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2024-04-11

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精选8篇)

篇1: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研究力量的作用,就事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课题研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报告。

第三条 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组织管理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负责实施。

第二章 申请与立项

第四条 课题立项采取公开招标、委托研究和合作研究方式进行。公开招标课题通过“中国安徽”政府网等发布。

第五条 课题不接受个人申请,申请人应通过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进行申请。申请人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对申请人的资格、完成课题的能力进行审查,并出具明确意见。申请人一次只能申请一项课题。

第六条 课题确定实行专家评审制。专家评审组由省直部门负责人及省决策咨询委专家委员7—9人组成,采取集中评议和无记名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做到公平公正。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仅作工作指导,不参加评审。

第七条 课题评审程序: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对应标者进行申请材料和资格审查,遴选入围名单;专家评审组集中评议,形成评审意见;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会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与课题研究实际需要,综合确定中标课题;中标者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与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签定课题立项协议。

第八条 专家评审组实行专家本人回避制度;有效应标者不足3个的课题,视为流标,不予评审。

第三章 过程管理

第九条 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管理,确保课题研究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对课题研究的进度、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实行课题中期检查制度。

第十条 课题申请人按本办法规定做好课题的自我管理,组织课题组成员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研究任务。自协议签定之日起,4个月内提交中期研究成果(1-1.5万字),7个月内提交研究报告(2.5-3万字)。

第十一条 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组织专家评审组对中期成果进行评审,评审结论分为三类: 通过评审;修改完善后重新评审;不合格,终止研究。

第十二条 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承担人或管理单位、申请延期、中止研究等,应由课题承担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和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同意后,方可变更和调整。

第四章 结项与撤项

第十三条 课题结项实行预评审制。预评审由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组织,预评审专家组5—7人组成,其中2/3以上为非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成员,并在其中产生专家组组长,组长人选需报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确认,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派人参与预评审工作。

第十四条 预评审结束后要形成评审意见,对于课题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指出其有何创新、尚存不足及需要进一步修改意见,评审意见需经专家组组长签名。

第十五条 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在预评审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结项评审,评审结论分为三类:同意结项;修改完善后再结项;不合格。

第十六条 专家评审组鉴定不合格的,或有严重政治问题、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未按规定要求完成的研究课题、结题前公开发布研究成果,经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审查,对课题予以撤项,并在一定范围内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课题申请人做出书面说明。

第五章 成果产权与应用 第十七条 研究成果的著作权归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所有。

第十八条 研究成果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每年年终结集公开出版。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十九条 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按照课题委托协议书的任务完成进度,将课题经费拨到申请人所在单位的银行帐户,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课题研究无关的开支,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负责解释。

篇2: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选题说明

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研究

借鉴国际国内科学中心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探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相互促进的理念和思路,谋划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机融合的措施和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更好发挥创新战略平台的作用。

二、安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把握国际国内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研究安徽数字经济的比较优势、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谋划一批新兴产业和业态,提出具体举措和相关政策建议。

三、安徽芯片产业发展研究

把握“中国芯”发展的战略大势和机遇,分析安徽芯片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和突出短板,研究安徽芯片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主要路径,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四、安徽精准医疗发展研究

分析国际国内精准医疗发展现状和趋势,研判安徽精准医疗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前景,研究安徽精准医疗发展的产业方向、目标和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五、安徽航空运输及航空产业发展研究 借鉴国际国内航空运输和航空产业发展历程和经验,解剖安徽发展滞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谋划安徽航空运输体系和航空产业体系,提出规划框架和相关对策建议。

六、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安徽路径

篇3: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研究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共有两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区, 7处国家级重点保护区, 23个国家森林公园, 以及众多的省级旅游胜地, 风景区涵盖山岳、湖泊、温泉、公园、历史纪念文物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传统旅游产品和现代旅游产品同步发展, 使安徽旅游资源呈现旅游内涵丰富化、旅游产品类别多样化、消费档次多层化的特点。安徽省应该立足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 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进而促进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

1 安徽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

1.1 长三角旅游合作城市的成立

安徽省毗邻长三角地区,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安徽成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伙伴。早在2003年, 长三角就将素有“长三角后花园”之称的安徽黄山市吸纳为长三角旅游城市成员, 之后, 又先后在2004年和2005年将安徽池州市、宣城市、滁州市吸纳入会, 并且安徽省在2005年已和江浙沪地区达成旅游合作共识。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达, 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与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合作, 给安徽省提供了丰富的客源。长三角作为旅游经济增长点带动和辐射以安徽为轴线的整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 促进安徽省旅游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立, 也为安徽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和旅游合作创造了条件, 同时, 刚闭幕不久的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使安徽被更多的游客了解, 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入皖旅游人数的上升。

1.2 安徽省便利的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对旅游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徽省在近几十年来, 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水路、公路、铁路和民航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2009年年底, 安徽省公路总里程达149184公里, 其中国道5009公里, 省道7313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再创新高达到2810公里。安徽公路网四通八达, 通行能力上升, 大大缩小了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过境的时间。合肥与省内各市的道路条件也有所改善, 基本上能够当日往返。全省的水运建设也在蓬勃发展。京九、京沪铁路, 合宁、合武高铁, 以及宣杭、宁西铁路使安徽省部分城市到达长三角地区仅需一小时, 实现了与长三角地区的无缝对接。此外, 截止到2009年年底, 安徽省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共达到3538466人 (省内四个机场吞吐量之和) , 其中国际航线6286公里, 国内航线77656公里。全省将在17个地市建立航站楼, 方便各市市民的出行, 安徽省便捷的交通保障了安徽旅游业的发展。

1.3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安徽省从南至北地貌变化多样, 正是这种地形差异造就了安徽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使皖南、皖中、皖北旅游各具特色。其中有举世闻名的黄山、九华山, 还有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等山岳景观, 加上富有古朴浓厚徽州文化色彩的黄山宏村、西递古村, 使皖南地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的半数以上。省会城市合肥依靠便利的交通、独特的政治经济地位举行各种商务会展活动, 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 目前已经形成了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及科技旅游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巢湖市庐江汤池的温泉度假旅游、芜湖方特的主题公园旅游以及阜阳颍上八里河自然风光旅游, 加上皖北地区的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古城旅游, 使安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满足各种旅游消费需求。

2 安徽旅游经济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知名旅游景点少, 竞争力弱

安徽省虽然旅游资源丰富, 但是响亮的知名景点不多。大部分游客只知道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 对其他的景点了解甚少。从2009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2356221人, 营业收入144024万元, 外汇收入5129万美元。九华山风景区2009年共接待人数3100000人, 营业收入310000万元。除合肥市外, 省内其他各市旅游收入均不高, 尤其是皖北地区,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还没被充分挖掘。皖中地区如六安的天堂寨、万佛湖景点, 巢湖的休闲度假村由于宣传力度不够, 没有形成特色旅游品牌, 对游客的吸引力不高。加上对旅游景点的投入不足, 使安徽旅游风景区呈现分布广、规模小, 配套设施差的特征, 从总体上削弱了安徽旅游业的竞争能力。

2.2 缺乏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

现代旅游业已经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 它是集休闲娱乐、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产业。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要享受高质量的服务, 这样才能招徕顾客, 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从安徽省2009年旅游业统计数据看, 国内旅游平均每人花费755.2元, 平均逗留天数为1.49天, 而上海市国内旅游每人花费1548元。在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中, 餐饮费用156.89元, 购物费185.15元, 住宿费127.05元, 而上海市这三项费用高达235元、596元、224元。从2009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中可以看出, 交通费用占旅游总花费的30.1%, 而娱乐消费、住宿消费、邮电通讯消费均较低。旅游业强力带动住宿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还没有发挥, 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尚待完善。

2.3 省内各旅游景点缺乏区域旅游合作

现代旅游业有很强的区域关联性, 要求旅游业要突破地域限制、行政壁垒, 实现各地旅游资源的合作。区域旅游合作化是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国内许多省市已经建成大的旅游经济圈, 跨省跨地域的“一线游”成为现代主流趋势。安徽省旅游呈现南热北冷的局面, 皖南地区著名景点黄山和九华山与皖中和皖北地区联系较少, 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连点成线的区域合作。安徽应通过区域旅游连线, 打破空间限制, 实现各种旅游资源组合, 促进安徽整体旅游收益最大化。

3 促进安徽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做好宣传工作

安徽省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能不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应, 使安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经济大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安徽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政府应该从观念上重视旅游业的开发, 加大对旅游业投入, 通过多种投融资渠道吸纳资金, 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 规范旅游市场, 树立安徽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电视媒体、报刊杂志做好旅游景点的广告宣传。在宣传中要根据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做好特色促销, 通过优惠活动挖掘潜在的客源。同时各旅游景点要提高自身的旅游形象, 通过组建专业网站, 做好旅游推荐、旅游住宿、旅游餐饮一条龙的高质服务工作。针对外国游客, 做好旅游景点的中国文化和历史宣传工作, 最大程度的吸引入境旅游人数, 增加创汇收入。

3.2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创建品牌旅游产品

安徽省要通过整合各地旅游资源, 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通过对市场调研、细分, 将省内旅游资源定位为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对年轻客源, 可以定位生态旅游、攀登旅游、以及主题公园旅游, 对老年客源可以打造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宗教旅游, 对于商务人士可以定位娱乐休闲的温泉旅游、自驾旅游。通过开发各种旅游产品, 将安徽省旅游点串联成线, 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 增加旅游收入。

3.3 开发旅游商品,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业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的发展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 取得综合经济效益。安徽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重与旅游资源相配套的产业的发展, 例如住宿业、文化服务业、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要提高住宿条件,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相应的住宿标准。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餐饮业, 满足顾客多层次的需求。

3.4 整合旅游企业, 培养旅游高等人才

安徽应该加大对省内旅游企业的整合, 从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安徽省旅游企业数量虽多, 但是规模都偏小, 服务质量不高, 缺乏竞争力。省内旅游地五星级饭店稀少, 其中大多集中在合肥、黄山两市, 很多地级市还没有五星级饭店。有些住宿场所是当地居民自发开设的, 住宿条件差, 服务质量低。安徽应该着力建设集休闲、娱乐、度假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饭店, 满足高标准消费人群的需要。对旅游企业应该制定统一的现代管理体制, 鼓励企业创新, 树立良好的形象。鼓励省内旅游企业跨省、跨市交流合作,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此外, 还要适应现代旅游业的需要, 开设旅游培训机构、旅游学校等,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提高接待能力、服务水平, 打造一流的旅游服务团队。

4 结语

安徽省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交通的便利性使安徽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安徽应该从观念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 不断促进安徽经济的增长。充分认识目前省内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从加大投资、加强合作、有效管理等方面增强旅游业的竞争能力, 使旅游业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摘要:安徽省是后发展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对促进安徽经济增长有重大战略意义。安徽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但在旅游业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安徽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问题出发, 提出促进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安徽,旅游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禹有松, 冯学钢.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27) .

[2]王斌.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潜力[J].经济研究, 2003 (2) .

[3]何调霞.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新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 .

篇4: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摘要: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依据实证结果将其划分为: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一般城市、欠发达城市四个梯队,然后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6004208

Research on the dispar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possible solutions

-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CHEN Chang-yun, XUN Shou-kui, MOU Y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n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16 prefecture level cities of Anhui province in 2013 by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lasses: the developed, the under-developed, the general, the backward.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regional disparit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al growth;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曾一度扩大,严重挑战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早期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许月卿、贾秀丽(2005)通过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研究发现,1990年以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且呈两极化发展[1]。魏后凯(2007)分析得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四大区域间经济差距一直在扩大,而省际差距则以1990年为拐点呈U形变化[2]。刘天宝、韩增林(2009)通过对人均GDP等变量的动态分析,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正逐步缩小,且长远来看呈区域收敛态势[3]。洪名勇(2003)提出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4]。任建军、阳国梁(2010)则认为是投资差异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5]。

随着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布局和发展,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顾宗武借助绝对和相对指标分别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进行了测度,得出差异正呈逐年扩大趋势[6]。盛楠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比率、相对发展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分析了安徽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和空间特征[7]。笔者认为只有明确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现状,弄清造成差距的成因,才能为缩小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正确的对策和建议。

一、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推进,安徽省经济一直保持着相对较快的持续增长势头。2014年全年实现GDP20 8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 392.4亿元、11 204亿元、7 25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10.3%和8.8%。人均GDP达34 427元,接近规划提出的中部地区2015年人均GDP达到36 000元的目标。

然而,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背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也日益凸显。

表1为笔者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的各地级市GDP、GDP占比、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离差数据,数据显示,安徽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表1安徽省2013年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GDP(亿元)GDP占全省GDP

百分比(%)GDP较2012年

增长率(%)人均GDP(元/人)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离差

合肥4 672.9124.54 11.561 55529 973.07

淮北703.73.709.132 9961 312

亳州791.14.159.716 071-15 613

宿州1 014.335.3210.518 784-12 900

蚌埠1 007.855.28 11.131 482-202

阜阳1 062.55.58 9.713 839-17 845

淮南819.44.30 9.734 8978 163

滁州1 086.175.7011.127 474-4 210

六安1 010.35.308.017 778-13 906

马鞍山1 2936.78 11.058 55926 875

芜湖2 099.5311.0312.054 67622 992

宣城842.84.4310.732 928

1 244

铜陵680.63.5711.392 59960 915

池州462.22.4310.232 541857

安庆1 418.27.4410.526 534-5 150

黄山470.32.459.334 7253 041

安徽省19 038.9100.00

10.431 6840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直接或经过统计加工所得

从GDP总量及其比重看,仅合肥和芜湖两市就贡献了全省GDP的35.57%,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余14市贡献了64.43%,池州市、黄山市贡献最低,只有2.43%和2.45%。从GDP增长速度上看,芜湖较上年增长12.0%,位居第一;依次是合肥、铜陵、蚌埠和滁州、马鞍山,皆保持11.0%及以上的增长率;六安增长缓慢,仅有8.0%,与上述城市相差较大。从人均GDP水平看,铜陵市遥遥领先,人均GDP为92 59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达60 915元;依次是合肥、马鞍山、芜湖,分别高出平均水平29 973.07元、26 875元、22 992元;而阜阳、亳州、六安、宿州则远位于平均水平之下。

由此可见,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依然严重,是安徽省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基于差距视角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选择及数据来源

对差异的测度通常使用变异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但两类指标都只能通过单一指标从一个方面进行测度,无法综合多种因素进行测度和评价,鉴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选用综合差异测度方法中的因子

分析和聚类分析法[8]。

笔者以安徽省16个各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及《安徽省2013年科技统计公报》进行统计数据的加工和整理。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涉及经济、政治、环境、资源等多方面,所选指标既要能反映经济总量,又要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人民生活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等,考虑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可比性、可取得性,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笔者最终构建了表2的指标体系[9-12]。

资料来源:根据《

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及各地级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2013年科技统计公报》直接或间接计算所得

(三)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通过降维处理将原本多个指标变量降为少数几个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取出来的少数几个指标成为公因子,每一公因子综合反映了原来多个变量的共同特征,彼此互不相关。

笔者首先对初始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进行KMO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表明:KMO检验为0.730,Sig值为0.000。0.730在0.7和0.8之间表明较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值为0.000<0.001,否定原假设,说明变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较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3。

表3KMO检验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730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dfSig.456.836105.000

笔者运用spass20.0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变量X1-X15标准化后的Z值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数据表明,前两个因子特征值λ>1,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5.598%和31.076%,两者累计贡献率达到86.674%>85%,说明这两个因子可以综合反映原15个指标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可作为公因子。

为进一步直观反映每个变量在公因子上的荷载,采用最大方差(Varimax)正交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如表5所示。

表中数据表明,公因子1在X1、X6、X7、X9、X11、X12、X13、X14上荷载较大,是综合反映安徽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总量、政府管理与投资、创新能力的因子,笔者将其命名为综合竞争力因子,用FAC1表示;公因子2在X2 、X3、X4、X5 、X10、X15上荷载较大,主要反映人均水平高低,笔者将其命名为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用FAC2表示。

为进一步分析,笔者用spass20.0计算出各公因子的得分,再以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出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综合得分,F代表综合得分,即:,并进行了排序,详细计算结果见表6。

综合得分数据表明:只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

市得分为正,居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上,合肥得分2.335 604,遥遥领先,其他12市都居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下,亳州得分最低为-0.504 92。由此可见,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四)聚类分析

鉴于安徽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内容丰富,战略发展区域之间有很多交叉,为进一步认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为政府更好地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提供参考意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安徽省各区域根据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划分。为实现以上目的,笔者采用系统聚类法用spass20.0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见图1。

可以看出,安徽省16个地级市可采用三种不同分类。结合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其划分为四类:合肥为第一类,芜湖、马鞍山、铜陵为第二类,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安庆为第三类,其余7市为第四类,分别归属为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和一般城市四个梯队。

表616个地级市的因子得分及综合排名

地区FAC1FAC2F综合排名

合肥3.360 24.502 432.335 6041

淮北-.541 95-.149 99-0.401 4211

亳州-.191 00-1.066 56-0.504 9216

宿州-.211 71-.967 71-0.482 7714

蚌埠-.080 41-.060 46-0.073 265

阜阳.160 26-1.441 33-0.413 9712

淮南-.449 66-.037 97-0.302 059

滁州-.097 93-.096 23-0.097 326

六安.044 94-1.113 28-0.370 3310

马鞍山-.115 981.562 060.485 6633

芜湖.857 79.953 060.891 9482

宣城-.434 72.297 80-0.172 087

铜陵-.868 942.194 270.229 344

池州-.758 93-.041 53-0.501 7115

安庆.208 40-.946 77-0.205 778

黄山-.880 41.412 21-0.416 9613

图1 安徽省16个地级市聚类分析树状图

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差异分析

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自然条件虽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改变性。

第一、二梯队中四市地处沿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便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马鞍山拥有铁矿资源,铜陵是著名的铜都,冶炼产业发达。与长三角临近,水路、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可以很好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区位优势明显。

第三梯队中的淮南、淮北虽拥有丰富优质的矿产资源,且已形成其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受到煤炭行业不景气的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宣城、池州、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薄弱,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上紧邻浙江、江苏发达地区,受其辐射,经济发展较好。滁州地处安徽东部,地势平坦,农业生产发达,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区位上是苏皖交汇之地,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圈”、“皖江示范区”的成员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GDP达1 090亿元,名义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实际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第四梯队中阜阳、宿州、亳州地处安徽北部,虽属平原但土地质量较差,易受到干旱、洪涝灾害影响,自然资源匮乏且人口众多。区位上,与河南、山东和江苏的不发达地区接壤,远离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且远离省内第一、二梯队。六安、安庆地处安徽西南部,境内地貌复杂,不利于开展农业规模化发展。近年来,两市借助大别山、天柱山开发了一系列旅游资源,但因交通不便,旅游竞争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是区域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当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都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大致趋势应该是: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先不断上升后速度放缓至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应一直上升,产业结构最终由一、二、三产业的正三角形形态转变为倒三角形形态[13]。

表7表明:第一、二梯队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占比排名靠前;第三产业排名参差不齐,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第四梯队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高。整体上,一方面呈现出受自然条件影响的产业结构特点,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安徽省第三产业整体薄弱的现状。

2013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3:54.6:33.1,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将其调整到9:53:38。纵观各市,离规划目标甚远,未来仍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努力降低第一产业占比,提升第二、三产业占比,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

(三)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如今,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区域经济格局也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许吉黎、韩玉刚根据2011年安徽省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划分,结果表明:从综合创新能力看,合肥得分最高,处于核心地位;芜湖第二;铜陵、马鞍山、蚌埠属于第三层次;淮南、淮北、宣城、黄山属于第四层次;阜阳、安庆、滁州、六安、池州、亳州、宿州科研创新能力处于最末层次[14]。时隔两年,指标数值虽有所变化,但对笔者的研究依然很有支撑作用,鉴于本文研究主题和篇幅原因,笔者在此不再根据2013年数据进行科研能力差异实证分析,直接借鉴两位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第一、二梯队创新能力居于全省前列,第四梯队居于末列,第三梯队基本居于中间,区域创新能力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一致。

(四)支持机制差异分析

经济格局并非一朝一夕所致,支持机制长久以来的累积影响不容小觑。从区域发展政策上看,无论是80年代提出的“两核一中心”还是90年代提出的“两点一线”,以及之后陆续提出的“合芜蚌实验区”、“合淮同城化”、“皖江城市带”、“泛长三角”等发展战略中,合肥都作为中心城市,芜湖、马鞍山皆居于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15]。战略上的支持无形中引导了金融和资本的倾斜,促进了战略地区对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才引入的比较优势,城市创新能力随之增强,最终实现了战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事实。

四、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依靠各地资源,挖掘潜力,发展特色经济

“打铁还需自身硬”,经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各地应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经济。第三梯队的黄山、池州、宣城可借助“皖南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旅游竞争力,一方面加强与苏、杭、庐地区合作,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旅游集群;一方面开发更多旅游关联产品,进一步挖掘旅游产业附加值。第三梯队的淮南、淮北是重要的能源城市,一方面应依靠煤炭资源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等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现有产业孵化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和创新,防止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第四梯队的亳州、宿州、阜阳等地劳动力资源富足、农业基础好,可在现有农业生产基础上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业附加值。其中,亳州地区可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中药材文化名片。

(二)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安徽省产业结构数据及配第克拉克定理,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尚未完成阶段,未来首当其冲要实现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其次是拓展第三产业。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等资源型和重工业城市,需要在现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加工深度和广度,延伸产业链,提高技术、知识要素投入,增加工业附加值,促进工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芜湖、合肥、宣城等轻工业城市要提升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产业等行业竞争力,不断创新,积极研发和引入高新技术,在3D打印、人工智能、低碳环保、人性化等前沿主题上下功夫,不断突破,在保持原有产业竞争力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16-17]。

滁州、亳州、阜阳、宿州、六安等农业大市,必须走农业规模化道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为开发其他产业提供基础。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开发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和延伸产业,如有机农产品、地方特产、乡村旅游等。

第三产业是安徽省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开发服务品种,提升服务深度。第三产业的发展既要根据其他产业发展需要突出重点,对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旅游、商务等优先发展,注意和其他产业相融合,又要多样化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另外,在产业布局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

(三)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引入,鼓励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引入有两条路径:一是自己培养,二是积极引入。安徽省内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结构林立,每年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科技人才,但留在安徽服务于安徽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徽省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和用人机制缺乏吸引力所致。鉴于此,安徽省及各地应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以优惠的条件留住人才,以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人才所需。企业也要主动根据发展需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第一、二梯队可利用经济发展优势,以高科技园区、高新产业开发、知名企业、课题招标等为载体,积极引入高科技创新人才。人才引进要多样化,既可通过咨询服务、挂职锻炼、人才租赁、项目招标解决短时间内人才需求,也可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队伍。由于省内各地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人才吸引力也存在很大差异,政府应积极给予第三、四梯队更多优惠政策,适当倾斜,减少差异。

与此同时也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积极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交流和合作,实现创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提高创新效率。

(四)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先让一部分城市和产业先发展起来,形成增长极,然后借助其带动和辐射促进其他区域发展,通过“点—线—面”演变,最终实现共同发展[18]。目前第一、二梯队已成长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对周边城市有一定的辐射能力。而第四梯队离这些增长极城市甚远,邻近的河南、山东等城市经济发展也较落后,政府可以考虑培育相对条件较好的蚌埠市作为一个新的增长极,辅以城市带建设,从而推动第四梯队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是必然的,但是必须缩小,过大的发展差距会影响安徽省整体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认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现状,从大局出发,利用政策手段,统筹布局,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5):600-603.

[2]魏后凯.中国市场转型中的区域经济差距:社会影响与政策调整[J].开发研究,2007(4):1-8.

[3]刘天宝,韩增林.基于八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差异及趋势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12-13.

[4]洪名勇.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实力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3(5):606-610

[5]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5):784-789

[6]顾宗武.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盛楠.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与产业,2013(7):18-20.

[8]陈小勇.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孙警.关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以粤东四市2011年数据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9-31.

[10]王金英.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辽宁省区域经济综合评价[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6):187-190.

[11]王晓鸿,朱丹丹,慕一君.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分析[J].中国发展,2013(3):24-28.

[12]徐永兵.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基于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1):58-65.

[13]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许吉黎,韩玉刚,杨显明. 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格局分析——兼论省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5):51-56.

[15]吴亚伟.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1-5.

[16]丰志培,刘志迎.经济升级版背景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与对策——以安徽为例[J].江淮论坛,2014(4):99-106.

[17]王可侠,彭玉婷.安徽“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学术界,2010(3):135-141.

[18]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3):31-36.

篇5:安徽省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建设工程生产安全,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在施工现场存在的、一旦发生意外可能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或者其他施工活动。

在安徽省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

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或地下室二层以上(含二层),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等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三)地下暗挖工程

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四)模板工程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五)起重吊装工程

(六)脚手架工程

1、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

3、悬挑式脚手架;

4、门型脚手架;

5、挂脚手架;

6、吊篮脚手架; 第二条

7、卸料平台。

(七)拆除、爆破工程

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八)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1、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

2、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

3、隧道工程施工;

4、桥梁工程施工(含架桥);

5、特种设备施工;

6、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 7、6m以上的边坡施工或者高度虽不足6m但地质条件复杂的高大边坡;

8、大江、大河的导流、截流施工;

9、港口工程、航道工程;

10、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九)30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

(十)大江、大河中深水作业的工程

(十一)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工程

(十二)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作业等易发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及作业活动。

市(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前款所列重大危险源范围进行调整。

市(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制度和备案制度,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管。

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突出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名录与实际不符的,应当责成施工单位及时完善。

应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并对每个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建立监管台帐。

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专家论证、交底和过程控制情况;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施工现场与内业资料相符合;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查、评估台帐;工程监理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履 第三条 行监理职责的情况等。

第四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及分包、专业承包单位应当根据承建工程施工范围和特点,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并报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

第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与工作职责,做好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施工方案、控制措施、检查、验收及应急处置工作。

第六条 施工单位必须编制重大危险源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编制,经单位施工安全管理部门与工程技术管理部门(或者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审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加盖单位印章;再报工程项目监理单位的项目总监审查批准,加盖项目总监执业资格专用章后,方可实施。

对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必须经专家论证审查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并依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专家组的论证审查意见书应当作为方案的附件。

经批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确需修改时,修改后应当按原审批程序重新审批。

第七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重大危险源公示内容包括重大危险源名称、出现的时段、涉及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施工现场入口显著位置和有重大危险源的作业点附近挂牌公告。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帐。

第八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应当编制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抢险救助人员与设施,并组织演练。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审查、批准程序参照第六条执行。

第九条 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情况作为安全教育内容告知作业人员;对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作业,应当向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

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制度,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验收,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周不少于一次,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作业,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验收情况应当做好记录。

第十一条 监理单位必须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巡查、平行检查及必要的旁站监理。对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整改不力的,应当责令暂时停止施工作业,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书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监理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情况作为安全监理的重要内容。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理台帐,按规定认真编制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内的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实施细则和旁站方案,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二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理。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并对整改情况负责跟踪监督,直至整改到位;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下达暂时停工令,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及时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书面报告。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办法的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造成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者未按期整改的,应当依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责令其停工整改,并按照不良行为记录办法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理;对造成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第十五条 市(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在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中,发现施工单位及其人员未按照本办法履行规定职责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或者停工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按照安全生产两项行政许可的规定,向省发证机关提出暂扣有关责任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收回有关责任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建议。

发现工程监理单位未按照本办法履行规定的监理职责的,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应当按规定作出不良记录等相应处罚或提出处罚建议。

篇6:安徽省政府重大课题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研究力量的作用,就事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课题研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为打造“三个强省”和建设美好安徽,提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课题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第三条 省政府重大研究课题的组织管理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以下简称省政府政研室)负责实施。

第二章 申请与立项

第四条 课题立项采取公开招标和合作研究方式进行。公开招标课题通过“中国安徽”政府网、安徽社会科学网等网站发布。

第五条 课题不接受个人申请,申请人应通过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进行申请。申请人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对申请人的资格、完成课题的能力进行审查,并出具明确意见。申请人一次只能申请一项课题。

第六条 课题确定实行专家评审制。专家评审组由省政府政研室会同省直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组成,采取集中评议和无记名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做到公平公正。第七条 课题评审程序:省政府政研室对应标者进行申请材料和资格审查,遴选入围名单;专家评审组集中评议,投票决定中标者;中标者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与省政府政研室签定课题立项协议。

第八条 专家评审组实行专家本人回避制度;有效应标者不足2个的课题,视为流标,不予评审。

第三章 过程管理

第九条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管理,确保课题研究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省政府政研室对课题研究的进度、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实行课题中期检查制度。

第十条 课题负责人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课题的自我管理,组织课题组成员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研究任务。自协议签定之日起,1个月内提交详细研究提纲(3000-5000字),4个月内提交中期研究成果(1.5-2万字),7个月内提交研究报告(2-3万字)和决策建议(3000-4000字)。第十一条 省政府政研室组织专家评审组对中期成果进行评审,评审结论分为三类:通过评审;修改完善后重新评审;不合格,终止研究。

第十二条 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承担人或管理单位、申请延期、中止研究等,应由课题承担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和省政府政研室同意后,方可变更和调整。

第四章 结项与撤项 第十三条 省政府政研室组织专家评审组对最终成果进行结项评审,评审结论分为三类:同意结项;修改完善后再结项;不合格。

第十四条 专家评审组鉴定不合格的,或有严重政治问题、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未按规定要求完成的研究课题,经省政府政研室审查,对课题予以撤项,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负责同志要做出书面说明。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五条 为加强课题经费管理,课题经费统一拨到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银行帐户,由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管理,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课题研究无关的开支,并接受财政及审计部门监督和检查。

第十六条 省政府政研室确定资助经费数额。研究协议签定后付40%,中期成果评审通过后付40%,课题结项后付20%。

第十七条 对鉴定未获通过的中期和最终研究成果,由省政府政研室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责成课题组修改。修改后达到合格要求,拨付余下研究经费;如仍未能达到要求,终止该课题组的研究,停拨余下研究经费。

第十八条 对擅自变更研究内容、研究成果质量低劣、无故不执行研究计划者,视情况予以暂缓拨款、停止拨款或追回拨款。被撤项的课题,撤销全部资助经费,并追回已拨经费。

第六章 成果应用

第十九条 研究成果的著作权归省政府政研室和课题组共同享有。未经同意,课题组或个人不得先期对外公开发表或向他人提供。

第二十条 研究成果由省政府政研室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每年年终结集公开出版。省政府政研室适时组织研究成果评优,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创新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成果给予奖励。

第七章 附 则

篇7: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患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装置等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的安全评价是__。

A.竣工安全审查

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现状评价

2、对于重大危险源,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__,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等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A.应急措施方案

B.风险评估制度

C.土地使用政策

D.监督管理方案

3、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__。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

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

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时起算,该事故发生单位向政府职能部门报告的时限是__h。

A.1 B.2 C.6 D.12

5、()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A.危险指数评价

B.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C.预先危险分析

D.故障假设分析

6、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10年的销售收入是380万元,则该企业应该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是()万元。

A.12.3 B.13.3 C.11.4 D.12.4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的是__。

A.陈述权

B.申辩权

C.索赔权

D.罚没权

8、某生产经营单位的市场部门正在开展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运行模式,该项工作属于体系运行的__阶段。

A.策划

B.实施与运行

C.检查与纠正措施

D.管理评审

9、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①目的②概况③评价依据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安全评价方法选择⑥评价单元的划分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评价结论等内容。下列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__。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10、__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方面。

A.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

B.评价对象前期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

C.评价对象的性质

D.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

11、某建筑公司在试验吊具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__。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坍塌

D.起重伤害

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机构是指国家__授权行政部门设立的监察机构,具有法律形式的监督管理权利。

A.法律

B.法规

C.标准

D.规范

13、甲是某公司起重机司机,1年前通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因工作调整离岗8个月,现又调回起重机司机岗位,则甲必须经__,确认合格后才可上岗工作。

A.全面健康体检

B.起重机操作技能培训

C.起重机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D.起重机安全理论考试

1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__。

A.主要领导人

B.重要领导人

C.主要决策人

D.重要决策人

15、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__。

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安全操作规程

16、《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的煤矿,应当自煤矿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之日起__天内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告。

A.3 B.6 C.10 D.15

17、《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__。”

A.安全设施预算

B.建设项目概算

C.工程款预算

D.财政预算

18、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__的安全评价方法。

A.定量

B.概率

C.定性

D.因素

19、对事故的调查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中不包括__。

A.群众监督

B.舆论监督

C.组织监督

D.政府监督

2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__个等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1、化工厂工人甲发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有两处泄漏点,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随即向车间主任做了汇报。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负责督促、检查及时消除该事故隐患的责任人是__。

A.工人甲

B.车间主任

C.班长

D.化工厂主要负责人

22、__是矿山企业最基本的基础安全培训。

A.择期培训

B.领导培训

C.全员培训

D.培训

23、__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由组织编制该措施的负责人向各工种施工负责人、作业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A.单项工程

B.单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24、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__后,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特种作业安全证书

C.施工安全证书

D.施工许可证书

25、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人员,应对事故负__责任。

A.领导

B.主要

C.直接

D.行政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视错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类型有__。

A.形状错觉

B.色彩错觉

C.臆想错觉

D.文字错觉

E.物体运动错觉

2、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程序有__。

A.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检查

B.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

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E.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

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_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有毒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有害物质

E.传染源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__的权利。

A.工伤社会保险

B.提出赔偿要求

C.提出变动工作

D.提起诉讼

E.提出仲裁

5、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__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

B.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D.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

E.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6、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应该按照__来计算。

A.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B.衡量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是否合理

C.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

D.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前人经济损失率计算

E.固定资产的数额

7、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事项有__。

A.婚姻家庭关系

B.保障劳动安全

C.防止职业危害

D.应急预案和处置

E.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8、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有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

B.矿井生产系统符合国家规定的煤矿安全规程

C.矿长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矿长资格证书

D.特种作业人员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E.井下作业经验超过五年

9、注册工程师因__情形,所在单位应向注册管理机构办理注销注册。

A.脱离安全工作岗位连续满半年

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C.受刑事处罚的 D.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

E.同时在两个以上独立法人单位执业的

10、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__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

A.交通管理

B.建设管理

C.市政管理

D.城市规划

E.城市管理

11、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主要包括__等。

A.疏散标志牌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B.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

C.悬挂在室内大厅的疏散指示标志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OOm D.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

E.可在疏散门的两侧墙上设置,标志的中心点距离地面高度应在1.30~l.50m之间 12、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__。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社会治安

13、机械安全的特性有__。

A.可靠性

B.适用性

C.防护性

D.友善性

E.整体性

14、以下生产经营单位或行业的安全生产中,适用《安全生产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的有__。

A.消防安全

B.道路交通安全

C.铁路交通安全

D.水上交通安全

E.矿山安全

15、法律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__。

A.关于人的效力

B.关于地域的效力

C.关于时间的效力

D.关于空间的效力

E.关于法律生效的效力

16、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特征有__。

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公益性

D.服务性

E.专业性

17、井下综合防尘措施包括__。

A.湿式作业

B.矿井反风

C.加强通风

D.净化风源

E.佩戴防尘口罩

18、矿山设计的__具体项目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A.供电系统

B.通风系统

C.运输系统

D.保障系统

E.排水系统

19、安全评价包括__。

A.安全初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E.专项安全评价

20、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其中表述正确的是__。

A.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B.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C.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D.发生特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E.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21、某单位储存有0.5t氰化氢化学品及150t的电石危险物质(氰化氢和电石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分别是1t和100t),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企业应当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__。

A.公安部门备案

B.负责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备案

C.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D.消防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E.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2、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有__。

A.千人经济损失率

B.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C.机器损失率

D.职工死亡率

E.新设备数

23、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典型的危险工况有__。

A.启动时间偏长 B.安全装置失效

C.运动零件或工件脱落飞出

D.运动不能停止或速度失控

E.意外启动

24、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有__。

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人员流动

E.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25、日常监控活动主要有__两个对策。

A.事故危机模拟

B.事故临时整顿

C.日常监控

D.安全隐患检查

篇8:安徽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并最终达到相当大的一个程度。而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一个省的能源发掘和利用效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该省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 我省正处于工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建设阶段, 要实现我省循环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 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而我省目前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是如何有效地解决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矛盾, 缓解资源约束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在本文认为, 要解决我省经济由于资源与环境所带来的约束问题, 就必须加快转方式走具有可持续发展、消耗资源少、环境危害小、经济效益等明显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路线。

2 循环经济概述

2.1 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思想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 90年代开始得到比较广泛关注, 目前尚未有比较严谨且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所谓循环经济是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为基础物质、能源和废弃物的循环使用为基本特征, 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和重复循环利用, 其目的是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最大程度的配置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实现经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平衡。

2.2 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2.2.1 循环经济产生的国际背景

在以往的过程中资源受到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 资源无法全面的实现有效开发和转化使用。而自工业革命以来, 社会经济技术的全面迅猛发展打破了以往资源的限制, 加快对自然资源的索取程度, 到近代经济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此时随着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接近枯竭的时候, 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源约束, 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并且这种粗放式经济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日益严重的经济瓶颈及生态环境压力下, 人们不得不大力发展新型科技, 研究新型经济模式以解决资源约束所带来经济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

2.2.2 循环经济产生的国内背景

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初中期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 存在严重的资源消耗高, 利用率低下, 回收困难, 污染排放量高等严重问题, 对我国的资源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是严峻的挑战。在经济与环境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根据国内的复杂情况, 在努力平衡资源开采, 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环境保护的情况下, 我国亦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政策。

比较而言, 以下两个方面的背景和动因决定了我国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兴起:

(1) 从我国的发展过程看,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较低发展阶段, 而且国土面积大, 经济环境分布不均,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的生态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在借鉴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的同时, 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复合型环境问题。

(2)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遇到严峻资源及环境困境的情况下, 着重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缓冲或解决资源与环境矛盾、实现新型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向新型工业转变及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

2.3 循环经济的特点

安徽省在省内多家单位及企业开展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 积极推广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当前, 淮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的等十多个企业列入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试点, 低碳技术在这些试点单位得到迅速发展, 不断加速集成, 并带动整个经济系统的稳进。循环经济是对“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及其利用、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型社会。

2.4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别

3 我省实行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 我省实行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以减少资源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可循环使用为基本原则, 使资源得到高效可循环利用, 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佳的经济增长。为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废物排放量, 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实力、加强各阶段管理等措施得到实现。所以我省实施循环经济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述:

3.1.1 发展可循环经济是我省缓解资源紧张及约束矛盾的科学选择

我省是资源大省, 各种资源储量较为丰富, 但一些重要资源非常短缺, 并且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我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等金属矿产较为丰富, 而对经济发展起重要支持作用的油气资源储量却较为贫乏, 使我省经济发展不能得到更强的发展助力。目前我省资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 资源消耗随着我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急剧增加, 高耗能行业的发展, 加大了能源需求, 使我省资源日渐萎缩, 并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例如我省的煤炭基地淮南市由于近年来煤炭的大量采集, 使得淮南市可用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并伴有土地塌陷, 水土流失等生态危害。

3.1.2 发展可循环经济是我省防治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省的各种废气、粉尘、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增长较大, 而城市污染物处理能力有限, 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空气河流中, 在我省一些地区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及水资源污染情况。“十三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 那么主要污染物将给环境带来更加严峻的考验。而循环经济不仅从源头控制污染, 更在生产过程及末端最大化的减少污染排放, 保证自然和人类的和谐, 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2 我省实施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循环经济是我省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可解决我省很多工业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问题, 我省亦在积极推动可循环经济发展工作。以目前我省的实际经济环境状况实施循环经济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实施土壤。

3.2.1 发展可循环经济在我省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我省经济发展迅速, 作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省份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合肥与南京等城市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这将大力带动皖江城市带的经济起飞, 我省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省GDP总量达到22005.6亿元, 人均GDP35997元, 折合人民币人均达到5779美元, 财政收入为4012亿元, 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1.2:51.5:37.3为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底气。

3.2.2 经济全球化为我省发展可循环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现在全球处于一个信息爆炸和科技蓬勃发展的创新大时代, 技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我省具有优良的区域条件和资源优势可以在经济融合跨国投资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资本、技术支持。

3.2.3 我省可循环经济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省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部分企业和行业已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并取得有效的初步预期成果。例如马钢公司利用炼钢产生的高炉废煤气回收用于发电, 提高资源利用率;淮南矿业集团多种煤炭、煤气资源合理开发, 综合应用, 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减少环境污染作出了突出贡献。

4 对我省实施循环经济提出几点建议

4.1 发展可循环型农业

我省是传统农业大省, 土地肥沃, 可耕地面积多, 尤其是皖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但是我省农业发展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 存在土地投入高、产出低、资源约束大, 环境伤害大等不良问题。我省发展可循环农业应从两方面入手: (1) 走资源节约化道路, 大力普及推广农业节水、节地、减化肥、减农药、等节约农业资源的先进技术及意识, 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发展生态农业, 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浪费, 例如玉米可以使用生物技术转化成燃料酒精, 农作物秸秆粉碎作为饲料或者沼气发酵等, 这样不仅可以废物利用更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我省农业的可循环发展。

4.2 发展可循环型工业

目前我省工业仍然以电力、家电、煤炭、冶金、汽车制造、建材等为主导行业, 这些行业是我省主要的耗能及污染大户, 要发展可循环型工业就必须对这些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技术,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物重复使用率。

4.3 建设可循环型社会

可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实现最终导致可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 它是社会与经济以及环境和谐共存的产物, 是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终极目标。建立可循环型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可循环经济, 并宣扬使人们意识到可循环型社会得优点, 使循环性社会观念深植人心。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降低经济发展弊端对社会的影响, 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另外继续加强生态环保意识, 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加强环境建设等措施, 全面有效的建设可循环型社会。

5 总结

“十三五”要实现安徽崛起,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加快经济建设发展, 在安徽省政府提出的“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过程中, 要着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 通过安徽省政府的组织、策划和推动, 积极开展与低碳生活有关的宣传和引导, 普及环保知识, 做到全民参与, 通过倡导节约, 把回收利用、保护环境作为全民自觉行为, 养成循环利用生活的社会意识, 逐步形成绿色消费模式, 根据当前我省经济状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 提出适合我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实现我省经济腾飞。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先进新型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且也是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理论着手, 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循环经济全新的发展模式, 并且就我省经济环境状况着重论述了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并对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1]李香兰, 刘春卉.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2]和献中, 王世金.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7) .

[3]马骏.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12.

上一篇:质量屋的案例下一篇:候任村干部述职报告