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利用音乐游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

2024-05-14

浅谈怎样利用音乐游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精选5篇)

篇1:浅谈怎样利用音乐游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

浅谈怎样利用音乐游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

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主要是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兴趣是儿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因此,要卓有成效的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就确实要把儿童看做儿童,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启发儿童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就必须把音乐同儿童的生活、玩耍融合为一体,让儿童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中直接地、亲身地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我们采取游戏教学方法,把音乐教学因素和游戏紧密结合组织教学,做到分散难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饶有兴趣地学习音乐知识,达到大纲的要求,从而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原则

(一)围绕教材,促进学生理解教材。要求每节课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组织课堂教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二)游戏形象化、多样化。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比较薄弱,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因而游戏方案的设计,要力求形象化、多样化。

(三)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每个学生的提高。要关心中下等学生,使他们能达到基本要求,也要关注优等学生,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发展。具体实施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意分析教材,抓住难点,运用不同的游戏手法设置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质的措施。并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要求,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后,回顾教学方法及效果,改进教法,反复推敲,不断地进行教学总结。目前,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游戏教学方法。

(一)音符游戏教学。从他们认识音符开始,单一的传授音乐识谱教育,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而且很难让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儿童热爱游戏这一特点,我将枯燥无味的音符教学,编成儿歌,用儿歌形式教学生形象记忆。儿歌的语言形象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低年级最乐于接受,效果明显。学生一边读者儿歌“1 像小棒细长条,2 像鸭子水上漂,3 像耳朵听声音,4 像小旗随风飘,5 像秤钩来卖菜,6 像哨子口中吹,7 像镰刀割青草”。在课前5分钟之内分组进行认识音符比赛,让他们更进一步熟悉它们。这样孩子们学习兴趣很浓,记得很牢。为让学生记住音符的名称和它们的音高,我利用手势唱出来音符的音高,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如:唱1 的时候,我把两个大拇指相碰,1 1 1 1 1-;唱2 时手势变成小兔的耳朵;3 的时候拇指和食指之间相碰围成一个圆,放在眼睛前,当成眼镜。唱4的时候两手做成雏鹰起飞状露出四个手指,唱5时做成小猫的胡须状,唱6时做成打电话状,唱7时食指弯曲指着自己的膝盖。由于有动作内容的提示,学生就很快地辩认出并能记住唱名的具体位置,学生基本能唱准每个音符的音高。

(二)节奏游戏教学。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好比是骨骼。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语言节奏,动作节奏的训练。在练习时,把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穿插起来,克服单纯节奏训练的单调,乏味之弊端,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仅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在教节奏时,把二分音符、节奏比作爷爷走路,四分音符、比作爸爸走路,八分音符、节奏比作小朋友走路。老师讲“看!大路上来了一位老爷爷!”这时全班小朋友就拍打“×—”这一节奏。边拍边讲“走呕,走呕!;老师讲“小红的爸爸是一位年轻的解放军,你们看,他走路多精神啊!小朋友就拍打“××”节奏,边拍边讲“走、走”;

(三)听音游戏教学。练耳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但却抽象、枯燥。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抽象的内容,化为形象生动的比喻,这种活泼形象的游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把音阶比喻为小熊猫上楼梯,我弹琴让学生边唱边学小熊猫的动作走。小跳音程比作为小兔跳;大跳音程比作为小猴翻筋斗,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这些与儿童生活十分贴近的比喻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呜,从而加深对这些音程的记忆。

(四)创作游戏教学。这种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逻辑性,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发展了创作力。从而使他们从机械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解放出来,变为主动学习。

在《排座位》游戏教学中,我先把一首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排座儿歌教给了学生,然后教会他们怎样排坐,然后分组,我给每组出一个节奏让他们自己排坐,每组都安排一个组长,让他来安排,看哪个小组排的最好,最快。给他们排出名次。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高涨的学习气氛中,让学生再度创作初步成效

各种游戏教学法和手段,从不同侧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把学生本来爱玩好动的天性引上学习轨道,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收获:

1、儿童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以及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和对音乐的审美力,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技巧,轻松、愉快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儿童上课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人人爱音乐,人人充满表演欲望和自信心,这种兴趣和自信心,促使儿童积极地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来,大胆地创作。

2、给儿童带来快乐和满足,培养了爱集体爱伙伴的感情。

3、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缩小“幼小”差异。游戏教学的实施是分散了难点给孩子带来乐趣,增加教学的能力,逐渐用知识的力量来吸引儿童,由难学到易学,由会学到乐学。使儿童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超过他们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这就为低年级儿童逐步转向从书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活动创设了有利的条件,缩小了幼儿园学习和小学学习之间的差异。

4、陶冶了儿童的感情,促进了良好个性的发展。以美诱人、以情诱人的音乐活动,使得儿童的情绪稳定、情感丰富,个个活泼开朗。

思考

(一)游戏教学是可行的。它有利于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有利于获取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游戏教学中,必须要注重音乐知识,学生的能力培养及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避免脱离音乐形象的单纯动作学习训练,游戏的活动量不能过大。

(三)在游戏教学中怎样与其它学科进行纵向联系,然而达到互相渗透的效

果。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是以说理的方式,而是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陶冶儿童,使儿童沉浸在欢乐之中,通过美的渗透,潜移默化地、深入浅出地萌发了儿童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促进了儿童的和谐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的教育,以音乐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儿童音乐教育不是目的,而是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

篇2:浅谈怎样利用音乐游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

“识读乐谱”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认识乐谱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音乐,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各要素及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丰富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使学生建立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总的说来,教师在《视唱练耳》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教学原则:1.必须保证大量的音乐作品中艺术价值较高的片断或部分作为基本教材。包括世界各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创作音乐、少量的为掌握某种技能编写的练习,以保证学生积累丰富多样风格、韵味的音乐语言。2.要始终坚持音乐基本理论、和声作曲等理论课程同视唱练耳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3.视唱练耳的授课虽然是以集体课为主,但也需要因材施教、个别对待,从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及表现能力。怎样培养中学生会识谱,使其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使学生提高独立识谱能力。

一、培养学生识谱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要想学生学的好,就要使他热心学。”这个热心我认为就是指的兴趣,学习识谱,兴趣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味进行枯燥的训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谱兴趣,如教歌之前不是先教识谱,而是将要学的歌曲录音放给学生听,进行歌曲的“整体输入”,经过几遍这样的听,虽然歌曲还没有学,学生却能轻声跟着唱了,达到了“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练掌握”的状态,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激发,再进行后续的教学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接受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二、视听结合,训练音准,提高识谱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在每学一首歌曲(乐曲)之前先多听几次录音,每听一遍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遍可以要求听出音乐的情绪、速度及内容。第二遍可以配之以拍手或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力度。第三遍就可以轻声跟唱,然后抓住歌曲的中心内容进行简短讨论,以确立表现歌曲内容的情绪、速度。

三、加强听觉的训练并积极的进行分析

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容易产生听觉的惰性,认为反复听几遍下来,差不多就行了,没有对所听的乐谱进行积极的分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比如:在学习听记大四六和弦的时候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大

三、大六和弦的特征加以概括、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大四六和弦的概念,当再听到大四六和弦的时候,学生的大脑就会迅速的作出发应,这样也会使学生的判断能力逐步加强。其次,学生不仅在上课的时候要认真练习,课下更要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去积极的训练,因为上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能不能训练好自己对音乐的听觉,除了老师的引导之外,还要看学生自己是否刻苦。同时,视唱练耳课与其它音乐理论课及学生的专业学习都有着密切联系,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进度,所以学生必须具备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比如说:一条旋律或者一首歌曲,普通人通过反复的听,也能唱得很好;但如果要把旋律准确无误的记下来,那对普通人而言就比较难了,这是因为记谱不仅需要感性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基本乐理等音乐专业知识,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不仅要把乐谱记下来,而且还要对音符、曲谱进行综合的分析,看看都包含哪些知识点,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地学识谱

(一)、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歌唱,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最有利的实践活动。这不仅是因为歌唱使用乐谱的机会多而方便,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兴趣浓厚,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学生在一种强烈参与的心态下,可以克服学习中的任何困难——包括识谱上的困难。特别是歌谱的实用价值也能够直接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器乐演奏活动中学识谱

在器乐演奏活动中学识谱与在歌唱活动中学识谱有许多相似之处。我经常借用歌唱教学的经验从事器乐教学,比如在用钢琴《四季歌》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老师示范演奏乐曲1-2遍,每一遍示范演奏我都提出欣赏要求,再让学生演唱乐曲曲谱,然后再让他们演奏,最后再让他们演唱乐曲时,学生已经能很准确的演唱曲谱了。

(三)、在欣赏音乐的活动中学识谱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在学生中不喜欢歌唱者有,不喜欢演奏乐器者有,不喜欢创作音乐者有,而不喜欢欣赏音乐者几乎是零。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极普遍的,也是极浓厚的,要求也是很强烈的。因此,欣赏音乐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识谱的需求。如在给学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原来我担心学生听不懂,但在教学中,我向学生讲解了乐曲产生、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引导学生视唱了乐曲的爱情主题和副部主题音乐,学生欣赏时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跟着乐曲轻声哼唱,有的学着录像里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拉”起了小提琴。当第二次欣赏时,学生不但能随音乐唱出爱情主题和副部主题音乐的旋律,还能听出它们出现了多少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异同。通过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要比单纯进行专门的“读谱训练”、“视唱练习”,其效果要好得多,它不但促进学生提高音乐文化水平,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也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识谱能力。

五、组织音乐课外活动,将提高识谱能力延伸到课外

学生音乐兴趣的提高,识谱能力的获得与音乐课外活动是分不开的。音乐课外活动可以造成一种音乐艺术美的气氛环境,提供青少年喜欢表现自己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创造音乐的兴趣,我校每年都要开展校科技节,文艺汇演,大大小小的歌赛、联欢及音乐形式的主题班会等各种音乐课外活动。学生非常喜欢这些亲自参加的创造性表演活动。他们在活动中焕发出来的识谱和学乐理的兴趣,大大促进了音乐课堂是识谱的兴趣。学生在丰富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在课堂的教学活动和课外的艺术实践的互补中,开阔音乐视野,丰富音乐艺术修养,使其更加热爱音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六、要重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

学生们在实际视唱时总是特别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忽视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而音乐情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将音乐情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相联系,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以视唱为例,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视唱,因为,通过有表情的视唱,既能对音乐的各要素进一步了解,又能积累一些音乐语汇;并且要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表情记号,音乐中的乐句划分、旋律的强弱以及节拍的律动、表情地运用等都要在视唱中体现出来。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加强对听觉的训练,注重对音乐情感的培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

篇3:浅谈怎样利用音乐游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识谱能力;培养

近年来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和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把引导学生感受、领悟音乐当作了音乐教学的核心活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双基训练,即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与技能的掌握。一个普遍的现象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在歌曲演唱中,学生演唱歌词的能力都比较强,而唱歌谱却有较大难度。这是因为他们不会识谱,或者说识谱能力不强,不能灵活运用到音乐学习中。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谈一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识谱的兴趣

1.采用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简谱音符

简谱是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音乐识谱法,它的最大好处是运用七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作品记录并表达出来,并使人很快记住而终生不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利用这种充满趣味、简单易懂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理解掌握简谱。

2.五线谱的学习方法

五线谱是世界通行的音乐记谱法,学习掌握浅显的识谱知识,能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识谱教学是音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双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诸多形式引进课堂,融音乐基本知识技能训练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根据高中生好奇心强等心理特征,教师可以把“五线谱知识”编成故事来导入,使教学过程情节化,这样做往往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不同的识谱方式

1.浏览性识谱

在高中音乐识谱教学中,如果教师把识谱当做单纯的知识来讲授,识谱与音乐实践活动脱节,单调枯燥,专业化训练倾向严重,就会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对识谱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对识读乐谱的观念和做法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摆正识谱与学习音乐的关系。浏览性识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准确地读谱,让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音乐旋律线条的流动,而不是单纯机械地用手指着每一个音符去读,只知道音符而忽略音乐旋律的律动。

2.挥拍轻声视唱曲谱

挥拍轻声唱曲谱,可以让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唱中有听、听中有唱的内心听觉训练。因此,在识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体会乐曲的曲式变化,掌握旋律进行的基本规律,体会音乐进行的韵律美。在音乐教学中,浏览性视谱只是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通过挥拍视唱全曲,可以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曲式变化,感受乐曲进行的强弱规律,让他们在对乐曲有正确的感知和印象,使学生在学习时有目标性和目的性,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挥拍轻声视唱曲谱,让学生在挥拍视唱中感受音乐的规律美、韵律美,体会到音乐的内在特点,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印象。

3.背唱

背唱乐曲是对学生进行强化听觉的记忆与锻炼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拓宽记忆的多面性与灵活性,通过读谱、默唱、视唱、背唱的训练过程,将内心听觉融于音乐的意境和艺术形象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内心听觉受到积极氛围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视唱能力。

三、结合器乐教学,强化识谱

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通过电子琴的弹奏和竖笛等乐器的吹奏,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还能通过反复的听音训练,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能力。

另外,利用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进行音阶练习和音高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是提高识谱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四、采用合理的奖励机制

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虽然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是长期单调的学习也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要采用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励他们,比如表扬能正确识谱的学生,甚至给有背谱能力的学生奖励,激励学生多识谱、多背谱。新课程标准提倡“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把熟悉的歌词变成乐谱,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鲜感,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很高;同时对于学生来说,用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熟悉程度,学起来要轻松一些,对乐谱音准的把握也容易了许多。此外,音乐教师还要多想办法,多设计活动来丰富识读简谱的教学。比如,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力度记号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我引导学生模仿火车从远处开来直至面前的声音,感受声音越来越大的感觉,再让学生模仿火车从面前开走越走越远的声音,感受声音越来越小的感觉,通过这两种模仿活动使学生对渐强、渐弱两种力度记号的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也激发了他们探究音乐的兴趣。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无疑会使枯燥的识读简谱变得丰富有趣,只要学生乐于参与,我们的教学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总而言之,如果说情感表现是歌唱教学中的核心,那么识读乐谱就是歌唱教学中的基石。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学习手段,而不能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因此,培养学的识谱能力应当融合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能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甚至是情感基调,促进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萨日娜. 谈音乐教学中学生识谱能力的发展——节奏与认读唱名关系的探究[J].音乐大观,2013(7).

2.潘刚.识谱教学 难在何处[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10).

3.陈奕君.试谈音乐教学中识谱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Z1).

篇4:浅谈怎样利用音乐游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

奇台六小 赵 红

摘 要:识谱教学是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谱能力既是音乐能力中的特殊技能之一,又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但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好。识谱教学要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笔者在多年从事音乐教学中,经过对有效经验的借鉴和自己的实践总结,摸索出识谱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些基本过程和策略。

关键词:识谱教学 学习兴趣 实践总结 策略

有很多音乐老师认为“识谱是打开音乐圣殿的一把金钥匙”。而实际情况却是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并不能获得我们预期的效果,反而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冲淡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使其不能很好地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那么,教师该如何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识谱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要转变学生对学唱歌谱的畏惧心理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术课,它是传授音乐技能的技巧课,音乐教学方法是以“教音乐”为宗旨的,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往往只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规定的内容”,因此教师的注意力必然会只集中于唱歌、识谱、乐理、欣赏等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人的素质、能力,特别是兴趣、个性的培养。只是硬性地灌输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繁琐的理性知识,让孩子们去枯燥乏味地练唱歌谱,以为这样学生就能很准确地演唱歌曲,不会出现走音跑调的现象了,从而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可久而久之却导致了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厌恶甚至是畏惧,特别是对练唱歌谱那真是到了“谈谱色变”的程度。因此,在教学中转变学生对识谱的畏惧心理是首当其冲的。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游戏性,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音乐符号变为生动的游戏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好动好玩的特征,又体现了愉快教学,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谱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消除了畏惧心理。例如:在四年级教学中,由于低年级时不要求唱歌谱,所以导致学生在识谱这方面有困难,而这时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死记硬练,肯定会导致学生对歌谱学唱的兴趣,但如果让学生在练习节奏短句的同时配以简单的曲谱,再利用比赛、接龙、创编等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和巩固音高节奏的概念,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孩子们就不会有厌烦唱歌谱的心理了。

在教学中还可以经常采用先唱歌曲再唱谱的“倒置”教学模式。因为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置于学生能够感受到理解的音乐意境与艺术形象中,比脱离音乐形象的枯燥训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歌曲旋律非常好听,学生往往在初次欣赏后就产生一种迫切想唱的欲望。这时就抓住学生兴趣萌芽的时机,进行先唱歌再唱谱的“倒置”教学模式。例如:在学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时,由于旋律很熟,歌谱却太难,所以就可以直接用听唱法、模唱法等形式解决难点,在反复熟悉旋律后再学唱歌谱,学生明显感觉到识谱难度降低,信心随之增强。另外,在学生练唱歌谱时教师可以不要作统一要求,可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做不同要求,并时刻注意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多唱一句歌谱的进步也给他们鼓励、表扬,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对练唱歌谱有压力了。

二、在识谱教学中要着重强化学生的“听觉”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高音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曲谱,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首先可以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入音乐教室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今天要学的歌曲音乐,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却是有意指导的,是要为下一步学歌曲作好铺垫,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教师可以再安排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室时听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也有了一定的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但一遍一遍的听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提出不同要求,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在这样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唱歌谱,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感觉很容易而且能够很好地把握节奏和音准。

三、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有趣地学习识谱

1、低年级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如,游戏《摘果子》: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再如游戏《送小音符回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如:

3、ii、77 7、66 66、5 5.等,这些音符分别和下面哪些小动物的叫声相似(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公鸡),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就送到谁的家中。

2、中年级在认识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础上,可进行听辨单音的练习。如,游戏《青蛙跳》: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青蛙,戴小青蛙的头饰,边做青蛙跳边听音乐。当跳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青蛙”放到相应音符的荷叶上,都做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然后再配上节奏连起来唱唱,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唱较长的曲谱旋律了。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游戏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另外,利用柯达伊手势,也能很好地帮助低、中年级学生进行音阶练习和音高训练,培养音准能力,是提高识谱教学效果的较好方法。

3、高年级可在欣赏、创编、器乐等活动中灵活地进行识谱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乐理知识不要太过强调,只要能使学生唱会或视奏必学歌谱,听懂乐曲即可。例如:民乐合奏《步步高》在欣赏前学生视唱了主题旋律,欣赏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半闭眼睛摇头晃脑,有的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有的甚至手舞足蹈,有的学着指挥家的模样指挥起来。学生边听,教师边插入乐曲简介,学生第二次听赏时,就能听着乐曲看着歌谱唱出旋律了。欣赏全曲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唱出主旋律。

利用创编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以教五年级学生唱《美丽的夏牧场》为例。由于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可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乐句为单位排列在一起,先让同学们听每组乐句的音高,在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于是就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样的,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在学唱新歌之前创编,也可以在学完了歌之后来创编。这样都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识谱。另外,乐器引进课堂也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还能通过反复地听音乐训练,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的辅助识谱教学

据科学研究,在学生获得信息,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这就说明,视觉和听觉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最大。而运用多媒体进行电化教学恰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视听感受,从而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多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并且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识谱教学中,对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三年级歌曲《采山》中出现的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连用的节奏、附点节奏、及八度大跳音程都是学生不好掌握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识谱教学。我将难点乐句的学唱设计成 “上山采物”的环节:多媒体屏幕上,一片青翠起伏的山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曲谱中的唱名则按音的高低出现在山峰上或山谷间,这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线及音高的变化一目了然。并且唱名按旋律的节奏出现动态变换,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掌握了旋律的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那些复杂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旋律甚至大跳音程很快就被学生轻松掌握。可见在教学中,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将多媒体课件引入音乐课堂,运用于识谱教学中,是能达到很好教学效果的。总之,我们在识谱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灵活多变地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获得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走入音乐去寻找、探索和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并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让他们终身受益。参考文献:

篇5:怎样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关键词: 识谱能力 节奏 节拍 音程 音阶

谈到识谱,大家就会将其与乐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不难理解。乐理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识谱能力。一般认为,能独立视唱,不跑调,音唱得准,节奏和各种音乐符号表达准确才能够独立识谱。这样的目标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特别对于学制短(两年制、三年制)、课程多(除了语、数、外,还有琴法、乐理、视唱、舞蹈、绘画、幼儿活动设计等专业课)的幼师专业来说。

据我对本市多家幼儿园教师及幼师专业在校生的调查,能够独立识谱的人不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很难独立完成一首简单的乐谱,甚至小班简易的儿歌。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都存在哪些问题:1.音唱不准;2.非常规节奏掌握不准;3.节奏与节拍不准;4.音程唱不准;5.乐理知识不牢固。

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力求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视唱与乐理相结合。

上视唱课的同时讲解乐理知识,这个环节要在学习视唱的前期阶段,否则学生会很茫然。新生刚进校时,我会先给他们讲乐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明确视唱课的目的和内容。如每一条视唱都基本包括节奏、节拍、音符、调、反复记号等,进一步学习还会有休止符、非常规节奏型、表情记号、装饰音、弱起等,总之,一定要先分析透彻,再解决难点,让学生觉得容易把握。

有些教师上课时只注重学生是否把音名唱出来、节奏对否、有没有跟上钢琴,忽略眼、手、口、耳并用能力,以及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学生的乐感和记忆力是非常好的,教师弹奏几遍就可以背下来。2011级幼师(1)班的王雅静同学就是这样,可是后来提问中发现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音符名称都搞不清。所以视唱一条乐谱之前一定要先把与之相关的乐理知识讲清楚。

第二,唸打节奏与节拍。

音乐中,节奏是灵活、是骨架。节奏与节拍密不可分。视唱时必须打拍子,眼看谱、嘴唱谱、脚打拍、耳听琴。因为击拍可以强化各种节奏类型在大脑中的记忆,巩固各种节拍类型的强弱规律,帮助学生体会、感受音乐在击拍过程中逐渐走向结束,培养学生视唱的流畅性。

每一条视唱曲都是一次节奏练习。要求学生课下将视唱曲的节奏写在作业本上同时会唸打它。打拍子时,要求在空间上挪开位置不要在原地打,唸的节奏和手打的节拍强弱都要分明,律动感要强不能机械,要有美感,就像唱一首优美的乐曲。由简到难,逐步积累,课下独立识谱时可以轻松地把乐谱节奏与节拍解决。

第三,唱准各种基本音程和音阶。

音高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听觉中还是有高低、距离的,各种音程在心里是有尺寸的,大、小、增、减音程的度数和半音数。一个音程在歌里是很容易唱好的,因为它处在一个完整的调性场里,然而遇到一个新谱、一个唱过的音程在心里还是没有内心的音高,肯定是唱不准的。许多视唱的乐谱都是有调性的,每个音在调式中都有固定的位置,动静相宜,以主音为中心,构成音的向心力。

音程是旋律运动最基本的要素。音程利用音与音之间高低上的差异形成丰富多彩的旋律组合。因此,旋律就是音程在一定节拍、节奏中的体现而已,可见音程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我是通过三方面锻炼学生的:第一,写视唱课后要求学生在已经唱过的视唱曲中找出该曲的相关各种音程,并标明其音程的性质。这就要求学生对音程理解、掌握。第二,听每一条视唱在唱之前,一定要分析其节奏、节拍、音程、调等,然后听一听、唱一唱已经接触过的和即将要唱到的音程,以解决音程上的难点,如跳度大的音程、不和谐的音程及变化音程等。第三,唱课堂中,引导学生用轻松、自然的声音唱C大调八度以内的旋律音程,同时注意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音高的准确性,并且结合乐理基础唱准四度以内的狭小音程,先模唱再构唱。待纯一、四、五度音程,大小二、三度音程构唱准确,再采用搭桥练习的方法训练宽音程,这种做法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音阶训练,学生首先要从理论上明白音的产生,乐音是如何产生的,在十二平均律中每个音的振动赫兹是多少,如C4:261.62557Hz、#C4:277.18263Hz、D4:293.66477Hz、#D4:311.12698Hz、E4:329.62756Hz、F4:349.22823Hz、#F4:369.99442Hz、G4:391.99544Hz、#G4:415.30470Hz、A4:440.00000Hz、#A4:466.16376Hz、B4:493.88330Hz、C3:523.25113Hz,根据这些数据,演唱时应该将每个音唱出色彩,如do是平稳的、re是活跃的、mi是平稳的、fa是暗淡的、sol是比较平稳的、la是明亮的、si是尖锐的。再结合柯尔文手势形象化教学,进而将音阶深化在学生的脑海中。对于G、F、D等大调及关系小调音阶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唱谱要唱各种记号。

只唱音符、唱节奏还不够,音乐中有各种演奏记号、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唱谱要尽可能把各种记号唱进去。如跳音就应唱得短些,重音就应唱得强些。换气记号就应呼吸,换气其实很多时候是音乐的乐句、段落,唱谱中加入合适的换气即意味着能很好地理解音乐句子和段落。各种表情、力度记号其实就是音乐的情感。正确规范的唱谱不仅能让音乐走进内心,掌握音乐基本技能,还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

第五,树立“大识谱观”。

识谱是不分阶段性的,贯穿音乐学习过程。当我们引导学生如何认识谱号和音符时,他们已经开始识谱了。面对浩瀚的曲谱文献,识谱将是任何一个学习音乐的人终生实践的课程。从内容来说,声乐谱、器乐谱、工尺谱等,特别是复调作品更要树立纵向和声的观念。

识谱不仅在课堂上,课下更重要。要充分利用课余实践,无论是看到还是听到,都要认真地尝试演唱或演奏出来。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多听、多看、多唱、多学习,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多彩的春下一篇:足球俱乐部无形资产评估应提交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