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于社会环境

2024-04-14

人类行为于社会环境(共6篇)

篇1:人类行为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重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为什么要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社会工作的目的:

(1)帮助案主解决具体问题,提高他们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2)与各类组织、机构打交道,并改革这些系统使之更有效地满足案主的需要;(3)把人和环境联系起来,帮助案主获得资源、服务和机会。

2、人类行为:人类行为简单地说是泛指人的一切行动。从社会工作角度来看,人类行为是指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3、人类行为的分类:

1、根据行为的功能分: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和社会行为。

2、根据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标准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1)正常行为:指符合社会文化的要求,同时符合在该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它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平衡发展以及适应良好的标志。

(2)偏差行为:不符合或者违反社会文化标准的行为是偏差行为。

第二节 研究人类行为的模式

1、研究人类行为的模式有哪些?

一、单元决定论到多元决定论: 1、19世纪下半叶,社会工作信奉单元决定论(单原因说)。①理论依据:认为任何一种结果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单一的原因。②思想:一旦揭示了问题的原因,问题将得到解决。如:友好访问者——道德提升将解决“道德不足”的穷人问题;睦邻运动者——致力于改变贫穷的“环境决定因素”来解决经济萧条、酗酒、文盲和事业问题都失败了。

2、复合因果说:复合因果说假定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既是个人原因也是社会原因。

3、多元决定论:①多元意味着,在问题发生的临界点,多重因素同时发生作用。②决定论即案主难以回避作为结果的症状或问题。

二、心理—社会方法:

1、含义:它包括一个有关问题成因的理论并提供一种临床模式(clinical model),在这种模式中包含多维的诊断和治疗。

2、理论:19世纪末诞生,心理-社会方法一直强调同时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案主。即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辨明并评估影响案主的心理因素(如:人格应对、智力和自我运作能力),同时还要辨明并评估影响案主的社会因素(如:家庭历史、同伴关系、社会制度等)。

三、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

1、理论来源: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的大学里开始传授社会工作课程,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大多数社会工作者开始使用医学模式来研究人类行为。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2、医学模式:把案主看做是病人,首先诊断病因,然后提供治疗。病人的问题被认为存在于病人的身体之内。医学模式把人类性感和行为问题概念化为两大类,即精神病和神经病。因此有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的人被贴上了医学标签,如: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神经病、精神错乱等。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期的创伤经历是精神失常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主要原因。

3、心理-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把病人当作需要帮助的人,研究病人情感问题的性质和原因,病探索治疗的方法;强调内在的心理过程,着重于使病人调整自己已适应社会环境。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心理-医学模式。

四、环境中的人:

1、理论来源:20世纪60年代,一些社会工作者对医学模式的作用提出质疑,认为在引起案主的问题上,环境因素至少和内部因素一样重要。所以,这时社会工作者开始把部分注意力转移到环境上来,试图以改变环境的形式来服务案主。

2、理论框架:案主的问题既源自案主的个人因素(例如人格、个性、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等),也源自环境因素(如不良的环境或者阻碍案主接近资源的环境障碍等)。框架把把人类问题两方面的原因结合起来即早期的个人因素(弗洛伊德观点)和后来的环境因素。认为与系统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如:家庭、教育、就业、政治、宗教等)。

3、社会工作者关注的三个领域:①关注个人并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第三节 人类行为的生态系统模式

一、生态系统模式的主要概念:

1、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整体。它由一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如: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等)

2、边界: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界线。它是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它反映了系统内部关系的特点,使系统表现出独特性。(Chess and Norlin说到边界界定了子系统。在界定子系统的同时,边界也界定了组成系统各元素将要扮演的适当的角色。如:学生、教授、秘书,就像我们的皮肤一样,边界的目的之一是保护系统,使系统的功能免受外界因素的负面影响。)

3、子系统:是二级的或者附属的系统,也可以认为子系统是大系统中的小系统。(如:一个家庭系统,父母形成一个子系统,而孩子也是一个子系统;大学里教师是一个子系统,而行政工作人员又是一个子系统。)

4、自动平衡:它是系统的一种性质,是系统维持一种相对稳定不变的平衡状态的倾向。大多数活性系统都具有这种寻求系统内部的平衡以维持系统继续存在的性质(如:一个家庭系统中一个孩子被虐待,虐待将是该家庭的一项功能,一旦那个受虐待的孩子离开家庭,那另一个孩子将被选择出来受虐;或者就是家庭成员改变行为,但是这种改变会打破平衡,那其他成员也必须改变来适应那个改变行为的成员,以达到家庭的平衡。)

5、整体性:指由各元素组成的系统所产生的效应大于由各元素简单相加所产生的效应。(系统理论认为,系统不能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相加,或者说,系统一旦被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系统也就不复存在了。如:一个家庭不等于孩子和父母,如果父母离婚,其家庭也就解体)

6、角色:是根据个人地位确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以及特定团体和社会的期望。系统中每一个人都在系统中扮演着一个角色。

7、关系:是两个或多个个人活系统之间在情感、认知及行为等方面的实际联系,它常常意味着相互交换和动态的相互作用。

8、输入:它包含从其他系统中获得的能量、信息或者通信流。(父母可能从孩子的老师那里接收输入,孩子的体育成绩不及格。)

9、输出:是某一系统对所接收的输入进行了处理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如:一位虐待妻子的案主在结案之前不再虐待妻子了,这种积极的行为改变是一种输出。)

10、反馈:反馈是输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括接收有关自身工作绩效的信息系统。反馈有正性反馈和负性反馈两种形式。正性反馈是接收他关于他正在正确的做什么的信息,以维持现状并持续发展(一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考试“个案社会工作”这门专业课时,得了98分,那么这位学生给的反馈是他已经掌握了这门课的大部分信息)。负性反馈告诉系统他做错了什么,作为负性反馈的结果,系统可以选择纠正任何偏差或者错误并恢复一种自动平衡的状态(如:一位社会工作督导告诉被督导人他正在用错误的方式填写一份机构表格,这使被督导人有机会改正其行为并以正确的方式填写)。

11、界面:指不同系统、组织或者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确切点。要准确找到案主的问题,关键要找准界面。(如:一对夫妻前来咨询所,说他们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严重的分歧。通过交谈发现他们真正的问题是他们不是教育孩子有分歧,而是夫妻之间缺乏交流。)

12、演变:是系统从简单状态向复杂状态运动的倾向。(如:家庭,两个人——三个——四个——

五、六个并且在生活中每天都在增加新的信息和经历,使开始的简单变到复杂)

13、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或者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以能出现的程度。在生态系统模式中,熵的具体一样是指系统趋于解体、损耗和消亡的倾向。(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衰老并最终死亡。)

14、负熵:他是熵的对立面,是系统趋于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大,在生理、智力、情感等方面会发展成熟。)

15、同等结果:即“条条大道通罗马”,达到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一个社会工作者,为贫困家庭寻找资源,可以是现金、代金券、食品券、免费服务等等)

16、社会环境:指包括与案主相关的各种社会条件、情形和包围着案主的各种相互作用。

17、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A、人;B、社会环境;C、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

18、相互依赖: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

19、事件:是人与人、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事件分为肯定事件和否定事件。

20、能量:是人与环境之间能动作用的力量,有输入、输出两种形式。能量输入即能量进入个人的生活并提高个人社会功能运作的能力;而输出即能量从个人的生活中外流或者从个人的生活中拿走一些东西。

21、适应:即根据周围的环境作出调整的能力,意味着变化。

22、压力:是一种制服人的力量,通常让人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或者感到危害、威胁等。(1)挑战:这是一种由挑战引起的对胜利的期望可以引起一种积极的情感,这样的压力可以促进案主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2)危害或者威胁所带来的消极情感,这样的压力常常带有痛苦或者破坏的性质。

23、应对:它是适应的一种形式。适应强调对新环境的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反应,应对而强调努力克服困难、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4、结果:人与环境之间的每一次有效事件都会对相互作用的双方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就是事件的结果。分为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

25、问题:结果的形式之一就是问题。如果在与环境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不良、无法适应或者无法应对的情形,那么,问题就产生了。

26、变化: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在案主自身的努力下,案主不断改善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的严重性逐渐得到减缓,案主逐渐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化这就是变化,它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变化是双方的,一方面包括案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包括社会环境系统的变化。变化所表达的是人与华宁双方面而不是单方面的关系、作用或者性质。

二、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工作者:

1、经纪人:即把案主及其所需要的资源联系起来。

2、促进者:为案主提供支持、鼓励和建议,使案主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3、调停者:帮助冲突双方解决争端、达成和解。调停者在冲突双方之间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偏向任何一方。

4、教育者:社会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像案主传递有关信息。

5、评估者:所有的社会工作人员都需要扮演评估者的角色,以评估自己的工作绩效。

6、个案管理者(协调者)主要是挖掘资源,有计划地为案主提供资源、服务和监督的过程。

7、呼吁者:为案主的权力和利益而呼吁。

第三章 胎儿期

第一节 生物系统及其对胎儿期的影响

1、胎儿期: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出生这段时间,约40周,即我们通常说的怀胎十月。(研究发现,人类行为是从胎儿期开始有,并且胎儿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快的时期,个体在母体子宫内的成长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胎儿的发育阶段:

当精子透过卵细胞避时,受精卵就诞生了,这时母体就怀孕了,一个受精卵从针尖大小到完全形成新生儿通常要经过280天左右的时间。我们可以把胎儿发育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胚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

1、胚前期:

从受精到受精卵牢固地植入子宫大约二周的时期为胚前期;大约36小时后,受精卵开始分裂,以倍数分裂(2、4、8…)最后,受精卵分裂成一个充满着液体的囊胚(在分裂的同时,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子宫,到第4—5天形成一个胚泡;到第7天左右,受精卵开始着床,即接触并附着于子宫内壁,为其发育成胎儿吸收各种洋房,整个过程在14天左右完成。)

2、胚胎期:

从第三周到第八周成为胎儿期,也称为细胞和组织分化期(当受精卵和子宫壁无完全结合在一起来后,胚胎期就开始了)。这一阶段,胚胎生长速度快,主要器官开始发展,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心脏以及性器官开始形成,手、脚、胃、食道、血管和神经系统也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胚胎期是胚胎快速生长和发展的阶段,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伤害,所以此期间母亲摄入的某些维生素、烟酒、药物、病毒等有害物质一旦进入胚胎,将会对胚胎期产生永久性的且不可逆转的伤害,特别是胎儿敏感的神经系统极易因机械或化学(母亲意外跌倒、滥用药物等)受到永久性损伤。

3、胎儿期:

(1)广义的胎儿期:指新生儿出生前在母体内度过的一段时期,即前述的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共约40周的时间。(2)侠义的胎儿期:指从第9周至出生的这段时期,是广义胎儿期的第三阶段。

3、影响胎儿发育的生物因素: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所以遗传与胎儿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胎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母亲身体状况的影响:

发育中的胎儿深受母亲身体状况的影响,如母亲的年龄、身高、体重、营养、药物服用、烟酒嗜好、疾病等。

1、年龄。科学研究发现,生育子女的理想年龄为25—35岁。怀孕时年龄过大或过小都易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2、身高体重。孕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增加妊娠的高危程度。(体重大于80公斤、低于45公斤;身高低于150cm)

3、营养。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由母体供给,当母体营养不良时出影响本身健康外,同时还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胎儿先天不足、抵抗力弱、易患病、智力发育迟缓或者容易引起流产、早产甚至死胎。(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避免劳累和熬夜(3)避免各种食物污染。

4、药物。大多数药物都可以通过胎盘,经母血进入胎儿体内。妊娠早期用药不当会导致胎儿畸形和死亡。

5、烟酒。孕妇如果吸烟或者久处重度烟雾环境(被动吸烟)中,有毒物质可使子宫及胎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出现早产或死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除导致新生儿体重轻、体质弱、智力差、多病、死亡率高外,还能引起遗传物质突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多种畸形的可能。喝酒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酒精能引起胎儿多种畸形。

6、疾病。慢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都会威胁到胎儿的发育,并且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孕妇感染病毒的途径有:A、呼吸道感染;B、消化道传染疾病;C、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传染病;D、吸毒(注射)传染的病毒;E、昆虫或动物感染的病毒。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胎儿期的影响

1、家庭因素对胎儿期的影响:

家庭规模和结构、家庭经济条件、母亲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气氛等就爱听内部因素对胎儿发育能产生重要影响。

1、家庭规模和结构:

(1)如果即将成为父母的夫妻本身是独身子女,很可能在心理上还不是十分成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夫妻感情尚需磨合,事业和经济上的压力偏大这一切讲会影响他们的家庭生活,特别是孕妇的情绪状态,甚至影响他们对胎儿的态度。A、理想父母,他们盼望得到孩子;B、矛盾父母,这类父母表明看起很高兴,但胎儿能感觉注意到潜意识里的矛盾情绪和母亲内心深处的排斥心理,这类胎儿出生后大多有行为和肠胃问题。C、冷漠母亲,这里母亲不想要孩子,但他们的潜意识希望这种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能被胎儿接受。这些胎儿上下来,情绪低落,感情冷漠,昏昏欲睡。D、为不理想母亲。这里母亲不愿意得到孩子。其早产率最好,胎儿也常常会出现体重过轻或情绪反常等。(2)单亲家庭的问题对胎儿的发育也造成极大的影响。单亲家庭问题主要是遗腹子和私生子的问题。遗腹子:指还有出生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了的孩子。私生子:就是指出生时没有正式合法的父亲的孩子。

这两者都存在母亲由于父亲的死亡或者缺位,在心理情绪上很难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必然影响胎儿的发育。

2、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条件既与单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还与地区经济水平有关。地区经济条件好坏与医疗保健水平呈正相关;家庭经济与孕期保健和营养关系密切,对胎儿的影响也很重要。

3、父母受教育程度:

关于家庭条件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了“智力环境”,就是家庭中每个成员智力水平的平均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家庭智力环境可能越好。A、他们可能更加重视胎教;B、他们较高的文化素质也更有利于胎教进行。C、父母受教育越高,其职业收入也就可能越高,其家庭经济条件也越好,更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4、家庭气氛:

从优生的角度看,融洽的夫妻关系、和睦的婆媳关系、民族的家庭气氛,都有利于夫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适当怀孕时间的选择,有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最终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5、其他,如社会政策、政治环境、生育观念等。

第四章 婴儿期

第二节 心理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儿期,婴儿期语言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生命的第一年,这是婴儿的口头语言开始发生和发展的时期,称之为言语的准备期或前语言阶段;第二阶段指1—3岁,在该阶段中,婴儿语言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一)婴儿语言发展的第一阶段:语言准备期。

婴儿从出生时的哭声开始,发展到能发出可以辨识的音节和类似于成人语调模式的复杂牙牙语。婴儿发音的发展阶段如下:

1、第一阶段:反射的发音阶段。其时间是从出生到两个月,该阶段的特征主要为发射性的发音,如哭声、发燥时是的发音类似于打嗝、咳嗽、打喷嚏等。另外也可能出现一些类似元音的声音。

2、第二阶段:叽叽咕咕的声音和笑声。其时间为2-4个月。婴儿开始发出一些舒适状态的声音。

3、第三阶段:发音游戏阶段。其时间为4-6个月。婴儿似乎在检查他们的发音器官,一决定他们能产生的发音范围。该阶段的特征在于出现了很响和很轻的声音,以及很高和很低的声音。

4、第四阶段:典型的牙牙学语阶段。其时间是6个月以上。该阶段的特征是出现了系列的辅音-元音音节,并且在时间的控制上类似于成人。

5、第五阶段:含混阶段。其时间为10个月以上牙牙语的最后阶段通常与有意义语言的早期阶段是重叠的。

(二)婴儿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当婴儿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时,标志着婴儿进入了语言产生和发展时期。此阶段一般在(1—3岁),婴儿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在词汇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1、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的增加。(2)词汇范围的扩大:

出了名词和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百分比。(3)词语的获得与运用:

婴儿词语的获得过程有以下三个方面:A、在第一批词的基础上,畸形掌握在某些场合限定性很强的词;B、已经掌握的词语开始摆脱场合限制,获得了初步概括的意义;C、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的功能的名词和概念过程的独特画面。

2、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0—3岁的婴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过两个阶段:一是理解语言阶段(1—1.5岁);二是掌握合乎语法规则的语句,开始积极语言活动阶段(1.5—3岁)。(1)理解语言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该阶段婴儿的语言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A、能说出词,这是婴儿语言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质变。如爸爸、妈妈、阿姨、再见等。B、对成人语言的“理解”发展较快,理解“词”比说出“词”发展要早。如婴儿对成人的话点头或摇头。(2)积极语言活动阶段:

此阶段是1.5—3岁,婴儿开始积极的语言活动发展,是婴儿语言发展上的一个飞跃的阶段。这个阶段,随着婴儿理解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儿的积极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快发展起来,语言结构也变得复杂。对说、听等语言活动有高度的积极性,喜欢交际,听故事,诗歌等。

(三)影响语言发展的环境因素(4—6个月牙牙学语,10个月以后,不同社会语言背景的牙牙语开始出现不同的变化。)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是婴儿出生后所面对的第一个人际关系。由于婴儿的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也是其母亲,所以婴儿的依恋又称为母婴依恋。

(一)依恋的发展: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人的反应是不加区别的,无差别的反应。

2、选择性的社会反应期。这个时期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很偏爱,对他所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3、特定的依恋期。从六七个月开始,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极为关注,特别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同时对陌生的反应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约7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

2、回避型依恋。约2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

3、矛盾型依恋。约1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

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的,积极地依恋,而回避和矛盾型又被称为不安全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三)依恋对婴儿发展的影响: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婴儿的依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与婴儿的交往方式。抚养者与婴儿正常依恋关系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婴儿严重的心理障碍。婴儿如果缺乏关心和爱扶,就很难建立对任何人的依恋,从而给其今后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依恋性质对儿童今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第五章

幼儿期

第一节 生物系统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期:3—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了更广阔的天地——幼儿园,因此这一时期被成为幼儿期。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幼儿主要以游戏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与此同时,他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动作技能、知觉、语言、记忆、思维等生物、心理各方面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下,幼儿间的差异和独特性越来越明显,生物和环境因素对幼儿发展的支配力日趋减弱,心理因素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些发展变化不仅奠定了幼儿的个性形成,是其社会化的重要表现,而且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段时间又被称为学龄期。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幼儿期的影响 社会交往对幼儿的影响:

(一)家庭:家庭是由家庭成员及成员间的互动关系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家庭系统中诸多因素对儿童的发展或多或少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例如:父母的教养观念和家庭结构。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利的,一个经常争吵、挑剔、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父母和儿童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离婚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二)同伴: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熟练地社交技巧,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的接纳程度分为:受欢迎的儿童、被拒斥的儿童、矛盾儿童、被忽视儿童和一般儿童。

(三)教师:入园后,教师就成为幼儿交往的重要对象,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教师的期望效应;

2、教师的榜样作用;

3、教师的强化;

4、与父母相比,更具有权威性。

第六章 儿童期

第一节 生物系统及其对儿童期的影响

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①由浅人深;②由简单到复杂;③由刻板到灵活;④从以自我为中心;⑤从具体到抽象;⑥从零乱的、弥散的甚至是矛盾的观念到系统的、有组织的、完整的思想。

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原则:(1)区分人和物;(2)理解他人的观点。

3、关于人的概念:(1)自我概念的发展。(2)关于他人的概念(5——7岁;8——11岁;11岁以后)。(3)朋友和友谊。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儿童期的影响

1、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儿童与同伴的交往:

①开始建立友谊; ②获得社会技能; ③树立健康人格; ④提高学习。

2、儿童与父母的交往:

A、教导;

B、强化;

C、榜样;

D、慰藉。

3、儿童与教师的交往:

A、教师的教学水平;B、教师的人格;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D、教师的言行、衣着 儿童教育过程中“三要三不要”。

2、“三要”指的是:①多听孩子的意见,经常与孩子做一些象征“平等”的活动,让孩子感觉到受重视、受尊重、受信任;②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优点给与恰如其分的肯定;③宽容孩子的过失。

3、“三不要”指的是:①对孩子的一些错误和缺点不要随便作出惩罚,这样很容易使儿童养成悲观等性格;②不要凭借父母或者老师的权威,强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图行事,这样会使儿童感觉自己在老师和父母心中没有地位,受不到重视,从而产生压抑;③生活中,不要轻易说孩子笨、蠢等带有强烈贬义的词语,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4、儿童厌学: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它主要是因社会病理现象引起的,儿童本身无生物、心理缺陷。

1、儿童厌学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2、造成厌学的原因:

(1)学校教育中的失误;(2)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3)社会不良风气。

3、解决儿童厌学的对策:(1)努力营造儿童喜欢的学习生活:

A、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B、教师的关系和爱护是儿童热爱学习的心理力量。(2)家庭教育方式要科学:

A、不要过分注重考试成绩;B、要教育孩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观点。(3)抵制不良的社会现象。

第七章

青春期与青年期

青春期:本意为“发育、成长,向成熟发育”,被称为“第二次发育期”。

青年期:青春期的延续被称为青年期。青年是青春期后依然在成长的一部分人,他们仍然被成年社会认为处于过渡阶段,因为他们仍在大学求学、职业不稳定、经济部独立、社会或生活方式尚未“固定下来”。因此,可以认为,青年期是介于青春期与成人期之间的一个生命阶段。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青春期与青少年期的影响 青少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青少年性行为问题:

1、青少年性行为的现状:青少年性观念改变,青少年性行为呈增长趋势。

2、青少年性行为带来的问题:(1)怀孕;(2)流产;(3)未婚妈妈。

(二)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

药物滥用是一种规律性或过量的使用药物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药物是一个能让人养成习惯去使用它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大脑及神经系统。

1、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危害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人格因素;(3)认知和态度因素;(4)行为和发展因素;(5)家庭和同伴因素;(6)社区及环境因素。

2、对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预防与矫治:

(1)预防。A、加强宣传教育工作;B、相关法律规定;C、发动群众创造健康环境。(2)矫治:

对于已经上瘾的青少年,可以做心理治疗,或者送进医院进行戒断。一般采取多维度家庭治疗法:青少年、家庭和家庭关系、父母、与青少年及父母有关的家庭外系统。

(三)青少年自杀问题:

1、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1)负性生活事件。自杀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关系非常密切。在一般情况下,青少年遭受到排斥、羞辱或嫉妒等危机之后,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应激——自杀间隔,即先产生强烈的自杀意念,随后会发生自杀行为。

(2)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以某种方式影响孩子的心理,使其产生自杀行为。

(3)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中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个体的性格特征。自杀者的情绪常常过于敏感,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心理承受力差,往往遇到问题视为不可避免,具有冲动性。其次,精神健康因素。导致自杀意念差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大致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品行障碍、惊恐发作、进食障碍、完美主义者等。

(四)青少年犯罪:

1、青少年犯罪的特征:

(1)低龄化;(2)团伙性;(3)贪财性;(4)暴力化和智能化;(5)盲目性和突发性。

2、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自身原因。从生物的角度看,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脑神经活动兴奋,精力充沛。(2)消极的家庭环境;(3)失当的学校教育;(4)不良的社会环境。

3、青少年犯罪的防治:(1)预防方法。A、首先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这是最根本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渠道。B、加强娱乐场所和传播媒介的管理。

(2)矫治手段。A、工读教育。对已满12岁不满17岁的中小学生,有违法行为或较为严重的不良行为,家长管教不了,原来的学校也管教不了的,为了帮其悔过,接受正常教育,并预防其犯罪,经教育部门批准,可送工读学校学习。B、少年法庭。这是对不满18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机构。C、社区辅导。D、监禁。这是一种最为广泛运用的矫治方式,针对有完全行为能力的青少年。

第八章

成年早期

第一节

成年早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 成年早期的心理发展:

1、认知与道德:

(1)认知方面,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开始把抽象原则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2)思维上,出现一种整合及多唯倾向,同时具有使用注意策略,减少了对逻辑的依赖;(3)道德方面,表现出道德决策更具自主性、更能深入思考伦理原则内化的“道德良知”;

2、自我认同:

(1)自我认同的四种状态:

A、模糊(即无自我探索也没有投身于自我价值、目标的实现); B、封闭(即没有对自我进行探索,致力于实现所持有的目标); C、延迟(即探索自我的同时尚未投身于价值、信念等的现实中); D、成就(探索自我的同时致力于实现自身所持的价值、目标和信念)。(2)影响和制约自我认同发展的因素:

A、性别和年龄;B、个体的婚姻、家庭状况和职业地位。

3、精神信仰。

第二节

恋爱、婚姻与家庭 恋爱的类型:

1、罗曼蒂克型。该类型的特征是:将爱情理想化,强调体形美或者肉体与心灵的融合。

2、游戏性。该类型的人精于计算,视恋爱如下棋游戏,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个人需求的满足,总想以最低的成本从对方获得最大的利益。

3、奉献型。为爱牺牲一切。

4、占有型。往往为其爱投入一切并希望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回报。

5、现实型。以市场价值计算爱情。

6、伴侣型。他们的关系在长期的有意基础上发展而来。

7、综合型。婚姻:

1、婚姻的形态:群婚制、对偶制、一夫一妻制。(1)婚姻的原因:

①相爱双方,通过婚姻获得合法的性关系; ②通过婚姻可以满足友谊(伴侣)和交流的需要;

③可以保证儿童安全和合法的权利;满足社会期望和遵从需要;受同辈群体(已婚)的影响。(2)婚姻的道德:

A、从理想层面:只有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具有根本的道德性。

B、婚姻中要强调以爱情为基础:一是双方的幸福;一是只有双方相爱,由婚姻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才具有现实性。

2、成年早期对婚姻的适应:

(1)情感方面的调适:A、学会给予和接受爱与被爱;B、培养敏感、同感和亲密感;C、给予配偶情感的支持,培养性情,实现自我需要。(2)性方面的调适:A、学会在性方面相互满足对方;B、寻找出性爱表达的适当方式、方法和时间;C、学会适当的节育方法。

(3)个人习惯的调适:A、调整自己以适应配偶的说话、吃饭和睡觉等生活习惯;B、调整自己在吸烟、喝酒等方面的不良习惯;C、抛弃或调整自己容易让配偶恼火的习惯;D、调整双方在生物节律方面的差异;E、学会与配偶共同分享时间、空间、财产和工作。

(4)性别角色方面的调适:A、区分丈夫和妻子在家庭内外的角色;B、区分丈夫和妻子在挣钱、持家、做家务等方面的分工;C、遵守夫妻劳动分工的协议。

(5)物质和经济方面的调适:A、考虑社会环境、社区、邻居的因素,购买自己的住房;B、挣足够的钱;C、合理安排钱的开支。

(6)工作方面的调适:A、找到并努力保证有一份工作;B、适应工作的地点、时间、条件和环境;C、制定出合适的时间表以适应夫妻双方的生活需要;D、当夫妇双方都要工作时安排好孩子的照看。

(7)其他社会活动的调适:A、学会安排并举行社交活动;B、学会夫妇一方外出参观或拜会朋友;C、去顶夫妇个人或夫妇双方要参与的社会活动类型或次数;D、选择朋友并与朋友保持联系;E、选择夫妇双方单独共处的时间。(8)家庭和亲戚方面的调适:A、同父母和亲戚保持联系;B、学会如何同家庭打交道。

(9)沟通方面的调适:A、学会向配偶表露并交流自己的想法、焦虑和需要;B、学会以建设性的方法来倾听配偶,学会以富有成效的方式与配偶交谈。

(10)权力和决定方面的调适:A、取得权力和地位之间的平衡;B、学会做出决定并执行决定;C、学会合作、妥协和调协;D、学会承担起行动相关的责任。

(11)解决冲突和问题方面的调适:A、学会找出冲突的原因和细节;B、学会建设性解决冲突和问题;C、学会适时地向人求助。

(12)道德、价值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调适:A、理解个人在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信仰和生活目标;B、接受配偶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实践;C、决定要加入的宗教,参与相关活动。

第九章 成年期、老年期

1、早衰综合症:指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常见的身心疾病。早衰综合症简称“早衰”,是指由于诸多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中年人过早出现生物上衰老、体质上衰退和心理上衰弱的现象。其中生物上的变化时其他两个方面变化的前提。

2、早衰综合症表现:

(1)生物上衰老。如视力过早衰退,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很快等。(2)体质上的衰老。如头发秃落,白发苍苍等。(3)心理上的衰老。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心理疲劳。

3、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为,它既指肉体上的伤害,也指精神上折磨,通常表现问威胁、恐吓、咒骂、讥讽、凌辱人格等等。

4、婚外恋的原因:

1、生物方面。主要是性生活不满足。

2、心理方面的原因:(1)夫妻间感情基础薄弱;(2)夫妻间喜新厌旧;(3)夫妻间追求公平的心理;(4)贪财、图貌心理。

3、社会方面的原因:(1)受外来思潮的影响和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影响;(2)大众传媒对婚外恋不置可否的大肆渲染;(3)理论界从性发展的角度对婚外恋合理性的论述;(4)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苍白无力;(5)整个社会对婚外恋的日益宽容。

5、酗酒的危害:

1、酒精对消化系统的损害最为直接。一方面可以造成胃肠道溃疡,另一方面可以导致肝中毒、肝硬化、甚至肝癌。

2、由于肠胃吸收功能下将,导致营养不良。

3、诱发高血压、高血脂、认知障碍、判断力下降、痴呆等。

4、酗酒还对社会有种种危害。

6、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空巢家庭大致包括:一方面指单身家庭中的老人,这种老人从未结过婚,或丧偶、离婚,也可以是夫妻分居;其二是指老夫妇二人家庭中的老人,这两类老人或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居。

7、空巢家庭对老年人的影响:(1)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的老人的生活照料存在问题。(2)空巢造成老人心里的孤独,寂寞,常常会引发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

“空巢综合症”:a、精神空虚,无所事事。b、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C、躯体化症状。

篇2:人类行为于社会环境

2.“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①关注个人并寻

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3.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5.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6.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

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7.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8.9.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的影响;②母亲对胎儿的影响;③父亲对胎儿的影响;④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10.11.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

胎儿的影响;③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12.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和倡导者的角色。

13.国际上一般以某一

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14.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5.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16.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

17.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8.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9.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①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②情绪情

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③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④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20.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

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21.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

22.: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②B型:安全性依恋;③C型:焦虑——反

抗型依恋;④D型:紊乱型依恋

23.依恋的影响因素:①抚养方式;②婴儿气质;③亲子早期互动;④母爱剥夺

24.: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

25.育及医疗照顾),以至危害或损害了儿童的健康或发展;或在本来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使儿

童面对极大的威胁(包括饥寒、长期缺乏照料、强迫儿童从事与其体力活年龄不相符的工

作等)。

26.忽视应包括身体的、情感的、医疗的、教育的、安全的和社会的六个方面。

27.3-7周岁可以说是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28.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

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9.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

隐性逐渐增强;③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④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

30.:①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②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③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31.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①先天遗传素质;②家庭教养方式;③幼儿园老师的教育

态度;④社会文化;⑤大众传媒。

32.任何单一的家庭模式都不一定可以为成长中的儿

童们提供一个十足完美的发展环境。母亲—孩子的家庭模式和其他各种家庭模式一样,它

们都可以提供社会话的支持体系和方法,使他们在感情、智力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完整家庭的冲突消极影响:

1、孩子在充满矛盾、父母要求不一致的环境和家庭

气氛中缺少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简言之,缺少儿童精神与心理健康全发展所必须的一切条件;

2、发生神经、心理病态的危险急剧增长;

3、行为的放纵和缺乏自制力日趋发

展;

4、孩子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

5、道德习惯上瑕疵日益增多;

6、孩子越来越不习惯

于人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7、孩子往往会产生对自己双亲的反感。有的甚至对一方的怀恨在心。单亲家庭的可能优势:

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

2、有利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

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早;

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

理能力;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33.人的一生出现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即婴幼儿期和青春期。

34.学龄期儿童的认知发展:①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②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③开始脱

离自我中心性;④开始逻辑思维。

35.学龄期的行为与生理问题:①多动症;②学习困难;③肥胖。

36.在应对多动症时,三方面的干预措施。首先,对学校环境的干预:①调整教室;②对老师的要求;③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其次,对家庭管理的干预:①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

不紊;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再次,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

37.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

38.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39.:①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性;②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

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③一些道德败坏的人

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0.41.①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

或完成学业的机会;

②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

存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

为,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③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④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

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闲暇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⑤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2.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正处于最佳状态。

43.:①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②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起关键作用;

③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④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⑤地域、年龄

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44.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女

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

45.其实质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

46.47.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①角色转变;②工作歧视;③性骚扰;④艾滋病及其干预。

48.包括:离开生身家庭独自居住,开始工作或继续深造,结婚或建立重

要的亲密关系,养育子女并照顾长辈,开创事业并为生身家庭和自己的新家庭投入大部分

闲暇时间。

49.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

50.对其所做得具有性内涵的言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

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

51.:①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②中

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③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

52.⑤中年失业问题。

53.中年期夫妻的压力由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引发:①社会变化的影响;②个体发展的影响;③

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④家庭生活圈的改变。

54.①加强夫妇

之间的沟通;②帮助夫妇双方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在情感上缩小双方的距离;

③促使案主把婚姻、家庭看作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55.离婚后可能面临的压力:①自卑;②孤僻;③仇恨;④痛苦;⑤再婚的随意和畏惧;⑥悔

悟。

56.角色的承担者去履行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的情况。

57.①失业的集中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②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在家庭中地

位的下降;③失业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

58.老人的社会参与活动:①休闲娱乐;②继续教育;③宗教活动;④再就业和志愿活动。

59.老年期的相关理论:①撤退理论;②活动理论;③其他理论:撤离理论。

60.老年人再婚的三种模式:①结婚式再婚模式;②同居式再婚模式,即未经履行任何法律手

续,丧偶或离异的异性老人便过上了事实上的夫妻生活;③老年协议式再婚模式,也可称

为老年协议婚姻。

1.2.①

3.当今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人在情境中”。将个体育道德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反对将来问题单“人在情境中”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关注个人并寻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任何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他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处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5.6.7.8.9.① 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时间: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生命历程: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多元年龄观的时间概念包含了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性别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p71: 遗传的因素。

② 母亲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年龄{最佳生育年龄24—29岁}、体重、身高、孕史;母亲的营养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

10.父亲的胎儿的影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孕妇体内环境和屋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胎儿的影响;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倡导者。儿的影响)

11.人口性别比:指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2.①

13.14.15.①

② 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 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婴儿的基本情绪: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 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通过情感的外部表现,婴儿可以向母亲表达自己的体验,母亲可根据婴儿的情绪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情绪直接指导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反应调整婴儿所处的环境,使婴儿更易于适应环境。着婴儿的行为或不做某个行为。

③ 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交往,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婴儿可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16.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了解婴儿的需求、好恶、感觉体验,从而调整自依恋:即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表现在母亲和己与婴儿的交往方式和方法。婴儿之间。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17.依恋的类型P133: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②B型:安全依恋型。③C型:焦虑—反抗性依恋④D型,即紊乱型依恋

18.①

19.20.依恋的影响因素P135: 抚养方式。看护者尤其是母亲对婴儿喂养方式及与婴儿的互动方式是婴儿依恋关系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婴儿气质。婴儿最终形成哪种依恋,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抚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也与婴儿本身的特点和气质有关。亲子早期互动。增加婴儿早期与母亲的皮肤接触,能促进和增强母婴依恋。母爱剥夺。母婴分离,进而与家庭分离对儿童心理的负面作用往往是不可恢复的。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 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忽视:各类性虐待中被举报最多的形式,但它对婴儿及年幼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包括:①身体忽视。②

情感忽视。③医疗忽视。④教育忽视。⑤安全忽视。⑥社会忽视。

21.22.23.自我延迟: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3—7周岁(学前期)是一生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以及言语、认知、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儿童对情绪的控制力逐渐增强。

现。

④ 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随着年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会明显提高。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层次不断增加,对身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隐性逐渐增强。随着语言能力和认知随意性的初步发展,儿童逐渐能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边人会有不同的爱的情感。

24.游戏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的作用:

制。

心。

25.26.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P206: 单亲家庭必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P225 ①先天遗传素质。②家庭教养方式。③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态度。④社会文化。⑤大众传媒

① 单亲家庭的孩子与对照组和一般家庭中孩子相比,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他们胆怯、孤僻、自卑、自尊度偏低;情绪极不稳定,恐惧、郁闷、失望、不安等不良情绪明显;行为畏缩,敏感、多疑、社会适应不良。

③ 但是在社会文化趋向多元化,宽容及理性的今天,随着离异或丧偶等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有关单亲家庭的传比起其他具有同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们,单身女性家长家庭的儿童更具有感情调适的能力;除非本人因家庭情况而遭统观念正趋于改变,单亲家庭为破碎问题家庭,是病态取向观念,因此,单亲家庭的形成对孩子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欺辱,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高度的自尊心,智力也比较发达,但在青少年时期,犯罪率也较高。

④ 单亲家庭,单身女性家长都有哺育儿童和向儿童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另外,相对于充满冲突、争吵的家庭来说,单亲家庭对子女往往更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对于完整家庭,在形式上完整而稳定,实际上父母唇枪舌剑、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反而更易受到不良刺激和加重心理压力。

⑤ 单亲家庭的优势: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2)有利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高。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4)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27.28.①

29.30.人生中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学龄期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P234: 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②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学龄期行为与生理问题:①多动症。②学习困难。③肥胖。应对多动症采用的干预措施: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游戏是儿童人际交往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他们所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③开始脱离自我中心性。④开始逻辑思维。

① 对学校环境的干预,包括:调整教室,集中孩子注意力;对老师的要求,以鼓励和表扬等肯定方式为主;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学习技能培训。

31.3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包括: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不紊,使孩子在家里的活动规范化;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要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教会孩子与孩子交往中的基本礼貌和技巧,控制和减少孩子的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在行为治疗的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药物。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攻击行为。

33.34.①

③ 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征。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互联网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以“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而著称,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青春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有:①学习障碍。②人际关系障碍。③情绪障碍。④行为障碍 对有适应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或完成学业的机会。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寻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

④ 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线下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35.36.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处于最佳状态,黄金时期。P338 择偶标准:

①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②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其关键作用。③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④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⑤地域、年龄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37.择偶梯度: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与此相反,女性往往更过的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

38.39.40.丁克:夫妻都有收入却不要孩子的家庭,其实只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单身家庭P361:家庭的一种特殊形态,他只由一个人组成。------复合家庭、直系家庭、核心家庭、不完全家庭。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

41.性骚扰:指违反当事人的意愿,对其所作的具有性内涵的盲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

42.43.①

② 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和争议:①角色转变。②工作歧视。③性骚扰。④艾滋病及其干预 影响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 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多方面交往、多重社会角色决定了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中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现实要求中年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孤僻、多疑、嫉妒和敌意的不良心态,一边不断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整到良好状态。

③ 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由于经历了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经受了考验,更加趋向深厚化。44.45.46.①

47.48.49.①

失。

篇3: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研究

人地关系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

1 自然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文化发展、社会组织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期,某一地理环境对成长于其中的那个人类共同体的物质生产活动情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进而决定那个人类文明的类型及其发展进程。这种影响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通过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要素之一的劳动对象而实现的。作为劳动对象,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类型、方式等,并通过决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世界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就使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产生了许多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其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基本上是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这就不能不带有其文明初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各自特征的社会生活所打上的深刻烙印。如生活在高原、草原地带的人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活于大河流域的民族多过着农耕生活。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

2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该目的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人类经过了对自然顶礼膜拜、唯唯诺诺的漫长历史阶段之后,通过工业革命,铸就了驾驭和征服自然的现代科学技术之剑,从而一跃成为大自然的主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加速了世界文明的演化进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土壤侵蚀、森林锐减、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允、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1]。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种种始料不及的环境问题击破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美好神话,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历史把人类推到了必须从工业文明走向现代新文明的发展阶段。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经验教训促进了人类的严肃思考:环境问题既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不正确态度所造成,也就只能依靠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来解决。20世纪的历史必然会记录下6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最突出的是联合国召开的两次大会: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全人类的一致行动,保护环境主要应改变发展的模式,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而适得其反。

当前人地关系观念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协调论”风靡全球,生态伦理学也迅速崛起,反对人类随心所欲地对待地理环境,强调人类要主动地尊重地理环境。从更宏观的观点看,地理环境本身受地球制约的,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一员,宇宙的沧海一粟。所以人类更不能妄自尊大,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建立生态文明[2]。新的生态文明最大特点是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何其多.西南旱灾的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2:304-306.

篇4: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一、 生态环境的消亡来自于人类的欲望

自从人类的出现,人们就依靠着自然为生命源来,在这里居住孕育生命。由于现今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贪婪也开始扩大,“人力能够战胜自然”这样的思维已经在人类的心中根深蒂固。人类对大自然物资的挖掘变本加厉,不仅毁坏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残害了不少生命,造成我们长久以来居住的地球渐渐衰落自作自受。

现今世界的人类自以为是浩瀚宇宙中最伟大的物种,是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在影片《猩球崛起》第一部的开端,讲述了大群的人类在森林中追击着奔跑的猩猩们,准备将他们囚禁到自己的实验室,为的是将ALZ-112这种新型药品的在它们身上做实验。在整部影片里,城市里大量的建筑毁坏了大自然的原貌,致使许多生物不在拥有自己的家园和生活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终日的牢笼,成为人类观赏的宠物和实验品,不时也会遭到水炮和电棒的暴打。作为一只被领养的猩猩,凯撒的主人从不让它出门,由于当时的人们无法接受这些猩猩的出现,所以会把它们当成过街老鼠一样对待。凯撒在被关进牢笼后受尽饲养员的摧残,但是威尔由于自身的一些因素没能够把凯撒接回家,所以凯撒的心理受到了冲击,它觉得威尔抛弃了它,于是它擦掉了墙面上的自由之窗,决定带领着牢笼里的猩猩逃脱出去,获得自由。

《猩球崛起》的第二部故事中凯撒被科巴坑害,这个时候猩猩族群里面产生了内讧,凯撒想取得人类的帮助,于是它来到人类生活的地方,然而并没有得到负责人德里弗斯的信任,并且德里弗斯认为它会伤害人类,宁可自尽也不愿意相信不是人类的生物。正是由于这种自我的思维方式,沉浸在自我满足的世界,自身的贪婪欲望最终造成了无家可归。

二、 呼吁注重动物的权利

跟随着世界文明前进的步伐,人类社会在对动物保护上没有做出相应的方法,呼吁爱护动物的人类不断增多,在西方的20世纪末期,人们对保护动物的基本权利,维护生态环境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运动。其中出现了代表性的人物——澳大利亚哲学家彼特·辛格,辛格在代表作《动物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一种新伦理学》中表示,对动物们来说,比较重要的除了活着以外然后就是躲避伤害,但由于人类自身的一些贪婪,造成这些动物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电影的开头,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森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宁静,猩猩们悠闲自在地排着队穿梭在森林中,没过多久,在不远处轰隆隆的机械声、猎人的喊叫声打破了此时的宁静,慢慢出现了汽车、牢笼、工具和大量的人类与身单力薄的猩猩们形成鲜明对比。没有一点反抗力的猩猩们,不停地逃跑,逃脱不了的只能进入了牢笼。在抓获不少猩猩后,人们开始庆祝,牢笼里全是眼神哀怨的猩猩。从此寂静的山林被打破,生态关系失去平衡,不少当地人运用新型武器来捕捉猩猩们,并贩卖给研究所换取报酬。正是由于这些,造成了各界人士对保护动物的基本权利、维护生态环境上变的束手无策。[1]

在电影里无论多么强大的猩猩在遇到人类后都只能面对死亡,失去自由生命。在研究所里有一只母猩猩被取名为美瞳,它们本应该在辽阔的大自然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享受大自然的一切,但在这里它们却变成了实验的牺牲品,人类所研制的药品ALZ-112,给明眸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药品的作用使得明眸的智力急速提高,因此人类打破了自然规律。在一次实验中明眸为了保护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攻击了工作人员,最终被人类击毙。猿猴类动物它们和人类一样有亲情、有爱情、向往自由、拥护生命、害怕死亡、爱护弱小,但是这样的动物无数次地被自大的人类所扼杀而剥夺它们的生命。在《动物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一种新伦理学》以后,彼特·辛格写出了《关于大猩猩的宣言》,告知人类猿猴类动物一样具有“有生存权利”,同时也像大家倡议“保护它们的自由”,并且猿猴类动物一样具有人类所具有的行动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提倡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无论是人类还是猿猴类动物理应相互平等,得到人类的关心,自从明眸死后,她肚子里的孩子“凯撒”就被威尔带走,并养育它。正是这样在威尔的养育下它重获新生并取得较高的智力,但是威尔虽然养育了它但是他并没有给予过凯撒一点点的温情呵护,就像《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家维克多一样,在凯撒的成长历程里威尔最关心的则是对凯撒进行智力测试和记录,并没有因为它的成长而快乐,从而忽视了它的精神寄托和生理需求,猩猩凯撒渴望自由所以整天的在阁楼上看着窗外,向往着去大自然游玩、奔跑。同时也盼望着得到人类的尊重与理解,也期盼着得到人类的接纳和喜爱。在整部影片中,所提到的几何图形窗户代表着凯撒在生长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因为长期被人类困在屋内抚养,致使它没有得到与同类交流的机会,这样造成以后凯撒在同伴中没法适应而被排挤;同时,在人类的世界它也被认定为一只没有思维的动物,威尔对它也是这样看的,不然他带凯撒出门的时候会经常给他系上项圈让它坐在后备箱。凯撒欠缺的不仅是同伴的理解也有人类的重视,致使它陷入迷茫之中,无法找回自己。[2]从而增加了它眼中的绿色斑点,在心里上造成了无法抹灭的伤害。一直到电影结束,威尔也没能够给凯撒心灵上的安慰和实质性的帮助。最终在凯撒的带领下,大批的猩猩历尽千辛万苦重重障碍,来到了河对岸的红木森林,但是当威尔追赶过来后,他的目的确是带着凯撒回去继续他的研究,最终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凯撒走到他的耳边说"Caesar is home"(这才是凯撒的家)。这才让他有所领悟,这几个简单的单词却意味着对猩猩们来说回归大自然和找回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只有在大自然里猩猩们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获得自尊和心灵的慰藉。同时凯撒的话也提醒了我们人类:对动物自由生命的剥夺,会最终造成动物们的彻底反击。在整部电影结尾的时候,画面中出现了整片的红木森林,暗示着人类与猿类动物之间的战争即将到来,人类将为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来付出应有的代价。

三、 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与日益毁灭的生态环境

科学领域的不断开发造就了社会的前进,当今社会的首要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造就了人类和当今社会,所以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新型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参加。但是其中各有利弊,虽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假入这些技术不好好利用,而是任其发展,将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至于漫延到整个世界,所以人类是使用科学技术的关键所在。

在第一部《猩球崛起》里,威尔作为研究基因领域的科学家,他也是满腔热血地投入到科学中去,在整部电影中他一直研究对活猩猩进行基因测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来研究出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和人体大脑重建的新型药物。一只叫“明眸”的猩猩自从用了他研发的ALZ-112型号的药品后,眼睛发生了变化,整个眼球中出现了绿色的光点,所以名字叫“明眸”,不单单是这样,在药力的作用下这只猩猩在智力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最终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攻击了饲养员因此被击中而死去,但是她极高的智商遗传给了她的孩子凯撒。因此威尔将小凯撒带回了家,并继续着自己的实验对凯撒的日常做着记录。

由于威尔不忍心看到年迈的父亲被老年痴呆这种症状所折磨,所以他将自己研发的ALZ-112药品带回家,将其注射到自己父亲的体内,但是由于这种药物并没有得到安全批准,同时人类与动物在基因上还是存在根本的差异,所以导致成为首位人体药品实验的父亲离世。随后,由于凯撒攻击了周围的邻居,被强行带走进了看守所,在里面由于它穿着人类的服装,受到了同类的排斥与饲养员的羞辱,于是它逃回威尔的家里偷出了ALZ-112药品,然后在看守所分给猩猩们使用,使它们的智商得以提高,并带领它们逃脱出去,返回到丛林中。凯撒的逃离和父亲的离世,对威尔来说是悲伤的同时也是对他科学研究的讽刺。

研究所的老板在不经任何检验的情况下,把威尔研究出的药物贩卖。他不单单对猩猩们的身体做出伤害,同时也伤害了它们的心灵,他不顾反对把没有经过安全检测的药品拿去出售显然不顾人类的安危,同时自己也丧失了人性。

虽然威尔希望自己的科学研究有所贡献,但是他的研发产品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同时也破坏着生态环境,他的老板也因自身的利益不顾人类的安危。可以说,在电影中每个人都为着自身的利益所前进着。在当今社会的一些实验中,特别是在某些医学领域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在不违背自然法则的前提下进行研究,使用正当操作,不牵扯其他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

《猩球崛起》的第二部是在凯撒和猩猩们逃离的10年以后,人类濒临灭种,退化到了近乎原始社会的情况之下,在此时没有任何优势下的人类,又将与猩猩们产生了场不可调和的战争。

结语

《猩球崛起》这两部影片运用了不同的视线去展现人类的自我中心思想,提倡大家把人文关怀发展到动物中去,来关爱每一个存活在地球上的生命,不仅要帮助它们在危难之中更在乎命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护它们。从而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长久。创造出人类与非人类的和平共处,建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玫.从动物的角色功能看当代电影的生态意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5):36-38.

篇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课程总结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从而对人类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行为变化做科学性的判断和决策。作为女性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的行为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行为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对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进行研究,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

这一学期,老师的课程安排很紧凑,前面比较浅显易懂的章节由我们自己小组合作讲解完成,重点部分由老师来讲授。但是在老师讲授的部分,依旧是老师的一贯风格——不按照书本,更多的时候是结合各种视频来辅助我们理解,学习。

在这学期的课程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关于美国青春期少年恋爱,发生性行为却不注意安全措施而导致各种危害的纪录片。那部片子对我来说真的挺恐怖的,那里面所介绍的那些疾病,真的让人无法接受。尤其是看到那些因此而出生的不健康的婴儿,更是让我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看着那些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欣喜的感觉,听那些年轻的父母们的自述,也完全体会不到他们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反而是无尽的悲哀。片中介绍大多数青少年都在14岁左右,这个数字让我难以想象。

另外一个我想说一下我们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依然不是普通的笔试考试,而是比上学期更难的“情境创设”。万事开头难!因为之前没有尝试过,所以开始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虽然有125元钱在手,也全然没有头绪。好在最后我们决定做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情境,毕竟在学校里,学习才是我们的主业,所以在教室自习成为很多同学的不二之选。我们通过创设一动一静两个教室环境,看看被试者的反映,从而判断环境所产生的隐形规则对个人是否会产生影响,并且这个隐形的规则对个人的影响具体有多大。在整个情境创设的实验的讨论过程中,我、周晓芳和温梓涵共同提出了创设一动一静两个情境做对比的想法,然后经过我们整个小组的讨论和仔细推敲,最后我们三个又整合加工,整理出一个情境创设的文案。

在这次情境创设过程中,我觉得其实在整个实验中,无论是被试者亦或是实验者都会服从于环境的隐形规则之中。我认为这就是一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们按照自己的需求营造出一个环境,然后环境本身产生一个规则,当其他人进入环境时感受到规则的存在,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打破或服从与这一规则,当然如果打破规则也要看环境中的其他人是否会允许,因为接受规则的人是会维护这一规则的。这只是一个试验环境,如果是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当这一规则普遍适用于环境中所有人,可以见得,这个规则就会成为一种制度,如果是整个社会,那么一个社会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篇6:人类行为于社会环境

1.P1.社会工作最重要的视角之一就是“人在环境中”,这个环境就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生活环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最需要把握的原则之一,就是将社会问题放入具体环境中来考察,将服务对象放在社会环境中来分析。

2.P2.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可以是生理的或社会的、外显的或内在的、个体的或集体的、理性的或非理性的,正常的或非正常的。)

3.分析人类行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本书采用的是多元分析框架。包括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生物维度。(这三个角度也是案例分析可用的角度。)

4.P7.社会互动: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方式。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语言、表情、身体姿势和其他象征符号,彼此表达意向,沟通感情,共同行为的过程。

5.P8.以社会互动为基本形式的人类行为类型有:暗示与模仿、竞争与冲突、调适与同化、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中国是差序格局,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

6.暗示:是采用含蓄的方式将一种意见、态度或行为方式通过语言及其他象征符号传达给他人并能引起他人反应的行为。(分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三种)(1)直接暗示:是对特定对象面对面的发出的暗示。(2)间接暗示:是指对不特定对象通过传媒符号发出的暗示。(3)反暗示:是受暗示者向相反的方向行动。

7.P16.社会工作者助人的过程是一个改变人行为的过程。8.人类行为的特征:(简答)① 适应性。人类行为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在城市读书,学习书本知识外学说普通话,参加学习培训班等。)

② 多样性。(体现在外显和心理行为,如行走、哭、笑、思想、恐惧、幻想及态度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有不同的行为)

③ 可变性。人类行为的变化除了受自身生理结构机能的影响限制外,还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来自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影响)

④ 可控制性。受自身的控制和社会的控制。(自我意识控制和社会环境等控制。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会产生社会控制的力量,改变服务对象的行为)

⑤ 整合性。人类行为是由多个方面组成的,变化的复杂性,所以由生物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多元分析是社会工作者提供正确服务的基础。

9.P29.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可以看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0.P32.在社会工作于社会福利领域中影响很广泛的还有步瑞德山的需要类型理论。他在1972年提出了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⑴.感觉性需要:这种需要强调的是由个人来表达其感觉到的需要。它是属于一种个人主观的感受,是个人真正意识到的需要。

⑵.表达性需要:它是将感觉的需要转换成个人表达出来的需要,表现出个人实际需要什么。在社会工作领域,它已被界定为人们有被服务的需要。是一种最普遍的了解服务对象需要的方式。

⑶.规范性需要:这种需要往往由专家学者来测量,而其测量的标准是为了维持社会结构体系的整合,而必须满足个人需要。

⑷.比较性需要:它是规范性需要的延伸,但考虑到了个人需要之间的差异性。界定比较性需要时至少有一个参考的标准。如A,B两个人都有一种特质而A接受某种服务,B没有接受,所以B有此需要,就死比较性需要。

11.P34.人类需要的特征:

⑴客观性。需要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形成的,它客观的存在于某个个体诞生之前。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个体只是这个客观需要的一个载体

⑵社会性。人类很多需要在社会中才能满足。如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满足来源于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因此,需要社会性的实现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⑶对象性。人类需要的指向一定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过程也可以使结果,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使精神的。

⑷人类需要的动力性。人类需要满足后不会终止,同类需要还可能出现,而且人类需要还带有周期性特征。由于人类需要的不断出现,推动人类不断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⑸独特性。人们表现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深受人类社会和个体成员差异性的影响。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上存在差异会直接影响人们的需要表达和满足的方式。12.P38.人类的社会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和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

13.P39.按社会环境所包含的要素和性质将社会环境分为:

⑴.物理社会环境:食物、衣物、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建筑物、道路、企业厂房等 ⑵.生物社会环境:含人类驯化和驯养的动物、人类栽培的植物、人类加工过的水等 ⑶.心理社会环境:包括人的性格、脾气、情商、逆商等。

⑷.文化社会环境: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等 ⑸.制度社会环境: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 ⑹.群体与组织社会环境:家庭、同龄群、学校、工作单位、非政府组织、政府等

14.P39.社会环境的特点:⑴社会构成的多样性(社会由物质—文化因素、自然—社会因

素,微观与宏观结构 等构成,内容十分丰富。)

⑵社会具有动态平衡性(社会文化、制度。社区组织、学校家庭等因素对个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但社会环境因素本身又时刻处于变动中。)15.P40.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16.P46.社会性别:表示男性和女性之间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差异,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社会建构相关。它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生理性别的对应物。17.P52.社会工作的具体目标:

⑴.实现增进人类福祉,消除贫困、压迫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不公平的目标。

⑵.实现促成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实现目标、开拓资源、预防和消除不幸,以提高它们的社会功能水平和互动水平的目标。

⑶.实现规划和执行社会政策、社会服务和社会项目,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并发展人类潜能的目标。

⑷.实现通过社会行动的方式,执行或利用政策、服务和资源,提高社会和经济公正性目标。

⑸实现运用研究、只是和技能,促进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目标。⑹实现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18.P66.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一旦焦虑产生,自我便会运用心理能量,调和超我与本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缓和焦虑,消除痛苦。

19.P82.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⑴无律的阶段:包含感觉动作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道德判断。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完全是自我中心的,行为上也完全是个人的自发行为。

⑵他律的阶段:是指前运算阶段的末期到具体运算中期阶段的儿童行为。此时儿童有

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行为时一种盲目,被动的遵守规则,其道德意识也没有完全成熟,无法独立的做出道德判断。

⑶自律的阶段:他认为儿童大约七八岁开始其道德的理性会逐渐的苏醒而更成熟,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根据互相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运用自我的意志作自律的道德判断。20.P84.科尔伯格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期六段论。前习俗道德水平(惩罚与服从阶段,工具性相对主义)

习俗道德时期(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道德期(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21.P87.(简答)道德发展是连续地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个体逐渐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要达到任何阶段都需要通过前面几个阶段,而且后续阶段高于前面阶段。每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个体的认知发展上都已经产生了质的不同。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

22.P89.行为主义学派的另一代表性人物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操作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再相同的情境中其反应概率就会提高的现象。

23.P95.罗杰斯提出全能的人的概念,这样的人具有如下特征:

(1)全功能的人适应良好。

(2)他们对经验持开放态度,所有的刺激物,无论是来自有机体内部还是来自外界环境,都能顺利的被自我接受。

(3)他们是生活在当下,即存在生活,他们的经验交流是流动和变化的,他们总是用心的眼光看待每一种经验,并且完全沉浸在目前这一时刻。

(4)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他们和别人的关系是真诚的,他们表里如一,并关心他人。

(5)他们更加整合,更加完整。他们不需要掩饰自己的真面目,所以,在他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没有认为的界限。他们能够公开表达此时经验到的任何情感。(6)他们具有对人性的基本信任。

(7)他们享受着比别人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24.P97.米德通过对儿童的玩耍和游戏的分析来探讨自我的产生机制,将自我的发展分三个阶段:⑴玩耍阶段。婴幼儿期的儿童能够模仿他人的角色

⑵游戏阶段。童年期,儿童开始从群体、规则和共同活动的角度评价自己 ⑶概化他人阶段。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自我观念基本形成,但它仍然随个体群体经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时依据群体的整体期待来评价自己。25.P98.布鲁默认为:人类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符号互动,符号是社会互相作用的中介;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和理解进行互动;符号互动是能动和可变的过程;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布鲁德总结了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前提:(知道基本观点就好)⑴人类对待事物的行为是以事物的意义性为基础的。⑵意义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的产物。

⑶在人与事物的接触过程中,人通过对事物的解释过程而驾驭并修正这些事物的意义 26.P100.印象管理:个体与他人接触时,个体会试图通过操作情境、仪表和举止等,控制或引导他人对他的印象。即个体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的过程。27.表演框架:即主观的经验结构,分四个环节①剧本期望②剧情③剧组④表演区域⑤假面具

28.P101戈夫曼认为,假面具并不等于欺骗工具(判断)

29.P108.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30.P112.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经济活动的功能:主要包括家庭生产和家庭消费两个方面。31.P11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从发展的角度探究家庭的纵向生命轨迹。一个家庭从建立到消失的过程便是一个家庭生命周期。32.P129.沃伦确定与地方相关的社区一般履行五个功能:

⑴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功能。(指满足个体物质需要的社区活动,包括基本的衣食足行等物质需要。)⑵社会化的功能。(指社区使盛行的规范、传统的以及人们与之互动的价值观进行社会化。)

⑶社会控制的功能。(指通过建立法律、规范和规定,以及通过确定它们的实施而保证社区成员依从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⑷社会参与和归属的功能。(包括与社区中其他的群体、协会和组织的互动)⑸相互支持和福利的功能。(家庭、朋友、邻居以及志愿者。专业人员在社区中照顾病人、高龄老人、失业者、残疾人等时所履行的功能。)

33.P131.社区资源建设运动:指将社区相关的社会资源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并挖掘潜在社区资源使之成为社区掌握、支配和动员的资源的运动。

34.P137.制度一般具有三个特点:⑴强制性和权威性(强制性主要表现为对组织内部成员的奖惩;权威性一方面来自强制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制度的执行通过专门的机构与设施。)

⑵独立性与普遍性(独立性指制度一旦形成就脱离了情感性,不允许执行着将个人情感带入制度中,同时它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作用)

⑶持续稳定性(这是制度发挥其功能的前提条件,一旦建立要持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35.P154.文化的元素:⑴物质产品(是指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品,如工具,服饰,建筑物等)

⑵价值观(是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合适与否的观念。)

⑶规范体系(是一个社会中引导其成员所作出符合社会的行为的那种共同的标准体系。它包含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范体系)

⑷符号和语言(符号和语言都是表达性的,符号不仅代表了某种事物,同时暗示了对象征事物的态度,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指口头或书面言语方式)

⑸精神产品(哲学、科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各种学科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以及人们后天学校得到的各种知识技能,而价值观念是精神文化的核心)36.P157.亚文化:也称次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次一级群体的文化,它既具有其所属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但也具有其本身独特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世界观。

37.P157.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反文化的好坏之分主要是根据其性质决定的。如嬉皮士。38.P162.普适的社会价值观(每个点要做些解释)

⑴平等:包括数量平等、比例平等和机会平等三种类型。数量平等又可以称目标平等,、平均主义,是指用同样方式对待每一个人—所有人平均分配。比例平等又称公平,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类似的人—根据他/她的优点和价值进行分配。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在生存和发展机会方面起点是平等的。

⑵公正:是指给予社会成员其应该获得的。广义的社会公正范围覆盖了整个社

会机体,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领域,而狭义的社会公正的范围只是覆盖社会领域,一般而言社会公正都是指广义的社会公正。公正一方面是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最低保障的水平线,从而消除社会成员之间不平等;第二公正必须要公平,也就是按照个人的贡献来进行分配。公正除了要保证公平以外,还必须兼顾所有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⑶正义: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另一社会价值观。一般而言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活动、思想和制度等。罗尔斯认为所谓的正义是指所有社会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平等的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

⑷自由和权利:自由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等,自由是一种基本的权利,但又受到相应的法律规定的约束。

39.P226.在新生儿和母亲之间建立最早联系的是听觉而不是视觉。其实胎儿在子宫内对听觉刺激就很敏感。

40.P233.情绪对婴儿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的基本情绪是先天的。41.P237.依恋的功能:寻求亲近、避风港、安全基地

42.P276.由于幼儿的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的,因而与父母的交往对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教养方式来看,父母对待幼儿的行为方式有一下四种: ⑴权威型:父母常常肯定幼儿的行为,同时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一起讨论,这种方式下成长多是有较强独立性,对人友好,善于与人交往,较强的自尊和自信。⑵专断型:父母常否定孩子的行为,既要求幼儿无条件的遵守有关行为规则,又很少听取幼儿意见和要求,幼儿多成长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抑郁胆小和自卑心理。⑶放纵型:父母对幼儿的行为缺乏控制,表现对幼儿行为的过分接纳和肯定。幼儿往往长成专横、容易冲动、缺乏责任心以及攻击性较强的性格特征。

⑷忽视型: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很少,对幼儿的行为缺乏要求和控制。幼儿多成为具有较强攻击性和冲动性,易发怒,自尊心较差,且很少考虑别人。

43.P277.性别角色:是指根据性别而来的社会分工、权利和义务,即男性或女性在社会关系上的地位或定位。

44.P303.霍夫曼将父母的管教方式归纳为三种:权威施压(如体罚)

爱的撤回(如不理睬,威胁送走)循循善诱(说明听从指示的理由)

45.P331.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独特性,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即青少年处于逐渐脱离父母管教、在心理及现实生活中走向独立的阶段。

46.P332.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同一性混淆的危机具体包括以下7点:

⑴时间观混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上的连续性缺乏清楚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正常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缺乏计划性。

⑵自我怀疑:个人在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对自己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认知,倾向于吸收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为人处世自信心不足,不能有效的施展自己的才华。⑶角色固着:部分青少年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真正了解,就过早的固定了个人角色,从而无法有效应对未来的多种社会角色。易产生角色冲突、角色中断和角色混淆。⑷工作失控:一些因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求职意向及自身能力认识不当而无法正确择业,从而在工作中表现不佳或无法胜任各种工作。易产生工作焦虑症和工作恐惧症。⑸两性混淆:无法认同社会规范和公认的性别角色,不能接受自己的生物性别,喜欢

做异性打扮或不愿与异性相处,而陷入两性混淆的危机。

⑹权威混淆:部分青少年易产生对领导的矛盾心理,无法理解领导的角色地位,在领导与服从之间难以达成心理上的平衡。表现言听计从或盲目排斥,反抗权威。⑺价值混淆:一些青少年既不认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又无法形成社会认可的人生信念。不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挑战。47.P366.(案例分析,找出主要答案)

案例:父母离异后,由母亲抚养,但母亲对其忽视,导致交不良朋友,最终因打群架而犯法判刑。

典型的青少年犯罪案例,案主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失学、失管、父母离异、亲子冲突、不良交往等一系列问题。⑴生理层面:10岁离异后与母亲一起生活,而母亲忽略了某成长中的需求,某种程度上母亲对某基本需求的忽视带来了他心理上的不适合反感,并情绪与走出家庭寻求朋伴支持。⑵心理层面:某很早在心理上脱离了父母的管教,打破了早先的心理定势和思维习惯。这一过渡期,某既要应对家庭变故带来的心理上的挑战,还要独自面对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剧变及心理上的调适。在缺少关爱和引导的情况下,某很容易因适应不良而诱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首先表现在同一性危机中。对自己和母亲尚未形成正确的认知,与母亲交往中存在权威上的混淆,即盲目排斥、抗拒管理并质疑母亲的身份资格。他在自我认同确立之前就步入了社会,辍学后又和闲散人员打成一片,避免考虑人生的抉择及对未来的发展,从而产生了同一性混淆。其次,从童年聪明成绩好说明智力潜质不错,但为朋友报仇解恨毫无计划性引发的犯罪,可见他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另外,小学时遵守纪律,辍学后参与打架群殴,甚至触犯法律,这是因为他的道德发展出现了断层,在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机,处于“失学、失管”的状态,难以发展出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⑶社会层面:某失足犯罪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从家庭看,母亲不尽责;从学校看,学校重成绩轻成长,不被老师重视。社会化只能在与社会闲散人员的互动中进行造成初始社会化的失败。

社工干预采用社区矫正工作方法,具体七步骤有①努力维持监护关系,以利于对某的矫正②不怕反复,以引导为主③循循善诱帮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④关注行动动态,其发起对工作的需求兴趣⑤寻找行为反复的原因对症下药巩固效果⑥借鉴现实疗法⑦改善周边环境,降低与不良朋友的密切程度。从这一矫正过程可以看出社工扮演调解员、倡导者。引导者、支持者和治疗师等角色。另还要注意亲子冲突问题,母子关系冲突。48.P499.(案例分析)案例:长期与儿子一家一起住,儿子搬家要求自己独自在旧物过独居生活

上一篇:关于办公室文员的自我评价下一篇:军训日记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