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自我控制机制论文

2022-04-27

摘要伦理诱惑是自我控制失败导致非伦理行为的跨期决策情景。人们对伦理诱惑的识解表征会影响伦理决策。高水平的识解表征使决策者能更清晰地意识到伦理诱惑情景中隐含的伦理原则,形成伦理判断、实现自我控制,从而促进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低水平的识解表征导致决策者偏好短期目标、追求工具性结果、计较利益得失,忽视伦理诱惑情景中隐含的伦理原则,带来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类社会自我控制机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人类社会自我控制机制论文 篇1:

学生自控力培养的原理与策略

当个体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控时,便可以依照规则、计划、承诺、理想及其他准则来改变自己当前的行为。自控力是学生高效学习、健康生活的基本心理能力。学生的诸多日常不良表现,如上课违反纪律、听课时走神、不能坚持学习计划等,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调控失败的结果。科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控力,是教师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自控力研究的缘起

对于自控力的讨论与关注,几乎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关于自控力的讨论,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自控力往往与人性善恶的讨论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于人性善恶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于禁欲、律法、严格约束个体行为等问题的看法;微观层面:自控力往往和习惯养成的讨论紧密相关,自控力是习惯养成的开始。本文中,笔者将重点讨论微观层面的自控力,即个体通过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进而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关于自控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Mischel)博士于1966年进行的棉花糖实验。他分给参与实验的孩子每人一颗软糖,同时给出指示语:“如果你们能经过20分钟的等待,在20分钟内没有吃掉软糖,那么你们将会再得到一块软糖;如果你们在这段时间内吃掉了软糖,那么就不会给你们第二块软糖。”米歇尔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与那些没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马上吃掉软糖的孩子相比,那些能够克制自己的孩子辍学率和犯罪率都比较低。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一块小小的糖果的问题,而且可以扩展到自控力范畴,即人的发展会受自控力水平的影响。此后,自控力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生活中常见的自我调控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情绪调控。个体出于某种需要,对当前真实情绪状态进行掩飾与抑制,并且表现出另一种情绪状态的行为。第二,认知调控。相对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抑制思想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第三,抵制诱惑。由于在生活中养成的某些习惯,或者身体的一些生理反应,当个体在面对诱惑时,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来抑制那些本能趋向,这个过程中就会损耗自身控制资源,造成自我消耗。第四,行为调控。一些社会交往活动往往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自我调控资源,如自我表征、维持亲密关系、消除(抑制)偏见、克服刻板印象、遭受拒绝和排斥等。

二、自控力培养的原理

1. 自控力的本质

自控力,简单来说就是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自主调节,使之能够符合当下情境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需要。在相关研究中,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与自我控制(Self-control)这两个概念经常出现交替使用的情况。严格来说,前者的范围更广,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调控过程。而后者的含义相对狭窄,特指个体在意识层面上对行为的自我调控,如抑制冲动、抵制诱惑等。在本文中,使用的概念是自我控制,即针对个体意识层面的调控进行讨论。

心理学家关于自控过程的一系列研究,为我们理解自控力的本质奠定了基础。鲍迈斯特(Baumeister)等人于2000年前后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整合,提出了自我损耗的能量理论,也有研究者称其为有限自制力理论。该理论主要由以下三个基本观点构成:第一,在个体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而这种能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当需要连续完成一系列的自我控制任务时,由于控制资源的持续损耗,个体在后期的任务中会出现任务完成质量下降的情况。第二,个体的自我损耗状态是暂时性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后,自我控制资源就会得到补充。自我调控能力也是可以通过练习加以改善的,经常进行练习调控会更容易。例如,睡眠就是补充自我控制资源的有效形式。第三,个体的自我调控能力存在差异,且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一个高自我控制水平的个体,往往能够较好地完成不同情境下的自我调控任务。同时,一个幼儿时期表现出良好自控能力的个体,长大之后也很可能具备较强的自控力。

基于自控力本质的三个基本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自控力培养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自控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消耗殆尽则会导致自控失败,所以自控力是个体的一项客观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使用自我控制资源,制订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因自我控制资源的过度损耗而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第二,自我控制能量是可以恢复并扩展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学生适当挑战自己的自控极限,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力。第三,自控力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具有跨情境一致性。这提示我们对于不同学生的自控期待与要求要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客观评估与体验自我控制的状态,做到合理的训练与应用。

2. 自控力的价值发挥

自控力是个体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其他社会功能良好发挥的基础。对于自控力的价值讨论,也需要从学生能力发展的整个系统中去讨论。对于学生而言,能力增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了原来不具备的新能力;二是原有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自控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新能力。从意识的维度理解当前我们的问题解决,主要可以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其中,无意识层面包括既有认知与行为模式的执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式、熟能生巧。这个层面处理问题的特点是占用认知资源少,问题解决效率高,但是,能够通过思维定式处理的问题大多数是我们曾经遇到过并且有成功解决经验的问题,这个过程基本上不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在我们遇到新问题时,就需要在意识层面进行加工,产生新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这个过程要对问题识别、策略选择、实施验证、效果评估这一经典的问题解决流程进行有意识的加工,虽然能够解决新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效率会比较低。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处理的问题无非就是新问题和旧问题两类。对于新问题的处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自控过程,将问题解决的流程意识化,细致认真地分析新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并在新问题解决后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对于以后可能再会遇到的问题,要将意识过程中产生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自动化,以期在此类问题再次出现时能够在无意识层面将其解决。当然,从高度自控的认知加工到无意识自动化程度的认知加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保证问题解决方案基本完善的情况下不断练习。

自控力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原有能力。笔者前面提到个人能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个体不断将意识层面的问题解决方案逐步自动化。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的意识与无意识系统往往是同时工作的,只不过在不同任务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参与比重有所区别。自控力在此过程中的价值主要在于对大脑自动运行的思维模式进行检查,保证大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地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正执行策略,保证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即自控力可以保持个体的元认知功能的有效发挥。可见,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越多,个体元认知功能发挥也就越稳定,这样就实现了个体原有能力的不断增强与优化。

三、学生自控力的培养策略

1. 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策略

关于自控力的本质理解中,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自我控制资源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到有效的补偿。如果自我控制资源补充的速度大于消耗的速度,那么个体的自我控制就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良好的水平之上。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自我控制损耗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积极情绪补偿。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帮助我们扩展思维和视野,建设个体的各种资源,增强生理和心理的恢复力。已有研究证实,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恢复自控力资源,对自我损耗进行补偿,是当前关于自我损耗补偿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二,良好休息补偿。休息(尤其是睡眠、放松)不仅能够恢复个体的体力,而且也是恢复自我控制资源的有效方式。血糖浓度是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重要因素。

第三,较强动机补偿。动机是完成自我控制的重要因素,自我调控本身就涉及动机问题。同时,动机也是自我控制损耗发生的必要条件,一个执行学习计划的学生,就不会有克服注意力分散的自我调控任务,没必要进行自我调控,也就不会出现自我损耗。

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休息和较强的动机,是补偿学生自我控制损耗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培养学生自控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讲清楚自我控制的价值以及自我控制损耗的机制,帮助学生客观评估自身的自控力,合理规划自身的学习、生活,通过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策略及时恢复自身的控制资源,防止自我衰竭的出现。

2. 自我控制资源的扩展策略

自我控制资源的扩展是增强学生自控力的另外一个策略。在早期自我损耗能量理论提出的时候,学者们就以肌肉所蕴含的体力能量模型进行类比,以此来形象地说明该理论对自我损耗这一过程的解释。同时,学者也在关注另一个问题,即自我控制资源是否也可以通过类似于肌肉的训练而得到增强与扩展。高利特(Gailliot)等人于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经过一定训练的被试者在第二项自我控制任务中的表现显著好于那些没有接受相应训练的控制组被试者,也就意味着,经过一定的自我控制训练,能够有效避免自我损耗的发生。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控力训练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要为学生讲清楚自控力的本质、原理与价值,增强学生的意义感,维持学生参与自控力训练活动的动机。第二,通过坚持时间、单位时间内正确率、认知加工效率等客观指标,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控力的量化评估,增强学生的自主感。第三,尽量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设置自控力训练任务,将学生的日常问题解决与自控力训练相结合,增强迁移效果。第四,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人际资源,尽量以团队合作和小组竞争的形式进行自控力训练,发挥同伴的支持与监督作用。第五,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避免因自控力训练给学生带来消极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训练与个人成长上。

自控力作为一项内隐的心理能力,对个体成长的诸多方面会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自控力的训练与培养,要基于自控力的本质来进行。自控力价值的发挥,要放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中系统考量。自控力训练的主体是学生,要教会学生评估、提升自身自控力的科学方法。最后,因為自控力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诸多美德相联系,也要警惕学生以自我控制行为来讨好教师和家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作者:陈尧

人类社会自我控制机制论文 篇2:

伦理诱惑的识解水平

摘要 伦理诱惑是自我控制失败导致非伦理行为的跨期决策情景。人们对伦理诱惑的识解表征会影响伦理决策。高水平的识解表征使决策者能更清晰地意识到伦理诱惑情景中隐含的伦理原则,形成伦理判断、实现自我控制,从而促进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低水平的识解表征导致决策者偏好短期目标、追求工具性结果、计较利益得失,忽视伦理诱惑情景中隐含的伦理原则,带来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研究伦理诱惑的识解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伦理诱惑;跨期决策;伦理决策;识解水平理论;自我控制

分类号 B849:C93

赚钱最多的人,恰恰是谈理想、顺便赚钱的人——比如说炸油饼,追求理想的人会觉得我炸油饼是为了大家健康,为了大家方便,他就会把油饼炸得更好,服务也做得更好,于是客户也越来越多;但追求金钱,顺便谈谈理想的人,把理想挂在那个招牌上,就会去弄地沟油,把油饼弄得短斤缺两,结果是钱还赚的少。

——摘自冯仑微博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商业活动中的伦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引发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延续至今;在我国,民间借贷、连环担保产生的问题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暴露了企业的商业伦理问题。管理者为什么会违背伦理?相关研究吸引了众多的关注,权威学术期刊关于伦理决策的文章有了成倍的增长。伦理决策是在跨期决策情景中,功利性收益和伦理原则、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在本文中,我们探讨决策问题的识解表征如何影响伦理决策行为,并讨论了下一步研究命题。

Trope和Liberman(2003,2010)的识解水平理论揭示了人们对事件的认识表征特征对决策行为的影响规律。识解水平指决策者认识表征事件时的概括抽象程度。识解水平可以影响决策偏好、跨期决策、自我控制、价值判断等决策行为,也有研究用识解水平理论来解释伦理行为。现有文献从多个角度表明,高水平特征的识解表征可以使得决策者更加关注长远目标,加强自我控制,做出遵循伦理原则的决策;而低水平的识解表征会使得人们注重短期利益。偏好工具性结果,更容易产生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

在下文中,本文主要分4个部分进行文献讨论。第一部分,回顾伦理决策的文献界定,提出伦理决策的核心在于行为选择与伦理原则相一致。有限伦理是非伦理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面对伦理诱惑,人们自我控制失败,从而产生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在第二部分,我们回顾识解水平理论文献,联系伦理诱惑情景,提出伦理原则是对决策问题的高水平识解的表征。高水平识解使得人们能够清晰地意识到伦理诱惑问题背后隐含的伦理原则。第三部分,顺承对于伦理决策和识解水平理论的论述,我们系统地梳理和列举了相关研究证据,推断高水平识解有利于人们做出符合伦理原则的决策,低水平识解会减弱这种效应,导致非伦理行为的产生;第四部分,我们比较有所分歧的研究证据,从3个方面提出了关于伦理诱惑识解表征的研究命题。

2 伦理决策与伦理诱惑

什么是伦理决策?这个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Jones(1991)给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符合伦理的决策是在法律和道德上都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并接受的决策。相反,非伦理决策则是因为违背了法律或道德,而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决策。”之后的文献基本遵循了Jones的界定,把非伦理决策归为3类:撒谎、欺骗、盗窃等不符合普遍伦理原则的决策:诚实、守法等仅仅达到伦理标准的决策;以及超越伦理原则的行为,像慈善募捐、见义勇为等。

这些概念界定体现了“伦理原则”作为价值判断的共同标准。伦理原则(ethical principle)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社会规范,是人们期望遵守的普遍原则。这些原则抽象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基于价值观念、社会价值、法律规范等因素,并不受限于具体情境因素。虽然,人们持有普遍的、共同的伦理原则,但在实际情景中,却往往会毫无意识地做出显然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这些违背伦理原则的决策不仅明显损害了他人利益,同时也违反了自身认同的伦理原则。“有限伦理”这个概念描述了人们在面临伦理问题情景时,会受到来自于情景与认识能力的限制,做出违背伦理原则的决策。而利益关联、内隐态度、情景渐变、自我控制资源的消耗等是造成决策者有限伦理的原因。

问题情景是影响伦理决策的重要条件。Monin,Pizarro和Beer(2007)界定了4个主要的伦理问题情景:伦理两难、伦理反应、伦理诱惑、伦理自我印象。伦理诱惑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情景。处于伦理诱惑情景中时,人们清楚地知道应该坚持的伦理原则,但面临决策现场,却没能够坚持原则,反而做出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在事后则表现出后悔与负罪感。换而言之,伦理诱惑导致的非伦理行为是自我控制失败的一种表现,是有限伦理带来的跨期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当一个决策情景带有时间跨度时,决策行为就会受到场景、时间距离、反馈等过程因素的影响。在追求远期目标的跨期决策过程中,伦理诱惑情景会使人们更容易受到当前因素影响,违背自身认同的伦理原则,产生非伦理行为。

3 识解水平理论的机制解释

对带有时间跨度的决策问题,识解水平理论给出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解释机制。识解水平理论是阐释人们对事件或问题的表征如何影响决策行为的理论。人们对于同一事件会存在不同水平特征的认识表征,形成高(低)水平识解。高水平识解(high levelconstrual)指人们对事件形成概括的、脱离情景的、抽象的表征,这种识解特征强调对事件总体的、高阶目标关联的和本质特征的关注。相反,低水平识解(low level construal)是人们对事件形成细节的、局限于情景的、具体的表征。低水平的识解特征具有细节的、次要的、情景化的、与高阶目标不相关联的特点。高、低水平识解特征的比较可以参考表1。Liberman和Trope(1998)将识解水平与决策问题的时间距离联系起来。对于远期事件,人们更倾向于抽象地看待它,形成高水平识解;对于近期事件,人们会关注事件表面的、次要的特征,形成低水平识解。Trope和Liberman等(2010)又把识解规律扩展到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空间距离与假想距离4个维度上,合称为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远心理距离会激发高水平的问题识解方式。

高水平识解与伦理原则有着几方面的联系。首先,高水平识解意味着对事件进行原型化的表征。事件信息内容是多层面的,高识解倾向于把事件看成简单原型,忽略冗余的情景信息,以匹配人们头脑中的原型图式(schema)。伦理原则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不受具体场景的限制,可以看成是具体情景中的行为规范在决策者头脑中的原型图式。高水平识解促进人们基于原型图式来表征复杂、模糊的问题,因而更倾向于做出关于事件“好与坏”、“对与错”的判断。由于伦理原则的抽象性,决策者只有在采用高水平识解去表征问题时,才会更清晰地认识到伦理诱惑情景隐含的伦理原则,而不被情景细节的表象信息所迷惑。

其次,高水平识解更关注主要核心特征,忽视次要边缘特征;关注抽象标准,忽视具体标准。伦理诱惑下的决策是对多重标准的权衡,不同标准之间的优先顺序直接影响人们对具体行为的选择。在伦理诱惑情境中,存在着多重标准,有限认识能力使得人们只有可能遵循一部分标准,然后基于个人效用判断做出选择。识解水平理论表明,决策选项的效用判断并不简单取决于事件的客观特征,还受到决策者对问题表征、决策标准采纳的影响。当决策者采用高水平识解方式表征决策问题时,整体的、高阶的和抽象的识解特征对决策效用的影响更明显;当低水平识解方式主导决策者的问题表征时,非结构化的、细节化以及情景化信息的识解特征才更能影响决策行为的选择。所以,高水平的识解表征使得抽象的伦理原则成为效用判断的依据,而低水平的识解表征使得具体的步骤、收益、可行性等因素成为决策的标准,反而忽视了伦理原则。

以篇首提到的“炸油饼”为例,揉面、放油、卖饼、赚钱是对这一事件的具体表征,是低水平的识解;优质服务、品牌建设、商业理想是对事件的高水平识解。同样,对于“炸油饼时弄地沟油、缺斤短两”这一事件,当人们采用高水平的识解进行表征时,更容易拿它与抽象的原型图式进行匹配度比较,形成事件是否符合伦理原则的判断。而采用低水平的识解进行表征时,更会把它看成一种做生意的手段与步骤,根据成本效益、可行程度等标准做决策。用通俗的话说,对一个问题的认识高度,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在接下来的文献讨论中,我们把识解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归纳成为两条路径5类不同的证据。

4 识解水平理论对伦理决策的影响

根据识解水平理论,当采用高水平识解时,人们基于伦理原则这样的抽象特征来表征诱惑问题,形成关联伦理原则的判断,更能意识到行为的长远意义,有利于促进伦理行为;反之,当采用低水平识解时,诱惑本身会被表征为一种工具性的实质收益,单独、分离地看待具体行为,“当局者迷”,更容易导致非伦理行为。

4.1 高水平识解促进伦理行为

具有高水平识解特征的决策者关注伦理原则,超越“就事论事”,透过复杂、冗余的事件信息,认识到超越场景的行为准则,促进伦理行为。以下3个方面的证据表明了高水平识解对伦理决策的促进作用。

4.1.1 高水平识解促进“行为是否符合伦理原则”的取向性认识

高水平识解促进人们对事件的原型化表征,从而会使人们在面对伦理诱惑时,更明了地划分事件类别特性,辨别行为的“好与坏”。

价值观的研究说明了识解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首先,高水平识解会使得人们对于抽象原则、价值的认识更加清晰,不受到具体场景因素、限制条件的迷惑。在人们的价值观中,如荣誉、公平、生命等这些保护性价值(protectcd value)是高度概括的原则,并不会因为其他利益(比如金钱)而做出让步。但Baron和Leshner(2000)发现,在具体问题场景中,人们对保护性价值的坚持并不严格,会为某些利益采取微小让步。同时,价值观对于行为的预测也会受到识解水平的影响。Eyal等人(2009)的研究证明,相对于近期,人们的价值观能够更好地预测远期行为。远期行为场景激发了人们的高水平识解,从而使人们更好地排除干扰,清晰地意识到抽象的价值观。

有关“德行与恶行”(virtue/vice)的研究表明,在高水平的识解模式启动下,人们对行为选项属于“德行”还是“恶行”的认识更加清晰。研究表明,当对被试进行高、低识解水平启动后,让他们对40个词语(包含10个诱惑性词语)进行积极性和消极性评价。结果显示,启动了高识解水平的被试相比于启动低识解水平的被试,对积极词语的评价更高,对诱惑性词语的评价更低。这个结果也显示了高水平识解的决策者能够更清晰地辨别“德行与恶行”,对“好与坏”做出倾向性更明显的评价。心理距离引起的识解水平变化也会导致人们对“好与坏”的评判更显著。Eyal等学者(2008)让被试想象在不同时间距离(明天/明年)的情景中,写出能够最好地描述3个违背伦理事件的句子,然后对句子的错误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对于同一事件,在远期发生时被试倾向于采用更抽象的语句,对其违背伦理的恶劣程度的评价也显著高于近期发生时的评价。

总之,在伦理诱惑决策情景中,高水平的识解方式使人们对事件的表征更加凸显抽象意义,表现出事件“好与坏”特性,促进人们意识到隐含在伦理诱惑问题中的伦理原则。伦理意识的产生有利于人们启动自我控制,做出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

4.1.2 高水平识解促进与伦理原则一致的执行行为

伦理决策的核心是行为是否符合普遍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的取向是与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相一致的。Monin等人(2007)认为在伦理诱惑场景中,人们对长远的总体目标表现出承诺,但在执行过程中会被“短期诱惑”所迷惑。Hershfield等在研究中也提到,短视是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关键因素。高水平识解与更远的心理距离会使决策者采取与长远目标相一致的行动,促进决策者产生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

识解水平与心理距离密切相关,两者都能够使决策者从更远未来的角度思考问题,促使人们做出与长远理性一致的行为。当人们面临着跨期决策时,内心存在两个矛盾的自我:“想要自我”和“应该自我”。“想要自我”反应在与情绪、冲动有关的行为中;“应该自我”与理性、思考、冷静的决策有关。关于“想要/应该自我”的研究表明,时间距离有利于高水平识解表征的形成,影响人们遵循长远利益原则采取行动。Milkman等人(2009)的调查表明,人们在选择电影时,内心冲突表现很明显。当观看时间还没有到时,他们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应该自我”电影,但是在实际看电影时,会选择搞笑轻松的“想要自我”电影。同样,人们在选购食品时,也有类似问题。送货时间越长,人们越倾向选择与健康目标相一致的食品,比如绿色、粗纤维的食品。

当面临伦理诱惑问题时,把问题场景锁定在未来,能够促进未来锁定效应(future lock-in effects)的产生,使得人们产生高水平的识解表征,做出符合长远目标的选择。未来锁定会使得被试对节能公共政策、自我改善、慈善捐款等方面伦理问题表现出更多支持。Rogers和Bazerman(2008)在包含4个实验的系列研究中证明,在远距离未来的情境中,人们更会考虑“应该自我”,更有意愿促进理想目标的达成。研究者让被试写出决策选择的原因,事后内容编码表明,人们倾向于用低水平的原因去识解当下行为,而倾向于用高水平的特征识解未来行为。识解水平特征在时间距离与决策行为之间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社会距离同样会促进人们做出与长远理性一致的行为。Danziger,Montal和Barkan(2012)研究发现,当决策者面临每周需要投入3个小时参加扶贫志愿者活动的问题时,社会距离比较远的建议者相比于面临问题的实际决策者,对这项活动表现出更高的支持,而不同组别的被试对高、低水平识解特征的强调也有显著差异。

以上研究表明,高水平识解和心理距离能够促使决策者在面对某个情景的多重效用特征和标准时,更偏好那些具有全局性的、符合长远目标的效用特征,从而做出与伦理原则一致的行为选择。

4.1.3 高水平识解促进决策者的自我控制

Monin等(2007)认为,伦理诱惑情景中人们之所以违背伦理,是因为决策者无法有效实现自我控制,不知不觉地违背了原则。伦理诱惑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即时满足”体验(比如,金钱利益、奖励)。“即时满足”是在当前时间点上,低水平特征效用对决策者产生的吸引力,而自我控制强调抓住事物核心的、与长期目标关联的高水平特征,研究证据表明,高水平识解与自我控制具有一致性,能够促进决策者的自我控制。

有关自我控制的研究表明,高、低水平识解方式将会激发不同的自我控制倾向。高识解使人们对事件主要的、高阶特征赋予更高权重,更加偏向于延时的、更多收益的行为,促进自我控制。Fujita等(2006)对被试实施高、低识解的启动以后,让他们填写在延迟、即时情况下,分别愿意为4种物品(最喜爱餐厅的折扣券、DVD机、书店优惠券、电影票)支付多少钱。结果发现,高水平识解的被试能够更加理性判断,做出与长远利益一致的选择。自我控制也表现为决策者能够克制当前冲动,保持对延时效用目标的追求。伦理与人们头脑中的远期的延时效用结合在一起,是长期的、应该做的、正确的行为。因此,我们推断,高水平的识解表征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目标的延时效用,做出更偏向于未来选项的行为,表现出更小的时间折扣效应。

高水平识解不仅能够使决策者克制对当下诱惑的偏好,同时也使他们对诱惑保持更清晰的认识,给自己设定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前瞻性自我控制(prospective self-control)。Fujita和Roberts(2010)通过实验证明,高水平识解的人会提前对自己施加自我控制措施,以保证长远目标的实现。通过识解水平启动,在同样意识到节食重要性的被试中,高水平识解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组合食品(choice bracketing),以防止自己摄入过度热量。同样,他们也更愿意承诺支付更多的违约费用,以避免自己做出违背承诺的不诚信行为。伦理诱惑情景中,伦理决策表现为成功地“坚持伦理原则”,不因即时、短期的满足感而服从诱惑,产生非伦理行为。这种自我控制机制,同节食减肥、体育锻炼以及折扣券偏好等活动中体现出的自我控制机制类似。因此,我们推断,高水平识解对自我控制的促进同时也会体现在伦理诱惑情景中,高水平的识解能够前瞻性地设定自我管理机制,促进人们做出伦理行为。

4.2 低水平识解导致非伦理行为

也有相关研究证据表明低水平识解的表征方式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产生。伦理诱惑情景中的低水平识解意味着对问题采用具体、细节性的表征,因而更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放弃伦理原则,忽视未来的长远目标。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低水平识解更容易导致决策者陷入短视与狭隘眼光,逐步突破伦理底线,产生非伦理行为。

4.2.1 低水平识解强调目标/行为的工具性特性

低水平的识解表征集中于具体的、情景化的、低阶的特征,聚焦于实用、工具性的目标,忽视原则性、意义性的目标和价值。目标可以分为具体目标与抽象目标:具体目标与某一次行为的结果有直接联系,而抽象目标表现出个人特质。低水平识解使管理者将注意力过分地集中于具体、狭隘的目标,而忽视目标抽象意义层面的要求。

当目标更多地体现出具体的低水平特征时,由于注意力范围的限制,会促使人们只注意到有限范围内的具体要求,而忽视目标的本质要求。Staw和Boettger(1990)的实验很好地表明了狭隘目标所造成的危害。实验要求被试校对包含语法和内容错误的语句。研究者们发现那些被要求“做到最好”的学生被试相比那些被明确要求“纠正错误”的被试,更能注意到目标背后的意义。同样,在目标设置研究中也发现,为被试设定“具体目标”会比要求他们“做得更好”,让被试产生更多非伦理行为。当面对具体标准的目标(mere goal),被试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的时候,就会更加倾向于产生过高估计自身绩效、进行欺骗等非伦理行为。具体目标也会使人们在达不到标准时,扭曲对违背伦理行为的成本效益估计,更加容易屈从于伦理诱惑。

低水平的目标与事件的具体、细节特征相关。决策者面临具体任务情境,容易忽视目标意义。在特定情境中产生工具性行为,违背伦理原则。低水平的问题识解更加容易激发对实用性自我的认识,导致决策者更偏好目标的工具性收益。在他们的研究中,工具性收益指目标的未来正面结果(比如金钱等),通常是外源的:理想性收益是指人们对目标意义的认识,是内源的认同。伦理原则是抽象于不同情景的价值标准,与人们的内心认同更有关系。Kivetz与TyIer(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水平识解会导致人们更加偏向于工具性收益。同样,外源性的目标本身也更容易导致非伦理行为。van Yperen,Hamstra和van der Klauw(2011)的研究表明,当设定了同他人比较的竞争性目标时,人们更容易产生非伦理行为。当人们被要求以“做得比别人好”的行为准则来完成任务时,相对于以“做得比自己以前好”为准则的人们,更倾向于为了夸大考核绩效,而不按实验要求实施操作,表现出欺骗行为。

概括地说,低水平识解聚焦于目标的低阶特征,会使得人们受制于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步骤、可行性及收益等具体特征。这些特征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包含着多种冗余信息,容易干扰人们对抽象伦理原则的认识,带来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

4.2.2 计算式思维模式导致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

计算式思维(calculative mindset)是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做决策的思维方式,是经济学、战略管理、决策中理性原则的体现,与之密切关联的是深思熟虑型的决策模式。当处于伦理诱惑中时,计算式思维会促进人们寻求从诱惑中取得收益,获得即时满足感。Bennis,Medin和Banels(2010)的研究表明,计算式思维将伦理决策量化成一种基于交换的决策方式,阻碍内在的道德价值的加工,从而会导致非伦理行为。有研究表明,关于金钱的思维启动会使得人们变得更加关注自身利益,更加贪婪,而即便是计算式思维模式不带有金钱色彩,还是会导致人们做出违背伦理的决策行为。

Haidt(2001)认为,对于很多伦理决策,人们是无法说明理由的,而仅仅是一种基于直觉的整体判断:而可以进行量化计算的选项是具体的。低水平的识解表征更加关注细节、具体特征,也就是针对伦理诱惑情景进行细化加工。我们推测,人们通过深思熟虑,不断地分析、比较不同行为的收益和损失,将会关注行为具体的、可及性特征,是低水平识解的表征方式。最近的伦理决策研究也表明,启动深思熟虑的决策方式与计算式思维模式,也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产生。深思熟虑关注当下效用最大化,倾向于对目标达成的步骤和过程进行细致分析,这也是低水平识解的特点。这种认知加工模式会因为过分考虑决策过程和步骤而忽视行为整体所具有的意义价值。Zhong(2011)发现对伦理问题采用深思熟虑决策方式的决策者,更倾向于做出违背伦理的行为。在实验中,研究者用数学计算题和按直觉回答问题对被试进行深思熟虑型与直觉型思考的启动。在随后任务中,采用深思熟虑型的被试说谎倾向更严重,在人际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捐款意向、利他行为意向也会更低。Wang,Zhong等(2011)的研究也表明,在采用阅读净现值计算题进行计算式思维模式启动后,决策者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更加容易做出欺骗、说谎等违背伦理的行为。

当面临当前场景的具体任务时,人们也倾向于启动计算式思维这种低水平识解的表征方式,关注细节得失、以及当前目标的可及性,短视地聚焦于当前利益,忽视可能的、具有毁灭性的远期负面结果。Schweitzer等(2004)认为,目标距离与欺骗行为之间存在联系。当实验设定的目标没有达到时,被试的绩效水平离目标标准越近,就越倾向于通过欺骗来达到绩效标准。被试觉得违背伦理原则的成本收益比很高,坚持原则造成的损失也就更大,因此更有理由做出权宜之计。

总而言之,计算式思维关注每个行动步骤的成本和收益的计算。人们容易在计算细节过程中,忽视对总体行为目标的抽象意义的“好与坏”判断,从而迷失在利益计算、细节关注的丛林中,做出非伦理行为。

5 研究争议与展望

对于伦理诱惑的识解水平,已有的研究证据集中在价值认识、多重自我、自我控制等相关概念的佐证,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直接证据系统表明这二者之间的直接影响,而且有些研究证据之间还存在着矛盾。根据已有研究,我们认为以下3个方面命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5.1 不同识解水平操作的效应争议

前文研究证据表明,高水平的识解表征促进伦理行为,但也有一些证据与此矛盾。其中一个重要的争议在于不同研究对自变量识解水平采用了不同的操作方法,而操作方法差异有可能引起结果的不同。在Eyal等人(2008)的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心理距离操作被试的识解水平,得到远心理距离更能激发对伦理的知觉,使得被试遵守伦理原则。Gong和Medin(2012)挑战了已有证据,他们采用启动方法操作识解水平,再让被试对经典伦理问题进行判断。结果发现,识解水平越低,人们越容易遵守伦理原则。尽管这是目前可以检索到的唯一与前文归纳直接相左的研究证据,也一定程度说明了进一步验证的必要性。Gong认为,实验样本具有文化差异,Eyal等采用的是以色列样本,相比美国样本更加善于控制情绪,但这个解释理由并不够充分。

Lammers(2012)的研究表明,采用高水平识解的决策者更容易做出伪善(hypocrisy)判断。进行识解水平启动后,Lammers分别要求被试对伦理问题情景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高水平识解使得人们有更多的解释弹性。抽象思维的决策者会降低对自己的伦理要求,但对他人则采用更高的伦理标准。Lammers的研究从侧面显示了识解水平也会对伦理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他的研究中,采用了启动效应操作识解水平,所以这种影响也有可能是识解水平的启动操作与心理距离操作的差异造成的。

正如Gong和Medin(2012)所认为,识解水平对伦理诱惑的影响关系,现在给出结论仍然为时太早,多个角度、不同样本、多种方法的实证研究是迫切而且必要的。Trope等人的经典研究认为,心理距离与启动操作具有同样效果,但最新研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二者对情绪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这些矛盾结果是由于操作方式所引起,还是因为理论缺少对其他变量的考虑,研究者可以通过多样本、多方法的效度验证,进一步鉴定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影响,核实变量的理论关系。

5.2 伦理诱惑问题情景的差异

Tenbrunsel和Smith-Crowe(2008)的权威综述认为,伦理决策概念根植于问题情景,给出脱离场景的概念界定并不合适。在现有伦理决策的研究中,采用的情景决策任务也不尽相同。这种对因变量操作的差异也会造成研究结论不一致。

多数文献所采用的伦理问题情景是经典的Haidt,Koller和Dias(1993)的任务,让被试对典型的非伦理行为情景进行接受程度评判。在识解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中,有研究者采用这些经典任务,也有的自行开发类似结构的任务情景。在有关多重自我、德行恶行的研究中,也有采用减肥决策、公共政策、自我改善、自我控制等其他相关任务操作理论概念。最近文献中,更多采用自我欺骗、说谎、利他行为等人际游戏任务实现操作。商业伦理是最近讨论的热点问题,但目前缺乏被大家所认可的决策测量情景。所以,针对不同问题情景,采用相同伦理概念设计操作,才能保证实验的构思效度。

伦理诱惑情景的核心是在当前条件限制下,人们违背心目中理想的、长远的伦理原则,或者对伦理原则做出让步、折扣等现象,是在伦理决策中的一种自我控制失败。这也是Monin等(2007)界定的伦理诱惑的核心。但是伦理决策的情景是多变的,根据情景特征与理论界定,进一步设计具有代表性决策任务、欺骗任务、人际游戏等多种情景,对于提升研究效度,验证理论影响关系,排除其他可能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能为商业伦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及建议。

5.3 高低水平识解转换的影响

目光短浅(short horizon)是造成非伦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距离可以解释背后的理论关系。Trope和Liberman(2010)认为这二者的联系是由于人们成长过程中的认识规律所产生的。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在看待远距离事物的时候只能看到整体、抽象与概括,而认识近距离事物时更能看到局部、具体与细节,久而久之,在人们头脑中就形成了两者的紧密联系。内隐联系测验(Implicit Associate Test)的结果也证明,远距离与高水平的识解特征联系更紧密。当近距离的局部细节特征充斥了头脑以后,人们对总体抽象的伦理原则就会不敏感。面对伦理诱惑情景,人们身处其中地近距离体验,更容易为问题情景所限制,而看不到当前决策是否违背了长远的伦理原则。正如古诗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是优秀的决策者可以通过对低水平的情景特征提炼,形成高水平的识解表征,就能更清晰地认识问题背后的伦理原则,也就是Trope等所说“透过现象看本质”(transcending the here andnow)。高低水平识解方式的转换能够让人们把当前行为与未来的自我认同联系起来,类似于头脑中连接4种不同心理距离的桥梁。那么人们的哪些思维特征影响了高低水平识解表征的转换?这与心理距离又有什么关系?最新研究对此有所解释,Hershfield等(2012)证明未来自我连续性是影响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自我——他人的心理接近性也会影响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具有优秀思维转换能力的决策者,可以在近期决策情景中认识到抽象的伦理原则,同样对远期情景也可以进行细节计算与计划安排。这种思维的转换特征对伦理决策的影响可能比心理距离更加关键。对此命题的研究仍然是刚刚开始,研究者仍需要进一步验证不同心理距离转换特征、维度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才能为伦理诱惑情景的识解机制提供更稳固的理论基础。

作者:严进 楼春华

人类社会自我控制机制论文 篇3: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范式及其教育

摘 要: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范式应该具备以下特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道德选择和整合能力,积极开放的J0态和创新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体系。其教育对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增强人格教育的目标方向性;重视自我意识的引领作用,发挥其人格整合的监控性;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价值內化与整合力量:统合中西方文化理念,促进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整合。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健康人格范式;教育对策

中国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和大学生人格教育关系密切。”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状况,不仅对他们个人终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国家一代新人总体素质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审视和探析大学生健康人格基本范式,积极寻求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教育策略,不仅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

一、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范式

从根本意义上讲,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那么塑造什么样的人格才能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我们认为,既要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人格发展,又要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来设计健康人格的基本标准。健康人格是指人的心理要素的和谐、全面、健康发展,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表现个人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范式应当包括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1 具有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健康人格的内核和动力源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当具有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理想,积极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实现心理和谐和人格健全发展。与理想有着密切联系的信念,是一种崇高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激励和支持人们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去行动。只有具有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的大学生,才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努力培养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 具有道德选择和整合能力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面对纷繁复杂事物和是非难辨的信息,但要从中筛选有价值的事物和信息,就需要个体具有道德选择和整合能力以及自我控制和自我修养能力。道德选择和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通常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价值标准选择,即外界所有信息经过原有价值取向的过滤,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加以内化,成为人格的结构要素;二是比较和整合,即依据自身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对事物之间的价值作权衡轻重与明辨是非的心理判断,使个体在意识层中把握事物之间的意义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各种心理冲突的经验结构或能力。道德选择和整合的主要形式体现在道德知、情、意、行上的自我控制和自我修养能力,即在道德认知上自我评判、在道德情感上自我体验与升华、在道德意志上自我控制、在道德行为上自我监督和自我改造。

 3 具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會,而社会的活力正是源自于人这一主体的活力,即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大学生处在成才阶段,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和培养创新能力应成为其人格的主旋律,只有具有追求智慧和创新能力的人格特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牢固、持久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立性、明晰、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只有具备积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能力这一人格特质的大学生,才能将自闭、自恋、落后等保守化心态转变成积极开放、勇于创新的心态,以保证社会拥有一种创生和谐的长效机制。

4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将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自主选择,旨在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处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他们是思想解放的一代,他们的个体性、独立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仍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身利益而从不顾及社会利益。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当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并作为健康人格的基本范式。

5 具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体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动力。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必须在其深层次的心理结构中,自觉地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原则转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用以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在与人的交往中能准确地把握角色的规定性,又能适时地调整或转换角色,自觉融入社会,与社会和谐相处,并乐于营造一种团结、融洽、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给人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智力的充分发挥,使出类拔萃的人才脱颖而出”。由此可见。大学生一旦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他们就会拥有许多亲密的同学朋友,在交往与沟通中,以诚恳、热情、自信、尊敬、宽容、信任和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学会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学会和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在集体中锻炼成长。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教育对策

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来看,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施教的系统工程,高校应重视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格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和谐发展理念、掌握和谐发展规律、具备和谐社会建设能力和人格素质的大学生。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导向,增强人格教育的目标方向性

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多种价值冲突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来得更猛烈些,使得大学生原有的价值体系无法在最大限度内整合各方面急骤变化的信息,从而引发错综复杂的内心冲突,包括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冲突,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本土价值观念与外来价值观念的冲突等。面对多种价

值观念的冲突,大学生原有价值体系的稳定性和整合机制遭受破坏,内心更是充满着矛盾与焦虑。而当主体原有价值体系受到冲击,而高一级价值体系又尚未构建时,大学生人格发展容易出现偏差,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在今天多元文化的冲突和选择面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尤为重要,可以促使大学生自觉而有效地内化和顺应新的价值系统,并以重构的高一级价值体系去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加强人们的信念教育,增强人们对党的领导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其次,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再次,要全面而系统地加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防止大学生价值体系的片面发展;第四,要指导大学生对多元文化下的各种价值体系及其深层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自身原有的价值系统,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并形成相应的普遍化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第五,要及时地关注大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及其变化特点,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理性平和、务实宽容的和谐心态。

2 重视自我意识的引领作用,发挥其人格整合的监控性

自我意识是一个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对个体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价值分析和价值选择产生深刻影响。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不断分化和整合的时期,突出表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旧“我”与新“我”、个人我与社会我、自尊与自卑、成就感与失败感、独立与依赖等矛盾冲突中。这些矛盾和冲突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与行为上出现某些不适应,让他们感到苦恼焦虑、痛苦不安,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价值体系内在的协调性和自我监控性,影响了人格的优化整合。如果大学生有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引领,能以理性的态度自觉地整合异质文化相互间的冲突,将合乎社会发展方向的新文化观念和价值规范整合与内化为自身人格结构,就能很好地去适应和改造社会。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过程看作是个体自觉地通过自我意识的引领来促使其人格各部分实现整合和统一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中,首先必须重视自我意识的引领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的平衡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自我价值体系的监控性,以促进心理和谐和人格完善。其次,应开展相应的自我同一性的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在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提高自我内省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和体验将他人的评价和周围社会中的各种因素有效地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去,实现自我同一性的统合。第三,培养大学生学会排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自觉地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某个有效目标上或建设性活动中,并形成持久的内阻力,进而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第四,培养大学生自主发展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是一种社会适应、生存能力,也是一种自律能力,它的出发点和基点,就是把个体融于周围环境之中,整合来自周围环境的力量,取得身心诸方面的协调、平衡发展。我们要把唤醒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作为人格教育的切入点和目标导向,通过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以促使大学生建立一种与外部环境协调平衡的心理运行机制。避免因受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而诱发人格障碍。

3 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价值内化与整合力量

社會责任感是构成人格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反映着个体人格社会化和完善化的程度。个体的社会责任感与他的人格素质有着一种内在的、正向的关系,意味着个体的社会责任感越强,其人格发展就越健全。从这一意义上说,个体人格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借助于社会责任感这一中介来对外界事物及事物之间进行利益权衡、价值取舍与是非判断的心理发展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其次,提高大学生对事物价值轻重的感悟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在实践中自觉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充分发挥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诱发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事物价值轻重的感悟能力,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和互相依赖关系,不能自觉地把握社会生活中更有价值的东西。而一个人对事物价值轻重的感悟能力越强,其社会责任感就越强。第三,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由于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困惑和迷惘,其人格整合系统和健康机制也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构建和谐健康的价值观。

4 统合中西方文化理念,促进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整合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迥异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其深刻的生存理念和做人准则,特别是注重人文精神、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能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我们在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精神、“厚德载物”的人际和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想人格,以及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自尊自爱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做人准则和人生追求;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贵君轻”、“礼乐所以养人之情也”等以追求和谐的民本主义思想转化为加强国民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一个契机,并以此作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价值理念。

崇尚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强调独立自主、奋斗进取的西方文化,同样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更应该与时俱进,以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借鉴西方的人格理念,增强自立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得以整合,使大学生人格得到高层次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适应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的健康的、和谐的、统一的新型人格。

作者:曾天德

上一篇:公安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手机支付与互联网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