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保融入低年级美术教育

2024-04-28

将环保融入低年级美术教育(精选6篇)

篇1:将环保融入低年级美术教育

将环保融入低年级美术教育

桃花工业园中心校 江洁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美术是小学生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还无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理想时,美术作品是孩子最好的表达感情方式,也是提高孩子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长期以来都被全世界,全人类所关注。保护环境,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保护环境,教育必须先行。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成了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孩子们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在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这对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我感到低年级学生对于美术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下面我就谈谈小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一、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通过对于环境有关的图片、绘画作品进行欣赏,会更直接、更深刻地使小学生受到教育。例如:《美丽的家园》、《鸟儿的世界》等作品。其中《鸟儿的世界》表现了孩子们和一群小鸟欢快得在唱歌的美好画面。在活动中,我先引导小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然后谈谈自己对画面的感受。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有的说:“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有的说:“小鸟跟我们一样都爱唱歌,真可爱”。从孩子们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对小动物的爱。在活动《美丽的家园》中,让孩子们把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破坏的环境图片向对比,更唤起了他们对优美的大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破坏大自然行为的憎恨,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在手工课中渗透环保教育。

手工课及区角活动是小学生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既能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在手工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开展了“变废为宝”的主题,给孩子创造了“变废为宝”的环境,小朋友和老师平时把家里的废品拿到班级里来,渗透到手工及区角活动中。让小学生在活动时,会自己去选择有用的材料,拼拼、搭搭、剪剪、做做、玩玩,孩子们用的蛋壳做成的蛋娃娃、吸管穿成的项链、瓜子壳拼贴装饰画等等,真是漂亮极了。有的孩子把一次性杯子组成了小娃娃、小水桶,还有的孩子把牙膏盒、废旧纸盒粘贴做成了汽车、飞机。雪碧瓶、易拉罐、矿泉水瓶子、做成娃娃、可爱的小动物等等。通过这些手工制作,既培养了小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还使小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用品也能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从而使小学生们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增进了小学生的绿色环保知识。

开展废物利用手工制作活动。在发展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小学生懂得用废物,变废为宝;让小学生收集无毒无害的废物进行制作,使小学生懂得有些废物也可以成为有用品,并使小学生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时教育了小学生不应随意扔垃圾,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在绘画主题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中加之环保教育的渗透,更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得丰富多彩。首先,在绘画中利用电脑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的向小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主题绘画《地球妈妈》这一活动时,我准备了这样的内容:一个流着眼泪的地球妈妈,到处是垃圾,蚊子、苍蝇、蟑螂四处飞跑。看完这张画,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地球妈妈流泪了?”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因为有人破坏了地球,地球上到变得很脏,地球妈妈就伤心地哭了。”我接着问:“怎样才能使地球妈妈高兴起来?”有的孩子说:“大家不要随便丢垃圾,要保护环境。”有的孩子说:“我们来给地球妈妈种上好多树和花让空气变新鲜。”„„孩子们就开始动笔发挥各自的想象画了起来。通过这节绘画活动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并增加了小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小学生爱护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其次,开展环保主题画展“春天在哪里”“美丽的秋天”“小动物的乐园”“让未来的家园更美好”等通过小学生的想象、创造、采用剪、贴、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人物、风景、花鸟的不同,是主题画展表现形式多样,在描绘春天时,红花绿草、蓝天白云、表现大自然美丽风景,鸟儿欢快、自由飞翔、茂密森林、鸟雀共鸣的同时,环保教育就渗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多彩、充满生机。

开展环境绘画主题活动,使小学生不仅自身得到学习、发展,更能使小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从同伴那里获取信息,增长更多的知识与才干。

我进行绘画教育不仅仅只是通过绘画课、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也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环境教育的渗透,更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的丰富多彩。

四、在绘画创作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绘画创作的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创作者的个性行为,融合着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在绘画创作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进行环保创作,能充分开发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对环保措施提出一些新奇、美妙的设想。例如:在命题创作《梦想家园》中,针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现状,引导小学生讨论,大胆想象,表现一种理想的无污染的、环保的世界。在小学生互相的讨论,构思过程中,他们会有种奇思妙想,设想出种种环保措施,让人类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有的小学生画的梦想的家园,针对目前大街上到处是垃圾,设计了会飞在城市上空的“垃圾吸收器”,能把地上的垃圾吸收进去,并转变成新鲜的空气排出来,有的小学生表现自己的家园建在一片大树上,人们站在窗户边就能欣赏到周围的美景,问到清新的花香,有的小学生创造了一种穿梭在城市中的各种“会飞、会跑的环保垃圾箱”,把这些垃圾转换成花,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种花香中。孩子们在创造的过程中,还会滔滔不绝的说出自己的见解。从小培养了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激发了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及环保意识。

再者,还可利用绘画活动中的写生渗透环境教育。写生课是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我会常带小学生们到外面去欣赏美丽的风景,知道美丽的环境能促进人们的健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但有时他们也会看到一些不和谐音符的存在,如乱丢垃圾、工业污水、烟囱冒黑烟等与自然景致极不协调的景象。通过直观的对比感受,使小学生主动意识到创设一个美丽环境的重要性,必须人人从小养成爱护 环境的良好的习惯,使小学生进一步增加环保意识。

五、美术活动渗透环境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1、要遵循美术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渗透环境应该是恰当的,有机的,自然而然的,不能生搬硬套。美术教学和环境应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它是一个整体,不能将这两方面分裂或对立起来,应是让小朋友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

2、注意不应反客为主的原则。美术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和单纯的环境教育课,环境教育仅仅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是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如果把环境教育的时间花得太多太长,这可能完不成《小学生美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在美术课中应把握准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

3、遵循教师教育,小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三种教育形成巧妙有机结合的原则。在环境教育中,教师的教育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应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环境知识素材,这样就能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课堂中让孩子把自己收集的环境知识都讲出来,就可起到相互教育的作用。这种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形式,往住比教师的教育效果还要大。

总之,从学生感兴趣的绘画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寓教于乐”的环保绘画教育活动,对丰富小学生的环境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生活的家园也会变得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人们也会由内至外地变得更美,人类社会也将更协调、更和谐。

篇2:将环保融入低年级美术教育

——《成长册》“思想道德”篇之教学体会

贵阳市民族中学 龚 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而人类来到地球的同时,也把污染带进了自己的家园。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不断恶化,从而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活条件,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生存。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环保问题,让学生从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了环保教育,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一、教育是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的需要

我们的学生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当今时代以物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材料、新产品已无处不在,人们享受高科技的同时也发现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那么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与物理方面有关的主要污染呢?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一)电磁方面 无线电发射台(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系统、移动通信系统)还有人们常用的电视机、手机、电脑、微波炉、日光灯等都能带来电磁污染,它常使人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已直接威胁了人类身体健康。

(二)声学方面 噪声污染,它使人烦噪、耳鸣、头痛、失眠、恶心、心悸、视物模糊、吞咽困难、肝胃功能失调、严重时会使人四肢麻木、胸部有压迫感。

(三)物质及其形态方面

1、各种仪器、仪表上废弃的旧电池,电脑、电视的荧光屏;乱堆乱放的废旧物品,各类垃圾,以及用来保温、现已废弃的塑料纸,塑料袋„„这些都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

2、工矿、企业在生产和燃烧过程中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居民取暖、煮饭的各种炉灶、焚烧垃圾把烟尘直接排放在空气中;各种机动车辆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废 气„„这些废气一般都是有毒、有害气体,它们会产生废气污染对人类的威胁也不可低估。

3、农药厂、造纸厂、化肥厂、制药厂、化工厂、垃圾废品处理厂„„把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排向田间、地头、河流、湖泊。水污染致使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鱼类大量死亡。

4、原子能造成的核污染更是可怕,不但可以毁灭人类还可以威胁其它动植物存亡。

(四)光学方面

现代歌舞厅是人们休闲的重要场所,而歌舞厅闪烁旋转的彩光、低能彩色激光、黑光灯;夜晚装饰城市的探照灯、各种霓虹灯等会造成光污染。

以上问题,让人触目惊心!生活启示我们加强环保教育,是物理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日常物理教学中应怎样进行环保教育

(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1、在教室里上物理课尤其在学生面前,教师绝对不能污染环境。如:吸烟、吐痰。写完的粉笔头不能随手乱丢乱扔,要放在专门的盒子内,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无论是教师做物理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做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把仪器用品摆放整齐,尤其是学生实验,教师一定要强调注意或禁忌事项。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室外物理探究学习时如参观、访问、搞调查研究,要严于律己注意爱护环境,要随身带一个塑料袋,可把自己喝过的矿泉水瓶、用过的食品袋、烟头、果皮、废纸装入塑料纸,投放在设有垃圾桶内。并要求学生都这样作,这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爱护环境也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1、要求学生室内、室外不乱扔、乱倒垃圾,并且条件允许时可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把垃圾分装、投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防止产生固体污染。

2、教室内要求学生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回家尤其在别人休息时不要 把家里的音响设备的音量开大。

3、鼓励学生开展少用一次性的笔、筷子、塑料餐具,少用一个塑料袋活动,鼓励学生和家庭多用环保食品、环保材料、环保用品„„,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统一交环保部门处理的活动。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如:用废旧灯泡注水制作凸透镜可当放大镜用;用废旧易拉罐制作土电话、小孔成像装置;用矿泉水瓶制作量筒;用塑料袋装水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用废旧电池中拆下来的碳棒、废旧塑料等做物质的导电性实验„„这样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强化了物理学习。

4、要求学生不进歌舞厅,少看电视,少玩电脑游戏——防止光污染和电磁污染。

5、提醒学生过年过节不燃放或少燃放烟花爆竹、平时不点燃垃圾,在居民区不乱倒液化气残液,以防造成空气污染。

6、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主要处理方式。搞一些节水方案设计竞赛活动。参观生产某种材料(如建材、塑料等)的工厂,了解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和应用情况,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这些污染的设想。

7、调查社区或学校环境污染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进一步的整改建议。例如:(1)学校的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是否受到干扰?产生污染和干扰源来自哪里?假如你是校长,应该怎样改善学校环境?(2)你家里的环境怎样?有没有改善的必要?如果有的话,那么应该如何进行?(3)教室的环境,你认为如何?你能否针对教室的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

篇3: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 似乎更强调情感。翻开小学语文教材, 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 那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文章中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真挚情感, 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 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当然, 我们的情感教育, 首先必须是教师的真情流露, 虚假的情感是打动不了学生的, 更无从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换句话说, 我们要能够用教师的真情, 引导出学生的真情。

郑杰校长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堂课看似什么都已齐备, 却乏味无聊,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这堂课没有“精、气、神”。什么是“精、气、神”, 这是用科学无法确切定义的, 也就无法复制的东西, 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之中, 将所有人的心紧紧地抓在一起, 令人无法挣脱, 只有驯服, 直到下课, 尚意犹未尽。古人所云“得意忘形”, 洋人之所谓“场”或“气氛”, 我以为非“精、气、神”莫属了。

这里所提到的“精、气、神”, 我的理解无非就是教师的真心、教师的真情。虽然说课堂上教学情感的引发, 可以靠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新课导入, 也可以靠形象可感的无声演示, 还可以靠见其人, 闻其声的电教手段……然而最主要的是靠教师的语言。

有位诗人说过, 一个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人, 不会成为真正的诗人。我因此想, 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教师, 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 而一节只能冒烟不能燃烧的课堂, 更难成为一节好的课堂。那么, 何谓“冒烟”, 何谓“燃烧”?打个比方, 赏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一位同学站起来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这首诗, 一位老师很平静地说:“你读得很好, 请坐。”而另一位老师则很动情地说:“你读得太棒了!读出了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壮阔, 读出银装素裹下的分外妖娆, 更读出了新一代风流的豪迈!让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鼓掌!”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前者是冒烟, 后者是燃烧。冒烟就是不冷不热, 不痛不痒, 虽有青烟缭绕, 却是了无生气。后者是燃烧, 燃烧则是烈火熊熊, 痛快热烈, 映红一方天空。

前苏联著名高级神经活动学创始人巴浦洛夫把语言看做是最有力的刺激物, 因为语言中充满着情感。含情的语言能使人受到感染, 引起共鸣。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丰富的语言, 以激活课堂, 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一个人情绪高涨时, 他会全力以赴努力奋进, 能克服重重困难, 直达自己的目标。显然, 这对教师的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语言要饱含感情, 以声带情。含情的语言能使人受到感染, 引起共鸣。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情感, 并把它通过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 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 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其次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教师说话要抓住关键, 言简意赅。既忌矫揉造作, 又忌肆意纵情;既忌怪诞晦涩, 又忌重复絮烦。应力求“言尽而旨远, 言简而意丰”。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 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掀起情感的波浪。

作为教师要揣摩学生的思想情感, 了解他们有很强烈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并在语文教学中以此为契机, 使语文学习进入一种美妙境界。教师的真情流露,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可亲可爱, 而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爱, 才能乐于和他接近, 倾听他的教诲;才能让师生之间彼此情感相通, 关系融洽, 从而使情感的感染力增强, 集体的凝聚力加大。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满腔热情, 满怀豪情, 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的情感之光主动、生动地闪现。

其次, 一个优秀的教师, 还应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 要能够通过用文本的真情, 来促使学生动情。

情感教学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教材情感, 以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过程中, 这一目标只有在学生正确深刻地掌握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分析课文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比较法是常用的一种。比如, 《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在记叙童第周学生时代的两件事时, 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以相似的结构和语言有层次地表现了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和“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教材本身有许多可供比较的条件, 利用这些条件, 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教学, 有利于将情感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多次对比, 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上应有顽强的学习意志、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从而也激发了学生为国争光, 为四化建设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 课文愈好, 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 单单依靠他人讲解, 分析说明是不行的, 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新课程中低年级语文教材大多是充满童趣的, 如《美丽的小路》, 教学这篇课文时, 通过学生尽情地分角色朗读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 效果颇好。通过尽情地朗读表演,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明白这篇课文是教育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爱护环境卫生的孩子。这比教师枯燥的说教要强很多倍, 充分体现了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再现文本反映的形象, 拓展文本潜藏的形象, 那语言文字在学生面前就不仅仅是活的画面, 而是活的生活;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解读中所获得的就不仅是情感的感悟, 而是情感的抒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散文、童话等, 语言亲切, 感情真实, 都可以通过反复朗读, 以至达到可背诵的程度, 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通过朗读, 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 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 品味其情调, 明确其情理, 激扬其情怀。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 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 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注意与表情达意有直接关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和节奏等, 要帮

今年我们语文组开展“有效问答”的主题研讨。我们以现代文为对象作了探讨。我在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试点中, 各种教材里文言文的比例逐渐加大,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让学生与文言文进行有效对话呢?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探究呢?

在新课程改革中, 文言文教学多向内容、情感方向探究延伸, 重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而忽视了学科的工具性。

试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为例, 文言文后的练习题在导向性方面就存在这方面的偏差。如《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请课外查找有关资料, 结合你所读过的陶渊明诗作, 谈谈自己的看法。”《马说》:“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 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家贫嗜学, 乐以忘忧, 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 不敢出言, 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岳阳楼记》:“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 与同学交流。”《醉翁亭记》:“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 名为‘瑞鹤仙’。你喜欢《醉翁亭记》还是这首词?写一段文字, 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五则练习均从思想的角度谈认识、谈体会, 给教者学者传达了一个信息, 即文言文要花大量的精力在内容分析上。很多文言阅读课因此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聊天课。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是应该注意人文化的一面, 但如果忽视了基础学科的工具性, 特别是文言文所具有的自身特点, 那纯粹就是建空中楼阁, 舍本求末。在教材中其实也有一些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练习。如《与朱元思书》:“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 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满井游记》:“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 有的表示修饰关系, 可译成‘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 可译成‘以’;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可不译。试加以辨析, 并说说这些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可惜这样的延伸题为数不多。

探究什么?如何探究?我认为应该让学生与教材进行对话, 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能自主地解决字词难点, 先要能读懂, 读通文章, 才能要求其他。

研读课本, 质疑问难。试举课文《小石潭记》的教学为例。教材对“蒙络摇缀”的注释是:“遮掩缠绕, 摇动下垂。”“缀”能解释为“下垂”吗?备课时, 我特别查了一些资料。其中人教版教师用书上对这句话是翻译为“遮盖交结, 摇动下垂”。到底是“下垂”, 还是“连缀”?经查, 商务印书馆1998年修订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为“缝合, 连接”, 应取其“连接”义。再查四川辞书出版社的《古代汉语词典》中为“系结, 连接”。以上工具书中均未列“下垂”这一释义。

助学生根据课文所蕴涵的情感, 定好朗读基调, 或激昂悲壮、或凄凉深沉、或清新明快, 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可激发他们的情感, 从而真正走进课文, 走进作者的内心, 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 心灵呼唤的同声, 才能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

情感教育不但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且与学生的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

另外, “们台然不动”在教材中注音为“yí”, 解释为“呆呆的样子”。但查字典后发现, 其实并不如此。“们台”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除了有“痴呆的样子”之外, 还有“静止”这一词条, 而“静止”更能体现游鱼倏忽来去的情态。《古代汉语词典》更是直接以《小石潭记》为例, 释义如下:“静止不动的样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们台然不动’”。且两书均注音为“yǐ”。

在教学中, 我将两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反应很热烈。因为他们向来将书本奉为宝典, 这次是具有颠覆意义的一次课堂探究。在学习中, 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含义。于是这篇课文的字词学习学生格外细致, 因为我提示他们还有注释也存在争议。

课后不久就有学生捧着字典来找我。“老师, 书上注释里对‘悄怆幽邃’的‘幽’, 解释是不是有问题啊?”“我查了字典, ‘幽’有‘昏暗、深暗’的意思, 比‘幽静’要好。”“还有‘水尤清冽’里‘冽’只有‘清澈’的意思, 没有‘清凉’的义项。”……

此后, 我还在课上抓住对“翕忽”一词的理解, 让学生欣赏了潭中游鱼的情致。是“轻快敏捷的样子”还是“一致的样子”?学生先查工具书, 然后再根据语境作出了判断,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到了学习文言文的快乐。

探究课内, 含英咀华。仅仅局限于一课内的字词研究, 我觉得还不够。在实际教学中, 我还注意已学篇目的温习。其中较常见的就是归纳一词多义现象。如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 学到“连月不开”的“开”时, 让学生回忆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这个词, 意义是否一样。静默一阵后, 学生七嘴八舌地报了起来。“《醉翁亭记》里‘日出而林霏开’!”“什么意思?”“散开!”“《满井游记》里‘如镜之新开’, 是‘打开’的意思。”……讨论的热烈程度也许比不上说故事, 讲笑话, 但我知道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学生通过自己的“温故”, 已经对这个“开”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以后再见到这个字会在脑海里浮现它诸多的义项。这已足够!

我们不可能带着学生学完所有的文言文, 只有教会他们能独立、自主地去阅读文言文, 才能进一步要求他们去分析、欣赏名篇佳作。否则, 面对这些深奥晦涩的文字, 学生只能如盲人摸象般对文章一知半解了。

当然, 文言文的字词教学不仅仅采用一种延伸方法, 其他如将文言字词与成语联系也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学法。如《五柳先生传》中“造饮则尽”的“造”字, 与成语“登峰造极”中意义一致。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也有了意外收获, 如此不胜枚举。

延伸课外, 纵横悠游。感受、领悟、积累, 最终还要落实到实际运用上去。如果学生离了老师, 离了参考书就读不懂文章了, 那是文言文教学的失败。在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 借助注释, 积累了相当的实词虚词知识后, 我们不能忘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篇4:将环保融入低年级美术教育

摘 要: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圈,包含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人类是其中的一种。但随着人类脚步的加快,带来了许多生态环保问题,严峻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在教育改革中加强生态环保的理念,推动环保事业发展。高中生物课程涉及许多生态知识,我们应该将环保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在提升学生的素质化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保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在素质化教育大潮的推动下,环保教育不断融入教育改革之中。在高中各项课程中,生物课程与环保事业联系更加密切,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环保教育与日常学生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推动文化教育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一、将环保教育融入到日常生物教学中

在高中课堂上,课本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面镜子,教师是科学知识传授的第一人。一个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将课堂内容准备充分完善,做好课前备课工作。高中生物课本中与环保教育联系密切的知识包括生物物种、资源多样性、环境保护、社会人口及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应该充分将课本知识与现实中学生熟悉的例子相结合,充分做好教学素材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举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危害环境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课本内容讲述生物多样性时,可以讲述人类乱捕滥杀青蛙,造成鼠虫类泛滥,危害正常生物链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生物链的重要性;在讲述资源多样性的生物知识时,可以讲述人们乱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沙漠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危害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具体的环保例子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既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又强化环保意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注重学生环保兴趣的培养

学生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群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讲授生物环保知识时,应当采取良好的、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对生物与环保的相互联系性产生兴趣,主动了解生物环保知识。

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讲述与环保联系密切的生物知识时,可以留出一部分谈论时间,提出生物课本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要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培养积极思考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酸雨课程时,可以将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应对保护措施作为课前讨论问题,让学生小组谈论回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阐述酸雨形成原因时,有的同学会回答工厂排放超标废气的原因,有的同学会回答汽车尾气的问题等。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酸雨危害视频及图片,让学生加深对酸雨的危害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大气,排斥乱排乱放的恶习。在阐述应对措施时,学生就可以根据之前总结的酸雨形成原因,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参与,认识到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认识到保护大气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环保观念的加强,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环保意识在生物实验中的渗透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自身实验的过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生物元素与环境的碰撞,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

在进行酸雨危害实验时,教师通过自身示范,将一定程度的与酸雨酸度相同的酸性液体及实验的小植物等试验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将一定量的酸性液体滴露在植物叶面等不同材料上,观察不同材料表面的变化过程。随着液体酸性的加强,实验材料表面受到的破坏的程度越大。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感受到酸雨对于不同材料的破坏性,体会到酸雨对事物的破坏程度,从而加深学生减少酸性气体排放、植树造林、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在实验结束时,让学生将未用完的实验材料归纳整理,合理放置,既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资源的有限性,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活环境,从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树立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并让学生意识到环保事业不分大小,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

四、结语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离开了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将环保教育融入生物知识教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将环保教育与日常学生科学知识教学相结合,以学生教育为切入点,推动环保事业的不断进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小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浅析[J].科技信息,2010,15:277,284.

篇5:将生命融入教育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意义、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和个性成长;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关注教师教育生活方式的改进,这些都是教育“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体现。但是,我们的教育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呢?我们的教育离“以人为本”还有多远呢?

一、人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经典,千年经久不衰孔孟之道的哲理。人之出生,本性是张白纸,随之成长不断变化,既有善性的完善,也有人本性的扭曲。现在,我们的教育也开始了渗透孔孟之道的教育,加强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党中央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这是件好事。

二、案例分析

例 :学生心里伤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关于父母必读》中表述到:“教育子女这是一件伟大的、严肃的而且负有极大责任的事情”,“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放任自流,是一件‘悲哀的事情’”。然而这种悲哀的事情却仍发生在很多学生的身上。让很多孩子的心处于漂泊状态,心里没有安全感、归宿感。我班有几个学生便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案例一:该班男生唐××(三年级),10岁,父母均外出打工。一直由婆婆带着。该生出生时,满身“蛇皮”,也就是一种皮肤问题吧。为此,他上从小就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部分同学曾笑话过他,所以,他的心理问题很突出。该生习惯很差,常打游戏,好强,好斗,谁也不能侵犯他,他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打架。几乎无人愿与其同桌,父亲则动不动就是棍棒教育,很难与他交流和讲道理,而且婆婆无力管教,这样的家庭让他难以找到温馨。他恨与婆婆之间的代沟太深,无法沟通。父母亲把他交给学校,每期开学到学校与老师见一次面,后来电话便一直关机,像甩包袱似的,老师一直在努力,希望争取他父母的关爱。前不久,他孩子说,父母回过一次家,但是很遗憾,我不知道。在家,婆婆拿他没办法,只得任其发展。因此在家,在校期间学习很不努力,想做就做,上课时表现得无所谓,自己不努力学习,常去招惹同学。一次,该生在上体育课时,和同班同学一起踢足球,玩得好好的,一个同学不小心碰到了他的小腿。后来,该生回到教室,便用板凳猛击那男生的头,真的,你说他心里是不是很不平衡吗?事后,我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对待同学?他的回答令我吃惊,说他的小腿很疼,可他有没有想过受伤的同学呢?

但该生爱好体育,聪明。在学校运动会上,他可积极了,50米,200米,拔河赛,表现欲望很强,找到了自信。

思考:“马小跳案例,马小跳现象”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淘气包马小跳》的影片之后,觉得他和马小跳有些共同之处,找他深入谈心。课堂上,我给予了他一些教“特殊”的待遇。经过这种看似不可管理的课堂,他呢,虽然很多时候还是老样子,想学就学,想写就写,但他爱回答问题。有时,我却能听到一些独特的见解,他爱说真话。一次,我从校外买来了电池,说是专门为他们买来上课的,让大家好好学习,他说,不是啦,3.2班不是也一起享用吗?为什么说是专门买给我们的?我一时无语。是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成长,我与他们是朋友。我相信,虽然目前,他的状态不是很健康,但经过我们的关注,经过父母的关注,孩子是有希望的。

案例二;该班女生黄××,(三年级),10岁。从小父母外出打工,一直跟着婆婆爷爷。婆婆只管该生的吃饭问题,至于学习,当我向她交流时,她却说,管它的,反正长大了是嫁得出去的。是的,我们无权去责备老人,但我们不得不问,她家孩子的父母呢?该生父母在孩子读二年级时回过家一次。一次,该生父母亲来到过学校,但迟迟不肯进入学校校门。稍后,我听同学说起此事,便主动地上前与之交流,商讨科学管理孩子的一些方法。但该生父母的态度却很冷漠,他们认为自己很无辜,自己也没有办法,只有请老师多帮帮忙,照看一下孩子。我不禁要问:做父母的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吗?为什么在你们的孩子最需要你们时,家长却以种种理由来拒绝自己应尽的职责呢?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这是由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直接引起的。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此相伴随的各种社会问题随之而生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人文关怀,特别的爱

(一)、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学生只是承载知识的一个容器,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其唯一的目标是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标准也是分数,高分低能即是这种教育产生的怪胎。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是颠覆传统教育的彻底革命。高效课堂关注的是人,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灵魂深处的情感互动。教

师不再是一个霸占课堂的灌输者,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合作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思想者。杜郎口课改的精髓就是解放,解放学生被禁锢的心智,解放学生被束缚的个性,使学生动起来。这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激发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个性的张扬,对人性的追求,挖掘出巨大的潜能。

(二)、“爱”的针对性。

要创造关爱生命、热爱儿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生命从一诞生就需要保护与关爱。学校是学生人生梦想开始的地方。好的教育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提供各种有益的帮助。我们更重视对儿童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到温暖、平等、心情愉快,不受到歧视、感到不安与心理压力。对学生的吃饭、睡觉、学习、运动、娱乐、外出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既无微不至而又恰如其分的照顾,决不能包办代替。广大学生在学校里生活十分愉快,尤其是中途转学进来的学生更是心情舒畅,改变了在原来学校不受重视、或者受到歧视以及因视力造成学习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抑。学校成为他们的乐园。

体弱生爱在关心;

病残生爱在得体;

过失生爱在信任;

屡错生爱在耐心;

向师生爱在珍惜;

被师生爱在主动;

个性生爱在尊重;

普通生爱在主动;

学困生爱在赏识。

(三)、努力提升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第一责任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切活动都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共同研究探讨,提前看看书,备备课参与孩子的学习当中去。牺牲点儿喝酒、搓麻的时间,多陪读陪练,方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查字

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积极争取家庭的支持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家长作用的发挥对孩子成长关系超过一般家长。我们首先理解家长的痛苦与精神负担,帮助指导他们。我们的家长学校对家长讲授家长对待孩子应有积极的态度,帮助他们了解基本的教育知识、包括与他的孩子兴趣特长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家庭与学校教育保持同步。我们发挥家长委员会联系、协调的作用,组织家长相互交流培养孩子的体会与经验。不少家长改变了观念,成了孩子的良师益友,学校的合作伙伴,许多学生成长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鼓励。

(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

康德说的“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生命是教育的“家”,是教育的“根”。离开了生命及其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教育。所以,教育是建基于生命、直面生命、关怀生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活动。教育本身面对生命,又旨在追求生命的发展,是最具有生命关怀的事业。可以说,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天职,也是教育本真的表现。教育就在于为生命的自由自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任何脱离生命或者遮蔽生命意义的“教育”,都是一种“异化”的教育。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是絮絮叨叨地做思想工作,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症下药”。如讲故事、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教育,开展活动、让好朋友帮助、自我教育等等。

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是关系到每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只有每名教师都重视到这一点,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才会少一些。愿我们化作阳光和雨露,让祖国的幼苗茁长成长,愿我们化作黑夜温馨而明亮的灯,温暖每个孩子冰冷的心,指引每个孩子人生的征程!

生命乃教育之原点;

点化和演绎生命乃教育之核心;

回归生命的本身,凸显生命的灵动乃教育之使命;

给生命以尊严,自由,幸福乃教育之永恒追求;

为此,生命化教育需要:

呵护生命的存在;

篇6:将荣辱观教育融入师德建设

● 李素华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可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当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大要务,也是对学校师德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将荣辱观教育融入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师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是否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作为教师,应该处处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躬身实践,以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理应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楷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时代呼唤以荣辱观为内容的师德建设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呕心沥血地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像斯霞、于永正一样的教师楷模,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广泛赞誉。但是,毋庸讳言,随着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一些人扭曲了价值标准,模糊了是非界限,假、恶、丑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一些教师也深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一些有辱人民教师光荣称号的事情。有的教师不坚持求真务实、严谨治学,而是弄虚作假、哗众取宠;不坚持厚积薄发、开拓创新,而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坚持遵纪守法、淡泊名利,而是投机取巧、抄袭剽窃;不坚持学术研究、相互切磋,而是互相吹捧、恶意炒作;不坚持潜心钻研、好学深思,而是简单重复、粗制滥造;不坚持以德育人、笃行身教,而是随波逐流、尊严尽去。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虽然有的只是个别现象,但影响却严重。

师德建设中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荣辱观的丧失。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1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引导者和解释者;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者;也是“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鉴别者”;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发展与创新者。由于教师这一特殊的示范性身份,其政治信仰、治学态度、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师德建设重于泰山。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复兴的伟业都要求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二、荣辱观赋予师德建设新内涵新要求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精辟概括,内涵深邃,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能辜负这一伟大的称谓;面对每一个需要呵护与滋养的心灵。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大意。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在继续坚持师德建设优良传统的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师德建设不断推向新的水平,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确地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断作出新贡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必须传承的优秀传统。

这些年来,关于师德问题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海南省委党校批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到我国某些高校违规招生,到学校乱收费,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吃”学生、“拿”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更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

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体现在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追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行为和品质上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师德观,要求将师德建设作为科教兴国、创新国家建设中的最重要环节。要求将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教艺创新,讲究人格操守,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文明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要以新一轮的师德建设为突破口,以良好的师德和教风来带动校风、学风建设,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教师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促进者。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学生树立正确荣辱观的重要的校园环境,要大力加强教师荣辱观教育,开展学术诚信的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项目,广泛宣传师德典型,提高师德整体水平。要严格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和任用,加强对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以爱国、劳动、和谐、团结、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赋予了师德建设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教师在政治上坚定理想信念,陶冶爱国情操;在做人上诚实正义,节俭朴实;在做事上求真务实,坚持真理;在交往上团结协作,大处着眼。教师要发挥榜样力量,严格要求自己,戒骄戒躁,不耻下问,以厚德博爱影响学生,以心怀天下的道德使命感引领学生。古人所讲的“传道、授业、解惑”,充分体现了知识传承、道德熏陶和情感交流的辩证关系。传道就是传光明之道,授业就是授立身之业,解惑就是解人生之惑。教师们的谆谆教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力量的同时,更能领略到人格的魅力和品德的光辉,这既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赋予师德建设的神圣使命。

三、师德建设重在实践贵在坚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师德建设,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教学活动上,更体现在教师的人格修养和行为举止上。师德建设是教师终身的事业,也是学校永恒的课题。形成知荣辱、立师德、铸师魂的良好师德局面,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细致、扎实地工作。

加强思想教育,大力弘扬校风。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思想上认同荣辱观,在教育中传播荣辱观,使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有旗帜鲜明的立场,在讲台上什么能讲,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有明确的态度。在思想教育中,要特别注重校风的弘扬。校风是一所学校气质与精神的集中体现。“文明开拓,务实求真”是我们学校的校风,凝结着我校五十年办学思想的精髓。它概括了学校对全体师生的期望和要求,集中地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理想。同时,由于它恰当地表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师教育理念,因此成为新时期我校教师教育普遍追求的目标。校风要求教师以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养成亲近书籍、崇尚学问、服膺真理的习惯;注重学品修养,追求教艺创新。校风还要求我校教师立身要有爱国之心,存民族大义,树远大理想,养浩然正气。处世要有历史使命感,关注国计民生,以天下为己任;要有社会责任感,心系人民群众,满腔热情服务社会,有纪律,讲文明,顾大局,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师德标兵的模范作用,做好典型引导。我们学校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境界高远,教学艺术造诣深厚,职业道德高尚,是莘莘学子学习的榜样,也是青年教师效法的楷模。注重发挥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带动作用,在校园内经常性地不断发现和推出师德的典型,使师德建设学有榜样,落到实处。从2000年起,我校每年教师节前夕都举办“身边的楷模”主题演讲比赛,大力弘扬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人感染教育身边人;每年举办全校性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奖赛,对带动全校教师力争先进,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发挥重要作用。今年,学校又推出了学生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起到了鼓舞人心、推动师德建设的作用。在2006年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校注重宣传模范共产党员在师德方面的崇高风范,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使广大教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师德教育。

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制度在规范教师行为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以及凝聚共识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强调教师要“自律”和“慎独”的同时,要通过社会舆论、大众监督等多种形式推行“他律”意识,重视规范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我校于2004年制定了《步凤小学教师工作细则》,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列为教师的第一规范,对全体教师都提出了育人方面的严格要求。学校还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给学生评价教师的权利,以学生的力量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术品德,有力地促进了师德建设。学校贯彻执行“师德一票否

决制”,真正确立了“师德”在教书育人中的核心地位。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在继续坚持师德建设优良传统的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师德建设不断推向新水平,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确地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断作出新贡献。

(李素华

上一篇:九6班班级管理岗位职责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九年级)下一篇:进IT公司,简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