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吉热克乡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24-04-26

乌吉热克乡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

篇1:乌吉热克乡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大乡村文化建设力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乌吉热克乡乡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中共乌吉热克乡委员会

2011年12月20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报告指出了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也是全面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乌吉热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相适应、相协调,这既是和

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乌吉热克乡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乌吉热克乡位于叶城县北部,距县城20公里,全乡辖18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有7所学校(中学1所、小学6所),总人口20492人,全乡总耕地面积5.1万亩,2011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5243元。

全乡有文化站1所,有专职干部2人;村级文化室18个,有兼职人员18人,村级篮球场地12个,全乡有农民文艺队1支成员20人,农家书屋30户。乡村两级基本实现“东风工程”和“西新工程”全覆盖。

二、乌吉热克乡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近年来,乌吉热克乡从乡村实际出发,抓住机遇,积极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了自身特色,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为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是抓组织落实,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视和扶持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紧紧抓住国家加大西部文化建设和上海援建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发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乡、村干部经常投身于各种农村文化建设与活动之中,各族群众也能切身感受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利益,积极拥护、热心参与全乡文化建设。

二是抓阵地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设施保障。乡党委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该村开展村务活动、组织活动、文化娱乐的阵地,加强了农村文化建设。在乡村两级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于2011年又新建了14村、13村等2个村的篮球场地硬化建设工作,使得全乡篮球场地的村达到15个。积极落实上级有关文化建设要求,建设农家书屋30户,同时实现东风工程全覆盖。紧紧抓住上海援建有利时机,在乡政府驻地农民休闲广场正在建设中,同时2011年为7个援建项目重点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59盏,在亮化、美化农村环境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是以重大节日活动为载体,激活农村文化活力。结合叶城县“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积极组建乌吉热克乡“农民文艺队”,以农民为主角,组织编排贴近农村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参加县上演出活动,既扩大了农民文艺队的知名度,又激发了群众参与集体文体活动的热情。同时,在诺鲁孜节、庆祝建党90周年等系列文体活动中,乡农民文艺宣传队、各村、学校等在全乡开展了乡村文艺汇演、讴歌了新农村新发展,展示了新农民新风采,掀起乡村文化蓬勃发展的新高潮。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乡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为农民朋友送去了精神食粮,并促进了邻里和睦,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培育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四是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提高农民生态文化意识。为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乡党委组织在全乡各村广泛开展“乡风文明进农家”、“五

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引导村民破除陋习、崇尚科学。各村党支部以创建“文明村”和“平安县”为契机,把环境整治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实践载体,强化职能发挥,立足实干精神,形成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在村民中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同时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站有机结合,加大与村外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使村民掌握信息、学习科学文化的能力大大加强。

三、乌吉热克乡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农民群众求文明、求娱乐、求健康等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乌吉热克乡乡村文化建设思路逐步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文化建设氛围日益浓厚、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突出表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还比较落后;群众生活中的一些陈规陋习等依然存在。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一是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存在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有部分乡村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干部们普遍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组织村民“说说笑笑,蹦蹦跳跳”,简单地将农村文化建设当成文体化、娱乐化,他们看不到文化活动在陶冶情

操、丰富生活、凝聚民心、和谐人际关系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往往是经济当主角,文化作配角,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二是集体经济力量薄弱,乡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大。新农村文化建设既要建设新农村文化产业,更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而文化事业提供的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这对集体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由于我乡乡村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投入跟不上,在文化建设中思路不广、方法不多、成效不大,这种状况制约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如:到目前为止我乡还有6个村无篮球场,还有4个村阵地建设系上世纪建设,未能新建改造,更无文化室配套设施,现有的个别村文化室也因房屋失修等不能正常开放,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是乡村文化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目前,我乡群众健康文化生活贫乏,全乡老百姓享受文化生活主要形式还是看电视、听广播等,且电视仅限于微波收视,节目少、信号质量差,现实的文化娱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很不协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在数量上还较少,形式上仍然较为单一,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仍然是当前的突出问题之一。

四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主要体现在: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乡文化站、村文化室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

发挥;群众参与集体文体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有被很好的激发出来;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要抢抓上海援建机遇,从以下入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的社会和谐。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提高认识,尤其是农村干部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大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又增长农民的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依法致富的本领,增强集体主义的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充分发挥文化热心人的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充分发挥乡农民文艺队作用,要让农民做乡村文化的主角,注意发现、培育农民文化骨干和带头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篇2:乌吉热克乡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同志们:

很荣幸在此次经验交流会上,我代表乌吉热克乡党委、人民政府就我乡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乡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乡党委高度重视,提早谋划,精心准备,充分借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以“科学发展促稳定,创先争优惠民生”为主题,以“党组织争先科学发展,党员争做天山先锋”为活动载体,以“五个好五个带头”为活动要求,理清活动思路,搭建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引领作用,注重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签订“挑战书”,丰富践诺多样性。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践“创先争优”,把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落实到实处、明处,在签订年初各支部四大块工作责任书的基础上,各支部之间、党员之间结对签订“挑战书”,党支部共签订128份,党员共签订1200余份。各支部之间、党员之间形成互比互看的局面。一是比学习看自身素质。通过学理论、学文化、学专业知识,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形成讲学习、找差距、比本领的风气,看谁自身素

质提高快;二是比工作看办事效率。带头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看谁工作效率高,工作业绩好;三是比作风看群众评价。在全乡推行以“能力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发展、作风在一线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通过“挑战”,使得今年三夏工作顺利完成,并按时保量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涌现出一批后进村赶超先进村的现象。从而全面提高了各党支部的执行力、凝聚力和创新力建设,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参与争优的积极性,在各支部之间、党员之间形成你追我赶,后发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通过“学宣教”,增强意识先进性。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学习方式,坚持“三个结合”(即把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领导干部宣讲与学习讨论、调研活动相结合,把教育活动与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相结合)。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学习园地,通过党员电教室播放电教片、收听广播、落实“三会一课”,集中农民党员阅览图书刊物等教育载体,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在乡机关要求干部每周学习不少于8小时,每周写一篇心得体会,进一步增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二是以创建各类示范站点为工作目标,组织党员开展“讲学习、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把宣传中

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党的惠民政策(养老保险、计划生育领取两证、享受低保、抗震安居工程)等作为首要任务,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精神,发挥共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优势,从而加快乌吉热克乡科学发展步伐的新局面。

三、搭建“互动平台”,激发点评能动性。为了扎实开展领导集中点评月活动,发挥示范典型引导作用,探索开展村干部互动交流平台建设。具体措施:一是我乡在7村率先召开领导集中点评现场推进会,乡党委书记亲自点评7村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其他村干部分别公开点评,党员干部面对面的点评,使点评效果取得了实效,同时也为其他村开展集中点评起到了样板示范的作用。二是组织各村党支部评选的优秀党员30人分组交叉参加另一支部的点评活动,召开点评会议18场,纷纷汇报个人先进事迹,启发提高了点评效果。三是定期在示范田轮流开设“互动平台”,由村党支部书记围绕一个专题介绍该村工作经验及特色做法,参与者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各村通过借鉴邻村先进工作经验,找准自身存在问题,明确今后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形成村干部互动互学的长效机制。

四、注重“惠民生”,提高为民实效性。乡党委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想民之所想,急民之

所需,得民心,顺民意,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深化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机制,巩固完善结对帮扶、蹲点调研等制度,加大工作力度,强化重点工程项目推进。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开始,上海在我乡12村准备投入100万元的援助资金,连续投入五年,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该村的农民思想保守落后,不愿意接受项目,拒绝这笔援助资金,通过乡党委和村干部的协调和解说,该村的村干部和党员首先表态同意该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村民大会,最终村民一致通过接受了这笔援疆项目资金。通过这件事,说明在大是大非面前,最先站出来的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他们充分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形成了党员带头、上下联动、横向协作,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二是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乡以“两创”为目标,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努力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乡里成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村里成立了村级综治办和信访接待室,使维稳力量深入各村,扎实有效地开展维稳第一线工作,为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作风保证。三是筹集帮扶资金,把党的关怀机制落实到实处。

针对贫困党员、弱势群体筹措帮扶资金,各村通过副业收入筹集5000元帮扶资金,设立帮扶资金专项账户,严格把关帮扶资金的去留,充分发挥帮扶资金的用途,使确实困难和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党的关怀机制。

目前,全乡党员的奉献身影随处可见,广大党员变“无为”为“有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并在履诺中增长了本领,提高了素质。在下步工作中,我乡将一如既往,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创新力建设,充分借鉴党建示范点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形式和载体,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为实现全乡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篇3:乌吉热克乡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布朗族是我国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普洱地区澜沧、墨江等县。布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有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从汉代开始, 史称“哀牢人”“濮人”等。布朗族人主要生活在海拔在1500~2500m之间的山区。

新中国成立前, 布朗族地区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大体可分为两类地区:西双版纳勐海布朗山、西定和巴达一带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临沧和普洱地区受汉族和其他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民族的影响, 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布朗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他们逐步开垦水田, 兴修水利, 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

布朗族广泛分布于澜沧江沿线, 不同方言区文化习俗差异甚大, 本文的研究基于布朗山布朗族民族乡的调查。

2. 布朗族的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 不断整理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并在新时期结合时代特征, 加以创新, 以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综观各类文献, 经作者实地考察, 发现布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1) 语言文化。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他们有本民族语言, 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布朗族与傣族各方面紧密相联, 促使两个民族在语言上相互影响。

布朗语的口头文学遗产非常丰富, 主要表现形式有神话、故事、诗歌、谚语和谜语等。这些文学作品从各个方面生动反映了布朗族人民各时代的历史经历、思想感情和斗争精神, 同时作品中也充满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

神话作品主要有《岩布林戛·伊梯林戛》《葫芦出人的传说》;故事作品主要有《大象与天鹅》《小猫与老虎》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视台制作的《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6-妖树与松鼠 (布朗族) 》在网上流传很广, 就是布朗族的民间故事。诗歌种类分为劳动歌、迁徙歌、祈求歌、爱情歌和反抗歌等, 著名的如叙事长诗《得爱》等[3]。谚语和谜语则是布朗族的另一种口头文学形式, 富于哲理, 生动形象。

(2) 宗教文化。

新中国成立前, 布朗族的生产力十分低下, 科学文化知识也非常贫乏, 人们在大自然各种灾害面前软弱无力, 甚至感到恐怖, 这形成了布朗族原始的宗教观念。

布朗族崇拜自然。走访中发现, 每个村寨都建有寨心, 这表示寨子得到了寨心神的保护。布朗族觉得诸物有神, 如土有土神, 水有水神。人们崇拜抵御风暴、保护村民的大树, 以及带来光明温暖并能煮熟食物的火。在寨心和周围的墙面上, 还画着视为图腾的竹鼠和癞蛤蟆。

近200年来, 西双版纳傣族领主利用南传上部座佛教对山区的布朗族人民进行了统治。佛教在现在布朗族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有关, 像“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南传上部座佛教宣称:信教者死后进入天堂, 不信教者死后下地狱, 这些观念被普遍接受[1]。每个村寨都在最高处建有缅寺, 几乎所有的男孩都要进寺庙当和尚, 做过和尚之后才算真正的男人。

(3) 建筑文化。

(1) 干栏式建筑。布朗山布朗族的住宅, 多是“干栏”式民居, 小巧玲珑, 独具一格。干栏式建筑俗称高脚房屋, 内屋用隔版隔成两半或三半, 内侧为家人寝室, 外侧为堂屋, 接待客人。

这种房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理特点, 因为云南边疆地处亚热带, 气候炎热、潮湿多雨, 而“干栏”式楼夏凉冬暖。

(2) 火塘。火塘是布朗族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家户户都有火塘。火塘终年烟火缭绕, 白天煮饭, 晚上烤火取暖。燃料为木柴。

在一座新房建成或一个小家庭从父母的家庭中分离出来举行隆重的置火塘及点火礼时, 火塘的意义就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范畴, 而成了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另立火塘, 标志着家庭的分化, 由一个家庭中分化出的血缘关系的家庭便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

人们认为, 火塘的神灵能左右人们的生计与生殖。因此, 火塘在他们心目中具有了作为生计与生殖的象征意义。《章朗布朗族建筑礼仪》一书专门有一节, 记录了新居落成制作火塘的过程中, 带有一些宗教礼仪活动。

(4) 服饰文化。

“我们的祖先是旱稻的发现、种植者, 我们的先民还是棉布的发明者……”在云南布朗族山寨调研中, 经常会听到当地村民骄傲地炫耀本民族的历史。布朗族人民很早就开始掌握编织、纺织, 染色等服饰工艺, 这一事实估计是无可争辩的。

布朗族男女皆束发为髻。妇女着花短衫, 下身着黑色长裙;小腿扎数道藤蔑条制成的黑藤圈;头戴篾帽, 双耳戴大银环或铜圈, 手戴铜镯, 用蓝色或绿色的珠串套在脖子上, 而项链则挂满五色烧珠与海贝, 长达脐部。

现代布朗族民族服饰特征其形式基本相同。男子穿黑色大面襟短上衣, 下穿肥大长裤, 头缠青色或黑色包头, 赤足。妇女头缠一丈多长的青布包头, 接近额头处系着用线串成的各色玻璃珠, 上身穿蓝布高领大襟上衣, 下身穿著统裙戴银环和银手镯, 牙齿染成黑色, 赤中。

布朗族男子还有纹身的习俗, 主要是为了能顺利地娶到妻子[5]。

(5) 歌舞文化。

布朗族几乎老幼都会跳舞。布朗族舞蹈特征是把歌、舞和谐地融为一体。

布朗族民间歌曲最动听的是用布朗四弦琴“定”伴奏的“索”。其中的山歌、情歌, 旋律优美流畅, 歌词比兴清新, 歌头歌尾多有衬词衬腔, 使其格外活泼风趣, 优美动听。布朗弹唱的神奇魅力使其插上了翅膀, 飞出遥远的山寨, 飞到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

近年来, 布朗弹唱的歌词内容也有了较大变化, 有表现社会进步的, 也有表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 还有表现新人新事的。“布朗弹唱”在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婚恋文化。

布朗族结三次婚的婚恋模式被许多人所津津乐道。纯情的少男少女恋爱和婚姻都比较自由。布朗族有从妻而居的习惯, 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 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每当月亮升起, 小伙子们换上新装, 怀抱三弦, 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 争相用诙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芳心。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火塘, 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布朗山区串姑娘可以群访、也可以单独夜访。是青年男女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双方恋爱感情笃深, 男子就会向女子提出求婚。小伙子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花献给姑娘, 当姑娘确认这个小伙子是真心爱她时, 就在花束中挑选一朵最美丽的戴在头上, 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 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 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 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 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 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 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布朗族重视婚姻道德, 主张爱情专一, 如欲解除婚约也是允许的。

3. 布朗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冲击和考验

在现代化进程中, 一个民族优秀的东西, 世代相传的东西可能不复存在, 这是任何一个民族在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世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布朗族, 同样面临着发展生产和保护文化传统的严峻课题。

(1) 语言受到挑战。

布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对布朗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造成极大的困难。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上都是汉语教学, 章家四队岩胆南的孙女今年上三年级, 她的课本多是汉语。

随着卫星电视的接入, 电视和网络大多使用汉语和英语等通用语言,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充满了挑战。尤其对沉迷网络和电视的年轻一代来说, 很多人已不知不觉被流行文化“格式化”, 民族的传统文化渐渐失去感召力。

(2) 干栏式建筑正在失去昔日魅力。

走访的章家三队、四队都处于大山深处。离县城越远, 沿途的干栏式建筑保留得就越完整, 但与县城相近的布朗山公路两边, 已出现汉族式民居和别墅。

岩胆南家是一座典型的干栏式民居, 当地政府对布朗族的干栏式建筑保持完整, 但在一些富裕的布朗族村民心中, 已萌动了现代民居的念头。建筑内部功能划分更加明确, 分几个居室, 主卧、客卧、客厅、卫生间和厨房等, 各种功能齐全。在四队, 一些富裕户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他们几乎都在寨子侧面搭一个小木屋, 将其作为淋浴房。

在蔡红燕编著《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一书中, 印证了笔者的观点, 施甸布朗族的传统民居“一步楼” (干栏式民居) 正逐渐被“汉家房”所取代。主要原因有: (1) 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可以在人居上实现功能更恰当的分区, 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 (2) 汉文化的影响, 以及扶贫助困中所建的汉家房被当地布朗族群众所认可, 实行以“瓦”代“茅”, 形成了民居与民居文化的变化。

干栏式民居其人文、历史、经济, 甚至考古的价值都不言而喻。但在“地球村”冲击下, 面对外界各种流派建筑的影响和侵蚀, 当地的村民还能够保留这种建筑多久,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3) 宗教意识逐渐淡漠。

在国家帮助下, 西双版纳勐海县实现了通路通电和通卫星电视。走访中发现, 年轻和尚个个都用手机播放流行歌手, 如凤凰传奇、周杰伦的音乐。

“不出家, 不像真正的男人;不还俗, 不能为家庭增加财富”, 所以几乎每一个小和尚都有这样的矛盾思想。

布朗族男孩从寺庙多为了获得人生启蒙, 而在普及义务教育之后, 寺庙的传统教化功能几乎被学校所替代, 出家的必要性受到了怀疑。1999年,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洲僧伽管理的若干规定》施行以后, 男孩子在读完小学以前不准入寺为僧, 使得出家年龄集中在初中阶段。在初中, 学校在校生中有将近1/5的学生为和尚, 他们每天白天披着袈裟来上课, 晚上回到寺院接受寺院教育。十几岁的小孩同时接受两种不同体系的教育, 所以很多学生既没有当好和尚, 也没有取得好成绩[5]。

课堂教育先入为主, 从根本上动摇了佛教教育在年轻一代心目中的地位。

(4) 传统婚恋模式受到冲击。

20世纪80年代之后, 年轻人的择偶标准、通婚区域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 从1998-2002年, 布朗山共有72位布朗族姑娘远嫁到其他区域。她们之所以远嫁, 是为了改变家庭及自己的生活状况, 远离贫穷。[7]大量布朗族女外嫁, 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布朗族婚恋文化的变迁。像传统的“串姑娘”或“从妻居”等都无法再进行了。择偶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看经济条件或者聘金的多少。布朗族姑娘在结婚时, 都会与男方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正在逐渐加强。

另据统计, 从1989-2003年, 先后有24位缅甸布朗族边民姑娘嫁到了布朗山, 布朗山与缅甸一山之隔, 彼此在语言、风俗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最近30年来, 布朗族在经济、教育等方面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对“邻居们”形成了很大的吸引力[6]。

(5) 传统民族服饰正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布朗族男性几乎都不再穿着本民族服装, 主要穿汉服。而女性生下来就蓄发, 但是年轻一代都剪成与汉族一样的齐耳短发, 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统一的汉式校服, 孩子对本民族的服装的忠诚度正在消失。

蔡红燕对布朗山之外的施甸县两个典型布朗族村落的调查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男性几乎都不穿着布朗族服饰, 女性布朗族传统服饰穿着比例显著降低, 这表明布朗族传统服饰正在走向流失[8]。

(6) 口头民间艺术样式后继乏人。

西双版纳歌舞文化的传播与继承一直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自发在民间进行的。而今, 在调查走访中, 整个章家村寨特别是年轻一代, 几乎都不会布朗弹唱。住在老寨的那几天, 晚上围着寨心, 年轻人手机播放的是凤凰传奇、王菲的歌曲。

虽然布朗山寨今非昔比, 但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滞后等问题将是今后布朗山寨要面临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布朗族作家陶玉明认为, “布朗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将困扰我们。农村地区的文化需求很大, 但人才培养上又满足不了需求, 基础硬件设施没问题了, 但软文化投入往往容易被忽视。传统的民族文化很容易因为没有继承人而消亡, 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是多么不幸的事情啊!”[9]

4. 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1) 布朗族的民族文化是不是具有独特的价值?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 是一个民族赖于生存的重要标志。

布朗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具有独特的价值, 这是毫无疑问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文化之于民族, 不仅是符号, 更是象征, 是标志, 所以才有“越是民族的, 才越是世界的”, 而民族之于世界的标志, 就是文化。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 文化的解体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2) 民族融合大背景下是否需要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消亡是指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逐步消失, 形成为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 也就是民族融合。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 民族文化融合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布朗族文化与傣文化和汉文化发生了文化融合, 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问题是, 在民族大家庭里, 如何维持民族生态多样性?

(3) 当前迫切需要整理和保护的布朗族传统文化有哪些?

民居、宗教信仰、婚俗、服饰、语言和文学艺术等布朗族的特色文化, 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和独特性。对布朗族情有独钟的张晓琼教授认为:整个布朗族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迫切”需要整理和保护。布朗族的文化大多数都是以口手相传, 传播载体多以传承人形式出现。所以, 当务之急是保护好布朗族口头文学和布朗弹唱等传承人。

(4) 保护意味着贫困, 发展意味着本民族的消亡, 左手, 右手, 鱼与熊掌?

为了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 还是要加快地区全面发展以改善布朗族生存与生活环境?布朗族地区陷入了发展与民族文化传统保护的两难境地。正如杨福泉指出的那样: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 丧失文化传统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10]。

张晓琼教授认为:只有在创新与发展中才能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因此如何创新与发展, 就成为保护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任务。发展应以适合人类的终极利益为衡量标准, 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留存到今天, 就是因为这些文化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和谐可持续的内涵, 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发现这种内涵的价值, 并在今天给予继承和发扬, 去延续古老的信念与追求[11]。

(5) 谁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已故著名学者费孝通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 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社区或者个人, 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 能冷静地看待自己文化的利弊, 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保护它、发展它。

应该认清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民众的文化品位、认识水平、时尚潮流是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的。如果一味迎合民众的意愿, 有时会导致真正有魅力和有价值的多元文化的灾难。[12]

事实说明, 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最为迫切的一件事就是, 加强整个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 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文化灾难”。[11]

(6) 新农村建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等政策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意义和消解作用。

在少数民族农村实施新农村建设和义务教育, 对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改变落后面貌, 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但各地的理解更多地以一种指标的形式来体现, 而真正能根据各地农村实际建设农民需求和希望的新农村不多, 所以新农村建设本身没问题, 问题是如何建设。

九年义务教育也一样, 如果义务教育以一种统一的标准与模式去实施, 而不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需求, 义务教育必定走偏。

民族文化, 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 又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在中国尤其是在民族地区, 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动力。所以, 在社会文化变迁剧烈、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席卷世界的今天, 保护和传承当下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 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布朗族服饰[EB/OL] (.2010-8-24)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311.htm.

[2]布朗族简史编写组.布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3]陶玉明.担心布朗文化后继无人[EB/OL].http://www.shxb.net.

[4]蔡红燕.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5]蔡红燕.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及其地理驱动力分析[J].保山学院学报, 2011 (1) .

[6]王玉利, 郭利华.勐昂村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7]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双版纳州勐遮镇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现状考察报告[EB/OL].http://epc.swu.edu.cn.

[8]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战线, 1998 (5) .

[9]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N].中国民族报, 2008-01-25.

[10]赵瑛.布朗族[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7.

[11]张晓琼.变迁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篇4:乌吉热克乡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1. 布依族与铜鼓

近年来, 人们对即将湮灭的古老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重视。在这些已经极少为人所知, 沦为边缘的古老文化中, 布依族铜鼓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布依族是主要聚居于我国贵州省的少数民族, 历史悠久, 是古老的濮越民族。从古至今布依族繁衍生息, 创造了灿烂的布依族铜鼓文化。

我国是铜鼓之乡,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鼓的国家。铜鼓在布依族中具有复杂而特殊的社会地位。在遥远的古代, 铜鼓是战争中指挥军队的打击器具, 在宴会歌舞时也常使用。随着时间流转, 铜鼓的权力和地位不断上升, 成为了族人祭拜的对象和家族传承的见证。时至今日, 布依族铜鼓文化仍在延续。每逢布依族村寨中有老人去世, 布依族村民会敲响铜鼓为其送葬。据《后汉书·马援列传》载:“……二十年秋, 振旅还京师, 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赐援兵车一乘, 朝见位次九卿。援好骑, 善别名马, 于交阯得骆越铜鼓, 乃铸为马式……”。表明, 布依族的祖先骆越是铜鼓的缔造者和使用者之一。

铜鼓的分布和种类较多, 其中布依族铜鼓属于“麻江型”铜鼓。布依族铜鼓为筒状, 底中空, 鼓型矮小, 鼓壁较薄, 面径一般不超过五十公分, 重量数十斤不等, 偏条耳有孔, 鼓面有太阳纹浮雕图案。有大跨度鼓耳两对, 置于胸部。其纹饰早期鼓面一般都有两层乳钉纹, 太阳纹芒间填以翎眼纹或简体翎眼纹, 主晕施以形宽大的大旗纹或为尾分叉的燕尾旗纹, 或施以复杂的符纹。铜鼓平时一般保存在有一定威望的人家, 按布依族习俗只能在过年、送丧等隆重场合才使用。在布依族村寨, 铜鼓被视为有灵性之物而为人们所崇拜, 往往赋予铜鼓种种神奇的力量, 两耳系着红绸, 表示镇压邪恶。视之为祭祀祖先、超度亡灵、祈福去邪的神物。

虽然铜鼓为布依族的礼器和重器, 是布依族传承发展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已经很难找到布依铜鼓, 去聆听那古老的回响。在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乡, 一位布依族老人讲, 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神器和祭祀器具, 村寨里每当有老人去世都会敲响铜鼓来为祭祀。铜鼓历史悠久, 以前的时候每个寨子里都有, 现在数量已经很少了。

2. 铜鼓的传说与用途

几经周折, 终于在一个布依族村寨找到了铜鼓, 并有幸请到当地会敲响铜鼓的布依族老人。按照布依族习俗, 动用铜鼓时, 要举行庄严神秘的仪式。在布依族的日常生活中, 铜鼓一般保存于谷堆中并用布包好。布依族只有在庄重的场合, 才使用铜鼓, 使用时, 一般只能在室内敲击。布依族铜鼓作为古代具有神秘色彩的乐器, 在敲击时一般有严格的要求。击鼓时一般要用绳子拴住铜鼓的两个鼓耳, 将铜鼓悬在梁上, 然后才能用铜鼓鼓棰敲击鼓面。在布依族的节日上敲击铜鼓, 可以增加节日的热烈气氛, 在祭祀祖先或出殡送丧时敲击铜鼓, 则是将铜鼓作为祭祀典礼时的重器, 具有崇高的价值。布依族铜鼓在敲击时具有鼓调, 一般为十二调, 叫做铜鼓十二调或铜鼓十二则。在布依族铜鼓十二调中, 鼓谱的有五个基本音, 嘎、哏、国、银、共。布依族铜鼓音乐深沉、雄壮, 悠远, 又有沟通神明的传说。因此不但在歌舞、庆典时敲击铜鼓, 而且在驱邪、治病等宗教活动中也使用铜鼓。

3. 铜鼓的纹饰与铜鼓文化的价值

布依族铜鼓文化与布依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 布依族铜鼓鼓面的纹饰十分丰富, 各种图纹异彩纷呈。这些纹饰有的与布依族的生活环境相关, 表现布依族山光水色;还有的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表现着布依精神。布依族铜鼓的纹饰, 在布依族服饰上也同样存在。铜鼓上的太阳纹、水波纹、圈点纹等, 很可能与布依族先民的自然崇拜相关, 他们用太阳纹表示天, 用水波纹表现水等等。这些铜鼓上的图纹描绘并记录了布依族人民的信仰、崇拜, 反映了布依族古老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敬畏。

布依族铜鼓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冶炼技术和鼓谱, 也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 重要的是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布依铜鼓, 蕴藏了极其重要而丰富多彩的内容。对祖国西南地区的古文化, 夜郎文化的历史研究都能提供重要线索, 特别是对了解布依族民族的起源后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壮、傣族等民族族称不同但语言相通, 民俗和生活习惯也大同小异, 其中重要的表现就是都崇拜铜鼓和使用铜鼓。在国际民族中, 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的部分民族语言和我国的布依族语言相近, 而且他们也有铜鼓。铜鼓文化的价值对考查这些民族的起源是非常有价值的。

布依族铜鼓文化是一种具有布依族民族特色, 并从古至今不断传承的文化, 布依族铜鼓文化是布依族的信仰文化, 也是生活文化。布依族铜鼓文化是由布依族先民创造的, 经过历史的不断检验、过滤, 而后升华为有关布依族铜鼓的物质财富和布依族人民的精神根基。

二、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与利用

1. 布依族铜鼓文化现状及开发方向

随着近年来对古老文化的保护得到更多的重视, 布依族铜鼓文化正渐渐为人们所了解, 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笔者为把握铜鼓文化当下现状、厘清铜鼓文化存在的症结,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弘扬铜鼓文化的建议、对策, 为国家有关文化决策机构提供政策咨询支持, 对聚居区的布依族村民进行调研, 其中67%的布依族人对布依族铜鼓文化的特定历史和文化内涵基本了解。在了解布依族铜鼓文化的村民中, 与祖辈、父辈长期生活在布依族聚居区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 铜鼓文化作为布依族传承千年的古老文化, 在当下仍然为布依族族人们所认可。通过调研, 多数了解布依族铜鼓文化的人年龄在为50岁以上的人, 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对铜鼓文化了解甚少。

因此, 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开发离不开宣传与传承, 只有保证布依族铜鼓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开发, 在利用的同时得到传承, 才能让古老的铜鼓文化真正融入当今时代。所有对于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都应该以保护古老文化、使铜鼓文化焕发新时代的生机为前提。在如何保护和弘扬铜鼓文化问题上, 铜鼓文化保护组织和铜鼓传承者、收藏者都要自觉承担对于布依族铜鼓文化的传承的责任。在传承, 弘扬、布依族铜鼓文化的过程中, 可以注入商业化的活力, 以一种健康良好的市场化运作手段, 可以促进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传统。在当下传统文化衰微的背景下, 可以使布依族人民共同积创造和积累的文化得到重视和传承。把布依族铜鼓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现代服务相联系, 容易让人们更直观的去了解布依族铜鼓文化, 从而提高铜鼓文化的传播性, 在获得一定商业利益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使布依族铜鼓文化得以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从而为布依族铜鼓文化注入活力, 使其更好的传承、弘扬。

2. 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的挖掘与整理

要对布依族铜鼓文化进行开发利用, 首先要对布依族铜鼓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在对贵州省布依族聚居区的走访中笔者了解到, 目前铜鼓已经非常稀少。要深入通过布依族老人及与铜鼓有联系的人去发掘, 再将这些铜鼓进行归类整理。布依族铜鼓文化的挖掘整理, 要以人为线串连整体, 从而推动建立布依族铜鼓文化研究组织。发现、联系民间铜鼓爱好者, 重视民间铜鼓数量和收藏的情况是保护发展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工作基础。要鼓励、支持铜鼓收藏者和铜鼓文化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布依族铜鼓文化分散存在于布依族的各个村寨, 因此需要通过与铜鼓相关的收藏者、爱好者, 进行搜集整理从而形成文化资料。

3. 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宣传

布依族铜鼓文化宣传工作可以分为实物宣传以及文化内涵宣传, 这可以发挥铜鼓文化既是实物文化有是民族情感文化的宣传优势。实物宣传可以举行铜鼓收藏展览、成立铜鼓文化保护组织、建立布依族铜鼓文化基地。对布依族铜鼓文化进行宣传, 也可以举办与布依族铜鼓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 如:布依族铜鼓文化节、布依族铜鼓文化专场表演等。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利用的宣传发动工作, 需各地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 同时, 也要重视新媒体如博客、论坛等对于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宣传作用。与布依族铜鼓文化相关的民族民间文化团体, 可以通过制作影视资料、发表研究成果等方式, 吸引媒体和大众对布依族铜鼓文化现象关注。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宣传, 是开发利用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前提条件。

4. 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的市场化

布依族铜鼓文化产品可以走向市场, 布依族铜鼓文化产品种类众多, 无论与铜鼓文化相关的历史、音乐、舞蹈、绘画、铸造等活动都可以生产铜鼓文化产品。以铜鼓音乐为例, 已经有《布依族铜鼓十二则》作为铜鼓音乐的代表, 铜鼓声音雄厚有力可以再许多交响乐以及影视音乐中得以利用, 从而形成文化产品。铜鼓铸造也是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中可利用的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目前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铜鼓少之又少, 通过研究铜鼓铸造工艺可以生产出以铜鼓文化为核心的工艺品, 如居家铜鼓装饰, 铜鼓纪念品等等。铜鼓绘画, 铜鼓雕刻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感, 是铜鼓文化开发利用非常好的选择。

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利用, 要超越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要将布依族铜鼓文化作为发展核心。主要发展与布依族铜鼓文化相关的旅游、艺术表演、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业, 以各具特色的铜鼓文化产业促进铜鼓文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布依族铜鼓文化特色产业, 带动和组织铜鼓文化爱好者为布依族铜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在布依族铜鼓文化市场化的同时, 可以更好的弘扬和发展布依族铜鼓文化精髓。

5. 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对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开发必须是有序而谨慎的, 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历史性和神秘性在市场化开发的过程中有可能被曲解和破坏, 从而破坏铜鼓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导致铜鼓文化传承的断代和变异。在当今社会, 由于不当的开发对文化造成的破坏屡见不鲜。因此, 在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中一定要小心谨慎, 开发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铜鼓文化保护。

由于利益关系, 商人可能会对布依族铜鼓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或者任加演绎, 让后人对铜鼓文化的了解片面化, 从而打破了传统铜鼓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对此, 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者要小心谨慎, 必须按照科学的精神和原则, 处理好保护、发展和传承的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实现对布依族铜鼓文化开发利用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天锐.中国布依铜鼓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材料七:布依族铜鼓与民族文化.

上一篇:戴帽子的猫中英对照下一篇:司法所月度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