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色教育

2024-04-23

艺术特色教育(共6篇)

篇1:艺术特色教育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美)沃尔夫 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3]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4]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5](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篇2:艺术特色教育

081班 30号

陈洁

社会实践报告表

第一次参加大学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以前都是寒假,这次感觉时间充足了很多。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十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使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对社会的了解,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这次自己来到村委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打印文件,整理资料,管理文件等。在这一过程中,我认真的观察和认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办公室文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拓展了在自己所学专业以外的知识。这次主要负责收齐文件“要求进行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调查,针对饮水不安全的村民进行补助改造。现需各村民户主,提供有效的户口薄户主页和户主本人含有18位身份证号码的身份证复印件(无身份证的,请提供户口薄本人页含有18位身份证号码的复印件)各一份。其己缴纳办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村民,未提供身份证、户口薄本人页复印件或己提供身份证、户口薄本人页复印件的,但无18位身份证号码的村民,也请将相关材料一并交上补办理。”对这些文件进行整理收齐后,打印在表格里,存档。

在工作的这几天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喜悦是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发现自己的不足,积累了经验。遗憾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自己对这些事情的不熟悉,存在着手忙脚乱的情况,过程中由于身份证号码过多,出现多记漏记的错误等。还有自己打字速度也要有所提高。以及明白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我也认识到也许是实习日子短和我并非文员专业的关系,对文员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文件,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文员基本知识的理解,使我对日常文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文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这次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篇3:艺术特色教育

七月份开始放暑假。每当暑假前后, 我都会想到当年在农村劳动时的景象, 从麦收到大秋, 那是丰收的节日;我们做教师的, 也都会把炽热的七月看作是丰收的节日。我们依依不舍地送走一批毕业生, 迎来一批批新同学, 几十年如一日。只有我们真正在教学第一线, 真心关爱学生的教师们, 才会感受到此时的幸福。

从流火的七月, 到金色的八月, 我总会挤出些时间来总结, 思考。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 父母亲都是教师。在12岁时, 我参加过一次儿童节作文比赛, 我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志愿是教师》, 那时我就决心献身于教育事业。在开国前战争年代, 我携笔从戎, 也一直在兼任教师工作, 担任军队中的文化教员。后来, 我又读了师范专业, 当了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中, 我深深感到, 教育必须升华为艺术, 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 使青少年成为社会栋梁。我一方面在校内教书, 又率先创立民办大学, 创办MBA班。在此期间, 在海内外参观考察多所名牌大学, 如美国的耶鲁、哈佛, 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又研究蔡元培、马相伯、张伯苓、霍懋征、斯霞等教育大师、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及教育思想。我认识到教育必须升华为艺术, 才能使师生在美的享受中增强智慧。为此在1982年开始全面实践教育艺术, 讲课、讲学、讲演继而在1986年创建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 1988年创办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 1989年创办《教育艺术》杂志社, 这些工作都得到了中央、市委和教育部及首都师大党委的鼎力支持。

最近许多单位请我讲关于教育艺术研究的体会, 讲如何成为一名教育艺术家, 我陆续做过一些回答。今天, 我愿先将几个方面的思考奉献给广大读者, 让我们共同分享教育艺术之美。我认为, 要想成为一名教育艺术家, 首先必须真诚地爱学生, 爱青年, 以青年为师, 以青年为友, 同时, 还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不断进取:

一、德、识、才、学。要想成为一名受社会欢迎、青年认可的教育艺术家, 必须有德、有识、有才、有学, 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艺术家。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始终认为, 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 而且要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三、魂、道、器、术。教育艺术研究绝非雕虫小技, 必须把宏观、中观、微观三者统一起来, 既要重器与术, 更要重魂与道。

四、文、行、忠、信。这是孔夫子的回答, 一个人要想干好一番事业, 就必须掌握文献与信息;要善于实践, 就必须行胜于言;同时还要讲忠与信。无忠无信, 不仅不能当教育艺术家, 连当一个普通教师也不配。

五、真、善、美、慧。要做到天人合一, 即真;要知行合一, 即善;要情境合一, 即美;要诚明合一。

六、习、熏、悟、化。首先要重视和坚持学习, 要在熏陶渐染中不断提升自我, 还要在教学相长中达到顿悟、觉悟、领悟, 然后, 才能悟化, 升华。

总之, 要做一名教育艺术家, 一定要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识万般友。正是:

大本大元求大智, 大美大智利大成。求真求善又求美, 立德立言再立功。

篇4:艺术特色教育

艺术教育特色精品师生参与学校承载着育人的艰巨使命,艺术教育肩负着“健康、向善、向美、向上”的重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才能培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只有深深地理解和领悟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身心的发展和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把艺术教育呈现在它所应有的位置。而创建艺术特色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突破口。把艺术特色教育做实、做活、做新,才会突显学校艺术教育的亮点,才会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向更深、更远发展。

一、重视艺术特色教育的普及,抓实艺术课堂

目前,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校都重视艺术教育的挖掘,成立各种特色小组或者团队,往往忽略了特色小组以外的学生。抓实一项适合全校推广的艺术特色在全校推广,学校的艺术教育便会形成体系规模。在推广项目的选择中一定要适合校情、生情、师情。学校的规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生资源的艺术素养基础及家庭情况、艺术教师专长潜能等都是选择艺术推广项目的考虑范畴。此外,在推广项目的选择上,艺术价值、难易程度、挖掘深度等都要衡量。目前,学校推广项目有:书法、剪纸、竖笛、葫芦丝、中国画等等。

课堂教学永远是的我们教育的主渠道,艺术课堂是艺术特色项目发展的主渠道。学校建立健全艺术学科制度,在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融进艺术特色项目,和艺术课一样规定学期教学规划及对老师、学生评价等等。学校做到边检查、边督促、边改进。一定要为特色艺术项目搭建平台,提供全校统一训练的时间,学校开展活动展示学生特色项目成果,选派艺术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专业学习,及时地奖励在特色艺术项目教学中涌现出来优秀教师的优秀学生。我校把葫芦丝器乐教学引进音乐课堂,全校普及葫芦丝教学,一连坚持几年时间,并坚持利用每天中午15分钟全校集中训练,目前全校每名学生都能吹奏不同程度的曲目。在学校艺术节、体育节我们都会看到全校学生齐奏葫芦丝可喜壮观的场面,艺术特色教育初见成效。

二、立足艺术特色,强化艺体尖子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艺术特色的打造只做到普及是远远不够的,艺术特色项目只有出精品、培养尖子人才,这才是一朵绚烂的艺术之花。对尖子学生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艺术课堂,必须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系统地培养训练。例如,尖子人才在特色艺术项目中,能够达到几级的水平,能够参加什么级别的演出。在尖子人才的打造中,充分重视艺术教师,有必要的话,可以聘请外源。我校把戏曲引进校园,把社会上的戏曲协会也请到了校园,学生们跟戏曲协会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学唱戏曲,和他们同台演出、协会中的专业戏曲乐团为学生进行伴奏等等,专业戏曲社会组织在学生们幼小的心田得以完美的熏陶。该校“梨园新蕾”学生戏曲社团”已学到九个剧种,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样艺术特色教育的普及面有了,普及的高度也达到了,这不是一朵绽放的艺术之花吗?

三、突破艺术特色只是学生活动的框架,组建各种教师社团,助推教师素养和学校文化的提升

学校艺术氛围是创建艺术特色的基础,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是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关键,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素养与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否,有这重要的关系,所以在艺术特色创建中,突破艺术特色活动只是学生的框架,师生共同参与艺术特色活动,使学校的艺术氛围达到最优化的状态。教师参与艺术特色活动的主要途径就是组建教师各种社团。我校在本市是一所中小型的学校,创新地组建了教师“幻乐”管乐社团作为全市第一家首创,曾被市教育局选为省课改现场会文艺专场节目、课博会文艺专场节目、参加了全市运动会的检阅等等。在组建教师管乐队中克服了种种困难,训练中教师的艺术素养逐步提升,课间、课余时间、午休时间都能听见在校园里回荡着练习演奏的乐曲声。还有教师管乐队的成员和学生相互切磋的场面屡见不鲜,这样的艺术氛围那一个孩子不想走进艺术的殿堂呢?此外,我校还组建了“炫舞”教师水鼓社团在艺术节中的展示博得了局领导及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全员参与的教师“竹之韵”葫芦丝社团,在全市义务学校校长拉练、及“2+1”展示活动中,进行表演,目前,一些老师的吹奏水平,已经能够指导中午学生集体葫芦丝训练。师生社团多次参加在全市艺术节调演、市之夏文艺演出。连续2年被本市电视台选为上春晚节目等等。教师特色社团的成立和教师参与艺术特色活动,大大地渲染了学校的艺术氛围,不但提升了教师素养,对学生们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篇5:发展艺术教育特色

作者: 课题组 来源: 本站原创 录入时间:2011年11月07日

株洲市四中建校于1957年,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新华东路80号。1997年2月,学校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之一。2003年6月,省教育厅发文确认学校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9月,改授“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牌匾。学校占地118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29人。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被株洲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作为株洲市教育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2009年9月,学校申报的课题《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成为“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校”。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事业单位法人”、“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课题引领,发展学校特色

一、问题的提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教育选择多元化特点愈益明显。高中教育长期存在的“同质化”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与人才个性化发展趋向、人才类别多样化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失败的学校、失败的教育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建设特色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普遍重视。90年代初美国把艺术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并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艺术可以使多种智能得到同时和协调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艺术教育的培育目标、功能和具体的教学形式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直到本世纪初在素质教育大改革背景下才逐步繁荣。

从目前国外艺术教育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来看,主要重视理论上的整体构建和研究,重视对艺术教育共性问题的探究和研究;对学校具体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微观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不同条件下的学校如何开展艺术教育,落实教育功能等研究相对缺乏。就国内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一些艺术教育学科建设和特色培育及艺术教育实施途径、方式的策略等具体问题上。

国内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研究比较注意已经形成的学校特色,而往往忽视学校教育特色的发展过程;注重对特色的培育探究研究,缺乏对已有特色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以及现有特色今后再创性提升研究,艺术教育特色“短命化”现象较为突出;研究内容肤浅化、片面化,强调实用艺术技术教育和“特长生”培养研究,忽略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研究;研究局部性特征明显,研究对象以城市中优质高中为主,农村学校极少,城乡结合部高中几乎没有。

株洲市四中创办于1957年,地处株洲市明照乡八角亭,办学之初仅有6个初中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全体四中师生52年的风雨兼程,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6人,学生2454人,校园面积77981.77㎡,教育教学质量稳居株洲市前三。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学校地理位置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目前地处城乡结合部,东临明照乡,北接龙头铺乡、云田乡,西、南面为株洲市市区。学生来源于城市和农村(目前仍有近1/3的学生来自周边农村)。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市边缘地区。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是指地处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市边缘地区,生源为城市与乡村混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艺术教育特色: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我校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而成集理念、机制、评价等为一体的我校独有的艺术教育风格、形式。

可持续发展: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传承弘扬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艺术教育特色,结合时代变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实际,进行再创造,实现现有特色的拓展、延伸和深化。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问题成因的调查与分析,探索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体系;创新艺术课程教学模式和课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营造良好艺术氛围和学校文化,提高师生的生活品质、文化品位和幸福指数;夯实我校传统艺术教育特色,塑造艺术教育品牌,促使艺术教育特色与学校整体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较为鲜明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调查研究。

2、构建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3、艺术教育与师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

4、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5、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6、艺术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五、课题实施的主要工作

1、因才分工,实现项目负责制

姜野军(课题总负责人):负责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指导课题组其他成员完成相关研究任务;侧重于新课程背景下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艺术教育特色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的研究、学校文化促特色发展的研究等)。

章帆(课题项目负责人):潘民华:负责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并进行分析提炼。汪瀛: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熊景明: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研究工作的安排、活动记录、资料积累和整理,并协助课题组组长做好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贺新民、张波:负责音乐、美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包括课堂教学艺术,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张军红(课题项目负责人):艺术班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发展。官孟琼、欧阳敏:重点进行构建以“学校为中心,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肖向晖、姜婷:负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调查研究。郭克勤、刘芳:负责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胡新铭(课题项目负责人):吕国祎负责教师队伍的艺术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赵中华、贺志华:负责艺术教育特色成果的宣传和艺术教育特色网站的建设。

2、对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课题组对参加课题的成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本课题的理论认识;把握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的介绍;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等。培训形式包括聘请省市课题专家来校培训、派课题主要成员外出学习、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课题组成员相互研讨交流等。提高培训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的实践能力。

3、以我校为重点,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进行问卷调查。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源、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等都有其区别于城市高中和农村高中的实情,因而在艺术教育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不同类型学校的经验和模式。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现状实情,明确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实施应对策略,确保工作的实效。基于上述考虑,我校课题组研究人员决定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进行问卷调查,他们精心编制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和网上调查的形式,对我省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近20所进行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

4、全面开展艺术教育具体实施策略实践探索。

首先精心开设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足开齐艺术欣赏课,为学生奠定一定的艺术素养;开设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其次改革现有的分班培训模式,逐步实行分类培训、分层选择的策略,使培训指导更加精细化,更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需求。完善艺术班专业培训模式,提升艺术类竞技水平,建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完成专业培养模式向高端化的转型。第三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测控体系及标准,完善艺术专业成绩数据库的建设。第四大力发展校外艺术培训,逐步建立艺术生源的初中基地,改善艺术生源质量。

5、以艺术课堂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

学生享受美、体验美的艺术素养的培育是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传统艺术教学以简单的唱唱、画画为主,教学内容简单、肤浅,教学方式重说教,轻实践体验,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艺术教育在艺术素养养成的教育功能缺失。我校对艺术教育课堂进行改革。以“学科能力”提升为导向,以 “精致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全面探索“四导一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尝试生活化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和创作的能力;

6、创新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课外活动则是艺术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是将课堂内外与社会相连接的纽带,能有效加强学生回归社会主流的原望,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学校以提升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品牌的辐射度和知名度为指导,广泛开展书法、美术、舞蹈、声乐、器乐、摄影等艺术活动,使学校的艺术教育渠道得以拓宽,使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参加艺术特长教育,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率;除单项艺术活动外,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艺术节,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艺术活动。做好“春之声”音乐会的提质改版和“金画笔”美术节的改进创新工作,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艺术活动。

7、挖掘校本资源,总结艺教经验,开发、编写艺术教育系列校本课程。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受到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课改的一个重大热点和亮点。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具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有计划地开发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艺术教材。最终建立艺术教育精品课程。在学校现有音乐、美术必修课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艺术教育形式,逐步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联系,特长生培养和社团活动相结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交叉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1、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一个思想二个保障三个平台四个品牌”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

一个思想是“让高雅艺术走进学生,让高雅艺术伴学生成长”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两个保障是建立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组织机构保障;制定《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章程》,有制度保障。三个平台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的场所,成立了艺术教育部、艺术班和系列艺术团体(春之声”民乐队、合唱团、舞蹈队、“金鸣”音乐培训班、“尚艺”画室)。四个品牌是在校内和社会都广有声誉的活动节目: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金画笔美术节和对外交流活动。

2、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序列化、生活化、群众化,艺术教育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每年,学校都要组织三大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和金画笔美术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进行班级合唱比赛,举行元旦文艺汇演,这些活动让师生们尽情地享受一道道精神大餐,沉浸在艺术与文化的浓浓熏陶中。每年4、5月份举行的“春之声”音乐晚会面向社会公演,引起了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家长、各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已成为株洲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亮点。金笔画美术节里的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美术教师的创作作品展、校园现场书法赛已成为师生展示艺术才华的重要舞台。学校的三个艺术社团活动红红火火。管弦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株洲市的大小舞台上,参加过很多重要的赛事活动,一直获得市级最高奖励。舞蹈团曾受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和央视之邀晋京参加全国第四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株洲市春之声学生管弦乐团曾接受市教育局领导的亲自授牌;合唱团代表株洲市参加过全省的第二届艺术展演比赛。

3、艺术师资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初步打造了一支进取心强,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准高的艺术教育团队。

我校艺术组老师以这次课题研究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专门搭建的艺术教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与培训,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不少老师的教学论文、艺术作品在评比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在各级各种教学比赛中艺术组的老师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张波等3名艺术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教师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进入了省市专业学会担任领导工作,8名教师获得省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6位老师的作品参加过全国美展。

4、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我校学生广泛接触了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拓宽了艺术视野,增加了对优秀文化的理解,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大多数学生自主参加了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高校提供了优质生源,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艺术专业考生本课录取率保持在70%以上。近年来,向高校输送二本以上艺术专业生900多人,有18名艺术专业生被中央美院、中国音乐学院录取,在省、市三独比赛中,100多人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300多人参加美术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5、编写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艺术选修课校本教材,精品艺术教育课程初步成形。

紧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这一研究主题;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以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科学制定了《株洲市第四中学“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开发方案》,科学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目前《装饰剪贴画》(美术)、《合唱指挥》(音乐)、《舞动人生》(音乐)等校本课程经过专家论证和教学实践验证,几修其稿,即将出版。

6、初步了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明确了艺术教育发展方向。

课题组通过现场和网络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座谈会和实地考查的形式,就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课堂教学、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课内外艺术活动开展、学生艺术素养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调研资料的初步统计、分析后,课题组总结了各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一些好的、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共性问题。集中表现有: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边缘化;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艺术教育课堂组织松散,教学效率低下;热衷于少数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和训练,群众性、普及性艺术教育严重缺乏;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缓慢,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

7、初步总结出效果明显、操作性强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学校不是校长个人的学校,而是全体教师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全体教师的学校,更应该是学生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师生的学校,还应该是社会的学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要取得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艺术素养要取得群体性的提升,光靠几节课的时间,几个专业艺术教师的努力和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想办法让广大教师和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其中,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和学生家庭的教学资源,必须拓宽艺术教育渠道、拓展学生艺术实践空间。学校从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从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着想,科学构建了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整体筹划 创建特色学校

有了学校特色不等于就成为了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学校特色指的是学校工作的某个方面形成特色,是局部特色,称之为特色项目或优势项目,而特色学校则是特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整体风貌。学校特色可以发展为特色学校,但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漫长的艰辛的过程。为贯彻落实“打造成全省一流的优质高中和国家级特色高中”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一、统一思想,整体规划。

科学制定《株洲市四中2011—2013年中期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作出实事求是的回顾、总结和反思,对学校未来发展作出清晰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国家级特色高中”的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以特色高中建设为中心,对学校管理、德育、教学、教师队伍教师、校本课程建设、校园建设等具体工作作出安排。并组织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分项规划,即《株洲市四中2011-2013年中期德育实施规划》、《株洲市四中学科及教师中期发展工作方案》、《株洲市四中基础设施建设及校园提质攻坚计划》、《株洲市四中教育装备建设规划》。

二、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1、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强化人文关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人文化和效能化,切实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和生活品位。探索“基于全面发展理念的全员参与式学校管理”模式。坚持上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党政工团、德智体美、人事劳资、总务后勤等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实施科部室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专项工作项目管理制。

2创新方式,增强德育实效。加快工作型、引导型德育转型,全面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德育工作艺术化,以美育德、以美养心。抓好正面教育,培养示范群体。建立健全特色班级的管理体制,完善特色班级建设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以德育“创新案例”“精品工程”评比为抓手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打造具有校本德育特色、专题德育特色的德育品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正、善、慧、美的四中学生形象,创建多个学生示范性群体,实现德育艺术化、课程化、序列化、生活化,进一步强化四中德育特色。

3、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学科中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科学精神,建设研究型、发展型学科组,打造品牌学科,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艺术化。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工作,通过“压担子,指路子”培养年轻教师,通过提升备课组在教学中的责任意识,提高集体备课内涵和质量。着力课程建设,挖掘、整合、完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落实学校文、理、艺学科三年教学实施方案,提高校本化实施水平。加大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设精品校本课程,初步构建科学、文化、艺术系列校本课程框架,形成高质量的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全国特色学校建设课题引领下,推进“特色班级建设”课题研究,开展“学科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并获得“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成果。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全面实施“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创设以教促学,以教助学,以学提教,以学富教的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全面发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发展基础。教师队伍“数量基本稳定,结构更加优化,素质显著提高”。塑造勤、和、智、艺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本校名优特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教职工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成长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型教师。

5、营造艺术教育氛围,加强艺术品牌建设。更加重视群众性艺术活动与艺术素养提高培训工作,保持和发展现有的艺术常规活动、赛事,继续办好春之声音乐会、金画笔美术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广场秀活动,建立经典艺术团队,形成特色艺术活动模式。认真抓好艺术班的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推进与国际艺术高校和国内艺术院校的联系,将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引进学校挂牌教学;充分利用本土艺术教育资源实行交流合作,多途径、多形式地建设校外艺术生源基地。塑造艺术团队品牌,通过做好艺术模块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断提升艺术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档次,探索并实施美术、音乐教师工作室制度,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引进优秀艺术专业教师。

篇6:构建艺术批评艺术教育新形式

作者:陈建用 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一、乔治•吉伊根的艺术教育理念

为了使教师在学校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艺术批评教育的作用,更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和有利于教育策略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颇为重要。吉伊根“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基于批评的艺术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指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价值前提,他明确指出:“批评不是当作一种评论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探索的方式。”[4]这里的“探索”包含三层意涵。

第一,强调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批判性解读,探寻作品中所暗含的社会观念、价值和信仰,将审美体验放在它所在的社会背景中感受,研究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分析作品与自我的关系,不仅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也促进他们确立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积极的自我认同。[5]诚如吉伊根所说:“批评探索为自我理解和社会理解的培养提供了可能。”[6]可见,他把艺术批评的侧重点从评价艺术本身,转移到通过理解和鉴赏艺术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上来,凸显出由艺术表达到社会批判、由艺术创作技巧到艺术评价的重心位移。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问题导向为主脉,对艺术作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掘和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教学并非单向传递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共同交流讨论,实现知识、价值建构的双向互动。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7]

第三,应把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放在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来解析,这需要学生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艺术进行外延性的、扩展性的交往活动,这就涉及开放的心态、对话的意识以及追问和比较的自觉。故而,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多元文化取向,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吸纳不同民族、种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8]吉伊根还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艺术和应用工艺美术、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9]可以说,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是建立在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等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学生主动探究、整合多元文化的过程。

可见,“探索”意味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确立了学生是教育的原动力和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的主体。“教”始终围绕着“学”来开展,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构建过程。

二、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艺术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推崇创新合作,主张以开放、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并保有其独特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受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吉伊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更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此,应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对教育质量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具体体现,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HerbertRead)也说:“对一个生命负责的责任寄托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对他们不应有丝毫支配的迹象。”[10]因此,这样的教育理念更应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去贯彻。反观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现状,在诸多方面尚存不足。例如,我国惯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不善于独立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忽视了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提高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而造成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过程越来越倾向于“教与学”的双边方向发展,以个性塑造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品质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变得日趋重要。所以,要顺利地实施教育措施,首先应切实改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唯此,才能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真正有效地改革艺术教育的课程,落实艺术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以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

(二)引导学生由“欣赏型”向“批评型”转换美的感受是一种主动探求艺术作品内涵的过程[11],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并非对其做简

单的评价和判断,也远不是表达自己的喜好与厌恶,而是通过主动探寻其含义和价值,从而表达对艺术的洞见。吉伊根说:“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是批评探索的开始,这种体验绝非被动的,而是包含了一种主动探寻其含义的行为。”[12]他又说:“只有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到了个人的理解,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价值。”[13]因此,在艺术批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探索方式,让学生直接体验和挖掘作品的价值,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表达、共享和思考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个体反应。在艺术的学科课程体系里,艺术批评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却长期被忽视。在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只有艺术欣赏而无艺术批评教学。课堂讲授内容基本上是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形式分析和艺术审美欣赏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艺术作品的主动反应之中:第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作品的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述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教师既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亦可从他人的见解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精心挑选一些在内容主题、艺术风格等方面类似的、有一定联系的艺术作品,比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让学生进行深入比较和判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洞察能力。第三,教师还可以选择某些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信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同的、能引起争议的作品进行分析。

上一篇:《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2018尔雅满分答案下一篇:教师工作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