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知行合一

2024-04-22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知行合一(精选6篇)

篇1: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知行合一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知行合一

富有生命力,有智慧的教育,是每一个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永恒的追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法,却有相同的理念,那就是把每一个学生教育成一个适于社会生活,又人尽其才的社会人。语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它是诸多学科里交叉学科较多,立足最多的学科。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到“真知善行,知性合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现在的孩子越来

越不懂得情感,越来越冷漠自私,越来越不好沟通交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许多学生把写作文当作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不知写什么,不知怎样写,抓起笔来,苦思冥想,迟迟不能下笔,没有办法,只能东拼西凑,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无病呻吟。每每读到这些缺乏真情实感、毫无新意的文字,感到无可奈何。我想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原因,如学生学业负担重,生活比较单调,亲身经历的事比较少,缺少生活积累;教师要求学生多看作文选而没有多加指导,让学生走进了模式化、人云亦云的圈套;要求学生多写有意义的文章,多唱颂歌、赞歌,少写甚至不写揭露不良社会现象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此外,外来文化和网络的冲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退化和低俗化,无能力写好自己的真情实感。所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阻碍着学生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表达,往严重处说,是扼杀和泯灭人的灵性和情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为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

文,师生共同撰写“真情日记”,在师生的真诚交流中寻找写作的最佳办法。

方法是这样的,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人数要按照班级人数的多少来定,学期开学的时候由班长组织分组,要求组长和所有组员一起为自己的这个真情日记本命名,并按照本组的组名设计精美的封面、撰写篇首语,所有这一些准备工作就绪之后,真情日记就正式启动了!各小组组长每天安排一名学生撰写真情日记,然后在第二天早晨交到老师手里,老师根据学生撰写的内容或为学生解释困惑、或为学生出谋划策、或和学生交流体会、或发表老师自己对某人某事的看法

体会„„。老师会在当天下午将日记本发还组长,由组长安排下一个同学接着写日记。

写“真情日记”的时候,学生必须以亲身经历或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将亲身经历和身边发生的事情经过梳理行之成文。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抒写内心的苦恼、可以记叙成功的喜悦、可以发表对班级、对社会、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可以给老师提出各种合理的建议、还可以讲述自己和父母、朋友的故事„„老师也会根据学生所写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在日记中真诚的交流、谈心、为学生排忧解难,并根据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一些不能在日记中指出的问题,老师会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当面交流,这样不仅让学生喜欢上了写作,学会了写真事抒真情,也增进了师生情感。

一,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但如果学生要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就必须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热爱,那么他又怎么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那些值得我们去发现的东西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

学生虽然天天在生活,但其实他们对生活中的事观察的并不细不深——因为他们在经历生活中这些事的时候是无目的的,只是一般的“过客”。所以虽经历了,但并没有深刻的印象。我要想办法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值得我们写作的素材,要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学生懂得了如何从身边的这些小事中悟出一些道理。有的学生说平时每天晚上妈妈都会在自己做作业的时候为自己冲一杯牛奶,这么多年好像都已经很习惯了,觉得这都是妈妈应该做的,从来没有思考过妈妈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应该为妈妈做点什么,经过老师的点拨才知道这都是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也有学生讲自己的爸爸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会接送他上学放学,他也从来没有想过爸爸这么做是为什么,总觉得这是爸爸应该做的,经过老师的点拨才知道这是爸爸对他无私的付出,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啊;还有学生说,平时总觉得父母一点也不爱自己,好像从来都不关心自己,经过仔细思考才发现其实父母一直在默默的关心着自己;有一个学生说,平时最不喜欢英语老师要他去听写英语单词,好像老师故意和他作对,不点别人偏偏点自己,心里一直都不舒服,现在想想老师是因为他偏科,英语成绩总是上不来,所以专门给他开小灶,„„他们发现了很多自己平时都没有注意的事情,也感受到了平时没有感受到的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关心和爱护。后来学生的日记再也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了,学生学会了从自己的身边发现值得自己写作的素材,学会了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学会了把简单的微小的事情和生活的哲理联系起来写成一篇好文章。

二,营造真诚情境,在活动中激发情感。

我们知道中学生天天生活在学校中,生活单调。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没有时间也很少被允许去图书馆、阅览室,更没有时间去听广播,看电视。他们很少去感受自然,去体验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学生写作材料缺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文中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正确认识,缺少应有的真正的生活感受及有真情实感的东西。情感是教不会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我们去激发培养。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情感,在课堂上,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帮助、带动学生走出自我、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心灵沉淀的情感,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

记得我曾经上过这样一节作文指导课,内容是“我的初中生活”。这本来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两年的初中生活,学生心里应该有很多的话要说,也有很多的事情值得学生去写作,但初中生活值得回忆的事情太多,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很难的。平时学生写作时是没有素材可写,但这次面临的是值得写的内容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取最适合自己的素材来写作,所以我决定以我的初中生活为引子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初中生活中最值得回忆,最值得写作的内容。

课堂导入的时候,我翻拍了了一张10多年前我初中毕业时候的照片,给学生讲述了照片中我最尊敬的老师,我最要好的朋友,还有我最不能忘怀的事情。看着这张黑白的照片,听着我的讲述,学生沉淀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把我和学生的照片,一张张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并让照片中的学生讲述当时拍照片时的情景,还有很多学生在旁边补充,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都纷纷回忆着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些有趣的事情。接下来我还设置了说说我们的心里话,我最尊敬的老师,我最要好的朋友,最值得述说的事情„„等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学生都表现的非常积极踊跃。这些环节结束之后,我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次的作文要写什么,准备怎么写。等学生发言结束以后,我告诉学生在上课之前我也写了一篇文章,是有关我的初中生活的,因为我初中毕业10多年了,每次想起那些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心里都感到特别的甜蜜,也不知道我的那些老师们现在在哪里,生活的是否幸福,所以我选择了给老师们写一封信。在这封信里我回忆了我的老师们当年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关心照顾的点点滴滴,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出来了,学生也都被感动了,当我读完这封给初中老师的信后,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节课后学生写作的以“初中生活”为话题的文章都非常成功,他们不仅选择了自己最值得写的素材,而且大多数的文章都写的有真情实感。

三,创新评语模式,在交流中增进情感。

以往教师在学生作文中的评语大多注重的是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告诉学生开头怎样写,结尾怎样呼应,中间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如何抒情如何议论等等,那样的评语学生很少看,甚至根本不看。既然我承诺和学生一起撰写真情日记,我就应该让自己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真诚的和学生交流。有人曾把老师和学生比喻成两个不同战壕里的敌人,但我觉得有必要推翻这个结论,我觉得我和学生之间更应该是同一战壕里的朋友,如果师生之间是敌人,那么是无法交流沟通的,更不可能让学生相信我,信任我,我们的真情日记是写不下去的。学生一开始并不敢在日记里写真话,害怕我会告诉家长,或者会因为他们在日记提到的一下自己做过得不好事情而批评他们,他们更不敢在日记里给我提意见,所以我每次都非常认真,非常真诚地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而且从来不会因为学生在日记里提到的问题批评过学生,有什么事情总是能平心静气的和他们交流。学生们真的把我当朋友一样,不仅是女生愿意在日记里和我交流心里话,男孩子有什么问题也会在日记里和我交流,无论是她们的苦恼还是快乐,她们都愿意在日记里和我分享。师生长期坚持一起撰写真情日记,不仅让学生爱写作,愿意写自己的事情,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四,师生共同成长,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写文章的目的是表情达意,通过文章给人以启迪、以教育,所谓文为情而发,以情动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写生活,把生活真实化为作文真实。其实作文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有时有的学生写的也是生活中发生的事,但他写出的东西也会给人以陌生感。这主要是因为他写的事没有生活代表性,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作文源于生活,但又不与生活相等,如果照原样记录生活,那么记录的结果就是“流水帐”。师生共同撰写真情日记的目的绝不仅仅为了每天记流水账,或者在日记里扯是非,也不仅仅为了给学生做一些思想工作,我们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情感指数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把生活真实转化为作文真实首先要做一个真诚的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应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不掩饰自己、不娇饰自己,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应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自我。俗话说文如其人,真诚的人是值得信赖的,真诚的文是读者乐意用心去读的。要想写出有真情的文,必先做有真情实感的人。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但为什么好多人写出的文章让人读了会感到空、虚、假,似在雾里呢?其根本原因是在文中他没有把真实的自我或自我的思想展示出来,而是给自己的文章蒙上了一层面纱——自己感到高尚的、老师提倡的、书本上倡导的、别人认为美好的东西,把真实的自我遮得严严实实,这样的文章自然没有真情可言。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文中有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我和学生一起撰写真情日记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写生活中的事情,但又不能完全照搬生活。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的意义,在不断的写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都变得更加亲密。

为了让学生学会写作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为了让学生懂得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如何做人„„本人做了很多的努力,因为一个好的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果能够把教书育人这两样伟大的工作同时完成,作为一名老师我感到很欣慰。也许仅仅靠和学生一起写真情日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效果显著,但只要有一点点效果我的工作就没有白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也希望志同道合的同仁们能和我一起努力,寻求一种既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又能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好办法。

篇2: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知行合一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变得快乐,第一步就是停止不快乐,也就是停止去想那些会让你不快乐的想法;其次,停止去感受痛苦、悲伤和忧愁的情绪。如果你渴望变得有钱,你很可能会决定停止做那些让你变穷的事情。如果你想变得健康,你必须停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例子都在告诉你,无论你要改变什么,首先都必须下决心停止做旧的自己,直到你能腾出空间给新的人格(包括想法、行动和实践)。

因此,假如你藉著闭上眼睛并变得安静(减少感官输入),让你的身体处于静止的状态下, 不去专注线性时间,以消除外界的刺激,你就能够专注地觉察到你正在想什么,以及有什么感觉。而如果你开始注意身心的无意识状态,并对你无意识的自动程序变得「熟悉」,直到它们变成有意识的,你算是在静坐冥想吗?

答案是肯定的。「认识自己」就是静坐冥想。

假如你不再具有那样的旧个性,而是注意到它不同的层面,代表你正在有意识地观察过去身份认同的程序。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带著意识去观察旧自我,你就不再是「它」了。当你从不觉察到进入觉察,就是开始在将你的主观心灵客观化。也就是说,藉由注意自己的旧习惯,你有意识的参与就会开始将你抽离无意识的程式,并赋予你更多的控制权。

顺带一提,如果你成功地以意识去抑制身心的惯常状态,那么「不再同步发射的神经元就不会再连结在一起」了。一旦你修剪了旧自我的神经硬件,就不会再以相同方式号令相同的基因。 恭喜你,你已经打破了旧自我的习惯。

期待新自我的非凡表现

现在,让我们再前进一步。一旦你对旧自我变得熟悉,熟悉到没有任何想法、行为或感觉, 会使你再无意识地落入旧模式中,你也许会同意:「开始熟悉一个新自我,是个不错的主意。」因此,你可能会问自己:「什么是我想要的、比以前更好的自我表现?」

假如你启动额叶去思考自我的这些层面,你使用大脑的方式就不同于过去了。

额叶接收到这个新问题,它会俯瞰著脑中的其他部分,然后完美的融合了所有你存储在脑中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模式。额叶帮你建立了一个内在表征,让你可以开始聚焦于此。

这个沉思的过程会建立新的神经网络。在你思考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时,你的神经元会开始发射,并以新的序列、模式和组合方式连接,因为你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而每当你让脑以不同方式运作的同时,也改变了你的心。当你计划行动,推测新奇的可能性,唤起新的存在方式,以及梦想著新的身心状态时,在某个时刻,额叶将启动,并调降「三巨头」(想法、行为和情绪)的干扰。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你正在想的那个想法将会成为一个内在体验;你将会在神经系统中安装新的软硬件程序,而那个成为新自我的体验,就像已经在你的脑中实现了。如果你每天都重复这个过程,你的理想就会成为一种熟悉的心理状态。

还有一个重点。假如你很投入自己所专注的想法,直到它变成一种体验,那么最终的产物会是一种情绪感受。一旦这种情绪被创造出来,你的感受就像是你的新理想已实现了,而那种新感觉也会开始变得熟悉。当你的身体开始把这种体验当成目前的现实来回应时,将会以新的方式号令基因,于是,你的身体在事件尚未实际发生之前,当下就开始改变了。现在,你走在时间之前,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进入了一种存在状态—身心齐步走的状态。如果你持续重复这个过程,这种存在状态也会变得熟悉。 假使你能保持那种修正过的身心状态,不受制于外在环境和身体的感受需求,不受时间制约,你的世界里应该就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事物。这就是量子定律。

篇3:如何引导学生做一个知行合一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最高理想就是让我的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自从我当班主任以来,我就一直在为之努力。

一、培养角色意识

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首先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培养角色意识,或者叫身份意识。

对所有的学生,我要他们明白什么是“学生”。所谓“生”,我把它解释为“小男人”或“年轻的男人”,“生”前面加一个“学”字,就是学习的男人。古代女人不能读书,只有男人能读书,才有此称呼。现在应该指所有读书的人了。是学生就有学生的职责,就有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警察不抓罪犯、消防员不救火,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学生的本分就是努力学习,自觉守纪,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各项任务。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完成任务,则必然要受到纪律的惩罚。世界上没有不完成工作还受到尊重的人,永远不会有不把自己的事情干好而受到表扬的人。

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找老师谈话必须站在“学生”这一立场上与老师谈话。如果只认为自己是一个“一般的”人,还说街上的小青年都可以干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之类的话,我就会当着他的面告诉他,我拒绝与你对话,我要他永远明白自己是什么,该干什么。在我的班上不读书的人永远不能趾高气扬,他们只能羡慕那些努力学习,品德优良,不断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尊重的人。

二、进行诚信教育

这有三个层次的教育和行动。第一是知道了学生的本分,就应该按学生的学习要求做;第二是在一些事情上老师和学生“签订合约”,大家都按合同办事;第三是答应了的事必须认真完成。如果学生做不到,则先给两次机会,第三次起开始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做法就是先讲好、先制定好规矩,这些规矩和规则不管是纸面上和口头上的都同样有效;不管是完善或不完善的,只要是老师和同学们认可的就都是有效的,学生和老师们必须遵守。这样一来,学生在做任何事情前,都知道自己该不该干,该怎么去干,如果违纪了,他自己知道要受到处罚,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心里的抵触情绪要小得多。我鼓励学生对规则提出意见,可以通过向校长、年级分管、家长、报社、电视台等投诉,要求修改规则,但在改变之前,必须遵守。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何为“责任意识”,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该学生自己做的事,就该自己做而且必须做好,做不好就要承担责任,这是你推不脱、逃不掉的。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成绩当然有用,但有的东西更有用,那就是对人生的态度,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我让学生分清楚:读书是谁的事,出钱是谁的事,教书是谁的事。家长不拿钱让子女读书,家长失职,老师不上课或上课质量差是老师的责任,可以控告家长,你可以要求换老师。可是当家长和老师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学生就应该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我始终认为,老师的工作就是一座灯塔,一盏明灯,是去指引方向,引导前行,甚至可以去当开路先锋,为学生开辟一条前进的道路,但我们不能去背负他们前进,不能为他们挡去一切风雨,而应该让他们在风雨中成长。我会把所有的后果讲给他们听,把生活的点点滴滴收获告诉他们,会把学习不好的种种结果展示给他们,让他们去体会。俗话说:“把人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我认为,一个学生已经来到学校,算是有了一匹马了,老师认真教书,就是送人一程了。作为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绑在马上,而要牵着缰绳,跟着马一起陪他跑。美国女作家菲希尔说:“母亲不是孩子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借用这句话,老师也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四、努力认真地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一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老师批评很多学生都认为是老师歧视他,我马上运用辩证法,问他一些问题:我原来认识你吗?我为什么会对你有偏见,我俩人前辈子有仇吗?上课你真的一点没动?你什么都没做老师就把你叫到办公室来了?这样便让学生明白那些事情是他自己违犯的,如果你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纪律,那么老师永远也抓不到你。

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认为学生的平等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学生,家庭、背景、身材等一切都不是评价标准,你是否受欢迎、是否受老师尊重、你在班上的地位都只能与学生这个身份挂钩,没有任何人会因为学生之外的因素受到歧视。另外,我对平等的实现还有不同的理解。对待违纪的,偶尔一次的轻声提醒一下或拍拍肩膀,甚至可以是开开玩笑就行了,对经常违纪的就要严厉批评,甚至送到学校处分,只有通过这种不平等的做法才能真正达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通过以上措施,学生能更好地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实现知行合一,不断上“善”。

参考文献

篇4:培养知行合一的美少年

“尚真教育”办学理念体系

“尚真教育”是围绕“德”“智”

“美”“真”基本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尚真求美,启智新德”为核心价值观,培养“知行合一美少年”的教育。“尚真教育”办学理念体系主要包括核心价值观、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校徽、校花、校树、校歌等。其中,尚真教育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尚真求美,启智新德”。“尚真求美,启智新德”涵盖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德、智、体、美、劳。尚真求美从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简化而来,既强调了“求真”又强调了做一个形象美心、灵更美的“真人”。“启智新德”的“新德”源自《大学》中的“日新其德,日勤其业”,即天天增新自己的美德。尚真教育办学理念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知行合一的美少年”。“知行合一”的内涵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孩子“说真话、做真人、讲诚信”。

“尚真教育”办学文化体系

管理文化:说真话·做实事 第一,管理内涵。尚真教育的管理文化围绕“真、实”二字,即“说真话·做实事”。“说真话·做实事”的内涵阐释为“公正、精细、协商”。“说真话”是指公平公正,“做实事”是指管理要精细化,民主与集中并重,形成了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的管理风格。第二,管理制度体系。尚真教育的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岗位责任制”的四制管理体系。学校管理制度涵盖了26项行政制度、13项德育制度、41项教学制度和35项后勤制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课程文化:尚真课程 第一,课程内涵。尚真教育课程文化就是尚真课程,即为培养“知行合一美少年”而打造的课程体系。第二,课程体系。学校尚真课程的整体结构体系三个层次,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次;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均按国家要求开设,校本课程为学校依据“尚真求美,启智新德”的核心价值观开发开设的特色课程体系。

整套尚真体系由四纬和四经组成:四纬由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兴趣走班课程、家长讲堂课程和班本课程组成。即: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是二师附小尚真教育的特色课程之一,它是学校教师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的,开发的课程有“机器人快乐学”“快乐健身”系列课程、“趣味数学”“快乐阅读”等13门课程。主要涵盖科技、体育、艺术、德育等内容。机器人课程是学校在全国较为领先的特色课程,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周一节都能够学习到有趣的机器人课。此外,学校在一至六年级开设了体育校本化课程,一至六年级分别是国际象棋、足球、武术、篮球、乒乓球、韵律操。兴趣走班课程——学校的“兴趣走班”课程打破了原来常态下的年级和班级组织,坚持“以兴趣为主,以兴趣为纽带,以兴趣为起点,以兴趣为终点,以兴趣为标准”的原则,充分挖掘教师的专项特长,设置了各种兴趣活动课程供学生选择。目前,学校共开发出了特色“百趣园”“百科园”兴趣活动课程80多个,内容涉及科技、生活、艺体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四大类。家长讲堂课程——每月一次的家长讲堂课程也是学校尚真教育的特色课程。家长们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二节课走进各班的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目前,学校已整理开发出了“百家园”系列家长讲堂课程课本,共收录教学内容1000多篇。内容涉及安全、环保、卫生、文化、科普等17大项,分为德、智、美、真四大类课程,课程目前已经纳入学校的尚真校本课程体系实施。班本课程——班本课程,顾名思义,是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双方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课程,班本课程也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一种课程形态,是班级文化的一种升华和凝练。由于班主任更熟悉自己班级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因此教学效果更好。班本课程的开发更有利于尚真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和综合管理。

四经是依据学校尚真教育办学理念划分的德、智、美、真四大类课程。即:“德课程”——主要指德育、社会综合实践类课程,包括国旗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百家园、百趣园等课程。“智课程”——主要指开发智力类的学科课程,包括快乐阅读、趣味数学、国际象棋、百家园、百趣园等课程。“美课程”——主要指艺术、体育类课程,包括小学生手工艺术、快乐健身系列体育课程、百家园、百趣园等。“真课程”——主要指科技教育、探究求真类课程,包括小小科学家、机器人快乐学、百家园、百趣园等课程。

四经四纬课程共同组成了系统的尚真课程体系,多层次、多角度体现了尚真教育的理念和内涵。

课堂文化:进步课堂 第一,课堂文化内涵。课堂是落实学校文化,培养理想人才的主阵地。学校尚真教育的课堂文化是“进步课堂”。“进步”着眼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即师师进步、生生进步,这也符合“启智新德”中“天天增新自己的美德、一点点成长与进步”的内涵。第二,进步课堂体系。进步课堂的进步主要体现两方面:教师和学生。因此进步课堂的体系也是由两点两线组成,两点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两线主要由师生的进步档案和评价统计系统组成螺旋上升曲线。整个系统内容具体如下:

一是教师体系。进步课堂的教师体系由教师进步档案和教师课堂评价系统两部分组成。教师进步档案每位教师一套,内容涵盖教师每学期课堂教学相关技能、技巧的自评、互评及进步评语。档案中还含有教师每学期教育教学获奖记录及分数换算系统,学期末将有一个直观的分数体现自己的进步。课堂评价系统包括教师每节课教学效果统计表,统计表有两套,一套为教师自己统计的教学效果(正确率,错误率),一套为教研时使用,包含课堂提问、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数据。两套系统均可以为教师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也为教师明确了自己进步努力的方向。

二是学生体系。进步课堂的学生体系由学生进步档案和学生教学效果评价系统组成。学生进步档案每人一套,评价的内容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评价的方法有自评、家长评、老师评等,期末由班主任统一给予评语。学生教学效果评价系统也有两套系统:一套记录学生平时及期末测试成绩,一套和教师评价系统共同使用,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成绩等数据。

教师文化:明智之师 第一,教师文化内涵。尚真教育的教师文化是“明智之师”。“明智”即“明理、智慧”,同时又突出了尚真的内涵,即明理的“真”、有智慧的“真”,符合学校“尚真教育”的内涵。第二,教师文化体系。尚真教育的明智之师文化体系主要如下:

一是明智之师标准。明智之师的标准是学校教师要有好形象、真学问。“好形象”是指教师要优美、时尚,外在形象气质佳。“真学问”,是指教师不仅要有外在美,更要有真本领、真内涵和内在美,这也体现出学校的“尚真教育”理念。

二是明智之师培训体系。为了让附小的教师成为明智之师,学校建立了相应的明智之师分层培训体系。即:“明智专家”工程体系——专家工程体系主要是选取部分省市级教师骨干作为特级教师及教育教学专家的培养候选人,采用导师培养、定向培训、建立工作室等方法,组成教师成长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科研带头引领和传帮带作用,使其成长为各具特色的教学专家和特级教师。“明智骨干”工程体系——中年教师学校工作的主力军,但中年教师在工作8-10年左右会在专业发展上遇到瓶颈,学校为其成长制定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对这些教师进行解惑和提升,使其迅速成长能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明智青蓝”工程体系——学校的青年教师众多,学校采取结对子、拜师等方法,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牵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其尽快成长为骨干后备力量。

三是明智之师评价体系。“明智之师”是学校教师评价最高的荣誉称号,另外明智之师每年还会评比若干教师星,分别为教学质量之星、教科研之星、班主任之星、团队之星。评选出来的明智之星教师要在全体会上做报告,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和大家分享,起到互学互帮的效果。

学生文化:知行合一美少年 第一,学生文化内涵。尚真教育的学生文化是“知行合一美少年”,即做一个“说真话、做真人、讲诚信”的好学生,这符合学校“尚真求美、启智新德”的办学理念和目标。第二,学生文化体系。学校学生文化的实施渗透在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具体的学生文化培育体系如下:

一是德育文化体系。二师附小的学生德育文化为“尚真德育”。尚真德育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常规德育。常规德育为三级管理体系——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东西校区大队部和各中队组成一个倒T字形的三级管理机构,常规德育主要从抓学生的行为准则入手,培养学生“说真话、做真人、讲诚信”各种常规行为习惯。第二层次是学科德育。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围绕德、智、美、真这些内容自行开发德育课程,将做“知行合一美少年”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堂中,比如说班本课程、校本课程、德育课程等等。第三层次是活动德育。学校活动德育具有两大特点:其一,“节、典、善”。即利用重大节日、典礼提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围绕“知行合一美少年”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内容,如班队会、升国旗仪式、读书节、科技节等。其二,校内德育与校外德育的“融”合起来,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家庭和社会,倡导各中队走出去,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做“知行合一美少年”,从而打造出一套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

二是学生文化评价体系。学校依据尚真教育学生文化内涵设立了“知行合一美少年”的评价标准,把评价标准渗透到了德育的角角落落,把“知行合一美少年”作为学生评价最高的荣誉称号,同时,“知行合一美少年”还下设了“真少年”“美少年”“智少年”“德少年”和诸如“科技之星”“体育之星”“学习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充实丰满了整个学生文化评价体系。

如今,尚真教育的理念和文化已经渗透到二师附小的角角落落,渗透到每个附小人的心中。愿尚真教育如雨露,如春风,滋润和吹拂二师附小这棵百年巨树,使她再染新绿,满树繁花。

篇5: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知行合一

冯国庆

改革开放的实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辉煌成绩取得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人们逐渐抛弃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与道德价值观。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的增多让我们眼花缭乱,另一方面道德价值观的缺失也让人同样担忧。如何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的背景下,让人们不要失去精神的支柱,迷失人生旅途的航线呢?这就要求我们去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与道德价值,“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今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就为我们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提积累了经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其中就透视着符合一定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

“任何概念范畴都具有时空性,都有它出现的世纪,都是当时人对于世界和自我的感受和认识,表现了人的价值需要和情感追求。”[2]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曾出现的概念有大同、中庸、仁爱、天理等,这些不同的概念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现的,大都是针对当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而提出来的。“知行”范畴的提出也不例外,也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

(一)“知行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超越 “知与行”这一概念在《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这是较早有关“知行”观的论述。“知”有知识、认识方面的意思;“行”的本义指道路,后来引申为走、行动,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的。然而,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更多的是从道德修养方面来研究知行观的,因此,“知”更多的指道德修养、道德认识,“行”更多的是指道德践行,而这种道德践行也更多的带有主观色彩、主观臆断,更多地强调内心道德的修为与提高。然而,知行观的讨论进入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时期是在宋明以后,主要代表人物有二程、朱熹、王守仁、王夫之,尤其是王守仁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克服了知先于行与行先于知、知高于行与行高于知和知难于行与行难于知等片面的观点,对知行观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把人们对知行观的认识推向了历史的较高水平。

(二)“知伦理、行道德”的立言宗旨

“宋明时期,整个封建社会动荡不安,伦理纲常遭到破坏,理学家为挽救衰世,重整统治秩序,在对知行的界定中赋予知行丰富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内涵,在理学家那里,‘知’

指道德规范,伦理纲常,‘行’指践履封建伦理道德,一言以蔽之,即‘知伦理,行道德’。”[3]王守仁正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弊端而提倡“知行合一”,“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这里说的十分清楚,知就是行,把人们存在的“一念发动”而产生的不善之知彻底克服,不让他隐藏在心中。虽然这种思想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面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知行脱节的社会

矛盾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用王守仁自己的话来说,提出知行合一不是“凿空杜撰”,而是“对病的药”。

(三)王守仁“知行合一” 思想的内涵 1.“知”的涵义

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中,知作“良知、良能”讲,继承的是孟子的思想,“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王守仁正是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把良知视为每个人天生所具有的“心之本体”,而这种良知良能都是我们心中的“意、念”,“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知者。其善屿,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善不屿,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王阳明全集》卷十六)就是说良知对道德实践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预见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当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良知是每个人与生禀赋的,那为什么会有善与恶之分呢?王守仁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认为人的意念有善与恶两种,人的行也应该有善与恶两种,这就引出了行。

2.“行”的涵义 在王守仁看来,“‘良知’向外发动、表现显露出来就是行,不一定要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感情、动机,都可以叫做‘行’。”[4]另外,王守仁还认为,“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答顾东桥书》)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王守仁说的行也指“笃行”,因为意念有善恶两种属性,因而“行”也就有了“为善”、“去恶”的两种心理倾向。3.“知行合一”的涵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答顾东桥书》)知能够指导“行”,是因为知对于当时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具有“明觉精察”的认识;行能够实现“知”,是因为行能够把对封建伦理道德具有“明觉精察”的认识转化为“真切笃实”的行动。

由此可以看出,王守仁的知与行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而且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是没有先后的,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而从在。

二、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意义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评价王守仁的思想不能局限于历史,而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加以具体的分析,并作出科学而又合理的评价。

(一)“一念发动即是行”对保持心灵的纯真无邪有积极意义 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发便是物„„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第,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认为良知良能是先天所固有的,并不是出生后习得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见孺子落入井而产生的恻隐知行,并不是说我们有别的打算,而是因为你心中的“良知”,驱使你那样做,在你内心是“不假外求”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王守仁的知行是统一的。上天虽然赋予人们的良知是好的、善

的,但是,每个人的意念是不同的,有善的、也有不善的。因为知行合一,所以,行也就有善与恶两种,“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守仁认为,如果把人们的知行分为二,那么人们完全可以以不曾行为理由,而对自己的不善之念采取宽容、姑息、原谅的态度,会最终变成危害社会、危害人类的真实写照。相反,如果把知行和二为一,那人们就会充分重视自己心中非道德的不善之念,在不善之念产生时,就坚决的把它克除,以此来保持“心”的纯真无邪。

在王守仁心中,无论是扬善、还是惩恶,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也就是自觉知之,而不是被别人逼迫的,要求我们在现实社会的道德践行中,要做到“好善如好好善,恶恶如恶恶臭”(《传习录下》)。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觉知之,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的更和谐、更美好。

(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在实践论上有其合理的成分

纵观历史,是“知”重要,还是“行”重要,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对矛盾,曾出现过知先于行与行先于知,知高于行与行高于知和知难于行与行难于知等这几种观点,王守仁正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与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所以,王守仁批评把知与行看做两件事,因此,也相应的批评了两种人:“一种是懵懵懂懂任意去做,而不去思惟省察,只是个‘冥行妄作’;一种人是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而不肯着实躬行,只是‘揣摩影响’。总之,他认为“知行合一”可以克服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的弊病。”[5]

王守仁很重视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认为“如言学孝,则必服老奉养,躬行孝道,然后为之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答顾东桥书》)反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成只晓得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传习录上》)因此,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6]王守仁一生坚持道德修养,践履“知行合一”,虽然他没有意识到“知行合一”思想自身的理论缺陷,但王守仁有针对性的提倡“知行合一”,虽然未能挽救道德沦丧的社会弊病,但对于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却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三)“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体现了思想上的进取精神

“夫学贵则有之,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且旧本之传千载矣。”(《答罗整庵少宰书》)王守仁大胆的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不同的时代,就应该有不同的道德价值标准,而不能把上千年以前的标准拿来要求今天的人,这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王守仁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道德败坏,社会风气日益恶化,但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思想控制、思想禁锢却丝毫没有放松过。王守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打破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枷锁,确立新的道德价值观。正如列宁所说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7]王守仁所提供的“新的东西”,就是提出了适应当时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价值标准”,提供了让每个都有冲破封建道德樊篱的勇气和权利。

三、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探讨‘知行合一’思想具有何种现代伦理价值,需要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审视它,3

将其放置于传统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来研究。同时 ,我们应结合现代生活变化的实际情况与伦理学演进的整体情况来把握它,从而更好地发掘其现代伦理价值。”现在,我们不否认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好的,表现出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文明礼貌等良好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危机,并导致一部分人行为失范。今天,我们重新学习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在个人成长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提升内在涵养

王守仁认为,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虽然王守仁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是把“一念发动处”看成是“行”,对人的道德修养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因此,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把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规范,自愿将这些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

“一定的道德观念不一定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人完全可能在道德意念的观照下进行各种不道德的行为。”[9]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群体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违背伦理道德但又不违背法律等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时,可能我们中间的一些大学生就不再坚持自己心中的优良道德价值标准,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的主流道德价值观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危机呢?这是因为“道德修养的水平并不会随着知识的丰富而提高,但是知识的探求可以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向前发展,当然道德知识的提高也需要人们进一步付诸实践。”[10]王守仁重新提出“好好色”与“恶恶臭”的思想,就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升内在涵养的一种要求。没有道德实践,那么道德理论就沦为了空谈。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择善人而较、择善书而读、责善言而行、择善行而从”,由此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言行一致的培养

“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王守仁对认识过程的描述,认为知和行是辩证统一、互为前提而不能被分割的,二者只有在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虽然,这一思想和孔子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思想有所不同,但二者的本质却是相同的。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主观思维能力强而实际动手能力差等知行脱节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单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与家庭的责任。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注重让孩子学习,认为学习好一切就好,不让或很少让孩子做一些实际动手的事情,殊不知这样做最终还是制约了孩子的发展。

王守仁说:“路崎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后知路崎之险夷着邪?”(《答顾东桥书》)意思是说,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并且依赖于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具体认识,只有这样才掌握真本领。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8]

在大学期间就应该走出温室的避护,享受纯自然的风霜雨露和阳光,而不是在毕业之后才逼迫走出温室。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多参加大学中社团实践活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来更好的掌握知识。“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惊察处即是行,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就是说知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知行通过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来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最终来实现知行合一。大学期间的实践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行合一,或者说是把知识联系实践的机会,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多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这不仅让我们把在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有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的觉察和研究前进中新情况新问题。”[11]王守仁在封建道德严重摧残人性、束缚人性发展的黑暗时代,大胆地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新”道德标准,对思想解放、人性全面发展都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王守仁那种为了人类更好生活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的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创新、提倡标新立异的社会,作为新世纪的年轻大学生,应该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12]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王守仁冲破封建道德樊篱、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勇敢精神中,学到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为自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知与行的矛盾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始终的一个现象,知行观不仅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涉及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着重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去分析的。虽然,他的思想也有其不合理的成分,有其理论的缺陷和时代局限性。但是,王守仁提倡知行的辩证统一,反对一分为二;提倡培养纯真无邪的思想信念,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倡导冲破封建道德樊篱,提倡个性解放、人的自由发展。这些思想不仅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对我们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掘中国古代及传统知行观的思想宝藏,以彻底的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去提炼其思想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引导当代人走出种种精神困惑的误区。”。[13]今天我们重新学习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培养自己的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34.[2]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601.[3]刘奎杰,王公伟.宋明理学知行观道德内涵刍议,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0,(1):47.[4]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人民出版社.1997:202.[5]蒙陪元.理学范畴系统[M].人民出版社.1998:331.[6]任凤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前沿[J].2004,(7):187.[7]列宁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63:150.[8]赵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伦理价值,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2009,(3):71.[9]邵秀玲,刘国强.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及其现代价值,滨州学院学报[J].2005,(8):32.[10]董春.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价值,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0,(6):71.[11] [1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37,103.[13]李丕洋.中国儒家及传统知行观思想新论,江西社会科学[J].2003,(9):150.6

致 谢

篇6: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知行合一

大学生演讲稿:为谁而活着

诸位年轻的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所探讨的话题是:“为谁而活着 活着为了谁”。

那么,这个话题似乎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思想观念联系不大。也许还会有部分朋友认为我的观点有悖于时代。而今天我们的眼前所呈现的,就是如何挣钱,如何将来拥有多少财富。也就是说,将来成就人生的价值体现,也只有用“拥有财富的多少”来衡量。

那么,为什么去挣钱?这个钱应该如何去挣?挣钱又为了什么?等等,以及怎么进入社会?如何去寻求展示自己才华的发展平台?恐怕这些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也可能就是我们今天所承受的“十年寒窗苦”,而为了将来辉煌自己、成就自己的生存价值意识。

我们都知道,“意识主导行为”“意识也决定行为”。今天我们塑造什么样的生活意识,就已经决定了我们将来的人生价值体现。今天给你们这些大学生讨论这个话题,我想会有大部分朋友可能会持反感态度。因为,大家差不多都是 90 后的年轻一代。在你们的生活中所看到、所感受到的是:怎么享受生活,怎么想方设法赚钱。只要能够弄到钱,至于做什么样的人,就不重要了。哈哈,对不对呀?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不知道你们所看到的 80 后那些大部分哥哥、姐姐们,他(她)们今天的生活现实怎样?他们所感受的生活怎样。?我经常与我们这些同龄人谈论起今天的年轻人,大家都对这种严重的社会现象,持无奈的态度,也为年轻一代惋惜。不过,我始终则是对今天的年轻一代持有一种理解、宽容的态度。为什么呢?“玉不琢,不成器”呀!我说,年轻人在接受教育的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他(她)本身是一块非常好的“玉石”原材料,至于最终没有成为大家满意的“精品物件”,并不是这块“玉”的错,而是“雕刻师”(家长、老师、领导)的责任。雕刻师们在早期的雕刻(教育)“玉石”阶段,根本就没有“尽力把玉石雕刻成精品”的良好态度,只不过是为了尽早地把这些“物件”推上市场,能够换得丰厚“财利”而已。却没有对那些纯洁的“玉石”精雕细刻的意识观念。所以,才会有今天中年人所看到不满意的结果。同时,也浪费了那些原本纯洁的“玉石”材料。“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呀!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们今天,认识不到昨天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处境和结局,那么,你们这些 90 后的年轻人,未来就有可能将会变成一群不通人性的“狼”。将会给家庭、团队、社会、民族乃至国家,带来更大的麻烦和人为性灾难。多么可怕的后果呀!

所以,今天党和政府提倡“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又提倡创建家庭和谐、团队和谐、民族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的“和谐”社会环境。让大家都能够明白“人为什么而创造财富,为谁而创造财富,人活着为了什么,为谁而活着”等等人生哲理和人生价值观。

就我们今天的学校学习而言,我们也不能只学习表面性知识,而应该研究更深层次的哲理。为什么呢?表面性知识既是诱惑,又是“陷阱”。将来用在生活中,不但会损害别人,更会坑害了自己。就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和感触到的很多现象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大家可以看看,今天有多少人,念完大学以后,背着厚厚的应聘资料,到处求职而不能如愿;有多少人,即便找到了工作,确是在委屈自己,而不能够舒心、顺心、开心的工作;有多少人在无奈中虽然找到了职业,却又在无奈中失业;又有多少人为了生存,又无奈去做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这到底为什么?归根到底,是他(她)们只认识到了表面性的科学知识,而没有认识到深层次的自然知识和人伦、社会知识。所以,当大家进入社会中,就没有经

受风雨的耐力,就没有分辨真假善恶的能力,就没有应对残酷现实生活考验的信心。因此说,在今天我们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每接触认识到问题和事物,就应该立即反应到疑问,“为什么会这样?”。“致知在格物”呀!只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够明白更多的人伦哲理、社会哲理和自然哲理;才会分辨出世间的善恶、是非、真伪、对错;才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够修得出君子的风范,成就出惠及大众的真正良才。

根据我们华夏民族先贤圣者们千百年来经过实践检验,并已经得到共认的观点,其人生规律就逃不出“明理、修身、成才、立业、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法则。一个人的一生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明白事理”“惠及大众”,也就是《大学》中所讲的“明明德”“止于至善”。正如《大学》中所讲:“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物格”是什么?就是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明白事理;“明理”之后才会提高自己的意识境界,修养好自己好的品行;“修身”之后才会努力成就自己卓越的对待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才华,“成才”了以后才能够創立宏伟的事业,“立业”了才有资格参与家庭的管理,“齐家”的能力就不具备,又岂能会有治国的本领?“治国”的本领不足,也就谈不上会“名扬天下”“感召后人”了。

其实,人生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的时间。一般而言,0——6岁,是无知启蒙阶段;7——16岁,是好奇、模仿阶段;17——25岁,是学习认识阶段;26——35岁,是立业创造阶段;36——50岁,是总结经验阶段;51——60岁,是丰富智慧阶段;60岁以后,是享受成就阶段。也就是说,人真正能够体现价值的生命时间,只有26——50岁左右,二十多年的光景,非常地短暂啊!当然,特殊的人生也很多。有的六七十岁,甚至更高的年龄,还仍然在创造价值。不过,这些人也就并非一般的人了,这些人可以称得上是大贤者,他们的德行、才华、智慧,社会都离不开他。他们多生存一天,就能够为社会贡献出极大的力量,放出更大的光芒。他们的人生价值,不仅体现在今生,更会名扬天下、感召未来。这样的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你们会在我们的民族历史中见到很多。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人能够惠及千代,感召后人呢?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不能不去了解,更不能不知道。

所以,圣人在《大学》中教诲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我们民族的几千年生活历史中,人一到会说话,家人就启蒙引导教育我们,尊敬长者、识别对错、认识事物等等,这就是“明理”的开始。无论从家庭,到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博士、硕士、院士,我们从“老师”那里都接受的是“明理”。明什么理?也就是明“人伦哲理、社会哲理、自然哲理”,辨“人生与世间的是非对错”。所以,圣人才讲,在我们的学习阶段,“苟不教,性乃迁”,做老师的也应该“教之道,贵以专。”我在讲“《大学》与企业管理”的时候,曾经把人类比做手机。一部有使用价值的好手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质量过硬的手机本体,二是有充足的电能,三是有良好的信号。质量再好、电能再足,而没有良好的信号,你愿用吗?如果你经常接住电话就断线,或者接通电话就听到对方在骂你,你会高兴吗?如果你遇到这种现象,我想你肯定会迫不及待地扔掉手机或者马上去换电话卡。何况一个人不也是如此吗?身体再强壮,知识再丰富,若是没有健康良好的思想意识,那么他的行为结果,就会让大家受到伤害,让大家不能接受。因此说,我们必须首先学会“明理”,塑造高尚、远大、健康的思想意识精神灵魂,才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的才华,实现我们真正的人生价值。

就“人伦哲理”而言,几千年前,先贤圣者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人间有最基本的“五伦关系”相处原则。那“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无伦关系,也就是今天的团队企业中上下级之间、子女与父母之间、兄的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同学同事朋友之间的相处关系。一个人只要生存在世,谁也摆脱不了这些相处关系,只不过相处得融洽不融洽而已。一般而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兄弟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就是我们应该所遵循的人伦关系原则性。也就是圣人所主张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中庸》中讲:“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所谓“父子”关系,就是今天我们的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关系。这种关系是先天形成的,也无法改变和代替的关系。即便今天能够从法律上可以改变,但从根本上是无法改变的,更不可能会颠倒了这种关系。因为,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无法割断的。出于动物的本能,父母疼爱子女,幼年子女依赖父母,这也就是动物天生的本性。也正是这种天生的本性,建立了父母与子女特殊亲情。“父慈子孝”啊!父母因本性爱自己的子女,做儿女的也应该回报父母的恩。父母对儿女的养育慈爱,做儿女的应该知恩、感恩、报恩。圣人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如果做儿女的,对父母没有知恩、感恩、报恩的态度,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本性。《礼记》中讲:“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够用如何做人“礼”的规矩,去教化儿女,而是把儿女当作“家庭宠物”那样对待,那就会毁了儿女的一生。古人讲:“养儿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似养猪”。如果是那样的话,当子女长大后,对待身边的其他人,就会傲慢无礼,自私任性,生活孤立。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在家里学会并养成“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生活意识习惯。学会恭敬长者、礼敬长者、孝敬长者。“天地君亲师”不可不敬。这就是做儿女与父母保持良好关系的根本性规律,违背了这一规律,做儿女的不知父母对自己恩重,又不知感激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恩情,那就不会报答父母的大恩。也就不可能有对父母恭敬的态度、礼敬的行为、孝敬的心情。

在家庭中,父亲就是“蓝天”,他不但养育着我们,而且还给我们生活的胆量和勇气;母亲就是“大地”,她不但呵护着我们,而且还以那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我们无知的行为。他(她)对儿女期盼的不但是健康的成长,更期望自己的儿女长大后有所作为,生活幸福,这就是父母对待儿女的态度。所以,古人讲:“百善孝当先,论心不论行,论行穷家无孝子”,没有对待父母恭敬、礼敬的态度,即便给父母再多的物质,也不能称得上是“孝子”。何况那些从小没有家教的逆子,终日惦记着父母的那点家产,与父母爭财夺利而吵闹,甚至诉诸法律?!这样的父子关系,能使家庭和谐吗?!《孝经》中讲:“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若能够养成好的习惯,就能够如《大学》中所讲:“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众也”。能够做到孝亲父母,就是“明理”的良好开端。这就叫“父子有亲”。

所谓“兄弟”关系,就是我们今天家庭中的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天生的亲情关系,我们出生在同一个家庭,接受着同一个父母的关爱,吸允着同样的乳汁长大,我们的身上流着同样的血,这就铸就了永远无法替代的亲情感。不论是同父同母,或者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都是一样的。做哥哥姐姐的,要比弟弟妹妹出生得早,应该时刻对他们有关爱亲情,弟弟妹妹也从小就会依赖哥哥姐姐。在家里,只有哥哥姐姐让着、保护着弟弟妹妹,才会显示出浓厚的兄弟姐妹情。做哥哥姐姐的应该用理解、包容、原谅的态度对待弟弟妹妹。这样才会受到弟弟妹妹的尊敬。“兄亲”才会“弟恭”啊!所以,“家中论情不论理,论理家中不安宁”。这就叫“长幼有序”。

所谓“夫妻”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而后天进入家庭的亲情关系。过去所讲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六亲(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父母和岳父母、叔伯姑舅姨、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儿女和侄亲、内亲)”关系中,“妻族”也是后天新建立的亲族关系。那么,维持这层关系的根本,则是夫妻关系的和顺。在家里,夫为阳、为钢(纲)、为主;妻为阴、为柔(目)、为从。一般而言,养儿育女、洗衣做饭、日常家务,以妻子为中心,家内事务由妻子主持,所以说“女人是男人的心”,“女人就是家”。创造财富、买房修屋、教化子女,以丈夫为主,外部事物由丈夫主持,所以说“男人是女人的胆”“男人就是业”。丈夫体贴妻子,妻子忠诚丈夫,夫妻共同承担家庭和家族的责任,“夫妻有情”嘛!这个关系如果处翻了,夫妻关系就要出问题了。说到这里,我要给孔老夫子喊喊冤了,老夫子 曾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却遭到了几十年的批判,说孔老夫子“污蔑女人”。其实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是在片面地理解圣人的话。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理解接受圣人的观点。孔圣人的观点是,“作为女人,应该充分发挥其阴柔醇厚的本性,做好丈夫的参谋和助手,不可„越位‟去替代丈夫处理外部事物”。就像是今天的企业团队,“总经理”是企业的直接管理执行者,不能越位去操持“董事长”应该做主的事情。女子无才如何持家?总经理无才如何管理企业?圣人所讲的“才”,是越位的“才”,而不是才华的“才”。如果你是“董事长”,你愿意让你的“总经理”权力越位吗?所以,作为妻子的女人,不论其才华有多大,在社会上的能力有多强,在家里应该恪守女人的本性,这样才会维系好家庭的和睦,否则夫妻关系必定生变,夫妻关系的稳定,将直接影响整个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的幸福。而今天,受“莎士比亚烂漫爱情观”影响的青年男女,用浪漫的爱情作为建立家庭的基础,生活在戏剧或者小说里。经不起真实生活的磨难,也承担不起对家庭其他成员的责任,更难以原谅、理解、包容夫妻对方的短处,所以,也就出现了大量的离婚现象,造成家庭破裂,给家庭、家族和社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同时也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我曾在讲座中,把一个家庭类比成一颗果树。父母老人如树根,男女夫妻像树干、兄弟姐妹似树枝、儿女孩子是花果。孝养父母如给树根浇水施肥,整棵树才会茂盛;夫妻树干要有很大的力量委屈自己去支撑着整棵大树;兄弟姐妹情系着朵朵粒粒的花果;花果吸允着整棵树的亲情养份而快乐成长。你说,如果夫妻这根树干没了,那么,家庭

这棵树的树根、树枝、花果会是什么结果呢?不过,今天的科学已经能够嫁接树木了,也就是说今天的家庭也能够“嫁接”了。无论嫁接再好的树木,外表可能好看,可接出来的“花果”必定不是“原味”,单亲或者重组家庭中的老人和孩子,精神并不一定快乐,家庭也不一定和谐。这就叫“夫妻有别”啊!

所谓“朋友”关系,也是后天建立的“友情”社会关系。因缘份而相识、相交,“情投意合”而结为知己,无话不谈,甚至这种“友情”超越亲兄弟之间的“亲情”。这种关系的维系,靠的是“真诚”,“诚则有信”啊!为什么古人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同学、战友、同事、同僚、合作者,乃至于我们朝夕相处的社会大众,都可能成为“知己朋友”。朋友之间,能够相互取得彼此的信任,就是因为彼此相处的真诚,才会取得彼此的信任。“诚”则有“信”啊!如果对待朋友,没有了真诚、坦诚的态度,那么,这个信任度就会下降,甚至会遭到朋友的疏远。这就叫“朋友有信”。

所谓“君臣”关系,也就是我们今天工作中所处的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服从关系,怎么去领导别人,或者怎么去服从领导,这种规律和原则我们必须明白。如果不明白这种规律原则,就会使团队中的关系一塌糊涂,甚至是一盘散沙。那么,做领导的,尊重、关爱了属下,属下就会对领导真诚、尽忠。一个团队的存在,就必定会有上下级之分,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区别。领导者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领导者应该用什么去吸引、凝聚大家呢?不一定需要领导者的某一方面专业才华横溢,只要有受人崇拜的好德行、受人敬仰的魅力,就足以领导大家了。“君仁”才会“臣忠”啊!朋友们,如果你将来做了老板,当了领导者,你应该怎么做呀?今天的时代,就是考验领导者的时代。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经济发展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财利”而生存,又以拥有多少“财利”而衡量人的生存价值,所以,今天做领导的也自然会用某种手段驱赶属下去给自己“敛财”。属下所敛到多的“财利”与领导比例分成而已。这样就是“领导与属下是利益关系”。为了“财利”,领导可以不讲究自己的德行,也可以不讲究自己的魅力,只需要用“财利”吸引属下,用势力控制属下就可以了。不过,这种建立在“财利”基础上的领导与属下的关系,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关系,“财利”之争,最终会因“财利”而相互争夺,反目成仇。今天的企业管理,大部分企业领导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属下员工的跳槽、背叛。为什么呢?这也正如《孟子》所讲:“敬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魇!”“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以上我们所探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和规律。总而言之,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以来所铸就的人生价值观念,就是“为别人活着”。正如《孟子》所讲:“乐人(民)之乐者,人(民)亦乐其乐;忧人(民)之忧者,人(民)亦忧其忧。”明白了这些人伦规律,把握 与人相处的原则,那么,不论在家庭、在单位、在社会,与人相处得就会开心愉快。否则就会与人相处得紧张痛苦。

任何时候社会的构成离不开“政治、文化、经济”。“政治”主导社会的一切。政治的稳定,决定着工、农、商、科技的发展,政治是社会稳定与混乱的根源,《中庸》中讲:“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古往今来,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改朝换代的政治统治,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历史的主流。“德高望重”的当权者,会是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主宰国家的时间会长一些,能有几百年,如《中庸》中讲:“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德寡昏庸”的统治者,就会被取而代之,主宰国家的时间会短一些,可能会有几年或者几十年,如《孟子》中讲:“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的天下者,未之有也”。“文化”制约着政治,先进积极的思想文化,将会促成光明的社会政治;消极贪婪的思想文化,也将会促成污浊的社会政治。譬如,一家人,怀着为了家庭其他成员幸福的态度,而参与家庭财富创造生活,那么,家庭就会亲情浓厚,快乐和谐;如果一家人,是怀着为了个人拥有财富享受的态度,而参与家庭财富创造,那么,家庭就会因此亲情破裂,众叛亲离。所以,《礼记》中讲:“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物质保障。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国家,富足安定的生活,就来自于工、农、商等不同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健康的经济发展,将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也同样会给社会造成混乱。一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收入,如果不是健康的,就会导致家庭矛盾的激化,甚至还会给家庭带来灾难。一个团队、一个国家同样也是如此。《大学》中讲:“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上一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下一篇:游地狱记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