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4-05-25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共11篇)

篇1: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而且更能美化人的心灵,它是学生进行自身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美术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只是渗透审美教育而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如何在中学美术课上渗透审美教育?其意义在哪里?笔者将在以下内容中进行详细阐述。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普及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的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的情操,同时,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创造力。笔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高度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准确地讲,就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性情,美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审美教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让其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美术是以形式感而存在的一门艺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首先需要了解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元素,例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进而构成了其对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知形式美感,尤其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之前,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感知其魅力,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进程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知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结构,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形式美感的培养。对于色彩的感知,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能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分辨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理顺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2.审美情趣的培养。美术作品常常能够感化人的情绪,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感染了不少人,许多人从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本真美。舍科特尼科夫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愧。为此,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感情元素,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这种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途径来获得。

3.审美理想的培养。当学生看到美好的事物,并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的最初表现,但这种情绪体验,直接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往往把握不了对与错的标准,他们不知道如何划分生活中的美与丑,好与坏,更不清楚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够集中反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的审美观点。同时,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快感,无形之中对于欣赏着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要多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让其进行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仅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中学生往往充满幻想,作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提升为审美创造力,以学生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引导其进行审美创造活动。

总之,审美教育的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境,使其掌握美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美的形式法则,并最终提高审美能力。为此,教师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一条主线,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将审美教育贯彻美术教学的始终。

篇2: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黄飚

摘自:《崇明教育网》

在二期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美术教学的理念也要更新。以往的美术课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绘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画得象不象作为评价学生习作的标准,而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其实,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情感性”是所有艺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正如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术课能陶冶、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因此,要加强农村初中美术课中的审美教育,这与二期课改的理念吻合的。

一、开展农村初中美术课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农村初中美术课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

美的事物生活中处处都有,但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和增强的。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爱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比如,外出写生时见到的旷野里随风婆娑的芦苇,江边翔集的江鸥,大江上飞架的大桥,挺拔的雄姿,映衬在的绿荫花丛的农民新村……都能唤起我们艺术表现上的激情。再如:嫩绿的春芽、火红的秋阳、皑皑的白雪、湛蓝的大海……都能引起我们对美的构思与遐想。这时老师及时地审美讲解和示范能激发学生不可遏止的审美创作的冲动。当学生把握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真谛,捕捉到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瞬间的时候,他们表现美的欲望和激情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会大胆地运用各种材料,并进行绘画上的创新,表现他们心中特有的对生活、对美的感悟和憧憬。因而,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开展农村初中美术课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如在欣赏西方著名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和著名的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过程中,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欣赏人体艺术。课堂上,学生会窃窃发笑或忸怩不安。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往往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淫秽画刊分辨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在美术课上,教师要转变学生的传统观点,消除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神秘感,让学生树立对人体艺术欣赏的正确观念。通过这种审美教育,死学生形成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追求高尚的美,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农村初中美术课教学如何开展审美教育

(一)培养高尚发审美情趣

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使之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 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 多方位地展开。如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能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二)培养多种形式的美感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如在初中美术课的最初阶段,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又如在美术课中教师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 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 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美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农村学生的见识虽然不如城市的学生那么广泛,但同样对美的事物充满幻想,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学生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篇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中学语文又是一个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不少人认为, 美只有在舞蹈, 美术, 音乐等艺术中才能显示出来, 其实不然,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优美学科, 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美的艺术。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还要进行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 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见, 要完成培养博学, 广智, 多能,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学校教育任务, 作为基础教育主体学科的语文, 不能不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通过美育教育, 引导学生辨别美与丑, 文明与腐朽, 高尚与邪恶, 促进学生性格优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一、审美教育的实践可行性

实施审美教育, 需要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客观上需要特定的审美对象存在, 主观上需要具备相应的审美条件的审美主体。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对象, 主要是语文教材里文学因素强的作品蕴涵的美的因素。审美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教师通过教学, 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让学生感知这些审美对象, 按照教学规律, 逐渐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语文课本中大量文质精美的文章, 有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 感受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从对社会生活中的描写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美;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感受到独具魅力的艺术美。

二、创设美的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实质性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动之以情, 唤起学生心灵的反映,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感, 逐渐积累和提高审美能力。正如刘勰说:“夫缀美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语文教学中, 教师怎么用“情感”这把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呢?首先, 教师除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外, 还应有火一样的激情。其次, 教师教学应正确把握每篇文章的基本格调, 灵活多变地采取不同的情感投入, 以“情”创设课堂教学氛围, 以“情”再现课文中美的意境, 以“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这样, 有助于学生领悟美的真谛。

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一开始, 我便激情满怀地说:“自古以来, 不少文人极力赞美春天。”的确, 那春光明媚, 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的美景无不令人赏心悦目。谁能背一句赞美春的诗句?一个学生接口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我马上说:“对, 这是古人赞美春到人间的佳句, 现在, 我们看今人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呢?请翻开课文《春》。”当学生们翻开课文时, 我按下录音机的放音键, 《春》的朗读开始。朗读者那富有魅力的情感,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娓娓动听的声音,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文中意境, 一个个如醉如痴, 享受美的熏陶。接着, 我让学生朗读描绘“春草图”的诗句, 抓住“嫩嫩的”, “绿绿的”, “软绵绵的”等形容词作用的分析, 使学生感受春天的新鲜美, 再让学生朗读描绘“春花图”的文段。抓住“开满了花赶趟儿”, “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等词句的分析, 使学生享受春的乐趣, 最后让学生朗读描绘“迎春图”的部分, 抓住“老老小小”, “赶趟儿似的”,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等短语分析, 使学生体验春天充满生机的活力美。

三、挖掘典型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魅力。这些典型艺术形象都是来自社会生活, 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应。在教学中, 挖掘出这些审美对象, 训练学生感受自然美, 社会美的能力, 点燃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祖国山川的心灵之火,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助人为乐, 热爱科学等健康的审美观点, 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净化。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形成有音乐感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在教毛泽东《沁园春·雪》中, 我抓住了诗人描绘雄伟的“江山多娇”图和谈话古今, 品评历代杰出君主的豪放不羁气势, 引导学生感受慷慨而豪壮之美, 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我抓住鲁提辖嫉恶如仇, 刚烈火爆, 扶贫济危, 伸张正义等性格特征的分析, 让学生体验人物形象的阳刚之幽美, 教《荔枝蜜》, 又抓住作者把蜜蜂不辞辛劳的酿蜜与歌颂赞美劳动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写法分析, 让学生感受体验构思美, 总之, 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不胜枚举, 关键在于能发掘出来。

综上所述,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长期在教学中坚持不懈, 特别是语文课堂, 应该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无论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还是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有它特定的教育任务, 这个任务只能通过审美教育去完成, 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必须把美育放到应有的地位,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 .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体味;对比;评析;联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味、对比、评析和联想,有意识地教育学生,使之感知动情,想象晓理,于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以文载美”的目的。

一、体味

1.人情美

为了使学生很好地体味文章的真情,真正理解人间的真挚、温暖、美好,教师进行“人情美”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如,在教学《背影》时,我先交代写作背景,创设一种“悲”和“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四处背影描写,紧抓富有感情色彩的字词分析。这样,学生心中的“背影”逐渐丰满—— 一位饱经沧桑、历尽艰辛的父亲,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还时刻惦念着儿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作者为之流泪,学生为之动情,由感知背影到为之动情,进入一种无限敬慕之境,深深体会了人间如此高尚真挚的“父子情深”之美。掩卷深思,感慨万千。《回忆我的母亲》的母子之爱,《我的老师》的师生之情,《枣核》的赤子之心,都是教师进行“人情美”教学的好榜样,学生如果反复诵读感知,必将引起共鸣,达到陶冶情操之效果。

2.形象美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能感受到各种人物的“形象美”,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我非常注重“形象美”教学。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松骨峰战斗”,那灵与肉、血与火的悲壮场面,志愿军战士为了中朝人民的共同事业,和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献身。读着饱含泪水的语句,气吞山河的壮举,学生已深深动情,教师稍启发诱导,他们闭上眼,泪光中、心坎里呈现的将是一个个千载万世、永垂不朽的英雄形象。如果教师精心安排施教,将使学生获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终身受益。

3.自然美

文学作品从来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作品中自然美景的描绘能使艺术形象更鲜明动人,起到烘托气氛和感情暗示的作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初春景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其清新艳丽的自然美景,无不显示着景色的勃勃生机。进行“自然美”教学,风和景明、山清水秀、人文景观,都是教师言下之物,须启迪学生大胆地想象、入画、动情、晓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觉、鉴赏和创造力。

4.意境美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品评作品的诗情画意,提高审美能力,我们可开展意境美教学。如,教学杨朔的《荔枝蜜》时,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情满胸中。这样,荔枝树的茂密,荔枝果的鲜美,荔枝蜜的甜香,画意诗情,跃然纸上,继而启发学生由“辛勤的蜜蜂”联想到“忘我劳动的人民”,进而仔细品味领悟到:美,都是劳动者酿造的。学生心领神会,激起了对劳动者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意境美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鉴赏、综合、比较、评判之能力,思维上将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对比

对比就是启发学生对人物形象或文章的情境做比较,找出异同点,让它们在相互映衬下更为鲜明突出,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品的形象美。对比方式可灵活多变,可从正反形象对比,也可类比。指导学生选取美的内容,再造美的形象,使之传情、传神、闪光、生色。《阿Q正传》中假洋鬼子手举哭丧棒,怒斥阿Q“滚出去”的丑相,与阿Q听说革命党进城了,对革命神往了,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嚷道:“造反了!造反了!”的形象对比,激发学生是非分明的感情,铸造美的灵魂。又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与《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这两个各具特色的吝啬鬼形象,认识这类腐朽人物的共同点是贪婪、吝啬、毫无人性,但他们灵魂丑恶又各有特点。激起学生憎恶和怨恨的感情,自觉地同丑恶现象作斗争,热爱、向往和追求美。

三、评析

文学本来就是一种运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无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还是故事情节的安排,细节的描写,美好的语言艺术,都能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评析的能力。学生通过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塑造动人的形象去领会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从中获得感化。例如,《孔乙己》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用“终于”这个词呢?从词义来说,它是一个副词,可是从文学鉴赏评析的角度来看,这个副词背后就有不少潜台词了,这个极普通的词表明孔乙己这个被人遗忘很久的人,只有“我”才能对他的不幸遭遇施舍一点惦念之情,透露出作者对这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深切同情和对他麻木不仁、执迷不悟的愤懑之情。据我调查,有些学生看了《红楼梦》这部小说,只是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不能完美而伤感,却不能通过他们的悲剧看到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学生的评析鉴赏能力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因为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总是把自己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态度渗入到字里行间。

四、联想

联想就是启发学生对作品的想象与体会,使之对作品中的形象或意境的感受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

1.教师要根据文学作品形象的间接性,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或丰富感知的对象;以自己想象的美,充实感知的人物形象,丰富自己的美感

例如,在教学《荷花淀》时,由于“题材的新鲜,语言的新鲜和表现方法的新鲜”,“写得别开生面”,因而“风靡全国”。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新鲜”二字上做文章。体会这篇文章“泥土的色香、荷花的清香、生活的甜香、语言的芳香融合在一起”的特色。再就是对景物描写与人物性格进行剖析与联想,犹如“生香喜色”涌入了荷花淀,不仅体味到了冀中泥土的香气和人们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而且感受到了抗日风暴席卷冀中平原的时候,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对国家时局的切实回答。这是时代的灵魂,学生也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升华了他们的思想。

2.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境

让学生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感受作者运用的语言文字表现了什么样的事物或景象,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极尽笔墨描绘了冬天济南的景色,由远而近、由上到下的顺序,动静结合的方法,将形、声、色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使所描绘的内容在大脑里像电影一样一幕幕闪现,这样学生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要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思维共鸣

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一种情调和氛围,启发学生以现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与作品描述的情境融合、撞击,并发出迷人的情感弧光。驱使、生发想象,在活生生、鲜灵灵的情境中,去感知言语神韵。

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加强美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心灵,而且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美感中学好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语文教学。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既是实现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使美育与语文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5: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的地位已大大提升,而人文情感教育本身注重的是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认知,调动他们的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情感,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初中语文新教材选编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审美功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语文的工具性逐步退位,每一篇美文恰似一股股清泉,注入学生干涸的心,浇灌着学生心田中美的花朵,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营养。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张扬审美情感教育。那么,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在阅读分析中鉴赏美

从审美的角度看,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各种美的形象,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材中所选文章的语言、形象和意境来唤起学生对美的认知,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在选文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每一篇作品的优美语言,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美,获得美的享受。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为例,这段景物描写,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美丽诱人。这里色美,音美,味也美。你看:那“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黄”色的菜花还有“黄”蜂,美得耀人眼;你听:那“鸣蝉”在长吟,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简直是天籁齐鸣;那“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更是撩人心,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而那“肥胖”的黄蜂,“臃肿”的何首乌根,更是作者从儿童的特有感受中观察得到的。读这段文字,我们不得不佩服大文豪的神笔。那些静景、动景,那些植物、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活灵活现,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作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成功,就是因为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美的特点。而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在感受语言美这一特点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获得了美的享受。

2.抓住美的形象。美的形象在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美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典型形象的美的分析,启发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并受到美的教育和鼓舞。如魏巍《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这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蔡老师温柔善良,美丽正直,她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她所教的弱小的孩子,她能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排除痛苦或悲伤,对孩子们是假打真爱,所以孩子们爱她。同时,作为老师,她除了教给孩子们知识以外,还善于发现他们思想上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和孩子们沟通,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们来说,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她深爱学生,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样的教师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美,甚至模仿蔡老师做一个心灵美的人。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范例。

3.抓住美的意境。优美的意境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让你醉在其中,忘掉一切烦恼。如《滁州西涧》,整首诗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幽草是翠绿色的,黄鹂是嫩黄色的,春潮是灰白色的。阅读这首诗,读者不仅能体味诗人语言的优美,还能在优美的语言里找到绚丽的美景,说它是诗中有画,一点都不夸张。这些色彩艳丽的景物,是诗人无声的语言,是诗人心声的表露。诗人的情感与这些景物交融在一起。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是情语。”诗中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黄鹂,还是春潮急雨、荒郊野渡,都构成一片萧疏淡远的自然之景。虽是字字景语,实则字字情语;虽是字字不离眼前之景物,实则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这种心境是一种剔除尘世烦扰、无所奢求的悠闲和淡泊,是一种恬淡闲适的意境。学习此文,学生在欣赏美的意境的同时,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二、在听、读中感悟美

语文教学中,很多审美对象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所以教材中所选课文就成为学生听、看、读的首选材料,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舍近求远,忽略了课本中的美文。

1.要激发美的情趣。语文的美要靠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对于相同的文字和语言,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情境,创设出教师和学生产生共鸣的审美体验,进而激发美的情趣。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美读来实现。“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其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听读都是关键。如教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师范读时,可以配以轻音乐,学生听读。通读全文之后,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被作者那强烈真挚的喜春,赞春之情所感染,进而沉浸其中,充分享受那份能涤荡人灵魂的美感。你听,“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那轻快的语言,优美的词句,那一个又一个比喻,拟人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婉转动听,和谐惬意。读这些文字,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春天来临时的美丽画面,这些文字和语言真真切切地激发了我们美的情趣。

2.要获得美的情感。美的情趣被激发出来之后,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听、读中获得美的情感。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特征,我们初中教材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国情等等。要使学生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关键的还是情感的引导和诱发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里,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仍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我们来看那幅“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整齐的对偶排比句式,简洁明快的语言,鲜花竞相开放的美丽图画,读起来真的是抑扬顿挫,让人读后唇齿留香。这篇散文,看起来都是画,读出来却都是诗。那简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其真;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通过朗读,结合联想和想象,品评作品的韵味美,会让我们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美的效果。

三、在写作训练中创造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欣赏我们生活中一切的美好事物,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凝炼学生的品格,创造出更美的生活。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创造美的自我,塑造美的灵魂。在作文写作之前的指导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和选材之外,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审美方面的指导。前面我们提到了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可以鉴赏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内的写作训练,适当地进行课外的延深拓展写作。比如,学完“童话”体裁作品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写“童话”类作文。写作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幻想中触发审美想象,从而创造美。初中学生正处于豆蔻年华,他们都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拟人化、拟物化、科学幻想化等形式,编写童话故事,促使他们再现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按照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话世界。除此之外,可以设计改写,续写课文结尾,还可以让学生写随笔,记录身边美的景物、美的事情、美的人物,感受美,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得到美的教育。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更能创造美。

篇6: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美术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课程,而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更加细致、全面的要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意识;情趣;创造能力

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而且更能美化人的心灵,它是学生进行自身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在中学美术课上渗透审美教育?其意义在哪里?笔者将在以下内容中进行详细阐述。

一、审美情趣与初中美术教学

审美情趣,又称“审美趣味”,是一种以个人爱好为出发点的审美倾向性,人的审美理想是审美情趣的源泉,而审美情趣同时又决定了人的审美标准。基于此,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使其达到健康、高尚的标准。审美情趣也代表了我们的审美鉴赏力,即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进行鉴别、评判、欣赏的特殊能力,同时也是审美的想象力、感受力、知觉力、判断力与创造力的整体综合。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类思维能力、实践经验和艺术素养为基础,表现出对美的客观事物的认知与评判。审美情趣富有个性特征,又体现了民族、社会、时代的特点。

1.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实践性,于形式美中领悟审美情趣 美术教学中,感受美的形式继而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为此,审美情趣培养首先必须与美术的形式美相联系,也即与美术作品之具体形象、色彩、构图等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因此,美术教学须从形式美中形成审美情趣,并在形式美中反映??美情趣。

“美”作为一种主观感觉意识,不只是技巧,必须是一种美感、美的意识、认识。初中美术教学一定要在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美术修养、审美情趣等;对美术形式自身规律化操作的认识上,侧重不同美术形式的表现规律,让学生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将自身感受以及美的体会生动地表达出来。因此,师生只有在理解、感知、鉴赏美术作品中体味自然、社会之美德与具体视觉表现形式,才能在美术创作体现自己的美感表达,即审美情趣的培养。

2.美术课程追求愉悦性,于情感兴趣中陶冶审美情趣 学生对美的事物的领略与接受是建立一定情感、兴趣之上,通过各种美术作品之艺术形象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形成的对特定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情感与兴趣。这是潜移默化的发展过程,是感性的,是兴趣积极参与的过程,是受到广泛的文化生活影响的过程。在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中,养成审美情趣。

二、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

1.形式美感的培养 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3.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总之,审美教育的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境,使其掌握美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美的形式法则,并最终提高审美能力。为此,教师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一条主线,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将审美教育贯彻美术教学的始终。

参考文献:

篇7: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宁谷中学:娄明英

【内容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审美教育又被提上了日程。本文分别从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两方面,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一些探讨。审美教育不同于德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它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必要性;方法。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

——罗丹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美育是促进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一首乐曲,有的人听起来如痴如醉,觉得趣味无穷;有的人却听得索然无味。一幅绘画,有的人看起来意趣横生,赞叹不已,而有的人却感到是杂乱无章,是线条的随意勾画和颜色的任意涂抹。如此种种,都是由人们审美的修养高低所决定的。而人的审美修养又是由美育来培养的。可见,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美育是语文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

兴趣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为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兴趣的培养则离不开美育的功用。那么如何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如何在语文教学具体、灵活、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教师要树立审美的教学理念

没有美的理念就创造不出美的形式。正因为如此,教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社会见闻,丰富的情感体验,娴熟的表达技巧之外,还要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创造全新的教学境界,吸引先进的教学理念,加上自己的智慧,用美的形式教学,同时做到以情动人,以形诱人,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意识到了自我,并感到无限的乐趣。

(二)介绍作者,渗透美

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有其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不同时代的作者,寄寓着不同时代的思想、不同的目标追求。在了解作者的思想、目标追求和创作背景时,学生便会被其精神所感动,从而树立起心中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清晰地看到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什么的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该学什么,该恨什么。例如,在学习每篇文章之前,我们都要对作者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其创作过程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学生听后就会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屈原、文天祥、岳飞、陆游、辛弃疾等英雄的爱国雄心;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范仲淹、龚自珍等人物的忧国忧民;徐霞客、李四光、沈括、竺可桢等人的科学精神;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家奋发图强的壮举。这些审美感悟大都是从学习文章之前的作者简介中获得的,它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三)巧设情境,感受美

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具有欢乐气氛的情境中,人就会欢乐;在具有悲凉气氛的情境中,人就会悲哀,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起到一种感化作用,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气氛,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去扣击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教育和启迪。于漪老师在教《最后一次讲演》时,用《闻一多传》那祯有特色的封面付诸于学生的视觉,创设一种特定的审美情绪。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被感染被融化吗?于漪老师就是这样善于以其细腻、准确的感受能力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闻一多先生“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的美的境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感受美,表达美,领悟美的氛围,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充分的审美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

(四)赏析美文,领悟美

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主旨,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段或语句,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段议论,使我们领会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中“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段,抒发了作者娱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反复颂读体会,就一定会领悟为什么古仁人之“忧”“乐”乃作者推崇的“悲喜有忧乐”,为什么太守之“乐其乐”与“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游人之乐”“禽鸟之乐”有着绝然不同的情怀。这些充溢于文章中的情志之美,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净化其心灵。

(五)发挥想像,创造美

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所谓想像,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想像力神通广大,它可以“思接千秋,视通万里”。例如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我让学生联想我们安顺众多的石拱桥,去想象我们安顺古老辉煌的历史,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通过想象,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图画,创造出“美”。如讲《春》,我就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春的名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让学生联想李白托付友人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通过联想和想像,则更能体会诗中创造之美。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如看到太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绿叶,就充满了信心,看到干柴烈火的燃烧,可感受到男女之间炽热的感情,看到小草绿了,可感受到春的到来,感受到春风拂面,百花盛开。如此种种,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想象中参与抽象思维的教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结语:语文课堂教学的未来是光明的,审美的。

康德早在几百年前就告诉我们:“能震撼我们心灵的,除了头顶繁星闪烁的夜空,还有深藏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语文教学肩负着净化心灵,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虽然我们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步伐刚刚迈开,仍有阻力,但坚信发扬美乐一致的人生观,我们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教育文摘报》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篇8: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品味语言, 感知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作家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有的朴素、有的华丽、有的婉约、有的豪放, 尽显风流。语文教师要根据文本中独特的语言风格, 将学生带入作品寄寓的美好情感中, 从而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 陶冶情操, 提高其对于美的感受力。

语文殿堂不仅有“那是静谧的世界, 净洁的世界, 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的阿里风光;有“碧绿碧绿的, 绿的像最醇的青梅名酒, 看一眼也叫人醉”的漓江秀水;有“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的百草园景致;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奇观;还有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 “满架蔷薇一院香”的盛夏, “山山黄叶飞”的深秋, “万径人踪灭”的隆冬……

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鞠躬尽瘁的周总理;严谨治学的藤野先生;穷困迂腐的孔乙己;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

这些文学形象, 无论是景物还是人物, 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 皆因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塑造, 而引发学生的赞美或憎恨, 从而使学生们在内心深处积淀起高尚的审美情愫。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清新,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淡远, “西北望, 射天狼”的雄浑, “无言独上西楼”的哀婉,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 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鲁迅的犀利, 欧·亨利的幽默, 冰心的细腻, 苏东坡、毛泽东的大气……无论是哪位作家的哪一种语言风格, 都能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陶冶着学生的性情, 改造着他们的灵魂。

二、披文入境, 体味美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时, 胸中必有一个境界。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中, 使学生身临其境, 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 通过体悟, 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

如读《春望》一诗, 要想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就应让学生构想一下诗人“望”中所见之景:那破落的城墙、丛生的杂草、沦陷的国都, 流离失所的人群。而《桃花源记》中鲜美的青草、缤纷的落英、怡然自得的老少, 这和谐幸福的理想社会, 又令人心驰神往。《甜甜的泥土》的母子爱, 《人琴俱亡》的手足情, 让学生融入这些情境中, 真切体味文章精彩章节的描写, 说说父母的冷热牵挂, 良师益友的鼓励劝慰, 一切场景将变得情意融融。学生们也会对这美的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获得审美经验。

三、知人论世, 鉴赏美

语文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身的殿堂。从教学内容看, 宇宙人间万象, 诗词曲赋姹紫嫣红, 其间蕴涵着丰富的审美价值的因素。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意象美的捕捉, 在现实美的基础上, 以不同的形式, 或展现社会生活, 或创造深远的意境, 或刻画感人形象, 借此表达深刻的主题。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观去感受、想象、思考, 知人论世, 领悟作品的美学内涵。例如, 讲解古代诗文时, 不仅要介绍清楚时代背景, 还要了解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心理。教《记承天寺夜游》, 就必须知道苏轼在什么心理下夜游, 从而体味“闲人”的微妙复杂心理;教《出师表》, 更要很好地明白诸葛亮决意亲征的背景, 了解他报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否则就无法认识“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而对中外名篇《最后一课》、《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教学, 同样要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环境,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 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而了解韩麦尔先生无限的爱国深情和旧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祥子悲苦的人生命运, 引发学生的共鸣, 进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 它不仅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 也说明生活能给人的情感和思想以影响。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把作者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 经过渗透、沉淀, 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语文教学中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 这种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正确的人生态度, 比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灌输所树立起来的抽象认识更加深入, 也更加扎实, 它在学生人生经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更持久, 更内在。

四、引导教育, 创造美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 天天是创造之时, 处处是创造之地。”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其实,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培养。如《背影》中的意象极为平常, 可是“为儿买橘”的经典细节刻画, 却催人泪下。据此, 教师可让学生在视频触觉和语言品读的基础上, 设身融入、顺势引导, 指导学生根据亲身体会习作, 让他们感知父母之爱的博大, 表达他们的赞美与感恩, 创造人性之美。另外, 教材中《语文实践活动》的探究, 则可让学生走入社会, 多渠道撷取信息, 在实践与收获的同时, 抒写社会之美。

篇9: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朱自清先生的《春》里的句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几句话,把人们盼望春天到来的心情和春天来了时候的高兴写得亲切自然,看似平和而实则语带感情。“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更是精练含蓄,既有春天到来的过程描写(朗润起来,涨起来,红起来),又富含激情,宛如一副充满动态美的绚丽的图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诗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同样是写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长度;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重量;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如流水;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愁如雨丝;蒋春霖的“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愁似春云;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愁如大海;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一愁字而愁肠百结,令人肝肠寸断,泪流满面……语言文字在这些大家笔下,发射出了无与伦比的光芒。

二、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范进中举》中窝囊无能而又热中功名的范进,《香菱学诗》中痴迷于诗歌写作不能自拔的小香菱,《隆中对》中成竹在胸、侃侃而谈的诸葛亮,《唐雎不辱使命》中大义凛然、以弱抗强的唐雎,《我的叔叔于勒》中嫌贫爱富、淡漠亲情的菲利普夫妇,《变色龙》中反复无常的奥楚蔑洛夫,《威尼斯商人》中嗜财如命、刻薄寡恩的夏洛克等等,可以说,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形象,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这些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别善恶、辨美丑,又能体验到艺术美的享受。

三、体味作品的思想美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美绝伦,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也能从中学到修身克己,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锻炼品性、塑造人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要做大丈夫的人可以对照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积极进取的可以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吸取营养;不想为尘世俗务缠身,只听从心灵的召唤的,可以学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既要积极进取,又不同流合污,周敦颐就是最好的榜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领略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当然,不同的作品,其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就一篇作品而言,其艺术的美还包括艺术手段的运用和意境美地创设等等。教师只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的鉴赏,学生自会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

篇10: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体会。 1、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传授美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善于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感觉上的能力,而且是一种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与其美学理论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美学理论水平高,审美能力就强。现在学生审美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有必要在学校普及美学理论知识。诚然,美学知识的教学主要由美育学科的教师来承担,但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有这个责任,应该为普及美学知识作出贡献。而且美育和德育、智育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并不影响本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历来提倡与美育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是必要的、可行的。 在语文教学中,以何种形式传授美学知识呢?在卫生部颁发的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品德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途径是范文的学习,传授美学理论知识也要通过范文的学习来传授。然而,语文课毕竟不是美育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寻找最佳的切人点、适当地讲授美学理论知识。 2、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人格是一个人的根本之格,人格美能唤起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敬重;能化为强大的道德力量,激人向上。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正是确立人生价值观时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美的教育。语文课文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格美育资源,语文教师可通过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 教师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教育时,要遵循美育的规律,按照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进行诱导,才能收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忽视了这一点,那是德育而不是美育。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设计好教学程序,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反应,适时诱导学生感受人格美。 2、利用课文体裁、语体进行形式美的教育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在这里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形式美是文章的外在美。进行形式美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审美能力。语文课文在体裁和语体运用上,蕴含着各种不同的形式美资源。例如:记叙文中的形象美,说明文中的科技美,议论文中的思辨美,应用文中的庄重美,各具特色,是语文教师进行形式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掘发现形式美,再指导学生写作创造美的方式进行形式美教育。例如:卫生管理应用文的教学,一般人都认为应用文没有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情感,难以进行美育。然而,笔者认为只要肯挖掘,就会发现美。应用文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形式美,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在讲应用文的结构时,笔者以图示的方式,把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图示出来,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文结构的均衡美;从应用文表达方式、句式等语体特点上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文的.文雅美、简洁美;从公文的行文规则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公文的庄重美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了应用文的多种形式美,学得愉快,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艺术享受。学生在感受了应用文的各种形式美后,都有一种创作欲,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进行指导,由发现美过渡到创作美,把应用文理论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每讲完一个类型的应用文,及时让学生练习写作,鼓励学生发挥审美创造力,写出美文。由于写作是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效果很好。 2,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美术的社会作用:美术不仅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关,而且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除了体现在一般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以外,它还具有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实用的价值,那就是人类还要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各种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现代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并获得很大发展的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环境艺术等新的美术领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但是,美术却是创造美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地说,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

篇1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宁县崀山实验学校姚湘英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审美意识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重要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中学各个学科都具有艺术性,都是审美教育的好教材。特别是语文,语文的功能就在于描述和展现语文本身的真善美,现行的语文新课程的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内容。诸如朱自清、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莎士比亚、普希金等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是以人格精神为主要因素而取胜的,审美价值极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倘若轻视或丢弃学生的审美教育,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则是苍白无力的。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去了浓厚的精神氛围。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中本身的美育因素,尤其要善于挖掘那些蕴含的美育内容,获得美育信息,并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如七年级教材中的《春》,朱自清生动的描绘了大地回春,展现出春天里生机勃勃的自然美,表现了春到人欢的精神美。阅读课文内容,会感受到春天里充满活力,蕴含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会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正

确的审美观。而这篇课文准确生动的词语,形象贴切的比喻和拟人,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排比句式又充分显示了课文的语言艺术美和表现手法美。教师在这篇课文中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美,课文内容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其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进行审美教育。

在文学审美方面,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小桔灯的朴实,贝壳的精致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一是要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这篇课文的语言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通过丰富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在教学中产生的奇妙效果。

二是要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好老师的形象,学习这样的课文可以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三是要抓住美的意境。王国维的意境说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准确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人所勾画的这幅深秋傍晚天涯游子凄凉的旅行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昏暗的,小桥旁边的人家是稀稀落落的。在荒凉的古道上夕阳残照,西风扑面,无家可归的游子骑的马是消瘦的,举目所见,整个景物是如此的悲凉、凄惨。这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断肠人”的审美感受与心境的写照,或者说是断肠人悲凉心境在自然景物上所打上的印记。

而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也完全可以对学生加强文化方面、思想方面的审美教育。我们的学生,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经典的文言篇目的阅读,我们可以读到隐藏在其背后的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超越意识等思想的光华。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坚韧;范仲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通达;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各种生命形式的存在与意义,深入剖析,自然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总之,美从来就要求全面地、完整地、从统一的观点上来把握对象。一件事物,一篇作品,凡是被搞得支离破碎就是对整体美的扼杀。任何一篇作品,分析是必要的,但分析的目的是更好地进行综合,更全面地认识作品,而不是肢解。要保持作品的整体美,必须完整地把握课文。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但并不意味着非文学作品的教学就不能或不需要进行审美教育。事实上,说明文、议论文、一般记叙文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审美教育的问题。

从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和学的双方都应力求统一于美。一个教师从备课、讲课到布置作业,既要体会作者之心,深刻领会文章的意蕴技巧;又要明察学生之意,正确地设计教学目的和方法,他是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当然中介。学生学习一篇作品,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老师的讲解,逐步领会作品之美,就无异于在进行审美活动,也同时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任何一篇作品,无论它的内容有多好、技巧有多高,但教师的教学没有让学生领略到美,那就谈不上进行审美教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

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美,创造美,使审美教育得到飞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增强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创造力。

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教材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在课外活动中同样具有审美的广阔天地!语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学习、交流阅读体会,并把优秀的读后感、习作等用小报、文学期刊的形式作为成果定期展示,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力和表现力。可以结合教材学习完古代诗歌单元后,让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诗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和经典作品的鉴赏活动,拓展课堂教学,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审美感受。此外,捕捉当前热门话题进行分析和辩论,如“课堂的减负和增效”、“下岗与再创业”、“环境和人的素质”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而且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另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如参观农业园区和爱国主义基地,访问农村和社区,走出校园去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加深对身边人和事的了解。不仅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土壤,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上一篇:奶奶的爱作文750字下一篇:家里来了陌生人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