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治思想的比较

2022-09-15

第一篇:中外法治思想的比较

中外婚礼的习俗比较

作为一名婚礼工作者,我想来谈谈中国与国外在婚礼仪式上的习俗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首先先谈一下中国的婚礼

婚通昏,我们的祖先选择黄昏时间进行婚礼,正是符合天人合一,阴阳渐替,古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因此婚礼一定要着汉服,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

一、

1、中国婚礼--传统婚俗之说媒: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 “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2.汉民族的婚礼形式:周代有一整套婚礼仪式。据《仪礼"士昏礼》规定,媒聘婚有六道程序是为六礼。包括: 1)纳采:男家清媒人到女家说亲,得到女方应允后派使者送上雁作为礼物,向女家正式提出缔婚要求。

2)问名:男方使者问女子生母之名,以分嫡庶,并问女子名字、排行、出生年月,以用占卜。

3)纳吉:男方占卜,获吉兆后派人带着雁到女家报喜,行纳吉礼后,婚约正式确定,凶兆则无须纳吉. 4)纳征:亦称纳成,向女方送聘礼。

5)请期:男方占卜选好结婚吉日后,征求女方同意。 6)亲迎:到婚期,新郎乘黑驱车亲往女家迎娶。

这一套纷繁复杂的婚礼程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映射出我们民族的智慧。 3.婚俗礼节的含义 1)新郎亲自前往娶亲 一是重视夫妻感情;

二是对女方的尊重与保护,同时便于应对娶亲路上可能出现的意外; 三是运用天地、阴阳、刚柔的理论,主张先天于地,阳先于阴,刚先于柔; 四是抢劫婚时代的婚礼风俗遗存。新郎是抢亲的发起人。

2)新娘哭嫁:最初是由于被抢感到恐惧流泪,后来形成了一种婚俗,代代相传。封建时代哭嫁是不满于包办婚姻,在婚姻恋爱自由的时代,哭嫁是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依依不舍。 3)新娘的红盖头:相传汉魏时期,战争连年不断,民间娶亲根本无法照正常仪式进行。出于安全考虑,婚事一说定,便用红纱巾将新娘的头蒙上,新郎将新娘接回,到家后揭开红纱巾拜见公婆。新郎和新娘便成为合法夫妻。 另外,从美学文化角度看,红色喜庆热烈,合于婚礼的气氛。红盖头对于新娘除了遮羞以外,既可表现了新娘的含蓄朦胧美,又可诱发人们对于新娘种种美的想象。 4)结发夫妻:

一是结发就是束发的含义。古时候男女幼童是披头散发,到成年时才把头发束起来。男子20加冠,女子15岁及笄。刚一成年就结婚的夫妻成为结发夫妻。

二是古代女子许配人家后,便用一根丝绳把头发束起来,表示自己有婆家了。到举行婚礼时,由丈夫亲手解下头绳。这种被称为结发。

三是新婚时男女双方各剪下一绺头发,结在一起作为夫妻恩爱的信物。

5)交杯酒:喝交杯酒,古时叫作合卺之礼。卺,是用葫芦作的酒具。每逢娶亲,人们便将大小适中葫芦从中间锯开,成为两瓢,瓢里装上酒,新婚夫妻举杯共饮。饮后将两瓢合二为一,谓之合卺。

6)撒帐:撒帐是我国传统婚礼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北方称撒帐为撒核桃枣儿,南方则称作撒五子。

7)闹洞房:群婚向个体婚过渡时期,那种恣意的与女子发生关系的行为得到禁止,为解决集体占有和个体占有的矛盾,通过闹房的方式化解人们的情欲。

8)听房:即是在新婚之夜,新婚夫妇的亲属或邻居偷偷在场外倾听新房里新郎新娘的动静,包括语言和行动,中心是偷听新婚夫妇第一次性生活是怎样进行的。

二. 西式婚礼

1、中西婚礼区别

西式婚礼是神前的婚礼,中式婚礼是人前的婚礼。西式婚礼庄严肃穆,中式婚礼喜庆热闹。中式婚礼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西式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中式婚礼仪式繁复西式婚礼仪式简洁。现代婚礼中保留了西式婚礼简洁的特点。中式婚礼举办场合随意,西式婚礼场合限制在教堂。

2、结婚戒指的由来

戒指的由来据传是中国唐代唐太宗的独孤皇后所创,是在自己每个月不方便时,套上一枚戒指,告诉皇帝此时不可行房。结婚戒指据传是始于1477年,迈士米尼结识了玛丽公主,且为公主的美丽和优雅动人所折服。虽然他明知玛丽公主已许婚给法国三储,但痴情的迈士米尼还是要向公主一表自己的爱慕之心。于是他便专门打造了一枚雕刻精细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公主。玛丽公主最终为迈士米尼的真诚所打动,答应与其结为伉俪。自此,以钻戒为信物便成为了西方婚礼的传统。

3、婚纱为何是白色的? 在西方,原本女孩出嫁的服装颜色是没有严格规定的。直到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订制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由此,白色婚纱便成为西方婚礼的正式新娘礼服,直至今日。按此以后的西方婚俗,婚纱只能是白色的,只有再嫁妇女才选择其他颜色,以示与初婚的区别。

4、西方婚礼新娘身上一些“特别”的东西(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something borrowdan,something blue)

(1)、一点旧的东西。这样东西必须是一位有着幸福婚姻生活的女士提供的,寓意着幸福生活从此相传。

(2)、一点新的东西。当然是指新娘的礼服和鞋子了。当然,按西方的传统,新娘自己制作礼服是不吉利的,在到达新婚典礼现场之前,被新郎看到穿着婚纱的新娘也是不吉利的。 (3)、借来的东西。新娘身上借来的东西需是金质的,寓意将来能有好的财运。 (4)、蓝色的东西。有的新娘系一条蓝色的丝带或饰物,因为蓝色象征谦虚、忠诚和坚贞的爱。

5、抛捧花的意义

西方婚礼在酒宴结束后,新娘要将手中的捧花抛向身后未婚的女性,以祝愿得到此花的女性即将成为下一个新娘,步入神圣的婚礼的殿堂。与此意义相同,也有新郎取下新娘的吊袜带,抛向身后的未婚男子,得到者将寓意其成为下一个新郎。

6、庄严而神圣的时刻

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因此婚礼大多在教堂举行。由牧师或神父为新人祷告、证婚,则是整个婚礼过程中最为庄严而神圣的时刻。

美国新人的婚礼既是一个法律程序,又有其社会意义。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因此每一个州的关于婚姻的法律要求均有不同,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申请登记结婚者的年龄必须年满十八岁且双方没有血缘关系。新人需向他们居住的地方政府申请登记结婚。取得结婚证书后,由新人自己决定是由法官、牧师、神父还是教士来主持他们的婚礼仪式。婚礼仪式结束后,照例有婚宴和舞会。欢娱场面结束后,新人便要开始他们的蜜月旅行。此时,亲友们往往会跟新人搞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设一些障碍,如在汽车挡风玻璃上涂一些东西,迫使新郎下来擦车,或在汽车后面挂上一长串空罐头盒,使汽车开动后后面叮当带响。 法国新人的婚礼布置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的,从布置现场的鲜花,到新娘的服饰,以及其他的布置装饰,通通是白色的。法国人认为白色是纯洁无瑕的颜色,以这种颜色来装饰新婚典礼,喻意婚姻是纯洁无瑕的。 英国新人的婚礼大多在正午举行,仪式结束后会有午餐会,称之为“新婚早餐”。英式婚礼结婚蛋糕的顶层被称作“christening cake”,这层蛋糕新人按习俗会保存到他们第一个婴儿出生。

德国的新人会被红色丝带和花环拦在他们举办婚礼仪式的场地以外,只有新郎掏“红包”或通过机智问答以后方可被放行。德国人也会“闹洞房”,只不过是在婚宴过程中。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是,德国婚礼的高潮是宾客纷纷将碟子摔碎,以示庆贺。

总的来说中西方婚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婚姻是神圣的,是高贵的,是圣洁的,是不容侵犯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西式婚礼同时很多的外国人选择了中式婚礼,这是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全球化,更好的利于我们交流沟通、分享。

09国际汉语教育

姓名:窦海巍

学号:092108003

第二篇:中外零售业态的比较分析

各种零售业态发展的中外比较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迅猛。加入WTO之后,外国的零售集团也纷纷过来抢滩。在各种因素影响与相互作用下,我国零售业态呈现多样化,发展迅速等特点。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零售业态现状和面临的形势,然后从竞争力上同外国零售业态比较分析得出我国高度警觉和重视,必需积极应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和促进我国零售企业快速、健康、将来持续发展做简单地探析,即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零售业态发展中外分析

一、我国零售业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003年,我国的GDP总量为1.4万亿美元,其中批发、零售、餐饮业的贡献度为7.7%.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达到15%以上。我国流通业对GDP的贡献明显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二)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流通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共有约85万家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4736万人。其中中小流通企业约占全国流通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实现的销售额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以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近2.6万家,100多家流通企业股票上市,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的内贸流通企业超过20个。从数量上看,我国流通企业已经具备较大规模,但放在全球背景下看,我国流通企业全部是中小企业,流通方式落后,竞争力弱,发展后劲不足。2003年财富500强中最小的专业零售企业(toys“r”us)营业额为115.7亿美元,而我国规模最大的流通企业百联集团零售部分营业额为485亿元人民币,仅是toys“r”us营业额的1/2.

(三)外资进入速度加快,行业竞争日益国际化。目前,世界零售企业50强,已有70%在中国抢滩登陆,截止2004年6月,外资商业企业268家,店铺数4502个。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已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正加速在大中城市的全面扩张。2003年,家乐福在中国有分店41家,销售额达134亿元人民币,在2003年全国前30名连锁企业中名列第5;沃尔玛在我国已开设了33家分店,2003年销售额为58.5亿元人民币,计划今后5年内达到500家连锁店;麦德龙集团到2003年底在中国已建成18家商场,年销售额56亿元人民币,2005年计划超过30家。百安居、吉之岛、易初莲花和好又多等外国零售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大幅度地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新兴业态的营业额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已接近甚至超过50%.

二、竞争力比较分析零售企业竞争力是指零售企业将人、财、物等资源动态组合并加以运用和管理的能力,经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最终上升为企业文化,主要体现为快速扩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营销技术能力、财务运作能力、品牌价值能力和人才聚集能力等方面。

(一)快速扩张能力。经营规模、资金实力、增长速度是反映零售企业扩张能力的主要指标。2003年,我国前30家连锁企业销售额共2704.2亿元(其中包含外资连锁企业销售额495亿),约为麦德龙销售额的1/2,家乐福销售额的1/3,沃尔玛的1/8.2003年沃尔玛的总资产达到947亿元人民币(约合7837亿元人民币),国内最大的流通企业百联集团总资产340亿元,仅为沃尔玛的4.3%;沃尔玛不仅总资产和经营规模大,而且增长速度快,2003年其销售收入是华联超市的504倍,其同比增长率达到12.27%,高于华联超市9.85%的增长率2.69

个百分点。虽然目前我国大型流通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零售企业的快速扩张能力有所提高,但与外国零售企业相比,其快速扩张能力差距还很大。

(二)营销技术能力。中国零售企业的营销技术能力较外国零售企业仍有较大的差距。中国零售企业单位面积营业额平均约为2.1万元/平方米,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50%;人均营业额平均约为67万元/人,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40%.郑州亚细亚、福建华榕、日本八佰伴、美国凯马特等企业失败的教训表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不断提高营销能力的基础上的。中国零售企业在运用价格促销、陈列促销、广告促销、服务促销、敏锐捕捉市场需求等营销技术能力方面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三)成本控制能力。2003年中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平均值仅为9%,而外国零售企业的则达到了24%,差15个百分点,表明中国零售企业的采购成本、物流配送成本的控制能力较国际领先水平差距很大。从中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分布情况来看,毛利率低于5%的占了30%,5%-10%的占了35%,10%以上的占了35%,分化形势非常明显;而外国零售企业中,毛利率在20%以上的占80%以上。

(四)财务运作能力。从内部融资能力来看,中国零售企业利润总额的平均值为1.5亿元,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均值的0.7%;利润率平均值为1.2%,较外国零售企业的3.7%低了2.5个百分点。资金周转率方面,中国零售企业为4.24次/年,而外国零售企业为6.25次/年;流动比率的均值中国零售企业为0.93(流动比率反映企业可变现资金的流动速度,一般标准为1),外国零售企业1.01.说明中国零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重资金周转的问题,商业风险增大。

(五)人才聚集能力。中国零售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属于经验型人才,其比例在85%以上。这一部分人在经验积累上是足够的,但受到文化层次、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上升空间已经有限,应对新一轮的国际化竞争显然力不从心;而外国零售企业中,各主要部门都部署了一批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国际性人才,在起跑线上无疑就占了先机,如麦德龙集团十分注重国际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管理人员国际之间流动性较强,为全球扩张准备。另外,在人才的争夺中,中国零售企业也明显处于劣势,外国零售企业凭借其优厚的待遇、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企业氛围已率先赢得求职者的青睐,这反过来将加重中国零售企业高级人才短缺的矛盾。

(六)品牌价值能力。外国零售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5%,尤其是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大零售巨头的商誉已接近100亿美元,而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华联超市,按照总资产5%的比例计算,无形资产只有0.6亿人民币,差距不言自明。事实上,自1995年家乐福登陆中国至今,其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并随着扩张趋势在不断强化。而在国内市场中生存发展多年的中国零售企业虽培养了不少区域品牌,但全国性知名品牌甚少,而且还没有培育出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国零售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强大的采购能力、物流配送和信息管理水平是我国零售企业短期内难以赶上的。尽管目前外商(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不到5%,尚未对我国零售企业造成大的影响,但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发展势头必需引以高度警觉和重视,我们必需积极应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和促进我国零售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大型流通企业。目前,我国大型零售

企业的资产、销售、利润水平不到国外零售巨头平均水平的3%,我国现有的连锁商业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的店铺数为17个,与4688家分店的沃尔玛、10400家的家乐福、26000多家的伊藤洋华堂等国际大型零售企业相比,差之甚远,这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不适应。政府要运用WTO的规则更好地促进我国零售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努力实现低成本扩张,促进企业集团化发展,提高市场集中度,减少市场无序竞争,争取用5至8年的时间,培育出15至20家可以和外国零售企业相抗衡、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零售企业。

(二)给予企业必要的政策支持。中国零售企业的平均利润总额不及外国零售企业的1%,利润率比外国零售企业低2.5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内部资金积累能力较差,企业扩张需要从外部大量融资。财务资源的匮乏将进一步阻碍中国零售企业的做大做强。近年来零售业利润微薄使得众多企业内部融资举步维艰,而行业竞争的不确定性和国际巨头的强势进入,又使得外部融资的难度加大。要积极研究政策措施,充分运用银行、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和多种金融服务手段,引导和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突破财务资源的瓶颈。

(三)引导企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国的零售企业正处在快速成长期,规模扩张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企业的规模扩张,一定要建立在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经营模式成熟、企业文化完善、管理团队优秀的基础上。但在目前中国零售企业在成本控制、营销、财务运作等核心竞争力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应先做强再做大。因此,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有能力的内资大型企业集团可以选择规模扩张,但中小企业应多关注盈利率,而不是市场占有率。否则,企业的规模扩张之日,很可能就是走向衰落之时,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四)重视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人力、品牌资源是制约中国零售企业发展的另两个瓶颈。中国零售企业长期以来缺少吸引、培育和激励高层次零售人才的机制,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企业内部掌握现代零售知识的高级人才比较匮乏,在参与国际化竞争时处于明显的劣势。我国流通企业要加强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和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做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同时中资零售业的集中度较低,缺乏有品牌号召力的大型企业,这使得家乐福、沃尔玛等巨头在登陆国内市场后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品牌优势迅速赢得市场。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关于零售企业知名商号及商业老字号的保护措施,流通企业要加强品牌整合、品牌保护、品牌培养,挖掘和发挥品牌资源。

第三篇:中外医患关系的比较研究

【摘要】

完美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前提,也是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大环境中,传统的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医患纠纷日益增多,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医患兵戎相见的地步。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在对医患关系现状和现有医疗纠纷的调节途径进行分析研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传统社会文化,不同的伦理道德体系,不同的法律体系,但是救死扶伤的医学科技是相同的,关爱生命的医学信念是相同的,合作信赖的医患关系是相同的。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探讨中外医患关系调节方法的异同不仅有助于交流,也有助于在跨文化研究中保持宽容和尊重的态度。 【正文】

我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医疗保障制度还处于改革探索阶段,这些导致了医患关系的不稳定和不确定,使得医患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紧张时期。与此同时,医事法律调节手段的不健全,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不能及时合理的解决,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就中外医患关系的现状做一些比较分析。

一、我国医患关系的不稳定状态

中国的医疗保健制度正在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向调整,目前处于一种过渡状态。而植根于医疗服务之中的医患关系也必将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和影响,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这其中有争议,有冲突,有矛盾,也有困惑。首先,医患关系的定位存在争议。患者究竟是不是消费者?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之间应该是合同关系、消费关系,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处理医患关系。医院是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患者因生活需要(即生病)接受服务就是一种消费,只是与购买、使用商品消费有形式上的区别,而无实质上的差异,因此患者当然就是消费者。另一种观点认为:把医患关系视为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是不公正的,医生要用自己的知识和仁慈解除患者的痛苦,医患关系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关系。而且“救死扶伤”不是一种等价交换,医院在患者没有钱的情况下,也必须给予患者救治。患者不应是消费者,医疗服务也不是商业消费。如果把医疗服务视为互惠互利、等价有偿的商业消费,这就违背了医学人道主义的原则。许多人仍坚持认为医患双方应是平等的,不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也不是医者对患者的恩赐。其次,医疗卫生单位面临求利与尽义的矛盾。医学目的是为人民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社会主义医院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它应以尽义为宗旨,而不能单纯以求利为目的。但是,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医疗卫生事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中,既有商品性的一面,又有福利性的一面,这二重属性使医务人员陷入被动的两难境地。为了自身存在和发展,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必然要讲求经济效益。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背离医学的目的和宗旨,就会产生“见利忘义”、“舍义逐利”的不道德行为,从而损害正常的医患关系。第三,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矛盾。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福利性,要求医疗卫生单位必须以社会效益为主,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用较少的卫生资源提供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使有限的经济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必须按市场价格购进药物、设备,对比之下,医疗收费价格普遍偏低,医疗服务的不等价现象表现的较为突出,诊疗收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这就迫使医院经营管理中,大多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目标,造成短期行为,如忽视设备的维护、更新,设备超负荷运转,忽视人员技术培训,忽视医务人员道德修养等,从而不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也直接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第四,竞争与合作的矛盾。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质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医院。一方面调动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医务人员的知识、智能、工作经验、基本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存有差异,因而在严格执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根本原则时,必然会存在收入上的差别,由此也会使一部分人产生“不平衡感”,导致医务人员之间不能协调、合作,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患者。第五,医患双方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本应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密切配合。但受整个社会风气影响,目前一部分医患人员互不信任,互相防备,产生了信任危机。有的医务人员对医学救治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是“只要有1%的希望,也要实施抢救”,而现在可能是“就是有99%的希望,也要慎重考虑”,致使抢救难度较大的患者时,为了避免麻烦,仅仅满足于按常规处理,可做可不做的手术就不做,结果是使患者有可能失去抢救的机会。此外,“防卫性治疗”呈上升趋势。如:感冒病人也要做CT,以防有病没有查出来,医生担当漏诊之嫌;医生“优选”的手术方案往往是最昂贵的方案,结果导致医疗成本猛增,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对医学道德建设既具有正效应,又具有负效应,其两重性深深影响着医患关系及其道德调节。进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后,人们的商品意识、经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这是具有积极性的一面;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抬头,奉献精神弱化,这又是消极性的一面。一方面,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医院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更新设备,加强科技进步,改善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诊断率,大大造福于患者;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医德观念有所削弱,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有所淡化,职业责任感有所衰减,个人利益观念增强,对患者利益,医院总体利益有所忽视。

二、国外发达国家的医患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民在医疗卫生方面通常享有较高的社会福利。例如,20世纪下半叶,英国首先宣布建成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即实行了对所有居民提供免费的综合卫生服务,费我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医疗保障制度还处于改革探索阶段,这些导致了医患关系的不稳定和不确定,使得医患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紧张时期。一方面,在社区医疗服务背景下产生了“社区医生与本区患者”的新型关系。在英国,实行的是社区化医疗服务,每一社区都有自己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S。CHS承担全体居民的各项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包括: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意外伤害的预防,疾病的初级诊疗和持续性照料,慢性病的管理,社区的现场急救医疗,社区、家庭的护理,妇女产前、产后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重点人群的疾病筛查,社区康复,健康教育的咨询指导,计划生育指导,协调和指导有关护士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等。每个中心一般覆盖1万名左右的居民。社区实现全科门诊,但若有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找到医师。除全科门诊外,还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及诊疗、防治需要,开设一些专科门诊。正是靠这种完善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造就了“社区医生和本区患者”这一新型医患关系,使患者的利益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也使医务人员增强了责任感,从而使传统的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另一方面,产生了全科医生GP与患者的关系。在英国,每一位英国居民都可在自己选择的社区GP处注册,并与之建立稳定的医疗保健关系。GP是由患者精心挑选的,他负责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健康,为家庭中每一个人提供从小到老的全程医疗服务,其核心是服务终生和服务会员。家庭每一个成员的健康和疾病都由固定的专职医生详细记录备案,以便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一般情况下,居民生病会先找自己的GP(急诊除外)就医,当GP不能确诊或治疗时,再由GP联系转往其他医院。根据政府有关规定,GP由国家发给全额工资,个人收入与给病人开处方、检查等诊疗服务量无直接关系。GP通过与卫生局签订合同,才能得到在他的区域注册居民的全部医疗经费,并全权保管和使用,为居民提供24小时肘初级保健服务。因而GP是患者医疗经费的“管家”,是患者健康的“守门人”,被称为“持资GP”。“持资GP”替病人选择就诊医院、科室及专科医生,为病人提供最合理、最有效的卫生服务,这样有助于提高诊疗效率,减少病人在医院的候诊时间,同时也有助于与患者创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中外医患关系现状的主要差异

一方面,中外医患关系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我国正在努力地进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与推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却不能同日而语,这是由经济势力所决定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起步不久,在经济运行轨道中,人们的商品意识、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在经济利益指挥棒的驱动下,医患在求利还是取义的选择中常常不知何去何从。此外,我国现阶段医疗资源相对贫乏,且存在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医保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这种总体上的需大于求,导致医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不好,特别是以医谋私,严重伤害了医患情感,导致医患矛盾。因此,我国的医患关系存在着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双重性。而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二百多年的经济磨合,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患关系。人们能够在发达的经济和现代文明的背景下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加之相关法律比较健全,使医患双方受到必要的制约,医患关系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因此,正如市场经济有其发育程度区分一样,医患关系也有其发展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外医患关系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中外解决医患关系矛盾的方式不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法制建设的完善化程度不尽相同。目前,我们正处于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体系的过程中,整个医疗卫生法律体系也不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下,医患关系缺乏充分的法律保障和维护。医患之间出现矛盾后,往往表现为法律观念的淡漠,即使使用了法律武器,更多的是无奈的选择,目的是威胁对方,而非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国外自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后,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法制化、契约化的社会。近四百年的发展过去了,已建立了相对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医患矛盾的解决,首选的是法律调节手段,患者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法制健全的国外,通常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医事法律调节体系,例如在英国,有医疗意外处理保险、医生责任保险、医疗民事赔偿制度、侵权制度、独立医疗意外鉴定委员会、医生问题的公众监督委员会。通过这个系统,大多数医疗纠纷没有进入司法程序就被解决了,小部分通过保险索赔和侵权诉讼得到最终解决,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联手普遍实行医生职业风险社会化,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患者可直接从保险公司领取经济赔偿,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直面冲突,对医生个人和医院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通过以上的对比研究,我认为要处理好当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就要在管理层加快体制、法规建设的同时,作为医生和患者应该加强沟通、相互理解,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医患之路,即医生在看病的同时,要加强与病人的感情交流,努力和病人作朋友,如此会减少一些纠纷。当然病人也应该理解大夫,一组大夫要管好多病人,不太可能把所有病人都当成上帝来对待,病情复杂的病人自然看得多一些,病情较轻的看的时间也会少一些。而媒体应该做的是不要激化矛盾,应该把少数大夫收红包、吃回扣,以及某些医院乱收费这样的纪律性问题与医院、大夫的医疗整体质量区分开来,对于纪律性的问题如果有理有据,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司法机关反映,而不要因此就说医院或大夫对病人不负责任,从而动摇患者对医院和大夫的信任。

总之,在处理当今“医患关系”这一问题上,我认为疏导比争论更重要。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医患之间关系紧张,对医对患都不利,但最终受害的是患者。因为患者不相信大夫就很难配合检查和治疗,大夫人人自危,会造成治疗中强调安全性而忽视彻底性的倾向,这不仅会使病人一个病需分几次看,甚至长期难以治愈,也使医学难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金兰,王小玉.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 104-105. [2]高勇.改革中的美国医疗纠纷诉讼[J].医学与社会.2000,13(6):53一55. [3]杨同卫,路文涛. 国内外医患冲突研究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15):46-48 [4] 李大平.医患关系的利益冲突与平衡[J].医学与哲学. 2005,26(4):42 - 43.

第四篇:21世纪中外行政体制的比较

二十一世纪中外行政体制的比较(中美日)

系别: 电信系

班级: 电子政务

学号:200992101023

姓名:马康铭

老师指导:李喻

行政体制自国家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地升华,进入21世纪,人类的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行政体制也有新的变化,我们今天就拿中国,美国,日本这三个国家的行政体制的阐述与比较,来理解世界主要的几种行政体制的之间的异同,更好的体会其中的区别。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利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域,目前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省——是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至今已有

六、七百年的历史。目前共23个省区,自治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域。直辖市——即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是人口比较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 特别行政区——为“一国两制”的实施,宪法第三十一条专门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属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省级行政单位下面为市级行政单位,中国目前有市级行政单位332个,其中地级市265个,18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县级行政单位是中国地方二级行政区域,是地方政权的基础。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工农区、林区等县——作为中国基础行政区域,始于春秋时代。秦统一六国后确立了郡县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县下辖乡、镇。自治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级行政区域。旗·自治旗——旗是中国相当于县一级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聚居的行政区域。旗原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自治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内另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的相当于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特区——是工矿企业特别集中的县一级行政区划。林区——是县一级行政区划。

从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行政体制的特点,自上而下,上到国务院,下至村委会, 统一的领导核心,各级行政单位之间有这密切的联系,一级管理一级,行政级别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县处级、乡科级。从而形成了我国基本的行政体制。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是美国所创立的行政体制确实在全世界有典范意义的,美国的行政体制为典型的联邦制,其特点在于: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这些机关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在此前提下和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联邦成员的国籍:联邦是国际政治的主体,外交权属于中央政府,但在宪法的范围内,联邦成员也可以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以美国为例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相互制约。比如各州都拥有很高的自主权,如立法权,州的权利(联邦不具备):调控州内贸易

制定地方性法规

管理结婚和离婚 设立选区以及 公共教育体制,联邦与州在各自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利,联邦不能任命州政府官员,考核其施政。三权分立的意义:避免独裁者的产生,三权分立体制,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美国第一级行政区划为州,正确来说,州并不是国家下设的区划,而是由这些州联合组成国家,因为美国为联邦制,跟其它联邦制国家一样,其一级行政区拥有很大的主权。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多项裁定,各州与中央联邦政府均有司法主权,但中央联邦政府受到美国宪法的约束,而各州则有相当大的司法主权,但前提是不违反两项原则:

一、其主权不能凌驾于中央联邦政府及美国宪法;

二、其自行制定的州宪法权限不能超过国家整体主权。

各州行政区划多分为州直属及地方所属,而在层级方面有三级区划也有二级区划。州直属的机构如统计局、监理所及公共卫生所等单位,地方政府则为郡,相当于部份国家的县,通常各郡会在下设不同层级的区划,在中西部最常见的是设镇区。在某些州,如在密歇根州,其州立大学拥有一定自治权限,有时州立大学获得的自治权过于夸张,使得其地位在行政与立法方面相当于一个郡,甚至于超过。在某些州,市独立于乡镇,且有时也独立于郡,如弗吉尼亚全部为市。市是半自治体,其本质类似古时的城市国家架构。今天,美国共分10大地区、50个州和1个直辖特区,共有3042个县或郡。

日本这个国家在当今世界上拥有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回顾点近现代历史,在无论在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的角色,还是在60年代末资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崛起,到现在满街道的丰田车,佳能相机。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名族,当然我们今天是以行政体制的角度来带领大家看的,明治维新结束了黑暗的幕府统治,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的行政体制是君主立宪政体,日本现在的行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也是明治维新时确立的。日本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天皇为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也采取三权分立的体制,国会,参议院,众议院,最高裁判所,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天皇没有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宪法没有赋予君主任何权力的君主制国家。 主要原因是日本二战战败国,和平宪法所规定的。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日本全国分为47个一级行政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部份市因人口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而被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县下的行政区划为市町村,此外还有郡、支厅、区、特别区等行政单位。府相当于中国的中央部门,而县则相当中国的省级单位。日本全国还大概分成几个大的地区,如“关东”、“东北”、“信越”、“北陆”等,东京属于“关东”地区,新澙县则属于“信越”地区。这几个地区中还有一个叫“中国”的地方.这是日本的行政区划,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发现日本的首相更换的频率是十分的大,这和其政治体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日本有五大党派,彼此各有主张,首相在某个方面处理不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触犯某集团利益,招致反对声浪。日本是个尚武的国家,相信武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其柔道功夫,世界一流,因此政界人士在发生争执时,哪怕面对全国观众,多次动粗打架,一展柔道功夫,以示对国粹未敢忘怀。因此,日本首相心理压力较大,这就是为什么日本首相总是紧绷着脸的原因了。本质问题是因为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选取产生,而是由政党提名国会参议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一般而言,国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一职,民众支持率太低,这直接影响到政党的席位,首相就不得不辞职,再加上日本现在情况不太好,失去的十年在向二十年发展,首相上台短时间无法改变现状。民众的期望值和忍耐度太低所导致 在了解了中美日三国的行政体制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不难得出三国在行政体制上的差异 首先从社会制度上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美日的社会制度则为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这是本质上的区别,我国的最高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利机关,美日则同为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但是美国是联邦制,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在二战以前日本天皇享有最高的权利,二战后天皇作为国家象征保留了下来。美日都有国会 参议院,众议院,最高法院等,相互的制衡。中国的是国家主席,有最高人大选出。只是个国家机构,代表整个国家,一般兼任军委主席,那就有这很大的权利了,国务院总理主要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美国总统作为国家的领导人,4年一届任期,由两党通过全国大选出来,还兼任这武装部队总司令,不对国会负责,日本则是首相,与美国的不同的是,日本首相事是由各党派共同的选出,谁出了问题,就得下台。类似“轮流坐庄”。也是日本影响日本经济外交的一个因素,美国的国务卿类似于我国的国务院总理,我国国务院下设各个部委,美国也是如此,日本的的中央下设12个省,和中美的不同,日本叫**大臣。中国是省县乡的三级行政体制,都必须严格服从级别进行行政管理,统一在中央的领导下,而美国则是州—郡(县)的行政体制,州有很大的权利,如一定的外交独立性,这点是中国的省所不具备的,日本是市—县乡的三级,这里和中国的区别是市相当于中央的部委,先则相当于中国国的省。中国的人大代表相当于美国日本的议员,但是本质是不同的,中国的人大代表是各级人大通过群众选举出来,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美日的议员则是代表着不同党派,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这是最大的不同。地方的行政上,都是层层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如美国的市长同总统一样,都需要竞选,这是烧钱的政治,而我的干部提拔则主要看官员的资历,政绩。美国知名影星阿诺德.施瓦星格从政当选加州州长,在这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我们则基本可能看到那个中国艺人出道后,直接担任省部级领导干部。

中美日三国同为直接上当今重要的国家,在世界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我们在这进行对其行政体系进行比较,看出了世界当今行政体系的大体情况,是从宏观上进行了阐述,在这里并不是要说谁的制度更加优越,更好。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决定自己发展道路。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到别国上,相互了解,坦诚相待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的构建和谐世界!

第五篇:中外公务员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公务员及公务员制度概述

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制度是指现代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科学挂历而建立的一套法规和制度体系,是国家为实现其政治和行政目的而建立的制度。

(一)中外公务员的涵义及范围

1.公务员的涵义

“公务员”一词,是从外文“civilservant” 或者 “civilservice” 翻译过来的。英文原意是“文职服务员”、“文职仆人”,有人直译为“女王的仆人”,有人意译为“文官”,有人译为“公务员”,也有人译为“文职公务员”。美国称为“政府雇员”;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文官”,战后改称为“公务员”;法国直称为“公务员”;联邦德国称为“联邦公务员”或者“联邦官员”。 在我国,1993年10月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概念正式形成。2005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担负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我国公务员具体包括以下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各级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部分社会团体机关的工作人员,但上述部分社会团体中的工勤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2.公务员的范围

在中国,公务员的范围分为以下4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和其他类公务员;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的公务员;职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在外国,公务员的范围大致分为以下3类。大范围,这种划分把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各级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国立学校及医院、事业等部门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统称为公务员。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务员范围基本属于这种类型。中范围:这种划分只把国家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统称为公务员,公务员中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文职人员及军事人员。美国和德国的公务员范围基本属于这种类型。小范围:这种划分把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在政府机关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才称为公务员,公务员不包括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总理、大臣、政务次官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包括司法人员和军职人员。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公务员范围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二)中外公务员制度的涵义及特征

公务员制度,作为与现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发展相适应而形成的政府人事管理制度,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很快的传播和推广。所谓公务员制度,亦成为文官制度,就是指通过制度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始于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国家行政机关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其后,又相继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规以及实施细则。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人事制度向现代化公务员制度的转变,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以《条例》为主导,由近40个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为配套的公务员管理法规体系。其特点在于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具有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具有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和具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对世界其他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文官

制度起源于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分离,英国政府颁布的两个枢密院宣告了文官制度的建立。美国文官制度是在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调整、改革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克服管理制度中的腐败现象是美国建立文官制度的直接起因,《彭德尔顿法》奠定了美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早在1700年就在军队中采用竞争考试方法任用军事法官。德国文官制度在18世纪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19世纪中叶,德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政府职能扩大,1879年,德国政府通过立法,规定了行政人员的考试标准。1918年8月修订魏玛宪法,规定:“官吏为全国之公仆,不是一党一派之佣役”。同时,在考试任用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政府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区别开来,从而确定了德国公务员制度。法国公务员制度,从开始建立到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整体上看,由于法国政局长期动荡,封建复辟与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非常激烈,官吏任用形成了“恩赐制”与“分肥制”的交替,官场迎利舞弊和任人唯亲很严重,中下级公务员对此强烈不满并进行了长期斗争,直到1946年10月,国民议会才讨论通过了《公务员总章程》,使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公务员制度。在日本,近代官僚制度始于明治维新。二战前日本的官僚制度实际上是日本天皇独裁专制的统治工具。“二战”日本失败后,社会混乱,经济崩溃,在国内外、特别是美国占领军的压力和要求下,按照政府管理必须遵循民主和效率的原则,提出了改革日本公务员制度的7项具体原则,在1947年10月公布实行《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该法规定了日本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各项基本准则。

(三)中外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和法制原则,是中外公务员共有的4项原则。

政务公开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公开范围的程度,则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现代各国公务员制度最基本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录用公开、晋升公开。公平原则主要体现在录用机会均等、晋升机会均等、享受的待遇均等、比例公平和比较公平。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公正原则,具体表现为公务员制度运作过程的公正,包括:过程的规格性、过程的中正性、过程的充分性、过程的透明性和过程结果的公认性。各国公务员制度公正原则的主要实现途径:通过公开竞争实现公正、通过客观考核实现公正和通过补救措施实现公正。法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国家依法对公务员进行管理、 公务员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国家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中国公务员特有的指导原则体现在四项基本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和德才兼备原则。

外国公务员制度特有的指导原则体现在政治中立原则、两官分途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政治中立原则主要包括公务员不能参加和支持党派活动,不能参加和支持反对政府的活动,不能参加政治性竞选活动。因为受到主权在民、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的影响;为适应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这种政党体制运作的需要。“两官”是指政务官和业务官(或称事务官)。分权制衡,即以权力制约权利,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实现形式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道原则。受分权原则的理论影响,反映在西方公务员制度中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分权、横向分权和三权制衡。

二、中外公务员制度形成的背景比较分析

外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下推行的,是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外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背景分析

一种制度的建立总是以某种思想文化的酝酿和认同为基础的。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民族思想文化渊源,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形成的如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理论、代议民主理论、权力制衡理论等,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平等、主权思想和功利主义原则思想,为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思想条件,是西方国家用以指导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和公务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经济关系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使作为政治体制一部分的公务员制度适应经济关系的需求而变化。

18、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兴起,为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由于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变革当时的官吏制度,迫切要求英国社会组织机构,包括政府管理组织从传统的小生产组织向现代化大生产组织转变,要求政府改革管理体制,增强管理权限,转变管理方式,提供管理技术水平。迫切需要一个既节省开支,又很高效率的廉价政府来保护和发展经济。

西方随着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和选举制度的发展,导致政府职位的激烈竞争,大选后上台的政党大批更换政府各种人员,极大的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导致腐败发生。出于稳定政局、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愈要求从事专门事务的官员职业固定,而不随着政党的进退而变动不羁。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中叶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公务员制度。可见,西方文官制度是资产阶级政治关系、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必然产物,是适应资产阶级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时代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新官僚吏治的重大成果。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背景分析

中国古代官员制度源远流长,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并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在对官吏的考试、考核、晋升、奖惩和退休等方面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办法。对世界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是文官制度的创始国。但当我们试图将优良的传统、可贵的经验整合成一套体系完整、更能与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相一致的制度结构时,我们恰恰缺少一个以立法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框架。所以,当我们睁眼看世界时,发现一个已形成100多年、并为当代大部分国家使用的、在许多方面反映人事管理,特别是现代人事管理共同规律的制度框架时,大胆地引进,并批判性地进行改造、利用,就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但实际做出这一选择是不容易的。引进、改造、消化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这点可从公务员法规拟制过程的漫长、艰苦中看出。

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干部的录用、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但是,所有这些改革都处于试验性阶段。从整体角度来看,一些单项制度的改革往往因为缺少全局的配合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太广,决定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人事部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向实施阶段过渡。人事部从1989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的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部门性试点。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地区性的试点。在此期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案中的一些单项制度,如考试录用制度、亲属回避制度、人事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此基础上,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于1993年10月1日正式推行公务员制度。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

上一篇:支委会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自我介绍面试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