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023-02-11

第一篇: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马克思教案-第八章 人类理想王国的永恒追求

第八章 人类理想王国的永恒追求22800

——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类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一、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总趋势

1、社会进步及其特征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的过程。

社会的运动和变化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或方向性,具有前进性。社会的发展也像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交替,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其低级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人类社会的进步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形态的更替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性、必然性、决定性。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种质变或飞跃。 马克思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 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过程。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①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也不可能取消历史的前进性,也没有取消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对前进中的曲折和挫折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对未来要有充分的信心。

二、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 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以主体的选择、意愿和意志为转移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对此,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经典的表述,其核心思想是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及其面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清晰地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而这种决定性是在社会运动主体的选择中体现和实现的。

2、社会发展过程的选择性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选择余地。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行为的选择性及其作用不能被任意地夸大。客观的历史规律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第一位的,而人的选择是第二位的,它并不能使历史的发展违背自己的规律。

首先,主体的选择是以不可选择为前提的。马克思指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①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发展的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以及文化传统。

其次,主体的选择不是无限制的,而总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所提供和展现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在社会发展道路的不同层次上,它所提供的选择空间是不相同的。

再次,主体在这种可能空间中的选择,也是受着各种条件的决定和影响。

最后,主体的选择所达到的结果,也受着社会规律的决定。一种选择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是否促成了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和努力,还取决于社会的客观条件和进程,受着社会规律的决定。

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是辩证统一的。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

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是指社会发展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它主要表现为发展中的决定性和客观制约性。例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必须受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规律的制约。又如,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过程是严格地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其第一阶段)的道路前进的。

2、 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首先,处于同一个社会形态中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其具体发展道路各有自己的特点。

其次,在社会交替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所走的具体道路和途径也有不同特点。

最后,一个国家可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超越某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到更高的社会形态,这最突出地反映了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与人类社会整体运动过程和发展道路相联系的,而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与构成人类社会整体的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过程相联系的。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机地体现着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一方面,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历史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中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特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必然带有中国的特色,这是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体现。

第二节• 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属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主要是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和自身保存(防卫本能)三种基本机能。

2、 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形态和特征。

人的社会性是人的非动物性或超动物性。一方面是相对于自然性而言,是比自然性更高级的一种生存方式的特点,它是对自然属性的超越。另一方面相对于人的个性而言,也就是说人的社会性是在人们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社会属性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离开了自然属性,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他的社会属性也就谈不上了。

人的自然属是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离开了人的社会,它就不再是人的自然属性了,而是动物的属性。 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 ①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把握人的本质,必须从第一个层面深入到第二个层面。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人类早期曾崇拜动物图腾,只是主动地认同于动物界。随着自我意识的进步,思想家们指出人作为一个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各类动物,这是人类自我认识的重大进步。

要真正认识什么是人的本质,必须从人的共同性进到人的差异性,从人与人的区别中揭示人的本质。

把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从“类本质”深入到“类内本质” (人类内部的个体的本质),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人的本质的两个层面

马克思他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劳动或生产实践是人的类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标志是人的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使人猿相揖别。人的道德性、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都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关系是人的社会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根本区别。马 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

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握人。社会关系简单地说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进一步说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再进一步,还可以分为若干方面,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生产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入手。 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基础的支配的作用,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在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1、价值与人的价值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

价值可以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所谓物的价值,就是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人的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就其都具有价值而言,有共性,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有着重大的区别。

首先,物作为价值客体的时候仅仅是客体,而人作为价值客体时同时还是主体。

其次,物的价值的实现是被动的,而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主动的。

再次,物的价值是既定的有限的,而人的价值是无限的。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创造价值的价值。

人的价值集中体现为劳动的价值。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的劳动创造出了劳动产品。劳动的价值表现为劳动产品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当劳动的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时,它的使用价值并没有消失。而且,交换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延迟的使用价值。当商品完成交换过程时,它又成为劳动产品或消费品了,它的价值就表现为使用价值。不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都是人的劳动所创造的。

2、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分为两个方面:人的个人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劳动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就是个人对于社会做出的贡献。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社会价值越高。反之则越小。

人的个人价值就是社会对于个人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而从社会的获取。一个人越是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的个人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主次之别。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以人的社会价值为中心,认为更应该从人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他的价值。首先,社会能够给予个人的东西,是先前人们创造和贡献出来的。其次,社会给予做出贡献的人以满足和尊重,是为其进一步做出贡献创造条件。最后,社会的发展有赖于人们的贡献,只有贡献大于获取,社会才能不断前进。

3、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我国传统哲学历来有重视人生修养的传统。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准则,孟子提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等等。

中国传统哲学历来重视对理想人格的探讨,并形成了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在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也不乏有把个人价值融于社会价值之中,为追求理想人格而奋斗乃至献身的榜样人物。

当个体的自然生存与民族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就要舍弃个人生命以维护民族利益,这是传统理想人格理念和学说的主旨所在,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就历史渊源来说,肇端于孔、孟。在个体的自然生存和道德激烈冲突而难以两全时,强调放弃前者以维护后者,这在孔子那里叫“杀身成仁”,而孟子则称之为“舍生取义”。孔、孟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要求人们捐躯以实现“仁义”之道,但回响在志士仁人身上却是浩然正气与爱国情操的旋律。在外族入侵,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的矛盾成为时代的主要矛盾时,“成仁取义”的殉道观就演化为爱国主义精神。宋元之际,文天祥在慷慨就义前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之所以成为彪炳千古的民族英雄,就是由于他自觉地为民族利益去“成仁取义”。他身陷囹圄中所作的《正气歌》,广为流传,使“浩然正气”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代称。自从西方的炮声,结束了大清帝国与世隔绝的状态后,中华民族面对的是国土沦陷、列强环伺的局面。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寻求真理时,又时时回顾传统哲学,作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近现代中国,“成仁取义”成为志士仁人报国反帝,抗敌御寇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毛泽东在《致何千之》的信中说:“如果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赞扬一番。对于当前的抗日战争是大有帮助的。” 中国哲学中的理想人格学说,强调民族气节,重视道德情操,主张为理想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个体融于民族集体的价值倾向。这里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论关于个人和集体等关系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不少相近之处。

第三节• 人的自由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1、人的自由

自由是指人的活动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自由与解放有相近之处,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人的活动,一是受自然条件束缚,二是受社会条件束缚,三是受人自身条件束缚。相应地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也就在于在这三个领域中解除束缚,克服限制。人从自然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是认识和驾驭自然力,不再受自然力的盲目摆布。人在社会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是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从自身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克服自己的弱点,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人的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人的自由总是在一定基础上和一定条件下的自由。人可以摆脱和克服某些条件的限制,但不能同时克服所有条件的限制。

2、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并利用其来改造世界,达到人自己的目的。 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 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①

二、人的发展及其特征

1、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的,主要指个人的发展,指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体力或体能是人的身体组织,它是人的其他方面能力的生理基础。智力或智能指人的思维能力,它不仅包括人的抽象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它不仅是一种复杂高级的认识能力,而且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能力。个性指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感情和意志等方面的品质。交往能力则指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和力量,它一方面是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丰富性和交往的广泛性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社会关系中自主性等的表现。

2、人的发展的特征

人的发展具有综合性。它是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的统一。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人的综合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突出强调的是“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的发展是指的是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马克思多次提到“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不受阻碍的发展”等。

人的充分发展则是从程度上谈人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才能的充分的发展是许多方面相互协调的发展,而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

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才能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由性和充分性,都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关系。人的才能的施展和发展离不开他人,离不开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 ① 。

人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发展有不同的内涵和历史形态。

三、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经济形态与人的发展

马克思曾从经济形态发展对人的自由发展的影响的角度,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形态。

人的依赖关系 占统治地位是第一个历史形态。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在这种原始的社会关系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 [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 ① 这个历史形态是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

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个历史形态。此时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然而,它“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② ,从而为更高历史阶段的到来创造着条件。这个历史形态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③ 是第三个历史形态。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这是与未来的产品经济相联系的。

2、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

结合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人的发展的历史阶段性。

在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相当简单。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那时物质生产活动、求知活动、艺术活动以及社会交往活动等,都融为一体。一方面,人的发展具有原始的全面性,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是生存活动本身所同时需要的。人的各种潜能没有割裂开来,包含有进一步发展的朴素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人的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低下的,尤其是人的智力的发展水平很低。这是与那时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简单相适应的。

奴隶社会 一方面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进入高级形态,另一方面,又是从公有制社会进入私有制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社会有了巨大发展,社会分工也开始发展起来。这就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社会的政治领域成为社会中一个新的领域,这个公共领域的存在为人们在这个领域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精神生产和艺术发展方面,也有了发展的条件。这些都是人的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奴隶社会开始了阶级的分裂,人的发展也出现了分裂和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奴隶们丧失了作人的资格,造成广大的奴隶在个人发展上的严重退化,这是对人的发展的否定。相反奴隶主作为特权阶级在自身发展上有优越的条件,但奴隶主由于脱离劳动而经历着另一种退化。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前提。奴隶变成了农民,社会地位和劳动积极性有了提高,有利于农民在农业以及相关副业方面才能的自由发展。在手工业方面,由于劳动者通常必须熟悉劳动全过程,独自完整地生产产品,因而他们在自己的劳动技能方面的发展是比较全面的。封建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也有很大发展,地主阶级中出现了许多多才多艺的人物。但是,封建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着人的发展,特别是劳动者的发展。劳动者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所受剥削和压迫十分沉重,他们的全部精力基本上都用于从事农业劳动以维持生计,没有权力享受和发展。而且劳动者被束缚在一小块土地上,从事着简单而单调的劳作,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和眼界受到极大限制。在精神生活方面受着严格的意识形态控制,没有发展的余地。知识分子虽然有较为有利的条件在精神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但他们由于脱离物质生产而往往只能是一种比较片面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私有制社会和阶级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造成庞大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工人阶级有了人身自由,社会工作岗位和生活方式多样化,也有利于人们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闲暇时间的延长为人们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时间条件。但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着人们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发展。分工的发展使生产完整产品的劳动过程分成若干个互不相干的环节,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件。

从以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也得到发展。但是,由于分工的发展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状况,以及社会各方面状况的影响,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的发展是分裂的。统治阶级由于占有社会财富,处于特权地位,能够支配并不充裕的社会财富,因而有更好的条件发展自己。这是以牺牲大多数人即劳动者的发展机会为代价的。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分裂一方面使劳动者失去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剥削者的发展具有先天的缺陷,特别是他们脱离生产,养尊处优,生活在自己的偏见之中。这说明,阶级社会的发展以及这个社会中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根本缺陷,这一缺陷的克服就是人类从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

1、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伟大理想,是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向往的伟大目标。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物质生产极大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归于消失,社会的精神生产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社会摆脱了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重视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揭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②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奉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在晚年,恩格斯又在一则信件中援引《共产党宣言》中的那段话,用以表述人类未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更高更充分的物质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精神生产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另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和对立的消除,使一切人有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的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努力。

2、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自身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理想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的科学论断。他指出:“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特点。人的全面发展还具有更多的相对性。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对地全面提高,即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其他素质的提高。

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2• 如何理解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3• 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有何区别?怎样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5• 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2~33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3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29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8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22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0 页。

《文天祥全集》卷十七《纪年录》,中国书店 1985 年影印出版,第 465 页。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3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5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册,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85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09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04 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7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4 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9 页。

第二篇: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坚持

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坚持,让他 在人生路上越挫越勇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钢铁,一听这词,便让人感到坚硬无比,有一种永不衰败之感。钢铁,也得经过千锤万打才能炼成。人,是否也应该学学钢铁这样坚强的意志呢?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陷入沉思,回忆过去的人生是否充实、过得有意义,我的生活从此有了改变。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他是一个铁路工人的儿子。在党员朱赫来的帮助下,他成了一个党员。有一次,朱赫来被抓,保尔为了救朱赫来,自己却被捕。不管敌人怎样严刑拷打他,却始终不能让保尔开口。在天寒地冻的工地上,他与共青团员一起与寒冷、饥饿和敌人作斗争。在经历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后,保尔又重新找到了可以重归部队的途径。

保尔.柯察金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困难,这一听就让常人害怕退缩的艰难险阻在保尔的眼里已是家常便饭。这些困难让他尝到了人生的艰涩,可是他心中远大的理想、追求,使他坚持,让他重新获得动力,迈着坚定的脚步,向着理想一步一步靠近。保尔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无私奉献,默默付出,拥有让人敬佩的革命精神。他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钢铁一般的意志,不管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感动着、激励着无数青少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我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坚强的意志 做事碰到困难就退缩,为此,我也深感惭愧。有一次,我做了一张奥数卷,其中有一道题目对我来说太陌生,我想了好久,直到快吃饭了,我还没有想出来。于是,我便放弃那道奥数题。爸爸发现了,语重心长的说:“这道题你不会做就不做了?那你考试怎么办?”听了这话,我的心像潮涌一般,每一次推动都充满懊悔。最后,我还是把这道题目做了出来。

英雄不是天生的,他们也需要经历磨练。人生哪能没有低谷 ,有时,不是运气决定成败,而是坚强的意志和坚持来决定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面对困难的信心,坚强的意志以及可贵的坚持,成功就在你的坚持后边。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坚持过后,难道成功还不是在眼前吗?

第三篇:浅论三毛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摘 要:以“我手写我口”的写作方式记录着生活琐事及自然和人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生命和谐与完美的向往,是三毛作品中荡漾的主旋律。她的散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美感上的享受,心灵上的净化,更有思想上的启迪:人如何生活?人如何生活得更好?

关键词:三毛; 三毛散文; 自然; 自由; 理想世界

Shallowly discusses Sanmao to the ideal world pursue

Abstract: "Writes by hand my mouth by me" the writing way to record the life trivial matters and the nature and the human sentiment. To ideal world pursue, to life harmonious and perfect yearning for, is main melody which in Sanmao works ripples. Her prose brings to us not only has in the esthetic sense enjoying, in the mind purification, has in the thought the inspiration: How does the person live? How does the person live well?

Key words: Sanmao; Sanmao’s proses; Nature; Free; Ideal world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田涧流淌的小溪,为了广阔的草原,流浪远方,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1]三毛,当代著名游记散文作家,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一生漂泊的她,用生命实践追求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先后出版的散文集有《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

[2]柔的夜》等十四本,曾经“形成一股强劲的‘三毛旋风’”,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橄榄树》唱出了三毛的心声,三毛一生都在寻找理想的人生,追求自由自在、理想无拘无束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完成对自由理想世界的追求。我试图从三毛作品中折射出的对自然纯朴的生活状态的追求、对自由的心灵境界的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三毛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一、对自然纯朴的生活状态的追求

三毛曾说:“我的人生也不刻意,一切顺其自然。说宿命太悲观了,说是大自然的定律比较好。《老子》里有一句话:‘万物作焉而不辞。’天地万物都循着自然运动而不推辞。我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一切发生的事都是合乎自然规律的。顺其自然,没有意外。”[3]从三毛的散文中可以看出她的自然之乐,三毛散文中体现的自由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自由即自然。她要求自然的自我,和那自然流露出来的人性,她总是在实实在在去感受生活。

三毛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并不认为我喜欢大自然,因为我也是它的一部分,也是一个自然产物。譬如说住在都市里面的人物,坐在汽车里的人,都受一些机械文明的影响,我们觉得我们很不自然。其实,我们生下来就是一种自然律。什

1 么形式都叫自然,所以我的看法是我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像花草虫鱼一样,人也

[4]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我同它是不可分的。”所以,三毛追求的自然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生存环境、是一切生命的自由敞开。从三毛那颗回归自然纯朴的童心,足以看出她是真正地在寻求自由理想的人生。

《圣经》上一再地说:“你们要像小孩子,才能进天国,因为天堂是他们的。”[5]三毛有一颗纯朴的童心,由于这颗纯朴的童心,她骨子里就有一种对自由对自然的追求。读了《拾荒梦》的读者,有人会认为三毛很可笑,也有人会认为三毛与众不同很有个性。难道大家没有看到她那颗向往自由的心吗?三毛在老师布置的“我的理想”这个作文题目中写了她那非常可爱的理想:她长大要做一个拾荒的人,这样,她就可以四处游荡,还可以搜寻自己喜欢的宝贝。当老师觉得这不算理想,要她重写时,她那纯真的想法又来了,长大了要做一个卖烤地瓜的人,这样她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地瓜的香味,她觉得送人地瓜手有余香,很幸福。在别人看来不光彩的职业,而她却认为这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融入大自然的最佳方式,只因为这样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我的宝贝》中三毛会为几个泡菜坛子,一个老式铜茶壶,千方百计的搜寻。《结婚记》中她为得到一副骆驼头骨惊喜不已,这里有三毛对民族传统民俗藏品的热爱,有对美的欣赏,更体现了三毛那颗自然纯朴的童心,对自然的向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三毛看来,拾荒的乐趣,除了不劳而获这实际的欢喜之外,更吸引人的是,它永远是一份未知,在下一分钟里,能拾到是什么好东西谁也不知道,它是一个没有终止,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结局的迷。三毛在追求理想世界中探寻人生的奥秘,生命的真谛。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6]在三毛眼中,顺其自然才是真的美。她带着她心灵的眼睛在生活,她不要走马观花的过一辈子,就是生活周遭的景物,她也渴求它们保持原来的面目,百货公司、电影院、大幅的广告、甚至几座红绿灯,在她都是不爱的,她固执奢望地希求它们保持原有的风貌。“这真是十七世纪的市井画,菜场就在城内广场上,卖货的,用大篮子装,买货的,也只提着一只只朴素的杨枝编的小篮子,里面有红的番茄,淡绿的葡萄,黄的柠檬满得要溢了出来,尼龙的口袋在这儿不见踪迹,它是一派自然风味,活泼的人间景气在这儿发挥到了极致,而它的本身就是人世安然稳当的美,这种美,在二十世纪已经丧失得快[7]要看不见了。”三毛在感叹人们对自然的淡化的同时,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文明社会对人们思想的捆绑。《塑料儿童》中的小孩,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萤火虫,分不清树的种类,认不得虫,没有碰过草地,也没有看过银河星系。四周清新的空气,野地荒原,蓝天白云,在他们,都好似打了免疫针似的完全无所感动,甚而连活动的心情都没有了。他们的童年只为忙做功课、忙挤校车、忙补习,繁重的功课之后,唯一的消遣就是电视剧和漫画书,生活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将来要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也只不过是轻描淡写一句带过。三毛在感叹她的时代已经悄悄的过去了,有一种莫名的悲哀。

拥有一颗回归自然纯朴的童心,于是再平凡的生活,三毛用与众不同的处理手法,它们便全活了起来。所以看她的文章,总觉得欢喜,听她诉说着她心灵中的故事,只因为他们从其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一花一草一世界”,在三毛的笔下他们体会到了,每个人仿佛都找到了自己的天空。世间的活泼全看到了,一花一草都是造物者的神奇,谁能再轻视生命的力量。三毛向往桃花源的生活:—间农舍,几畦菜园。想像着这日子天长地久地过上一辈子。如“茅屋层顶上都开出小花来,迎风招展,悠然自得。如果那田畦里摘豆的小姑娘,头上也开出菜花来,我都不会认为奇怪,这个地方, 2 天人早已不分,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8]回归田园的渴望和乡愁不时割痛三毛的心,为了她自由的梦,因为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世界的她,她在辛苦的追求。

她的散文中体现了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培养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乐趣,这对实现人的心灵自由,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二、对自由的心灵境界的追求

人文主义提倡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人才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身是自由的,个性应得到解放。真正的人文主义是对人性正面的追求,把自己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会感受生命的快乐,精神得到空前的自由。三毛是一个视自由为生命的女子,她说“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

[9]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自在随意的人生,与大自然直接交流对话的生活方式是三毛向往和追求的,荒凉寂寞的撒哈拉沙漠,因为它的纯朴与自然,成了作者追求生命自由本性的精神圣地,撒哈拉沙漠成了自由的象征,心灵的故乡。我们可从三毛追求自由的爱情、自由的人格以及一切生命的自由来透视她心灵境界的自由。

罗素说:“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10]三毛追求平等的爱情,她认为爱情的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的心灵自由的天地。相爱的双方各自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男女双方都尊重彼此的自由,爱情就可以长期是幸福的,并得到不断的延续。《士为知己者死》写的米盖无奈的世俗婚姻,婚前的米盖,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而婚后的米盖却成了贝蒂的影子,贝蒂的财产:“浮士德将他的影子卖给了别人。当那天米盖小心翼翼的扶着贝蒂下车时,我细细的看着地上,地上果然只有贝蒂的影子,而米盖的那一边,什么都看不见。一个做太太的,先拿了丈夫的心,再拿他的薪水,控制他的胃,再将他的脚绑在一条细细的长线放在她视力所及的地方走走,她以爱心做理由,像蜘蛛一样的织好了一张甜蜜的网,她要丈夫在她的网里面唯命是从,她的家也就是她的城堡,而城堡对外面的那座吊桥,却再也不肯放下来了。”[11]三毛只能感叹到:“他不叫米盖,他现在叫贝蒂的丈夫。”[12]米盖由一个飞扬自由年轻的心,在婚后短短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老气横秋,凡事怕错的,低声下气,口袋里羞涩的拿不出一分钱的好丈夫。三毛批判这种爱情观,认为这是米盖的悲哀,折射的是三毛追求个性平等的现代爱情观。“爱情就像手捧精美的陶瓷,稍不留神就会从手中脱落,爱情亦如掌心的流沙,越想紧握越加快流失它。[13]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罗普霍夫对薇拉.巴甫洛夫娜说:“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幸福。可是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你不愿束缚我,我也不愿束缚你。如果你因为我而受到束缚,你就会使我感到痛苦。”[14]所以三毛并不想荷西成为三毛的荷西,如同《士为知己者死》一文中的米盖那样,失去了自我,活在别人的影子下。三毛认为一个男人与朋友相处的欢乐,即使在婚后,也不应该剥掉他的。三毛自己也有原则:她心灵的全部从不对任何人开放,荷西可以进她心房看看、坐坐、甚至占据一席;但是她有她自己的角落。三毛尊重荷西独特的性格,并不认为荷西爱看电视侦探片就是肤浅,也不强迫荷西去了解文学艺术,因为她知道人与人之间,即使是夫妻也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给每个人自由的空间,摆脱束缚。同时,荷西也让三毛做了一个自由的妻子,从来没有干涉过她的写作生活,让她的个性自由绽放,自由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促使了三毛创作的高峰期。于是一系列的《撒哈拉沙漠》作品出现了。从三毛的爱情观可以看出三毛是一个极其自然的人,她只想平凡踏实地过自己的生活,她喜欢无拘无束享受自己生活的个性,她尊重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同样尊重别人,她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

3 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人的自由人格,不计利害,不求“荣华”而向自然界完全敞开,这样的情感世界是三毛所提倡的真实的心灵世界,三毛追求一种自由的人格。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生在大陆长在台湾的作家三毛亦不例外。我们都有着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人文信仰:作为生命个体我们强调忠善诚信,义勇勤俭,平和慎独„„,作为国家民族我们崇尚正义有序,以和为贵,以德治国,民族尊严„„作是我们信奉的做人准则,立国根本。而这样的言辞和行动在三毛的作品中时常会不期而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折射出三毛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如《西风不识相》中,在她第一次出国上飞机前父母叮瞩她,在外待人处世,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万一跟人有了争议,一定要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被同胞误解受屈时心想对洋鬼子可以不忍,对自己的同胞可要百忍,吃下一百个忍字,不去回嘴?这是怎样的容忍啊!当我们大讲爱国主义民族自尊时不妨读一读《背影》集中的系列小故事《吃饭还是吵架》、《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等,你不能不被三毛的那颗拳拳爱国心所打动。更可贵的是三毛不仅仅停留在对国人人文精神的保持与发扬上,而更多的是对这种精神的深刻反思,无情剖析甚至在特定条件下的果敢反叛。三毛在反思:为什么她要凡事退让?因为她是中国人。为什么她要助人?因为那是美德。进而三毛从对个人的反思上升到对国家民族高度的反思:国民外交固然重要,但是在建交之前,决不可国民跌交,那样除了受人欺负之外,建立的邦交也是没有尊严的。没有原则的跟人和平相处,在她看来,就是懦弱。她气愤不平等条约签定的太多了,现在有些中国人还在自我陶醉。“绝交我不在乎,恶狗咬了我,我决不会反咬恶狗,但是我可以用棍子打它。”[15]于是有了下面精彩而痛快的一幕:对着那一群(品如恶狗)的同学,三毛举起扫把如雨点似的打下去„„她转身给那个抱住她的人一个大耳光„„(还有那个不明真相瞎放炮的不称职的院长,她激不择物地将带水的花瓶朝院长掷去)那次打架之后,她不肯道歉,也不肯忏悔,她冷冰冰地对待这群贼人。“不想在沉默中灭亡,就只有在沉默中爆发。为什么我在任何一国都遭受到与人相处的问题,是这些外国人有意要欺辱我,还是我自己太柔顺的性格,太放不开的民族谦让观念,无意纵容了他

[16]们,是我先做了不抵抗的城市,外人才长驱而入啊。”这是何等深刻的反思与剖析!这不是中国人一次次做奴隶而不得之后的反抗又是什么?三毛在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追求自强自立,自由的人格。

《哑奴》中,三毛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在做客的沙哈拉威财主家,当得知那个不足板凳高的、默默地但又伶俐地在烧红的碳炉前为客人热茶、烤肉的男孩是一个奴隶,并且奴隶当时的处境是:在沙漠中看见有黑人住着,就去捉,打昏了用绳绑一个月,全家捉来,更不会逃,一代一代传下来成了财产,还可以买卖。三毛写到她不要跟这个拥有200个奴隶的财主握手,表现了她对无视人权的人的憎恶。作者描述了她与哑奴一家的交往,她给予贫困奴隶一定的慷慨援助,尤其是她给予哑奴的尊重、关怀和人生之平等意识的召唤。她请谦卑拘谨的哑奴与她同桌吃饭,并告诉他“我们是沙黑毕(朋友)”,她推醒在55度高温下,身上盖着破草席,像不会挣扎的老狗一样趴在自己膝盖上的哑奴进入自己阴凉的房屋避暑;她无视邻里“不要理他,他是哈里佛(猪)、脏人”的忠告,坚持去镇外沙谷边缘寂寞而悲凉的破帐篷里看望哑奴一家;她甚至想替他寻找获得自由的方法。哑奴贫困的生活是令人心酸的,但是更为心酸的是哑奴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痛苦的,因为他从不知道幸福的生活是什么,他认为奴隶的生活本该如此,奴隶就应该与贫穷、辛劳、辱骂、奴役相随。当他的手和脚踝被绳子捆绑后再一次转卖时,他似一尊泥塑人一样面无表情,他只能听从主宰他命运主人的安排,哑奴被卖时茫茫然的上了车,白

4 发在风里翻飞着,他看得老远,眼眶里干干的没有半滴泪水,哑奴的生活是木然的,哑奴的生命里只能有无助无奈和无为,因为他是奴隶。但奴隶也有人性中对家对孩子的感人至深的爱,他渴望自由,他说,“我的身体虽是不自由的,但是我的心是自由[17]的。”只是这放飞的自由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梦。三毛作品让我为之动心的不仅有撒哈拉文化意识的生命哀歌,也有作者对人格自由的深深渴求。

自由一直是人类生活的最终指归,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精神内核。三毛高扬人的个性,把个人自由驾凌于社会之上,并以一种奔放的姿态追求绝对自由的人。她以一种对人生痛苦的自觉意识,力图超越现实社会,获得精神的自由。

三毛希望人生变得多一点自主,少一点拘束;多一点灵气,少一点呆板;多一点开阔,少一点纠缠,使自己能够自如地安排自我。“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写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样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路不能回头。我当心地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

[18]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在《赤足天使——鞋子的故事》中,三毛说:“凉鞋真是自由的象征,我跟它相见恨晚,一见钟情,这样的东西踩在脚下,一个人的尊严和自由真正流露出来,人生自然的态度,生命的享受,竟然因为简简单单的脚下释放,给了我许多书本里得不到的启示。”[19]三毛批判卡门不用这些钱去享受生命,竟然买了二十几双拘束自己双脚的东西回来,实在不明白这是出自什么心理。她认为在生活上,精神上,通往自由之路的理想应该更畅通些才是,从此赤足的天使在摆脱了鞋子的绑缚后,心灵和肉体都得到宁静和舒畅。的确,她的这种凉鞋哲学看似平凡,仔细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生命的认知和尊敬也往往是在单纯下得到显现,外在的绑缚太多,人怕早忘了来处。至于往后的路,怕她只顾得选鞋子的样式,至于走哪条路是不重要了。

三毛最最喜欢的地方,是一望无际,遍地沙漠的撒哈拉。提到那儿,她很激情地说:“我认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美丽的土地之一。那里除了沙漠之外,还隐藏了很多东西。其实,它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对我们人生有很大启示。”[20]她告诉读者,在沙漠里学到最大的一门功课就是淡泊。“因为撒哈拉威人不知道什么是名,也无所谓利;他们就是沙漠里的一种产物,跟沙漠里的一块石头,一朵仙人掌上的小花一样,属于大自然。他们从不抱怨冷,从不抱怨热,也许知道世局,但并不关心,如果每一

[21]个人都像撒哈拉威人,这个世界不会进步,但至少和平。”三毛认为撒哈拉威人最可贵的是,撒哈拉威人是非常快乐的民族,他们并不刻意追求,这是最高境界。沙漠里,物资的需求几近于零,但仍然有精神生活。她竭力抵制现代文明对自然与人文的戕害,存在于都市人集体无意识中的自然景观在她眼里是那么美好与诗意,那么自在与随意。荒凉寂寞的撒哈拉沙漠,因为它的纯朴与自然,成了作者追求生命自在本性的精神圣地。三毛热爱自由,忠于自由,她认为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精神文明。在撒哈拉沙漠找到了想要的生活,她感到无比自由,温暖和安全。我们从三毛一系列的沙漠故事体认出生活真实,生命自由的可贵。

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三毛是一个视自由为生命的女子,她在追求自由中寻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寻求生命的真谛与自我的实现。她一生的苦痛,在于她在自由中追求自己的升华。她说:“你问我追求什么,我想我追求的,是认识自己的生命,我热爱生命。你问我追求什么,我想我这一生追求的就是,生命的燃烧,在这一生里,能够得到一些结晶,而不是一堆灰烬。”[22]

三毛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是一种审美和艺术的人生,是源于站在一个超越现实社会的高度来看待人生,看待人的价值。三毛希望寻找理想人生的生活方式,可当面对现实,她看到的是信仰和理想的破灭,都市人的冷漠人情,人们的精神空虚,为着生计四处奔波。因此,三毛体验到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她无法超脱世俗,她试图在东西方文化中塑造一种理想自由的人格,追求一种理想和谐的人生境界。个体自我的完善与自由,而这种理想的人生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到重创。

三毛这一生几乎都走在路上,她是一个自由之魂,她追逐的,寻求的东西都在远方,在未知的地方。当她返回现实世界面对亲人朋友及读者时,她必须回应这个消费她生命经验的社会,对于神话传奇的渴求,以及对“幻化”的“自我”的追求,为此她不再自由,她必须符合她在作品中的形象。她可悲地背离了她原有的对生命自然,自在本质的追求,陷进了自我以外的艺术和现代传播媒体塑造的压力共同构成的陷阱里。这迫使她,“应该”也“只能”坚持做那一个被多角度幻化的“三毛”,她的心灵开始承受无穷的负荷,使她无法喘息,血肉之躯承受不了那份期盼。所以三毛在呐喊:“这个社会,请求你,给我一份自己选择的权利;请求你,不要为着自己一点蝇头微利而处处麻烦人„„不要强迫我回信,不要单个地来诉说你个人的伤感,要求支

[23]持„„不要转托人情来请我吃饭„„”三毛在《野火烧不尽》中深刻的讲述了被“三毛迷”过分宠爱,从而心力交瘁,内心极为压抑。深感为声名所累,几乎没有了自我,使她不堪重负。三毛对追求的理想世界的描述带给读者眩目的光彩,但现实只给予了她一片荒芜的土地。无论是现实还是超越自我,三毛都要凭借一定的理想主义手段。作品中的“三毛”或“我”是现实中的三毛的强化,是作家三毛追求的理想世界中的“人”的模型。至于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则是另外的问题,三毛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于是三毛陷入了“为自己设置的传奇模式陷阱”[24],陷入了自己所营造的艺术空间与外界传媒所共同创造的困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由此产生。理智与读者都要求三毛仍是那个光芒万丈的“三毛”,但这已经不是独居阶段的三毛内心所能承受的了。或许在某种程度上那个“理想”的三毛在现实中曾经存在过,但撒哈拉的战火风云最终将她驱逐在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间之外。荷西的死不仅带走了三毛性情自由发挥的精神支柱。她再也无力一如从前,在厌倦了现实生活的时候,重新踏上漂泊之路。“中南美之行”那个多愁善感正直善良的“三毛”已苍白了许多!本来一直有死亡意识在三毛脑海寄居,而重返现实的三毛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的意识到:对现实的抗拒已是更加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在别人看来是悲剧而她自己看来是解脱的“死”就成了三毛最后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实际上,在三毛的一生中,还有一次拼搏,为自由而搏——生命的代价。因为她已经想得明明白白,她这一生,鲜明、丰富、坎坷,即使再来一次也已不必。她很清楚人是孤独的生,也是孤独的死。当三毛不能周游世界,流浪远方的时候,当她不能用生命去感受生活、拥抱挚爱的时候,当她发自内心只是想透一口气而已,做一次自由自在的人,而不做三毛的时候,她认为她的艺术生涯已走到了尽头,她的生命价值也已经完满实现。她用一双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善意的人会惋惜这是不该发生的悲剧,恶意的人却叵测这是轰动的手笔,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丝袜”在三毛的眼中是“自由”的象征。三毛抛弃了“死爱面子”的传统劣根性,用“丑陋”的死亡让人们去反思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反思民族文化的扬弃,体现了她的一生始终贯穿着意志自由。

三毛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在你的生活里,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是主角。”从她对自由理想世界的不懈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

6 子。人类正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更新,才能最终实现进入自由王国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 赵章云.在西撒哈拉踏寻三毛的足迹[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161. [2] 王金城.武文茹.三毛的人格形象及其个性魅力[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0(1). [3][6][13][18][22][23] 白帝.三毛画传[M].现代出版社,2006:22,35,55,66,72,174. [4][7][8][20] 司马中原.张拓芜等.三毛的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63,127,128,62. [5][9][11][12][15][16][17][19][21] 三毛.三毛精品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8,155,378,378,359,367,69,202,152. [10][14] [保]瓦西列夫.爱的哲学[M].王永军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280,281. [24] 陆士清.透明的黄玫瑰——论三毛的散文创作[A].台湾文学新社[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343,353. 7

第四篇: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事业成就的追求。

青年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我们的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 作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理想,它体现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 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择业行为。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他的思想品德、知识

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都很大的关系。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水准以及人生观决定 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方向。知识结构、

能力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追求的层次。个人的兴趣爱好、

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别特征、身体状况等生理特征也影响着一个人的 职业选择。

职业理想具有时代性。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理想的决定因素。生产 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 人们的职业追求目标也会不同,因为职

业理想,它总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一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计算机的诞生,从而演绎出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如计算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计算机打 字员等等职业。

然而这些理想也要面对现实的考验

实现职业理想的条件: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之,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

才能实现理想。否则,青年就容易对现实感到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所 处的现实还不够完美,但完美无缺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一些让人怦然心动但不能实现的职业理想,它不能成为真正的职业理想,充其量只是幻想或空想而已。 那么真正的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了解自己

你能做什么人,最难看清楚的是自己。青年学生更容易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点去观察我们的周围环境,思考我们的职业未来,甚至还想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条件要比别人好 一些,付出的劳动比别人少一些,拿的工资却要比别人高一些的。显然,这种失去 “自我”的职业憧憬是“空中楼阁”,是“水中月亮”,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所受教育、自己的能力倾向、自己的个性特征、车身体健康状况出发,才够准确定位,瞄准适合自己的岗位去不懈努力。

了解职业

要你干什么并非所有的职业都适合你,也并非你能胜任所有的职业岗位。 每种职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要求。

了解社会

让你干什么职业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了解社会的 需求是成功择业并就业的关键。了解社会主要是要了解社会需求量、竞争系数和职业发展趋 势。社会需求量是指一定时期职业需求的总量。这是一个动态的又相对稳定的数量。例如, 有的职业有很高的社会名望,但需求量很少;有的职业不为多数人看好,但有发展前途,且 需求量较大。竞争系数是指谋求同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竞争系数越大

职业概率越小。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优的职业,想要谋取的 人数多,相应地竞争系数就大。职业发展趋势是指职业未来发展的态势。

有些职业一时需求量大,竞争激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日趋衰落;有些职业暂时处于冷落状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日益兴旺。 因此,加强对社会职业需求的分析和预测, 了解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情况 是极其重要的。

第五篇: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科学技术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和手段。整个人类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人利用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历史。

科学技术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它还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主体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摘自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它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这句话不无道理,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科学技术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如同枯树发新枝,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第二,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首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其次,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人类基因工程的业已完成,使得科学家对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人类借助生物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再次,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 1 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

第三,促进了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科学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科学与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推动了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化集体劳动,一些重大高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动员的人力、物力,投入的资金、设备,其规模之大,都是过去所远远无法比拟的。像美国总统1942年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57年的“北极星导弹潜艇计划”和六十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都是具有全国规模的浩大工程,甚至还需要组织国际间的协作。要把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组织起来,是各种资源达到有效配置,有条不紊的协同运作,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效能,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这就给科学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摘自于<<论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正如一切事物一样,科学技术既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它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只有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才能使它能造福人类,而免受其害。一般说来,科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科学技术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且不说原子弹、氢弹在核战争中对人类的巨大杀伤力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就是那些核废料、报废的旧电脑、太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农业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命安全的负面影响。粮食蔬果上用的杀虫剂,既可以杀虫,但是对人体也有不利。再如核技术,既可以用于和平建设,发电供能,医学治疗,造福于人类,也可被用于战争,变成核武器,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影响。高科技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现代化的同时,也使得许多民间的传统工艺、文化,退出大众生活的舞台,乃至从社会生活中逐渐消失,这对于人类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十分不利的。另外,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赝品,也是利用科技去“克隆”一些文物的。

科学技术也拉大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差距。由于高科技的推广应用,这样会导致失业率增加,就业问题突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未能掌握科技的人,在这个到处充满着科学技术竞争的环境中很难找到立足之地,而那些懂得相关技术的人才则可以利用技术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据有关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和最穷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目前是74:1。但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那些曾经促使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的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一旦被比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引进,非但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会产生不少经济和社会问题。

总之,科技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要解决它的负面效应,就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只有对科学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简单说来,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与环境能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摘自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因此,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要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充分、有效地使用能源,树立科发展观,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忌单一考虑、鼠目寸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

2 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我们应该在学好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正确认知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去完成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使命,这样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而不是为人社会造成更深的伤害。通过掌握和科学应用技术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利用它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探讨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论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环境的关系 【5】 依靠科学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6】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上一篇:热控专工岗位工作标准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