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翻译

2024-04-24

观刈麦翻译(共17篇)

篇1:观刈麦翻译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无限的同情之感与怜悯之意。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篇2:观刈麦翻译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c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篇3:《观刈麦》赏析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是诗人早期出仕时的作品。诗歌先写农家丰收的情景:“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指出种田人很少有空闲的时候, 尤其是五月时更加繁忙。原因是要收获麦子了:“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麦子熟了, 已经覆盖在田埂上了。青壮年早早起来就到麦田里收割去了。妇女们担着饭食, 小孩们提着汤和水, 来到正在南冈收割麦子的田里。在南冈麦田, 青壮年们双脚备受地面的热气熏蒸, 而脊背又备受太阳的炙烤, 尽管天气这样热, 他们却觉得夏天的白昼太短了, 虽然已经筋疲力尽。前面十二句道出了农家的艰辛。接着诗人给我们展示出了更为感人的一幕:在麦田旁边有一个贫穷的妇女, 她把儿子放在麦田边上, 右手中拿着麦田里拾起来的遗穗, 左手提着一个破旧的篮子。她一边拾一边讲述自己家的不幸遭遇, 听她诉说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十分悲伤, 她家里的田为缴纳赋税而被卖光了, 所以才不得不来麦田拾遗穗充饥。多么让人痛心的故事啊!这个故事深深刺痛了诗人的良心。于是他发出了:“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的自责。诗人自己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功德, 也没有直接从事过农业生产, 但年年300石粮食的俸禄, 到年底还有余粮, 每每想到那些像饥妇人一样吃不饱穿不暖的劳动人民, 作者感到十分惭愧, 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无比同情。

篇4:《观刈麦》的功能

他说,自己在金钱美色面前也曾动摇过,在亲朋的游说下也曾软弱过,毕竟生活在商品经济社会。谁能否定金钱的力量与作用?为了警示自己,每天工作伊始,他便将这首儿时课本上的诗默诵一遍,特别是“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几句,更是烂熟于心。不是有所谓的“天天读”吗?他就是这样的“天天读”,然后精神抖擞地去战胜心灵中的另一个自己。

一首诗,一首文学性并不很强的诗竟有这么大的力量?很多人想不到。很多人不相信。我没有想到,但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首诗的力量,而是信念的力量、理想的力量。只有持有崇高信念的人,才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神州大地的反腐倡廉也是一场战斗。我们的纪检部门、审计部门同少数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同时,所有手握权力的人的心灵也在斗争,谁也不是天生的腐败分子。反腐败,割疮痍,制度与规则当然必不可少,严打深究也是一剂良药,可是,如果信念淡漠,理想缺失,还是有人会铤而走险,会“前腐后继”。天下的蔬果都是先从“心”开始腐烂的,如果说治本。“本中之本”就是要执政者本身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物质诱惑面前总能葆有足够的定力。

篇5:改《观刈麦》

下月拼中考,学生复习狂。

家长查高校,老师印资料。

直奔中考去,重点学分高。

足曲无止尽,背弓还复直。

力尽不觉热,还希雨月长。

我曾见优生,抱卷在师旁。

右手秉一笔,左臂捧一卷。

听其询师题,师闻为之兴。

今我何才能,不曾用功学。

天天混日子,月月盼假期。

念此私愧疚,每日需谨记。

广东佛山南海市桂城区桂江第一中学初三:梁正浩847696718

篇6:《观刈麦》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反复呤诵,理解诗歌。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 自己对诗歌 的理解、赏析情感与态度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反复呤诵,理解诗歌,并学会赏析。2.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二)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把握本文的主旨。2.赏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三、教学媒体:PPT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先在PPT上放映一首古诗《悯农》(配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让学生齐读一遍,再让学生说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究其根源就是因为苛捐杂税的苛酷。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因赋税而让百姓饱受痛苦的诗歌《观刈麦》。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他的讽喻诗反映了中唐社会广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感伤诗中的《长恨歌》《琵琶行》是两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三)题目解说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写的,当时县尉的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过程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反映当时农民生活实况的好诗篇。

大家看题目中“刈”字。左边是“乂”,意为右手;右边是“刂”旁,联合起来表示什么呢?“刈”特指以镰刀收割庄稼。所以刈麦就是什么?观刈麦就是什么?观刈麦:指观看割麦子。

(四)听读古诗,检测字词

1.下面我们来试着深情地朗读这首诗。首先由我来读,你们听我是如何处理停顿和重音的,然后自己学着读。(同时让学生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2.师范读,生自由地、放声朗读全诗,要求:进一步弄清诗句意思,读完后老师将请几个同学读。

3.指名读:全诗共26句,前12句从开头至“但惜夏日长”,请一位同学读;13到26句请一位同学读。

4.全班学生一起齐读。(读完后指导朗读技巧及情感--悲伤)

(五)分析诗歌 1.先看题目中的“麦”,诗的开头哪些句子写到了麦?麦子什么颜色?什么情态? 明确:“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黄色。覆盖着田垄。2.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南风呢? 明确:刮风会下雨。

3.古有谚语“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割麦时得抢收,抢收不及时麦子遭雨淋之后,不出三天全部发芽,不能食用,之前的一切辛苦将全部白费。农人得接天连夜地干,什么时候干完,什么时候才能松口气,所以诗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所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交代了时间是--五月,地点是--田间

4.在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字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的是那两个字?(少、倍)

5.诗中的人物有谁?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并找出来,并用诗中的原词作答。

(答: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我”)

6.再看题目中的“刈”字。刈麦的人是谁呢?在哪里割麦?他们的家人有些谁?在干什么?

明确:丁壮;南冈。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7.妇姑指谁?“荷”何意?“携”何意?“荷”与“携”的位置能否互换?妇女儿童提上汤水,担上食物全家出动去干什么?

(不能,小孩力气小,只能提,大人则能担。给田里劳动的丁壮送饭去)8.这首叙事诗描绘了哪两个场景?(答:两个场景:一是烈日割麦;一是抱子拾穗。)

(六)探究:如果你是诗中的丁壮和贫妇你想说什么?

(七)课后作业 1.背诵本诗。

2.以“你看”描写图中两幅画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前期回顾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讲解了《观刈麦》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讲到了哪些诗中人,以及诗中景有哪些?

(请学生回答:诗中人有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我”。诗中景:一是烈日割麦;一是抱子拾穗。)请一位同学试着背诵本首古诗。

(二)分析诗歌 1.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

(答: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农民为了尽早将粮食抢进收仓,不顾炎阳灼晒,争分夺秒,拼命干活。其中“惜”字写出了劳动人民一种反常的心理,耐人寻味,更让人心酸不已。)思考:如何理解“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中的“蒸”和“灼”?

(“蒸”说明天气非常热,“灼”之太阳晒得皮肤有刺痛感)

2.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句话概括,再用一个字概括。请一位同学回答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一个字概括是“税”)

3.你能结合本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

(家田输税尽,一个“税”字道出了劳动人民的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4.作者面对此情景是怎么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有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为此诗中写到“念此羞自愧”,你们知道作者因何而愧了吗?

明确:官吏不事农桑却过着舒适富裕的生活;农民辛勤劳动却生活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

6.作者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小结

诗人触景生情,由农民们痛苦的生活联想到自己的舒适与安逸,因此感到无比的愧疚与伤怀。诗歌也从上面的叙事转为抒写内心同情的情绪,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六、板书设计

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七、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篇7:改写观刈麦

渐渐地,天气更加炎热,我抬头一看太阳已经当空直射,田里也热闹了起来,一位农妇和一个孩子经过我旁边,农妇肩上担着圆形的竹器,里面不时传出一阵阵饭菜味道,像是些小菜和米饭,并不曾闻到一点油腥味。而小孩则提着一个旧瓦罐。两个急匆匆地往前走,我叫住他们:“大姐,您这急匆匆的往哪去呀?”她回过头来,说:“家里男人在南丹,我们得给他送饭送水去呢!”哦!“如果你没事,我就先走了。”“嗯!”突然,我吓了一跳,脚下的泥土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烫脚,我站的地方也不再阴凉,再看看他们远去的背影,脚踏烫土,头顶烈日。

旁边,传来一个农妇的声音:“歇会吧!中午了,热!”又听见汉子喘着粗气说:“不热,现在官府征税重;这夏天天气又长,能不歇就不歇,多干点活,也好。”于是割麦子的嚓嚓声复又传了过来。

不知什么时候,麦田上又出现了一个衣衫褴禄的妇人,她右手拿着一束几乎光秃的麦穗杆,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旧得不成样的竹筐,怀里还抱着个孩子,那孩子正在小声地哽咽着。“你在做什么?”田的那头传来了田家的呼喝。那妇人吓得赶忙丢掉手中的麦穗,田家走了过来。那妇人带着几近恳求的神情说:“大爷,行行好,我家的田地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求求您,让我拾点遗穗充饥吧!”“唉,其实你我境遇也相差不远,大部分粮食都要交给官府,剩下的……唉!”田家说完走了开去。那妇人赶忙抓起地上的麦穗……

他们的话真叫人悲哀,我不由得走了开去,想想自己有何功何德,从来都不曾做过农活,每年却拿着俸禄三百石,到年底都还有剩余。唉!想起来就觉得惭愧,还是回去吧!

篇8:初中语文《观刈麦》教学设计

《观刈麦》是苏教版七年级 (下) 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古代诗词三首》中的一首, 是中学教材中极少的体现民生、关注农民生活、表现知识分子良知的文学作品。它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 通过描写麦收季节农民的艰辛劳动和凄惨处境, 表现了知识分子对农民的深刻同情, 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反思, 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观刈麦》属于古体诗, 相对普通律诗和绝句, 较长, 生僻字也相对较多, 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设计理念

本课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属于导读型, 在媒体应用上属于媒体支撑型, 在网络平台的使用上属于网络交流学习型。尝试在熟练应用传统诗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媒体的支撑和网络平台的辅助, 带领学生进入到诗歌学习的美好境界中。

●学情分析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未来班的大部分学生, 家庭条件优越, 他们几乎对平民生活一无所知, 对农业生活更是极度陌生。同时, 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比较欠缺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他们对古典诗歌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但缺乏深入的思考, 更不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知性的阅读欣赏, 需要教师的良好解读和巧妙引导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理解《观刈麦》的大意;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初步接触读诗的基本方法, 准确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用形象、富有细节的语言描绘诗境;用自己的语言、感悟、诗情发表评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取三步读诗法, 即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懂社会;综合应用诵读法、联想想像法、联读法、对比法等方法, 认真预设并充分关注课堂生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关注底层农民的生活, 理解底层农民的痛苦, 激发热爱底层农民的情怀, 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大意, 了解作者情怀。

难点:激发共鸣, 反思社会。

●教学资源

教学设备:Wiki教学平台, 投影。

课程资源:语文课本, 白居易的代表诗作, 部分“不识民生”的文学作品,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投影, 请学生思考, 和学生简单交流。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和馒头来自于什么植物?这些植物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收割之后要经历些什么程序才能够成为可口的食物?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刈麦吗?为什么要刈麦呢?

2. 投影, 展示《世说新语》中关于晋惠帝的历史故事, 请学生读。

3. 投影展示诗歌《农家》, 请学生读。

4. 投影展示下面诗句, 请学生读, 并请学生想象:终于等到了一年的丰收时节, 此时此刻, 农民们会如何呢?学生的想象一般与诗情大异, 由此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师: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 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二) 热身运动

1. 投影活动要求:按照自己的理解, 声情并茂地大声诵读全诗两遍, 把全诗分为三层。边读边思考, 用一个词语概括你的初读感受。

2. 请三位比较优秀的学生组合诵读, 各自负责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教师稍做点评。要求学生在书上批注层次。

3. 请一组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的初读感受。

4. 投影告诉学生一般读诗的三个境界。

(三) 读懂诗歌

1. 教师投影学习要求, 学生自主活动。

学习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诵读前十句。哪一句诗最拨动你的心弦?请说明原因, 请设计诵读。你认为在这些诗句中最能表达农民生活之苦的词语是哪一个?

2. 请学生代表配乐动情诵读。

3. 请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回答并展示诵读。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是该部分的核心环节, 教师一定要伺机引导, 巧妙对话, 指导诵读, 力求全体学生在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中都能有具体的收获。教师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比较中引导学生读懂诗歌, 重点指导学生反复读好关键句。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在这些诗句中最能表达农民生活之苦的词语是哪一个?

(1) 学生自由发言。

(2) 教师投影展示《卖炭翁》全文, 请学生朗读。用《卖炭翁》中的名句引导学生理解《观刈麦》中最动人心魄的一个句子。

(3) 重点分析“但惜夏日长”中的“惜”字, 先请学生找出这个字, 然后板书, 接着请学生用惜字组词, 请学生判断选择诗中的“惜”是哪个意项, 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颗泪珠并板书归纳“农民苦”。

(4) 教师指导学生动情诵读, 要求学生读出农民辛苦割麦心理的纠结、劳苦和惶恐, 感受农民的艰辛。

(四) 读懂诗人

1. 教师投影展示活动要求:声情并茂地诵读最后三句, 读三遍。读注释。扩写诗题“观刈麦”, 把三个字变为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一句话。话中诗人的形象要鲜明。

2. 学生朗读和默读。

3. 完成活动。

设计意图:这是本部分的核心环节。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发言的点评一定要落到实处, 要鼓励学生, 更要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发言。在学生不断的发言中力求凸现白居易的形象。

4. 教师顺承学生发言, 引导学生了解白居易这位伟大的诗人, 投影展示《琵琶行》名句, 并做简单解释, 请学生读;随后教师稍作讲解;最后教师画上第二颗泪珠并板书归纳“诗人痛”。

(五) 读懂社会

1. 投影展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进入苹果Wiki平台“青春之语文”《观刈麦》学习页面, 默读白居易的《卖炭翁》和《缭绫》二诗及其翻译, 并且在平台上机打自由发表留言。

2. 学生完成活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的点评也非常重要。要力求做到点评针对性强, 引导学生努力用文学语言表达, 能够巧妙串联起学生的发言, 不断完善诗人的形象, 深化学生对诗情的理解。

3. 教师归纳总结, 在黑板上画上第三颗泪珠并板书“社会伤”。

(六) 小结

教师投影《悯农》诗二首和《烈日炎炎似火烧》, 请学生配乐动情诵读, 并做小结。

●教学反思

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 这是一项美丽的事业。古典雅韵如何成功与现代技术结合, 其最佳对接方式是什么, 最佳对接点在哪里, 这些问题本来就是古典又现代的。《观刈麦》是一次朴素的尝试:当用则用, 可以不用就坚决不用, 要用得既谨慎又大胆。

《观刈麦》的教学动情点、爆破点应是思想的唤醒和情怀的熏陶。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没有沉迷于此, 而是努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效呼应和融合。作者的基本情况、诗歌的基本理解、关键词语的锤炼琢磨、诵读的准确到位等都一一点到。总体来说, 这堂课的知识基础还算比较扎实。加之板块鲜明, 线索清晰, 不管从知识积累, 还是从能力训练上来看, 在这堂课上, 学生都不会是只有一笔“糊涂账”。

篇9:观刈麦翻译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归纳本诗主要内容。

3.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

【评析】《观刈麦》这首诗语言明白浅显,学生通过朗读基本能明白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实际上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能够自己或通过互助来解决。所以本环节设计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能达到整体感知诗作的程度,为以下探求作者现场心理做好阅读想象的准备。

二、细读描绘画面的诗句,想象作者情感

1.说说作者描绘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要求:能描绘出画面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物的心理。比如第一幅画面中农人劳动的紧张、忙碌、辛苦以及他们的反常心理等,对农人的反常心理应该抓住“惜”字体会。

3.假如你看到一家人刈麦的情景,你会怎样想?

4.看到一家人刈麦的情景,作者会怎样想?

5.当看到贫妇人拾卖穗的情景,你首先会产生怎样的疑惑?

6. 当听了刈麦和拾麦人间的对话,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评析】面对作者用文字描绘的一幅幅画面,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然后再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想象作为普通人会有什么感想,作为特殊身份的作者会怎样想。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和作者同呼吸共思考,经历一番观察、沉思后获得阅读思维的训练。经历一番想象思考,就会明白简单的文字、清晰的诗作结构里,其实蕴藏着无穷的生活理趣。

三、细读作者自省的诗句,猜测作者的真正意图

1.让学生说说所知道的作者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讨论:如何看待作者的自省。

【评析】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是要学生理解作者的自省。作者自我解剖反思,自然能够体现他的人文关怀的思想,但作者的反思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反思自己,而是借自己的愧疚,把矛头指向整个封建统治阶层。作者仅是一个小官吏,他无法改变农民的生活,也不能直截了当地批判当朝统治者,只能反思自己,达到言尽而意不尽的程度。这样引导学生阅读,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也能直观地理解作者这一类诗作表达思想情感的特点。

四、总结归纳讽喻诗的特点

讨论:从这首诗的语言、内容、主旨、情感上看,你觉得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评析】在真切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情感现场的基础上,进入这个教学环节的学习讨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首诗,了解这一类诗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的诗作学习中获得讽喻诗这一知识概念,在头脑中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总体设计意图】《观刈麦》写的是农民生活,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也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反思。无论表现哪种生存,作者都是通过描写意象表达情感。也就是说,作者在走访民间的过程中,并没有“主题先行”。而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主题先行”“先入为主”,所有的教学行为一开始都一致指向主题。这样的阅读实质就是一种“主题先行”式的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在文章中寻章摘句,寻找能够印证某个观点的内容,因而就失去了发现、思考的思维过程。

从文字角度上看,《观刈麦》没什么阅读障碍,学生似乎能直截了当地理解主题。如果是这样,就失去了阅读的理趣,就不能真正做到和文本、作者的情意交融。要知道,《观刈麦》文字虽简单,后面却站着一个情感复杂的作者,他的千愁万绪统统蕴藏在简单朴实的文字里,只有通过文字阅读,还原场景,想象作者此情此景下的生存心态,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思。这样,简单朴实的诗歌文字才能鲜活起来,自然会看见其中散发着的理趣光辉。

责任编辑 黎文雯

篇10:《观刈麦》古诗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

足蒸(zhēng)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pín)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xiāng)顾言,闻者为(wéi)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céng)不事农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篇11:观刈麦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参考注释和查阅工具书,掌握重点生字词。

2.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3.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诗歌内容,了解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4.通过研读诗歌,学习本文叙事与心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对当时农民的生活处境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的社会制度表示深深的谴责

教学重点

6.掌握重点生字词,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7.体会语言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块: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思考学过哪些描写农家生活的诗歌?

2.简单介绍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

3.组织学生读课文,并为生字注音。并试着概括诗歌内容。

第二块: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1.组织学生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学会赏析方法。

3.组织学生思考:①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②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4.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班朗读。

小结归纳: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第三块:再读诗歌,激发想象

1.组织学生再读诗歌,将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①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 ②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学法: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组织学生读背课文。

课后学习:

篇12:观刈麦范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篇13:观刈麦翻译

晨兴好拥向阳坐, 晚出宜披蹋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 木绵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欢侵夜, 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 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选自《白居易全集》, 白居易著, 丁如明、聂世美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鉴赏空间

此诗作于诗人任河南尹时, 当时诗人已是六十岁的老人, 但他对百姓疾苦的关心依然不减。 诗歌从轻暖的绫袄写起, 从质地到御寒的效果, 作者在将其与鹤氅、木绵的对比中表现了这件绫袄的不凡。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为穿着舒适的绫袄而“昏昏睡到明”, 他由自身的温暖想到了饥寒交迫的百姓, 想到农民的艰难, 因而辗转难眠。 与《观刈麦》一样, 诗中展现了诗人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读有所思]

篇14:改写观刈麦

他们的话真叫人悲哀,我不由得走了开去,想想自己有何功何德,从来都不曾做过农活,每年却拿着俸禄三百石,到年底都还有剩余。唉!想起来就觉得惭愧,还是回去吧!

知了依然在叫着,太阳依然炙烤着大地。

篇15:《观刈麦》教学设计

1、紧扣关键字词的解释,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通过比较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3、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并通过仿写形式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面对五月麦收,我作了一首小诗:

《五月的心情》

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

它笑意盈盈,

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

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

你们能从我的诗中看出我的心情吗?

在诗后续一句“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

曾经的五月,麦收的季节 ,诗人白居易于田埂边看割麦,于是有了我们今天要共赏的《观刈麦》中不一样的“五月心情”。

(二) 新授:

1、诗中人

大声朗读诗歌,找出诗中人,并用诗中原词作答。

(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我”)

2、诗中景

农家人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到了五月,夜晚刮起了一场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了……诗中的人们面对这样的情景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中人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肯定不可能把诗中的字词一个不漏地翻译下来,所以教师可以在他们的回答中即兴提问,如:“妇女孩子往哪送饭”、“贫妇左臂悬着怎样的筐子”、“丁壮们在什么天气情况下劳作”等,为的是有效调控学生字词翻译的落实情况。)

3、诗中情

①引言:我们通过文字,看到了他们的行为,我们能再通过行为,看到他们的内心吗?

A、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诗中的丁壮和贫妇。请以诗中字词句为依据,揣摩丁壮和贫妇的心理,向站在田埂边观刈麦的诗人说说自己的心理话。

追问:丁壮和贫妇哪个更苦?(落实翻译:家田输税尽)

小结: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悲凉之意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不言自明。

B、古代表现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本文着实高人一筹,那是因为诗人在那个时代就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作此诗时他正任县尉,是主管一县的治安、催租等事物的官员。看到此情此景,他“自愧”,于是他自言自语道:

②引言:作者的情通过作品传给了我们,我们是否也该拥有这份“诗心”来悲悯一下农人呢?请依据本诗内容,对老师的自创诗歌《五月的心情》进行续创作。

《五月的心情》

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

它笑意盈盈,

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

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

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

五月的农人 ,(不肯放下手中的镢头)

五月的贫妇 ,(艰难觅寻散落的麦粒)

五月的诗人 ,(带着“诗心”悲悯眼中的农人)

③引言:此诗中的农民如此,此诗外的农民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其他古诗中的农民众生相,请同学们读读诗句,说说诗中人的命运。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你能结合《观刈麦》一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

教师小结: 古诗中此类农民矛盾心理和矛盾现象众多。一个“税”字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瓦不遮屋的真正原因。强烈的讽刺意味在这些矛盾中不言自明。

(三)诵读:

引言:“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以下是一位网友对本诗的阅读建议,请你参考他的建议读一读,并以最后一段为例,从语速、语调、重音等角度谈谈自己的阅读建议。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有一点丰收的欣慰,节奏比较快。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平静的念下来就好,不用特意调节速度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心心相连的感觉,要用将心比心的语气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悲伤、压抑节奏较慢,最后一句声音拉长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四)尾声: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我们庆幸的是他的笔下有刈麦的丁壮和贫苦的妇人,然而在他的文笔触及不到的地方呢?所以我想给刚才的诗再添一个结尾来结束本课。

《五月的心情》

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

它笑意盈盈,

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

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

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

五月的农人不肯放下手中的镢头,

五月的贫妇艰难觅寻散落的麦粒,

五月的诗人带着“诗心”悲悯眼中的农人。

我带着很多人走近你,

倾听你五月用历史诉说的秘密。

五月,你诉说着不同的心情,

然而我们,

听到的却只是同一个声音。

篇16:观刈麦改写作文

农民很少有空闲的时候,他们白天的大多数时间在田里劳作。到了五月割麦的时候,他们就更忙了。不久前还青青的麦子,在暖阳的催促下,似乎在某一夜之间就成熟了。第二天到田野上一看,满是金黄的麦子。农民欣慰地注视着麦子,像注视着自己长大懂事的孩子。过一两天就该把它们请回家去了,农民在心里筹划着。

开镰的头天和当天一大早,都有人磨镰刀。大人们憋着一股劲,满心欢喜地磨镰。村子里一唱一和的磨镰声像一首欢快的歌。这天早晨,人们拿上镰刀,带上草帽,带上茶水,就到田间去割麦。微微的南风吹到身上,这是一天里最凉爽的时候。等到太阳一出来,就热得让人难受,所以要趁凉快的时候就下地干活。路边的青草上还有一层露水呢!

下到田里,土质有些松软。弯下腰去,左手捏拢一大把麦子,感到有些潮气;右手捏着镰刀伸到麦子脚下一“扫”,呼呼呼,麦子就被割倒了。身子向后一转,顺手把麦子铺在割出的空地上。这割麦子的活儿看似简单轻省,其实也是一件厉害的农活儿关键是效率低。一大块田里的麦子要一把一把地割倒,铺好,这得多少时间呀!用镰刀割断麦子,也要费力拉扯一下。时间一长,两手都会酸疼起来,腰部也酸了。实在难受时,农民才直起身子,用手捶捶腰部,走动几步松弛一下。

不久,太阳出来了,田里的温度就越来越高。农民觉得阳光猛了起来,就戴上了草帽。地里越来越像一个蒸笼:脚下的土是热的,放倒的麦子是热的,眼前半人高的麦子也是热的。风一吹,热浪阵阵袭来,连呼吸都有些憋闷。不觉间,农民出汗了。头发、脸上、脊背都汗湿了,下身也汗湿了,裤子裹在臀部和两腿上,使农民的动作更艰难。脸上的汗有时迷住了眼睛,农民用手一抹,把汗水甩到地上;脱下草帽扇扇风,汗湿的头发直冒热气。口渴得厉害,就去喝水壶里的水,每次要喝好多。不久,水壶里的水就被喝干了。农民的肚子也饿了。阳光却更毒辣了,像针尖一样刺在人身上。这时候真想回家去歇息一下啊!可是不行,就得抓紧白天的时间干活呀,这正是赶季节的时候。农民咬牙坚持着割麦。

早饭和午饭,农民就在田头坐着吃完。饭由家里的妇女做好送来,小孩也帮忙送来了茶水。饭食总是很简单:无非是米饭、白菜、臭豆腐、咸菜之类。饭后,农民的体力又恢复了好多。家人的.到来,让他更意识到自己对家庭该负的责任。他很快就下田继续干活。

田野上一片繁忙景象。有割麦的,有挑着麦子运回家的,还有一些妇女和小孩在拾麦穗收获过的麦田里、路上会遗落一些麦穗,他们会细心地捡起来,拿回家喂鸡或汇聚到麦堆里去。

其中有一个中年妇女格外引人注意:她衣着破旧,背上束着一个小孩。用一块破布盖着小孩的头部给他遮阴。她左臂上挂着一只破篮子,用右手捡麦穗。小孩不时地哭闹起来,她就解下背上的孩子,抱在左臂上摇晃着哄一哄他。那小孩瘦得可怜,嘴巴往他母亲的怀里乱拱,看得出他是饿极了。小孩的哭嚎声和那女人凄凉的声音,让人听了心里凄凄惶惶。

离她近些的割麦人问她:“可怜的姊妹呀,你是哪村里的?”“我是山后周村的。”“啊,知道。你的孩子这么小,怎么还要出门捡麦子呢?这一天又能捡得几多呀?”那女人流着泪说:“实在没办法呀!我家男人病死了,家里没粮食,只好出来捡一点,好歹充充饥。”“你家里没种庄稼吗?”“遭孽呀!本来有点田地,可是没钱给官府交税。求官府宽限一点也不答应。硬是把我的田地收去抵官税了!”“这官府也太狠心了!加的税重,我们都受不了了!就算是丰收年,自己也落不到多少粮食,糊口紧紧巴巴的。要是年成不好,就更没法了。逃荒、饿死人都有哇!”“唉,农民苦哇!”“妹子,你爬山越岭还带着小孩真不易呀。你能捡几多呢,我送你一把麦子,只当一点心意,都是苦命人哪!”“大哥,你真是好心人。叫我怎么受得起呢?”“唉,别说啦,我也不能帮你多的……”

这些情景被下乡调查、督促收麦工作的县尉白居易看到了。他内心震撼,无比沉重。可是他官小言轻,无法很快地改变官府的政策。他想:面对老百姓的疾苦,自己身为官员能视而不见吗?不能!他回到住处,拿起毛笔。——老百姓在烈日下割麦的情景,拾麦穗的妇人的模样,一一在眼前浮现。他忍住泪水,一气呵成,写下了《观刈麦》一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篇17:观刈麦翻译

《观刈麦》是白居易早期任周至县尉时写的一首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 层次清楚。开头先交代背景, 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诗写一位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 给正在割麦的丈夫送饭送水。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 脚下暑气熏蒸, 背上烈日烘烤, 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 只顾得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展现了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场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 手里提着破篮子, 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 如今无田可种, 无麦可收, 只好靠拾麦充饥。两幅画面交织在一起, 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 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 也暗示正在割麦的这一家将会拥有同样的命运。强烈的讽谕自在不言之中。结尾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 感到惭愧,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叙事的同时采用对比手法, 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 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 而且还用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为对照, 在写了农民在酷夏的劳碌与痛苦之后, 联想到自己没有“功德”, 又“不事农桑”, 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 年终还“有余粮”, 因而“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主动和农民对比, 真是新颖精警, 难能可贵, 发人深省, 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对当今社会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顾客满意度调查统计评价方法下一篇:藏羚羊跪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