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春天” 教育故事

2024-05-09

后进生的“春天” 教育故事(通用14篇)

篇1:后进生的“春天” 教育故事

后进生的“春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后进生”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说明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后进生”。其实对于我来说,一直不愿意说自己的学生是“差生”。每学期接手一群新生,我已经觉察到有的孩子学习很困难,现在到中年级了,我越发感觉到有些学生真的是“学困生”或者说是“后进生”。在当今的这种教育评价体系之下,“后进生”尤其令教师们头痛。尤其是高段的教学,真是让我苦不堪言,每天眼睛里边总是有“他们”的影子,上课也就是担心他们不理解,作业也总是重点看“他们”会不会,这就是我的工作重点中的重点!可“后进生”我们回避不了啊!他是我的学生,处于教师的职责和良心都不能放弃这些学生。对于这种现象,苏霍姆林斯基也没有放弃那些“后进生”,而是设法运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并且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后进生”的阅读范围,使得“后进生”在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唤醒他们的大脑,从而激发他对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迫使他们加强工作。他专门编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从他所举的两个例子看,这样的习题确实是充满趣味的,真如“春风化雨般渗入了学生的脑海”。“后进生”爱上学习不是“匪夷所思”。在这一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教给“后进生”的不是直接的知识,而是阅读和思考。他说,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们觉醒。

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记住:儿童的学生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发敏锐,这样,“后进生”的工作就会轻松了。

这是我认同的,也是我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多注意的。其次,我感觉对于“后进生”培养其兴趣,让学生知道自己有优点,增加学生的信心,这样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刘佳林,这是个响亮的名字,是一个聪明的男孩,我一直认为他是聪明的。可是,由于家庭的影响他的学习习惯乃至生活习惯都是极差的。

作为教师,我一直信心十足的想把他教育成我心中的“好孩子”。但是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清楚对学生只是片面的,理论的,以后要怎样做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好多次,我下定决心不管他了,因为真的让我很费神,费心甚至可以说是厌烦。有一次放下了狠话,这样下去以后一定成不了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看出来我的绝情,那一刻我也体会到自己这句话带来的刺痛,不管是对于我还是他本人。接下来的好几天,他似乎是好了很多,主动发言、自觉完成家庭作业,偶尔还会跑到办公室来问问题。我暗自庆幸自己的狠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又恢复原样了!真叫人无语啊!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下班路过操场时,看见他沿着操场边小心地捧着废纸蒌,今天本不是他值日呀!他回答:“今天负责倒垃圾的学生的亲戚住院了,他想早点儿去看望病人,我知道后就帮他劳动一下,老师,你不是说过:劳动最光荣嘛!”看着他瘦小的身体穿梭于教室与垃圾场之间,很是英姿飒爽啊!路上,我告诉自己这应该是一个好机会,帮助他进步的机会,所以我决定找他谈话!相信他把今天助人的劲头放在学习上,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孩子!原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应该有这样一双发现闪光点的眼睛。不是嘛?

每个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兴趣了,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提高,他才会愿意学、想学、学好!

这样一件事情让我反思了很多,这么一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看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兴趣,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环节处理方面还是在课堂的教学方法上都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就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信心,明白自己的价值。采用以点概面的方式——表扬一小点、信心倍增后全面提高自己。知道每个孩子都是有个性差异的,尤其是在人数众多的班级。形形色色的学生可以说是千奇百怪的,对于“后进生”我想我不能弃之不管。我一直告诫自己:“孩子们不会才来学,既然是来学习就会有问题,就会有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我应该是为学生答疑解难的人,雪中送炭的人吧!”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就是需要我多搭把手的孩子吧!

篇2:后进生的“春天” 教育故事

转化后进生,让教育充满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那些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转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以下我就以我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案例来说说我对后进生教育的看法。

我们班有个叫段XX的孩子。这个孩子脑瓜不算笨,但学习习惯极差。书写极其缓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几乎天天都要在课堂上打瞌睡,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导致他成绩不理想,越来越没有自信心,厌学情绪也越来越严重。

一、查清原因,对症下药

上个月发生这样一件事。那天刚上完体育课,段XX衡就坐在凳子上微闭眼睛,身体发软。我看情景不对就赶紧扶着他往医务室走去。还没走到医务室他就瘫软在地上,看此情景我慌了,赶紧抱起来就往医院跑。刚好碰见一个好心的家长把我们送到医院,给他输上水之后我就联系了他的家长......我决定对这个孩子的家庭进行深入了解。原来,他们家是做生意的,家长整天只顾忙生意,他和弟弟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所以一回到家就解放了,作业不写没人管。和家长的交谈中,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是否在做作业,作业完成没有,什么时候上床睡觉......他们压根儿不知道。而且,他因为厌学总是装病不想上学,在家也发生过这样的事,到医院检查之后身体没有任何毛病。听完家长的话,我想让家长配合,共同改变这个孩子。于是,我提出了我的想法:希望家长能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监督学生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

二、真情相待,感动学生,感化家长

经过上次的事件之后,孩子和我的关系融洽了很多,对我的学科也充满了期待,每一节课他都坐姿端正,读书的声音也响亮了很多。偶然的机会,上网的时候发现他爸爸在上网,就加为好友,我就利用网络经常和他爸爸聊天,告诉他在校的情况。正好学校正在举行“寻找最美少年”这个活动,我就在班上大力宣扬这个活动,还让家长拍一些孩子在家的表现,果然,下个星期回到家里孩子明显进步了很多,他爸爸还给我发来很多帮助做家务的情景,帮妈 妈洗脚,打扫卫生,还有认真写作业的场面。正好星期一班会的时候我就趁机表扬了这个孩子,孩子马上树立了自信心,不管做什么事都很积极,上课也专心了很多。

我发现孩子书写速度缓慢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汉字的书写顺序,同时他握笔的姿势也不正确。利用课余时间,我手把手地教他握笔姿势、汉字的书写规律。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虽然做作业的速度仍然很慢,但比以前快了很多。于是,在班里对他进行大肆表扬,看着他沾沾自喜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同时,我给家长发了一封“捷报”。“捷报”的内容如下:“尊敬的XX家长,您的孩子在书写速度方面进步很大,特发此捷报,以兹鼓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您的鼓励,希望您能多赏识孩子!”这样的次数多了,家长也确实看到孩子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自然也愿意花时间监督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了。学习也越来越有自信。

篇3:给冬眠的后进生们一个美丽的春天

一、原因分析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兴趣不强。

1、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 也是增进学习能力的途径。如果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但无恰当的学习方式, 犹如有箭无弓, 有弹无枪, 后进生不良的学习方法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 课上不听讲, 听不进, 课后无巩固, 只注重死记硬背, 不重视理解, 只注重表面现象, 不重视分析归纳, 只注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 而不注重看书复习思考等, 这对初学化学的人来说无异于闭目塞聪, 痹其四肢, 再好的头脑也会衰败萎缩的。

2、学习习惯不良

如果学习方法不恰当, 会产生定势性的不适于化学学习的习惯。比如, 没有静听别人答问的习惯, 没有勇于独立作业的习惯, 没有检查的习惯, 没有做作业和反复订正作业的习惯, 没有自我评估的习惯, 没有经常复习的习惯……在日常学习中, 后进生的这些表现多受到指责, 而很少得到矫正和培养, 再加上老师对他们的好习惯的养成期指望一朝一夕, 要求过高, 操之过急, 短期内不见效, 就弃之不顾。后进生坐在教室里毛焦火燥, 再也没有追随老师的思路的愉悦, 有的只是听不懂的难受, 有的只是面对老师提问的尴尬。唉, 反正都听不懂, 不如……这样, 他们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上乱打乱来, 不愿学, 不能学就很自然了。

3、学习兴趣不强

学习兴趣对各科都重要, 在化学启蒙阶段, 学生往往感到新鲜、好奇, 从而产生兴趣, 尤其经常到实验室动手操作化学实验, 现象各异。所以在初三前半学期化学学习效果很好。但是随着新鲜感消失, 再加之有些化学实验并未能及时开出, 照方抓药式实验, 以及基本概念的抽象, 记忆的概念多、信息弱等特点, 许多学生认为化学是“第二外语”, 不少学生渐渐地对化学产生厌倦情绪, 兴趣和积极性急剧下降, 成绩必然下滑。父母不爱老师不喜欢, 同学轻视, 自己放弃, 于是他们便成为后进生。

二、转化措施

1、教会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后进生的学习方法往往不当。他们对化学原理、概念只重视背诵, 不注重对原理, 概念的引出过程、推导过程的深入理解。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只会孤立地去记忆, 不知道通过比较物质间的联系、区别从而进行归纳总结。对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只知道注意颜色, 发光、发热等现象, 而忽视对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原理的分析、思考。对计算题, 往往只注重套步骤, 不重视题意的分析、有关信息的提取、化学模型的建立、整体思维求解等解题的基本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十分重视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例如: (1) 对元素化合物部分知识的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进生比较、归纳, 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2)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理清题意, 明确题目要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实验的目的) ;二是明确每个实验装置的用途;三是分析实验的要领、各个装置之间的联系;四是装置的组合、连接;最后还要自我检查, 使实验达到完美的状态。学生在我有目的多次反复地指导下, 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逐渐形成, 其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明显提高。

对后进生,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付出更多的爱, 切忌歧视他们。后进生也是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一个学生群体, 但是他们最需要的正是我们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一旦他们体验到被爱的感觉, 就会亲其师, 信其道。

2、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化学后进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常常是:课前不预习, 上课不积极, 作业总抄袭, 考前搞突击。他们在预习、听课、作业等几个环节往往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对后进生讲明每一环节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环性。其次, 指导他们掌握每一环节的操作要点, 并通过多次反复的教学活动逐渐加以巩固, 使之成为习惯。如:对作业, 多数后进生是边做作业边翻书, 甚至抄袭。这时笔者就及时对他们讲请作业的目的, 要求他们做作业前养成良好的习惯, 必须先复习相关内容然后再做作业, 作业完成后, 最好还要反思习题考察的基础知识范围。这样, 学生慢慢地就会养成习惯, 作业的质量就会逐步提高。

3、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贴近生活,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与化学有密切的联系, 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把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的世界, 让其充分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从而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 并转化为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把生活内容, 生产过程作为化学知识的重要载体,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 掌握实实在在的化学知识。如:学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章时, 可联系病人输氧气、沙尘暴天气、自来水杀菌消毒、漂白粉、人工降雨、灭火器等知识, 使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在化学的世界中。

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学校、家长、任课教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任课教师的笔者则重点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具有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最终使他们在学习拥有一般同学都具有的自信。

参考文献

[1]于浩:《中学化学创新教法》, 学苑出版社, 2001年。

篇4:后进生的春天同样绚烂

一、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转化后进生要靠教师的一颗爱心,要用爱心感化后进生。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偏爱优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爱。因为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复杂,往往具有自卑、自弃、失望、厌学、逆反等心理特点。如果后进生每天都生活在老师的责骂和同学们的嘲笑中,他们的心灵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从而丧失了自信心。但他们也很渴望别人能理解自己。当得到别人了解和体谅的时候,他们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因此,教师要对他们倾注爱心,经常爱护关心他们,这样才能扣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和要求,使他们萌发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我带过的六年级学生李同学,经常欺负同学,动不动就打人,对老师、同学和班集体存在敌对态度,有的老师往往训斥他、给他白眼甚至歧视他,使转化工作陷入僵局。我则不那样看待他,我对他不嫌不弃,主动接近他,从生活上、学习上等各方面关心他,经常找他谈心。我用火热的爱去温暖他那颗受伤的、冰冷的心。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同学深受感动,奇迹般地浪子回头,从深渊中崛起,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尊师守纪、团结同学的好学生。

二、耐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抓住后进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进行耐心引导。优秀生固然光点闪闪,但后进生身上也有闪光的地方。要用心去寻找蕴藏在后进生心里的进步火种,再度把它点燃,耐心引导,让它闪闪发光。如我班的王同学是六年级成绩最差的,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纪律也差,还经常旷课。我主动接近他,在学习上关心他,我们之间距离缩短了。我发现他特别爱好体育活动,而且有几个爱好体育活动的同学都听他的话。于是在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上,我鼓励他带动班上的几个“体育仔”刻苦训练,在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并且他还获得了100米跑第二的好成绩,为班上争得了荣誉。我对他们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班上特地表扬了他们,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也一样刻苦,取得同样好的成绩。

三、誠心

教师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心血,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转变。后进生往往是无心向学而导致学习成绩差,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加强辅导,在学习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也要发动同学去帮助他们。老师、同学的诚心帮助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一环。如我班的小王,学习成绩差,在课堂上我多提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他答对了我就表扬他;课后我加强对他的辅导,还特意安排一个成绩好的班干部与他同桌,帮助他学习。在一次期中考试中,他进步很大,我就奖给他一张“进步奖”奖状。他尝到了进步的甜头,慢慢地,成绩跃上了中等水平。这是师生诚心帮助的结果。

四、热心

后进生一般对学习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意识地热心给后进生辅导,使他们学有所获,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班的王同学数学成绩很差,纪律散漫,我主动接近他、关心他,热心地找他谈话,谈生活、谈人生。我发现他有病无钱医,便主动带他去医院冶疗,钱不够,便发动同学捐款。结果,困扰了他一年多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他对我很感激。后来,我经常关心他,热心地教他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做人等,他的品行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进步很快,数学还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

篇5:后进生的“春天” 教育故事

背景:时常听到几位老师上完课后的满腹牢骚,“哎,这课简直没法上了,X班XX等同学上课总说话”“我上课也是,安静不了一会儿准又开说,管不了”。回想起来,这些老师说的这几个同学还真存在这种现象。

描述故事过程:上课铃响了,几个男同学还在一起你推我搡,追逐打闹,看到老师进来了才慢吞吞地走到自己座位上,可嘴里还在嘟嘟囔囔地不知在说些什么,而且坐也没有坐相,课本也没有拿出来。朝他们看好久,他们才慢慢地拿出了书。开始讲课后,老师在前面讲,他们几个也不闲着,“老师,他打我”“老师,某某总说话”,结果授课被打断,老师不得不停下来进行教育。可过不了一会儿,“涛声依旧”,屡禁不止,一节课下来,老师感觉特别累。通常出现上述情况时许多教师的第一反应便是将矛头指向学生,并进行归因:这些学生都是所谓的“差生”“后进生”“学困生”,自控能力太差、过于自私、厌学、不考虑自己对其他同学所造成的影响等等。于是,教师们“联合会诊”后一致通过,利用班会、早读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在全班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情况下,富有经验的教师会抓住几个典型,重点教育,以示效尤。然而,无论你是苦口婆心,还是奖惩并用,教育效果往往不如事先期望的那样有效,隔三差五,课堂上随意讲话的现象又会出现。于是,教师们又继续苦口婆心,继续重点教育,然而收效依旧甚微。

反思:这种课堂“吵客”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且具体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却涉及到对班级学生群体心理认识的大道理:

(一)“引起注意”。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他们破坏课堂纪律、捉弄老师、欺侮同学等,是想博得别人一笑、一惊,以此为满足,以吸引别人的注意为美,为乐趣,喜欢热闹的场面,直接影响教学秩序。

(二)“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即你要我怎样,我偏那样。这往往是一种由于家长本身就有令人不能原谅的教育方法错误,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信任、厌恶等的对抗情绪,从而常有违规违纪现象。

(三)“显胜”。他们与别人交往时,欺软怕硬,对强者,委曲求全;对弱者,常常以欺凌侮辱别人为乐趣。他们与人交往时,总是表现出强烈的逞能、显胜的心理。

(四)“厌学”,这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有的是家庭教育不得法或缺乏管教,因而使孩子变得放荡不羁。有的是在校成绩差或缺乏学习兴趣,或者能力超常而求知欲在课堂上得不到满足,或者个性倔强与教师对立,或者在乱班生活养成了散漫习惯等。他们主观上缺乏明确的纪律观念与一定的自制力,从而厌学。

(五)“学样”。从心理学上说,属于从众心理。即众人在做,也就跟着做,并不去想该不该做。它可以减轻个体来自群体的心理压力。

我觉得,广大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做法:

(一)分化瓦解小群体

这样的做法,遵循群体关系的教育调节心理原理。及时发现 “领头羊”,并将其把他作为重点帮教对象,同时推荐其他同学参加班级活动,因为这些学生是偏离班级的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具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力,“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都

会得到其他成员的响应。如果做好了他的教育转化工作,其他成员的工作往往迎刃而解了。但是教育转化核心人物的工作要细致而有条理,不可急躁,转化时要找准契机,消除其对立情绪,最好使他在成功的激励下顺利转变。

二)“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善于挖掘“吵客们”的闪光点。心理学家席莱说:同样的,我们也极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肯定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特长。“用已之长,克已之短”,才能达到“吵客们”顺利转变的目的,即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肯定他,才能引起他们内心的震动,从而抓住教育转化的契机。肯定这些成员的长处,还不能停留于口头表扬,而应当把他们推到为班级争光的大舞台上,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下获得成功,这才有利于改变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成见,让他们体验到班级主人的自豪感。

(三)赞扬和鼓励学生

由于我们对品德不良学生指责和惩办多于赞扬和鼓励,所以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误认为周围的人对他们都是抛弃的。甚至对待真心实意教育他们的老师,也常常持以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的反常态度。这样,教师的教诲在他们身上就很难生效。

篇6:后进生转化故事

——如何治好“打人”病

“报告,刘老师,周霖又打蔡成了!”下午刚下第一节课,班长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向我汇报。随后,我班另一个男生陪着哭泣着的蔡成也走进了办公室。我拿纸为蔡成擦去眼泪。询问他被周霖打哭的原因。其他同学抢先就说了:“老师,周霖是故意打人,我们根本就没惹他。周霖说他看不惯蔡成,还说看见一次就会打一次,上星期还把蔡成的头打了一个包。”蔡成是五(1)的一个很老实的学生,我相信他也没这个胆量去惹五(2)的周霖。我先让其余的同学离开办公室,再向蔡成询问详细情况。

蔡成说:“刚下课,周霖走进五(1)班教室,要向我借笔,我在写作业,就没有把笔借给他,他就无缘无故踢我一脚。”这一脚踢在蔡成的脸上,蔡成边说边抚摸着自己的脸。我看了看蔡成的脸,脸上还好没有留下特别的伤痕。“现在还有很痛吗?”“没有刚才那样痛了。”蔡成还把上星期周霖把他的头上打了一个包的情况告诉了我。我说:“你上星期为什么不告诉我?”“周霖说,如果我告诉老师,他更会打我。”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先让蔡成回到教室休息一会儿。然后去找来五(2)班的小霸王周霖。

周霖来到了办公室,我问他:“老师为什么叫你来办公室?”周霖无所谓地说:“我打了蔡成。”从他的语气中听得出来他似乎没错,甚至还有理了。“你为什么要打蔡成?”“谁叫他不把笔借给我。”“你跑进五(1)班要借笔,人家不把笔借给你,能成为你打人的理由吗?”“我是去问黄诗恬的作业,他却不把笔借给我。”真是岂有此理,我忍不住发火了,“不管是什么理由,打人总是不对的。自己做了什么事必须承担该负的责任。告诉老师,你能为你的行为负责吗?你能负什么责任?你把他打伤了,你准备好了足够的医药费吗?你知道你这样做的后果吗?你这样做就是为了想出一笔冤枉钱——医药费,另外再让老师生气,让同学讨厌你,让你的父母伤心吗?你的爸爸妈妈看到自己家里有一个这样不争气的儿子会有多伤心,你知道吗?”在我的一连串的质问下,平时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周霖竟然掉下了眼泪,这让我感到有点意外。

我停了片刻,然后用比较缓和的语气继续问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不好。”“你觉得你做得对吗?”“不对。”这时,五(2)班的班主任来到办公室,把周霖叫了过去。我走进教室去同学当中调查了解情况。同学们都说,蔡成在扫板梯时,周霖在板梯间也打了他。另外还有同学说:“他还弄坏了我们班三张课桌。”我检查了一下,的确有三张课桌上出现了一个洞,是周霖用扫把棍子捅破的。“你们为什么不及时地告诉老师?”“他会打人。谁告诉了老师,他就会打谁。”我特意来到蔡成身边,蔡成说现在没有痛了。

我回到办公室,把周霖叫了过来。把了解到的情况都在他面前说了一遍。周霖承认了这些事都是他做的。很显然,周霖什么道理都懂,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两只手,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是用武力解决。他经常欺负同年级同学,其余同学都怕他。“周霖,你再好好想想,今天的事情到底是谁错了?”“我错了。”“你告诉老师,你哪儿错了。”“我不应该进五(1)班教室,不应该打人。”“今天的事情怎样做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你应该怎样做?”“道歉。”“你是真心想向蔡成道歉吗?还是等会儿见到蔡成又看不顺眼打他呢?”“不会了。”“你敢保证你向他道歉后,不再打他吗?”“可以。”“办公室的老师都听到了,你今后不再故意打人。蔡成不能打了,那其余同学能不能打?”“不能。”“好。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同学。如果你真的有诚意,现在就到五(1)班把蔡成叫过来,当着老师的面向他道歉。”这时周霖走出了办公室,随即又和蔡成一起走进了办公室,并当面道歉。

今天的事情暂时了结,我还是有点担心,周霖说的话自己能做到吗?后来的几天,我每天都询问蔡成,结果让我的心稍微安稳了一些。但我不敢保证周霖这么快就会彻底变好,反复出现打人的情况是一定会出现的,要使他最终能和同学搞好团结,这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着周霖同学有更好的表现。

篇7:王石读书故事:我在哈佛当后进生

我在哈佛当后进生

1月,一手创办了万科这个中国最大房地产企业的“地产教父”、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竟然选择在花甲之年去哈佛大学读书——自己做饭,步行上学,熬夜苦读。

平日里前呼后拥的大佬王石,忽然之间没了秘书和司机,成了一个在家难自理、出门常迷路的“废人”。更要命的是,因为英语太差,他无法听课和交流,第一次感觉脑子不够用。他说:“我在哈佛这一年,体会到了后进生的滋味。”

初到哈佛,“大佬”过得好凄惨

王石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17岁参军,23岁读大学,毕业后当公务员,32岁下海经商,成功缔造万科后辞去总经理职位,选择了背上行囊,去攀登世界高峰,成为成功登顶珠峰年纪最大的中国人,以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成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7+2”的探险者。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勇敢和冒险的血液。所以,当初,哈佛大学的一个中国基金会执行主席问王石有没有兴趣和勇气到哈佛游学时,年轻时就曾有过出国留学梦的王石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有!”在他看来,人需要不断发展自我、更新自身,而不应该被固有的条件和现状所限制。过去20多年的创业和探险,正是他努力摆脱预定、自我造就精彩的不确定轨迹。

201月底,王石处理好国内的事务,并经过速成英语口语培训后,从深圳经由香港飞往美国波士顿,开始了为期3年的哈佛大学游学之旅。这一年,王石恰好60岁。

王石到达美国前,公司已在哈佛大学所在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剑桥镇给他租了一套别墅,配备了汽车,还请了一个懂汉语的保姆。可王石到了后很不高兴,让下属全部退掉,他要一切从零开始。下属无奈,只好遵命,给王石在学校附近租了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用品。

然而,住进去之后王石才发现,这样的“装备”和生活确实太过寒碜,完全不是一个超级富豪能轻易适应的。以前在国内,在家时有保姆做饭,外出有司机接送,在公司有秘书伺候,可现在,他孤身一人,一切都要亲历亲为。

第一次做饭,王石买来菜后才记起,自己已经几十年没有做过饭了。没办法,他系上围裙,凭着几十年前的记忆试着做饭炒菜。让他泄气的是,米饭因为少放了水成了干饭团,西红柿炒蛋则因放多了盐而无法入口。王石这时才后悔辞去了保姆,可他又拉不下脸再去找。

一地鸡毛的生活还在继续。最开始的几次出门,因为对城市不熟,英文又看不太懂,王石搭地铁、乘公交时不是搭错车,就是搭反了方向。去银行办信用卡,王石更是被折腾得快要急出病来。在美国,80%的消费都是通过信用卡来支付,没有信用卡是很麻烦的。可是,在美国办信用卡比中国难,需要信用记录、社会保险号等一大堆资料,要命的是王石不是美国公民,哪有这些东西?再加上他语言不通,在国内又没有办卡经验,一连跑了好几趟都被银行拒绝了。最后,通过哈佛大学的介绍,并看在他是世界房地产开发商、著名登山运动员的分上,银行才给他办了一张卡。

此后,王石为了力求简单,减少烦心事,只好在各方面将就着过日子,少应酬,少出门。吃饭问题上也非常简单,早上用微波炉热一杯牛奶,吃一块面包,中午就到外面吃西餐,晚上则下一碗面条。一次,他在美国的一个朋友来看望他,发现他居然过着这种清教徒式的生活,大为惊讶:“这可是跟你的身份相差十万八千里啊!”王石却呵呵一笑:“不要忘了,我现在的身份可是学生……”王石这样“自虐”的结果是,到美国两个月后,他的体重从140斤减到了132斤。他的“悲惨生活”传回国内后,万科的同事都拿他说笑:“以后我们想惩罚谁,就让他出国跟着董事长过日子!”

英语太差,当后进生很难受

不过,对于经受过“7+2”极限考验的王石来说,生活和物质上的困难还只在其次,最难的是语言上的障碍。虽然出国前参加过口语速成培训,但那只是皮毛功夫,真到了全英语交流的环境里就完全不行了。

为了提高英语水平,王石到哈佛大学附近的一所名叫Kaplan的英语学校学习英语。到那儿报到的第一天,60岁的王石差点被人误认为是“老师”——在他的周围,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最大的也才25岁。为了克服“哑巴英语”,王石只好每天跟这群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孩子混在一起。

美国课堂强调游戏互动,所有人都要参与其中。一次,老师让一个学生比画单词,叫王石来猜。可是,那个学生比画后,王石明明知道是哪个单词,可挂在嘴上却怎么也说不上来。王石的笨拙,引得整个教室哄堂大笑起来。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简直丢人丢到了家。

更麻烦的还在后面,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学校每周要安排一次考试。而第一周考试时,别的同学答题30分钟后就开始交卷,王石却硬是做不出来。60分钟后,整个教室变得空荡荡,只剩下握着笔发呆的王石……

为了开阔眼界,并锻炼英语听力,王石便开始去听讲座。在哈佛大学,各种各样的讲座特多,而且来演讲的都是各领域的杰出人士和资深人物,演讲的主题则牵扯到世界热点事件。

可是,因为英语水平有限,王石根本听不懂主讲人在说什么。但他又实在不想错过那些精彩的演讲,便花钱请了一名翻译帮忙做笔记,自己则装模作样地听。那段时间,他一度半夜两三点都睡不着,担心自己在哈佛没学到东西,想着想着就想放弃,但第二天起来,他又背着书包去上学,整个人像是沉浸在一种病态之中。

一次,王石给国内朋友打电话,忍不住倾诉说:“我这次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后进生’了。哎,我做地产做到了中国第一,登山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学英语却这么难?”

为了使自己尽快适应课堂,王石逼迫自己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强度。周一至周五,他每天到英语学校上3小时英语课,再到哈佛听2小时专题讲座,然后在图书馆看2小时书,晚上回家再复习2小时。

这样的日子过了3个月后,王石的英语水平才提高了一些。此后,他开始自己做笔记,让翻译纠正。4个月后,他差不多能听懂六七成了,便摆脱了翻译这根“拐杖”。

年9月第二学期时,王石选了三门大课,分别是前哈佛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本杰明·弗里德曼的“宗教如何影响资本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史”,以及“城市规划”。

有了这些主课,王石的学习更紧张了,每次去上课都如同“赶集”。每天上午8:40,他要到哈佛设计学校听“城市规划”。中午,他穿过哈佛广场,步行去对面的英语学校进行下午的学习。经过广场时,王石偶尔会找一间咖啡屋坐下来,吃个三明治,更多时候则是边走边吃,因为在哈佛学生都很匆忙,休息的机会非常少。王石从来不敢出去应酬,因为如果去了,他的学习就得熬到凌晨三四点,要不然第二天的课就会完全跟不上。

苦学清修,终于悟道获“新生”

在哈佛,王石的研究方向是“企业伦理和城市群落研究”,但他最喜欢上的是“宗教如何影响资本主义思想”一课。因为他觉得,中国人目前学习西方的东西,更多是技术层面,如何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理解、去了解、去吸收,而到了最后,一定是要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的。

在哈佛期间让王石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一名哈佛教授讲述二战后美国信教人口变化。在课堂上,王石了解到,二战后美国71%的人信仰基督教,80年代初骤降到39%,90年代初又有所回升。他还了解到,二战后出生的美国人有两个宗教,一个是出生时家庭给的,第二个是20岁后独立选择的。上完那门课,王石觉得自己“豁然开朗”:以前他总是困惑上帝究竟存不存在,上课后他发现,这不是要点,要点是宗教背后的文化诉求。对于宗教,你可以不信,但你要尊重那些信的人,接受有神论背后的价值框架、价值体系,它到底对这个社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作为一个地产商,王石在哈佛游学的日子里都会用地产开发商视角观察美国。在哈佛设计学院的“城市规划课”上,王石不忘观察身处的这栋建筑: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盒”,冬暖夏凉,可容纳400人。独具匠心的是,这个学校的教室与教室间没有视觉上的阻碍,“梯田”状从一楼一直到达五楼,五楼高高挑空,将空间串联成一体,更像开放式的三角形阶梯图书馆。低年级学生在顶层,便于观摩下层学长的设计活动,学生们随着年级上升,教室逐年下移至毕业。

在哈佛学习期间,王石也多次走出哈佛大学所在的城市波士顿,从其他城市获取灵感。有一次,王石受邀赴华盛顿拜访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总部。该环保组织总部的屋顶绿化引入蜜蜂的设计,让他印象深刻。他当即打越洋电话给万科的同事,要求在深圳大梅沙总部的绿化中引进蜜蜂。

几个月后,万科总部引进的两箱中华蜜蜂开始产蜜,每次可割蜜15斤。万科的员工对自己的办公室屋顶能产蜜感到非常自豪,一名员工尝了蜂蜜后给董事长王石写邮件报喜:“虽然我们的蜂蜜产量不高,每人只分得一小勺,但真的比新西兰蜂蜜还要好吃,蕴含一股自然的醇香……”王石看了,非常高兴。

学习上的收获,让王石慢慢习惯了忘记生活上的清贫。安下心来的他,到2011年底,体重已经恢复到了140多斤。有了一定闲情的他,如今还每天抽出至少40分钟发微博,一来是方便与国内联系交流,二来可以训练文字简洁表达,三是接受各方的批评与意见。

不过,王石的微博跟国内其他几名地产大亨相比,显得十分“另类”,既没有任志强那样的“火暴”脾气,也没有潘石屹那样爱凑热闹。他发得最多的照片,是关于他养的两只猫和一条狗。他的微博头像是一张坐在电脑前面的照片,戴着眼镜,嘴角微微下垂,脸庞清瘦,法令纹很深。一名网友说这张照片“显老”,建议他换一张。可王石拒绝了,他说,变老是人生的规律,为此他还提出了“人生抛物线”理论:“人生就像一颗从枪膛里飞出的子弹,我的最高点已经过去了,现在处在下滑处,应该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了……”

篇8:后进生的“春天” 教育故事

班主任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 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运用期望理论, 建立诚挚的师生感情

“亲其师, 信其道。”转化后进生, 班主任应从建立感情入手。班主任要真挚地爱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对后进生, 更要多亲近、爱护和理解, 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理解他们的心里渴求;多和他们交谈, 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期望, 使他们愿意把教师的期望变成自己内心的愿望, 把被动的“我”变成积极主动的“我”。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 要改变“朽木不可雕”的思维定式, 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 牢固树立起后进生也是人才、也能成才的坚定信念。只有这样, 在与后进生接触的过程中, 才会真正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期望, 他们才会很自然地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 消除对教师的敌对心理, 愿意对教师讲真心话, 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这也是后进生转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在与后进生交流的过程中, 我发现他们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这也使他们总是与别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以致给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通常后进生给我们的印象是麻木, 对学习毫无兴趣, 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但在这种表象的背后, 后进生的内心却是十分敏感且矛盾的。因此在做后进生工作时, 班主任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要当众批评、揭短, 更不要有损伤学生自尊、损害学生人格的言行。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 一旦发现, 切忌简单粗暴地立即加以指责, 更不能视而不见, 任其发展, 应注意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切忌重复批评。

三、赏识他们的闪光点, 调动其积极性

对于后进生, 班主任的全部工作只是作为一种外部条件来施加影响, 这些外部条件只有引起学生的主动响应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 采取的做法也应有所区别。例如, 有的后进生虽然某些方面表现不好, 但自尊心很强, 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班主任则可以让他担负起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并及时肯定他工作中的成绩, 并由他的组织领导能力入手引导他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 使其积极成为整个班级秩序中合理有序的一个链条。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作为班主任, 及时肯定、表扬他们, 满足其自尊心, 挖掘其“闪光点”, 则可以为转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四、发挥班集体的积极作用

优秀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同化”作用, 良好的班风等都有效地约束、教育着每个学生。班主任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使后进学生逐渐克服其缺点, 以促进其向积极方面转化, 向全班看齐, 激发他们“与贤者比贤”的内驱力。善于运用良好的班风传统和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感染和影响后进学生, 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促进他们以先进学生为榜样, 奋起直追。

五、要持之以恒, 正确对待反复

篇9:我和“后进生”的故事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我在和“后进生”的朝夕相处中,曾发生过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故事一:这张桌子真奇怪

教室的最后面有一张单独摆放的桌子,同学们都不愿意坐在那里。我把这张桌子定为“思过桌”,谁不遵守纪律就坐这个位子,以示惩罚。这样下去,班上的纪律仍然不见好转。于是我改变了方法,把这张桌子命名为“荣誉桌”,哪位同学学习好、表现好,就坐这张桌子,同学们称这张桌子为“免检桌”。一下子,班里的“后进生”都争着要坐这个位子。从此,班上的纪律有了明显好转,学习也进步了。这张桌子真奇怪,它丝毫没有变化,但它的作用前后迥然不同。

故事二:把早恋的精神用在学习上

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很执著的男生,由于看上了班里的一位女同学,苦苦追求,却遭到了女同学的拒绝。他不轻言放弃,天天守候在女同学的家门口。我找他谈心,他说:“老师,我哪点差了,他怎么看不上我”。我耐心地劝说他:“你不差,只是很有个性,‘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你把早恋的精神用在学习上,肯定会有好的前程,到那时,恐怕还有更好的‘鱼儿’等着你。”他的脸上泛起点点红晕,低下了头,暗暗下定了决心。

故事三:数学课,爱你不商量

一个学生数学考了56分,但比前一次高出36分,我在班上大声宣布:“这次全班考得最好的就是××同学。”同学们很惊讶。我说:“××同学数学考试比上次增加了36分,有谁比他强?”全班响起了掌声,向这位同学表示祝贺。也许这位同学平生第一次受到了如此热烈的赞扬,他热泪盈眶,从此与数学课结下了不解之缘。

故事四:多大点事,还找班主任

他在转入我班之前,据说是一个“后进生”,曾偷了同学的文具盒而被老师当众训斥:“从小偷油,到大偷牛;从小偷针,到大偷金。”自那以后,他一蹶不振,学习一塌糊涂,偷窃现象时有发生。后来这位同学转到我的班上,在一次微机课上他偷了一只鼠标,被微机老师揪到办公室来找我。他见到我,有点惊慌不安,狼狈不堪。我却故意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你把那小东西还了,再道个歉,不就完事了。多大点事,还找班主任。”我没有一点批评他的意思。从此以后,他竟然变了一个人,学习认真,表现很好。他在给我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老师,是你那一些宽容,挽救了我的灵魂。”

故事五:不布置作业,天塌不下来

下课铃声响了,我刚走出教室,课代表紧跟上来对我说:“老师,你忘了布置作业!”我说:“不布置作业,天塌不下来。”同学们听到我的话,脸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为了追求考试成绩,老师们都唯恐自己布置的作业少,学生整天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尤其是那些“后进生”,面对成堆的作业,只有望“题”兴叹、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学习效率。我不布置作业,留给了他们劳逸结合的时间,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后进生”们反而“拈轻怕重”,慢慢喜欢上了作业少的这门课。

如果教师眼中是一片春意盎然,那么每一个学生都是美丽如花。细细一想,“后进生”怎么啦,“后进生”身上也有许多可贵的闪光点,你看,他天天受老师批评,天天受同学歧视,天天坐在被阳光遗忘的角落里,他的自尊早已被我们的冷眼和叹息糟蹋得残败不堪,可是他还是天天毅然决然地走进教室。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意志令人叹服。教育要关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充满生命气息。

篇10:儿童故事春天的故事

第二年春天,小燕子飞回来了,小青蛙从洞里爬出来了,小蜜蜂从蜂巢里飞出来了。它们在约定的地点会合了。

小燕子问:“青蛙哥哥,你在洞里睡得好吗?”青蛙说:“我过得很好,睡得可香啦!”小燕子又问:“蜜蜂妹妹,你在蜂巢里过得好吗?”小蜜蜂说:“可好了,我还做了两块蛋糕呢!”小蜜蜂问:“燕子姐姐,你在南方过得好吗?”燕子说:“我过得很好,我还做了一个暖和的房子。”就这样,三个好伙伴在一起唱歌跳舞,可开心了!

篇11:有关春天的随笔:春天的故事

先讲两个故事。

某班的G老师字美,得过各种奖。G老师也爱好书法,顺手拿起一张纸就开始练书法。

某天,一娃娃拿起G老师练了书法的一张纸,大呼小叫:“大家快来看啊,这是G老师写的,太美啦!”

娃娃们围着G老师的字赞口不绝。

过了一会,一娃娃拿过去,细细把玩欣赏一番,斩钉截铁地说:“这绝对不是G老师写的,这简直就是字帖啊!”然后和其他同学争得面红耳赤。瞧瞧,这水平,谁人能及啊?

G老师在旁边喜滋滋地看着,不发表任何看法。

不过,到了办公室,G老师边讲边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我真想问问,谁家的娃娃,情商怎么这么高啊?

昨天,某同学违纪,被H校长抓个正着。

G老师将孩子叫到身边问:“你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讲话啊?”

该同学一副委屈样,辩解:“我没讲话,是H校长看错了。”

另一个同学站去起来,义愤填膺地反驳道:“H校长那么年轻,你以为和我们的G老师一样啊,绝对不会看错!”

这孩子简直就是给G老师出了个难题,那个纠结啊,要不要表扬这个孩子呢?有这样维护班主任权威的吗?

G老师说,当时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不,别班的故事讲完了,说说我们的故事吧。

春天来了,生机勃勃。

最初我有点小窃喜,春天来了,孩子们没有和以往的春天一样,那么“闹事”。班级太平,各位小主吉祥,这就是当班主任最大的幸福。

好景不长,小长假来了后,我才发现,孩子们的“春天”只是来晚了一点,体内的调皮因子终于按捺不住了,借着着大好的春光,蓬蓬勃勃地生长着,泛滥着。

人间四月芳菲尽,唉,时过境迁啊。瞧,就我们校园里,杜鹃如锦如缎,一串红如火如霞,四月尽芳菲啊!难怪,到了4月,这些小伙子小丫头才开始红红火火地闹“春天”。

长假后的第一节足球课,孩子们没带足球,于是被罚跑步。

几个娃娃耍心眼,跑到比较隐蔽处,装作系鞋带的样子,趁大家都不注意的时候,溜之大吉。溜到教室也就罢了,结果他们四个不知在什么地方优哉游哉,害得班长在教室没找到。

美女体育老师非常负责,当即加我微信,给我发过一张“告状信”,历陈几个孩子忽悠老师,不遵守纪律的行为。的确如此,他们擅自行动,自由活动,若出现安全问题,谁之责呢?

我的生气是真实的,批评是严厉的,深情是吓人的,处罚是狠狠的,不但要写检讨,还要求家长签字。当然,我不仅仅为了教育这几个孩子,更为了教育全班孩子。心想:有人违纪受了重罚之后,这几天应该都收敛点,老实点吧。

次日,收到了四份检讨,言辞诚恳,特别家长,个个认真签字,让我感动。

昨天早餐时,孩子们将食堂当成了游乐场,极其愉快,讲话嬉闹,回教室的队伍零零落落。

晨会的时候,我再次胡萝卜加大棒,苦口婆心加声色俱厉,我以为,这番让我自己都感动不已的慷慨陈词能有点作用。

结果,中午进餐的时候,依然有人违纪。有个男孩在回教室时候,和别班的孩子大战一场,受了点轻伤。我心里的怒火啊,熊熊燃烧。

这帮熊孩子,我无计可施了。于是,罚他们写“海量”作业。写作业,是为了耗费他们过剩的精力。我看他们子啊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的情况,该怎么天调皮。

今天的故事,我就不讲了,此处省略300字。大家都懂得。

孩子们即将进入青春期,或者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我也知道他们爱激动,易发脾气,与老师唱反调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产生了反抗心理。

但是,在班级里树立良好的班风还是有必要的,保障每个孩子的生命安全更是必须的吧。所以,我也不能对种种违纪情况视而不见啊?

而让我头疼的是,我总是在和一些孩子的不良习惯作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比如吃零食,扔垃圾,讲小话……屡战屡败,溃不成军。大概是因为我缺乏愈挫愈勇的精神,所以,总是以我的惨败而告一段落吧。

好吧,即使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作者:静听花语

篇12:春天的儿童故事

低头看看在土层棉被底下的宝贝儿们,睡得正香。于是她唱着“宝儿,宝儿快快醒,春风吹细雨下。宝儿,宝儿快快醒,趁着春天要发芽……”

孩子们听到了妈妈的歌声,从睡梦中慢慢地醒来。一个宝贝,在夜晚悄悄地探出自己的小脑太瓜。望着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还有那弯弯的月牙。“呀!春天的夜色真的很美,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耶!”她深情地赞叹着。“我看,我看。”又一个小脑太瓜露出了土面。“咦?姐姐,真的是很温暖的夜色。那天空中一闪一闪的就是梦中的星星吧!浮在面上的,就是春风喽。”她感到有一股暖融融的微风吹拂着她秀美的头发。她张开手臂去抱住柔柔的春风。

一天,草儿妈妈用手点数着自己孩子的小头,发现少了一个宝宝。“小草,妈妈怎么数怎么少了一个宝宝。”“哦,妈妈,乖乖草还在睡呢,还没醒呢。”小草告诉妈妈说。

草儿妈妈又到被子中去找乖乖草。草儿妈妈发现,可不,乖乖草还在最底层呼呼地睡,微笑着做着甜美的梦。于是草儿妈妈笑着推动着乖乖草说:“乖乖草,醒醒啦,春天已经到了,快快醒来。”乖乖草翻了一个身睡梦中说:“别动,困困,还要睡呢!”草儿妈妈对乖乖草说:“宝宝,要趁着春天早早起啊!那才是妈妈的乖乖草啊!”乖乖草伸着嫩嫩的小脚说:“我要做乖乖草。”于是她打着哈欠慢慢地探出了头。“哇!天上的星星真多啊!妈妈,那就是你讲的月亮姐姐吗?”

“是啊,乖乖草,我就是梦中的月亮姐姐啊。”月亮姐姐在天空对乖乖草轻轻地说着话,声音是那么的甜美。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乖乖草的脸上,滑落到她的口中。“呀,好甜啊。月亮姐姐是你洒落的吗?”“哦,乖乖草,是夜空爷爷给你的啊,好让你快快地成长。”乖乖草看看姐姐们都已经长了很高了,她用小手攥着小拳头说:“妈妈,放心啦,乖乖草也要趁着春天快快地成长。”

草儿妈妈笑了,月亮姐姐也笑了。乖乖草一边伸展着叶片,一边唱着歌:“

我是一棵小小的,小小的乖乖草,生长在春天的,春天的怀抱,沐浴着阳光雨露,一路欢笑,快乐的成长着……”

春天的儿童故事 那些花儿们的故事

春天真的到了。夜晚,小熊和布娃娃一起到外边看月亮。

一丝风也没有,暖融融潮湿的空气,感到特别地清新。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像一个大大的饼。小熊说:“布娃娃,真的想把那月亮饼挂在脖子上,饿的时候就吃一口。”布娃娃笑了说:“小熊,我看,那样啊,你就更应该减肥了耶!”小熊也笑了。

忽然,布娃娃对小熊说:“小熊,别说话。听,那是什么声音?”他们屏住了呼吸,用耳细听。只听轻轻的脆脆的好像在说着什么话。一丝丝,一丝丝,韵律很美,很动听。小熊对布娃娃说:“哦,布娃娃,那是夜晚花开的声音。”“花开也有声音吗?”布娃娃轻声问。“有啊,他们有时轻声唱,有时把冬眠里的梦说给姐妹们听。”

“嘘,别说话,我们一起悄悄地去听花开的声音,听她们说悄悄话。听她们讲的童话。”布娃娃说。布娃娃和小熊轻手轻脚地爬上了一棵老杏树。悄悄地听着那些花儿们的故事。

“姐姐,讲一个故事吧。”一朵含苞欲放的杏花对盛开的杏花姐姐说。“好的,好的,小妹,就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那是四月里的一天,杏树妈妈的花娃娃们都长出了花骨朵。杏花妈妈在阳光中望着自己的花娃娃们,开心地笑着。陶醉在幸福之中。

忽然一只小蜜蜂忧伤地飞过来,眼里闪着泪花。杏树妈妈问小蜜蜂:“宝贝儿,你怎么啦?”杏树妈妈,我们王国的女王病了。王国中蜂蜜都被大蚂蚁偷吃了。到处找不到纯净的蜜源。人类把花粉都打上了药,花粉会带毒。我们不知道怎么办了。女王正在危难中。”杏树妈妈对小蜜蜂说:“哦,可爱的宝贝,不要哭,杏树妈妈有办法,明天,天一亮你就带着你的朋友来到这里。”“真的吗?杏树妈妈?你真的有办法吗?”小蜜蜂眼睛闪亮着,挥动着翅膀说。“哦,是真的,把你的朋友都叫来。”小蜜蜂快乐地飞走了。

第二天,当小蜜蜂带着所有的朋友飞到杏树妈妈的身边时,她乐了。“哇!满树的杏花都盛开了。”杏树妈妈笑着迎接着可爱的蜂宝宝的到来。

篇13:后进生的“春天” 教育故事

一、寻找根源

对后进生来说, “寻根”的过程就是老师通过有效的途径了解和掌握他们基本情况的过程。

我们知道, 要做好工作, 掌握情况是基础, 同样,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对他们也必须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要了解学生, 可以从几个渠道获得后进生的有关材料。

1. 通过间接的渠道, 从侧面进行调查。

间接的渠道有很多, 如通过任课教师、班委会、同班同学或该生原来的班主任、老师和同学来了解, 也可以召集几个同学开一个调查会来了解, 当然更重要的是别忘了家访。通过全面调查, 将各种信息汇总, 然后通过分析, 你就可以初步了解该生差的原因了, 你也会同时发现该生的优点和长处。

2. 通过直接的渠道, 从正面来了解, 也就是说在老师和学生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如果说通过间接的渠道从侧面来调查对于老师来说容易获得材料是其优点的话, 那么, 这种调查的结果很难具体化、深入化则是其缺点。而直接的了解, 通过老师和学生建立直接联系, 则是对这种缺陷的有效补充。

怎样从正面去了解后进生呢?最主要的是观察。课堂内, 我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 作业完成情况、作业完成的质量,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外, 我观察他们的兴趣爱好, 日常生活习惯, 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交友情况。在正面了解中, 一方面要求老师仔细、全面观察, 具体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求老师真诚、公平和公正地对待学生, 切忌先入为主。

二、后进生的特点

通过了解, 我发现后进生基本可以分作三类:一是纪律松懈、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二是成绩较好而生活、纪律比较散漫的学生;三是成绩较差而纪律较好的学生。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 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如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思想, 不正之风, 社会风气不好, 特别是学生玩电子游戏、看黄色录像、黄色书籍、黄色网站和进营业性舞厅等, 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2. 家庭的不良影响。

主要表现有:一是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二是以溺爱为主的隔代教育。祖辈一般是离退休在家的老人, 他们虽然有很多的社会经验和做人的常识, 但社会经验对幼稚的孩童不起作用或听不懂, 做人的常识也良莠不齐。他们与孙辈在一起大多数是“老来少”童心大发, 与孙辈嬉戏;再加上祖辈以前吃过很多苦, 现在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了, 四个 (几个) 祖辈轮番满足孙辈的物质要求甚至是一些非分要求。久之, 养成孙辈娇气、霸气和高人一等的习惯。霸气十足, 受到挫折后消沉、自信心不足。

3. 学习基础差。

由于智力、学习方法或别的原因, 使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 在班级中成绩落后。而这类学生有两种行为表现:一种是因为成绩差, 往往被同学瞧不起, 于是他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 显得很孤独, 如果老师也不重视甚至歧视他们, 他们就会疏远老师和同学, 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之间形成“敌对”关系。有的后进生偏要违背老师的意愿行事, 如破罐子破摔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表现。

根据后进生原因的分析, 我将他们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制成转差表三份, 一份交给家长请其配合督促, 一份交给学生本人, 让他们对照缺点进行改正, 一份交给该生的导师, 请导师时刻督促检查。

三、送学生一个春天

后进生是受教育者,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他们拒之门外, 因为我们是教育者, 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家乡建设服务, 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后备军。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 要相信他们都会为国家建设出大力做巨大贡献。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一个学生掉队, 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人, 点燃自己, 送给学生一个春天, 这是班主任转差工作必备的思想, 而如何送学生一个春天, 如何让学生走进春天, 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1. 重树学生的信心。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就要让他们相信老师是可以信任的人。一般说来, 后进生普遍都心理敏感, 自尊心强。针对这一点, 我尽量避免在集体场合批评他们, 也不宣扬他们隐私上的错误。即使要批评也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不能信口开河, 更不能讽刺、挖苦, 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并且没有厌弃他们的言行, 学生就是自己的子女, 用爱去温暖他们, 用真诚、平等和民主去对待他们, 从他们的处境去想办法, 实事求是地指出方向, 使他们鼓起勇气、重树信心;再者, 根据后进生的优点或一技之长, 委以重任, 明确责任, 并告诉他们如何工作, 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 坚定他们上进的信心。

给后进生创造一个转化的优良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优良环境的创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班集体中肯定后进生的优点, 重新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良好形象, 改变同学们对后进生的习惯性看法, 让他们有一个转化的宽松环境。要重新树立后进生在同学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并私下请一个同学督促他, 使他们取得一次、几次小的成功, 重树他们的信心, 让他们融合在班集体中, 令他们热爱集体, 不想掉队, 令全班同学感到, 他们是一个集体, 不能让一个同学掉队, 这样互帮互学的学风就会逐渐形成, 后进生在进步中就会逐渐减少自卑感。另一方面要努力给后进生转化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他们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制约。既要重树家长的信心, 也要指出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与他们共同商讨孩子进步的方案。很多孩子不敢对家长提出的正当要求, 班主任可以明确提出;很多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共同讨论。理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要求, 才能使孩子放下包袱, 轻装上阵。

2. 重鼓学生的决心。

俗话说:“人怕伤心, 树怕剥皮”。人伤心后就会痛下决心改正错误, 克服困难争取进步。但是后进生在下了决心并用实际行动争取进步的时候, 因挫折或旧病复发或失去信心, 此时就要有人来督促他们, 重鼓他们的决心。

(1) 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与督促、检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特别是对后进生起着巨大的影响。一个积极上进的、知识渊博的平易近人的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将对后进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一种无形的力量会支配学生摒弃毛病。像这样学生敬佩的老师来督促、检查他们, 他们不会应付了事, 而是真心地争取进步。所以我在班上推行的导师制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导师制就是让任课教师带几个与他关系好、并且信任他的学生。这些任课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做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使他们真正有了贴心人, 并且是高素质、有很强指导性的知心人。如一个女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一直不错, 但从高一年级第二个学期开始成绩就迅速下降, 还经常迟到, 上课心不在焉。我急在心里, 通过了解, 得知她最喜欢外语教师。我请外语教师去做她的工作, 外语教师了解了她的秘密后告诉我, 她在谈恋爱。外语教师告诉她怎样处理这种事情, 她听了老师的劝告, 高三毕业时不仅考上了大学, 还考上了她喜欢的外国语大学。

(2) 学生的督促与帮助。同班同学一起生活、工作、学习, 相处的时间很长, 让一两个成绩好、模范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并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的学生来督促、帮助他, 会有很好的效果。督促不是监视, 帮助不是包办代替, 而是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指导后进生学习方法。

单单从思想上去改变后进生还是不行的, 他们的转化必须有学习进步这一基础。因此, 在转化后进生思想的过程, 还必须告诉学生如何学习。

我们知道,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 主要原因在于基础差, 而基础差, 主要在于学习方法不当, 所以在转化过程中, 我特别注意告诉他们如何学习, 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

四、结语

篇14: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一曲《春天的故事》,在13亿人民中不停地传唱,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高山峡谷和城镇村寨中鸣响。

一幅春天的画卷,色彩更浓,花朵更香,描绘在广袤的祖国大地,铺展在每个人的心房。

虽然故事的主人翁早已离去了,但悠扬的歌声却唱得愈来愈响。

虽然春天的缔造者早已作古了,但春天的事业正在发展,且愈加兴旺。

2

山在呼唤邓小平。

水在颂赞邓小平。

人在怀念邓小平。

当追念起祖国第一个春天的那些缔造者时,我们想起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这一串伟人的名字,也同样想起了他——

想起了这位领导过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参加过遵义会议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领导者啊!

想起了这位创建过晋冀豫等根据地,担任过中共中央北方局代书记,并主持过八路军总部工作的杰出领导者啊!

想起了这位与刘伯承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并指挥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勇敢领导者啊!

可以说,第一个春天的曙色里有他点燃的光亮。

可以说,第一个春天的原野上有他栽培的花卉。

他的名字,和祖国的解放紧紧连在了一起。

3

人民在歌颂睿智的邓小平。

人民在传说顽强的邓小平。

人民在思念勤奋的邓小平。

人民在缅怀远见的邓小平。

在建设和巩固新政权的搏斗中,有他南北奔波的身影。

在与大国沙文主义的斗争中,有他坚定不屈的声音。

在“文革”风暴中,有他跌倒又站起进行大刀阔斧整顿的手势。

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有他结束“十年浩劫”,把航船引向改革开放新天地的果敢。

于是,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开篇了,是这样的新颖,这样的非凡——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巧妙的一画,明媚的春天却立时涌满中华故园,出现了浩浩东风、艘艘飞船和座座金山银山。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写下诗篇……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铿锵有力的诗句,震动山河,震撼人心,激发精神,祖国立时出现了千帆竞发、破浪前进的新局面,人民啊,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

新春天是他栽培的,新天地是他开辟的,我们热切盼望他永远精神健旺,身体硬朗,率领我们,路走得更长,且战果更为辉煌!

4

这是中国热闹非凡的春节。

这是春天正在萌发的时节。

一位奔波了93年大起大落又大落大起的老人,疲倦了,安详地休息了。

一位征战了近一个世纪精神健旺又充满憧憬的老人,心力用尽了,休止了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

1997年2月19日,一个令历史也深感悲伤的日子。因为这天21时零8分钟,邓小平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祖国无法承受这样巨大的悲恸。

人民无法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颂扬他“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人民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如今安定繁荣的社会,就没有如此富裕幸福的生活。

邓小平传奇的生命结束了,但他的事业正在轰轰烈烈地向前发展,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正在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第三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国人民正在斗志昂扬地阔步前进。

春天的故事在传唱。

春天的故事在演进。

祖国啊,永远笼罩在温暖浓郁的春天里……

上一篇:关于清明节为话题作文600字下一篇:元旦安全生产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