进口规模:三是我国作为国际初级品市场最大的需求方之一,应尽快提高在国际初级品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尽可能把价格变化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四是加强与非洲、拉美、澳洲、中亚等国家在资源开采領域中的投资合作,拓宽进口来源渠道,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第六,积极分流外汇储备,促进官方外汇储备和运用的多样化,适当减少美元长期贬值造成的损失。

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制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按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作思路,用世界眼光谋划我国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我们一定能够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篇3:乐购全球化挑战和启示

一、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一) 贸易地区结构不平衡, 与出口市场多元化目标相悖

中国出口高度依赖美、欧的风险早已存在, 危机使这一风险变成了现实, 这使我国加大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力度显得尤为紧迫。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风险集中, 摩擦增多, 经济效益不高。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的今天。目前, 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60%。美、欧、日三大经济体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特别是美国的经济表现和经济政策调整对中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 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摩擦势头增强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 已成为世界各国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国。入世以来至2009年年底, 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647起, 占以往所有案件的53%, 年度高达62起左右, 且大案要案数量明显增加, 涉案金额逐年攀升。同时, 我国自身在经济结构体制和国家政策保护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继出台了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 致使中外贸易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 给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 对外贸易结构有待优化

贸易方式上加工贸易主导, 一般贸易比重过低。从出口结构上看, 由于我国显著的劳动力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据很大比重, 高新技术产品仅占30%。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0.03%左右,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 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 自主产品出口不足10%, 缺乏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渠道, 我们仍然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就是说, 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 中国产品或生产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在中高端分工位次上, 一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 我国外贸规模扩大的同时, 迫切需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提升一般贸易的比重, 促进外贸自主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 逐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恢复和稳定东南亚市场, 东盟、韩国等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韩国的贸易都呈逆差, 应调整商品结构, 适应对方市场需求。开拓非洲和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整体上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我国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具有一定优势, 因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档次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在发达国家市场上, 我国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逐步扩大参与水平分工的比重;在新兴市场上, 我国要适应不同国家不同的消费层次, 依托于我国产业结构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实施更为灵活的外贸发展对策。

(二) 应对贸易摩擦, 完善争端解决机制

企业无法直接使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这就可能造成政府出于利益的考虑而搁浅在国内阶段。企业不能参与也导致贸易争端解决过程中专家组缺乏直接的听证。WTO已对非政府机构等中介性组织开辟了参与的渠道, 但企业做到有效的参与还遥遥无期。所以企业应该更新观念、积极应诉。企业要保持与政府、行业协会之间的信息沟通, 要密切关注、跟踪研究贸易摩擦趋势与最新动态。

(三)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积极培育竞争优势

我国要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 必须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企业要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 提高附加值, 积极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和建立品牌战略优势,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政府应该完善政策措施, 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延长国内增值链条。鼓励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 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出口效益的提高要体现在减少资源消耗, 以及增加增值;此外, 基于就业理由, 中国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时不能盲目, 必须保持我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贸易地区结构不平衡, 贸易摩擦势头增强, 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以及外贸管理机制受到冲击的问题。所以, 在此问题基础上, 我们应该对症下药, 逐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挑战,对策

参考文献

[1]江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性调整[J].商业研究, 2001 (6) , 12-15

[2]崔大沪.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贸态势分析及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研究, 2010 (2) :47-53

[3]张晋巧.后危机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出口面临的困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1

篇4:乐购全球化挑战和启示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也是每年以高百分点的速度发展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中国高增长、低通涨,企业利润大幅度提升的事实也充分表明,中国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效率提高、资源要素配置优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需要充分估量其中的利弊,才能真正地趋利避害,使经济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环境中需要充分考虑的风险

(1) 由于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规模小,再加上目前许多企业改制不规范,内部问题多,致使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所以经济全球化会给我国的一些产业造成冲击。

(2)国际经济秩序被发达国家所主导,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我国加入WTO 的漫长道路和在反倾销诉讼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就可以反映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受到的公正待遇。

(3)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部分经济主权被削弱或被转移给其他国际组织, 这就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保障能力。现在我国已加入WTO, 但是WTO 在以下3 个方面的变化会削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保障能力:一是它涵盖的范围有所扩大, 过去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制成品, 现在WTO 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农产品、工业制成品、服务业、投资领域以及知识产权等: 二是它的规则有所改变, GATT 承认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在某些规则上可以有所区别, 但在WTO 框架内,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负有同样的义务: 三是WTO 号称奉行民主原则, 但实际上仍然是大国决定WTO 决议。

(4) 经济全球化下的跨国经营需要有巨额资本,而我国的资本特别是用于国外投资的资本非常短缺,在与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世界跨国公司经营的主要是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品, 在这些行业我国的科技水平一般都比较薄弱西方老牌跨国公司已积累上百年的经验, 具有熟练的、规范化的管理水平, 而我国在这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距, 特别是在管理体制方面, 我国现行企业管理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存在着先天性的体制缺陷。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 有着较大的差距, 中国将长期处于不利的竞争环境。

二、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环境下面临机遇

(1)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保持中国经济增长,更深地融入世界。28 年的对外开放,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突破国境来寻求支持,中国经济增长愈来愈离不开外部世界。资源“瓶颈”是目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其次是市场。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出口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需要净出口的拉动。其三,外部投资和相应的技术。2005年中国外经贸的绝对规模还是会趋向扩大,把人力分配到不同的市场中,把各种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用途上,给世界生产的各个部分划分等级,选择投资方向,指导货币运动,利用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走完过渡期的中国迎来了入世第六个年头,中国国内产业应对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更加激烈,更加国际化,中国企业、中国商品和服务在涉外市场上更好地维护自己获得了更好的待遇,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世贸组织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是中国政府、中国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中国利用现有的经济秩序,是国际贸易体制的受益者,需要向世界展现一个享受全部权力成员,为推动世贸组织的完善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经济增长获益于国际贸易,中国在实现经济飞跃发展与国际制度接轨同时也参与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中国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承担世界经济大国的责任,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努力改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在减轻国际贸易摩擦方面采取务实的做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正在运用其影响力发挥建设性作用。迅速崛起的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其中蕴含难得的机遇。

(2)经济全球化进程还有助于我国打破禁锢自身发展的思想误区,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未来的社会交往不再是将自己的“赢”建立在对方的“输”上,而应当是力图通过满足对方的合理需求,在双方的理解、沟通、默契、合作的握手言欢中实现利益的均占或共享,达到一种“双赢”的境界。以前,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存有种种误解的,人们还有许多捆绑自己手脚的“清规戒律”,否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性,排斥市场的作用等。可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给人们带来大量的物质财富,人们就逐渐开阔了视野,打破原先陈旧的思想模式,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灵活,开始理性地去思考、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图景。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一件事情,是有利于中国在21 世纪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3)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为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经过了20 多年的努力,使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及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通过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所有这些说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前景是美好的。

篇5:乐购全球化挑战和启示

(1) 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不吻合的源泉———缺乏专业学科教学人员指导。

全球化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才的竞争面更广、竞争更激烈。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性机构, 高等学校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及各项教学活动的指挥棒, 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具有学科专业性强的特点,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难度凸显。长期以来, 我国众多高等学校中教学人员学科专业知识根基不牢, 不少高等学校“重研究, 轻教学”现象严重, 导致很多高等学校的研究成果缺乏专业实践指导性, 造成学术界的成果出现虚假繁荣的景象。专业学科教学人员在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方面的欠缺, 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与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及教学管理者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 导致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手心与手背”相脱离。针对此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应该立足于专业学科教学, 加强对专业学科教学及其课程建设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 提高专业教学人员的教学理论素养, 健全和完善对专业教学人员的教学研究激励制度, 使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培养出的人才规格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 学生知识面窄的瓶颈———选修课设置不合理。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课程管理的历史早已证明, 缺乏弹性的单一必修课课程体系与盲目放任的自由选修课程均不利于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 只有将2者有机结合, 才能将2种制度优势发挥出来。以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为例, 该体系既保留了各学科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 同时以相应交叉学科知识为基础设立限定选修课, 学生只有先满足了这两类课程的学分要求后才能选修范围及内容更加宽泛丰富的自由选修课。实施这种课程体系首先要求学校具备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条件保障。然而我国众多高等学校的现实情况是师资条件和课程领域达不到满足学生多样化课程选修的要求, 导致高等学校开设选修课效果不明显。因为开设的课程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导致我国很多学生选选修课以学分为导向, 其结果是“两败俱伤”。我国高等学校开设选修课前应该做相应的实地调查, 根据学生和时代发展需要开设“良性”的选修课程, 学校应该放宽政策给学生自由选择选修课的权利。

2. 全球化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教师提出的挑战

(1) 高等学校教师转变观念———责任感。

全球化给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既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 对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前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已经达成共识。目前, 教师已有的信念与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理念可能不相吻合, 如果教师不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在全球化视角下, 面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恐怕很难接受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所以,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让教师转变观念, 就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无法教导学生把所学理

(下转第43页) (上接第39页)

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推动社会发展。没有这个转变, 任何改革都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而教师的观念依旧得不到改善。教师转变观念, 不仅是对自己、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负责, 更是教师神圣职责所在。

(2) 高等学校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妙手回春”。

全球化的到来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是课堂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教师再不能通过单一的“说教”方式去教学, 而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 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使学生的“潜能”达到最优化。其次, 高等学校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 而不是所谓的“象牙塔”。在课堂上, 教师用巧妙的方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如学生可以围绕某个主题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高等学校教学反对整齐教学, 尊重个人差别和独创见解, 这要求教师尊重每位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鼓励学生自由想象, 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合作能力是高等学校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工完成一项作业或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讲解, 通过分工合作、交流探讨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学生意识到许多事情都不能凭一个人的力量完成, 学会与人合作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只有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妙”, 才能加快我国高等学校与国际化教学接轨的步伐。

(3) 高等学校反思型教师———终身教育。

“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寒”, 高等学校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师, 在知识经济腾飞时代, 教师也是学习者。这不仅体现终身教育的教学理念, 也是高等学校教师提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方法。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教师才能不断了解先进的科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及他人的实践经验, 教师才能反思不同情境, 从而进行有效教学。教师的反思只有深入教学实践中才能有效进行。所以, 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教学, 同时也是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3. 结语

总之, 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不断促进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 使之与国际高等学校接轨。但是,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课程的结构布局、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内容更新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课程改革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挑战, 比如观念的冲突、新旧知识的碰撞等, 课程设置不合理也很容易抹杀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面对高等学校课程改革, 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不仅是教师的责任, 同时也是教师的使命, 他们要不断地吸收新营养, 还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尽管全球化给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带来了不少挑战, 但是挑战中也蕴含着不少机遇。

(编辑胡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崛起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要求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还必须与国际化市场接轨。全球化的到来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带来很多机遇, 文章介绍了全球化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冲击之下学生和高等学校教师面临的若干挑战。

篇6: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近几十年中,各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大都经历了重大变革,并显示出以下发展趋势。

1.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1991年~2004年,全球高校入学率平均年增长5.1%。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为8.1%,增幅最大;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为7.2%;南亚和西亚地区为6.8%;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为5.1%;中东欧地区为5%;北美和西欧地区为1.9%。

2. 学制呈现多样化

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继设立了一些新型院校,其共同特点是将课程设置与就业和劳动市场的变化紧密联系。传统大学也开始开设短期和职业文凭课程。有些国家私立院校发展较快,日本、韩国和智利等国有70%以上的学生就读私立高校。各类校外班、网络跨境学习增加。亚太地区也呈现高教机构性质多样化、办学者多元化的趋势。

3. 学生成分多样化

女生人数增加是各国高校学生结构变化最明显的趋势,其次是大龄学生、移民学生、外国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多数国家高校生源的经济、社会和种族背景日益多样化。

4. 经费来源出现新趋势

全球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来源多样化,在多数国家,公共经费保持稳定的同时,私人缴费和私营部门的投资在高校经费中所占比例增长。许多国家都在讨论教育经费分担问题,一些国家已开始收取或提高了学费。二是高等教育公共经费配置形成以下特点:确定专项资金、注重绩效和竞争机制、核心经费的分配更加注重教育产出(如毕业率等指标),新西兰、英国等将科研经费的分配与科研质量评估挂钩。三是一些国家向学生提供的资助(助学金和贷款)在公共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增长。

5. 教育质量和问责制越来越受重视

建立正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近年对高教体系影响最大的重要趋势之一。高教规模扩大、传授方式多样化、私立院校增加,促使人们对高教质量,特别是公共经费如何使用更为关注,对高校“良治”和问责制更为关切。这要求高校更加注重质量和成本效益。

6. 高校管理出现新变化

经合组织成员国设立了由各利益相关方组成的理事机构;允许高校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金会、非盈利公司等;扩大高校的自治范围,以便在承包服务合同等方面有所创新。亚洲地区一些国家由于高校扩招,管理难度加大,有从强调“高校自治”向更多强调问责制方向转变的趋势。

7. 高等教育国际化

由于各国的高教体系大都不能满足本国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导致全球高教市场的形成,各种跨境教育应运而生,并有出口国和进口国之分。英、美、法等国的教材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课程方面的国际化趋势和高校间的国际科研合作。亚太国家素有留学传统并将持续下去。由于学生和学者在世界范围流动,学历认证、质量评估已成为最令人关心的问题。因此,认证机构跨境合作,势在必行。

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在世界各国不断加强

最近,经合组织正在北欧、英国、韩国、瑞士等国开展“为工作而学习"的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研究。

二、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政策性建议

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多数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扩大高教规

模的同时,提高质量和保障教育经费投入。许多国家正在从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公平转变。因此,虽然各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体制不同,但在政策层面上都面临着一些需要优先考虑的共同问题。

1. 国家应当制定全面而协调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教育部门的责任是,在对高教全面审评的基础上,组织其他政府部门、院校、师生、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不同利益方的代表进行研讨,就高教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建议;与负责科技、劳动力市场、移民等方面政策的部门定期磋商,就高教政策达成共识并制定必要的跨部门政策;全力提升整体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的高教体系,而不是将大部分经费用于打造几所世界一流大学;保证中等教育(包括中职)与高教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2. 高等教育要为实现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作贡献

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加强高教体系与企业、劳动市场和各区域的联系;增强高校的知识传播能力;大学与产业部门在促进科研和创新方面建立有效联系;校外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和教育质量的监督。另外,在高校的经费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外部资金投入。

3. 为高校提供政策指向

为了引导高校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优先事项保持一致,以及在实行问责制与高校自主权之间保持平衡,可采取一些政策性手段,例如签订业绩合同、定向资助、绩效评估、科研经费竞争机制、公布各院校业绩信息等。

教育部门还可根据本国国情,考虑利用院校之间的竞争和学生择校作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手段。简言之,允许建立新型院校;加强课程衔接和学分转换机制,促进学生在院校间流动等。

4. 确定高等教育系统的经费提供方针

高教系统的筹资方针应服务于各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教政策目标,如扩大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办学能力等。可实行的原则包括:国家与学生(及其家庭)分担教育经费;公共经费拨款以满足社会对高教的需求为标准;发放助学金和贷款;经费配置具有透明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院校的教育产出来分配“核心”经费,但应审慎实行与绩效挂钩的拨款机制。

5. 建立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使每名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应在高校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质量文化氛围,通过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参与,使学术水平得到提高。在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初始阶段,需要外部质量监控。随着质量基准的达标,外部的作用将以提供咨询为主。

6. 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首先要明确产生不公平的根源:是否与家庭经济拮据或对学生的资助不足有关;校内是否存在机会不均等;招生或其他方面是否有障碍等。为此,需要系统收集包括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毕业率、跨地区流动的学生人数、学生兼职情况等方面的资料。

为了实现公平,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规划相衔接;无论上哪类高中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学校提供有关职业生涯的指导;针对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扩大远程教育中心和区域学习中心;对不利群体实行有力的倾斜政策;鼓励高校对贫困学生提供额外资助等。

7. 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各国应根据本国高教发展目标并结合人力资源发展、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教育领导部门主要是为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确定政策框架,同时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鼓励高校的部分课程用外语授课,扩大招收留学生,扩展校园内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范围。

三、对中国高等教育的

一些看法

1. 成就与挑战并存

中国以占世界2%的高等教育经费从事着占世界25%的大学生教育,成就卓越。同时,中国面临的挑战也史无前例:如何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如何同时应对数以千万计学生、家长的期待和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市场吸纳能力不足的现实;如何保持教育经费的持续性等。

2. 公平和质量仍然是核心问题

高等教育也是人权。《世界人权宣言》规定,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中国高考制度透明,较为公平,但仍存在着不少不公平的因素。部分学生由于东西部、城乡、贫富差别的原因,不能接受同等质量的高等教育。纠正措施可包括外来子女就近参加高考,实现各省间学分互换等。

3. 中国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长迅速,对劳动力市场形成压力,容易影响社会稳定

其主要原因是专业设置难以有效反映市场需求,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存在缺失。应加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提高收益率。

4. 中国高教监管有余,规划不足

如果政府监管过严,私立高校就难以获得自主权。另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管理权分别下放,造成管理层次过多,难以形成有效的规划。建议在责权划分、自主权与监管、民营的作用及高教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规划。

5. 加强高校的研发,提高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近年来,中国高校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政府、高校、企业三者互动已成为研发的有效模式。但与经合组织成员国相比,无论人员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较大差距。每1万名劳动者中,中国只有15名研发者,经合组织成员国则达到100名。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美国是80%,中国是5%。要把培养高质量的研发人才作为战略来抓,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看签了多少协议,而是看能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毕业生。

上一篇:《逃出魔幻纪》作文下一篇:因有您的陪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