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教育问题

2024-05-15

浅谈中国教育问题(精选8篇)

篇1:浅谈中国教育问题

浅析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策略

小组成员:段念、丁晓燕(宁夏)、金晨、胡辉、刘林、魏博、杨涛、赵楠

一、目前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规范,整体素质不高

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在西部,由于经济条件差,教师队伍建设不是很规范,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良莠并存。由于农村学校“普九”达标不合格现象严重,公办教师数量有限,只有聘请价格低廉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任教,造成这部分教师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大多未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公办教师也有相当部分不合格,学历达标率低,一些教师虽然通过继续教育具备了相应学历,但所学非所教,教学基本功差。由于农村与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学校条件差,新的人才引不来,就只能大量聘用民办、代课老师以维持正常的教学,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编制,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学历结构不合理,同时学科结构也不合理,有的学校缺少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就只能聘用代课教师来充当。另外,年龄结构不合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年龄一般都在三十七八岁以上,而一些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短时期内还很难成为骨干教师。

(二)教育体制僵化,教学内容不能联系实际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办学方向,规定了办教育的总目标。然而,受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把升学与成才等同,把升学率的高低与办学质量的优劣等同。一些地方、一些学校的教育工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等等都围绕着升学考试“指挥棒”转。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是高中,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学校的教学内容更是围绕着高考升学来进行。为了能提高升学率,学校不惜每天起早摸黑地给老师和学生加课加自习,为的就是能够有一个高的升学率。没有升学率就没有生源,学校也就失去了活力,也就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连寒暑假也是给学生补课,高三年级的老师和学生只能一个月休息一次,一次通常是一天。教师的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差,个性特长受压抑,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对课堂问题行为准确解读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研究发现,教师无法有效解决这些课堂问题行为,除了缺少策略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课堂教学复杂的环境中,教师无法准确知觉到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归因,因而也就无法“对症下药”。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比较普遍的问题行为视而不见,对个别学生的退缩行为理解为学生性格问题,从而放弃解决的努力。准确地解读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需要有较强的知觉水平和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问题行为的危害性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家庭环境,找到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但是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模式由于一味的填鸭是教学,使得对课堂的理解从一个交流平台变为了填鸭教育的养殖场。

(四)、教师在教育中的职业怠倦

“职业倦怠症”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作业中,渐渐会产生出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全无任何的主动性、创造性可言。患上这种“职业倦怠症”的人应该说在我们的身边并不鲜见。王蒙的早期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那位组织部长刘世吾先生便堪称是一位典型患者。他的那句口头禅“就那么回事”多少年来曾作为官僚主义的“经典”被我们批来评去,现在看来,说他患上了“职业倦怠症”倒似乎更为中肯。这位大半辈子的“老革命”,饱经风雨历尽沧桑,使他对待所有问题都是轻描淡写例行公事,完全丧失了热情与活力。

所以在初期对教师自身的教育中要正视“职业怠倦”这个问题,并对教师心理进行定期的疏导,让每一个进入教育一线的,老师都有一颗富有激情的心。

(五)、对教师教育的曲解

近几年,教师教育一直是教育界非常关注的话题,然而在实施中仍然有一些认识上的问题:第一,认为教师教育不过是师范教育的一种变形,二者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虽然有一部分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但综合大学在其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第二,师范院校按综合模式发展,而教师教育仅是其综合性的一部分,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将不被突出,教师教育将使未来的教师质量下滑; 第三,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认为教师职业本身不具有明显的专业性,教师仅是一个职业而已,是否专业化并不重要; 第四,专业学习和进修只是晋级、评优的阶梯,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专业学习上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倾向,从而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所以我们培养出的教师素质,远远没有想想中的那么高

(六)、财政对教师教育尤其是再教育投入不足

在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政策尚未很好落实。教师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之一,就是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师教育经费依旧投入不足,师范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成为制约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的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校教学资源的相对落后,以及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教师教育将出现恶性循环的态势。例如,基层学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各项费用不能保证,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

虽然在近几年国家财政对教育进行的很多支持,但这些支持还远远不够。免费师范生教育只是教师教育的一个开始,当教师进入教育生涯之后的教育国家财政还要继续增加。而不是单纯以评优为标准让老师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活动。

现在国家要求教师要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越来越高,而且还存在地方教育部门乱收多收的现象。教师参加培训的名目繁多,有岗前培训、在岗职称晋升培训、计算机全员培训、新课程改革通识和学科培训等等。通常对于进修的课程,一次要花费上百元多则一千元。而且对于学过的课程,还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少则二三年,多则五年就过期,还要进行重新学习,重新考试。对于教师职称晋升情况,花的费用和所要学习的课程就更多了。有些学校晋升中教二级职称时,费用就花费了近1000元(是一个西部普通教师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尤其这对于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

(七)、职前、入职、职后教育严重分离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直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培养由师范院校承担,在职教师培训由地方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部分师范院校承担。多年以来,由于我国大多数省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缺口较大,因而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在承担教师职后培训的同时,也承担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的任务。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形成了教师教育中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使教育学院等教师培训机构成为职前学历教育场所,淡化了这些在职培训机构的正常职能。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工作基本完成,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开始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但由于培训者的科研能力和高校教师比较相对较低,培训大多是经验交流式的。他们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论提升。虽然这几年高师院校也在不断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科研和师范教学又是偏重理论和策略性的,对课改教学实践研究比较淡漠,因此师范生对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兴趣也不十分强烈。目前学历教育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非学历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师范院校提供的职前教育与教师的职后发展没有统合。

为加快新教师的成长,许多国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入职教育制度,但我国缺乏入职教育这个重要环节,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的入职教育制度。我国的《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都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为了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分离的状况,构建发展性的师范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入职教育制度,实现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运营机制。要想成为教师并非简单的考一个教师资格证便可以,让教师更具有专业性。

二、解决我国教师教育存在问题的策略

确立发展性教师教育的思想和机制,走出教师专业发展认识的误区 第一,教师教育替代师范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教育是发展性的,师范教育是终结性的,终结性与发展性是相互联系的;现代教师教育不仅由师范院校来承担,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高校也可以参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同时师范院校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教师教育,也同样可以参与其他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要使当代教师成为终生学习型教师。

第二,目前正在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个以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众多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广泛参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已露端倪。开放的实质和目的是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都应当是开放的,既可在师范院校完成,也可在其他高校完成,同时也可以在高校的指导下通过中小学校的校本教研完成。

第三,在目前高等教育综合化、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师范院校首先要按大学的规律和模式来办,大学的综合功能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可以作为师范院校的主要功能,但不是唯一的功能。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也可以相互交流身份。

第四,师范院校走向综合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师范院校在办学中,如果不加强综合性,教师教育的水平可能滑坡,教师培养的质量也难以提高;如果失去了教师教育特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师范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在教师教育领域形成明显的特色,而且又面对着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因此,在走向综合的过程当中保持和加强已有的特色,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第五,教师职务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专业,具有较深厚的某门基础学科知识只是当好教师的部分前提和基础,执业还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教学策略,执业还需掌握教师的专业技能。实现教师专业化是国际化潮流,不可阻挡。只有实现教师专业化,我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自身才有辉煌的未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专业化与开放性是我国教师教育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教师是专门职业,必需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教师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调整,要重建适应课程综合化和多样化要求的专业,加强实践环节,只有延长学制,才能兼顾学科专业学习和教师职业训练。通过比较国外的教师教育,会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延长学制来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为使得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可以采取弹性学习、分流培养的方式,学生从本科阶段开始,有多次选择权,可以选择师范类本科毕业、非师范类本科毕业、师范类研究生毕业、专业类研究生毕业等。本科毕业学制应延长到5年,硕士毕业应该3年。学生参加高考升入大学,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到各个专业院系学习三年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然后开始选择升入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选择师范类的学生在第四年的前半年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类课程、学科教学法等实践课程,后半年时间到基层学校实习;第五年的前半年仍然进行师范类专业课程学习,最后半年写毕业论文,完成本科学习。选择非师范类的学生用两年时间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毕业实习,完成本科学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就业和选择读硕士学位。非师范类和师范类本科毕业生都可以在本专业或跨专业考取硕士学位。拓宽教育投入来源渠道

第六、建议国家增大教育投入比例,在政策上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追加教育投资,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教师教育。

第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良性的中小学人才聘任机制

进入21世纪,国家正在逐步实现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教师教育新的内涵。

改革中小学的人事制度,形成流动的人才竞争机制。合理、妥善安置不称职的和富余的人员;扩大中小学校聘任教师的自主权;改革工资制度,将工资待遇同教师职称和教学质量联系起来;按照合适的师生比例配备一线教师的额度,择优录用教师;实行优秀教师和校长轮换、交流制度,提高教师工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重点综合大学的学生加入教师队伍,使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刘东敏,徐金明.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前瞻与对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4).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和科技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09).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唐亚豪.农村教师队伍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5(3).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亟待突破两大难点[N].光明日报,2006-1-4.吕红梅.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社科纵横,2005(3).梁克荫.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双月刊),2005(4).

篇2:浅谈中国教育问题

钱老走之前说过我国培养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确,钱老时期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培养出过一个像钱老等一批巨人一般的科学家,这是为什么?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不好吗?明显不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相比钱老们以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那这是又是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

中国是一个教育历史很悠久的国家,从孔子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现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封建社会,但是封建社会的教育文化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影响依然还在,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钱老所说的问题——我们国家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种思想是一种“读死书,死读书”的思想,这种思想导致了今日教育的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结果。

像我们现在的学生,对于“读死书,死读书”感触很深,从小到大,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看你学习的好与坏都是从你的考试成绩来看,换言之,无论你是否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的考试成绩好,那么你在别人的心中就是个有前途的人!老师给我们上课的目的不是学习有用的知识,而是考高分,以前上课时经常听见老师说给我们什么什么是重点,而这些重点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看以前的考试考过没有,如果以前有考试考过,哪怕是个鸡肋的知识也是重点,只要你记住了考试的时候得分了就对了,至于你会不用这个知识那些都是不重要的。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了那些真正有用而考试很少考或者不考的知识却被清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试问在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下,能够培养出钱老所说的创新人才吗?不可能,培养出来全是书呆子!书呆子会创新?简直是个笑话!

钱老说要创新,要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之事。其实从钱老说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钱老说的就是中国现在的教育方式问题。现在的这种“死”的教学方式和钱所说的创新是完全相背离的!钱老所说的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活”!

看看我们国家每年中考、高考分数优异的学生不计其数,可是这些高分尖子为什么很少有人成为真正杰出的人才呢,原因很简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死”方法培育出来的都是书呆子,这些书呆子纵你考试成绩再好又有何用?

篇3:浅谈中国的社会教育问题

一、目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首先是社会生活中人伦秩序关系有些混乱, 不少人放纵无度, 妄自尊大, 自我膨胀的奇谈怪论不一而是。他们对上级领导可以蔑视, 对国家领导人没有尊重之意, 对父母可以不孝, 对天对地没有敬畏之心。全然不知孝为何物……。

其次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观念沦丧: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偷, 被认为是正常所得, 吃喝嫖赌抽被认为是正当消费, 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其三是不少人思想空虚, 精神无依, 失去信仰, 迷失了生活得方向和人生的目标。有的人把生命的意义定位于金钱, 有的人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不求进取。

中国的大学也越办越多。可为什么教育失败。人伦道德下滑?问题的根子究竟在哪里呢?

二、传统教育的中国特色文化

静下心来, 认真思考我们的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有问题吗?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总在教育孩子:为祖国为人民, 这无疑是正确的, 我们的教育力度有问题吗?无论政策、宣传、报纸、广播、电影电视学校乃至幼儿园, 总之以一贯之。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回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佛、道、儒三教合一, 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

(1) 道学明太极阴阳之理, 识天、地、人三道一理相通

老子的道学思想是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太极图, 高度凝聚了道学理论的核心。他在“道德经”描述“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他用简洁的语言告诉世人, 道学是从研究天地自然运行规律进而研究人类的, 其中描述的天地之道与人类关系, 以及实现人类自我身心和谐是国家社会安定的学问。道学研究百姓的日常饮食起居, 婚丧嫁娶, 建房修造, 疾病防治, 修政治国, 军事谋略, 行兵打仗等, 可谓无所不及,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姜子牙, 张良, 徐茂公, 诸葛亮, 刘伯温, 等传奇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治国贤臣的根本原因, 是因为他们都是道学高人。由此可见, 中国道学铸就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2) 佛道同源而分流, 重天人作用之因果规律

中国的佛教是从远古的道学中分离产生的。佛学研究者更偏重于对人类意识行为与天地自然规律间所形成的因果作用规律的研究。人类生存于天地自然规律之中, 应该对天地自然规律敬畏和顺应。他们从顺逆的吉凶结果中总结经验教训, 逐步形成了因果报应理论。

这种因果报应理论, 把人类生命的富贵贫贱, 疾病与灾祸与个人祖上的善德厚薄, 孝义品行联系起来。佛学的因果轮回谈, 在民间广为流传, 具有一股无形的震慑力, 对教人安分守己, 稳定社会,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印度传入中国的大乘佛法典中。释迦牟尼更强调因果定律, 并明确提出了人人皆有善根, 人人皆可成佛的众生平等观念, 使佛法教育的核心突出了至善人性就是佛性的观念。

(3) 中国儒学察人性、崇孝道、重人伦、遵道化

以孔子为首的中国儒家先贤, 明天理, 察人情, 方有人伦纲常之论。孔子在周游列国宣传复周主张失败, 但他通过体察民情, 领悟到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史是从最基础的家族开始的。在诸多的人类社会关系和责任中, 人类最根本的联系在家庭, 最主要的关系在亲情。所以中国儒家提出:“德以人为本, 善为德之本, 孝为善之本”。在《弟子规》《三字经》里, 都透出了孝的文化特点。“修身齐国治天下”是把个人修养问题上升到治理好国家的一个非常的高度, 一个治心、治人、治国的系统工程。所以, 对比中国现代教育, 缺失的就是人性、德仁教育, 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教育, 以及人的能力教育等问题。

二、中国现代教育需要重视的几点教育缺憾

(1) 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

人类生命起源于天地之间, 作为自然物种的人类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尽皆知, 天地自然可造物于无形, 亦可毁物于瞬间, 让你不能选择。人与自然存在着客观必然的联系, 具有内在的规律, 那么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 顺应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无疑可以成为现代教育的内容

(2) 人性教育

激发人类的善良本性, 是社会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性之道适于孝, 因为一个人对父母的孝心, 发于天性之爱, 感恩之心, 仁慈至善, 动物尚有反哺之义, 何况是人?因此, 激发人之善性首先应激发其对父母的孝顺之心,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首先是父母赋予了自己的生命、抚养自己长大, 所以, 父母就是你的第一恩人, 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爱自己的父母是人生的回报, 是天理所致。因此, 激发孩子的孝道正是符合了人的天性的自然规律。人性教育, 孝道为先。只有首先具备了孝的人, 才谈得上深入一步的仁德。

(3) 仁德教育

德者, 发于人的善良本性, 对社会他人奉献的褒奖称谓。德, 是一种爱的付出, 是一种无条件的给予, 是真正人性的自然流露。所以是人类最珍贵的东西。人有自然性, 也有社会性, 更有高于一切动物的善良人性和聪慧的创造力。因此人类不仅应具有动物的天性之爱, 更需要有博爱众生的仁德之善。人类的无穷智慧科学的快速发展, 既可以造福人类, 也可以毁灭人类。如果人类仅限于动物的层次: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弱肉强食, 残酷竞争。那么人类科学高度发展的明天, 也许就会成为人类的末日。因此, 仁德教育, 尤为重要。

(4) 能力教育

人性仁德教育固然重要, 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就是加强对青年人的教育。能够认清善, 视透恶, 找到恶的弱点打败恶, 扬善必要惩恶, 是年轻人个个善良正直。同时又是一个会战斗的斗士, 现代教育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

要让年青一代人具有惩恶扬善能力, 就要让他们较早的知道人类丑恶的一面。要让他们知道蛇会咬人, 狼会吃人, 人也会吃人, 要教育他们怎样识破骗子和骗术, 怎样揭穿恶人的阴谋诡计, 怎样辨明小人的阿谀奉承。教会他们怎样攻击敌人, 怎样保护自己, 这样才算达到了现代教育的效果。我们只有使青年人成为聪明的人, 成为有经验的人, 成为有才能的人。

篇4:浅谈中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问题

关键词:教育投资 中国义务教育 教育投资负担 经费管理体制 教育差距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等性质。义务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根据公共产品的特点和利益获得原则,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应主要由政府负担。[1]

一、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我国地方中小学基础教育经费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直接下拨县级;基础教育的管理权属于地方,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为确保地方教育投资,除了地方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县以下乡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基础教育,地方征收的教育附加费也主要用于地方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

在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方面,我国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做出了努力,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资总量不足,教育不公问题,教育师资力量不均,教育基础设施无法普及等问题。

(一)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不足

尽管我国教育投资比例不断增长,但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仍无法满足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明显,甚至在中部部分地區的公立学校也有发生[2]。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不足的原因有:

1.教育投资总量不足

2.我国教育投资的结构不合理

教育投资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所占比例高于中小教育及学前教育等基础教育,目前尽管教育投资比重不断向义务教育倾斜,但是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仍偏高。

3.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急剧增长

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增长,尤其是农村免收学杂费书本费政策的实施,使中小学人数急剧增多,导致人均义务教育经费减少,学校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增长的学生人数和教学需求。

(二)义务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

首先,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备出现区域性差异。基本设施无法得到全面的建立和普及,西部地区、偏远山区及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硬件设施差,部分教学楼宿舍楼是危房建筑,政府和学校无力更改现状。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学设施配备齐全,教学环境堪称一流。

其次,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义务教育的师资配备不合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很少有人愿意奔赴西北等边远贫困地区支教或就业,因为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大,发达地区学校薪资福利条件好,其原因归根是教育资金的差异。

最后,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出现差别,使社会无法协调发展,教育无法平衡发展,出现恶性循环。

(三)义务教育投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我国有限的义务教育投资资金不足,使用效益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短缺,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更有甚者,公款私用现象在某些学校时有发生。原因如下:

1.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重逐年下降,学校机构冗杂,超编现象严重,占用大量人员经费开支,造成教育经费严重浪费。

2.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益较差,在农村较普遍。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3],县、乡(镇)、村三级办学,农村一般以村为单位设小学,造成小学多规模小,班额不足等现象,教学能力不够,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无法充分使用,办学规模效益也无从谈起。

3.教育资金使用透明度低,导致公款私用现象出现,学校人员为私用资金巧立名目,纳入资金使用账目中。

二、解决措施及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

1.制定明确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目标。中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教育投资到位,中国应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

2.完善与教育投资相关的法规建设。首先,应尽早制定“教育投入法”,使教育经费的筹集、负担、分配、使用都有法可依,职责分明,推进教育财政决策的民主法制化。其次,设立保障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教育财政法规切实执行。

(二)建立合理规范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中央政府的支持责任确保全国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获得与公平性。重点支持特殊地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其次,省级政府依靠财力和中央的转移支付,在省内进行以各地区基础教育经费均等化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加速建立农村地区规范化、平稳化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三)优化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加快教育投资途径多元化

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渠道,促进多元化教育经费渠道的开发,加快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弥补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如发行教育债券彩票,实行教育股份制办学体制改革,发展教育投资基金,扩大鼓励教育捐助等。

(四)加强义务教育投资经费使用明细的透明度,真正提高使用效益。

(五)加强农村地区“合点并校”政策的落实和实施

用以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金经费和师资力量,避免合点并校过程中出现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其贯彻落实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国家文化素养的好坏。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各级政府及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克服各种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义务教育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修正,解决义务教育的投资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优化教育投资分配格局,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我国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缩小与世界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武汉大学,尤少忠.关于中国教育投资不足问题的思考[J].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篇5: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讨论关于的腐败问题,感觉到有些网友的言论过于极端,更有甚者是一味的在骂人喊冤,绝对的批判当今的现状。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后至今全国已有14位高官被查处,其中不乏省部级干部,这也用实际行动表示了中央高层的反腐决心。

腐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让统治阶级头痛的问题。统治高层将权力下放,以便更好地管理国家,获权者却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根据阿克顿的权力腐败论,“权力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几千年来,统治者们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实际上他们也在根据以往朝代的教训对统治体系做出不断的调整。各个朝代实施监察职务的官职和机构在变化改进,最终也不能改变封建王朝短命覆灭的命运。据柏杨统计,中国历史上4643年间,共有83个大小不同的政权,这样算来,平均每个朝代55.94年,刚好接近60年,就算是汉、唐、明、清,也不过两三百年的历史。在这些朝代的衰落更迭中,吏治腐败都起着很大作用。

古代的监察制度本质上说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一次次的改进好像只是将这个监督链进行了分级与拉长,监察官员始终是为顶级上司——皇上服务的。而最有话语权的百姓,却始终没有被赋予有效的进言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监察官员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毕竟他们不是官员贪污的利益受害者,却被要求费尽心机去做得罪人的事,而他们果真下访视察时,下面的人也必做好了准备,不该被看到或被听到的事是很难出现在监察御史面前的。在这样微不足道的权力监督机制下,人性的缺点很容易暴露出来,这从现代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里也能够得到印证,因此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很少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身处官场,身不由己。环境造就人,环境改变人,置身于腐败的官场大环境下,能够保持崇高理想,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者,需要多大的定力与勇气啊。吴思的《潜规则》中对此有比较深刻的描述,表面上的制度规则总是冠冕堂皇、无限美好的,可实际执行时,却是按照圈子里的潜规则,不遵守规则的清官很容易被淘汰出局,连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声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陕西巡抚期间也要收取来自下级粮道的巨额陋规、三节两寿,在现在来说就是收礼贪污了,可在当时的官场却被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再看现时流行的官场小说,其中关于跑部进钱、帮派暗斗、官商勾结等的描写何其生动,作为文学艺术,其中大部分都有夸张与虚构的成分,不可全信,然而因其源于生活,读起来却又那么真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将拒贪防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官员本身道德修养的提高上,历史的经验也证明这样做是行不通的。一个好的制度的建立才是减少官员犯错贪污可能的根本途径。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清朝统治的风雨飘摇,也标志着皇权统治制度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小打小闹的修补被证明于事无补时,我们需要的是彻底的革命。相对于温和渐进的改良,革命的过程令人痛苦,其带来的创伤甚至要经历几代人才能弥合,然而更大的牺牲与冒险也意味着更大的收益可能。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此时担当重任,用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中国比较彻底地进行了与封建主义的割裂,建立起具有理论先进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我们是具有制度优越性的,我们应该因此感到幸运,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下,再想进行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对**时需要更大的成本,也势必会是更加困难的,这也意味着民主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和更加不合理的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可能还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改变他们的政治制度。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果仅仅是空头支票,而不能表里如一,实际践行,只会让曾有希望的人民更加痛苦,就好似鲁迅《呐喊<自序>》中铁屋子中那些被惊醒的即将闷死之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太平天国当初定都南京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描绘了一幅何其美好的景象;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也勾画出令人向往的政治图景。然而,历史的现实却告诉我们,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久便过上了与各朝封建皇帝无异的奢华生活,之前的承诺只能是空想,最后天国也被清军镇压覆灭;民国虽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各级政府组织也很齐全,但国内依然内乱不断,民不聊生。当然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他们的美好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没有办法真正实行。这里的两个例子只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再好的制度,不能实施执行,也是空谈。

2012年12月10日,光明网发表了一篇评论——《占海特之父被刑拘是叠加的非正义》。关于教育平权的争议自然很多,不同的利益群体有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在稳定和谐的大环境下,当局自然不想看到这种矛盾被激化表露出来。然而我这里主要关注的是,在论及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时,评论员引用了总书记在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的一段讲话,“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想说的就是这个现象,是什么让中央宣传部门的评论员抛弃在公民的权利等方面有比较详尽描述的宪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些理论上来说更为权威的论据,而选择引用最高领导人在媒体见面会上讲的一句大白话来论证公民应有的权利。大家可能都对这一现象习以为常,好像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从封建帝国时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文革时期的人人手持红宝书,出口先是毛主席语录,高呼“毛主席万岁”,华国锋时期“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的“两个凡是”的执政方针中,我们都不难窥见它的影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似乎有所减弱,但又是那么地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凭借着马恩主义的先进理论,结合自己的独特政治智慧,最终扫除了这个大陆上沉积多年的封建习气,推动着新时代的更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观念:宪法不及一般法管用,一般法不及行政法规管用,法规不如规章管用,规章不如领导的指示管用。这样就对依法治国、实施宪政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脱离了法治,民主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保障人民权利、代表人民利益也就好像空中楼阁。

根据2011年的《中国法治建设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除通过了现行宪法外,还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39件,行政法规714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8921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吉林四平伊通县法院原副院长郭学宏因其办理的经济案件被撤职,郭学宏认为纪委利用纪检权干预司法权,从此沦为上访人员,在最近的一次上京遣返后被判劳教。同样身为法官的冯缤,为维护妻子的劳动权益,多次上访,后被免除职务。且不提信访维权的效率,连广西桂平市退休的前信访办主任吴宗明因维权无望时也只能感叹,“我是搞信访工作的,知道上访没太大作用”。当作为司法权代表的法官都不能被赋予应有的权利,当司法部门的地位和独立性不能得到保证,依法治国又何从谈起。希望这些由媒体曝光的事件能够加快中国的法治进程。

很多的法律法规对官员贪污都有严厉的惩治措施,增大了贪污的成本,然而仅凭法律规定上的重罚能否抑制贪腐却令人怀疑。一般开国者因深知贪腐之害,为收敛民心,对贪官下手较重。明朝开国时朱元璋规定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砍头示众并剥皮实草,贪官仍杀之不尽。建国之初,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天津专员张子善因严重贪污而被处决,史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贪第一大案,按照消费价格指数计算,他们在今天平均不过贪污十万元左右,这样的数额在今天绝不至于死刑的地步。虽然在《刑法》中这样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照近几年的案件,量刑的重度似乎在下滑。

前段时间有人爆料广东佛山顺德区公安局副局长周锡开拥有亿元住宅,顺德区纪委在调查后表明周并无违纪违法问题,纪委书记潘东生更是向媒体飙泪道,“培养一个好干部不容易”。看到这里突然想起以前政治课上的一个材料,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圣西门曾在《寓言》一文中提出:假如法国突然同时失去了三千名科学家、艺术家、手工业者,法国就要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要面临一场灾难,而如果只是不幸失去了国王的兄弟、王公贵族、参事、议员、主教、各部职员、法官和财主,人们只会表现出人道主义的“懊丧”,但并不会给国家带来政治上的不幸,因为会有很多人很容易地补上空缺,并且能做得更好。这样的假设有些极端,官员们能够身居其位,自然也有超出他人的一些本事。先不说这样一个移民去香港超生的干部算不算好干部,但如果连培养不易都能算作理由的话,确实有些荒唐。

实事求是讲,我们国家当前在反腐败方面是下了很大气力的,一年有那么多的高官不断落马,还在党内搞整风教育,把腐败问题看作是关系党执政生存的一个主要问题来抓。尽管这样的力度可能还不是很大,效果还不能让群众满意,但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有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大家的积极参与,齐心协力,腐败问题应该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

篇6: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是一个“海洋时代”,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呢?

在海洋主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断的探索如何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的战略。维护南海权益是一个长期并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我们应该强调海洋文化观的建设,意识是文化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如何在世界性海洋发展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首先要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适宜于海洋发展的文化观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不同,其在海洋发展、海洋竞争的世界舞台和地区舞台上所确定的国家发展模式与道路选择就不同。因此,要努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观念,坚持正确的导向,运用各种积极的、健康的形式,传播海洋文化,提高海洋意识,使海洋文化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关注点,使其与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

第二,我们应该扩展军事力量,加强友好合作,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增强我国海军和海上巡逻队的实力,加快海军转型建设,抓住当今国际安全关系的连动性、依存性等特征。以全局的、历史的、前瞻的眼光,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前提下,时刻准备以武力解决根本问题,捍卫国家安全,国土完整。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海洋权益的争夺,更重要的是整个地区性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坚持地区间合作,保证地区内和平、繁荣、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护领土及领海主权和沿海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保护对外海上通商,维护公海自由,更好地解决争议。

篇7:中国的教育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亡,涉及到人才、科技和创新等诸多战略问题,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

教育改革事业历时多年,出现了自主招生等可喜成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成,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事业的瓶颈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没有明确的把官方的改革目的公诸于众。我认为改革目的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评价体制怪圈,消除教育不公和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培养一批可靠的、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德才兼备的急需人才队伍和人才储备队伍。

中国教育遇到的瓶颈,归根结底在于教育机构对于政府的过度依赖,这是一个根本性原因,造成了教育事业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单一性、浮躁性和行政化日益凸显。解决教育的关键在于解放教育,这是教育改革事业中的第一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做到无为而治(并非无为而不治),当然解放教育并不是把教育事业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管理(财政应该支持改革,政府投入只能提高,不应降低),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更是一种社会福利,必须保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解放教育的方式是把本不属于政府的权力移交给教育机构,使其独立健康地自主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实用性人才。

教育机构过度依赖,对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百害而无一利,造成了教育机构的行政化,校领导的官员化,教育机构的级别化,束缚了教育的自主发展,教育机构不再按照教育事业的客观需要主动发展,而是围绕政府的计划调配被动发展,出现了许多不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方式,造成了中国教育的混乱局面。教育工作者也因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再是教育,而是行政,而是自己的政治前途,转移了注意力,造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浮躁心态,无心关注教育,政治化凸显,教育问题被淡漠。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悲哀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解决的最好办法只有解放教育,回归教育,明确指出教育机构有自主发展权,让每一个教育机构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不包括特殊院校和特殊专业),政府和社会真正以理性的心态公平公正得对待每一个教育机构,明确指出教育机构没有级别之分,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兼任行政职务(当然我并不认为党团书记属于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有行政级别,应该做一个纯粹的教育工作者,明确教育事业的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积极引导和充分调动学生党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身到教育改革大业中,带领广大青年学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政府的主要工作是积极引导,做好政治工作,保证教育机构的社会主义属性和公益性,而不应该是过多的直接管理教育机构的内部问题和发展前途,任命校党委书记无可厚非,但是任命校长却造成了校长的行政身影,造成了校长的官员化,很难得到专家学者教授的信服,也很难证明其条件符合学校的自我发展需要,所以最科学最民主最公正的方式是由专家委员会自主选举,而不是政府任命,只有自主选举的才有群众基础,才能凝聚人心,真正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真正符合学校的客观发展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了教育工作者的纯粹性,才能使其把全部的心血和精神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课程和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和课本编纂与社会脱节,是中国教育的第二大瓶颈。我们现在的课程审核的不合理性,是教育机构过度依赖的又一明显缺憾。我们没有必要让中国的教育千篇一律,应该把课程的设置权和决定权下放给教育机构,由教育机构根据自己的客观现实自主选择,政府只审核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培养人才需要已经足够,只有权利下放,才能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政府每年出台课程设置和新增职业的认定等指导意见是完全有必要的,政府必须做到引导而不干预。课本是学生最重要的教材,必须符合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学生年龄段的承受能力,评判课本的好与坏的标准是一:是否符合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否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客观承受能力;三: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四:是否能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建设和发展人才;五:是否能为祖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培养出创造性前瞻性人才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六:是否能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使其全面发展,德才兼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应试教育是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大瓶颈问题。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承受能力,提倡题海战术,偏重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样忽略的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好”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差”学生的培养,反映了应试教育的极端功利性,也造成了部分“差生”荒废学业,流浪社会,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一大隐患。其实归根结底在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制约,打破应试教育的怪圈关键在于打破高考一统天下,一考定乾坤的评价体制怪圈。最好的办法的改变现在的高校录取方式,成熟公正的教育选拔体制应该是以自主招生为主,高考录取为辅的录取方式进行,而这样的方式仍然是政府放权予教育机构。评价一个中学优劣的标准应该看本学校以自主招生方式走进高校的学生比列,这不仅打破了应试教育,也打破了升学率代表学校优劣这一传统观念,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自由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在这种教育的理念之下,理论上“差学生”是不复存在的。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必须理性客观的对待问题,规范改革,统一改革(政府每年组织一次中国教育高峰论坛,探讨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未来,积极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大业,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探讨平台),不跟风、不冲动,不照抄照搬,不本本主义,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

用。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高标准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中国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体制上的问题,同时也与中国的人的传统观念有着千丝万褛的关系!概括起来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中国学生没有明确而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动力(这个主要是观念所引起的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把人脑打造成电脑(这个是体制所导致的)。

中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强迫着去学习很多东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的。努力地盲目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还有同学的羡慕。就这样,慢慢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学习意识——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努力。最后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下降。这到底是谁的错?父母?老师?都不是,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那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的产物!中国的父母很多时候就是虚荣心太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儿女要求非常的苛刻!过度的强求而不是理智的引导给自己的儿女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物极必反,中国的父母要切记啊!可怜天下父母心,有时候是赞美有时候却是讽刺。是谁把你们弄得那么疲惫?是孩子的不听话?是孩子不争气?也许是的!但是又是什么使他们不听话?不专心学习呢?是你们自己啊!我曾经也是一个坏孩子(当然我现在也不敢说自己是好孩子),小学是跟着一群小混度过的。逃课、捣乱等等,基本上坏事都已经做完了。因为没有好好读书,结果连小学毕业考试都没有参加!后来因为自己的伯父是一个中学的校长,所以有幸继续读初中。初中的时候,刚开始我也是一个不读书的学生,尽管相比小学时候听话多了,已经不跟那些小混在一起了。到了初二我才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并专心读书。到了初三自己竟然成为那时候学校里面的尖子生,而且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我的伯父就更加开心了,到处给我做宣传,大会小会都提到我,叫那些读书差的学生向我学习!中考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使得我与重点高中失缘!而且进入一个普通高中的普通班!失落和沮丧是那时侯我家常便饭!但是我还是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后面进入了尖子班,到了高三我又一次感受到成为榜样的快感。最后我顺利地挤过了那条独木桥,跨进了大学的校门,成为了不幸中的万幸儿!小学时候那群小混,听说有很多都已经走进了监狱,那些曾经的佼佼者很多也都没有走完中学的读书之路;初中那些曾经我的榜样也没有几个有我这么幸运,很多只考上了大专;而高中那些竞争对手,也都落后于我!我感谢自己,更加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原谅、感谢他们的开明、感谢他们的鼓励、感谢他们教育我做人的道理!今年寒假的时候,在家里面没有什么事情做,就经常练习毛笔字和钢笔字还写写文章!母亲看见我那么买力,练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笑着说:假如小学时候如此用功,现在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我只是笑笑,什么也没有说!因为我并不后悔。那时候我没有用心学习,是因为我并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尽管经常听到大人们的唠叨。那个年龄的孩子,那里有能力思考得那么远。那个年纪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喜欢什么。而他们所喜欢却那么不幸,因为那些东西在大人看来都是无聊的没用的!就这样孩子们做喜欢的事情的权利被剥夺了,被强迫去做父母觉得好的东西!无可厚非,大人们觉得有用的东西,对于孩子长大以后真的很有用。如果孩子能够用心学,他们以后一定可以少吃很多苦头!但是父母们,你们也应该知道他们还是

孩子啊!他们还不应该这么快就拥有老人们的思想!多给他们一点自由吧,让他们在长大以后再回忆自己的童年的时候感觉童年是多彩的而不是灰色的!

下面就要说一下中国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了。一个耳熟能详的事情,在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中,桂冠荣誉很多时候都属于中国的学生,已经可以说是专利了!同样也是一个让人注目的国际大奖——诺贝尔!在里面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席位。多遗憾啊,多可悲啊!是谁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美国人把电脑打造的像人脑一样的灵活,而中国的教育却把人的大脑变得像电脑一样的死板!人之所谓为人,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处于统治地位,是因为人类善于发明并利用工具。也就是我们的祖先所说的“善假于物”。可曾几何时,我们却把这教导给忘掉了。也许很多学生,都可以把那篇文章倒背如流,可是他们是否又真的懂得其中的真正内涵以及其中的深刻哲理吗?曾几何时,我们的大脑已经变成了一个存放东西的硬盘!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别人的工具!中国的学生那克服学习的精神以及他们所懂得的东西让很多外国人汗颜。可是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必须学会的呢?有多少是垃圾?有多少是我们沉重的负担?世界没有垃圾只不过是资源放错了位置或者我们没有利用好罢了!所以中国的教育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教育学生利用资源上呢?既然机器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我们那么辛苦去做呢?背了那么多,记了那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要期望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全才,那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前阵子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个物理学家的妻子写的。尽管她的丈夫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绩,让不少人仰慕。但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根本就不懂得放松自己和享受生活。想想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很多都是懂得享受生活的!比如说爱因斯坦,他是一个奇才,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但是他的生活并全部都是物理。他酷爱艺术,尤其是音乐,而且还做出了不凡的成绩!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仅仅是荣誉吗?不是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快活的生活着,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和朋友。

1、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随便说话,学生却要举手申请发言权限才能够对老师进行提问和回答

2、作业是负担,教师无法令学生爱上学习,却只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

3、限制学生的种种自由,甚至出现在校必须购买校服等种种封建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以从前的经济观念要求学生,本身就是违背国家政策,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愚蠢的行为。

4、学生压力过大,学生真正毕业到社会上所需要的,并不是一纸文凭和儒雅的学生作风,老老实实做人的人,在客观事实上,是混不开的,即便是他有再高的学历和知识,面对社会的惊涛骇浪,也只会以一个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让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

5、学校不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利益,常以自己的利益为第一利益,学生必须服从学校,这违背的,是服务第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昨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学生本身应属于消费者,而学校作为服务方,必须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位,而客观实际上,有多少学校,真的做到让学生满意呢?

6、教育过于死板,通过一味添压式的传统学习方法,令广大学子苦不勘言,学习,已经不再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一个合理的途径,而是令学生感到压力重重的一个包袱,试问各个学校,和各个教育主管部门,还有各位家长,如果让你们背着巨大的包袱去工作去发展,去赚钱,你们会开心吗?你们会工作好,会发展好,会赚钱好吗?所以如果不给学生减轻压力,就不要妄想学生学习好了

7、遵守纪律的问题,纪律是维系一个社会环境稳定和井井有条的一个规范和规章制度,是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定的,并不是某某个学校领导或者教师,为了一己之快漠视学生感受而定的!学生在走廊里不许说话,在课堂上保持肃静,这样死气沉沉的环境,学生还能够算得上是祖国的花朵吗?凋谢了吧…………

8、乱收费问题,这个问题是最敏感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些学校,用分数来为自己提高档次,用分数线来向学生压榨钱

财,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敛财方式,合理的收费我们并不反对,但是动辄几千几万的所谓“借读费”这能算是合理吗?学校需要建设,那是学校自己的发展,试问学校的建设壮大又为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真的因为学校的扩建,学校的拼命敛财而获得成绩和知识的提高了吗?

9、补习班的问题,补习班的存在令广大家长头痛不已,某些教师为了在工资之外赚些外块,甚至上课的时候不把知识全部讲完,待到补习班再一一点明知识要点,这样的教师还怎么样为人师表,怎么样教好学生,学校要提高升学率,有这样的教师存在,请问,又有多少学生可以顺利地通过中高考试?考进自己满意的学校呢?知识是学校提供的,却被教师倒卖升值,叫学生们怎么相信他们的老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呢?

10、早恋、性教育的问题,这是目前最敏感的话题,但是越是敏感,大家就越不敢提出,因为我们的学生在青春期的年龄,都是在读书,所以校内的性问题,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大责任,有些学生直到结婚都不清楚男女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些人因为接触了不正确的性教育走上歧途,这有哪项不是学校的责任?一味的隐瞒压制,就能让学生们明白真理吗?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花季的学生最困惑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学校能够给他们的,并不是“受业解惑”而是一味的隐瞒压制,甚至蔽斥,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让这些尚且懵懂的学生走上正途,成为一个由生理到心理完全健康向上的人呢?

11、叫家长,学生一旦犯了什么事情,就要叫家长,把责任一把推到家长这里,老师啊老师,家长让学生上学,是把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血肉交给你们教育,你们没有能力把他们教育好,却把责任推回给家长,的确,在教育上,家长的确要比老师方便很多,但是,处在叛逆年龄的这些懵懂的学生,需要的并不是管教,他们需要的是引导和合理的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推来推去,学校把责任推给家长,那么还要学校干什么?学生还上学干什么?还要你们这些老师干什么?

12、教学生做人,还是教学生做贼?学生有哪个不欺骗自己的父母,不欺骗他们的老师?往往学生幼稚的骗局被揭穿的时候,学校也好,家长也好,都会大动肝

篇8:浅谈中国教育问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历史文选》是大一专业基础课, 是学习、研究中国史的一把钥匙。一般而言, 《中国历史文选》包括两部分内容:基础知识和古文选读。前者又可分为史籍 (史料甲骨文、金文等) 介绍和阅读古文必备的版本、校勘、目录等内容。在当今中学古文功底整体薄弱的背景下, 对于一个刚进入大一的新生来说, 《中国历史文选》并不是一门轻松易学的课程。约略而言,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兴趣不高, 二是基础知识薄弱, 三是古文阅读困难, 四是问题意识不强。

1. 学习兴趣不高

大一新生不仅对《中国历史文选》兴趣不大, 对历史的兴趣同样不高。很多学生第一志愿并不是历史学, 他们很多是被调剂来的。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学历史有什么用”“以后怎么就业”。除告诉他们具体的就业方向如中学、报社、博物馆等单位外, 就是考研、考公务员等, 而这些单位要么社会地位不高或待遇一般, 要么需要进一步奋斗而不确定, 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 属于基础性而稍显枯燥的《中国历史文选》的位置就可想而知了。

2. 基础知识薄弱

在讲授史籍或史料基础知识时, 除个别学生基础扎实外, 多数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都很薄弱。在有限的课时内, 怎样向学生讲授、讲好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学术前沿方面的问题, 既让他们学习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 成为当前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环节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3. 古文阅读困难

总体而言, 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不强, 这与古文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占比重不高有密切关系, 属于制度性的问题, 一时难以改变。以历史为专业的大学新生怎样在现有条件下有效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为今后古史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4. 问题意识不强

在进入大学之前, 中小学历史教育多为既有体系的灌输, 虽然也强调对具体问题或材料的分析, 如高考就有此类试题, 但从多年接触大一新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看, 这种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完全培养出来, 他们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 不能或不敢提出质疑, 这也是值得历史教学反思之处。

以上是《中国历史文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基础知识薄弱、古文阅读困难是大一新生固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问题, 学习兴趣不高、问题意识不强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问题, 二者是密切相关的。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以问题为中心, 行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案。

二、以问题为中心, 行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案

《中国历史文选》是一门比较难讲的课程, 一方面, 教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不然讲授中很容易出错;另一方面, 教学的过程中无论基础知识的讲授还是选文的通读, 不易与学生进行互动, 以提高他们的兴趣。这是笔者最初几年教学过程的真切感受。尽管如此,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仍发现不少问题:一是课本上某些地方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错误;二是这些问题也引起部分学生的兴趣, 不少还和老师有争论, 这就为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总结以往经验, 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二是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三是以教学中的问题为案例作启发式讨论。

1. 强调“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所作《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谈到:“先生之著述, 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 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祀, 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这种“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是当下多数学生甚至教师所欠缺的, 第一节课当向学生重点介绍, 告诉他们要转变思维方式, 不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而作独立的思考。

2. 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大一新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 有些学生大学四年都未能很好地培养起问题意识,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经子解题自序》中谈道:“然学问之道, 贵自得之, 欲求自得, 必先有悟入处。而悟出之处, 恒在单词只义, 人所不经意之处, 此则会心各有不同, 父师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吕先生强调, 学问自得贵在一“悟”字, 而要想有所悟必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 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在历史文选通读过程中亦可培养, 并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以教学中的问题为案例作启发式讨论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著名经史学家周予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 该书分为“解题”和“选文”两部分, 注释简洁明了, 易于把握,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多数高校所采用。然而, 书中问题亦不少, 正可作为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和强烈的“问题意识”的好素材, 这里试举一个例子。

《史记·货殖列传》:“必用此为务, 輐近世涂民耳目, 则几无行矣。”注释:“輐通挽, 挽引。意为挽回近世的风俗。”在这里设问, 这样能讲得通吗?在经过讨论后指出, “輐”按课本上作动词讲, 宾语什么?是“近世的风俗”吗?似可以讲得通, 但这里面又有问题了。首先, 这里面没有谈到“近世风俗”, 按课本上讲有“增字解经”之嫌。其次, “輐”后面为“近世”, 指的是时间, 与“近世风俗”相距甚远。若不如此讲, 还有其他讲法吗?实则“輐”通“晚”, 表示离司马迁很近的“近世”, 这一句可以这样讲:“如果一定要追求这样的目标 (老子所说小国寡民社会) , 在近世要涂民耳目, 但这样几乎是行不通的。”这样文从字顺, 又不需要“增字解经”。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思考, 还可以结合学界不同观点进一步设问:“必用此为务”是司马迁的观点吗?李埏先生认为, 太史公极尊重老子, “引老子语而破之岂不是入室操戈吗?太史公不是这样的人”, “至治之极”的社会在太史公看来是“美妙的”, 故其意“必用此为务”, 即必须致力于此这句话属上读, 绝句;“至于‘輐近世涂民耳目, 则几无行矣’一句, 则是晚近时期为奇说谬论, 淆乱人民视听者的斥责”。是否如此?引导学生对此问题深思, 进而引读下一段,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 无不知已”, 也就是说神农以后司马迁是知道的。神农以后是什么样的社会呢?在太史公看来, “《诗》《书》所述虞夏以来”的社会,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 口欲穷芻豢之味, 身安逸乐, 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使俗之渐民久矣, 虽户说以眇论, 终不能化”。既然“虽户说以眇论, 终不能化”, 何来要致力于“至治之极”的社会?且下面言当政者作为时“善者因之”, 而“教诲之”“整齐之”还在“利道之”之后, 并非上策, 又何来太史公要致力于“至治之极”的社会?从另一方面看, 太史公尊重老子, 其学本于《老子》, 难道只能照盘接受而不能提出不同意见?若此, 太史公亦不能“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了。实则这正是司马迁“独立之精神”的体现, 与西方贤哲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之名言正相通。顺此, 引导学生要有“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会使学生终生受用,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也。

当然, 就以上三个方面而言,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亦可有所变通。但无论怎样变通, 始终有一核心思想, 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他们作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三、效果总结

通过近年的改革尝试, “以问题为中心, 行启发式教育”教学方案初见成效, 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互动, 兴趣得以提高;二是逐渐独立思考, 问题意识初显;三是不再迷信权威, 敢于提出己见。

1. 学生参与互动, 兴趣得以提高

除了在教材中已发现的问题, 我们还涉及一些与具体选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认识, 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更主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国历史文选》这样严肃课程中得以实行,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 逐渐独立思考, 问题意识初显

由高中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到以学生为思考问题主体, 刚开始他们还不太适应, 参与度并不高。随着课程的逐步展开, 不少学生开始就某一问题进行回应, 课间或课下与教师进行争辩,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渐渐显现, 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他们的问题意识也慢慢地培养起来。

3. 不再迷信权威, 敢于提出己见

到了学期期中, 一些学生开始质疑教材中的某些注释, 提出自己的想法, 虽然有时问题比较稚嫩, 但我们还是应该鼓励, 况且他们有时思考问题的视角独特而深刻。有些学生敢于就教师讲的某一观点提出质疑, 我们也是进一步鼓励, 告诉他们就应该保持这样“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创新, 开拓出文化复兴繁荣的新局面。

当然, 在上述尝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方案实施与教学进度、基础薄弱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讨论难免需要更多的时间, 因此原来一两节课可以讲完的内容可能需要三四节, 这样讲授的内容要比原来的少, 怎样既能实施“以问题为中心, 行启发式教育”, 又能保证为学生讲授一定量的精细内容, 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再者, 无可否认, 一部分学生基础要薄弱些, 一些学生性格内向, 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并不高, 这样就有被落下的可能, 怎样提高这些学生的参与度, 同样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摘要:《中国历史文选》是一门比较难讲的课程,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讲授还是选文的通读, 教师较少能与学生互动, 故而学生兴趣不高, 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经过几年的摸索, 我们提出“以问题为中心, 行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案, 既让学生参与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又培养他们较为突出的问题意识和“独立之精神”, 进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历史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选,问题,启发式教育

参考文献

[1]常金仓.穷变通久——文化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上一篇:培优补困工作总结下一篇:七年级中秋节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