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教育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浅谈中国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内容摘要: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入人们的精神追求。本文拟通过追溯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展现中国茶文化现状,以及探索中国茶文化的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国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展开研究,力求在发扬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为中国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另辟一条蹊径。

第一篇:浅谈中国教育论文

从美国“死亡教育”出发浅谈中国“生命教育”

【摘要】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然而人文关怀的根本实质是生命关怀。从美国“死亡教育”的例子,展开思考,探究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键词】死亡教育;生命教育

西方国家自古希腊苏格拉底以来就对死亡的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和探讨,西方哲学达到的最大智慧莫过于对“死亡”的洞悉。哲学思辨与死亡问题之间的紧密关系也是“不可避免的”和“终极性的”,正像死亡本身的“不可避免性”和“终极性”一样。按照柏拉图的说法,哲学乃死亡的练习。对死亡的思考,也是对生命的思考。

一、美国“死亡教育”的研究情况

1.美国“死亡教育”的研究历史。“死亡教育”源于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正式兴起则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1959年,赫蒙·费弗尔发表了第一部死亡教育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掀开了死亡教育的序幕。此后,罗伯特·富尔顿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于1963年首次开设了美国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此后,“死亡教育”的影响不断扩大,受到了各级学校、社会及有关专业领域的接受和重视。据统计,1973年美国已有六百所大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在当时这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性教育;随后发展到1976年,除了有一千五百所各类学校开始了死亡教育课程外,还成立了当时美国最重要的死亡教育专业组织,也是国际间最大的死亡学领域的组织( The Forum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后在1986年更名为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简称ADEC )“死亡教育與谘商协会”。美国的“死亡教育”发展通常被分为四个阶段:1928年到1957年为探索期;1958年到1967年为发展期;1968年到1976年为兴盛期;1977年到1986年为成熟期。现在,“死亡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已在整个美国的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普及实施。

2.美国死亡教育的积极意义。美国的死亡教育课程千姿百态,如预防自杀、死亡问题的心理课、去墓地沉思、去医院向将要临终的老人告别等等。老师带领学生们到医院将花瓣洒在临终者的床上,并勇敢地握住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的手,向他送上祝福的话,然后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这种临终关怀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毫无阴影的看待死亡。有时可能也会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个公墓、一座火葬场,为去世的亲人写一封信或者为自己写下悼词和遗嘱,这显得很恐怖,但学完了课程的学生都会获得一项重要的技能:坦诚谈论死亡。美国人认为,当学生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时,如果得不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无法获得真相,极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受到夸大事实、扭曲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或者片面的死亡认知。

这包含着美国死亡教育的两大目标:一是正确认识死亡,坦诚面对死亡的事实;二是把死亡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是精神的超越和情感的延续。

加州作为美国自杀率最高的地区,从1980年兴起“自杀防御课程”后,到1994年,自杀率比1970年降低了39%,而同一时期整个美国的自杀率则增加了一倍。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看出,死亡教育开拓了生命的意义,和生命教育殊途同归。

二、由美国“死亡教育”反思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同时也处在充斥着无数矛盾的矛盾世界里,生和死无疑成为了整个人生中所面临的最大的矛盾体。人们往往认为死是不吉利的、阴暗的,常常产生的是一种恐惧心理;而生是可贵的、美好的,有了生命就有了无限可能。所以,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往往开展的是仅强调“珍爱生命、呵护心灵”的生命教育,出现只谈生不谈死的情况。这样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死亡意义的引导,避而不谈只会增加死亡的神秘感和恐惧情结。这样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遗憾的,不全面的,无疑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会产生死亡教育缺位的各种现象。例如:家里有亲人去世,心里无法调试,需要休学一年;在生活中遇到小小的挫折或者感情上出现波折,就轻易产生轻生的念头;把死亡当作游戏,有自虐倾向或暴力倾向等等。

以死亡教育为窗口升华生命教育。大学生在学习、恋爱、人际交往、就业等各方面存在不少矛盾与困惑,而他们抗挫折能力不足,极易诱发影响他人、伤害他人、自杀等现象。通过对死亡的理解,认识挫折、自杀等问题,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责任,提高抗挫能力,珍惜生命,对预防和减少自杀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有句古话:逝者已往矣,生者犹可追。逝去的人虽不知世事的纷扰了,可是他们的精神永存,生者在追忆他们,他们的逝去转化为另一种价值——对生者生命的影响和托付。

“思考生死”主要由生命的起源、生命道德观、生命价值、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死亡的价值、正确面对死亡等问题组成。它的最终目的是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让大学生明白生命与死亡是对立统一的;死亡不仅是生命的终点,还是生命的永恒坐标,正是由于死亡,生命才显得弥足珍贵;死亡映衬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是追求生命价值的不竭动力,并赋予了生命的丰富多彩;可以说,只有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应对了死亡的挑战,直视死亡,把死亡看作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部分,才能真正探究出生死问题的终极意义。通过透彻的认识死亡,开拓生命教育的另一个途径。由“死”谈“生”,更为深刻和透彻。

【参考文献】

[1]王成军.面向死亡的“哲学之安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413

[2]魏云.死亡: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1):149

作者:邓娟

第二篇:浅谈中国茶文化教育

内容摘要: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入人们的精神追求。本文拟通过追溯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展现中国茶文化现状,以及探索中国茶文化的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国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展开研究,力求在发扬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为中国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另辟一条蹊径。

关键词:茶文化 中华文明 中国教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说到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说中国的茶文化。茶事,作为茶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文明不可小觑的有机组成部分。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与错综复杂的儒释道——中国信仰互相渗透。茶事,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已经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而茶道,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也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灵魂。

一.中国茶文化的演变

1.茶的起源

茶源于中国,自古以来,这一说法一向为世界所公认。近几十年来,随着茶学和植物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就是茶的宗主道国家。最初的时候,茶是作为一种药材进入人们的视野,关于茶的药用价值,千百年来为众多的药书和茶书所记载,如西汉的《神农食经》、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汉末华佗的《食论》以及南北朝任昉的《述异记》都有关于茶的药用记载。而且至今茶的一些药用功能仍为人们所看重,如降压、提神、保健等功效。

茶的具体起源时间,传说很多,但没有肯定的记载。但据考证自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之后,人们才开始使用“茶”这个字。陆羽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一度被称为“茶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为饮茶提供了条件,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和从容心境去领略茶的美好滋味,从而加快了饮茶的普及,并很快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习俗。唐朝的茶文化对之后的宋元明清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史上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代茶文化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品位,出现了独特的斗茶、精美的团茶和大量的茶著。宋辽、宋金的交往,使茶文化正式传播到北方游牧民族中,奠定了此后上千年间北方民族的饮茶习俗。元朝统一中国后,蒙古统治者大兴散茶,茶文化出现了返璞归真的迹象。明朝初年,朱元璋下诏废除了茶饼进贡,使得散茶得到较快的发展,多种新的茶被创制出来。冲泡散茶之风的兴起,也使得饮茶的成本更为低廉,推动了茶的普及。自明初废团茶而兴散茶之后,文人们在讲究品饮艺术的同时又开始追求茶的器具之美,从而使明代晚期的茶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人们饮茶注重的是内在精神的高度和谐。清代,中国茶文化开始从文人文化向平民文化转变,并最终成为茶文化的主流。除了规模宏大的宫廷茶宴,茶馆也如雨春笋般出现,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活动舞台[1]。而随着近现代的多元化,茶更是雅俗可共赏的趣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出,人们对饮茶,已经开始进入了精神的追求了。茶文化,在每个朝代都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但都是一种对人性的感悟,对人生的思索,对哲理的探究。

2.茶道的艺术

说起茶文化就不可以不谈茶道。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其内容都是围绕茶道而展开的。茶道不是一个固定、僵化的概念,倘若用心灵去感悟饮茶品茗时产生的玄妙,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便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的陶冶[2]。可以看出茶道是以修身养性为宗旨的饮茶艺术,中国古代茶道的含义较为广泛。“道”在汉语中就有很多种意思,所以对茶道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茶道”一词首见于中唐,这也是中国茶道开始走向成熟的时代,宋至明代则是我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录》中提出的“茶道”概念,主要是指陆羽倡导的饮茶之道。陆羽茶道强调的是“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注重烹瀹条件和方法,追求怡静舒适的雅趣。宋代是中国茶道走向多样的时期。有借茶励志,借茶抒情,斗茶娱乐等等不一而足。明代的茶道中融入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思想。在冯可宾的《芥茶笺》中,讲茶宜十三条件,茶忌七条,都反映了中国茶道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林治在《中国茶道》中提出的“和、静、怡、真”,较为全面的概括了茶道的基本精神[3]。“和”是茶道核心,是和谐、自然,从品茶的情趣中培养灵感,涤除积垢,品茗静思,还其本来性善。“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是沉寂,无声无息,平平和和,是心态,追求心境的清寂、宁静,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也是饮茶者的品位。“怡”是人们从事茶事过程中的身心享受,饮茶啜苦咽甘,能够激发人对生活的情趣,培养人的宽阔胸襟和不矫不饰自负、处世温和、谦恭的良好品行。“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真理和真知的结合,启发人的智慧和良知,使人在社会生活中性情求真,俭德行事,洁身正心,求敬求诚,将品茗之事,从洁身、正心,升华到“修心、齐身”的更高层面。这些精神追求与中国的儒释道彼此紧密联系。茶事,是儒释道一个不可分割的具体体现;儒释道,是茶文化重要的营养源泉。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在茶的故乡——中国,还是远渡重洋日本、英国,茶都已经从单一的物质享受中超越出来,成为了每一个人饮用茶的民族人们的精神追求[4]。

二.中国茶文化的现状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已经成为了风靡全世界的一种日用饮品。有些国家,如日本,英国等国家给茶致以崇高的地位。这些国家举国上下都爱茶,不可一日无茶,相比中国,更重视关于茶事和茶文化的一切:从种植、采摘、煎炒、泡煮、饮用、回味到人生体悟、思想寄托、精神境界追求,不一而足。慢慢,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传统、茶文化,并在国际上影响不同凡响。作为茶的宗主道国家,中国对于茶的重视程度却很是良莠不齐,虽然21世纪以来,茶文化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但是茶文化在中国风靡程度相比他国而言,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从辛亥革命到文革结束这段时间,中华茶文化一直处于低迷时期。文人志士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意识到中国茶文化的低潮,为保留中国文化里的瑰宝而纷纷撰写了一些茶事散文。在文革结束到20世纪末,中华茶文化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经过茶界同仁和热心茶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近二十年的努力,茶文化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较于宋辽时的茶文化的热闹繁盛,如今却略显冷淡凄凉。

茶作为中华文明之一翼,其在国内受的重视程度令人担忧。据中国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了2015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其中对茶学专业也作了调研。全国就15所学校开设了茶学专业,其中只有三个学校达到5星级别,四个大学达到4星级别,五个大学达到3星级别。还有几个学校并没有排上号,中国教育对此学科重视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

2015年中国茶学专业大学排行榜

排序 学校名称 水 平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安徽农业大学 5★ 15

2 湖南农业大学 5★ 15

3 浙江大学 5★ 15

4 福建农林大学 4★ 15

5 华中农业大学 4★ 15

6 四川农业大学 4★ 15

7 西南大学 4★ 15

8 华南农业大学 3★ 15

9 山东农业大学 3★ 15

10 云南农业大学 3★ 15

11 河南农业大学 3★ 15

12 青岛农业大学 3★ 15

本次大学评价共包含2751所,这单薄的15所,只占了其中的0.55%。

本来15所大学开设这样的专业学科教育可谓是寥若晨星了。笔者也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收集身边100名研究生同学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其中不喝茶的同学高达91%,对茶文化发源于中国这一事实了解的同学只有18%。由此可见,这样的现状不禁让人担忧,拥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已没落于此,在物欲与浮躁中失去了其中华传统文明中的地位。“茶文化”教育肩负着怎样的重要使命亦是不言而喻了。中国是茶的故乡,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人骚客的偏爱,众人皆离不开茶。

三.“茶文化”教育

1.培育选拔“茶文化”教育使者

教育,在面对中国人口众多,思想难以统一的现实状况时,也显得苍白无奈。由于人口众多,实施因材施教的想法基本是落空了。无形中增大了实施难度,面对不利因素,更应该找到可利用的优势:给予众多的或人才或普通学者同样的教育,耐心寻找合格的候选人。面对惨淡的中国茶文化的教育现状,处在茶文化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要抵抗经济物质的诱惑,排斥灯红酒绿的享受,沉浸在教育工作中,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夯实自己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耐得烦,将是他们最大的挑战:在一个浮躁的年代,培养并找到茶文化的合格人选,必须得有耐心。还得有信心,坚信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一定会传承下去。纵使犹如大海捞针般,但泱泱大国,人口繁盛,毕竟还是有针可寻,有宝可挖。应本着崇高的使命感,将之付诸实践。

2.营造“茶文化”静心的学习氛围

思想重视茶文化,并将之付诸更多的实践研究、实验研究或理论研究中,将茶文化推向更高一层。重用思想武器,加大宣传力度,达到上行下效的局面。正如一个苹果,传递下去只是最后一个人得了一个苹果。但是如果是一个思想,传递下去,就不断地有人拥有这思想。这滚雪球的方式,就会积聚越来越大的力量,其效果无法估量,成效也必将是惊人的。通过学习茶文化内容,让大学生更广泛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通过茶道的传播,让大学生体会茶道精神的力量,为学生掌握和提高历史人文知识提供资源。茶文化课程可大可不必非要成为主流课程,或以选修课的形式成为大学生心灵休憩的一块圣地。

3.政府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促“茶文化”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皆受调控于国家政府的政策。那么,复兴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因素自然当属国家政府的支撑和引领了。教育工作有政府的后盾,也会事半功倍。只要政府带头掀起茶文化的潮流,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茶文化教育的宣传一定会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外交场合提到中国茶,将茶作为了中华文化的符号。已经是很好的苗头,只要政府继续重视茶文化,加大力度宣扬茶文化。那这股力量与教育的力量拧在一块,本就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存在,达到量变后的质变将是指日可待。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教育的微观协助下,社会对茶文化爱好的人士会找到方向感,找到归属感。而社会中大多数个体的归属,就将是茶文化的归属。这三方面默契地走过一个流程后,之后的道路会越走越顺。中国茶文化,可望在这样的顺水顺舟中,复兴光大,蔓延到更多的外国领地,渗入更多人的心灵。

四.结语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茶文化渗透着中国的礼仪文化。中国是茶宗主道国家,是茶文化的发源。中国茶文化是茶与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细节无一不彰显着我国的文明。将文化融入教育,将“茶文化”渗入教育,创新教育,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探求可行之道。“茶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以茶道悟学习之道,剔除浮躁,还学生心灵一片宁静。

参考文献

[1]钟文.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2]王晶苏.中华茶道[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

[3]钟文.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4]康小红.浅谈茶文化与礼仪[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3),181.

(作者介绍:金思阳,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金思阳

第三篇: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摘 要:尼尔波兹曼认为在电视媒介的影响下,人们已成为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娱乐至死》一书专设一章来剖析电视媒介的教育功能,表明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在营造娱乐至死氛围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作者将电视媒介的教化功能,根据其产品形式分为:有形的教育功能(通过电视教育节目实现)与无形的教育功能(通过电视音像传达的每一则信息体现),并通过分析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形式、特点,从而对中国电视媒介的教育功能做出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电视媒介;娱乐化;破碎化;教育功能

一、中国电视媒介下的教育功能形式

1.有形的教育功能体现——中国电视教育节目。所谓有形的教育节目,就是指以教育作为出发点以及最终目标的电视节目类型。从电视节目的主题构思、市场定位、编排策划等方面都以教育为目的,公开地对受众进行教育。

电视媒介教育功能的一大优势在于,受众不受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接触媒介信息,无形中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和公信力。但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招致了异常激烈的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了中国教育节目的教育本质,而逐渐转化为一种娱乐性节目。

以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节目为例。该节目虽在制播初期被冠以电视版“百科全书”的美誉,但其中涉及的各类学术话题略显高深晦涩,而且开讲人也都是学术大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等。因而收视群体定在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观众。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在学术界颇具权威性的学者们却无法对电视节目理想的收视效果提供保障。鉴于此,发展中期的《百家讲坛》便将节目的专业性大幅度降低。由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作为头炮,收视率一路飙升。2004年,基于中期的良好收视效果,《百家讲坛》栏目更将收视群体细化为初中教育文化水平的观众。如此一来,以幽默易懂方式讲述中华文化的于丹、易中天等成为当红一时的“通俗”讲解者。

那么,从高端、权威到通俗趣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转变?

从节目定位的不断变化上不难看出,收视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使得追求收视率最大化成为各家电视台的首要目标。将收视率与广告额作为硬性指标的作为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教育节目的娱乐化。将收视率作为成功关键的唯一因素,就是把电视节目中具备教化功能的文化节目同纷繁迷眼的娱乐类节目置于共同准则之下,具备各自特殊功能的电视节目差异就此抹平,从而造成中国教育电视节目务必按照拥有较高收视率保障的娱乐节目的那套制作理念和游戏规则来设计自己的节目,将教育节目推向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之中,如此一来,才可能有与娱乐节目竞争,收视率才不会持续不理想。但也正是如此偏离的制作理念,使得教育节目不得不走向娱乐化的道路,且不能停下脚步。

2.无形的教育功能体现——广告与电视剧。所谓无形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电视媒介中大量充斥的广告、文艺节目、电视剧,他们以娱乐大众、宣传产品等方式出现,并没有明显的教育功能的体现,但是宣传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它以符号暴力的形式强行进入受众的思想中。然后对受众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作出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种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益达广告可以算是一则典型案例。益达广告最为流行的广告词是:“要两粒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这句广告词配合广告中具有故事情节的一对男女之间微妙的感情出现,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广告中人物的心理。但是商业广告归根到底是为了宣传商品,而不是表达一个故事。“两粒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实则利用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向受众灌输一种概念,那就是益达口香糖一次要吃两粒,作为商家这不失为一个上上策的营销策略。没有任何人强迫消费者去购买益达口香糖,也没有任何教科书或者教师告诉你要吃,但是伴随着广告中的明星效应、故事情怀以及这句经典的广告词,我们被“教育”在吃益达口香糖的时候要两粒一起吃才最好的。

另外,在如今的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穿越剧早已占据电视剧市场大壁江山。在穿越剧中首当其冲的只怕非于正的穿越剧莫属。于正剧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和以下原因有直接关系。首先,人设更符合现代受众期待——王侯将相或富家公子与命途坎坷的少女。男主角对女主角始终不离不弃,且如英雄般救女主角于各种困境。以至于将许多雷人现代语言、各种电视剧经典桥段以及历史事件移花接木创造情节的开展,都是为了迎合受众的现代心理;其次是美轮美奂的服装造型,以俊男美女的阵容打造电视剧的生产是不变的信条。这种电视剧制作信条,很明显是以受众的注意力为指向标的生产模式。新鲜感、推陈出新这些词语换一个说法就是要迎合受众,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娱乐倾向不言而喻。

二、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的特点

1.电视教育娱乐化。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描绘到:19世纪美国近乎所有的村庄都建造了能够容纳1200至1500人的演讲厅。夜幕降临,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进入演讲厅,在那里最富见解的知识分子在为这些普通的甚至有些粗鄙的“乡下人”做着关于理想与人类文明的演讲。我们仍然无法想象这些知识分子为何如此“信任”坐在他们面前的“乡下人”?毕竟在他们演讲中存在着精妙而复杂的句法结构,严肃的理性思维以及精确的理解力。这种严肃、理性、专注的教育在当今电视媒介教育功能感染下就像是天方夜谭。

以之前提到的《百家讲坛》栏目为例,该节目在2003年已接近寿终正寝的边缘,但似乎在一夜之间又起死回生,究其原因,就是教育节目的娱乐化转变。

例如在《百家讲坛》系列讲座的每集结尾处所预留的悬念,就是娱乐化的生动体现。悬念与故事性、情节性密不可分,使得学术讲座变成了“学术评书”。在收视效果为王的现实语境中,频繁使用悬念成为令故事情节产生极大吸引力的最佳方式,观众被这样的讲述方式吸引从而赢得理想的收视率。娱乐化的《百家讲坛》试图在教育水平较低的观众中赢得好感,最终沦为一种文化消费品。

2.电视教育破碎化。电视教育不应该有前提条件。人们通常认为循序渐进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但伴随大众媒介的发展,特别是电视携带教育功能成为受众学习途径之时,任何人都能够按照自身意愿对学习时间、内容甚至地点进行选择并获得尊重。然而,这种看似更加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方式却是基于电视破碎化的信息传递模式出现的。换言之,碎片化的信息使得人们自认为掌握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却忽视了信息背后的内在联系,渐渐麻痹和磨平了我们对于事件的认知与思考。这种特性在近几年兴盛的知识竞赛类节目中表达地淋漓尽致。从早年间的《开心辞典》《幸运52》到如今的《一站到底》《天才知道》, 知识都以互相独立且只提供答案而不知由来的方式“教育”观众和参与者,观众获得了本题目的答案,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答案,更不知道这个答案背后是经过如何缜密的推敲和验算而获得的。观众长期在这样的电视教育影响下,变成了一个个获得信息却不知信息意义的肤浅者;其次,“你不能令人困惑。”这一点似乎成功地助力了知识的普及过程。但如果深究则不难发现,电视媒介将知识以最浅显的方式被传播,实则是为更大限度满足电视受众从而提高收视率。无论何时,你打开那个频道,电视都在为你传达一种信息,对你进行一种教育,而你既不会觉得生涩,也不会觉得没有缘由,要做到这样,电视教育就必须是碎片式的内容,这样无论何时何地,观众都会自以为是地获得学习的机会且感到满足。而这种获得满足的目的,在电视媒介看来,就是动力。正因如此,电视媒介才要不断迎合受众,不断娱乐受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种浅薄、庸俗的迎合观众的内容,使得电视媒介的教育功能日趋娱乐化;最后,“你应该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电视媒介相较之前的报纸与广播,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可视化。面对清晰、富有“真实感”的画面,加之契合主题的背景音乐,电视教育并不需要再高深晦涩中艰难地叙述什么。这种特点在前文已经加以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从中不难看出,我们从电视中获得的教育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段,不具推论性,而只是一种娱乐化的存在。

三、中国电视媒介下的思考

电视媒介作为人类自己创造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种大众媒介,其本身就归属于娱乐范畴,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不论是明确定位的电视教育节目,还是在无形中充当教化工具的广告、文艺节目和电视剧等,其娱乐化的基因是与生俱来且不会消失的。但已经认识到这种娱乐化教育功能的我们,并不能表现出无能为力的心态,反而要做出积极的思考。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电视媒介中,教育内容都被肤浅地摆在一个平面,观众只能泛泛地涉猎传输的知识和信息,却没有办法获得人格教育、审美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角色教育等。但教育节目如果想要达到这些目标,且不表现出明显的娱乐性,就需要作出更多的调整。

第一,科教节目本身就应当获得国家特殊的保护措施作为保障。科学人文类节目本就和娱乐节目不在一个层面,电视媒介却强行将它们都摆在一个层面,且投放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殊不知,本就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科教节目若坚持其制作原则,只会成为商业文化产业里的牺牲品。因此,国家对于科教人文节目的特殊保护是必要的。

第二,增强制作者们的人文情怀,把摄像机对准生活中或美或丑的失去,以深沉的思考、透彻的说理、或歌吟、或针砭,直抵事物的本质,直达人物的心灵世界,震撼并引导受众的试听,而不是电视媒介下那种耳提面命式的、支离破碎的表述。就像《动物世界》,虽然无法和众多收视率极高的综艺节目,但是通过动物之间、动物与大自然、动物与人类的一个个故事,告诉人们如何关爱圣灵、保护自然、顺天而治。这种宽阔的人文情怀,便是电视媒介教育下缺乏的有关民族的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教育。

四、结 语

从电视诞生以来,电视的本质是什么?电视有什么特性?又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这些都是学者们孜孜不倦进行研究的内容。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电视媒介的教育功能在我们每个个体身上作用的效果,我们的性格、思维方式和理解世界大事件的方式,都与电视的教育功能密不可分。电视媒介的娱乐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属性,并随着电视媒介地位的与日俱增而势不可挡。但是我们并不能在这种无形的影响下变成真正没有思想和思考能力的大众,反而应该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晓玲,抗文生.浅谈电视教育节目的发展[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9).

[3]赵勇.从“学术电视”到“电视娱乐”——《百家讲坛》的流播小史与变脸方术[J].艺术广角,2008( 1).

[4]刘宇杰.电视剧中“于正剧”的传播学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3( 5).

[5]刘华.现实传播环境下中国电视媒介特性的发现与思考[J].南方论刊,2006(10).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孟雯璐?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育论文下一篇:家乡文化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