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教育论文

2022-04-15

一、农村中学后进生教育的意义自2009年课程改革强调德育为首以来,育人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后进生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后进生教育论文 篇1:

农村小学后进生教育对策

摘 要:对农村小学后进生教育对策进行了探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教师要了解这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发现发挥学生的优点;加强在学习方面的指导;进行家校合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后进生;教育对策

后进生是指在班级中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难题,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能放弃后进生,而是要加强与其沟通,了解其后进原因,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教育转化。

一、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结为社会、家庭、教师、学生自身这几个原因。小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不健全,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精神污染的毒害,养成恶习,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农村部分家长的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或过于严苛,或过于溺爱。有的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关爱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在教学方法上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一刀切。有的学生心理素质差,对自己的评价方式不当。错误的评价方式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放任自己落后。

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真诚、富有感情的教育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教师要让自己的教育被学生接受,就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培养感情。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中,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做朋友,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心平气和、真挚坦诚,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才能把教师当朋友,敞开心扉,愿意与教师交流,接受教师的批评建议。教师要通过与后进生的沟通,了解分析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落后的原因。后进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有的是因为家庭氛围不好,有的是因为知识变得复杂,不愿意学习,有的是受社会不良习惯的影响,导致成绩、纪律不好。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等,针对原因采取对策,促使他们进步。如农村有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多由老人抚养长大。老人的溺爱使他们沾染不良的社会习惯,在学校厌学,纪律差。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和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关爱、鼓励学生,逐渐使后进生转化。

三、发现并发挥学生的优点

教师应该明确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却有很好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教师可以让他们协助管理班级秩序。有的学生调皮捣蛋,却乐于助人,有很多可贵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经常夸奖他们。总的来说,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优点,并给他们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取得成功。这不仅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还会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重视,这会促使他们自觉地教育、提升自己。

四、加强在学习方面的指导

对后进生学习的指导不仅包括补课使其跟上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要想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创新丰富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其对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能掌握得更牢固。因此,教师要重视直观教学和组织实践活动,同时还要设计有趣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对多媒体和直观教具的应用,使课堂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在语文课堂中通过角色扮演法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如按时完成作业,按时预习、复习等。在培养后进生这些学习习惯时,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循序渐进促进习惯的养成。如布置作业时,给后进生布置较为简单的作业,要求他们能独立完成并保证一定的正确率,在预习、复习时,只有让他们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就可以了。后进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随着后进生的进步,逐渐增加任务的数量和难度,直到后进生彻底完成转化。

五、进行家校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学校的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后进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能力较差,教师只有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实现同步教育。

总之,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教师应承担的责任,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复杂,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真正关爱学生,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水秀.关于做好后进生转化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12).

[2]王世新.农村小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J].甘肃教育,2015(17):39.

编辑 鲁翠红

作者:刘焕勤

后进生教育论文 篇2:

农村中学后进生教育转化的实践探索

一、农村中学后进生教育的意义

自2009年课程改革强调德育为首以来,育人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目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等,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存在着只重视考试成绩,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情况。

潜能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对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所以做好当前农村中学潜能生的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

二、后进生个案情况

张三,男,14岁,平时不爱说话,性情乖张孤僻,现就读于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高徐中学。

通过半年多的调查分析,张三在学习和生活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欠佳,自我意识较强、自律性较差,做事情我行我素,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②学习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③思想行为方面:经常旷课,破坏课堂纪律;上网吧、打游戏;好冲动,有过激行为。认为老师有偏见,家长不理解他,自暴自弃,对生活抱无所谓的态度。④人格方面:倔强、易冲动;不愿受拘束;爱吹牛、狡辩;挑衅、惹是生非;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存在不正常的逆反心理。

张三出现今天种种不健康的行为,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难辞其咎。我们有责任帮助张三摆脱困境,让他敞开心扉重新融入集体,身心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

三、后进生教育转化的实践探索

1.发掘潜能,返璞归真

加强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不仅能丰富学校文化,而且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对于缓解学习压力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校园有这样的活动机会,才让我捕捉到张三的闪光点,让我对他的教育有了更多的灵感。

学校每年都安排八年级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张三积极自发组织同学安排文娱晚会节目,张三自告奋勇报了唱歌和小品表演两个节目,从中我发现原来张三还有艺术的天赋。在劳动、工艺活动中,张三也随着大家一起参与劳动,如烹饪包饺子、火箭制作等,在两天的实践活动中,张三表现格外积极,与校内学习中的他判若两人,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我想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并不是老师言传身教的,张三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生活本身对他的教育。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良好机会,留给张三更大的空间让其发展,让张三的精神生命自由发展。

2.赏识教育,优化学习

(1)激发学习兴趣,让张三乐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先导,是激发后进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我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具体了解到了张三的特长、爱好、兴趣。根据不同情况,一方面鼓励他发展已有的兴趣,然后逐步从课外转到课内教育,从艺体方面转到书本里面;另一方面指导帮助张三确立前进的目标。另外,课堂教学中设计有利于他发现和探索的问题,考试时设计他感兴趣并能正确回答的试题,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努力的信心,激起更大的追求。

(2)帮助张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明确功用,练字练人。练字的过程,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他的一种严谨的作风。经过两年时间的训练,张三在练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书写认真,字迹整齐,而且连同他的心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让张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成功期待。要打破课堂里中上等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进生的发言留有“一席之地”。为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面对后进生回答不理想也要让他把话说完,给予耐心的指导。只有在课堂上有成功的体验,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

加强德育,内化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文明行为,贵在实践。经过一年的跟踪文明礼仪教育,张三成为了一个讲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好孩子。

经过三年的有效配合,张三由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转变为一个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的孩子。

3.后进生教育实践的反思

由以上教育实践反思得出:只要我们老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承认差异,发展差异,实施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教育后进生,一定能培养出一个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人生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高徐中学)

作者:庄冬梅

后进生教育论文 篇3:

高校后进生教育方式的实践探索

摘要:后进生教育是学生管理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难点,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影响。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防止和转化后进生,是学风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此我们展开了以“一对一帮扶”为首的专门针对后进生的实践活动。更好地解决后进生教育问题,对于增加社会稳定、提高学校学风、减轻家庭忧患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后进生;学风建设;一对一帮扶;高校

通过对学院学生成绩分析工作的展开,我们发现后进生对学校学风及成绩的影响效果显著,主要原因便是其考试分数都十分的低并伴有多门挂科,缺课、缺勤情况也十分严重。我们对这群学生进行关注,帮助他们找到迷失的原因,通过榜样模范教育工作及组织对部分同学进行“一对一帮扶”试点工作,重拾他们对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成绩,与学校的教学步调走向一致,最终正常地完成大学学业。

一、背景

(一)后进生教育问题

1.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水平仍待提高。国内许多大学授课方式依然是“满堂灌”、“灌完就走”。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程,“你讲你的,我玩我的”。老师讲得也挺累,学生却没听进去多少。另外,很多同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同学主观上认为,与高中相比,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环境,不必再像中学一样刻苦学习。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程,成为后进生。

2.后进生的日常管理不到位。有些老师对待后进生采取“任由发展”的态度。大学生刚进学校必定有一段迷茫期,或长或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更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如果这段时间内老师看到其成绩不好或者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少加管理,会导致后进生无故旷课、迟到、学习纪律松弛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后进生的特点

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惰性强,挫折承受力差。稍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2)信心不足,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受到的批评多、表扬少,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缺乏自信,喜欢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就感。(3)逆反心理严重。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他们常把自己处于周围人的对立面,言行上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4)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需要因材施教。

二、活动内容

(一)活动实施方案

后进生虽是少数群体,但是对我校学风的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一对一帮扶”活动,旨在帮扶成绩比较差且不容易被关注到的这部分学生。其活动方式为: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在班长和学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班内同学积极参加,秉承自愿的原则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定期由帮扶人对被帮扶人进行帮助,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成绩,重拾对学习的信心。期间由学风小组定期了解帮扶组的进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同时学院学生科进行回访记录进展状况。

“一对一帮扶”工作最终绩效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主要通过“一对一帮扶”的帮扶组对开展帮扶工作的配合程度以及积极性等因素评定,满分30分,由“一对一帮扶”工作委员会评分。二是通过各小组帮扶人与被帮扶人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按均分的同比增长分数来评分。即本学年的总均分与上一学年总均分相比,提高的分数乘相应的系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分数段在90分以上 得分=提高分数*5;

分数段在75~90之间 得分=提高分数*3;

分数段在60~75之间 得分=提高分数*2;

分数段在60以下 得分=提高分数;

总得分:各部分工作效绩分数之和。

对于取得优秀成绩的帮扶人予以颁发“优秀帮扶人”的称号;对于取得优秀成绩的被帮扶人予以颁发“学习先进个人”的称号。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

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此次活动已初有成效。以下是帮扶前后情况对比以及针对此次“一对一”的调查与分析。统计数据见表1、表2、表3、表4。

由表3可知,报名前后成绩差别较为显著。班级排名有所提高,挂科率均有所降低挂科三门、两门、一门的人数均减少,挂科率分别降低了6.25%、6.81%、9.10%;班级成绩后十名的比例也降低了37.50%。充分说明了“一对一帮扶”活动对后进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并且积极上进的。

从表4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一对一帮扶”的总体评价还是不错的。不满意的同学占据了0.00%。62.86%的同学对此次活动满意,28.57%的同学对此表示非常满意,二者合起来占据了九成的同学,说明“一对一”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活动,更好地帮助后进生学习,加强学风建设。

(三)改进措施

为了使“一对一”的活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好地健全活动机制,我们制作了一些反馈卡让学委反馈,并积极吸收其意见,重视其建议。此外,为了完善我们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我们还对活动做了进一步的设想。

1.“一对一”帮扶活动是一个值得推展的活动。它为大家的互相学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所谓人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们的互相交流不仅有助于学习,更有助于完善自己的性格,取长补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人学习,不知不觉你也会变得很优秀。所以,为了使同学们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由“一对一”推广到“一对多”或者“多对一”。走出宿舍、走出班级、走出学院、走出学校。从而使得这个活动更加有意义!

2.如今开展的“一对一”均是在班级或者专业,我们还可以考虑将班级专业的帮扶细化到宿舍内的帮扶,形成寝室互帮小组。从而更加有利于相互监督,相互激励,并且加强宿舍内部交流。

三、意义

“一对一帮扶”活动,作为一个专门针对后进生的活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大家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劲头;其次,加深大家的交流,使得同学关系更融洽;再者,帮助同学们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

对于帮助别人的同学,活动首先起到了“助人先育己”的作用。他们体会到责任感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作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优秀学生,肯定会督促自己对自我加强要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取长补短的过程。再者,帮助后进生复习的过程也会促使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更加高效的学习。学习之外,长期的共同学习,无私的“授业解惑”,帮学者必然会收获被帮同学的尊重和友谊,在生活中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收获满满的友谊!

对于被帮扶的同学,第一,有利于他们养成自觉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大学生强调自习能力的培养,但被帮带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制力差、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足而导致成绩差,甚至其中很多同学有网络成瘾的现象。通过被监督和被帮带,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自制的好习惯,从而好好规划人生,并努力走好每一步。第二,通过帮带同学的无私付出,被帮带同学感受到了同学、集体的关爱和温暖,从而完善性格,收获友谊,赢得尊重。

综上所述,“一对一”帮扶活动无论是针对帮扶人还是被帮扶人都具有一定得意义。所以,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参考文献:

[1]徐才千.新形势下高校后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11).

[2]张海燕.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3).

[3]王秀茹.大学生“1+1”帮学方式的实践探索与发展[J].科教文汇,2006,(8).

作者:唐昌盛 赵芸芳 李云 王博 王亚溪

上一篇:班集体建设论文下一篇:法治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