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2024-04-12

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精选9篇)

篇1: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文明建设的示范高地。抓好学校教育工作是百年大计,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两年来,学校以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学校旨在构建主体发展性教育策略体系,形成“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学校党支部和校长室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创建活动之中。学校以“奉贤·至诚·明朗·力行”为校训,形成了“和谐·奋进”的校风、“博学严谨·务实创新”的教风、“自主勤奋·合作进取”的学风。学校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铸造高尚师德风范,创设和谐教育环境,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同步持续、和谐发展创设了有利条件。

两年来,在创建上海市文明单位的过程中,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整体推进,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学校在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年又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市物价计量信得过金奖单位、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区创建法治建设先进达标单位、区“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区安全合格示范单位称号;××年又成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的“教育观测”基地、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实验校、市国防教育书架工程优秀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获上海市普教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第五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学校在年月通过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初审的基础上,又于××年月通过了实施规划的中期检查。此外,学校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名左右优秀毕业生,其中左右进入全国重点大学。

篇2: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篇___同志在党的___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___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文明建设的示范高地。抓好学校教育工作是百年大计,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___重要思想。

两年来,学校以创建___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学校旨在构建主体发展性教育策略体系,形成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学校党支部和校长室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创建活动之中。学校以奉贤·至诚·明朗·力行为校训,形成了和谐·奋进的校风、博学严谨·务实创新的教风、自主勤奋·合作进取的学风。学校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铸造高尚师德风范,创设和谐教育环境,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同步持续、和谐发展创设了有利条件。

两年来,在创建___市文明单位的过程中,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整体推进,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学校在评为___市文明单位、___市先进基层党___、___市行为规范示范校、___市德育先进___的基础上,年又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___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市物价计量信得过金奖单位、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区创建法治建设先进达标单位、区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___、区安全合格示范单位称号;___年又成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___调查研究中心的教育观测基地、___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实验校、市国防教育书架工程优秀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获___市普教系统先进基层党___、市第___届教育科研先进___、区师德建设先进___等称号。学校在年月通过创建___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初审的基础上,又于___年月通过了实施规划的中期检查。此外,学校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名左右优秀毕业生,其中左右进入全国重点大学。

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篇2当前,我校的示范校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示范校建设默默地努力着。示范校建设是挑战、是责任、是压力,但更是机遇、是平台、是锻炼。我作为一名老教师,有幸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参与示范校建设的全过程,伴随着示范校建设,我迷惑过,纠结过,付出过,但也收获着示范校建设方方面面,与示范校建设同进步。

在示范校建设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它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学习、参观、交流、专家指导和不断思考,我深深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千头万绪,但抓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牛鼻子。传统的关在教室里关在学校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不出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要实现学校内涵提升、质量提高,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舍此,其它的改革都是修修补补,无足轻重。

为此,在示范校建设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开展对职业学校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的研究,下企业调研,到兄弟学校取经,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各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对活动教室的研究和实践就是其中之一。

黑板上肯定学不会怎样开汽车,同样,教室里肯定学不会怎样修汽车,怎样开机床。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教育模仿普通高中,把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技能都放在教室里面学,最多再增加些挂图、模型等,把学校的绝大部分教育教学功能都放在教室里,教室、寝室、食堂三点成一线是职业学校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改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固定教室,建立活动教室,把教室建在车间里,把教室建在工场里,把教室建在企业里,对教室进行组合和分离,开辟第二教室、第三教室等。

思路诚可贵,实践价更高。但真正要搬动教室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里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企业的选择、项目的确定、学生的管理、专业教师的跟踪、交通住宿的安排等。特别是选择合适的企业最为关键。所谓合适的企业应该有以下特征:有一定的规模,场地和岗位能容纳至少半班的学生;企业的产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与专业相近;有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一定的企业文化;有住宿条件,交通比较便利。在舟山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屈指可数。

示范校建设不允许退缩,示范校建设也不允许等待。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走出去,校企合作天地宽。我们___教研组长、专业教师一次次下企业,了解企业情况、企业需求,探讨合作意向。经过多次的调研,我们最终确定了___远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___黎明发动机配件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实践。10机电高级工班的教室搬到了远大电子,13机械试验班的教室搬到了黎明发动机,电子电工、汽修专业班级的教室都活动起来了,创新实验等第二教室也建起来了。

刻室搬一搬,效果不一般。还是让我们听听同学们的心声吧。

学生虽然在学校里也学过怎样使用测量工具,可就是用不好,到企业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在检验岗位工作三___,我感觉我使用游标卡尺已经很熟练了。企业对产品的要求很高,不容许有不合格品出厂。在这个岗位还需要耐性,一天中,在上万个零件中只能检测出几个不合格品,有时,检验出一个不合格品会有一种成就感。13机械试验班的孟飞同学这样说。在热处理车间工作了一星期的刘洋同学也有同样的感触,他说,原来在教室里也学过热处理知识,什么退火、淬火的,一点也不理解,在车间实际接触了热处理,再加上中午师傅的讲解,才真正知道了热处理到底是怎么回事。看零件图是专业基本功也是最难掌握的,特别是一些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令人头疼,但经过数控加工和产品检验两个岗位跟着师傅做,又经过专业教师的中午讲解,绝大部分同学掌握了这些知识。

示范校建设正在进行时。它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思路,清晰了我们的目标,丰富了我们的经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扎扎实实地实施和推进,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品行+技能、受社会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篇3培训研修期间我们在孙校长和张校长的带领下考察了无锡机电高等学校、无锡技师学院、宁波职教中心、鄞州职教中心。其中印象颇深的是宁波职教中心和鄞州职教中心。

宁波职教中心印象那位美丽的女傅校长,美丽而不妩媚、得体无一做作,高雅而又低调,聪智且有内涵。她和她的校园一起成了我心中美仑美仑的风景:校园洋溢着温情。激发潜能,成就卓越八个大字昭示着学校精神,创意灵动的景观,翩跹如蝶的鹅掌揪似在诉说着破茧成蝶的美丽传奇,整个校园显得和谐静谧,处处洋溢着人文温情。校园蕴涵着智慧。学校以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为建设目标,以营造书香校园为平台,通过实践和探索,形成一种风气,蕴育一种文化,创设一种促使师生自由、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育有技能的学生,建设有智慧的校园。校园储存着感动。学校鼓励同学们将生命中的感动储存起来,因感动而行动,对那些学不来的事迹,学习其精神,把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对那些学得来的事迹,学习其行为,把它作为前行的目标。在享受感动的同时,创造感动来回报学校,回报国家。

人文温情、蕴涵智慧、储存感动和传递正能量的校园不管离我有多远,但永远是我心仪的校园,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理想之家园。

鄞州职教中心印象几位介绍重点专业建设的老师,他们专业并敬业,他们的务实、活力和他们的学校一起再次成了我心中难忘的风景。

考察学习鄞州职教中心最主要内容是听取了数控专业、动漫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数字校园评价与管理系统特色项目三个示范建设重点专业和学校特色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情况。鄞州职教中心的示范校建设进度快、成果丰硕,在第一批示范校中走在前列,该校的建设经验对我们学校示范校建设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范文仅供参考

篇3: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1 以强烈的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 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

1.1“平安农机”创建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也是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重要内容

在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 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事故有一个特点, 即事故双方都是相对弱势群体, 一旦发生事故, 一方是家破人亡, 另一方往往是倾家荡产;所以, 重视“平安农机”建设, 就是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切切实实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是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重要内容, 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心工程”。

1.2“平安农机”建设是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前提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年来, 镇海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 尤其是“五园一带一基地”、万亩粮食基地建设, 农业机械需求急剧上升, 农民群众购机热情高涨, 加之连续实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 全区农机保有量快速增长, 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农机销售、维修、作业服务行业也迅猛发展。2009-2012年镇海区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1 614.3万元, 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6%。如何加强农机行业管理, 保障安全生产, 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保障农机从业人员利益, 成为摆在农机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需要农机管理部门通过扎实的创建活动, 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迅速适应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尤其面对当前农机监理执法手段缺失, 农民驾驶员技术水平低、法规意识淡薄, 农机监理工作困难较多等现状, 农机管理部门更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尽最大努力, 开展“平安农机”创建, 切实履行职责。

2 加强领导, 配合联动, 形成“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部门协作, 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2.1 建立强有力的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班子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 把开展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 区委平安办把“平安农机”纳入到“平安镇海”创建项目体系。区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 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 区府办副主任、区农机局局长、区公安分局政委、区安监局局长为副组长, 宣传、农机、交通、交警、安监、城管、工商、财政及各镇 (街道) 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各镇 (街道) 落实具体工作人员抓好创建工作, 全区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创建工作机制。

2.2 明确创建工作目标, 落实工作职责

按照区政府下达的《关于开展创建浙江省“平安农机”示范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 2013年5月9日召开全区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动员大会, 对创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类, 并把工作目标进行责任分解, 紧紧围绕“以创促改, 以创促建, 创建结合, 重在建设”的工作要求, 明确了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要求、时间节点。各镇 (街道) 相继成立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区、镇、村三级层层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 并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区政府对镇政府、涉农街道办事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全区共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农机手安全生产承诺书536份。

2.3 完善协调机制, 发动全社会参与

根据上级创建工作指导要求和镇海区实际, 进一步完善了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公安与农机联合执法、定期汇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等工作机制, 着重抓好公安驻农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非本市籍拖拉机专项治理活动。镇海区还积极发挥基层农机网络作用, 建立了由村干部兼职的农机安全协管员队伍和33名农机手任组长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管理队伍。定期召集协管员、农机安全片组小组长、种粮大户、机手家属等开座谈会, 分析解决农机安全存在的问题, 号召广大农机活动参与人投入到“平安农机”建设中。

2.4 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和创建工作的资金投入

镇海区历年来对农机安全高度重视, 自启动创建农机安全村、安全镇以来, 累计投入创建工作资金500多万元, 用于农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和各类农机安全管理的扶持。自2008年8月起全部免除农业机械的牌照费、检验费、考试费等项目收费。此外, 宁波市、镇海区两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 对创建成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 (街道) 、省市“平安农机”示范村、“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 分别给予5万元、0.7万元、1.5万元的奖励。

3 加强安全宣教, 提高安全意识, 为“平安农机”创建营造良好的氛围

3.1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平安农机”宣传

镇海区历年来注重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结合创建活动, 印制了《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倡议书》, 发放到各镇 (街道) 、村委会、中小学、集市、合作社和农户手中, 共计5 800余份。临春节、清明等节日和遇台风、盛夏高温酷暑、冬季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 通过“农民信箱”发布手机短信予以温馨提示, 及时告知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预防拖拉机载人、酒后驾驶、疲劳作业和驾驶报废机车上路运输作业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结合专项行动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013年6月、10月, 在区安委会统一组织下, 农机局在全区分别开展了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平安镇海”大型广场宣传活动, 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知识, 举办“平安农机”知识竞赛活动, 开展关于农机安全问题的现场咨询服务, 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 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结合春运工作, 农机、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做好农机运输市场的安全宣教工作, 发放《致全区农机驾驶人春运交通安全的公开信》等宣传资料600余份。加强对农机经销商、农机维修网点、烘谷中心、农机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安全宣传教育, 全年累计达23次。每年定期召开全区农机安全村工作会议和农机安全片组小组长会议, 强化基层“平安农机”宣传。近两年来在《今日镇海》《现代农机》等报刊上刊登“平安农机”相关内容文章15篇, 印发“平安农机”简报3期, 在部、省、市农机网络发布信息80余条, 多渠道、多视角提供农机信息, 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农机”氛围。

3.2 开展“送教下乡”进行农机安全普法和警示教育

为提高农民群众安全意识, 采取“送教下乡”的形式普及农机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区农机局集中3个月时间, 在基层举行了3期农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班, 宣传《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 参训人数达到160余人。经常性组织人员到基层镇、村巡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农机手及家属观看交通事故警示片和农机安全知识宣传板图。2013年来共组织送教下乡10次, 发放各类安全读本、资料2 000余份。

“平安农机”宣传墙画

3.3 利用各类宣传设施进行农机安全宣传

全区共建立农机安全宣传橱窗41个, 在安全村设立农机咨询服务台39个。结合“平安农机”创建, 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载体, 以农机安全村、“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为依托, 制作了3期“农机之窗”在宣传橱窗进行张贴, 通过以“十个一”为内容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集中宣传、展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剖析外地农机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宣传拖拉机报废回收政策, 收到了较好效果。2013年以来, 镇海区在拖拉机较多的路口和事故易发路段相继悬挂各类农机安全横幅30余条, 绘制“平安农机”系列墙画和墙体标语30余幅, 着力打造“平安农机”示范路, 警示广大机手注意农机安全文明驾驶。并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烘谷中心、农机手活动室内设置了一批安全操作规程和宣传教育挂图, 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宣传氛围。农机部门领导多次参与镇海电台嘉宾访谈和镇海电视台新闻热线栏目, 大力宣传“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拖拉机报废补偿、农机购置补贴等有关政策, 宣传农田作业拖拉机登记、上牌和驾驶人员持证作业的必要性。

4 创新监管机制, 加强源头管理, 为“平安农机”建设夯实基础

4.1 做好农业机械调查摸底、上牌和驾驶人员培训考试工作

为切实提高农机监理“三率”水平, 加强对农田作业机械的监管, 区农机局制定并实施了“镇海区开展纯农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工作实施方案”“镇海区开展农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核发工作实施方案”, 从2013年年初起发动农机局、各镇 (街道) 农机站、各村农机安全员对全区的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危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和操作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并逐一登记造册。为确保全面有序、合理地组织培训, 把纯农田机手培训、考试安排在农闲期间, 分区域、分阶段落实培训、考试规程, 实施培训考试费用全免的政策。2013年举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各类培训班9期, 受训175人, 分别为84人、91人发放驾驶证、操作证。从7月起农机监理人员对摸底查清的未上牌纯农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进行上门免费登记注册服务, 做到“分布明、底子清”。

4.2 做好上道路拖拉机安全检验, 同步开展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工作

镇海区十分重视上道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年度检验工作。2012年装备了拖拉机性能检测线, 对拖拉机集中进行实地检验, 严格把好制动、转向等涉及安全的技术检测关, 消除了问题车、病态车上路。2013年区农机监理人员对拥有纯农田作业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的农户挨家挨户上门开展免费安全检验, 并宣传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上门实地安全检验纯农田作业拖拉机181台、联合收割机44台、插秧机96台。区农机局还组织开展了1期乡镇农机安全检验员培训班, 20名农机干部、安全村协管员、机手组长代表和合作社骨干参加了培训考核, 取得了检验员资质, 通过培训, 提高了乡镇农机员对危及人身安全农业机械的检验能力, 确保了农机作业顺利进行。

4.3 推进拖拉机报废补偿和农业机械更新补贴工作

镇海区从2012年4月起制定下发了《镇海区拖拉机报废补偿实施办法 (试行) 》。为确保农机回收解体规范、有序、安全进行, 主动与区废旧机动车回收公司进行价格磋商, 尽可能地保护农民群众利益, 组织各镇 (街道) 农机站长进行了宣传和业务培训, 印制了《拖拉机报废补偿宣传图册》700份, 全部分发到各村和相关企业, 动员老旧拖拉机所有者进行报废, 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同时从2012年10月起, 按照宁波市农机局部署对农业机械实施更新补贴政策, 促进了老旧农业机械的及时淘汰和先进农机的更新。累计投入报废补偿资金20万元, 更新补贴资金3万元。

5 突出执法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 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服务体系

5.1 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消除农机道路隐患

自2008年起建立了每季度向区安委会报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履职报告工作制度。针对农机部门无道路执法权的现实问题, 从2007年起协调公安、农机部门建立了警农合作、联合执法联络制度, 建立了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 2013年依托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契机, 按照《宁波市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工作规范》《宁波市公安驻农机警务室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八项工作任务的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警农联合执法机制, 区农机局和区交警大队定期交流, 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同时, 将上道路拖拉机安全监管纳入到各交警中队日常执法中, 区交警大队派驻专职民警作为公安驻农机警务室联络民警, 每周定期与农机监理人员上路进行联合执法, 严厉打击酒后驾驶、违法载人和超速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 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共处理拖拉机违法105起, 有效遏制了重大农机事故的发生。

5.2 开展非本市籍拖拉机专项治理, 实行属地管理

针对非本市籍拖拉机违法事件多、监管难的特点, 从2013年5月起区农机、交警、交通、安监等四部门联合开展了对非本市籍拖拉机的专项治理活动。发动各镇 (街道) 农机站力量深入各村和雇用拖拉机的企业, 要求非本市籍拖拉机机主主动到各交警中队、区农机监理部门办理临时档案登记手续, 区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在日常巡查中散发《办理临时登记手续的通知》70份, 全面掌握非本市籍拖拉机及其驾驶人的情况, 为开展属地化管理打下基础。经常性地通过“农信通”、座谈会形式对非本市籍拖拉机驾驶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联合执法小组还多次到雇用外省籍拖拉机较多的金属园区内, 对管委会安全科进行拖拉机管理指导, 送达有关文件、通知、联系公函。共组织非本市籍拖拉机专项治理检查和执法行动23次, 出动警力和农机监理人员126人次, 查处违法行为26起, 有效保障了镇海区农机道路安全。

5.3 开展大排查大整治, 力促隐患排查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要求, 镇海区农机部门迅速行动起来, 下发了《关于立即集中开展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 专门召开了各镇 (街道) 农业分管镇长和金属园区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建立由下而上自查排摸、由上至下督查整改的工作方式。各镇 (街道) 农机站对区域内的农机安全隐患进行自查排摸, 提供第一手排摸资料;区农机局一把手挂帅, 中层以上干部参与, 分别对上道路拖拉机运输安全、农机经营维修安全、农机作业和设施安全进行大排查大检查, 全区发现隐患26条, 整改率达100%。为强化农机事故处置救援能力, 区农机、公安、卫生、安监等部门及有关镇 (街道) 定期联合开展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演练过程力求贴近实战、程序合理、部署严密、行动迅速、措施到位、处置得当, 现场勘查、事故调查等各个程序和环节认真细致、有条不紊。通过演练, 进一步规范了农机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6 结束语

篇4: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

一、进一步明确示范基地所承载的职责和使命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社会各界都寄予厚望。

为进一步推动政策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按照建基地、做示范,抓典型、出经验的工作思路,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实施意见》,于4月20日经国务院第130次常务会议通过。贯彻实施好《实施意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对示范基地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的理解。

首先,要着力突破瓶颈,清除制约双创发展的障碍。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推进双创做了大量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各地蓬勃兴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但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政策落实还存在不平衡不到位的现象。

建设示范基地,目的就是要突破这些瓶颈,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从创业人群个性化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探索、总结、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将双创向纵深推进。比如,如何优化支撑基层创业的公共服务,解除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如何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推动社会人才顺畅流动;如何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机会;如何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和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第二,要有效激发潜能,培育创业创新内生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在推动创业创新的过程中,政府作用更多体现为制度供给和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氛围。

建设示范基地,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更好地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真正把创业创新理念内植于心、外化于行;就是要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企业职工、社会创客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潜能,让更多的人“敢创业、能创业、会创业”;就是要进一步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注入新活力;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整合优化各类要素资源,培育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

第三,要着力打造样板,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这次我们在充分考虑各部门、各地方现有工作基础,并结合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类、企业类三种类型的双创示范基地,共计28个,主要目的就是要真正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双创发展样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建设示范基地,一方面,既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归并整合现有的好做法、好经验,又要继续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推陈出新,积累创造更多的新做法、新经验,率先打造良好的双创发展“微生态”,逐步在示范基地内部形成众多的“生态群落”和“创业系”。另一方面,要按照“边建设、边总结、边推广”的原则,及时发现总结、复制推广有效的经验模式,示范引领各地掀起“比学赶帮”的热潮,推动形成适合双创发展的“大环境”。

二、示范基地建设需要把握好三方面关系

李克强总理指出,示范基地不能光有帽子、面子,还要有里子。35号文已对各类示范基地的建设任务进行了明确,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尽管不同类型示范基地的建设任务各有侧重,但在建设过程中都需要把握好以下3方面关系。

首先,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示范基地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调动发挥好各方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厘清与市场的边界,不能越俎代庖、包打天下,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按照“放、管、服”要求,切实推动管理和服务创新,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三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打造新型营商环境。过去招商,讲得最多的是“三通一平”。随着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推进,现在各地的硬环境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要顺应创业创新对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变原来基础设施“三通一平”为新“三通一平”,即“政策通畅、信息通透、资金通达、公共服务平台完备”。

二是更加注重打造新型人才环境。推动创业创新,关键在人才。一方面要大张旗鼓地招才引智、吸引人才,包括海归以及海外留学人员。另一方面要在留住人才上下功夫。要针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着力解决他们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三是更加注重打造新型市场环境。要针对垄断行业进入难、知识产权保护难、科研成果转化难等突出问题,着力在完善管理制度和环境上下功夫,真正把创业创新的潜力激发出来。

第二,要把握好首创与借鉴的关系。尽管35号文对示范基地“建什么”、“如何建”都已经有了明确规定,但落实到具体工作推进上,如何确保示范基地真正建出特色、建出成效,还需要结合各自实际,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的同时,注重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好自身的比较优势,争取闯出新路子,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第三,要把握好“干”与“说”的关系。各示范基地在开展建设的同时,要将宣传放在突出位置上。既要善干,也要善说。我们注意到,国务院文件发布后,海尔集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已经启动了宣传工作,有的还专门开通了微信、微博等,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各示范基地要在把握好以上三方面关系的基础上,扎实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争取每年都能完成“六个一批”,为推动双创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六个一批”就是:出台一批政策举措,在切实解决双创实际问题上取得实效;举办一批重大活动,在营造浓厚双创氛围、培育良好双创生态上取得实效;开展一批业务交流,在经验分享和成果共享上取得实效;推出一批成功典型,在展示创业创新成果,阐释示范基地建设成效上取得实效;研究一批重大课题,在推动双创理论创新上取得实效;推动一批国际合作,在用好用活双创国际资源上取得实效。

三、加快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四点具体要求

按照国务院部署,示范基地建设在今年上半年要全部启动,在年底前要形成一批典型经验。这项工作时间很紧、任务很重、要求很高,各示范基地务必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工作抓手,不仅要把任务领下去,还要努力把成果做出来,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一是抓组织体系。示范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示范基地都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统筹方案编制和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区域性示范基地及地方所属企业示范基地,要由省级(含计划单列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设立指导小组,请当地发展改革部门协调各项工作;高校或中央国有企业的示范基地,请教育部、国资委等相关部委牵头设立指导小组,并请指定具体司局牵头协调各项工作。

二是抓方案编制。在研究制定《实施意见》过程中,我们已经与一些地方发展改革委、首批示范基地单位进行了沟通对接,初步形成了工作方案稿,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和基础。各示范基地要在6月底前完成方案编制工作。工作方案原则上由示范基地所在省级政府或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相关工作在7月底前全部完成。工作方案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抓任务落实。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列入今年国务院专项督查,国办将在年底前组织开展督查工作,重点对示范基地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政策效果等进行督查。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地方高度重视,在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同步做好迎接督查的相关准备。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委托中国科协,在年底前对示范基地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双创部际联席会议将结合国务院督查结果和第三方评估意见,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入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的有关意见:对实施效果好的示范基地,将报请国务院给予支持和奖励;对不出成果、没有成效的,要“摘掉帽子”,实行动态调整。

四是抓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按照《实施意见》安排,支持示范基地先行先试,支持创业创新资源向示范基地集聚,支持各类政策试点向示范基地倾斜。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资委等部门将加强指导,着力推动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在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重点支持了高校和企业示范基地平台建设,明年还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区域示范基地双创平台建设。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全力支持,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尽快建成、及早发挥作用。

篇5: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创“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示范校”汇报材料

修水县第八小学兴办于2013年9月,作为良塘新区第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是一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余人,教职工62人,高职教师4人,中级职称6人,市骨干教师2人,全体教师学历均本科以上,学校各部室设备齐全,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打造示范校园,三年来,一直致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打造幽雅的环境文化,彰显育人魅力

学校把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校园里,树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一年四季,绿草成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理性化的人文环境,通过对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廊、一块碑的精雕细琢,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深化,内涵升华,精心打造墨香校园和书香校园。校园整体设计,做到在思想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和谐统一。本着“高品位、儿童化”的原则,对学校的每个角落进行文化着装,院墙墙面上校训,校歌,校徽及校风、学风、班风、教风要求整齐醒目,教学楼墙壁上悬挂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壁画。同时,楼层主题分明,第一栋教学楼为“感恩楼”。四个楼层主题鲜明:一楼为“感恩父母”主题;二楼为“感恩老师”主 1 题;三楼为“感恩同伴”主题;四楼为“感恩社会”主题。第二栋教学楼为“快乐楼”。四个楼层也主题分明:一楼为“快乐生活”;二楼为“快乐学习”主题;三楼为“快乐合作”主题;四楼为“快乐成长”主题。制作了80块主题鲜明的走廊文化宣传牌匾。同时,为切力推进校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建设,又制作了64块永久性标牌,让学生将说普通话作为自己的一项自觉行动。学校操场围墙上画有体育运动的宣传标语。置身校园,不但使人神情愉悦,还会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的熏陶。学校还建立了校园音响系统,课余时间,漫步校园,到处都充满了曼妙的乐音。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开化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二、以打造“四化”校园为突破口,营造整洁、优美的育人环境。

1、校园净化

整洁、干净的校园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学校从制度建设入手,责任到人,管住自己的手,不乱丢,不乱画,管住自己的脚,不乱踩,不乱跑,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叫,不乱吐,保证了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

2、校园美化

①、校园内建筑布局比较合理。教学设施较完备,生活用具齐全。

②、学校的各种展牌橱窗制作精致。在院落适当位置设置着制作 2 精致的宣传橱窗。

③、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各班按学校要求布置国旗、班训、《守则》、《规范》、班级信息栏、风采园、标兵栏等。

④、办公室美化工作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一室一品”,定期组织评比,各教师办公室做到布置优雅大方、整洁卫生、富有文化气息,打造教工之家。

3、校园绿化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绿化,建有高标准,大面积的绿化林,绿化带,绿化池,绿树成荫,相映成趣,同时,组织学生动手,种植小树苗,点缀校园走廊,整个校园绿化覆盖率高达60%,推动了花坛文化,楼道文化和走廊文化建设。

4、校园的语言文字规范化

学校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要求教师上课、与学生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提倡师生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十字礼貌用语。学校标语、公文、师生书写必须使用规范的汉语语言文字。同时,大力开展书写规范字活动,要求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必须用正楷字,并组织评比,学生每日二十分钟书写课,让语言文字规范成为一种习惯,我校已成功获评九江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也是我县目前唯一的一所,填补了我县此项工作的空白。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1、利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举办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开展“先进班级评选和“文明礼仪伴我行”、“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关心集体、尊敬师长、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格。每年举行“两节一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

3、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增加阅览室座位数,开辟阅报宣传栏。充分利用中午时间向学生开放阅览室,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特色。

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1.营造学习的班级氛围。

(1)发动学生用自己种的花草或是制作的手工画、美术作品来点缀教室;

(2)办好黑板报、学习园地,学生好的作品在园地中展示。(3)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 2.培育自立自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优良班风。

以班级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等理念倡导布置班级环境,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学生干部、值日生为骨干,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班的事情自己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逐步形成主动自觉,天天向上的优良班风。

五、建设儒雅的教师文化,提升育人质量

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培养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根本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教师文化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优雅智慧、博厚谦逊的教师文化,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4 主动谋求教师行为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和谐,主动实现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的高度一致,在充满人文情怀的团队中,调整行为,激发潜能,催生智慧,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位。我们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我学习我快乐”的读书活动,组织教师每周一次进阅览室学习,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学习,提倡工作之余的自主学习。进行摘抄笔记展示,学习心得评比,并经常组织讨论和交流。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专著,观一堂名师课,上一堂示范课,带一名徒弟,讲一个教育故事,做一次专项交流),引导教师把学习作为一种良好习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浓烈的文化氛围,促使教师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展自己的思维和眼界,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逐渐内化成一种文化育人的魅力,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

六、塑造文雅的行为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学生的素质就是学校的“品牌”,每一个学生是学校发向社会的一张名片。我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制定了《修水八小师生一日常规》,坚持每周一个常规重点、一次集会,“红领巾监督岗”和大队部坚持每天一日三巡,对清洁、纪律、两操等情况认真检查督促、及时公布、天天 5 提醒,督促队员的一言一行。值周教师总结工作,坚持每周一评比,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颁发流动红旗,使校园“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我校坚持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心理疏导为突破,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强文化基本功,重全面发展,促快乐成长,积极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做到了四个一:“每节一歌、每天一讲、每周一诗、每月一评”,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化了六大系列主题教育——①亲情感恩教育系列;②绿色环保教育系列;③爱国主义教育系列;④革命传统教育系列;⑤安全健康教育系列;⑥文明礼仪教育系列。这些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清醒大脑、放飞希望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

六、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为重点,形成严谨、踏实、进取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校园制度建设应该着眼“人本”,即制度的建设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是为了最终达到无意识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和指令性优势,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1)学校管理制度文化。

学校实施人本管理,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情境。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每学期把文化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文化建设项目投入不断,为创建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加强学校管理,成立了文化建设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由郑国富校长亲自挂帅,刘小春书记具体督导,政教处和信息办联合组织活动开展与材料整理。

2.制度完善,活动有序。

我校的规章制度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在制度管理中我们坚持师生的主体地位,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明白自己的责任、义务、权利,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学校文化像春风,像雨露,像阳光,推动着学校持续发展,提升着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目标管理考评优胜单位”、“教学质量优胜单位”、“教学管理巡回看优胜单位”、“九江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有市县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4名,学生在艺术表演、征文比赛、科技制作、书画作品创作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200人次。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不断创新,把我校建设成为文化强校,成为播撒文化和知识的摇篮。

篇6:创示范校园总结

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位于宜宾县北部,面积1万1千多平方米,现有学生人数615人。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有宜乐高速李场出口。

近年来,我校为凸显环境育人效果,扎实迎接“督政” 检查,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府关于实施“五十百千工程”及环境优美示范工程部署,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目标要求,举全校之力,统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校园面貌大为改观,生态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长效机制基本确立,师生文明素质明显增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校打造得到多级领导高度肯定,环境建设和风貌打造得到“督政”检查组的称赞。

一、规划先行,高品味理念提升校园规划和建设水平

(一)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按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理念,充分挖掘、依托我校自然山水特色,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前瞻定位校园发展方向,凸显60年学校文化、“阳光、生态”的学校管理及发展理念特色。

(二)注重规划的系统性。根据我校地理、地势特点以及园林绿化等专业规划,以高水平的规划保证示范建设的高标准。

(三)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在校园整体规划基础上,对我校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建设统筹安排,统一建设。

二、夯实基础,大力投入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优美学校创建工作,克服资金压力,本年累计投入10多万实施完成校园美化、绿化建设工程,校园面貌明显改观,风貌特色初步凸显。

(一)完善校园设施。坚持适度超前、配套推进,加快校园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校园环境整治,配套建设文化橱窗。

(二)强化绿化地、花园、盆花管理,扎实推进“五乱”治理这项最基础的工作,突出制度约束,制订了车辆停放管理制度,规范了

小卖部、食堂管理,落实了清洁责任班级。

(三)构建生态化园林景观。充分利用迎“督政”机遇,加强绿化建设,现在校园绿化覆盖率达100%、绿地率达26.7%。

(四)突出治理工地乱象。规范了工地施工出入口和施工区安全警示标志,做到了施工围墙连续、封闭,办公区、生活区整体布局有序,工地乱象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美化环境,高起点定位打造环境优美示范校园

以改善师生生活质量为目标,着力美化生活环境,实施“道路硬化、花园绿化、环境美化、居所净化”四大工程,提高师生生活质量。通过开展区域“绿荫共建”和居室花台“绿荫自建”活动,目前已完成各项工程。

四、宣传引导,培育创建意识,提高师生素质

在创建工作启动后,学校行政在“采取哪种宣传手段、怎样让师生共同更好参与、怎样保证实际效果”上动脑筋、想办法,抓住两个重点,有效开展工作。

(一)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宣传专栏、班会等宣传阵地作用,通过召开学生大会、班主任会、教师会等方式广泛宣传治理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意义,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和“四化”标准。并以创建环境优美校园为载体,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引导师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共召开各种动员会12次,建立宣传专栏22个,悬挂宣传标语9幅,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使师生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达100%以上,实现了师生思想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

(二)顺应学校发展,实行民主决策。在制定发展规划、确定重点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时,通过深入师生和与师生交心谈心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在重点问题上充分尊重民意,最终实现了整体风格统一、细节独立创新的风貌特色。

五、建立机制,探索新举措巩固优美环境创建成果

(一)创新经费投入机制。实行中心校主管主投、单位参与师生

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和环境优美示范校园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全校日常保洁、园林管护、供水、厕所打扫等工作主要由师生按责任制进行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创新常态管理机制。为巩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成果,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和“一套机制”的建设:建班级清洁队伍、校园监管队伍和文明环境劝导队伍,实施清洁定人、定段、定时清扫,有效遏制污水横流、垃圾乱丢现象。

(三)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把创建环境优美示范校园作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设立创建办公室和专项工作小组,全力推进“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每个工作小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拟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并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人和时限要求,确保工作常抓不懈、卓有成效。

篇7:创示范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争创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使各项工作上一新台阶,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为此,我中心主任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小组,组织小组人员认真学习《创示范细则》。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周五下午例会汇报工作进展,协调存在问题,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自查分数超过850分,可以申报,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员动员、人人重视

针对《创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细则》的要求,中心主任多次召开全员大会,学习细则,要求员工按照岗位不同分工到人,责任明确,寻找薄弱环节认真整改。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处方规范化书写工作,药房主任专门编制了处方集,将通用名、商品名标明,使有处方权的医生人手一册,保证了处方的规范。还有病历,病房主任定期检查修改病历,保证了甲级病历的质量。对于护理工作更是重视,护士长定期进行无菌操作比赛,强化无菌观念。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做到争分夺秒,多年来未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无医患纠纷现象发生。

二、针对机构设置不科学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

我中心布局是改造而成,非正规医院布局设计。为此,我们根据现有条件,严格按《创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细则》要求,补充了走廊不足的扶手,更换了较为舒适安全的病床,调整了办公区,建立了中医康复区及预防接种、儿保区,使中心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中医中药康复布局相对合理。

三、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在公共卫生的各项工作中,我们的六个责任医护团队,每天下午深入到辖区对老年人、慢病患者进行随访,对卧床的老年人上门抽血,对需要帮助的居民上门服务,如需要注射保胎药物的孕妇,需要插胃管的癌症晚期患者,需要帮助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孤寡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等。只要是居民的需要,我们随时帮助解决。坚持做到对每一位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居家观察消杀、随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进行了培训演练;还有儿保妇保,预防接种等工作,都严格按要求进行随访、体检、查漏补种,使接种率达到95%以上,在传染病的管理,严格执行网络直报,做到不漏报、误报、错报。

四、提高医疗质量,并做好中医治未病,残疾人的建档、康复服务

除了保证日常医疗质量,我们还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

作,坚持二十余年,为辖区居民进行“冬病夏治”用中药贴敷穴位,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支、哮喘、鼻炎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为残疾居民上门建档,根据状况指导康复。

总之,在开展创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程中,我们的员工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各项工作的管理逐渐规范科学。领导小组经过认真自查,认为我中心符合申报要求,特此申报。但是,我们知道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恳请上级领导和专家给我们指导,以促进我们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早日达到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篇8: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四川大学入选全国首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郫县菁蓉镇入选全国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中国电信入选全国首批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成都电信被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确定为双创试点。成都,由此成为中西部唯一集高校及科研院所、区域和企业三类示范基地的城市。

本次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成都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上迈出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四川大学、郫县政府和成都电信将通过搭建贯通三个示范基地的高端国际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创新方式和手段,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试点,共设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共建高新科技创业企业引进平台,合作搭建创新众筹融资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共建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和共性技术中试及产业化平台;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制定相应人才流动管理政策;共建双创研究智库,合作开展创新创业理论和政策体系研究等八大合作方向和领域,加快打造具有示范效应,可复制、可推广,“校地企”多方融合的“成都模式”。

仪式上,谢和平表示,四川大学、郫县人民政府、成都电信在各自领域都极具代表性。三方的战略合作,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共赢发展,在各自规定基地建设之外加强彼此协作,将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举措和项目上来,推动成都乃至四川的创新创业深度发展。

篇9:走内涵发展路 创特色示范校

学校在征得禹州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后,迅速成立了示范校创建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和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小组,首先做好领导、组织和人员保障工作。经过申报、论证、专家审查等程序,禹州职专终于在2013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三部委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校重新审视以前所取得的发展优势和办学成绩,经科学论证,最终确定了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目标计划:继续实施并完善“3111”人才培养工程、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工程、德育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和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建立示范校建设工作机制,制订分年度的建设目标,并强力推进;实行“周汇报、月推进”制度,使示范校项目建设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以保证示范校建设工作高效运行;邀请特聘专家全程参与指导,成立监控、考核小组。整个创建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计划详实科学,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宏观上总体把控,强力推进;微观上层层落实,精细运作。学校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校为契机,掀起了新一轮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热潮。

一、师资队伍专兼结合 注重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强校之基。禹州职专实施“名师带动”“项目驱动”战略和“双师培养工程”,创新管理构架,实施校、部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教师业绩考核评价机制。相继出台了《名师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德育型教师培养方案》《外聘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方案》《教师业绩评价方案》等制度。同时,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绩效考评、外出进修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立体的展示舞台和充足的发展空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队伍的活力,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水平和质量,最终打造出了一支理念领先、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特别有精气神的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共240人,58名教师获得技师以上专业资格证书;省、市名师4名,省级名班主任2名,11名教师被评为为省、市学科带头人和省市名师教师。先后引进15名企业高级工程师、钧瓷工艺美术大师、汽车专家、企业技术主管成为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指导专家,聘请68名企业技术骨干和社会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保证每个重点专业有2名专家或专业带头人,构建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

近三年来,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的专业培训达600人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80余人次。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业绩。三年来,学校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5人、二等奖8人,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2名,科研课题获奖20多项,在河南省教师素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文明风采大赛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专业带头人不仅负责完成了校内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改革、教材编写、青年教师培养等教学工作,而且在许昌市职业教育科研机构担任学科组长。在推动本地中职教育和服务行业发展中起到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德育工作统领全局 异彩纷呈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立校之本。禹州职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学校紧紧结合时代特点,结合中职生年龄心理特点和企业用人标准要求,不断创新德育内容,搭建德育平台,形成德育抓手,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百所德育教育实验基地”。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已被省内外多家媒体所报道,其“以生为本”开展德育工作,实行学生千分量化管理制度、学生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劳技课制度、社团活动制度、寝室辅导员制度等多项革新举措,也被省内外多所同类学校效仿。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有的被企业重用提拔成为企业骨干,有的甚至被评为省级劳模,这些成绩足以说明德育工作已成为禹州职专办学育人最具特色的成功法宝。

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创新,德育已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从制度建设上、校园文化氛围上以及管理运作的精细化上更加凸显出中职教育特色。学校德育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德育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明确要求“全员参与、全程管护、全心投入”,每位教师都要成为德育型教师,人人参与学生帮扶工作,人人参与社团活动的指导和建设工作,人人都有寝室辅导任务。全面地接触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生活,体察学生心理动态,走入学生心中,润物无声、自然地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每个教师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得好,还要能总结。每周都有记录,每月开总结会,每学期有德育工作专项总结或论文,学校每学期就此项工作有专项考评,并与绩效挂钩。德育工作的精细有效开展,使学校校风正、学风浓,学校就像是一座绿色军营,方方面面井然有序,师生员工互助友爱,和谐共进。“青春舞台我做主”“放飞梦想、绽放青春”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构建出师生共生共长的幸福乐园。每个教师都充满了职业幸福感,满怀干事创业的激情。每个学生都确立了健康的价值观,充满成长成才的自信。校长康丙欣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并在省、市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研讨会上介绍先进经验。省级课题每年学校都有立项。每年老师们结合德育工作实际撰写的经验材料有上百篇。校本教材《抓德育,让我们学校有了今天》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国家重点课题优秀成果奖。多个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老师的先进事迹和学生成才事迹常常见诸杂志、报纸。学校创办的《禹州职教》报也颇有影响力,成为宣传职教文化、报道学校德育教育动态的窗口。

三、专业建设紧贴需求 服务经济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与经济建设、市场用人相关联的衔接点。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改进课程设置,服务禹州地方经济。

禹州职专原有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音乐、美术、幼教等几个单一传统类专业。2005年学校开始进行市场调研,淘汰或改造老专业,逐步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网络工程、数控车床、汽车维修等专业。在2013年被批准为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后,学校不断创新、探索,又多次召开专业建设“诸葛亮会”,反复进行市场调研、论证,增设电子商务专业以适应当前经济活动中对电商、微商人才的大量需求,加快了民族工艺品制作(陶瓷方向)作为重点专业的建设步伐,以适应禹州作为“瓷都”对钧瓷设计和制作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大旅游管理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力度,以适应旅行社管理和汽车维修等热门行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了电子、汽车、旅游、学前教育和工艺品制作五大类专业群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紧贴市场需求,做好战略规划,很好地提供了人才培养和培训服务。学校每年毕业生有1500余人,短期培训近5000人次。另外,为了满足一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学校专门设立升学部,组织一部分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近年来已为高校输送2000余名学生。2014年对口升学率更是达100%,本科进线率达30%,有的学生还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还开设有“3+2”大专和电大分校,打造禹州职业教育超市,满足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需求,真正实现“升学就业两条路,能上大学能致富,想就业保证上岗,上大学圆你梦想”。构建升学立交桥,打通就业直通车。禹州职专在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出职业教育的独有功能。

四、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共建共赢

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办学模式、评价模式。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就业部学生2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实习;升学部学生2年基础学习、1年对口升学。学校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在教学上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推行项目教学、模块教学、教学做合一。技能培养重视专业核心技能和通用技能相结合。实行“3111人才培养工程”,推行学生毕业双证书制,一是毕业证,二是专业技术等级证,同时普通话和计算机作为通用技能也必须过关。近三年来,学校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引入企业支持资金,投入3000余万元,在校内建设55个实验实训车间,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计算机专业与北京时代澄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成立“澄宇班”。2012级澄宇班毕业生已在公司全部优先就业。汽车专业与“大拇指一站式服务站”合作,组建“大拇指”汽修班;工艺品制作专业与禹州孔家钧窑、星航钧窑等知名钧窑合作成立工艺品创意制作班 。企业提出用人标准、技能要求,学校订单培养,学、做一体,工学交替,实现与企业、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现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有3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20多个,共同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引企业文化进课堂,使学生一毕业就是员工,校企共建共赢。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使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很多优秀毕业生已成功地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巴晓菲就自办公司,创业成功,资产已经上千万,她多次回母校资助贫困学弟学妹,成为中职“创业之星”;音乐专业毕业生郭淼铬进修研究生毕业后创办禹州市稻草人音乐培训机构,在学校开办个人演唱会;幼师专业毕业生程亚楠创办幼儿教育品牌——巴学园;电子专业孙军峰已任苏州路之遥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旅游专业靳向硕曾任郑州裕达国贸部门经理,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受到省长亲切接见。此类成功事例不胜枚举。学校育人成果丰硕,企业直接招收到高素质员工,学生有了美好未来发展空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为可观。因此,许多学生对学校赠匾感恩,许多用人单位对学校赞不绝口,家长对学校放心满意,禹州市也因此被评为河南省职教强县(市),2014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实现了多方共建共赢。

在示范校创建工作中,禹州职专创新发展,注重强化内涵,提升办学质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示范校建设之路,赢得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纷纷送子女上职业中专寻找一条好的发展出路,生源火爆,有的专业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如学前教育专业曾两度限额招生。办学特色声名远播,吸引了省内兄弟职业学校来校学习、考察,近2年学校接待焦作、濮阳、漯河、周口、平顶山等地职业教育考察团20余次。学校每年承接、组织地市级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作为主赛场接待安排参赛单位50余家、竞赛选手1000余人。抓住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创建的契机,禹州职专推动学校队伍建设、德育工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升级,不仅做得对、做得快,而且做得好、能创新,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很好地起到了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创新无止境,育人的事业更是其乐无穷。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引下,在各级政府和职业学校的不懈努力下,职业教育正发挥出她巨大的社会功能,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今后,禹州市职业中专沿着国家级示范校顶层设计的方向,脚踏实地,注重内涵,创新特色,向着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更高目标激情迈进!

上一篇:哦!我的母亲作文下一篇:显胜乡无邪教创建情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