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指

2024-05-09

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指(精选7篇)

篇1: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指

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具体是指:管理既有与一定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与一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

二者的来源是: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

管理的自然属性:

 指管理是一种不随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存在。这种与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

(1)它是一种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加以整合与协调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2)它是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人的分工协作都离不开管理

(3)管理有着很多客观规律,管理活动只有尊重和利用这些规律才能取得成效。 因为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故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为管理的生产力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

 指管理是一种只有在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才能进行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的中心问题是一个“为谁管理”的问题,它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 它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既是一定社会制度的体现,又反映和维护一定的社会制度,其性质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 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都必然地要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定要求,为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服务,从而实现其调节和维护社会生产关系的职能,所以,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叫做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

二者的联系:

(1)管理的自然属性离不开社会其社会属性,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不然,它就成了没有形式的内容;而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离不开其自然属性,不然,它就成了没有内容的形式。(2)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社会具有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与其相适应,而管理的社会属性的不断变化必然使管理活动具有不同的性质。

指导意义:

(1)管理二重性是我们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研究、总结我国管理经验的指导思想。

(2)它使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今用”,既重视我国管理实情,又辩证地对待国外管理经验。

篇2: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指

管理活动具有自然和社会的“二重性”, 一方面, 在管理中包含着某些在共同活动中产生的反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协作内在要求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这是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 管理活动又包含着某些反映了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 并具有与一定文化传统相联系的阶级性和历史继承性, 这是管理的社会属性。以传授学术和研究学术为已任的高等学校管理也具有一般管理的这种“二重性”, 既包含反映教育科研方面劳动协作内在要求的自然属性, 又包含与一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所不同的是, 高等学校管理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 其“二重性”更为具体化, 既要遵循人的认知、成长和发展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 又是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的。

与高等学校管理活动的“二重性”相应, 高等学校的管理目标也具有“二重性”。其管理目标反映了高等学校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这种追求体现在办学活动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是作为人们从事某一活动的直接目的呈现出来的, 是其本质的价值属性, 它反映出该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性;外在价值则是这一活动在其他活动领域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属性。就高等学校管理而言, 在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是其内在价值, 而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所呈现的价值属性则构成其外在价值。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验证。对两者的追求, 形成了高等学校办学和管理上的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外部目标是反映高等学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作用的目标, 内部目标则是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目标。

任何管理活动都具有目标性和协调性, 围绕某种预期目标进行协调是管理的最基本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说, 高等学校的管理活动就是围绕其内外目标所进行的协调活动, 也就是高校管理者在对高等学校运动规律的认识基础上, 运用一定的调节手段, 保持其内外和谐联系而促进其整体功能优化的过程。如果限定一下研究范围, 把高校与社会、政府的关系搁置一边, 不考虑外部因素, 仅仅把大学本身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其内部目标的实现过程, 我们发现在组织运行层面上, 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具有极为明显的“二重性”特征, 正是这种固有特征的存在, 使大学不同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

高校治理结构的“二重性”源于其组织内部学术性与科层性的矛盾统一。学术性和科层性在运作机制、权力分配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和矛盾形成了高校治理结构的特殊维度。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大学组织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依据。大学及其内部的院系、学科群组织结构的确立和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知识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 是不断趋于分化和整合的学科制度化的产物, 具有明显的学术性特征。这种学术性特征更主要地表现为以探索未知世界、追求真理为取向的价值观和以知识为产品的生产方式。在大学内部, 与学术性同时并存的是其组织的科层性。现实中, 科层制早已融入高校之中, 以行政管理的方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层管理的价值就是追求效率, 这种管理要求大学具有清晰的总体目标, 并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到下级各个单位和部门, 统一目标和行动, 高效、稳定运行。

学术性与科层性的并存, 导致高校内部实际存在着二重权力中心, 一是与学术体系共生的学术权力, 二是基于科层系统的行政权力。由两者组成的治理机构分别满足了高校两种属性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带来了高校运行机制的“二重性”。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行使具有不同的特点:前者是植根于知识的的权力, 取决于学者学术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 是一种影响力、感召力, 不是一种强制力、控制力, 不需要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组织任命。这种权力分散在不同学科, 重心在高校底层, 对学术事务采取分权管理和民主管理, 具有贴切、灵活、及时的特点, 有利于合理决策学术事务和根据内在发展规律拓展学术研究;后者则不同, 它是以“令行禁止”、“照章办事”、“下级服从上级”的方式进行运作, 所在层级的高低决定职权的大小, 层次越高, 权力越大越集中, 具有集权性、强制性特征, 迅速决策和统一行动有余, 但尊重学术规律和调动学者积极性不足, 易于形成高校内部官僚主义弊端。这种强制性、集权性和高重心的行政权力与非强制性、分权性和低重心的学术权力并存的双重运行机制, 常常导致高校内部的矛盾, 造成相互间的越位、错位乃至失位。

2“二重性”失衡导致管理活动乱象丛生

毋庸讳言, 带有“官本位”色彩的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主导管理模式, 其后果是大学颇像官场, 不仅产生了“学术本位”与“官本位”的意识冲突, “学术意志”与“行政意志”的权力冲突, “学术群体”与“行政群体”的利益冲突, 而且, 学术与行政二重机制严重失衡, 后者更为强势甚至压倒前者, 已经危及大学的健康发展。在“行政管理模式”下, 大学的独立精神日益萎缩, 校长职位行政化、教育行为商业化、教研工作投机化等现象愈演愈烈。

2.1 官学不分

教授“官员化”, 官员“教授化”, “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一方面, 学校把官职与官阶当作奖赏品成为普遍现象。当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学校大多委以一定的官阶与官职以示奖赏。官阶与官职成为学者成功与否的有力佐证, 如果只是在学术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而没有获得一官半职, 那就还未达到功成名就, 不算真正顶尖的人才。于是, 许多原本从事教学科研的学者、教授把官阶和官职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 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去追逐行政岗位。另一方面, 党务、行政、后勤部门的非教学科研人员, 尤其是达到一定级别的管理干部, 也大多评上了教授、研究员等学术职称。官僚成员学术化与学术职称官僚化并存, 成为我国高校内的一大顽症, 大学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越来越像政府, 大学管理人员也越来越像官员。

2.2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力量不平衡

在我国高校, 学术权力作用不突出, 学者、教授对学术事务的管理不被重视, 教学和科研人员作为学术权力的主体作用很不明显。行政权力常常插手学术事务, 并通过资源分配、干部任命等方式操控着学术事务的走向。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等学术组织, 要么“虚位”, 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 要么泛化为行政组织, 行使某种行政职能。用行政方法管理大学, 用行政方式配置学术和教学科研资源, 用行政权力干预乃至包办代替学术权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2.3 破坏学风

行政化管理和行政级别的强化客观上淡化了高校崇尚真理的精神和民主、自由的学风。行政性的上传下达成了惯常的操作模式, 所有的事务实际上均通过行政进行决策, 谁的权大谁就有发言权, 大学按照教学科研规律办学、管理和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小。教师成天忙于填表格、报项目, 跟着项目的指挥棒转, 唯命是从, 唯上是从, 崇尚真理和学术自由的精神严重不足。

2.4 职业化的校长较为缺乏

大学校长岗位由于行政级别的存在有时成为安排官员的渠道, 某些校长被任命前或是来自政府部门, 或是从来没有在大学工作过, 走上校长岗位后往往会把其他系统的工作理念移植到大学, 加深了高校工作的行政化趋向, 严重阻碍了杰出教育家的出现和成长。

2.5 行政化导致学术腐败

项目申报、成果发表、学术评审和奖励等方面, 论文抄袭、近亲繁殖和学霸统治等司空见惯, 大学变得不像原本那样圣洁神圣了。

2.6 给学生造成影响

“官本位”现象不仅让大学失去活力, 而且对青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校内社团、学生会甚至成为学生步入社会前培养官感的试验场。

3 矫正失衡“二重性”:“克服行政化倾向”, “完善治理结构”

大学内部的行政和学术权力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是如何把二者协调好, 不让它们相互之间出现越位、错位或失位。大学作为知识文化创造传播的集合体, 其根本核心在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崇尚学术至上, 去行政化, 重塑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 给予学术权力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应有的权威位置, 让异化为行政机构的大学回归为学术与文化机构的大学, 这是大学的本质要求, 是本真的回归, 也是大学发展的必然。

(1) 构建和完善高校治理结构。首先是要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问题, 明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大学组织中各自的角色和作用, 是解决二者矛盾和冲突的基础。学术是大学发展的最终依靠, 学术权威是维系大学组织学术性特征的重要力量, 但仅凭这股力量又难以维持现代大学这种巨型系统的有效运转, 需要强有力的行政系统的支撑。可是, 行政权力的泛化和越位又往往导致学术权力的作用受到抑制, 甚至挤兑和取代学术权力, 严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是为高校组织运行和发展服务的, 目的是一致的, 二者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 只是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不同而已。它们对高校组织如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维持二者的平衡、和谐和互补, 使其力量平衡和协调一致, 是高校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任何越位、失位都是不可取的。要建立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机制, 不管是行政权力还是学术权力, 都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制约;要确定各自的领域和界限, 使得两者在明确的分工合作氛围下有机地协调起来;要逐步确立学术本位的观念和意识, 充分尊重学者和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作用, 高度重视和切实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严格限制行政权力放大和对学术权力的干预, 积极营造尊重学术的文化氛围, 努力创造条件, 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2) 强化高校内部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等, 切实保障学术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和享有对学术事务的主导权, 实现教授治校, 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明确规定学者代表的比例和教代会的职责, 重视教师和学生群体对高校民主的参与和监督。

(3) 推行高校校长职业化。建设一流水平的大学, 除了需要多方面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外, 至关重要的是要遴选出能够率领大学向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创造性的校长。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校长, 也就是一流的教育家, 这就迫切需要走出一条大学校长职业化之路。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 完成从“职务校长”到“职业校长”的转变、从权力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 努力建立健全开放性职业化校长的选聘、培训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 使大学校长真正成为高校之魂。

(4) 建立健全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大学治理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 是大学各种权力形式、权力主体相互制衡并共同实施大学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权力配置是其核心。学术性和科层性在运作机制、权力分配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和矛盾形成了大学治理结构的特殊维度。大学法人化是世界高等学校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学的独立法人实体地位都相继得到了所在国法律的承认。明确大学的法人地位, 就意味着确立大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治理结构的支撑, 法人化就失去意义。各国大学在内部权力结构中, 都比较重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与互补,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基本上是分离的, 各司其职、相互渗透、双向协调。许多大学在集体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校长负责制, 这种负责制使决策和执行两个权力主体职责分明、相互依存, 并且充分发挥了校长的作用, 是一种既科学又民主的决策方式。

4 结语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确立大学的法人地位问题,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都规定了大学的法人实体地位。然而, 我国大学法人性质的内涵并不明确, 法人地位还不真实可靠,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诸如:建立明晰多元化产权的财产权制度, 完善以高校董事会为关键的涉及投资者、举办者和董事会关系的决策制度和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的管理制度等。

塑造合理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在大学内部层面上, 当务之急是要“去行政化”, 要通过积极稳妥的工作, 将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的决策权、执行权和奖励权赋予不同层次的机构和个人, 权责到人, 权力分享、制衡, 责任对称;要发挥董事会的集体决策作用, 校长及其团队的执行作用, 教授学者和各种专门机构的参与作用, 职代会的监督作用, 逐步形成适合高校发展的决策制度、管理模式以及制衡、约束和激励机制, 摒弃“行政化管理模式”, 回归高等教育之本真, 把大学重塑为时代和社会的灯塔。

参考文献

[1]冒荣, 刘义恒.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刘道玉.中国高校之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

[3]洪源渤.共同治理——论大学法人治理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刘宝存.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母国光, 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篇3: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指

【摘 要】培训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人员素质,丰富培训手段,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的线上培训系统,主要提供学习(包含文字、视频等内容)、考试功能以及相关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分析培训管理系统的需求,结合分类属性概念,对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培训管理系统 分类属性

【中图分类号】 C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97-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ategorical attribute

Xiaoyan Jiao??Cang Zhu??Chao Zhang??Wei Yuan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hinese aviation industry??Xian??710119

【Abstract】The 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also is a kind of an online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personnel quality and to enrich training tools, mainly providing learning content including text and video, examination functions, analysis capabilities. This paper used categorical attribut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the system structure based on analysis the system requirement.

【Key words】 the 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categorical attribute

1 引言

培训与考核是现代企业岗位能力培训和企业文化教育宣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训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训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在于将实现培训过程的无纸化,使培训不再拘泥于培训教室,员工可以通过局域网在各自的工位参加培训、进行学习、参加考试,同时便于管理培训过程、考核培训效果、统计培训数据。

2 系统需求

在企业中,人力资源、党政宣传、质量管理等职能部门,需要进行能力培训、教育宣贯及考核等业务,技术部门也需要员工进行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测试。由此得出培训管理系统的各个显性及隐形功能需求,简要叙述如下:

①支持多业务领域,各业务域垂直管理各自的对象;

②可学习各种文档、表格、视频、电子书资料,并分类管理上述对象;

③可进行考试,支持主观题与客观题,可依据试卷模板自动组卷;

④培训包含学习、考试两项可选任务,即一项培训既可只有学习或只有考试,同时也可两项都存在。

⑤以任务形式承载各次学习与考试过程,系统在学习任务提交后可自动发起考试任务,个人只需执行任务即可完成培训;

⑤提供信息综合查询和统计功能,提供可视化及统计结果导出功能。

3 系统设计

3.1 分类属性

需求①中业务域的数量及各业务域的属性要求在设计时不能明确,需要在后续使用时视情况陆续扩展,这要求系统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及灵活性,对此,以分类属性为基础的系统设计,能使人、资料、试题等系统资源的属性可以进行配置。

不同的业务,所使用的系统资源及资源的属性不同,如人力资源部门会以入职年限作为区分员工的一种属性,而设计部门将以技术职称作为区分技术人员的一种属性。设A= { ai } 为分类属性集,R={rj}为资源集,其中ai 为各分类属性,rj为各资源,定义资源与分类属性之间关系为Ck=(ai ,rj),即ri和具有的分类属性之间的关系为(C1,C2,…,Cn)i。

分类属性管理首先应将属性的值域结构化,即创建ai时,需定义ai的取值范围,一般为树状结构的取值域,即Vai=n,n∈{Ntree},以组织属性为例,可以直接引用常见的组织属性树状结构,其他如专业属性、岗位属性、项目组角色属性等,均可建立属性树结构,而有些较为简单的属性,如入职年限,则直接使用列表结构。

在业务应用时,可对资源增加其拥有的属性,即为rj增加Ck=(ai , rj)。如对人员这一资源设置其拥有组织属性、角色属性、岗位属性、专业属性、年龄属性、性别属性等若干属性发布学习任务需要选择人员时,可以设置例如r=‘人员and(a1=‘第三研发部or a2=‘高级设计师)的条件快速定位所需的第三研发部的高级设计师,同样在统计分析的选择统计对象操作时,也可方便的使用分类属性来进行对象集合的选择。

而分类属性管理,就是由属性结构创建、属性值添加、属性值修改、属性值删除、属性树编辑和属性应用对象设置等操作组成。

3.2 统计分析

分类属性在设计时较为简单,使用单表结构的树表即可存储,在业务过程应用时也没有大的区别,但难点在于如何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过程通常就是获取一个对象集合中某值的值域及分布状况,抽象出统计分析模型如下:

统计分析的元素为:①统计对象O= { oi };②统计指标K= { ki };③约束Q={ qi };④表达形式F={ fi }。其中,oi为统计过程的目标对象,并且还可分成若干个子集,进行子集间的指标对比,在系统中,oi多为人或部门;ki是对oi的某项值的设定,如考试分数或学习时长;qi是对oi的一个限定,如‘角色=‘项目主管and‘科室=‘三室and‘考试分数>60;fi确定如何计算ki,并以怎样的显性化形式展现统计结果,如柱状图或饼图。

统计分析的具体操作就是确定统计指标、统计对象和表达形式,设置约束条件。

3.3 系统结构

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得出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图1 系统功能结构示意图

3.4 业务过程

系统业务过程如图2所示。详细描述如下:

* 各业务域的业务管理员在本域的资料库中导入资料、在本域的题库中导入试题,并进行组卷试卷

* 业务管理员在任务管理中创建培训任务,设定参训对象、时间、学习所用资料、考试所用试卷、阅卷人等信息,之后发布学习任务(培训任务的子任务)

* 员工在任务执行中接收学习任务,阅读资料,完成后提交任务,任务管理自动发布考试任务

* 员工接受考试任务,答题后交卷,任务管理自动发布阅卷任务

* 阅卷者接受阅卷任务,给出各题分数,提交任务,任务管理进行考试分数计算,得出成绩

* 业务管理员在统计分析中查看培训结果,即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

图2 系统业务过程时序图

4 系统实现

系统经过一定定制,已交付试用。以试用情况来看,系统能支持培训的整个过程,培训过程有记录、考核有依据,并能覆盖全部有培训需求的业务部门。存在的问题是分类属性概念和固定属性概念区别很大,在属性创建时,由于业务管理人员对分类属性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提炼的属性代表性不够,可能会造成使用障碍,通过严格的属性提炼规则及强度较大的概念灌输可解决此问题。

5 结束语

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趋向于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人才能力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培训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提升人才能力的方法,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而引用分类属性概念进行系统设计,能极大提高系统灵活性,可以推广至其他信息化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胡俊敏,王俊玲,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培训管理系统多层架构设计,《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第6期

[2] 陈刚,魏东明,李利,企业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年第9期

[3] 吴立军,高希龙,基于网络的CAD培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研究》2009第4期

[4] 李金芳,培训管理系统的构建、功用与评价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第5期

篇4: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属性

企业是指商品经济中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独立的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等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产物。企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它一开始就同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的普遍化,企业也就成为基本的经济组织。

企业作为商品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第一是经济性,也可称为商业性。

第二是营利性,构成企业的根本标志就是盈利。这是区别企业组织和事业单位的主要依据。

第三是独立性,企业必须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独立的法人组织。

由企业的独立性所决定,企业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不隶属于行政部门的领导。相应地,企业也没有行政官员和行政级别,企业的拓展也没有行政边界。

我们只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企业的一般属性为基础,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本来面目出发,深化企业改革,才能使企业生机勃勃。

企业的起源与边界

企业这个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企业理论主要从协作效益、规模经济等生产技术因素分析企业生产的根源,把企业看成是一种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一定的产出)的生产函数。诚然,把企业看做是一个生产函数并非全无道理。问题在于,企业的存在还是制度方面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由著名学者科斯所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从制度分析出发向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

任何社会经济活动或协作生产都需要一定的组织方式去调节。科斯发现,现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组织方式: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在企业之外,经济活动由市场组织、市场交易以其特有的有效方式,把成千上万经济活动当事人的活动联系起来,结合成一个社会的经济体系;而“在企业之内,市场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于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市场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什么需要企业这种组织方式来取代市场呢?科斯用“交易费用假说”辟出了解决问题的门径。

人类的经济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自然的活动;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无论哪一类活动,都要发生一定的费用(成本)。人们在同自然界打交道时为生出一定量的产品在技术上的必要的人、财、物的耗费。我们称之为生产费用;而交易费用则是指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与人打交道时所耗费的费用。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一系列制度费用,包括信息费用、谈判费用、拟定和履约的费用等,都归结为交易费用。著名学者威廉姆森曾形象地将“交易费用”比喻为物质世界中的“摩擦力”那样的无法想象。

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一种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方式下,交易费用是不同的。而节省交易费用能增加当事人的收益。因此,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人们会对不同的组织方式进行选择,以使交易费用最小化。

市场组织的特点是通过交易来协调社会经济活动。在市场交易中,人们做什么不做什么,受价格涨落的调节。事实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都是有成本的。在交易中,要发现每种产品的相对价格,要讨价还价,要签订合约,要监督和保证合约的实施,这些都需付出一定的耗费。当市场交易费用太高,比如说,要在连续生产中度量和决定各个独立生产者各自的加工量或部件的价格变得十分困难时,放弃个体生产和部件的市场交易,“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运行成本。”于是,有组织的企业出现了,企业取代了市场。

企业的特点是权威性等级制,人们的活动受统一计划或指挥权威的支配。在存在企业的条件下,“企业家”只需在企业外部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签订少量合约,就可以把从事协作生产的一切必要资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根据已愿组织生产。这样,少量合约代替了系列合约:同时,较长期合约取代了较短期合约;签约与履约费用也可以大量节省。而且长期合约较之于短期合约更能避免或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减少交易风险。总之企业出现制度原因在于企业可以以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完成同样的交易活动。

如果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方式永远因节约交易费用而优于市场组织方式,那么,在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企业就会无限扩大,最终完全取代市场,使整个经济变成一个大企业,如同中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一样。然而,事实上,企业与市场总是并存相互依赖的。这是因为,企业运行本身也是有成本耗费的。企业组织其活动,例如,对劳动的考核、奖励与监督成本,就是一种交易费用。当企业规模变得过大,以致需要追加的企业的组织成本费用超过了从规模扩大取得的好处时,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就变得不经济了。概言之,当企业规模扩大造成的内部管理和监督费用(简称为管理费用,也是一种“交易费用”)的边际增加,正好与节约下来的市场交易费用的边际减少相等时,企业规模便停止扩大,这时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就处在“均衡状态”上。超过了这个规模,企业的管理与监督费用就会过高,不如通过市场组织,即通过协议买卖,交易费用来得更低些。不难结论,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追加的交易的费用刚好等于在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费用的地方,就是企业的边界所在。这就是科斯等人给出的解释。

企业的功能

从个性考察,企业的功能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考察,企业是一个资源转换体。它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就是将有限的资源转换为有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了取决于所有企业有效地实现其资源转换过程。所谓资源转换过程的有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既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也为社会提供社会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标志着企业这个社会经济细胞在经济方面所做的贡献。企业在经济方面的贡献,不只是利润,而应是全部的新创价值。全部的新创价值是企业完成一个资源转换过程所创的商品与服务的总价值扣除外购资源所转移的价值以后的价值,也称为附加价值。

什么是企业的社会效益呢?企业以新的科学原理、新技工、新材料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为社会提供前所未有的使用价值,或以取之不尽的廉价材料取代昂贵的社会短缺材料而使商品的功能不变,这都属于直接的社会效益。除此而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会对社会利益发生间接的影响,我们把它称之为间接的社会效益。这种间接的社会效益是通过企业对社会环境的正负影响表现出来的。正量影响即为社会利益;负量影响即为社会费用。像企业对职工的文化技术培训,企业文化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辐射,企业对社会文化体育事业的赞助等,均属社会的正效益。像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企业职工造成的交通流量增加,均属不利于社会的负效益。

综上所述,企业的功能就是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把社会的有限资源转换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社会效益。

企业的使命

这里所说的企业的使命,是指企业的宗旨、企业的价值观或经营哲学等这样一些抽象的、观念化的范畴。作为一个寓个体于社会的双重存在的企业,它的经营目标从根本上说不是取决于服务方向、行业特点这些具体的物化因素,而是取决于企业所追求的宗旨、企业的价值观这些观念性因素。

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属于何种所有制关系,也不论企业属于何种行业,它们所追求的共同目标都是“服务社会,发展自己”。服务社会是上位目标,而发展自己则是下位目标,它相对于上位目标来说,是实现上位目标的一种手段。服务社会才能发展自己,发展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们把企业使命概括为“服务社会,发展自己”,从而为认识现代企业的新型价值观念提供了依据。现代企业新型的价值观念虽然往往以不同的理念性词组表达出来,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归纳一下,几乎所有企业的价值观念都包含着“服务至上和追求卓越”这两重意义。服务至上并不是一种标榜,而是道出了企业使命的真谛。追求卓越不仅把发展自己量化了,要求企业的发展速度处于同行的领先地位,而且它还包含着更深层的意义;即企业自身发展必须以提供超一流的服务为前提,卓越的服务是衡量企业自我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篇5:时间是指间的细沙

我看过柴静说的小段子:“1998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碰见的男青年,经常都是三句话,‘我漂在北京,我是搞艺术的,我总有一种想死的冲动。’有的还有第四句话,‘你们学校在哪儿?要不我到你们食堂找你吧’……不着四六的艺术青年,大都这套路,靠这几句话泡妞和蹭饭,等饭点儿到了,坐人对面,你就得让他:‘吃一碗吧。’”不由得会心一笑。

时过境迁,女文青都成为女文中,完全明白从来没有形而上,精神空虚,要么吃饱了撑的,要么只为吃口饱饭。我遂微微一笑。

男孩只是专科,也坦承在校期间是睡过去玩过去的,所以找工作方面,就没了挑三拣四的可能性。千难万难才进入目前的公司:不喜欢,学不到东西,没上升空間,又很累……领导和家人都建议他进修,提升学历才有发展的可能性。男孩却说:“要那些钱有什么用啊?我只想要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休息时候可以四处流浪,钱花光了再回来做事……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要那么辛苦?”

这是自由吗?不,这只是懒散与不求上进。哪个国家的解放,不通过战争;哪段自由,不来源于艰苦奋斗。中国人都听过那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小时候看电影,往往有一个大叔眼冒怒火,握着拳头高呼:“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自由,前进……”自由是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著名的《自由女神引导人民》,半裸的女神手把三色旗,在枪林弹雨中招引着民众向前冲。枪杆子里面才出自由呢。更不用说美国那位一周7天,一天24小时,永不下班的自由女神像,她一手高举着火炬,另一手紧抱着《独立宣言》,你可以理解成:天黑了,她点着火把也要看书。自由靠永不懈怠的知识赢取。

爱情想自由?得有娜拉出走的勇气。如何避免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至少要经济独立,否则就是重复《伤逝》里涓生与子君的悲剧。财务想自由?得有相当的金钱,能以投资自养。若非生为富二代,金钱从何而来?无非就是一把血一把汗。

想过闲云野鹤、神仙般的日子,随时背起行囊上路。可是,你得保证在弹尽粮绝的时候,还能抽出最后一张信用卡,还不曾被你刷爆。越想自由,越得奋斗,自由就在双手中。奥运会上,把最重的杠铃举过头顶后,才能潇洒地放下,享受那双手空空的轻盈快感。

亦舒有一篇小说,叫《细沙》,开篇第一句:“关于自由的一切,兆芳都是同小平叔学的。”小平叔是个热爱自由的浪子,去南太平洋岛国晒太阳,与艳冶女郎享受同居的欢爱而不需要结婚。他对朋友的小女儿兆芳说:“我的家,在某个海滩上,一出门,踏到的便是洁白的细沙。”浪子也会老,曾经的不羁变成落伍,女人离开他,他还是钻石王老五吗?不,要去掉钻石二字了,甚至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老光棍。他说过的有美丽细沙的家呢?他在世界各地都买不起房子,哪里都不是他的家。到最后,他病倒在地球某个角落。

当年仰慕他的少女兆芳,终于出语讽刺他:“光会恋爱,不会赚钱,是行不通的。”兆芳喜欢的男友,是“死命工作赚大钱做大事”的那种,带她回家,是海边的小小别墅,一开门,就看到“洁白的细沙泳滩”。男友说:“一年前咬咬牙分期付款买下来的。现在已经涨了一倍。”意不在海景,在于海景房的投资价值。

这故事的寓意十分浅显,无非就是:要实现梦想吗?先从梦中醒来开始工作吧。而“时光如细沙漏过指缝,一去不回头”。

(编辑/张金余)

篇6: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指

1 海洋样品的形成特点

海洋科学调查是为揭示海洋环境及资源各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在选定的海区、测线和测点上用多种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对各种海洋状况进行调查的活动。海洋调查有的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直接对海洋测量, 如海水盐度、温度、流速、流向和海洋的深度、重力和磁力等;有的是通过采集海洋中的实物, 在现场或实验室进行统计和分析, 获得科学数据, 从而完成调查过程, 如海水化学、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状况的调查等, 这些实物在调查活动中被表现为海洋样品。

海洋样品的形成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1) 实物采集阶段, 海洋科学工作者根据海洋科学调查目的和要求, 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 用特定的获取手段, 在海水中获得实物。 (2) 样品制作和分析阶段, 研究人员对这些实物进行加工处理和标识, 形成样品, 在现场或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 取得相关的科学数据。 (3) 归档保存阶段, 研究者根据样品分析数据进行科学研究, 并对有继续使用价值的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后保存。从海洋样品的形成过程来看, 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具有代表性

海洋样品的采集地点和时间是海洋科学工作者精心设计的, 海洋工作者在综合考虑海洋研究目的和要求以及已有海洋调查情况和本次调查实际的基础上, 在调查之前就明确海洋样品采集的地点和时间。海洋样品的这种时空特性决定了它的代表性, 它代表了特定时空条件下海洋环境或资源的特性。

1.2 具有典型性

海洋科学调查者并没有将特定时空条件下采集的海洋实物都作为样品, 而是根据研究需要以及这些实物类型和价值的体现进行筛选, 只有其中的一部分才能被确定为研究分析或保存的对象。也就是说, 在海洋科学调查过程中获取的海洋实物能够转换为海洋样品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决定了海洋样品在这些被获取海洋物体中的特殊性, 这个特殊性就是海洋样品的典型性。

1.3 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

不同的海洋样品由于其研究目的、价值和保管要求等区别, 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 一件海洋实物从离开原来的存在环境变成海洋样品之后, 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如, 海洋生物调查获取的生物中, 有的在现场清点之后就被处理了, 有的则被带回实验室制成标本长期保存;悬浮体调查中取得的水样在过滤后, 保存的是其中的固体物质;海水化学调查时对水样在现场测试分析后就不再保存, 但如果一些元素无法现场分析时, 则进行特殊处理后带回实验室继续分析, 这种水样很少长久保存。而同样在海洋地质调查中采集沉积泥样或矿石, 则在保证项目需要分析使用部分样品外, 尽可能地保存海洋样品。尤其是远海、深海获取的海洋样品, 由于其获取艰难, 一般都会被长期保管。

1.4 具有人文记录特征

海洋样品虽然是自然产物, 表面上看起来不具有人文的记录特征, 但从海洋样品的生命周期来看, 它从自然产物转换成为海洋样品不是偶然的, 其形成过程赋予了丰富的人文记录信息。正因为这些人文记录, 才使一件海洋实物完成到海洋样品的质的变化。海洋样品的人文记录信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形的, 如海洋样品的包装、标志以及为保持这些实物的一些成分属性进行的处理等;二是无形的, 如海洋实物获取的时空条件、采集方式、价值确定以及调查项目的背景信息等。

2 海洋样品的档案基本属性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1]。这一定义明确了档案具备的四大基本特征: (1) 历史记录, 表现为档案具有原始且不可再生的特点; (2) 具有价值的历史记录, 表现为历史记录到档案具有条件转换的特点; (3) 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表现为历史记录的方式和记录的载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4) 各种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表现为历史记录具有按一定的来源且有规律的形成特点。海洋样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 其档案基本属性表现档案的历史记录属性、再利用属性, 同时海洋样品是海洋调查档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 海洋样品的历史记录属性

对于历史记录的理解,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理解是指行为主体用文字、声音、图像、图表直接将信息保存下来的记录;广义理解是行为主体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一切记录, 也包括利用特别工艺制作形成的或利用特殊手段或方法获取的物体。毫无疑问, 海洋样品的历史记录属性应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 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1 海洋样品是不可重复获取的

海洋样品是特定海洋环境下的产物。随着人类海洋活动和海洋自身的运动, 海洋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变化之中, 任何一件海洋样品只能代表其获取时间和空间上海洋的特征。虽然空间能再定位, 但时间不复返。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海洋样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是不可能完全重复再生的。

2.1.2 海洋样品是海洋科学调查的原始记录

能够直接用来研究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特性的统计分析数据是海洋科学调查档案中重要部分, 这一点不容置疑。但这些科学数据正是研究人员通过各种仪器和方法对海洋样品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的。从某一个角度来看, 真正记录海洋状况或海洋调查活动的第一手资料不是这些统计分析数据, 是海洋样品。但分析统计数据则是科学研究的直接使用对象。

2.1.3 海洋样品是可以作为历史记录来保存的

从海洋样品的生命周期来看, 有些海洋样品随着调查活动结束, 其使命也结束了。但有些海洋样品则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研究工作的需要, 通过科研人员加工处理后以实体的形式被很好地保存起来, 继续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利用。例如, 1958年我国开展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获取的海洋地质样品至今完好地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已经达到50年之久。

2.2 海洋样品的再利用属性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1]。海洋样品在海洋科学调查活动中的使命结束后, 仍具有极高的再利用价值。

2.2.1 海洋样品的再分析价值

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化、研究技术和手段的改进和提高, 研究者可以对海洋样品开展新内容的研究和分析, 以获新发现。如2002年,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东沙东北部采集的海底样品中鉴别出了冷泉碳酸盐岩;2004年, 对该区的中德联合航次考察对此鉴别做了确证;2005年, 此方面最终成果发表于英国《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杂志上, 是国际上对南海冷泉碳酸盐岩的首次报告[2]。

2.2.2 海洋样品对其产出成果的凭证价值

海洋样品是海洋科学调查成果信息的携带者。由于海洋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 不同的专家学者往往会对同一个海洋现象或事件产生不同的认识, 在研究方法相同的情况下, 产生这些分歧的焦点往往就是在能够量化反映海洋特征的科学数据上。但海洋样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不受主观认识所影响, 只要对产出科学数据的海洋样品进行重新鉴定和分析, 就能为产出的成果提供良好凭证。

2.2.3 海洋样品的观摩和宣传价值

海洋样品是海洋特征最直接、最形象的佐证, 同时也是海洋知识传播最生动的教材, 是传承海洋文化的生动载体。如海洋生物种群的变化、海洋生态的研究, 可以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海洋生物样品中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而一个南极企鹅标本、一块大洋深处的矿石往往是吸引观众的焦点, 这些海洋样品所表现出来的宣传功能和教育意义远超过文字解说。

2.3 海洋样品是海洋调查档案不可分割的组

成部分

海洋调查档案是海洋调查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海洋样品、海洋样品分析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报告以及调查实施相关管理性文件材料共同构成了海洋调查档案, 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 海洋调查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就会受到影响。海洋样品是海洋调查档案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产生的逻辑性上看, 两者互为依赖。海洋调查数据作为海洋调查档案的核心部分, 依赖于对海洋样品的分析和测试。如果没有海洋样品, 就无法获得海洋调查数据。同样, 海洋样品的形成也是因为海洋调查活动的需要, 没有海洋调查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海洋样品。

二是从利用的完整性上看, 两者互为印证。海洋样品离开了海洋调查档案中的信息, 如调查背景信息、现场描述信息和分析数据等, 就是一件普通物质, 也就没有再利用价值。也就是说, 海洋样品离开了海洋调查档案就无法再利用。而海洋样品作为海洋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财富, 是海洋调查活动最有力的、最形象的佐证, 如果海洋调查成果离开了海洋样品, 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原始的佐证。

3 海洋样品不同于一般“实物档案”

20世纪90年代档案界曾掀起“实物档案”概念争论, 虽然至今未达成共识, 但似乎没有否认这些不同于纸介质、磁介质信息载体档案的存在, 也没有影响各档案馆 (室) 对这些“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目前这些实物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部分属于文物 (如古钱币、古服饰和历史名人用物等) ;一部分属于佐证物 (如奖杯、奖牌和产品样品等) ;还有一部分属于文件材料 (如证书、锦旗和牌匾等) [3]。但海洋样品与上述实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1) 从它们的形成来看, 海洋样品是自然产物, 其人文记录是隐性的, 而上述实物均是社会产物, 其人文记录是显性的。尤其是第三类实物, 实际上就是一种“收文”, 与一般“收文”的区别仅在于文字的载体不一样。

(2) 从它们的作用来看, 上述实物利用价值主要是凭证作用, 利用方式为 (下转第页) (上接第13页) 观赏, 海洋样品虽然也具有观赏价值, 但其核心的凭证作用是对样品实体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物质特性的再分析。当然, 也可以对上述实物进行相应的分析, 但这种利用已经脱离了原来保存的目的, 与海洋样品的再分析利用不一样。

(3) 从它们的地位来看, 海洋样品的地位要远高于这些实物。海洋样品是系统反映海洋调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海洋调查档案互为依赖、互为佐证。上述实物仅是一种形象的表现, 是对相应文字材料的进一步佐证, 但与文字材料之间没有互相依存的关系, 互为佐证的关系也相对弱。尤其是上述第一类实物, 与获取这些实物事件的档案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 历史考证结果才是这些实物依存的重要依据。

4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 虽然我们还无法从档案的定义上明确地指出海洋样品属于档案范畴, 而且海洋样品的档案基本属性也不能完全解决“海洋样品是否是档案”这个问题, 但对海洋样品档案属性的理解不能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物档案”。随着事物的发展, 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工作, 明确规定档案实施统一管理, 任何集体或个人不能占为己有。因此, 从有利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 如果把握好海洋样品具备的档案基本属性, 将其归属于海洋调查档案系列, 就可以从海洋调查档案的齐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出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实施海洋样品国家所有、统一管理, 充分发挥海洋样品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信息支撑作用。

摘要:海洋科学调查样品 (以下简称海洋样品) 是海洋科学调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一种特殊载体的历史记录。文章从海洋样品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阐述了海洋样品所具备的档案历史记录属性和再利用属性;海洋样品是与海洋科学调查档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一般“实物档案”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海洋样品的档案属性可为实施海洋样品国家所有、依法统一管理提供有力的凭据。

关键词:海洋样品,档案属性,实物档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S].2000.

[2]天然气水合物信息网编辑部.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新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3) .

篇7:人性的二重组合

提及剧作中的周朴园,一般都把他列为冷酷虚伪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文艺评论家刘再复在他的人物性格二重组合理论中指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由相反两极所构成的。”纵观周朴园的形象,实际上也有着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1.自私冷酷的资本家和顽固专制的封建家长

周扬曾这样评价过周朴园:“在家庭里是一个顽迷专制的家长,在生产上又是一个懂得榨取、压迫和欺骗工人的方法,口里衔着雪茄烟的资本家”。周朴园年轻时曾在德国留过学, 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产业经济,懂得如何借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来发财致富。周朴园开矿修桥,聚资敛财,残忍剥削,迅速发家暴富。为了资本的最初积累, 他故意让承包的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名小工,克扣抚恤金,大发灾难财;为了镇压工人运动,他叫警察开枪打死了几十名工人,对罢工工人谈判代表又软硬兼施……而他个人的“事业”、“地位”,就因干了这许多伤天害理的事而蒸蒸日上。他成为一个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到社会上一般人的尊敬,“体面”的外表下掩盖着自私冷酷的兽性。

周朴园虽受着资产阶级的教育,却同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感情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封建家长制的思想在他的心目中打上了很深的烙印,对待接受了新思想的蘩漪,处处维护自己的家长尊严,吃药时的危言强逼、看病时的不容分说等,为蘩漪亲手设置了一个禁锢的牢笼。对待有着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周冲,更是直言地训斥“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子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得多”,他是不许儿子有任何独立见解和自由思想的。资本家的外衣下又隐藏着顽固专制的封建思想。

2.环境的反叛者与妥协维护者

三十多年前,周朴园还是个大少爷时,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上进,又到德国留过学,接触过西方的资产阶级文明,多少有些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鲁侍萍当时是周家的侍女。这女孩子当时漂亮、伶俐,还读过些书。在日常的接触中,周朴园感到鲁侍萍很懂事,能听得懂他讲的话,服侍得周到,于是,对鲁侍萍产生了感情。”两人发生了关系并且生了两个孩子,让周朴园的父母也不得不默许。可以说在那个追求门当户对、等级森严的时代,周朴园也做出了对封建伦理思想的最初的反叛。后来,鲁侍萍被周家赶走,也并非周朴园的初衷,这从三十年后鲁侍萍用“你们”来谴责周家的罪恶能看出。但三十年前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在封建门第观念与虚荣自私的双重压力下,只好接受了这个金钱婚姻,向封建思想低头妥协。

三十年后周朴园成为一家煤矿公司的董事长,获得了让别人艳羡的声誉和地位。然而在家庭生活中却始终体味不到家的温暖。因为畏惧父亲的威严而对他敬而远之的儿子、不满他的专制而处处反抗的妻子都让周朴园对家庭这个环境产生了反感。对鲁侍萍的怀念不能不说是他对现实家庭环境的反叛的表现。然而当鲁侍萍真正出现在面前时,周朴园又立刻换了一副嘴脸。他想要维护的是自己在孩子和妻子面前的尊严,维护自己苦心经营的家庭秩序和名誉地位,也就决不允许鲁侍萍或者其他人来破坏,瞬间又转变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卫道者”。

3.似爱非爱的感情迷失者

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普遍的认识都强调他爱的虚伪性,三十年前让鲁侍萍遭受了命运的折磨,三十年来看似怀念的真情在目睹“死而复生”的鲁侍萍后又顿时土崩瓦解,留下的仅仅是资本家本能的冷酷与无情。然而周朴园也是一个有着血肉的人,对待情感的问题也有着复杂的思想。对待儿子的严厉其实也是对儿子的关怀,他很想接近他们,但他们惧怕他,和他毫无话说,这让周朴园感到非常寂寞。对待蘩漪也怀有感情,但却得不到她的真爱。家庭带来的不如意,让他增添了对鲁侍萍这位所谓前妻的怀念。称她为“前妻”,记得她每年的生日,保留着侍萍从前喜欢的家具,甚至连她总爱关窗户的习惯也都保留着。这些多少体现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有着真实的成分。即便是面对“死而复生”的鲁侍萍,他也是先准备给侍萍一笔钱养老;又主动地签好“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给侍萍;在支票被侍萍固执地撕掉后,他还是预备背地里给侍萍邮寄“两万块钱”。他的这些行动虽然也“暴露了他金钱万能”、妄图以金钱“息事宁人”的卑鄙灵魂,但其间又何尝没有弥补他过去罪过的因素呢?这似爱非爱的感情让周朴园跌入了一个情感的旋涡,构成他内心深处又一个复杂矛盾的情结。

4.悲剧的制造者和承受者

《雷雨》是一部悲剧,一部揭露封建大家庭罪恶的悲剧。而这一切的根源是周朴园,年轻时带着对个性解放思想的追求却毁掉了勤劳善良的鲁侍萍的一生,为了追求家庭的“平静”、“圆满”又毁掉了蘩猗的一生,更是整个周家和鲁家的不幸悲剧的制造者。然而周朴园也成了整个悲剧的承受者,他抛弃了鲁侍萍的同时,也丢掉了自己的真爱;获得让别人艳羡的声誉和地位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和睦恩爱的家庭。最终他一生苦心经营的一切在瞬间倒塌,自己也成为“玩火自焚”者。

《雷雨》一出现就赢得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大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历久不衰。正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理,并成功地塑造了像周朴园那样丰富而真实的人物形象。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这也是周朴园形象的艺术魅力所在。

上一篇:雨中的童年阅读答案下一篇:学生会生活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