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技术环境》阅读答案

2024-04-26

《人类和技术环境》阅读答案(精选6篇)

篇1:《人类和技术环境》阅读答案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_______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_______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每秒运算5000次③_______到当前每秒运算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吗?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种观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种观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变革 发展 演变

B.变革 演变 发展

C.发展 变革 演变

D.演变 变革 发展

2.本文通过__________和人脑的比较,具体地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

3.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参考答案:

1.B

2.电子计算机

3.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 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4.D

篇2:《人类和技术环境》阅读答案

《鸟和人类》的阅读答案

鸟对人类的好处可大呢!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呜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鸟的绝大多数种类是消灭害虫、老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1.本文采用的是__________结构的段式,是围绕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叙述的。

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写了鸟对人类的好处。

3.有些词语加上双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鸟对人类还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总分 鸟对人类的好处可大呢!

2.美化环境 消灭害虫 科学研究

(意思对即可)

3.把鸟儿比作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

(意思对即可)

篇3: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两个不同的区域为例, 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 学生已掌握了区域的概念和区域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 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但是, 由于学生缺乏对各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了解, 要让学生对任意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差异进行比较, 还是有点难度。

教材分析

本课时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分析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差异的基本原理, 即分析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差异的方法;二是案例分析,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进行区域差异比较。

在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原理中, 本教材提出了区域差异分为自然要素的差异和人文要素的差异。要求学生能在理解和掌握区域差异概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区域差异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并初步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

在以日本和英国为例的区域差异比较中, 课本以案例分析的形式, 通过对日本和英国两个区域差异的分析,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最终实现学生能对任意两个或多个区域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课型设计

新授课

设计思想

一、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剪辑、制作视频素材 (全国各地典型区域差异欣赏,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区域差异欣赏视频, 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差异欣赏视频) , 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学习和巩固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和比较内容。

二、通过选取日本和英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图片, 进行充分运用, 反复比较, 逐一分析日本和英国两大区域的差异。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阅读教材及观看相关视频素材,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特征。

2.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3.掌握英国与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

重点、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两大区域的异同点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英国和日本两大区域的比较内容。

教学方法设计

讲解法、对比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具设计

PPT课件;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通过播放视频素材《区域差异欣赏》导入课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 进而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新授】

一、区域差异比较方法

(一) 比较要点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找出比较两大区域差异的要点, 并要求学生现场记忆;通过课件逐一呈现区域比较的要点:

自然环境:位置 (纬度、海陆、海拔) 、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产业结构、交通条件等。

(二) 分析原因

分析两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形成的原因。

老师点拨:老师强调一下注意事项:比较两大区域的时候, 既要比较区域的差异性, 同时也要比较区域的相似性。

二、案例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提问:比较英国和日本两大区域时, 在方法上有哪些注意点? (这个问题既起导入下文的作用, 又起对上面知识点的复习作用。)

答案提示: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进行;既要比较两者的相似性, 又要比较两者的差异性。

(一)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比较方法

1.相似性

通过课件呈现英国和日本位置图, 观看视频, 并结合课本归纳出两国自然环境的相似性。 (提示: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地处中纬度、比较湿润。)

2.差异性

通过反复呈现英国和日本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及两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图, 结合视频, 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的区域差异。并完成下表:

老师点拨:对各要素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时, 不仅要记住差异性的要点, 还要学会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 经济发展 (人文要素) 比较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归纳出英国和日本两国经济上的相似性。

1.农业比较

结合课本和课件, 完成两国在农业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比较。

老师点拨:结合课件上的两国渔场形成图, 分析两国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工业比较

观看视频, 利用课件, 并结合课本, 完成两国工业方面的异同点的比较。

(1) 差异性

通过课件中的两国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的来源图、工业城市分布图, 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的工业上的差异。

老师点拨:日本是如何克服“临海型”这一经济特点的?

(2) 相似性

通过课本, 结合历史知识, 可归纳出两国都是“发达工业国;岛国优势”的相似性。

3.思考:

(1) 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发达的工农业国家吗?

(2) 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 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三) 小组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选取任意两个相对熟悉的区域,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对这两个区域进行差异性比较。

(四) 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五) 课堂测试

1.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1) 都属于海洋性气候

(2) 能源均不能自给

(3) 海运条件便利

(4) 对外贸易发达

2.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3.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A、B、C、D四个岛屿中有“硅岛”之称的是_______, 图中没有画出的属于日本领土的群岛是_______。

(2) 图中E、F、G三个城市中, ______有世界上第一座海上城市。

(3) 日本的地形______,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

(4) H处是日本的______渔场, 它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 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

(5) 日本国内正酝酿迁都计划, 日本迁都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

【板书设计】

一、区域差异比较方法

(一) 比较要点

自然环境:位置 (纬度、海陆、海拔) 、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产业结构、交通条件等。

(二) 分析原因

二、案例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一)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比较方法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二) 经济发展 (人文要素) 比较

1.农业比较

2.工业比较

(1) 差异性

(2) 相似性

篇4:人类和他的生存环境

案头摆着这样一组数字:全世界的人口目前正以每年八千万人的速度增加,而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森林正以每年二千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近三十年来已经减少了一半;全世界平均每年沙漠化的土地面积正以每年五至七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地球上的野生物(动植物)正以每天灭绝一种的速度消失,目前已灭绝了二百八十种哺乳类动物,三百五十种鸟类和二万种植物;地下的能源正以每年八十亿吨标准煤的速度被开采出来,消费掉;而由于缺少干净的饮用水,每天都有二万五千人死于同饮用水有关的各种疾病……

今天,全世界的生态学家、人口学家、未来学家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论文、调查报告、报刊杂志以及各种广播向人们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些数字,这是危言耸听吗?不是的。当然,说人类已经陷入困境,是有些悲观,可是人类的的确确正面临着这些问题,而且是严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人口的增长同人类有限的生存环境的矛盾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早在大约四十年前,就有人搜集了全世界的资料,从人类和他的生存环境的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人类面临的问题。这个人就是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

最近,国内翻译出版了福格特的《生存之路》。作者在书中以大量生动的统计数字和实例,以及作者亲自进行的调查,向我们展现了人类有史以来,特别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以来,人类生存环境所受到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将会给人类生存造成什么后果。我们觉得虽然作者本人在社会问题,特别是人口问题上的观点是新马尔萨斯主义的,是我们不赞成的,但是,正如为本书撰写《导言》的B·M·巴鲁克所指出的,作者所进行的工作却是“首创性的尝试”。读了这本书,几乎每一个读者都会感到人类必须与他的总的生态环境建立一种合理的、健康的关系,这大约也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生存之路》的中心命题就是:人类的存在,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完完全全取决于它的生存环境,同时又或多或少地影响这一环境。有一个公分母在控制着人们的生活,即人口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例如土壤、水、植物和动物的供应量之间的比率。为了使问题能一目了然,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关系式:

C=B:E

这里,B是指生物潜力,即地球上的生物为人类提供住所、衣着和食物的能力;E是指环境阻力,即任何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的、生物的、以至人为的社会经济因素对生物潜力(或生产能力)所加的限制。B和E二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决定着土地的负载能力C,即决定着一定的生态环境可以容纳多少人口。

显然,上述关系式表明,如果B不变,那么C和E成反比变化,即环境阻力越大,负载能力越小,反之,环境阻力越小,负载能力越大。如果E不变,那么C和B成正比变化,即生物潜力越大,负载能力越大,反之,生物潜力越小,负载能力越小。

全书的分析就是顺着C=B:E的关系展开的。在作者看来,生物潜力是不会增大的,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减少环境阻力以使实际的生物潜力接近理论上的生物潜力。作者的主要注意力是在环境阻力上。那么人类面临的是哪些环境阻力呢?作者认为主要有三:

其一是物理性的环境阻力。它包括某一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条件、地形特点、海流的流向和温度,土壤的酸碱成份等等因素对实际可耕地和可利用的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限制。

其二是生物性的环境阻力。这是指土壤腐殖质和固氮菌的减少与丧失;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蔓延;啮齿动物的猖獗以及过度的放牧等等。

其三是人为的环境阻力。它包括火的发明和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得以毁林开荒);奢侈与浪费的“美国式的生活标准”;企业主对利润的拼命追逐。

在作者看来,物理性的环境阻力是难以改变的,而生物性的环境阻力如果人们加以注意是可以降低的,例如,要是人们适当地放牧和种植,从而使土壤和草地在自身的生态循环之中不至于“入”不敷“出”,是可以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的;再如,要是人们注意保护啮齿动物的天敌(猫头鹰等),也是可以减少它们(如田鼠)对庄稼的损害的。

但是,人为的环境阻力最大,也最难克服。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甚至是造成过度放牧、滥捕滥猎、掠夺性种植的原因。作者以相当的篇幅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生态造成的不良影响。他激烈抨击了“美国式的生活标准”,认为这是一种用纸币糊起来的、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方式。他指出,对生态环境来说,“利润就是损失”!“最富毁灭性的限制因素之一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举了大量的例子之后,他颇有见地地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是在用所谓经济规律来管理土地,完全忘了土地还要受物理规律和生物规律的限制。以为在工业上行得通的事在土地上也必然行得通,这可能将成为历史上付出最高代价的一个错误。”当然,今天看来,工业生产仍然有一个尊重生态规律的问题。但就是抛开工业生产不说,作者能在人们津津乐道资本主义征服自然的胜利时,指出它的掠夺性和必然造成的生态后果,希望人们不要只看利润和经济利益,应当为子孙后代着想,有计划地使土地的使用能“应得其宜”,这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随后带领我们考察了地球上各个大陆的生态环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负担能力。他指出,人口在增加,资源将枯竭,“由于长期而严重地违反某些自然规律,人类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于是他大声向人们疾呼:不要相信人类可以以自己为中心而独立存在的神话了,人类只是他所处的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一旦破坏了这个生态因果链,那么人类将无法生存。

作者给人们的警告,今天看来不是一点也不过分吗?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些数字还只是目前的数字。但是,人口学家告诉我们说,由于人口年龄结构轻,所以即使各国都在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在上升,本世纪末的最后二十多年中,人口增长将达到历史的最高峰。预计,二○○○年后,才会逐步下降,而要使世界人口实现零增长(出生率与死亡率相抵),至少需要一百三十年,届时,全世界人口将达到一百○五亿人。这样,至少在这段时间内,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将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例如,据科学家们估计,当人口达到八十亿人时(大约在二○三○年),对能源的需求将是现在每年八十亿吨标准煤水平的三至四倍,即每年二百四十亿至三百二十亿吨。另据美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推算,一九八五年以后如果人口增长速度不能降下来,那么每年将短缺一亿吨粮食和五千万吨蛋白质。

当然,人们可能会说,到了地球已经无法养活过多的人口的时候,人类就会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移居天外了。但不那么令人乐观的是,自从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日两个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人们终于相信了三百年前天文学家的科学结论:月亮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只有荒山和沙砾的死寂世界。而以后来自火星、金星和水星的信息又使人们关于太阳系几个近邻上可能找到生命的梦想破灭了。那么太阳系之外呢?离我们最近的另一颗“太阳”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它离地球大约四十万亿公里。乘坐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飞行的飞船需要四万年才能到达。至于它周围是否有行星?这行星上是否有人类可以生存的条件?现有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回答。

所以,看来人类还是要立足于地球的生态环境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生存之路》的现实意义也就在于此。

当然,福格特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学者,特别是一个新马尔萨斯主义者,也有他的错误观点,这也是阅读本书时应当注意的。

作者认为人口过度增长和由此而来的贫困是战争乃至社会革命的原因。基于这种看法,他认为医疗技术和防治手段的进步(从而导致死亡率降低,人口增加)都是不道德的,而新的避孕器具的发明却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福格特的这一观点是我们无法首肯的。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进一步发展科学和文化,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才能使其得到根本的解决。就拿计划生育来说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类数量增多到必须为其增长规定一个限度的这种抽象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象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末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作到这点。”(《马恩全集》第三十五卷第145页)

其次是福格特的静止的技术观点。在分析中作者几乎完全忽略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在提高生物潜力和克服环境阻力上的巨大作用。作者过分强调了人要适应自然,而忽略了人更要改造自然,当然是要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他虽然注意到农业技术进步减少了环境阻力,从而提高了土地的负载能力。但是他马上从一方面指出这实际上等于更接近了理论上的生物潜力的极限,生物潜力更有了耗尽的危险;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农业技术进步对环境阻力减少的程度远远赶不上它对整个生态破坏的程度,所以还是不进行技术改革为好。造成作者错误的原因,就是他认为生物潜力是静止不变的。既然如此,他就觉得对生物潜力越保护越好,不但从汽车到抽水马桶都是不必要的,就连人类懂得使用火和斧头,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成了罪过。这种观点简直成了保守的自然主义的观点了。我们知道,人是通过工具,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同自然发生关系的。人取得生存资料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搜集,而是生产。当然,是生产就有一个经济问题。但是,既然生产在一方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就又有一个人如何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问题。人类能用现代技术使土地产量倍增,使树木造福于日常生活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求经济效益不管生态后果,那就等于竭泽而渔、杀鸡取蛋了。这里的问题不是人类是不是还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料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使生态不断恢复平衡的基础上让自然更多地为人类服务的问题。使用得其宜,效果才是最经济的。我们相信人类走向文明和进步是必然的趋势,人类对其生存环境,对资源的认识肯定会不断的深化,生物潜力一定会扩大。但是我们又要认识到技术变革并不是每时都在发生的,人类现有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科学技术水平又是一个定量,人类必须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上解决眼前的问题。作者只看到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面,从而走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这是不足取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相信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会不断提高的,从而盲目乐观。

最后应当一提的是,作者对人类的未来并不是完全悲观的,他认为如果人们能按下面的措施去做,是会摆脱困境的。这些措施是:第一,动员科学研究力量研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同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而采取措施来降低环境阻力;第二,在全体人民中普及人类生存和其生态环境的有关知识;第三,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手段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控制生育,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作者还呼吁人们应当克服自私自利和民族主义,各国应当联合起来对自然资源实行有计划的开采和开发,这的确是作者的良好愿望。但是他不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利润而不是人和人类的生存,它的这个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虽然很多资产阶级政府也在大力保持本国的生态平衡,但那只是为了他们本国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与此同时,他们对第三世界的掠夺是根本不顾生态问题的。所以,我们说人类面临的不仅是人口和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问题。

篇5:《人类和技术环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尽管说,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虽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但是至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的想象要深刻得多。

一般而言,一种技术正在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处在一个“自我隐蔽”的状态。就像我们所戴的眼镜,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时,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我们的胃、大脑一刻不停地在工作,但是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只有胃疼了、病了,我们才会在它的存在而外,感觉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人体组织。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或越是健康的组织,我们可能越是注意不到它。庄子所言“得鱼忘筌”,收获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的工具,大概也就是对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世象的解说。因此,人们一般习惯认为,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另外,不管是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东方,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就是不太去追究那些外在于我们的操作方式,而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而证明、推理和演绎的过程,恰恰是不必诉诸外部经验即一般技术的。它们只是在自身内部进行,在思路、理路里面走。而那些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操作者往往置身社会底层,其对技术的推动作用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尽管技术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思想的主流仍然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更说,人就像一根芦苇,一滴水就可以把它压弯,所以人很渺小;然而他又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因着自己的思想而获得尊严,成就伟大。

近代以来,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曾经作为人类思想的“外在者”的技术,也开始慢慢地进入到我们视野的中心。其实,技术恰恰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仍然有赖于人类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13.对文末“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中“传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

B.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C.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以及演绎。

D.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

1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处于工匠和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的技术,一直未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B.在过去,眼镜、筌等技术性因素在生活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并不为人们所认识。

C.学术思想与技术实践的关系相对分离,是古代东方和西方学术传统中相似的特点。

D.近代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深刻意义,动摇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15.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根据原文内容分条概括。(6分)

答:

参考答案:

13.D(不是传统,是传统改变后的认识。)

14.C(A, “技术”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是“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人们当然知道其作用,只是当旁枝末节,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D,认识技术的意义,并不表示要动摇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篇6:《人类和技术环境》阅读答案

2.阅读上述文本,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3分)

A.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有一百种左右。

B.北京多次遭遇雾霾,整个城区空气质量已经是重度污染。

C.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使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不敢来华投资兴业。

3.分析文本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上一篇:心泉的散文下一篇:农村社会救助: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