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题库

2024-05-05

中外政治思想史题库(精选6篇)

篇1:中外政治思想史题库

中外政治思想史100%形成性考核网上形考题库(2015.10)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

一、单选题

1、(A)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B.经济思想 C.社会思想 D.文化思想

2、(C)把政治理解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国古代

D.古埃及

3、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D),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A.治国之道 B.为政、从政的方法 C.君臣关系、君民关系 D.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

4、(B)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其滥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A.君主集权主义

B.自由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无政府主义

5、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维,重视事情发展的(C)。A.表象和实际 B.片段和部分 C.本质和规律 D.宏观和微观

6、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A)。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7、(C)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荷马史诗》 D.《法律篇》

8、公元前509年,雅典的(C)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C)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A.来库 梭伦 B.伊利亚特 奥德赛 C.克里斯提尼 伯里克 D.智者 苏格拉底

9、(B)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10、(A)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A. 西罗赛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力士多德

11、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B),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社会发展落后的(B),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一些蛮族国家,西欧由此进入封建社会。

A.前5世纪 希腊人 B.5世纪 日尔曼人 C.8世纪 阿拉伯人D.14世纪 意大利人

12、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转变为(A),开始了一个行的时期。A.神学政治观 B.人文主义

C.权利政治观 D.自由主义

13、中世纪,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D)。他是西方教会史上的重要人物。它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

A.芝诺B.斯多葛派 C.马基雅维利 D.教皇尼古拉一世

14、但丁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B).A.《神学大全 》B.《论世界帝国》

C.《和平保卫者》 D.《君主论》

15、(D)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A. 路德

B.但丁

C.薄加丘

D.马西略

二、判断题

1、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2、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它突出强调了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3、奥古斯丁的传世之作《上帝之城》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的政治哲学,他依据人类原罪说和神无所不能理论区分了爱上帝的“上帝之城”和爱自己的“世人之城”。(√)

4、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托马斯•阿奎那是北欧封建社会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

6、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日月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

7、《和平的保卫者》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8、中世纪社会的突出特征是村社自治。(×)

9、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教权至上。(×)

10、从《圣经》中发挥出来的政治思想和罗马帝国末期形成的斯多葛派的自然法与平等理念,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是政治思想的基本纲领。(×)

三、问答题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首先,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

第四,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中世纪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很少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所以,政治理论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2

一、单选题

1、自但丁发表《神曲》到培根发表(A)和笛卡尔发表(A),文艺复兴历时三百余年。A.《新工具》 《方法论》

B.《十日谈》 《君主论》 C.《论战争的艺术》 《罗马史》

D.《基督徒的自由》 《太阳城》

2、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城。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C)全面地走向繁荣。A.意大利B.罗马 C.欧洲各地D.英国

3、(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A.人文主义

B.自然主义

C.自由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4、自15、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B)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A.王权神授,教权高于主权 B.反封建、改革教会 C.建立城邦民主制

D.消灭私有制、消除贫富分化

5、(D),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北西方学者尊为“政治学之父”。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马基雅维利

6、托马斯·康帕内拉所著(C)一书是继《乌托邦》一书之后,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贡献。

A.《理想国》B.《波斯人札记》C.《太阳城》D.《社会契约论》

7、意大利的衰落和(D)的兴起是17世纪欧洲大陆内部兴衰变化的一个极为显眼的特征。A.英国B.法国C.德国D.尼德兰

8、与荷兰早期的殖民扩张相适应,荷兰的政治思想家在(A)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A.国际法B.公法C.商法D.民法 9、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D),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曾高度称赞他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A.洛克B.布丹 C.牛顿D.霍布斯 10、17世纪初,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传统国家的包围之下,(B)突破封锁,首先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为欧洲大陆的革命运动带来了一丝希望。A.英国B.尼德兰C.意大利D.希腊

11、以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理论为框架,霍布斯创造性地发挥了布丹主权理论,将国家的本质视为主权,进一步奠定了(C)的基础。

A.自然政治观B.神学政治观C.权力政治观D.民主政治观

12、(A)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A)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A.思想启蒙(或启蒙)思想启蒙(或启蒙)B.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13、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D)的思想特征。A.封建贵族阶级B.地主阶级C.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

14、英国革命后,建立起了(B)制的政体。A.共和B.君主立宪C.专制D.民主 15、18世纪的德国政治思想深受法国的影响,在对法国政治思想进行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最初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自由主义的倾向。(B)以伦理国家观确立了其政治自由主义基本倾向;(B)则主张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的实现。

A.黑格尔 贡斯当B.康德 洪堡C.霍布斯 洛克D.马丁·路德加尔文

二、判断题

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是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2、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3、圣西门,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

4、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5、伽利略在《天体运行》一书中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引起了教会的极大恐慌。(×)

6、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扫清经验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主义认识论哲学,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7、在权利方面,霍布斯较早地将自然法的理论转换为人法的理论,为公民个人的权利做出了最充分的论证。(×)

8、以伏尔泰为先驱,揭开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序幕。(√)

9、美国民主共和党和联邦党不断地发生分化组合,推动了美国多党制的逐渐形成。(×)

10、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分权制衡学说。(√)

三、问答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征?

通过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就其政治思想关注的共同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财产权成为各派政治思想关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要是围绕着征税问题,英国的国王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通过大宪章的制定形成了宪政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源也在于确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因此,对私有财产权的思考成为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霍布斯虽然在政治上主张专制主义,但他也承认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要求在经济领域里实现经济自由,;洛克更是以私有财产权为自己政治理论的中心,;激进的掘地派代表温斯坦莱则围绕着财产权的问题主张公有制。第二,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成为人们政治思考的基本主题。英国内战的发生主要以国王为一方,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另一方而展开的。围绕着国王和议会的权力,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菲尔麦、霍布斯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派为国王辩护,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以弥尔顿、利尔伯恩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要求废除王权,建立人民主权或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在这两派之间,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中上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主张君主服从议会的权威,实行君主立宪。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3

一、单选题

1、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A)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周围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宗教改革

2、(B)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他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宣扬宗教神秘主义,鼓吹等级差别,反对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论,要求恢复革命前“黄金时代”的旧秩序。这种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思想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再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是其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A.自由主义 B.正统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3、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C)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B.民族主义C.自由主义D.国家主义

4、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思维活动领域内,凭借手中的武器——(B),发挥了许多大胆的、最终导致否定现实的结论。

A.唯理论B.辩证法C.唯物论D.实证主义

5、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了(C)中的合理部分;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取了斯密和李嘉图德劳动价值论思想;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借鉴了他们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推想并加以创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自然权利和民主共和思想 B.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

C.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

6、(D)分权主张中最具特色的是他关于军权的论述。他把君权与行政权分开,似乎是把君权抽空了,但实际上却是抬高君权,把它置于四权之上的重要地位,君主成为国家的代表。A.边沁B.孔德C.密尔D.贡斯当

7、(A)自由主义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其中边沁的功利思想与政府理论,密尔的自由思想和代议制理论,斯宾塞的同等自由和有机体论是(A)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A.英国

英国

B.法国

法国 C.德国

德国 D.美国

美国

8、(C)市民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实际斗争中无所作为,但在精神生活中却创造了辉煌的成果。(C)古典哲学便是这种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A.英国 英国 B.法国 法国 C.德国 德国 D.美国 美国

9、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A)的时期。

A.产生到繁荣 B.繁荣到衰落 C.确立到发展 D.延续与完成

10、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B)。A.仁政 B.绝对权威 C.主权在民 D.自然权利

1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D)为特色。A.天明不可变 B.重罚 C.树儒排佛 D.注重调节

12、秦之前,(A)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A.王 皇帝 B.皇帝 王 C.天皇 上帝 D.伏羲 皇帝

13、汉武帝时,(D)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A.李斯B.陆贾 C.贾谊 D.董仲舒

14、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B)的认识顶点。

A.天人合一 B.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 D.重农思想

15、魏武帝曹操重视法令和用人,试图以强硬手段重建统治秩序,是(D)的代表人物。A.玄学B.神学C.神秘主义D.名法思潮

二、判断题

1、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2、实证主义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它以科学和进步为旗帜,主张社会改革和社会团结,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供论证。(√)

3、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开始了人类政治观念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成为政治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

4、边沁是英国法学家、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

5、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韩非子。(×)

6、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

7、在周公的诸多政治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和慎刑罚。(√)

8、荀子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

9、秦朝时发生的“罢黜百家”是一场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10、玄学推崇《老子》、《庄子》、《周易》,称之为“三玄”。(√)

三、问答题

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

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

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4

一、单选题

1、(B)是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之一,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A.董仲舒B.王通C.韩愈 D.柳宗元

2、(C)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A.民轻B.民权C.民本D.民主

3、(D)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A.周公B.嬴政C.曹操D.李世民

4、性品说是(C)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入学的发展。A.孟轲B.朱熹C.韩愈D.柳宗元

5、唐代中期,柳宗元作(A),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A.《封建论》B.《贞观政要》C.《资治通鉴》D.《盐铁论》

6、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A)。A.吏治与财政改革B.岁币改革C.税制改革D.整顿纲纪

7、范仲淹等人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是(B)。

A.改革土地制度B.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C.三教合流D.强本节用

8、(A)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B.胡瑗 C.韩愈D.邵雍

9、(C)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A.程灏B.程颐C.朱熹D.张载

10、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A)”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A.以夏变夷B.理一分殊C.三教合一D.性品说

11、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A)的思想本质。A.集权与专制B.上帝崇拜C.祖先崇拜 D.重民和政治调节

12、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心不是(D)。

A.人的感知和认识B.天地万物的本原C.心的道德属性D.一个物质器官

13、王守仁把(A)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A.良知B.行C.君D.民

14、清中期,汉学家(B)在考据的基础上,对程朱理学的方法、学风及其理论内核进行了全面批判。他重新阐释了天理的内含,又主张人性自然。由此,他批驳了理学存理灭欲的观点,揭露了统治者以理杀人的罪恶行径,对解除人们的思想禁锢有积极意义。A.唐甄B.戴震C.王守仁 D.黄宗羲

15、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C)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A.基督教B.天主教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D.伊斯兰教

二、判断

1、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复兴运动的集大成者。(√)

2、柳宗元民本思想中“君舟民水”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官为民父母、官治理民、民服从于官是天然的、合理的观点。(×)

3、王通主张的三教合一,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宋代欧阳修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

5、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是“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6、北宋时期,胡瑷、孙复、介石继承唐朝韩愈等学说,注重义理,开风气之先,推动理学形成,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7、理一分殊的概念是宋代程颢和程颐提出的。(√)

8、朱元璋的治国思想主要有:强权与集权主张、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严整吏治思想等。(√)

9、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

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三、简答题

如何理解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表现在:

(1)儒学复兴。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篇2:中外政治思想史题库

1、(A)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B.经济思想 C 社会思想 D.文化思想

2、(C)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荷马史诗》 D.《法律篇》

3、(D)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A.路德 B.但丁 C薄加丘 D马西略 4、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D),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它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层高度赞扬它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A.

洛克 B.布丹 C.牛顿 D.霍布斯

5、托马斯·康帕内拉所著(C)一书是继《乌托邦》一书之后,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贡献。

A.《理想国》 B.《波斯人信札》 C.《太阳城》 D.《社会契约论》 6、18世纪的德国政治思想深受法国的影响,在对法国政治思想进行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最初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表现除了自由主义的倾向。()以伦理国家观确立了其政治自由主义基本倾向;(B)则主张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的实现。A 黑格尔

贡斯当 B.康德

洪堡 C.霍布斯

洛克 D.马丁·路德

加尔文

7、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A)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周围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宗教改革

8、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A)的时期。A.产生到繁荣 B.繁荣到衰落 C.确立到发展 D.延续与完成

9、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B)的认识顶点。A.天人合一 B 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D.重农思想

10、(C)是李世明政治思想和政治事件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四项主张。A.民轻 B.民权 C.民本 D.民主

11、(A)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 B.胡瑷 C.韩愈 D.邵雍

12、明太祖朱元璋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朝统治者(A)的思想本质。A.集权与专制 B.上帝崇拜 C.祖先崇拜 D.重民和政治调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柏拉图 答:柏拉图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2分)年轻时柏拉图受到苏格拉底的深刻影响,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柏拉图一生著述丰富,并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4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政治问题有关。集中阐述政治哲学的主要有三部,即《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2分)

2、神学政治观 答: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2分)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4分)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2分)

3、边沁 答:英国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2分)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4分)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2分)

4、董仲舒 答: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2分)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4分)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2分)

5、黄宗羲 答:黄宗羲,字太冲,号南蕾,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2分)黄宗羲是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失败后,拒绝与清合作,家居著述,今有《黄宗羲全集》传世。(2分)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其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如天下为主君为客、学校议政思想等,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4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1分,共33分)

1、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那些? 答: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3分)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3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3分)第四.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2分)

2、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答:(1)在马基雅维利、布丹、霍布斯、洛克等人之后,卢梭创造性地将主权学说同“人民”联系起来,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2分)

(2)卢梭的主权理论是同公意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卢梭认为,公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分)(3)从公意理论出发,卢梭认为,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2分)

(4)由于公意具有权威性、整体性,因此,人民主权也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权威性和整体性。(2分)

(5)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确认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资产阶级国家宪政制度的发展,然而,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亦存在着很多缺陷,如否认代议制的可能性、否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重要性、否认对主权的限制等。(3分)

3、泰州学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

答:王阳明心学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王艮。王艮之后,泰州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何心隐等。(2分)

(1)百姓日用之道——道的世俗化。道在传统儒学中一向是神圣至极的东西,只有圣人才能领悟和贱行道,普通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即所谓“上智下愚”。王守仁也坚持上智下愚的观点,但他反对程朱理学的繁琐教条,提出了简单易行的修习方法,从而扩大了道的施用范围,也使道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王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道世俗化;(3分)

(2)平等思想。王艮的平等思想的内容包括:第一,人我平等——强调自己思想和意志的独立性,反对外部力量的干涉,并认为这是安身立命、最终达于至善的前提条件。(2分)第二,身与道平等——王艮强调身的重要性,认为身与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何心隐的平等思想内容包括:第一,肯定人的自然欲求,主张对人欲不能禁绝,而是要有所节制,即寡欲。第二,讲仁义,但与传统观点不同;(2分)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他们从万物一体、人性自然出发,否定道的神圣性和凡圣差别,肯定个人利益和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向往人人君子、君臣师友的平等社会。泰州学派有力地冲击了礼法名教等传统教条,批判了社会政治弊端,也因此被视为异端,并遭到迫害。(2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如何理解朱元璋集权思想的主要特点?

答:封建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朱元璋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极力树立君主绝对权威,强化国家机器和对全国臣民的控制,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分)

他的集权思想的主要特点有:

(1)强权与集权主张。整顿纲纪。通过正纲纪,严明等级名分,形成君臣吏层层节制,吏臣君层层服从的体制。制度建设与调整。具体表现:严禁后妃干政;防止地方反叛,军权由皇帝控制;废中书省、罢宰相,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设立锦衣卫等,个人专制显著加强。思想文化专制。遵奉程朱理学;以八股取仕;大兴文字狱;禁止异端邪说;专制思想还祸及古人。(4分)

(2)安民思想和人才观。朱元璋比较重视安民、恤民,夺取天下时,禁止滥杀无辜,在建国后,确立以宽治民的原则。朱元璋重视人才的作用;他的人才标准是德与才,人才选用中注意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不计出身;不拘亲疏;不限民族;不论资格。认为治天下要靠儒生,重视儒生。他也猜忌人才、残害人才,禁锢人的思想,限制人的自由发展,阻碍学术思想文化的进步。(4分)

(3)严整吏治思想。朱元璋采取断然措施整肃吏治。重视和依靠刑罚的强制手段来整肃吏治,表明了其重典治吏的指导思想和决心。注意惩戒教育,对官民进行普法教育,使之知法、守法、畏法。鼓励民众告奸,发动民众,借助民众的力量来制约、监督官吏。(4分)

篇3:中外政治思想史题库

一、国外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概况

目前, 国外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团之间关系的研究基本上没有, 本文分别列举关于国外学生社团的研究综述和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从侧面总结国外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

(一) 国外大学生社团研究概况。

美国是崇尚社团组织的国家, 其社团发展较早且较成熟。美国各大高校大学生社团种类较多, 体系较健全。以哈佛大学为例, 目前哈佛大学有600多个社团组织, 其中有546个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平均不到30个学生就有一个学生社团。哈佛大学的学生社团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专业学术型、信仰型、艺术类、服务型和地域型社团。英国大学的学生社团是在其上级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展开的, 以剑桥大学为例, 2002年剑桥大学学联拥有280个左右的大学生社团, 社团种类繁多, 涉及学习、研究领域、体育、娱乐领域、社会活动等各个领域, 而牛津大学的社团更是超过了350个。[1]

王万民在《国外学生社团发展特征及启示》中总结道, 国外学生社团具有种类繁多、历史悠久, 呈现社会化;机构健全、管理规范;活动经费充足, 青年人参与度广等特征, 并举例说明了在西方国家学生社团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并且学生社团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廖良辉以哈佛大学学生社团管理为研究实例, 对比了中美高校大学生社团的历史、现状及社团成立与审批、经费与活动、管理与发展的差异, 提出了我国在大学生社团管理方面应该借鉴美国高校社团管理经验, 重视社团工作, 增加经费投入, 加强制度建设, 丰富社团活动。[1]

(二) 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概况。

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差异造成各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操作上具有多样性。欧洲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 在当代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注重青年思想道德的培养, 是欧洲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美国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美国价值观念和对美国的忠贞热爱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3]

于钦明和崔国红等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一文中总结道,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与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 形成一个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 且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灌输”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的经验。[4]胡亚军认为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确立思想教育的内容;突出课内课外教学环节, 实施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凸显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健全的人格;重视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5]杨锋董和加文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特点进行了总结, 认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且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 甚至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用于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国外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无意识性”和“实践性”, 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6]

二、国内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概况

2004年以前国内涉及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很少。从2004年8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随后由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开始, 期刊网上陆续出现一些文章论及此问题。

李仁伟在《高校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探讨》中指出, 学生社团具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学生社团有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阵地基础。[7]班级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但随着高校内外部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班级的功能在弱化, 高校社团组织的影响在日益扩大。中共天津师范大学委员会以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社团为研究对象, 总结了本校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8]

随着高校内外部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其影响力将日益凸显, 但是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叶婷在《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指出, 制约当代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包括: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移、社团活动质量不高、社团活动管理不善、社团活动文化品位不高、学生社团的社会化运作和商业化等。[9]张瑞对当前制约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将制约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因素概括为: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党团组织和职能部门扶持力度不大、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存在的问题、服务意识不强、指导不足和业务素质不硬。[10]

部分学者在当前制约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张勇和张爱萍[11]的《学生社团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 吴丹[12]的《论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彭栓莲[13]的《把学生社团建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等文章均从不同侧面, 提出从组织建设上、活动管理上探讨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途径。徐金堂[14]在《高校应增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文中提出, 扩大社团的学生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互动是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有效途径。张仁伟等[15]认为, 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学生社团活动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一直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方面, 领导重视、规范管理、专业指导、热心服务能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推进国内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发达国家悠久的历史传统、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得大学生社团组织发展较快且较完善, 形成与我国截然不同的面貌。我国大学生社团组织起步较晚, 且发展缓慢, 在建立健全大学生社团方面, 我们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借鉴。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 本文将在总结国内外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目前大学生社团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出实现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 探索国内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新思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否创新, 是能否吸引在校学生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社团创新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外学生社团具有种类繁多、历史悠久, 呈现社会化;机构健全、管理规范;活动经费充足, 青年人参与度广等特征。这就要求从事社团理论研究的学者和学生社团的管理者不断丰富知识, 吸收积累优秀社团的经验, 用于创新, 指导学生社团管理工作, 探索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新思路;对广大在校学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 将其巧妙地融合在社团活动中。我国大学生社团组织必须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活动,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社团组织, 使之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 挖掘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由于我国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因此大学生社团要想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必须以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团设立的背景。

(三) 加大学校对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扶持力度。

篇4:中外政治思想史题库

关键词: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49-03

一、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同之处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性的到广泛认同。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要解决问题,方法很重要。不论古代还是现代,我国还是外国,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过河要有桥货船,没有桥或船,河就过不去,方法就好比过河的桥或船”,在他看来,我们不但要善于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方法不解决,任务是瞎说一顿。

国外的政治家、教育家也有很多相类似的言论和看法。比如,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在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事,特别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对于方法的协调一致。同样,日本也在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日本的企业文化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某为企业管理专家说:“我们对于企业这一套的对人思想管理,一些来自美国的行为科学,一些则是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学来,再加上我们日本人的拼搏精神,就构成了日本式的企业思想管理。”日本近些年很注意对职工的思想行为及心理进行研究,形成一套独特的日本企业文化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不能很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并努力进行改进。

(二)注重灌输教育方法的运用。

灌输理论最早是由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提出的观点,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结合新的实际,把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文献中的思想阐发出来,把铐茨基等人对“灌输”的论述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并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灌输法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授所采用的最重要的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国一直很注重将灌输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通过国家和学校专设的机构进行教育。二是思想政治讲道德教育,主要是民主法治,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大环境来进行灌输教育。在国外也一样,因为,任何阶级为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都必须向本国公民灌输本阶级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只是外国在重视灌输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比如。在美国,是通过社会环境来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他们让公民路过纪念碑石停下来致敬,组织公民到法院,市政厅等地方参观,来了解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历届总统在进行就职演说时都大肆宣传民主、平等、自由,以此来灌输美国的政治价值观。美国的教育家卡扎米亚斯指出:““即使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

(三)实施方法不用,效果相同。

不论哪个国家,也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目的均是维护各自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不同国家,不同的实施方法带来的效果是相同的。

1.政治目的相同。

虽然中外试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称呼不同,但其政治目的均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比如,国家制度的建立及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都需要公民的支持,就需要向广大民众宣传制度建立的原因及有关政策出台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内容,已得到广大民众的知悉和支持。至于采用何种方法和方式宣传,取决与各国民众的理解和接受方式。例如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我们采用典型示范法时,就依我国的价值观去树立先进人物和先进思想的典型。比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树立的榜样人物——雷锋,在他身上,我国传统美德,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全国上下都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甚至雷锋精神都名扬海外,这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美国,宗教教育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艾森豪威尔认为,总价是美国自由的根基,力量的源泉,上帝是一种团结的象征,所以美国采用宗教教育法去维护政治统治。宗教是团结所有美国人,国民生活与多样化的信仰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克林顿也常常借助商都的威力,引用《圣经》的言语,股东美国民众为他的统治服务。总之,虽然中外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均是为自己的通知目的服务,即政治效果相同。

2.经济效果相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经济领域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有助于政治上的稳定。新时期我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求在方法上紧紧围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该方法有助于使生产建设从实际出发,依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从而为繁荣经济做贡献。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的有些企业非常重视个人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们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工作培训,这是物质生产力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经济建设本身的需要。又如许多国家提出的“顾客是上帝”都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之处

(一)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的侧重不同。

所为显性教育法,即通过有意识地、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受到影响的有形的道德教育。它具有目标准确、条件可靠、效果显著的特点。而隐性教育法则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地、内隐的教育活动是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它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虽然两者的特点不同,但是均是围绕同一目的采取的不同的方法。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显性教育方法。我国设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机构,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划出专门的教育时间,借助党组织、团组织对各类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明显的政治性与阶级性。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图明显,把理论、观点、要求直接明确地告诉受教育者。我国在高校设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均为公共必修课,但除了少数文科专业有德育渗透外,在理工科专业的教学中很少进行道德的渗透教育,以致理工科学生对政治历史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与我国不同,外国侧重于隐性教育法。外国似乎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但却通过各种形式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同时强调受教育者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领会和感悟。这种非课堂式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比课堂教育容易接受得多,效果也好得多。俄罗斯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也没有明确开设思想政治的相关课程,但却开设大量诸如哲学、历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由此可见,在国外,很多国家通常是通过隐蔽和无形的方式对其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强制性灌输与柔性灌输的侧重不同。

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的一种方法。中外均重视使用灌输教育方法,但对不通关书法的使用的侧重不同。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强制性灌输,而国外则主要采用柔性灌输。

所谓强制性灌输,即是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意志,将教育的内容强制性地灌输给受教育者,而不论受教育者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也不允许受教育者有怀疑。这种灌输方法曾在我国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方法已经不完全适用了。尤其是对不同的对象均使用该方法也不合常理。比如,对小学生采用强制性灌输能有效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而对大学生来说,采用该方法只是徒劳,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较差,这就需要给与他们肯定的强制性的引导,而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传统的说教已经不起作用,甚至令他们感到厌烦。特别是在信息化的今天,他们所接触的信息量大,内容繁多,不同文化,观点的交融交锋,均对他们的思想造成一定影响。于是一味强制性的灌输显然不合时宜。而在国外,则侧重于柔性灌输,主要通过引导和启发让教育者自己去判断,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是什么,怎么做。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这个道理。例如,美国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按照“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过程展开的,其中无不贯穿着学生的思考活动。[2]又如新加坡的 “5E”活动,即新加坡在课堂讲授外创设的一种陶冶情操的学校环境,他们在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五项辅助活动:榜样、阐释、规劝、环境、经验。因这五项活动首字母都是E而得名。这种道德经验场景让受教育者找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积极进行道德选择,调动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始之成为真正的道德实践的主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中外在利用宗教教育方法上存在差异。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宗教教育方法的利用也存在很大差异。在我国,宗教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因为这与我国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孑然对立的。中国政法允许信仰自由,但也对宗教信仰进行了必要的规制,规范信教者的行为,使其在守法的前提下信仰自由,从而发挥宗教对社会有益的一面。同事我国也看到了宗教道德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并进行批判的接受。比如基督教中所提倡的“爱”即被我们批判的接受了。其“爱人如己”之意是我们所提倡并接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引导我们追求善德,消除邪念、欺骗、猜疑起到了作用。虽然宗教的道德体系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我们应取其精华,合理利用它劝人向善,宽容待人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在国外,宗教教育方法是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像在美国有90%的人信仰宗教,宗

教可以约束他们的行为举止,规范其道德操守。在美国的很”多旅游景点 街道,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语言译本、各种版本的圣经和宗教书籍在免费派送 很多教徒经常义务传授教义,免费接送信徒到教堂做礼拜。[3]另外,我们在美剧中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程序:即在美国法庭审理案件中传唤证人作证时,都会要求证人将手放于《圣经》之上发誓所有证词均属实,可见宗教在美国所起的作用。

三、从借鉴中得来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应从中借鉴并进行创新来适应时代的要求,以下是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现行教育为主,特别是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改造时代,我当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法的劣势也愈加明显,这种方法效果立竿见影,但太过直接,目标过于明显,运用不好易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而国外推崇的隐性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但效果不明显,失效长。对此,我们应当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的实效性。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文字,传媒等手段大生活中的先进人物事迹加以宣传和弘扬来感染,教育人。又如,利用某些场所,如展览馆、科技馆、纪念馆、航天馆等,以生动的食物和准确的资料来熏陶人,教育人。这些形式的显性教育弥补了显性教育的不足。也广泛传播了我国的核心价值观。

(二)中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加强柔性灌输方法的使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味地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填鸭式的理论说教容易引起受教育的反感,致使事倍功半。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要求的目标是内在的动力和外部引导双重作用的结果,然而外部的引导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最关键的部分还是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人是教育中最基本的着眼点,满足人自身生活,发展需要,促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4]因此我们应该中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如多为受教育者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将“讲”和“做”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即是这个道理。

(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因其具有自然、亲切、轻松、没有强制性,加上其手段多样、形式灵活的特点,能在公众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渗透力,正强烈地影响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播思想和文化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极大的影响和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可见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重要手段,重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在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从而正确地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其次,要贴近生活。针对生活中受教育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引导。再次,要大力弘扬正气,对先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对于假恶丑现象给与揭露和批评,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辩证的认识并利用宗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制度和指导思想决定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因此,决不能用宗教教育方式代替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宗教的许多内容都是劝诫信徒敬人、克己、宽容、助人等,这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冲突,同时,宗教中也融入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再加上宗教的群众性特点,辩证的认识并利用宗教,将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的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寻求和探索适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合我国的好的方法,充实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明卡扎米亚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何婉平.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异同论[J].黑河学刊,2013,(07)

[3]高婧婧.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及得出的启示[J].黑龙江史志, 2010.(11)

篇5:中外政治思想史课本答案

关于法的分类,阿奎那把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入法和神法四类。永恒法是最高的法,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法和人法都要服从永恒法,同时人法要服从自然法。此外,人法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阿奎那对人法和神法关系的论证,仍是要强调入法必须服从神法,实质是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的。

贡斯当是如何划分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的?

贡斯当认为两种自由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并不能在现代社会极力张扬某一种自由,而应该把两种自由结合起来,建构一种既维护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权,同时政治权力又要受到有效的制约的宪政制度

洪堡如何通过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

(1)洪堡认为,“既防范外敌又防范内部冲突,维护安全,必须是国家的目的,必须是它发挥作用的领域。”(2)为了使国家的危害降到最小,确保私人生活在国家范围内的自由,需要建立一种切实有效的国家结构和确定相应的政府职能,从而保证公民能够在这一制度下自由、独立地生活。洪堡强调,保障安全是国家唯一的目的,除此之外的任何国家行为都应当被禁止。他反对国家干预社会公共事务。甚至反对国家对公民物质福利的关心,以避免国家对公民自由的干涉。(3)尽管洪堡主张限制国家,但他并不否认政府在促进公民发展方面负有的责任。在洪堡看来,保障安全的职责只有国家才能提供,任何妨碍人的力量的发挥或是妨碍人的能力的享受都是违法的,只有国家权力才具备对付违法事件的条件。因此,个人要实现人性目的,要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处理事务,国家的存在和国家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黑格尔是如何认识国家的?其君主立宪制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黑格尔的国家观:1.国家是黑格尔格哲学的核心概念。在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国家是最高级的伦理形式,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合题,它象家庭那样统一,但却是更高级形式的统一,因为它把市民社会的主观特殊原则综合进来了。2.“国家是客观精神”,是绝对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家庭是伦理的初级阶段,市民社会是一个中介,国家则是伦理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伦理理念的现实”.国家并非如社会契约学派所主张的那样,是人们任意创造的。3.国家在尘世间的一切事物中是最神圣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是目的,不是手段。国家是“地上的精神”,是神圣无比的。个人、普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只是国家这个整体中的一些环节。个人必须服从国家,为国家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黑格尔崇拜国家,神化国家的思想,反映出一种要求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但也产生了—定的消极影响。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主张基本内容:(1)君主立宪制度是适合时代精神的国家制度,是合乎理性的国家制度。(2)君主立宪制度必须实现权力的划分。国家权力应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立法权是规定和确立普遍物的权力,行政权是将特殊领域和个别事件从属于普遍物的权力,王权是作为意志最后决断的主观性的权力。(3)王权即国家主权。主权代表国家整体的统一。主权所代表的统一的围家人格只有体现在君主身上才是现实的。君主的意志和决断是没有根据的,君主也不是选举产生的,这正是君主的伟大之处。(4)行政权的职责是执行和实施国王的决定,即贯彻和维护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公益设施等。它直接与社会中的个人和团体发生接触,代表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监督,构成王权与人民之间的中介。(5)立法权的职责是对法律作出进一步的规定,以及决定具有普遍性内容的国内事务。立法权无权确立国家制度。

韩愈人才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

简述柳宗元的政治革新思想

a)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b)执行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 c)均平赋税 d)严以惩吏,用法严格约束官吏他的革新主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减轻人民负担,改良政治,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

简述龚自珍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龚自珍描述了清王朝全面衰败的种种景象,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揭示了其可怕前景,呼吁统治者“自改革”,以挽救危亡。他以平均、农宗、君师合一为理想和改革目标,但它们都不可能实现。龚自珍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用人不论资格;在新疆置行省;禁绝鸦片等。龚自珍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其思想有开创新风气的意义和作用。

孔德实证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19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为了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各种方式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孔德实证主义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孔德(1798 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实证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不追求什么事物的本质这类绝对的观念,也不探讨什么是绝对好的政治制度,因为这只能导致专断的法律。实证主义的精神将鼓舞改良,预防妄图纠正无法避免的祸害的无益举动。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实际上是把哲学与科学、社会与政治、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从“应然的”向“实然的”转变的真实写照。孔德思想体系的中心是整个社会,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必然是协调一致的,从而构成一个和谐、团结的整体。孔德的社会政治思想就是围绕着这一思想展开的。在孔德看来,社会起源于人类的利己与利他的社会这种社会感情的表现就是相互合作和团结。在他看来,社会越发屣,社会的基本特性——和谐与团结——就越显著,国家或政府的能力和作用就能更加显现出来。实证政治的任务也就是巩固这种社会“团结”和“合作原则”。

篇6:中外政治思想史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状态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霍布斯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他认为在国 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又都是自由的,但人们趋利避害的利己本性,这种自由又平等的状态就充满了战争。因此,人们 通过自然法的规诫作为行动指南,走出战争状态,成立国家。

2.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3.霍布斯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4.社会契约论

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观点。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社会契约的理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近现代的西方政治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5.洛克

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6.卢梭

18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处处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著作。其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最为有名,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卢梭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7.杰斐逊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1801-1809 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以明确而坚定的语言将近代以来西方权利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积极性的权利融入到自然权利的理论体系当中,成为美国革命的宣言书。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杰斐逊对于权利那种“不言而喻”的论证方法成为权利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独立宣言》 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体现。

8.边沁

英国18、19世纪时的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

二、简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征?

通过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

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就其政治思想关注的共同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财产权成为各派政治思想关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要是围绕着征税问题,英国的国王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通过大宪章的制定形成了宪政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源也在于确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因此,对私有财产权的思考成为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霍布斯虽然在政治上主张专制主义,但他也承认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要求在经济领域里实现经济自由,;洛克更是以私有财产权为自己政治理论的中心,;激进的掘地派代表温斯坦莱则围绕着财产权的问题主张公有制。第二,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成为人们政治思考的基本主题。英国内战的发生主要以国王为一方,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另一方而展开的。围绕着国王和议会的权力,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菲尔麦、霍布斯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派为国王辩护,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以弥尔顿、利尔伯恩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要求废除王权,建立人民主权或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在这两派之间,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中上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主张君主服从议会的权威,实行君主立宪。

2.霍布斯为主权者规定了哪些义务?

1)主权者必须保护好主权。因为权力是主权者履行其义务的工具,没有权力就不可能对人民的安全实行有效的保护。因此,君主一定要保持主权的完整,如果将其中任何一种让渡给别人或加以放弃,都是和他的义务相违背的。

2)教育人民。为了让人民了解他们的基本权利的根据与理由,主权者有义务教育人民。主权者有义务教导人民遵守秩序,服从主权者,学习正义之德等内容。

3)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这一义务要求主权者应该制定良好的法律,既为人民利益所需,又清晰明确。君主要符合自然法,依据法律来治理人。另外,人民的安全要求具有主权的个人或议会对所有等级的人应该平等施法,公平征税。

4)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人民的一切财产、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主权者,主权者有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对人民的财产权加以确定和保护。霍布斯强调,主权者只有在作为国家公共利益的代表时,才对人民的财产具有最高所有权,主权者如果作为私人利益的代表,就对人民的土地、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主权者如果为了私利而侵害人民的财产,那么人民就可以到法院,像对待一个普通的臣民一样对主权者提出诉讼。

3.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1)在马基雅维利、布丹、霍布斯、洛克等人之后,卢梭创造性地将主权学说同“人民”联系起来,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

2)卢梭的主权理论是同公意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卢梭认为,公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从公意理论出发,卢梭认为,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4)由于公意具有权威性、整体性,因此,人民主权也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权威性和整体性。

5)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确认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资产阶级国家宪政制度的发展,然而,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亦存在着很多缺陷,如否认代议制的可能性、否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重要性、否认对主权的限制等。

4.贡斯当是如何划分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的?

现在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与古代、甚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大不一致,人们主要的已不是要求参加行使政权或者像卢梭所说的使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里,而是个人对国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个人的权利自由。在贡斯当看来,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政治自由既不可能也毫无意义,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乃是个人的主动创造精神。自由就是个人独立性的胜利。今天人们所需要的真正的自由就是个人的财产、经营、贸易等自由。

在处理国家和个人关系的问题上,他对国家干预个人自由,主张自由竞争,他认为自由竟争是自然的事情,是改善

企业经营最可靠的办法。这是事物的本性,国家不应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去限制、干预个人的经营、贸易自由。相反国家应该鼓励个人的主动精神,保护个人自由。为了维护这种个人自由,贡献当认为,不仅要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神权政治学说,反对个人、人民、人民代表或属于任何名义的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国家制度。认为即使属于法律的权力也应受到限制。

他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根据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国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状况,提出了一套旨在充分保障个人自由的分权主张。

三、论述

1.洛克是如何论证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他的法治包含了哪些原则?

1)洛克的法治理论是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自由的界定,洛克论证了法治的原则,从而在政治制度上为自由提供了保障。

洛克区分了两种自由,一种是“自然自由”,这种自由既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又超出了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只是以自然法作为它的准绳;一种是“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这是一种社会状态下的自由。从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的共容。洛克断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正是出于实现个人在社会下享有自由的目的,人们设置了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

2)洛克将立法权看作是国家中的最高权力。同时他认为,这一最高权力亦需要限制。通过对立法权进行限制性的规定,洛克提出了立法权的四个原则:

第一,目的原则。即立法权对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绝对地专断的。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立法不应再有其他目的。

第二,方式原则。即立法或最高权力机关以临时的专断命令进行统治,必须以颁布达的经常有效的法律,并由有资格的著名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判断臣民的权利。在法律的适用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第三,财产原则。立法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在具体的政策上,这一原则表现为,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他代表同意,国家约不应对人民的财产课税。

第四,独有原则。立法机关的权力只是来自人民的一种委托权力,因此,它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任何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洛克通过对立法权的限制,提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原则、财产原则等基本原则,从而为确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基础。

2.卢梭是如何论证不平等的产生的?

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真实的平等,人类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使生产不断发展,特别是私有制的产生,使人类越来越走向不平等。卢梭将这过程分解为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状态、强者与弱者的不平等状态和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状态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自然状态中的平等被打破,私有财产与私有观念的出现使人类走出自然状态而进入文明社会,随之而

来的是由社会的不平等替代自然的不平等,贫富分化被人们逐渐认可。自然状态下的平等一被破坏,继之而来的就是最可怕的混乱。于是富人造出一些动听的理由,如保障弱者不受压迫,约束有野心的人,保证每个人都能占有属于他自己的东西,等等,对穷人进行劝说,以联合起来结成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使这一权力治理大家。这样,国家出现了,政府建立起来了。人类的不平等也就随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第二阶段,社会和法律首先出现了,却反而使不平等根深蒂固了。社会和法律“给弱者以新的桎梏,给富者以新的力量;它们永远消灭了天赋的自由,使自由再也不能恢复;它们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把巧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利;从此以后,便为少数野心家的利益,驱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困。” 但经过契约而形成的权力是合法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秩序是大家认同的。然而,最初由选举产生的公正权力却逐渐蜕化。阴谋、派系、冲突、内战加重了人们的痛苦,为了确保安宁,人们越来越甘愿让人加重对自己的奴役。这样,已经成为世袭的首领们,就逐渐习惯于把官爵看作自己的家产,把自己看作国家的所有者,他们也习惯于把他们的同胞叫作奴隶。

这样,不平等就进入了第三阶段。专制是这一不平等阶段的特征,它的命令是没有考虑道义和职责的余地,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美德。在这里,一切个人又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等于零。这一状态使不平等达到了顶点,所有的不平等最终在这里汇集,直到出现新的变革完全瓦解这一专制政府,或是使它再接近于合法的制度,这种不平等才开始进入另一次循环。这里是不平等的顶点,这是封闭一个圆圈的终极点,它和我们所由之出发的起点相遇。

3.边沁是如何看待政府的作用的?为什么说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 边沁视个人利益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由于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只要使个人能够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就会实现整个社会的最大利益。

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

边沁否定自然法的存在,否定成立政府的原始契约的存在。他提出,国家或政府并非起源于契约,而是形成于人们服从的习惯。人们服从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服从可能造成的损害小于反抗可能造成的损害”。一旦统治者的行为与人民利益或幸福相抵触,人民就没有理由去服从了。因此,政府的职责就是以奖惩的办法提高社会的幸福。边沁把立法视为增进社会利益的主要手段,把立法看作政府的主要活动。

边沁提出,政府活动和立法的目的可以具体分为四个目标:生存、富裕、安全与平等。他认为这四项目标实现得越完全,社会的幸福就越大。在这几个目标中,边沁特别重视“安全”。他认为安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类幸福的首要条件,是生存、富足、快乐的保证。因此,政府的最大作用就是保障安全。边沁讲的安全,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名誉、财产、职业能够得到保护,不受内乱外患的侵犯。其中,财产的安全呗视为安全的主要内容,认为剥夺财产时最不安全的。

在边沁看来,自由政府和专制政府的主要区别,在于权力是否受到限制。他还认为,在权利受到限制的自由国家里,社会的变革会较为顺利和容易,较少采取暴烈的行动。

边沁根据功利主义提出了改革建议,如废除英国上议院;实行普选制;改革立法原则,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原则代替注重惯例、传统、习惯等的历史原则等。

上一篇:综合会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3000字下一篇:技术员考试题37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